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条件(通用9篇)
货币条件 篇1
30年来, 中国经济的腾飞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中国经济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 人民币也日益趋向国际化。
Kenen (1983) 指出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 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者非居民使用和持有。Chinn等 (2005) 认为国际化货币应该能够给居民或者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人民币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成为金融的载体和计价货币, 但是范围仍然比较小。
人民币国际化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十分多的好处, 高海红和余永定 (2010) 认为主要为以下几点:降低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推动跨境交易;有助于中国货币当局向外部世界收取铸币税;维持其外汇储备的价值。这些好处都有利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 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 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发现,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条件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 对现在已经高度国际化的货币, 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条件的定量研究较多, 但是缺乏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条件的直接研究。
一、货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
货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 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国际债券市场货币份额以及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份额。由于版面问题, 本部分只说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
Chinn和Franke (2008) 认为影响国际储备货币的因素是:出口和贸易额、国家的金融市场规模、货币价值稳定性和网络经济外部性。
Eichengreen (2005)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认为国家政策, 经济规模等因素是决定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主要原因。
Eichengreen和Mathieson (2000) 认为国家选择货币作为国际储备收到汇率、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商业因素与自身发展因素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条件
为了下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本章节将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进行论述。
(一) 经济实力
货币国际化程度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是一国经济国际化的体现, 只有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才能够为货币国际化打下好的基础, 以此承担货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抵御货币国际化的风险。
(二) 国际贸易
一国的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一国的国际贸易情况。一国的全球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进出口和对外投资, 如果进出口及对外投资多, 则证明参与全球化的水平高。另外, 出口量大也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生产效率高, 拥有高的比较优势。而高的对外投资则证明国家的资本充足。曹勇 (2007) 的是实证研究表明,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越多, 出口时以本币计价比重越高。
另一方面, 结算币种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一国的货币国际化。在贸易中, 往往汇率比较稳定, 货币发行国通胀比较低的货币比较受欢迎, 因为这样的货币汇率风险低。如果一国对外贸易十分活跃, 直接使用本国货币作为结算工具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如果货币币值波动较大, 会给买卖双方带来损失, 人们不会选择使用该货币作为结算工具。
(三) 金融市场
1.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达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一国货币的流通, 是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并且能够对利率提供保障机制。
货币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货币市场能够保证利率走向市场化, 而且完善的货币市场可以使资金在经济主题中合理配置, 使得资产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合理流动。
资本市场对货币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以改变货币存量内部结构, 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投资工具, 有利于扩大本国货币在海外的使用。
因此, 发达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2. 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
金融市场自由化是一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房的过程。如果一国对本国金融市场和外汇管制严格, 会使得金融市场产生扭曲, 导致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无效率, 产生政府腐败, 使得资金的实际报酬率低于有形资产的报酬率, 产生通货膨胀。而当自由化程度高时, 这些问题则不会产生, 这样才能使得一国的金融市场更加稳定, 最终促进一国的货币国际化。
3. 汇率水平适当且汇率制度合理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反映, 是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在开放的经济中, 汇率作为价格信号影响经济的运行, 并且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因此, 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 在合理的汇率制度下, 应当保持适当的汇率水平, 只有稳定的汇率才能组织投机者冲击, 使得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运行。
4. 网络外部性
货币的网络外部性意味着随着某种货币的使用人数增加, 会使得现有的使用者增加, 使得该货币效用的提升, 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形成良性循环。英国在失去海上霸权地位后仍然是国际的主导地位, 这证明了货币国际化存在这网络外部性, 只有在1956年爆发苏伊士运河危机时, 英镑大幅度贬值, 此时美国故意抛售英镑使其贬值15%, 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 这才取代了英镑, 成为国际货币。
三、实证分析
(一)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从第三部分中的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行实证分析, 在Chinn和Frankel (2008) 的模型上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分析。
1. 样本
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 因此, 本文数据尽量选取在此时间段之后。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3-2012年的数据, 数据的主要来源是IMF的COFER数据库、WB的WDI数据库和中国的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另外, 对于一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则选取了Chinn-Ito指标。
2. 变量与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选择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指标 (KAOPEN) , 该指标在Chinn-Ito官方网站中有公开;在货币稳定性方面, 本文对于人民币汇率才用了季度有效汇率指数的年度标准差, 另外还采用了中国通货膨胀率来衡量货币的稳定性。
(二) 研究模型与假设
文章的研究模型如下:
本文的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一: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开放性和网络外部性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呈正相关。
假设二:货币波动和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呈负相关。
(三) 研究方法
文章使用STATA 11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散点图的方法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再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如果有的变量不显著, 则通过逐项排除得出显著变量, 最后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四) 散点图分析
图1分别是经济实力、贸易程度以及货币惯性 (网络外部性) 与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散点图与线性回归线。经济实力、贸易程度以及货币惯性 (网络外部性) 的线性拟合效果十分明显, 呈正相关关系。
(五)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 使用Stata 11对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 (排除Kaopen, 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表2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可以看出, 只有货币惯性对于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是显著的, 在符号方面, 除了GDP_Ratio衡量的国家经济实力, 其余都符合假设。但是,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与散点图显示的情况来看, 这是有十分明显的差别的, 因此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对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由于大多变量不显著, 本人使用逐步回归法排除不显著变量, 但是无论如何逐步排除, 变量系数仍然不显著。
(六) 一元回归法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与其他自变量之间仍然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因此笔者对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依次进行一元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一国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货币惯性对一国的货币国际化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而且符合假设。
四、结论
颜超等 (2011) 和庄永婷 (2012) 对通过对已国际化的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进行多元回归得出回归方程, 庄永婷 (2012) 通过回归方程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预测。但是通过本文直接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时, 发现中国的自变量在多元回归下不能显著地解释因变量, 原因是因为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因此使用多元回归的方程并不可以很好地对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预测。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1, **p<0.05, *p<0.1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1, **p<0.05, *p<0.1
从散点图和一元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 以中国的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的规模以及货币惯性作为单一自变量时是可以显著解释因变量的, 并且与结论与原假设相符。
这次研究证明了对国外的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但是在单个因素方面基本与国际上的情况符合。
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只选用了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作为货币国际化的因变量, 但是实际上国币国际化的衡量指标可以是国际债券市场货币份额或者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
参考文献
[1]Chinn M, Frankel J.Why the Euro Will Rival the Dollar[J].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8, (01) .
[2]Chinn M, Frankel J A.Will the euro eventually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M].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sustainability and adjustmen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3]Eichengreen B.Sterling's past, dollar's future: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reserve currency competition[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5.
[4]Peter K.The Role of the Dollar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J].Group of Thirty, Occasional Paper, 1983 (13) .
[5]曹勇.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06) .
[6]高海红, 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 2010 (10) .
[7]颜超, 陈平, 何尔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研究——基于国际货币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 2011 (10) .
