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

2024-10-06

货币理论(精选12篇)

货币理论 篇1

电子货币是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 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 作为新型支付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技术信息化、数字化、便捷化的今天, 其影响不仅仅在于改变了人们的交易行为, 更在于深刻触动了金融支付体系, 它对货币供给具有深刻影响。

1 电子货币是货币的全新形式

电子货币是通过事先储存的货币价值, 利用网络和电子设备媒介实现交易的一种支付手段。它与传统货币在价值尺度上保持固定的兑换关系。但是, 和交易行为自主、交易条件相同、交易方式独立以及交易过程不可中断的传统货币相比较而言, 其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这主要有:

首先, 电子货币并不具备统一的发行主体。目前, 不仅中央银行有权利发行电子货币, 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都能够在规定框架内发行电子货币, 使得电子货币表现出发行方面“非中央银行化”的特征。而不同机构所发行的电子货币, 不仅具备各自的特征, 而且因为货币价值需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资产与信誉作为担保, 所以在风险程度上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次, 电子货币具有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特点。交易双方在使用电子货币交易的过程当中, 不仅方便快捷, 而且还能够提升资金流通速度, 节约货币流通费用。而且电子货币在流通过程当中, 不涉及到实物货币, 不用担心丢失、被抢等风险, 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再次, 电子货币属于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 既有形又无形。我们不能够将电子货币简单的归结成无形货币, 原因就在于电子货币属于各种有形物质的复合载体;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将电子货币简单的归结成有形货币, 原因就在于电子货币的本体有着明显的非物质属性[1]。

最后, 电子货币支付不需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于电子货币支付不需要当场即付, 可以中断交易过程而选择其他时间支付, 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交易付出的信息成本, 节约了交易费用。

综合而言, 电子货币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影响着货币测度, 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定义, 广义货币是指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公众在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 记为M2;而目前常用的货币狭义定义是:经济中的货币是公众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的总和, 用于购买商品的支付, 只不过是从买者到卖者的货币转移, 狭义货币可用符号M1表示。

根据货币定义的广度, 可将货币大致分为三个货币测度:

a.M0=公众持有的通货

b.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c.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除了以上三种货币测度外还存在诸如M3、M4等更广泛的定义, 由于其定义目前还未标准化且在不同的国家含义不同, 所以在这里不纳入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 使得电子货币开始针对传统货币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在部分流通支付领域当中, 甚至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货币。而且电子货币也明显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 较大的推动了货币层次之间的转化, 甚至使得货币各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从而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由于电子货币支付总量难以统计, 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准确分析货币供应数量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货币政策无从下手。

由《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9~2008年》的数据可知, M0的同比增长率不断下降, M0在M1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具体涉及到的是流通当中现金与活期存款 (M1) , 同时这个替代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事实上, 电子货币替代率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电子货币发展情况, 同时还能够间接的对货币供给造成一定的影响[2]。

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和传统货币相比较而言, 电子货币具有生产过程简单, 运输保管、清点费用低等特点。不仅如此, 作为对传统货币形式的变革, 电子货币正以全新的形式完成着货币的各种职能, 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 从而给传统货币供给理论造成了深远意义上的影响。

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应该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其中, 基础货币应该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具体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分别是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银行准备金有所扩张之后, 就能够创造出来银行体系当中的各种存款。

在这里可以设:M是货币供给, m是货币乘数, B是基础货币, C是现金通货, D是活期存款, R是存款准备金, T是定期存款, t是定期存款比率, k是通货比例, E是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e是超额准备金比率。

那么:M=C+D;B=C+R, k=C/D, 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t=T/D, e=E/D, 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货币乘数:m=M/B= (C+D) / (C+R)

货币供给模型:M=B·m

如果将其放到乔顿模型里面, 涉及到的货币只剩下两项, 分别是公众手中通货以及私人活期存款, 构成了狭义上的货币定义。这时候乔顿货币乘数应该是:m= (1+K) /[K+rd+rt·t+e]

∴乔顿货币供给模型:M=B·m=B· (1+K) /[K+rd+rt·t+e]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该模型中, 货币乘数m与R、e、t、k均呈负相关的关系。

2.2 电子货币对于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

2.2.1 电子货币针对通货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 如果仅从替代现金的过程来看, 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中性的, 但是如果使用电子货币, 那么就肯定会降低实际流通当中的通货数量。中央银行独家掌握着通货的发行权, 即使出现了电子货币, 也不会影响到这种垄断性的权利。而伴随着电子货币体制以及实际操作流程的逐渐改善, 未来应该会加入到基础货币行列当中, 这样就会出现虚拟化的基础货币。如此一来, 实际流通的现金数量也会有所降低, 而银行准备金总额维持原状, 基础货币也就会呈现逐渐的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 因为电子货币的发行未来可能会不受央行的控制, 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出现内生性变强。基于货币需求而言, 使用电子货币能够降低流通费用, 人们对于现金以及活期存款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这就能够表明, 在使用电子货币的情况下, 可以降低人们针对流通通货产生的需要。

2.2.2 电子货币针对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产生的影响

央行之所以会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 其目的就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货比率稳定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而通货比率则会虚弱这项政策的实效。还有就是,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针对电子货币存款账户做出明确的准备金规定, 这样出于规避法定准备金限制的目的, 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金融衍生品, 从而减少了央行存款准备金余额, 使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有所降低。

2.2.3 电子货币针对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作为银行为应付流动性而自愿持有的部分, 其数量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网络技术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转换的成本, 避免了一些局部流通性不足的问题。而使用电子货币必然会降低流通现金数量, 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比率减少, 于是商业银行也就会降低超额准备金数量, 同时也会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2.3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

2.3.1 货币供给之流动性的总体形势

事实上, 电子货币所替代的高流动性货币, 通常都是主要集中在流动性最强的现金M0方面, 并使其转变成银行活期存款, 这样就会降低先进持有率。所以说, 货币流动性和现金持有率之间必然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如果M1/M2的值变大, 就说明代表现实流通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里面的比率有所提高, 而货币供给流动性以及流动速度也有所增加。反过来同样也是如此。

2.3.2 电子货币可以减弱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别

因为电子货币的虚拟性特征十分明显, 所以人们能够借助电子指令来转化不同的金融资产。比如, 银行卡里的存款本为M1测度的活期存款, 然而银行卡的持有者却可以轻松地将活期存款变现, 从而使M1减少而现金M0增加;相反, 持卡人也可将M0存入银行转变为M1, 这种存取行为在现代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而这种转化行为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 不同货币形态之间的转换可能会太频繁, 如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别, 影响到了货币结构的稳定性。

3 针对电子货币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使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去代表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 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在当前电子货币盛行的背景下, 需要改善该货币形式的总体环境, 并从政策和机制两方面把握金融趋势、规范操作流程。

3.1 完善电子货币的支付环境

目前, 电子货币的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应该从电子货币的整体支付环境入手, 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鼓励发卡机构无偿提供电子支付设备给广大商家, 同时通过培训来确保能够熟练使用, 并且减免电子货币支付的手续费用。待电子货币真正发展起来之后, 再逐步地加收手续费。

3.2 健全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机制

3.2.1 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

电子货币的币值稳定是头等大事, 所以必须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 具体限制内容有两个, 一个是明确电子货币发行的合法性;另一个则是针对发行主体资质做出限制[7]。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财务运作以及结算系统必须是安全稳定的, 而且需要有大型商业银行等信用机构作担保。

3.2.2 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

不管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经济主体, 都必须确保其具备最终支付能力。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 并提取一定的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确保央行货币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

3.3 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电子货币作为虚拟化的货币, 如果其发行主体破产, 那么就会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 甚至威胁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的问题。所以应该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以便降低其发行风险。

3.4 强化针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力度

当前阶段, 由于相关行政体系不健全以及技术能力水平降低, 使得针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 应该尽快设立专门的电子货币监督管理部门, 针对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以及流通做出有效的监管, 对电子货币的相关信息做出汇总并分析, 以便更好地为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提供信息。

4 结语

总而言之,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 已经对货币内涵以及供给理论等造成了深远意义上的影响与冲击。电子货币作为一柄双刃剑, 其不仅能够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支付成本, 还有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认为, 目前为应对电子货币的发展带来的冲击, 必须转变中央银行的政府职能,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完善电子货币的支付环境, 健全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机制, 把电子货币纳入存款保险体系当中, 同时还要强化监管力度, 这样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使得电子货币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洁.电子货币是货币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J].经济研究, 2011.

[2]尹永.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分析[J].财税金融, 2009.

货币理论 篇2

摘要:网络银行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传统银行业的产物,是银行业的一场革命。货币的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证明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网络银行在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对传统银行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如网络银行条件下的网络货币就将打破传统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演变及其意义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不变的,但货币的形式却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翻开货币发展的历史,我们会看到:1.实物货币。是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2.金属货币。其形态有一个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过程,在质地上有一个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过程。铸币的产生,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打上官方烙印的金属才能成为货币,贵金属垄断了货币的地位。3.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纸币,是货币形式的飞跃。4.信用货币。即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如商业票据、现钞和支票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而流通。5.网络货币的出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电子支付手段应运而生。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统称为网络货币。网络货币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金融业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网络银行出现后,网络货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形式而发挥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时代中,网络银行将使货币变为一串我们永远不可以见到实物的数字。在货币的演变过程中,货币越来越轻,越来越虚化。

随着货币形式的进一步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货币的本质也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来。货币的本质纯价值体是在社会交换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被提炼、净化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马克思正确地意识到货币的本质是价值体,但是他还没有能够把它从金币的物质价值体中进一步提炼出来。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所致。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技术革命,“社会蒸馏器”借助于电力推动和印刷技术的进步,终于将货币价值体从币材的物质价值体中分离出来,提炼到纸币的形式。就纸币来说,尽管它还有币材价值体,但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完全可以成为分离之物了。用最新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社会蒸馏器”,进一步蒸发提炼得到几乎完全透明的纯价值体――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现在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

(二)网络银行条件下,网络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

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数字货币、电子货币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了冲击。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将货币等同于商品或实物资产,所以货币应该有价格。其实,货币本身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具有惟一的价格,它的价格表现为与无穷种类的商品以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此传统理论认为货币金融体制严格受法律限制和政府管理,货币是法律的产物,但在网络货币时代,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不再具有商品或实物形态,不过它本身作为一种纯价值体,可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它的价格是它与无穷类商品之间的兑换比例,这因此又回到了物质直接交换时期,但这不是历史的单纯复归,而是货币的一种更高形态,而且或许是终结形态。另外,由于网络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纯价值体,它发挥的作用是完全自发的,而不像现行的纸币制度,货币的发行流通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

中国古代的货币金属主义理论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 货币金属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44-02

自货币产生以来,对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探讨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学术理论上,关于货币的本质,有所谓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的理论派别,金属主义者认为货币是商品,而不了解货币是与一般商品有区别的特殊商品,强调货币的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因此,主张足值货币的流通。而名目主义者则认为货币不是商品,它只不过是便利于商品流通的一种计算单位或符号,强调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因此,认为货币和它的金属实体无关,只要有它的名义价值就可以了。在中国,这两种理论倾向都产生得很早。总体考察,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赞同金属主义倾向者为多数。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的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的源起及发展作一总结、探讨。

一、先秦时期

中国最早的货币理论是由春秋末年单旗提出的,他的“子母相权”论常被后世人引用,而他也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货币金属主义论者。

