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理论(精选10篇)
货币需求理论 篇1
摘要: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 也是西方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讨论了西方经典的货币需求理论, 然后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评价, 并归纳出这些理论争论的核心问题, 最后以此为基础得出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货币需求,费雪方程,剑桥方程,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家秉持了对一般商品的研究方法, 即以供求规律为基础, 从货币的均衡与失衡中探求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在货币供给方面, 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都把货币供给当成经济的外生变量, 货币供给量仅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因而并没有太多分歧。而货币需求则是人们“愿意”持有多少货币, 更多地包含人的行为、心理因素, 具有很强的模糊性, 很难进行直接、准确的计量, 因此, 在货币需求方面西方存在诸多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研究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货币需求对物价、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数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货币仅仅是交易的媒介, 本身没有价值, 货币只是笼罩在实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对实体经济不产生影响, 物价水平的变动取决于货币的数量。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有两个:一是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二是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学说。
1. 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
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其著作《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特别重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 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交换所需的商品和劳务, 因此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任何一笔市场交易, 买者支付的货币总额, 总是等卖者收到的货币总额, 因此,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 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在交易方程式中, 费雪假设货币流通速度V受制度性因素制约, 在短期内稳定不变, 而社会总交易量T与国民收入正相关, 费雪假设短期内国民收入保持不变, 从而社会交易总量T也是常数, 因此货币供给的数量是影响价格水平的惟一因素。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 物价水平就会同比例地上升;反之, 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 物价也会同比例地下降。所以, 费雪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货币只是笼罩在实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2.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学说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学说是在修正费雪方程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 他们认为费雪把货币仅仅看作了交易的媒介, 因而忽略了货币还有诸如价值尺度、财富贮藏手段等其他职能。于是剑桥学派主张从人们的持币动机出发, 全面地研究人们的货币需求。他们认为货币除具有交易功能外, 还具有价值储藏功能, 因此要分析货币需求, 除了要分析货币的交易需求外, 还应考虑社会上的现金余额数量, 即人们的手中作为购买力保存的货币数量。由于交易水平取决于收入水平, 且交易量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 所以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应当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另外, 由于货币还具有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 但人们持有货币会有机会成本, 主要表现为将货币存入银行的利息损失, 这样, 基于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就应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但剑桥学派认为, 短期内利率水平是稳定的, 因此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式是没有考虑利率因素的, 方程式如下:
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与剑桥学派的研究思路相似, 凯恩斯对货币的研究, 也主张首先需研究个人的持币动机。凯恩斯把货币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存在流动性偏好有三个原因, 即个体有三个持有货币的动机: (1) 交易动机, 是人们为应付日常的交易行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2) 预防动机, 是指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而产生的持币动机。凯恩斯认为, 随着收入的增加, 可能发生的意外支出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正相关。 (3) 投机动机, 这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地方, 凯恩斯指出, 人们持有货币除了因为货币可以用于交易和应付意外支出外, 货币还是一种资产, 因此人们持有货币还是因为货币是一种保存财富的手段。凯恩斯假设人们贮藏财富的方式仅有两种:货币与债券。如果人们持有货币, 其资产收益为零;如果人们持有债券, 则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如果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会下跌;反之, 如果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会上升, 因此, 人们对利率的预期就称为人们在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间进行选择的关键。如果人们预期利率水平下降, 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 人们必然倾向于多持有债券, 反之, 将倾向于多持有货币。虽然剑桥学派也意识货币贮藏财富手段的职能, 但他们认为基于这一职能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而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人们持有财富贮藏手段的货币的关键性因素, 并明确指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
综上, 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可见, 凯恩斯特别注重预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他认为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而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除受当前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外, 还受到人们对利率变动预期的影响。
2.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后继者沿着凯恩斯三种动机的研究思路进一步完善了货币需求理论, 这一时期典型的成果是论证了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函数, 因为基于交易和预防动机准备的货币, 其中一部分也可能会用来购买可以带来收益的资产, 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鲍莫尔———托宾模型和惠伦模型。
(1) 鲍莫尔———托宾模型
“鲍莫尔———托宾模型”引入了交易成本因素, 分析了人们持有现金的利与弊。持有现金的利表现在节约了往返银行的时间, 也省去了办理业务的各种麻烦, 而弊在于损失了将货币存入银行的利息。鲍莫尔、托宾指出人们持有货币的平均余额, 与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频繁程度有关。他们假设, 某人一年预计花费Y元, 如果他每年只去一次银行, 那么他需要在年初从银行一次性提取Y元, 到年末时其提取的Y元全部花完, 即年末他持有的货币余额为零, 一年中其平均持有的现金量为Y/2。如果他一年之中去银行n次, 则每次只需提出Y/n元, 这样他持有现金的平均数量就是Y/2n元。鲍莫尔、托宾认为人们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存在两种成本:一种是机会成本, 即所放弃的银行利息, 等于iY/ (2n) ;另一种是交易成本, 即往返银行所花费的时间和办理业务的各种麻烦。假设每次往返银行需要的交易成本为b, 则一年中总交易成本为bn。
综上, 总成本相当于机会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之和:
可见, 如果持币人去银行越频繁, 他承担的交易成本就越高, 而利息损失就越少;反之, 如果持币人去银行的频率越低, 其交易成本就越低, 但利息损失就越多。一个理性决策者将会选择适当的预防性货币余额, 使两种成本之和降到最低。根据数学原理, 往返银行的最优次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最优现金余额平均持有量为:
鲍莫尔———托宾模型得出了不同于凯恩斯的结论: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与收入成正比, 并且要受到利率的影响;持有货币余额应有一个最适度的规模, 这个最适度规模和收入的平方根成正比, 与利率的平方根成反比, 即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为0.5, 对利率的弹性为-0.5。这就是说, 如果利率和物价保持不变, 收入增加的比例必须大于货币供给增加的比例, 才能使公众吸收新增的货币, 经济学家将此现象称为货币管理中的“规模经济”, 并称上述模型为“平方根定律”。
(2) 惠伦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惠伦论证了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与利率有关, 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惠伦认为,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用于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支出的, 在风险规避者的假设下, 人们会选择持有比所需更多的货币, 这一超额部分就是预防性货币需求。他认为, 影响最优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非流动性的成本, 二是持有该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三是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及其变化情况。非流动性成本是指预防性货币余额持有量不足而可能造成的损失, 包括将所持资产转换成现金而需要支付的手续费;为了得到银行贷款而支付的利息;因陷入支付困境而破产等。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表现为, 因持有这些现金而放弃的利息收益。
惠伦认为, 一定时期内, 如果净支出N大于预防性货币平均持有量M, 人们就要将其他资产变现。假设交易费用为b, 净支出大于预防性货币持有量的概率为P, 利率为r, 那么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为r×M, 预期的非流动性成本为b×P。则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总成本为:
惠伦假设, 企业和家庭都是风险规避者, 作最保守的估计, 取概率其中S为净支出的标准差。则总成本可以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如果人们持有较多的预防性货币余额, 虽然降低了预期的非流动性成本, 但却增加了机会成本;反之, 如果减少预防性货币持有数量, 虽然降低了机会成本, 但却提高了预期的非流动性成本。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将会选择适当的预防性货币余额, 使两种成本之和降到最低。根据数学原理, 总成本C的最小值在其一阶导数为0处取得:
因此, 货币持有者选择最适度的预防性现金余额为:
可见, 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同净支出分布的方差正相关, 与非流动性的成本正相关, 与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负相关。惠伦模型与鲍莫尔———托宾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惠伦模型中预防性现金余额对交易成本、利率的弹性分别为1/3、-1/3, 而鲍莫尔模型中分别是1/2、-1/2。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
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在其1956年出版的《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解释》一书中, 集中阐述了其货币需求理论, 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侧重于研究实际货币需求, 与以往的经济学家不同的是, 弗里德曼并没有从人们持币动机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 而是把货币当作一种资产, 因此凡是影响人们资产选择的因素也必定影响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应为人们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的函数。据此, 弗里德曼提出了一个多元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 Md/P代表实际货币需求量, P代表物价水平, f代表函数关系, Yp代表恒久性收入, W代表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 rm代表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 re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收益率, 1/p·dP/dt代表物价变动率, U代表反映主观偏好、技术、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
四、简评
归纳起来,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主要脉络为:以货币基本职能为出发点, 通过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及其影响这些动机的因素, 归纳出货币需求函数。具体来说, 费雪只考虑了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需求。剑桥学派则认为货币除具有交易媒介职能外, 还具有价值贮藏职能, 遗憾的是剑桥学派未对两种职能进行区分, 以致剑桥学派忽略了利率因素对财富贮藏职能的货币需求产生的重要影响, 因而没能突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凯恩斯通过引入投机动机第一次明确区分了基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和基于财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并认为利率是影响财富贮藏手段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对持币动机未作深入的分析, 而是通过运用资产选择理论表明, 货币需求是恒久性收入和其他可替代资产相对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的函数。弗里德曼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在结论有很大差异, 但两者的本质区别不大, 只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上粗细有别而已。综观前述几个理论,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
1. 规模因素, 指决定货币需求大小的实际经济规模量, 如GDP、GNP、商品交易总额、资产财富总额等。
2. 机会成本因素, 指货币自身收益及货币替代物的收益, 如存款利率、股票收益率、物价上涨率等。
3. 制度因素, 包括有支付习惯、收入分配、偏好、预期等。
五、启示
经济中货币需求存在一个客观的量, 货币供给的改变必须要以货币需求的变化为依据, 因为增加的货币供给依赖增加的货币需求将其吸收, 吸收的途径可能有收入增加、生产扩张、价格上涨、货币流动速度下降等, 即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收入、生产的增长慢于货币供给的增长, 通常就会带来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将经济中客观的货币需求作为重要考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尤其是当经济受到外来冲击时 (如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 货币需求有何变化, 能否保持稳定等问题。西方经典的货币需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思想方向。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 2001.
[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货币需求理论 篇2
股票市场交易波动对货币需求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货币流动性比例与股票市场交易额变量、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相关变量因素的函数模型,基于我国1991至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研究基于股票市场交易波动对货币的需求结构M1/M2的影响.
作 者:杨晓琴 唐际发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院,541004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货币需求结构 格兰杰因果检验 货币流动性比例 协整理论货币需求变化考验数量调控 篇3
石磊
作者为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高级分析师,2009年“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度第一名
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被控制在2.6万亿元,仅比计划超过3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幅由2009年四季度末的27.6%下降到2010年一季度的22.5%。但是,流动性真的在紧缩么?如果真的是在紧缩,为什么诸多公司及企业家还在四处寻找投资机会、为什么房地产成交量又在3月份出现大幅反弹?
