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规律

2024-07-16

货币流通规律(共8篇)

货币流通规律 篇1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原理剖析了源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实质, 即实体经济增长违背了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 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及信心危机,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信心危机

一、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概述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提出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货币流通规律, 即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决定的, 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量与实际进入流通的商品量密切相关。货币的流通职能是实现商品的价格, 若进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大, 则需要实现商品价格的货币就多, 反之则相反。考虑货币具有流通速度, 马克思将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 商品交换出现了赊销和预付, 即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货币还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由于在商品流通中有债权债务的抵销和延期支付等情况,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演变为: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 (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本期赊销商品总额-相互抵销的支付总额) /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可以总结为, 货币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用来实现商品价格的,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而商品价格总额是一定时期内的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总额, 即货币流通量与实体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实体经济增长,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增加, 货币供给也应相应增加, 反之则相反。马克思是以金本位制度为研究背景的, 这一规律在金本位制度下是可以实现的, 因为金作为货币的本身具有“蓄水池”的功能, 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但是, 当出现信用货币———纸币后, 这一流通规律就改变了。马克思在发现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 (或银) 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 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等价值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 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 而是为象征性代表能够流通的同等价值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量, 这个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 又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但是, 纸币并不具有“蓄水池”的功能, 投入的纸币不会退出流通, 而当代各国的货币发行均取消了金准备制度, 与黄金储备完全脱离, 不再受限于金的数量, 货币的发行量取决于各央行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 有经济发行也有非经济发行。所以, 如果货币的发行量与实体经济中为实现商品价格总额的货币的需求量不一致, 就会出现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脱节, 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一般来说, 发行的货币构成基础货币, 而存款货币具有派生性, 基础货币和派生的存款货币都会构成货币供给, 形成流通中的货币。如果在已形成的金融体系内的货币流通量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 那么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含义及其分类

1. 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若干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和与金融相联系的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店铺和金融机构) 急剧、短暂和超周期地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对未来经济作出悲观的预期, 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出现较大的萎缩, 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 失业率上升, 社会普遍出现经济萧条, 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型特征。

2. 金融危机的分类及主导因素分析。

(1) 内源性金融危机。当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不协调或是实体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集中表现出金融的脆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 通过突发性和根本性的矛盾激化来释放原有的不协调、不合理, 打破原有的均衡, 并通过组织的博弈引进新的制度, 实现制度的演变, 促使实体经济结构合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种危机称之为内源性金融危机。内源性金融危机释放了经济实体面累积的、货币面表现出来的金融风险, 通过价格机制 (包括物价、利率、汇率等) 的作用, 使社会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再次进行流动, 按照价格提供的信息再次进行资源配置, 自动实现实体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性。总的来讲, 内源性金融危机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积聚的矛盾制约其发展, 通过自身调节得到化解, 从而使短期的金融不稳定带来长期的金融安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内源性金融危机是必然的, 也是必要的。

(2) 外源性金融危机。外来的冲击让经济实体的金融体系承受不起而影响人们的预期, 或是因为主导制度进步的政府因为依据的理论错误或是因为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失误而做出不当的决定, 使制度的变化未能达到帕累托改进, 导致原有的矛盾不但未能化解, 反而形成新的更加严重的矛盾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称为外源性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急剧改变人们的经济预期, 原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 金融市场的价格剧烈变动, 市场信息的指示——价格大幅振荡, 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不能实现, 财富特别是以货币等有价证券形式为代表的对世界财富要求权的财富存量大幅度缩水, 从而使一国经济生产、贸易关系陷入混乱。这种金融危机的危害之大直接影响到经济实体的金融安全。这种情况下的短期金融不稳定会带来金融动荡, 可能影响到长期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三、用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剖析美国的金融危机

1. 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从“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美国2006年春季开始的“次贷危机”经过近两年的演化, 到2008年进一步发展为席卷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造成全球经济剧烈动荡。当时, 无论是对于这些次级贷款机构还是对于买其债券的投资机构, 获得高回报的前提都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银行认为可以给次级信用贷款者提供贷款, 因为当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时, 这些贷款者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拍卖或者出售来偿还贷款, 银行就可以收回贷款。但是自2006年开始, 美国楼市由火爆开始变冷, 房价开始下跌, 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时, 银行便出售抵押房屋, 但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贷款和利息, 甚至连贷款额本身都无法弥补, 这样银行便在贷款上出现亏损。又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 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 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 造成银行大面积亏损, 引发了“次贷危机”。同时, 由按揭贷款衍生出的各种债券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 也大量缩水, 而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 所以就亏了很多, 导致很多银行、基金破产。

世界经济本身已经形成一个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严重地影响各国资金的流动性, 并引发了信心危机。在次级贷款前景不明的情况下, 各银行便收紧信贷, 控制放贷, 因为银行也搞不清楚其他银行因为次贷的损失有多大, 财务状况如何, 所以就把同业拆借利率调高, 导致银行间短期同业拆借利率大涨。反过来, 同业拆借利率的提高导致资金筹集的成本增加, 所以很多银行都不愿意从其他银行拆借资金, 致使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 使美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同时, 金融体系的危机导致了人们的信心危机, 人们不再相信金融机构, 不敢再将钱存入银行, 也不再相信证券市场, 造成股价走低、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限制, 从而加剧了流动性风险, 于是出现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金融市场紊乱、股市低迷、楼市萧条、经济衰退等综合性的世界金融危机。

2. 用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认识美国金融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种外源性金融危机, 美国一直倡导提前消费的生活观念, 即在其实体经济创造出价值之前就将其消费了, 利用的正是国际间的巨额借贷和发达的金融信用体系。美国的现代金融就是一个向未来索取利润并折现的行业, 实体经济增长乏力, 金融便成为其维持活力的关键手段, 而向未来透支越多, 金融的风险就越大, 但利润驱使金融家们去疯狂冒险, 人们顾不得这实质上过的就是寅吃卯粮的日子。

这一金融危机可以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来剖析, 在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时, 通过不断贷款给消费者增加消费, 同时利用美国金融结构体系的完整性, 市场交易很少用现金交易, 国家发行的货币基本上可以在金融机构体系内部不断派生, 存款的派生性大大增强, 那么, 同样的基础货币, 构成的货币供给量就大大增加。我们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货币供给量 (M) =基础货币 (MB) ×货币乘数 (m) 。其中:基础货币 (MB) =流通中的现金 (C) +银行体系准备金 (R) 。基础货币是国家中央银行累计发行在外的货币总数量, 是强力货币或者说高能货币, 通过货币的乘数关系, 可引起货币供给量按照货币乘数呈几何级数增加。所以, 即使在一定期间的基础货币是适量的, 但如果改变货币乘数, 仍可以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以货币层次M1为例, 根据相关计算可以得出货币乘数, 用公式来表示为:

其中, k为现金漏损率, r为银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e为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t为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 r1为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经过数学推理证明 (过程略) , m1与r、e、r1, k均是负相关的关系。在前几年的美国经济中, 由于信用和金融体系的发达, 现金漏损率 (k) 一直非常小, 活期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也都偏低, 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很少, 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把获得的存款以及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起来的资金都放贷出去, 所以造成货币乘数较大, 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较多。一个好的货币体系应该是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保持一致, 而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 美国的货币流通量增长率一直高于GDP增长率, 两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也就是说美国货币流通量的增长与其实体经济增长出现不一致, 实体经济增长与货币流通规律出现了背离, 而当这种背离严重时, 就是寅吃卯粮的终止之日, 就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 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 即美国的过度信用提前消费导致实体经济增长与货币流通规律严重背离, 这一背离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而2008年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危机加深, 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 流动性严重不足, 股市、大宗商品、房价全球齐跌, 美国部分地方政府破产, 数十家世界性银行破产, 甚至出现冰岛国家破产危机, 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四、建议

