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现状

2024-09-08

师生现状(精选11篇)

师生现状 篇1

摘要:如何对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 如何利用这种高效的现代化工具来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习质量, 已经成为摆在当代学生面前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于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以及学习热情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影响, 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因而只有将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素养大幅度地提升以后, 在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才会得到根本保证。从而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的主题。针对教师素养及提升策略浅谈几点观点。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当代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 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 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挑战。作为信息时代下的教师, 此时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教育水平, 具备深厚的学术根底, 广阔的学术视野, 还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 即信息素养。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1 师生素养的概念及可行性

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使得我们必须调整科研战略目标, 把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作为首要的科研目标。21世纪的人们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与专门性技巧;更需具有不断获取亲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 新时代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理和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那么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具备很高信息素养的教师, 也不可能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这就是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必然性。

另外, 师生的信息素养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主旋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对于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 可谓锦上添花。信息技术对于当今社会的深远影响, 大大加速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上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 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 社会要求, 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大因素均产生了冲击性影响, 从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也就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更高层面上与课程的整合。

2 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2.1 专业技能培训

2.1.1 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有效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 培养信息意识, 培养教师对的信息的敏感度, 这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通过宣传教育, 理论学习等各种途径, 强化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意识, 树立现代化教育观。使教师认识到当代社会教师角色的转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 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能够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1.2 丰富教师的信息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 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 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的知识。为了帮助教师充实信息知识, 相关部门做了以下工作:组织中心组成员专题培训;课题组定期为教师提供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信息, 组织教师学习各种理论;电教组为全体教师培训如何高效使用电脑及其日常保养与维护知识等。

2.1.3 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组织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 内容包括:网络技术的操作与使用;信息资源的下载、整理、重组与应用;如何熟练整合使用信息教育资源, 开展教学研究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水平。

2.2 教师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课程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可以轻易获取大量信息, 这使得教师的权威受到削弱。由此迫使教师采取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学模式, 教师本身也得利用信息来强化自我。

2.3 教师能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

2.3.1 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课件的动画和音响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被不自觉间隔断了, 学生丧失了独立思维的空间, 网络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 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的交际操练, 无法取代学生的的思维训练, 因此, 老师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体现教案的灵活性, 考虑各种应措施, 避免喧宾夺主, 华而不实, 坚持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

2.3.2 提倡合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观

教师本着从实出发, 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现实作用。把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起来, 根据学科课程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体和手段;合理配合使用多媒体手段与常规媒体手段, 合理发挥各自的长处,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指, 促进教学体系的协调发展。

3 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3.1 紧跟时代步伐, 转变教育观念, 实践信息化教育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课堂, 传统的教育理念, 教学策略及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型优化,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模式。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3.2 切合实际, 讲究实效, 抓好师生信息素养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 既是农远工程当务之急, 也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创新主题潮流中的主力军。但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职人员年龄差别大, 信息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 因此各地远程教育必须因地治宜地进行培训计划, 具体操作流程可参照如下:

3.2.1 要求所有教师通过电子备课室多浏览教育资源, 力争有所借鉴, 特别是在教学理念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作业设计方面。

3.2.2 对于青年骨干教师, 要在普遍要求的基础上鼓励自编教学设

计, 自制课件或尽可能改编现有资源中的课件, 力争创新应用, 推陈出新,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2.3 对于信息技术较强的教师, 应鼓励其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力争资源的整合与再开发, 适时总结推广自己的经验与做法。

3.3 通过网络化校本研修,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网络化校本研修的进行, 对教师的观念更新与角色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 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扩大容量、拓展空间还学生一个生命、生本、生态的课堂。教师也充满了自信, 对教学有了无限的憧憬, 课堂鲜活了, 有趣了, 有生命了, 有空间了, 学生也就越来越喜欢我们的课堂了。

总之, 我们要把握时代脉博, 响应国家号召, 坚定地走以“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为主题的发展之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的东风, 加速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OL) 2007, 10.

[2]叶芸高中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反思[J].探索与研究2007 (3) .

师生现状 篇2

摘 要:以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为例,通过对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现状的分析,寻找构建良好师生沟通的渠道和行动对策,为高校教育取得成效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关键词:高校 师生沟通 研究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校迅速扩招,部分高校师生比例从原来的1/14发展到1/40,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其次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困难。本文以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为例,通过对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现状的分析,寻找构建良好师生沟通的渠道和行动对策,为高校教育取得成效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一、高校师生沟通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师生沟通的基本情况,我们采用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海南省五所本科院校共864名师生沟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沟通需求迫切;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师生皆期待以“朋友”的平等方式进行沟通。其次,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非平等的沟通前提;不懂得沟通技巧等因素成为目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现将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情况的现状描述如下:

1、通过沟通实现人际目的,师生均认为喜欢与对方沟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认为自己喜欢与对方进行沟通。其中认为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56.94%;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沟通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77.83%。根据人际沟通的人际目的理论,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人际沟通是为实现既定的人际目标而存在的。学生之所以认为喜欢与教师沟通出发点主要表现为:46.8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了解”,40.98%认为是“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校园生活中,除了与同学沟通接触外,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交对象就是教师,在中国现行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又多扮演“主考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希望自己被教师所了解,将自己展示给教师,从而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以达到人际目的,因此56.94%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与教师沟通。从教师角度而言, 教师期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完成既定的目的,必须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学生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认定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目标一致的情况下,77.83%的教师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沟通。从以上分析可见,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2、强烈的平等沟通意识,师生均认为“朋友”是双方沟通的角色期待。

在问题“你认为教师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认为“权威”学生占3.94%,教师占1.74;认为“家长”的学生占5.21%,教师占3.91%;认为“教育者”的学生占5.84%,教师占13.48%;而认为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高达83.12%,教师达80.00%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师生均认为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根据Eric Berne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人们在沟通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家长、成人、孩童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人们可以运用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在三种沟通状态中,成人心态被认为是理智的、平等的沟通状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扮演“教育者”或“权威”的角色,虽然希望与学生的沟通中尽量能保持稳定、平和的态度,但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采用家长式自我心态(Parent ego state),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虽然如此,不能否认的是,调查中教师们已经意识到沟通过程中“成人状态”的重要性,期待与学生以“朋友”角色进行沟通,80.00%的教师的认同“朋友”角色便是最好的证明。其次,从大学生的方面看,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主体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不是总是教育、批评甚至是训斥的父母沟通态度,而能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同样是他们对与教师沟通的理想期待。

3、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与冷漠

调查中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6%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2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从而导致师生间沟通出现障碍。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师生观影响,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部分教师仍以“权威者”“教育者”的形象自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宰、权威地位仍未动摇,这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即可,因而导致双方疏远与冷漠;再次,位差效应在师生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双方心理的直接影响。54.8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无任何地位可言,80.67%以上的学生不会也不敢提任何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尖锐直率的质疑和批判, 80.09%的学生认为教师往往以知识传授者和答案给予者的身份出现。以上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4、处于断乳期的儿童心态,学生期待与行动存在差异

中国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从中学时代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保姆式的教育进入大学自我管理。入学初期,必然要经历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断乳期。初入大学时的不知所措,令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帮助与指引。调查资料显示43.22%的学生觉得需要老师的关心,此时他们与老师的沟通状态是典型的儿童状态(Child ego state),

