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制度

2024-07-02

高校制度(共12篇)

高校制度 篇1

当前,会计规范体系朝着精细化方向而逐步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相应会计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也促使会计制度体系随之得到优化,在为社会各行业会计实践提供规范准则的基础上,也使得会计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对于高校会计制度,当前的研究尚少,使得高校践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在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以更好地服务于自身会计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将其与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为进一步健全高校会计制度提供全新出路。

一、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适用于不同性质会计主体的差异

我国的现行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体系和非企业会计体系。企业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非企业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及基金会计等。在西方非企业会计体系,非企业会计一般称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于1997年前后,主要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地质勘查单位、彩票机构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有关基金会计制度等。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标准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

(二)基于会计核算角度的区别

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者而言,会计基础作为入行的基础性专业知识,需要进行完善,进而才能够规范完成基本的日常会计处理工作。而基于各行业的性质不同,因而采用的会计基础标准也就存在差异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基础标准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制度下的。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基于高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分别针对的是一般性业务与经营性收支业务而言的;而基于企业会计制度标准下,会计确认与计量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在会计核算上选择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要基于是否属于本期内进行费用的核算与划分,而在期末时要对会计账簿进行整理与调整,以明确当期的盈利亏损状况。而对于高校而言,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以具体项目款项收支为标准来落实会计核算。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其优势在于能够在明确企业盈利亏损状态下制定科学的决策,以服务于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而高校的资金主要部分是属于国家财政拨款,以年度预算为基础来获取相应的款项,在具体使用上按照预算要求执行,只需要借助会计核算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能够实现对高校预算的更好控制,因此,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对于高校而言则是十分受用的。

(三)基于会计要素角度的区别

会计要素指的是会计对象的分类,不同单位性质,会计要素的选择不同。企业会计要素包括了所有者权益、费用、利润以及资产、负债、收入;而高校会计要素包括了净资产支出与资产、负债、收入。二者的区别在于企业中是所有者权益,而高校则是净资产。之所以企业与高校在会计要素方面的选择上会存在这一差异性,原因为二者的投资主体不同,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由国家出资的,所以,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而企业则不然,任何企业的存在都是以利益为目标,注重的是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与高校注重社会效益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企业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社会效益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但出发点不同,企业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而高校则需要社会效益的获取来树立品牌形象,更好地实现自身培养人才的目标。基于此,企业与高校会计要素中就产生了利润包含与否的区别,同时,基于高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所以在会计要素中,需要包含支出这一内容。

(四)基于会计科目角度的区别

高校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共分为54个具体的科目,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总共划分为162个科目。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需,会计科目被进一步的细化,而从当前高校与企业在进行会计科目设置的数量上看,则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别,而之所以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更加多且详细,原因在于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市场经济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的规范下来展开会计核算工作,以应对复杂的经济活动。最新修订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一级科目增加达到了54个,将部分企业会计科目引入其中,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从二者会计科目的设置看,虽然存在区别,但是前提都是共属会计体系下,差别主要在于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更加的详细,基于此,对于高校而言,则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新思路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下,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提供了新的方向,比如,在2009年,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征求意见中,提出将权责发生制引入高校会计核算中。具体而言,对于高校所带来的启示为:第一,从权责发生制角度出发,对于高校而言,采用这一方法能够促使高校更加明确自身在一定时期内运行的实际状况,在当前高校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的今天,高校需要强化对经营效益的重视程度,所以,如果还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显然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现实之需,所以,在这一方面高校需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第二,从资产折旧角度出发,高校原有会计制度缺少固定资产折旧这一项,但实际上该科目是高校财务支出的一大方面,是构成高校资产的关键部分之一,因此,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就充分结合了高校行业特点所呈现出的新要求,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标准对该项会计处理内容进行了优化。第三,借鉴企业会计制度,高校应该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引入适合高校的成本核算制度。现行会计制度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其他支出,9个支出类科目详细反映了多样化的费用支出,可以反映各责任中心的教育成本,为政府拨款提供了依据,但是还不能满足教育成本管理的需要,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作业成本法可以为高校精细化成本核算提供一些新思路。

三、新修订的高校会计制度的改进与优化设计

(一)引入“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目

原有的高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不能反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真实价值,使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处置之前一直按照原值记录和列示,无法如实反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报告时点的实际价值,不能提供固定资产在报告期间的损耗信息,进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在高校会计制度中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及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有关核算内容,既能解决上述不足,也符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中提出的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兼顾高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需求,采用了“虚提”折旧和摊销模式,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净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当期支出)。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照应计提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解决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状况,有利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核算,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二)将高校事业单位的在建工程纳入单位统一的财务管理

为与之相协调一致,高校会计制度中调整了有关会计科目设置及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高等学校应当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解决了高校基建数据长期游离于高校“大账”之外的情况,这样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

为了使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格式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为协调,增强其通用性,同时也兼顾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使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以满足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改进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和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取消了原来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为合理反映高校事业单位的收支补偿机制,按照多步式结构设计收入支出表,并在高校会计制度财务报告中增加了财政补助收支表。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改变了过去会计报表列示的项目和内容不尽合理,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以及会计科目设置三方面的区别,通过具体分析后表明,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标准的某些内容来实现高校会计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以满足自身实际发展之需,尤其需要从权责发生制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通过会计制度的革新以及具体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完善来迎合当前高校在建设与发展下新局面之需,为促进高校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学科体系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摘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并在社会各行业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隶属于会计体系的不同分支,当前研究比较关注企业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制度不太重视,致使高校会计制度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文章针对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在明确二者差异性的基础上,为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会计规范体系,高校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陈世安.浅析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

[2]宋慧晶.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6,(6).

高校制度 篇2

为了加强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特制定门禁制度如下:

1、进入学院的各类人员都应主动出示证件,接受门卫执勤人员检查,体温检测;临时务工人员出示校保卫处发给的“出入证”;外单位人员出示介绍信,身份证或工作证,并填写会客登记。

2、骑自行车出入校门时要下车推行,对无锁或车锁损坏的自行车、摩托车不准出大门,并扣留审查。

3、给校内单位送,拉货物的车辆,凭送货单,采购单登记后方可进校。不准在校园内摆摊设点。

4、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校设摊、叫卖,以及张贴各类广告或宣传资料。

5、外单位接送人员的机动车辆和出租车原则上不准进入学校。有危重病人或笨重物品的,经门卫执勤人员查证.同意后方可进入;救护车、警车、消防车上级党政领导及兄弟院校来我校办事车辆,经门卫执勤人员查证后方可入校。

6、进入校内的车辆要谨慎慢行,凡撞坏门,墙等设施,由肇事者或所在单位承担维修费用。任何人都不得翻越破坏校门设施。

7、谢绝外部人员来我校散步、锻练、闲逛等。

8、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关门期间人员,车辆进出,需向门卫执勤人员说明情况方可出入。外部人员、车辆无特殊情况禁止出入。

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篇3

关键词:高校信息 公开制度 监督 救济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59-01

一、高校信息公开的含义

根据2010年4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高校信息,是指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高校信息公开是指高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其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办学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公布。

二、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现状

我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政府层面来说,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上缺乏统一的信息公开标准和制度;2,从法律层面上来说,高校信息公开存在法律障碍;3,从高校自身来说,高校信息公开的现状主要表现以下四个层面:①高校信息公开的意识淡薄。 ②缺乏独立的高校信息公开机构和人员,责任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完善。③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保障。④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渠道不够科学;4,从公民个人来看,公众获取高校信息的目的以维护自身的知情权和了解相关情况为主,用于学习、监督高校和参与高校管理为辅,仅少量用于满足好奇心、科研及工作需要。

三、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现状的原因分析

1.公开意识浅薄阻碍高校信息公开政策的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出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安全和利益,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需要,对国家机关在经济建设中的活动多强调的是保密;2.高校信息公开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由于高校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又由于高校信息公开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规范者的统一,高校的自利性显现,不愿施行有关制度来规范自身行为。在高校信息公开过程中我们缺少了相应的救济制度,这就使得更多的监督无法进行,而此时,信息公开更多的就流于形式;3.高校信息公开对公开内容的规定宽泛且随意性强。相关的行政法规制度尚未建构。目前我们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只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校信息公开办法》,这样就会缺乏了必要的救助和保障途径,我们无法很好的维护自己的知情权。也就是说在信息公开领域我国的法律还处在相对空白期;4.高校信息公开实施机构错位。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并未实际发挥其职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规定了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职能,以确保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得以有效的运行。实践中,部分高校或是仅明确信息公开工作的负责机构,但未提供该机构具体的联系方式、具体的负责人,很少有高校发布了本校信息公开具体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社会公众对高校相关信息的获取率是相当低的。;5.配套制度设备尚未建构。高校信息管理不到位。高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组织,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涉及教学、人事、务管理等方方面面,没有现代技术支撑的信息登记与管理是难以屡清大量的、庞杂的信息的。目前高校信息管理中现代数据库系统的运用并不到位,使得大量的信息难以保存和记录。

