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税金

2024-11-07

工程税金(精选11篇)

工程税金 篇1

0 引言

关注成本, 少不了成本测算, 而成本测算, 少不了税金。税金的分析测算, 是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金的计算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计算工程价格时向业主计取税金, 另一方面向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上缴的税金, 也就是施工企业上缴税务机关的建筑安装工程税金额由业主承担。因此工程造价中建筑安装工程税金与业主和施工企业密切相关[1]。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种税金。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承建项目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而且是主要的税务成本, 但由于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使得很多人忽略了对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进一步关注, 认为企业依法纳税不必要对其存在疑虑[2]。全文以无锡当地缴纳税金为例阐述税金的种类及对应合同票据, 为施工企业进入地方市场提供参考。

1 工程税金合同票据的种类

1.1 建筑业统一发票

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三项应缴税和各个地区有所差异的个人所得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

建安票是由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 开具给开发公司的票据, 是房地产企业核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

分为建筑业自开发票和建筑业代开发票。根据省局苏地税发[2006]244号《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对建筑业纳税人原则上不予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 均由无锡市第二税务分局代开, 但对某些特殊企业 (如水、电、气、空调等直接面向用户且用票量较大的安装业务) 实行税务机关代开票确有困难, 符合条件, 经税务机关批准, 可以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根据纳税人的所在地不同, 开具建安票 (代开) 的税率也不相同。

根据“锡地税发[2007]139号”文, 其甲供材料的价款应全额开具建筑业发票, 并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设单位必须以建筑业正式发票作为固定资产的核算凭据。

1.2 增值税普通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 是将除商业零售以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和管理。

根据“锡地税发[2007]139号”文, 并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设单位必须以建筑业正式发票作为固定资产的核算凭据。对构成房屋主体的材料, 建设单位必须以建筑业正式发票进行开发成本核算, 甲供材料 (主体材料) 的原始发票不得作为开发成本的入账凭据, 故房产公司在项目竣工结束之前会把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转为建安票, 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

对于不构成房屋主体材料, 如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防水、空调等专业分包的工程, 且分包单位有安装资质的, 材料部分以增值税普通票列入成本。

2 无锡本地单位开票所对应纳税明细

2.1 建筑业统一发票

实际税率与政府预算定额中规定不尽一样, 根据我们的工程施工经验及相关的调查结果, 实际交纳的的税率一般要高出定额中所规定的税率。主要是因为建筑安装税属于地税局增收, 工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有权制定其管辖范围内建筑安装税的增收比率。

(1) 营业税, 营业税纳税标准:国家统一标准3%, 但有些区域可能会存在部分返还现象。营业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营业税=营业额×3%; (2) 城乡维护建设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7%; (3) 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按应纳营业税额乘以3%确定,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3%, 建筑安装企业的教育费附加要与其营业税同时缴纳。以上三种税, 一般称之为“两税一附加”。在工程施工方纳税时, 是按三种税的综合确定的税率一并征收[3]。 (4) 印花税, 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0.03%, 建安票的票据中, 有时会不出现印花税的情况, 是由于该单位已提交了该税种, 年底时会由财务机关进行清查。 (5) 个人所得税在工程施工中, 个人所得税也是纳税种类之一,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特殊性,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案通常是按工程总造价为基数来收取的, 各地的具体征收方案不一样, 无锡地区对本地企业, 不征收个人调节税。外来单位, 得交1%的个人调节税。 (6)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根据本地企业、有外进证的外来单位和无外进证的外来单位所需缴纳的税率不尽相同, 本地企业及有外进证的单位所交税率为0.2%, 无外进证的外来单位所交税率为2.5%。

无锡本地单位所要缴纳税种分为自开建安票和代开建安票两种。分别见表1、表2。

例如:无锡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为无锡本地企业, 税务局代开发票, 开票金额为165000元, 所交税额为5544元, 税率为3.36%。

由此可见, 施工企业可采取自开发票的方式, 在开票建安发票环节可节省0.03%税金成本。例如1000万工程项目, 采取自开发票方式可节省3000元税金。

2.2 增值税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增值税税率, 第一项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除本条第 (二) 项、第 (三) 项规定例举的特殊项目除外, 税率均为17%”。工程方面涉及增值税票据的税率均为17%。

3 外地单位来无锡开票所对应纳税明细

对纳税人外出经营的, 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 (以下简称外经证) 。外来进无锡单位, 分为办理外进证和未办理外进证两种情况。

(1) 已办理外经证的外地单位代开建安票所要缴纳税种具体见表3。

例如: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北京单位, 在北京办理了外经证, 办理外经证时缴纳了外出经营费, 在无锡取得临时税务登记后, 由地税代开发票, 开票金额为4140600元, 所交税额为188811.38元, 税率为4.56%, 无锡地区对外来单位还需缴纳0.1%的江苏地方基金, 开具单独的完税单, 不纳入建安票据内。

(2) 未办理外经证外地单位代开建安票所要缴纳税种, 具体见表4。

备注:无锡税务局为了防止外来单位不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故收取2.5%的企业所得税, 例如:北京大有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未办理外经证, 由地税代开发票, 开票金额为51700元, 所交税额为3546.61元, 税率为6.86%。无锡地区对外来单位还需缴纳0.1%的江苏地方基金, 开具单独的完税单, 不纳入建安票据内。

以上所述, 外地企业来无锡当地需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 已1000万工程为例, 开具外经证可节约成本1000万* (6.86%-4.56%) =23万。

4 对策

合同票据对成本控制有一定影响, 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成本中的税金税种。

(1) 对于常规工程, 尽量选择当地承接项目, 在单位当地承接项目较外地承接项目税金环节可节约约个人调节税和企业所得税总计1.2%税金, 以1000万工程为例, 可节约12万税金成本。 (2) 施工单位外出经营的, 应及时开具外经证。由此可节省2.3%的企业所得税, 以1000万工程为例, 可节约23万税金成本。同时施工单位应注意办理缴销和未完工工程的续开手续, 加强报验登记, 规范外出经营管理。对外来经营纳税人, 及时办理报验登记[4]。 (3) 对于一些不构成房屋主体的工程, 合同里面得分清材料费跟安装费。 (4) 作为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 应深刻理解政府文件的精髓。加强税源调查, 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应切实加强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流, 了解税源的多样化。企业深刻理解地方性的税务文件, 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可节省许多建筑安装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

摘要:税金是建安成本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施工企业在工程所在地实际交纳的税率一般要高出定额中所规定的税率。所以研究地方性工程税金对建筑相关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实际意义。本文从工程税金所对应的合同票据这个角度出发, 阐述了工程税金合同票据种类, 开票所要缴纳的纳税明细, 并指出了工程税金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税金,成本,合同票据

参考文献

[1]李军.论工程造价中的建筑安装工程税金[J].有色冶炼, 2003 (2) :76-77.