原因在于货币是流量的概念,而货币供应量仅仅是某一时刻的存量。货币流量既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还受到流通速度的影响。2009年中国M2同比增幅高达26.5%,名义GDP对M2的比例出现了大幅下降,就好像部分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运行之中,而被“窖藏”起来似的。2009年窖藏货币的方法有很多,胆子小的可以用承兑汇票贴现融资,胆子大的自可以窖藏在股市、楼市。
货币流通速度几乎是金融体系内自生决定的,受私人部门的货币需求影响,央行难以直接调控。而货币需求变化可能导致数量型调控政策失灵。
私人部门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交易性需求,一种是价值储存需求。前者多表现为支付或结算准备的活期存款,而后者多表现为以赚取利息为目的的定期存款。在中国,这两种需求几乎是反向波动的,当股市和宏观环境转好时,交易性货币需求上升,而价值储存需求下降。
特别是2010年一季度,活期存款占比显著跳涨,企业与居民活期存款占比(季调后)都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这表明,以信贷额度调控为主的数量型调控挤出了以价值储藏为目的、流动性较低的货币。整体来看,总需求并没有因M2增速的下降而显著回落,可支撑资产价格的交易性货币增速甚至在上升。这就好像2009年被窖藏的货币重新涌现出来一样,不是推高资产价格,就是推高通货膨胀。
窖藏货币重新涌现是私人部门对不同资产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结果,能够影响这一偏好的只有价格型调控。2003至2005年,数量型为主的调控使得房地产成交量与股市成交量此消彼长,而2007年至2008年价格型与数量型配合的调控使得股市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同步性较强。这表明,尽管在信贷创造货币的第一个环节中,数量型调控可以起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但是一旦货币被创造出来,在其之后的流动过程中,会自动流向预期收益率较高资产类别的交易中,存款利率较低,货币自然就会流向股市和楼市。
如果不使用价格型调控工具,而欲控制总需求,这意味着货币流动的偏好没有被控制,就必须更大力度紧缩货币供应量。那么2010年合适的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就可能低于7.5万亿元的计划,而计划信贷规模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资金测算出来的,且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信贷的依赖几乎是刚性的,这意味着单纯使用数量型调控对总需求和资产泡沫进行有效的调控可能导致“烂尾工程”浮现。
加息等价格型调控工具对私人部门资产偏好的影响似乎有效得多,但是,中国货币需求对于基准利率并不敏感,小幅加息难以产生实质性作用,而在目前的汇率体制下,大幅加息无疑会造成资本流入、基础货币猛增,而缓步升值的方案在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基础货币多发的遗留问题,如果央行不再因买入美元而增发基础货币,人民币汇率可能一天就能升值10%,这无疑是不能接受的方案。
可以说,中国的现状并不支持单靠价格型工具进行的调控。中间路线是无奈的选择,信贷额度调控辅以小幅加息,小幅提高央票发行利率等具有明确信号意义的工具,可以调控私人部门的通胀预期和资产偏好,进而影响货币需求,同时紧缩信贷额度以切实收紧宏观流动性。但是,这样的调控必然造成GDP增速的牺牲。
货币需求理论 篇4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和货币性职工薪酬是相对应而存在的,而当下很多企业只看到了狭义的货币性职工薪酬,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企业间竞争力的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必须对企业内部制度进行改革,而薪酬制度改革正是企业内部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研究发现货币性的职工薪酬已不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而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则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员工更高层次上的需求,这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共识。
一、企业引入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可能性
布劳把追求报酬的交换看作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动机和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他说,“在彼此的交往中,人类倾向于受到一种欲望的控制,这就是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报酬。”但是这种报酬并不是单一的,应当是丰富的。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进行了如下分析:
1. 满足保健因素的局限性
保健因素,指那些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意情绪。企业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属于保健因素,它满足了员工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生活需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员工的不满意情绪。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观看待企业给予员工的货币性薪酬福利,保健因素更多的是满足的员工生理性、安全性的需要,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缺失性的,即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其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强的创造力,它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而越来越凸显。
2. 满足双因素的优越性
激励因素,是指能够对被激励者的行为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调动其积极性的因素,它代表被激励者最本质的需求,只有当设定的激励活动或目标能够满足某种激励因素时,才会使被激励者产生满意感,从而产生效用价值。一般认为,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并不取决于企业给予什么、给予多少,而是取决于员工需要什么和员工实际得到了什么,如果两者匹配,员工会有满足,反之则不然。当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不再匮乏,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仍以原来的货币性薪酬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但如果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则对员工的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从双因素理论来看,如何改善激励因素,将员工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非货币性因素纳入到企业薪酬制度框架的设计中,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员工发展性的需要的满足,正是当今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企业内部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实施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把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实践中,采用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等途径拓展员工的工作范围,使员工在企业日常工作的执行和日常管理中肩负更多的责任,增加对工作的兴趣,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践中,实施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1.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人才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提高,这就使得企业单一的货币性薪酬已经满足不了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员工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必然带来人才的流失。因此,企业应当积极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晋升机会,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赞扬和鼓舞,构建起企业非货币性薪酬制度,满足员工的发展性需求,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 再造流程,有效推动企业变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变革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常态。为了适应这种状况,企业一方面要重新设计战略,再造流程,重建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将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用于员工、工作团队等来创造出与变革相适应的内部和外部氛围,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变革,当然这一切也要在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前提下进行,所以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改革的重要措施。
三、构建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几点探索
