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税金(共6篇)
进行税金 篇1
企业的购买行为叫做物资采购, 进项税金是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涉税项目, 能否取得进项税金, 以及取得多少进项税金, 直接决定企业交纳多少增值税税款。所以, 物资采购的节税总体思路就是: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增值税进项税金。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 (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 购进农产品, 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 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四) 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 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在物资采购过程中, 要想取得最大的抵扣, 就不能只关注增值税发票上的进项税金了, 还应关注一切可以扣除的扣税凭证, 并且要运用技巧获取这些有效的凭证。
一、可以向小规模纳税人索取增值税发票以抵扣销项税金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往往要向小规模纳税人进行采购。在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物资时, 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应该通过招标的方式, 招一个小规模纳税人, 负责相关零星物资的供应;并且, 在低价的基础上, 明文规定索要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无权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但他们可以开出普通发票到税务机关换取税额相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 一旦企业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以实施抵扣了。
二、把运费和货物开在同一张发票上以增加抵扣额
例如生产面食企业需要大量的面粉, 每到产粮季节, 面食企业就要向产粮企业采购大量的面粉, 储备起来。面粉的运输量很大, 面食企业需要雇佣专业运输公司来完成这个任务。
以1170元运费为例。我们计算比较一下:
运费与货款开在一张增值税发票上, 面食企业可以获得进项税金为:1170÷ (1+17%) ×17%=170 (元)
若是单独开运输发票, 1170元的运费面食企业也可以提取7%的抵扣税金, 即81.9元。
两种方式比较, 运输费与货款开在一张增值税发票上, 比单独开运输发票, 在流转税环节可多获得抵扣税金88.1元 (170-81.9) 。
由于面食企业的进项税金多了88.1元, 进入成本的费用就相应少了88.1元, 利润也就跟着多了88.1元, 企业所得税也就跟着利润提高了:88.1×25%=22 (元) , 少交了88.1元的增值税, 多交了22元的企业所得税, 之间尚有66.1元的纯利益。
三、农产品采购要获取13%的抵扣
涉农企业一般要涉及农产品的采购, 但从农民那儿购买的东西, 并不一定都是农产品。是农产品的, 可以按采购额的13%提取进项税金;不是农产品的, 税务机关是不允许抵扣的。这里的关键点是“农产品”。增值税实施细则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农业, 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 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 是指初级农产品, 也是指没有加工过的农产品。采购的农产品能否提取进项税金, 关键集中到了“农产品是否经过加工”
采购农产品能否提取进项税金, 关键是看采购的农产品是不是属于“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所以, 企业在采购农产品时, 一定要注意:棉花是初级农产品, 棉线不属于初级农产品;蔬菜是初级农产品, 净菜不属于初级农产品;没有包装的大豆是初级农产品, 经过包装的大豆不属于初级农产品, 不属于初级农产品, 享受不了这个优惠政策, 也不能抵扣13%的进项税金。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 在物资采购环节, 我们要想获得最大的税收效益, 就必须尽可能地获取最大的、并且合法的进项税金;而获得合法的进项税金, 一要熟悉相关税收政策, 二要掌握一定的节税技巧。
摘要: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节约资金, 增加企业利润。本文对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金问题进行分析, 为企业税收筹划提高技巧和思路。
关键词:进项税金,税收筹划,采购过程
进行税金 篇2
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以及从事其它应税项目, 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依法交纳各种税金。这些应缴纳的税金,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预提记入有关科目, 在未上交给国家之前暂时停留在企业, 形成一项流动负债。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需要预计应交数额或者需要定期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税金, 在会计上设置了“应交税金”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税法规定, 在纳税义务发生时, 不需要预计应交数额的, 或者不存在与税务部门发生结算或清算关系的, 直接计算交纳的税金, 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如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等。笔者拟对这些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税金的会计处理予以归纳。
1 耕地占用税
这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管理, 保护农用耕地而征用的税种。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 由于是以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税, 按照规定税额一次征收的, 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和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1]某企业建造一幢办公楼, 用银行存款交纳耕地占用税8050元。财务处理如下:
2 车辆购置税