[2]付生伟.浅议铁路工程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成本[J].纳税与筹划, 2007 (9) :70-71.

[3]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委会.建筑工程计价[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13-14.

[4]陈志文.有关工程施工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征管的思考[J].经济师, 2006 (6) :235.

工程税金 篇2

一、税金的法律依据 1.1营业税的法律依据

营业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主要税种,按照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征收。法律依据有:《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税目注释》、《关于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1.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法律依据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税,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法律依据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1.3教育费附加的法律依据

教育费附加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费,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法律依据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等。1.4工程造价税金的法律依据

工程造价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是一项综合税率,按照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和缴纳。

法律依据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问题解释答疑》等。

二、税金计算之税率 2.1税金的征收范围

《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5项内容,其中:

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 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

其他工程作业一个兜底条款,是指上列4项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2.2税收法规中的税率

《营业税暂行条例》、《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等规定税率如下: 建筑业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税率为3%。

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税率为3%。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2.3工程费用中的税率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规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税率如下: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 税率(%)==3.4126%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 税率(%)==3.3485%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 税率(%)==3.2205%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企业所在地点,按照上述3种情形选择税率计算公式。建设单位编制标底时,应当参照地方定额的税率标准计算税金。如北京市规定标底中税金不得调整,不得低于现行定额的取费标准。

三、税金计算之基数 3.1税金基数的法律规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建筑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总承包人进行工程分包的,营业额为工程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转包)人价款后的余额,但总承包人为分包(转包)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规定,税金的计税基数为税前造价与利润之和,即税金=(税前造价+利润)*税率(%)。税前造价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

上述规定中税金基数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本质相同。鉴于总承包人代扣代缴营业税,其工程价款中应当含有日后支付给分包(转包)人的全部费用,包括相应的营业税及其附加等。

3.2税金基数应当包括甲供材料价款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

《关于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纳税人在从事管道的安装等施工中所耗用的材料,不论与对方如何结算价款,其营业额均应包括这部分材料的价值在内。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问题解释答疑》规定:甲供材料的费用必须列入综合单价,招投标阶段不确定时可按暂估价列入。税金基数涵盖综合单价内的所有费用,包括其中的甲供材料费用。

由此可见,无论双方如何结算,营业额中均含有原材料的价款,税金基数必须包括甲供材料在内的所有原材料价款。3.3税金基数应当包括暂定金额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费包括分部分项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税金基数包括其他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中包括预留金、材料购置费等暂定金额,由此可见,税金基数包括暂定金额。

房屋租赁合同税金由谁缴纳 篇3

去年底,我租了幢临街的房子开酒店,租期3年,租金按市场行情定为每年2万元。合同是由房东拟的,其中有一条专门规定:“本合同租金所应交纳的税金由承租方缴纳。”我从没想过自己租房子还要交什么税,所以当时也就没在意。没想到,前不久,税务部门找房东收出租房屋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时,房东却找到我,他说这笔税金按合同应由我缴纳。请问,这样合法吗?

黑龙江鸡西李明伟

李明伟: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税收是国家以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形式授权实施的行政征收活动。税收项目、纳税义务人(或称纳税人)、税率等均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发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对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所应缴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出租人,且营业税的计税基数是出租人向承租人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你房东在合同中规定“本合同租金所应交纳的税金由承租方缴纳”,明显具有偷税、漏税意图,不仅企业非法转移纳税义务,而且有非法降低计税基数以便漏税的嫌疑,违反了税收征管规定,属无效的合同条款。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无效的合同条款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房东无权要求你承担他自己应缴的税金。

能否对债务人的注册商标进行财产保全

周律师:

我单位和某化工厂一直有业务关系,双方经济往来频繁。前年我单位向该厂供应原材料100吨,价值80多万元,当时因该厂流动资金紧张,他们未付现金而给我们打了一张欠条。自去年底以来,由于市场疲软加上管理不善,该厂全面停产,面临破产边缘,因外欠太多,该厂的厂房、设备、土地都在银行进行了抵押,除此之外已无别的财产可供执行,但他们的注册商标在国内是知名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请问我厂能否请求对该注册商标进行财产保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安徽岳西胡毛锋

胡毛锋:

你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某化工厂的注册商标使用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需要对注册商标权进行保全的,应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载明要求商标局协助保全的注册商标的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码、保全期限以及协助执行保全的内容,包括禁止转让、注销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事项和办理商标权质押登记等事项。”商标使用权也是一种权利,它可以给使用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知名商标,其往往存在巨大的无形价值,根据上述规定,你单位可以请求法院对某化工厂的注册商标的使用权进行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会依法保护你单位的合法权益。

债务人没有破产我还能否实现债权

张律师:

我是一名民营企业主,与某国有企业一直有业务往来。历年来,该企业欠我的货款累计4万余元。我一直主张权利,该企业均以经营不善为托辞,对债务一拖再拖。今年初,我得知该企业申请破产的消息,马上向法院申请了债权。债权人会议开了两次,破产财产分配方案都因破产财产清偿率为零而未得到通过。后来,法院裁定支持了分配方案。都说“债务必须清偿”,不知道法院这种做法对不对,我是否还能实现债权,恳请答复。

湖南长沙王雨飞

王雨飞:

工程税金 篇4

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以及从事其它应税项目, 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依法交纳各种税金。这些应缴纳的税金,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预提记入有关科目, 在未上交给国家之前暂时停留在企业, 形成一项流动负债。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需要预计应交数额或者需要定期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税金, 在会计上设置了“应交税金”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税法规定, 在纳税义务发生时, 不需要预计应交数额的, 或者不存在与税务部门发生结算或清算关系的, 直接计算交纳的税金, 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如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等。笔者拟对这些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税金的会计处理予以归纳。

1 耕地占用税

这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管理, 保护农用耕地而征用的税种。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 由于是以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税, 按照规定税额一次征收的, 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和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1]某企业建造一幢办公楼, 用银行存款交纳耕地占用税8050元。财务处理如下:

2 车辆购置税

这是对在我国境内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它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 (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 具有特定的用途, 即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公路建设。从2001年1月1日车辆购置附加费改成车辆购置税, 费改税以后, 在费率、纳税人、征税范围、征收环节等方面基本不变。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收费, 一个是收税, 一个是由交通部门征收, 一个是由税务机关征收。购买车辆交纳的车辆购置税, 按车辆价款的10%计算税额, 计入外购车辆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2]嘉和公司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购买一辆厂牌型号为桑塔纳330K8BLOLTD2的轿车自用, 支付含增值税车价款106000元, 另支付代收临时牌照费150元, 代收保险费352元, 支付购买工具件和零配件价款2035元, 车辆装饰费250元。合计价款108787元, 发票已开具。车辆购置税为9298.03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

3 印花税

这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企业交纳的印花税, 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交纳的税款。一般情况下, 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 待发生应纳税行为时, 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 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划销, 办理完税手续。企业交纳的印花税, 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 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 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在购买印花税票时, 直接借记“管理费用”或“待摊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3]某公司根据经营业务需要, 用银行存款购买50000元的印花税票备用, 本月应税凭证上粘贴4167元。财务处理如下:

(1) 购买时

(2) 粘贴摊销时

4 契税

这是对境内土地、房屋因买卖、赠与或交换而发生权属转移时, 按照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合同 (契约) 以土地房屋的价格 (买价、赠与房价、交换差价) 作为计税依据, 向权属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按规定交纳的契税, 由于是按实际取得的不动产的价格计税, 按照规定的税额一次性征收的, 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 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4]正丰公司购买办公大楼一栋, 价款为20000000元, 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为600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如下:

[例5]民生房地产公司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 使用期限为30年, 该土地的使用费为10000000元, 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300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如下:

工程税金 篇5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施工企业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均需要施工企业承建所开发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而施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业主(含开发商等),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主要是由土地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等构成。因此,节省建筑安装工程成本对于开发商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建筑工程营业税金是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拟从节省建筑安装工程税金角度作如下探讨。

根据现行的建筑工程费用结算办法以及费用计算程序,施工企业应该缴纳的工程营业税及附加均是根据《建筑工程费用计算程序》,按照当地建设造价主管部门(造价站)的规定计算的。建筑工程营业税金一直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的。一般说来,凡是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否包工包料,均应按照工程总造价计算和缴纳工程营业税及附加。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从2002年开始,在建筑工程营业税金方面有了一些新政策、新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很好利用这些政策,节省工程营业税及附加。笔者认为,有三种途径可以节省建筑安装工程营业税及附加。

一、筹划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金属结构、防水等专业工程的发包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一般说来不外乎主要包括两大类工程:其一是住宅工程,其二是商业地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体现专业性,这两类工程涉及的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金属结构等专业工程需要单独发包。而这些专业公司,大多数具有加工制作以及安装能力和资质。

关于铝合金门窗的征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1998]765号”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制售铝合金门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186号)第二条规定的精神,对工业企业生产铝合金门窗后直接为用户安装的行为,除应按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外,还应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其营业额为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也就是说,用于建筑工程的铝合金门窗需要缴纳两道税,既缴纳增值税,又要缴纳建筑工程营业税,多缴纳的税金构成铝合金门窗造价,最终由施工企业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这样的规定明显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税法精神,但是合法,因为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了。国家税务总局针对上述不合理的情况,客观地进行了纠正,于2002年下发了“国税发[2002]117号文”、2006年下发了“国税发[2006]80号文”。这两个文件对“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增值税、营业税划分问题”进行了规范,废除了重复征税的规定,并提出了严格的限制条件:

(一)限制条件: 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下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

(1)必须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2)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

凡不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对纳税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这里的“不征收营业税”是相对于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如铝合金公司等)而言的。因此,承接建筑工程的铝合金等工程,还应再缴纳工程营业税及附加。

(二)自产货物范围:

(1)金属结构件:包括活动板房、钢结构房、钢结构产品、金属网架等产品;(2)铝合金门窗;(3)玻璃幕墙;

(4)机器设备、电子通讯设备;(5)防水材料;

(6)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自产货物。

根据文件明确,上述规定从2002年9月1日起执行。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玻璃幕墙、铝合金、金属结构、防水材料等工程发包时,应该充分利用“国税发[2002]117号文”以及“国税发[2006]80号文”的规定,在招投标、合同商务条款谈判、合同签订等环节进行关注:

1、首先,在进行招投标时,对承包商的要求应与“国税发[2002]117号文”一致,即承包商一方面要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同时应该是自产、自制、自销建筑材料的。否则,不能享受“国税发[2002]117号文”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2、其次,与承包商进行商务谈判时,应明确合同价款总额是由建筑工程劳务费用、自制加工建筑材料费的金额而构成。

3、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环节:(1)合同名称:应该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不能是“×××购销合同”“×××加工合同”;

(2)合同价款:合同中必须约定和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的具体金额;

(3)发票的取得:开发商支付合同价款时,应分别取得加工制作的增值税发票以及建筑安装劳务的建筑业发票;

(4)代扣税:如果承包商与开发商不在同一区域(包括省、市、县),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以及“财税〔2006〕177号文”的规定,开发商应代扣建筑劳务的建筑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该指出的是,“国税发〔2002〕117号文”规定的自产货物范围,是采取列举方式的。而后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自产货物也没有具体再规定。因此,对于该文件没有列举的,是不能比照执行的。比如钢门窗、塑钢门窗、轻钢龙骨等与铝合金门窗的性质基本一致,却不能执行“国税发〔2002〕117号文”,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巧签装饰工程发包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即是说,包干不包料的建筑工程,建筑材料价款也应该缴纳建筑工程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6年8月16日以“财税[2006]114号文”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如下:

“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

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

1、该文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即:装饰工程的甲供材料设备价款(即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可以不计取建筑工程营业税金。

2、对“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进行了解释与界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财税[2006]114号文”精神,在进行工程发包时巧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可达到节省建筑工程营业税金的目的。着重关注:

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招标时,可以将装饰工程单独进行。其次,签订装饰工程合同时,应该明确“甲供装饰材料”,装饰公司仅仅是收取装饰工程劳务费(即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并注明装饰工程劳务费总金额;同时合同中应明确,甲供装饰材料款不再与施工单位结算。

然后,支付装饰工程劳务费时应取得建筑业发票或者代扣代缴营业税金及附加而代开发票。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使用“财税[2006]114号文”,节省装饰工程营业税时,应该拓宽思路。比如说,将塑钢门窗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时,可以采取“甲供材料”(塑钢型材、玻璃等)方式,合同金额不再包括甲供材料。

三、合理安排安装工程的发包

对于安装工程的设备计税问题,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纳税人从事安装工程作业,凡所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值在内。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合同价款中包括了安装设备的价值,且施工单位将其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国营企业产值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因此施工单位乐意将设备价值作为施工产值),就应该缴纳建筑工程营业税金。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且设备没有明确的界定,业主(含开发商)往往会多支付这一部分的营业税金,增大建设成本支出。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1月下发了《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文”),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设备计税问题进行了再次明确,文件规定“

三、关于营业额问题:

(十三)。。。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

“财税〔2003〕16号文”中关于建筑安装设备计税问题的规定,虽然只有短短50字,但是对于建筑安装设备的计税问题进行了重大调整:

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第二款中关于安装设备对计税问题,作了实事求是对补充和完善。

2、明确规定建筑安装设备,一律不再计取营业税金,建筑安装设备重复计税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3、要求各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建筑安装设备清单,对建筑安装设备进行明确界定,根本改变了过去建筑材料与建筑设备混淆不清对状况。

根据“财税〔2003〕16号”文件精神,房地产开发企业(简称甲方)为了节省不必要的工程设备税金支出,在与施工企业(简称乙方)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以及审查工程结算、财务结算时应该做到:

1、甲乙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对工程设备的采购供应方式必须明确,是采取“甲供”还是乙方自行购买。工程设备无论采取何种供应方式,凡是符合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地方税务局)要求的设备,一律不得缴纳工程营业税金。

2、甲方在审查工程结算时,必须对设备是否计税进行重点关注,对符合税务机关要求的设备,计算工程造价时不能再计取营业税金及附加。

3、甲方与乙方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手续时,对工程设备的发票索取上,必须符合税法规定,否则会形成“开发成本――设备价款”不能税前扣除的问题:

(1)乙方购买设备时,甲方支付设备工程款时,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或者设备的“增值税发票”。对于乙方而言,会出现两个问题:

A 由于建筑设备是不交纳营业税金的,因此乙方开具建筑业发票,如果没有办理免税手续,势必出现多缴营业税金的可能。对于乙方多缴纳的营业税金,甲方是不能认可的。B 施工企业一般说来均是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工程设备时取得的是“增值税发票”,向甲方收取设备价款时,如果开具“增值税发票”,完全有可能增加乙方的增值税税负。(2)甲方购买工程设备,应该取得工程设备的增值税发票。设备安装完成后,甲方可直接将其价值转入“开发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

4、为了避免出现工程设备票据问题带来的税金损失,我认为采取工程设备均由甲方供应或者委托乙方购买方式,即可解决该问题。

从上述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国税发[2002]117号文”、“财税[2006]114号文”以及“财税〔2003〕16号文”理解透、实施好,是可以节省许多建筑安装工程营业税金及附加的。

工程税金 篇6

关键词:建造合同;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057-02

2006年2月16日,新的《建造合同》准则颁布,新准则对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同时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建造合同》准则执行以来,在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实际问题,文章就新准则中有关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提与现行营业税法发生纳税义务之间差异的核算作一些探讨。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施工企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而建造合同准则规定收入确认的时间有3种: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成时、能得到补偿的费用发生当期,且所确认的收入是指已完工部分预计可以收回的收入,并不一定都取得了收取款项的凭证。例如,有些项目经中介决算审核,但建设方就是不给施工方审核报告,或者虽给审核报告,但却以工程质量、工期等各种原因拖欠工程款,与合同有关的经济利益不能及时地按合同流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及时取得收款凭证。可见,现行营业税条例及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时间、标准存在差异,《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使得施工企业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营业税纳税义务出现暂时性差异。如果忽略这种差异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施工企业可以在每季申报缴纳营业税时,按当期收到的合同价款或办理的工程结算额计算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实际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然而,由于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时间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同,如果仅以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会造成“营业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不配比;如果以建造合同收入来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则当期“应交税费”的余额并不代表企业现实的纳税义务。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分别按照建造合同收入计算应当确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两者的差额予以递延,递延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可以采用“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科目加以核算。期末编制报表时,该科目若为借方余额,在“其他应收款—递延税金及附加”列示。同时,如果确认了这种差异,期末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并根据相应资产或负债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调整递延所得税费用。

例如:某公司2005年11月份中标云南某高速公路,2005年12月份与云南省交通厅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价款为5 000万元,工期为3年,预计2008年12月份完工。2006年1月1日项目成立并进驻开始施工生产,业主按照合同规定付给工程合同总价10%的工程预付款,2006年-2008年各年的有关资料见表1,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的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建造合同合同收入和费用。

备注:该地区的营业税税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没有其他附加税;该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8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除了此事项和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 2006年的相关业务处理