[8]庄永婷.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货币条件 篇2
自从斯密创立古典经济学以来,直到当今的西方经济学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各种理论中对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认识得最深刻的,对货币的职能分析得最透彻的,当属马克思的货币学说。新制度经济学也为研究货币制度演变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应该将货币和相应的货币制度视为商品交换和资金流通过程中内生的一个变量,将货币制度演变视为降低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变迁过程。
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中央银行的建立
马克思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所推动下的市场范围扩大的历史进程中来分析货币起源:首先分析了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然后从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关系入手阐明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用其它一系列起等价作用的商品来作为物质载体。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所有参加交易的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某一种交换频率较高的特定商品上,这种商品就作为―般等价物就从其它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唯一的物质载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后固定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物质载体;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之所以能够淘汰其它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其充当货币具有降低货币交易费用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认为金银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在于:金银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其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是可以充当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衡量尺度、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媒介、执行贮藏手段。
金属货币先后采取了金属条块和金属缺铸币的形式,金银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变成了不足值的铸币,但仍然可以与足值铸币一样流通使用,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价值符号和一种商业信息,后来国家发行纸币这样一种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此时这种商业信用就演变成为国家信用。另一方面,赊购销商品交易方式的产生为在缺乏现金的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和形成信用货币提供了可能;银行券是一种主要的信用货币形式。持券人可以随时到发行银行去兑换金银。第一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金银,成为国家认可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即纸币;纸币的根本特点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法定信用程序垄断发行。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是货币统一和票据清算的需要。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各银行都有权发行银行券,随着货币信用业务的发展,银行数量的增多,分散发行造成的名目繁多的银行券既造成了金融秩序的棍乱,又降低了银行券的流通效率,增加了货币流通费用,还为假钞的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由一家或者几家有实力和有信誉的大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是一种更有效率的货币制度安排。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票据的流通往往需要银行进行转帐结算。随着票据流通量的增大各银行的结算人员开始聚集在固定的地点,交换所持的票据并仅仅结清其中的差额;票据结算交换所提高了清算效率,但是由于其局限于同城之间的票据结算,而且票据交换所与银行之间办理现金清算很不安全和很不方便。所以需要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清算中心。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中央银行的出现,是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作为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形式,电子货币的产生必须会导致网络金融创新的发展,首先应该透视一下电子货币的本质。
二、电子货币的本质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因特网上(Internet,)几种形态的电子支付手段的具体特点。(1)电子现金(E-cash):电子现金是由Digicash公司推出的网上电子支付系统,属于见票即付的支付方式,这种电子现金的发行和交易过程是这样的:先通过Digicash公司的电子钱包软件创建一定价值的“空白货币符号”,这些货币符号此时不具有进行支付的法律效力,还需要把它传输到银行,经过银行确认以后才能从客户的帐户里进行“借记等额款项”的会计处理之后方可生效。当电子现金真正用于支付时,接受电子现金的零售商则要和银行建立实时的联系。确认电子现金是经过银行核准过的并且尚未支付给其它人。电子现金从创建到使用都是在线操作,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2)赛博硬币(Cybercoin)是由赛博现金(Cybercash)推出的网上电子支付系统。与上述的电子现金(E-cash)不同,用赛博硬币进行支付时资金并不真正转入客户PC机中的帐户或者赛博现金的电子钱包,而是通过一个在赛博现金银行设立的代理帐户对交易情况进行记录,在交易额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电子自动清算所(AutomaticClearingHouse,ACH)按差额款项进行在线电子支付清算,提高了电子支付的清算效率。加速了网上货币流通。这是―种很有前景的电子信用货币。赛博硬币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其簿记的.特点,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支付;二是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银行清算系统。赛博硬币实际上是一个在线电子支付的交易记录系统。赛博硬币实际上是由网上微观经济实体发行的一种电子信用货币,与一战以前的可兑换银行券的性质很相似,在银行、客户与电子自动清算所之间进行差额结清以前实质上是―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其电子货币的信用完全取决厂发行赛博硬币的赛博现金银行的信誉。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上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方式,足通过相互交换关于商务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电子信息而完成在线电子支付过程的,电子货币或者数字化货币的本质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全球网上电子商务活动和资金运动过程中价值关系的体现,是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未来许多从事网上业务的银行都将发行在线电子货币,如果不对发行网上电子货币确定统一的在线支付程序,跨行转帐结算规则、安全保障标准、客户私人信息保密、发钞银行的信用等级标准评定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那么不同类型的、信誉差异很大的在线电子货币必然同时流通,势必鱼龙混杂,甚至为在线电子假币、伪币的欺诈活动提供可能,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降低了电子货币的流通效率。其次,许多中小软件公司和中小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的信用较差,它们发行的电子货币出现没有支付效力的情况怎么处理?如果中央银行对此放任自流,势必为发行垃圾性电子货币进行金融欺诈提供了可能;如果各种各样的电子货币同时在网上金融市场上流通,使得交易双方不得不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成本费用去鉴定其真伪。第二,地方性的中小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其信誉均局限于一定的地区之内,其电子货币很难为全球性网上金融市场所接受,从而对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实时在线支付和结算的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构成障碍。市场竞争的结果,势必形成由一家或者几家有实力和有信誉的和大软件公司和大银行联合起来统一发行电子货币,这是―种更有效率的在线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制度安排。随着在线电子支付的信息技术含量的增加,一方面,要允许软件公司对银行控股或者持股。另一方面,要允许银行对软件公司控股或者持股。这样能够最有效地提高银行作业流程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在银行进行网上电子支付过程中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转帐结算的效率。
下面从电子货币将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运行模式转变的影响这两个
方向展开分析。
三、电子货币推动商业银行模式的变迁
电于货币与传统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了金融货币或者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线电子支付过程就是交易双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之所以能够淘汰纸币等其它货币形式,是因为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用最低:电子货币的标准化成本最低,使用成本最低,在网上银行计算机硬盘里的保存成本也最低。电子支付手段也具备货币所应有的基本职能:充当网上电子商务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作为社会财富的贮藏手段。当然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支付手段的前提条件是网上商业活动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业模式,这个前提条件尚不充分具备时,电子货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支付手段起作用。但是这个条件在lP网络革命的推动下日益成熟,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崭新的货币时代即将来临,金融业和其它行业要为此作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以IP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革命的深化,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转帐结算为主的资金信用中介和结算中介的功能将逐渐弱化,因为新的在线电子支付手段的不断更新将不断削弱银行在结算方面降低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过程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从而网上银行的业务重点将日益向为公司和个人提供理财咨询和金融信息增值服务方面转移;①因特网、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使传统银行在分支机构和结算体系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借助因特网、分子型银行能够在网上实时、快捷地提供个性化。互动性极强的“粒子型金融服务”,结算支付将逐渐成为廉价的,甚至在将来是免费的无偿金融服务,因为这是网上银行争夺客户和网上金融市场份额所内生的竞争降价机制的必然结果;网上银行将日益向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网上拍卖和其它网上投资咨询业务方面发展,网上银行在这些领域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信息增值服务;随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资金的相对充裕,网上投资理财技能将成为稀缺的信息资本,银行业与证券业将日益走向融合,关于投资咨询和理财的信息资本的运营效益将日益成为决定网上银行成败的关键。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虽然在提供金融流通的公共法律秩序方面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所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在线电子支付、结算方面所汇集而成的金融信息流对于电子货币的流通规律、流通速度以及电子货币的币值有最主要的影响,所以,在电子货币发行和流通过程中降低金融支付和结算的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将由中央银行转到微观经济主体方面来。尽管中央银行仍然拥有电子货币发行资格的认定权,但是由于是微观经济主体对电子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市场内生的变量起决定性影响,所以在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权加以垄断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反过来。在网络革命冲击下,电子货币的应运而生使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拥有电子货币的发行权,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必须进行重大转型;发行电子货币将与提供金融支付,在线电子结算一样成为一项网上金融信息服务而不是一项垄断权力,商业银行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发行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的竞争,为此会导致这三项业务走向完全的免费,以实现商业银行和其它在线金融服务企业争夺网上金融信息流的控制权的需要;网上银行收回经营成本所依赖的经营收入和资本收入。将主要依赖网上广告收入、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收入和驰名品牌、驰名网站门户的数字化品牌在股票市场上的增值。