1. 尊重货币流通规律, 采取科学的金融货币政策, 刺激实体经济增长。

为了应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可以采取改变货币流通量的措施, 通过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银行法定准备金率、注入资金增加市场流动性等手段来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 刺激实体经济增长。以上手段应在经济有效的范围内综合实施, 并注意综合平衡, 防止某些措施使用过度, 避免引发通货膨胀等其他金融问题。

2. 增加投资, 恢复市场信心。

市场信心是金融资产价值运行的基础。当金融危机爆发后, 人们的恐慌对危机冲击力会起到助推作用。投资者只希望自己能够在灾难中少受一些损失, 其结果是个人的过激行为导致了群体的非理性行为, 形成巨大的“羊群效应”。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是:政府一方面要坚定果敢地负起责任, 扩大投资, 加快公用事业建设, 帮助实体经济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另一方面要重树人们的信心, 使人们增加投资和存款、购买股票和债券。具体可采用政府出面为人们存款、出资提供担保措施等, 以激活经济。

3. 重视低收入群体的个人住房信贷工作, 推动房地产市场走出谷底。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有其独自的特点, 其抵押品的价值与贷款发放量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急剧收缩信贷规模, 会减少一部分买房人的购房融资渠道, 使得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状况雪上加霜, 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 从而加剧房地产市场的滑坡。另外, 住房抵押贷款提供商增加住房收回并急于出手, 将导致房地产市场现存房屋数量的急剧增加, 加剧房价下跌, 有可能使潜在买房者放弃近期购房计划, 现房销售状况因此将受到负面影响。因此, 重视保护住房信贷市场个体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是保障房地产市场需求、防止房地产市场进入恶性循环的重要措施。

4. 发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共担的作用。

金融市场具有全球联动性,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这是各国均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为了化解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金融领域, 各国应该更加重视交流和合作, 共担风险, 共渡难关。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资本论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卡尔·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资本论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唐安宝.金融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曾康霖.金融经济学.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货币流通规律 篇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市消费者协会 B:民政部

C:北京市税务局 D:县级人民政府 E:注销库存股

2、正在编辑的Word文件因断电而丢失信息,原因是。A:半导体RAM中信息因断电而丢失 B:存储器容量太小

C:没有执行Windows系统的关机操作 D:ROM中的信息因断电而丢失 E:以上都不正确

3、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E:全国人大常委会

4、按照规定,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与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之比不得低于。A:20% B:25% C:30% D:50%

E:全国人大常委会

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E:事后控制

6、银企存款对账采取哪两种核对方式。A:“日间”核对和“日终”核对 B:“往来账务”核对和“余额”核对 C:“流水账”核对和“余额”核对

D:“往来账务”核对和“客户账务”核对 E:现金流量表

7、大学四年级某班共有50名同学。其中奥运会志愿者10人,全运会志愿者17人。30人两种志愿都不是,则班内是全运会志愿者而非奥运会志愿者的同学数是多少?[银行真题] A:3人 B:9人 C:10人 D:17人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8、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制度是。A:管理制度 B:产权制度 C:组织制度

D:收益分配制度 E:事后控制

9、下列关于个人信用报告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人都能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B:经过被查询人书面授权他人才能查询信用报告 C:商业银行无需被查询人授权就可以查询信用报告

D:信用报告中实时记录“何时、何人、因何原因”查询过

10、用来衡量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偿债率指标是____ A:(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S226;100% B:(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S226;100% 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S226;100% 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S226;100%

11、对格式条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011年人行真题】 A:格式条款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条款无效

B: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D: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E:注销库存股

12、在我国.典权属于. A:担保物权 B:用益物权 C:动产物权 D:完全物权 E:注销库存股

1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 A: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股业务 B: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向企业投资

C: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D: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E:注销库存股

14、传统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A:信用中介和流通中介 B: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C:流动中介和支付中介 D: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5、银行为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的,应自开户之日起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A:3个 B:2个 C:5个 D:7个

16、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在净利润基础上调整减少现金流量的项目是。A:存货的减少 B:无形资产摊销 C:应收账款的增加

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E:现金流量表

17、在Word中,字符格式通常应用于。A:插入点所在的段落 B:所选定的文本 C:整篇文档

D:插入点所在的节 E:以上都不正确

18、有271位游客欲乘大、小两种客车旅游,已知大客车有37个座位,小客车有20个座位。为保证每位游客均有座位,且车上没有空座位,则需要大客车的辆数是。A:1辆 B:3辆 C:2辆 D:4辆

E:事后控制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下列哪一项完整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E:事后控制

20、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征是,影响本循环账户余额的业务数量较少,但每笔业务的金额通常都很大。基于这个特点,在审计时,可以采用的审计方法是。A:抽样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大量的控制测试 D:细节测试 E:现金流量表

21、某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净资产5000万元.该公司于2007年1月发行1年期公司债券500万元.2007年11月,该公司又发行3年期公司债券600万元.2008年7月,该公司拟再次发行公司债券.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该公司此次发行公司债券的最高限额为万元. A:2000 B:1500 C:1400 D:900 E:注销库存股

22、我国商业银行机构的核心资本包括。

A: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B: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呆账准备金、长期债务 C:实收资本、未收资本、重估资本、未分配利润 D:资本净值、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呆账准备金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3、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____ A:10% B:5% C:8% D:6%

2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A:圣西门和欧文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列宁和斯大林 D:毛泽东和邓小平E:事后控制

25、会计凭证按分类,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A:填制程序和用途 B:来源 C:填制方法 D:反映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事实不能引起不当得利之债的有. A: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用 B:明知不欠他人欠款而为给付 C:提前偿还所欠他人债务

D:为履行合同而支付对方金钱.后该合同被确认为无效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的是。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B:犯罪行为

C: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D:行为人的行为使一定的社会关系受侵害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在经济增长中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的理论是。A:传统增长理论 B:新增长理论

C:新古典增长理论 D:新古典回潮理论 E:全国人大常委会

4、宪法的特征有.

A: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E:全国人大常委会

5、下面关于Windows中滚动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单击滚动条上的滚动箭头实现单步滚动 B:通过拖动滚动条上的滚动块可以实现快速滚动 C:滚动条有水平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两种 D:每个窗口上都具有滚动条 E:以上都不正确

6、尽管大家开始抵制珍稀动物的皮草产品.但仍有家居制造商将珍稀动物的皮毛用于家居饰品。几年前专家发明了一种新的高仿合成皮草。受到了家居制造商广泛的好评。但从最近几年的统计看,各地为获取皮毛而对珍稀动物进行捕杀的活动却并没有减少.以下哪一项正确,最有助于对“捕杀活动没有减少”进行解释? A:生产新的高仿合成皮草比生产原来的合成皮草的成本更低 B:新的高仿合成皮草与动物皮毛的质地相似.很难区分 C:绝大部分珍稀动物的皮毛用在越来越流行的皮草服饰上

D:家居制造商在销售大的家居物件时.往往将家居饰品当作赠品免费送给购买者

E:不管他们的医生认为偏头痛的起因是心理方面的,还是生理方面的.大多数患有偏头痛且追求专业治疗的人在他们停止患有偏头痛后仍坚持治疗

7、两个以上的物品环绕一个中心组合在一起,两边平衡、重量或吸引力(包括形状、色彩方面的吸引力)都有同等的分量,使人产生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就叫做均衡。根据定义,下列不属于均衡的是。[农行真题] A:人们中线两边各有一只眼睛.一只耳朵,一个鼻孔,一边脸,一手一脚 B: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画面是一个长方形,以耶稣为中心,门徒在他两边,人数相等,两边的人与耶稣的距离也相等.两边墙上的背景也是相同的