1.1 按照建造合同的相关要求,确认2006年的相关数据

合同完工进度:2 000/5 000*100%=40%

确认的合同收入:5 000*40%=2 000万元

确认的合同毛利:(5 000-4 500)*40%=200万元

确认的合同毛利:2 000-200=1 800万元

1.2 确认2006年度营业税金及附加差异

按照营业税规定,2006年应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

1 500*3%*[1+(7%+3%)]=49.5万元

按照建造合同收入应确认计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

2 000*3%*[1+(7%+3%)]=66万元

差异为:66-49.5=16.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6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9.5

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16.5

期末会计报表应列示“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16.5万元。

1.3 确认2006年度所得税费用

2006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首先要对此产生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然后确认其递延所得税费用。

2006年应纳所得税费用为:

(500+16.5)*25%=129.12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费用129.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9.125

2006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

16.5*25%=4.12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12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4.125

2 2007年的相关业务处理

2.1 2007年预计合同损失

(5 500-5 000)*(1-3 500/5 000*100%)=150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合同预计损失150

贷: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150

2.2 2007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差异

(2 100-1 500)*3%*[1+(7%+3%)]=19.8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9.5

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 19.8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9.3

期末会计报表应该列示“其他应收款-递延税金及附加”3.3(19.8-16.5)万元。

2.3 2007年所得税费用

2007年应纳所得税费用为:

(600-19.8+150)*25%=182.5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费用 182.5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2.55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

(150-19.8)*25%=32.5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3.375(150*25%-16.5*2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2.55

递延所得税负债 0.825(3.3*25%)

3 2008年的相关业务处理

3.1 200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差异

(1 600-1 700)*3%*[1+(7%+3%)]=-3.3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6.1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2.8

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3.3

期末会计报表“其他应付款-递延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为0。

3.2 2007年所得税费用

2007年应纳所得税费用为:

(800+3.3-150)*25%=163.32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费用 163.3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3.325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

(150-3.3)*25%=36.675万元

其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0.825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6.6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7.5(150*25%)

2008年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均为0。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 Criterion “Business Tax Money and Attachment”Calculation Discussion

Liu Y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e time which occurs by the business tax obligation and “Construction Contract” in the criterion constructs the enterprise to construct the contractual income indeed to think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e related business tax money and the additional idea raises to the new criterion in with the present business tax law has between the tax obligation the difference calculation to make some discussions.

资金池业务相关税金探讨 篇7

笔者所在的日本电产 (浙江) 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也于2011年11月份在上海投资成立了日本电产 (上海) 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投资在中国近20家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及统筹管理, 通过几个月的资金运作, 笔者发现各子公司对资金池运作中相关税金的征缴理解各不相同, 参差不齐, 存在着税务的风险, 现就资金池业务所涉及的税金作一探讨。

一、印花税的缴纳

资金池业务中的借款合同如何缴纳印花税是目前在财务人员中最具争议的问题。由于合同金额大, 一旦由于理解的偏差而少缴印花税, 将给公司埋下一个巨大的风险隐患。

资金池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之一, 中国现有的资金池业务是以委托贷款作为其法律基础的。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10月发布《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4]104号) 中明确指出外汇资金的集中管理, 依据现行的委托贷款的法律框架。

在资金池业务中, 资金从一家参加公司到达另一家参加公司实际上包括有两笔委托贷款业务:一笔是借出企业首先通过受托银行委贷给主管公司, 另一笔是主管公司再通过受托银行委贷给借入企业。

委托贷款合同一般有两种签署方法:一种是采取两方合同的方式, 即委托人和受委托银行先签订一份委托合同, 受托银行再和借款人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另一种是采取三方合同的方式, 即委托人、委托银行和借款人共同签订一份合同。法律关于委托贷款合同印花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是很清楚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1]155号) 第六条的规定, 应当由银行和借款单位就自持的一份凭证贴花, 其他签约人不贴花。银行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委托贷款协议书, 则应作为仅明确委托、代理关系的凭证, 按照国税发[1991]155号文第十四条的规定, 不属于列举征税的凭证, 不贴印花。所以, 无论是采用两方合同还是三方合同, 委托人不是纳税人, 受托银行和借款人是纳税义务人。

因此, 总结在资金池业务中各方的印花税纳税义务, 可分为以下3种:

第1种:各参加公司仅以协议中的向主管公司借入的额度贴花, 因为此时各参加公司为借款人。各参加公司无需就其协议借给主管公司的借出额度贴花, 因为此时各参加公司为委托人。

第2种:主管资金运作的管理公司以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出额度之总额贴花, 因为此时主管公司是借款人。主管公司无需就借给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入额度之总值贴花, 因为此时主管公司为委托人。

第3种:受托银行应就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出额度和借入额度之总值贴花, 因为受托银行在资金池业务中一直是贷款银行。

二、营业税的缴纳

资金池业务的实施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达成集团内资金的有效运用, 主管公司在委托贷款合同基础上, 可以主导资金从充裕的企业流向有资金缺口的企业, 更可以集合所有参加公司的闲余资金通过受托银行的金融产品使资金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那么这些利息是否要缴纳营业税呢?

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 (之一) 的通知》第十条规定:无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 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 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 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因此基于委托贷款模式的资金池业务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应缴纳营业税。

因此, 按资金池业务的借贷及运作模式, 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1种:各参加公司按一定的期限借款给主管公司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该利息收入属于营业税的征缴范围。这里最容易让财务人员混淆的是零余额账户 (ZBA) 管理方式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根据委托贷款合同受托银行系统会在营业日的日终自动将各参加公司账户的余额转拨到主管公司的账户上, 在第二个营业日的一早又自动返还到各参加公司的账户上, 主管公司在次月结息, 按人民银行的协定存款利息支付给各参加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但零余额账户 (ZBA) 管理是基于委托贷款合同的协定, 也是一种资金借贷的行为, 非银行存款类利息收入, 所以也应缴纳营业税。

第2种:主管公司按一定期限贷给各参加公司取得的利息收入。按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该利息收入同样属于营业税的征缴范围。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字[2000]7号) 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 (以下简称统借方) 向金融机构借款后, 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 (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 , 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因此对于主管公司向银行借入资金再借给参加公司的统借统还, 如借入的利率与借出的利率一致的话, 不征营业税, 但高出部分需要缴纳营业税。

