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共10篇)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1
考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 而且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 借助考试环节调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1. 考试制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知识的激增, 新学科的不断涌现,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快,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将大为缩短。教师的责任, 不仅在于把人类文明的火炬接过来、传下去, 还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具备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开拓能力,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使其在自主的前提下去具体操作, 去亲身体验和表现, 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获取新的知识,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高素质。
2. 考试制度改革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人才培养对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放在首位。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是使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意识和生存能力逐步形成, 通过培养创造力,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宽广的知识面, 丰富的人文素养底蕴, 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此, 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充分反映现代高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以及充分重视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 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考试制度改革符合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学生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课程上要弹性化, 有开放的教学计划、培养方式, 这种开放的培养方式意味着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形态, 其主要的教育方法与形式应该是大课教学, 它的特征是选修课比重较以往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选择空间, 在课程组合、安排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考试制度改革要满足教育大众化的种种需求, 高校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建设的实际, 根据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增强竞争力为目标,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出发, 来研究和改革考试方式。
二、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大学除了传承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和思维空间, 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具有多元化标准的环境里学会如何自我选择, 并逐步培养起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再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传统的考试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善于深化知识的真正人才可能得不到好成绩, 造成有主见、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得不到发展。
目前高校课程考试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 考试目的功利化, 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考试制度突出表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强调分数的等级表现, 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 并将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 加剧了学生的功利化取向。
以上弊端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 介绍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等带来困难, 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用规范性的语言、规范性的板书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被动学习, 死背书本, 全面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 传统考试方法很难涉及,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 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 考试题型标准化, 影响个性发展。
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 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是, 标准化考试客观性试题偏多, 主观性试题少, 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 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 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个性的体现都会受到限制。
3. 评分标准精量化, 影响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 我们把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 分数越高意味着能力越强, 造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的后果, 影响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由于科技知识激增, 新学科不断涌现,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 树立终身教育、未来教育的观念, 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但是, 由于考试压力的影响, 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去涉猎广博的知识, 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 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上述弊端, 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绊脚石。因此, 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应对知识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措施, 而且是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培育学生健全心智的必由之路。我结合工作实际, 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考试观。
考试是一种手段, 不是一种目标, 考试应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上。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进行考试改革的前提。面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 必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必须树立新的考试观, 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试模式, 考试不仅要考知识, 而且要考能力, 考素质。要建立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考试体系。
2. 建立科学命题制度。
命题是实施考试的关键环节, 是衡量预期目标的重要指标。因此, 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首先要克服标准化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 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一题多解题, 给学生多提供探索的机会, 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选择题型时, 不要过分偏重于对知识知与不知的测试, 而要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
其次要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每一位学生在解题时都有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 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 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建立科学评分制度。
考试是有连续的工作序列组成的系统过程, 要实现考试方案的科学化, 就必须对考试系统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要在每一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实施方
WENJIAOZILIAO
案。同时, 应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 全面负责考试实施、考试管理和考试研究工作。
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 只是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度量, 并不代表他在某方面的全部水平, 不能仅仅根据一次考试成绩就断定该生的智能水平。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同时, 应结合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实验教学中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期终考试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各门课程综合评价中给予恰当的权重, 来构建多元的、综合性的终结考评制度。特别是在成绩评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予较大的权重。
4. 实行多样化考试形式。
随着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现代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 必须改革单一的考试模式,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具有动态性的考核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如:闭卷、开卷、开闭结合、口试、答辩式、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
考试形式丰富和方法多样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同时, 课程考核应经常化。要使课程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 必须把教师、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 由教学支配考试, 考试为教学服务。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灵活运用作业、讨论、小设计或小论文、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目的不仅要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以及巩固所学的知识上, 而且应当定位于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上。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工作, 不断借鉴各国考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 实现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 探索并逐步建立以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高校考试体系, 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林根.论高校优良学风的创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4) :93-95.
[2]徐晓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1) :118-120.
[3]陈舒怀.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4) :40-42.
[4]唐国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1, (2) :16-20.
[5]米增强等.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2, (3) :93-97.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篇2
一、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社会认可挑战
针对过去高考重智,轻德、体、美、劳的弊端,各省高考改革的新方案明确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六个方面,其中囊括了考生遵纪守法、基本素养、交流与合作、中学期间各科目学分情况、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动手操作和获奖情况等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将面临社会认可的挑战,如道德范畴的爱国,是否可以量化?孝敬父母如何比较?环境保护又如何分等?如何避免综合素质评价主观随意性?综合素质评价以城市的要求为标准衡量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学生是否公平?如果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出级别判断,会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学校各自操作是否具有可比性?功利导向会不会导致虚假评价的产生?
