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

2024-05-10

《货币银行学》课程(精选12篇)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1

对货币供给的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及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前提, 因此货币供给的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货币供给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供给部分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 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 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 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 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 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 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 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 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 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 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 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 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 货币总量及其构成,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乔顿模型,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 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存款派生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 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 货币口径。

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 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 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 原因有二:第一, 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 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 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 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 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 《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二学年以后开设, 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 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 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 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 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 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 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 存款派生模型。

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 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 比如黄达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另外, 本节的教学中还应当强调这几个知识点。

新增存款准备金的来源。存款派生模型的教学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开始,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方式有若干种方式。对于初学者而言, 教学中选取哪一种存款准备金增加方式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讲授效果。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采用了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政府债券这两种途径向银行体系提供追加的储备。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则首先说明“‘原始存款’的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 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等等”, 接着则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 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 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劳埃德·托马斯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999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则假设某人在沉船上发现了一批美元现金然后存入银行。黄达的《货币银行学》中以“某人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讲授方式有其显著的优点:第一, 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 有助于后续学习;而且区分了中央银行两种不同的提供储备 (存款准备金) 的方式, 并通过T型账户分析展现两种方式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第二, 明确讲述了存款准备金增加的原因, 避免了授课对象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客户甲会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第三, 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从派生的源头开始描述存款派生的过程, 而其他讲授方式事实是从存款派生的某一环节开始描述, 授课对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比如“存入银行的那笔资金是从哪里来的?”。而如果按劳埃德·托马斯的描述方法, 又似乎在暗示存款派生的起始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从沉船中发现了一笔现金。第四, 米什金的方式有利于表达存款派生的源头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 其他方式则容易误导授课对象, 使其认为:我可以决定是否把一笔资金存入银行, 从而带来“原始存款”。事实上,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

然而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也有个问题, 国内教材普遍作为重要知识点阐述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难以解释清楚。所谓原始存款, 无非就是和商业银行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而如果按照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证券, 则商业银行与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是原来持有的证券对应的负债;或者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 则对应的负债则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这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无法清晰地展现“原始存款”的概念 (实际上, 米什金的教材中没有提到原始存款的概念, 而是将称作“银行体系储备额的变动”) 。

本文认为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分两个步骤讲授存款派生理论:首先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开始, 阐述所谓“原始存款”会逐步被派生, 创造出更多的存款货币;然后按照米什金的方式说明中央银行投放货币的情况, 并说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这样的情形只是完整的存款派生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这样的安排兼顾了各种讲授方法的优点, 逻辑上更为合理、连贯。授课对象可以清楚地把握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社会公众的存款多倍创造的过程, 避免其它讲授方法给授课对象可能带来的一些困扰。

此外, 部分授课对象可能对于无限派生感到无法接受, 教师有必要指出, 存款派生模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联系, 而不是为了测算存款货币的数量多少, 因此做了合理的简化和抽象。

4. 货币供给模型。

(1)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及教学中的问题。存款派生的公式在通过T型账户的推导后, 可以比较容易地被理解和掌握, 然而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在从存款派生过渡到货币供给理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逻辑上的断裂。因为基本上所有教材都是这样推导乔顿模型的:M=mB, 因为有M=C+D= (1+c) D和B=C+R+E= (c+r+e) D, 所以可以得到。以上有关符号都代表其在货币供给模型中的通常的意义。

这个推导过程事实上只是M=C+D, B=R+C, 等恒等式的变形, 或者说是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这种货币供给过程的描述方式最先是由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1963年提出的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 与之本质上相同的还有卡甘模型, 而乔顿模型则进一步考虑了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因素。

初学者在理解货币供给的“机械论”时往往有这几点疑问。第一, 在货币供应模型的这种推导过程中, 货币供应量似乎只是被人为地被拆成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m这两个因子, 而选择基础货币这个量的原因却并不清晰;第二, 基础货币中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但是其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为什么视基础货币为货币供给的源泉;第三,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的推导方式与存款派生模型有什么关系, 前面花费很大精力学习存款派生模型对于货币供给模型有何意义?

(2) 理解“基础货币”。首先, 我们选取一个存款派生理论中的典型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基础货币为什么被视为货币供给的源头。△R=10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 现金漏损率=10%, 容易得到表1。

根据上表可以容易地发现法定准备金变动额+超额准备金变动额+流通中现金变动额=50+25+25=100元, 恰好等于最初的准备金变动额100元, 这并非巧合, 也不是仅在存款派生可以无限进行的假定下才成立。事实上, 无论在存款派生过程的哪一个时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的增加额之和都等于新增的原始存款。其中的原因非常清晰:因为在存款派生过程中, 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派生过程中只能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变动额, 超额准备金变动额和流通中现金这三种形态, 而这三个部分之和正是基础货币, 因此基础货币增加额总是等于新增的超额准备金。整个派生过程是由新增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导致的, 所以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的源泉其实是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 而这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其次, 需要向授课对象解释, 抽象模型中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实践中是无法加以统计的, 因为银行发放贷款、存款人的提现等行为都会迅速地导致其转变成其他形态。相反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极易被中央银行统计的, 这正是经典货币供给模型把基础货币视作货币供给的源泉, 并把货币供应量视为基础货币与一个乘数 (货币乘数) 之积的原因。

(3) 从存款派生模型推导乔顿模型。授课中需要指出乔顿模型完全可以通过存款派生模型推导而得到, 也就是货币供给模型推导的“漏损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货币供给的“机械论”通过恒等式的变形获得, 而是在存款派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而来:

因为在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现金漏损的存款派生模型中有, 又因为所有新增存款准备金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同时增量可以改写为存量, 所以有。根据货币的定义

5.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1) 准确理解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一个难点。授课对象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派生能力将会下降, 货币供应量应该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两种情况下是否存在矛盾?