三、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

对于资金池业务中向主管公司借入资金的参加公司而言, 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 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新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对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已有明确的规定, 借款人从非金融企业取得借款发生的利息按不高于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部分给予扣除。另外, 参加公司与主管公司属于关联企业, 借款利息在所得税扣除时还因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21号) 第一条规定进行扣除。因此, 各参加公司有资金缺口需要向主管公司借入资金时, 因考虑到财税[2008]121号中规定的“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问题, 超过比例部分的借款利息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摘要:近年来, 资金池业务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金池统筹管理资金, 但资金池业务所涉及的税费征缴文件较繁复, 本文对资金池业务相关的三大税金进行了一个梳理, 希望通过对税收事项及税收风险的分析, 使资金池业务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工资薪酬税金核算方法的探讨 篇8

一、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1、工资总额的定义

工资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是工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核算工资水平的依据。

2、工资总额的组成

我公司工资总额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固定工资:参照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按750元∕月执行。

(2) 效益浮动工资:是指员工工作业绩同单位效绩、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工资, 分效益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 效益工资相当与奖金部分, 浮动工资是指岗位工资减去固定工资部分。

(3) 年功工资: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而设立的工资单元, 按工作年限 (连续工龄) 确定。分为不满10年、满10年不满20年、满20年不满30年、满30年及以上四个等级, 其年功工资标准分别为每年3、5、7、9元。

(4) 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安安全全生生产产奖奖;;生生产产节节约约奖奖;;劳劳动动竞竞赛赛奖奖;;其其他他各各种种单单项项奖奖金金等等。。

( (55) ) 津津贴贴和和补补贴贴。。津津贴贴和和补补贴贴是是指指为为了了补补偿偿职职工工特特殊殊或或额额外外的的劳劳动动消消耗耗支支付付给给职职工工的的津津贴贴。。如如::煤煤炭炭企企业业的的下下井井津津贴贴, , 岗岗贴贴, , 技技师师津津贴贴, , 高高级级功功津津贴贴, , 岗岗位位带带头头人人津津贴贴, , 矿矿山山救救护护津津贴贴, , 群群监监员员津津贴贴, , 其其他他津津贴贴等等。。

(6)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如我公司的节加工资。

3、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根据国务院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支出;出差伙食补助费、安家费、班中餐。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医疗补助费等;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

4、计税工资的计算。

知道了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后, 减除个人缴付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电话费等各种不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5、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从2008年3月1日 (含) 起, 纳税人实际取得的薪金所得, 应适用每月2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 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08年3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薪金所得, 无论税款是否在2008年3月1日以后入库, 均应适用每月16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 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6、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

现以我公司李某工资为例说明如下: (单位:元)

李某本月工资情况:实开工资为:8210.44元。应付工资:10958.93;明细如下:节加工资:297.93;岗位工资:2160;效益工资:4136;嘉奖工资:2300;抵押奖工资:970;其他奖:526;医药津贴:3;年功工资:50;下井津贴:345;夜班津贴:16;书报费:5;电话费:80;一孩津贴:10;班中餐:60;高温津贴:126。扣款合计:2748.49;明细如下:养老保险:495.12;失业保险:61.89;医疗保险:206;建房基金:690.90;企业年金:123.78;安全罚款:100。

资2160+效益工资4136+嘉奖工资2300+抵押奖工资970+其他奖526+医药津贴3+年功工资50+夜班津贴16+下井津贴345书报费5+电话费80=10888.93。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总额10888.93- (养老保险495.12+失业保险61.89+医疗保险206+建房基金690.90+电话费80+高温津贴126) =9229.02。

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9 2 2 9.0 2-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0) *税率20%-速算扣除数375=1070.80元。

二、以实开工资为基数验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实开工资的定义。

实开工资就是应付工资减除各项扣款后员工实际得到的工资。如上例李某的实开工资=应付工资10958.93-扣款合计2748.49=8210.44元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因为实开工资已减除了个人缴付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各种不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这几项费用就不用再减除了。

对单位职工取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 (年金) , 应全额并入发放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年金应加入实开工资中计算应纳税所得。同理, 象罚款、扣款、水电费等都要加入实开工资中一并计算。减除不计入工资总额的各项费用, 象一孩津贴、班中餐等。上例李某的应纳税所得额=实开工资8210.44元+ (企业年金123.78+安全罚款100+个人所得税1070.80) - (电话费80+高温津贴126+一孩津贴10+班中餐60) =9229.02元。

3、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9 2 2 9.0 2-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 0 0 0) *税率2 0%-速算扣除数375=1070.8 0 元。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用工资总额计算的个人所得税和以实开工资验证的个人所得税完全相符, 所以计算是正确的。以上是笔者在几年工资核算工作中一点总结, 不妥之处, 愿各位同仁给与批评指正。

工资总额=节加工资297.93+岗位工

摘要:正确计算工资税金的基础是明确工资总额的核算口径, 明晰不计入应纳税所得和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正确核算计税工资基数。

浅议建造合同税金的会计核算问题 篇9

一、建造合同税金会计核算的现状

企业会计准则专门设立了三个会计科目用于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工程施工、工程结算和机械作业。其中“工程施工”科目核算企业(建造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工程结算”科目核算企业(建造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

按照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是否计入合同成本,是否归集计入“工程施工”科目,可以把现行的税金核算方法分为两种:

第一种,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这类税费被界定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间接费,构成建造合同的合同成本(详见《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03]206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08),此类税费在其所属的会计期间内归集计入“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核算:税金发生或计提时,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应交税费”;缴纳税金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

第二种,根据建造合同向业主办理结算款同时计提缴纳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建造合同所涉税费的主要税法按现行的会计核算办法,未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而是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根据办理的结算款同时计提相应的税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缴纳税费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另外,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可见,收到建筑业预收款时,也应计提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有所提前,税费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改变。

二、现行税金核算办法中存在的缺陷

1. 税金核算对象的“同质异处理”