以冲动和变化为标志,希望得到老师的批准,更喜欢立即的回报;但是,从生理的角度,他们又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两者的矛盾导致了他们期待与行动的差异:一方面总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为自己不被老师了解而产生失望、沮丧、自卑的情绪,行动上表现出对老师课程的抵触感;另一方面却期待老师能把自己当成年人来对待,不要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觉得对老师是否关心自己采取“可有可无”或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在调查中占28.55%,不是特别需要的占26.18%。这些数据都显示学生对个人独立意识的加强和不想过多依赖老师的期待成长心理。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有29.34%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老师的关心;50.16%的学生觉得自己得到教师的关心,但关心是微不足道的。与学生的认识相反,在调查中,70%的教师认为学生是需要老师关心的,71.30%的教师认为虽然对学生关心比较少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关心,21.74%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得到较多的关心。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差其实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绝对地互相尊敬、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其他沟通一样,双方在彼此尊重、互相宽容,积极行为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5、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是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

人际沟通理论认为,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沟通所处的特定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气候等有关因素对沟通起着相当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其次,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如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技巧、倾听的技巧、建立关系和增进关系的技巧等是人际沟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师生人际沟通中要提高沟通效率,保持沟通通畅,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师生都接受的沟通方式是沟通成功的关键因素。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至于沟通环境, 46.09%的老师和43.69%的学生都认为办公室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都不希望和老师在“办公室面谈”,反而对非面队面的网络、电话或书信沟通,学生更愿意接受。这说明无论是老师或者是学生认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拘谨,过于严肃的沟通环境,是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在较为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和畅谈的,老师或者学生都期待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沟通环境。以上数据表明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于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没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二、高校师生沟通对策研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师生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对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的分析,我们对高校师生沟通提出以下沟通对策,以期更好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1、对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获得教师对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指导,以期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成长;其二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以上的沟通动机是良性的,无论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有益的,因此,针对调查中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沟通目的与心理需求,笔者认为这样良性的沟通动机在高校教学与管理中,应当是鼓励、支持与提倡的。

人际沟通理论认为,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在沟通过程中要提高沟通的效率,沟通环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相应增加对师生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和宣传,引导和提倡,从而使学生对良性沟通动机的肯定与信心,消除害怕与教师沟通被误解为讨好教师,达到其他不良目的的思想负担;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表现出良性沟通动机的需求心理,给予良性沟通动机以积极的暗示,思想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从而在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给予宽松的沟通环境,促进师生沟通的更好实现,最终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现状,对于师生更好进行沟通,争取更多沟通机会是非常重要有意义的。

2、以平等为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具有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高校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位差效应。我国的高校中虽然一直倡导师生沟通的民主平等,但由于传统的师生观念的影响以及师生双方实际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家长”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在沟通过程中,师生均应学会换位思考,注意位差效应,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待生,不厚此薄彼,以成人的心态而非以家长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调整自己形成平等的沟通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沟通;而学生则应消除主观先入的对教师的偏见与下位意识,在教师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尽快走出“断乳期”,逐渐形成成熟的个人沟通心理,同样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的成人心态而非儿童心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目前海南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具体沟通方式建议如下:

(1)多种沟通媒体的使用,满足师生沟通中对不同媒体形式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的要求。

面队面的沟通,以信息传递的及时以及信息反馈的快速成为人们喜欢的人际沟通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建立的“校长接待日”制度,借助这一制度,师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须解决的问题。建议教师也可在任课期间给予学生相对固定的沟通时间设立类似校长接待日的“教师接待日”,以便学生课后的沟通。

书信沟通,针对部分同学不习惯与教师面队面的沟通,或者对一些问题难以面队面提出,可以以书信为沟通的特殊媒介在师生之间开展沟通和交流活动,如可以设立“师生沟通信箱”“课程教师专用信箱”等形式,方便师生沟通。

电讯沟通,包括电话、手机短信、电子网络等电讯沟通方式。目前“校长热线”“书记热线”已经成为校园沟通的常见的方式,但毕竟热线有限,校长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热线接待,平常的师生沟通则要频繁的多。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师生沟通,是目前最为快捷有效和可行的沟通方式。电子通讯设备的不限时性和灵活性使沟通不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随时可以进行。建议课任教师在任课的第一时间便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为学生提供可联系的直接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开联系方式的方法很好地表现了教师积极的沟通思想与及对学生的信任,给予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学生亦应主动将联系方式告知教师,以方便师生之间沟通。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发布、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但能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发布教学信息,通知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2)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

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针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专业沟通。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与教师进行长期的联系与交流,学生不但可以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同时也会在长期的合作中与指导教师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笔者发现,在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和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师生接触频繁,交流机会增加,随着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友谊随即增长,师生情谊甚至在学生工作以后转化成朋友关系。

(3)其他沟通方式。在高校师生沟通中,除以上沟通方式外,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桥梁作用,借助不同的学生活动,通过邀请教师指导,参与活动等方式,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提供平台。其次,目前各高校都已经建立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也应在师生沟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长期的闲置于阁,型同虚设。

4、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因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如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生选修踊跃),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对人际沟通技巧学习的迫切与及人际沟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建议各高校能对课程的开设给予一定的条件,如减轻任课教师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任务,增加课酬等方式,使任课教师能腾出时间及吸引教师进行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其次,可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用定期讲座、沟通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沟通技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中国纺织出版社..

2、王维、林涛.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3)

当代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3

摘 要: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通过对广东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出目前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正处于“冷淡”状态,师生之间愿意交流但交往频率低,交流内容单一。而责任在于教师的修养和教学方式、学生的素质和心态、学校的各项建设制度以及社会风气几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几方面入手,建立起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研究背景

2008年10月,山西朔州、浙江缙云、北京昌平连发三起弑师案,这三个骇人听闻的案子使非议颇多的师生关系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22岁的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当着19个同学的面,在课堂上杀害了43岁的教授程春明。这起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案,更是在整个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师生关系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基本现状、师生交流情况、师生矛盾的普遍处理方法及师生关系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查证广东省高校的师生关系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对于师生关系的状态,哪些因素有着关键的影响力。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建立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论证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演绎归纳法。

研究对象

本期调查研究的总体是广东省36所本科高校全体在校学生,考虑到样本的集中性及调查的可操作性,本次调查以广州市内的21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最后回收40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广东省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我们运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高校的学校、专业、性别、年级进行抽样,结果显示,对目前的师生关系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5.2%,认为比较满意的学生占46.7%,认为一般的学生占39%。可见,较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目前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态度是居于不偏不倚的中庸状态。现将广东省高校师生关系情况的现状具体描述如下。

1.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师生均愿意交流但交流缺乏主动性

调查时,在“你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哪种”一题中,68.6%的学生选择了“朋友型”,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与老师成为朋友。而在“当你与老师交流时,大多数老师的态度如何”一题中,62.7%的学生表示老师态度“和蔼并表示欢迎”。由以上的统计我们可推断出,大部分老师是愿意并且欢迎学生与之交流的。在多数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两者主观上并不存在排斥或抵触心理。

然而,当问到“目前你的老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时(本题为多选),87.9%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的传授者”,仅有14.3%的学生选择了“朋友和知己”。此外,仅7.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上课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比下来,我们明显感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学生期望较高,但却缺乏交流所必需的“主动性”。

2.师生交往频率不高,交往关系不密切,师生间情感关系显得淡漠

一般而言,交往越主动,交往频率越高,交往中的情绪体验越积极,交往主体彼此的关系就越密切。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仅有9.1%的学生与老师经常交流。在“你觉得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一题上,59.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调查过程中,涉及师生交往频率等具体问题时,被选最多的均为“偶尔”“一般”或是自己解决问题等这一类选项。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当下的师生关系正处于一种“不咸不淡”的尴尬状态。冷漠成了师生关系状态的最好形容。

3.师生交流内容单一,“单向灌输”多,“情感交流”少

调查分析显示,“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当问及“你最希望师生交流以什么方式进行”时,被选率最高的选项为“一对一单独交流”。当“你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老师不一致时”,43.5%的学生选择的做法是“下课后找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大部分学生钟情于与老师单独而直接的沟通交流,希望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相互对话。

