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流通

2024-07-23

农村市场流通(精选12篇)

农村市场流通 篇1

建设新农村, 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标, 必须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拓宽流通渠道, 活跃农村商品流通。只有市场活, 农民才能富。当前, 有些地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还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各地要有重点地确定一些商业强镇、人口大镇、旅游名镇, 带动农村商业发展。要积极培育好市场主体,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进一步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一、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一) 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建立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特别是发展期货市场, 实现种植规模化。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采取一系列承诺服务等措施, 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注重把分散零星的小生产组织成为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对于一些有竞争潜力的农产品, 尤其是特色产品, 新产品要大力扩张生产规模, 适时建立各种优质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以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 发展新型流通合作组织

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是当前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从流通角度看, 农业经营的市场结构面临双重不利:在农产品市场方面, 农民作为农产品的供给方, 其生产集中度低、产品批量小, 而农产品需求方的选择范围大, 需求增长变数大, 农产品销售竞争也相当激烈;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方面, 供给方是工商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 需求方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家庭, 买卖双方竞争条件不对等。如果农业部门把向社会提供最终商品作为目标, 使生产要素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重新进行合理配置, 就能够使经济效益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公平的分配。

农村县乡科技推广服务要走向市场, 走到农民和农业企业中去, 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水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诸如自愿组合型、“龙头”带动型、农工商一体型、专业协会型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 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生产新形势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集约农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传统农业生产与国际化趋势的矛盾。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要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闯市场的能力, 提高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搞好农产品商品市场流通,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繁荣农村商品流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能出现重大变革。从纵向来看, 由“龙头”企业牵头, 在市场竞争中互相持股、收购、兼并、联合, 朝着农工商一体化和集团化、多功能、社会化的大企业方向发展。从横向来看, 以县、镇 (乡) 分级分层次按专业发展, 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凸显, 专业化趋强。从组织系统内部分析,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朝着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专业协会方向发展。这种专业协会有职有权, 会员之间有经济利益联系、市场交换关系, 甚至是法人实体间的联系。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快的地方, 已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并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农产品专业协会还很少, 要积极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专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目前, 一些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要采取措施, 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商业协会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促进商品流通

(一) 健全和完善农产品零售市场

我国地域广阔, 地理气候差别大, 不同地区在同一季节生产经营着不同的蔬菜及其他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品种调剂、余缺互补。不同地区要按自己的资源优势安排生产和供给, 以满足城乡人民消费需要。这就要建立并扶持好零售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农副产品零售市场主要有农贸市场、各种连锁店、配送中农贸市场历史比较悠久, 诸如“常摊”、早市、晚市、流动摊贩等。农贸市场对于搞活城乡农副产品流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其优势是商品品种比较齐全, 消费者选择余地大, 区域位置适当, 城乡居民购买方便, 价格相对便宜等。要大力发展各类农贸市场, 搞活商品流通。

在抓好以上零售市场发展完善的同时, 要重点建立大型的集贸市场。要积极探索城乡一体, 大型的集贸市场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 把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在把本地农产品向全国市场推销的同时, 也要重视本地市场开拓, 组织好生产资料以及外地农副产品到本地市场销售, 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要活跃市场并通过外地产品进入而提高本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还要把大型集贸市场要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市场已经打破了国界。中国农副产品也要进入国际市场, 依托大型集贸市场, 扩大农副产品出口。要按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优质、高附加值的创汇农业。同时, 进口国外价格相对低廉的农产品, 力争再加工出口, 有目的地利用国际市场, 实行资源转换战略。这样, 既可实现外贸进出口的平衡, 也可弥补国内农业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农副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 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

我国的批发市场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农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是由农民自办或在地方有关部门的参与下形成的;二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外规模化的批发市场模式组建的。前者参与的人数较广泛、经营比较灵活。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规模一般不大、管理缺乏规范。后者一般设施比较完善、经营比较规范。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 除了对上述两种市场规范完善、兴利除弊, 使之不断发展之外, 也应注重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要在粮食主产区和垦区农产品规模较大的区域, 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 畅通大宗农产品的市场流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改、扩建一批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 完善配套设施, 健全服务功能, 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同时, 积极扩大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和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试点。通过健全和不断完善, 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批量大、专业性强的优势, 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从目前来看, 全国各地都有突出自己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 黑龙江垦区的大米、大豆等批发市场、以克山为中心的马铃薯、黑龙江山区的山特产市场等等, 都为本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大量农产品的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 农产品市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多数仍处于初级现货阶段, 中心批发、区域性批发与地方集市贸易市场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且发展不平衡。人为的、体制的障碍仍然很多。已建立起来的市场, 还有待于完善, 要着力培育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多种类、多功能、开放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市场体系。

(三) 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

加强市场营销组织建设。这是组织农民进行期货生产的关键环节。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鼓励涉农部门或农副产品营销单位作为农民走向市场的载体, 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期货经营, 为农民走向市场“搭桥铺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采用多种方法, 创办不同类型的村镇合作经济组织, 如大蒜生产合作社、渔业生产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等, 为农民提供更多参与期货交易的机遇。二要积极扶持各种类型的企业、经济实体、中介营销组织健康发展。此外, 还要对营销人员及农民进行定期培训。通过组织期货生产及营销, 培养造就一批精通期货业务的管理工作人员, 从而更好地为组织农民进行期货生产服务。

三、改革流通体制, 加强农村商品流通调控

(一) 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

要保证农产品商品货畅其流, 就要减少流通环节, 要进一步拆除壁垒, 打破地方封锁, 严禁乱收费、乱罚款等不正当行为。为保证商品的正常流通, 各地应具有战略眼光, 拓宽流通渠道, 减少流通环节, 消除流通障碍, 主动撤掉滥设的农副产品检查站, 不要对开放的农副产品的运销加以限制, 要算大账, 算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大账, 尽量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

(二) 加强农村商品流通宏观管理

随着市场的建立和健全, 农民参与流通, 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 这是历史的进步。保护好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促进市场的完善, 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要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 建立健全有关法规, 稳定市场、平抑价格。国家要有必要的调控手段, 以调节丰歉, 平抑物价。为防止自然灾害, 农作物耕种变化而引起的价格暴涨等现象的发生, 要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制度, 特别要储备人民生活必需的农产品, 必要时投放市场, 以保证人民生活需求。

(三)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 我国的农产品商品大多数来自经济联合体和众多的农户。这就使农产品商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农副产品生产还有较强的季节性、明显的地域性, 大多数农副产品具有鲜活性, 不易保存、储备。加之农副产品量的急剧增加, 储运能力不足等成了农副产品流通中的突出问题。

一要改善当前仓储条件, 提高利用率。要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建设一批仓库、冷库。也可采取企业、经济联合体、个体集资或参股的方法。

二要加强运输设施建设。要尽早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路, 使农副产品进得来, 出得去, 确保农产品流通快速、高效。

三要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市场基地, 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交换场所。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有利于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是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各级涉农组织要科学论证, 搞好规划设计, 采取符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为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10

[2]本书编写组.农业农村有关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6

[3]翟虎渠, 梅方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4]赵大伟, 王炜.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7

农村市场流通 篇2

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给小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农村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那一世小说网 http://量越来越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比重的上升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整个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接轨,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与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明显反差,全国3亿多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分散的小生产不但难以靠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法回避和抵御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相距甚远。

2、农村市场客体交换系统的扩大与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原始规模狭小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实行和农村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是因为农村商品市场交换体系急剧扩大,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多;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也在发育,有的要素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例如,劳务市场等。与农村市场交换客体系统规模的扩大相比,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则明显滞后,仍然靠个人、农户为主参与农村市场的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一种自由原子竞争式的市场主体状况。

3、农村市场交换规模扩大与农村市场网络残缺的矛盾。原有国有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健全的点、线、面的网络体系通过改制全面瓦解消失后,出现了农村商贸流通网点残缺不全的状况,在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日用工业品供应等主要由一些农村个体户自发经营,而个体经商户的行为不规范,实力弱、服务差、经营范围窄等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农村流通业态落后的矛盾。连锁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在城市迅速扩充后,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是传统业态为主导,即使有的挂名“连锁店”,实际上仍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旧式经营,仍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农民权益受损。

5、城乡市场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结构、市场管理、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仍然普遍存在的设施不足,方式陈旧。

6、农产品优质品种少,加工低效,产品增值不高,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成本冷链系统方面建设缓慢造成流通不畅和成本较高,利润低微,农民进入市场难,买难卖难是农民最突出的问题。

7、供销社是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营网点多、生产生活商品齐全、辐射面广、网络延伸等特点,城乡上下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为繁荣城乡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政府满意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社自身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矛盾和困难暴露出来,思想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等;为此,从2000年开始,市、县两级供销社开始对全系统进行“两个置换”的改制工作,处置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处理银行债务、清偿社员股金及其他债务;然后,由于改制盲目,缺乏全局发展观念,造成企业和基层社全部解散,机构不健全,传统经营业务丢失,经营网点萎缩,流通体系不健全,各类人才流失,仅仅保留了县级供销社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思想不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其主要是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网络不全,职责不明确。