四、怎样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一)从政府的层面来说:1.建立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是保证。没有监督的信息公开必然会出现走过场,流于形式,时断时续,随意而为;只有加强监督,信息公开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加强监督,信息公开工作才能深入开展;只有加强监督,信息公开工作才能不断提高;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公开方面的立法建设。目前我国在信息高开方面的法律法规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应该加强立法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应该公开哪些内容,高校信息公开又应该本着什么样的原则,这些都应该有明确的表示,这样才能很好的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建设,积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积极借鉴国外高校信息公开的改革案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信息制度。目前世界上在高校信息公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成功的改革案例,结合本国国情,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这也是我们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从高校的角度来说

1.加强高校信息公开的硬件设施建设。要紧跟信息公开化时代的新形势,对高校信息公开的载体进一步加以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改造硬件设施,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开载体的建设,确保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落到实处;2.加强执行者的信息公开意识。为了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必须加强高校信息公开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意识,尤其是执行者的信息公开意识。

(三)从公民的角度来说

高校制度 篇4

一、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制度包括高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基础设施变动, 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运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创办高水平、高效益的大学是高校财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办学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财务制度。

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校发展战略决定所需财源的数量与规模, 同时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机制;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战略也起反作用。适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能够促进和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脱离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就会在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延缓战略目标的进程, 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财务制度是在充分估计影响高校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等基础上制定的指导高校财务活动的总规则和总原则,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资金与资源的保证。特别是在财务中长期预算编制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通常对于整体战略的可行性起着重要的论证作用, 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战略进行及时调整, 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1. 高校发展战略分析。

一个目标明确、立足于现实的战略是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确立了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办学方向, 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特色、学科规划等。高校应在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基础上, 做以下分析:一是分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二是分析未来高校可获得和支配的资源的总量;三是将本校现有情况与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做比对, 分析本校优势及劣势, 确定发展方向;四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分析本校的适应度、增长度。因此要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 就要对高校财务资源进行战略思考,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建高校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

2. 高校财务环境分析。

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分析是高校财务制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获取未来可能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信息。通过内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部权利配置上, 可以明确规定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等学术领域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以及在财务管理中一定的权力, 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过外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大力支持是高等院校战略成功的关键。高等院校的领导和规划者要能够识别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重视和发挥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 财务预算分析。

高校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具体的财务资源存量分析、预测需求及供给分析, 并通过以上分析来明确高校现时的财务资源状况、未来财务资源需求变动和供给情况。应将高校的财务资源状况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所需投入做相应对比, 以找出差距。针对战略目标的具体需求制订一系列的高校财务控制方案, 确保高校未来财务资源满足高校的战略需求。

4. 制度架构的开放性分析。

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 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由于高校财务制度一般是基于目前的实际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制定的,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与预测不相符的情况, 最初制定的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控制评价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制度的分析、实施情况的控制与反馈, 做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保证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特点。

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实行的是“生均综合定额+专项补助”预算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提出是对过去“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专项补助”的进一步完善。它的设计原理是将学校合理性正常运营支出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 按在校学生人数进行补助。专款项目的安排仍然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实力、基础设施修缮改造的需要并考虑前一年的拨款规模进行确定。此种管理模式取消了对学校人员经费必保的补助政策, 引入合理的生师比修正系数, 促使学校从精简教职工队伍入手, 调整支出结构, 更高效地使用教育资金。同时将同类院校进行归并, 实行相同定额, 促使同样办学规模、支出额度高的学校学习他校先进经验, 压缩不合理支出项目。在这种预算管理方式下, 关键是对生均综合定额的合理确定。目前生均综合定额的确定, 是以承认各校实际支出规模为基础的, 虽然维护了各高校现有的拨款水平, 但不利于学校挖掘潜力, 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也不利于创新的形成和特色的保护。

2.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生均综合定额含义模糊, 内容不统一。由于生均综合定额是在生均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 而支撑运营成本的经费来源, 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学校的事业收入, 甚至还有和学生培养没有直接关系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拨款。所以现行的生均综合定额并不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标准。

第二, 绩效拨款的力度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责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开始进行的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产出或绩效拨款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以产出机制拨款的目的是激励大学提高教育质量, 使更多的注册学生完成学业,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 目前绩效拨款模式在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拨款中, 据笔者调查很少使用, 甚至根本就不涉及。当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相关绩效指标定性标准不易把握和难以量化的客观因素。

第三, 正常经费公式拨款参数过于简单。虽然“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 扩大了各院校使用经费的自主权, 也照顾到了学校的特殊需要, 在鼓励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 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生均支出综合定额, 计算正常经费总额的自变量是在校生人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与“基数加发展”模式相比, 在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也有改进。但是, 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它在生均支出综合定额的确定上, 是以前几年的生均综合支出水平、经费开支情况为依据来确定的, 这在客观上承认了历史支出的合理性, 掩盖了历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未能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成本行为, 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 尽管已经考虑了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更为严重的是, 该模式把在校生数作为唯一的自变量, 受经济利益驱动, 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便在所难免, 同时在专项补助经费的核定上依然没有脱离“基数+发展”的思维定式。对国家来说, 这种拨款模式失去了政府在经济上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之功能, 造成了资源利用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第四, 正常经费和专项补助的结构不合理。高校正常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 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专项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经费 (正常经费) 以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根据定义, “项目支出”应该是基本支出的有益补充。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受综合定额的限制, 基本支出经费总是数量有限。近些年来,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和部门 (教育部) , 由于受名义上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过高的影响, 财政部门在调整生均正常经费拨款标准上顾虑重重, 谨小慎微, 财政资金只能在项目支出上加大投入的力度, 导致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不相匹配, 又加上执行过程中因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无法解决, 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使得项目支出额度越来越大, 占总经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 使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项目支出投入越多, 固定资产数量增加就越多, 如设备、公共设施、实验室、房屋等需要进行维护、维修和运行的成本需求也就越大, 造成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恶性循环, 再加上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调节的要求, 使得高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自主调节无能为力, 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令人堪忧!

第五,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目前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收支计划, 其预算管理只限于年度预算, 没有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中长期预算;预算内容也没有涵盖资本支出预算部分, 很难将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 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不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调度资金, 使相对有限的教育资金向教学、科研等方向合理倾斜。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传统上, 对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与其他公共支出的评价一样, 重经费申请和资金到位后的预算分配、轻资金使用和使用后的绩效考评。在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中, 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

第六,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学校已从政府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 逐步变成了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教育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 过渡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格局。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都希望拥有参与学校决策和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和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了解经费的收、支、余等传统的财务信息以外, 还需了解学校存量资产的状态、使用情况, 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所有可能对大学决策、激励、约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会计信息。作为直接培养成本承担者的学生家长, 出于对受教育者未来收益的关注, 必然想知道高等学校提供高等教育劳务的规模和水平, 以及直接教育成本占培养成本的比重。广大教职工作为大学办学效益法定的内部监督者[1]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单位的得与失、能否可持续发展均与他们息息相关, 对于他们来说财务信息的公开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作为大学的债权人, 为防范贷款风险, 必然要求大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 能够披露反映大学可持续正常运行、真实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 以满足其对大学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 并做出信贷决策。但是在传统的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模式下, 资金活动遵循的是“接受拨款-分配使用拨款-再接受拨款-再分配使用拨款”的循环模式,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设计 (有的地区干脆就直接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只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 仅侧重大学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存的核算, 缺乏对大学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的效益等有关信息的披露[2]。因此所得的财务信息, 无法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设计

1. 改变现有的财政拨款模式。

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架构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机制。鉴于我国目前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国家,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功能是资金筹措功能, 它直接反映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相应调整。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当然政府拨款也体现了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由于高教财政拨款既是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财源, 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高教政策、对高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杠杆, 涉及高校与政府双方的责权关系, 因此, 在确立高教财政拨款制度时, 为了兼顾双方的利益, 充分发挥高教财政的效益, 我们建议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将高等教育经费按功能分为:基本运行拨款、特色办学拨款、竞争性拨款和发展拨款等四类。其中:基本运行拨款主要用于必保人员、后勤必保公用和基本教学运行;特色办学拨款, 按学科特色、水平和层次确定;竞争性拨款, 主要用于对特色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等经费的划拨, 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确定;发展拨款, 主要用于办学资本性投入和设施的维护。