然而,虽然角色期待为“朋友”,实际的交流中却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问卷中“你通常与老师交流些什么”(本题为多选),48.6%的学生选择“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仅21.5%的学生选择“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快乐”,16.8%的学生选择“老师对你的看法和建议”。

由此可知,师生交流还是仅局限于教学知识周围的内容,交流内容单一,而非“朋友”一般可畅谈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出师生所期待的平等交流地位。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既包括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也包括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调查分析显示,广东省高校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制度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因素:

(1)部分教师重成绩轻思想,重科研轻交流

当下,高校教师的各项考核机制当中充满着对教学成绩及科研任务的硬指标,却没有一条体现了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考核标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而本能促进师生交流的“导师制”,也随着硕士生扩招、学术商业化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初衷。研究生帮导师“打工”,学术的传承气息荡然无存。

(2)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及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高校教师的素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职业道德不高、学术修养不足或是功利思想过重,使得高校教师的风度与魅力尽失。

(3)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新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与学校教育、内部管理以及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极大的关系。调查问卷中,只有4.9%的学生认为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

2.学生因素

(1)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功利思想严重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生整天忙于考“证”或是兼职。即便与老师有了畅谈的机会,如前文所述也永远离不开发表论文、毕业就业等实际话题。待到毕业之后,师生之间行同陌路。

此外,高校目前普遍收费高昂,让学生在心理上走入了上学如同消费的误区,这让师生之间欠缺了建立深厚感情的基础。

(2)角色期待与现实状况存在差距,让学生由失望转变为放任自流

在问卷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一题:“以下几个关于老师的方面,你的注重程度是?”,并设置了“衣着得体”“有幽默感”“有创造性”“教学质量好”等12个选项,91.7%的学生对这些选项均选择了“很注重”,由此可见,学生对高校教师角色期待处于“理想化”的状态。然而,人无完人,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时,学生更不主动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无从谈起。

(3)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大多欠缺沟通交流的技巧,尊师重教的传统观念愈加淡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进入高校学习后不懂如何与老师沟通。而高校扩招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变得性格孤僻、眼高手低。加上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尊师重教。这些都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3.学校、社会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制度、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分校区建设的“风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交流的顺利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显示,43.7%的学生认为教育制度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校扩招、高校建设等各个方面。

(1)高校扩招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带来了诸多弊端

调查显示,74.3%的学生认为因为高校扩招使得“师生比例不协调,老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如表1)。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整日忙于授课,师生之间接触越来越少。

表1 你认为高校扩招给师生关系带来的影响(可多选)

(2)广泛兴建的大学城、分校区等,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

目前广泛兴建的大学城、分校区等,更是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当问及“你认为分校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如何”时,79%的学生认为“老师奔波于几个校区之间,使师生之间沟通机会减少”。分校区成就了拥有着大片面积的高校,却使得师生相互剥离。

(3)高校考核制度的不完善让教师无暇顾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紧密相关,而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很难用各种量化指标进行考察。因此,便造成了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部分教师重成绩轻思想、重科研轻交流”现象,教师无暇顾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赖于教师、学生及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1.教师方面:为人师,必须在学术和道德上都具备高人一等的能力和境界。因此,教师首先要以扎实的文化修养赢得学生的景仰和爱戴;在教学时,还要注意课上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可过于依赖新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关爱学生。最后,教师要与学生教学相长,以谦逊的美德赢得学生的尊敬。

2.学生方面:高校学生首先应树立起学习为重的正确思想,不受外界社会利益的诱惑及误导。其次,自身要注意保持并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切不可自视过高。再次,要用客观成熟的心态看待老师身上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最后,不可盲目要求事务繁忙的老师对自己事事关注,学会“主动出击”。

3.学校及社会方面: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视,让各项考核制度更加人性化。其次,虽然高校扩招是全社会的大趋势,但教育部门与高校必须注意扩招的“度”。再次,学校必须在郊区甚至异地建立分校区以扩大办学规模时,学校应在配套设施上下更大的工夫,如加强分校区教师宿舍的建设,加大对两校区之间交通工具建设的投入等,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分校区对师生交流所带来的弊端。

参考文献

[1]翟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0.

[2]邓显波.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第6卷第8期,2008年8月.

[3]刘娟.略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中国电子教育2008,(3).◆(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及评析 篇4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研究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借助于道德来维系的传统师生关系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只有通过法律规范才能构建和谐、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概念比较抽象、模糊, 随着教师职业由经验型向专业型的转变, 建立具体明确的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再者, 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诸如教师惩罚、侮辱学生, 学生或家长状告教师, 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的贿赂以及学生打骂侮辱教师等属于法律范畴的问题。所以, 建立健全法律, 处理好教育中的法律关系, 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健全法律制度,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就杜绝了教育教学中的不规范行为。正是由于教育教学行为的不规范, 导致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民主, 恶化了师生关系。另外, 有研究者认为, 教学制度对师生关系具有前提性的作用。如果我们要改进教学活动, 改善师生关系, 就必须强化教学制度的规约, 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因之产生的师生关系得到教学制度的伦理关怀。

笔者认为, 从法律制度层面来保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虽然是进步的, 但正常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德法两用, 法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这是由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规律所决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情感只能由情感来培养, 人格只能由人格来树立。犹如机器再发达, 由于没有人的情感而无法取代教师的教学一样, 法律制度再健全也无法取代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良心, 制度重要, 但教育的责任感更重要, 制度与道德必须相互补充。例如:一些高校对于连续几个学期好几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了开除的办法, 按照校规本没有什么, 但学校这样做难道就尽职尽责了吗?除了按照法律法规来处理外, 学校和教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显然不是。作为高校, 除了按制度进行管理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育人为己任。因此,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依靠法律是不行的, 建立健全法律, 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是必要的, 但还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责任心上。

理论模式层面研究的师生关系

该研究从现在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师生观、学生观, 在教育教学及课堂管理中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模式等理论层面来研究师生关系, 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 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漠视学生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师中心模式”与当今世界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抬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学生中心模式”都是不全面的。建立起“我”与“你”的平等对话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或者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模式, 确立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育思想, 既是历史的结论, 也是现实的需要。这样,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责任才会更加明确, 师生关系才能趋于平等和民主。

从理论模式层面研究师生关系是必要的, 而且正确的师生关系建设需要这些理论和模式。问题是仅仅从理论上的发展变化中抽象演绎或者从共性一般性中得出的师生关系理论往往不具有生命力, 难以符合实际情况, 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导现实的师生关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只要我们留意一下现实生活, 就能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师生关系研究中很多的关于改变对学生的看法, 树立新的师生观, 建立与学生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研究, 就脱离了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际。为什么呢?因为传统上、理论上都认为过去的教师比较专制, 因而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在对大学生的访谈调查中, 他们说在民主、平等、公平、公正方面并没有感到有较多的问题, 而感到的却是能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的教师太少了。目前, 很多高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 想进步但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却在阻拦着他们, 上网聊天、打扑克、打麻将、交朋友、谈恋爱、睡懒觉等现象大量存在。可以说, 现在高校和教师对他们是“民主”有余而严格有效的要求不足, 缺少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师生关系模式, 而不是平等与公正的师生关系模式。再如, “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的确有利于创新教育,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实施, 只能作为一种未来的模式。有些地方, 中学教师甚至教育局长, 都在为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而不惜以身试法实施应试教育, 某些中学为了生源而不惜让学生搞题海战术、考出高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进入大学后, 其探索能力无疑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 目前这种“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模式只能适应个别地方、个别教师, 根本不具普遍性。师生关系是具体的、特殊的、发展变化的, 我们目前需要的更多是要研究学生的个性, 研究学生的特殊差异性, 研究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 然后从中提炼出一般的规律。