二、供销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好“三农”,才能稳定发展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06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

刺客魔传 仙界走私大鳄 封天印地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那一世小说网 http://,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一、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全流通将引爆并购市场 篇3

从目前全流通试点改革的操作方案来看,由于监管部门对试点企业的股权转让设置了时间和比例的限制,加上大股东一方面寄希望于全流通来完成财富增值,一方面并不希望某些并购触动监管者的神经从而影响全流通大业。因此,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并购将会为全流通让路,暂时成为资本市场的配角。

但是,从长期来看,全流通势必刺激上市公司的并购,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引爆点。这是因为全流通解决的不仅是股权的流动性,它还将带来并购市场基础的革命性的变化。

革命估值模型

在全流通之前,上市公司买壳的标的物是不能流通的法人股,而这部分股权的定价通常是以净资产为依据,特别是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在每股定价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的铁律下,股权转让价格并不能正确反映真实价值。所以,股权分置条件下的估值模型,只可能对并购带来两种结果:或者市场估价高于每股价格,卖壳者的诉求被抑制;或者市场估价低于每股价格,买壳者的意愿遭到打压。如国美与苏宁在国内商业零售行业的地位相当,但国美在香港上市,苏宁在A股上市,对二者估值的差异,在黄光裕与张近东个人财富的巨大差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如果谁想买下国美,收购方的出价有一个被市场认可的价格作参考,只要出价合适,黄光裕当然可能放手。但收购苏宁则面临两个问题:一,以净资产为依据定价,张近东不可能出手;二,以国美作参照来收购苏宁,在股权分置条件下有此魄力的收购者似乎不多。

全流通的实现,将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模型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全流通之后,所有股权都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以市场认可的价格成交,二级市场成为价值评估的平台,买壳方与卖壳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经过市场认可的价格进行交易。最大的受益者将是目前走入困境的MBO——价值发现引发的并购似乎与A股上市公司无缘,而MBO却是一个例外。平心而论,A股市场上像苏宁这样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不在少数,那么多管理层之所以不惜殚精竭虑设计种种复杂的路径,穿越种种政策雷区,去完成所谓“隐性MBO”、“曲线MBO”,其原因就在于管理层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和体认。而在以净资产作依据的估值模型下,这些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国有资产的流失当然在所难免。

创新支付手段

众所周知,公司上市的最大好处是拥有了一条通畅融资渠道。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的常用手段是定向增发,用上市公司的股权作为并购的支付对价,资产出售方拿到股权其实就等同于拿到了现金(因为股权可以便捷地变现)。

但在股权分置的国内资本市场,由于定向增发的股权也是非流通股,资产出售方很难变现。因此,在并购操作中,除非是为了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资产出售方很少接受以股权作为支付对价。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仅仅体现在或者通过配股,或者质押股权,先从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然后向资产出售方支付现金来完成并购。在此过程中,需要资本市场各方的配合,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大打折扣,且不谈在此过程中的融资成本。所以,在国内并购市场,上市公司很少作为并购的主导方,部分原因正基于此。

全流通则有望给并购的支付手段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联想之所以能完成对IBM PC事业部这样“蛇吞象”式的并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香港上市,在其12.5亿美元支付对价中,6.5亿美元的现金,另6亿美元以联想的股票支付。试想如果联想在A股上市,IBM是否会接受流通性不强且不知道何时才能变现的股票?事实上,联想并购IBM PC事业部的一幕,正是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的体现。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的潜力将有效释放,股票将作为并购时的主要支付方式,资产出售方既可以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也可以方便地套现出局,像联想收购IBM PC事业部这样的神话,也可以在中国资本市场被反复复制。

释放体系内并购激情

支付手段的变化,不仅带来上市公司作为主体的外向型并购,还将激发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或母公司体系内进行并购的热情。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通常是由上市公司母公司寻找并切入新兴产业,培育相对成熟之后再放进上市公司,成为支撑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而母公司拿到现金之后,再重新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母公司承担新兴产业培育的风险,是上市公司的产业孵化器;上市公司则通过向母公司收购,不斷为母公司提供产业孵化所需的资金,并分享了母公司的产业培育成果,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体系。

但是,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由于上市公司不可能有充沛的现金来接收大股东的资产,如果采取定向增发非流通股的方式作为支付对价,由于变现能力差,母公司很难收回培育新产业所必需的资金,导致母公司主导体系内并购的意愿并不强烈。因此,在A股市场,我们看到的体系内并购,主要如武钢和宝钢整体上市那样,定向增发一部分非流通股、再从流通股东那里套取一部分现金作为并购的支付对价,来完成上市公司体系内的并购。

更重要的是,在股权分置条件下,母公司在上市公司的利益体现在净资产的高低上,二级市场的股价高低与其无关。置入优质资产,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二级市场股东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对于母公司来说,将手中的优质资产放入上市公司,其对优质资产的权益势必被摊薄,使其收益降低,母公司的主观意愿不强,成为上市公司进行体系内并购的瓶颈。前些年盛行一时的资产证券化之所以不了了之,症结正在于此。

全流通之后,上述问题都迎刃而解。由于大股东的利益与市场价格直接相关,而且其所持股份比较大,受股价波动影响最大的是大股东。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全流通将减少母公司通过高溢价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的质地,随之而来的则是有力地推动上市公司的收购。

要约收购重获新生

2002年9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第一次对要约收购进行了全面规定。在西方成熟资本市场,要约收购以其收购的效率、竞争和公平原则,成为并购市场一种常用的形式。因此,《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曾被业内认为将引发一场并购市场的革命。但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12月1日《收购管理办法》施行以来至2004年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共发生279起并购,其中收购股权超过30%的有 130 起。这其中,真正发起全面收购要约的只有8家,其余的122起并购中,有78起并购获得要约收购豁免,有44起并购还在等待要约豁免之中。

即便是这8家发起要约的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也没能表现出令人激动的股价波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要约收购之所以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情况大相迥异,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目前要约收购的非市场化特色。所谓市场化,就是买卖之间的自愿选择和博弈:首先是收购者在一定的客观形势下主动地真正面向所有股东平等地发出要约,其中,重要的是所有股东能够对收购者提出的要约收购进行甄别和选择,进而在收购者与原股权持有者之间形成价格博弈,以完成收购者的收购计划并保证公众股东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将充分发挥要约收购的效率、竞争和公平原则。

在股权分置的资本市场,对流通股东低于市价、对非流通股东高于净资产值的分类要约,既不利于反映要约收购所标榜的公平,也使得收购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已经发生的几例要约收购以要约失败收场,这固然是要约发起者最愿意看到的结局,但对于在西方成熟市场被有效使用的要约收购来说,颇具讽刺意味。全流通所解决的,正是要约收购的市场化基础问题,而要约收购重获新生之后,并购环节的简省将带来并购成本的降低,并购天地顿时为之开阔。回顾延中实业、方正科技、爱使股份、申华实业等“三无”概念股身上的股权争夺战,以及由此带来二级市场股价的剧烈变动,就可以想像全流通将会给并购市场带来怎样的活力!当年发生在“三无”概念股身上的一幕,在全流通之后则可能成为并购市场的常态。

农村市场流通 篇4

1 农村经纪人在搞活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1.1 促进农村市场流通

在农产品市场上, 农村经纪人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 有利地促进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加速了农村市场产品的流通速度。目前, 我国农村经纪人从事的业务已从传统的粮食、蔬菜、水果、牲畜、苗木、水产品, 扩张到生产资料和日用品多方面, 因此又促进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流通与农村消费的发展。

1.2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经纪人和经纪组织是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的个体和群众自治组织, 同时也是经济实体。农村经纪人见多识广、信息渠道广泛, 熟悉市场变化规律, 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信息向农民提供生产意见和技术咨询;农民根据经纪人的意见和技术信息安排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产技术,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村经纪人的连续服务过程中, 农业生产结构得以不断地按市场需求导向进行调整。

1.3 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经纪人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纽带, 他们在引导和调整农民生产的同时, 利用自身的市场资源将农民的产品推销出去, 使农民的生产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转变为不断增长的收入, 从而保证了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经纪人, 农产品实现了更大的价值。促进了农产品在更广地域的流通,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二是通过经纪人中的经纪组织, 实现了规模和品牌经营。

2 农村经纪人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纪人队伍结构问题

农村经纪人结构问题有三, 一是农业发达地区农村经纪人数量多, 而发展迟缓的地区经纪人队伍数量少, 存在着地域不均衡性;二是农村经纪人队伍中从事营销的经纪人居多, 而农业科技经纪人、文化经纪人、劳务经纪人、物流信息经纪人较少, 在行业发展存在不平衡。而农村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善管理的农村青年经纪人, 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2.2 服务内容方式问题

