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制度

2024-06-22

高校考试制度(共12篇)

高校考试制度 篇1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安排考试, 能有效地了解和考察教育教学效果, 有助于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等院校人才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校现有的考试模式、考试评价制度, 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我国高校现有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

有学者指出:“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 就在于教育体制, 更准确地说, 在于教育管理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 考试评价制度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的评定、区分与导向功能就像是指挥棒, 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很多时候, 考试考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考试怎么考, 学生就怎么学。对学生学习进行科学地导向, 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极其重要。可是, 现行的高校学生考评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

1. 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范围狭窄

目前高校考试的主要形式是笔试、口试、论文, 在这几种形式中, 闭卷考试采用最多, 其他形式使用较少。

2. 考试内容重书本理论知识

基本局限于教材, 甚至个别教师会在考前划范围、定重点, 学生们普遍是“背多分”式学习, 严重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取向。

3. 考试时间过于集中, 学生学习压力大

高校考试多集中于期末, 大多数院校在期末单独抽出一至两周作为“考试周”, 学生在短时间内承受着极大的考试压力, 造成了学习上临时抱佛脚, 突击应付考试, 不利于有效巩固学习成果。

4.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及片面的评价体系, 导致部分大学生重功利而轻道德准则, 为取得好成绩甘愿冒作弊之险。

5. 试卷分析与考试结果反馈力度不够

教师阅卷只重判分, 学生也只在乎得分, 不注重试后分析, 也不会改进教学策略, 为考试而考试的现象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 当前的考试评价功能仅限于确认学生的学业成绩, 很少提供改进教与学的有效信息, 从本质上说是失去了考试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即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现如今, 以评分数、划等级为标志的传统教学评价, 在许多方面与学生的个性、人格相背离, 特别是“以分取人”“以分分等”的否定性评价方式, 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特点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较发达的国家, 其学生评价改革与发展也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考试形式上, 美国高校大多数课程结束时都要进行一次期末考核, 课程进行中间还有期中考试和各种小测验。学校不完全是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是否闭卷或开卷, 而是始终坚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如数学考试, 教师会允许学生带上公式或书本开卷考, 或者考试时发给学生常用数学公式, 以便学生在考试中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应用公式及原理上。考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答辩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

在考试内容上, 灵活多样, 不拘泥于教科书, 除了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外, 还有大量的与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题。所有考试的目的完全在于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了授课内容, 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 考核的侧重点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人文和社会科学考试中, 有近一半的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讨论复杂问题, 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不多。学生不必死记硬背教材的条条框框, 只要尽可能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问题的答案只要能言之有理或自圆其说, 都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考卷上, 通常有一部分分值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选择作答。

在阅卷上, 为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很多学校实行校内评卷和校外评卷相结合的方法, 以保证大学学位标准的一致性。这种考试制度对各大学维护较高的学术水平、保持良好的考风和学风、推动校际交流都有促进作用。

在学生分数评定上, 采用分次累积的计分方法, 避免单一指标的评定, 一般成绩构成是由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事例分析等几个部分组成, 根据课程的特点, 按比例计算成绩或由数次考试共同决定成绩。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讨论、研讨课上的积极表现 (能否在自己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反馈、学期论文中所体现出的调研能力等, 按照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近年来, 美国高校考试不断进行改革, 为鼓励学生学好知识, 尽量不以分数来评判, 采用等级评分、成绩分布曲线评分等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布朗大学记分用A、B、C及“无学分”, 学生成绩未达标准, 就不记分, 也不在学生成绩单上做记录。

在考试信息反馈上, 考试结束后, 教师不仅要评定成绩等级, 还要讨论考试内容和方法, 并指出学生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所在, 且根据学生的不足酌情给予个别辅导。在师生共同讨论中, 如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是理解的, 仅是卷面上表达不好而使人产生误解, 则可以更正考核结果。这种做法有助于考试诊断与反馈功能的良好发挥, 可以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教师是在认认真真地“考评”, 而不是机械地“给分”。

在考试评价的同时, 美国大学从招生环节开始, 就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经历, 关心教师对考生的综合评语, 了解考生是否合群, 是否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在求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包括社会调查、家庭作业、实验、科研项目, 以及平时课堂上小组讨论时的参与程度等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美国其他大学, 都在竭尽全力为更好地传承文理融合的“通才教育”而努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高校学生评价更多地表现为质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并注重在情境中评价学生。在美国高校广泛应用的主要有档案袋评价、对具体技能的评价等学生评价考核方法。

1. 档案袋评价方法 (Portfolio Evaluation)

这是用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发展进步的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是指在某过程中为达到目的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的呈现, 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 可以展示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档案袋评价是在宽松的环境中, 在各种情境下完成的, 它的作品种类和风格多种多样, 既可以是最终作品, 也可以包括草稿、修改稿, 还可以附带有他人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补充材料。它强调形成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成长、改变历程和表现性行为, 既注重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 很好地弥补了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评价的不足。同时, 这种评价方法也激励着学生本人、教师、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和关注学生学习, 给学生全面展示自我的机会。学习者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审美、合作精神、人际处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素质, 都可以纳入多元评价范围,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清晰地展示了学习者的成长过程, 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 也注重了对于学习者隐藏的学习潜能的挖掘。

2. 对具体技能的评价

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顺利就业, 美国高校注重对学生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评价。对交流能力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口试、辩论会、情景模拟、实习日记、实验报告、海报、图表、幻灯片展示、网上论坛等。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价通常使用的方法有论文法、日记法、多项选择测验等。问题解决能力属于高级智慧技能, 最常见的评价办法是模拟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及案例研究。对具体技能的评价重在实践, 克服了仅仅学习书本知识所导致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的考试评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灵活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 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彰显个性, 除了在考试评价具体方式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外, 在考试评价的观念和制度建设方面, 也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评价理念

人的发展是目的, 考试和评价只是手段, 考评活动应该以人为本, 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考试不是简单地对人身心素质高低、知识多少的测量, 而应该是学习取向甚至是个体价值取向的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评价理念, 就是要重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的优势与潜能, 使其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把肤浅的、功利的学习动机变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意识, 由单纯追求考分转变为追求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 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

考试结束后, 对考试结果作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试卷分析是对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试卷设计的原则) 、难易度与区分度、题型与题量 (试卷结构) 等进行客观评价的环节, 也是检验试卷命题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和教学效果好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试卷分析流于形式, 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了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并由此画出成绩分布图, 在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时, 仅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或者客观条件不足, 很少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 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思考。

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对教师的试卷分析加以综合研究, 并将有关的信息及时反馈, 建立畅通有效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 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在制度和政策上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 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法, 就是改变评定制度。”要改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 评价体系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 考试成绩除采用绩点法或加权平均法外, 还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 并对学生的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幼斌.国外高等学校考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6) .

[2]龙大为.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学术探索, 2005 (10) .

[3]邓再辉.借鉴国外经验, 改革高校考试[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1) .

[4]林学军, 雄卫华.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04) .