为此我们认为应对挑战,需要从以下方面认真加以研究:
从理论上看,要求学生在综合素质的每一个维度都是优秀,这是平均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要求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都优秀,这是理论上的完人,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从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来说,既需要人们有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呼唤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的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应当承担起引导学生成为这样的新人的重任。所以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作深入研究,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作精密推敲,各维度的评价要素更科学、具体、简约。对各个评价要素的权重要认真思考,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价值导向。
从操作上来看,综合素质评价只能是学生全过程发展的典型抽样,因此综合素质评价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工作,而应当贯穿学生三年的全过程,需要试验区学校按一定标准做大量的全息收集学生发展情况的工作。实验区各个学校因为没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只是作为班级教师评定的参考,从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角度来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该是多主体建构而成,学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定应该各占一定的比例。
从教师的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也就是评价的一致程度,靠教师评价的专业水平和诚信公正的职业道德。教师习惯于被别人评价,也熟悉用试卷对学生作评价,对运用观察、表现性测试、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技术手段来衡量学生丰富多样的发展很陌生,有一个从了解到掌握再到运用自如的发展过程。怎样使教师迅速成为评价专家是实验区的一个难题。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在人情味浓厚的中国,教师要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既要依靠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要有相关的制度遵循。这包括公示制度、诚信制度、培训制度、监督评估制度、申诉复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对政府来说,综合素质评价能很好监督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实际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艺术、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没有配齐,因此政府在配备师资、设施、提供活动场地等学校资源建设任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学业水平考试面临公信力的挑战
先行课改实验省高考改革的新方案大都推出了学业水平考试,并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加强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高考科目以外的学科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门槛设置,作为报考不同类型院校的前置条件。第二种模式:与高考科目反向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考生当年高考成绩。第三种模式: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科考试,即高中所有科目全部开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毕业的条件之一,也是检测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还是高校招生的参照依据之一。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引导中学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的精神,避免不考就不教的最坏局面出现,保证我国高中教学水平的质量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脱胎于会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临公信力的严峻挑战。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推广的会考,性质上和现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几乎相同,但在升学功能上表现出无利害性,加上会考缺乏考试标准,尽管会考在部分省市起到了一定的质量保障作用,但在会考实施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诸如组织管理不到位、考风考纪较差、考试标准模糊等问题,导致各界对会考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想学业水平考试不再沦为“鸡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提高对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的认识,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为核心,切实做好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从严组考,依法治考,从源头上堵住各种违纪、舞弊事件的发生。其次,在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同时,要加大考试机构对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测量理论的研究力度,需要组织学科专家设计可测量的考试标准,对学科基本能力的等级描述能进行清晰界定,以确保学业水平考试质量。最后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形式、考试条件、组织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维护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以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公信力。
三、高考的统一性面临新课程选择性的挑战
传统的高考模式是同科所有学生考同样的内容,大家做的是同样的试题,各位考生之间的高考成绩具有可比性,且管理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省钱、公平、高效是统一高考的突出优点。
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是有差异的,高中新课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高中新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新课程的选择性不能停留在政策文本与宣传口号上,而应该渗透进高中新课程的所有环节。无论是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还是课程实施的走班制、教材编写上的多样化,都体现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特点。选择性是内在于新课程的,不坚持新课程的选择性,新课程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最根本的价值与意义。新课程的选择性无疑是对原有的统一高考最深刻的挑战。因此,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必须研究统一性与选择性如何结合,并在科目设置、命题思路、录取标准等方面深刻体现这一要求。
课改实验省为应对这一挑战在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高考让考生选科目,从而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如广东省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外语,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为指定选择考试科目,分别指报考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x”为专业选考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选择一门。2007年、2008年实践中导致[[]]科之间因试题难易程度不同,出现 “分数不等值”现象,学生及家长有意见;让[[]]科来体现学生个性,实践中还出现了学生因利益驱动而选择得分容易科目的现象。
(二)实验省命题思路上把高考内容划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即学生可以对选修课选择学习,选修的课程不一样,在同一张考卷中既有必考的内容也有选考的内容。必考部分是高中必修课的内容,选考部分是高中选修课的内容。这样就解决了学生选择学习与传统统一考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试卷将打破原有的封闭结构,出现一定量的选做题目,因为学生选题,各科试题的难易度和不同选做题分数的等值关涉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此类技术问题对命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三)分类考试。现在的高等教育有研究型、专业型和职业型三种基本类型,因此至少可以按这几种类型用不同的考卷分别进行考试。
(四)自主招生。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统考成绩是唯一的录取标准,因此解决的思路应该是通过另外的改革途径,设置特殊人才的录取标准,弥补统一高考的弊端。复旦、上海交大面试招生,全国自主招录新生的高校从17所增加到59所,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指标增加到10%,都是为个性化的学生创造空间的尝试。
普通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探讨 篇3
1 目前考试管理存在的弊端及问题
1.1 考试形式较单一, 分数定优劣
目前高校考试的方式大多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 仅仅考核学生记住的一些理论知识, 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技能操作及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往往通过一次性考试就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而不是通过多次考核来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学习情况的评价。
1.2 单个任课教师命题为主, 人为影响较大
我国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 往往以单个任课教师命题为主, 经过集体讨论共同命题的较少。这样使得出题教师只能根据自己所讲内容及有关资料来出题, 缺乏对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来通盘考虑。有的教师还在考前划定一些考试范围, 这样使学生复习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有的教师出的题, 基本上都是教师给同学划定范围里面的题, 所以学生只要弄几强复习题, 就可以基本“搞定”考试。
1.3 忽视批卷管理, 缺乏规范性
考试结束后, 一些课程的试卷往往是任课教师拿回家中批卷。虽然也有许多学校指定集中批阅、流水作业等, 但也有一部分是流于形式, 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在批卷中, 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多给几分, 少给几分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学校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人情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于某些课程学生答卷情况, 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因缺乏专业知识, 所以教研室或是任课教师本人就是权威, 他可以决定给多少分, 抓几个补考的, 往往人为因素较大。
1.4 学风较差, 作弊现象严重
由于诸多原因, 现在高校学生学风较差, 刻苦学习的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投机取巧, 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学校现实行的考试制度就是闭卷笔答, 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此种考试办法也客观上促进了考试作弊的现象的存在。因为不管你学没学, 学的怎样, 只要背上几个公式, 准备一下, 很可能就考试过关, 用不着再那么辛苦地学习了。另外一些学生还会在补考方面下功夫, 一般补考的题相对容易过, 实在不行就补考, 这也是一些学生不好好学习的一个因素。
1.5 任课教师压力较大, 缺乏制约机制
据《中国教工》杂志文章报导, 34.6%的教师反映教学压力过大, 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80%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这样的教学队伍让我们担忧, 也是促成学生不好好学习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周学时达到二十多学时, 长期工作的劳累, 身心的疲惫, 让他们的情绪资源耗尽, 对讲课缺乏饱满的情绪和动力, 有50%的教师对教学抱着一种“应付”心态, 有的甚至出现不关心教学质量, 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另外, 在集中考试监考中, 监考教师也存在较大压力, 一般教师都不愿意抓自己的学生, 如果抓的多了, 感觉自己没面子, 另外学生也会埋怨自己, 教师监考不严也是造成学生“大胆”作弊的重要因素。
2 改革考试制度及应对措施
2.1 彻底改革考试制度, 由记忆型考核向全面素质考核过度。
我国高校现普遍实行的考试制度基本是记忆型考核, 即卷面笔试, 这种考试弊端很大, 必须进行彻底改革。要运用教育理论和根据教育规律制定一套科学、完整, 操作性强的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运用知识能力的综合素质考核过度。即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情况, 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又要考核学生的技能操作, 实际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要形成一整套的多种形式, 多层次, 多方法的考核体系, 还要制定一整套考核监控系统, 如考场规则, 考场管理, 监考守则, 评分细则, 缓考、补考, 违纪处理等规则。彻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2.2 加强题库建设, 实行教考分离, 确保命题质量。