经纪人的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多五少”。在交易中, 单干的多、个体营销的多, 而搞分工协作、联合的少;在农产品流通地域上, 在本地营销的多, 在外地、国内与国外营销的少;在服务手段上, 传统手段营销的多, 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运用的少;在服务内容上, 收购农副产品的多, 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中介服务的少, 一体化经营的少。

2.3 资本极度缺乏

农村经纪人一般是白手起家, 自有资本非常有限, 农民的资金不敢借给他们, 农行、信用社等农村金融经济组织对农村经纪人的资质和信用缺乏信心, 不愿、不敢、也不想在资金上扶持他们。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渠道, 农村经纪人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4 服务手段落后

农村经纪人先天资金不足和自身文化水平低等方面的缺陷, 使他们对客商和客户的服务空间受到限制, 表现为捕捉信息范围小、速度慢, 一部手机、一部电话、一辆摩托、一间门面是农村经纪人的基本装备。如此情况难以承担联结城乡经济, 促进城乡商品流通的重任。

3 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宣传, 提高认识

农村经纪人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能动因素, 是农业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的桥梁, 是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小康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加强对经纪人作用的宣传, 从正面加以广泛的宣传报道, 让广大农村群众知晓国家关于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的方针政策, 正确看待农村经纪人的作用, 提高对农村经纪人的认识, 并建立激励机制, 对优秀农村经纪人, 给予必要物质和荣誉鼓励, 以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形象。

3.2 加强管理, 切实实行“准入制”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经纪人的管理, 对符合个体、独资、合伙及公司条件的农村经纪人, 及时引导其到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依法进行经纪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适当降低农村经纪人登记条件;允许部分农民季节性地从事经纪活动, 对季节性、临时性运销的经营户实行松散式管理。允许农村经纪人既从事农产品的购销, 又从事经纪活动。对从事农副、畜禽、水产、土特产品经纪业务的农村经纪人, 注册登记要特事特办, 实行发表、受理、审核、发照“一站”办结。对个别欺骗农户或者欺诈外地客商的经纪人, 一定要严肃处理, 清除出农村经纪人队伍;同时, 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 提升其个人素质和经营能力。

3.3 因势利导建立组织, 成立经纪人协会

为保障农村经纪人队伍健康发展与壮大, 充分发挥其作用, 应把经纪人组织起来, 成立不同行业的经纪人协会, 制定章程, 规范行为, 沟通信息, 互帮互助, 使其走上正规化的轨道。农民经纪人协会应由工商部门注册, 农业部门管理, 为独立法人, 协会为农民经纪人提供科技信息, 商品及农产品价格信息, 提供新技术, 新产品、新品种及劳动力需求等信息。同时, 还要为农民经纪人提供业务培训、法律咨询、权益保障、情况反映、信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使农民经纪人队伍由跑单帮单到团结协作集体干、只有这样才能使经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把农产品的流通领域搞活、做大。

3.4 分类指导, 积极培育多种类型的农村经纪人

要结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培育, 依托批发市场, 发展运销经纪人;针对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低、加工能力弱的现状, 适应市场需要和消费变化, 应积极发展农副产品贮藏加工经纪人;为落实科教兴农战略, 在广大农村地区, 要积极发展农业科技经纪人, 发挥科技带头作用;要结合农村信息体系建设, 发展信息经纪人。发挥他们与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关系紧密、对外联系面广的优势, 做好市场信息收集、传播工作, 帮助农民克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盲目性, 增强预见性。

3.5 发挥优势, 构建农业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农村经纪人在从事交易过程中, 享有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营销优势。因此, 要努力发挥农村经纪人在扩大农产品销售,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带动农民有效进入市场方面的作用, 构建农业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促进“三农”发展。要切实帮助农村经纪人建立信息体系, 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尤其在加强商品市场规范化管理、发挥市场商品流通载体作用中, 要帮助他们努力打造一批品牌市场, 构建商品交易平台, 促进城乡交流和实现城乡联动。

4 结语

我国农村经纪人数量多、分布广, 形式多样, 农村经纪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经纪人工作予以重视, 加强引导、扶持和规范, 要根据不同类型农村经纪人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因势利导, 使其真正成为一支农民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的经纪人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高素质农村经纪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工商市字[2008]76号) .

[2]曾学文.农村经纪人知识[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9.

农村市场流通 篇5

成效。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将官港镇茶菇市场建设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市场建设的体会

1、兴建市场,必须做活流通,发挥结构调整的牵动作用。众所周知,南部山区的茶菌发展都曾经历过大起大落阶段,前些年茶农对茶园管理没有兴趣;94年前后,袋料食用菌栽培一下子从100多万棒降至不足十万棒。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上届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反弹琵琶”,从抓流通入手,以兴建专业市场为突破,加快了市场基础建设,兴建了门面房88套,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切实解决了有市无场的问题。通过建市场、抓流通,使官港成为茶叶、食用菌等山货的产品集散地,价格形成地,既解决了有市无场、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解决了产品价格的稳定和提升问题。2001年,茶叶市场总体价格上涨了20%,香菇、木耳的价格上涨了30%,茶农、菌农的收入较前年普遍增加了两成以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市场供求信息迅速传输到千家万户,指挥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在,政府无须再动用过多的行政干预措施去逼迫农民进行低产茶园改造了,农民扩种茶菌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了。仅官港镇近两年就引种优质茶苗140多万株,更新、改造优质茶园3000多亩,去年全镇袋料木耳超400万棒,今年备料已逾700万棒。实践证明,如果单纯地就结构调整抓结构调整,不但工作难度大、号召力不强,甚至还损害政府形象,必须要通过大流通来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实践也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关键

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有没有规模效应,有没有市场前瞻性是非常必要的。

2、兴建市场,必须依托城镇,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近些年来,根据官港街道上素有经营茶菇产品的传统特色优势,我们将市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部分附属设施共享,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的内涵。两年来,我镇共拆迁了镇区旧房一万余平方米,新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新上了自来水项目,实施了镇区的电网、通讯线路改造,公益设施日趋完善,镇容镇貌纵向比已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使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县内有8个乡镇的80多户农民入市购买、租赁门面房专门从事茶菌经营。目前,镇区常住人口已有4500余人,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同时,围绕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激活了农行、信用社、邮政等金融部门,经营业绩不断攀升。农技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服务的功能逐渐增强。一些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茶叶、食用菌协会也应运而生。此外,镇区大量闲置的土地要素市场得到盘活,实现了保值增值。特别是市场经营区的30余亩土地原都是

困难企业荒废未用,现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市场分红的办法使困难企业渐现生机。

3、兴建市场,必须培育多元竞争主体,发挥联接市场的桥梁作用。随着茶业和食用菌经济的发展、茶菌产业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周边乡镇原有的一大批生产能手、销售能手考虑到茶叶、食用菌生产是千家万户的分散性生产,组织货源的各项费用偏大,原材料供应的批量性和稳定性难以保障,他们即瞄准市场运行带来的商机,迅速转化为制作加工能手,有力地配合了市场的有效运营,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升,成为联结生产和市场的主要桥梁。由于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了本地的140多名农民经纪人及浙江、福建等众多外省客商纷纷集聚市场,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长年驻市经营,将茶菌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大户陈孝方、江厚民的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之上,这些业主成为培育市场的不可多得的微观市场主体。据统计,2001年的茶叶交易量达4000多吨,香菇、木耳的交易量达2500多吨,交易额达1.5亿元。同时,我们还立足长远,着力扶持茶、菌种植专业大户和各种类型的个体工商大户,既发挥他们在基地建设和各个行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又能增加其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

为培育源源不断的后期市场经营主体作全力准备。

当然,我们在兴建茶菇市场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在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我们两届党委政府都曾遇到过诸如资金不足、拆迁受阻等众多困难,由于思想上的坚定,我们还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千方百计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市场建设初步目标。

2、在融资上要用活政策,拓宽渠道。首先是强化了项目意识,通过主渠道申报项目,附渠道嫁接、捆绑项目共争取13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其次是制订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共吸纳民间资金400余万元。

农村市场流通 篇6

一、近期农产品市场的基本形势

据我部监测,2011年12月26日-2012年1月1日全国批发市场价格,猪肉为每公斤23.88元,环比涨0.4%。鸡蛋每公斤8.29元,环比跌0.1%。牛羊肉为每公斤35.74元和44.44元,环比分别涨0.1%和跌0.1%。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均价为3.42元/公斤,环比涨1.8%。上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大豆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38美元、252美元和439美元,环比分别涨6%、5%和4%;泰国100%B级大米曼谷离岸价周平均每吨为588美元,环比跌4%。国有粮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每百斤132.44元,环比涨0.19%,同比高17.31%;粳稻收购均价每百斤140.73元,环比持平,同比低3.47%。