高校考试制度 篇2

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解读

《山东省2012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出台,方案中有哪些明显变化?考生最需关注的是什么?记者请有关人士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这次高考(微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多样化录取模式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学校自主招生、社会有效监督、具有山东特色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一、每年两次“高考”

自2012年起,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实行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面向不同学生类型的分类考试办法。实行春季和夏季两次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参加春节高考和夏季高考。

春季高考,维持目前的对口高职考试模式基本不变,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同时面向普通高中学生,主要为高职院校选拔合格生源。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份。

夏季高考,即目前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入学考试,重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同时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考试时间仍为6月7、8、9日,由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主要为本科院校选拔合格生源。

对于参加两次高考且成绩均达到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允许参加两类考试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规模将逐步扩大。

二、体育测试进高考

2012年高考的最大变化是增加了体育测试内容,体育成绩满分20分。全省统一测试时间为4月下旬,我市由市教育局组织统一测试。

体育测试项目设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2012年高考3个项目由考生任选2项,以后每年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在12月底依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取第二年体育测试项目,提前向社会公布。

体育测试的项目分值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满分12分,立定跳远满分8分,掷实心球满分8分。

身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伤、病等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可享受照顾,予以免试,成绩原则上按当年全省应届毕业生考生体育平均成绩计算。不申请照顾的残疾考生,可进行测试,对参加测试的残疾考生进行加分奖励。

社会考生不计平时成绩,根据测试成绩按比例折合计算。对于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考生,可申请照顾,予以免试。

2014年高考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平时成绩纳入高考,占一定比例分值。

三、2014高考模式大变

2011年入学的高一学生不再划分文理科,相应的高考政策也将有较大调整。自2014年起,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均有明显变化。

2014年,夏季高考将采用“3+X+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模式。“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人文基础或科学基础。人文基础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科学基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含艺术文)的考生须参加人文基础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含艺术理和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科学基础的考试。选考人文基础的考生,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选考科学基础的考生,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政治、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014年春季高考的考试内容和方式不作大的调整,将更加注重对考生专业技能的考核,适当扩大招生院校在专业基础考试中的自主权。

四、单独招生自主招生规模扩大

近年来,我省一直在高校单独招生和自主招生方面进行大胆探索,2012年高考将继续扩大省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规模。2012年招生规模7000人以上,2014年招生规模10000人以上。

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与改革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现状;改革

考试一直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对高校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过于僵化和片面,不是全面的反映出教学水平,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导向作用,因此,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

(一)考试内容片面

传统的考试制度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于是任课教师命题,学生在复习时很容易抓住教师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甚至会给学生划范围,学生及时、、即使在平时不听课、不学习,只要在考试前把教师画好的重点背一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的理解知识。考试的内容往往侧重概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很少,高校教学不但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应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方法单一

高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考试题库,在考试之前只需要抽取题库中的某一套题用来命题即可,导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试卷形式如出一辙,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根据试卷的形式建立,没有突出专业性。高校的考试形式一般以闭卷考试为主,题型也不外乎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辨析等。虽然传统的命题方式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高校的教学科目多、专业广,都按照同一种考试模式未免有些单一,缺乏灵活性。

(三)监考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监考方式一般就是考场监管,教师监考,学生答卷,学生在答卷过程中不能有小动作、交头接耳等等,考场中的气氛是压抑而严肃的,这种监考方式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压抑,學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使得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感情,造成师生的不平等地位。有的高效实施开卷考试,考试气氛又过于混乱,因此,高校目前还没有相对合理的监考方式。

(四)考试评价系统不完善

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学生参加的各项评比都拿考试成绩作为参照依据,因此考试评价需要公平、公正。为了防止教师在评卷过程中打人情分,高校一般都是密封试卷、交叉评卷,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试卷的公平,但考试的目的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停留在表面,仍然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教师也不能针对考试内容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考试的作用只能发挥一半。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分析

(一)丰富考试内容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标准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更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的安排考试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命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试方法多样化

要想改变传统郁闷的考试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愉悦的参加考试,就需要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促进考试方法多样化,学校可以采用定期开放性的考试方法,就是在每个学期或学年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间,学生可以凭个人兴趣任意选择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如果成绩不合格,学生有再次重考的机会,直到考试合格为止。对于专业的基础学科可以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知识都综合起来进行考试,考试的题型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定。

(三)合理安排监考方式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院系为单位,监理现代化监控考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还提高了考试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专用考场不仅可以用于考试,也可以用于平时的上课,专用考场可以把学生的考试时间进行科学的排列,进行遥控监管,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考试中遵守考场纪律的自觉性,也避免了教师在监管学生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师生和谐的局面。

(四)建立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

考试评价能够最终确立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考试评价学生不能参与,可能会出现单边倾向的状况,特别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和学生都只看待分数,对考试内容不再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考试评价应该多元化,对一些客观性题目的评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该抽出时间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解,师生各自找出双方的不足,以便日后的改进。

总结:

考试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高校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滞后因素,要想发挥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抑制考试制度的消极作用,就要对考试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扬长避短,促进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2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7~130.

[2]惠泱河,卜晓军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5—36.

[3]许鹏奎,蔡中宏.论大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6):78—83.

关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篇4

一、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1. 考试制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知识的激增, 新学科的不断涌现,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快,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将大为缩短。教师的责任, 不仅在于把人类文明的火炬接过来、传下去, 还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具备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开拓能力,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使其在自主的前提下去具体操作, 去亲身体验和表现, 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获取新的知识,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高素质。

2. 考试制度改革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人才培养对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放在首位。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是使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意识和生存能力逐步形成, 通过培养创造力,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宽广的知识面, 丰富的人文素养底蕴, 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此, 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充分反映现代高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以及充分重视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 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考试制度改革符合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学生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课程上要弹性化, 有开放的教学计划、培养方式, 这种开放的培养方式意味着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形态, 其主要的教育方法与形式应该是大课教学, 它的特征是选修课比重较以往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选择空间, 在课程组合、安排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考试制度改革要满足教育大众化的种种需求, 高校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建设的实际, 根据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增强竞争力为目标,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出发, 来研究和改革考试方式。

二、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大学除了传承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和思维空间, 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具有多元化标准的环境里学会如何自我选择, 并逐步培养起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再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传统的考试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善于深化知识的真正人才可能得不到好成绩, 造成有主见、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得不到发展。

目前高校课程考试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 考试目的功利化, 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考试制度突出表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强调分数的等级表现, 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 并将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 加剧了学生的功利化取向。

以上弊端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 介绍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等带来困难, 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用规范性的语言、规范性的板书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被动学习, 死背书本, 全面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 传统考试方法很难涉及,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 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 考试题型标准化, 影响个性发展。

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 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是, 标准化考试客观性试题偏多, 主观性试题少, 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 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 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个性的体现都会受到限制。

3. 评分标准精量化, 影响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 我们把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 分数越高意味着能力越强, 造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的后果, 影响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由于科技知识激增, 新学科不断涌现,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 树立终身教育、未来教育的观念, 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但是, 由于考试压力的影响, 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去涉猎广博的知识, 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 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上述弊端, 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绊脚石。因此, 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应对知识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措施, 而且是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培育学生健全心智的必由之路。我结合工作实际, 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考试观。

考试是一种手段, 不是一种目标, 考试应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上。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进行考试改革的前提。面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 必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必须树立新的考试观, 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试模式, 考试不仅要考知识, 而且要考能力, 考素质。要建立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考试体系。

2. 建立科学命题制度。

命题是实施考试的关键环节, 是衡量预期目标的重要指标。因此, 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首先要克服标准化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 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一题多解题, 给学生多提供探索的机会, 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选择题型时, 不要过分偏重于对知识知与不知的测试, 而要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

其次要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每一位学生在解题时都有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 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 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建立科学评分制度。

考试是有连续的工作序列组成的系统过程, 要实现考试方案的科学化, 就必须对考试系统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要在每一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实施方

WENJIAOZILIAO

案。同时, 应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 全面负责考试实施、考试管理和考试研究工作。

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 只是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度量, 并不代表他在某方面的全部水平, 不能仅仅根据一次考试成绩就断定该生的智能水平。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同时, 应结合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实验教学中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期终考试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各门课程综合评价中给予恰当的权重, 来构建多元的、综合性的终结考评制度。特别是在成绩评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予较大的权重。

4. 实行多样化考试形式。

随着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现代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 必须改革单一的考试模式,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具有动态性的考核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如:闭卷、开卷、开闭结合、口试、答辩式、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

考试形式丰富和方法多样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同时, 课程考核应经常化。要使课程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 必须把教师、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 由教学支配考试, 考试为教学服务。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灵活运用作业、讨论、小设计或小论文、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目的不仅要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以及巩固所学的知识上, 而且应当定位于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上。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工作, 不断借鉴各国考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 实现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 探索并逐步建立以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高校考试体系, 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林根.论高校优良学风的创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4) :93-95.