C:在儿童公园中,有一种跷跷板.跷跷板两头坐着两个一样重的小孩,两人坐的位置与中心距离相等

D:某模特身上穿着银灰色的套装.脚上穿着一双米黄色的皮鞋。肩上背着绿色的休闲包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8、某些媒分子通过使环绕肺气管的骨肉细胞收缩来抵御有毒气体对肺部的损害.这使得肺部部分封闭起来。当这些媒分子被不必要的激活时,对某些无害的像花粉或家庭粉尘做出反应.就出现了哮喘病。有一项计划是开发一种药物通过阻碍接受由上文所说的媒分子发出的信息来防止哮喘病的发生。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指出这项计划的最严重的缺陷?[2008年招行真题] A:研究人员仍不知身体是如何产生这种引发哮喘病的媒分子的 B:研究人员仍不知是什么使一个人的媒分子比其他人的更容易激活

C:很多年内无法获得这样的药物.因为开发和生产这种药物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D:这样的药物无法区分由花粉和家庭粉尘引发的信息与由有毒气体引发的信息 E:这样的药物只能是预防性的.一旦得上哮喘.它无法减轻哮喘的程度

9、一空水池有甲、乙两根进水管和一根排水管。单开甲管需5分钟注满水池,单开乙管需10分钟注满水池。如果单开排水管需6分钟将整池水排尽。某次池中没有水,打开甲管若干分钟后,发现排水管未关上,随即关上排水管,同时打开乙管,又过了同样长的时间,水池的注了水。如果继续注满水池,前后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A:3 B:3.5 C:4 D:4.5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0、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是。A:应否确认

B:符合某项要素的定义 C: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D:如何确认

E: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分派的现金股利的决案于只引起企业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变化,而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及其构成,因此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但应当在备查簿中记录因派发股票股利而造成的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变化情况,所以不会形成流动负债。

11、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公平正义理念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E:事后控制

12、下列渠道中,哪一个不是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渠道()A:基金公司直销 B:保险公司代销

C:银行及证券公司代销 D:专业销售经纪公司代销

13、我行是第____家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开办交易资金托管业务的国内商业银行。A:1 B:2 C:3 D:4

14、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机构是____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证监会 C:中国保监会 D:中国银监会

15、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外汇标价方法是____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应收标价法 D:单式标价法

16、银行的结算原则是。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B:先收后付.收妥抵用

C: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D:银行不垫付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7、在Windows下建立的文件中。A:只能包含字符

B:只能包含字符与图片

C:只能包含字符、图片与声音

D:可以包含字符、图片、声音与其他对象 E:以上都不正确

18、私营部门试图通过提供高薪来吸引有技能的研究科学家。结果,大多数受雇于私营部门的研究科学家赚的钱比技能相仿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研究科学家多出50%。所以,除非政府雇佣的研究科学家更多地被对公众的职责感而不是被他们的个人利益所驱使,否则政府就有可能使它最有技能的科学家流失到私营部门.因为这些科学家中没有人会在私营部门中找不到工作。上述论述依赖的假设是。

A:与私营部门相比.政府部门的研究科学家的科研贡献难以被承认

B:目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研究科学家中.没有人赚的钱比受雇于私营部门的研究科学家多

C:政府部门雇佣的技能卓越的研究科学家的人数没有私营部门中多

D:政府不给它的研究科学家提供非常好的工作条件。或由于低薪水所应获得补偿的额外福利

E: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19、在我国,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审计机关 D:人民法院 E:注销库存股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的遍历过程中每一顶点仅被访问一次

B:遍历图的基本方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两种 C: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不适用于有向图 D:图的深度优先搜索是一个递归过程 E:以上都不正确

21、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的清偿顺序,下列正确的是。

A:抵押合同已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B:登记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C: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D:抵押物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E:功率放大器

22、SRAM指的是。A:静态随机存储器 B:静态只读存储器 C:动态随机存储器 D:动态只读存储器 E:以上都不正确

23、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A: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 B:汇价变化率

C: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D:物价变动率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4、行政相对人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相对人是处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个人、组织:(2)行政相对人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作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的个人、组织;(3)行政相对人是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相对人是受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的个人、组织 B:非法人组织不能作为行政相对人、组织

C:行政机关、非法人组织也可能作为行政相对人 D:国家公务员不可能作为行政相对人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25、何女士提供三块木料给某家具厂订制一个衣柜,开工不久何女士觉得衣柜样式不够新潮,遂要求家具厂停止制作。家具厂认为这是个无理要求,便继续使用剩下两块木料,按原定式样做好了衣柜。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家具厂应赔偿因此给何女士造成的损失 B:何女士应支付全部约定报酬 C:何女士应支付部分报酬

货币流通规律 篇3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流通量规律,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一、背景知识

一般的商品交换形式表现为商品在流通领域内通过买和卖的对立过程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转入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 这种为买而卖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就构成了商品流通。其中, 商品交换的形式变换可以表示为:W-G-W。而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货币在这一领域中的运动自然必不可少。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 对商品和货币的流通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他认为货币的运动诞生于商品的流通, 也是商品流通的表象。笔者在这里用图1来表示简单的商品流通和货币运动的过程。

在图1中, 各曲线与中心直线的交点表示商品的交换, 它和直线共同构成了流通领域。曲线端点处标明的奇数号的商品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偶数号商品也是如此, 但是奇数号的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必然和所对应的偶数号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这样才使得商品交换有意义。直线所在的数轴上的方向表示的只是流通领域在时间上的向前运动, 并不代表货币只有单一的运动方向。现在从图1中就可以看出, 一旦一组对立的买与卖的商品交换过程结束, 商品就从流通领域退出, 转而进入消费领域, 但货币却仍旧一直在流通领域中不断运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理论考虑的正是在一定时期内这一流通领域中所需的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表示为: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马克思在把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考虑进来之后, 这一货币流通规律可以改写为:流通的货币总额=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到期的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 /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中, 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单位价格之积。由于修改后的流通规律表达式的总式仍然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修改前的形式, 因此下文依然使用第一种形式。

从上述货币流通规律的表达式可以知道,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单位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 即一定时间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也即是商品交换过程W-G-W的次数) 。并且说明商品世界的流通过程所需的流通手段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而非流通手段量决定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同时, 因为流通过程的存在, 我们可以知道货币此时不仅起着代表观念上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还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流通手段量的变化都是由货币本身引起的, 不是由它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而是由它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引起的”。这正是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相区别的地方, 即马克思所指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

二、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对比分析、局限性和改进

(一) 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主要有两种表达形式。第一种是数量方程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交易量 (MV=PT) 。这里的货币流通速度 (V) 衡量的是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 即一个给定的时期中1美元转手的次数[3]。该方程式说明一定时期的交易的总价值 (PT) 等于一定时期用于交易所需的货币量 (MV) 。

第二种是货币需求函数 (剑桥方程式) :。其中, 表示实际货币余额;k为常数, 表明人们持有的货币量占1美元收入的比例, k=1/V。

这里的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的供给共同决定了货币的流通量。如图2所示, 纵轴表示利率水平r, 横轴表示实际货币余额。可以看出, 由于货币的供给量不变, 所以流通量不会改变, 但利率水平会根据货币的需求量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二) 对比分析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尽管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但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是等价的, 因此笔者用其中的第二种表达形式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进行对比。