四、电子货币将消除传统货币流通层次并推动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首先来看传统经济学的货币银行理论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将流通中的现金作为最窄口径上的货币,用M0来表示;把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可以转帐的支票存款以及转帐信用卡上的存款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比M0口径更宽的货币概念,即M1;进一步在M1基础上将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隔夜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非机构持有的股份等包括进来,就得到一个更为宽泛的货币概念M2,在M2口径上的货币概念既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又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在M2的基础上将大额定期存款、长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机构所持的股份等包括进来,就构成一个更加宽泛的货币概念M3;在M3基础上将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再包括进来,就构成一个更加宽泛的货币概念M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根据可以转化为现金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货币层次的,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条件下,并不存在货币中间层次的划分。因为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条件下,客户拿到贷款以后无论将这笔贷款存入哪家银行,都不存在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的问题,电子货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也就是说单一的电子货币层次、实时的在线电子支付消除了产生纸币条件下四个货币层次划分必要性的时间差。
现行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只需要按照所收进的客户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保留一部分准备金,其余部分可以作为贷款使用。而客户拿到贷款以后可以将这笔贷款存入其它银行,并且如果客户对其它银行的该笔存款只进行部分现金提取的假设成立,那么,初始的存款增加会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之间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过程。将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定义为可以由中央银行较为容易地进行控制的一个新的变量――基础货币,即基础货币B=流通中现金c+银行存款准备金R。然后再通过一个货币乘数m与总的货币供应量M联系起来,即M=m•B。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量来控制总的货币供应量,则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货币乘数m必须是足够稳定的、是收敛的,或者货币乘数m是可以通过别的变量来加以预测的。
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尽管中央银行仍然具有对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资格的最终认定权,但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量B来控制总的货币供应量M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即M=m•B能够成立的前提已经被大大动摇了;货币乘数m将主要通过网上在线电子货币信息流的流通速度来由网上金融市场来内生地决定,虽然货币乘数m仍然可以通过对网上电子金融信息的分析来加以预测的,但其稳定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即货币乘数m这一变量的网上金融市场的动态调整过程中不再趋向于收敛,而是趋向于发散。所以。在电子货币条件下,再将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定义为基础货币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现金这一最窄口径的货币概念与广义货币概念之间的区别随着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完全取代已经不复存在。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由于电子货币再创造的速度极快从而使货币乘数趋于极大、甚至无穷大;货币乘数实际上是由货币流通速度来决定的,所以电子货币流通量将主要由金融市场内生的电子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应量来外生地决定。
因为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是与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和整个网上信息流的流量、流速相联系的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以及由其所影响的电子货币总的流通规模是由网络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而内生地决定的一个经济变量;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作为一个网络金融内生的市场选择过程而不是一个政府选择过程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更有效的、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选择,因为比特形态的电子货币以光和电作为物质载体、以接近于光速的极限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以电子货币取
代纸币这种金融创新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进行监管的成本。由于初始货币供应量这一“存量性参数”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电子金融信息流通速度这一“流量性参数”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将大大增强。
货币条件 篇3
【关键词】网上银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一、引言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网上银行的蓬勃发展,企业一方面要利用网上银行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预估网上银行资金控制以及管理的优势,优化企业资金内部控制措施。
二、网上银行条件下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措施浅析
1. 促进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科学化以及市场化
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能够创建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市场经营体系,以此适应市场经济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压力。网上银行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开始出现,并且处于急速扩张的局面之中。因此,寻求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良性发展模式更是至关重要。同时,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关联的,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在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也是催生现代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同时,信息化技术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也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成本和中间费用。此外,由于网上银行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有些风险甚至是难以预估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现代化也有助于科学的对风险作出评估,以此制定应对资金流失风险的方法。管理方法现代化和经营市场化已经成为目前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以制度建设为根基,构建全方位的网上银行货币资金风险防范体系
制度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仅关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在网上银行条件下,以制度建设为根基,构建全方位的网上银行资金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增强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的资金风险防范意识,将企业网上银行资金风险防范作为一项日常安排贯彻到企业发展实际中去。同时,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建设,对公司发展章程、产权制度以及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防范企业管理制度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为构建全方位的资金风险防范体系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二,建立健全基本的网上银行货币资金风险防范制度。企业资金风险防范作为企业风险制度的组成部分,首先需要整体的风险防范制度作为理论和制度支持,因此,要对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模式风险以及服务部门运行风险等进行制度建设,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以及业务风险等进行合理控制。第三,企业要全方位规范法律事务的办理程序,严格财务专业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在风险预估、风险评价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统筹安排,切实提升企业网上银行资金风险防范体系的效力。
3.网上银行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企业货币资金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过程之中,企业资金和企业级经营活动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发展,最终决定了企业经济活动活动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传统网上银行的最先发展时期,交易需求的产生催生了企业货币资金控制需求的产生,由交易需求而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不断向着企业其他经济业务活动延伸。因此,在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过程中,网上银行应该集中精力于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避免赢者通吃的状况。首先要建立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银行金融生态系统,从而促进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其次,以网上银行为主体的网上银行机构应该将自身定位于服务性中介的发展范围,不再扮演资金融通过程中主导者的形象,而是充分推进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公开化、透明化改革,使得资金的融通统一于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之中。
4.增强对货币资金风险的评估
银行自身应该构建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本行风险管理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及基本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关于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控制情况,对本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期评估;负责审议高级管理层提交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并提出建议等。银行自身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岗位,牵头负责辖内的风险管理,汇集和报告风险状况,对同级业务部门、下级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上银行发展条件下,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对于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要增强网上资金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身资金控制以及风险预防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对网上银行的优势加以发掘,利用网上银行的便利以及快捷性,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此促进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增加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张家界烟草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4.