单从教师方面研究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建设中, 教师是关键, 因为教师掌握着教学活动, 而教学活动的好坏决定着师生关系的好坏。如果我们承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那么教学活动良好与否包括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就是教师, 而不是学生。置身于现实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应该做到真诚、真实与正当才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有研究者还认为, 建立和谐、和平、和睦的“绿色化”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绿色化”的健康发展。此外, 还有把教师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认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相对都比较融洽, 而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相对都比较紧张。

我们知道, 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但就教育内部而言,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而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再加上传统上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奉行师道尊严, 教师处在主宰地位, 有着绝对的权威, 主要要求学生要遵从、听话等。所以, 从教师方面研究师生关系理论就会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但正如《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文章中所述:“从学生方面研究师生关系的几乎没有。基本上都是从教师层面来研究师生关系。笔者认为, 这是研究师生关系的空白点、盲点。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动的, 学生和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同样重要的。”再者, 我们对学生的调查表明, 最好把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 才能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 否则不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 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些教师平常和学生的关系不错, 但到考试时却给这些学生判了不及格, 从教师方面来讲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却不好接受。再如, 经常旷课的学生往往到考试时影响到自己的考试成绩了才觉醒, 他们对于一些累计记录考勤、到最后给他们算总账的教师的做法感到反感, 而对平时对他们多次给予警醒的教师反而很感激。其实, 目前学生所急切需要的师生关系很简单, 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做到真心实意的交流, 教师不满堂灌, 课下能交流沟通, 与教师既是教师又是朋友, 自己在生活、人际关系、就业、心理等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能与教师及时交流沟通就基本满足了。这种师生关系的要求可以说是简单、真实、朴素、实效。学生要求的这种简单朴素的师生关系, 我们给予满足了吗?洋洋万言的师生关系理论研究对学生起到什么帮助了吗?这能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呢?我们现在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 没有真正下工夫去了解学生。种庄稼尚且需要研究土壤的特性, 何况人呢!

江西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篇5

【摘 要】高校师生关系多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本研究通过在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抽样调查,研究了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与管理 师生的沟通 师生沟通的对策

一、前言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关系应该呈现出宽容、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研究组织实施了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师生关系的调查,学生调查样本2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2000千余人。老师调查样本100人,抽样总体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教师150人。调查采用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抽样方案,按照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统一问卷、直接面访的方式进行,有效样本容量为274人,经验定,本次调查的置信度在95%以上,最大抽样误差不超过3%。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师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状况总的来说是满意的,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满意(包括很满意和满意)的学生数为125人,占总数的66.5%。而教师在回答“你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觉得“满意”的为62人,占总数的62%。这表明我校师生关系总体来说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师生的教学负担超载、心理压力过重、情感交流困难的倾向普遍存在,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方法欠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显示,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比较高的,但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识和教育艺术,包括语言艺术还亟待改进与提高。教师在回答“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时选择“关系不大”的有17人,占17%。认为“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40人,占46.5%。而在教育教学中“基本能”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有54人,占54%。可见要解决这个问题裂,需要教师加强个人学识与人格的修养、完善与提升。

(二)师生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待缩短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师生交往与沟通的现状是不满意的。师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对话交流、心理沟通,因而未能建立起相容互通的心理关系。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当前与老师的关系”时,选择“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的99人,占52.3%,选择“我尊重他他不尊重我”的16人,占8.5%,另外从调查数据与访谈情况来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师生对沟通的责任和义务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揭示,我校师生的道德关系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回答“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时,有占69.1%的130名学生认为老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其他的不管,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方面,尽管大多数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但仍有43%的教师做起来有困难,以上情况表明,加强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三、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6%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2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从而导致师生间沟通出现障碍。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师生观影响,师生之间体现着“师道尊严”,部分教师仍以“权威者”“教育者”的形象自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主宰、权威地位仍未动摇,这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上好课即可,因而导致双方疏远与冷漠,以上非平等的沟通前提,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二)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

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

(三)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抱怨玩游戏的时间都不够,更何况花时间跟老师交流;一部分学生忙于学生会、社团活动,时间也紧;另一部分学生忙于各种文体活动,比如各种排练;有些学生反映,大部分教师上完课就急着回去,更不要说没课的时候,人影都见不着。

四、高校师生沟通对策的几点建议

(一)对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相应增加对师生良性沟通动机的鼓励和宣传,引导和提倡,从而使学生对良性沟通动机的肯定与信心,消除害怕与教师沟通被误解为讨好教师,达到其他不良目的的思想负担;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表现出良性沟通动机的需求心理,给予良性沟通动机以积极的暗示,思想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从而在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给予宽松的沟通环境,促进师生沟通的更好实现,最终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以平等为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予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

(三)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目前江西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

采用面对面的沟通、书信沟通、电讯沟通等方式扩大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和次数。电子通信设备的不限时性和灵活性使沟通不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随时可以进行。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等,建立信任。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发布、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但能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发布教学信息,通知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四)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团队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如“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加深认识,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因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王维,林涛.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现状及归因分析 篇6

随着社会急剧转型、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日渐提升, 师生冲突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从不同视角对师生关系及师生冲突展开了讨论。周新林、孙喜亭、陈复博等认为师生关系是某一种单纯的关系, 而陈桂生、李瑾瑜等则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释师生关系的多重属性。关于师生冲突, 周兴国将课堂中师生冲突归结为一般性的行为冲突和对抗性的行为冲突两种, 白明亮则认为师生之间的差异并非是师生冲突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 他将师生冲突归因于学生对教师权威平等性的否认和合法性的消解。这些研究表明,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突破了单一的教育学领域, 将师生关系放到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阐释学甚至文化生态学的视域中去考察, 对师生关系的解释更加丰富、深刻。

但是, 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及师生冲突的研究大多只是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 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研究范围上, 关注普通教育领域较多, 对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 本文定位在中职学校层面, 我们用问卷调查了四所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 并通过对职校校长、教师、学生的个别访谈, 掌握了大量中职学校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冲突案例, 从实证角度对中职学校现有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以求对中职学校具体的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现状

在当今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 中职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趋于频繁和激烈, 教师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语言冲突 在中职学校, 几乎每日都有这样的客观现象:教师有意无意地批评 (有时是讥讽) 学生, 学生毫不示弱, 马上回击。教师认为威严受损, 脱口而出:“畜生”、“猪狗不如”;学生则会丧失理智地喊:“你不配当老师, 你早该下岗了!”、“我恨你!”、“我要杀了你!”让人不寒而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课堂不再是师生默契交流的求知殿堂, 而是师生充满火药味的较量战场。

行为冲突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社会上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味宠爱, 造成许多学生心理偏激, 缺乏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念, 旷课、逃学、抽烟、酗酒、早恋、打架、夜不归宿等行为常常出现。教师或忙得焦头烂额地应对, 或万般无奈地不去理会, 修养与耐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强硬的管理或失当的教育言行, 都会成为师生冲突的导火线。

理念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 众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打破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 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职校学生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 求知欲减弱, 学习热情减退。职校教师面对大量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在教学上找不到成就感, 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 教学潜能与教学灵感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大部分教师教学手段、教育方法一成不变。学生抱怨教师顽固守旧, 教师责备学生无药可救。很多教师情绪失控, 行为失当, 导致了许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事件的发生。如某职校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做“小动作”, 竟被教师连打几个耳光, 造成耳膜穿孔住院治疗。

综上所述, 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是什么阻隔了教师与学生的水乳交融?面对新的形势, 又该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呢?