要加强试卷库题库建设, 收集大量新鲜有价值的库题, 使题库信息容量大、全, 而且具有一定权威性。实行教考分离,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授课, 避免教师讲课随意性,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强调标准化命题, 确保考试各项质量指标的有效性。命题标准化是指在试卷命题时要充分注意到试卷的效度、区分度、难度符合教学规律, 而平均分, 标准差都应符合教育测量的要求, 命题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全面覆盖教学大纲, 这是衡量考试可信度的重要依据。实行考教分离, 可以促进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双向积极性的发挥, 避免教师送人情分, 使考试更加公平, 公正, 合理, 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公共课的课程考核中, 可实行统一命题, 集中改卷, 流水批卷的办法, 强化对考试过程的管理, 使考试规范化、科学化。
2.3 实行多样化、多方位的考核方法。
2.3.1根据不同课程特色, 实行多样化考核, 改变单一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如计算机基础知识, C语言程序设计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可采取上机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2.3.2一些基础课可采取卷面考核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比如高等数学, 物理等课程, 可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集中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2.4 改革学分制, 鼓励优秀人才, 实行学分互换制。
为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学分互换制。即按规定完成必修课的课程外, 有些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 这样让有潜力的同学在某一方向和某一领域去更加积极的钻研与深造。比如学生在某一领域里有发明创造, 获得专利式大奖, 在某一领域发表有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等, 可奖励其相应的学分。其可以不参加某些课程的考试。或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行为和成果都可以用这种互换学分的方式进行奖励, 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学生。
2.5 对于一些专业课, 可采取口头答辩, 演讲与卷面笔试同时进行的考核方式。
对一些专业课主要考核同学的操作技能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及测试能力占60%, 卷面笔试占40%, 这样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把两项加在一起把考核情况上到成绩册上。
2.6 改革对学生成绩册的管理办法, 增加导师综合评语。
以往的成绩册就是单纯的考试分数, 有的学生高分低能, 有的是作弊考的高分,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 要彻底打破分数治天下的状况,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既有考试的分数, 还要有一些重要骨干课程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语, 这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师评语包括学习态度, 掌握知识情况, 运用知识能力, 创新能力等状况,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潜质,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7 改革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
现在各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基本上是看学习成绩, 主要课程考试成绩, 然后进行排名, 说是择优录用, 实质上是择分录取, 并不能反映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易造成学生死啃书本的现象。现在应该彻底进行改革, 即学习成绩占40%, 综合能力占60%, 可组成有班级干部、普通同学、专业教师、导师、辅导员等参加的综合素质评定小组, 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然后再加上学习考试的成绩, 最后进行排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优录取, 这项措施无疑会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促动, 促使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及对自己综合素质方面有新的要求, 新的努力方向。另外, 还应改革《毕业生登记表》, 对同学的表现综合评价要由班组讨论和导师及辅导员评语避免过去好坏一个样的弊端, 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蔡铁军等.普通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报) , 2006, 28 (4) .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考试制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当前高校的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考试制度来看,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弊端,制约和影响着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就必须加强考试改革对创新人才的探讨和研究,尽可能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培养大量的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1]。
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考试目的趋向于功利化,唯分数而考试;
(2)考试内容含盖面窄,且只局限于教材内容;
(3)考试题型注重形式逻辑,试题标准化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4)考试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以上关于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为使我国高校学生能适应知识经济和时代发展,培养我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高级人才,针对目前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迫切的需要建立一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本文主要从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过程化评价等方面对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进行了探讨和改革。
(1)按照各学科特点和学制要求设立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探索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可以按照各学科特点和学制要求来制定评价形式,使评价方式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此推动考风考纪建设[3]。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形式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等形式,还应探索更多实践性方面的考查的形式,诸如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研报告、成果答辩等形式相结合,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学生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实际应用,就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能力。
(2)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制定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决定评价的方式、方法,采用灵活的考試形式。除了在实际操作中习惯采用的闭卷笔试以外,可以适当的采用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可以更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不同的素质和能力。
(3)考试内容不断创新,以迎合学科发展与思维创新的要求
考试内容应当作为测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应当更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考试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考试效果。一是将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二是权衡各种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制定课程考试中考点所占的分值。三是考试题型要创新,且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兴趣为主[4]。考试的题目除了传统的封闭式题目外,还要尝试选择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并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4)重视过程化评价,将过程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要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投入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得那些平时不努力、考前再突击的学生难以得到好成绩。这种成绩评定方法在考察学生智能的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等学校的评价形式、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过程化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的考试制度。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中,一方面有利于推动高等学校的全面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的步伐,保障和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使教学评价体系更好的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培养大量的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争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制度的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黄伟泷.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的改革[J].黑龙江教育,2007(12).
[3] 戴家干.创新考试制度 服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4] 赵芳枝.以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4).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5
关键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招生考试制度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人才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便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考招生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如何应对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是值得学习、调研和思考的命题。
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 是要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好的教育, 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践行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 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生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招生模式学生可任选。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可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同时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 降低了一次考试的重要性, 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 淡化高校身份, 这样高校可以在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下功夫, 从而吸引质量较好, 数量充裕的生源。试行改革试点的浙江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选择不同类型的考试招生模式, 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培养需要,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等。学校2017年将按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中国语言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法学类 (法学、知识产权) 在浙招生试点, 根据专业类培养要求, 有设定选考科目两门或三门或不设定选考科目几种方式。这样做, 对考生来说, 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 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 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 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 有利于招生选拔。为适应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高校逐步实现大类招生是发展的趋势。大类招生, 顾名思义, 按学科大类或专业类招生。新生入学以后, 通过1至2年的通识课程学习, 再按学生意愿按选择专业, 分流培养。大类招生培养能拓宽专业口径, 基础更加扎实, 知识面更加广阔, 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同时通过1至2年的按大类培养, 可以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存在一些误区, 有的按专业名称认识专业, 并不了解专业内涵, 混淆专业名称而错报志愿情况屡有发生;有的认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有的以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其实一般意义上,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这样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综合评价选拔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四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 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前三种模式在改革之前的招生考试中已存在, 下面着重谈谈三位一体招生。它是由高校依有关要求确定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按各自权重, 按比例合成。具体合成比例, 由高校根据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其中, 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招生当年提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 并在本校招生章程中向考生及社会公布, 按综合成绩, 择优录取。在三位一体招生中, 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 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 或纳入综合成绩;在高职提前招生中, 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 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 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 作为录取参考。