单旗的子母相权论。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卿士(辅臣)单旗反对景王铸大钱,他的子母相权理论中提出单位铸币的金属含量须与商品交易额相符。他首先指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赈灾民。”单旗认为货币的作用在于“权轻重”,即强调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且他主张足值货币的流通,其理论具有金属主义的倾向,可以说是中国金属主义货币思想的萌芽。

二、南北朝时期

自先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再像单旗一样提出具有明显金属主义的货币理论。西汉货币理论的贡献主要是集中在集中铸币权,强调“上用之”(即由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决定)使晁错等人成为名目主义者。而东汉在货币理论上处于低潮。两晋时期主要的货币理论探讨集中在“罢货币论”和“反废钱论”。直到南齐孔觊提出“不惜铜爱工论”,金属主义观点有了较大的发展。

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南朝经济较东晋有所发展,但货币制度混乱。混乱的货币流通导致各种对立货币政策主张。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任奉朝请的孔觊上《铸钱均货议》,提出了铸钱不惜铜爱工的主张。他认为:“铸钱之弊,在轻重屡变。重钱患难用,而难用为累轻;轻钱弊盗铸,而盗铸为祸深。民所盗铸,严法不禁者,由上铸钱惜铜爱工也。惜铜爱工者,谓钱无用之器,以通交易,务欲令轻而数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详虑其为患也。”他指出国家虽然垄断铸币权,但民间盗铸难以禁止,责任在于统治者自己,因为统治者只求数量而不注意质量,所铸的钱偷工减料。才使盗铸有利可图,利益所在,不是政权力量能够阻止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惜铜,就是用少量的铜铸多数的钱;所谓爱工,就是粗制滥造,不管质量的恶劣,归根是朝廷利用劣钱来夺取民众的财物。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主张因其理论概括程度高而为后世金属主义货币论者所称道。

何尚之反“大钱当两”争论。刘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江夏王刘义恭建议流传的旧大钱一枚当四铢钱两枚,以防止就大钱被剪凿,得到了很多人赞成,但何尚之坚决反对。何尚之(382年—460年),文帝王尚书令。他批评大钱当两的主张说:“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本,事存交易,岂假数多。数少则币重,数多则物重,多少虽异,济用不殊。况复以一当两,徒崇虚价者邪。”“以估货为本”是讲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的最根本职能。“徒崇虚价”是批评钱币的名义价值超过他的实际价值,这是带有明显金属主义观点的言论。更可贵的是何尚之还在后来的论述中提出“富人资货自倍,贫者弥增其困”,这说明他已认识到币值变动会引起不同人们之间的财富的再分配。

北朝的货币经济没有南朝发达,货币理论也较南朝简单得多。

三、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一个顶峰,唐初稳定的政局和开明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产品大幅增加,相比之下,钱币数量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商品也成为法定通货。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就曾下诏:“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见(现)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尤其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征税以钱为标准后,钱币数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于是有人提出“不禁私铸”的建议,而反对者认为:“盗铸者破重钱以为轻钱”,会导致“恶钱”(不足值货币)流通。这其中杜佑的货币理论最为精辟。

杜佑足值铸币主张。唐五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金属主义者是杜佑,唐代宗时官至御史中丞。在《通典•食货八》,记载了杜佑对货币的看法。他批评通货膨胀:“其后言事者,或惜铜爱工,改作小钱,或重号其价,以求赢利,是皆昧经通之远旨,令盗铸滋甚,弃南亩日多,虽禁以严刑,死罪日报,不能止也。”杜佑主张足值铸币,表达了彻底的金属主义观点。

四、宋元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时中国产生了纸币,最初是民间产生了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决定改为官办,于次年发行官交子。纸币的产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演变,同时也带来了货币理论上的创新,而货币金属主义者和货币名目主义者也开始了新的一轮论战。事实证明,货币金属主义者的呼吁对遏止统治者滥发纸币多少起到了一些作用。

苏轼的金属主义观点。苏轼对当时的纸币流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私铸之弊,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今秦蜀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苏轼是中国最早用金属主义观点来批评纸币流通的人。他揭示了纸币流通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却没有认识到纸币的产生及流通本身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认识到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币制变迁的进步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是他在币制问题上认识上的片面性。

吕祖谦反通货贬值论。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孝宗年间进士,任南外宗学教授。他反对实行通货贬值,指出:“国家之所以设钱,以权轻重本末,未尝取利。论财计不精者,但以铸钱所入多为利,殊不知铸钱虽多,利之小者;权归公上,利之大者。”他的论述肯定了货币的作用“权轻重本末”,是强调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且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南齐孔觊的铸钱不惜铜爱工的主张:“若不惜铜钱则铸钱无利,若不得利则私铸不敢起,私铸不敢起则敛散归在公上,鼓铸权不下分,此其利之大者。徒徇小利,钱便薄恶,如此奸民务之皆可以为。钱不出于公上,利孔四散,乃是以小利失大利。南齐孔觊之言乃是不可易之论。”吕祖谦认为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是经典的不刊之论,不仅继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他把铸造足值钱币以防止私铸看作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所在,见解更为深远。但他认为除了“不惜钱爱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整顿货币制度则是狭隘的。

叶适的劣币驱良币理论。(1150年-1223年),南宋孝宗年间进士,官至宝文阁学士。他注意到当时南宋纸币流通,导致流通中金属货币大幅减少,被储藏起来,因此他指出:“造楮(纸币)之弊,驱天下之钱,内积与府库,外藏与富室。”而且他认为:“……则楮在而钱亡,楮尊而钱贱,固其势也。”也就是说,他已经认识到,纸币驱良币是客观规律,在金属货币和纸币并行的情况下,储藏手段职能由金属货币担当。叶适的纸币驱良币理论属于劣币驱良币理论。西方人将劣币驱良币理论称为格雷欣法则,但格雷欣法提出该理论其实比叶适晚400年。他的金属主义思想表现在,他认为铜钱是最适当的货币,重于或轻于铜钱的都不行:“贵莫于珠金,贱莫如泥沙,至钱而平矣。先王之用币,钱居其一;而后世之用钱也,它币至于皆废,诚以为轻重之适也。故夫天下之货,未有可轻于钱者也。”在分析了铜钱的重要性和纸币驱钱币后,他得出:“夫持空钱以制物犹不可,而况于持空券以制钱乎。”“空券”即不兑现纸币。他反对纸币流通,就是因为纸币在流通中取代了金属货币的地位。客观地说,叶适的货币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他看到了纸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因此而要求废除纸币的提法则是一种倒退。他没有看到纸币的产生是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纸币的兑现问题和杜绝纸币的通货膨胀,叶适没有看到这一点。

许衡的纸币论。许衡,元朝官员。他的纸币理论根本否认了纸币流通。他指出了纸币流通的两个弊病:“夫以数钱纸墨之资,得以易天下百姓之货,印造既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然后世不期于奢侈,而自不能不奢侈,虽有贤明之贤,恐不能免也。奸民不期于伪造,而自不能不伪造,虽制以死刑,不能绝也……”第二个弊病前人已经指出,而第一个弊病实际上讲的是铸币税的问题。发行纸币比征税容易,所以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统治者在财政收支不能平衡时,就会将纸币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许衡认为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实际上,纸币流通的弊病和纸币能不能流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许衡却将它们混淆了。他根本反对纸币,说明他不懂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点。

五、明清时期

元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实行单一的纸币流通制度,禁止用银用钱,而中后期的纸币恶性通货膨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元朝的败亡。明朝建立统治以后,结束了元朝的单一的纸币制度,批判元朝单一纸币制度的同时,建立了银本位制度,虽然明、清时期也发行过纸币,也曾经有人提出过“用银有害论”,但总体来讲,明清时期占据主流的观点还是金属主义理论。

丘氵睿的金属主义货币论。丘氵睿,明代官员,曾任户部尚书。他在《大学衍义补》中,阐发了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关于货币的有两卷,在按语中,对金属主义货币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发展。其中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国家垄断铸币权、等价交换原则等都有论述。论述对于纸币流通,丘氵睿是继许衡以后用金属主义观点进行彻底否定的人。他对纸币流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理论上较许衡又有所发展。他说:“况设为阴谋潜夺之术,以无用之物而致有用之财,以为私利哉!”意思说,纸币流通是人君为了谋私利而造成的。并结合他的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说纸币流通是“设为阴谋潜夺之术”,是因为它不符合商品买卖“必物与币两相当值”的等价交换原则。他分析说:“所谓钞者,所费之直不过三五钱,而以售人千钱之物……世间之物虽生于天地,然皆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其体有大小精粗,必非一日之功所成也……乃以方尺之楮,直三五钱者而售之,可不可乎?”这是用朴素的劳动价值观点来否定纸币流通。“功”是劳动的意思。虽然联系劳动耗费来说明商品价格是难得的,但用纸币本身无价值来说明纸币流通的不合理,在货币理论上并不正确,因为纸币可以代表一定的价值同商品进行等价交换。因而,丘

氵睿的货币政策主张中突出了白银的地位,而且要把白银作为价值尺度。这与明朝把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历史趋势是吻合的。

王夫之的货币论。王夫之,明末清初人。王夫之的货币理论散见于《读通鉴论》和《宋论》中。他的新观点在于指出了铜是贱金属,有必要更讲究钱的质量,这种观点与明代铜钱已处于银的附属地位的历史条件相适应,但以此来说明铸造足值货币的必要性,虽有一定道理,却仍缺乏理论上的普遍意义。他认为金钱所以可以作为“百物之母”是因为“有实”。而纸币则不同,“有楮有墨,皆可造也;……官以之愚商,商以之愚民,交相愚于无实之虑名,而导天下以作伪。”中国封建社会中纸币流通的屡次失败,使王夫之对它做出了全盘否定的结论,他对封建统治者利用纸币来欺骗人民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在否定纸币流通的问题上,他坚持的是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看不到纸币有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历史上,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论,无论是名目主义还是金属主义产生的都比较早,但总体来看,大多数提出货币理论者多倾向于金属主义理论,在纸币产生之前,金属主义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不足值金属货币流通,而宋元之后,随着纸币在中国的产生和纸币发行的推广,金属主义者的主张就主要集中在反对纸币流通和解释纸币流通弊端上。这与金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悖,没有意识到纸币可以代行流通手段职能是其理论症结所在。

参考书目:

1.〔春秋〕左丘明撰.国语•周语下[M].中华书局,1999

2.〔梁〕沈约撰.宋书•何尚之传[M].中华书局,2003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刘悛传[M].中华书局,2003

4.〔唐〕杜佑撰.通典[M].中华书局,2006

5.〔宋〕苏轼撰.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6.〔宋〕吕祖谦撰.历代制度详说•钱币[M].中华书局,1985

7.〔宋〕叶适撰.叶适集[M].中华书局,1983

8.〔宋〕马端临撰.文献通考•钱币一[M].中华书局,1986

9.〔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0.叶世昌等.中国货币理论史[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1.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6级金融学博士生北京100081)

货币理论 篇4

1文献综述

各学者对影子银行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研究关于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主要都是从传统的主流货币理论视角进行的剖析。Friedman,Milton认为货币是一种便利交易的中性媒介,与实体经济没有实质联系,货币供给由国家控制,具有外生特性,因而中央银行的功能如同“用直升机直接在空中抛洒货币”[1];Gorton和Metrick研究了影子银行在回购市场中的信用创造机制,并抽象分析了其货币供给机制,从而可以分析得出其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果的影响[2]。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王增武认为影子银行体系的诞生模糊了中央银行政策的窗口指导的口径,我国每年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将大幅超过中央央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所设定的信贷规模上限,进而影响货币政策预期效果[3];周小川注意到部分影子银行具有和商业银行一样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货币乘数的实际值高于理论值,放大了货币乘数的效应,央行亟须加强货币政策的关注度,并考虑新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化[4]。以上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的主流货币理论视角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果产生的影响,