中职学校师生冲突归因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职校校长、教师、学生的个别访谈得知, 当前中职学校师生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教师独断专行, 缺乏耐心与爱心教师凭借学校赋予的组织者、教育者的权威角色, 拥有指挥、训导、考评学生的合法权力。学生作为未成熟的个体, 加上知识层次低, 缺乏技能,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定势与模式管理, 使教师习惯于用劝告、命令、惩罚等手段强制学生服从。渴求与教师平等对话、希望得到教师理解与尊重的学生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与教师发生冲突。从表1可见, 在“教师的民主意识与教育理念”二个维度上, 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二年级得分较一年级高, 说明二年级学生对职校教师更不满意。这是因为一年级新生刚从初中到职校, 对新环境、新教师有新鲜感, 而且没有了中考的压力, 教学环境相对较为宽松, 所以比较认可新认识的教师。二年级学生在校一年有余, 新鲜感早已不在,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 对教师的认识也日渐深入, 不满意感与日俱增, 与教师的冲突也就日渐增多。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部分教师很少与学生沟通, 一周出现不到两次, 也从不开展班级活动。学生埋怨他们“神龙见首不见尾”, 更不要说找他们谈心了。问卷调查显示, 回答“我的老师总是从他的立场看待和评价我们”的学生占59%。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 高中生决不会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 也不愿接受灌输的观念和规范。而一些教师往往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学生, 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 结果往往伤害到学生。“教师经常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们”, “我的老师常用他的身份压我们”, “我的老师在考评、奖惩这类事情上很独断, 不会听取我们的意见”等等牢骚声, 都表明了职校学生对教师独断专行的不满, 成为了师生冲突的一大原因。

教育理念落后, 教学缺乏创造性经验的积累在突显教师个性特征的同时, 也形成了教师的人格定势。教师模式化的人格特征, 显现出其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作风、个性心理的僵化。教育理念落后, 教学形式单调, 教师的人格凝聚力降低, 就会导致师生情感上的疏远与对立。调查显示, 认为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的学生占43%, 认为教师上课严肃有余和蔼不足的学生占53%。中职学校的教师因没有帮助学生升学的压力, 教学缺少挑战, 再加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教好教差一个样, 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都较为消极, 混课现象较为普遍。网络信息时代的学生, 热切地希望教师站在时代前列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迫切地要求有独立的权利, 他们眼中的好教师的表现是“热爱教育事业, 对学生有耐心”、“能够根据学生的要求改变教学方法, 把学生当作朋友”、“上课活泼生动, 语言风趣幽默”、“能在教学中灵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只有极少数的职校学生认同“班级管理非常严格”的班主任是好教师。可见, 抱着“师道尊严”及“严师出高徒”观念的教师与伴随着多媒体生长的职校生, 因生活背景、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念之悬殊, 冲突在所难免。

注:**p<0.01, 说明三个年级差异显著。

职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表1显示, 各年级在维度三、四上差异不显著, 说明了职校生的两个共性特征, 即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控能力较差。调查发现, 认为“我不学习也能有所作为”的学生占32%。不可否认, 中职学生中考分数98%都在普高录取线之下, 他们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再加上职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确, 专业不专, 职业无职;考试都是教师自己命题, 自己评价, 学生很容易混个及格, 学不学习一个样, 听不听课也一个样, 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情理之中。更有甚者, 连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到职校读书只不过去混三年, 只要孩子能混张高中文凭也算“功德圆满”了。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 在课堂上会无视教师的存在, 也不会懂得尊重教师。如果职校教师不善于管理课堂, 其课堂往往混乱无序。如果教师对课堂严加管理, 但方式不当, 就容易造成师生冲突。

职校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职校学生都会因学习成绩差有程度不一的挫败感。学习障碍导致他们对学习过程及结果恐惧、焦虑。这些学生常常因找不到归属感而自暴自弃, 或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同学、教师身上。他们大多在小学或初中就是被忽视、被冷落的群体, 因此缺乏良好的纪律意识、卫生意识、言行习惯等, 理性不足、感性有余, 遇事冲动、不尊重教师是他们的特点。“有同学违犯了班级纪律, 我会站在他这一边而不是支持老师”同意这一观点的学生, 占23%;“当我做出伤害老师的行为, 我不会主动向老师道歉”的学生占32%;还有50%的学生认为“遵守纪律是很累的”。通过访谈发现, 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后, 都会有较强的破坏力, 学校的门锁、开关、玻璃、课桌椅等公共财物常常被损坏, 成为他们与教师冲突后发泄不满的方式。也有的学生会直接破坏教师的交通工具, 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可见, 职校学生过于任性、不守纪律、不尊重教师等都是造成师生冲突的重要原因。表1虽然显示各年级在维度四上差异不显著, 但不等于不同年级之间没有差异。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 事实是:一年级学生因受新环境与学长的约束, 表现较为规矩, 三年级学生因面临毕业走向社会, 较二年级学生懂事、成熟, 因此得分也低于二年级学生。

摘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的一面, 也会有分歧冲突的一面。师生冲突是中职学校常见现象, 审视、反思和探析中职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 对于全面揭示师生关系, 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 对中职学校师生关系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据此分析了引发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原因。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生冲突,归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缪建东, 徐亚莲.中学教育力量整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宋凤宁, 苏良亿, 等.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J].教育探索, 2005, (1) .

[6]陈枚.师生交往矛盾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2, (1) .

[7]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 2000, (2) .

[8]田国秀.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 .

师生现状 篇7

一、高校师生交流沟通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师生交流沟通的基本情况, 2008年我们采用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 对湖南省五所本科院校共864名师生沟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沟通需求迫切;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师生皆期待以“朋友”的平等方式进行沟通。其次, 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非平等的沟通前提;不懂得交流沟通技巧等因素成为目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现将湖南省高校师生沟通情况的现状描述如下:

1、通过交流沟通, 实现人际目的, 师生均认为喜欢与对方交流沟通。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 超过半数的师生认为自己喜欢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其中认为喜欢与教师交流沟通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56.94%;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交流沟通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77.83%。根据人际沟通的人际目的理论, 人际交流沟通是有目的的, 人际交流沟通是为实现既定的人际目标而存在的。学生之所以认为喜欢与教师沟通出发点主要表现为:46.8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了解”, 40.98%认为是“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校园生活中, 除了与同学沟通接触外, 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交对象就是教师,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环境中, 教师又多扮演“主考官”和“裁判员”的角色, 学生希望自己被教师所了解, 将自己展示给教师, 从而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 以达到人际目的, 因此56.94%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与教师沟通。从教师角度而言, 教师期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完成既定的目的, 必须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学生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在认定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目标一致的情况下, 77.83%的教师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交流沟通。从以上分析可见, 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 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2、强烈的平等交流沟通意识, 师生均认为“朋友”是双方交流沟通的角色期待。

在问题“你认为教师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认为“权威”的学生占3.94%, 教师占1.74;认为“家长”的学生占5.21%, 教师占3.91%;认为“教育者”的学生占5.84%, 教师占13.48%;而认为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高达83.12%, 教师达80.00%。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师生均认为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该扮演“朋友”的角色, “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在调查中, 教师们已经意识到沟通过程中“成人状态”的重要性, 期待与学生以“朋友”角色进行沟通, 80.00%的教师的认同“朋友”角色便是最好的证明。其次, 从大学生的方面看,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主体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发展, 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 教师不是总是教育、批评甚至是训斥的父母沟通态度, 而能以平等的心态, 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 从而缩短心理距离, 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同样是他们对与教师沟通的理想期待。