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我国高考招生始终坚持以公平为准绳, 长期实行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国家统一高考, 不仅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满足了社会群众崇尚考试、重视公平的心理,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 统一高考招生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 尽管可能不是最好的, 却是最有效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是高考招生改革的不懈追求。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千方百计让所有考生享有平等竞争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统招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这种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一刀切”的做法, 实际上不能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接受到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 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也阻碍了不同个性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得到应有的充分开发, 为将来更有效的生活奠定基础, 再加之地域差异、成才环境不同造成的不公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分类考试或多次考试可以极大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也可以缓解一年一次超大规模、极度紧张的考试所造成的压力,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 形成“分层分类, 统独结合”的多元录取机制,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当然, 分类考试对公平性的要求也更高, 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考生、命题人、考务监考人和阅卷人在内的利益相关人员诚信体系, 做到让社会各方面广泛接受,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性和安全平稳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按教育部十公开 (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高校招生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与申诉渠道、重大违纪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 要求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 使高校招生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高校录取工作, 设立举报电话, 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和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使高校招生工作始终处于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之下。
四、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研究 篇6
社会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改革, 使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 具体表现为:第一, 招生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当前我国成人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需要经过层层审核确定招生指标, 这种招生方式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并且灵活性也较差, 一些成人高校在招生时, 为了扩大生源不惜弄虚作假, 致使很多学生被骗;第二, 缺少特殊性。参加成人考试的考生, 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 因此需要高校能够根据其特点制定适合的考试制度。但成人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使用统一的考试标准, 不能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考试计划;第三, 缺少公平性。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一些招生考试人员在招生时, 不能遵循公平的要求进行招生, 致使很多想要接受教育的人员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1]。
(一) 进一步扩大成人高校自主招生
成人高校要想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需要打破传统制度的限制, 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 根据报考人员以及专业招收的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为此, 成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自主招生:第一, 取消指令性的招生计划。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仍然会受到指令性政策的影响, 与我国的发展体制相背离, 影响成人高校的招生[2]。因此, 需要相关部门取消指令性政策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让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招生, 进而使其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状况;第二, 完善成人高校的补录制度。成人高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造成成人高校招生的流失, 因此高校可以结合成人高校的特点, 建立完善的补录制度, 为更多的成人提供教育的机会;第三, 多元化录取学生。高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及综合素质, 将其作为录取考生的依据, 从而使招生更加全面;第四, 扩大成人高校的招生权限。成人高校可以扩大成人高校的招生权限, 让学校根据自身的师资状况、学校规模等, 对招生的条件、数量等自行设定, 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性[3]。
(二) 实行特殊化的招生
成人高校具有特殊性, 因此其在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时, 也需要特殊化。为此, 成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建立符合成人教育的考试制度。成人高校在制定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内容时, 需要根据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教育理念, 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内容。例如, 对于专科生, 其入学考试的内容应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解答上。而对于专升本的学生, 可将专业课与基础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 进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第二, 拓宽入学途径。成人高校在招收学生时, 可将入学的途径拓宽, 从而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4]。例如, 成人高校可以对于一些有特长, 或者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考生实行免试, 从而为其提供深造的机会;第三, 制定符合学生能力的认定制度。成人高校还可以特意为不同程度、不同行业的学生制定认定制度, 保证学生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从而保证招收制度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 强化招生的公平性特点
成人高校是为了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学习与深造的机会而成立的,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 这可能是改变其一生的机会。因此, 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一定要遵循公平性的原则,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降低成人教育招生的门槛。这主要是针对没有接受中等教育的人而制定的, 从而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推动中职院校的建设;第二, 保证招收公平性。招生的公平是对每位受教育者的尊重, 同时也是保证成人高校稳定向前发展的前提要求, 因此在进行招生时, 一定要杜绝“托关系”“走后门”等情况的发生, 保证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教育的权利;第三, 增加农村学生的机会。成人高校在招生时, 不要将重点一直放在城市人员, 还应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招收, 从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加强农文化的普及, 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
综上所述, 成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很多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提供了机会, 帮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也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人们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综合影响, 使我国成人高校在招生考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相关人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 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完善的招生考试制度, 推动成人教育水平的提升, 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锋.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校招生改革的原则及路径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 2015 (3) :98-99.
[2]杨聪.高校招生体制对少数民族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限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53-57.
[3]王泽来.信息化推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十周年启示[J].中国轻工教育, 2010 (4) :91-93.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7
一、现行院校优先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负面影响
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主体。我国高校招生统一录取的投档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段:分段录取、梯 度志愿、平行 志愿。1984年,由于难以保证各类学校都有招生录取选择的余地,且在操作层面滋生了诸多弊端,分段录取改为“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3]的梯度志愿投档模式。但是,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容易导致高分考生落榜与高校招生的“大小年”现象,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网上录取实现后,湖南省在2003年首先开始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到2013年,大陆地区有28个省份实行了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然而,这种投档模式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决策者积极面对。
(一)挤压高校招生自主权