很明显, 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 利率可以等价地表示为货币的价值, 它是货币没有进行储蓄的机会成本。因此, 这从一定程度上好像是利用了贮藏手段的职能来表现出货币的价值尺度, 但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 同时也是现实的情形中, 由于金本位的缺失使得现今的货币的价值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而使货币因贮藏手段的职能表现出好像它的价值增加了的现象, 但这实际上只是相当于用过去的货币价值来衡量未来货币的价值。其中, 真正与马克思的观念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等价的是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产品为衡量标准的实际货币余额的货币概念。因此, 虽然货币需求量变化导致的利率的变化可以当做是一种货币价值尺度的变化, 但它对货币的流通量没有根本的影响。在这里, 起到影响作用的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的供给量。而这种供给量的变化显然不是出自货币本身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也没有考虑到货币是一种资产, 具有价值贮藏的职能, 而是人为调整的结果, 这只是对流通量变化的表象的解释。很明显,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更愿意反应的是货币流通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利率r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其中P指的是商品价格) , 而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量变化的本质是截然相反的。

尽管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并没有对货币的需求量进行分析——而且在能从价值尺度的职能考虑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第二种形式的分析中, 我们也能看出此时对需求量的分析并非必要, 但马克思从货币供给的角度, 给出了从价值尺度考量的对流通量的变化的效应, 这是本质的而非表象的解释。虽然它的局限性在于:在马克思的公式中, 货币是以金、银等金属的替代形式出现的, 即它的价值即为金、银的价值, 但是就本质而言, 货币流通量的变化来自于商品量或者商品价格的变化, 这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正确的价值表现形式, 是自然的而非人为制造的形式, 因此这里的货币流通量更接近于真实, 揭示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所没有揭示出来的实质。

(三) 二者的局限性和改进

虽然从上述的方程表达式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还是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 在形式上是一致的——货币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 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能很好地描述出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变化的因素。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局限于资产阶级浮于本质表层的解释——他们只注意到了商品价格的变化, 企图表现出只需依靠单纯对货币数量的控制来达到他们调控经济的目的;而马克思的观点却因为金本位制存在的时代局限性, 使得他的理论中没有而且不必考虑商品价格的变化。但在当今金本位制已经不适应的年代, 利率对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应当予以充分考虑的。因此在只有对货币供给量分析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中必须引入货币需求量的分析, 以考察商品价格的变化, 从而来共同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变化。然而, 由于在确定货币流通量的时刻, 商品的价格可以认为是固定的, 即商品价格总额既定, 因此在确定的时间点上的货币流通量的大小用马克思的观点依然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只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 货币流通规律表达式中的分母——“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比在平均的意义上更加复杂。因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简化公式的分析, 采用的例子是使四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都相等 (均为2磅) 的假定, 但是事实上这一运算包含了在最小货币额和最大货币额之间进行权数的对比计算才可得到同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比如我们把例子替换为同样的四次相继进行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依次为2磅、3磅、4磅和5磅, 每种商品交换的数量仍为1, 则此时商品价格总额为14磅 (2磅+3磅+4磅+5磅) 。我们可以看出, 在四次商品交换中最小货币额为2磅, 且贯穿于全过程, 所以此时的2磅相当于同时进行四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中的8磅;现在我们将其单位化, 则上述过程代表了8/14的1磅货币的运动, 同时得权数为1。接着从四次相继的商品交换中抽出由第一次商品交换带来的2磅货币流通的等价效果, 即变为余下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可依次等价表示为1磅、2磅和3磅。这时全局的最小货币额为1磅, 且贯穿于余下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与2磅的分析同理, 这里的1磅相当于同时进行三次商品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中的3磅, 同样将其单位化, 则其代表了3/14的1磅货币的运动, 同时得权数为3/4。再从三次相继的商品交换中抽出由第二次商品交换带来的1磅货币流通的等价效果, 即变为余下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可依次等价表示为1磅和2磅。对余下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计算过程与前面两次相继的商品交换的分析相同, 这里便不多累述。综上, 我们得到: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8/14+3/14*3/4+2/14*1/2+1/14*1/4) *4=3.28次。为了得到需要的结论, 我们可以再设置一个对照组:令同样的四次相继进行的商品交换, 其交换商品的价格依次修改为1磅、3磅、4磅和6磅, 每种商品交换的数量仍为1, 则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4/14+6/14*3/4+2/14*1/2+1/14*1/4) *4=0.696次。从这一简单对比的计算结果可知, 越是差额大的零散的交易越会使流通次数减少。因为“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流通次数可以用来计量货币流通的速度[5]”, 所以上述结论等同于流通速度的减慢。

三、对当代经济复苏时期社会财富的增减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分析

因为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总体水平的提高, 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可以知道这一现象主要来自于货币数量的增多, 我们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的发生。

这里笔者运用马克思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来考察适用于我国情况的在经济复苏时期通货膨胀因素与社会财富增减的关系。

我们先不考虑国家为刺激经济而下放的货币资金——这些货币可以看做建立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上的人为调整, 意味着在这样的设定下货币的价值不变。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以上设定也相当于首先讨论在经济复苏时期,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述, 这时流通货币量的增加取决于商品量的增加或流通速度的下降。在过去两年的经济刺激中, 商品量的绝对数目会因为投资的增加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由于购买力不足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带来的会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因为在危机后的一两年, 是我国的消费者还未充分具有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刻, 此时的消费量不会明显多于经济危机之前 (考虑到危机期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 甚至存在预防性的储蓄。从这一方面看, 货币流通量将会自然增加。当然, 商品数量也有相对减少的可能性, 因为投资并不能一定带来产出, 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 过剩的产品被消耗, 而新产品的生产未得到迅速恢复。但当流通速度的减少大于商品数量的减少时, 货币流通量依然会增加, 这与经济复苏时期社会财富的增加是相一致的。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 在新技术革命后的现代社会, 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的流行, 使得商品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能仅仅依靠现实中的实物来反映。虚拟商品会使在经济复苏阶段商品量的增长比以往各年份更加倍快的速度增加, 特别是金融产品等的回暖趋势。但相比于分子的增长速度, 分母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会更缓慢, 不仅是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投资谨慎的担忧, 而且由上文对分母的计算分析可知, 在复苏初始阶段, 新产品的生产是在完全竞争市场并未形成的条件下进行的, 此时即使是相似商品间的价格差额也不会很接近, 而是表现出具有更大差额的价格。所以, 此时的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从权数方面计算的增值不会很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如期货和远期合约等的这类商品可能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但其带来的波动影响主要在未来, 且由于所占市场份额目前并不大, 因此给流通速度带来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意义。

由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在排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建立的, 所以这里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复苏的阶段社会财富与货币流通量有相同的增加趋势, 即二者成正比, 也说明此时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满足了社会财富增加的需要。

接着, 当我们加入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时 (意味着同时加入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 我们就要考虑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了, 这时可以借鉴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的观点。因为国家为刺激经济而发放了一定数量的货币, 使得人们拥有的可支配货币量增加, 对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从而导致利率下降, 即货币的价值下降, 而利率和商品价格成反比, 所以商品的价格会上升, 加之上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的讨论, 我们可以知道, 商品的价格总额必然上升, 且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流通量的速度, 最终导致了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增加, 这时的增加量幅度随货币发放量的额度远大于排除了商品价格变化时货币量增加的情况。

另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 导致经济危机原因之一的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可以表现出在商品价格总额中, 奢侈品所占的数额比例增大 (尽管它们的数量并不大) , 且由于货币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货币价值的快速下降导致商品价格的增加在奢侈品方面会有极大的效用, 也就是说奢侈品的价格上涨会比正常品更加明显。此外, 存在投机、炒作等因素, 一些正常品价格的上升也会迫使它们加入奢侈品的行列 (如部分的烟、酒、蒜等) 。这些奢侈品因素都会使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表达式中的分子——商品价格总额——数额的增加大于一般意义之上, 从而让得流通中的货币量超速增加。最终它增加的数额已经远远大于国家发放的实质货币数额, 从而使得货币价值量的增加额 (国家发放的实质货币数额) 不能满足相对应的社会财富应有的增加额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额) , 而且永远不能满足该社会财富应有的增加额。所以, 社会财富的增加遭到破坏, 可能带来经济的不利发展甚至萎缩。这就是发放大量数额的货币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即表现为通货膨胀的不良后果。

四、结论

虽然在当代科技高速发展中, 已不再是实体经济独当一面, 更多是充斥着虚拟经济并不断扩张的时代, 似乎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更能够提供快捷地计算出一定时间内一国的货币流通量的方式, 但其依然未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方面揭示流通量决定因素的源头以及控制货币量的真正实质。因而它所带来的人为的货币数量调控的措施显得难以控制且副作用强,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尽管存在着受制于金本位制的局限性, 但是只要适当扩展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需求量变化的过程, 就仍然可以适用于当代的货币流通量的分析, 并且能够更深入地展现货币流通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其带来的后果的真正面貌。如上述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应单纯地从货币流通量的人为增加来考虑, 而更应该考虑的是商品数量的提高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应的变化, 也就是对投资增加产出和完善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盲目使用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西方货币流通量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带来不完善的, 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只有结合各方观点, 采用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经济分析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5]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139, 142.