产生这种疑惑的原因是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理解准确, 因此讲授中必须特别加以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将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存放于中央银行, 这部分资金只要贷放出去, 就可以派生出新的存款, 因而是具有派生能力的。但是商业银行出于某种考虑 (比如安全、流动性或能否盈利) 决定不贷放出去。如果商业银行决定保留更大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存款派生能力当然会下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而在中央银行投放货币时,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将会增加一笔资金, 表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增加, 但是这种增加是暂时的, 商业银行将把这笔资金贷放出去, 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导致货币供应的增加。事实上前者是货币乘数的变化, 而后者是基础货币的变化。

(2) 强调货币供给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考察一个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时, 教科书中的基本结论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改变的前提下作出的。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如果货币供给模型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才能得到货币供给下降的结论。而如果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降了, 则不一定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举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 因此未必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未必如教科书所说是一剂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猛药”。

(3) 及时理解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常见的《货币银行学》体系中, 三大法宝一般在独立成章的“货币政策”部分具体展开, 但在本章货币供给模型推导完毕后完全可以初步讲解这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讲授中侧重解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如何改变了存款派生能力, 从而影响货币乘数, 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而改变货币供应量。

6.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般性理论应当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这一部分有十分精彩的安排, 在其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 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 我国的货币乘数,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这几个部分。这样的安排十分贴切地针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影响因素的特征, 因此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 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 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宏观经济现象紧密结合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比如有必要特别注意对中央银行票据这种十分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讨论。可以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毕后安排课后分组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并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事先给出一些思考题, 引导课外学习研究。

四、结论

本文对货币供给讲授环节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尽量提前作好知识准备, 避免在讲授核心理论时分散授课对象的注意力。其次, 选择恰当的讲授顺序和讲授方式, 力求逻辑上的完整和统一, 帮助授课对象正确理解重要概念, 避免理解偏差。第三, 对于授课对象的任何疑惑都尽量做到有所说明, 教师可以提供较为高深的参考资料, 供学有余力者进一步研究。第四, 强调理论和我国宏观经济现象分析的结合, 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摘要:货币供给是《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文章从货币供给经典理论出发, 广泛借鉴主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和著名高校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货币供给部分的教学方法, 针对货币供给教学中的难点, 探索货币供给教学方法。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乔顿模型

参考文献

[1].陈观烈.陈观烈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杰格迪什.汉达.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劳埃德.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6].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 (英文原版第6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112.126.159/jpkc/125011/default.htm

[8].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205.10.58/2004/swufe001/index.htm

[9].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www.cufe.edu.cn/jgsz/jingpin/index.htm

[10].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428&ID=1159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2

一、课程性质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课内学时48个,计3个学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

二、教学目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讲授给学生有关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货币金融范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主要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制度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了解当前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架构,既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使所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金融问题。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历史沿革1、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时期。我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自1983年开设,主要针对金融专业学生,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财政与信贷》课程。1986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打破将货币银行学划分为社会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部分的定式,国内相关高校率先编写出了统一的《货币银行学》教材。随着金融在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货币银行学》成为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1990年,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组织全国普通高校金融类专业教材的建设,供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更大范围的修订成为必然,重点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补充。这一时期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成熟,授课内容逐步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与先进性,注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实践环节多元化,教学效果逐步提高。

2、1996年至今,课程体系重大改革创新时期。《货币银行学》课程1996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课程,并结合我校97年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开始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有:①改革课程的教学体系,确定不同学历层次的系列教学方案;②加强教材建设,形成了不同学历层次的系列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③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科学界定教学内容;④ 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法。此项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2000年,组织了对《货币银行学》教材的重新编写,2005年8月由中国财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次重新编写对体系与内容都做了很大调整。2010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世纪高等金融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我院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我们又进一步加大该课程的建设力度,明确提出完善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本课程的建设日臻完善,在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面对面进行知识、理论传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课堂讲授还可以保证信息的充分传递,突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充分吸纳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金融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教案、课件内容充实,重点难点突出,更新及时,即使 1 学年讲授两次,教案和课件也进行更新和充实。

2、课外指导

课外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扩充学习广度的有效方式。本课程任课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例如任课教师提出问题,提示思路,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参考书目,组织课外研讨,批改作业论文等。课外指导强化了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的要求,活跃了学习气氛,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展了学生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视野。

3、启发引导

本课程组的任课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启发引导教学方法。例如进行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政策实践分析等等,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先行讨论分析,之后由教师总结。再例如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性学术研究活动,撰写学术论文,部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撰写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还在相关刊物上公开发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双向互动

教师和学生通过经常性的交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每一章节授课结束后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总结,学生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清楚的内容,或者是现实中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学生为提问的同学解答,之后加以补充总结。教师也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问题,由学生通过思考、收集资料、课下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做现场点评。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增加了教师的动力和压力,促使教师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

5、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个别章节作为学生自学、自讲、自评的内容,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对自学内容进行研讨,制作自己的讲课课件,并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授,小组成员以外的同学点评、提问,小组成员都可以回答问题。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辩论,同学们在争论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有助于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6、模拟实践

借助金融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模拟股票市场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股票期货交易所、国际大银行等网站,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五、课程特色

1、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保持动态性和切实性

本课程作为金融类及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以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体,以历史的和逻辑的线索将古今中外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运行发展规律融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基础性,保持动态性和切实性。基础性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最显著的特点,教学内容综观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程,在基本原理、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体现在课堂讲授时不断充实与动态更新,及时吸纳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确保本课程的发展性和领先性;切实性表现在本课程立足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批判吸收国外优秀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服务于中国的经济金融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并成为代表性的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实现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设了综合性教学与考核方法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课程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学生自主课堂、自主讨论、自主完成作业,自主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本课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交流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理念的人文性和先进性

本课程教学过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职业操守与传授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主流,注重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本科教学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明确,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这些企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人才。作为高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己任,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人才,做好每门金融专业领域的课程建设就必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微观基础。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课题组从这一前提出发,通过对本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的问卷调查,首先进行了课程需求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该门课程的建设方案。

一、货币银行学的教学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针对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建设,课题组围绕着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评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目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总体授课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的讲授和考核方式等问题的统计则反映出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非常有必要,客观务实的课程建设的实施能有效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对授课和考查方式的问题提问中,有大约7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较好,这说明该门课程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还有待改进。