2011年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走势总体呈现“两降一升”态势,一季度受春节影响价格较高,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187.36和187.35,二季度价格水平有所下降,分别降至184.04和182.92,三季度受蔬菜、猪肉和鸡蛋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指数也涨至年内高位,分别为195.65和196.67,四季度,由于秋菜集中上市以及猪肉、鸡蛋价格回落,指数出现下降,分别降至188.00和187.24。从四季度价格走势看,10-11月价格指数下跌,12月有所回升。10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190.98和190.80,11月跌至184.46和182.88,12月回升至188.57和188.04。进入去年四季度以来,小麦、玉米、大豆市场交易趋淡,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生猪价格波动,2012年上半年可能步入下行通道;牛羊肉消费需求不断攀升,产能提高难度很大;渔业受去年旱灾影响,2011年养殖季节苗种供给可能趋紧;马铃薯、白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去年大幅波动。

2011年春节来的早,对农产品的市场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部组织调研组赴广西、海南等主要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考察,通过调研我们感觉主要品种的蔬菜生产稳中有升,产量也在稳定增长,因此两节期间的蔬菜供应是有保障的,价格可能会受年底的影响而有所上升。包括“两会”期间北京市场的供应也是有保障的。

二、当前农产品市场运行新情况、新问题

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周期缩短,价格高低急速转换。农业生产经营领域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产区与销区难以有效衔接的矛盾、信息拥有者和信息使用者不对称的矛盾,出现了粮食丰收粮价上涨、农民卖难和市民买贵同时存在、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农民因盲目生产而遭受损失等情况。针对这些新矛盾、新情况,我们对农户的营销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一)农产品信息“上了天”,但是没有入户。当前,农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是价格暴涨暴跌的公认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时农民严重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卖给谁,不敢扩大生产;不知道市场行情,卖不了好价格。另一方面,基层农业部门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功能尚未建立。全国县级农业部门中只有46%设立了市场信息机构,农民无法就近得到最需要的市场信息。虽然目前发布信息的部门也不少,发布的信息不少,但农民反映,这些信息几乎都“听不懂、看不到、用不上”。因此,2011年要努力提高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能力,健全生产、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农产品监测预警信息,加强生产者价格信息采集与供给,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二)农户的营销能力和生产能力不对称。2011年以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已经多次出现,从五月的部分叶菜滞销,十月初的大蒜、大姜价格下滑,再到现在的白菜,菜农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媒体和经济学家分析了不少原因,有供求关系方面,有投机炒作方面的。一些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帮助农民销售,新浪网也干起了围脖卖菜的义务劳动。近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参与了土豆种植,也扩大不少,也卖不掉,也盲目啊。其实政府也不可能替农户作主种多少,否则就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有人借用蛛网理论提出,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情况下,鲜活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2011年以来,农产品发散型蛛网波动的现象频发重发,农户和市民损失不小,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二是运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调节。应急销售是救济措施,价格措施和期货措施值得研究。我的问题是,农户是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其经营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性目标。但我国千家万户的农户,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绝非易事,因此市场经济发展了多年,这个问题一直没人研究、没有措施,目前蔬菜价格暴涨暴跌无不与农户经营主体能力不强相关,菜农“农户营销能力”太低,一家一户生产能力没有匹配一家一户的营销能力。难道因为千家万户太多太难就不研究了不扶持了?难道等到农业规模化实现以后再解决吗?1978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问题还不突出,农户用不着考虑销售问题,但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把农户直接推向市场。现在农户的营销能力和生产能力很不对称、很不匹配,以至2011年出现菜烂到地里的情况,这促使我们思考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如何同步提高农户的营销能力。不仅要考虑单个农户的营销能力,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包括农业企业都要进行统筹考虑。

(三)媒体介入农产品营销的经济学作用亟待评估。2011年内蒙古土豆滞销,媒体介入后为内蒙古土豆销售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媒体、网站、微博经常发布一些滞销卖难的问题,而且留下了卖难的电话,并配上图片。这些个体滞销卖难消息经媒体释放后,形成了全局的重大的消息。这些消息不具有代表性,但是造成了当下农产品卖难的加剧,对下一期农民的种植也带来了不准确的影响。媒体帮忙促销的同时,在经济学上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最近广西的农业生产者和基层干部反映,一旦媒体发布某一个品种、某一家滞销卖难的信息之后,原本稳定的价格又要开始重新调整。这是基层的反映,我们要高度研究和关注。

(四)农产品经销商及经纪人队伍亟需强化。农产品经纪人和经销商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利通体系中的主体。当务之急是要培育一支骨干农产品经营队伍,引导包括批发市场、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销商、农村经纪人等在内的营销主体做大做强,建立营销激励机制,根据其采购规模和销售业绩适当给以表彰奖励,鼓励他们长期从事农产品购销,建立稳定的产地农产品流通队伍。

三、关于农产品营销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了应对2011年农产品市场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治理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农业部市场信息司近期发布了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十条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各类农产品生产监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提升农户的营销能力等内容。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已有工作措施的基础上,针对2012年的农业生产和市场形势,从生产和市场两个角度,在调控政策、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推进。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监测预警机制。依托基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强化面向农户的信息采集与供给,建立部省县分级负责的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体系,通过统一的网络系统,定期采集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信息,及时发布全国汇总信息,建立鲜活农产品产销信息“支撑平台、采集平台、发布平台、示范平台”,实现信息入户,增强对生产的指导能力。尤其要强化县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采集与发布上的手段与责任,要让农户看清楚县里有多少、省里有多少,解决当前信息农民“看不到、听不懂、用不上”的问题,发挥信息在宏观决策、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中的作用。

(二)探索提高农户自身的营销能力。靠企业和媒体的热心不能帮助农民解决长远的问题,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营销能力建设的问题。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户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就是要告诉农户,让农户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二是农户的田头窖储能力。支持种养大户建设简易田头窖储设施,对农户租用仓储保鲜设施给予补助,延长鲜活农产品保质期和销售期,实现均衡上市、错峰填谷,增强市场调剂能力,化解大量集中上市风险,确保农民收益。三是农户的直销配送能力。支持各类生产者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新型流通方式,直接组织农户和专业合作社送到社区;鼓励开展网上交易,实现低成本、全天候营销;支持生产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物流配送中心,提高配送信息化水平,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发挥规模效益。四是品牌创建能力。对生产者来讲,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质量安全。有品牌的白菜卖30块钱一颗,没品牌的白菜只有1.95元一颗,差距就是这么大。我们可以先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始,支持他们“走出去”,到主销区举办各种宣传推介活动,鼓励他们开展产品商标注册登记,倡导联合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部门可加大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培训力度。

(三)调控政策锁定三个方向。一是粮食的最低收购价。2012年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提了7分钱,提价幅度高于2006-2012年年均提价幅度,对来年小麦的种植意向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小麦最低收入价在夏种之前公布可以影响种植意向这一做法对其他农产品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前我们还在研究玉米的最低收购价,对农民的收入也会有直接的影响。二是价格调节问题。建立完善国家价格调节基金和鲜活农产品产业损害救助制度。特别是要把调节鲜活农产品市场运行作为价格调节基金的重要内容,在使用方向上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并重。当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跌破成本价时,政府适时启动补贴收购、运销、储藏、加工等应急措施,化解滞销卖难,防止产业受损,保护农民利益;当鲜活农产品价格过快过度上涨时,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给予适当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地方政府也要出手,这样才能形成市场的平稳。三是降低流通税费。进一步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产品范围,降低利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农村市场流通 篇7

1 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提篮小卖和地摊式的农产品销售方式难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 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成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随着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消费水平提高, 但农村市场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商品和低质产品的倾销地和批发地。因此, 以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促进农村市场形成和繁荣为目标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适应农业自身特点, 提高农村流通组织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 需求的小量性、多样性等特点, 很容易在流通过程中受到污染、变质。因此, 对传统物流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 培育、发展规范化的农民流通合作组织, 通过协作来应对市场。

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流通似乎和新农村沾不上边, 实际上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 流通无不渗透其中。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 能够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能够引导工商企业把结构调整的起点放在农村, 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农业物流中, 我国每年因流通不畅造成的易损坏农产品损失近千亿元, 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 可以极大的减少这部分损失, 增加农民收入。

2 农村流通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与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具有部分公益性质, 当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但长期以来, 这一观点还不备方方面面所一致认同。广大农村市场不仅建筑简陋、设施落后, 不少市场还是大棚或露天交易, 甚至有的地方“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二是市场功能薄弱, 商品流通效率低下, 与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要求不相适应。在市场建设中, 普遍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现象, 致使农村市场交易手段落后, 特别是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 统一结算、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非常薄弱。三是农村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 织化程度低, 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还不相适应。目前, 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 (订单) 的不多, 多是先生产产品, 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 有组织的农民很少, 因此, 农副产品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很大。

3 推动我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措施和建议

3.1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

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切入点, 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能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 综合协调、科学规划城乡之间、产销地之间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不断丰富农产品市场业态形式, 着力推进农产品直接进入零售市场, 提高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经营比重,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 支持和培育专业化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 重点支持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建立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工作, 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

3.2 建立畅通的农村消费流通体系, 提高市场覆盖广度和深度。

要加强农村日用工业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 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积极改造和建立标准化的“农家店”, 不断提高覆盖乡镇和行政村比例, 初步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形成为农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要找准农村消费市场定位, 引导和鼓励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促进农村消费转型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 让农民同样享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平等消费。大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继续加大农村交通、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家用电器和电信等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3.3 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 构建健康有序的农用生产资料大流通格局。