[3][4]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五版) [M], 经济科学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 80, 81.

[6]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资本论》教研室.资本论选读[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7]白暴力, 吴红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与价格总水平模型——兼与货币数量论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5) .

[8]田海山, 王维, 朱维维.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及经济学分析[C].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货币流通规律 篇4

1 文献综述

在国外, 最先对电子货币进行研究的机构是国际清算银行 (BIS) , BIS从1996年到2004发表了六份报告对各国的电子货币情况以及风险和监管问题进行了介绍, 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涉及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内容, 并一致认为电子货币加快了流通速度。以下是这六份报告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 (1996) ,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1996 ) , Risk Management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 ( 1998 ) , 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 Developments (2000, 2001) , 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net and Mobile Payments (2004) 。

在国内, 对电子货币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 最早的是, 王鲁滨 (1999) 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时认为, 电子货币替代通货, 从而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尹龙 (2000) 总结和归纳了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属性, 并详细地分析了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货币政策的影响。董昕, 周海 (2001) 认为在货币需求方面, 网络货币的替代作用使流通中的现金减少, 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也使利用现金进行交易的次数减少。陈雨露、边卫红 (2002) 认为电子货币以光和电作为物质载体, 以接近于光速的极限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 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这导致短期货币流通速度难以预测或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蒲成毅 (2002) 认为V在初期将随货币供应量M0趋向减少而呈下降趋势, 而长期由于电子货币规模E的增大和M1总量的降低, V转而呈上升趋势。梁大鹏和齐中英 (2004) 采用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创新度指标对我国三个层次的V进行回归, 得出我国金融创新与M0和M1的流通速度呈正相关, 但与M2的流通速度呈负相关的结论。周光友 (2006) 通过协整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 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得出电子货币在初级阶段是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的结论。游鸿辉 苑德宇 (2007) 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即导致V不稳定。

2 实证过程

2.1 技术路线

为了揭示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 本文采用了协整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单位根检验上采用了ADF检验方法, 以确定各指标的平稳性;而在协整检验上, 采用EG两步法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

2.2 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V指标作为因变量。V由GDP和货币供应量M决定, 三个层次的V的指标公式分别为:V0=GDP/M0、V1=GDP/M1和V2=GDP/M2。

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 选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 (E1) 和电子货币年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E2) 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协整模型。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用银行卡年末存款余额代替, 电子货币年交易量用银行卡年交易量代替。选择E1的理由是我国的电子货币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电子货币主要是替代流通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M1) , 改变货币结构, 进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选择E2的理由是:就目前来看, 电子货币主要用于小额支付, 取代现金支付和部分的小额转账支付, 它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可通过电子货币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表现出来。

选择数据时考虑到月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的找寻难度, 本文采用年度指标。考虑到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特别是1994年开始实施“金卡”工程以后, 电子货币得到了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 它对我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影响。又因为2008年金融年鉴进行了改版银行卡年末存款余额难以获得, 本文选取1990-2006年的年度数据做样本数据。并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 消除异方差,

2.3 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出现, 利用Eeviwes6.0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本文中采用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F检验方法。在检验过程中, 根据序列的时序图确定是否存在趋势项和常数项, 即确定ADF检验的基本形式, 再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确定滞后阶数, 得出ADF统计值。如果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的绝对值, 则该变量平稳;反之则不平稳。

2.4 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检验, 其思路是:第一步对非平稳变量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则变量之间协整。反之, 没有协整关系。

2.5 误差修正模型

如果一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那么协整回归总能转换成误差修正模型。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得误差修正模型初步回归方程:

修正项系数为负, 而且值较小, 分别为-0.082176和-0.37680, 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影响很小。

3 实证结果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 LV1, LV2 的模型都通过了DW和F检验, 各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 且拟合度分别达0.8724, 0.9439整体解释效果较好。而LV0模型的结果不理想。

LV1, LV2回归模型中的 (E1) 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的对数的系数为负, 说明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的提高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它与货币流通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替代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越高, 货币流通速度越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电子货币替代转化效应, 即指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时加快了不同层次货币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由于电子货币的存在, 不同层次货币之间可进行快速的低成本或无成本的转化, 这意味着持有高层次的货币并不会降低货币的流通速度, 而持有高层次的货币收益比较高, 所以被电子货币替代的货币就会从低层次的货币转化成高层次的货币, 这使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水平下降。

LV1, LV2回归模型中的 (E2) 电子货币年末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的系数为正, 可以说明随着电子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 使得电子货币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且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理解为电子货币替代加速效应, 即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由于电子货币的高流通性, 以及无时空限制性, 在商品交易中代替传统货币加快整体货币的流通速度。

LV0模型之所以不理想, 是因为V0仅仅是现金的流通速度, 不是整体流通速度, 不符合上述的解释, 所以模型并不拟合。

摘要:选取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 , 对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大于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货币流通与汇率变化 篇5

本专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有:商品的基本属性, 金属货币与纸币, 外汇和汇率。近三年, 文综或政治单科试题对于外汇和汇率的考查有所增加。考查的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 材料多选用时政热点或生活热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把握计算题和图表题两个重点题型。要结合通胀预期、物价上涨、人民币币值变动等, 加强对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物价上涨率、纸币购买力、人民币汇率的训练。

2.结合当前物价上涨形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现状, 重点把握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的表现、汇率的变化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投资理财的影响等。

3.结合我国房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政府抑制物价、房价的宏观调控政策, 理解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运用。

【考点指津】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流通

1.金属货币和纸币

2.信用工具和外汇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考点拓展:

除了两种基本职能外, 货币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职能。①从是否需要现实的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而其他均需现实的货币。②从是否能用纸币替代来看: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但不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职能。③从关键词来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多用“赊销赊购”“支付地租 (利息、工资) ”等词汇,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国际结算”等词汇。特别注意:在银行存款不是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是货币符号, 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那么, 纸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的购买力相等。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就会引导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纸币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

单位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流通的纸币量

纸币贬值率=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流通的纸币量) ×100%

物价上涨率= (实际流通的纸币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1) ×100%

考点拓展: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 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是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在经济衰退期间, 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 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贸易中的汇率变动

1.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高, 外币贬值, 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汇率跌落, 外币升值, 外汇汇率升高。

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考点拓展:

(1)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与企业生产、消费水平、经济全球化等的关系。

(2) 汇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大多数国家都把汇率作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调节货币流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一国的货币升值, 虽然会使其国际金融地位增强, 并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但是, 其出口的商品按外币计算的价格要提高, 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反之, 一国的货币贬值, 虽然会使其国际金融地位削弱, 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但是, 能够降低其以外币计算的出口商品的价格, 从而有利于推销商品和发展出口业。所以, 各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 为货币的升值或贬值, 不停地反复较量。