[2]徐晓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1) :118-120.

[3]陈舒怀.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4) :40-42.

[4]唐国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1, (2) :16-20.

考试分析制度 篇5

1.各年级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集体备课,注意学生学习信息的收集以及典型习题的搜集,每单元新课结束前,备课组长安排好组内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学生做的情况及考的情况进行登记。

2.各年级每学期组织2次月考,认真做好试题、学生考试情况、前段时间教师教的情况、班主任班级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制订后面工作采取的措施,交教务处存档。

高校考试制度 篇6

关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文献很多,绝大多数文献对于传统考试方式弊端的认识比较相近。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继红在2000年所总结的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弊端[1]:对考试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过多强调评价,忽略教学反馈;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考试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和一次性考试为主;考试题型不合理,客观题比例过大;记分方式以百分制为主,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其他学者的观点虽然与刘继红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对这五方面弊端的分析与批评[2-7]。

基于对传统考试制度弊端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其中,在观念方面,提出考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善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考试中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而非考察学生的知识[3]。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也是大同小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由一次性考试转为多次性考试,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体系。例如,陈宪和黄健柏[7]提出了一种称为“4-3-2-1”的评价模式,将考试成绩、平时作业、面试、课堂回答分别按4、3、2、1的权重进行综合,得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论文、设计、口试、实践等。其中,闭卷考试能够考核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开卷考试等则更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第三,倡导命题的开放化和评分标准的柔性化[8],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按照这一观点,高校的考试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标准化题型和标准答案,应当设计更多需要自由发挥的题目,以便考察学生更为全面的能力。

总体来看,前一阶段的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者们在以往所批评的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目前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行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起到了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考试制度改革所产生的新问题

1对于不同课程的考试要求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忽视了各门课程的差异

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所学习的不同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不同的。有些课程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其能力发展的要求并不突出,对于这样的课程,盲目地强调对能力的评价是没有必要的,这类课程完全可以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标准化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目前一些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具有一刀切的特点,不考虑课程间的差异,一律要求强化能力测试、减少客观题型。其结果是一些课程完全是从应付制度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考试改革,违背了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

2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将高校的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在目前,高校中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等行为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应试倾向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不但不能纠正学生的应试教育倾向,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损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的应试倾向更加强化。

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在期末一次性完成的,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要在期末集中突击一段时间即可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种情况使考试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也是学者们批评传统考试方式的主要理由。但传统考试方式的一个积极方面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小,能够自主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这对于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考试制度改革之后的现行考试方式强调了课程评价的多次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虽然使考试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学习负担凭空增加了数倍。在平时作业和课堂回答均计入总评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事实上每天都在面临着考试,课前要准备应付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课后要抓紧完成平时作业。许多课程为了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往往要求学生完成一至两篇具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并将论文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在二、三年级往往是专业课较为集中的时期,一个学期需要学习五至八门专业课。当每门专业课都布置课程论文的时候,学生就面临着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十几篇高水平论文的巨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想完成作业都十分艰难,更不必说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进行自主学习了。

3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仍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尽管每一门课程的考试都强调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但受到各门课程自身内容的局限,这些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而不能反映出他们的综合能力。一位在各门功课中都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能够把各门功课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在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必然是低效率的,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考试制度改革中没有得到改变。

三以整合课程模式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要解决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有观念上的创新,其中,整合课程的模式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改革方向。整合课程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产物,吴立保和谢安邦认为:整合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色。第一,是“在界限分明的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络”,第二,“整合课程的对象是生活在信息全球化社会中的学生”。这两点恰恰是在现行考试制度的构建中所没有考虑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的考试制度改革,普遍存在着一个局限性,即这些改革都是针对具体一门课程的,而忽略了课程间的广泛联系。当我们在讨论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是否合理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达到最好效果,而不考虑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这正如我们设计了一组运筹学方程,试图使每门课程都达到目标最大化,却忘记了建立关于学生学习时间、精力和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各高校现有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间的协调是有充分考虑的,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门课程学分的权衡,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从而达到分配学生学习时间的效果。但新的考试制度突破了课堂学习的限制,把对学生学习时间的要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而这种延伸又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从而必然导致课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

整合课程的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并且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具体来说,整合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专业导师组,统一设计某一专业学生的考试方案,将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各门课程的考试进行合并。通过调节各门课程知识在最终考试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使其能力结构的形成尽可能与培养方案相一致。现行考试制度中对每门课程都提出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要求,其结果是平时作业过多,占用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并且在各门课程间产生了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恶性争夺。按照整合课程的要求,所有计入最终成绩的平时作业、课堂回答等都应当与统一的考试方案相适应,要通过合理测算学生的学习时间来分配平时作业数量,平衡各门学科的学习负担。

第二,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避免一刀切的弊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仍然是考试改革中需要坚持的方向,但这种多样化应当放在更大的学科范围内加以认识。多样化应当是指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强求每一门课程均需要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考试改革不是要形成新的教条,而是要允许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恰当的考试方式。

第三,每学年进行一至两次具有综合应用要求的跨学科考核,主要以课程设计或者论文的方式实现。跨学科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求考核内容应当涉及到学生在一学年中所学习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跨学科考核的时间应当达到8周以上,甚至可以延长到整个学期或者学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等方式来完成考核内容。由于时间比较充足,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这些欠缺,这样就充分实现了考试的诊断、反馈和评价等功能。

第四,降低考核频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考核,都要注意降低考核的频度,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便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倾向和生涯设计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5):28-29.

[2]陈慧.对高校考试问题的认识与思索[J].教育探索,2001(11):37-38.

[3]王欢.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探索[J].高教研究,2007,83(2):13-15.

[4]赵蒙成.复杂性科学与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3):12-16.

[5]丁明珠.关于学分制下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3):163-167.

[6]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考试研究,2008(10):176-177.

[7]陈宪,黄健柏.4-3-2-1评价模式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1-103.

高校考试制度 篇7

一、1912—1937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考试权在学校, 国家对考试只做原则上的规定。1913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大学之入学资格, 须在预科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 “预科学生入学之资格, 须在中学毕业, 及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以后颁布的入学资格和《大学规程》相差不多, 即使到国民政府时期, 根据《大学规程》:“入学试验由校务会议组织招生委员会, 于每学年开始以前举行之, 各大学因事实上之便利, 得组织联合招生委员会。”

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试卷命题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1、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考试科目:在这一时期各高校的招生的科目和数量有学校自己决定。1925年, 清华大学的“必须科为国文、英文、本国历史、地理”, 而同一时期, 厦门大学“本科入学须考: (1) 国文 (作论文一篇, 分析句读) ; (2) 英文 (作文, 文法, 翻译) ; (3) 数学 (高等代数, 平面及立体几何, 平面三角) ; (4) 化学、物理或生物 (三科选二) , 受科学试验时, 须缴验实验室之记录簿。 (5) 历史 (中外近世史) ”。

考试时间、地点:各校根据自己招生的情况, “考试的时间和地点有学校制定, 地点一般在学校所在地举行, 有的大学报考的人数很多也有在全国几个大城市设置地点”。厦门大学在1921年3月和6月分别举行了招生考试。1925年清华大学在北京、上海、广州、武四个地方设置了考点。