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拨款的公平性, 考察国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成功经验, 我们建议拨款采用公式法比较符合讲求效益的实际。拨款的计算应尽可能使用详细、可靠、不易被学校操纵的并足以能区分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变量和因素。拨款的决策机构既要独立于政府的职能部门, 保护大学的办学独立性, 又能执行政府的意志, 体现纳税人对教育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个决策机构应该隶属于中央和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 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 是指将整个高校的财务收支列为管理对象, 统筹安排高校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 并将预算指标与战略目标、业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全面预算把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纳入统一计划中, 将高校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到各部门,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划分, 促使各部门在完成总目标过程中相互协调, 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促进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第二, 合理编制中长期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与管理。合理编制高等学校中长期预算是确保学校长期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高等学校的中长期预算除了要对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事业运行所需资金进行计划安排以外, 还要对诸如资本性支出等投资性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不仅要编制综合性的财务预算, 还要编制用于控制现金流的资金预算, 以保证长期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的编制既要注重层次, 又要考虑执行的先后顺序。在层次上预算不仅要有学校预算还要有部门预算。在时间性上, 中长期预算要通过具体的年度预算加以落实。

在预算的具体编制和执行过程中,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要把握好时效性, 学校的部门预算应于年终前完成下年度的收支预算, 且学校预算要力求和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出台。其二, 预算批准后应具有足够的执行刚性, 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应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项目支出。其三, 预算编制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积极稳健的原则要求。学校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 学校的各项支出全部纳入支出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真实可靠;支出预算要量力而行, 统筹兼顾, 厉行节约, 避免赤字。其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学校财务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 对经费的使用要分类指导, 并按管理授权分层控制、全程跟踪, 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要定期向校领导提供财务信息、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及建议, 校长则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情况, 平衡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及时发出修正指令, 使预算控制达到最佳效果[4]。

3. 改革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

大学会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建议如下:第一, 扩大大学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对于会计的目标, 不论是“受托责任学派”还是“决策有用学派”都要求会计核算要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然而长期以来, 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目标只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 是预算管理的工具, 对事关学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资产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债务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均没有反映。大学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其管理者如果不能准确知晓所管理大学的资源总量、状态和品质, 那么他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也无法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取得有关影响大学运行、决策、激励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他们也就无法对大学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这样, 大学的目标也就难于实现。因此, 扩展大学的会计目标是改革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 权责发生制原则只限于生产经营性收支业务, 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 其主要业务活动则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收支确认原则。正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 大学的固定资产也就一直没有计提折旧。这种做法造成了大学资产信息的严重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无形中夸大了高校的资产总额。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也严重不实, 会计信息的衡量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而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学校的收支核算, 高校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高等教育劳务的成本;也将使大学会计报告更加完整, 便于进行绩效评估;也能促使学校更加注意对设备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更有效地进行预算分配, 实现收入和支出在各个期间的平衡;还能明确学校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第三, 改进大学会计报告体系。在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原则的基础上, 改变学校会计报表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单一用途, 实现大学的会计报告向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改进以后的会计报告体系应能够做到: (1) 及时提供当期经费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大学的运行情况; (2) 准确反映费用情况和培养成本的水平, 便于学校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调整, 便于教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议; (3) 及时报告校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便于债权人和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4) 将核算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并与现金和债务管理相结合, 以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状况; (5) 利用报表附注充分披露非现金资源的信息, 特别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解读报表重大影响的信息, 如或有负债、人力资本等, 以帮助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信息。

4. 实施财务综合绩效考评。

高等教育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是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表现在高等教育可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对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素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满足聘用单位更高的要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益者是国家, 是整个社会;而其私人性则反映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使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受益者。

教育成本由政府或者纳税人、学生、学生家庭、教育捐助者承担。成本的承担者要求资金的支出能够更加有效率;对于基于绩效的财政拨款, 如专项拨款、科研拨款等, 在评估结果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很重要的一项。进行财务绩效考评不但能保证优势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高等学校办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避免经费投入的过度分散而造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校, 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 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对高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日益加剧高校财务制度安排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必须以高校的战略为导向, 从而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都能为战略实施创造价值。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能够为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监控信息, 学校高级管理层会同有关部门应能通过整理反馈回来的信息, 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对比, 分析和评估实施的偏差, 对战略规划中不适宜继续实施的部分予以重新修正, 并调整增加符合新的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的部分。因此, 高校应当建立基于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 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协调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九届十二次会议修订.

[2]唐宁.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3]陈明风.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06) .

高校集备制度 篇5

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引领之下,从本学期开始正式进行网络集体备课。根据朝阳镇中心校的安排,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网络教研集体备课要求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范围:本校所有在编教师。(女教师未满48周岁,男教师未满53周岁)都必须参加网络教研集体备课。集备范围内的所有学科教师(包括音、体、美教师)都必须加入到县教研员的学科协作组中。对于(女教师未满48周岁,男教师未满53周岁)部分老教师因年龄特征所致的操作电脑困难,可将共案下载打印后在文本共案上修改,形成各自的个案。

二、主备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县教研室下发的集体备课样式统一备课,按质按量上传主备教学设计,同时在该课题下的流程资源内上传与教学设计配套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中要用不同颜色的字标出使用课件的环节。备课时课题的字体为宋体、三号,其余的字体全设计为宋体、五号。

三、复备教师必须在规定上传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个案的撰写(同样必须使用教研室统一下发的集备表样备课),同时根据本科的需要完成该课题流程下的资源、文章和视频的上传任务。每篇个案都要结合校情、班情和学情,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做出实用、高效的修改和整理。若无动态修改记录或完全抄袭上传共案则视作无教案。

四、复备教师在撰写个案时若对所上传共案完全赞同,就在各个教学环节后面写出不少于30个字的评论;若有不符合自己实情的地方或有更好的建议,就在后面栏目内写出你的修改意见。上完课后在个案中必须认真填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五、复备教师都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课的教学设计,杜绝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思想。个案形成后,每一个修改共案的老师要对该共案予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高校制度 篇6

关键词 高校;制度文化;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2-0001-03

Strength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mpt College System Cultural Development//Tang Ping

Abstrac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llege system cultural.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building a sound system of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enforcement of campus rules and regulation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dres and workers,rul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operational.

Key words college;system culture;management;system

Author’s address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Institute,Chongqing 400035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制度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管理制度规范着本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行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与道德教育的形成起着外在的规范作用。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使学校各部门和校园文化的各因素协调一致,有机发展的,文明、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状态。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可以通过明确的奖惩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严格的管理,建立起有力的约束机制,有利于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自觉走向遵纪守法的轨道。

1 管理制度与高校制度文化

1.1 制度及管理制度

“制度”一词,在中国思想史上久已有之。“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传也。”(《商君书》)按《辞海》解释,制度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也可以说,制度是指“直接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间接地规范或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往规则。”[1] 管理制度是指利用管理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往的各种规章制度或规则。

1.2 高校制度文化及其管理制度

制度文化,又称规范文化,具有明显的外在强制性,反映了一定社会区域的文化准则,渗透着该区域的管理目的和发展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具有规范性、保障性和可控性等特点。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健全的机构、完善的体制及其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所形成的文化氛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做到高校管理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规必究,使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高校制度文化的管理制度是指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主要体现为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齐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条规范广大师生员工正确行为的轨道,它直接影响着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 管理制度在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就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效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规范和保证。

2.1 管理制度的约束性

管理制度在高校制度文化中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所要求的一种规范,它具有约束力的特点,并具有奖和惩两方面的机制,也包括鼓励符合规范的行为,惩罚不符规范的行为。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手段,是指高校教育活动中管理与组织结构的程序化和系统优化,它较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更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可以阻止偏离制度文化建设方向的文化活动的出现。为了建立一个健康、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为了保证良好的校风在大学校园里形成和发扬,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有严格的规章纪律约束来保证。

2.2 管理制度的非强制性

管理制度“它不需要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像知识灌输一样、像道德说教一样、像行政命令一样、像法律制裁一样,从外面强加于人。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校园制度文化的管理功能,既不是政治性的“灌输”,也不同于刚性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行为准则进行内化控制。这种非强制性对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启示,一是内部动因为主,工作的推动靠对个体的尊重、激励和群体中造成的向上气氛;二是有严格的时间性,工作进展中要考虑事物的成熟性,类似学术氛围、严谨的校风、扎实的学风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酝酿形成过程。管理制度是依据社会要求、既定的教育目标制订出来的,本身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要求,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作用,并支配着、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对学校产生一致的约束。学校要进行科学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使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上符合要求,就必须建立一个规范和制度来统一和约束学生的行为。通过这些严格文明的制度约束,培养自尊、自爱、自省、自警、自律、自励的精神,增强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道德品质观念及自控能力。