【高考回眸】

1. (2011·浙江文综卷·24)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解析:A错误, 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 但不能减少需求量, 因此并不能缓解通货膨胀。B错误, 使用银行信用卡相当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银行信用卡不能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C错误, 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相对安全, 但在某些情况下不如使用现金方便。银行信用卡可以在银行指定的额度内透支, D项正确。

2. (2011·江苏政治卷·34) 近年来, 中国长期保持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由加工贸易形成的贸易顺差占80%左右) , 为此, 美国方面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解决中国贸易失衡问题。2010年年底, 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一份题为“iPhone是如何扩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按两种不同的原则计算了2009年度由iPhone所产生的中美贸易差额, 得出不同的结果, 具体见表一、表二。

报告揭示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真实状况:美国苹果公司把iPhone制造环节分解到六个国家的九家企业, 然后将高附加值零部件出口到中国, 在中国组装后再出口到美国进入苹果公司销售网络。一部iPhone成本为179美元, 其中在中国产生的附加值仅为6.5美元。

(1) 将表一和表二中的A、B两处数据补充完整, 并概括出上述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2) 根据上述材料, 说明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解析:第1问, 表一中, 中国对美净出口值就是出口值减去进口值, 因此等于中国出口值减去美国对华零部件出口值。A=20.23-1.215=19.015。表二是根据附加值原则进行计算的, 因此B=中国对美附加值出口-美国对华零部件出口值=0.734-1.215=-0.481。从材料和表中可看出,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对发达国家有利。解答第2问, 要注意从背景材料中找出来原因, 而不是泛泛而谈。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由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决定的, 因此人民币升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答案: (1) A:19.015 B:-0.481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 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

(2)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决定的;中国对美出口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人民币升值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两国贸易结构。

【创新设计】

1.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 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 纸币发行量不变, 则该国原来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____元纸币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 该国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

A.0.80 物价下跌 B.1.25 物价下跌

C.0.80 物价上涨 D.1.25 物价上涨

2.某国2011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比2010年增加25%, 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25%。假设2010年该国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 2011年增加为5次, 其他条件不变, 则2011年该国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物价上涨20% B.物价上涨25%

C.物价下降20% D.物价下降25%

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1年4月27日宣布继续执行2010年年底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以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美国信贷投放规模扩大→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

②美国信贷投放规模缩小→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减小→中国就业增加

③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元升值→外汇流入增多→中国资产泡沫增加

④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元贬值→全球贸易不平衡→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加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1年1月初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6215元, 7月5日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4650元, 这是人民币汇率2011年第53次创新高。这意味着

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 ②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升值 ③人民币对外支付能力增强 ④我国出口商品获益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0年, 我国信用卡市场规模和业务规模继续扩大, 信用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达到32%, 信用卡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截至2010年年底, 我国信用卡跨行交易金额为5.11万亿元, 比2009年增长46%;交易笔数达24亿笔, 较2009年增长21.83%。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 其原因是

①信用卡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②使用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 方便购物消费 ③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 增强消费安全 ④持卡人可以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或在任何营业机构转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近年来, 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升温。美国等国家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 无端指责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 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2010年,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 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 中国经济必然受损, 世界经济也难幸免。中国强调, 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 我国将继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结合材料, 从经济学角度, 说明人民币大幅升值会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损失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提示:假设之前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1, 现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20%) ÷ (1+50%) =0.8, 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由于纸币发行量不变, 可知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因此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原来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8=1.25 (元) 。

2.B 提示:假设2010年的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 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可知, 2010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4=1/4;2011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25%) ÷5=1/4。由于2011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2010年增加25%, 因此2011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为1/4× (1+1/4) =5/16。因此2011年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会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上涨幅度为 (5/16-1/4) ÷1/4=25%。

3.B 提示:①正确, ②错误, 美国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等于向全世界发行美元, 结果是必然会向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输出通胀。④正确, 量化宽松政策必然会导致美元的贬值与全球主要货币的升值, 汇率的剧烈波动会加剧全球贸易的不平衡, 进而加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③错误,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元会因货币供应增多而贬值。

4.C 提示:1美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 说明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高, 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 ②④错误。

5.D 提示:①与题意不符合。④观点本身错误,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进行消费, 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

6.①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 削弱其竞争力, 导致出口减少, 失业增加,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民币大幅升值, 会造成我国经济波动, 也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货币流通规律 篇6

(一) 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什么呢?这一概念又是怎么来的? 人类发展的最初历史里, 是没有货币这一词汇的, 最早的人类由于当时的生产力的限制, 每个人手上除去自身的需求与消耗外, 手中的剩余产品少的可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手中渐渐有了富余的产品, 打猎的手上剩点肉、兽皮的想换点鱼, 而捕鱼的却想要点果子, 采摘果子的又想要兽皮, 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了点, 但是还是可以完成交换的, 而伴随着交易的物种的增多, 交换开始变得艰难起来,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大家普遍想要交换的东西, 然后用这个物品再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称之为一般流通物。 这个一般流通物随着时间的慢慢发展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货币。

(二) 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简而言之就是法币, 它并不是指一个实际上能够切实代表一件商品或者一件货物, 它是一种为了便于携带用于交换一些有价值的货物 (实物) 的存在, 它并不像原始人类那样“以物易物”, 或者是古代人物一般用具有实际价值的金银来作为交换实物的货币, 在造纸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各国更多的使用的流通的法定货币则是一国央行发行的纸币, 例如中国市场通行的人民币, 可以在世界领域流通的美元, 以及在欧盟国家可以统一使用的欧元等, 这些都是法定货币。

在法定货币畅行前, 各国政府其实是使用过具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的, 例如我国古代通行的铜钱、银两、金子, 以及西方国家使用较多的金币、硬币和珠宝等。

法定货币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出现于中国南宋时期的“交子”, 这一出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金银大量流通的社会, 人们在短途的交易上可以忍受金属货币带来的重量以及不便, 而随着交通的发展, 区域间的贸易的打开, 较为大额的交易需要大量的金银, 往往交易需要大量的人去运输金银, 长途跋涉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会被劫持, 又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去保护这笔银钱, 这样一来交易的过程中不仅繁琐还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提升, 遇到抢劫的, 还会“血本无归”。而这时出现的法定货币纸币, 则解决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要知道最初的金银是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的, 但纸币只是一种等价物, 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 金属货币的存在, 在本质上其实是将货币本身的价值与贵金属的价值相挂钩的, 这样一来, 政府或者国家发行货币的银行对于管理国家货币的能力就被大幅度的限制了。国家对于自己的货币政策被限制, 很可能是无法调整银行的利率以及维持银行对于货币可以兑换能力的不便。

即使最初的货币体系是基于商品的, 但是从商品货币的发展到法定货币的发展是以全球化的趋势, 法定货币或许并不能代表一个商品, 但是它确有一个国家的信用支撑, 一个国家的法律束缚, 使人们能接受和认同法定货币。

各国的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央行和各商业银行或多或少都要按照每年的额度准备一定的存款准备金, 用于银行的正常货币流通。 同样, 为了保证国家发行的纸币和黄金之间具有可以交货的属性, 央行就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 以备不时之需。

法定货币作为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 它具有广泛的特点, 例如所有的法定货币都是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制造而成, 每一枚纸币存在于不同的人的手中, 大家又是可以相互交换流通使用的, 它具有较高的识别特质, 能够将纸币与其他的纸相互之间区分开来等。我国通行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它不与其他的国家的货币币值的价格浮动而固定的相联系起来, 当外币因经济原因进行升值或贬值的变化时, 我国政府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经济趋势的变化, 通过变化人民币的汇率来进行调整。我国的相关法律具有规定, 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在出入境时会进行限额管理, 在我国主权范围内, 我国唯一用来流通和使用的就是法定货币, 它依靠的是国家手中掌握的大量物品,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拒绝对真实发行的法定货币的接收, 国家对个人或单位手中的法定货币进行无限清偿。