2、试卷命题

由于各校属于自主招生, 所以试卷的命题权在各高校。正因这个原因, 这一时期的考试试题题型不尽相同, 难度亦有差别。

3、招生考试的情况

各高校在招生考试的录取率也是不同的。北京大学1922年的录取率只有6.5%, 交通大学1925年录取率是7.8%, 1926年厦门大学的实际录取率也只有35%, 然而在1925年“南方大学的录取率高达64%, 华北大学录取率为62%”。

这一时期高校实施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制度, 一方面保证了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校。

二、1938—1940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这一时期, 高校实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但是这一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是完全意义上面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其仅限于公立高校。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目的:“ (一) 根据实际需要, 统筹大学设施之方针, 以统一之标准逐渐提高大学生之程度。 (二) 减轻学生因投考大学而往返奔走于各地之困难及其因此而受的经济损失。 (三) 促进中等教育之改进”。统一考试制度包括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标准。

考试科目:这一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 对考试科目有明确的规定。笔试科目分三组。1938年和1939年“笔试科目均为7门, 其中公民、国文、英语 (投考同济大学和中山大学医学院者为德文) 本国史地四门完全相同”, 其他三门根据不同的院系有不同的选择。1940年考试科目有8门, 仍然有明确的规定。

统一命题:在1938年教育部在全国设立十二个招生处, 考试命题方面只对试题难度只做原则上的规定, 至于试题就有各分区聘委员命拟。在1939年和1940年“改为由部统一命题”。

统一阅卷:评阅试卷“改由所在地国立大学校院负责”, 这种统一阅卷并不是全国的试卷在一起来进行评阅, 而是也是采取有分区的办法进行, 将临近地区的试卷收集起来有国立大学一起来进行评阅。

统一录取标准:1938年教育部规定了各院校的统一录取标准为:“各地所定考生成绩, 其分数有宽严不同者, 以十二处总中数之差分别就各地总分数加减调整之。”以后两年基本上也是根据这一标准来录取学生。

这一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在政府的介入下建立的。由于政府的介入使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能够很好的衔接, 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实施统一招生考试存在着很多困难。一方面是交通问题, 战争时期不安全因素很多, 运输试卷完全是依靠飞机来进行, 万一飞机发生问题试卷就不能够安全的运到, 考试就不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试题因为分区印刷, 也增加了保密的困难。”

三、1941—1949多种形式的招生考试制度

1941年起, 由于各地交通困难和政府财力人力等原因, 教育部决定取消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一时期的招生考试是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和联合招生考试制度。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各高校依据教育部有关的法令自行制定招生简章, 自行定期招生考试。“入学试验各科试题应严格依照高中课程标准命题”。

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联合招生考试是指同一考区内的几所大学共同举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实施这一制度“为照顾全学校及考生便利起见, 由教育部划分考区指定区内各公立学院联合招考”。

总之, 这一时期招生考生制度是多种形式的, 主要是因为战争原因。各校根据自身学校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考试制度。

民国时期的招生考试制度是多样的, 同时也是不断变革的, 这对我们当今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可以把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作为突破口,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弊端, 实施多形式的考试方式,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高校招生考试是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一个环节, 高校招生制度又是高校办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高校大致经历了自主招生考试、统一的招生考试和多种形式的招生考试。研究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

参考文献

[1]璩鑫圭, 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学制演变分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709, 721.

[2]国民政府教育委员会, 教育法令汇编.商务印书馆, 1946:124-127.

[3]王奇生.中国考试通史 (卷四)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78, 279.

[4]张亚群.私立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与启示——以民国前期厦门大学为例[M].2013届中国教育史年会.

[5]谢青, 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合肥黄山书社, 1995:525-530.

[6]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第二编教育行政) [Z].商务印书馆, 1948:535, 531, 533, 532, 537, 538.

学分制下我国高校考试制度调查 篇8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1986年, 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达200余所, 占当时全国高校总量的1/5左右;1996年底比例接近1/3;目前已高达80%以上。[1]学分制的广泛实行必然要求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整体配套改革, 而作为教学管理体制重中之重的考试制度改革必将处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先导地位。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 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想录取“书呆子”。很显然,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随着学分制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 高校的考试制度是否符合学分制的要求呢?是否已真正挣脱应试教育的藩篱?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有鉴于此, 我们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 以及对部分教师的深度访谈, 剖析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此次调查的对象分为高校教师和学生, 调查范围为全国的部分高校, 调查方法是随机的抽样调查。教师问卷实发60份, 回收50份, 有效回收率为83.33%, 其中男女比例为3∶2;学生问卷实发160份, 回收155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8%。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从高校考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题型、成绩构成比例、考试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查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 从中发现目前高校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弊端。

(一) 考试形式单一, 题型死板,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调查不同大学生所在专业的考试形式有哪些时, 论文占62.58%, 答辩占20%, 实际操作占47.74%, 而试卷则占了98.71%。

在高校试卷考试的题型中, 选择题占94.84%, 填空题占85.16%, 名词解释占78.06%, 判断题占80%, 解答题占80.65%, 论述题占77.42%, 比较之下开放式试题仅占53.55%。这表明考试试题多侧重于客观题部分, 而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思考的主观性试题则很少。

综上所述, 在各个不同的专业中考试的形式非常单一, 以闭卷的试卷考试为主, 而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方式的形式则很少, 这样的考试形式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抑制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试题设置上, 客观试题占据绝对的地位, 这样的题型设置侧重于简单判断和静态的考核, 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考试内容教材化, 重识记轻能力。

在调查考试内容时, 有45.81%的学生选择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有50.32%的学生选择大部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 仅仅少量课外内容;只有3.87%的学生选择教科书内容占少部分。

可以看出, 目前高校的考试内容主要为教科书内容, 即教师上课讲过的内容, 而在考前, 有69.03%的学生选择老师会划重点和考试范围, 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背书, 教师改卷时也是按着标准答案采点给分。可见, 这样的考试目的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即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只会依赖老师期末划重点, 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的唯一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更多的是像复印机一样将课本的内容完全复制到试卷上。这样的考试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试导向错位, 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单一,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考试注重结果, 忽视对试卷的分析。

调查发现, 在考试结束后有49.0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答题的错误之处, 有49.03%的学生知道一些, 仅有1.94%的学生清楚地知道。仅有12.26%的学生选择考试完后老师会评讲试卷, 有87.74%的学生选择不会评讲试卷。在对教师的调查中, 仅有14%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评讲试卷, 有28%的老师认为很有必要在考试后评讲试卷, 有58%的老师选择依课程性质来定是否评讲试卷。

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之处不甚清楚, 由于考试后又缺乏对试卷的评讲, 学生在考试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 其考试中存在的错误会一直存在。不仅是不评讲试卷, 期末考试后大部分学校和老师更注重批改试卷的效率, 要求试卷分数尽快出炉, 而忽视分析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因此, 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和老师来说, 他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但一个简单的分数是不能实现学分制下考试的功能和实现考试的作用的, 更多体现的一种应试教育的要求。

(四) 考试评价分数化, 考试目的功利化。

关于奖学金的评定标准, 有69.68%的学生选择是先按照期末裸成绩入围, 然后加上参加活动所得的综合测评分的总分评定, 只有7.74%的是先按综合测评分入围, 再加上裸成绩的总分评定, 有17.42%的学生选择直接按裸成绩加上综合测评分的总成绩评定, 也有5.16%的学生选择是直接按照裸成绩评定。