3、处于断乳期的儿童心态, 学生期待与行动存在差异。

中国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从中学时代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保姆式的教育进入大学自我管理。入学初期, 必然要经历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断乳期。初入大学时的不知所措, 令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 帮助与指引。调查资料显示43.22%的学生觉得需要老师的关心, 此时他们与老师的沟通状态是典型的儿童状态, 以冲动和变化为标志, 希望得到老师的批准, 更喜欢立即的回报;但是, 从生理的角度, 他们又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 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 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两者的矛盾导致了他们期待与行动的差异:一方面总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 为自己不被老师了解而产生失望、沮丧、自卑的情绪, 行动上表现出对老师课程的抵触感;另一方面却期待老师能把自己当成年人来对待, 不要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 觉得对老师是否关心自己采取“可有可无”或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在调查中占28.55%, 不是特别需要的占26.18%。这些数据都显示学生对个人独立意识的加强和不想过多依赖老师的期待成长心理。与此同时, 在调查中, 有29.34%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老师的关心;50.16%的学生觉得自己得到教师的关心, 但关心是微不足道的。与学生的认识相反, 在调查中, 70%的教师认为学生是需要老师关心的, 71.30%的教师认为虽然对学生关心比较少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关心, 21.74%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得到较多的关心。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差其实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 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 绝对地互相尊敬、热爱, 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其他沟通一样, 双方在彼此尊重、互相宽容, 积极行为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4、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不懂得沟通技巧, 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最大障碍。

调查中, 我们发现, 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 除了非平等沟通、师生不同的心态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不懂得沟通技巧。调查资料显示, 学生认为不喜欢与教师沟通的原因不是沟通双方存在代沟, 认为存在“代沟”的只占12.82%;也不是老师喜欢摆架子, 认为老师喜欢“摆架子”的不足10%;或者“其他原因”占16.49%。而认为“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的却高达60.80%。至于沟通环境, 46.09%的老师和43.69%的学生都认为办公室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都不希望和老师在“办公室面谈”, 反而对非面对面的网络、电话或书信沟通, 学生更愿意接受。这说明无论是老师或者是学生认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拘谨, 过于严肃的沟通环境, 是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在较为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和畅谈的, 老师或者学生都期待有一个较为宽松的沟通环境。以上数据表明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于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没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二、高校师生交流沟通对策研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 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 师生良好的沟通, 是实现教学目的, 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对湖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的现状的分析, 我们对高校师生沟通提出以下沟通对策, 以期更好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为高校师生有效沟通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1、对良性交流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沟通, 获得教师对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指导, 以期更好的完善自己, 更好的成长;其二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 相互交流, 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以上的沟通动机是良性的, 无论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有益的, 因此, 针对调查中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 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沟通目的与心理需求, 笔者认为这样良性的沟通动机在高校教学与管理中, 应当是鼓励、支持与提倡的。

2、以平等为交流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具有某种优越感, 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 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高校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位差效应。我国的高校中虽然一直倡导师生沟通的民主平等, 但由于传统的师生观念的影响以及师生双方实际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中, 各自的权限和地位的不平衡, 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家长”的心理状态, 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 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出现, 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针对调查中高校学生处于“断乳期”的特殊情况和师生双方都希望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沟通期待, 师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笔者认为最有效和最为可行的应该是首先应确立以平等为双方沟通的前提的沟通思想。在沟通过程中, 师生均应学会换位思考, 注意位差效应, 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 平等待生, 不厚此薄彼, 以成人的心态而非以家长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动调整自己形成平等的沟通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沟通;而学生则应消除主观先入的对教师的偏见与下位意识, 在教师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尽快走出“断乳期”, 逐渐形成成熟的个人沟通心理, 同样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的成人心态而非儿童心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建立多渠道的交流沟通方式。

目前湖南省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 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为此, 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具体沟通方式建议如下:

(1) 多种交流沟通媒体的使用, 满足师生交流沟通中对不同媒体形式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的要求。

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以信息传递的及时以及信息反馈的快速成为人们喜欢的人际沟通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建立的“校长接待日”制度, 借助这一制度, 师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 及时解决须解决的问题。建议教师也可在任课期间给予学生相对固定的沟通时间设立类似校长接待日的“教师接待日”, 以便学生课后的沟通。还可采用书信交流沟通、电讯交流沟通, 包括电话、手机短信、电子网络等电讯沟通方式, 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2) 个性化的交流沟通方式, 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交流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 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 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 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 一对一进行沟通, 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 更好地进行交流。

团队交流沟通。团队的人数以三到五个为宜, 通过学生事前与教师约定谈话问题的方法开展, 如针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是否可以恋爱”问题, 师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流思想, 加深认识, 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专业交流沟通。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与教师进行长期的联系与交流, 学生不但可以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 同时也会在长期的合作中与指导教师加深了解, 增进感情。笔者发现, 在多年的教学中, 认识和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师生接触频繁, 交流机会增加, 随着活动的开展, 师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 友谊随即增长, 师生情谊甚至在学生工作以后转化成朋友关系。

4、学习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 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以提高沟通的能力。调查中, 师生普遍认为, 师生沟通的障碍还表现在对沟通技巧的缺乏, 不懂得沟通技巧, 往往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 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 因此, 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然而, 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却极少, 个别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人际沟通”。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老师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开设, 不能保证每学期或每年课程的开设, 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对人际沟通技巧学习的迫切及人际沟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建议各高校能对课程的开设给予一定的条件, 如减轻任课教师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任务, 增加课酬等方式, 使任课教师能腾出时间及吸引教师进行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其次, 可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 采用定期讲座、交流沟通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伍茂国, 徐丽君《人际交流》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许晋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20 (2) 交流沟通技巧的学习.

师生现状 篇8

一、内尔·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

师生双方均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续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必须满足某些条件。”[2]关系中的双方在关心关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两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两者对关心关系的影响。关心者以专注和动机移置为特征。专注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关心的要素所在,也是动机移置的前提条件。为了提升被关心者的幸福,关心者走进别人的世界。被关心者的需要使得关心者的注意力放在被关心者身上,接受被关心者传递的一切信息。关心者看到被关心者最好的自我,并一起为之努力来实现那个最好的自我。作为关心者的专注使“我”关注于别人并且引导自己的动机能量,被别人分享,为他人服务。被关心者有接受、反馈等特征。被关心者接受他人的关心,对关心者的关心给予一种积极的反馈,使得关心关系完整,为关系的维持做出了贡献,从而,一个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现实中的人。诺丁斯对伦理的情感基础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希望在所有的教育相遇中滋养个体的伦理理想。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关心的核心在关心关系方面,而不是依赖于道德的判断以及推理的证明。我们如何与别人道德的相遇,取决于伦理理想的本质与强度,而不是道德原则。“面对邪恶,我们要感到厌恶;看到他人的痛苦,我们要感受到消除或减轻这些痛苦的愿望,面对自己想伤害别人的意图,我们必须感到震惊,并愿意去面对现实,然后就可以让理性来帮助我们纠正情感”。[3]当面临道德问题时,主体不仅要有理性的逻辑判断,还要有道德情感来解决道德判断中的矛盾冲突。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她认为道德原则是手段,是为道德情感这个目的服务的,希望通过关心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想。