然而从非主流货币理论的视角看,于泽对我国的M2呈顺周期特征,货币政策没能逆经济风向而动,此现象的出现不是因为央行对目前以货币总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策略执行不力,而是央行根本无法控制货币供给量,其原因是货币量在现代银行体系内是内生变量[5];线文,冯晓英阐述了货币内生于经济体本身,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应以利率调控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核心[6];贺建清认为近几年,中国基础货币没有过快增长,但是市场中的整体流动性增长迅猛,且货币主要不是由中央银行外生供给的,而是产生于为投资而融资和资本资产头寸融资的过程中即货币内生于经济体本身[7];吴立雪通过对美、中、日三国的数据检验得出基于现代金融市场发展使得一部分货币脱离传统银行体系,而流转于影子银行体系中,例如资产证券化、私募基金等,同时,企业和个人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可以依靠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从而对信贷形成了一种替代。结果是一方面货币量受到干扰,另一方面信贷量也受到干扰,中央银行难以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方法影响到货币供应量[8]。因此,中央银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去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则只能决定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才一直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利率,并非是如表面现象的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达到货币的供需平衡。

2基于货币内生供给的分析

2.1货币供应量视角

从货币的本质即债权-债务关系出发,它属于国家的一种记账凭证,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经济活动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为偿还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就产生了一种方便交易的媒介,这是货币在行使其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在现实经济中私人发行的借据由于个人的信用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够在大范围内流转,因此就需要信用程度更好一些的第三方借据来实现清算,但是在不同银行之间也会存在信用程度的高低,为了在银行间进行清算就需要第三方信用程度更高的货币进行清算即国家货币。这就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债务金字塔。在现代货币体系下,从货币的本质出发分析得出货币的创造过程,且任何经济体的正常运作都符合债务金字塔的层级结构,而影子银行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因而从债务金字塔的层级看其属于最底层的私人支付体系,只是在其经济交易的清算时使用权威货币———国家货币而已,债务金字塔结构如图1。

甲乙银行间及银行与中央银行间的清算需要用比其本身权威级别更高的第三方负债(国家货币)完成,经济体A与B,C与D间的清算需要用比其本身权威级别更高的第三方负债(银行货币)完成,B、C间涉及不同银行间需要国家货币清算,由此可以看出,权威级别高的货币可以完成权威级别低的货币的清偿,但是权威级别的货币却不能清算上一层级权威性高的货币,否则权威级别高的货币其权威性得不到保证,这样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就会瓦解。

内生货币理论出发点是货币的本质———债权债务关系,而最重要是的货币的创造过程的起始点即经济体的真实有效需求,这样现实经济中有了有效需求,银行就会对其进行贷款,前提是银行先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及能力进行详细的调查,符合条件的才会对其发放贷款。而发放贷款即银行先购买债务人的债务,同时银行创造了自己的债务(因为银行不能平白无故的创造货币)即银行的这一行为就把底层的债务转化为了上一层级的债务———提高了债务级别,启示银行贷款的本质就是债务升级的过程。从中可以发现在贷款活动中主动权是掌握在银行对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需求的判断即评判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借款者的合格性)。债务级别的高低不同其所承担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影子银行体系的债务就属于低级别的债务,其权威性低于银行债务,因此影子银行体系蕴藏极大的风险。其账户关系如图2。

影子银行体系虽然使用我国的国家货币 (人民币)进行清算但是影子银行并非是银行机构,仍是处于债务金字塔最底端的私人支付体系层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体中真实的货币需求。这样商业银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有效真实合理的货币需求,进一步把其纳入到银行的监管体系中来,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发挥其需要适应性的提供准备金的功能。

传统货币理论主要以“可贷资金理论”为主要支撑即中央银行将货币贷给商业银行,然后银行就获得了放贷资金的来源,有了可贷资金银行就可以进行放贷,继而利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使得派生存款成倍的得到扩大,这样银行就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存款→贷款→派生存款,创造了数倍于原来存款的货币。其中银行贷款的来源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的供应量继而得出货币具有外生的特性。然而后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内生供给的创造过程:贷款创造存款即中央银行适应性的提供这些存款的准备金。在现代日渐成熟的金融体系下,市场中必然存在一些企业等机构为了投资获利而需要进行融资的需求,同时市场中存在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具有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即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这些情况都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商业银行就根据企业或个人的需求及其信用状况向其提供贷款,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等又把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存入银行,从而使得银行负债(银行货币)增加,而在“债务金字塔”体系中,银行的负债需要更高权威性的货币(国家货币)来进行银行间或银行与中央银行间的清算,这就迫使中央银行发行最具权威性的货币(国家货币)来完成清算———倒逼央行发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贷款创造了存款;这样一个过程中并非是如传统理论所述的存款创造贷款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只能被动的适应性的提供所需的货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真实的经济体系中,货币是一种自下而上内生的过程,而不是像传统所说的自上而下的外生过程,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被动性的适应下层的有效真实合理的需求,也并非如传统理论而言的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影子银行在发挥其所具有的信用创造、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等功能时,使得市场中的信用货币流动性得到大大提高,继而使得央行能够观测到的现实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这样就使得中央银行适应性的提供货币量的举措受到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银行的货币量,即使有也是很微弱和间接的。

2.2从准备金的角度看

传统理论基于“可贷资金理论”认为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存款,才能发放贷款;而后凯恩斯货币论者认为银行存款并不是用来发放贷款的,但是这并不是说银行不需要存款,恰恰相反,吸收存款对银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当贷款被提走时就需要进行清算,这时必须要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进行清算,为了满足客户的随时提取就需要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作为保证,银行不断进行放贷,就创造更多的存款,即需要更多具有流动性强的资产进行偿付,在坏账(流动性差且不能偿付)增多的同时因而需要拉存款,从而提高其存款准备金量进行必要的偿付。在20世纪70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联储明确的把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盯住货币供应量的中介目标,如果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超过美联储的目标,美联储就会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如果美联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没有向银行体系提供充足的准备金,这样就导致银行只能通过贴现窗口获得准备金,且美联储不能在贴现窗口拒绝向银行提供所需的准备金,最终结果就是美联储发现它无法控制准备金。从美联储的实践中,从政策视角看,银行准备金的数量不是一个可以由中央银行随机决定的变量。在现代金融体系下,一般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都由有中央银行来进行清算的,且票据都是按照面值进行清算的,如果一张票据被提交至清算部门,但是付款银行没有足够的准备金,那么就无法按照面值进行清算,继而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不按面值清算或是由中央银行向该票据开出行放贷出清算所需的准备金。现实中,由于票据都是按面值清算的,所以央行别无选择,只能向准备金不足的银行放贷所需的准备金。这样中央银行就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现实中,即便没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央行也是不能够决定准备金量的,因为准备金是不支付利息的,所以银行都尽量减少准备金的持有量(供求不平衡时进入隔夜拆借市场)。央行是通过观测隔夜拆借利率的变动获得准备金总额的及时信息。因此准备金是否法定已无关紧要。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影子银行其金融理财产品拥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且其收益率高于商业银行,从而使得公众持有现金的成本增加,这会使央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管理超额准备金无法实现同时影响了货币的创造;后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央行不能够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央行只能根据银行的需求适应性的提供其所需,而面对银行体系中出现的超额准备金,从整个银行体系看,其认为在同业拆借市场(联邦基金市场)中进行超额准备金的借贷,超额准备金只是在银行间周转,却不能够被消除。然而为了防止联邦基金市场出现零利率的情况,中央银行或是财政部就必须要减少过量的准备金,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实现。那种认为政府债券是为政府赤字支出融资的观点也是对财政赤字的一种误解,政府发行债券的目的是以有息的金融产品替换无息的货币,就如勒纳的第二功能财政定律所言“只有当公众实际持有的无息货币超过意愿持有量时,债券才能被销售出去”,政府的债券销售仅仅是为维持一定的利率水平而实施的市场操作,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货币利率政策。

在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分析下,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如果银行在面对一个有价值的客户时并且该客户有贷款的需求,银行就会向其提供贷款。贷出款项之后银行才会进一步设法获得准备金来达到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如果在银行体系中法定准备金的总量短缺,中央银行必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是贴现窗口把准备金注入银行体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量是准备金的隔夜拆借利率即目前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可以外生的决定这种短期的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外生的设定一个基准利率以便于央行更好的进行监测经济体中对准备金数量需求的多少。因为当银行准备金短缺时,就会使得市场上的准备金利率提高即会出现准备金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这是市场中准备金需求增加的信号,央行这时就可以适应性的提供准备金,若准备金利率太高即金融体系中准备金严重短缺,就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偿付风险。关键是央行如何设定基准利率即货币政策目标的盯住量,可以说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变化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观测点。传统分析认为影子银行体系不能像商业银行那样吸收存款,因而为获得资金只能通过高利率吸引投资者,从而壮大自己的资金池,可能就会形成“储蓄转投资”的现象,这样就间接影响了央行对法定准备金率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如后凯恩斯货币论所述,准备金根本不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手段,因而其分析也是有误的。中央银行对发定准备金的控制只是为了保证银行体系的正常清算活动,避免出现偿付危机的一种有效工具。

2.3从货币乘数的角度

传统的理论认为货币乘数把基础货币(现金加准备金等高流动性货币)的变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即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在最简单的模型中货币乘数就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在现实中银行放贷是独立于准备金头寸的,因此银行发放贷款时并不受准备金的限制,银行能够在事后通过借入准备金的方式满足法定准备金的要求。银行的信贷行为受准备金价格(联邦基金利率)以及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但并不受准备金头寸的影响。后凯恩斯货币论认为货币乘数的概念颠倒了因果关系: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变化,并非是相反的。各种实证研究表明,准备金变化与货币供应量变化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恰恰就是美联储适应性调节的证据。因为美联储不能够对于准备金总量外生的进行控制,且美联储也就不会采用一个货币乘数去实现货币总量的控制目标。事实是准备金是赖于货币需求,当准备金增长率超过美联储所认为的与货币增长目标相协调的水平时,就会使得美联储提高银行的隔夜拆借利率并最终降低货币供给的增长。如果利率水平较高,就会使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减少法定准备金,也就是说只要有融资需求,即使利率提高,货币供应量还是会继续增加。这就导致货币乘数不稳定,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与准备金之间的关系无法成立。因而货币供应量的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化,从贷款创造存款的流程也可得知即:经济体的有效需求→产生贷款需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企业银行账户存款增加(当企业提走存款时,银行就需要准备金进行清算即需要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企业支付工资,工人收入增加→消费提高→企业利润增加→偿还贷款。

3结论及政策启示

在现代金融体系下,银行是在从事一种创造自身债务即银行货币的非中介金融机构。其创造自身债务的过程就是通过贷款创造存款,再根据清算需求寻求准备金进而寻找基础货币,而中央银行则通过再贴现或再贷款的方式适应性的提供准备金。因而货币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内生于经济体本身的过程,这样的理论分析和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中央银行不能够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应该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盯住目标并以目标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为盯住目标。对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体中的货币需求,因而中央银行应在进一步核算影子银行规模和合理预测经济体资金需求的基础上适应性的提供准备金,同时加大对信贷质量的管理,而非单纯的数量型控制。