这是对在我国境内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它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 (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 具有特定的用途, 即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公路建设。从2001年1月1日车辆购置附加费改成车辆购置税, 费改税以后, 在费率、纳税人、征税范围、征收环节等方面基本不变。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收费, 一个是收税, 一个是由交通部门征收, 一个是由税务机关征收。购买车辆交纳的车辆购置税, 按车辆价款的10%计算税额, 计入外购车辆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2]嘉和公司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购买一辆厂牌型号为桑塔纳330K8BLOLTD2的轿车自用, 支付含增值税车价款106000元, 另支付代收临时牌照费150元, 代收保险费352元, 支付购买工具件和零配件价款2035元, 车辆装饰费250元。合计价款108787元, 发票已开具。车辆购置税为9298.03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
3 印花税
这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企业交纳的印花税, 是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方法交纳的税款。一般情况下, 企业需要预先购买印花税票, 待发生应纳税行为时, 再根据凭证的性质和规定的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将已购买的印花税票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 并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划销, 办理完税手续。企业交纳的印花税, 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 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 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在购买印花税票时, 直接借记“管理费用”或“待摊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3]某公司根据经营业务需要, 用银行存款购买50000元的印花税票备用, 本月应税凭证上粘贴4167元。财务处理如下:
(1) 购买时
(2) 粘贴摊销时
4 契税
这是对境内土地、房屋因买卖、赠与或交换而发生权属转移时, 按照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合同 (契约) 以土地房屋的价格 (买价、赠与房价、交换差价) 作为计税依据, 向权属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按规定交纳的契税, 由于是按实际取得的不动产的价格计税, 按照规定的税额一次性征收的, 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因此, 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 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4]正丰公司购买办公大楼一栋, 价款为20000000元, 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为600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如下:
[例5]民生房地产公司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 使用期限为30年, 该土地的使用费为10000000元, 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契税300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理如下:
资金池业务相关税金探讨 篇3
笔者所在的日本电产 (浙江) 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也于2011年11月份在上海投资成立了日本电产 (上海) 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投资在中国近20家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及统筹管理, 通过几个月的资金运作, 笔者发现各子公司对资金池运作中相关税金的征缴理解各不相同, 参差不齐, 存在着税务的风险, 现就资金池业务所涉及的税金作一探讨。
一、印花税的缴纳
资金池业务中的借款合同如何缴纳印花税是目前在财务人员中最具争议的问题。由于合同金额大, 一旦由于理解的偏差而少缴印花税, 将给公司埋下一个巨大的风险隐患。
资金池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之一, 中国现有的资金池业务是以委托贷款作为其法律基础的。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10月发布《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4]104号) 中明确指出外汇资金的集中管理, 依据现行的委托贷款的法律框架。
在资金池业务中, 资金从一家参加公司到达另一家参加公司实际上包括有两笔委托贷款业务:一笔是借出企业首先通过受托银行委贷给主管公司, 另一笔是主管公司再通过受托银行委贷给借入企业。
委托贷款合同一般有两种签署方法:一种是采取两方合同的方式, 即委托人和受委托银行先签订一份委托合同, 受托银行再和借款人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另一种是采取三方合同的方式, 即委托人、委托银行和借款人共同签订一份合同。法律关于委托贷款合同印花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是很清楚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1]155号) 第六条的规定, 应当由银行和借款单位就自持的一份凭证贴花, 其他签约人不贴花。银行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委托贷款协议书, 则应作为仅明确委托、代理关系的凭证, 按照国税发[1991]155号文第十四条的规定, 不属于列举征税的凭证, 不贴印花。所以, 无论是采用两方合同还是三方合同, 委托人不是纳税人, 受托银行和借款人是纳税义务人。
因此, 总结在资金池业务中各方的印花税纳税义务, 可分为以下3种:
第1种:各参加公司仅以协议中的向主管公司借入的额度贴花, 因为此时各参加公司为借款人。各参加公司无需就其协议借给主管公司的借出额度贴花, 因为此时各参加公司为委托人。
第2种:主管资金运作的管理公司以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出额度之总额贴花, 因为此时主管公司是借款人。主管公司无需就借给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入额度之总值贴花, 因为此时主管公司为委托人。
第3种:受托银行应就各参加公司的协议借出额度和借入额度之总值贴花, 因为受托银行在资金池业务中一直是贷款银行。
二、营业税的缴纳
资金池业务的实施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达成集团内资金的有效运用, 主管公司在委托贷款合同基础上, 可以主导资金从充裕的企业流向有资金缺口的企业, 更可以集合所有参加公司的闲余资金通过受托银行的金融产品使资金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那么这些利息是否要缴纳营业税呢?