1.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为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构建提供有利的保证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企业文化也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会引导员工为自身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错误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则会对员工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因而,企业必须去挖掘和培育一种能得到员工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种能增强员工归属感、责任感的文化,一种会让员工不断努力奋斗的文化,一种最终可以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的文化。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扬可以为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提供思想和文化上的保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 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升职空间
企业营造一个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气氛,更容易吸引和留住员工;企业努力为员工提供更多晋升的空间,做好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把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晋升空间作为实施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重要抓手,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追求,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更有利于企业在激励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有利于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3. 弘扬企业创新主旋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社会的激烈竞争,迫使公司必须进行薪酬制度的改革和薪酬体制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较之货币性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更具弹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可以将以往货币性的观念改变为有效率的工作,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弘扬创新,寻求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断的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四、结语
实施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作为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制、企业内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积极的推动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以更好的满足员工需要,使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好的结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员工的薪酬追求趋向多元化.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已迫在眉睫。基于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可能性、必然性及有效构建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应着重从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升职空间,弘扬企业创新主旋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入手,积极推动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实施,以更好的满足员工需要,使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好的结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非货币性薪酬
参考文献
[1]陈沛然,闫海强.实施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必要性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
[2]郑炜.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探析[J].天津市财贸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重新思考货币理论 篇5
许多人预测或断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事实如何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像一些人乐观预期的那样,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也没有像另外一些人悲观预测的那样,导致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迫使我们必须修正甚至放弃经典货币理论,从新的角度来反思和改造货币理论。我以为,新的货币理论必须着力阐释三个基本课题。
其一,经济体系为何会陷入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通论》首次系统阐述流动性陷阱,但他强调的是低利率水平的流动性陷阱,并不认为名义利率会降低到零水平以下,成为名义负利率。过去数年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深陷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确实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现象,我们至今没有满意的解释。名义负利率条件下,不仅常规货币政策失效,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亦失效。
其二,名义负利率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通常情形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显然不同。一旦经济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货币传导机制究竟如何?有许多理论模型试图回答此问题,不过满意的答案还没有浮出水面。
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经济体系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中央银行所创造的货币洪水,就无法流入到实体经济里,或者主要部分流不到实体经济体系。原则上,中央银行创造的流动性或基础货币,至少可以流到四个池子里:第一个池子是货币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第二个池子是股票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市场;第三个池子是银行体系,形成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第四个池子才是实体经济。
一旦经济体系堕入名义负利率的流动性陷阱,银行、公司、家庭和个人都处于漫长而艰苦的去杠杆化过程,信贷供给和需求必然受到严重遏制。基础货币难以形成信用创造,货币就流不到第四个池子里,反而主要流到另外三个池子里去了。
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银行体系超额储备急剧增加,资产价格持续上涨,资产通货膨胀日益严峻,债券市场持续火爆,外汇交易与日俱增,衍生金融交易恢复天量,股票指数连创新高。这一切皆说明新的货币传导机制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
既然央行创造的货币洪水没有流到实体经济里,通常意义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当然,资产价格通胀,虚拟经济暴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亦是另外一种意义的通货膨胀,亦可能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的恶性通胀。它们之间的传导机制亦是货币理论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其三,明确区分货币和信用,深入分析货币创造和信用创造机制之异同。货币和信用有本质区别。货币是一个时点概念,即任一时点上,现货商品相互交易之媒介(空间交易);信用则是一个跨期概念,即跨期交易或实际交易之媒介(跨期交易)。决定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之分化和背离,决定经济之周期波动,决定通货膨胀之最重要变量,不是货币而是信用。通货膨胀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预期概念,通货膨胀与信用总量具有更紧密的关系。货币数量论公式(MV=PY)亦是一个时点概念,不是跨期或预期概念,所以无法准确描述和量度通货膨胀过程。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货币需求理论 篇6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代表性人物凯恩斯, 首先批判了传统货币数量论, 关于产量T或实际收入Y, 以及货币流通速度V和货币持有比例K都为不变常数的假设。凯恩斯认为收入和产量并不是常数, V或K也是变动不定的。为了具体解决V或K的不稳定性, 凯恩斯对剑桥方程式加以修改, 提出了自己的需求理论, 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总是保持一部分不生息的货币在手中。凯恩斯认为,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略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而其货币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 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有了投机动机, 进而有了投机性货币需求, 投机动机产生的关键在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当利率高时, 人们预期利率在将来会下降。反之, 当利率低时, 人们预期利率今后会上升。因此,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由于在短期内, 收入是相当稳定的, 因此确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利息率的变动。由于利息率经常变动, 货币需求减少, 即人们抛出货币, 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反之, 货币需求增加, 人们就持有更多的货币, 结果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因此, 货币流通速度V或其倒数K都极不稳定。这样, 凯恩斯就直接将利息率列入货币需求的因素中。