在中英文案例教学方面,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中英文结合的案例教学很有必要,也很好,但是希望能补充更多与时俱进的中英文案例来丰富教学。

在课堂教材和课后参考和辅导资料的提供上,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比较好,认为教材和教辅之间有一定互补性,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复习。

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进度方面,学生们认为教学大纲还没有引发他们的关注,教学大纲的总体指导作用还不强,教学进度还是比较合理、适度的。

在教学讲义方面,大部分同学认为帮助较大,但也有相当一批同学认为帮助一般。

在习题库方面,大部分同学认为《货币银行学》的习题库较丰富和全面,但是也有为数不是很少的同学认为习题库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课堂的讲授方式方法上,同学们大都认为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比较切实可行,等等。

通过学生对于问卷调查的回答统计,课题组更加了解了同学们对于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学院办学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要求

悉尼工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创办于1994年,是上海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以合作办学形式成立的商学院。本着“汇世上精粹,树天下英才”的教育理念,学院提出人才培养具体体现的“四个力”,即学术力(scholarship)、创新力(innovation)、领导力(leadership)和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这“四个力”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和在一起就是“silc”,也正是悉尼工商学院(Sydney Institute of Language & Commerce)名字的缩写。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和落实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理念,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在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体现这“四个力”,这是课题组必须认真考虑并给予解答的问题。

悉尼共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的特点决定了学院的教学语言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双语,即使用第二语言——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置身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的背景,学院对于货币银行学这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基于双语的课程建设,这既符合学院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和诉求,也顺应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院的办学理念到合作办学学院的课程语言要求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难度,课题组必须面对这些要求,在课程建设的方案制订中加以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落实和完善。

三、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方案及实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的访谈,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课题组制订了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通过把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分类,划分为对教材讲义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考核方法的想法三个大类。课题组在归纳每类具体问题及同学们回答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课程建设的方案,并明确了建设举措。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需求,在方案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和落实。具体见下表:

表1 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举措

课题组基于学生需求制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方案,不仅仅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符合悉尼工商学院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货币银行学课堂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教学,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同时,大量教辅资料和前沿性与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们对学术有所了解和领悟,并置身其中,有的甚至乐不思蜀。上述这些课程建设的方法举措都在培养学生的沟通力、创新力和学术力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了学院的“四个力”的办学和育人理念。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率性专业基础理论课。课题组通过本课程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学领域本科专业的该课程德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双语教学课程的课程质量提升。这对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的教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金融领域的职业规划发展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剑婷.合作办学院校的内涵建设[J].教育研究,2005,(12).

作者简介:任剑婷,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副教授;林文生,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

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浅探 篇4

一、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

人类的经济活动大体上分为实体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 (又称虚拟经济活动) 两大类:实体经济活动主要进行商品劳务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金融活动主要进行货币资金的创造、组合、流通和分配。在实体经济活动中,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在金融活动中,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则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如何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只需要财政不需要金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转变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经济决策由个人和企业作出, 通过价格涨跌来调节供求,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 (即直接融资) , 或向银行借款 (即间接融资) 而取得资金, 经过生产、销售环节而取得收入, 然后分配给个人;个人取得收入后, 分割为消费与储蓄 (或投资) , 储蓄成为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 投资成为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 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周而复始, 其中媒介跨期资源配置的枢纽 (或核心) 就是金融市场。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 于是就有了金融学科。金融学科经过80年的发展,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拥有两门理论层次的主干课程, 即货币银行学和金融经济学;拥有两门研究方法的课程, 即数理金融学和计量金融学。在此基础之上, 按两大分支 (即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 发散出若干门应用层次的课程。其中:微观金融学包括投资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宏观金融学包括国际货币制度、中央银行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科的理论基础, 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 才能把握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

二、把握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

大家知道, 经济学滥觞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 (Adam Smith) , 他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为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从19世纪的杰文斯 (Jevons) 、瓦尔拉斯 (Walras) 、帕累托 (Pareto) (即洛桑学派) 以及门格尔 (Menger) 、庞巴维克 (Bohm-Bawerk) (即奥地利学派) 一直到20世纪的马歇尔 (Marshall) , 他们研究的实际上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其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有别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 , 他们设想着, 在一个制度不变的环境中, 市场机制能够巧妙地发挥作用。这种乐观情绪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面对危机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感到缩手无策, 凯恩斯 (Keynes) 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化解了这一场危机, 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学, 而新古典经济学也被更名为微观经济学, 从此, 经济学的主流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与经济学先有微观后有宏观的发展历程正好相反, 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先有宏观金融学后有微观金融学。在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时, 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就是宏观金融学, 包括费雪 (Fisher) 、庇古 (Pigou) 和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们从宏观角度来考察金融运行, 着重研究货币数量以及利率如何决定等问题, 从而构建了宏观金融学的框架体系。20世纪50年代, 马科维茨 (Markowitz) 发展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莫迪利亚尼 (Modigliani) 提出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立了微观金融学。在金融学科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1. 金融是成本与收益在一定时间里的流动。

往往先涉及成本, 后涉及收益, 由于风险的存在, 所以收益很难确定。马科维茨研究了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 提出用均值-方差分析来估计证券风险。他对证券市场分析的结论是, 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着有效的投资组合, 即收益固定时方差 (风险) 最小的证券组合, 或方差 (风险) 固定时收益最大的证券组合。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 夏普 (Sharpe) 构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这一模型既适合于组合证券, 也适合于单只股票;既包含了金融投资, 也包含了实体投资;对于计算投资收益和控制投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利率始终是货币数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中心议题。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指出:“将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因素单独抽取出来, 都与利率有一定关系。”从理论角度看, 利率是沟通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一把钥匙;从实践角度看, 利率既是任何金融产品定价模型的最基本因素, 又是各国政府试图控制和掌握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具有良好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长期的利率管制过程, 缺乏市场机制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也大都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 甚至将利率管制视为金融管制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 利率管制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和难以逾越的阶段。