从关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培养伦理理想主要包含四个部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一是榜样。以身作则,即以自身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关心。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想,不仅要讲述“关于道德的知识”,还应发挥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要通过“行”道德来帮助学生塑造伦理理想。二是对话。关心不是权威式、教训式、控制式,同样也不是恩惠式的,而是以建立和维持彼此间的充满关心的关系为宗旨。通过对话,关心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被关心者,同时从被关心者的反馈来评价我们付出关心的成效,帮助我们以更恰当的方式去照顾、关心对方。但要坚持“他者性”原则,把他人视为独立的个体,不要妨碍别人,避免为他人决定应该做的事情。三是实践。因为经验会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多让学生参与学习如何关心他人的实践,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与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感受。四是认可。马丁·布伯将认可描述为一种对他人的确认和鼓励,即肯定意指确认别人一份好的本质,并鼓励这一本质继续发展。[4]延续马丁·布伯的观点,诺丁斯认为,对他人值得推崇的优点,要加以挖掘和发扬,帮助他人做得更好。

二、中学阶段师生交往现状

1. 师生间缺乏深入的精神交往,单纯重视智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当前的中学教学,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工作基本上围绕“知识”传授和接受来进行,过于重视智力训练,中学生整天忙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只是重复自己的教学任务,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往,仅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而缺乏人格精神的相遇。教师与学生私下感情沟通不足,缺乏精神方面的深入交往,这样的教育是空洞、低效的。“训练智力”的理性主义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智育只是学校教学的一个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不要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5]中学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教育价值的理性追求,更要关注培养学生关心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拥有善良关爱的人格品质。青少年的发展应是一个均衡的、全面的发展。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注重为其全面人格成长打下基础。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说道:“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6]中学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师生交往中要充分重视精神、情感层面的互动。在对学生们智力开发的同时,教师也应多加关注学生本身,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让学生在爱的交往中得到教化和培育。

2. 师生间交往手段化,重教材传授轻实践践行

诺丁斯认为,生活是第一位的,知识只是为了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工具。[2]交往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社会生活是关心认知发展以及关心行为养成的前提背景。反观当下的中学教学,部分教师视自己为一名“教书匠”,把教材当作教育目的本身,教学的目的就是讲完自己所教科目的教材。师生双方以教材为中介的交往,教师只管教书,学生只管读书,注重道德知识的积累,忽视在实践中对学生伦理理想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把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在教材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占据中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无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教育内容远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世界,教育成为受知识支配的非情感的交往形式。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师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为了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上,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 师生间交往冷漠化,多知识灌输缺情感对话

教学是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师生交往的方式来实现的。在当下的中学教学里,用单纯灌输说教的方式,忽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师生间缺少真诚的精神与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成为一种训练和控制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工具化现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听到这样抱怨的声音,学生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但是“没人关心他们”,无法与教师沟通成功,师生关系不融洽。与此同时,多数教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却感觉不到关心。双方都没有过错,究其原因在于虽然存在关心与被关心的意愿,但是师生间没有建立起关心关系,关心只是被部分实施。师生间交流的典型模式是一问一答,即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点评,没有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和对话。此外,教师以权威自居的“关心”,用自己的思维把握受教育者的思维,不自觉地成为一种控制式的关心,遭到学生的抵触。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管制中,师生间交往更多表现出顺从、被动、否定的特点,阻碍了双方间的相互理解,师生关系已经亮起“红灯”。

4. 教师对学生评价片面化,重分数排名轻认可赏识

当前,教师作为教学评价中的主体,知识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将学生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给予排列,确定其学习的优劣,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如果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就会被教师评价为好学生,相反,就是一个较差的学生。教师对“好学生”给予更多的专注和关心,而更需要教师关心的“差生”往往受到忽视,使学生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落差。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往。教学评价以知识的接受程度为唯一标准,学校和教师主要评估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情况,重视学生的分数排名,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放入教学评价的内容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情感需要及表现等却缺少关心甚至放任不管。学生把分数作为学习的中心,沉重的课业压力耗尽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中学师生交往困境的建议

1. 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

把学生确实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在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7]关心行为是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的基石,一种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教育性活动的交往是教育过程的基础,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部分取决于关心者以往被关心的经历,教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关心,用自己实际的关心行动给予学生最真实的被关心的感受和难以忘怀的记忆。学生有着长期被关心的美好感受,其被关心的记忆又可以促进自身关心能力的发展,将习得的关心能力应用到不同方面,影响他们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在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学生在伦理理想、行为方式方面,并不是全都依靠知识教学来完成的,而往往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教师言谈举止中所实际表露出的德行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模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师的影响。总之,教师应自觉地树立榜样形象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中心”,与父母、老师、同伴甚至是陌生人建立一种富有关心的关系。

2. 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满足学生现实交往的基本需求

关心是需要一些基本技能的,学生在建立伦理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关心的实践。我们必须有相遇者,以及合适的去关心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去关心。实践课程更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关心品质,树立伦理理想。契科夫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我们既要读有字书,又要读无字书,读无字书的价值不亚于读有字书。[2]教材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更要把眼光投向教材之外的社会生活里,让学生投身到不同的社区服务活动当中,与家族外的成人交往,使学生既有机会发展关心品质,逐步积累关心的经验,又可以学会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富有关心的关系。将实践置于师生交往活动中、置于服务学校与社区的活动中,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发展主体性关心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3. 重视运用对话的交往方式,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话不仅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还是师生间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彼此间无保留、开放、积极的对话中相遇,教师从被关心者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作为关心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对教师的关心给予反馈,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继续关心的动力。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在对话的过程中,关心者可以充分地了解被关心者,专注于被关心者的需要,从而决定关心者进一步的反应和行动。在学校系统内部,教师要在与学生对话相遇的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伦理理想,使他们能够持续地与他人道德地相遇。从双主体的平等性出发,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纯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对话和交往基础上的“我—你”关系。教师要以一种开放、诚恳的方式来接纳、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心关系。“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它给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也帮助双方互相探索,最后达成某种意见和决定。”[8]此外,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教师的关心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帮助其实现最佳的发展。不要从自身角度出发,盲目关心被关心者,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对学生进行错位的关心。

4. 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最好的可能性的归因。以关心为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构建一种基于认可的关心型教学评价模式。不单单以分数评价学生,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在中学阶段,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既要接受学生,还要肯定并鼓励学生行为的优点,要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积极的引导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关心的氛围,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培养他们关心品质。教师应该尊重孩子,认可孩子,而不是低估它。当前由于一些霸权话语的使用,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出现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德育话语须由权威向民主转变,教师要多运用认可赏识性的语言,针对学生各个方面,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摘要: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情感关系最为集中体现的交往模式是关心。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伦理理想,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师生的良好交往是教学进行的前提,从关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中学阶段师生交往的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关心伦理,中学,师生交往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0.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3.

[3]NODDINGS NEL.Edueating moral people[M].New York:TeaehersCollegePress,2002:8.

[4]鲁明.关怀伦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德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Z2):8-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5.

[6]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3.

[7]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182.