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 (之一) 的通知》第十条规定:无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 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 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 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因此基于委托贷款模式的资金池业务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应缴纳营业税。
因此, 按资金池业务的借贷及运作模式, 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1种:各参加公司按一定的期限借款给主管公司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该利息收入属于营业税的征缴范围。这里最容易让财务人员混淆的是零余额账户 (ZBA) 管理方式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根据委托贷款合同受托银行系统会在营业日的日终自动将各参加公司账户的余额转拨到主管公司的账户上, 在第二个营业日的一早又自动返还到各参加公司的账户上, 主管公司在次月结息, 按人民银行的协定存款利息支付给各参加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但零余额账户 (ZBA) 管理是基于委托贷款合同的协定, 也是一种资金借贷的行为, 非银行存款类利息收入, 所以也应缴纳营业税。
第2种:主管公司按一定期限贷给各参加公司取得的利息收入。按国税函发[1995]15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该利息收入同样属于营业税的征缴范围。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字[2000]7号) 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 (以下简称统借方) 向金融机构借款后, 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 (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 , 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因此对于主管公司向银行借入资金再借给参加公司的统借统还, 如借入的利率与借出的利率一致的话, 不征营业税, 但高出部分需要缴纳营业税。
三、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
对于资金池业务中向主管公司借入资金的参加公司而言, 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 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新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对借款利息的企业所得税扣除已有明确的规定, 借款人从非金融企业取得借款发生的利息按不高于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部分给予扣除。另外, 参加公司与主管公司属于关联企业, 借款利息在所得税扣除时还因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21号) 第一条规定进行扣除。因此, 各参加公司有资金缺口需要向主管公司借入资金时, 因考虑到财税[2008]121号中规定的“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问题, 超过比例部分的借款利息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摘要:近年来, 资金池业务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金池统筹管理资金, 但资金池业务所涉及的税费征缴文件较繁复, 本文对资金池业务相关的三大税金进行了一个梳理, 希望通过对税收事项及税收风险的分析, 使资金池业务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工资薪酬税金核算方法的探讨 篇4
一、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1、工资总额的定义
工资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是工资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核算工资水平的依据。
2、工资总额的组成
我公司工资总额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固定工资:参照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按750元∕月执行。
(2) 效益浮动工资:是指员工工作业绩同单位效绩、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工资, 分效益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 效益工资相当与奖金部分, 浮动工资是指岗位工资减去固定工资部分。
(3) 年功工资: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而设立的工资单元, 按工作年限 (连续工龄) 确定。分为不满10年、满10年不满20年、满20年不满30年、满30年及以上四个等级, 其年功工资标准分别为每年3、5、7、9元。
(4) 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安安全全生生产产奖奖;;生生产产节节约约奖奖;;劳劳动动竞竞赛赛奖奖;;其其他他各各种种单单项项奖奖金金等等。。
( (55) ) 津津贴贴和和补补贴贴。。津津贴贴和和补补贴贴是是指指为为了了补补偿偿职职工工特特殊殊或或额额外外的的劳劳动动消消耗耗支支付付给给职职工工的的津津贴贴。。如如::煤煤炭炭企企业业的的下下井井津津贴贴, , 岗岗贴贴, , 技技师师津津贴贴, , 高高级级功功津津贴贴, , 岗岗位位带带头头人人津津贴贴, , 矿矿山山救救护护津津贴贴, , 群群监监员员津津贴贴, , 其其他他津津贴贴等等。。
(6)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如我公司的节加工资。
3、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根据国务院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支出;出差伙食补助费、安家费、班中餐。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医疗补助费等;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等。
4、计税工资的计算。
知道了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后, 减除个人缴付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电话费等各种不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5、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从2008年3月1日 (含) 起, 纳税人实际取得的薪金所得, 应适用每月2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 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08年3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薪金所得, 无论税款是否在2008年3月1日以后入库, 均应适用每月16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 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6、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