货币理论 篇5

摘要:网络银行的呈现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传统银行业的产物,是银行业的1场革命。货泉的演化及网络货泉的呈现,证明货泉的本色就是从1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伴同着货泉产生的根本变化,1些与货泉有关的诸如货泉理论、货泉政策和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网络银行在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以及活气的同时,也对于传统银行理论带来必定的冲击,如网络银行前提下的网络货泉就将打破传统的货泉理论。

(1)货泉的演化及其意义

在商品[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经济中,货泉作为1般等价物的本色是不变的,但货泉的情势却跟着出产以及交流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翻开货泉发展的历史,咱们会看到:一.什物货泉。是人类最先的货泉形态。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经在不同时代内扮演过货泉的角色。二.金属货泉。其形态有1个从称量货泉到铸币的进程,在质地上有1个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进程。铸币的发生,是人类货泉史上的1次重大变革,打上官方烙印的金属才能成为货泉,贵金属垄断了货泉的地位。三.代用货泉。是在贵金属货泉流通的轨制下,接替金属货泉流通的货泉符号――纸币,是货泉情势的奔腾。四.信誉货泉。即充当流通手腕以及支付手腕的信誉凭证。如商业票据、现钞以及支票完整依托政府信誉以及银行信誉而流通。五.网络货泉的呈现。伴同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利用,电子商务的呈现,电子支付手腕应运而生。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而发生的电子货泉、数字货泉统称为网络货泉。网络货泉将跟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趋发展及其在金融业以及商品交流进程中的广泛利用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网络银行呈现后,网络货泉将成为1种首要的.货泉情势而施展其在商品经济流动及第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时期中,网络银即将使货泉变成1串咱们永久不可以见到什物的数字。在货泉的演化进程中,货泉愈来愈轻,愈来愈虚化。

跟着货泉情势的进1步演化及网络货泉的呈现,货泉的本色也愈来愈清楚地出现出来。货泉的本色纯价值体是在社会交流进程以及流通进程中被提炼、净化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流通成为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1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泉的结晶。”马克思正确地意想到货泉的本色是价值体,然而他尚无能够把它从金币的物资价值体中进1步提炼出来。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而至。经由第2次以及第3次技术革命,“社会蒸馏器”借助于电力推进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终于将货泉价值体从币材的物资价值体中分离出来,提炼到纸币的情势。就纸币来讲,虽然它还有币材价值体,但人们已经经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完整可以成为分离之物了。用最新信息技术设备起来的现代化“社会蒸馏器”,进1步蒸发提炼患上到几近完整透明的纯价值体――数字货泉、电子货泉。现在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货泉的本色就是从1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

(2)网络银行前提下,网络货泉对于传统货泉理论提出了挑战

伴同着货泉产生的根本变化,1些与货泉有关的诸如货泉理论、货泉政策和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1是数字货泉、电子货泉使传统的货泉理论体系遭到了冲击。传统的货泉理论体系将货泉等同于商品或者什物资产,所以货泉应当有价格。其实,货泉自身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拥有惟1的价格,它的价格表现为与无限种类的商品和不同货泉之间的兑换比率。此传统理论认为货泉金融体制严格受法律限制以及政府管理,货泉是法律的产物,但在网络货泉时期,电子货泉、数字货泉再也不拥有商品或者什物形态,无非它自身作为1种纯价值体,可以及其他商品相交流,它的价格是它与无限类商品之间的兑换比例,这因而又回到了物资直接交流时代,但这不是历史的单纯复归,而是货泉的1种更高形态,而且或者许是终结形态。此外,因为网络货泉――电子货泉、数字货泉是1种纯价值体,它施展的作用是完整自发的,而不像现行的纸币轨制,货泉的发行流通必需依托国家强制力。

2是网络货泉将促使货泉结构以及货泉内涵有所扭转。在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下,货泉呈现了新的形态,如信誉卡、电子货泉等,这些都是新货泉形态发生的前奏,这是1种依靠全世界以及网络银行发生的虚拟的无货泉实体的数字符号。网络货泉是货泉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情势。网络货泉跟着网络银行发生而发生,跟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而发展。将对于传统的货泉结构以及货泉内涵发生深远影响,乃至某种意义上扭转其意义。其1,网络货泉将部份替换流通中货泉的作用使患上传统的货泉定义尤其是基础货泉的定义遭到了挑战,基础货泉一般为指创造存款货泉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筹备金与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这二者的总以及。而网络货泉的呈现,使货泉什物形态虚拟化,商业银行自己实现了部份货泉发行,在实质上部份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泉的特权;其2,网络货泉对于流通中部份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传统意义的基础货泉的作用遭到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泉供给,其进行创造存款货泉的存贷流动,提供货泉供给的数量,都树立在基础货泉上,基础货泉及其增减变化直接抉择着商业银行筹备金的增减,从而抉择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泉的数量。而网络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这类能量减弱,再加之网络货泉是商业银行自发地创造的,且拥有快速的瞬息万变的特色以及颇具信誉风险,也使患上网络货泉创造货泉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泉能力不同。

3是网络货泉对于货泉供给以及货泉需求发生重大影响。网络货泉部份替换流通中的通货,部份通货以数字化、虚拟化情势呈现,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泉供给的1部份,因而对于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泉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泉M一。M一=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流通中的通货在M一中占比重较大,所以网络货泉虚拟以及替换部份通货,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狭义货泉M一,其主要表现是:其1因为货泉数字化、虚拟化,流通中的通货数量会减少而影响M一;其2是因为虚拟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货泉存在情势的不不乱性,对于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带来不不乱性,从而会扭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影响M一;其3是通过货泉乘数对于M一发生影响。作为货泉供给之源的基础货泉,可以引出数倍于本身的货泉供给量把货泉供给量与基础货泉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网络货泉既影响基础货泉也影响货泉供给量,自然其比值瓜葛也要遭到影响,从而影响M一。

网络货泉对于货泉需求方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货泉部份替换流通中的通货,加快了货泉的流通速度,从而对于货泉的需求会减少。此外,网络货泉中如信誉卡、电子货泉还有信誉创造的作用,也使患上对于货泉的需求处于不不乱状况,从而致使利率波动,利率的波动又反过来致使货泉需求的不不乱。货泉需求的波动加大,就会降低利率作为货泉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作用。

货币理论 篇6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域经济货币联盟

最优货币区域,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为“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 或是几种货币, 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 其汇率在进行交易时互相钉住, 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一、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发展

1.20世纪60年代。1961年, 蒙代尔第一次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组成货币区的一个经济标准, 即要素的充分流动性标准。他认为, 当要素在某几个地区内能够自由流动, 而与其他地区之间不能流动时, 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几个地区就可以构成一个“最佳货币区”。

其后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麦金农(Mckinnon,1963)认为应以经济开放度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肯南(Kenen,1969)认为应以生产的多样化程度为标准; 英格拉姆( Ingram ) 则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而托尔和威利特(Tower and Willett,1976)、哈伯勒(Harberler) 和弗莱明(Flemming) 则把注意力从微观的供求变动转移到宏观经济现象上, 提出通货膨胀和政策一体化的标准。

2.20世纪70年代。因为前人的努力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形成条件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突出该理论的正面效用同时忽略了成本的产生。该理论在70 年代的进一步发展,开始转向对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分析。

加入货币区的好处有:(1)降低交易成本;(2)不变的固定汇率减少了不确定性, 并能排除伙伴国之间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3)节省成员国的外汇储备, 降低储备成本;(4)货币一体化能促进经济政策的一体化。而加入货币区的成本则包括:(1)单个国家失去了货币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权;(2)国家财政政策的决策权受共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限制;(3)有可能加剧失业;(4)有可能恶化本已存在的地区失衡。

3.20世纪70年代后理论的新发展。进入80 年代, 经济学家通过大量运用历史经济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联盟内政策的协调以及其有效性的分析。格鲁夫认为,在理性预期及政府政策随意性存在的前提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借助同另一个货币政策声誉比本国更好的国家结成货币联盟部分或全部实现。格鲁夫的这一分析既为近年来拉美趋势加强的美元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也为东亚国家危机后重建其汇率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二、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批判

对该理论的批判很多,但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理论发展变化是一个主要的批判点,而另一个方面则集中于批判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具体来说:

第一,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致使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的结论值得进一步商榷。

第二,无论是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还是后来新的理论, 都只强调了实际经济因素对组成和加入货币区的影响却忽视了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三,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

总的说来,仍然有许多声音认为该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依然不够成熟, 线索过于庞杂, 难于梳理。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欧元区

最优货币理论区理论的实践就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

欧元区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市场, 实现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同时,有效地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及货币政策。

欧元的流通促进着欧洲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其成功运作更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即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货币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四,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1.亚元: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和欧盟相对成功的示范效应,加之亚洲经济的日益发展与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 亚洲一些国家和学术界也提出了加强本地区货币合作的想法和建议, 而且很多已经开始付储实施, 这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 货币合作有着十分严格的基础性条件, 就目前亚洲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来看, 仍存在很多的難点。归纳而言主要有:

首先, 目前东亚各国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颇多,尤其是对资本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严格限制,这与蒙代尔提出的要素流动性标准相去甚远。其次, 经济开放度。东亚一般对美国市场依赖比较大,对美贸易额较大。区内贸易占各国与地区贸易额的比例总得说来不是很高,而且不同国家差别较大。再次,产品多样化。除中国、日本等建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外,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产品分散程度较低。

基于最优货币区特性指标的分析, 再加上东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在东亚建立通货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学者们普遍认为, 东亚经济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 东亚货币合作的前途也是乐观的。

2.对我国国内单一货币政策的质疑—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视角检验货币区域效应。换一个思考视角,“最优货币区”可以大于国界范围,也可以在一国国界之内。对每一个国家,尤其是民族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而言,其自身作为一个单一货币区是否达到最优货币区标准,对其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将有很大的影响。

已有学者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各项标准,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做出初步判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通货膨胀率相似标准等多项指标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离“最优货币区”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可能性也较大。

货币政策理论文献综述 篇7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般是指, 一国货币当局运用特定的政策手段和工具, 通过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有效的作用于实际产出, 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概念, 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必要的,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减少宏观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

汉森在《财政政策和商业周期》 (1941) 一文中, 提出了以“反经济周期”为目的的“补偿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不追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只求在经济周期的整个期间实现收支平衡。

弗里德曼等在《货币政策的作用》 (1968) 一文中, 先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然后在对货币政策的作用阐述了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对货币政策力所难及的方面加以概括, 并指出货币政策如何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巴罗在《一个自然率模型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1981) 中, 提出自然利率模型, 认为货币政策有规则的部分对商业周期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货币增长率经常变动, 并且货币当局倾向于实施逆周期政策, 这种行为与理性预期均衡是一致的。

Cochrance (1995) 通过建立预期—非预期模型和粘性价格模型两种结构性模型, 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

Cecchetti et al (2006) 以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的货币政策操作作为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 并进一步将导致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提高分离出由于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的贡献, 进而可以得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社会福利改进中所起到的作用。