建立新型农

资流通组织, 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加快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为农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系, 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农资生产企业要加强与农资流通企业协调合作, 研制生产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农产品种植特点的新型农资产品。大力整顿和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机制, 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各种政策优惠。加快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 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 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农资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

3.4 建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积极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把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流通硬件设施能够满足要求和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 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降低生产和经营风险。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市场从事商品流通, 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 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 实现纯农业人口的转移, 使农民分享流通利润, 切实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法人, 从事农产品运销。大力培育、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对建立各类流通合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培育农产品购销队伍, 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农村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 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利益和行业利益代表。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 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等服务。

农村市场流通 篇8

1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的状况

1.1 农产品市场的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目前, 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支持的145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2007年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 占全国亿元以上市场交易总额的1/3, 累计带动2300多万农户增收, 带动新增就业110万人。流通提高了农民的商业意识, 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协会等中介组织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近600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3878万户;其次,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有效连接了消费和生产、城市和农村。1985年以来, 城市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3.4%, 农村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9.1%, 预计“十一五”期末, 我国居民食品支出需求总额将达到36200亿元。同时, 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 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环节, 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150个, 其中, 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811个, 专业批发市场671个, 成交额9191亿元。以批发市场为中心, 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网点为基础, 以期货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

1.2 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逐步完善, 促进了农业以需定产, 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水平。一是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改革前, 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农产品230多种, 中央直接定价的113种, 非政府定价收购额仅占农产品收购总额的5.6%。改革以来, 农副产品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 “十五”期末达94%;二是信息引导作用不断增强。目前, 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样本企业2.04万家, 监测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区、97%的地市、35%的县。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 推动了农民利用市场信息组织生产, 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初步形成, 目前农产品商品化率超过80%, 其中蔬菜、水果约90%, 水产品、畜产品约70%, 粮食约40%。市场机制在全国甚至全球配置农产品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强, 目前我国1/3以上的农产品跨省流通, 1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30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扩大了6倍。

1.3 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目前, 我国农产品“订单”购销、连锁经营交易量比重达到15%, 传统的集市贸易逐步向专业批发、“订单”购销、代理交易、拍卖交易等转变。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年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6万家, 覆盖全国75%的县市。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从城市开始走向农村;同时,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目前, 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首位的山东省,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多达1700多个, 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7%以上。

2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 受城乡发展失衡、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核心矛盾还未解决, 影响农民增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1 现代化水平低, 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目前,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订单”购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滞后, 在美国, 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 而我国这一比重尚不足15%;同时,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刚起步, 目前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 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 我国农村批发市场拥有电子结算设备仅占2%;再者, 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合作程度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每6个农场主有5个参加合作社, 日本99%的农户加入农协, 而我国每6户不到1户。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低, 直接导致农产品“卖难”现象的时有发生和农户利益缺乏保障。

2.2 基础设施落后, 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先导作用

在发达国家, 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或给予资金扶持。相比之下, 我国流通设施的政府投入不足, 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发展。目前, 全国农村产地批发市场2400多个, 每个县平均不到1个, 而且绝大部分批发市场路、电、水等设施陈旧, 冷藏保鲜、冷链运输、检验检测等设施严重匮乏;服务于农村的物流、仓储等发展缓慢。在零售环节, 大部分农贸市场露天经营, 农产品损耗率较高。基础设施落后, 必然增加流通成本。目前, 我国粮食流通费用约占售价的30-35%, 比发达国家高10多个百分点, 生鲜产品更高达50%以上。流通费用偏高挤占了生产环节利益, 不利于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引导农民扩大生产。

2.3 运输成本偏高, 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利益的促进作用

根据商务部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跨省流通量占总量40%以上。例如, 海南、甘肃等20多个省市每年通过山东寿光批发市场销往全国的蔬菜约50亿公斤。调查显示, 寿光至乌鲁木齐运距3000公里, 运费和损耗约占流通总成本的57%。农产品流通环节大约有9种税、13种费, 占流通总成本的10%。车辆通行费使海南到北京的蔬菜每斤成本增加0.125元,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西红柿的摊位费、交易手续费占批发价格的2.4%。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 直接导致了农民受益的削弱。

2.4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作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产品流通法规, 虽然有关部门分别出台过一些管理办法, 但不系统、不协调、缺乏权威性。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善, 导致市场监管不够, 交易行为不规范,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对农产品流通监管的随意性也很突出,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流通领域缺少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 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假农资也在市场上流通, 坑农害农激发民怨, 不利于内部和谐。同时, 市场和流通秩序不规范, 也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进而影响农产品出口和我国国际声誉, 不利于外部和谐。

更重要的是,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机制尚未形成, 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 信息采集、传播、共享机制不健全, 农产品信息缺失、失真、滞后, 一些信息过于宏观、针对性差, 对具体地区和具体农产品适用性不强;其次,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硬件配置落后。目前, 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络的建设还比较滞后, 系统还有待完善, 多数批发市场还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发布信息。商务部数据显示, 目前仅有34%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网络信息中心, 大部分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再者, 农民接受信息能力弱。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低, 判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弱, 影响了信息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信息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3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措施

3.1 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化流通

首先, 要以“大市场, 大流通”的理念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 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据测算, 连锁经营率提高1个百分点, 物流成本可降低0.66个百分点。目前, 美国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 而我国这一比重不到15%。因此, 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 扩大国内消费, 就需要不断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等, 在国债中安排技改资金, 给予贷款贴息;其次, 加强农村商品流通环节的硬件建设, 积极培育和发展发展冷链物流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运输大部分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 并配以EDI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等先进信息技术, 而我国这一比例仍然很低, 技术落后。建议尽快建立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 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完好率;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鼓励企业开展网上平台交易, 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 降低流通成本

要针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加大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重点完善仓储、交通运输、储藏、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等多渠道资金投资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 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加大农村市场信息硬件基础投入, 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 信息共享, 实现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3.3 拓展农民农产品经营链条, 增加农民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收益

农产品的分级、保鲜、包装等初加工是农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目前,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初加工均在生产环节完成,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因此, 有关部门应对农民就地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包装等, 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 逐步将农产品初加工等环节前移到农村, 由生产者就地进行, 将目前流通环节实现的部分利润转移到生产环节, 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利润, 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培育,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而且能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 增加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4 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 做好农产品流通信息引导工作

一是加强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 大力推动乡村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 提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市场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 实时提供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和市场交易信息, 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易提供便利;三是做好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在市场信息监测的基础上, 加强预测预警分析, 为农民生产提供前瞻性信息, 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 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3.5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要不断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的市场营销、管理培训、信息服务等支持力度, 减免相关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的税费, 放宽注册登记条件, 并在注册和年检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连锁经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 通过委托生产、协议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 与农民结成产销联盟。首先, 要鼓励发展“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实现标准化生产, 集体采集、收购, 集中储藏、包装, 统一配送、运输, 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其次, 适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规模化经营, 发展优质农产品经纪大户成立农产品专业流通协会, 在全国范围内协调生产布局与供求衔接。

总之, 农产品市场和流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扩大国内消费的关键。我国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要切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决定作用,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良性互动, 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制度完善、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 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为保障居民消费、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市场流通立法的基本原则探析 篇9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市场流通立法。2003年商务部成立后,配合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已经起草制定了一批框架内的法律、法规(如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条例、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等),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框架的指导也已制定颁布了一批部门规章。但是,我国目前商事立法比较混乱,尚未形成体系,并呈现出一些立法空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部目前正积极研究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化和有层次的整理,将具体规则抽象成系统化的法典,制定商品流通法(市场流通基本法),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发展。2008年,商务部将对框架进行修订,并且计划于2009年提出《市场流通基本法》草案。[1]法学界应该加强该领域研究,为市场流通立法献计献策。

目前提出的《市场流通基本法》的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秩序法、市场监控法等部分。在市场主体方面,主要涉及以下规定:批发商;零售;经纪人;交易市场;商会与行业协会;商事登记等。在市场行为法方面,主要涉及以下规定:连锁和特许经营、无店铺销售、电子商务、物流、商事代理、佣金代理、商业促销、分期付款销售等。在市场秩序法方面,主要涉及以下规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商事交易管理、知识产权、价格等。在市场监控法方面,主要涉及以下规定:商业网点规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特殊商品管理、特殊行业规制、中小企业促进、传统特色商业保护等问题。

可见,目前提出的《市场流通基本法》体系框架比较宏大。市场主体法和市场行为法调整的主要是横向法律关系,是传统商法的规范内容,而市场秩序法和市场监控法调整的主要是纵向法律关系,在传统分类上属于经济法的规范内容。在经济法出现以前,公法与私法的界线相当明确,法律的部门法归属并不难。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出现打破了公法和私法的明确界线。作为涉及经济领域宏观调控的市场流通法,其定性如何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根据传统法律分类理论,《市场流通基本法》很难归入商法或经济法,应该定性为一部商事经济综合法。