从上表可以看出, 奖学金的评定最主要的是看期末成绩, 而且不仅仅是奖学金, 评优评先等荣誉和保送研究生都直接和考试分数挂钩。这就使得高校在无形中形成了“分数至上”的人才评价观, 加剧了学生对学业成绩的功利化倾向。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绝大部分, 因此只要期末试卷做得好, 就能取得一个理想分数, 形成了对学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因此, 为追求期末考试的高分, 不少学生在期末前几天死记硬背老师所划的重点, 而不是全面地、理解性地掌握专业知识。这样就背离了考试的真正目的, 反而使得学生功利化, 教学目异化。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 有77.42%的学生认为期末成绩并不能体现其该学期的学习努力程度和能力。在问及考后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时, 有48.39%的学生选择考试完后就忘记了该门课程的知识, 而只有1.94%能熟练地运用于实践。

三、对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建议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出目前部分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通过了解国外一些高校的考试制度对部分教师的深度访谈, 我们针对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希望能为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考试形式多样化。

试卷考试虽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 但单一的考试形式无法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试形式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3]因此, 很有必要丰富目前高校的考试形式。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 对于理工科专业, 就不能只采用试卷的方式, 而应该多采取需要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 如做实验、实地考察、写作实验报告等, 并且这部分考核应占总成绩的主要部分。对于一些文科性的专业, 也不能仅仅限于试卷考试形式, 可以增加答辩、案例表演、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形式,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66%的老师赞同将答辩作为一项考试内容。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 使学生更能与社会接轨。

(二) 考试内容不受教材限制, 加大教师的自主权。

考试内容方面, 应突破考试内容教材化的现象, 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 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变革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而目前一些高校对题型有严格的要求, 出题老师不能进行命题的创新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有98%的老师支持加大教师的出题自主权。因此, 加大教师的出题自主权非常重要, 能使出题老师突破传统的以客观题占主要地位、以考查书本上的死知识为主的题型模式, 转变为以开放性题目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题型模式。答案显示多样性, 评卷从以前的按标准答案采点给分变为能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富有创造性的便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 重视考试结果的分析。

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的结束, 学生答完考卷并不是意味着该门课程学习的结束, 老师阅卷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考试工作的结束。相反, 我们应该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通过对各种题目、各类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统计, 这样一方面可以研究试题本身是否科学, 有利于改进、完善试题质量, 更好地发挥考试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考试成绩来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的优势与不足,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方法与对策依据。[5]因此, 我们建议学校可以在期末考试后组织一些老师成立一个试卷分析小组, 对批改后的学生试卷进行分析, 来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再对教学进行相应的改善。

(四) 成绩构成多元化, 改变“一考定终身”现象。

学生的成绩不能仅仅取决于一次期末考试, 这不仅不科学, 也不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 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 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4]因此, 应该削减期末试卷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增加平时的考核次数, 当然平时的考核也必须符合考试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我们提出的方案是期末成绩占50%, 课堂考勤占10%, 平时考试占40%。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且能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降低考试的功利性, 确实实现考试的目的, 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 实现“高分高能”。

摘要:作者基于问卷调查, 分析目前我国部分实施学分制的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调查发现, 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包括考试形式单一, 题型死板, 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内容教材化, 重识记轻能力;考试重视结果, 忽视对试卷的分析;考试评价分数化, 考试目的功利化, 等等。有鉴于此, 作者从增加考试形式、改变题型设置、扩展考试内容、增加教师自主权、重视考试结果分析、重塑成绩构成等方面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实现学分制下高校考试制度的真正功能。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金祖庆, 赵雷洪.学分制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

[2]孙永清.浅析当前考试制度改革.科技资讯, 2009, (35) .

[3]张萍.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11) .

高校考试制度 篇9

关键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招生考试制度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人才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便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考招生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如何应对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是值得学习、调研和思考的命题。

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 是要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好的教育, 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践行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 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生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招生模式学生可任选。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可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同时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 降低了一次考试的重要性, 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 淡化高校身份, 这样高校可以在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下功夫, 从而吸引质量较好, 数量充裕的生源。试行改革试点的浙江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选择不同类型的考试招生模式, 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培养需要,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等。学校2017年将按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中国语言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法学类 (法学、知识产权) 在浙招生试点, 根据专业类培养要求, 有设定选考科目两门或三门或不设定选考科目几种方式。这样做, 对考生来说, 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 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 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 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 有利于招生选拔。为适应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高校逐步实现大类招生是发展的趋势。大类招生, 顾名思义, 按学科大类或专业类招生。新生入学以后, 通过1至2年的通识课程学习, 再按学生意愿按选择专业, 分流培养。大类招生培养能拓宽专业口径, 基础更加扎实, 知识面更加广阔, 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同时通过1至2年的按大类培养, 可以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存在一些误区, 有的按专业名称认识专业, 并不了解专业内涵, 混淆专业名称而错报志愿情况屡有发生;有的认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有的以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其实一般意义上,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这样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综合评价选拔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四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 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前三种模式在改革之前的招生考试中已存在, 下面着重谈谈三位一体招生。它是由高校依有关要求确定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按各自权重, 按比例合成。具体合成比例, 由高校根据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其中, 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招生当年提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 并在本校招生章程中向考生及社会公布, 按综合成绩, 择优录取。在三位一体招生中, 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 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 或纳入综合成绩;在高职提前招生中, 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 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 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 作为录取参考。

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我国高考招生始终坚持以公平为准绳, 长期实行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国家统一高考, 不仅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满足了社会群众崇尚考试、重视公平的心理,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 统一高考招生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 尽管可能不是最好的, 却是最有效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是高考招生改革的不懈追求。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千方百计让所有考生享有平等竞争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统招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这种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一刀切”的做法, 实际上不能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接受到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 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也阻碍了不同个性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得到应有的充分开发, 为将来更有效的生活奠定基础, 再加之地域差异、成才环境不同造成的不公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分类考试或多次考试可以极大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也可以缓解一年一次超大规模、极度紧张的考试所造成的压力,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 形成“分层分类, 统独结合”的多元录取机制,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当然, 分类考试对公平性的要求也更高, 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考生、命题人、考务监考人和阅卷人在内的利益相关人员诚信体系, 做到让社会各方面广泛接受,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性和安全平稳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按教育部十公开 (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高校招生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与申诉渠道、重大违纪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 要求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 使高校招生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高校录取工作, 设立举报电话, 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和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使高校招生工作始终处于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之下。

四、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研究 篇10

社会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改革, 使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 具体表现为:第一, 招生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当前我国成人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需要经过层层审核确定招生指标, 这种招生方式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并且灵活性也较差, 一些成人高校在招生时, 为了扩大生源不惜弄虚作假, 致使很多学生被骗;第二, 缺少特殊性。参加成人考试的考生, 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 因此需要高校能够根据其特点制定适合的考试制度。但成人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使用统一的考试标准, 不能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考试计划;第三, 缺少公平性。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一些招生考试人员在招生时, 不能遵循公平的要求进行招生, 致使很多想要接受教育的人员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1]。

(一) 进一步扩大成人高校自主招生

成人高校要想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需要打破传统制度的限制, 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 根据报考人员以及专业招收的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为此, 成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自主招生:第一, 取消指令性的招生计划。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仍然会受到指令性政策的影响, 与我国的发展体制相背离, 影响成人高校的招生[2]。因此, 需要相关部门取消指令性政策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让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招生, 进而使其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状况;第二, 完善成人高校的补录制度。成人高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造成成人高校招生的流失, 因此高校可以结合成人高校的特点, 建立完善的补录制度, 为更多的成人提供教育的机会;第三, 多元化录取学生。高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及综合素质, 将其作为录取考生的依据, 从而使招生更加全面;第四, 扩大成人高校的招生权限。成人高校可以扩大成人高校的招生权限, 让学校根据自身的师资状况、学校规模等, 对招生的条件、数量等自行设定, 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性[3]。