亚力山德罗-弗拉米尼 (2007) 探讨了在通货膨胀目标下, 内生的不完全汇率传递究竟如何影响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得出的结论是:与不完全的汇率传递效应相比, 滞后的汇率传递效应对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更大。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货币当局采取具体措施开始, 到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需要一段时间, 同样需要具备一个良好关联效应的传导环节。这个传导的基本途径, 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 (1911) 中提出货币数量论, 根据交易方程式MV=PT, 提出一般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之间是同比变动的这一命题。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提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为:M→r→I (或C) →Y, 希克斯 (1936) 将其概括为IS-LM模型, 后萨缪尔森等学者对其不断完善, 最终形成了完整的IS-LM经济模型。

莫迪利亚尼 (1971) 提出财富效应理论, 提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概括为: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上升, 然后股票价格上升, 财富增加, 刺激消费和产出增加。

麦克勒姆在《目标, 指标以及货币政策工具》 (1989) 中指出, 基础货币增长率随着名义GDP增长率与设定的目标之间的离差的变动而变动, 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名义GDP增长目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移动平均值;名义与实际GDP之差。

自1911年欧文·费雪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直接机制以来, 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 各种理论在各大经济学流派相互争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有: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主义利率传导机制。

三、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一方面,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是否是非对称的;另一方面, 相同货币政在不同经济周期实施是是非对称的。

凯恩斯 (1936) 提出,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改变来改变投资和消费, 进而作用于实际产出, 在经济严重衰退时,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变得非常大, 此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弗里德曼等人 (1963) 通过分析美国1924年到1927年大萧条期间的货币政策, 发现大萧条时美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紧缩的, 当时的经济现实说明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是无效的。

Cover (1992) 研究发现, 不管货币供给的冲击能否被预期, 对产出没有影响的是正的货币政策, 能使产出下降的是负的货币政策。

Garcia在《货币政策的效应是非对称性的吗?》 (1995) 中发现, 在经济衰退到扩张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具有潜在的非对称效应。并且, 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中产生的影响比在经济扩张时更大。

Peersman (2001) 通过对欧元区7国货币供给冲击的研究, 发现在衰退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更为显著, 而且不同国家效果是不一样的。

Kuzin和Tober (2004) 通过对德国货币政策效力的研究, 指出货币政策依赖于经济状态, 在经济衰退时对利率更敏感, 此时货币政策效力更强。

四、结语

新的金融工具和机构不断涌现, 国际资木流动规模不断加大, 如何对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做出选择, 对宏观调控决策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WTO框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会发生较大变化,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先进研究成果, 立足国情, 提高政策透明度,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以真正发挥利率调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颖.内生货币供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5) .

[2]吴晶妹.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评论, 2002 (3) .

马克斯·韦伯货币理论述评 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纯而又纯的经济,都会掺杂着各种其他社会因素,货币作为经济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亦是如此。货币所承载的不单单是经济,还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于货币的研究不能单纯地采用经济视角,要结合社会、哲学、伦理、政治等各个因素。只有多角度剖析货币概念,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货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这条道路上,韦伯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韦伯货币理论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韦伯对货币经济维度的分析

韦伯认为,理性主义的发展会催生出现代化国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是西方社会的合理化。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世界观的合理化(新教伦理)导致文化的合理化(资本主义精神)进而引起社会的合理化(科层制)。可见,合理化概念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是韦伯理论的精髓,是韦伯体系的一条主线。正如卢格斯·勃鲁巴克指出,“最近的研究证明,在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一个十分一致的论题就是合理性的观念,特别是作为当代西方文明特征的‘特殊的和独特的合理主义’的观念”。在韦伯看来,这种合理主义和合理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当代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当代生活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在《经济与社会》第二章中,韦伯以其合理化概念为起点,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把握了合理经济行为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从一种纯技术的观点看,货币乃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就是说,它在形式上是为经济活动导向的最理性手段”。

韦伯首先提出了市场合理性概念,“这里所说的合理性是这样一种力量:它推动有意在市场上买卖货物的阶层以市场行情为取向从事经济活动”。这里的市场合理性概念就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自由竞争,市场交易只取决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接下来,韦伯提出了经济行动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前者将被用来指在技术上可能的,并被实际应用的量化或者核算的程度;后者则是指按照某种终极价值观的标准,通过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向既定人员群体供应货物的程度,不管这些标准的性质是什么。韦伯认为,如果经济体内的购买、售卖、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能够用数字形式进行表述的话,那么经济活动系统就是形式理性的,而货币的使用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点。

为了证明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也是在形式上引导经济活动的最理性手段,韦伯在书中阐述了货币计算的五个结果:一是根据市场行情,对生产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估价;二是以账面形式比较不同行动的利润;三是以货币形式比较某一时期内货物和资产的变动;四是对收支进行事先预估和事后核实;五是根据以上的结果安排消费,利用核算期内可用的货币,根据边际效用原则获取必需的效用。从以上货币的使用结果可以看出,货币充当计算工具之后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大大增强了,为经济参与者进行理性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理性经济行为的覆盖范围。货币是一种神奇的数量单位,一把可以随意伸缩的尺子,能够衡量近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量化。

接着,韦伯对货币经济和自然经济进行了比较。用货币进行核算的经济即为货币经济。在货币经济内,经济行动典型的以体现在用货币计算的市场行情为取向。自然经济指的是不使用货币的经济,主要是存在于物物交换的社会。随后,韦伯分析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即实物计算的难题。物物交换在一定范围内只有同质的货物才能够进行量的比较,才能明确地用去主观化的数字进行比较。而面对不同种类的生产资料,它们的不同使用方法,以及最终产品的不同质量进行比较,实物计算就捉襟见肘了。相反,货币计算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物计算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如今,根据不同种类原材料的用途以及处理这些原材料的不同方式来比较不同种类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办法是根据货币成本去计算相比较而言的盈利。在这一点上是实物计算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比较,韦伯进一步论证了货币计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货币经济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最后,韦伯阐释了货币经济形式合理性的实质条件:相对自治的经济单元之间的市场斗争,即自由的市场竞争。韦伯指出,市场的自由不存在非理性的人为干预,既不存在强加于人的、经济上的无理性的垄断,也不存在自发的、经济上理性的(即以市场为取向)的垄断。只有在自由的市场条件下,货币的形式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进而导致社会经济行为的全面理性化。

货币不仅是合理化的计算工具,货币以及货币经济还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韦伯指出,市场和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构成了以纯粹的自我利益互为取向的行动类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体开始关注于自身需求和利益得失,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使得个体可以在比较中进行权衡取舍,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换活动中逐渐形成基于自身需求与利益得失的个体意识。这种渐渐强烈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时代那种模糊的个体意识、那种坚固的共同意识是不相容的。此外,货币的存在给予了个体可以理性地衡量自身利益得失的手段,拓展了其对自身利益的衡量范围。同时,也统一了不同个体对自身经济行动的衡量标准,使得其对自身利益的权衡更加理性客观,利益比较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反过来,对自身需求和利益清醒客观的评估强化了个体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加剧了个体从共同体中的分化。在这一点上,韦伯受到了西美尔的影响。西美尔认为,货币推动了越来越复杂的专业化劳动分工的形成,促使了社会分化与整合。韦伯提出,“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共同体的内在解体上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货币经济给以个人单独的收益和消费在客观上的可计算性;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作为中介的间接交换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可能给予他们自由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二、韦伯对货币社会维度的分析

韦伯货币概念的背后不单单是合理化的经济因素,更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纷争。“货币并不是一种善意的不确定的有用效益的指令,人们可以不在原则上排除价格的打上人与人斗争烙印的性质就能随意改造这种指令,而首先是斗争手段和斗争价格,但是,仅仅是以对利益斗争机会采用量的估计表达形式的计算手段”。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到处充斥着利益冲突,也随之充满了竞争,而竞争或者说斗争的主战场就是市场。在市场上,人们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并且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着对抗,进行着排挤。在这个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只有作为媒介的货币才能成为连接人与人的纽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市场斗争的武器。人们讨价还价,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是利益冲突和妥协的产物,也是权力较量的结果。这种竞争是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活力的源泉之一。个人与个人在以货币为武器的市场上相互斗争,硝烟散尽之后,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得到了满足与实现。

货币另外一个社会因素的体现是其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而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韦伯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存在一种货币制度。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货币制度必然被统治集团所垄断。“现代国家对货币业已独占两种垄断:通过章程,完全独占对货币制度的垄断;几乎毫无例外地独占对货币制造发行的垄断”。货币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附属物,其政治角色必将超越其技术角色并占据主导地位。货币制度必须首先服从于权力,然后才能服从于市场。由此,货币制度便自然而然地向统治集团和特定利益群体倾斜了。异曲同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其1999 年获奖后发表的经济学演讲中曾表示:“货币因素在许多政治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20世纪政坛中的无数次风云变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韦伯列举了通货膨胀的例子。他指出,可以大规模廉价的生产纸币让私人利益在暗地里涌流,没有人会在乎货币的恰当数量和类型,在乎的只有纯粹的个人利益。他强调“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增强某些利益集团购买力的特殊途径”。利益集团不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也不会理性地把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放在首位,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借助通货膨胀来维持扩大自己的购买力,尽管这种增发的货币在财政上已经毫无必要。利益集团通过政治和货币管理机构内部对货币政策产生压力和影响,进而改变货币政策的轨迹。对于国家而言,通胀有着巨大的财政诱惑力,随着名义货币收入的增长,国家收入会大幅度提高。最后,韦伯指出,虽然金属本位货币的运行带有机械的特性,但在市场经济中能够达到高度的形式合理性,因为它使得经济行动完全以市场优势为取向。

三、对韦伯货币理论的评价

马克斯·韦伯以其合理性概念为内核,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构建了韦伯式的货币理论,具有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创新意义。然而,其以合理化为线索推导出的货币概念陷入了唯心史观的困境。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应的生产方式,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改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是特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产生了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即宗教、文学、艺术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货币经济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催化剂,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但绝不是社会发展更替的主导因素,只有生产力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韦伯将新教的合理化世界观作为起点,推导这种合理化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改造过程。合理化的理念在社会中一旦形成,就会开始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迫使社会各个方面向合理化发展。社会的合理化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有效地计算手段,进而可以对社会行为的结果,对个体利益得失进行量化比较,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形式合理性。于是,货币作为最合理的计算手段应运而生。可以看出,韦伯的货币观是颠倒的,是唯心主义的。事实上,货币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逐步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而不单单是合理化理念推动而成的。虽然韦伯的货币观在货币的诞生上有着唯心主义缺陷,但在现象层面,货币的确如韦伯所讲,有利于经济行为的量化比较和人们的选择取舍,使得各种经济行为具有形式理性,对市场拓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在韦伯的语境里是符合合理化原则的。当今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价格引导机制不强。需要尽可能地发挥货币这“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和最理性的经济导向手段”的作用,创造出货币发挥其自身潜能的平台,即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监督作用,让货币经济的形式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韦伯将货币看作是人和人在市场上相互斗争的武器,这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但没有深入到本质层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货币拜物教的存在,是货币统治人而不是人对货币的支配。把货币完全定义为服从于人指挥的武器是一种概念上的想象,否认了资本对人的奴役,否认了人的异化。另外,把市场上的斗争归结为原子式的平等的个人的竞争是不符合现实的。个人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背后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背后所属阶级的斗争。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自己的阶级而存在,他们只不过是阶级的一分子。韦伯将每个人视作市场上公平战斗的战士,是一种模糊现实社会中阶级存在的说法,有其局限性。但是,韦伯把市场竞争看作是拿着货币武器的斗争,是在现象层面对市场经济特征的有价值的提炼和概括,刻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和解决矛盾的方式。

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现代社会中,信用货币已经基本上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态。充当政策工具的信用货币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不断地促使政府通过操纵货币数量去满足某个地方或某个群体的要求。同时,为了政治和财政目的,当代政府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任何数量的信用货币,致使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海量信用货币极易催生出各种金融泡沫,成为时刻悬在实体经济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正如哈耶克所说:“那种一直遭到相当正确的指责的市场秩序的主要缺陷,即其容易导致周期性的萧条和失业,其实主要是政府长期以来垄断货币发行所致。”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对于当代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启示意义。要适度地运用赤字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要健全货币制度,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社会科学史上的巨匠。其对包含经济和社会双重维度的货币概念的整理和剖析可以深化对货币本质的理解,为货币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整合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可见,韦伯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还需要不断地挖掘下去。

摘要: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货币概念。在经济层面,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是经济行为合理化的技术性工具,货币经济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层面,货币是人与人在市场上进行斗争的武器,是一种被统治集团垄断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韦伯的货币概念实现了对传统货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但却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没有看到货币背后的经济本质,模糊了社会现实中的阶级存在,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货币,经济维度,社会维度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潘华凌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郑晓松: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逻辑进路[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卢格斯·勃鲁巴克:合理性的限度: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伦理思想[M].伦敦,1984.