在市场流通立法中,涉及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如何协调《市场流通基本法》中的市场秩序方面的规定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基本规定,如何协调《市场流通基本法》中的知识产权方面规定和《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专门立法中的规定,也涉及一些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是必须首先予以明确的。只有解决了该问题,才可在根本原则的指导下展开具体规则的制定,否则容易发生规则之间的互相矛盾。我国《市场流通基本法》尚在起步阶段,法学界应该为这一部重要法律的制定开展一些有益的研究。本文试对市场流通立法的应有原则进行探讨。在市场流通立法中,有必要重申适度干预经济这一基本原则。现代商事经济立法也应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本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应该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导向。

二、适度干预经济

尽管有着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学说和思潮,近现代主流观点仍然认为适度干预经济是国家的权利和职责。[2]对国家干预的经济法解说始终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重大难题,经济法的各种学说莫不围绕国家干预展开,因为国家干预是确立经济法的独立地位与学科特质的基石。[3]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一部运作精巧、成本低廉、效益最佳的机器,有效地调节着经济运行和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但市场却无法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社会分配、限制垄断、抑制经济波动、社会道德以及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等方面也会失灵,于是就不得不借助政府力量予以矫正和弥补,这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4]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起着自主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但由于市场运行条件的缺失及市场主体对利益无限度的追求,也会造成市场失效,从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保障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手段。但是政府干预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发挥弥补市场失效作用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对市场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呼吁政府干预的适度性,也就是政府在干预经济时,不是否定或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恰恰是弥补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5]市场和政府是相互伴生、缺一不可的,国家有必要介入经济以克服市场失灵,但为避免政府失灵,国家应当适度干预经济,当市场机制失效时,国家干预需加强,而当市场机制功能恢复时,国家干预则需递减。

适度干预经济作为各国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还必须考虑另一个因素。我国经济法适度干预原则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和国家干预由全面转向有限的过程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否认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突出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的全方位的直接经济管制。折射到经济法领域就是把经济法看作调整横向经济关系和垂直经济关系的规范,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理解为全面干预。1992年我国开始推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改革,要求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干预)能力,缩减国家的微观管理职能。与此相应,经济法也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方向,把调整对象重新界定为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把基本原则修正为适度干预,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为维护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这样,我国经济法的适度干预原则也得以最终确立。可见,适度干预经济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适度干预经济作为国家治理和经济法律的根本原则,在市场流通立法中仍然有必要进行重申。良性的经济法应该反映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并且随着社会情势的变迁而变迁。由于经济社会化进程的繁杂以及经济社会化变迁的频繁,经济法上干预的对象、方式、范围及干预深度都不恒定。百余年的经济法历史就是一部干预对象、干预方式、干预范围及干预深度不断变迁的历史。[6]但经济法的发展史却表明,适度干预经济是国家进行市场法治的最佳模式。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这样的提法中蕴涵着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适度”,如何界定适度将是法治社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府适度干预经济由立法、执法、司法等阶段综合组成。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体现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公正原则,政府在行使职权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时,应当以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有市场主体,不分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其次,还应该考虑效率原则,要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转移,要增强政府效率意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应由一个政府行政机关承担;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7]适度干预原则应该通过具体的规则来保障其实施。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应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确保对市场流通的干预程度是适当的。在具有“官本位”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更应该强调从程序意义上保障适度干预。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应该从源头上确保法治市场中的适度干预,从而真正发挥法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功能。

三、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导向

尽管经济法是政府适度干预经济的法律,但是,经济法并非维护国家利益之法,经济法追求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经济法应该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在保护和协调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又必须重点保护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消费者利益。

现代立法应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指导方针,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重要思想,同时成为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一切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全面发展服务,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机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不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将对我国立法和法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8]

以人为本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西方人本主义不同,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考察事物的方法“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9]马克思法价值观的思想主旨是“以人为本”,“人”是法律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依归点。[10]“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相应的,法治是这种思考、关注和把握过程中的产物。就是说,人本身理应成为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最终逻辑归宿。[11]

“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是协调统一的。如果说,“依法治国”解决了治理国家是“依人”、还是“依法”这一关涉一国文明程度的重大问题的话,那么,现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则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和价值升华。因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牢固地奠定法治大厦的人文根基,才能彰显出法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关怀。[11]可见,“以人为本”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经济法的主体为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何者为中心,三者的利益如何衡量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有学者提出,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经济法的主体体系。[8] 本文进一步明确提出,应该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导向进行市场流通立法。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科学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社会再生产环节的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并把生产看成是手段,把消费看成是目的,而分配和交换则是中间的过渡环节。[12]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环节的目的,在以法律规制社会再生产环节的过程中,对流通和交换环节的法律规制也应该考虑到消费的目的。在市场流通立法理念上,就反映为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导向。

在各国关于市场流通的政策和立法上,以保护消费者权利为导向的立法理念已经有所体现。在政策上,早在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宣称:“我认为,我们正面临着流行的经济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在未来,我们将更多地为消费者着想,而相对较少地为生产者着想”。[13]当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立法上,我国《反垄断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将“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立法宗旨。国外的市场流通立法也表明消费者权利保护是一个重要目标。日本《独占禁止法》第1条规定该法的目标是:“……,促进公平的、自由的竞争,发挥事业人的创造性,繁荣经济,提高工资及国民实际收入水平,以确保一般消费者的利益并促进国民经济民主、健康地发展。”[14]澳大利亚《贸易行为法》第2条规定:“本法的目的是通过促进竞争和公平交易以及保护消费者,提高澳大利亚的福利。”[15]

消费者权利并非是一种新型的权利,而是从权利主体——消费者角度提出的权利概念。消费者权利概念中的“消费者”是作为与生产者、经营者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消费社会到来之后,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已经很难再将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作为传统民法中的“人”来等同观之了,他们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日益明显。维护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平等就成为从法律角度界定消费者概念的动因,对于权利主体——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就成为构建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其实质上的不平等,消费者沦为生产者与经营者所支配的“弱者”。[16]弱者保护是现代文明“以人为本”的体现。在逻辑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法价值观之后,又有必要引入“身份”的观念。人生平等自由是一个崇高的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不平等,存在着“强者”与“弱者”。“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观要更加强调对“弱者”的法律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与利益的日益分化,各多元化阶层与主体正不断整合为经济规模、认知能力差异巨大的弱势与强势群体;人类为解决自身生存发展与稀缺资源的紧张关系正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以政府作为唯一的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主体的有效性正在受到质疑,等等。这些,都是经济法的关注对象。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具有“后现代法”特征的经济法自然要关注被边缘化、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平衡其与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4]消费者保护原则体现了法律作为利益平衡的天平的功能,体现了法律所追求的实质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对个体权利给予平等保护还应坚信所有社会成员而平等。对权利主体的某一部分——老人、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种族、语言上的少数、难民、战俘等——特别保护的原因是他(她)们容易受到伤害,而不是这些群体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在现代民主社会,作为民主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少数就意味着在实施大多数人的意志时,尽可能地保护“少数人”中的个体权利,对他们的“援助”、“关怀”、“让步”等就是 “以人为本”的体现。[17]在强调基本人权的同时,法律的天平又必须向弱者倾斜,以达成实质上的公平和正义。

经济法确认,保护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其重要作用在于借助国家力量进行利益再分配,缓和由市场导致的严重不平等,以逐步实现人的实质平等。而达成此目的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也可以说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限制或牺牲某些人的自由和减少某些人的利益,并将以这些办法收集的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的弱势群体,如失业工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消费者等。在此意义上,这种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又被称为“类权利”或“集体权利”。二是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为基础,其利益指向对象是全体人,比如环境权、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权利等,这些权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国家的再分配来弥补自由市场的缺陷以及其负面效应,以满足市民社会的共同需求。[18]消费者权利是一种主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甚至可以提升到人权的高度。合理保护消费者权利是法治社会的需求,当代立法的应有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市场流通立法的价值观和终极取向,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体现为实实在在的保护人的权利尤其是消费者权利的各种制度安排。事实上,一部市场流通法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者在设计法律框架和具体内容时能否将保护人的权利尤其是消费者权利贯穿于始终。

法律开始关注“人”,关注“身份”,法律开始强调对弱者、消费者、劳动者、受害人、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的保护,这是现代私法立法的一个趋向。[19]流通环节的另一端就是消费者。多数情况下,消费者相对于销售者来说是弱者。在流通立法中,必须考虑消费者利益。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现在的市场当中,最最强调的共同的价值理念就是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的福祉。维护市场流通秩序仅仅是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流通立法应该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导向,应该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导向构建市场流通法律制度。

总之,市场流通立法中所需要的价值目标是多样的,自由、公平、正义、效率、秩序、安全等价值目标都需要进行衡量。市场流通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度干预原则和消费者权利保护原则。从法的价值上观察,适度干预原则体现了自由和秩序价值的平衡,而消费者权利保护则主要体现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适度干预经济是当代经济立法的根本原则,消费者权利保护作为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趋势。这两个原则在市场流通立法中都应该得以体现和强调。只有在这两个基本原则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制定其他原则。