3. 绝对定价法和相对定价法是金融产品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定价法是采用恰当的贴现率将某一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成现值, 该现值就是这一金融工具的价格。绝对定价法的难点有二:一是未来现金流;二是恰当的贴现率。尤其是恰当的贴现率问题, 经济学家们曾作过多方面的艰苦努力, 包括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罗斯 (Ross) 的套利定价模型等, 至今尚未最终解决。由于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故可根据基础产品价格, 运用无套利定价法或风险中性定价法求出衍生品价格, 这就是相对定价法。1973年, 布莱克 (Black) 和斯科尔斯 (Scholes) 采用无套利分析方法, 构造了一种包含衍生品头寸和标的股票头寸的无风险证券组合, 在无套利机会的条件下, 该证券组合的收益必定为无风险利率, 这样, 就得到了期权价格必须满足的微分方程, 由此推导出“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在此基础上, 默顿克服了这一模型中无风险利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为恒定的假设, 将这一模型扩展到无风险利率满足随机条件的情况, 从而为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客观的定价依据。现在, 金融工程不仅具有价值转移的功能, 还可以通过增加市场完全性和提高市场效率而创造实际的价值, 它所代表的金融活动的工程化趋势不仅为金融业本身带来益处, 而且也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

三、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随着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案例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 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 医学院老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成医学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 法学院老师将不同的判案记录作成法学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纪初, 哈佛商学院将不同的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记录下来, 作成工商管理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金融案例属于工商管理案例的一类,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金融方面的管理推理能力。如何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

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 而是试图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 唤起潜藏于学生身上的经验和能力;通过讨论, 进行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 选择适合的案例。

所有的金融案例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 有的案例着眼于投资方案的选择, 有的案例着眼于交易行为的推理, 不同案例的着眼点服务于不同的教学要求, 有的旨在阐述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 有的旨在质疑某些理论并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所以, 必须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案例。

3. 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

案例教学必须结合一定的理论, 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确定以后, 须指导学生提前进行案例预习, 通常应在案例正文的后面列出若干思考题,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案例, 进行充分的准备。

4.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案例教学的中心不是老师, 而是学生;老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讲人, 而是案例教学的设计师和主持人。实际上,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手段, 要让学生掌握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启发思想, 提升能力。案例教学不是要达成共识, 而是要引起辩论,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 怀疑别人的观点甚至权威的观点。案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告知学生谁对谁错, 而是在不同的答案之间搭建一个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平台, 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信息、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作出自主的抉择。在案例讨论中, 老师不代表权威, 学生只对自己的观点辩解;老师也不掌握话语权, 学生将通过激烈的争论形成公共话语, 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信息之中形成一种“可控情境”, 以便于学生充分地去观察、表达、学习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亦春, 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69-73.

[2]张文颖.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改革[J].当代经济, 2006, (6) :113-114.

货币银行学课程论文[最终版] 篇5

班级:文专会

09

31姓名:吴树坤学号:200990605109

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讨论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突破了7.80比1的心理价位;2008年4月10日,兑美元官方开市价(中间价)终于首次突破七算,正式迈入“6”时代,创出汇率改革以来的新高。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议论纷纷。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也不断被讨论,在经济学上讲,人民币升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在近几年,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下,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所以就使得本币(人民币)定价过低,从而使人民币升值就有很大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升值之后,中国出口顺差将会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经济增长将因此下降,会对就业增长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二是一旦升值就会形成升值预期,导致投机资本的流入,从而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三是升值将导致通货收缩的恶化。面对这种不利局面,国外一些政府纷纷要求中国改变人民币汇率,从而符合自己的利益。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10年2月 为118.41,同比上年上涨4.09%。该涨幅创一年来新高。然而这一数据并不能让海外要求人民升值的呼声有所缓和。就在本月,美国130名两党议员联名致信政府高层,敦促人民币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周三称,人民币汇率被大大低估。世行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3月17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中国经济季报》。在有关汇率政策的部分,世行建议中国政府应考虑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他们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恢复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历史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面对强大的压力,中国政府表示,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虽然人民币升值压力重重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强调,人民币币值没有低估,中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反对各国相互指责、甚至使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

尤应注意,若使人民币升值,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价格升值,也意味着以人民币估价的所有资产(包括劳力)及商品价值对于国际货币的普遍上扬。换句话说,此意味着物价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因此,货币升值,表面上看,好象这个国家货币更值钱了,实际上对国家经济十分不利。因为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了,这就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了,大家都愿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了。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遵循人民币升值的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汇率机制

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的速度大大加快,并不断创下新低,与此相伴随的是贸易逆差出现了连续的增幅回落。人民币升值的贸易影响越来越突出。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调整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但若升值过快并出现持续的升值预期,短期资本就会大量流入,造成进一步的升值压力,国际贸易收支将发生逆转。日本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导致资本外逃并最终酿成日本的金融危机。人民币渐进的小幅升值也给我国出口企业足够的时间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品升级,转变我国的贸易增长模式。我国要吸取国际教训。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要注重对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进行调整,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政策上应尽快调整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出口部门和企业的过度激励措施,并加大石油、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等重要要素的进口。

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要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运行规律淘汰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企业,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要确定我国的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和规则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我国产品由低劳动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变,减少贸易摩擦,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总体竞争力。

3、扩大内需,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但是过高的对外依存度也意味着我国经济极易受到外部冲击,现实的汇率波动也对我国经济提出了挑战,应把对外依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积极扩大内需。内需不足也使得部分产品不得不以低价销售到海外市场,从而累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造成巨

额贸易顺差。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实现居民的消费升级,以内需的增长拉动经济发展。

4、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未来银行:电子货币替代现金? 篇6

中国银行业电子化进程

有目共睹的是,近几年来,我国银行金融电子化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其中中央银行电 子化应用水平提高明显加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硬件配置在总体上接近,在有的单项上 已经达到发达国家银行的水平。这种发展正推动着我国金融系统经营管理发生深刻的变化, 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综观全国,北京市的金融电子化尤为突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70年代,人行北京分行开始引进c4、日立150A等机型,以单机批量处理和机器记账取代 手工记账为特征;第二阶段是80年代,随着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设和计算机技术新的发展, 计算机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但当时使用的设备主要局 限于微机和多用户小型机,电子化覆盖率也很低,以联机实时处理柜台业务和完善电子账务 管理系统为特征;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联机 网络运用的优势日益突出,人行建立和发展了电子资金清算系统,将网络建设视为提高服务 与竞争能力、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手段,以联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为特征。目前正处于 第三阶段,其运用电子商务主要可以进行如下业务:一是异地资金清算,二是同城票据清算 ,三是银行卡网络系统,四是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网上金融以优势破传统