现以我公司李某工资为例说明如下: (单位:元)
李某本月工资情况:实开工资为:8210.44元。应付工资:10958.93;明细如下:节加工资:297.93;岗位工资:2160;效益工资:4136;嘉奖工资:2300;抵押奖工资:970;其他奖:526;医药津贴:3;年功工资:50;下井津贴:345;夜班津贴:16;书报费:5;电话费:80;一孩津贴:10;班中餐:60;高温津贴:126。扣款合计:2748.49;明细如下:养老保险:495.12;失业保险:61.89;医疗保险:206;建房基金:690.90;企业年金:123.78;安全罚款:100。
资2160+效益工资4136+嘉奖工资2300+抵押奖工资970+其他奖526+医药津贴3+年功工资50+夜班津贴16+下井津贴345书报费5+电话费80=10888.93。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总额10888.93- (养老保险495.12+失业保险61.89+医疗保险206+建房基金690.90+电话费80+高温津贴126) =9229.02。
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9 2 2 9.0 2-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0) *税率20%-速算扣除数375=1070.80元。
二、以实开工资为基数验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实开工资的定义。
实开工资就是应付工资减除各项扣款后员工实际得到的工资。如上例李某的实开工资=应付工资10958.93-扣款合计2748.49=8210.44元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因为实开工资已减除了个人缴付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各种不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这几项费用就不用再减除了。
对单位职工取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 (年金) , 应全额并入发放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年金应加入实开工资中计算应纳税所得。同理, 象罚款、扣款、水电费等都要加入实开工资中一并计算。减除不计入工资总额的各项费用, 象一孩津贴、班中餐等。上例李某的应纳税所得额=实开工资8210.44元+ (企业年金123.78+安全罚款100+个人所得税1070.80) - (电话费80+高温津贴126+一孩津贴10+班中餐60) =9229.02元。
3、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9 2 2 9.0 2-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 0 0 0) *税率2 0%-速算扣除数375=1070.8 0 元。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用工资总额计算的个人所得税和以实开工资验证的个人所得税完全相符, 所以计算是正确的。以上是笔者在几年工资核算工作中一点总结, 不妥之处, 愿各位同仁给与批评指正。
工资总额=节加工资297.93+岗位工
摘要:正确计算工资税金的基础是明确工资总额的核算口径, 明晰不计入应纳税所得和计入应纳税所得费用, 正确核算计税工资基数。
税金与损益账务处理关系浅探 篇5
一、税金在计提时直接进入损益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都属价内税, 税款的实际负税人是企业本身, 因此企业计算提取的各种税金应进入当期损益。一般来说, 企业在月末计算提取各种税金, 次月交纳税款。企业计算提取各种税金进入的损益科目有“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当月计提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时, 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各税种”;当月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时,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各税种 (印花税不需计算提取) ”;如果是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则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各税种”;当月计提企业所得税 (假设不存在递延) 时, 借记“所得税费用”,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可以看出, 企业还没有真正交纳税款, 就已经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税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税金间接影响损益
有些税种在特殊情况下不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而是通过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 间接影响企业的损益。如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等, 按规定计算消费税时, 借记“在建工程”,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企业进口物资在进口环节交纳的消费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时, 借记“库存商品”,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企业销售不动产按规定计算提取的营业税时,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非房地产企业转让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建筑物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 借记“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以上税金尽管没有直接进入损益, 但通过各种间接的形式影响损益。如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税金通过计提该固定资产折旧影响损益;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税金通过清理固定资产的净损益进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影响损益;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的税金通过商品销售结转进入“主营业务成本”减少当期损益等。
三、税金在交纳时直接或间接影响损益