(三)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近些年因为电子商务, 互联网经济服务以及跨国性的营业贸易而兴起的一种货币, 在目前我国尚未明确确定电子货币由哪家银行进行固定的发行, 而准确的描述现在存在的局面确实我国目前存在着多家银行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进行发行电子货币, 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子货币的管理。

电子货币, 顾名思义, 它是用于广泛支付的, 通常情况下, 进行电子货币支付的使用者手中都会持有一个“电子账户”, 而这个电子账户会存储持有账户人的姓名、账户额度等相关财产信息, 在进行电子支付时, 账户持有者只需要将账户内存在的财产以电子交易的方式交易给卖货方即可。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及WIFI普及的今天, 电子支付越来越成为一种交易趋势, 广泛流行。

(四) 双币流通

对于双币流通的局面, 历史上也是出现过的, 例如我国最早出现过金银铜钱的同时流通等情况。在过去这种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现象往往会导致一个国家货币的管理主权遭到侵害, 国家的经济发展遭受到打击, 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难以维持一个较为长久的稳定的状态。 然而在今天, 法定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同时流通, 不仅没有造成经济发展出现滞销状态, 相反, 它促进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电子货币较为高效的支付效率, 为国家货币政策的正常执行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流程, 但同时电子货币的迅速畅通又带来了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解决。

二、电子货币发展对法定货币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由于电子货币主要依靠的是虚拟网络中虚拟的网络数字进行交易支付, 这就导致按照央行正常发行的法定货币中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纸币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多出来的法定货币则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流通中通货的法定货币和活期存款中的货币, 那么使用电子支付的这一部分货币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而如果在发行时减去了该部分的货币发行, 则又导致正常生活中需要发行的法定货币的减少, 况且央行很难估算出每年会新增多少人使用电子货币, 或者意外地出现需求大量使用法定现实中货币的情况。

同样的现象也同时出现在对于使用电子支付的人们来说, 顾客使用电子支付, 可以在几秒内完成大额现金的转账、存储等转变, 然而在使用电子货币的同时, 同时需要考虑, 应该准备多少的存款准备金, 准备金额的大小由影响着现实中的货币的供应量的变化。

(二) 货币的供应主体无法准确确定

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均是由一国央行来发行。而对于现在的电子货币来说则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究竟由谁供应发行。但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统一银行对电子货币进行发行, 这导致了货币的供应主体不断的扩大, 由于电子货币并不需要准备存款准备金和相关的市场准入条件, 因此引起很多的银行和金融组织进行广泛的发行电子货币。

大型的超市会发行会员卡, 提倡顾客准备预存多少预付资金将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回报, 或者告知客户预存多少的资金会得到多少的回报, 这样的营销模式迅速的发展到了很多行业, 房地产的交易预存多少押金可以抵消多少的购房款, 预存多少的手机话费可以得到多少的话费或礼品, 各方商家“你方唱罢我登场”, 层出不穷的营销模式造成一个非金融性质的组织, 跃然一跳, 翻身成为了金融性组织, 忽然间就有了原本没有的融资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 无可厚非的就造成了电子货币的发行与货币的乘数变大。这使得中央银行对于货币管理的监控力度又在一定层次上加重了负担。

三、双币流通未来的发展态势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 双币流通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的繁荣景象来看,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仍然还会处于法定货币和电子货币共存的状态中, 电子银行的效率快, 经营的范围又广泛, 使得传统的存贷业务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 新兴发展的公共信息服务业务、投资理财业务等等这些都在极大着促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尽管它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只要我们能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 二) 对于电子货币带来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建立完善对电子货币的监管体制

虽然电子货币在飞速的发展, 但相应配套的监管体制仍未健全完善, 由于电子货币具有一定被黑客等盗窃信息的风险, 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的管理机制, 保障人民能够安全使用科技便捷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辛苦工作得来的劳动所得。

要严格监管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 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 严格考察检验发行电子货币的组织机构, 并且要求对于发行机构准备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保证央行对于地方的货币管理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 加大对电子货币的使用科技投入

电子货币的被盗的风险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机被盗、账户信息被窃取、不安全的公共场所WIFI连接等等, 这些都可能会造成电子货币的不安全。要保障人民能够放心安全的使用电子货币, 就要加大对电子货币相关的科技研究, 将我国的国情与国外对于电子货币的科技发展经验相结合起来, 成立专门保护信息的机构, 用以保障电子银行信息交易的安全和对电子货币管理、转账存储以及理财等方面的开发和研究。

3. 加快对网络交易平台的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

法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要想切实保障电子货币交易平台的稳定和谐发展, 最重要的仍然是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 尽快出台相关的规范, 使得妄想从该渠道窃取信息大赚一笔的违法犯罪分子打消念头。

社会主义国际, 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在我国现阶段, 电子货币的存在或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诟病,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 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选择更适合我们发展的应对措施, 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稳定持久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曾经受人们大肆追捧的法定流通货币虽然仍处于重要地位, 但人们的目光却越来越更加关注电子货币的流通,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这些借助互联网络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壮大, 形成了法定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双币流通局面, 历史上双币流通曾出现过, 然而历史走到今日, 法定货币和电子货币这样双币流通的局面又带来了怎样的发展与挑战?

关键词:法定货币,电子货币,双币流通

参考文献

[1]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与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财贸研究, 2010 (06) .

[2]陈彩虹.双币流通论[J].经济研究, 1994 (03) .

[3]陈雨露, 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2 (01) .

[4]庞然.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挑战[J].商业研究, 2003 (11) .

版权是可流通的货币 篇7

英国著名文化产业专家霍金斯曾经说过,版权是文化产业可流通的货币。版权流通可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如何挖掘版权的价值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却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谭群钊说:对于内容产业来说,版权是一个核心的资源,也是最主要的资源。盛大网络于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最近11个季度以来都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季度增长率,年度增长超过40%至50%,这得益于他们对版权的不断投资和保护,虽然他们从代理游戏开始起家,但是到现在为止,盛大90%以上的业务都来自自主研发和原创版权的产品。去年他们的游戏在海外输出授权达到2000万美金。在其新业务盛大文学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他们的作品,好的作品可以集结成册出版,目前他们出版的实体书超过2000万册,同时也有数百万册的书籍授权到海外。另外他们还尝试着把《鬼吹灯》这款比较火的小说进行了游戏、电影的授权。所以,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在文学方面,版权确实是他们核心的资源,有了版权,特别是原创版权,才能做很多运作。

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昭认为,版权之间可以转换并进行价值开发,从原创故事到漫画、电影、话剧、网络游戏、玩具,不同媒介之间都可以进行价值转换。“我们明年准备把话剧《麻花》改编成贺岁电影,把小说《四大名捕》改编成动漫的武侠电影。”张昭说。

当然,版权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但是如何让这个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北京秀满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檬就认为,中国不缺文化底蕴和创意,但是,拥有版权之后,如何把这些版权通过产业价值变现成钱却是一个难题,这也是目前影响中国动漫行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瓶颈。

“其实目前中国动漫行业缺乏做细致的前期市场定位的企业,许多企业不能在动漫形象内容生产之前就确定好哪些可转换到版权领域,这样,在它的价值回归里面,就已经丧失了非常多的可以回收的利益。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女孩闲来无事画的‘兔斯基’,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变得非常火,但是她并没有想到这个兔子会被产业化,而目前这个兔子点线的画法是很难变成实物的,不利于后期产品开发。”李檬说。北京秀满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即时通讯里动漫表情的提供,“基于小的动漫工作室缺乏前期调研,我们正在和一些小的动漫工作室合作,帮助他们把自己的动漫形象推出去,同时也帮助这些小企业把属于他们的版权收回来,这样有利于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动漫版权的价值开发和回收。”李檬介绍说。