电子商务实际上是把人们在传统办公室、商场、银行以及管理部门等地方进行的商务活 动搬到一个公共媒体上,即计算机互联网络上进行。电子商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连锁管 理、异地银行、订货、购置、网络市场、广告,直至末端家庭购物。其中,金融服务主要表 现在家庭银行、在线银行、网上购物与消费、电子批发的金融支付等,以及电话银行查询系 统。

除去查询业务,电子商务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电子支付”。支付的发展从现金、支票 、转账到电子资金处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电子商务时代,所产生的新型支付形式一 是电子货币,二是电子资金转账(EFT)。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为电子贸易 服务,同时也越来越远离现金。

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可广泛应用 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由于现阶 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为媒体,因此又称为“无面额的货币”,使用简便、安全、 迅速、可靠,具有储蓄、转账结算、兑现、消费贷款等多重功能。

电子资金转账可分为以下5种,分别代表着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 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货币汇划业务,办理汇划结算;第二阶段是银行计算机与其他机构计算 机之间进行资金汇划,如代发工资等业务;第三阶段是利用网络终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服 务,如客户在自动柜员机上进行取、存款操作等;第四阶段是利用银行销售点终端向客户提 供自动的扣款服务,这是现阶段电子资金转账的主要方式;第五阶段是最新发展阶段,资金 可随时随地通过公共网络(Internet)进行直接转账结算,形成电子商务环境。第四和第五 阶段中,电子资金转账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可称为“电子付款服务”,即EPS(Electronic Pa yment Service)。

从现实意义上说,没有适时的电子支付手段相配合的电子商务,只能是一种电子商情、 电子合同或者初始意义上的所谓“电子商务”,而离开电子交易的电子支付又会成为单纯的 金融产品和金融支付手段,因此,适时电子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两个基本组成 部分。这便产生了一个“安全性”的问题,即公共网上支付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安全性正在成为阻碍银行电子商务全方位推进的致命因素。而正是由 于网络安全管理仍是一个弱项,我国现运行的各银行金融电子系统仍属封闭型,客户自我服 务只限于查询、打印账单、付款等初步功能。而发达国家金融电子系统多为开放型,有“防 火墙”等较为成熟的技术保障措施,可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更高级的自我服务功能。对比之 下,我国的电子网络系统应用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发,才便于与之竞争。

金融电子化对策思路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金融电子化总体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而央行要充分 发挥主导和协调管理作用。

一是资金清算方面。要进一步扩展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系统,并加快实现有关设备及 软件的升级换代,提高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而放开往账金额起点限制,同时加强对跨系 统借记业务风险的控制,尽快使电子联行取代“手工联行”(邮汇途径),进一步缓解同城 票据交换的压力,加快资金清算速度。要加快人行电子资金清算系统有线网的建设,做好主 机和线路备份,确保主干网络安全稳健运行。要进一步扩大票据自动清分对北京周边地区的 辐射范围,同时规范票据统一格式和编码,避免开发对公业务上的“各行其是”。要修改完 善《票据法》,拟定对电子凭证(票据)予以确认的办法,为同城电子转账系统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二是银行卡方面。要理顺央行、发卡行、网络中心、收单行、特约商户之间的关系,并 逐步做到收费的地方都可用卡消费,为持卡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要协调现有网络成 员局部、短期利益与整体、长远发展利益的关系,改进网络中心服务质量和收费管理办法, 吸收更多具备条件的发卡单位和卡种入网经营。要明确统一银行卡的标准版本(磁条格式) ,并直接推广IC卡,逐步淘汰磁条卡。要完善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体制,结合消费信用发展的 规划与步伐,由人行牵头由各金融机构合力成立信用咨询公司,简化信用卡审查工作。

三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方面。要督促各金融机构尽快完成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升 级换代,并制定网上银行的有关规章、制度、办法。要促进金融机构在电子化的基础上发展 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并制定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和基本收费标准,避免违背经济核算原则的 恶性竞争出现。

鱼和熊掌要兼得

下面我们把话题集中到“电子货币”与“物理现金”上。

美联储副主席罗杰·W·弗格森在分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和支付系统 的早期革新和变化之后,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说:我们常常回忆起60年代中期关于无支票社会的预言,这是对电子支付的未来预言 的一个教训。当时,随着经济活动的剧增,有人担心支票处理系统无法应付越来越庞大的票 据增长。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定期在星期三关门,以便应付繁多的文书工作 。对此人们进行深入思考,做出了巨大努力,来解决这种被称为“文书工作危机”的尴尬状况。

于是,在计算机逐渐得以应用的60年代,许多零售支付的电子革新,例如信用卡、债务 卡以及自动化的票据交换所陆续出现,但毕竟现金和支票未能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美国每 年依旧要签大约价值650亿~700亿美元的支票,并且“电子”账单提示和支付服务仍继续收 到并送出纸张支票。而在批发金融市场,甚至很少使用支票和汇票,且证券以账面记录的形 式也被转移。甚至“金融专业人员协会”最近的调查也显示,公司会计和支付系统的融合, 仍然给电子账单的提出和支付的进一步运用带来更大的挑战。而“现金”这种曾经被认为应 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始”交易媒介,依然活跃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与“预期”相比, 电子支付取代运作良好的纸张载体的总需求增长趋缓,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因此,我们对未来的零售支付系统包括电子系统展开期望时,既应该抱乐观主义态度, 也不要忘记“小心谨慎”,绝对有可能支票和现金将长期伴随我们。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7

一、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涉及的就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从当今国内比较权威的货