[4]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5]赵文力: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09(3).

[6]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浅析亚当·斯密的货币思想理论 篇9

一、浅析斯密论货币的购买力

斯密认为, 国民真实财富的大小取决于纯收入的大小而不是总收入的大小。固定资本中的机器和工具都不是社会纯收入或是总收入的一部分, 它只是资本的一部分。机器和工具的维护费也不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货币也是如此。构成社会收入的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不是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货币不是社会收入的一部分, 货币只是货物借以流通的轮毂, 而和它所流通的货物大不相同。在这里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货币理论即货币的购买力。斯密认为货币是指两种价值;1.是指货币内所含有的金量, 2.是指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价值。但是货币所代表的财富决不能同时等于这两种价值, 却只能等于二者之一, 但与其说等于前者, 毋宁说等于后者, 与其说等于货币, 毋宁说等于货币所值。他认为货币所代表的不是货币或货币中所含的金量本身, 而是代表着一定的购买力。人们获得货币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只是手段, 货币只是一个可供交换使用的媒介工具, 而真正的目的是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即货币能够换回多少生活必须品, 便利品和娱乐商品等。正如斯密所说:“如果这一个几尼竟然不能换得什么物品, 那么它的价值就像破产者所开出的票据, 同样没有价值。抛开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 货币什么都不是。英国20世纪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提出, 人们持有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它的购买力, 也就是为了它所能购买到东西。因此, 他所需要的便不是若干单位的货币本身而是若干单位的购买力。同时斯密也认为收入代表着个人的消费或购买力, 因此社会收入是购买力, 是那些辗转在每个人手中的金块陆续购得的货物。

二、浅析斯密的货币金融思想

斯密在《国富论》第二篇第二章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货币金融思想, 他认为维持货币费用的减少, 必然会增加社会的真实收入, 节省的费用会增加产业的基金, 从而增加投入的资本, 增加社会的生产物即社会的纯收入。所以用纸币来替代金银币是有好处的, 它不仅可以降低维持货币的费用, 还能替代金银币在市场上起到流通作用。有了纸币, 流通界无异使用了一个新轮, 它的建立费和维持费, 比较旧轮, 显的轻微的多。然而国内的流通渠道只能容纳刚够流通国内全部年产物的货币量, 纸币的发行必然会充满流通界, 将金银币挤出。这样便会

产生一个溢出效应, 多余的金银币便会溢出, 那么人们就会把溢出的多余金银币输往国外。但这巨量金银送往外国, 决不是无所为的, 决不是送给外国作礼物的。它的外流, 定然会换进一些外国货来, 供本国人消费, 或转卖给别国人民消费。斯密认为人们用来购买所需商品之中就包括用于增加生产物的原材料和工具等, 这样便可以增加国内的生产投资, 进而增加一国的年产物, 增加其社会纯收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斯密关于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金融思想。银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会起到扩大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目的, 从而扩大国内的生产物, 增加社会的纯收入, 使得商业发展的速度加快。这一观念被认为最早来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国家货币经济干预论。但斯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只是认为纸币是廉价的商业工具, 它可以减少金银币的维护费用, 把节省的费用投入到生产中, 以便增加社会的总收入或纯收入。

斯密认为银行发行的纸币代替金银币的流量不能超过其所代表的价值。如果发行过多, 多发行的纸币一定又会流回银行去兑换金银币, 必然会引起挤兑的麻烦, 增加银行经营风险。但斯密只是强调货币的溢出效用, 并没有意识到多发行的货币会引起物价的上涨。

斯密认同银行的融资作用, 认为银行的作用主要是盘活那些暂时不用的资本, 使这些闲置的钱能投入到资本经营之中, 变成有利于增加国民财富收入的可用资本, 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银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而不是滥发纸币, 把钱贷给一些还款能力不足的人或是企业, 用于一些投机的事业上。这充分反映了他稳定发展的货币金融理念。但是在我国当今社会的金融发展之中却恰恰忽略了这种谨慎、稳健的金融发展理念。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斯密的学说虽然受时代的影响有其不足之处, 但他的学说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至于对后来的经济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 经济学最热门的主题都可以在斯密的作品中找到源泉。他关于货币购买力的理论详细的揭示出了货币的本质。而他的稳健的货币金融理念也初步的揭示出银行金融业主要的目的和作用。虽然斯密那个时代距今已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但他关于货币的思想理论对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借鉴。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他在其巨著《国富论》一书中阐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理论, 其中在货币思想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文将主要阐述斯密关于货币的购买力及他的货币金融思想理论。

关键词:斯密,货币购买力,货币金融思想

参考文献

[l]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凯恩斯的早期货币理论研究 篇10

1920年, 英国爆发了一战后的首场经济危机。1923年, 凯恩斯针对这次危机出版了《货币改革论》, 在这本书中, 凯恩斯详细分析了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如何摆脱经济困境的对策。在货币理论上, 此时的凯恩斯受古典货币长期中性理论的影响, 继承并发展了庇古的剑桥方程式。他认为在庇古的剑桥方程式中, 以小麦的数量来表现货币的价值 (即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多少小麦) 回避了物价问题, 他对庇古的剑桥方程式进行了修改, 取而代之是如下方程式:

式 (1) 中n为现金总量, p为一个消费单位的价格, k为以现金形式持有的消费数量;m为人们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的消费单位数量, r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凯恩斯认为和由货币当局决定, k和m随经济周期波动, 在繁荣时期, 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非货币资产, 货币形式的消费单位k和m减少, 而在萧条时, 人们倾向于持有更多的货币形式的消费单位k, 非货币资产m就会减少。因此, 它的货币数量论更加突出了调节货币数量以保持价格稳定的政策含义。凯恩斯指出:“如果k、m和r都保持不变, 则n和p成为正比变动, 因此, 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节n和r, 或是通过利率影响k、m, 从而影响价格p, 获得价格的稳定。……具体来说, 在经济萧条时期, k和m增加时, 货币当局通过降低银行利率r就可以维持原有经济的均衡状态。如果利率政策不能奏效, 则可增加货币总量n, 以便抵消k和m的变动, 这样价格同样会保持稳定, 在经济繁荣时期, k和m下降时, 货币当局可以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相反的操作[1]。

以上可以看出, 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相比, 凯恩斯认为引起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更多, 作用过程也更复杂, 并且此时的凯恩斯已经对市场自发调节能够自动实现价格稳定的古典观点产生了怀疑, 因此, 与古典货币理论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同, 他提出货币当局应该对利率和货币量加以干预, 以实现价格稳定。但在这一时期, 其货币理论的本质仍然是货币数量论, 其货币理论也是围绕价格稳定来构建的, 他坚信货币长期中性的古典信条, 所以他在提出货币当局对利率和货币量控制以实现价格稳定的方案时, 完全没有提及货币变动或者利率变动对产出带来的影响。

二、《货币论》中的货币理论研究

在经历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后, 英国经济进入了长达10年的萧条时期, 而同时期的美国则迅速摆脱危机影响, 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这使得凯恩斯逐渐意识到他在《货币改革论》中提出的理论过于简单, 忽略了许多与经济相关的复杂因素,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 传统经济学的捍卫者们大大低估了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结论和简单得多的实物交换经济状态下的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影响深远, 在某些方面, 已成为本质上的不同。”[2]于是凯恩斯又在1930年发表了《货币论》, 这本书对20世纪20年代许多重大经济问题以及货币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如何稳定价格, 此时的凯恩斯依旧没有摆脱古典货币长期中性理论的影响。

《货币论》是在《货币改革论》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 他对《货币改革论》中的货币数量论重新进行修改, 增加了更多影响价格的因素, 将其扩展成为“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 其形式如下:

(2) 式为消费品物价水平方程式, (3) 式为全社会物价水平方程式。其中p为消费品的当期价格水平;e为全社会当期总货币收入, 它由要素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和企业家报酬组成;o为全社会生产的总产量;k为投资品部门所获得的收入;s为储蓄;r为消费者所购买的消费品数量;q为全部产品的当期价格水平;i为新生产出的投资品增量的当期市场价值。以上两方程的含义都是: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利润。在写作《货币论》一书时, 凯恩斯已意识到了古典学派关于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观点的错误, 并把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的矛盾看成是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的病根。根据以上二个方程式, 凯恩斯认为物价波动是由于储蓄和投资率的波动引起的, 当投资大于储蓄时, 物价上涨, 企业家可得意外利润;当投资小于储蓄时, 物价下跌, 企业家形成意外损失;投资等于储蓄时, 利润等于零, 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另外凯恩斯借用了维克塞尔积累过程观点, 认为投资与储蓄的差额决定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差额, 如果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 投资大于储蓄, 经济扩张;如果市场利率超过自然利率, 则会使投资减少, 经济收缩;如果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 则经济保持均衡。要稳定价格, 必须使“意外利润”为零, 方法是使新投资等于储蓄, 使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 也就是满足前面所述的三个均衡条件。

三、凯恩斯早期货币政策主张

在政策方面,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给予中央银行更大的权力, 让其大胆采取措施放松或收紧信用, 调节利率, 以刺激或抑制投资率, 从而稳定价格水平。显然, 凯恩斯的这种货币理论已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有很大的不同, 他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 加进了维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 认为货币作用于价格的机制是由利率中介来完成。而古典货币数量论却认为价格水平直接受货币数量或流通速度的影响, 与利率完全无关, 因此在《货币论》中, 凯恩斯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货币政策思想, 他认为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自动调节储蓄与投资的失衡, 因此凯恩斯提出了多项中央银行干预经济的主张。

四、对凯恩斯早期货币理论的评价

与《货币改革论》一样, 在《货币论》一书中, 凯恩斯论述的货币问题仍然是围绕如何稳定价格进行的, 同样他也没有考虑货币变动2015年第1期中旬刊 (总第576期) 时代Times对产量影响, 在他提出的“货币价值基本方程式”中, 产量是被假定不变的, 因此凯恩斯在《货币论》的货币理论本质上仍属于货币长期中性论。以后, 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序言中还提到了这个问题, 他写到:“该书 (《货币论》) 所谓的基本方程式, 是在一定产量这个假定之下所得到的刹那图……对于产量变动的后果, 并没有充分的讨论。”[3]“货币被当成了供给之外的一种力量”[4]。因此就其实质而言, 此时的凯恩斯仍是一种中性的货币观, 但此时的凯恩斯已经认识到了市场机制固有的一些缺陷, 并主张政府利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物价水平, 这也说明此时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已经开始脱离古典主义的货币面纱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改革论》.商务印书馆, 1979年, 金融Finance NO.1, 2015 (Cumulativety NO.576) 第33~45页.