图书市场消费需求与流通策略 篇10

1 消费市场对图书具有诸多方面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 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图书在人们消费需求中的特殊作用, 决定了人们对图书需求的多样化。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图书具有多方面的市场需求。

1.1 需求内容方面

人们对图书信息的需求内容是多方面的, 从用途来看主要有生活需求、学习需求和工作需求。

(1) 生活需要。主要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用书, 涉及家庭营养、烹饪技术、服装审美、交通出行、医疗保健、婚育知再通过合理组织配送, 使农产品有合理的流向, 将更深层次地提升农产品价值, 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3.3培养和发展专业的农业第三方物流组织, 发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

通过建立第三方物流组织可以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更好地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农产品生产技术上, 加快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减轻其物流方面的负担, 并且能够提高农产品物流速度, 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节约交易费用。而农产品生产者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组织, 流通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其提高市场占有率能够给其带来规模的扩大, 增加农业生产利润。

物流时代的, 渠道赢天下, 要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培养和发展专业的农业第三方物流组织, 让更多的现代化物流企业进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 进一步发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 同时为农产品提供专业的物流增值服务, 包括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加工。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规范化、合理化的农产品包装与市场分配, 将极大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发展。

3.4建立专门的信息部门, 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信息

进入互联网时代, 信息就是效益, 应该建立针对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专门信息部门, 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的所有信息进行反馈, 收集、筛选、加工、研究、分析, 在此基础上, 及时针对不同企业和各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的生产企业发布相关农产品信息, 并根据市场情况, 提出相关的指导政策, 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科学地制定生产策略和企业经营战略。

3.5促进农产品加工、经销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

目前, 我国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有一定的数量, 但是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加工、经销龙头企业由于规模较小, 导致其竞争力较弱。因此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和企业本身的融识、家庭伦理等。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 计算机图书、汽车驾驶维护图书、家庭投资理财类、心理保健类、审美情趣类的图书日益成为近几年大众销售热点, 家庭生活用书呈现出多样化需求趋势。

(2) 学习需求。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学习用书的主要群体, 包括升学用书、常用工具书和专业技术性强的专业图书, 比如读研图书、英语字典等。这种需求一般年度间需求量稳定。

(3) 工作需求。因工作需要用书的既有个体消费, 也有群体、单位消费。随着知识型、学习型社会化的加剧, 这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并呈现出需求的专业性特点。

1.2 需求类别方面

(1) 人们对图书信息的需求类别是多元化的, 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纸本图书型与电子图书型。传统的图书形式为纸本的图书资料, 这仍然是当前图书信息的主要载体, 但是, 随着网络手段、电子技术的应用, 以电子信息为媒介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料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以调取快捷、复制快捷等优势, 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成为现代图书企业销售的热点。如今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很多资以及经营策略的转变, 扩大农产品加工、经销龙头企业的规模, 进而提升其竞争力。

4结语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重生产、轻流通, 并没有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放在首位来抓, 导致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在全世界都处于较低水平。纵观全世界农业发展情况, 要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 只有这样, 才能在我国建设现代农业, 才能符合现代农产品市场规律的要求。

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导致了农产品质量不高、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时间长、市场信息不畅等种种不利局面。现代物流技术的提出正是改变这种局面的大好契机, 因此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 减少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环节;开展电子商务, 降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成本;培养和发展专业的农业第三方物流组织, 发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建立专门的信息部门, 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提供有效信息;促进农产品加工、经销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 全方位的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充分挖掘农业资源, 开发科学合理的新农产品物流模式, 搞活传统的农业物流服务组织, 建立现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体系, 以适应国际国内农产品的市场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 建立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晓飞, 田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与管

理, 2009以光盘、电子信息数据的形态, 打破了传统的图书介质销售形式, 这是图书出版企业和图书市场生产和销售的方向。但是, 由于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原因, 纸质读本图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信息地位。

(2) 知识型与动态信息型:知识型是相对于动态信息型的图书资料而言, 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 知识型图书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观点、论述的专业读本, 而动态信息型是诸如期刊、报纸等动态信息资料, 虽然比较零散, 但表达的信息具有时代特征, 可以反映世界前沿的科学信息, 是科技情报的类型。他们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人们不同需求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自主索取型和需要协助型。自主索取型需求是消费者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 可以自主地选择、购买自己需要的专业图书;而有些特定专业图书和信息的获取需要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指导, 这是由需求者的知识水平来决定的。

1.3 求新需求方面

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增强, 科学前沿知识信息成为消费热点, 这对图书出版企业和图书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能够及时、快捷地将科技动态信息进行出版、上市, 满足消费者的对科技信息的即时需求。

1.4 特定需求方面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研究机构, 其需求特点是专业性强、针对性强, 对图书情报信息需求具有特定的学科、专业方向, 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要求。

2 面向消费市场需求的图书销售及流通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知识经济发展时期, 图书经营企业要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 达到经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重视实施图书营销的流通策略, 促进图书市场的不断发展。针对当前消费市场对图书多元化的需求, 作为图书的运营企业, 应当以市场需求作为自己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 并以此作为其图书购置的策略选择目标。

2.1 丰富图书销售种类

要根据大众对图书需求的多样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实施多种类图书销售策略。当前经济形势下, 人们对金融类、理财类图书需求增多, 另外对经济困境如何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励志图书、心理调适类图书也有较大幅度的需求增长, 因此应根据社会变化, 实时调整图书销售策略。

2.2 体现为大众消费群体服务的特点

无论任何消费品, 为消费主体人群服务, 即为大众消费群体服务, 是任何运营企业应当坚持的服务定位。作为图书经营企业, 其经营的文化产品, 更应当坚持实现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坚持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为他们提供基本生产、生活知识的图书,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提升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 满足和适应广大普通消费群体的需求。

2.3 体现特定销售对象或服务群体的原则

图书市场要根据自己的所处位置, 自身优势, 在销售图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范围、经营特色, 在力图全面服务的同时, 形成自己具有某一行业或专业的图书销售;对于图书市场, 在向图书出版企业进购图书中, 要根据各自确立的服务范围、服务面向做好特定区域、行业的服务职能。

2.4 在图书销售流通手段应用方面

要积极将现代计算机手段、网络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密切结合, 加强图书销售的现代手段管理, 加强销售图书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图书检索手段、信息统计手段等。目前图书销售企业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建设。

(1) 信息网络建设。现代图书信息的检索和介质提供, 离不开网络手段的传输, 加强网络信息建设是图书销售企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工程项目, 是作好图书销售服务流通的基础, 尤其是检索手段、图书销售管理等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手段。

(2) 电子图书的销售。电子图书由于其调取、复制的便利性, 成本低廉性赢得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要适应消费者近些年需求的急剧增多, 加强电子图书的销售。

(3) 期刊数据库销售。目前消费者对期刊数据库需求量较大, 当前主要有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数据库等期刊收录机构的期刊数据。作为图书销售企业, 要抓住这一需求, 积极与数据库开发商联系, 承揽销售期刊数据库业务, 这是扩展图书经营企业发展, 适应今后消费者消费趋向的必然选择。

(4) 专业图书销售。对于行业性图书市场、在销售图书中要充分体现其专业图书基本服务职能, 在深入调研、掌握需求动向的基础上进行图书的销售。

(5) 图书销售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销售企业所担负的重要服务职能, 决定了图书销售从业人员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而且随着人们对图书信息情报资料需求的提高, 对图书销售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具备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网络知识, 有的还需要掌握特定专业学科背景的人才。

2.5 注重实施面向市场需求的销售流通策略

加强图书需求的调研, 掌握市场需求信息, 图书销售企业加强对出版部门的信息反馈, 加强有针对性的销售图书, 改进图书销售的技术手段, 有针对性地为市场提供销售服务。

2.6 加强对图书销售企业的图书推介策划

要运用商业营销手段, 制定新的图书宣传、推介、包装策略, 使新上市的图书顺利实现销售、流通, 促进价值的高效提升。通过举办科技展览、科技成果展示会、新书上市发布优惠活动、实行图书购买的会员制度等途径, 来扩大图书销售企业的市场影响, 促进图书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2.7 转变观念, 实施服务方式的优化

要适应消费者的信息需求, 以消费者获取图书便利为宗旨, 积极推出多样化的销售服务, 采用技术指导、配好服务等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图书运营企业在流通中对消费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摘要:在当前时期, 图书消费市场对图书呈现出多方面的需求, 应在此基础上实施图书流通策略, 促进图书销售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企业,消费需求,流通,策略

参考文献

[1]吴俊生, 霍江河.从畅销书走向“长尾书”—浅谈图书营销理念转型[J].商业文化, 2009.

[2]董琳.编辑与图书市场营销工作[J].科技与出版, 2009.

[3]施红.浅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图书出版业中的运用[J].出版广角, 2009.