币银行学教材来看,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大体围绕货币 (货币的扩展信用) , 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静态的货币, 主要研究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扩展——信用以及货币借贷的价格——利率;2.动态的货币, 研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流通, 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具体涉及到货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及其经营运作机制等;3.货币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 内容涵盖以货币供求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理论, 如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通过以上基本内容可以看出, 该门课程是以货币为研究中心内容涉及金融学几乎全部研究领域, 具有强烈的“宏观金融”、“机构金融”的色彩, 而把真正有可能与企业金融活动有关的微观金融部分放在“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其他金融专业课程中。这种适应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安排显然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失偏颇,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二、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 以企业金融活动为中心, 建立适合于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

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应该更多站在企业金融活动的角度加以取舍, 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用性”。管理类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 而不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应避免沉溺于金融经济学中数学逻辑的严密推导, 而更应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理论, 特别是能作为剖析复杂金融现象的一些基本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经营”色彩。让学生更多的从企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金融理论的实践意义。 (2) “微观性”。管理学与经济学以微观经济主体为界各有偏重。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点应该是设定企业为主体, 考察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融资行为和理财活动, 以及围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 (3) “国际性”。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活动国际化的不断加强, 对管理人员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类《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应迎合这一企业需求, 加大国际金融的讲解。因此, 在课程改革上, 首先要将《货币银行学》宏观金融的特点微观化, 内容除保留“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基本内容外, 还应补充或强化金融市场、金融工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等相关内容。其中金融市场部分可以重点介绍目前对企业开放的股票、债券市场中有关企业股票、债券的发行、增发以及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的相关规定, 在此基础上适度介绍金融经济学中有关资产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套利因素定价模型的部分内容, 借此培养学生科学的风险、投资观念。金融工程部分除了介绍各种基本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功能外, 还可以重点介绍我国目前已有的远期外汇类金融产品的套期保值方法, 以及有关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国际金融部分除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基本内容外, 还应强化外汇市场、汇率风险等管理内容, 以及补充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相关介绍。除了上面有所“取”,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同样应强调有所“舍”, 对于一些涉及货币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例如, 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的沿革在政治经济学中都有所介绍;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货币供求与利息率的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内容都在宏观经济中也有所涉及, 为了避免重复, 该部分的内容都应舍弃、弱化或不必过多展开。

2. 以全景展示, 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

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 这导致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于现实不符。因此,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 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 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补充新知识。例如在金融市场部分, 就应加入伴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权证”的有关介绍;在国际金融部分, 就应适当增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分析;在商业银行部分, 可以加入商业银行改革方面的知识介绍, 特别是应加大介绍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 以及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等内容。好的课堂教学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加强对金融基本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外, 更应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同穿插金融前沿知识的介绍, 为学生们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 让他们窥其奥妙,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 在金融市场章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适当扩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木综合分析方法。通过收益图形形象的展示期货交易其实可以由一系列的远期交易构成;互换交易可以由远期交易加上无风险证券的交易组成;期权交易既可以组合成远期交易, 又可以加上远期交易组合成其他的期权交易。另外, 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 将不同金融工具进行组合,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融衍生工具。

摘要:本文结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和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 对《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洪梅丁娟娟欧阳智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 2007 (3) :74~75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8

关键词:双语教学,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本科教学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明确,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这些企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人才。作为高校,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己任, 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人才, 做好每门金融专业领域的课程建设就必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微观基础。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课题组从这一前提出发, 通过对本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的问卷调查, 首先进行了课程需求的了解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该门课程的建设方案。

一、货币银行学的教学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针对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建设, 课题组围绕着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评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数据统计, 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目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总体授课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的讲授和考核方式等问题的统计则反映出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非常有必要, 客观务实的课程建设的实施能有效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对授课和考查方式的问题提问中, 有大约7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较好, 这说明该门课程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还有待改进。

在中英文案例教学方面,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中英文结合的案例教学很有必要, 也很好, 但是希望能补充更多与时俱进的中英文案例来丰富教学。

在课堂教材和课后参考和辅导资料的提供上, 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比较好, 认为教材和教辅之间有一定互补性,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复习。

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进度方面, 学生们认为教学大纲还没有引发他们的关注, 教学大纲的总体指导作用还不强, 教学进度还是比较合理、适度的。

在教学讲义方面, 大部分同学认为帮助较大, 但也有相当一批同学认为帮助一般。

在习题库方面, 大部分同学认为《货币银行学》的习题库较丰富和全面, 但是也有为数不是很少的同学认为习题库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课堂的讲授方式方法上, 同学们大都认为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比较切实可行, 等等。

通过学生对于问卷调查的回答统计, 课题组更加了解了同学们对于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需求, 为下一步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学院办学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要求

悉尼工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 创办于1994年, 是上海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以合作办学形式成立的商学院。本着“汇世上精粹, 树天下英才”的教育理念, 学院提出人才培养具体体现的“四个力”, 即学术力 (scholarship) 、创新力 (innovation) 、领导力 (leadership) 和沟通能力 (communication) 。这“四个力”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和在一起就是“silc”, 也正是悉尼工商学院 (Sydney Institute of Language&Commerce) 名字的缩写。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和落实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理念, 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在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体现这“四个力”, 这是课题组必须认真考虑并给予解答的问题。

悉尼共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的特点决定了学院的教学语言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双语, 即使用第二语言——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置身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的背景, 学院对于货币银行学这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基于双语的课程建设, 这既符合学院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和诉求, 也顺应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院的办学理念到合作办学学院的课程语言要求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难度, 课题组必须面对这些要求, 在课程建设的方案制订中加以体现, 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落实和完善。

三、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方案及实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的访谈, 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题组制订了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通过把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分类, 划分为对教材讲义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考核方法的想法三个大类。课题组在归纳每类具体问题及同学们回答情况的基础上, 制订出课程建设的方案, 并明确了建设举措。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需求, 在方案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和落实。具体见下表:

课题组基于学生需求制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方案, 不仅仅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也符合悉尼工商学院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货币银行学课堂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教学, 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同时, 大量教辅资料和前沿性与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也使得学生们对学术有所了解和领悟, 并置身其中, 有的甚至乐不思蜀。上述这些课程建设的方法举措都在培养学生的沟通力、创新力和学术力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了学院的“四个力”的办学和育人理念。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率性专业基础理论课。课题组通过本课程的建设,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学领域本科专业的该课程德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动了双语教学课程的课程质量提升。这对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的教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金融领域的职业规划发展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 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 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 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 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 学生学起来有难度, 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 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 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 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 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 课程体系完整, 内容严谨, 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 应用性不强。

(二)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 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 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 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 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 宛如纸上谈兵, 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 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 学完所有教学内容, 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 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 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内容多、理论性强, 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 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 “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 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 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 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 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 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 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 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 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 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 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 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 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 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 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 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 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 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 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 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 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 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 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 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 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 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 自编教材时效性强, 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 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 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 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 巩固课内知识, 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 增加实验软件购买, 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 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 转变教学方式,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 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 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 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 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 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 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 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 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 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 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 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 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 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 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 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 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 交流金融信息, 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 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 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 要求嵌入现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 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 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 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 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 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 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摘要:货币银行学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在课程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学内容不适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欠灵活等问题, 使得该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效果欠佳。本文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提出若干提高该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谢丽华, 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139-141.

[2]崔晓蕾, 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10) :73-75.

[3]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121-122+138.

[4]仝爱华.应用性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06) :270-272.

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思考 篇10

1 目前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雷同, 没有体现出各专业的实际和特点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 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 教师也应该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随意性太大, 任课教师基本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学生反映较大, 收不到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 影响了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习过程中必须以先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前提。但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尽合理, 将货币银行学和以上两门课程的其中之一安排在同一个学期, 这无疑破坏了经济类学科学习的连贯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先前的知识储备, 影响教学效果。

1.3 讲课手段单一,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但却不如专业实务课具有技术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讲课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情况, 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听课兴趣下降,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 教学考核手段单一

很多学校对于货币银行学的教学考核手段单一, 仅凭期末一张考卷决定学生的成绩。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以一张考卷论英雄难免有些偏颇。况且, 货币银行学偏重于文科多一些, 那些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突击复习的学生有可能得高分, 这样有失公平。

2 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地位

针对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明确这门课程的地位。我认为, 货币银行学在整个金融学课程体系中具有统帅性地位。因为本门课程涵盖内容太多, 每个问题都有所涉及, 但真正在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又不可能全部讲到, 因此有学生说货币银行学学了没有用, 什么都学, 但什么都只了解一点皮毛, 不深入。在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货币银行学就好像公园门口的“导游图”一样, 通过了解这张“导游图”就会使学生对于金融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 从全局角度把握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 货币银行学是他们学习今后课程的基础, 对于非金融专业学生或者金融学方面只学货币银行学一门课程的学生, 货币银行学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学科的大门。学生如果感兴趣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了解, 只要给他们建立了初步的金融学的理念,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 不断进步。

3 对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3.1 改变教学理念, 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要改变货币银行学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理念, 转向以“学”为主, 以“教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能力”为主, 这一思想不仅是货币银行学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理念, 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主旨。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 在给他们讲课时不能够完全照本宣科, 而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该在熟练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认真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他们听课和思考的兴趣。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上, 通过尽量从身边日常生活的经济现象入手引出讲课内容, 多结合当前经济的热点现象,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课, 甚至在课下会主动找相关的资料去了解。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无味、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从而实现由“教”转“学”。

3.2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因专业不同有所区别

货币银行学课程涉及的内容众多, 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内容一一介绍清楚, 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 以保证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相应的教育。

首先, 不同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要统一设定基本教学内容, 以保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这些基本内容是任何一个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都要有所了解的。其次, 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给教师留出一些自选内容。这些自选内容要突出各专业特点, 增强货币银行学在本专业的现实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 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课时, 这样能保证教师在充分够用的时间内讲解内容并且尽量能理论结合实际。最后, 尽量避免货币银行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同一学期学习的安排, 一定要在学习货币银行学之前先修读西方经济学, 以西方经济学作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课。

3.3 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实行课程组制度

目前高校课程建设上的确存在老师上课随意性大、相互之间授课内容不透明的现象, 这种局面的最终利益损失者是学生, 学生会产生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的侵犯、不公平。针对这种局面建立课程组制度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建立这一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所有任课老师的潜能, 集思广益;能够发挥教学研究中的团队力量;增强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互动。

3.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 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 提高单位学时内教学知识量的传递速度, 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 增长学生的知识, 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 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促进了多样化信息的传递。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可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个人主页、课程互动电子信箱将为大大便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保证学生能随时与教师联系, 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3.5 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

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手段单一现状, 采用多种方式考核学生掌握情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为学生布置思考题目或作业, 鼓励学生以写小论文的方式来思考当前经济热点, 理论结合实际。教师根据论文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并且平时成绩应占到总评成绩一定百分比。这样, 在启迪学生思考的同时, 能锻炼他们从搜集资料、汇总整理数据、直到动笔写作、最终定稿完成的能力, 为今后他们完成毕业论文做好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准备。在期末考试试卷上, 由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教学内容和自选教学内容, 因此期末考试试卷应该实行教考分离、题库抽题的办法来命题。命题题目中要保证70%的基本内容, 剩余30%为自选内容。这样可以较好地体现出不同专业对货币银行学的不同侧重点。

此外, 结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 教师可采取课堂或课余开办系列讲座方式, 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金融理论前沿, 培养对金融理论的科研兴趣和学术涵养。在每学年的认识实习中,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对口的经济金融部门参观实践, 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

借道货币基金参与银行间市场 篇11

同时伴随近期资金价格连续飙涨,货币基金收益也随之水涨船高。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23日,75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全部超过1%,高于0.5%的活期存款利率,其中45只超过一年定存3.25%。如嘉实货币基金近一个月来连续超过3%,其在26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3.542%,今年来净值增长率也达到1.69%。然而,由于普通投资者不能参与银行间市场,正好可以借道货币基金分享短期利率飙升带来的投资收益。

