医疗科研档案

2024-08-14

医疗科研档案(共7篇)

医疗科研档案 篇1

医疗科研档案是系统记录和反映医务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和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具有科学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征,是医疗单位进行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它蕴藏着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有效地利用科技档案这一资源,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他人的最新成果,继承或借鉴他人科学研究的思路和观点,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起到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科研进程的作用。青海省人民医院有80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档案,成为医院临床诊断、科学管理的依据和保障,并为医院科研成果的产权化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1. 充分利用医院丰富的科研成果素材,建立系统、完整的成果档案。

医院多年来坚持走医、教、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特别重视联系医疗工作实际开展研究工作。多年来,先后取得了290项科研成果,有不少成果水平高、应用性强。如:“微导管肺动脉压测定及应用”、“CT脑垂体扫描研究克仃病”等在全国属领先水平。有的成果已取得国家专利并用于临床。如“半导体多用降温装置”开发出主要用于人体降温的医用设备;“复方天棘胶囊”的研制成功以高原特有的中藏药资源为原料,对抗缺氧、抗疲劳、延缓衰老有明显的效果。该成果已作为技术转让成为我省医药企业的重要产品,并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大量的研究成果,不但对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有促进作用,也为我院科技档案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这些素材按照档案要求加以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并登记著录,不仅使宝贵的科研劳动成果得到比较完好的保存,而且更方便了医务人员查阅,以用于新的研究项目和临床实践之中。为了方便利用,建立了以项目名称字头为序、以主要完成人姓名为据的二套检索目录。这样不仅查阅方便,还可以与个人科技档案相配套,更好地为科技人才的管理服务。

为加强成果档案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报成果的课题,必须档案齐全完整,并将此作为成果鉴定的内容之一。目前归档的成果档案,包括了开题论证报告、协议书、研究合同书、公证书、上级有关课题批件、设计书、总结报告、科研论文、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等关键技术资料的内容。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还在归档内容方面增加了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录音录像等新内容。由于资料比较完整,借阅查询比较方便,利用率高,较好发挥了成果档案的作用。

2. 建立完整的会议档案,作为科研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成果的产权化服务。

医院档案室根据本院科技人员参加学术活动和外出进修、交流多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会议档案,包括出席各种会议前的会议通知、出席人员及参会论文和会议交流印发的所有书面材料,收集归档240余套。由于每次的会议资料至少几十份上百页,累计起来形成了很大的信息量,成为极其宝贵的科技文献资料。同一般科技档案相比,会议档案内容更丰富,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广泛,往往能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方向,因此深受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会议档案的建立,使分散在个人手中的信息资源,得以集中管理和保管,检索查询更为方便,实现了资源共享。

为使会议档案的收集整理更完整,除配合院有关管理部门,从制度上作出规定外,我们还主动上门收取,并广泛宣传资源共享的道理,使广大科技人员一方面支持我们建立会议档案工作;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这套档案。多年来借阅此类档案材料的科技人员不断增多,为临床科研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3. 建立个人科技档案,不仅丰富了科研档案的内容,也促进了科技人才的成长。

我们医院有业务人员1200余人,这些科技人员每年除临床等工作外,还从事大量的科技活动,有的做科研课题,有的撰写论文,还有的发表科普文章。如果仅仅建立科研成果档案,那么还有大量的其他形式的科技活动将得不到记录及收集整理,这不仅损失了宝贵的信息材料,也不利于对个人的科技活动作纵向的记录和横向的比较。为此,近年来又为近430位科技工作者建立起个人的技术档案,包括个人主持的参加的课题,取得的成果,发表的文章,宣读的论文等等。它的建立又收集了大量的科技信息,与成果档案、会议档案的涵盖面又不尽相同,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医院科技档案的主体,为成果的产权化服务。

总之,医疗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及服务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而医院档案室正是通过此三套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保存了医院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且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为医院科研成果的产权化服务。