高校招生自主权主要包括制定专业招生计划和专业录取标准两个方面,前者是量的体现,后者是质的反映。从历史的维度考察,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在量的自主权方面进步较大,而在质的自主权方面乏有明显突破。投档方式从梯度志愿改为平行志愿进一步制约了专业录取标准的有效落实。在梯度志愿模式中,基于预防考生对高校可能滥用招生权力的质疑,投档比例被限制在1:1.2以内。随着绝大多数高校从单科性、多科性学院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考生专业志愿与高校分专业计划的匹配在1:1.2的投档比例范围内很难完成,亦即高校专业录取标准的落实已经受限。平行志愿投档在把考生的院校志愿安排为并列第一志愿的同时,也把投档机会从多次(梯度志愿投档模式下院校志愿数量为投档次数的极值)减少为一次。尽管梯度志愿投档模式下第一批次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基本在80%甚至90%以上[4],只要把握好院校之间的梯度,退档考生还有再次投档录取机会。但是,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只能提供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投档后又被退档,就只能进入院校征集志愿(类同于梯度志愿方式的院校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的院校中,有没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则只能“听天由命”了[5]。平行志愿对考生而言落榜的风险同样存在,只是转换了表现形式。平行志愿虽然大大减少了高分考生不被录取的风险,但对于被退档的部分考生来说却是致命的[6]。
(二)降低考生专业志愿匹配度
如果要真正达到降低落榜概率的目的,在高考分数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在降低高校投档比例的同时也要求考生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那么,考生与高校会为了降低退档率而如此选择吗?从学生角度而言至少面临两种压力: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用人单位从重学历转变为重“学校历”,“迫使”绝大多数高分考生更加难以面对落入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院校志愿;二是高中各级管理者与相关教师可能为了提高名校录取率对相关考生施加压力,促使其放弃部分专业选择权而保证更高“层次”院校的录取概率[7]。对高校而言,高退档比例会受到考生、省级考试院的双重“压力”,具体表现为考生报考意愿降低,考生报考意愿的降低会直接导致“特立独行”高校只能录取更多更低分数的考生来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更多的考生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更多高校选择降低投档比例以提高录取概率,1:1.05乃至1:1的投档比例使得省级考试院成为考生的“分发站”,高校招生办成为考生的“接收站”,同时也降低了考生兴趣与专业志愿的匹配度。
(三)加剧高校之间的等级分化
平行志愿投档依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严格按照同科类同批次线上考生的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如果考生的总分相同则依科目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排序在前的考生未完成志愿院校的检索与投档,就不能启动后一位考生的检索、投档程序[8]。系统按照考生院校志愿的填报顺序从前向后依次检索、投档,若考生所填报的所有院校志愿检索完毕后未完成投档,即要等待征集志愿或参加下一批次院校的投档。同批次考生院校志愿检索、投档完毕后启动录取程序,院校决定投档考生是否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与未被投档考生同样进入下一程序。平行志愿这种分数独裁的投档模式使得同一所高校录取考生的成绩分布在一个被极度压缩的、相对窄小的区间内,无法拉开适当的差距,出现“扁平化”、“趋同化”的倾向[9]。这就不仅使不同批次高校之间的“身份等级”被拉大,也造成同一批次院校之间明显的等级分化。国家重点高校尤其是地处东部的“985”高校更容易把高分考生垄断乃至“一网打尽”。普通高校发展特色专业、弱势高校培育优势专业却再难获得优质的生源。随着院校优先平行投档模式的持续影响,行业特色高校逐渐“失色”、普通高校越来越“普通”、弱势高校越来越“弱势”、边疆高校更加“边缘化”。这种不公平的校际竞争导致高校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发展的活力。
二、专业优先志愿投档模式的优势与操作关键点
在院校优先的前提下,投档模式从梯度志愿改为平行志愿基本消解了高校专业录取标准落实的可能性,这也动摇了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基本属性。若要在相当程度上恢复高校、考生对专业的关注,必须对投档模式做出进一步的变革。目前,学者提出的变革选项主要有按大类招生[10]、院校+专业的捆绑式投档[11]、按专业录取[12]三种。单纯按大类招生仍旧不能改变高校之间的等级分化。捆绑式投档若要保证专业录取标准,需要将一档一投改为一档多投。但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庞大的招生规模与高校录取自律机制的缺乏,算法复杂的一档多投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成为主流的投档模式。基于落实高校专业录取标准的需要,学者们提出了按专业录取的改革思路,但并没有提出可操作的投档模式。实现按照专业录取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专业录取标准不同造成的调剂难题,笔者以为,从院校志愿优先改为专业志愿优先,并采用梯度专业志愿与平行院校志愿相结合的投档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一)专业优先投档模式的优势
能否落实专业录取标准是高校实现招生自主权的核心,优先按照专业志愿进行分类投档可以从制度上保证专业录取标准的落实。按照梯度来排列专业志愿可以解决专业调剂难题,从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同时,取消院校调剂志愿,在专业志愿“次序”之间合理分配招生计划可以有效解决专业招生的“大小年”与考生高分落榜现象,采用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保证高校招生自主权也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实际上,我国高考制度在确立之初即实行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直到1963年,鉴于同一所院校不同专业新生学业水平高低相差较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安排而改为先院校后专业的投档方式[13]。时移势易,新中国成立之初单科性院校居多且院校规模小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校规模越来越庞大,综合性院校已占据绝对主流,单个专业招生数也急剧增加。因此,新生学业水平在专业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再是制约教学安排的重要因素。由于兼顾了考生对院校与专业的双重诉求,新的投档模式能够提高考生的专业匹配度,增强考生对院校、专业的认同感。因此,投档模式变革为专业优先契合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所高校的强弱取决于优势学科、专业的数量,合理的专业结构是保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有的投档模式对高校专业结构建设的导向是支持外延式的“做大”而非内涵式的“做强”,竞争规则对“大块头”学校“打群架”有利而对“小身材”学校的“专业决斗”不利,结果是“小”学校的“好”专业容易被“大”学校的“差”专业“击溃”。这是一种不公平的院校竞争。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给予每一所高校更为公平的竞争机会,使得行业院校能够紧紧依靠行业来发展特色专业,边疆高校能够依托区位特点使其特殊专业占据一席之地,普通院校集中财力、人力打造的优势专业能够脱颖而出,也可以逼迫强势的“大”学校不能再追求贪大求全式的招生与“撒胡椒面”式的培养。由此,高校更容易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主动优化专业布局,“轻装上阵”争创一流。各类高校在这个竞争机制中也都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遏制专业趋同“悲剧”而使整个高校系统充满活力。
(二)专业优先投档模式操作的关键点
现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是先院校志愿后专业志愿,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均设置为平行志愿。基于不同专业录取标准之间的差异以及“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录取原则,专业优先投档模式中的专业志愿应当设置为梯度志愿,院校志愿仍采用平行志愿,取消调剂志愿而保留征集志愿。这种梯度专业志愿与平行院校志愿相结合的专业优先投档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4个关键点:
1.鉴于现行投档模式中专业志愿一般为6个、院校志愿一般为3—5个,专业优先投档模式可仍保持6个专业志愿,每一个专业志愿最多可对应5个院校志愿。
2.考生6个专业志愿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 同。如果6个专业志愿均相同,相当于一个专业最多可以报考30所院校,如果6个专业志愿均不同,则每个专业最多可以报考5所院校。
3.专业录取标准落实到多样化的科目组合及具体科目的权重。科目组合保持相对稳定并至少提前三年公布,具体科目的权重可以根据当年的成绩特征来确定并适时提前公布。例如,考生某批次第一专业志愿为物理学,假如录取标准为1.5×数学+2.0×物理+1.0×化学+1.0×语文+1.0×外国语,第二专业志愿为生物学,假如录取标准为1.0×数学+1.5×化学+2.0×生物学+1.0×语文+1.0×外国语,当考生参加第一专业志愿投档录取时生物学的成绩不计入,参加第二专业志愿投档录取时物理学的成绩不计入,从而解决专业调剂难题。
4.为了防止专业在招生中的“大小年”现象、减少考生志愿填报博弈失败导致的高分落榜,专业招生计划可以分配到不同“次序”的专业志愿。例如,某高校某专 业有20个招生计 划,第一志愿 投放40%即8个,第二、三、四、五志愿分别投放15%即3个招生计划,前一“次序”志愿若发生退档或投档不足,缺额自动落入下一“次序”该专业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在各“次序”志愿具体分布比例由院校决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这一设计的另一用意是尽量保证考生的院校偏好,比如某高分考生极度偏好清华大学,可在全部6个专业志愿下的院校志愿均仅填报清华大学,其余院校志愿均放弃。
三、专业优先志愿投档模式的实现策略
实现专业优先投档模式的核心是制定并落实科学的专业录取标准。在高校招生实行统一录取的大前提下,专业录取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多元化的科目成绩组合。基于目前的国情,保障专业录取标准之外的科目达到高中课程标准是专业优先投档模式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来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实现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需要对专业录取标准的制定落实机制和高校招生考试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改革专业录取标准的制定落实机制
长期实行的院校优先投档模式已经“镶嵌”在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之中,与之匹配的录取标准落实为文史类、理工类两种科目组合的总分,基本特征是简单刚性而便于操作。但是,过于粗略的二元划分更多地体现为院校录取标准而非专业录取标准,这就明显降低了考生素质结构与高校专业要求之间的匹配度。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则为依据专业要求制定录取标准提供了契机。什么高校什么专业对生源有什么要求,高校的学科专家最有发言权。作为一种学术权力,高校招生自主权本质上就是高校学科专家制定并落实专业录取标准的权力。如果仍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制定录取标准,就难以实现专业录取标准的多元化。然而,如果高校各自制定录取标准,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录取标准的差异就会直接导致院校志愿投档环节无法实现,并且过多、过细的专业录取标准也会令考生无所适从。以统一录取为基本特征的高校招生制度要求把握好专业录取标准在统一与多样之间必要的张力。
高校学科专家“民主”基础上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制可以有效解决科学的专业录取标准制定与落实难题。专业录取标准可以设计为一般标准与附加标准两个部分。“一般标准”以高校类型、专业大类为单位由学科专家分别组成的“××类高校××类专业录取标准制定委员会”制定。目前,高校类型大体可以与录取批次对应,研究型院校对应第一批次院校、应用型院校对应第二批次院校、实用型院校对应第三批次院校与专科(高职)批次院校,专业大类依据政府公布的专业目录划分。研究型院校专业录取标准的制定采用全国标准,其他类型院校专业录取标准的制定采用省级标准,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学科专家组成对应委员会。特殊的“附加标准”由各高校学科专家根据高校、专业的特殊要求设置,并明确写入各校招生章程。院校志愿按照“一般标准”投档,高校依据“一般标准”与“附加标准”决定录取与否。无论是“一般标准”还是“附加标准”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二)改革高校招生考试体系,保障高中课程标准实施
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仅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还要有利于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是根据高校招生需要设计的,必须规避对高中教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专业要求制定的录取标准落实为不同科目成绩的组合(包括具体科目的权重),考生与(高校)专业可以围绕科目成绩组合进行双向选择。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如何保证考生在专业录取标准之外的科目上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这是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专业优先投档模式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毕业会考)改造为可以“信赖”的省级水平考试并“真正”纳入高校招生考试体系,使其兼具评价高中教育质量与为高校选择生源两项功能。分设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80、90年代高考的低录取率。目前,全国高考录取率已从1990年的22%上升到2012年的74.86%[14],因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毕业会考)已经具备了兼容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测验理论认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大 幅度提高,统一高考的效度、区分度必然明显降低。大一统的考试难以满足多样化高等教育的招生需要,分类考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高校招生考试体系应包括研究型院校招生考试、应用型院校招生考试与职业技能测试三个部分。改造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毕业会考)称之为应用型院校招生考试,作为高校招生考试体系的主体部分,既可以鉴别考生是否成为合格高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实用型院校招生的文化要求;也能够以不同科目成绩组合鉴别考生是否能够升入应用型院校(研究型院校之外的本科院校)的相应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满足实用型院校招生的“专业”需要;现行的统一高考设计为专门面向研究型院校招生需要的统一考试。应用型院校考试按照高中课程标准全科设考,研究型院校招生考试设置除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之外的9个文化科目,职业技能测试按照专业大类设考。统筹安排高校招生各项考试,应用型院校招生考试的语文、数学两个科目在第五、第六个学期各举行一次,其余科目在第四、第六学期各举行一次;职业技能测试也在第四、第六学期各举行一次;研究型院校招生考试仍在第六个学期的6月份举行。应届考生均有两次参加应用型院校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的机会,录取采用较高的成绩,研究型院校招生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往届考生以复读学年的成绩为准。高中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应用型院校招生考试,但可以针对报考志愿在科目之间有所侧重,是否参加或参加哪些科目的职业技能测试或研究型院校招生考试均由考生根据报考志愿自主确定。因此,改革后的招生考试体系可以在保证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专业优先的投档模式。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8