(二) 实行特殊化的招生

成人高校具有特殊性, 因此其在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时, 也需要特殊化。为此, 成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建立符合成人教育的考试制度。成人高校在制定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内容时, 需要根据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教育理念, 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内容。例如, 对于专科生, 其入学考试的内容应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解答上。而对于专升本的学生, 可将专业课与基础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 进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第二, 拓宽入学途径。成人高校在招收学生时, 可将入学的途径拓宽, 从而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4]。例如, 成人高校可以对于一些有特长, 或者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考生实行免试, 从而为其提供深造的机会;第三, 制定符合学生能力的认定制度。成人高校还可以特意为不同程度、不同行业的学生制定认定制度, 保证学生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从而保证招收制度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 强化招生的公平性特点

成人高校是为了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学习与深造的机会而成立的,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 这可能是改变其一生的机会。因此, 高校在进行招生时, 一定要遵循公平性的原则,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降低成人教育招生的门槛。这主要是针对没有接受中等教育的人而制定的, 从而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推动中职院校的建设;第二, 保证招收公平性。招生的公平是对每位受教育者的尊重, 同时也是保证成人高校稳定向前发展的前提要求, 因此在进行招生时, 一定要杜绝“托关系”“走后门”等情况的发生, 保证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教育的权利;第三, 增加农村学生的机会。成人高校在招生时, 不要将重点一直放在城市人员, 还应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招收, 从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加强农文化的普及, 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

综上所述, 成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很多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提供了机会, 帮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也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人们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综合影响, 使我国成人高校在招生考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相关人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 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完善的招生考试制度, 推动成人教育水平的提升, 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锋.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校招生改革的原则及路径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 2015 (3) :98-99.

[2]杨聪.高校招生体制对少数民族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限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53-57.

[3]王泽来.信息化推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十周年启示[J].中国轻工教育, 2010 (4) :91-93.

高校考试制度 篇11

[关键词]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资格证书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国家和各省市在高考自主命题、科目设置、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各地试图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撬动基础教育的天平向素质教育倾斜,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等痼疾。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确定了原则与方向。如何落实《决定》中提出的改革思路,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要求的高考改革方案,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芬兰等)的大学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一、发达国家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基本类型

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其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呈现不同的特点。从招生录取方式看,发达国家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可以分为综合制、证书制和考试制三种类型。

美国是综合考核录取制度的典型代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采取综合考核录取方式,大学招生时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核而不过分强调入学考试成绩。这类大学在招生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试)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考试)等标准化考试成绩、学术课程如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AP课程)的成绩、教师推荐信、学生特长和个性、学生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经历、面试表现等,其中前三项是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主要参考因素。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与交往能力、艺术修养、领导能力等也是录取时考虑的因素。

英国、法国、德国为证书制,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以高中毕业资格证书为基础,学生凭高中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申请进入大学学习。英国各大学选拔学生主要依据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Advanced Level General Certificates of Education,A-level)考试成绩。A-level证书是分级的资格证书,采取“单科结业,授予单科证书”的方式,学生凭3科A-level证书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法国是实行大学入学“证书制”的典型国家,法国的高中毕业证书既是接受正规中等教育的标志,又是进入大学学习和就业的重要资格凭证,高校招生主要依据学生的高中毕业资格证书。德国学生只要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大学和学生根据专业要求和本人志愿进行双向选择。

日本、韩国、芬兰为考试制,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分两次,包括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单独组织的考试。“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由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考查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性学习的完成程度;第二次考试由考生报考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要求自行单独出题,主要测查学生的学术能力。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CSAT)是大学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测验与升学适应性测验统合的性质。芬兰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是所有高中学生学习结业时均须参加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韩国、芬兰的各大学可以单独组织自己的入学考试,根据学校要求和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进一步考查,这些成绩与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一起成为大学录取的依据。

二、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

及招生录取制度的特点

1.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多元,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美、英、法、韩、芬兰等国家的高校招生方式虽然有所区别,但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均体现出综合、多元的特点。除了实行综合考核录取的美国外,无论实行证书制还是考试制的国家,其大学在招生录取时均基于全面、多样化的标准考察和选拔新生。如英国高校招生录取的模式为“证书成绩+综合考评”,其中,“证书成绩”指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成绩或其他同等证书的成绩(如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考评”指高校在录取新生时注重对申请人的综合评定,包括学校的推荐意见、个人陈述、课程作业、单独举行的考试或面试成绩等。即使是实行考试制的国家,也并非简单以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录取标准。如芬兰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学生能否被录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大学入学考试的结果,大学也参照其自行组织的考试成绩;此外,部分还取决于学生高中学习的成绩和名次、老师和校长的推荐信、面试情况等。韩国的大学根据一系列因素对申请人作出判断,包括学生的高中学习记录、大学学科能力测试成绩和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一些大学还使用小论文、面试和实际技能测试来筛选学生,大学可以自行调整任何录取标准的重要性。整体上看,各国大学招生录取标准呈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终结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兼顾的特点。

2.不同水平和类型高校的录取标准不同,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

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录取标准和方式不同,体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采取竞争性的综合考核招生方式,这类大学在选拔新生时除了要求学生有优异的成绩,往往还全面考察报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一般的普通四年制大学实行“最低限度筛选”的方式;社区学院采取开放式的自由入学政策。英国不同高校录取新生的条件及标准不一,传统精英大学入学标准一般要求申请者具有3科普通教育高级水平(A-level)证书,并且考试成绩优秀;而大众型高等院校入学要求一般为2科A-level证书,另外一科可以是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中的第三级证书。法国高校招生主要基于学生的高中毕业会考证书,一般来说,综合大学和短期高等技术学院根据各系科所要求的会考证书的种类,择优录取学生;一些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由于入学竞争激烈,学校还要专门组织会考外的入学考试对申请者进行筛选;对于具有精英教育性质的“大学校”,学生必须先进入大学的预科学习两年后,参加高难度竞争性考试,学校按考生成绩择优录取。在实行“考试制”的日本、韩国、芬兰,除了统一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外,各大学可以组织自己的入学考试,考试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灵活、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体现了不同大学和大学不同系科对学生要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3.考试、招生的职能相对分离,给予高校招生充分的自主权

大学入学的考试、招生相对分开,是各国的通行做法。美国作为典型的分权制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制度,也没有专门的国家级高等教育招生管理机构。各大学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均实行单独招生、择优录取。美国的SAT、ACT 等标准化考试均由民间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和实施,并得到美国大学的普遍承认。英国高等院校招生以资格证书为基础,证书考试由政府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全英有6个主要的综合考试认证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英国高等院校招生服务处(UCAS)作为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机构,其功能主要是处理学生入学申请,同时提供与高校招生相关的服务,各大学自主进行招生录取。法国作为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其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考试,考试大纲和内容由国家教育部决定,会考的具体组织实施则由各学区落实。法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招生机构,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芬兰的各大学招生通过芬兰大学入学委员会协调,大学独立负责自己的招生录取工作。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制定高校招生计划,为高校招生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督,韩国各高校作为招生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德国、日本的大学招生也由各大学独立实施。可见,各国均实行大学入学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的体制,高校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确定录取方式。

4.考试科目具有选择性,考试形式体现出灵活性和弹性

不论是美国、韩国、日本、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还是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和英国的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可以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考试科目,甚至可以对考试科目进行自由组合。如美国的SAT 分为推理考试(SATⅠ)和学科考试(SATⅡ)两类,其中SATⅡ考试涉及5个学科领域、20个科目,学生可以从中任意选择2~3个科目来考。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A-level)课程全部为选修科目,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形成任何的学科组合形式。法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目标,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考试科目。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大部分为选考科目,考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及所报考高校的规定选考。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科目为3+X,其中“3”为母语、第二官方语、外语,“X”可选考数学或含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的综合考试。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分语文、外语、数理、社会探究、科学探究等5个领域,学生可以按所报名的大学规定选择科目参加考试。