医疗科研档案 篇2

传统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以纸质存档为主。2.管理人员成分比较复杂, 总体学历水平偏低, 综合能力较弱。3.传统档案管理理念上以被动服务为主, 档案人员服务意识不够, 从事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不够。4.传统的档案管理基本没有相应的考评机制。

然而随着医学科研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 科研人员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客观上要求医院改革创新, 创新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模式, 才能满足医院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需求,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科研档案归档管理方式创新

在科研档案归档管理方面实行创新。传统的科研档案归档管理在课题结题或者快结束的时候统一归档。这种归档的方式容易造成档案收集不完整, 容易存在档案丢失现象。我们拟采取年度归档和结题集中归档相结合的方式。以年度为单位, 要求课题负责人按年度提交该年度收集和产生的各类科研档案资料, 年度归档其实就是年度整理材料, 实现连续性和完整性;年度整理、年度归档有利于防止资料丢失;有利于科研工作顺利完成;有利于培养科研人员档案意识;有利于统一指导、便于执行。同时结合课题结题归档。课题快结题的时候再将结题材料补充到档案中。年度归档和结题集中归档有利于档案的完整性和课题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档案管理也能够很好监督科研过程管理。通过年度收集档案, 发现科研人员课题执行情况、进度, 存在困难等, 及时和科研人员沟通, 共同努力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以纸质存档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需求了,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 医学科研人员既存在临床压力, 也存在科研压力, 他们需要更高效率的工作。因此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建设现代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将档案管理系统纳入整个医院医疗、科研管理系统中, 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现代科研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要充分结合医院的实际, 结合科研人员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播速度更快的特点, 阅读相关系列研究可以给科研人员信息和提示, 掌握前期研究基础等对科研人员非常重要。因此档案信息系统模块的开发和利用应建立以医院科研人员为导向的档案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

医院档案信息系统设计要兼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兼容性就是能与医院其他信息子系统要能兼容互通, 扩展性是指随着科研档案内容丰富以及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需求日益多元化, 科研信息系统能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更好地服务临床科研人员的档案需求。此外在建立科研档案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注意科研人员档案信息利用和保密的关系, 做好不同人群的权限设置, 以更好协调档案开放利用和保密的关系。

三、科研档案管理理念和内容创新

科研档案管理最难的是管理理念的更新。由于传统大锅饭思想,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一种被动的管理:以等科研人员上门提需求为主, 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也不创新, 对科研档案资源基本也没有考虑怎么更好地开发利用;比如如何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 提高医学科研产出缺乏思考。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科研人员科研档案需求扩大以及领导层对科研档案的日益重视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创新档案管理理念。观念上需更新:即为传统的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 走向临床科研人员, 了解科研人员的档案需求;根据科研人员档案需求, 不断调整和完善科研档案信息系统;此外根据不同科研人员的档案需求可以制作专题科研档案、为科研人员开展档案定制服务, 实现档案需求个体化服务的目标;正如医院要思考如何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一样, 医院科研档案管理要发展, 同样也要考虑科研人员的档案利用体验, 建立以服务科研人员为中心的档案管理思想和理念, 建立需求清单制度和档案利用反馈制度, 建立大数据互联网平台;通过查阅档案获得启发, 通过互联网数据平台直接查阅国内外相关重要文献, 为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创新理念, 创新工作方法以满足科研人员档案需求, 推动医学科研档案发展, 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成果产出。档案管理人员要进一步丰富档案管理内容, 从课题项目负责人申报、立项开始, 监督执行情况、验收结题、成果申报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要求课题负责人指定课题组一名成员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专人负责;理顺课题组与档案管理人员的关系;树立超前管理和全程管理思想。

四、建立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考评机制

传统的科研档案管理没有评价机制, 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如何更好提高科研档案服务和利用, 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也缺乏思考。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价值认识不足, 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兴趣, 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然而这一状况随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科学研究进步, 医院的进步都要求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建立合理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和绩效机制。通过科学考评, 促进和完善他们的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 应该由医院行政层面和科研人员两个层面进行。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利用满意度、对档案人员的档案服务意识更为了解, 他们的评价会促进档案管理人员做出改进。