浅析湖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篇11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一、湖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特点

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加速成长。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逐步提高,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起来,目前湖南注册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6万家,其中国家有关部门、省有关部门认可的龙头企业166家(国家级24家),泰格林纸、正虹科技、唐人神集团、金键米业、洞庭水殖等一批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前列,这些龙头企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禽中介销售组织700个,个体贩运户发展到4万户多户,年销售额200多亿元。

流通结构趋于合理。一是批发市场居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导地位。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二是现代流通方式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流通渠道不断扩大。我省农村商品市场伴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除了传统的集市贸易市场外,各种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以及批发超市,都陆续发展起来了。长沙市以每年一届的红星农博会为契机,加大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和培育了红星、马王堆等8大农产品市场。

二、湖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政策不配套

我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长期以来,国有粮食部门、供销合作社一直是我省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者与承担者,拥有政府所赋予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占绝对垄断,另一方面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这种双重角色造成了市场竞争不公平,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障碍。

2.价格机制不健全

我省农产品交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垄断收购、农户自产自销以及小商贩贩运。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需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并反应农产品真实价值,我省广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广大农户对农产品价格影响力较弱;市场价格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性、开放、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现有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多,虽具有一定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有限。

3.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产品市场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还取决于良好的市场秩序。只有建立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转。近年来,我省流通领域中出现的无证经营、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等现象都是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我省农产品市场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空白。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使法律法规出台后透明性、缺乏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效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

4.市场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湖南缺乏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农产品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能控制到终端的大营销网络,没有在城市建立更多的连锁直销的农产品超市,主要依靠中间商销往传统的农贸市场。此外,目前我省农村缺少大量的从事农产品销售流通、拍卖交易的经纪人,从而导致农民利益切实不能得到保护。

5.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我省农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农药残留问题,家禽、家畜的检验检疫问题,甚至影响到我省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三、完善湖南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对策?

1.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弥补和消除农产品市场缺陷至关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并非要政府参与农产品垄断经营,而是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农产品市场垄断,解决农产品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充分提供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公共物品,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服务。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使农产品供需保持相对平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产品生产安全。

2.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一要深化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供销社自身改革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个目标,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二要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初级市场,这类市场是指分布于全省各地广大农村与集镇相结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市场,集市贸易是其基本形式。三是要有计划地建立若干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产品批发交易活动在市场内进行,逐步减少场外交易。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要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向远期合同和期货贸易发展。

3.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市场质量检测体系和信息交流共享体系,完善必要的质量安全检测设施设备,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及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切实有效地开展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并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就地销毁制度。

根据国外的经验我省应初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省、地(市)特别是县乡级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工作;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制度,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祁春节,荷劲.武汉市农产品流通及其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理论月刊,2004,8:25-27.

[2]俞菊生,王勇.构建世界级城市上海的农产品市场体系[J].上海农业学报,2004,3:45-48.

[3]刘婷婷.对促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2004,6:55-57.

[4]熊湘辉,白彦平.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3-25.

农村市场流通 篇12

1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与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

中部崛起迫切需要借助流通业的发展,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资本周转和商品流通速度为核心、促进中部经济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突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必须更新流通观念、调整流通布局,整合中部流通资源,提高中部地区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构建物流网和大市场发展战略,整顿和规范流通市场秩序,深化流通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流通发展促进机制,建立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协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中部早日崛起。

商贸流通业在促进中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通过提升完善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拉动生产和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中部崛起;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领作用并开拓市场;发挥劳动力密集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实施人本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层次;创造先导基础条件,促进对外开放。中部通则全国通。通过提升完善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现中部地区的市场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集合效应,打造国际、国内经贸大通道,共同营造区域商贸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与市场体系的现状

随着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自身及相关的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流通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并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也在不断加深。1990年到2005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498.2亿元增长到13184.6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30.4亿元,而且流通产业贡献率从1995年的13.53%增长到2004年的15.89%,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名列各行业之首。

2.1 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

流通方式的现代化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测算,中部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指数已经从2000年的73.875上升到2001年的75.625,且该指数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步的是,中部地区的各种新型业态都已具备。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部地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都已出现。商业由单一的百货店发展成为以百货店为主,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相继崛起的流通格局。2004年中国连锁百强中,中部企业榜上有名的共有12个,其中湖南5个,湖北2个,安徽3个,河南2个。2005年中部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184.6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68.28亿元,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28.89亿元,其他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7.45亿元。

2.2 产业组织化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中部地区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2004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数量为563个,摊位数为351093个,营业面积为1521.98万平方米,成交额为2953.1亿元,其中批发业2207.8亿元,零售业745.3亿元。中部地区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骨干市场。此外,随着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流通领域各项改革逐步深化,部分流通主体及流通企业正在向市场化、大型化、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竞争实力逐年提高。目前中部地区各类商贸集团大量涌现,出现了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和股份公司,如武商集团、友谊阿波罗集团等。这些集团成为带动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骨干和龙头。但是,从全国的区域比较来看,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和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28.1%,但每万人拥有的零售网点和就业人数,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34%。

2.3 中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股票市场在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中部地区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筹资总额,都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弱势。截至2003年8月,全国共有上市公司1268家,其中东部地区有739家,占总数的58.3%;中部只有271家,占总数的21.4%。2006年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河南仅有33家,安徽47家,湖北65家,湖南42家,而相邻的东部省份江苏有100家。由此可见中部股票市场需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的发行量平均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而中部则只有全国的1/4。中部债券市场发展仍显得不足。中部地区期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潜力,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是我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也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家期货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中国的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对全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与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

3.1 中部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

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为方向,从扩大商贸市场规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入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流通体系;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速度,发挥流通对生产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向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转变,构建多元化现代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

建立中部六省合作机制,加强商业主管部门之间、商业企业之间、行业协会之间、科研院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健全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流通体制、产业政策、商业法制环境,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引资、投资、创业和发展氛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商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跨省服务平台,促进商品、服务、人才、设施等商业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投资贸易环境,降低综合商务成本,提高商业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层次清晰、协调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商业合作网络,加速推进互惠互利、多方共赢、资源共享的统一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形成,提高中部地区商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

3.1.1 顺应全球化发展方向拓展市场

一方面,积极吸引境外企业在中部设总经销、总代理、直销点,使专业市场成为境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和展销中心;同时,积极吸引外商、境外贸易机构到中部市场采购商品,使专业市场成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集散中心和配送中心;另一方面,要发挥敢闯天下的精神,大胆向外拓展,到境外开办分市场、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和贸易机构,把中部市场的脉络延伸到国际市场,构建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抢占国际市场。大型专业市场还可以组建进出口公司,发展贸易代理等,拓展国际业务。

3.1.2 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发展市场

要以特色产业和产业升级为中心,去规划商品市场、发展商品市场、提升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不仅要为当地产品的销售与流通服务,而且更要为当地产业的提升、规模的扩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服务。促进商品市场建设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3.1.3 按照现代物流方式组织市场

将仓储、运输、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通过健全物流服务体系,使商品市场演化成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重点推动传统专业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把市场改造成企业连接现代流通网络的一座桥梁,在完善市场交易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市场的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加工中心、外商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成为集销售、加工、包装、配送为一体的市场型现代物流中心。

3.1.4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市场

要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商品市场的各个环节,并随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市场,逐步实现商品条码化、标准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配送社会化,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建立市场内部局域网,建设交易秩序管理、营业用房管理、物业管理、日常办公、档案管理等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和加强市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管理现代化。要加快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要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流的功能,带动商流、物流的电子化;要为经营户建立网上商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交易,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优势互动。一般性的市场,要强化信息化的意识,利用市场专业网站收集和发布信息。

3.1.5 为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创建市场

在充分发挥中部现有各级各类市场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努力营造适应中部自身发展需要的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甚至率先在中部成立创业板市场,以及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创建有影响的钢材大市场、农产品大市场、汽车交易大市场等。

3.1.6 整合优势资源规划发展市场

以中部五省11个主要的全国性市场为重点,结合地方特色专业性市场,扩大地区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联合与发展。开拓市场、搭建平台,体现出大流通、大市场、大商贸的气魄,对于拉动中部乃至全国市场都有积极意义。

3.2 中部资本市场建设战略思路

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成立中部地区金融协调机构,健全与资本市场配套的相关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部目前的资本市场体系很不完善,直接融资渠道单一,为改变这种情况,可争取在武汉、郑州等城市建立二级证券交易市场,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对中部崛起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中部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的兼并、融资、引资提供产权平台。完善银行信贷市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金融系统风险控制和防范水平。培育优质的资本市场主体,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加强金融市场软件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环境。构建金融信用网络、金融通信网络、资本市场监管网络,实现中部资本市场的现代化,降低资本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强化金融服务意识,开展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健全企业征信评估机构。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完善相关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强化监控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切实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保障资本市场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胡树华,侯仁勇,杨洁.区域战略与中部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2]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周绍森.论中国中部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上一篇:压缩空气生产系统下一篇:新课改教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