高三师生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 篇9

关键词:幸福感,高三师生,现状调查

何谓“幸福”? 简单说就是当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向上的情绪, 这是情感、需求、认知、思维等种种心理因素同外界的诱因共同作用时所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变、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经济、文化等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人们对追求幸福变得越来越渴望, 也越来越重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学生和教师也是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 幸福感可以提升师与生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等。 由此可见, 提高师生的幸福感势在必行。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三师生幸福感现状

在2001年,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改工作展开得如火如荼, 并收到了良好反馈,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涉及从对幼儿的教育到普通高中教学在内的所有新型课程体系, 其中主要涵盖教学目标的改变、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改革及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大多数人对这次新课改都持赞同观点, 并对其前景做出了乐观猜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凡是对这次的改革持有乐观看法的, 大多都是课改理念的设计者与决策者, 或是各大高校及科研院的教学专家, 但是唯独忽视了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 没有教师参与的课改是无法想象的, 因为他们是教育的中流砥柱, 是他们让教学落到了实处, 然而现阶段教师的幸福感不容乐观,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忽略教师幸福感这个大问题。 对学生而言, 新课改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以生为本, 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这种受到极大关注度的现状使得学生产生极大自信心, 但是也给学生造成极大压力。 而且高三学生因为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 所以承受极大的升学压力, 幸福感也呈现下降趋势。

二、师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产生幸福感的原因

首先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产生幸福感的原因。 第一, 学生的不断发展与感恩之心。 当自己教育的学生有所建树时, 当面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进行感恩时, 教师的幸福感会有所上升, 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同, 而认同感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幸福感。 第二, 家长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有时候教师的坚持就是教师最大的前进动力。 第三, 学校的同事与领导的认可与鼓励。 例如, 当一名教师在教学领域中表现出色,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这时, 领导和同事适当的赞赏可以有效激发教师工作动力, 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第四, 轻松融洽的教学工作环境。 融洽的环境容易给人们一种舒适感与安全感, 进而达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所建树。 第五, 教师这一职业给予的安全感及稳定收入。 稳定的收入保障了教师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当人们衣食无忧的时候, 幸福感才会有所提升, 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 第六, 喜欢和乐于做教师的想法。 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时, 就会增强幸福感。 其次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幸福感的原因。 良好的教学环境, 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 甚至产生学习上的愉悦感。 在学校里, 学生可以结交到许多兴趣相投的同学, 在交流玩耍的过程中, 就会产生自我存在的价值感。而在教学课堂中, 教师给予学生的关心、鼓励、表扬, 同学给予的认同、鼓励等都会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源头。

三、提高师生幸福感的具体策略

根据对高三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调查, 然后根据调查分析进行详细规划, 并将规划的策略实施于提高师生幸福感的教学干预, 干预的结果同之前的调查进行比对, 得出了能够提高高三师生幸福感的具体策略。 首先, 提高师生的幸福感, 能有效地的优化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在学校中产生幸福感的源头, 因此, 从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着手, 可以有效地创建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进而实现提高全校师生幸福感的目标。 其次, 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活动, 能切实提升师生教学活动气氛的幸福感。 对活泼好动、学业紧张的高三学生而言, 学校活动是最能提起其兴趣与幸福感的校园活动内容。 以教学活动、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家校活动等为入手点, 不断为学生创建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活动, 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在学校中的幸福感。 然后, 创设人本教学课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幸福感。 在通过创设能够满足各个学生个性需求的校本教学课程中, 给予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擅长、喜欢的课程的权利, 让学生在行动自由的过程中获取幸福感。而教师在这种校本课程中进行教学, 可以实现课堂高效性, 在面对一群喜欢这门课程的学生面前, 教师的幸福感也会相应有所提升。 最后, 打造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 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成就的幸福感。 在新课改背景下, 打造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 能够实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幸福感。

总之, 努力提升高三师生的幸福感势在必行。 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和谐轻松的交往环境, 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幸福感是家庭幸福、人民幸福、师生幸福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逐渐流行起来的趋势, 是人们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无限追求。 总有一天, 幸福感会降临到每一个追求它的人身上。

参考文献

[1]张俊.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2.

[2]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师生现状 篇10

一、师生互动得不到有效开展的原因

1.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仅仅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很强的控制性,便于管理课堂秩序,也可以确保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等,它却有着明显的缺点,如往往采取单向的教学方式,很少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等。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不需要互动,教师占据教学的主要地位,一般都是教师将自身的逻辑思维习惯强加于学生;学生仅仅需要依据教师所拟定的学习套路接受学习,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教师的赞赏。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顺畅的信息传递,学生在被动的教学课堂中无法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很容易演变成“一言堂”,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

2.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针对小学生而进行的。小学生年纪较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缺乏自制力,很难长时间将其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上。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些心理性格特点,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的策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而另一方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不仅要具备丰厚学生语文相关知识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意义。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充分利用对话情境等来提升互动的质量水平。然而,一些教师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致使教学方式、策略不能适应课堂互动的需要。

3.缺乏多样化的互动手段、方法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过于依附教材与教师的讲解。而灵活的互动教学往往无法完成原本拟定好的教学任务,因而遭到许多教师的抛弃。然而,像提问、背诵、默写等较简单的师生互动活动不仅有助于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这导致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互动方式简单、片面。

4.缺乏多元化的互动评价手段

由于语文课堂教学较为特殊,具有特殊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结果等,使得它的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不可预测性以及情境性等特点。但是,评定一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一般是根据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式评价手段来决定。传统的简单的线性评价方法很少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考量进来,而是仅仅通过单一的考试成绩,教师针对学生的单方向考核等来评定。这就对评价的有效性与公平度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利用实际生活作为问题情境的原材料,并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探究、讨论。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鲸》一文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同学们都认识什么动物呢?这些动物有没有做过什么对我们有用的事情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之中,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学会动脑思考生活中的小问题。

2.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这个特点好好地利用起来,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创设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进行语文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来,使得他们在游戏之中学习到文化知识,同时学会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达到情感思维与知识信息的互动。比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游戏,如编写字词小本本,做自己的拼音卡片等,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思考

小学生较喜欢想象、幻想,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恰当地增加学生的假设思考能力的练习,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在进行《邓爷爷植树》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假如我是邓爷爷”、“如果我也撞上这样的情形”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展开自己的想象。

4.结合读写练习

语文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读写练习,可以在变换句式、造句、续写等方面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都比较含蓄,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没有改变课文思想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联想续写,以达到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培养,并对文章有更为深刻理解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明显的情境性。互动的目的就在于用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用教师情感的话语激活学生的情感,用教师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灵,从而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实现语文教学的双赢。实际上,具有双向性、目的性、全面性与情境性的师生互动活动,已经成为师生间思维观念与情感相互影响并发展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对整个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生成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

师生现状 篇11

一、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现状及其原因

1.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现状。师生互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对话至关重要,但现在我国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却是互动的形式化,在我国很多学校,师生互动被列为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会经常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只是这种互动更多的会沦为形式。此外,师生互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推行已有一段时间,但由于教师教学中仍旧采用原有、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教学照本宣科,学生只顾记笔记等现象的产生。这样的教学内容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致使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最为常见的互动问题就是形式过于单调,这种单调的互动很难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状的原因。引起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首先,教师以及学生对对话认识不清。师生对话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下师生对对话的理论认识以及对话意义却不是很明确,在一些教师以及学生看来,这样的对话可有可无,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显然这种看法不利于师生对话的有效开展;其次,对话主体关系的失调。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能够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是指挥者,任何意欲强迫学生参与到对话中的活动都将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这不利于对话的持续性以及经常性展开。最后,师生对话素养的匮乏;一方面,教师存在表述无能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不能及时的参与到决策中去。

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

1.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而初中语文课堂中为更好的保证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就需要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着一张脸,总是表情严肃,就会让课堂氛围变得压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意见,长此以往,学生就很难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此,教师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学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观点,在课堂上能够各抒己见,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实现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

2.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教学中要能够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持续的新鲜感,这是实现有效对话的关键,为此,教师教学中应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再精彩的课堂教学,如果始终千篇一律,学生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以及课文朗读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师生有效对话设置良好的情境。当然,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具有多样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综合性学习被人们所关注,笔者根据自身情况指出书本、自然、社会以及生活等多种学习渠道,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众所周知,教师教学更多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教师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学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对话欲望,在浓烈的求知欲面前,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时激发学生对话欲望的手段之一,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巧设问题,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言以蔽之,对话教学是当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巧设问题情境是重中之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师生时间展开有效的对话,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是教学相长的必然结果。为此,教师教学中要能够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努力实现师生对话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邓光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4.

上一篇:2#主变下一篇:新奇生意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