创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革新需要采取一些保障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和联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要实现创新, 需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和联动。例如要实现档案管理考评机制创新, 需医院人事部门、信息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协调, 制定相应的考评方案才能顺利进行;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引进以及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同样需要信息、科研等多部门协调合作。因此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创新工作开展需要多职能部门协作。

2.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要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 实现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 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档案服务工作,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很重要。因此医院应该加强科研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 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沟通和交流能力培训、科研档案业务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更好地满足科研档案管理创新需要。

3.经费保障:科研档案管理创新需要经费投入。如引进科研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研档案管理评价机制、创新科研档案管理服务理念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经费保障是科研档案管理变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4.医院领导重视:医院领导的重视是科研档案管理创新变革的重要基础。只有领导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创新, 认识到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才会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只有医院领导重视, 才会投入更多经费, 用于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创新建设, 才会推动行政职能部门联动, 以更好地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总而言之, 科研档案管理创新需要管理人员理念创新, 需要引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需要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人员考评机制;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创新需要领导重视, 需要多部门联动, 要求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汤镜秋, 吴杭文.创新管理理念, 实行科研档案年度归档[J].浙江档案, 2008 (2) :45-46.

[2]曹剑峰, 丁琳, 苏晓英.医院科研档案电子化管理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 2013 (9) :63-64.

[3]张敏玲.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考[J].才智, 2015 (16) :365.

医疗科研档案 篇3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存在的问题

科研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的重要门类,其单独设类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完全改变了将各类文书文件以及科研文件共同收集和处理的方式,针对科研工作的各个阶段对档案收集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根据对一些高校档案馆的调查,仅有少量的上级传达的科研工作方面的文件进行了归档处理,而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却很少进行归档,如科研成果文件、研究经费文件等。这对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更难以对科研档案进行详细的开发和利用。而具体来说,科研档案的安全隐患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许多档案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工作过于繁忙,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归档工作,档案工作的进行缺乏规范化。第二,由于工作人员的调动,科研档案有随意销毁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档案工作的质量。第三,科研部门未设置足够的安全设施对相关档案进行保护。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所收集的档案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残缺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说,许多科研项目材料不齐,如只有立项批文,缺少立项合同,这与许多科研人员故意隐藏科研档案的行为有着直接关系,这种低质量的科研档案会严重影响科研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对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各级领导未能足够重视科研档案的集中管理问题,只是在工作当中希望方便自己部门的工作,没有考虑到科研档案的利用问题,更未能及时将科研档案集中统一到学校档案馆当中进行合理管理,造成科研档案归档工作进行得不够顺利,且档案利用效率低,未能起到为高校科研工作服务的作用。

1.科研人员未能恰当认识知识产权问题。科研人员没有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对自身档案的保护意识较强,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不愿意将自身科研项目的核心档案资料交给相关管理部门。他们将这些资料看做自身的财产,需要保护其私有性,甚至怕学校档案馆泄露其资料,影响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职称、奖励等因素的驱动下,更加不愿泄露自己的核心研究材料。但我们应该看出,在现今的科研体制下,高校的研究经费来源于国家的拨款,因此,任何高校都没有能力来承担某一创新性科研项目;而与此同时,在从事任何科研项目时,学校科研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必须以单位名义进行科研,因此,科研的技术核心资料不属于项目的主持人科研人员,不是科研人员的私人财产,它同时属于学校和国家的。因此,这些科研成果档案需要根据要求归入学校档案馆。

2. 学校综合档案馆没有实行正确有效的科研档案归档问题宣传策略。面对科研档案呈现空白的现状,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尤其是学校综合档案馆未能针对问题深入基层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尤其是未能针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特点,进行科研档案问题的宣传工作,更没有深入到科研工作一线,对建档工作进行指导,尤其由于档案员自身的素质问题, 他们在工作中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认识到科研档案集中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科研档案不归档的现状不予理睬,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根据《档案馆(室)业务文件汇编》的规定: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文件归档,各课题组直接向档案部门归档。研究课题在鉴定验收后两个月内归档。虽然许多制度都明确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大量档案员对这些规定置若罔闻,甚至在工作中,未能明确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的四同步管理模式,这使档案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下去。