货币流通规律 篇8

一、盲目沿用前朝制度,导致明朝政府不得不推行经济法律制度

要分析明朝时期,政府为什么推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必须要分析元朝时期的经济法律制度,这是由于明朝原有货币流通体制绝大部分是沿袭元朝制度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元朝统治时期,国家采取政府干预、强制推行纸币发行的经济制度,为了保证经济管理效果,当时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套结构完整的纸币发行制度,然而在具体实施上,元钞纸钞的回笼机制并不尽如人意,单一的渠道再加上政府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常常将相关制度规范朝令夕改,以致当时百姓不再对政府有任何信心。这就导致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纸钞的回笼政策实际上是并没有达到政府既定目标。政府在管理货币流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以方便百姓作为核心目的,而是将其看做自身谋财的快捷方法,主要想依靠这个制度解决政府内部的财政赤字,以致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纸钞的实际价值越来越小,最终受到危害的还是广大普通百姓。明朝刚建立的时候,由于货币发行政策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元朝的方法,这就使得先天不足的客观环境下,货币流通环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宝钞价格一再贬值,社会上甚至出现伪造的现象;钱荒频繁出现,人心动荡不安;私铸现象普遍,政府权威受到挑战;为了保障纸钞的绝对优势地位,明朝政府不仅仅沿袭元朝制度,更加强化推行金银货币流通现象,以致白银货币的市场空间一再受到压抑,金银的法律地位不受肯定,“沦为”非法货币招来众人不满[1]66。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多方面的问题,明朝政府先后在不同的时期,相应采取不同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应对。首先,明朝政府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对元朝在货币流通领域的立法进行完善。其次,及时推出新的法律,以确保货币流通可以顺利进行。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中后期政府为了确保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开始同时使用新的法律大力推进白银货币的合法化进程。

二、明朝政府进行经济立法的黄金准则:一切为了政府

1.“丰盈国库”成为立法中的金科玉律。一个新朝代建立之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民休息,让广大百姓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同时实现国家财政逐步转入正轨,然而到了明朝却并不是这样,朱元璋登上帝位后,大力推行严刑峻法,第二任皇帝朱允炆上任几天,就被叔父朱棣起兵反抗,在国家政治环境不稳的客观现实下,明朝的政府财政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明成祖在夺位成功之后,将国都由南京迁往北京,这一过程中故宫建设、天坛、太庙工程以及万里长城的重新修筑、京杭大运河的疏通工作等等全部需要耗费巨大的经济开支,再加上明成祖之后的皇帝,生活十分奢靡,他们大规模的腐朽性消费,为国家财政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举例说明,依据《明史》记载,明朝最浪费的两个皇帝:世宗,经常以建造土木工程为乐,花费六七百万银两,完全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此人劳民伤财的程度,令人咋舌;穆宗的浪费简直到了一个极限,他有一次只不过是突发奇想想吃一点甜的东西,居然下令让御膳房花费千两黄金准备材料。除此之外,宗禄开支数目的日益提高,再加上官僚队伍的庞大,明朝财政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为了有效缓解该种不利局面,政府一再加派税收项目,并通过使用国家立法权,保证货币在经济流通领域的绝对优势,试图以此为稳定财政收入做出积极努力[2]137。

2.获得更多财政收入,保障政府的开支用度。明朝政府在货币流通领域所采取的各种立法手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政府强制力的约束下,通过对税种的增加最终实现国家税收可以大幅度地增加。举例说明,早在洪武、永乐年间,明朝政府为了限制金银流通,强制性地在全国实施纸币的交易方式,倘若出现违法使用金银的情况,无论违规者出于何种动机,政府都会将其看做违法犯罪之人,将其以“奸恶”罪进行处罚。到了仁、宣两代,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增设钞关,大量增加商人所要缴纳的税金数目,这些全部都是为了增加税收。明朝中后期,国家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崭露头角,政府为了快速获得财政收入,在1425年,正式在国家税收中增加了“增市肆门摊课钞”这一税种,政府不断地通过变换税收征收办法,全力将增加税收这一总原则看作一项重中之重。

三、庖丁解牛:解析明朝政府推行的经济法律制度以及推行过程

1.庐山真面目:详解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律制度。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律制度可以分为金融法律以及财政法律制度两大方面。首先,就金融法律制度来讲,这一体系关系到的内容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钱法、钞法以及银法进行规定,并依照相关原则对于货币发行单位进行设置、规定铸造标准、如何进行管理、怎样对流通货币进行回收,并规定管理机构的职责等方面内容。明朝政府不仅仅将对流通中货币的基本样式、重量以及换算内容进行一一详细规定,还重点针对私铸钱币的情况进行了严格规定。举例说明,在《大明律》中,就有专门论述私铸钱币者所获得的刑罚“:私铸钱币活动中,要犯以及工匠,全部都应当处以绞刑,从犯以及明知货币是私铸,却依然使用的人,罪名减一等。”明朝政府不仅仅对宝钞进行征收,同样也十分重视对伪造宝钞行为的处罚,至于银子这一后来才被承认的流通货币,政府规定,一旦出现伪造情况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受到一百杖重责的同时,要服役三年才算了结。

在财政法律制度上,明朝主要依靠向百姓收纳以市税、关税以及舶税为主的商税。在明朝宣德年间,政府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开始在水道上建立起各种关卡,正式向来往船家收取船料费,征收标准依照船体积大小进行测量。神宗万历年间之后,关卡的数目明显增多,税目也更加多样,商人需要缴纳的商税明显加重了许多,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早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当时政府税收政策基本上是遵循着三十取一的原则,然而到了明宣宗宣德四年,也就是1429年,由于营业税的大幅度增加,当时商人所要缴纳的税课竟然要比明初整整多了四倍!明朝财政法律制度始终围绕着当时市场上流通的白银、铜钱、宝钞进行政策调整,这是当时政府与时俱进的表现,然而对于当时商业活动的人们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喜人的成绩[3]529。

2.形式各异:明朝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律表现形式。为了确保金融法律以及财政法律制度能够真正推行到位,明朝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措施,确保法律实行的顺畅。笔者通过全面考察相关资料,认为明朝经济法律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律、令形式出现。该种方法是明朝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形式。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明朝政府就专门下令寻找四名熟悉唐朝历史的儒臣,让他们积极向管理刑法的官员进行唐律讲解,以便为制定《大明律》提供必要的参考。1373年,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人终于将《大明律》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朱元璋十分高兴,便下令等待第二年彻底完成之后,真正在全国推行开来。第二种形式便是以诏的方式出现。明朝刚成立时,统治者认为广大百姓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新的朝代到来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他们的各项习俗依然与元朝统治下没有什么明显差异,国民情绪暴戾。为了及时扭转这种局面,登上皇位的朱元璋,身体力行亲自编撰出属于明朝的特别法———《大诏》,并希望以此让全国人民警惕犯罪,从法律效果来看,《大诏》甚至比法律的地位还要高,执行起来也更加严厉。举例说明,洪武年间,句容县出现了一起伪造宝钞的案件,主谋名叫杨馒头,然而由于涉案人员多,办案人员不知如何定罪,便请示朱元璋,朱元璋金口一开“:依照《大诏》办理!”就这么一句话,涉案人员从京城一直到句容县,沿途九十余里“所枭之尸相望”,惨状令人胆战心惊[4]110。

上一篇:变模式控制下一篇:图形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