在考试形式上,各国均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一些国家还为考试没通过或因特殊原因缺考的学生提供补考机会。如美国的SAT 考试每年举行7次(美国以外每年6次),ACT考试每年举行5 次(部分州6 次)。英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参加3~4次A-level考试。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每年在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每年举行2~3次。考试安排的灵活性和多次考试机会能消除“一考定终身”带来的弊端,避免一次性考试的偶然失误造成学习机会的丧失。

5.考试内容注重对学生基础学力或综合能力的考查,考试命题体现出科学性

各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均注重对学生基础学力或综合能力的考查。如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属于学科测验的性质,考试的目的主要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各科目基础学力;芬兰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高中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以决定学生是否有资格继续在大学的本科学习。此外,日本、芬兰由各大学单独组织的考试则侧重对学生能力的测试。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跨学科的知识渗透,侧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SAT考试中,SATⅠ重点测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与写作技能;SATⅡ主要测查学生在某个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ACT考试主要测查学生的文本理解、分析推理、问题解决和批判性评价书面材料等能力。美国的SAT和ACT均为标准化考试,其试题编制和设计达到了相当的科学化程度。

在证书考试方面,英国的A-level成绩是决定考生能否进入大学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最重要的大学入学条件,被誉为英国教育的“黄金标准”;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历史已超过200年,长期以来以“权威性、严格性、公正性”享誉国内外。英国A-level考试和法国高中毕业会考考试命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其科学性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三、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发达国家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既存在一定的差异,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大学招生录取模式。基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在进行高考制度设计时,公平仍然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我国的高考除了承担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功能外,高考还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改变社会群体地位的途径与方式。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仍不平衡、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统一的高考考试制度,保证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公平性、有序性,这不仅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认同感。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虽然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赋予一些省市高考命题权和部分科目设置权,允许部分高校实行一定比例的自主招生,但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招生、基于分数录取的基本制度没有改变。这种制度虽然有利于维护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基于考试分数录取的衡量尺度却很难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潜质和无法以分数体现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个性特点不鲜明、创新能力不强等弊端也随之凸显。要回答“钱学森之问”,必须从改革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而考试评价制度是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追求学生发展个性化、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需要在高考制度的公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要保证高考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又要充分发挥高考评价制度对教育的正面导向功能,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高考评价应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在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应赋予高校一定的考试评价权

从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来看,美国的“综合制”与欧洲国家的“证书制”显然不适合我国国情,而日本、韩国、芬兰的“考试制”作为一种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既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又允许各大学按照学校要求和专业特点单独组织自己的考试对学生进行进一步考查,大学录取时还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教师推荐信、面试成绩等。这种“两次考试、综合评价”的模式既重视对学生基础学力的测查,又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既保证了大学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又兼顾了高等学校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由于高等学校招生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学力,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专业方向对人才素质还有某些特定要求,因此在实行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应赋予高校在选拔新生过程中相应的考试评价权。统一考试侧重对学生基础学力的测查,高校则依据自身要求和专业特点单独组织测试或面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特长等进行进一步考查,从而对学生作出全面评价。

2.充分认识高校在招生选拔中的主体作用,赋予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允许高校基于多元标准综合考核录取学生

发达国家不论是实行综合制、证书制或考试制的国家,抑或是实行教育分权管理或中央集权管理的国家,高校均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可以自主制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确定录取方式,从而按照自己的标准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特色化,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模式下,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禀赋等质性因素由于不具有量化、排名功能在招生录取中无法得到体现,只能以分数高低定优劣。这必然导致考试分数成为高考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因此应改革统一的招生录取制度,在赋予高校考试评价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由各高校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主测试(或面试)成绩等指标全面评价录取学生。通过多元评价招生,促进高中阶段重视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需要加强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高校自律,保证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开、透明、公正。

3.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探索高考部分科目的社会化考试运作模式,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或资格证书考试既有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如法国的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和日本、芬兰、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也有由政府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组织实施的考试(如英国的A-level证书考试)以及由民间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实施的考试(如美国的SAT、ACT)。各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或证书考试均注重对学生基础学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我国的高考也要加大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力度。在实行统一考试与高校测试(或面试)相结合、高校自主招生的高考制度下,可以探索考试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将部分学科(如外语、数学等)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委托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并进行认证,实行“教、考分离”,发挥专业机构或第三方对教育的评价作用,使考试内容和手段充分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从而促进中小学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淡化高考成绩过分强调排序和比较的功能,改革高考成绩分数制,实行等级制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或资格证书考试的成绩呈现方式可以分为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类型。即使实行考试成绩分数制的国家,也并非简单报告一次考试的原始分数,而是将内部评价(高中成绩)和外部评价(统一考试)分数经加权处理后的平均分或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分。许多国家的学生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或资格证书考试成绩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即按照分数区间或考生人数占比(通常呈正态分布)将学生成绩划分为若干等级,如英国A-Level证书等级分6级,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分7级,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成绩分9级。我国高校招生录取主要基于学生的高考分数,“唯分数论”是导致我国高中教育陷入应试泥潭的根本原因。对学生高考成绩实行等级制评定,高校录取时只要求学生成绩达到相应等级而不考虑具体分数,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分数的追逐,更加重视能力的发展。

5.增强高考制度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

在实行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的芬兰和韩国,一般每年举行2~3次考试;在实行大学入学证书制的英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参加3~4次A-level考试,考试时间由学生自己选择;美国的SAT和ACT考试每年举行多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参加考试。这种考试安排的灵活性给考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有利于考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考试成绩体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我国的高考也应加强考试安排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可以探索一年多次考试或某些科目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多次参加考试且考试成绩在一定期限内有效等机制,从而克服“一考定终身”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感,避免考生因一次性考试的偶然失误造成学习机会的丧失。

参考文献

[1]Ofqu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Senior Secondary Assessment [EB/OL].[2012-06-12].http://www.ofqual.gov.uk/downloads/category/96-international-comparabilityInternational.

[2]任长松.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与ACT对我国高考的启示——对我国高考的近期与远期改革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3]傅书红.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J].基础教育参考,2005(8).

[4]刘敏.法国高中分科定向及会考制度发展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5]阮洁卿,阮来民.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8).

[6]刘彬.芬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9(5).

[7]叶琴.韩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8]刘志东.韩国大学录取制度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9]田以麟.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比较——以考试的科目设置、命题办法、结果使用为中心[J].湖北招生考试,2004( 8).

[10]宗晓兰,张可创.德国大学招生的入学条件、程序与特点[J].湖北招生考试,2007(8).