4.发包单位的问题及其他因素。科研项目的发包单位对项目成果有兴趣,忽略了对项目完成后科研档案的收集工作,造成科研人员可以以各种理由(如涉及机密等)拒绝上交科研档案;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科研档案材料的性质所造成的,由于科研项目一般持续时间教材,所以,整理科研档案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尤其许多科研材料,需要跨年度才能完成,呈现出了明显的衔接性特点,就容易造成科研档案材料割裂的现象。

三、高校科研档案归档的相关对策

对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档案集中管理模式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基本要求,因此,针对这一特征,高校科研档案归档工作应依照以下模式进行。

第一,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问题,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和开展。因此,转变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帮其树立正确的档案效益意识和价值意识,这是首要进行的。第二,需要专职档案人员扩大档案的宣传力度,向有关部门领导宣传《档案法》,帮助领导和个人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使其在工作当中认识到科研档案在高校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科研档案集中归档的高度重视。 第三,提高学校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研档案和相关科研资料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同时也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在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当中,科研人员需要认真收集相关资料,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不以任何理由拒绝交出科研档案和相关资料。在对科研档案进行归档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办法,如“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归档制度”“归档分工制度”、“课题负责人立卷归档责任制”等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而与此同时,在工作当中,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和高校档案馆需要对科研档案归档问题进行定时检查,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对科研档案的归档问题,档案馆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检查,如果科研项目未经档案部分验收,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不予承认,从而保证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在《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 中,归档范围相对单一,并且严重偏向于自然科学。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归档范围应该在包含科研管理综合材料和科研项目材料的基础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1)科研成果材料:如教师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科研获奖证书等。 (2)学术交流材料: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和访学经历等等。 (3)大学生科技活动材料:大学生科技活动材料也属于科研档案的范畴当中,包含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材料,科技比赛的获奖项目,档案管理部门许多根据课题门类,对这些资料设置归档计划,针对周期短课题,研究任务结束后,就要及时一次性归档处理,而周期长的课题,要根据阶段进行归档。

一般情况下,结束科研项目后,项目负责人就需要整理好相关材料并进行归档,尤其是在上报成果、申报奖励时,科技成果专家审核委员需要对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和创新性进行考证。而在这一步骤当中,档案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也应该参与到评价当中,对相关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考核。申报项目获奖后,其相关的获奖材料也应及时归档。高校对达到规定的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时,需要结合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所提供的相关材料才能进行。首先,不管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还是兼职管理人员都需要有一定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树立责任心和工作进取心的基础上,更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办公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其次, 档案人员要积极进行工作,主动深入到各个部门,而在科研档案进入档案部门后,要及时查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若发现残缺档案,要及时反馈,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地收集国家科技资料,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据为己有,要运用科研档案归档一定的规章制度。第三,科研档案人员要树立好服务意识,热情为高校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为提高高校的学术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莉.高校科研档案收集工作之我见[J].档案时空,2008(2).

[2]陈玉英.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0(3).

[3]赵凤月.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科研诚信与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研究 篇4

一、科研诚信问题

科学研究诚信问题事关国家科研工作和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大局。科研诚信直接影响到整个科研学术环境,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科研诚信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在科研活动中,科研诚信是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重要基础;在科技促进生产活动中,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科研诚信是重要的基础要素问题。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代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诚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学科建设的同时要完善科研诚信规范,建设科研诚信文化,强化科研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将科学道德和诚信教育纳入科学研究事业体系,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全社会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科研学术环境,自觉抵制学术腐败现象,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的行为有立足之地。