货币条件 篇4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过高并且压力越来越大, 这种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它先由两大资产 (楼市与股市) 价格上涨, 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 近7年的时间里, 银行贷款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从而使金融市场上货币泛滥, 进而从房地产市场上寻找出路, 抬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当股市开始发展与繁荣时, 大量的资金又流向了股市, 从而吹大股市的泡沫。
2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
2.1 对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认识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在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和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 在该制度框架内, 要求货币当局对比较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予以承诺;当中央银行预期通货膨胀偏离通货膨胀目标时, 需要对货币政策工具作出相应的调整, 使通货膨胀重新回到通货膨胀目标上来。
2.2 实施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条件
第一, 实施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前提:
①货币政策的中长期作用是“中性”的这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仅对价格水平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而对产出和就业不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②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③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着时滞, 时滞的长短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存在着不确定性。
第二, 采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必要条件:
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这是采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所必须必备的必要条件之一;②名义利率的自由浮动, 即利率市场化。将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利率市场化, 要求利率市场化目的在于保证由基准利率到市场利率引导途径的畅通;③中央银行应放弃钉住其他的名义变量, 如钉住汇率或货币供应量目标等。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
1990年3月, 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正式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①政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签订《政策目标协议》;②通货膨胀目标制只是在反通货膨胀将要成功地完成之后才开始采用的;③价格指数是“基底通货膨胀率”;④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独特特征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在不断增强;⑤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较窄的区域目标而不是点目标。新西兰的成功反映了“边干边学”的愿望, 以及当局政策调整的成功。
加拿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①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由政府与中央银行联合决定和公布的;②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负全部责任;③是在降低通货膨胀的实质性进展已经很明显时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④统计局测量的CPI成为加拿大官方的主要目标变量, 同时还应用和公布“核心CPI” (剔除产品、能源和间接税费的影响) ;⑤通货膨胀目标被认为是一个区域, 而不是一个点目标, 中期通货膨胀的目标被确定为逐渐地趋同于长期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强了加拿大银行对价格稳定的承诺, 加拿大银行增加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努力帮助公众正确地区分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冲击和趋势通货膨胀, 减少了经历一次性冲击传递的风险。
4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一, 尽管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政策效果。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前提是货币政策, 最基本、最主要的目标是价格稳定。保持币值稳定即意味着保持价格稳定, 并且保持价格稳定是核心。
第二,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水平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所要求的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水平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三,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制度的最大障碍在于利率市场化约束。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用的是利率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对基准利率的调整引导市场利率, 并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和其他经济决策, 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5 相关政策建议
货币条件 篇5
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等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些指标一般是能够反映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变量。由于中央银行并不能直接对最终目标进行控制,其会根据具体的最终目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对它们实施间接调节。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货币政策时滞。根据实证分析,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时滞在8—10个月左右,而股票价格、汇率的作用时滞分别为13—19个月和23—25个月。因此,为了及时监测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并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作用,中央银行选定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将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联系起来。操作指标、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构成了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见图1) ,为货币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理论标准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选择主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 一) 相关性
在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中,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是出于中央银行监测货币政策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要求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高度相关,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高度相关。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通过这两个指标的变动全面了解和准确控制货币政策效果。比如,作为操作指标的准备金总额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灵敏的变动,进而实现对最终目标的控制。
( 二) 可测性
指标的可测性是可控性的前提。中央银行不仅要保证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相关性,还要确保指标数据的易获性,即可测性。在这里,最终目标相当于经济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中介指标相当于解释变量,只有解释变量值能准确快速的获取,才能通过经济模型分析解释变量的变化情况。
( 三) 可控性
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必须是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最终目标,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有效控制的指标。当最终目标有所偏离时,若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不可控,中央银行也无法使其驶入正轨。在直接融资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逐渐失去了可控性。
( 四) 抗干扰性
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要求能较好地抵御外部因素的干扰,减少其反映货币政策效果的误差。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货币政策指标更换的频率,提高货币政策目标的整体效率,稳定宏观经济金融体系。
上述的四个标准是基于理论分析得来的,然而实际上,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选择不仅仅是基于这四个标准,更多的是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比如一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管理体制、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进程等等。
二、影响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选择的客观条件
( 一) 对外经济依存度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对外经济依存度逐步提高,国内金融和国外金融开始融为一体,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此背景下,一国的货币政策不仅要满足国内经济金融稳定的要求,还受到国外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经济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一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外经济依存度不高,较为封闭的经济体一般只需要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金融稳定这三个目标就可以了。而对外经济依存度高的开放经济体还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币值稳定,还需要面对蒙代尔的“三元悖论”等问题,因此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会相应地改变,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也会根据最终目标的更换而改变。
通常来说,对外经济依存度由国际贸易量和国际资本流动量决定。一国国际贸易量越大、国际资本流动量越大,其对外经济依存度越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量( 见图2)和国际资本流动量( 见图3) 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贸易总额和资本流动量增长巨大 ,各国对外经济依存度大大提高,此时传统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相关性大大降低,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见下页表1) 。
在新的金融条件下,短期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货币替代现象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的相关度,大多数的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了以数量型指标( 货币供应量、信贷量) 为中心的货币政策体系转而对与实际经济活动关联性更强的价格型指标( 利率、汇率、MCI) 进行监控,这是各国对外经济依存度提高的必然要求,更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 二) 直接融资规模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商业银行作为中介的, 通过购买股票、债券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机制,是间接融资的对立面。直接融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资本市场发育状况和金融资产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资本市场深入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加大了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从而使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逐渐从货币渠道转为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呈现出复杂化特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不确定性加大。以中国为例,新增人民币贷款与直接融资比重走势( 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直接融资比重逐年增长。