现行第一类税费核算办法是恰当的,而建造合同结算缴纳的营业税费等是价内税,价内税的特征决定了其应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然而现行的会计核算却未将营业税费计入合同成本。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虽然名目繁多,但本质相同,都是建造合同的成本费用,而且是刚性的成本费用;甚至营业税等更具有“为完成合同的、可以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用特征。因此,对建造合同营业税费的核算更应计入合同成本,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显然,现行营业税费的核算存在理论缺陷,同质的税费会计核算却相异;而且缺少建造合同营业税费的成本核算也是不完整的。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建造合同所涉税费应该同质同处理,都应计入合同成本,通过“工程施工”科目归集核算。

2. 会计核算的结果模糊不明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现行建筑合同的结算流程为:

(1)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施工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办理的结算款通过“工程结算”科目核算,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

(2)按规定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3)合同完工后,将建造合同相应的“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对冲结清,借记“工程结算”,贷记“工程施工”。

现行的税费核算是将营业税费直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没有涵盖在这一结算流程中。营业税费的核算游离于工程成本核算之外,建造合同核算的成本不完整;“工程毛利”包含工程已结算部分对应的税金及附加,“工程毛利”虚假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模糊结果不明晰。而且对于跨会计年度的建造合同,“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依托于建造合同的建设周期,无需年度结算对冲,而“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却服从于会计核算周期,必须年度结算清零,导致成本、收入和相应的税金核算无法跨年度配比,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误导。

3. 现行税金核算办法缺乏指导性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跨行政管辖区域施工的建造合同,还会涉及许多地域性的税费。企业在机构所在地缴纳印花税,持外出经营证明前往施工地,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结算时,施工地税务机关征收相关税费。行政管辖区域不同缴纳的税费名目也不尽相同,在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之外,有些地方还会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水利基金、堤围费甚至企业所得税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税费实际存在着,也构成了建造合同的事实执行成本,可是税金核算对象同质异处理的现状却无法给予企业明确的核算指导,这会使企业对地域性税费的会计核算缺乏一致性,影响会计信息的通用性和使用度。

三、建造合同税金核算的重构

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均构成建造合同的成本,具有同质性。如上分析,营业税费有直接费用的理论特征,也有“可以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明晰核算的现实条件;而且营业税费是按照完工进度阶段性、非完工一次性的计算缴纳,具备根据完工进度核算的实际操作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将建造合同的营业税费也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可在“工程施工”下增设“税费”二级明细科目,辅之以项目核算,提供准确的税费核算结果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现结合建筑合同的工程核算,重构税费核算的体系流程:

(1)企业根据建造合同发生的成本、税金:

(2)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施工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办理的结算款:

同时计提相应的营业税及附加:

(3)按规定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4)合同完工后,将建造合同对应的“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对冲结清:

重构后的建造合同税金核算体系,圆满了工程核算的两个“核算环”。一个是依托建造合同建设周期的核算环:“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科目从零开始归集建造合同实际发生的累积的成本、税金、毛利和结算款,至合同完工时两个归集类科目对冲余额清零;另一个是依托会计核算期间的核算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建造合同相应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税金,这三个科目在会计期末结算清零,提供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财务核算信息。这两个“核算环”既自成体系,提供多样化的核算信息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又环环相扣,由“工程施工——工程毛利”科目相互联通,并且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成本和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工程施工——税费”这些对应的核算关系。

重构后的建造合同税金核算体系,实现了税费核算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工程施工——税费”科目的归集,建造合同所涉及的刚性税费全部计入工程施工成本,便于核算某项建造合同的税费成本率以及地域性税费负担程度;而且落实了建造合同的全成本核算,明确了工程毛利所涵盖的内容,夯实了工程毛利,提供了明确恰当的财务核算信息。

为了便于营业税费的结转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可在“税费”下增设“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其他税费”等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以北京市为例,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是建造合同税金的主体部分,在“工程施工——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其他税费部分在“工程施工——税费(其他税费)”进行明细核算。一般情况下,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企业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是不允许企业将地域性税费税前扣除的,通过“工程施工——税费(其他税费)”科目的分析,便于企业获取地域性税费的信息,顺利完成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

代扣代缴运输费税金的筹划思路 篇10

代扣代缴运输费税金是税法赋予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而言,其生产量大,所耗原材料和产品的吞吐量大,在没有专业运输车队的情况下,企业就要好好运作和筹划,从而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得到保障。

例:某冶炼铝锭10万吨的企业,生产所用原材料和产品吞吐量在35万吨左右,年耗运输费在3 000万元左右。企业如何运作从而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呢?

(1)如以含税价100万元为例计算,应交税金:

营业税=1 000 000×3%=30 000(元)

教育附加费=30 000×3%=900(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30 000×7%=2 100(元)

企业所得税=1 000 000×2.5%=25 000(元)

印花税=1 000 000×0.05%=500(元)

地方教育附加费=(30 000+900+2 100+25 000+500)×2%=1 170(元)

综合税率=59 670÷1 000 000×100%=5.967%

如企业代扣税率是6%,则代扣税金=1 000 000×6%=60 000(元)。

利差比较:(6%-5.967%)×1 000 000=330(元)。

(2)如以不含税价100万元为例计算,应交税金(综合税金)=1 000 000/(1-5.967%)×5.967%=63 456.45(元)。

利差比较:63 456.45-60 000=3 456.45(元)。企业以含税价开票代缴税金获利330元,以不含税价开票代缴税金亏损3 456.45元。如代扣税率是6.4%,则企业是会有利差的。

(3)又如该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将可以抵扣的运输费发票认证抵扣税金:

抵扣税金=1 000 000×7%=70 000(元)

利差比较:70000-59670=10330(元)。或:70000-63456.45=6 543.55(元)。

一般纳税人以代开的可以抵税的运输费发票可以获利10 330元或6 543.55元。

劳务分包的两种税金抵扣模式比较 篇11

施工项目的税金支出从概念界定上不属于资本性支出,是一项收益性支出,即费用成本的支出。目前施工项目营业税及附加税平均税率在3.3%左右。因此,基于劳务分包模式下施工项目对劳务分包工程款的税金成本管理非常重要。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施工企业应加强税务成本管理,提升施工项目整体的成本管控水平。