2.3 管理制度的思想性

高校管理制度越来越借助于“理性”思维,更多地依赖学校整体思想基础的提高。校园文化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产生一种他人影响或群体效应,出现一种类化现象,表现为思想上的认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他人行为的选择、顺从实现的。这种情况往往具有群体因素。广大师生置身于校园,在受到优雅校园环境和强烈的文化气息的熏陶的同时,他们的道德行为、思想品德必将受到管理制度文化的规范和制约。这种规范和制约更多地是无形的、潜在的。校园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相适应的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要求置身于该文化环境中的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作出评判。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制度文化的健全发展

制度文化的管理制度,实质上就是对校园文化创造活动的引导和调控。近几年,高校校园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大学校园里仍有一些失范、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存在,还存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笔者认为实施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制度文化健全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是管理制度落实的保证,是保障高校制度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学校的组织管理系统可包括党团组织管理系统、行政组织管理系统和群众组织管理系统3个系统,在坚持规范、科学、系统、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下,切实发挥指导方向、提供信息、协调综合和对外交流的功能。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组织管理和引导来合理监督和确保制度文化的正常运转等。

管理制度建设的领导,是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进行领导,保证党、政、工、团、学对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学校要成立校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领导机构。同时,各院(系)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完善。要善于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本着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的原则,坚持能力标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使制度文化永远保持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3.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是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辖区范围的所有人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制度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经实施便不得随意修改。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高校的制度呈多层次、全方位分布的状态,在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做到在制度的内容上相互配套,在思想内涵上相互协调,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导向上相互一致,为了制定规章制度的整体性和实施规章制度的同步性,要理顺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地位和作用,促使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本部门的具体计划、安排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步调一致。

3.3 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目前不少高校在贯彻、落实校园管理制度时不够得力,有章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是不少高校在管理中的通病。不少人认为,大学生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属于生活中的小事,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抓这些细节问题。这样一来,有的高校的管理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没人检查,没人贯彻,致使大学校园里许多不文明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所以,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就必须配备校园管理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加大执行力度。如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学生处)、基建处、后勤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工会、团委、校卫队、绿化部门和环卫部门要组成管理队伍,负责各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同时,还有必要吸收广大师生加入管理队伍之中。

3.4 管理好校园,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

以身作则、自觉带头遵守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是对每个干部、职工的基本要求。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宏观指导下,调动所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在现实中,某些高校教职工自身素质不高,一方面在大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校园管理带来了难题。因此,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也至关重要。

3.5 加强管理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校园中制订和推行管理规章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工作秩序的需要,而且还应考虑到强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的需要;既要考虑到校园文化总体建设的需要,同时还应注意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多层次、多方面立体分布的特点。同时,这些管理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应该相互配套,在思想内涵上相互协调,在价值观、道德观的导向上相互一致,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

3.6 引进市场机制,强化对高校制度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强化对高校制度文化的管理,可引进市场机制。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在宏观方面,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对校园制度文化进行宏观调控;在微观方面,就是要建立竞争机制和强化激励机制,实行奖勤罚懒,不断变压力为动力,以实现优胜劣汰。把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相互配合起来,更有利于高校制度文化的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比较 篇7

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不能满足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等公共财政改革, 很多涉及到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与改进, 而高校会计制度却从未改变, 滞后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不利于制度执行。

2. 基建会计单独核算。

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规定, 国家对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不执行本制度, 也就是说, 高校财务会计只核算教育事业活动。这就使得高校的基建资金要单独核算, 而国家也没有针对高校基本建设出台具体的财务制度和处理方法, 在做法上只是参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基建财务核算。因此, 高校事业经费会计报表不包括基本建设经济业务运营的会计数据和信息, 而基本建设会计报表中也不包含教育事业活动的信息, 这就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另外, 基建会计游离于学校财务会计, 也增加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容易出现基建会计监督与核算不严谨、基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在高校财务实务中, 经常出现一些工程早已交付使用, 但因基建会计与财务会计衔接不严而导致竣工工程多年无法入账, 从而使得高校资产严重失实的现象。

3. 高估固定资产价值。

按照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 在收付实现制下, 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而是在购入时一次性作支出处理。在该项固定资产报废之前, 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学校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因此, 在会计报表中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损耗情况, 这样就虚增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必然导致高估资产价值。

4.无法提供成本核算信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规定高等院校会计核算除经营性收支业务外, 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不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只是按照业务当期发生的金额全额列入教育事业支出。如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对设备购置费、结转自筹基建、资金贷款利息支出等业务, 未将这些资本性质的支出按照受益期间进行分配, 而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 在款项付出时一次性计入当期支出。这必然导致各期收入与成本无法在各期完全、准确计入, 因此无法进行成本的合理配比, 即无法提供成本核算真实信息。

5.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由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 对现有应收应付科目只按实际发生的业务登记入账, 这样就使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的应收应付业务不能得到反映, 无法实现收入成本的合理配比。其次, 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立固定资产备抵调整科目, 无法计提折旧, 使固定资产核算始终停留在最初的原始价值, 高校资产情况严重失真, 也无法合理摊销成本。再次, 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中, 专用基金科目核算失控。因为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各类专用基金的计提并没有强制性规定, 提与不提单位自行决定, 这样专用基金便成为单位操纵结余的工具, 不利于客观评价单位财务收支状况。

6.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中, 会计报表体系不尽合理, 缺乏现金流量表等重要报表;会计报表列报的项目和内容不科学, 如资产负债表中列报收入、支出项目;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缺乏对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规范。因此, 修订高校会计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是会计配合公共财政改革, 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进一步规范高校会计核算, 促进高校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客观要求。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变化

2009年8月12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对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进行了大幅的修订和完善。新高校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 是在高等院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 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1.新增公共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核算。《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对近年来随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贴补贴、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配套出台的若干补充规定, 进行了清理和研究, 新增了有关会计核算内容。

2.基建会计并入财务会计。《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将基建会计并入“大账”, 同时增加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符合高校财务会计只有一个主体的会计原则, 解决了多年来基建会计游离于高校财务会计之外且不易监督与控制的问题。高校基建会计与高校财务会计的并轨整合, 使基建会计纳入核算体系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高校的资产、债务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 实现了高校会计核算主体单一、完整的需求。

3.计提资产折耗。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的要求, 高校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 (文物文化资产除外) 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在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成本。这样就很好地克服了在收付实现制下高校固定资产因不计提累计折旧、无形资产也不摊销而产生的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虚增高校资产价值的问题。并且, 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摊销可以反映这些资产因使用中的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 从而真实反映高校资产价值, 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观是一致的, 因此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真实的资产状况。

4. 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中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 改现行制度中的“支出”要素为“费用”要素, 将高校的支出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一般来说, 教师工资、办公费用等都是收益性支出, 而购置设备、图书以及房屋建设等支出都属于资本性支出。将高校发生的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费用, 发生的资本性支出以资产折耗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的形式分期计入费用, 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期消耗的各类资产的费用, 可以进行教育成本的合理配比, 也符合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

5. 改革会计科目。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对现行制度中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细致的修订。比如, 按照国库集中支出改革要求, 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为更科学地反映净资产构成, 精简了净资产类科目;专用基金只保留住房基金和留本基金, 将“事业基金”改为“累计盈余”、“事业结余”改为“本期盈余”。收入类科目新增了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后勤收入科目。改现行制度中的“支出”要素为“费用”要素, 费用类科目新增了资产折耗、财务费用、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明确了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等科目内容。为实现营建合一, 增设“基建工程”、“在建工程”科目等。虽然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中还没有设置明确的教育成本核算科目, 但它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整, 这也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信息的分类与统计以及进一步设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科目做了充分的准备。

6. 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中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基建投资表等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取消了现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等, 优化了报表的结构, 完善了报表体系, 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财务处)

刍议高校规章制度 篇8

一、合法性: 制定高校规章制度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就是一种“立法行为”, 它的运行过程应当纳入法制视野下操作, 因为二者在目标旨趣与技术规程上本无二致。它又与立法行为间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这种距离起码目前无法看清终点在何方, 因为规章制度的第一属性应是合法性, 决定它与法律法规的本质上的地位差别。高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涉及两个问题, 即形式的合法和内容的合法。形式的合法性包括高校有无权利制定规章制度、有权制定哪些规章、按何种途径来制定规章制度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已经形成共识, 即高校在进行内部管理过程中可以在法律法规授权或允许、或无明文禁止的条件下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则包含两层涵义: 一是高校的规章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的内容相抵触。我国高校的规章制度大部分都能以法律法规为前提, 但也存在许多相抵触的现象。如在校大学生有无结婚权的问题, 教育部原来的部门规章中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禁止结婚, 但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逐步提高和高考年龄的放宽, 这一规定明显不合理, 并且与《婚姻法》相抵触, 属于典型的下位法与上位法相冲突, 应属无效的部门规章。教育部审时度势, 将在校大学生有无婚权的管理权下放给各高校, 只有武汉大学率先推出新规定, 允许在校学生结婚, 其他大部分院校的学生管理条例依然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如上海某大学大二学生向校方提出申请结婚, 遭到了校方拒绝, 校方提出了“要结婚就退学”的处理意见, 这就是高校规章制度不合法性的体现。二是高校规章制度不能与法律精神相抵触。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复杂多变的, 最完备的法律体系都不能穷尽, 在法律法规不能进行明确规定的领域, 法律精神的作用尤为重要, 高校的规章制度同样不能与其相抵触。法律精神的核心就是公开、公平、公正, 这也是现代法制的核心, 其宗旨在于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 高校的规章制度概莫能外。在实际管理中, 有的高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与法律精神相违背, 如果因此引发纠纷, 高校败诉的可能性极大。