二、以科研诚信档案监督科研行为

科学研究必须受到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的制约,并在实践层面呼唤科技人员的社会良知和专业责任,切实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出台了针对科研诚信问题调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针对科研诚信、学术不端等行为都有相应的条款。相关单位和部门也都成立了科研诚信监督专门机构,学术不端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为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科技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体系,发挥档案的监督、警示、查考、凭证等作用,为申请、执行、评估评审项目的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个人建立科技信用档案,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在科技界建立对单位和个人的科技诚信档案,作为其承担项目、授奖和评聘职称的依据之一;发挥诚信档案的监督作用,成为有效遏制科研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各级政府和部门针对科研诚信问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等,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已进入科研诚信研究领域。

1.2011年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受访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将重点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推动我国科研诚信立法,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独立调查机制。中科协还将设学术诚信档案,公开受理会员学术不端行为投诉,披露学术不端行为。

2.2011年6月1日,修改后施行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为承担和参与科学技术项目的人员建立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依据。科学技术人员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记入诚信档案,并自该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之日起五年内取消直接责任人员申报科学技术项目或者科学技术奖励奖项的资格。

3.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科技诚信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条例》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对承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诚信档案,作为其项目申报、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事项的依据。

4.2011年9月,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科技进步条例》(修订草案)。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建立科研诚信档案的相关事宜已经写入新版《上海市科技进步条例》,有望于“十二五”期间探索实施。

三、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

针对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企业、公司倡导建立单位诚信档案、个人信用档案,高校倡导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表明诚信档案在诚信追踪、诚信保障中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作倡导科研诚信,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是必要的、有效的方法。根据《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和科研诚信档案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笔者作如下探讨。

1. 科研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

为防止学术不端,倡导科研诚信,每位科研人员都应建立一份科研诚信档案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供相关科研主管部门检索。科研诚信档案立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科研诚信记录具体内容。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科研诚信档案具体内容应主要记录个人学术不端行为,以起到警示作用。教育部在2009年3月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中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上述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基本的科研诚信档案内容必须记录在案。

2. 科研诚信档案与科研档案一致性管理。

科研诚信档案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反映科研人员科研信用的原始记录。因此组建科研诚信档案应与科研档案工作保持一致。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应和科研管理工作统一,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随同科研管理的中期检查、督导同时进行,符合档案形成的规律。为规范科研行为,有条件的部门应在科研档案归档之初,就开始重视诚信档案的收集、审查与整理,把诚信档案融入科研档案管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诚信档案包括科研档案的全部,代表全面诚信、真实、可靠的科研档案。科研诚信档案是科研档案真实的全程记录,从科研工作的起始阶段,包括科研项目的批文、课题任务下达书、课题委托书、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课题论证和项目合同书、协议书等文件;到科研工作实施进展过程中的各项重要数据记录、中期报告、阶段性成果等;到科研工作完成时的结题、鉴定、评审、验收阶段中的最终研究成果,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科研论文、著作、专利、产品等;成果报奖材料中的人员、成果、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反响、应用推广前景等,上述各类科研档案材料归档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科学、规范、真实、有效,并要求负责人做到信用承诺,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源头做真实诚信。

3. 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指导性的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

目前,诚信档案建设已在各行业纷纷开展,并制定出台了有关的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对诚信档案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如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各学会、协会诚信档案管理办法等。但在科研诚信档案建设与管理方面,从科技部、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及各高校,科研诚信虽然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倡导建设科研诚信档案,但科研诚信档案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或管理办法出台,还停留在探索争鸣阶段。因此笔者提议,有关部门应尽快论证、起草、制定并出台《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对科研诚信档案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导性的操作规范。

在实体经济打假之外,科研学术打假也颇值得关注。教育部发布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把科研诚信纳入高校教师年度考核中,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诚信档案的查考、警示作用,建立健全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预警机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固然是好的方向,但更需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科研诚信建设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科研诚信工作协调机制。通过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全面营造有利于科研诚信的制度环境,维护科研诚信、弘扬科学道德,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体系。

摘要:本文从科研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 科研诚信档案与科研档案一致性管理, 出台《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三方面对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研诚信,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泳.科研诚信从档案管理入手[J].兰台世界, 2004 (12) .

[2]程铷.构建高校科研诚信档案防止学术道德失范[J].老区建设, 2010 (12) .