一、劳务分包税金承担模式比较

根据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施工企业的总承包商将自己承揽的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或组织,总承包商在计算计税基础时,应以其取得的全部承包价款减去结算给分包商的工程款后的余额为计税基础。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营业税扣缴义务人”中增加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扣缴义务人”的规定,由此产生了现在的两种劳务分包税金的承担模式:1总承包商采取代扣代缴模式,目前税务局较少采用。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对劳务分包纳税义务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以致存在总承包方未向劳务分包商提供代扣代收税款凭证、或劳务分包商不接受代扣代缴模式等行为。2国内大多数税务局要求的方式,规定总承包商不得代扣代缴,必须实行差额纳税的方式。

(一)纳税流程比较

1. 总承包商代扣代缴纳税流程。如图1所示,S施工企业A项目部在收到甲方结算账单后,按结算额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时对当月结算的劳务分包商税金实行代扣代缴,取得劳务分包商发票和抵扣联税单,月末按确定的收入差额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比如业主结算400万元的工程款,其中100万元为分包,300万元为自营,假如只考虑3%的营业税,A项目部自行主动代扣代缴相应税金,则流程为:项目部到税务局缴纳12万元的税款,税务局为A项目部开具400万元的发票,并提供12万元税收缴款书,纳税义务人为A项目部,A项目部将400万元发票提供给业主;同时,税务局根据分包工程结算金额,代劳务分包商开具100万元的建安发票提供给A项目部,作为工程施工分包成本的凭证附件,并出具3万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纳税人为劳务分包商。

2. 总承包商差额抵扣纳税流程。如图2所示,业主根据结算金额,代扣代缴营业税金及附加,B项目部对劳务分包商税金不代扣代缴,只是按结算额扣除税金后的净额在分包成本和应付分包工程款汇总反映,月末按确定的收入全额反映营业税金及附加。

这种情况下分包商开具发票并缴纳相应税款以后,到税务局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收税款凭证》,然后将抵扣联交到S施工企业B项目部,B项目部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差额纳税。

(二)纳税成本管控比较

1.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执行效果对比分析。代扣代缴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看较为可行、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及时取得劳务分包商开具的发票和抵扣税单联,避免税金重复缴纳,规避无发票带来的税务风险;二是能真实反映分包成本和应付劳务分包商工程款、应缴税金的过程;三是账务处理规范。

差额缴税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来看,施工企业的纳税成本存在加大的可能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施工企业已与劳务分包商办理了结算甚至支付了工程款,但劳务分包商发票和完税凭证迟迟无法取得,造成施工企业垫付劳务分包商税款的情形,从而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甚至可能产生劳务分包商和施工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第二是因分包商资质问题,需缴纳相关税金(一般为2%的所得税)才能从当地税务局取得发票,而这部分税金是因分包合同项目部的一些分包商在取得分包款后没有发票所造成的。

2.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账务处理对比分析。

(1)以结算1 000元为例。代扣代缴模式在对分包商进行结算时应做的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947.07,专项储备19.3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贷:应交税费——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应付账款——工程进度款916.40、——工程质保金50.00。

(2)以结算1 000元为例。差额纳税模式在对分包商进行结算时应做的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947.07,专项储备19.3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贷:应付账款——工程进度款950.00、——工程质保金50.00。

3.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资金成本对比分析。

(2)代扣代缴模式。从形式上看,总承包商在税务局对业主开具工程款发票时,承担开票金额相对应的税负,同时在对劳务分包商结算时直接将相应的税金扣下。表面上看,这种模式在资金成本方面垫付了劳务分包商的税金,增加了资金成本。

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模式由于可以在劳务分包结算时直接扣除相关的税金,所以可以规避无发票带来的税务风险。在这种模式下,总承包商虽然垫付了劳务分包商税金,但一般情况下业主与总承包商结算后,总承包商会对劳务分包商进行结算。这样,总承包商垫付税金造成的资金时间成本是非常小的。

(2)差额纳税模式。从表面上看,总承包商在确定劳务分包商的完税证明后,下次对业主开具工程款发票时可以直接抵销劳务分包商工程款发票金额的部分,好像是占用了劳务分包商的税款。

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看,不能及时取得分包商发票,所以总承包商造成无票可抵的局面,从资金的时间成本上看,反而被劳务分包商占用了税款,增加了资金的时间成本。

4. 劳务分包结算单格式差异引起的分包税金处理。目前施工企业各项目劳务分包结算单形式不统一,造成在劳务分包税金负担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扣款等事项与劳务分包结算单在一起而形成劳务分包结算与实际支付款项混在一起,扣款事项主要为劳务分包自己消耗的材料款、办公用品、预借的款项以及工程罚款等。下表为某施工项目的劳务分包结算单(部分)。

单位:万元

对于劳务分包商而言,如果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金额为扣款及罚款后的金额,则会使总承包商损失扣款及罚款金额相对应的税金。

上表中,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商结算的金额为100万元,扣款及罚款金额为2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分包商应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金额为100万元,而不是100万元减去20万元的差额80万元。因为无论从会计事项或业务事项来看,这两个事情均为不同的业务事件,按规范要求不应混在一张单子上,而应在劳务分包结算单基础上再单独出具一张扣款及罚款确认单。

在上例中,若劳务分包商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为80万元,则总承包商无论是以代扣代缴方式还是差额纳税方式,都会多承担20万元相对应的税款。

二、结论

本文从施工企业现有的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抵扣模式——差额纳税和代扣代缴的纳税流程对比、目前执行效果对比、账务处理对比以及资金成本对比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劣势。总的看,代扣代缴模式优势明显,比较可行。

为了规范税务核算,我们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从劳务分包结算单格式上着手,研究不同的格式及开票方式造成总承包商的税金承担成本,将罚款及扣除项分开单独设置表格,而不是将之混在劳务分包结算单上,这样可以明晰地反映出劳务分包商每期应缴纳的计税基础,避免劳务分包商将本身应承担的税负转嫁到总承包商身上,这对加强劳务分包管理,创新劳务分包管理模式,驱动施工企业生产力高速发展,提升施工企业项目的精细化管控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马金玲.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分包业务的会计核算[J].经营管理者,2011(17).

王玉红.施工企业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民族国家意识下一篇:同义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