二、制定高校规章制度的三条原则

事实上, 规章制度对于高校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是高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是高校良性运转的保证, 是高校提高效率的手段。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科学原则。具有科学性是规章制度的基本前提, 失去科学性的规章制度其价值是不存在的, 这就促使高校在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时要加强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意见, 再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二是民主原则。目前高校规章制度的民主内涵是不全面的, 体现在制定程序、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等方面。最主要的制定方式还是“首长意志”, 包括高校党委谋划相当重要的规章制度, 党委书记或校长的意见往往是风向标, 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广大师生对于规章制度并没有本质的影响力和决定权, 甚至于教 ( 工) 代会对于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只是起到陪衬作用。可以说, 高校规章制度内在缺陷或不够全面与其民主内涵的缺乏也有关。三是稳定原则。稳定性要求高校规章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而非朝令夕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习惯, 许多新到任者为为了了展展示示自自己己的的魅魅力力、、能能力力与与前前任任不不同同, , 上上任任伊伊始始便便大刀阔斧地革旧立新。高校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尤其是伴随人事变动, 作为管理依据的规章制度往往面目全非, 而非萧规曹随。不利于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当然要废弃, 但大多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证明为正确的一定要保持其延续性、稳定性, 因为规章制度的魅力和作用必须借助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三、高校章程: 特殊的规章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设置和办学都应有自己的章程。高校章程属于高校规章制度范畴, 又不同于一般的内部规章制度, 是高校的“根本大法”。高校章程目前基本上还是个空白, 最多流于形式, 如各高校都拥有寥瘳数语的章程, 不能起到其作为“高校根本大法”应有的作用。随着法制的完善和高校事业的不断前进, 人们愈来愈多地开始探讨高校章程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对于章程至少可以作以下理解: 其一, 章程一方面保障高校遵循国家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另一方面又规范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明确全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其二, 章程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从方向上加以保证和指引。高校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怎么定位、走什么样的路、取得什么样的目标, 都依据于章程的具体规定和章程所渗透出来的精神。其三, 章程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部分, 高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具体缩影, 也是高校在行进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章程明确界定高校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 集中表现高校内部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是对高校的法律定位, 帮助高校法制化迈过了第一道有意义的门槛。第四, 高校章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高等教育法》规定, 章程应包括十个方面的事项: 学校名称、校址; 办学宗旨; 办学规模; 学科门类的设置; 教育形式; 内部管理体制; 经费来源, 财产和财务制度; 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章程修改程序; 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可以发现, 章程的内容涵盖了高校内外管理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是讨论高校法律问题甚至社会法律问题都必须涉及的内容。

四、高校规章制度中法、理、情及其相互关系

如前所述, 高校规章制度合法性是第一属性, 但只具备合法性的规章制度并非就是最好的规章制度, 它依然面临合理与合情的诘难, 若不能妥善地处理高校规章制度的法、理、情关系, 高校内部管理的价值就会失色不少。从理论上讲, 法、理、情最恰当的关系应是合法、合理又合情,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做到。高校管理的实践表明, 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规章制度依然大量存在。合法与否的规章制度前文已有论述, 不再赘言。下面来讨论一下后两种情况。

合理指合乎道理, 合乎常理, 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之理。有人说, “存在即合理”, 存在的高校规章制度都是合理的吗? 这是对黑格尔一种庸俗的理解, 存在的未必合理, 但追求合理是高校管理者不懈的追求。比如有的高校在日常管理中提出对学生的德育进行量化管理, 这种管理倾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广泛地应用着。这种量化的评定德育的管理制度就明显的不合理。九十几分同学的思想品德就一定比六十几分的同学要高尚吗? 即便真的高尚, 能用二者之间的分差来衡量吗? 一分又代表什么样的差距呢? 显然, 这是不合理的, 思想道德是抽象的, 用具体的分值来衡量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这样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却在高校存在并被广泛应用, 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事实, 也是我们要改正的。

合情则指合乎人之常情。中国社会有讲究人情的传统。一味的讲人情, 以人情为根本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完全排斥人情, 纯粹从理性出发亦不妥, 因为割裂了与现实环境的联系, 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效果也不能让人满意。高校的规章制度应该合情而不唯情, 在理性与唯情之间寻找平衡点, 这才是实事求是研究中国高校规章制度的科学态度。现在有些高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倾向于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过分强调完美和严厉, 有悖常情。如许多高校对于学生考试的管理, 明文规定, 凡考试作弊者, 勒令退学。做出这样的规定加强学生考试管理, 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使高校学生宽进严出, 好处自不待言。但这样的规定似有不近人情之嫌。首先它有违一定的教育规律, 高等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学习知识与技能以报效社会, 只是因为考试作弊就断送了这一机会, 似乎让人惋惜之余, 又觉得规章太过严厉了。另外, 这样的严厉规定也未必能达到其预定的目的, 考虑到抓学生作弊会导致学生被开除的严重后果, 监考人员一般会比较矛盾, 大多数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作弊行为故意不闻不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放纵了学生的作弊心理: 反正老师不好意思抓, 大胆地作弊吧。这又是过于严厉的规章制度未曾预见到的负面效应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卫国, 陈韶峰.教育行政执法理论与实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冒荣, 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陈立鹏, 刘新丽.中国教育法律解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钟华.谈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J].北京成人教育, 2000, (8) .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刍议 篇9

一、职称制度的发展变化

职称, 国际上通常的定义是:“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所以, 它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的“衔”或“称号”。但在我国, 由于实践职称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曲折的过程, 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缺乏切实可行的法规、条例, 各行业、各专业之间缺乏统一标准, 因而导致同在“职称”这一概念之下, 先后实行过专业技术职务制和“学衔”、“称号”制, 甚至在同一时期, 有的专业实行职务制, 有的专业实行“称号”制, 这就使“职称”这个概念的内涵十分广泛, 包括了职务、职位、学衔、称号、资格等多种含义。直到1986年, 我国统一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不再实行“职称”制。但由于人们习惯“职称”这个词, “职称”便沿袭了下来, 但其实质意义已发生变化, 现在所说的职称是指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 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

我国的职称评审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解放初期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与职务等级工资制相结合的职称制度。对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获得的技术职务基本上予以承认, 形成了一些学术、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 技术职务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 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并由人事部门考核、行政领导或党委任命。在六十年代初期, 由于工资晋升基本上处于冻结状态, 技术职务的提升就停顿了下来;第二阶段是1977~1983年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作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部分, 职称制度得以恢复和建立, 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次职称评定”。这个时期, 职称作为一种学术、技术称号或业务名称, 只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标志, 既没有岗位要求和任期限制, 也不与工资待遇挂钩, 一次获得可终身享有;第三阶段是1986年开始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总结过去职称评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改革职称评定,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986~1988年开始了通常所说的“首次职称改革”工作, 主要是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实行评审与聘任相结合、专业技术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相结合, 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以及工资待遇等挂钩。但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政策不够配套, 部分单位各自为政, 矛盾突出, 遂于1989~1990年停止工作进行整顿;第四阶段始于1991年, 作为人事工作的一部分, 开始了一年一度职称评聘工作, 职称工作进入到了“正常化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科学技术工作者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 取得相应的职称。至此, 职称作为一种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第五阶段是从1995年起, 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转入到探索实行职称系列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推行职业资格制度的过渡探索阶段。共有注册建筑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药师、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执业律师等24个专业岗位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试行工作。

我国职称工作这几个阶段的发展, 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用人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体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 特别是用人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我国职称工作正由过去的以职务聘任为主的工作定位转向建立和发展科学的、多层次的、规范的资格评价和岗位聘任制度及体系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职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称改革工作的推进, 各高校在职称改革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 由于与高校职称改革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 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高校职称改革工作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缺乏自主权。

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有四个等级: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在这四个等级的职称评审中, 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审批权归省级行政主管部门, 高校只有推荐权而无审批权。尽管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审批权下移到部分高校, 但是高校在评审过程中也要受指标和岗位职数的限制, 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2、名额指标限制了优秀人才的发展。