另外,金融资产的发展使得非银行机构也具备了货币创造功能,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基础货币这一操作指标来监控货币政策效果的难度,这种“脱媒”现象使得传统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可测性大大降低。邱崇明( 2003) 认为,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扩大和金融创新,三大因素叠加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很大变化,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效果将更加明显。鉴于此,国内有些学者提出了以社会融资规模、金融资产收益率等作为新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 三) 金 融创新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创新。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革命性的金融创新改革,其影响范围延伸至全世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浪潮再次来袭,并持续至今。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涌现,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大面积产生,金融业务多样化发展,社会公众的储蓄投资行为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也日渐复杂,对中央银行间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进一步得出其对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选择有着必然的影响,分析如下:
1.限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中央 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调整商业银行贷款量,进而调整货币供应量,以达到最终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相对固定,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基本源于社会公众存款。然而,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创新表外业务,灵活运用回购协议、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非存款性金融工具,降低存款比例,增加其他类别下的资金,成功规避了中央银行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量的约束,并可获得可观收益。
2.弱化了再贴现率的效用。当商业银行缺乏短期资金、流动性受限时,传统做法是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其中处于被动地位,即是由商业银行来决定是否进行再贴现,再贴现数额多还是少。另外,随着金融创新的普及,贴现窗口的诸多弊端开始显现,商业银行更愿意通过在国内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融资证券化产品或短期存单来筹集资金。相比之下,通过货币市场融资,成本更低,期限相对更长,更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实际上,再贴现政策的信号意义比操作意义要更大一些。
3.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证券,以吞吐基础货币,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一国公开市场业务是否有效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商业银行是否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第二,该国是否有发达的证券市场。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不仅满足政府融资的需要,也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便利。
结论
货币条件 篇6
在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密切的今天,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也逐渐地显露出来, 众多国家都开始加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调控。近几年来, 中国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均超过预期目标。中央人民银行制定的2008年和2011年货币供应量M2是增长速度为16%, 而2009年和2010年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为17%。而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 2008年中国M2的增速为17.8%左右, 2009年增速高27.7%, 2010年M2增速为19.7%左右, 2011年的增速为13.6%左右。由此可见, M2在近几年内巨大的偏差说明了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受限, 因此, 这样导致了中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货币政策是该国对经济进行调控,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显然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着很显著的影响。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不可能三角”的推论, 可以认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者不能兼得, 一国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 而不得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发达, 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也是大势所趋。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限, 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应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且不断完善中国的金融体制, 促进汇率水平的市场化进程。
本文基于影响GDP的几个重要因素即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利率水平以及政府财政支出等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分析。选取了1980—2012年的数据, 分别设定出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一) 研究方法
结合货币政策对外独立性检验, 本文建立了双变量VAR模型, 即货币数量对实际GDP, 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 利率对实际GDP, 利率对物价水平;三变量VAR模型, 即货币数量、 物价水平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利率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四变量VAR模型, 即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以此来检验货币政策工具是否是货币数量的原因以及利率是否是货币数量的格兰杰检验原因。
(二) 数据选择与处理
在模型中, 货币数量指标选用的是1980—2012年度的M2值,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实际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数据的来源也是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实际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首先, 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中搜集到用支出法计算的GDP总值和GDP定基指数 (1978=100) , 然后对其进行平减, 计算出GDP总值 (1980=100) 。由于所收集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性, 对所有的四个变量中除了利率以外的变量取对数, 货币数量为LNM2, 物价水平为LNC1, 实际GDP总值为LNG。
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用Eviews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本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 当显著性水平确定为 α=0.05时, 得到如下结果 (见下页表1) 。
从下页表1可知, 货币数量、实际GDP、物价水平和利率四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可以对其进行建立协整关系。
(二) 双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采取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检验法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首先, 检验其是否为同阶单整, 如果是, 则建立回归方程;其次, 再检验残差序列t的平稳性。若残差序列不平稳, 即存在单位根, t~I (1) , 则回归方程中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不存在。若残差序列平稳, 即不存在单位根, t~I (0) , 则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存在。所得到的检验结果 (见表2) 。
由表2中的协整结果可以看出, 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为2阶协整, 实际GDP和利率为1阶协整。
在下文中, 分别建立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模型, 分析GDP、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利率之间的关系, 再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外生变量加入模型,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
1.双变量协整关系检验。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实际GDP和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其协整方程分别为:
LNC1=0.287659LNM2-2.130295
LNG=-0.018996R+9.981968
LNC1=0.344039LNM2-0.00000437T-2.63694
从协整方程可知, M2与CPI、R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政策目标与变量之间的不稳定因素在长期内可抵消。但在CPI与M2的关系式中, 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 说明在长期内, 货币数量对CPI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影响程度比较小;在利率与GDP的关系式中, 利率对GDP影响系数很小, 并且为负值, 说明在长期内, 利率对GDP的影响系数很小。
2.双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分别检验两个方程残差序列的平稳性, 结果如下:
(1) 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关系。根据残差检验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关系, 可以判断出e1不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 所以可对其进行无趋势项和无截距项的单位根检验。在检验的结果中, 所显示的t值为-1.9269小于当显著性水平为10%时的t值, P值为0.0650>α=0.05。由于本文中所选择的数据为1980—2012年的年度数据, 数据选取的数量较少, 对实际情况的说明有限, 所以可将显著性水平变为 α=0.1。 当显著性水平 α=0.1时, 应拒绝原假设, 即不存在单位根,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变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的协整关系存在。
(2) 实际GDP和利率的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断出e2不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 所以可对其进行无趋势项和无截距项的单位根检验。
同样, 在此检验结果中, 显示的P值为0.0015<α=0.05, 且t值为-3.3660, 小于显著性水平位1%时的t值。因此, 当显著性水平 α=0.05时, 应拒绝原假设, 即不存在单位根,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实际GDP (LNG) 和利率 (R) 的协整关系存在。
3.用格兰杰检验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因果估计。由于格兰杰检验对滞后期的要求比较明显, 因此采用VAR模型中施瓦兹SC准则和AIC准则确定滞后期。在对物价水平和货币数量、实际GDP和利率 (R) 以及货币数量与实际GDP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 得出以下结论:货币数量是物价水平的原因, 物价水平不是货币数量的原因;利率 (R) 是实际GDP的原因, 实际GDP不是利率 (R) 互为因果关系;货币数量与实际GDP无关。
(三) 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1.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在三变量模型分析中, 由于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对物价水平和实际GDP之间没有协整关系, 所以, 在三变量模型中对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以及利率 (R) 与实际GDP、物价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
对于三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检验, 本文采用JJ检验方法。首先, 对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和财政支出 (T) 这些变量进行JJ检验。 从检验结果可以得知, 三个变量之间有1个协整关系存在, 所以货币数量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和财政支出这些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 存在长期变动趋势。其次, 对实际GDP、物价水平、利率和财政支出进行JJ检验, 得到实际GDP、物价水平、利率和财政支出这些变量之间也具有协整关系, 存在长期变动趋势。得到的协整方程为:
在GDP与CPI、M2的关系式中, GDP受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 影响系数为0.693, 而与M2之间呈现出反比关系, 说明市场中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带来GDP的小幅度下降。在GDP与CPI、R的关系式中, 物价水平对GDP的系数为负值, 这与事实不相符合, 但是其值较小, 可能是由于数据选取数量有限, 使结果出现一定误差。在两个式子中, 财政支出对于GDP的影响都十分小, 可以忽略不计。
2.三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对实际GDP对物价水平、货币数量与财政支出的协整关系进行误差检验, 得到检验结果为:
在双变量模型与三变量模型中, 利率水平对实际GDP的影响的变动系数均不显著, 说明了利率的政策效应可能为内生的, 是受到政策的被动变动。
(四) 四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和误差检验
1.四变量模型的协整关系。在上述的实际GDP对物价水平、货币数量与财政支出三变量中加入实际利率, 在四变量模型中仍然使用JJ检验方法对四变量模型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得到的检验结果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变动趋势, 其协整方程为:
LNG=-0.23023LNC1-0.067945LNM2+0.052059R-0.00000328T
从所得到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出, 实际GDP受到实际物价水平的较为显著, 实际物价水平每上升一个单位, 实际GDP会下降0.2302个单位;实际GDP水平受到货币数量的影响较小, 当货币数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 实际GDP变动0.0679个单位, 并且与货币数量呈负相关, 但是相关程度较小。利率水平与实际GDP相关系数很小, 为0.0521, 说明利率水平对实际GDP影响不大, 同样, 国家财政支出对实际GDP影响更小, 说明国家财政对实际GDP影响有限, 因此, 对于财政政策的使用, 应权衡利弊。
2.四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误差检验。对四变量模型进行误差修正检验, 得出以下方程:
ecmt=LNG+0.507785LNC1-0.0579343LNM2-0.004788R+ 0.00000704T-4.303320
在四变量中, 利率对实际GDP的影响系数很小, 影响十分微弱, 并且, 随着对实际GDP的影响变量增加, 利率的影响效果有变小的趋势, 说明了利率对实际GDP的影响没有长期的自动稳定关系;在四变量模型中, 对其进行误差检验与修正后, 物价水平、货币数量、利率水平以及外生的政府财政支出对实际GDP的影响系数很小, 影响很弱, 中国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有限。由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开放条件下, 仅仅用控制汇率的方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其作用是有限的, 因此要对中国的金融体制创新地进行改革、 发展与完善。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研究总结
本文分别通过对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模型进行协整关系的估计与检验以及在双变量模型中使用格兰杰检验分析因果原因, 并且将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外生变量加入模型。 在双变量模型的格兰杰检验分析结果中可以了解到, 实际GDP和利率水平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三变量模型和四变量模型中, 本文采取JJ检验。三变量模型中, 分别作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对实际GDP、物价水平与利率对实际GDP的模型;在利率与实际GDP关系中加入物价水平的因素后, 利率对实际GDP水平由双变量模型中的较弱的正相关变为较强的正相关;而在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对实际GDP模型中, 物价水平对实际GDP是正相关, 货币数量对实际GDP的影响是负相关, 并且GDP受到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极小, 这可能是由于财政支出水平具有滞后效应。在四变量模型中, 将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对实际GDP的影响中加入利率因素, 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对于前两个模型更高, 模型对实际经济情况的解释程度更好, 并且在对四变量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后, 实际GDP与货币数量和利率呈现了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相关系数较小, 对经济的影响还是不够显著,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是有限的。
(二) 对策建议
1.政府应当控制中国货币数量, 从而保持中国物价水平的稳定。保持国家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出现, 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2.促进利率市场化, 加大利率水平对经济调控的作用。利率是国家使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 利率水平不但会影响国家的投资规模, 而且还会影响消费、储蓄以及进出口;就目前的数据看, 中国利率水平对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 没有明显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由于中国进行了利率的管制, 利率对经济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从本文得出的结果来看, 利率与实际GDP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因此, 在稳定利率水平的基础上需要加大利率对经济的作用, 让利率市场化, 从而让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发挥更好的调节作用。
3.政府应在财政的投入和支出方面应当适当。基于本文1980—2012年的数据来看,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对实际GDP的影响是负相关。在宏观经济中, 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具有诸多的联系, 财政支出对物价、货币数量和利率等因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政府的财政投入与支出在经济中具有两面性。总之, 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应当以市场这个“无形手”调控为主, 政府的调控为辅, 让市场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政府在调控时应当权衡利弊, 适当地对经济进行干预。
4.在经济发展中还应当关注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是在紧盯汇率水平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的, 并没有考虑到国际上汇率以及经济波动等原因对经济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尤其在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状况下, 国际经济状况也是影响本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更是影响本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因此, 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状况, 从而保持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华妤.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J].当代财经, 2006, (7) :26-32.
[2]谭天扬.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3) :56-65.
[3]黄飞鸣.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理论框架——兼论货币区的“三元悖论”之解[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1) :13-18.
[4]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5]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新金融, 2010, (10) :10-15.
[6]周兵, 靳玉英, 万超.三元悖论政策配置与政策取向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 2013, (11) :134-144.
货币条件 篇7
根据Krugman (1979) 的三元悖论理论, 一国不可能同时保持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以及货币政策独立, 即在资本开放条件下, 一国不可能同时维持固定汇率制和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我国2005年以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汇率的浮动区间范围一直很小。虽然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 但是一直存在资本通过非法渠道如地下钱庄等进行流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热钱的规模就可见一斑。同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就是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直至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6.72亿美元, 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1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016.83亿美元。为维持汇率的稳定, 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发行本币来购买外汇, 导致外汇占款比重越来越高。为了缓解由此增加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央银行同时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冲销措施, 对于这些冲销措施所起的作用值得研究。
因此,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 有必要对我国在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 研究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不同导致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得出不同的结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00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继续明确了这一货币政策目标。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币值稳定和真实经济增长, 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应该从这两方面进行。在这里选取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物价稳定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示, 经济增长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从1984年起,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使用, 自1994年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1996年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M0和M2为观测目标 (夏斌、廖强, 2001) 。但同时中央银行规定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有两个:货币数量和利率。因此选取M0、M1、M2和利率对物价水平和产出的影响来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对于开放经济体, 外部冲击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内和世界利率水平之差以及汇率的变动情况。利率的影响路径为:本国中央银行针对本国经济周期提高或降低利率时, 会出现和世界利率水平存在偏差的情况, 诱导资本流入或流出, 造成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 本国货币供给增加或减少, 即出现货币供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的现象, 违背了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收紧银根、降低利率放松银根, 使利率与货币供给反方向变动的初衷, 使得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而汇率的影响机理为:汇率的变动影响进出口变动, 经常项目收支发生变化, 同时由于汇率的变化, 国际游资会根据汇率变化的预期进行投机活动, 表现为大量的热钱流入或流出本国, 造成资本项目下收支的变化, 进而影响货币供给的变化。自2005年汇改以来, 国际游资预期人民币升值, 大量的热钱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涌入我国, 造成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而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都是通过外汇储备来影响一国的货币投放量, 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我国而言, 由于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已经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 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增发本币吸收外汇, 因此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以从外汇储备和利率两方面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外汇储备变动是否是货币数量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来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利率角度来看, 如果央行针对本国经济周期提高或降低利率时, 将诱导资本流入或流出, 造成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 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或减少, 即出现货币供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的现象, 从而违背了央行提高利率收紧银根或降低利率放松银根, 使利率与货币供给反方向变动的初衷, 使得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如果能发现利率变动带来各层次货币数量同向变动, 可以认为这是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迹象。