[3]潘泳.科研诚信与科技档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8) .

[4]胡泽保, 杜润.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与科研诚信问题[J].科研管理, 2008.

[5]科技部等.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2010.

谈地震科研档案管理 篇5

一、建立地震科研档案的重要性

概括地讲, 地震科研档案工作有3方面的作用。首先, 对地震科研成果进行及时整理、归档, 建立地震科研档案的管理制度, 进行规范管理, 是充分利用科研资源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前提。其次, 收集和整理地震科研成果, 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可为领导部门和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真实的相关信息。第三, 对地震科研档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 是提高地震研究机构整体科研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可靠保证。

二、明确地震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

为做好地震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必须明确地震科研材料的归档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 笔者认为, 地震科研材料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1.课题论证阶段。它是地震科研工作的第一阶段。课题论证实际上是对拟选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 论证其有无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需要归档的材料包括申请书、批准任务书、协议书及合同等文件。2.研究进展阶段。应归档的材料包括研究过程中的年度进展报告及相关材料等。3.总结验收阶段。应归档的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等。4.成果申报阶段。科研成果的鉴定是科学研究的最后一项环节, 同时也是成果应用或推广的起点, 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工作。在成果鉴定之前, 档案人员应将课题的全部科研材料收集齐全, 做好跟踪服务, 严格审查、把关, 确保归档材料的质量。总之, 地震科研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质量, 决定了整个科研档案工作的质量。重视和加强地震科研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三、加强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 科学管理是做好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根

本。一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在新形势下, 地震科研档案材料来源更广泛, 内容更丰富, 载体更多样, 从而给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面对新情况, 地震档案管理人员应经常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相应的措施, 及时对文件的归档进行调整及规范, 把具有保存价值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特别是对防震减灾工作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档案要重点收集, 绝不能让其流失。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有效促进地震科研档案的收集。档案人员应以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 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 以获得科研人员对档案工作的支持。通过宣传, 使科研人员善于利用档案, 以达到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档案信息服务的目标。三是注意信息安全, 确保作者的知识产权。为保证个人和单位利益免受侵害和损失, 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材料划分密级, 根据密级情况, 在一定的时期内进行档案技术保密, 不经作者同意, 一律不外借。档案部门应依靠自身的科学管理和优良服务取得科研人员的信任, 使科技人员打消顾虑, 积极归档。

2. 开发利用地震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为科研工作服

务。一是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为科研服务的新途径。在地震科研档案中积极创新, 把“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把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 如主动为来档案室查询、借阅、复印、咨询的科技人员提供方便、延长时间、节假日随叫随到等, 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手段上, 采取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档案信息检索方式, 为科技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二是开发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构建档案服务体系。为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档案人员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 把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提供档案服务的切入点, 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如定期编写《科技档案索引》、《科技成果汇编》、《大事记》、《组织沿革》等, 对重大科技成果还可编辑相关内容摘要、汇编等, 为领导把握研究方向, 为科技人员申报课题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

3. 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做好地震科研档案

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探析 篇6

一、高校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

科研活动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科研准备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每个阶段需归档的文件材料都是不一样的,具体说来高校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

综合管理方面:科研行政管理文件材料,科研计划管理文件材料,科研成果管理文件材料,科研经费管理文件材料,申报科学基金及有关批复,学会工作(学术活动)的有关材料等。

科研准备阶段的材料包括:开题报告与课题调研论证材料,任务书、合同、协议书,课题研究计划及设计,计划执行情况及计划调整或撤销报告,课题投资和预决算材料等。

研究实验阶段的材料包括:实验、测试的各种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材料,包括计算机处理材料(如程序设计说明,框图、计算结果),设计的文字说明和图纸(底图、蓝图、机械设计图、电子线路图等),研究工作阶段小结,年度报告,配套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相带、幻灯片、影片拷贝等,样品、标本等实物的目录。