目前, 河北高校的职称申报大都有名额限制, 而各单位的教学规模、发展速度、人员状况等具体情况不是完全相同的, 上级主管部门给下属单位下达的申报指标, 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给职称申报具体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被动影响。有的单位因指标有限, 一些真正具备任职条件且单位发展也需要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被限制在外;有的单位有指标, 却存在没有人申报的尴尬局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核准的正高级和副高级申报数额有限, 实际上每年申报人员远远多出规定数额, 尤其是正高级岗位没有空岗, 一部分优秀人才得不到晋升, 挫伤了积极性, 同时也给人事部门造成很大压力。

3、职称评审条件简单划一, 量化指标与实际岗位有一定差距。

现行各系列职称的评定条件几乎都囊括学历、任职时间、职称外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论文、科研奖励等项目, 而针对具体专业、具体岗位至今还没有形成可执行的客观的考评标准。在这种考评制度的引导下, 有些人员在任职期间为申报职称投机取巧, 把主要精力放在论文书写上, 甚至剽窃别人的成果。如, 在教师系列职称申报考核过程中, 对教学实践能力等没有客观的、直接的考核指标, 致使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而缺乏论文的教师不能申报。

4、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在实际的职称评审过程中, 申报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申报材料, 但是学科评议组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几十甚至一百多位申报者的材料评议完成, 并作出评审决定。这种过于草率的评审方式给申报者“托人情找关系”以可乘之机。另外, 职称评审委员会是由各单位选派人员组成的, 各评委在投票时难免会对本单位的申报者网开一面, 而对外单位的申报者则严格要求, 这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5、专业技术职称终身制, 且与工资福利待遇紧密挂钩。

现行的专业技术职称是标志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 取得资格后一旦聘用, 就终身享用, 并且还可以晋升工资, 兑现相应的福利待遇。过多的利益驱动, 使晋升职称成为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唯一追求, 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及干好本职工作却放在了其次。

6、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现行的岗位设置方案普遍存在着因人设岗, 职称与岗位不对应的现象, 只讲提高待遇, 缺乏岗位设置的科学管理意识, 使得岗位的管理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

7、考核制度不健全, 缺乏实效性。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 考核内容实效性差。每年按部就班填写各类考核表, 由于没有标准, 没有监督体系, 对个人来说就没有任何约束力, 对主管单位来说也没有实际的鉴定意义。使得被考核人滋生了“考核无用”的抵触情绪, 逐渐失去了在竞争中考核, 在考核中取胜的信心。

三、对高校职称改革的建议

1、扩大高校职称评审的自主权。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宏观指导的关系。具体到职称评审来说, 就是高校先根据本校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方向确定所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 然后按照学科和专业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 并自行评审。而政府的职责就是对高校的行为进行适度规范。这种由下至上的评审模式既可避免原有模式中评审指标不切实际的情况, 又可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

2、取消指标限制, 消除论资排辈现象。

职称评定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上进取、使其各尽所能的手段, 而不是困扰他们发展的束缚。所以, 应取消职称评定的指标限制, 根据国家职称评定的宏观政策, 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应评定其相应的职称。这样, 不仅可以消除论资排辈的不良现象, 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职称评定中的不正之风, 并可以更好地发挥每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优化职称评审指标体系。

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多强调论文的数量、学历的高低和资历的长短,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 改变现有的评审方式,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如, 在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中, 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标准, 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教学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同行评价。科研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发展科学的能力, 考察重点不仅要看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撰写了多少部专著, 更要看这些论文和专著的质量。在评价论文和专著的质量时, 不能只看发表刊物的级别, 还要由同行进行匿名评价。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具体包括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性组织的活动、社区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课题等。

4、加大公众监督力度, 增强职称评审的透明度。

职称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不仅有赖于评委的公正无私, 更有赖于评审过程的公众监督。加大评审过程的公众监督力度, 主要是在健全公示制度和举报制度的基础上, 实行记名投票制。当前的职称评审采用的是由评委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 再加上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 很容易导致不公正现象的发生。而记名投票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它可以让申报者及其竞争者知道哪些评委投反对票, 投反对票的原因是什么。

5、推行岗位聘任制, 强化竞争上岗和契约管理。

实施的岗位聘任制应是高校与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公开的竞争程序并签订聘任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用人制度, 其方向和原则可以概括为20个字: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契约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根据岗位职责, 拟定岗位条件, 将“岗位”同“职责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继而, 向全校教师甚至校外公开招聘, 教职工平等竞争, 择优聘任, 学校和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任合同, 确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关系。通过聘用合同的用人方式和岗位考核的管理制度, 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6、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是实行岗位聘任制的必要条件。应按照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职务应达到的标准和不同技术岗位应履行的职责来分别制定不同职务层次的“量化考核评分表”, 使考核标准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实际紧密相连。同时, 加大日常考核及聘期考核的力度, 全面考核被考核人员的德、能、勤、绩, 把考核结果同工资奖金、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紧密结合。

7、加大宣传教育, 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

职称改革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重大改革, 需要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此, 应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 帮助广大教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从职务终身制向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转变, 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国家深化职称改革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通过宣传教育, 让教职工更好地理解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促进高校各项改革制度的落实。由于改革也涉及一定范围、一定层次教职工的利益调整, 必须恰当处理改革的推进速度和教职工承受力的关系, 把连续性和稳定性结合起来, 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有阶段、有重点地循序渐进。

摘要:职称制度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职称改革的重点是扩大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的自主权;优化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增强职称评审的透明度;推行岗位聘任制, 强化竞争上岗和契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聘

参考文献

[1]吴雪萍.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1.

高校制度 篇10

一、旧的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价值

根据旧制度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也不需要计提摊销。然而,高校的资产只要投入使用,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损耗就会产生。资产如果不进行折旧或摊销,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同时,高校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在处置前应当严格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高校不得自行处置未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审批程序较为复杂,许多高校的资产甚至已经损坏,也不会及时进行处置,在账面上反映的仍然是资产的初始成本。因此,高校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二)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高校的会计核算无法得到满足

当前,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并逐渐趋于完善,在高校中全面推行。公共财政管理制度包括: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等。并要求“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个基层预算单位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大量新的管理和制度的出现,超越了旧制度相应业务的会计核算范围,但是,旧制度并没有根据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高校的会计核算无法得到满足。

(三)高校基建账和财务账之间的关系不清

在旧制度中,高校将基建账和财务账视作两套并列的账目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分别生成两套独立的会计报表。高校财务会计报表中,不包含基本建设的数据和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表中反映的数据和会计信息不能体现高校收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高校的资金运营成果及财务状况,造成高校会计信息的不完整。

(四)高校教育成本难以核算

旧制度要求高校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对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在资金增减的基础上,直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金额,不用考虑资金获取和支付的时间。因此,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不能按时间上的配比原则体现教育投资和教育成本的因果关系,导致对高校教育成本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如基础设施投资、科学研究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不能合理的分摊到成本核算中去,从而很难核算出高校的教育成本。

二、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当前,旧制度不仅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改革与完善旧制度显得极其重要。在此背景下,新制度应运而生,必将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真实的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情况

高校资产结构方面固定资产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旧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也不需要进行摊销,导致许多实际已报废的设备仍然挂在财务账上,使得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高校资产的实际情况。在新制度中,固定资产要求进行折旧,无形资产也要求进行摊销,并根据高校当年所有的资产情况,制定出折旧年限与折旧计算方法。同时,新制度还增加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等新的会计科目,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高校资产的实际价值。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方面改革,而这些内容又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财务管理。但是,旧制度还存在着问题,已无法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基于新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校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而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新的会计科目。对高校来说,新制度不仅可以对财政资金进行会计核算,还可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实际结余进行平衡和宏观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三)基建账并入到财务账,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

新制度要求高校在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每月一次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到财务账中去。新制度取消了“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新设了“在建工程”科目,高校应当在财务账中“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用于核算由基建账并入财务账的在建工程成本。基建账并入到财务账后,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大大提高了高校会计信息质量。

(四)准确核算高校的教育成本

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对高校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以应收应付来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收到或付出,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经收到或付出,都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在计算利润和损失时,需要核算与取得收入相关的费用,还要计算折旧和许多成本分摊。显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更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在核算高校收入和成本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更适合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

(五)完善了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

新制度中高校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与报表附注等内容。在新的财务报告中,新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充分体现了高校财政预算的实施现状,对各种报表数据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完善了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同时,我们还必须协调好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样才能通过财务报告真实的反映出高校的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水平。

三、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完善了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我们在执行新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新制度的培训和学习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多、涉及范围广,是第一次在高校会计实务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和资产的折旧、摊销。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能力。高校财务人员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推动者和执行者,高校财务部门应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学习新制度,要通过实践、讨论、解释、论证等方式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学习,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尽快熟悉新制度中增加、修改的内容,保证新制度在高校的顺利实施。

(二)财务人员角色和意识的转变

在执行新制度时,高校财务人员要转换角色和意识。以前,旧制度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财务人员不会主动地参与高校的财务管理,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报销、会计核算工作。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主动参与到财务管理中去,重视教育成本核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控制财务风险等,真正做到高校的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

(三)相配套的制度及办法的修订

由于新制度刚刚实施,还没有制定出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办法,影响了新制度在高校的执行力度。比如,高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没有相关的核算依据,对于教育成本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高校财务人员还在不断探索中。财政部必须要制定出与新制度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办法》,特别是要明确应归属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费用范围,这样才能为准确核算高等教育的实际运行成本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由于旧制度存在着问题,改革与完善旧制度显得极其重要。为有效解决高校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旧制度的补充、完善并有效实施,可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新制度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保证新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会计制度滞后于高校会计实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改革与完善旧制度显得极其重要。在此背景下,新制度应运而生,必将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改革,高校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建静.新财会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18).