[2][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货币论》.商务印书馆, 1997年, 第66~72页.

[3][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 2004年, 第2页.

货币理论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主要内容;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1.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货币首先是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首先从商品的价值表现开始,而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关系发展的早期,商品交换只表现为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就是物物交换,还不需要独立的价值表现形式。随着商品关系以及商品生产者的社会性质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伴随着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最后的货币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也逐渐由个别等价物发展到特殊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最后由金银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从揭示货币起源之谜中阐述出来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集中体现了商品的交换关系,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货币同其他商品的交换关系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表面上看货币是‘物’,货币形式体现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他们揭示出来。”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表现的是货币的社会属性。货币商品除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取得了形式上的使用价值,即货币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首先,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因此也是商品流通的中介,正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使本身不能运动的商品流通起来,实现了物与物的交换所反映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恰好决定了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次,货币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一个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和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实际上是说明了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的依赖关系,因而是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的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量,这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实价值

1.对繁荣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研究马克思的货币相关思想有助于提高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水平,为货币理论的现代发展提供多学科视角,进一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从整体上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2.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和完善时期,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未完全确立,在社会上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价值困惑和道德冲突,人们片面追求资本的增殖导致社会犯罪、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价值困惑和道德缺失在现实中的反映。重温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理性地看待货币、资本,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防范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贪婪、腐败、道德堕落、极端利己主义等丑恶现象,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货币本质培养健康的货币观

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要对有可能出现的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保持高度的警觉。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统摄市场经济,防范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各种丑恶现象。研究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理论中的人文价值关怀,用批判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市场经济的历史作用,有效地约束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当代中国人需要一种成熟、健康的货币价值观。同时,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货币本质,深刻理解货币与人性、货币与人的价值、货币与自由及货币与交往的关系,培养健康的货币心理,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蔓延和对人性的侵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最终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作者简介:杨柳(1991—),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法学硕士在读,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理论与启示 篇12

关键词:布坎南,货币宪法,规则,通货膨胀

货币影响个人财富、市场交易与社会稳定,币值稳定、抑制通胀关系到自由社会的根基[1]。但学界多从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技术角度探讨货币问题,缺乏对货币基本制度的研究,布坎南对货币宪法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集体决策过程的分析,布坎南指出货币问题的核心是要保障竞争与选择自由,他从政府的理性人假设推导货币制度规则的必要性,并通过规则化相机抉策的货币政策防止利维坦式政府对货币的操纵[2];同时,布坎南认为如果国家发行货币与实施政策调控的权力不受规则指导,单纯的货币技术性分析并不能真正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必须确立货币宪法。对布坎南的货币宪法思想的探讨可以为理解宪政经济学增加一个有益的视角,特别是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可以为人民币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为我国币值稳定的制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一、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的发展脉络

布坎南的研究主要涉及财政和税收问题,由于货币与财政税收问题联系紧密,货币问题也是布坎南宪政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坎南的货币宪法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中初,他专门就货币宪法撰写了《货币垄断与通胀:一个适用宪法约束政府的情形》一书,直到2009年他还就此问题发表论述,布坎南的货币宪法思想发展清晰体现在随后的《征税权》、《民主中的赤字》和《理性的规则》等论著中。

(一)可预测性:货币宪法的标准

《可预测性:货币宪法的标准》是布坎南最早论述货币问题的文章[3],通过将单位币值的可预测性与天气预报相类比,布坎南指出:如果能够准确预测货币价值变动,就可以为安排生产、配置资源提供有益指导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利用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的古典二元划分,布坎南阐明币值可预测性标准是对绝对价格变化的预测,可预测性是对一组物价指数长期变动的平均值的预测,货币的可预测性能够通过对未来绝对价格走势的计算来减轻市场的不确定性。

货币的可预测性可以通过管理型与自治型(商品制)两种货币制度整合进货币宪法,所有经济政策均由个体实施,而个人难免犯错,通过自发方式而非人为控制来保证可预测性的自治型货币制度在现实中更为可行[3]。理想的自治型货币制度下,基准商品的生产能准确反映所有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在经济中的权重关系,总体经济能按比例体现在商品货币的生产过程中。在不充当货币时,如果商品货币的价格能够和物价指数同比例变动,则只需要货币当局承诺以预先确定的价格无限量地买进或出售该商品货币,就能以相对简单的制度变革达到货币的可预测性。

虽然现实中不存在理想的商品货币,但这并不表示自治型货币制度无法实行,实际上,更好或更差的商品制是可以存在的,因为对商品制的评价取决于实际基准商品承载理想基准商品特质的多少。在这个意义上,布坎南认为普通的砖也可以考虑充当基准商品[3],而且这种货币制度将能够以与其他商品制相类似的方式运行。

(二)货币垄断与通胀:一个适用宪法约束政府的情形

《货币垄断与通胀:一个适用宪法约束政府的情形》是布坎南与布瑞南1981年合作的著作,该书第一部分以两则对应于不同货币制度的寓言开始,阐明货币不仅仅是技术分析的对象,还包含基本制度维度。布坎南指出凯恩斯主义会导致对预算赤字的偏好,而且在公共利益之外,有内在发展动力的政府更类似于垄断者,被赋予不受限制的货币创造权后,政府会利用此权力最大化税收,从而必然导致通胀。该书第二部分分析了政府货币创造的垄断权,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拥有创造货币的垄断特权,垄断者通过首期货币的发行就可获得货币的所有交换价值,通过在首期后发行足够多的货币,货币当局可将现有货币的资本价值减少到接近于零。政府与个人的货币博弈不公平,因为个人必须在政府下一期发行货币前作出持币选择,而政府永远可以在个人行动后再选择策略。在这个意义上,通胀对货币所征收的税是回溯性的。回溯性使人们更易受到侵害,个人无力防止政府货币权力的侵害,从而引出了对货币宪法的需求[2]。在指出货币垄断特权的不正当性后,布坎南在第三部分在理论上阐明了多种在契约论的宪法检验中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抑制货币垄断导致的通胀,并能保障货币秩序的货币制度[2],这些制度共享了货币宪法的正当和合意性。

(三)货币的宪法化

2009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朝圣山学社会议上,布坎南再次以《货币的宪法化》一文探讨了他一直关心的货币问题[4],从社会契约角度探讨币值安全的意义,指出货币是表征秩序的符号,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商品。1971年后,货币不再有商品基准,而是纯粹的或Fiat交换和记账单位,货币完全依靠发行机关将其供给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保持价值。由于货币本身没有价值,而且制造成本(印刷纸张)接近于零,就不存在节约制造的经济理由,而商品制货币需要耗费资源来创造使用价值。认识到商品制和Fiat纸币货币间的基本区别,对货币宪法制度设计和运作有深远的寓意,布坎南相信通过货币的宪法化可以建立起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4]。

二、货币宪法的理论根源

从1962年最早论及货币的可预测性,到2009年在朝圣山学社会议上对货币宪法化的探讨,布坎南的货币宪法思考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这一思想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宪法的必要性。基于宪政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布坎南虽然没有勾画出现行金融体制下货币宪法化的具体步骤,但对需要货币宪法的理由进行了论述,这体现为对国家干预的反思、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预设以及个体自身的内在矛盾。

(一)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

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源于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在货币事务上担任更积极的角色,当总需求不足时由预算赤字拉动需求,而总需求过剩时就创造预算盈余。民主选举政治下,政府有创造赤字的激励,却缺乏创造预算盈余的动机,因此凯恩斯主义在平衡商业周期中使政府预算面临危险的不对称,而这个不对称就是赤字偏好的根源[2]。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民主社会倾向于尽可能地诉诸增发公债以借贷融资,不断增加的公债自然会强化增发货币的激励,或者直接促使政府发行货币弥补收支差额,这两种方式都会使货币供给增加,推高物价,这种赤字财政必然会导致通胀[5]。

政府发行足够多的货币可以使现有货币的资本价值减少到几乎为零。当个体预期到持有货币的资本价值将被通胀全部没收时,没有人会持有货币,则经济会退回到物物交换,政府即使拥有发行货币的特权也无法获取任何资本价值,从而出现可信度僵局[2]。政府可以通过事先公布货币发行计划获取人们的信任来打破这一僵局。很明显,如果政府背弃诺言增发货币导致通胀,这虽然可以没收所有货币的资本价值,但会以丧失政府信用为代价。人们只可能相信这种声明一次,此后不会再有意愿持有货币。政府也能够认识到偏离预先宣布的货币发行计划会导致的丧失信任度的长期损失,这在一定程度形成了对政府行为的外部约束。但短期行为的张力会一直存在,短期收益的想法不会被完全排除。执政为固定期限的政府官员不会考虑信任缺失给他们离职后的政府带来的成本,既然可以以极小的成本没收货币的资本价值,他们就有动机在其任期的最后阶段实施通胀。即使政府在首期遵守预先宣布的货币发行计划,它在以后的各期中还是可能超出计划多发行货币,而且政府也可能发现自己严重高估了预先公布货币发行计划可以获取的实际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政府预期出错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人们不相信政府会真正遵守诺言,只会持有少于政府发行数量的货币,从而政府必须发行比预先公布的通胀率更多的货币来为其提供资金[2]。

通胀以货币创造弥补赤字,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债务人都能从突然通胀中获利。新发行货币对持币人实际财富的影响效果,是将财富从私人向政府重新分配。通胀对所得税的影响也是明显的——通胀使纳税人进入更高的税率区,使个人平均税率上升。通胀让人们受到回溯性的影响,仅仅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已不能有效约束政府货币权力的侵害,这需要改革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责任,建立起宪法性的货币制度。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预设

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立足于霍布斯传统的利维坦预设,不确定性之幕下的社会契约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这些同时也是布坎南宪政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对货币宪法理论根源的挖掘也为更好地考察宪政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霍布斯传统的利维坦预设。

在货币的宪法改革的论证中,布坎南提出了理论预设:政府以利维坦式行动最大化其收入。这在1981年出版的《货币垄断与通胀》中体现的最明显,早一年的《征税权》第六章中也有相同思想[6]。布坎南注意到,早在1896年维克赛尔就提醒经济学同行们,经济政策中的“仁慈专制君主(benevolent despot)”预设是错误的。由于决策由会犯错误的人做出,建设性改革的重心应该是完善决策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仁慈专制君主的预设会分散注意力,如果假设政府总是为善,则预算、税收以及货币的宪法约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政府在民主社会中受到明确的选举约束,如果政府行为与普遍的公共利益或大多数选民的利益相悖,就会遭受选举的失败。由于选举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也越来越受到批评性怀疑,特别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周期性选举并不能有效约束决策者的自由裁量权[7]。政府在为人们提供公共利益外还有自身的利益需求,会最大化其收入,并且由于政府具有货币创造权,会不可避免引致通胀。更准确地说,一旦有机会,政府就会如利维坦一样行动,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支配权最大化其实际收入。