总结鉴定阶段的材料包括:研究报告、研制报告,论文专著,工艺技术报告,技术诀窍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鉴定会材料(鉴定代表名单、会议记录、鉴定意见),鉴定证书,推广应用意见,课题工作总结等。

申报奖励阶段的材料包括:科研成果登记表,科研成果报告表,科研成果奖励申报与审批材料,科研成果获奖材料(奖状、奖章、证书)原件或影印件,专利申请书或证书原件或影印件。

推广应用阶段的材料包括:转让合同、协议书,生产定型鉴定材料,成果被引用或投产后反馈意见,推广应用方案及实施情况,扩大试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成果宣传报导材料,对外学术交流材料等。

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广泛,种类繁多,载体不一,要使科研档案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的意义

(一)为高校科研决策及管理服务

通过开发利用科研档案,高校的科研部门及管理层能够知晓过去的科研进展,对于哪些项目取得了成功,哪些项目存在困难,哪些项目有待突破,都能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使其在科研决策时能更准确与科学,更有可能争取到新的科研项目。

(二)为高校师生开展科研学术活动服务

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开展一门新的研究有必要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及经验,而且有些科研数据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再来做一次。高校师生通过利用科研档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避免人、财、物、时间的浪费,还可以加快科研进度,缩短科研周期。 (2)

(三) 为高校之间的科技交流报务

当今社会离不开交流, 高校之间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通过开发利用科研档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各高校之间还可以互相联合,结成联盟,冲击新的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三、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的途径

档案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地,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立命之本。只有通过开发利用,科研档案材料才能发挥其信息资源作用,实现科研档案的真正价值,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广大师生提供便于查考且系统实用的资料。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途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的编研工作就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利用档案实体,就某一专题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加工,用新的体例,新的语言汇编成相对集中、系统的信息资料。 (3) 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而需要档案工作者从全面了解、分析馆藏资源及利用者的需要入手,根据实际情况,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制多种专题汇编资料,汇编的形式有编辑档案文献、编写综合性参考资料、大事记、科研成果及课题鉴定汇编等,把零散的内容集中起来,主动提供给利用者。此外,档案部门还要围绕学校的大事及工作重点,积极主动提供服务,为学校的科研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教职工申报科研项目提供借鉴。

(二)建立科研档案目录中心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与科技处合作,共同建立一个科研档案的目录中心。此目录中心的内容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项目取得时间及完成时间,项目获奖情况等等,数据力求准确、完整。学校的科研人员都可进入该目录中心查看科研项目情况,了解科研项目的进展,以利于申请新的项目。

(三)设计现代化的查询利用系统

目前科研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的还是原件借用,查阅或摘抄、复印原件等,操作上以手工为主,运用计算机管理的较少,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而且有一些高校馆藏数据仍然没有完全录入计算机,查询以前的档案资料只能依靠手工编制的目录,只能逐行逐页的查看,耗时颇多,效率低下。因而设计一套功能齐全、查询便捷的现代化查询利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该系统要能实现各种信息输入、计算、分析、检索的自动化,做到精确检索与模糊检索相结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者的需求,做到人性化。同时档案部门要积极做好档案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工作,为编写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四)做好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宣传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要注意收集利用科研档案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的典型案例,利用学校的宣传窗、校园网、广播进行宣传,此外,还可以制作宣传板报,编印参考资料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利用科研档案带来的好处,增强利用档案的信心,打消他们不愿归档的想法。档案管理部门要摒弃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主动收集材料,主动宣传,主动出击。

(五)做好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信息反馈工作

科研档案开发利用信息反馈,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从利用对象那里获得科研档案利用后所产生的效益和满足利用需求程度的信息。 (4) 这些反馈信息包括检索工具是否能方便用户使用,编研成果能否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档案人员的服务方式及服务态度是否需要改进等等,通过信息反馈,档案部门可以发现科研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开发利用工作。档案部门必须重视这些反馈信息,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应与广大利用者特别是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使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不断创新,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在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科技保密、专利等法规制度,做到保密利用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