据了解,货币基金投资组合主要包括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的债券、及一年以内的央票、银行存款、回购,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为利息收入,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的上升对于货币基金利息收入的提升显而易见。专业人士认为,货币组合剩余期限不超过180天,投资期限较短,因此货币基金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利率上升对本金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又能快速地把握货币市场利率持续攀升带来的投资收益。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中期来看,在通胀居高不下和宏观调控持续紧缩的背景下,预期下半年银根很难放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市场收益率仍将上升或持续维持高位;短期来看,考虑商业银行年中考核等季节性因素,将进一步加剧短期流动性收紧,预期近期货币市场收益率将持续走高,目前是投资者购买货币基金的较好时机。

此外,由于货币基金的高流动性和安全性,考虑其申购赎回费率为零,而且赎回资金T+1日即可从托管帐户划出,因此可以将货币基金视为较好的现金管理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现金和货币基金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转换,能有效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12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需要通过金融学课程的改革实施来保证完成。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也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货币银行学还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因此, 对货币银行学进行教学改革会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适合我国金融业需求的金融复合型人才。

一、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货币银行学课程主要讲授的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 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教学内容跟不上新的变化。在课堂上, 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来讲授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的, 但是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时间, 一般需要2年时间才能出版。因此, 无论是多么经典的教材, 还是最新出版的教材, 在内容上都无法体现最新的金融政策的变化, 也无法呈现新出现的金融创新工具, 所以, 教材内容上肯定会滞后于金融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最高赔付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我国金融领域的大变革, 对稳定金融市场, 化解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这一制度的实施, 人们会发现银行存款也有风险, 因而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 未来居民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养老保险、银行理财、股票、债券、贵金属等多元资产的配置比例。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开启了全民理财、多元创富的新常态。但是这个内容不会出现在2014年出版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再如, 2015年6月26日我国《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炉, 指导意见的出台, 意味着银监部门全面受理民营银行的申办工作正式开闸, 我国民营银行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内容也不会出现在教材中。

当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我国的金融政策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金融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刻在发生变化, 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 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最新的金融动态, 及时补充新的金融变化知识,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否则, 学生会认为老师讲授的知识只是照本宣科, 没有新意, 没有贴近现在的金融变化情况。

(二) 教学模式陈旧。货币银行学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授, 学生来听课。这种传统的以“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地学习, 而不是主动参与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思考, 只是简单记住老师讲解的内容, 而不能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应付考试, 这既违背了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 考核方式单一。课程的考核方式既可以检查教师讲授课程的效果, 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不但影响教学效果, 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货币银行学是一门考试课, 现在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核理论为主。平时成绩占40%, 期末考试占60%, 期末考试为笔试, 考试形式为闭卷。其中,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和期中考试三个部分组成, 分别占平时成绩的20%, 30%和50%。期末考试采取单一闭卷的方式进行, 占整个成绩的60%。尽管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做到了题型多样化, 但是为了提高判卷给分的标准性, 考试内容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所以记忆性知识比例占得较大, 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型比较少。这导致学生在期末考试前突击使劲背诵以求过关, 考完试全部忘光, 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货币银行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一) 课堂教学内容创新。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的知识结构已明显落后于金融实践发展的要求, 必须对货币银行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培养目标。当今社会, 金融新问题不断出现, 世界各国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出台新的金融办法, 这些都需要教师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为了更好地把即时的金融资讯融入到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实施“全球金融观察室”栏目, 即在每次课堂上, 或者在每一章内容结束或开始前, 用5分钟或者10分钟时间来介绍和探讨最新的金融变化情况。“全球金融观察室”栏目介绍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来讲授, 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来自世界各国的金融信息和数据可以通过“全球金融观察室”来展示, 这样可以使货币银行学不仅紧贴全球金融热点话题, 而且可以和学生一起互动, 共同分析金融热点问题。例如在“全球金融观察室”介绍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 这个通知是2015年7月发布的, 从通知来看, 原由人民银行统一代理的境外主权类机构可选择具有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进行交易和结算, 并取消了投资额度限制。介绍完这个通知后, 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这个通知会给我国国内银行带来什么影响, 给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什么影响。通过这种探讨方式, 不仅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使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 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货币银行学的教学方法一般主要是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来讲授。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展示流程图、结构图、数据表格等形式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主要知识点, 这要比文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要提高货币银行学的教学效果, 除了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师还应该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创新, 可以采取“实物展示”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虽然信息量大, 展示图片和信息一目了然, 但是学生摸不到具体实物, 形象转瞬即逝, 视觉信息停留时间不长, 很容易让人忘记。但是如果让学生既能看到实物, 又能亲自感受触摸到具体实物, 那么学生一定会深深记住的。例如在讲解纸币时, 教师可以带一些世界上其他国家真实的纸币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亲自看到和接触到其他国家的纸币。例如带1美元的纸币到课堂上, 让这1美元在学生手中转一圈, 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它, 每个学生都用手触摸过它。然后, 教师针对货币提出一个问题来让学生回答, 回答最好的学生将获得这1美元的奖励。这种“实物展示”加物质奖励的方式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学法也是货币银行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一些经典性和时效性强的案例来分析问题, 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生动形象, 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思考, 提高教学效果。时代在发展, 技术在发展, 案例教学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案例法”来讲授货币银行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视频案例法”就是把本应该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案例内容转化成视频音像来展示, 即通过声音和图像结合的视频资料来讲解。例如视频“郎咸平评人民币的未来”, “美国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将诱发全球经济动荡”, “应对金融动荡, 世界各国纷纷救市”, 这些视频案例短小精炼, 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 课堂教学考核模式创新。针对目前货币银行学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考核模式也应该创新。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 考核方式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来决定学生的成绩。应该从货币银行学的性质出发, 更多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考核, 减少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考试前突击背诵的现象。平时考核方式应该综合应用案例分析报告、课程论文、金融机构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 从而达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期末试卷的考核要减少客观题分值, 增加主观题分值。题型做到多样化, 增加材料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 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考查学生阅读资料, 分析资料, 整理资料, 更好地应用所学的货币银行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钱婷婷, 孙志强, 王燕.独立学院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 2015

[3]李政.《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创新与互动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4]董影.“1+3”模式之下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反馈探究下一篇:客户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