可以假设大多数政治家和官僚一心为公,但肯定有一些会按照其自利的天然倾向行动,布坎南对此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至少在立宪阶段,在规则之下行为的主体必须被假设是无赖(knaves),他们可能并不占据人口中的大部分,但如果能行使不受限制的公共权力,他们就会带来巨大的危害[8]。这种“最坏情形”的存在为建设性改革——对政府货币创造权、征税权和经济调控权进行制度约束——提供了的制度需求[9]。

2.社会契约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

在霍布斯的无政府背景下,安全是人们的首要需求,币值稳定和可预测性也关涉安全,有必要将霍布斯的安全之伞扩展到货币。无政府背景和契约论通常被批评为非实在的、描述性的和合理化极权。布坎南认为,应该认识到霍布斯的目的不是描述性或辩护性的,相反,霍布斯力图为主权权威提供理性的逻辑基础,即人们遵守主权命令的同时,主权需要承担相应职责,即保障其承诺的安全并且接受社会契约明确规定的约束[4]。之所以将货币纳入到社会契约中,是需要将社会契约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相结合为货币制度提供最终判定标准。评价可欲社会秩序基本制度的最终标准是什么?在布坎南看来,如果拒绝承认外在的伦理准则,如自然法或神圣的信仰,则评价制度的标准必须来自个体自身,以个体作为唯一的有意义有评判能力的存在[10]。

由于个体有自身特定的利益,存在家庭、群体和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在有冲突的个人利益间如何产生普遍适用的标准?方法之一是去除个体能够关涉其利益的身份,如果人们不知道自己将是谁,更现实的,不知道特定的法律制度如何影响其利益,他就会以普遍标准而不是个人利益来评价制度,会倾向于选择能满足公平标准的制度和规则类型[11]。由此,如果一个制度能被所有人同意就能经受住合法性检验。这种契约能够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或布坎南的不确定之幕下达成,使我们能够区别社会秩序制度包括货币制度是不是正当的[12]。

在人人参与并且个人地位不确定或不可预期的真正的宪法计算下,人们不会同意政府不受约束的对货币创造的垄断。不受制约的垄断会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由于个人地位的不确定,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此净损失,因此人们不会自愿就垄断达成契约[13]。货币垄断使每一个体面临剥夺的可能,人们会就不可接受的货币制度达成一致,这为探析可欲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性的一步。

(三)自我的内在矛盾性

布坎南货币宪法理论的根源在最深层次上可以追溯到个体内在的矛盾性。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可能违反公共利益而追寻自己目的的公权力行使者与私人主体间不再存在绝对区别,每一个体都扮演双重角色,既是集体决策参与者,又是个人事务决策者。于是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内在化,内在于每一个体的双重角色中,不能协调公共和私人选择中不同投资回报期而内在分裂的自我取代了利维坦。

布坎南将威胁个人自由的深层原因追溯到了个体自身。在《规则的理由》第六章中,布坎南着力剖析了一系列自由的威胁——高税收、通胀、公债陷阱,并指出根源在于现代政治决策体制所体现的社会贴现率与个体在私人行为中的时间偏好率间的差异。与正统的成本收益分析的通常假设相反,公共政策的周期短、变化快,集体决策的社会贴现率实际高于个人的时间偏好,这表明未来自我或未来代际的效用在集体决策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低于在私人消费或投资决策中的重要程度。集体决策中变短的个体投资回报期以及短期行为的盛行又归因于以保护个人自由为名保护个人财产时对政府投资成果或集体收益中个体应有份额或权利的确认和强调[13]。

Kydland 和Prescott指出,最优政策沦为次优很难归责于决策者的短视,而在于没有机制引导未来的决策者考虑他们的决策对当前决策的影响[15]。布坎南阐释了相似的两难局面,发现只有当政治决策者能够确信下一届政府不会为短期利益选择通货膨胀时,才会致力于长期抑制通胀[14]。布坎南认为摆脱个体内在矛盾性的困境,需要发挥个体预期的重要作用、构建宪法性规则、变革个体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方式,从而扭转决策者便宜行事的历史记录,使反通胀政策能为人们所信任。

三、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的启示

布坎南通过警觉市场缺陷、防范政府垄断权力及自觉反思个人主义局限,来论证货币宪法在保障竞争和选择自由以及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中的必要性,认为在货币制度中也应当确立作为元规则的宪法的优先地位。从对市场与国家关系把握的宏观面到宪法对市场经济作用的中观层次,再到货币制度改革的可能途径的微观点上,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可以为我国货币制度的完善和币值稳定带来新的启示。

(一)以货币宪法保障选择自由与竞争

布坎南认为市场失灵并不能当然地合理化政府权力,对于天然向垄断发展的政府权力须有宪法规则予以限制和防范,以保障作为维护货币秩序主导力量的个体自由选择和竞争。

1.市场缺陷与权力的界限。

市场经济能优化资源配置,但也有内在的缺陷,特别是在涉及货币时,自由竞争的货币制度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自由竞争不足以保障货币的效率,纯粹的市场调节无法防止货币供给的过快扩张和收缩,这导致银行业周期,并出现金融危机。因此,需要政府确定货币数量并调控货币价值,市场失灵被用于正当化政府对货币的干预和调控。但市场失灵并不能证明政府的干预就必然正当,必须对政府是否能适当履行货币调控职能进行分析论证。如果没有对政府运行过程的详细探析,市场失灵并不能为赋予政府货币创造权力提供合理说明。

许多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者忽略了这一问题,在讨论货币制度时,几乎不加反思地接受了乌托邦式政府是“仁慈的专制君主”的预设。原因在于经济学者将自己置于为经济政策改革献计献策的地位,设想政府决策者能完全摆脱任何人性的动机或冲动,接受并实施相关建议。如果无视政治的运行机理,经济学家的建议往往可能带来与最初设想完全相反的结果。权力的天然趋势是除非受到限制就会一直膨胀,政府如果不受约束就会有意无意地不遵守Fiat体制下产生可预测性的币值所必需的规则。

2.以货币宪法确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布坎南偏爱实物货币而不是Fiat货币,因为商品制货币限制了政府的角色,只要求政府履行两项货币职能:确定基准商品的单位价格,以预先确定的价格无限量地买进或售出基准商品。商品货币内在的自治机制,可以保证该制度下价格水平长期稳定,市场竞争影响基准商品的货币和非货币用途,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倾向于等于其平均的长期生产成本。

商品制货币制度最主要的优势是不需要货币政策,市场竞争力量能直接保障货币的可预测性。布坎南认为经济中有两种力量可以保证商品价格水平的稳定。主要力量是市场竞争,表现为根据基准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基准商品是充当货币进入流通还是退出流通减少货币量;另一种力量是人们的投机行为,由于投机者对个体动机受经济计算的影响持有共同信念,也可以促进币值的可预期性[3]。由此,可以看出货币宪法的中心职能是划定政府权力的行使范围,建立保障分立个体的经济计算并发挥作为自由选择过程的市场机制的效率的基本货币制度。在宪法保障的秩序下,无数分立个体以自治的行为追求自身利益,商品货币制的需求方是无数的个体,供给方是有限数量的相互间有竞争利益的相关主体,政府的职权被限定在法定范围内。宪法规则保护个体间的选择自由以发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同时明确界定货币当局的行为范围。

(二)确立宪法的优先地位

布坎南秉持元规则的宪法思想,认为政治、经济、法律在两个层次上运作:一是确认宪法性规则,二是在宪法规则划定的范围内实施政策。哈耶克看来,这就是法(Law)与立法(legistation)间的区别,即高级法与普通集体行动中产生的立法的区别。布坎南则将这两个层次区分为宪法约束和后宪法或宪法内的行为,只有社会契约参与者一致选择了确定的基本制度,才能够克服霍布斯所言的无政府[16]。布坎南指出货币制度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评价不同货币制度绩效的标准,使人们能选取满意的制度。货币宪法与货币制度的区别在于,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变量以达到特定效益的具体技术操作问题。如果人们能同意并接受评判货币制度的标准,货币政策就是纯粹的手段和技术问题,而且不会导致与基本价值的冲突。

只有基本货币制度确立后,货币政策、货币数量等技术问题才能真正有效解决。但货币分析几乎都只关注约束条件内的可能行为,没有考察作为约束条件本身的基本规则[4]。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受约束的货币垄断是20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制度原因,政策制定者与普通人一样,以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经济学理论作为行为动机。政策完善只有首先改革指导政策运行的规则才能成功,宪法约束而不是仅仅提出建议才是规训政府的唯一有效的方法[17],只有通过宪法规则约束货币当局的自由抉择权力才能抑制通胀。

布坎南还认为适当的宪法观为货币改革所必需,人们必须同意并遵守货币制度的基本原则,虽然恪守而不背离确定的规则是人类行为中最困难的。文艺复兴以来,任何事物的有效性都需要经过理性的检验,一切事物都须由讨论和质疑的实证精神的验证,再进行审慎的改良和修正,而且过快过激的变化不合乎理性,也会导致混乱。在确定改变确实朝向更好的发展前,还是应接受当前的规则。因此,只有通过对现行制度运行的长期观察了解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基础性的即宪法性的改变,这需要恪守规则,在规则指导下进行长期博弈以正确评价该规则本身,这就是适当的宪法观。

(三)构建货币宪法的可能途径

现行Fiat货币制度极易导致货币危机,需要以规则来控制货币总量。对央行宪法地位的探讨可以使人们在建立货币制度中吸取历史教训,这些都为货币宪法的建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控制Fiat制度下的货币数量。

现代货币制度的困境在于新兴的Fiat货币制度,与传统的与Fiat体制功能和目的并不匹配的金融银行结构间的矛盾。这类传统的金融银行体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特性能够部分适应商品制的货币标准,但在Fiat体制下则完全失去意义。货币总量的突然变化会给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作用还可能倍数变化,这种特性给货币危机提供了解释基础。无论是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罪魁都是货币账户的杠杆作用,它能够将震动扩散到经济的各个领域。

商品制货币和Fiat货币间的关键区别对货币宪法制度设计和运作有深远的寓意。既然在Fiat制度下没有节约使用货币的效率逻辑,则传统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下账户价值的倍数化即银行杠杆的中心逻辑也不再有理由继续存在。则不应当允许任何Fiat货币账户的持有者借贷比资产负债表的进项更多的货币。因为如果允许银行在账户的资产栏中倍数化基础货币、创造短期债务,这会消除发行机关对货币总量(包括创造货币)的控制。创造货币也被视为货币,但在经济中却没有相对应的利益,这使得金融体制在政策工具不可预测的变动下变得脆弱[4],因此,必须以规则控制Fiat货币的数量。

2.确立央行的独立性。

作为必要的改革,货币的宪法规则要求将单位货币的价值稳定作为经济交往的规则之一,经济交往要在这一币值稳定的规则下展开,不能将货币的价值作为规则内博弈策略的筹码。用哈耶克的话说,币值必须是高级法的一部分,被排除在政治操纵范围之外,与在法律之内进行的日常立法相对应。货币价值不能放任于无政府状态或交由政治操纵,要在Fiat制度下确定货币数量,就必须建立明确的程序和制度,并以真正的宪法权威,超越民主多数政治的影响。类似独立司法的最高法院,独立于政治的货币机关也是必需的,而且这类货币机关也必须受宪法规制约束。在央行独立性的当代探讨中,大量的宪法证据发现央行的独立程度与货币稳定正相关。真正与政治权威保持独立的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是构建货币宪法的可能途径之一。央行的宪法化可通过宪法修正达到,重要的是确立央行的宪法地位,同时将其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币值稳定这个关键的目标。

四、结语

上一篇:计算机试验下一篇:细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