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1.从外部冲击来看, 对外汇储备变动与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做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判断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从内部机制来看, 分别对物价、货币数量和利率以及经济增长、货币数量和利率进行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分析货币数量是否是内生变量、利率变动是否导致货币数量同向变动。
(二) 数据说明
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 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调控是以控制信贷规模的方式进行。1998年, 我国改革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宣布以货币供应量为唯一的中介目标, 并于当年5月恢复公开市场操作, 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货币调控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转变 (闫力、刘克宫等, 2009) 。而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 从此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因此, 数据选取从2002年1月到2011年9月的月度数据。用CPI作为物价的替代变量,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GDP的月度数据, 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SRG, 以下以S表示) 作为GDP的替代变量, 并以2002年1月的物价指数作为定基指数, 得到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RS) 。由于利率有很多种, 这里选用能够代表政策变动的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i) , 流通中的现金、基础货币和准货币分别用M0、M1、M2表示。其中外汇储备R、M0、M1、M2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并将R换算成人民币, S、CPI来自国研网。除利率外, 对所有数据取对数, 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由于选用的是月度数据, 因此对数据用X11乘法模型进行季节调整, 以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三、实证检验
(一) 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检验中出现虚假回归, 本文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滞后8阶的ADF单位根检验, 以确保数据的平稳性, 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 各变量均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 皆为I (1) 平稳过程,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 外汇储备和货币数量变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图1可以看出lnR和M0、M1、M2呈线性关系, 如果直接用OLS方法回归分析会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因为中国中央银行通常采取“适应性”货币政策, 货币数量一直是伴随国民收入上升而上升的, 而对外贸易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也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关。当两个变量 (货币数量、外汇储备) 同时与第三个变量 (国民收入) 相关时, 这两个变量的最小二乘法回归就会出现伪回归现象。而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外汇储备和货币数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因此可以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判断外汇储备和货币数量变动的关系。
在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 一定要对其进行协整检验。由于是两变量的协整检验, 因此选用EG检验法。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 外汇储备和货币数量变动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判断二者的长期关系,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对滞后长度十分敏感, 本文检验了滞后12阶的各种情况, 结果都是接受外汇储备变动不是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原因的零假设, 这里只选取了滞后2、4、6、12阶的结果。
虽然自2005年7月汇改开始,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但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一直在干预外汇市场。当外汇储备增加时, 中央银行就要发行等量的本币, 降低本币升值的压力。因此, 外汇储备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本币数量的增加。但是为了避免由于过多发行本币造成流动性过剩, 给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中央银行会进行反向操作, 以回笼货币, 如公开市场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操作, 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近些年, 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发行国库券、发售商业票据等操作, 有效回笼了货币, 因此, 从检验结果可知,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冲击是有效的。
(三) 货币数量和利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EG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
由表4可知, 货币数量和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协整方程可知, 利率和货币数量正相关, 并且全部通过了t检验, 说明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工具受到了挑战, 影响到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近些年,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 热钱不断涌入国内。虽然我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 但是以合法外衣和非法途径流入国内的热钱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 利率的提高会继续吸引大批热钱流入国内, 造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失效。
(四) 物价、货币数量和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于EG协整检验只适合两变量, 因此这里对RS、CPI、M0、M1、M2、i做Johansen协整检验, 以判断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最大滞后阶数按照AIC准则确定。由表5的检验结果可知, 经济增长、货币数量和利率三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中, 货币数量和实际产出呈正相关关系, 而利率和产出的关系不稳定, 在M0的关系式中呈负相关关系, 而在M1的关系式中呈正相关关系。物价、货币数量和利率三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中, 货币数量和利率均同物价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 说明货币的增加以及利率的提高都会导致物价的上升。
四、结论
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冲击时是有效的, 但是利率的货币政策工具失效。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但以M1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时, 利率对产出有抑制作用。而货币数量和利率的提高都会加剧通货膨胀效应, 这与提高利率减少流动性的初衷相悖, 我国的利率政策工具失效。因此, 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货币数量工具有效, 但是利率政策工具受到了极大挑战。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原因造成的, 经济主体对于利率的反应还不灵敏, 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各类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均很高, 贷款利率的提高不能有效降低贷款的需求。利率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很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 美联储只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工具, 而我国利率政策的失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缺陷, 因此要深化我国的利率改革, 尽快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同时也要改革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 减少由于升值预期大量流入我国的热钱对经济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周英章, 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 2002 (9) :34-43.
[2]李洪成, 张霖.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基于1998.1—2010.6月度数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 :53-55.
[3]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7) :10-17.
[4]方先明, 裴萍等.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 2006 (7) :13-21.
[5]楚尔鸣.中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0 (2) :52-58.
[6]岳意定, 张璇.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 :48-53.
货币条件 篇8
世界货币产生后, 又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商品交易和其他经济活动。在信用货币环境下, 货币只是在国内具有无限法偿力、在国家权力的保护下强制流通代表一定价值的符号。当超出国家法律保护界域, 被其他国家信任和自愿接受,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经济实力强且规模较高
经济发展技术水平越高, 经济实力越强大, 抵御资本项目开放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 经济实力和规模决定了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可的程度。美国的GDP在20世纪初占全球比重的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上升至20%, 美元地位相应提升, 于20世纪20年代超过了英镑。
2、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稳定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组织保证和市场保障, 包括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实现货币国际化最为主要的是, 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 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 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交易的需要, 也为国家利用直接和间接手段调控外汇供求、稳定汇率及币值提供了途径。同时, 金融市场需要具有较高的广度和深度, 减少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动荡。
3、良好的国际信誉和稳定合理的汇率水平
货币发行国良好的国际信誉不仅可以作为本国货币强大的货币信誉后盾, 也能够体现一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保值程度。稳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大大减少名义汇率的频繁波动, 提高获取贸易品和资本资产询价、竞价等方面的信息, 及有效核算的费用, 削弱来自国际市场的投机因素。
4、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
在资本项目开放后, 一方面, 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和货币发行国金融机构的国外经营, 使得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加, 进而使监管的范围和难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外币负债, 当银行出现闭时, 政府不能通过发放本币来实施救助, 只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或向外借款来实施救助。货币国际化后, 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 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 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 金融管理部门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调整予以化解。