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对于多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而言, 以试卷为载体的传统考核方式依然是学校的唯一选择。考试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也制约了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技能掌握全面地进行考核, 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文从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着手, 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当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无工程背景, 参与考试改革的热情不高
高校引进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 再到博士生、博士后, 但是, 多数教师仅仅完成了从高校毕业到高校就业的身份转变, 没有在企业中从事生产或管理工作, 不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往往是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强, 工程实践能力差, 必然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现身说法, 培养的学生动手机会少, 工程意识差, 实践能力弱。教师对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考试改革热情不高。
1.2 考试的形式单一, 学生真实水平难以体现
尽管很多高校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 增加了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形式, 但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 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 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 一次考试定结论多, 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的考试形式依然是普遍现象。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来说, 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通过考试客观、全面地反映。一方面, 考试内容覆盖面窄, 无法反映出该课程的全部内容, 尤其对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课程, 通过考试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 学生考试机会少, 应试风险大, 备考的范围和重点等偶然因素使考试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
1.3 考试完了就结束, 忽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
师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完了, 这门课程的学习就结束了, 有些学生考试结束后, 除了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外, 无法获得其他信息, 考试中犯的错误不能得到更正, 或许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带来严重的后果, 还有个别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 不惜铤而走险;高校师资紧张,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有的教师甚至一个人带多门课, 身心俱疲, 考试完了, 意味着压在身上的胆子没了, 很难再有精力去分析考试结果, 并反馈于教学工作中。
1.4 考试内容有局限,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受到阻碍
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技术, 又要鼓励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大胆探索, 有新观点、新见解, 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是无法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去评价的, 但就考试来讲, 考试内容却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多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 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试题。考试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大, 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 创新思维被抑制, 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 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1.5 考试成绩最大化, 评价学生不能以成绩论“英雄”
正确、公正、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 是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学校组织的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似乎分数越高能力越强, 评价学生时只看成绩或只看名次,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评价较少, 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 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 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难以体现, 这不但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相违背, 而且这种心理经历对学生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2 考试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思想僵化, 观念落后
高校重视教学工作, 围绕“如何教”和“如何学”, 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却认为, 还得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考”。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考试, 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没有兴趣不重要, 重要的是, 如果课程考试不通过, 他们就必须参加补考、重修, 甚至于影响到学位乃至有无毕业资格的大事, 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的思想僵化了;教师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和教学上, 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如何考”, “平时成绩靠点名, 期末成绩靠试卷”, 这种观念首先要破除。
2.2 制度规范, 缺乏灵活
很多高校教务部门对考试的方式、内容、试题比例及成绩评定办法方面进行了规范性建设, 也规定可以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实际工作中, 采用期末闭卷考试, 不需审批就可以进行;如果以其他形式进行考核, 则必须先提出书面申请, 经过多方审批后才能进行, 以闭卷考试之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寥寥无几, 制度规范, 实际操作灵活不足。这不仅降低了教师对考试改革的热情, 也阻碍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最终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 学校缺乏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奖惩机制
许多高校在考试改革上没有奖惩机制, 如果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必然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传统考试方法既简便又省事。但长此以往, 即便教师有了考试改革的愿望, 几次“出力不讨好”, 积极性受挫, 再不愿花时间去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也成了学校唯一的选择。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对策分析
针对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文认为,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 必须大胆进行考试制度改革, 采取措施, 建立完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
3.1 思想上重视, 政策上扶持
学校应重视考试改革, 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要倡导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 要鼓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 积极探索更加适合该门课程的考试方法, 取得明显效果的, 学校应有一定的奖励。
3.2 从下面几个角度尝试考试改革
3.2.1 考试机会多
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 同时也具有督促、导向功能。教师应该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分阶段考核, 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考试总成绩中, 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所占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教师可结合考试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及重点、难点进行辅导性的讲解分析, 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期末考试只是考核的一个环节, 让课程的考核过程化, 才能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理论知识, 增强实践能力。
3.2.2 考试形式活
打破单一的期末考试模式, 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口试、操作、论文、调查报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既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又利于充分尊重学生不同个体的创造性, 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不同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3.2.3 题目学生出
教师将部分出题权交给学生。要出好题目, 学生首先要对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当熟悉, 同时出题时还会考虑班级整体的知识水平, 不一味的追求难、怪, 而且在出题时必须首先对题目做出自我解答, 这个过程已经要求学生对所学进行完整的复习, 同时要抓住重点知识点, 出题时考虑到题型的新颖性、时效性, 还必须查阅各种资料, 出题的过程也是知识运用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出的题目中选取一些有价值的加入到课程考试内容中来, 并为这些学生适当加分,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3.2.4“小抄”不用多
考试应重在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非考记忆。允许学生携带一定量的“小抄”进行考试, 学生总结“小抄”的过程, 就是对知识的总结, 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当然, “小抄”的量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 可以将自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 包括重点、难点、不好记忆的公式、定理等写在其上作为参考, 学生在整理知识点的时候, 需要对不同知识点做出取舍, 这比划范围让学生简单去记忆效果要好多了。
4 结论
总之, 考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其作用仍无法完全被取消或替代。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我们必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突破传统考试制度不合理的格局, 认真分析考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从而制定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科学的考试制度与方法。当然要建立一种合理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的科学、公平的考试制度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只是希望通过具体考试方式的调整, 助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前进。
摘要: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为背景, 剖析了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考试改革的对策, 旨在构建考试与教学的良性循环,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考试改革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考试改革,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永斌, 张同心.大学考试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2) .