货币总需求就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投机性货币需求之和。凯恩斯认为, 在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货币需求的变动主要受收入水平和利率的影响。在特殊情况下, 则发生不规则的变动。例如, 当利率水平降低到无法再低时, 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 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 即无论有多少货币, 都会被人们储藏起来。凯恩斯认为, 货币需求也对利率、收入发生作用, 进而影响经济体系中其他变量。假定货币供给不变, 货币需求减少将会使利率下降, 货币需求增加会使利率上升。利率的波动会影响投资, 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2、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可以调控的外生变量, 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来影响利率的升降, 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 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 而投资的增减就会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即M→r→I→E→Y, 其中M为货币供给;r为利率;I为投资;E为总支出;Y为总收入。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利率起核心作用。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 然后才能使投资和总收入增加。
二、我国货币需求状况分析
1、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动。
社会公众交易行为的货币投入量由收入决定。社会公众的资本或收入, 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表上的企业存款和城乡储蓄存款可以说是这种资本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7年以来, 我国金融机构的企业存款在总量上是增加的, 且从增长率来看先下降后上升。企业存款的增长率从1997年的18.4%下降到1998年的13.4%, 然后增长到2001年的16.9%;这说明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上来说是上升了, 但得到改善的程度不大。而我国金融机构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总量增加的同时, 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从1997年的约19%下降到2000年的约8%, 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 2001年有所回升达到14.7%, 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由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使得我国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增长缓慢, 这就决定了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对货币需求变动的影响不大, 近期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是货币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
2、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动。
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受投资收益率的决定, 而实际利率又决定投资收益率, 因而分析我国实际利率的现状, 就可以考察现阶段我国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动向。由实际利率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可知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是影响实际利率的两个因素。
从1996年到2002年上半年, 我国已连续8次下调利率, 名义利率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通货紧缩的存在, 使我国的实际利率已经接近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社会公众的投资意愿不足, 这一点可用金融机构存差的扩大来说明。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的上升和存差的扩大, 说明社会公众投资意愿趋弱,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发展趋势就体现了社会公众投资下降的趋势。
3、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动。
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公众的收入变动、经济的预期、社会心理以及体制改革等多方面, 以及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近期我国社会公众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 就可分析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变动趋势和形成机理。首先, 从1997年到2001年来看, 我国社会公众的收入增长缓慢, 而且增长率相当低下;其次, 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增加, 也加强了社会公众的预防行为, 再加上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 改革既定制度, 进行制度重建, 打破了社会公众的成规预期, 导致居民对未来不稳定性预期的增加;最后, 由于近年来对农民来说存在着“增产不能增收”与“减收不能减支”的双重紧缩, 导致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现实上处于社会平均预防水平之上。可以说, 预防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公众重要的经济行为, 近期我国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成为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三、货币需求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 我国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 防范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 并没有实现扩张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效果, 在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效果并不佳。从货币需求变动的方面, 能更好地认识货币政策的效果。
1、实际利率较高, 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结构变化使扩张性货币政策弱化。近期我国实际利率的居高不下, 导致金融性资产的收益率相对上升, 实物性资产的收益率相对下降, 企业资金主要用于金融资产的投资, 而不是进行实物性投资, 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往往愿意进行金融资本运作, 而不愿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公众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偏好, 而对实物性投资的冷落。由此可见, 我国社会公众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偏好并没有减弱, 人们对证券市场还是怀着极高的热情。虚拟经济的超速发展和实物经济的低速增长虽然能体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这种增长伴随着金融风险的急速增大和可能导致实物经济发展的低迷。没有实物经济的支撑, 经济的增长就会产生泡沫经济, 最终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 货币当局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和下调利率来促进投资增长的扩张性政策就难以发挥作用。
2、公众预期效果影响的增大,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强, 削弱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效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自主性增强, 预期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影响增大。由于企业和公众预期的悲观, 导致企业投资不旺和居民消费不旺, 企业和公众预防性货币需求增强而投资性货币需求和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弱。企业和个人的预防行为吸收了大量的货币供给,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说货币政策像一根绳, 易拉不易推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李崇淮, 黄宪.西方货币银行学.1992.12.1.
[2]米什金.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4.