高校考试制度 篇12

一、高校考试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 新公共管理、学术资本主义和企业家主义等理论关注了高等教育中的功能问题及质量保障问题, 指出由经济利益诉求界定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趋动力是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种现象。高校的内外部关系的多重性特征决定了作为这种关系载体的利益相关者也必然表现出多面性。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对高校教育价值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 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成果评价的模式与质量。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与经济组织不同, 其与高校的关系具有双重性, 既存在经济利益关系, 又存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潘海生博士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可以确认的大学组织持续生存所依赖的群体和个人”据此, 可以将我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确定为:投资者与主管方、直接管理者、教学主体和教育成果最终受益者。

1. 投资者与主管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高等教育成本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 都必须由来自政府、家长、纳税人和高等学院几个方面的资源来分担。 (1986, 纽约大学校长D.Bruce Johnstone) 在我国, 公立高校具有事业单位性质, 但不能忽视其经济特性, 其经费的主要来源构成除了学费之外, 不足部分多是以财政拨款作为补充。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资源调控者, 对高等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的管控与评价负有重要职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 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会在经济发展上或其他诸多方面推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这是教育的本质, 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2. 直接管理者———高校管理层。

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高校管理层负有教育质量的直接管控责任。在高校考试制度中, 高校管理部门对考试投入了大量人力与财力, 目的是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 同时作为毕业审核的一项可控量化指标。考试制度中隐含的对能力体现的内容从长远来看可以提升毕业与学位证书的含金量, 而从目前的考试制度来看, 这点并未得以充分的体现, 这必然导致证书缩水, 对学校的长期发展不利, 这是高校的管理层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

3. 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

过程及结果教育质量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二是教学活动质量, 包括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质量等。从消费的角度理解,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 学生追求高等教育的直接消费价值和未来价值。这个价值是直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作为这一价值实现与检验手段的考试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教育最终受益者———用人单位。

在组织的诸多资源中, 人力资源逐步成为关键性资源, 包括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所构成的人力资源市场对高校的期望与其需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组织评价教育效果时依据的价值标准是其自身需要的直接反映, 提供具备与资源市场需求相关性的人才是高校的任务之一。在这个选择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质量没有直接参与的权利, 大学阶段的成绩单作为用人单位录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求它能够公允、全面地反映学生专业素质、创造力与良好的组织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等信息。

二、考试制度缺陷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 制度的规范与监督———教育主管部门。

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 主要是教育部及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对高校的管理侧重于总体制度规划, 确立教育方针,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调控学校结构与规模等。在学生质量考核方面基本是概括性规定, 执行性不强。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与规范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只给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监管工作都是由高校自行组织负责。在高校考试的全过程中, 主管部门基本处于局外人的状态, 监管职能流于形式, 对高校考试制度的相关工作体现在对其的检查、评比各项量化指标, 对于指标的形成过程, 则由于管理与监督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 考试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组织实施———学校管理部门。

在高校学生质量评价过程中, 高校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在高校中,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负责具体考试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并对考试工作进行内部质量监控, 由于制定、实施与监管均出自同一管理部门, 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 教务部门会倾向于简化考试形式, 将考试的主要方式确定为最容易量化的开卷或闭卷方式, 对试卷的内容的要求主要从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题型等方面体现。这样的结果既减化了自己的工作内容, 也便于校内统计、反馈、监管以及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与评比。唯独忽视了市场真正需要的难以量化考核的能力信息。

3. 考试直接参与者———教师与学生。

考试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负责课堂教学的教师。课堂教学受规定任务、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教师会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付出更多努力。但这些因素对课程教学检验环节———考试的限制相对较弱。目前高校的现状普遍是出卷、监考和阅卷属于课程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对这部分工作的报酬普遍较低,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激励”的直接反映是对教改立项的奖励, 对于考试中的创新实践, 由于难有衡量标准, 很少实施奖励。“约束”则难对常规的考试环节制定相关措施, 老师只要不出差错地完成出卷、监考和阅卷工作就不存在风险, 而探究与实践新的考试方式付出与回报不等值,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主动改革的积极性, 也就不会为课程考核方式的探讨与实践投入更多精力。具体表现为如下。 (1) 在考试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上, 采用相对容易量化的卷面考试形式, 以结课一次考试完成成绩评定为首选。 (2) 在监考环节, 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监考多由任课教师完成, 学生与老师相对熟悉, 严肃处理考试中违纪行为既要克服感情上的障碍, 又不得不考虑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 权衡利弊的结果使考场监督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3) 从感情上讲, 教师通常会将卷面成绩接近及格的学生成绩上调为及格, 这在客观上暗示了学生“差不多”等于及格的心理。由此导致看似客观的考核方式的结果也不客观。对于考试过程的参与者学生, 一方面, 对于考试改革虽然可以提出意见, 但受制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考试改革制度制定与执行的难度与阻力, 其权利限制在建议权范围但不受重视, 学生缺乏参与配合考试改革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考试成绩与评优评奖等诸多利益挂钩, 为了获取高分数所带来的利益, 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必然出现, 而传统的卷面考试是作弊行为的一个重灾区。作弊行为的不公平损害了公平参加考试学生的利益, 个别的作弊行为带来的连锁反应会加剧考试结果的失真。

4. 教育产品的市场需求者———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生具备的诸如表达、交往、创新、合作能力以及本专业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等综合信息。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看, 用人单位处于弱势, 用人单位难以用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源有效信息。考试成绩单作为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 但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使得用人单位很难判断考试成绩单的真实价值, 给用人单位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了其招聘的成本与聘用的风险。考试的最终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的人力资源, 然而作为市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 在对人力资源的初步考核环节, 重要的诉求缺乏表达的渠道, 供给与需求双方互相缺乏必要的沟通, 使得考试脱离了其应有的目的。

三、利益相关视角下的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高校考试制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考试的重要性是各方认可的, 但各方都在利益权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考试本身应有的功能和应达到的目的。而对高校考试制度的调整与修正应基于被忽视的考试的关键点进行。

1. 切实体现主管部门的作用。

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是最不能回避的。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考试过程中虽然不便直接参与具体工作, 但其在推进高校考试改革进程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应尽可能采用更容易反映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并可以利用主管部门的便利组织专门小组对高校教学考核各环节的文件规范与执行情况进行调查, 汇总调查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拟定课题, 面向社会招标作专题研究。对调查中成功的考试制度与实践加以整理, 将其制度化并适时在高校推广。

2. 完善对考试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对监考、阅卷环节违规操作及考生考试过程中作弊行为应予以重视。普及准无人监考, 监考老师主要负责考场临时问题的处理, 考场纪律由监控设备记录。考试试卷当场密封, 统一安排流水阅卷, 专人负责成绩汇总。使学生放弃作弊的侥幸心理, 教师也摆脱了因与学生相熟或出于学生评教报复等考虑产生的进退两难的境地。既对学生形成了威慑, 也避免了对教师成绩评定的干扰。

激励机制不应仅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奖挂钩, 对教师考试工作激励也应切实关注, 对监考、阅卷、考试环节改革建议以及考试方法创新等方面制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 对在考试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高质量履行职责的主体予以不同类型的奖励, 使其能够从考试职能的改革与创新中获得收益合理化需求的满足。

3. 设计多元化考试评价指标。

引入能力评价指标, 实施多点监控, 是完善考试评价体系的有效方式。第一, 对知识的考核, 可以延续卷面考试的形式。第二, 对能力的考核, 针对不同专业与课程做不同要求, 通过论文答辩、专题讨论、情境案例模拟等方式, 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三, 多阶段考核, 降低一次考试结果的偶然性。教务部门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放开对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限制, 由教师根据每次考核的重要性自行确定评价标准。第四, 考虑在专业课程评价中专业竞赛成绩折合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 肯定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与创造力, 并由此达到激励学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4. 考核方式与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大学使命陈述的多样化和课程体系与社会需要的相关性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同的共同问题领域之一。 (克拉克·克尔) 高等教育考试的功能主要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过程的检测与反馈, 最终实现向社会输出合格人才的目的, 在人才输出方面, 学校、学生和作为最终受益者的用人单位多方共赢是教育的理想状态。学校应主导搭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渠道, 设计与社会需求具有相关性的考试方式与内容, 在考试方式和内容的设置上, 不同类型专业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研, 广泛汲取相关领域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建立社会需求相关性实践考核平台, 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 实现全面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17-20.

[2]齐瑞国, 许鹏奎.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 (1) :105-109.

[3]金银凤, 裴育.高等教育考试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5, (9) :49-54.

[4]刘宗让.大学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实现方式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7) :51-55.

上一篇:文化禀赋下一篇:工程量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