[2]钱兵羽.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3) .
[3]顾姝玲, 陈莉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理论研究, 2012 (36) .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篇9
[关键词] 创新人才;考试;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04-04
一 基本问题和概念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就此命题,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是,理论上的繁荣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其说是规定的课程目标,不如说是考试和评价方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考试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急切的呼唤。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人才
据《辞海》所述,“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二是重新组合的知识;三是再次发现的知识。[1]只要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发现、组合并产生出新知识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围绕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创新人才是指,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去开拓、创新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3 考试与评价界定及其功能
考试与评价体系是指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学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多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2]1971年,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将评价表述为: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3]这一公式抓住了考试和评价的本质所在,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考试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诸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4]评价需要考试,考试为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但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不能代替评价。这就是说,评价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考试和评价制度对培养人才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测、激励、诊断和甄别的功能,其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考试和评价制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必须从观念上理清考试与评价的关系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体系。
二 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为了对我国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目的是找出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理清思路,为构建基于创新人才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该课题,本人从2013年至2015年跟踪调查,调查范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学生方面,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89.3%。综合分析如下:
第一,考试目的方面。高校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奖评优、保送读研、推荐选拔以及毕业的最重要依据。导致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试成绩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加剧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甘冒作弊之险,而且屡禁不止,在问卷调查中作弊比例占26%。由于考试功利化,从本质上说,以考试代替评价,使考试变成了脱离教育教学的孤立的东西,忽视了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导向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1)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内容,问卷调查显示93%考试内容是教材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划范围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学生考前临时突击,也能通过考试的情况;(2)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无法与学科前沿问题衔接,问卷调查显示78%考试没有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死板;(3)就考试题型而言,大多数考试题型局限于传统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等客观题的比例大,所有的这些类型,都是围绕着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记忆而设计的。而对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分析性、论述性等主观性试题类型较少。这种基于教材的考试内容和侧重于考查基本知识掌握的题型,限制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业考试形式单一。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考试方法形式单一占79%;考试时间安排方面集中比例占78%。当前高校考试形式过于简单僵化主要存在五注重五不注重:只注重笔试,不注重口试;只注重闭卷,不注重开卷;只注重理论考试,不注重实践测试;只注重统一考试,不注重因材施考;只注重集中考试,不注重分散考试。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于培养创新人才,它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许多学生凭着期末的突击学习就能够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平时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
第四,评价方式简单。(1)在评分方式上,高校学业考试基本依据标准答案作为评分标准,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在这种评分精量化标准中,记忆能力成为考试评分的测试重点,而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被忽视,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左右,一般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来评定。如果仅仅依靠出勤情况及少数人活跃的次数来决定平时成绩,这种评定方法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信度不高。出勤并不代表认真听课,目前课堂出现了很多“低头族”。(3)除了学业考试的分数之外,综合性的评价不多。调查结果显示,81%学生回答没有综合性评价。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侧重于事实判断,缺乏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忽略考试和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高校学业考试一般设置在学期末,考试结束标志着教学活动结束。期末考试后,教师阅完试卷,把成绩交给教务管理办公室就意味着学业考试的结束。高校一般都要求做试卷分析,但只是简单的进行了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统计,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试卷的科学性,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少,这就使试卷分析流于形式,更不用说教师做出评价分析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因而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激励等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考试与评价体系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三 考试与评价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与之相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主要应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为此,本文从考试与评价目的、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反馈等方面构建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一,明确考试和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首先改变考试观念。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在当今信息时代,很多知识随时可以查到,而在于生存和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果围绕生存的需要而学习,学生会更具好奇心、针对性,更具有激情和批判精神,更容易根据问题和挑战融合各方知识、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就有一个路径选择问题,是学习知识面对生存和挑战,还是面对生存和挑战去学习?前者可能会导致学了一堆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后者显然针对性强,利于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也曾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名牌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5]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本科毕业生可能大多数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本科阶段,为了面对以后的生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考试观侧重于知识记忆、侧重于考试结果等事实判断,而评价观侧重于知识创新、侧重于创新过程等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划分优劣或者奖惩,而是通过评价形成促进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满朝气、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第二,创新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没有考试内容的改革,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如上分析,考试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考试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考试范围必须要广泛,考试范围既要基于教材,又要与教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要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还要增加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通过拓展知识给学生创新活动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其次,考试的内容也要灵活多样,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考试内容要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适当涉及学科前沿问题,使考试内容富于时代气息。为此,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创新性试题,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而且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兴趣为重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清,能够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思考、分析、钻研。为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让学生把精力耗费在记忆内容上,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带上基本公式或书本开卷考。事实上,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第三,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从原来的终结性考试转化成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进而形成终结性评价。事实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平时检测。通过平时的检测,教师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可能因为平时检测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及时地复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方面代表案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其严格。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月考两次。印度理工学院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因此,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一定要加强过程性检测,通过过程性检测,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过程性检测如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小论文、小实验或社会实践、安排思考题等,但这并不是要求频繁地考试,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过程性检测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破解此前只有期末大规模集中考试的弊端,缓和集中考试给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终结性考试指的是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通过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的结合,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考生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考试分数,还包含关于考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潜质情况分析的报告,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
第四,针对具体的课程特点,丰富考试与评价方式。考试与评价方式方面,高校应该在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试与评价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教师也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组合;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做到因材施考。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包括口试、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研究报告、实验,等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考察的能力点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数量和理解的程度。(2)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总结等综合应用能力。(3)口试侧重考核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口试可分为一般的口试、读书汇报、小答辩、学习小组的课堂辩论、专题演讲竞赛,等等。(4)成果性考试侧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如小论文、课程设计、综合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等。(5)实践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考核中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考试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每一种考试与评价形式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否则,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比如不许剽窃他人成果,如果剽窃,轻者该门课不及格,重者取消该课成绩。
如果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就要减少闭卷考试,而多采用口试、开卷考试、成果性考试、实践考核等方式。通过考核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在评分标准上,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评分是考试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对考试和评价的质量及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考试与评价的作用,实现从考试向评价转变,最核心的问题是评分标准问题。在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中,放弃以标准答案为评分标准的传统做法,确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创新为根本的考试与评价标准。在评分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凡是创新因素较少、较差、较低的,就得低分;凡是创新因素较多、较好、较高的,就得高分。[6]只有发挥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得到最高的成绩。在方法上,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考试中,评分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自圆其说或言之有理,对其创新因素都要给以肯定,给以很好的成绩。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平时学生考试,不必按照教师的讲义来答卷,意见与教师相左,只要有根据,也可以拿高分。印度理工学院,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因此,要以“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指标,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言之,就是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引导作用,进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六,制定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把学生平时的各种教学之外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成绩中,可以在总成绩内划出一定分数用于奖励在教学之外学有成效的学生;或者在总分之外,采取加分制。这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是在教学之外,但在教育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以社会上令人困扰的现象、有趣的科学问题、现实中活生生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搜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集体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和评价之中,如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作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一定成果,都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课程考试方面,可以给予加分或者免除其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学习与创新活动中去,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这样可以发挥积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
第七,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与考试和评价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与评价都不可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无法通过考试测量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8]这样的理念要求在考试与评价的实践中,注意对非智力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因素的了解,把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等重要的领域进行评价,构建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在这些非智力方面,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和实践的锻炼。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比如探索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甚至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互动的、综合的评价体系,以形成合理的评价结论。这些评价方式可能没法纳入总成绩,但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第八,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己经达到。”[9]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要想使考试真正发挥诊断、甄别、激励、导向作用,必须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在考试和评价的反馈上,教师不仅仅是评定分数,还要评价考试范围、内容和解答问题方法,与学生们一块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情况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情况,并根据学生不足及不同情况给学生个别辅导。甚至与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大胆评价自己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考试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挥考试和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将评价整合到学习过程中,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 结语
总之,考试与评价制度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有很大的影响与制约,高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进行,通过明确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考试和评价目的,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以创新考试内容、创新考试与评价方式,把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建立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机制,健全考试与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通过这种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建立,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功能,引导和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4.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07(3).