[3]盛松成, 施兵超, 陈建安.现代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中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篇7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是制定准确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反复探讨这个问题,对货币需求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选取的变量和指标也不尽相同。在西方,较早研究货币需求的是马克思。他的货币需求模型可表述为:M=PQ/V,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总额PQ及货币流通速度V共同决定流通中货币需要量M,也就是货币需求量Md。1911年,费雪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对货币需求进行考察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货币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1936年,凯恩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满足三种需求:即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名作《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模型:MP=f(rb,re,ldt/Pdt;w;y,p;u)。我国对货币需求理论问题的探索最初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基础之上的。易纲把通货膨胀率预期以及货币化因素纳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证明了货币需求伴随着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变迁而发生了变化。王曦运用随机存货理论推导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安全需求,并将货币、实物资产、有价证券纳入财富范围,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货币需求。本文综合以上分析的结论,把相关的可能变量都纳入分析,确定一个较为宽广的理论模型,全面地分析了各种因素与狭义货币需求M1之间的关系。
二、指标选择
(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了实际的M1为被解释变量,研究货币需求同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名义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上获得,即人民银行定期公布的M1。
(二)解释变量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文选取实际GDP作为收入变量来反映规模指标。名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消费价格指数(CPI)。
价格因素是影响居民对货币和商品需求替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来度量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 股票市值(CSV)。
由于人们有投机性货币需求,这里选取股票市值作为描述证券市场状况的指标来反映人民对投机性货币的需求变动情况。CSV是沪深两市股票市值总和,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所得。
4. 利率(R)。
鉴于我国居民主要金融资产是银行存款,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机会成本变量。
5. 货币化程度(MR)。
本文用M2/GDP比率作为对货币化程度的度量,货币化比率即货币需求量中购买商品和劳务时用货币支付的比重,是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市场规模变量的一种校正,也是体现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我们用货币供给量(M1)来代替货币需求暗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均衡。将所有数据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是通过将各种名义数据除以消费价格指数乘100),得到实际的货币需求量M1、GDP、CSV,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估计。通过检验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变量的相关性很强,所以采用逐步回归的原理建立模型。
最终建立的模型如下:(在引入LNR后,R2只有微小提高,但导致LNCSV和LNR的T检验都不显著,为多余变量)
四、结论
一是GDP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我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其他弹性较高,这是由于我国社会转型使居民未来收支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强,预防性货币需求持续增长。此外由于我国金融改革滞后,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资产结构单一,使居民主要以现金和储蓄的形式持有自己的资产,也提高了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二是我国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M1关系不显著,这表明我国利率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由于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较小,虽然我国金融资产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金融资本仍总量不足,呈现短缺之势而且融资体制也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融资效率低。
三是消费价格指数与M1成反向关系,表明我国通货膨胀预期越高,对M1需求量越少。预期物价上涨多少,直接意味着实物资产升值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资产选择转向实物资产或证券而不再持有货币,从而有减少货币需求的倾向。
四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会影响货币需求M1,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其影响弹性值偏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弹性值会逐渐增大。
五是货币化程度与狭义货币M1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交换和支付的方式发生转变,货币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大。货币不仅充作当期产品的交易媒介,而且充当存量资产的交易媒介,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农村中的市场交易行为不断提高,货币交易在经济交易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五、政策建议
一是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增长的根本推动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发展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改革和发展的归依,深化收入体制改革,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国内消费成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
二是我国必须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让利率真正地发挥金融商品价格的作用,让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调节资金供求,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体系必须建立在资金供求决定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金融市场体系。只有建立一个高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才能大大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是我国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缓解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维持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政府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通货膨胀风险的累积并采取积极对策加以防范。另外,要积极研究改进对经济变量的统计方式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价格指标,使之能准确反映经济现实,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有力依据。
四是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继续推行股票市场改革,完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加快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调整货币供应时应把股票价格变化作为一个参考指标,随着股票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规模逐步扩大,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并逐步增加股票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权重。
参考文献
[1]易兴健.经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6(4).
[2]吴平勇,李佳,唐勇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CHOW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3).
股票市场影响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 篇8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财富效应。股票市值的上升意味着持有股票的人们的名义财富增加, 居民收入上升, 货币需求相应增加。 (2) 交易效应。股票作为一种金融商品, 其交易也需要凭借货币作为媒介物;股票市值上升往往伴随着股市交易量的扩大, 成交量越大, 需要用来完成媒介作用的货币就越多, 相应地, 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大。 (3) 替代效应。股票市值上升, 会使得人们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 多持有股票, 少持有货币, 货币在人们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下降, 会降低货币需求。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净影响由这三方面的效应共同决定。
一、我国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
1. 模型的建立。
VECM是在VAR模型基础上导出的, 也被称为协整的VAR模型, 主要用于协整序列的相关分析, 下式就是VECM的一般形式:
若Yt且是一阶协整的, 那么Yt的动态特性就可以用VECM来描述。Engle and Granger (1987) 证明, 如果Yt中变量间存在有一阶协整关系, 那么矩阵П的秩r=R (П)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从1997年第1季度至2007年第4季度, 样本数据共44个, 且所有数据均为名义变量, 数据来源于深、沪证券交易所, 国家统计局, 国研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等网站。理论上, 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 考虑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我们选取以下变量: (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理论上, GDP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成正方向变化。 (2) 利率 (R) 。利率反映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我们选取一年期存款利率。 (3) 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CPI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通货膨胀率, 为使价格具有可比性, 将公布的月同比指数换算成定基指数 (基期为1997年1月) , 然后取季度内三个月的平均值作为该季度的CPI。 (4) 股票指数 (SZ) 。我们采用上证综合指数, 为了使其更具有代表性, 用季度内三个月的平均值作为该季度的上证综合指数, 取对数。 (5) 货币指标 (M1) 。取对数。
2. 实证检验。
(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在做VECM之前, 应首先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可以归结为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我们通过基本时序图确定ADF检验在如下: (1) 包含常数项和趋势项; (2) 仅包含常数项; (3) 不包含常数项和趋势项。三个模型中如何进行选择。按照AIC和SC选取差分项的滞后阶数, 以使随机误差项为白噪声。最后结合自相关函数法检验做出判断 (本文中的计算软件采用EViews4.0) 。检验结果表明, M1、GDP、SZ、CPI、R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I (1) , 即它们本身不是平稳的, 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却 (DM1 DGDP DSZ DCPI DR) 都是平稳的。以上是用ADF检验的结果, 我们又用自相关函数法做了检验, 结果也表明上述变量都是I (1) 。 (2) 于VECM的协整性检验。在时间序列变量都为I (1) 的基础上, 我们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于多个变量间的协整检验一般用Johansen的检验方法。Johansen协整检验的目的判断所研究的变量有几个协整关系。有两个统计量被用来进行协整检验:一个是迹统计量;另一个是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协整检验时, 我们首先选择模型, 根据数据的显著性特点, 我们选择协整部分和VAR中均有截距的模型, 仍然用AIC和SC来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表明M1和其他所选变量之间具有一个协整关系。 (3) 于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另一种则是基于VECM的检验。两者间的区别在于如果非平稳变量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则因果检验应考虑使用后者, 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出现偏误, 而且基于VECM的因果分析不仅能避免伪回归, 还可以从长期和短期这两个层次的因果关系来把握系统内变量间的动态联系 (Masih, A.&Masih, R., 1996) 。短期因果关系以VECM估计结果中△Yt从1到p-1阶滞后值系数的联合分布显著性来判断, 表达了△Yt受各滞后差分项影响的情况。长期因果关系则以误差纠正项系数的显著性来判别, 表达了△Yt受Yt-1影响的情况。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1) M1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 表明所选变量是M1的长期原因; (2) 从GDP、R、CPI、SZ四个变量的Wald值可以看出, 它们是M1的短期原因; (3) SZ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表明所选变量是SZ的长期原因; (4) 从M1、GDP、R、CPI四个变量的Wald值可以看出, 它们是SZ的短期原因; (5) 从而我们得出M1与SZ互为强因果关系 (当变量之间同时具有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时, 称之为强因果关系) , 也就是说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影响M1, 同样M1的变动也会影响股票市场。 (4) 协整方程。最后, 我们给出5%的显著水平上M1和所选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如下 ([]中的数据为t值, 大于2.1则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M1=2.137131GDP-0.007651R+4.008064CPI+0.12444SZ-11.44387, [-43.0604]、[0.7427][-2.1832]、[-4.2548]极大似然值264.3781。协整方程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1) GDP、SZ两变量与M1正相关, 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同, GDP增加意味着参与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也会增加, 同样股价指数上升也会增加货币需求。 (2) 利率R这个系数并不是很显著, 正好说明了我国利率工具效果并不理想, 需要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3) CPI与M1正相关, 与刘勇 (2004) 采用1994年第1季度到2002年第4季度数据实证得出的结论相同。
二、小结
股票市场的股价指数与M1互为强因果关系, 且长期来看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意味着股票市场股价指数的上升, 对货币需求会相应增加。正如石建民 (2001) 所认为的, 股票市场的发展, 使得央行的货币供给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进入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被股票市场所吸收。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吸走了大量本应该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 使得许多货币不能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等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快速发展, 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到股票市场的货币需求量。政府应该拓展多种投资渠道来引导投资、分流资金, 所谓“疏胜于堵”;并且采用多种调控手段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的监管机制, 减少违规资金的流入, 使中国A股市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富胜, 戴春平.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0, 1:58-60.
[2]裴平, 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J].经济研究, 2003, 8:69-71.
关于中国货币需求量的相关分析 篇9
1.构建模型
根据样本数据,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利率等变量的相关参数, 建立被选货币需求模型。
2.检验假设
判断t-统计检验、F-统计检验的概率是否显著并对判定系数R2进行拟合优度判断。用VIF值判断多重共线性;用DW-检验衡量随机变量的序列自相关程度;用ARCH-检验, White-检验判断异方差性。
3.模型修正
当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时, 应适当去掉模型中过多的自变量;当出现“异方差”问题时, 应使用加权回归法;当出现自变量与随机误差相关问题时, 应使用两阶段回归法;当出现随机误差自相关问题时, 可用滞后一阶、或二阶的自变量进行回归, 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修正, 模型在数据的支持下能更准确。
二、计量分析的过程与结论
(一) 货币需求模型与数据
1. 基本货币需求模型:
该模型为多元线性模型。其中, Mt为现金、狭义或广义货币;GDP为国内生产总值;RS为一年期存款利率;IFL为通货膨胀率;Et为随机误差。
M=C+GDP+RS+ (IFL) +E
(二) 计量分析过程
1. 直线模型
将广义货币与名义GDP数据代入模型, 可得:
M2=-16061.58288+1.777254527*GDP
上述模型经过计量统计检验后的判定系数为98%,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t-检验值分别为-4.35和36.32, 均大于标准数值{2.05131};F-检验值为1319, 大于标准数值{4.21}, 这说明上述模型通过了假设检验。尽管如此, 但该模型的DW统计检验值仅为0.41, 说明模型的随机误差存在自相关问题。
2. 随机误差自相关问题
随机误差自相关问题既可以通过图形, 也可通过回归加以确定。随机误差折线图显示 (见附录) :模型随机误差存在着严重的自相关问题。这一点通过回归模型也可以得到确认, 见下式:
E=0.007222006101+0.5097977584×E (-1)
为了解决随机误差的自相关问题, 下面采用一阶差分法:LM2=13.91038813+0.4178582643×LGDP+[AR (1) =0.9824145369]
经统计计算:R-Square值, t-统计检验、F统计检验、DW检验等全部非常理想, 应该说模型基本可用。但还需要做异方差检验。
3. 异方差检验
由于数据的平稳性问题, 不考虑使用ARCH检验, 而用无交叉项的White检验。
经过统计检验后可知, obs-R square=n*R-Square=8.918848, 在不严格显著性α=0.01下, χ^2 (2) =9.21034。由No crossover White-test可知, n*R-Square=8.91148<χ^2 (2) =9.21034, 同时X与X^2的t-test结果均呈显著, 所以拒绝原假设。据此可知, 在不严格条件下, 有理由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通过仔细考察残差散点图, 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
4. 结论
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决定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等变量的思路不适用于我国的实践。这是可能是因为:我国人民对储蓄利率变化不是很敏感, 特别是在股票市场火爆的今天更加如此。
我国真实货币需求在统计意义上, 只是表示为含有虚拟变量的对数GDP的滞后函数, 并不反映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这是货币政策执行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上述结论对我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为了有效制定相关货币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一国政府需要对其货币需求量进行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研究涉猎很广, 既涵盖国民收入确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范畴, 也包括货币供求平衡理论。不过无论对一国货币供求平衡做出何种分析, 都不应脱离对其货币需求量的定量分析, 否则任何理论都难免一纸空谈。本文拟沿着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决定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等变量的思路, 对我国1980-2010年的货币需求进行定量分析, 并据此对我国2011年的货币需求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货币需求,国内生产总值,利率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殷孟波.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2004.