(一)要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由于科研档案中包含有关键技术、重要参数、操作规程、技术图纸等而具有一定的机密性,所以在开发利用科研档案时就要注意处理好与保密的关系,既不能过分强调科研档案的技术机密性,对本可以公开利用的科研档案实行技术封锁,形成科研档案的只藏不用,或是重藏轻用,又不能只顾着开发利用,而忽视了保密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在开发利用时限定使用范围,严格遵守保密法规,该保密的不能内外不分,不该保密的不能借故保密影响利用。

(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所以,在开发利用科研档案时要注意保护好作者的知识产权,防止其权益受到侵害。在开发利用时要分清科研档案中属于知识产权的部分,在利用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研档案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对于科研档案信息的利用者,既要注重对其档案信息资源自由阅览、下载、复制、转摘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同时也要强调对其非法利用行为的控制, (5) 一方面要保护好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好档案利用者的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高校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 分析了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的意义, 指出了开发利用高校科研档案的途径, 并就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国档发[1987]6号) .

[2]王晓东.浅析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档案天地, 2012年第 (2) 期.

[3]王冬梅.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及开发利用经营与管理2008 (S1) .

[4]李天明.关于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机电兵船档案, 2004年第 (2) 期.

浅谈高校科研档案管理 篇7

一、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和服务意识

作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 如何做好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是确保档案整体质量、提高科研档案内在价值和利用率的关键一环, 也是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的一个必要前提。高校档案部门要以科研管理部门为核心, 互相协助、互相配合, 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使其认识到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 要强化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的开发、处理、传递工作, 与教学和科研人员挂钩, 实行跟踪服务, 主动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最新的动态和信息, 利用各种服务途径传递科研档案管理信息, 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科研档案服务。另一方面, 要做到既是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者, 又是科学研究者。及时掌握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新动态, 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的社会价值和档案工作者的自身价值。

二、加强课题的规范化管理

在立题以后, 对课题组进行全员培训, 在归档立卷阶段必须建立档案验收小组,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共同做好归档立卷阶段的工作。课题负责人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填写科研档案简介等, 体现出他们在档案归档中的主动权。课题研究结束以后, 课题负责人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最后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一是坚持实行科研文件材料形成部门和课题组立卷制度, 科研课题一经批准, 课题负责人即向科研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办理预立卷手续。二是课题完成后, 课题负责人应按要求组织整理好全部材料, 向科研处办理材料归档手续后, 才能申请鉴定或专家评审。课题通过技术鉴定后一个月内, 应向科研处办理“总结鉴定验收卷”的材料归档手续。在办理移交手续时, 需填写归档说明书、卷内目录、备考表, 未办妥文件材料归档移交手续, 不予进行科研成果登记与报奖。如有“申报奖励工作卷”、“推广应用工作卷”的文件材料, 课题组也应随后及时向科研处归档。

高校档案部门要根据高校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规范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流程, 应重视课题和成果管理的衔接, 组织好成果鉴定, 符合奖励标准的科技成果, 及时给予申报奖励。同时,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不宜公开的成果, 注意保密。课题管理要坚持一题一档, 重视过程材料的积累。做到提前介入、超前控制、全程参与。从科研项目申报、开题至最终的成果鉴定验收及推广应用, 档案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其中, 以便及时了解课题进展动态, 指导和协助科研人员将整个科研活动中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

三、重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新时期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数字化的基础。档案数字化应根据本单位科研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有步骤、分批次、循序渐进推进。先完成档案目录数字化, 再逐步实现全文数字化。以数字网络平台服务为重点, 拓宽科研档案利用服务渠道。数字网络平台服务具有方法灵活的特点, 能及时满足公众的档案利用需求。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是高校档案工作方式变革的需要, 也是科研档案由“实体型”向“信息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 要加强高校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 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利用网络传输使教职工可及时了解到最新科研信息, 避免重复申请相同课题, 以保证教职工能及时、完整、准确地申请、上报各种科研项目, 使档案资源在保密范围之外优质高效、无时空限制地实现共享, 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四、提高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上一篇:会计学创业教育下一篇:政治家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