企业某些税种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而是在交纳税款时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损益, 如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和契税等。一般情况下,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 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额, 而是在购买印花税票直接进入损益,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银行存款”。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 由于是以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计税, 按照规定税额一次征收的, 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和清算的问题。企业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借记“在建工程”, 贷记“银行存款”。企业按规定交纳的契税, 由于是按实际取得的不动产的价格计税, 按照规定的税额一次性征收的, 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的问题, 而是在实际交纳契税时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管理费用”, 贷记“银行存款”。这些税种虽然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计算提取, 但最终也通过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企业的损益。
四、税金不影响损益
增值税属价外税, 该税种的设计是每一个销售环节都可以抵扣进项税, 实际负税人是最终消费者, 因此企业交纳的增值税税款一般不进入当期损益。以商业企业为例, 企业采购商品时, 借记“库存商品”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贷记“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和“主营业务收入”;交纳增值税时,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已交税金) ”, 贷记“银行存款”。但由于纳税环节设计的特殊性, 企业出现视同销售行为时增值税也会间接或直接进入损益。
同样, 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实际负税人是企业职工个人, 企业只是履行其代扣代缴义务, 因此, 企业交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也不进入当期损益。企业发放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时,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记“银行存款”。可以看出, 个人所得税的交纳不影响企业损益。
五、税金账务处理的完善建议
从以上税金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企业的税金和损益有四种不同的关系, 但即使税金是直接进入损益, 却在不同的会计科目核算。为了使报表的使用者能更清楚了解税款的计提和交纳情况, 不混淆企业的税和费, 建议将直接进入“管理费用”科目的税金统一进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另外, 为了区分企业自行负担和代扣代缴的税金, 建议在“应交税费”增设二级明细科目“自负税”和“代缴税”, 分别核算自负税和代扣代缴税。以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为例, 企业发放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贷记“应交税费——代缴税 (个人所得税) ”;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时, 借记“应交税费——代缴税 (个人所得税) ”, 贷记“银行存款”。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浅议建造合同税金的会计核算问题 篇6
一、建造合同税金会计核算的现状
企业会计准则专门设立了三个会计科目用于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工程施工、工程结算和机械作业。其中“工程施工”科目核算企业(建造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工程结算”科目核算企业(建造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
按照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是否计入合同成本,是否归集计入“工程施工”科目,可以把现行的税金核算方法分为两种:
第一种,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这类税费被界定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间接费,构成建造合同的合同成本(详见《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03]206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08),此类税费在其所属的会计期间内归集计入“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核算:税金发生或计提时,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应交税费”;缴纳税金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
第二种,根据建造合同向业主办理结算款同时计提缴纳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建造合同所涉税费的主要税法按现行的会计核算办法,未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而是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根据办理的结算款同时计提相应的税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缴纳税费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另外,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可见,收到建筑业预收款时,也应计提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有所提前,税费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改变。
二、现行税金核算办法中存在的缺陷
1. 税金核算对象的“同质异处理”
现行第一类税费核算办法是恰当的,而建造合同结算缴纳的营业税费等是价内税,价内税的特征决定了其应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然而现行的会计核算却未将营业税费计入合同成本。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虽然名目繁多,但本质相同,都是建造合同的成本费用,而且是刚性的成本费用;甚至营业税等更具有“为完成合同的、可以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用特征。因此,对建造合同营业税费的核算更应计入合同成本,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显然,现行营业税费的核算存在理论缺陷,同质的税费会计核算却相异;而且缺少建造合同营业税费的成本核算也是不完整的。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建造合同所涉税费应该同质同处理,都应计入合同成本,通过“工程施工”科目归集核算。