[3]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货币需求理论 篇10
因此, “流动性过剩”不能简单理解为货币发行的过多和供给过剩, 西方经济学界日渐增多的持货币供给内生论观点的学者们认为, 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则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变化决定货币供给。这种情况下, 对“流动性”的考察不应简单从货币供给方来进行, 也应包含对货币需求方面的考虑。
近年来学术界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考察, 通常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变动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理论上,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一般来说,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基础货币, 但对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有限, 因为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外, 货币乘数还受到存款人持现行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自2006年以来, 央行已持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理论上货币乘数应当下降, 但实际结果却并不明显, 这说明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乘数, 也说明我国货币供给是具有内生性的。
既然货币供给内生性地由货币需求决定, 那么, 可以从货币需求角度寻找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根据弗里德曼、托宾等的基于资产持有决定理论的现代货币需求分析方法, 从货币需求角度看待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内部机制:资产组合结构调整的作用。随着存、贷款余额的大幅上涨, 我国存贷差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这些滞留在银行体系中巨大的货币存量, 在近年来以居民资产组合结构调整的形式释放出来。表现为居民资产组合中货币资产的比例下降, 风险资产的比例上升, 储蓄向股票投资、不动产投资转移, 货币资产的需求降低。
股市和楼市预期回报率的高涨使微观主体风险偏好较高, 其意愿持有更多的股票、房地产等风险资产。以股市为例, 股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包括交易效应、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 其中, 前两者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后者与货币需求负相关。我国股市的上涨与交易量的增加, 虽然会产生对用于完成股票交易的狭义货币M 1的增量需求, 但对广义货币M2需求的影响却主要表现为资产间的替代效应。因此, 资本市场的上涨实际上会降低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需求, 加之我国的有效需求不充足, 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 货币供需一旦失衡, 将进一步刺激非货币资产价格的上扬, 在理性预期推动下, 资产将进一步向非货币资产转移并有可能形成理性投机泡沫, 然后, 资产价格的上扬会通过财富效应发挥作用, 刺激消费增加, 推动消费价格上扬, 进一步助长“流动性过剩”现象。
外部机制:“货币替代”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开放性的增强与汇率机制灵活性的提高, 我国的货币需求将面临“货币替代”现象的影响, 即本币需求不仅与本币和本国资产相关, 外币相对本币的收益与安全性的变化也将影响对本币的需求量。很多研究表明, 国外资产的收益率水平以及人民币的预期升值或贬值程度对我国的货币需求是具有影响的。以美国一年期国债为例, 其利率水平与我国货币总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人民币预期升值率与我国货币总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 在美联储持续降息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当前形势下, “货币替代”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增加对我国货币的需求量, 并由此带来外汇占款和货币投放的增加。然而, 这部分货币供应的增加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而是以“流动性”的形式注入资本市场或不动产市场, 赚取资本收益和人民币升值收益, 因此也就无法形成真实产出, 而只能在“流动性过剩”的作用下推动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董睿:《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述和简要分析比较》, 载《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第15期;
[2]、朱蓓:《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初探》, 载《现代会计》2007年第1期;
[3]、孙立坚:《进一步改革开放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关键》, 载《社会科学报》, 2008年3月6日。
[4]、李秀辉:《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实证研究》, 载《财经界 (中旬刊) 》2007年11月;
[5]、鲁健:《中国微观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 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5期;
[6]、张晓锋:《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 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15期;
[7]、刘莉;万光彩:《货币需求计量的经济模型构建》, 载《商业时代》2007年12期;
【货币需求理论】推荐阅读:
货币理论10-06
西方货币理论07-06
马克思货币理论05-23
货币政策理论文献综述06-22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08-04
需求理论10-04
马克思需求理论09-11
审计需求保险理论研究06-14
马斯洛需求理论调查问卷09-28
激励马斯洛需求理论培训心得体会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