[3]史小燕.现代教育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4:3.
[4]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
高等教育,2007(13、14).
[5]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
教育,2006(3).
[7]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9-12-05.
[8]徐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
大学出版社,2007:29.
[9]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北京:商务
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校考试,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高校考试具有教育评价、质量监控和教育调节等功能, 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评价教学结果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 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检测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窗口, 是学习教育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1,2]。由于教育经济的大举侵袭, 其功能和作用正在被削弱、钝化甚至丧失。为了使高校考试发挥其真实意义的教学作用, 为了使高校考试成为一块净土, 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合格人才, 高校考试机制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1 高校考试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和考试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考试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制度, 主要包含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目前, 高校主要采用的考试形式是笔试, 考试形式较为单一, 考试内容多数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 忽略了教育的应用化、综合化和创新性, 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更为严重的是, 它为学生提供了错误的行为观念,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行, 高校考试的组织工作量非常大, 仅依靠教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完成这些工作, 对考试的监管难以细化, 影响了教学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1.2 试卷标准不科学
课程考试应该体现教育化的特征, 反映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高校中同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同时承担, 由于任课教师不同, 对课程和考试重点的掌握不同, 因此试卷的难易标准不同, 有的教师试卷内容偏难, 评分标准较严, 有的则相反, 造成同一门课程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成绩分布差异非常大, 失去了考试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试卷标准不科学的模式, 不利于教师公正地测定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不利于反映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3]。
1.3 教师的责任心不足, 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考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测量, 但是近几年, 大学考试出现了划范围、划重点等怪现象。教师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 提高学生成绩, 达到“双赢”的目的, 造成学生考试只注重记忆和简单应用较多, 考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考试必须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否则成绩对教学指导、教学评价无任何指导作用。在高校各种考试中, 作弊和违纪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它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了考试的范畴, 危害相当严重。
2 高校考试改革对策
2.1 完善考试的领导管理机构和健全考试管理制度, 加强诚信教育和考试管理工作
必须认真面对和积极解决考试造假和考试失效的问题。考试管理是引导、肯定和提倡积极的、正面的考试行为, 防范、反对和制止消极的、负面的考试行为。学校必须克制教育商品化、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决反对和防范考试造假和教育质量造假, 主动引入师生监督机制, 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真正发挥考试的教育尺度功能。
学校应设置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 该机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考试有关的规章制度、课程考试大纲及管理办法, 机构内设专家组和心理组, 专家组由各学科和专业的资深教师、专家组成, 负责分析和认定考试的专业的教育和教学要求、考试形式和内容等, 制订和审核课程考试大纲, 进行与考试有关的研究。心理组则由学生管理机构的专家及心理专家组成, 解决学生厌倦考试和害怕考试的心理障碍。考试管理机构应对考试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管理, 努力营造快乐教育、快乐学习、快乐考试的学习氛围。
在考试前期, 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深入的考前教育工作, 对一、二年级的学生, 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形式宣传考试纪律, 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和影响力。对高年级学生, 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明确考试作弊的危害, 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深入思考人生观问题, 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
2.2 重视考试内容, 提高命题质量, 妥善解决考试与学习和实践脱节问题
考试成绩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 能够为教学反思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对于教师来说, 要确定考核的知识点, 设计合适的试题类型, 积极关注和辨证认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命题的内容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 贴合教学内容。要适当增加综合性、实践性和设计性试题, 以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 在成绩和能力上有区分。所考与所学、所用都要相互一致, 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考试的意义与价值, 从而自觉地按照考试的正确指引去主动学习、积极实践[4]。如果考试与学习、实践脱节, 学生易形成学习无用论和考试无用论的观念, 学习的意义和考试的作用就会降低。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4页)
2.3 实行教考分离, 改革考试方式
教考分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把教学讲授工作和考试命题、评卷工作分开, 由不同的教师分担, 从而构成教学与考试之间的一种制约关系。在教考分离制度下, 命题要切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试卷的深广度、难易度、区分度、题型要合理布局。实行教考分离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学生考前突击, 能更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教考分离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考试形式要多样化。传统的闭卷考试对于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熟练程度是有效的, 考试成绩易于精确量化, 但是对监考环境、学生素质和考试管理等要求较高。开卷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思辨力、创造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 考试成绩可以模糊量化而不易于精确量化, 但是对监考环境、学生素质、考试管理等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可以把开卷考试的开放程度做进一步规范化、量化, 如允许学生携带一定量的公式、携带设计手册等。考试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如采用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 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 给学生更大的思考、想象空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情感, 激发其学习热情。
2.4 组织试卷评估工作, 建立考试信息反馈系统
试卷评估是教学评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评估试卷, 可以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工作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力求科学、客观, 注重可操作性, 评估结束后, 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把评估意见反馈到教学单位,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考试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现考试对教与学的反馈调控功能。教师将考试结果和预期目标相对照, 可以检查结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出教学中成功的部分和薄弱的环节, 有针对性地选择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赵曼初.论考试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1) :24-28.
[2]赵天婵, 徐盛林.改革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3) :64-65.
[3]王来武.中英大学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1) :91-93.
[4]徐盛林.培养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探索[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1 (4)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