[2]杨茜.高校基建并账规定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财会月刊,2014(19).

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研究 篇11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现状;设想;研究

一、我国民办高校运用会计制度的现状

民办高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制度,《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均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定。在实践当中,有些民办高校使用《高校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有些甚至套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这样,就不利于民办高校的统一管理,阻碍民办教育的发展。

由于民办高校采用的会计制度不统一,就造成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上的不科学和不规范。导致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难以到位,不利于对民办高校财务会计的监管。加之民办高校的资金均来看民间,有些主管部门甚至缺失对其财务上的监管。民办高校如何选择会计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施,从理论上结束了民办高校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问题,解决了民办高校适用会计规范问题。而另一方面的矛盾又突显出来,那就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核算口径不统一的问题,民办高校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公办高校适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相差甚远。国家反复强调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一样享有同等待遇,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重新提到,足见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但单从会计制度上的确看不到丝毫“同等”,会计制度的不统一,使得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指导和管理大打折扣,对民办高校的自身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财政部会计司于2009年公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此征求意见稿只针对于公办高校,对于民办高校的会计改革却只字未提。

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异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从这一系列的规定中不难看出民办高校的性质理应与公办高校一样,是民办事业单位。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民办学校被纳入“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法人登记,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两者差异具体体现在:

1、主体差异。公办高校是国家开办的,属于事业单位,适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民办高校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开办的,注册类型通常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然而民办高校也不完全“非营利”,《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里提到的“合理回报”就是民办高校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不同之处。

2、经费来源。公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办学经费来自民间。虽然政府有时也会向一些民办高校划拨少量的财政资金,但这些财政资金在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小。另外,政府还会向民办高校划拨诸如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伙食补助、困难家庭补助等财政资金,此笔款项并非用于学校,而是发放给学生。

三、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建设的设想

(一)改变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曾说过:“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公办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根据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我国的法人机构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但是民办学校“民办非企业”的身份成为“第五类”法人。在税收上,许多地方将民办高校按照“企业”法人对待,很多民办高校被当地税务部门课以33%的企业所得税。另外,许多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保险都是按企业缴纳。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应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只有消除对民办高校的偏见,确立了其正确的法人地位,才能依法落实其应享受的平等政策待遇。

(二)出台专属于民办高校的《民办高校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虽结束了民办高校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问题,解决了民办高校适用会计规范问题。但民办高校终究不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他是可以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因此民办高校在使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突显许多弊端:①会计科目的不适用,如“会费收入”是用来核算社会团体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的科目,民办高校并无此项收入;②财务报表不能完整的反应民办高校财务情况,如所有者权益项下只有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两个科目,不能清晰的反映所有者投入和未分配利润。

(三)统一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核算口径

虽然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地位上平等,享受同等待遇。但两者适用的会计制度不同注定造成会计核算上的差别,做为民办高校的财务人员,深感在一些数据的统计上存在很大难度,如: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到的四项经费,由于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在统计时就存在很大难度,有些甚至无法统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上报的一些报表,如《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中的一些数据是根据公办高校定制的,并未考虑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因此有些数据统计起来难度很大,有些数据即使统计出来也不很准确。民办高校虽不能完全照搬公办高校会计制度,但就参照公办高校会计制度,使两者核算口径一致,这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四、结束语

我国民办高校从出现至今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之快是无法形容的,现如今民办高校也和公办高校一样,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从根本上两者还是截然不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制度的变革,两者终会趋于一致,但这需要时间,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J].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4).

[2]张爱民.中国公办和民办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J].新会计,2009,(9).

[3]王红娟.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论高校后勤会计制度选择 篇12

一、高校后勤会计制度现状及成因

(一) 高校后勤两种会计制度并存现状

长期以来, 高校后勤的所有经费由学校拨付, 后勤的财务收支也由学校统收统支, 实行的是高校会计制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传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体现在后勤会计制度的选择上。在各高校目前的实际工作中, 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往往同时执行两种会计制度, 即高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两种制度由于执行路径的不一致, 很难进行实际的会计核算体系设计。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业务时, 常常在双重判断标准中陷入无条理的模糊与混乱状态。比如, 后勤实体向学校领拨的经费以及与此相关的支出, 有的实体从资金来源和资产管理方式方面考虑, 执行高校会计制度;有的实体从成本核算和绩效方面考虑, 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在后勤实体具体的会计科目设置上, 也随处可见两种会计制度并存的现象。例如在按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的“盈余公积”科目下, 同时按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提取各种专用基金;同一个会计账套中, 既有企业会计的“成本”与“费用”科目, 又有高校会计的“支出”科目;对同一实体的固定资产核算, 有的计提折旧, 有的不计提折旧等。此外, 同一个后勤实体还存在几套账并存的现象, 即:由学校拨付的补贴收入或专项拨款按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做一套账, 实体的自营收入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做一套账;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要求, 面向校内师生服务的业务做一套账, 面向校外人员为社会服务的业务做一套账。几套账并存不仅复杂而且低效, 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业务时, 常常很难做到客观区分彼此的界限, 主观随意性很大。由此可见,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规范, 加之高校后勤业务服务面广、行业跨度大、管理基础薄弱, 后勤的会计核算普遍存在混乱现象。这种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会计核算无法提供真实、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 更无法正确、完整地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在合规性和合法性方面有待商榷。

(二) 高校后勤会计制度成因

造成当前高校后勤会计核算混乱状况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 (1) 外部原因。2000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启动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将对后勤保障带来的急迫需求。国办发[2000]1号文提出:“所有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 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 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 组建后勤服务实体”;“从2000年起, 用3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因此, 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本世纪初进入快速推进时期。当时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 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都存在简单冒进的思想。许多高校将现实的后勤实体当成理想的目标模式来运行, 体现在财务管理上, 便是要求实体实行企业化的财务管理,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2004年至今, 随着后勤保障需求矛盾的缓解, 政府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动力减弱。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跟进、必要的财政投入不能到位, 政府主导缺位。与此同时, 改革初期未能及时解决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 如产权问题、人事问题等开始凸现。孤军奋战的高校有的在自行摸索、有的已走回改革前后勤财务由学校统收统支的老路。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进入徘徊和探索时期。由此可知, 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 从改革开始至今, 高校后勤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直缺乏政府政策层面的规范与保证, 也没有行业方面的指引。各个高校和同一高校的各个实体都存在各行其道的现象。 (2) 内部原因。一方面, 到目前为止, 高校后勤实体从学校剥离都只是形式上的剥离, 实质上仍然依附于学校, 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体与高校的产权关系、资产关系、人事关系等各种关系理顺之前, 实体不可能真正从学校剥离出来, 与学校形成完全平等的法人关系。因此, 尚未独立注册为法人企业的高校后勤实体, 目前不可能实行实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 真正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另一方面, 尽管各个后勤实体尚未注册为企业法人, 但是相比改革前的后勤服务经费由学校拨付、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收益的由学校集中核算、集中报账的模式, 改革后的高校后勤已成立多个与学校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设立二级会计核算, 有自己的经济利益, 客观上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同时强调绩效管理。而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没有成本核算体系, 已产生滞后性问题, 不能适应后勤实体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特点及目标