2. 会计核算的结果模糊不明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现行建筑合同的结算流程为:
(1)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施工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办理的结算款通过“工程结算”科目核算,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
(2)按规定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3)合同完工后,将建造合同相应的“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对冲结清,借记“工程结算”,贷记“工程施工”。
现行的税费核算是将营业税费直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没有涵盖在这一结算流程中。营业税费的核算游离于工程成本核算之外,建造合同核算的成本不完整;“工程毛利”包含工程已结算部分对应的税金及附加,“工程毛利”虚假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模糊结果不明晰。而且对于跨会计年度的建造合同,“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依托于建造合同的建设周期,无需年度结算对冲,而“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却服从于会计核算周期,必须年度结算清零,导致成本、收入和相应的税金核算无法跨年度配比,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误导。
3. 现行税金核算办法缺乏指导性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跨行政管辖区域施工的建造合同,还会涉及许多地域性的税费。企业在机构所在地缴纳印花税,持外出经营证明前往施工地,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结算时,施工地税务机关征收相关税费。行政管辖区域不同缴纳的税费名目也不尽相同,在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之外,有些地方还会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水利基金、堤围费甚至企业所得税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税费实际存在着,也构成了建造合同的事实执行成本,可是税金核算对象同质异处理的现状却无法给予企业明确的核算指导,这会使企业对地域性税费的会计核算缺乏一致性,影响会计信息的通用性和使用度。
三、建造合同税金核算的重构
建造合同所涉及的税费均构成建造合同的成本,具有同质性。如上分析,营业税费有直接费用的理论特征,也有“可以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明晰核算的现实条件;而且营业税费是按照完工进度阶段性、非完工一次性的计算缴纳,具备根据完工进度核算的实际操作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将建造合同的营业税费也归集入“工程施工”科目,可在“工程施工”下增设“税费”二级明细科目,辅之以项目核算,提供准确的税费核算结果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现结合建筑合同的工程核算,重构税费核算的体系流程:
(1)企业根据建造合同发生的成本、税金:
(2)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施工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办理的结算款:
同时计提相应的营业税及附加:
(3)按规定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4)合同完工后,将建造合同对应的“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对冲结清:
重构后的建造合同税金核算体系,圆满了工程核算的两个“核算环”。一个是依托建造合同建设周期的核算环:“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科目从零开始归集建造合同实际发生的累积的成本、税金、毛利和结算款,至合同完工时两个归集类科目对冲余额清零;另一个是依托会计核算期间的核算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建造合同相应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税金,这三个科目在会计期末结算清零,提供满足会计准则要求的财务核算信息。这两个“核算环”既自成体系,提供多样化的核算信息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又环环相扣,由“工程施工——工程毛利”科目相互联通,并且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成本和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工程施工——税费”这些对应的核算关系。
重构后的建造合同税金核算体系,实现了税费核算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工程施工——税费”科目的归集,建造合同所涉及的刚性税费全部计入工程施工成本,便于核算某项建造合同的税费成本率以及地域性税费负担程度;而且落实了建造合同的全成本核算,明确了工程毛利所涵盖的内容,夯实了工程毛利,提供了明确恰当的财务核算信息。
为了便于营业税费的结转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可在“税费”下增设“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其他税费”等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以北京市为例,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是建造合同税金的主体部分,在“工程施工——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其他税费部分在“工程施工——税费(其他税费)”进行明细核算。一般情况下,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企业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是不允许企业将地域性税费税前扣除的,通过“工程施工——税费(其他税费)”科目的分析,便于企业获取地域性税费的信息,顺利完成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
【进行税金】推荐阅读:
工程税金11-07
欠缴税金管理办法06-26
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税种简单记忆法08-26
关于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预交税金的账务处理10-27
进行分析07-22
进行变革06-24
同步进行08-30
交替进行09-05
如何进行09-14
进行加固处理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