5、货币完全自由兑换
世界各国货币的兑换自由程度表明, 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不一定是国际货币, 只有外汇管制、资本管制较松的完全自由兑换, 货币才有可能充当国际货币。以日本为例, 政府为了适应日元国际化的需要, 先后放开了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和贴现短期国债市场。1986年建成东京离岸金融市场, 1990年, 非居民日元交易量从19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150亿美元。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奠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坚实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 我国GDP总额已经达到397983亿元, 约合6.04万亿美元, 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7%, 位列全球首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 《世界经济黄皮书》) 。伴随着金融改革持续深化,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 IPO融资规模达到16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1%美元, 居世界之首 (汤森路透, 《2010年中国股权资本市场》) 。
2、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体制保障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金融机构上市步伐不断加快, 金融监管体制不断改善,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这些改革措施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软环境。
3、人民币汇率稳定及良好的国际清偿能力
2005年7月21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开始了稳步升值道路。2010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重启汇率制度改革”, 在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碎步式”升值态势的同时, 汇率双向浮动特征亦十分明显。2012年一季度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近3.30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保证了良好的国际清偿能力, 同时也是国家信誉的象征。
4、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
我国中央银行市场化调节能力不断加强, 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灵活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及时熨平市场的波动, 在抵御和防范金融风险冲击方面历练了能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立了体系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 国内银行都满足了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一行三会”的协调机制为宏观金融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 也要看到, 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显得相对滞后, 限制了整体融资功能和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
5、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稳步推进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始终遵循循序渐进式推进的原则, 在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上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康蕾, 李宏宇.“加入世贸组织和人民币国际化”[J].《金融与市场》2000年第6期
[2]姜波克, 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年第8期
[3]潘理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华东经济管理》[J].2000年第8期
[4]虞群娥.“论区域货币一体化与人民币国际化”.《浙江社会科学》[J].2002年第4期
货币条件 篇9
Barro and Gordon (1983) 构造了一个无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 认为中央银行在相机地采取“欺骗”或“守信”两种策略时, 公众在重复博弈中总能找到方法来“惩罚”中央银行的“欺骗”行为, 从而迫使中央银行保持“守信”的策略, 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Barro (1986) 运用KMRW声誉模型研究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中央银行声誉问题。研究表明, 当公众不能确定中央银行是坚定反通货膨胀的“强力决策者”还是放纵通货膨胀的“疲弱决策者”时, 通过重复博弈可以迫使“疲弱决策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并持续发布申明来维护自己的“声誉”, 而这种“声誉”会对其相机抉择倾向产生很大的制约。
彭璐 (2008) 阐述了KMRW声誉模型在动态不一致性分析中的应用, 并指出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必须更加重视公众理性预期的形成, 由此应该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以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博弈论的引入为分析货币政策框架内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
徐亚平 (2009)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公众的自我学习机制。文章对比了公众预期模型 (Muth, 1961) 、适应性预期模型 (Bray, 1982) 和遗传算法 (Marimon, 1990) 几种公众预期形成的描述方法, 发现公众预期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于公众之间口碑相传式的信息传递。由此他提出了货币政策应加强预期引导, 要保持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对信任机制下和非信任机制下的公众与中央银行博弈过程进行分析, 以期建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信任机制下的非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建立一个简单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假设在t时期存在着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对于t+1期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两种态度:一是坚定地防范通货膨胀;二是依据菲利普斯曲线, 有意无意地让通货膨胀发生, 以获得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效应。实际上中央银行会倾向于后者, 但出于维护民生的基本国策, 不会公开宣示这种通货膨胀政策, 因此只会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公开告示要防范治理通货膨胀;二是不作任何表态。当然这两种策略都各有两种结果:发生通货膨胀或者不发生。
同时假设居民对于中央银行完全信任, 则其在中央银行公开告示时不会做出防范举动;如果中央银行不公开告示, 则采取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是调整个人资产负债结构如增加实物资产、增加当期消费和增加个人负债等等, 另外也会强烈要求涨工资。
记C为决策者中央银行;Ca中央银行告示;Cn为中央银行未告示;R为对抗者居民;Ra为居民采取防范措施;Rn为居民不防范;F为发生通货膨胀;F’为不发生通货膨胀。由此可以形成中央银行与居民的博弈树 (见图1) :
图中X1、X2、X3、X4为不同的支付函数, 每个支付函数中前面的数值为中央银行的报酬, 后者为居民的报酬。
中央银行在预承诺条件下发生了通货膨胀, 即发生了“欺骗”, 取得了通货膨胀效应的最大化, 将其报酬记为2; (1) 而居民在没有防范时面对通货膨胀, 将蒙受最大损失, 记为-2。因此X1= (2, -2) 。
在预承诺机制和信任机制下, 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虽未获得增长和就业效应, 但增强了对抗者的信任程度, 可赋值为1;居民因未作资产调整, 报酬为0。因此X2= (1, 0) 。
没有预承诺条件下发生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既未取得通货膨胀效应, (2) 又会因通货膨胀而被迫采取应急措施, 还会进一步失去对抗者的信任, 实际上蒙受最大损失, 记为-2;而居民虽未获财务收益, 但因提前进行了有效的对抗, 将获最大报酬2。因此X3= (-2, 2) 。
没有预承诺也没有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的报酬可记为0;居民未承受通货膨胀损失, 但调整资产结构的行为致其资产结构不再最优, 可赋值为-1。因此X4= (0, -1) 。由此可以形成博弈支付函数矩阵 (见表1) :
从支付矩阵中可以看出, 中央银行的最大解是X1, 即在承诺且受信时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可以获得最大报酬, 其他解都是次优、次差和最差, 因此中央银行要获得通货膨胀的增长效应, 最好的策略是“欺骗”;居民的最大解是X3, 其他均为差、次差和最差, 因此最好的策略是不管中央银行有没有预承诺, 都应该采取防范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但是, 不管是中央银行的最大解还是居民的最大解, 都不是博弈的最优解, 最优解为X2, 在此解下没有一个博弈局中人受损失, 实现了“刺猬效应”即帕累托最优;而最差解为X4, 是完全的零和。
需要强调的是, 这个信任机制条件的博弈过程发生的概率很小, 因为如果假设居民是完全理性的, 那么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得失分布后, 会发现如果信任中央银行只可能获得次优和最差解, 即 (0, -2) 的支付组合, 其均值为-1, 而不信任时却可以获得 (2, -1) 的支付组合, 均值为0.5。毫无疑问, 后者更有吸引力。
因此居民极有可能放弃对中央银行的“信任”, 而不管中央银行怎样决策, 都会采取防范以期获得X3, 这样X1将不可能发生, 即中央银行不可能获得最大解。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居民作为对抗者, 在这个非重复动态博弈中是占优者, 是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才开始决策的;而中央银行作为先决策者, 不管是否有意“欺骗”, 在居民作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后, 都不可能获得最大解。这样就将中央银行置于不利的境地。
因此, 中央银行又想要避免X3和X4, 就只有一个选择, 即宣示其决心并坚定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范通货膨胀的出现, 即使在本轮博弈中无法获得X2的双赢解, 也可以增强居民对自身的信任, 以期在其后的重复博弈中占优。
当然, 如果居民确实事前存在着对中央银行的绝对信任, 不会在中央银行告示的条件下进行防范, 那么中央银行的“欺骗”行为虽然在本轮博弈中获益, 但受骗的居民同样会放弃信任, 由此下轮博弈就进化为非信任机制的博弈。
二、非信任机制下的非重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由于信任机制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条件, 它的成立必须建立在中央银行是一个“强力决策者”的基础上, 所以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非信任机制的博弈模型来进一步分析中央银行和居民的行为 (见下页图2) :
在下页图2中X1、X2、X3、X4均不发生变化;X5为中央银行预承诺及居民防范时发生了通货膨胀时的支付函数, 中央银行蒙受最大损失, 居民获最大报酬, 故X5= (-2, 2) , 与X3相同;X6= (1, -1) , 为预承诺且防范时未发生通货膨胀的支付函数;X7= (1, -2) , 为未承诺且不防范时发生通货膨胀的支付函数;X8= (0, 0) , 为未承诺、不防范且未通胀的支付函数。
在存在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时, 中央银行没有预承诺而居民不作任何防范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X7和X8发生的概率较小。但考虑到不完全信息和居民行为能力的因素, 部分居民可能没有采取防范行动, 故保留X7和X8的选项。对应的支付函数矩阵 (见表2) :
从表2的支付矩阵看, 居民选择防范时, 其报酬的均值为1, 不防范的报酬均值为-2, 所以居民的最佳决策是不管中央银行是否作出承诺都采取防范;而中央银行因前述的原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得自身的最大解, 只能寻求次优解。如果中央银行为寻求最大解而实施“欺骗”, 可能恰好有部分居民因各种原因而未做防范, 这样就让中央银行短期实现了其通货膨胀目标。但居民在不断的认知总结与自我学习过程中, 总会发现中央银行的真实动机, 从而转向自我防护, 这样中央银行的欺骗是不可能持续有效的。
对于居民, 似乎可以在博弈中占优, 但如前所述, 博弈中居民并没有获得真实的财务收益, 对其最大报酬的赋值仅仅是逃避了一次通货膨胀的损失。而且博弈的结果肯定是发生通货膨胀, 毫无疑问, 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受益, 反而蒙受最大损失。因此, 博弈的结果一定是“零和”。
同样如前, 非信任机制的博弈过程的最优解也是X2, 即 (1, 0) 的支付函数。这个解虽然都不是中央银行和居民各自的最大解, 但却是整个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 这个解不仅效用总量最大, 边际效用也是最大。但是, 要获得这个解, 不仅要求中央银行坚定地履行治理通货膨胀的承诺, 还要求居民绝对信任中央银行。那么,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中央银行与居民的合作呢?
三、建议
所幸中央银行作为决策者, 是有能力改变最差结果的。由图2可知, 博弈的最优解为X2= (1, 0) , 即中央银行以“强力决策者”的形象坚定不移地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 居民认识到自身的最大报酬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此调整报酬锚, 逐渐恢复对中央银行的信任, 并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向中央银行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