(一) 高校后勤实体组织性质

表现为: (1) 高校后勤实体的公益性质。公益性质是高校后勤实体的本质属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仍隶属于学校, 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拨款制还是实体收费制, 后勤实体的经费主要来自学校, 其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校内师生。离开了学校这个市场, 实体就难以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高校后勤实体这种依存于学校, 服务于学校的根本性特征, 决定了它和高校一样, 具备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 即为公共服务的公益性。 (2) 高校后勤实体的市场经济性质。市场经济性质是高校后勤实体的重要特征。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后, 高校引入市场机制, 将学校后勤的服务与经营部门从原行政系统中脱离出来, 建立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其服务经费由原来的学校拨付制改为实体收费制, 客观上要求进行成本核算。虽然目前各实体不可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但各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很多高校实体的经营状况已与该实体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个别高校的实体已开始参与社会竞争, 经营与发展已成为高校后勤实体的客观要求。 (3) 高校后勤实体的公益性质与市场经济性质的统一。高校后勤实体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与市场经济性质的统一, 以服务育人为根本, 以经营和发展为依托, 处理好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学校全局利益与实体局部利益的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必须以公益性为重。当然, 如果片面强调实体的公益性而忽视其市场经济属性, 实体就会缺乏发展的动力, 就有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二)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内容与特点

包括: (1)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融资、投资、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其中, 融资管理是前提, 投资管理是关键, 资金管理是保证。股利分配则融合在融资、投资管理之中, 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相比之下, 目前高校的后勤实体由于隶属于学校, 是学校的一部分, 其资产没有与学校剥离, 实体不具备对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也就没有融资、投资的权利, 更不可能存在股利分配。因此, 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内容与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相差甚远。事实上, 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属于学校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经济行为对学校产生直接影响, 其财务管理内容也和学校财务管理内容基本相同。高校财务管理主要由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组成, 注重的是如何处理日常资金的循环周转, 以及固定资产的购置与修建。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同样以收入和支出管理为主, 注重日常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与学校不同的是, 在支出管理的过程中, 后勤实体强调成本管理。 (2)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特点与高校基本相同, 即:以收入和支出管理为主要对象, 以预算控制为主要手段。与高校相比, 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更注重成本管理。归纳起来, 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特点为:以收入管理为起点, 收入管理是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起点, 在后勤实体财务管理中, 收入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决定着支出管理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以支出管理为重点, 支出管理是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重点, 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实体财务管理的重点所在;以成本管理为核心, 成本管理是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核心, 后勤实体的市场经济属性要求实体的财务管理在支出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强调绩效管理, 这样才能保证实体健康持续地发展;以预算控制为手段。与高校财务管理手段一致, 预算控制是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预算是实体经营与发展计划在财务上的体现, 预算控制是实体和学校分配资源的具体方式。

(三)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

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尽管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不同的表述, 但均可概括为生存、发展、获利”。而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 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公共服务, 因此, 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使社会效益达到最大。目前, 高校后勤实体仍为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高校肩负着同样的社会责任, 其财务管理目标理所当然要配合主体。因此, 为高校服务、完成社会使命是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有观点认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校后勤社会化, 其总体目标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改进服务质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营利。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服务和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 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 “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 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

三、高校后勤实体不宜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一) 从高校后勤实体资产状况分析

目前, 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 后勤实体隶属于学校, 其资产均属学校所有, 实体只具备部分经营权, 没有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 失去了产权这个前提, 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就不能够入账。资产不能入账, 实体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完整地反映, 这样的会计核算就谈不上真实、客观、完整。因此, 在高校后勤尚未彻底社会化的现阶段, 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尚未成熟, 不能够采用企业会计制度。

(二) 从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内容及特点分析

高校后勤财

务管理以收入管理和支出为主要内容, 以预算控制为主要手段, 注重的是日常营运资金的管理以及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企业财务管理以融资、投资、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为主要内容。任何一个组织的会计核算体系都是为这个组织的财务管理需要设置的, 必须与其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相衔接, 由此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够准确、完整, 也才能够为组织的管理与决策服务。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内容及特点与企业相差甚远, 决定了高校后勤实体不宜采用企业会计制度。

(三) 从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实质是为了营利。企业会计制度将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纳入以市场为导向、低成本控制的管理轨道, 是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师生服务。虽然, 高校后勤实体强调成本管理, 但与企业不同。企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高校后勤实体是在满足学校服务需求的前提下, 追求成本的最小化, 不可能以市场为导向, 单纯地追求低成本、高收益。因此, 企业会计制度不能够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 决定了高校后勤实体不宜采用企业会计制度。

(四) 从高校财务管理实务方面分析

从财务管理体制的角度来看, 尚未取得独立法人资格的各个后勤实体仍隶属于学校, 是学校的二级会计核算单位。各实体为学校开展的经营服务项目, 无论学校是以拨款方式, 还是以服务收费方式付给后勤实体经费, 学校主体会计均需反映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 因此, 各实体的经济活动还必须在学校主体会计账上得到反映, 如果学校主体会计采用的是高校会计制度, 而各后勤实体采用企业会计制度, 则会给学校整体的会计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交流带来很大的管理困难。

四、高校后勤实体应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

(一) 成本管理是高校后勤实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前, 整个后勤组织都隶属于学校的行政体系。后勤的运行成本来自学校的拨款, 后勤组织不计运行成本, 会计核算属于“报账型”。长久以来, 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后勤严重的“等、靠、要”观念, 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理财理念。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动, 后勤组织从学校行政系统中脱离出来, 建立了多个实体, 成本管理就成为了各个实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从不计成本到成本核算, 促使了高校后勤会计核算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管理型”会计不再是过去简单地记账、算账和报账。为了提高实体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服务效益的目的, “管理型”会计集预算、核算、分析、控制、评价与监督于一体, 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贯穿实体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二) 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不能满足高校后勤实体成本管理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一直沿用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于1997年由财政部制定颁布的, 离2000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启动尚有三个年头。该部会计制度主要依据当时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主要反映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满足政府部门对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 长期以来, 高校会计属于政府预算会计体系, 其会计核算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实施的财务管理基本上是行政财务管理。“行政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预算资金的运动, 是领取和报销的过程。这种管理是面向事务和职能的管理。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事业计划完成情况、收支情况、财务状况分析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后勤服务部门从学校行政体系中脱离出来, 成立了多个实体。后勤实体虽然没有产权,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但各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客观上要求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是实体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学校对实体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估的重要依据。收付实现制是根据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的时间确认收入或支出所归属的会计期间。如果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非现金流量信息 (包括必须予以偿付但尚未偿付的应计支出或负债、应分配到各个收益期的固定资产购置成本等) 不能及时加以会计记录和报告, 收入与费用不能合理配比, 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建立。因此, 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不能满足后勤实体成本管理的需求。

(三) 高校后勤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支出所归属的会计期间是按实体取得收款权力或承担付款责任的时间确认, 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准确区分实体在不同期间的收入和支出。为准确核算与反映实体的收支情况, 特别是为考核实体经营活动的成果, 高校后勤实体应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可避免收付实现制会计的固有局限, 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对实体盈利性交易进行准确地确认和记录;二是能够有效地监管和报告实体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三是能够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实体的财务风险。尽管《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总说明部分的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高校会计制度所定义的经营收支是指“学校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实际收支”, 在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上, 仍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流动为标准, 没有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 不能满足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的需要。

(四) 高校应建立后勤成本核算体系

要建立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体系, 就必须对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关于后勤核算部分进行补充与完善, 在明确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前提下, 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增设调整高校会计的有关会计科目。由于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势必会缺失对非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记录的会计科目, 因此, 增设调整有关会计科目是必须的。比如:增设“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 防止收入与成本、费用的脱节, 造成当期损益的虚增虚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保证实体所使用资产的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完整。二是调整后勤实体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高校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这种报表体系是根据高校会计核算体系设置的, 主要为了反映事业计划完成情况, 不能满足后勤实体管理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整。比如, 由于后勤实体的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营结余与学校教育、科研活动所形成的事业结余不同, 是可以按规定进行分配的, 因此, 可改收入支出表为收支结余表, 增设结余分配情况, 以全面反映各个实体的经营服务成果。再如, 为了让管理者对实体工作绩效的考核与评估拥有更全面的信息, 可增设资金流量表、收入明细表, 列明实体各项资金的流向与流量, 以及各种收入的明细情况。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仍依附于学校, 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为高校服务、完成社会使命, 财务管理内容与特点也与高校基本相同。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后勤实体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只是部分模拟企业运行, 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相差甚远,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条件不充分, 时机尚未成熟。因此, 在后勤实体与高校的产权关系、资产关系、人事关系等各种关系理顺之前的现阶段, 并不存在放弃高校会计制度转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紧迫压力。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下的后勤核算体系其主要缺陷源于收付实现制的固有局限。因此, 有必要对高校会计制度关于后勤核算部分进行补充与完善, 明确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旭桦:《高校后勤承包经费及目标完成情况审计探讨》, 《会计师》2012年第1期。

[2]陈一平:《基于业务流程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事业财会》2002年第6期。

[3]《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国办发[2000]1号。

上一篇:企业物流管理期末下一篇:建筑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