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网络使用

2024-07-13

多模态网络使用(共5篇)

多模态网络使用 篇1

“多模态网络使用环境”是网络受众群体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虚拟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差异性及其对道德人格的塑造的影响力研究将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网络使用沟的界定角度着手, 将网络使用行为分为信息使用类和娱乐使用类。围绕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道德缺失、责任感减弱、认知能力退化、行为失范、亚文化泛滥等问题, 通过多模态网络使用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分析, 揭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差异性和规律性。

2014年5月, 笔者通过对广西某高校147名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模态的影响, 得到一组数据。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的分析, 比较准确地了解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行为的差异性, 获取24种网络使用行为和特定网络类型使用现状, 界定网络使用沟与道德人格培养的相关性。

1 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情况和行为特点

(1) 大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家庭:66.7%的学生来自农村, 33.3%的学生来自城镇。

(2) 大学生所在家庭收入多属于中等水平:54.2%的学生所在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 23.6%的学生所在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2001~4000元。

(3) 大学生上网设备多样化:15.2%的学生上网的主要设备是台式机, 45.2%的学生上网的主要设备是笔记本电脑, 另外39.6%选择手机或平板电脑。

(4) 大学生网龄普遍较长:44.1%的学生网龄在3-5年, 24.8%的学生网龄在6~10年, 2.8%的学生网龄在10年以上。

(5) 大学生主观认为上网以学习知识或获取信息为主:29.8%的学生认为上网最主要的收获是学习知识, 37.2%的学生认为上网主要可以获取信息, 14.4%的学生认为上网主要是为了结交朋友, 另外9.6%的学生认为上网属于消磨时光, 4.8%的学生认为上网纯属浪费金钱。

(6) 大学生认为网络的正面影响较大:44.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26.1%的学生认为负面影响更多, 还有29.7%的同学觉得不好说。

(7) 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活与网络生活息息相关:34.3%的学生认为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58.6%的学生认为网络与大学生学习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6.4%的学生觉得无所谓, 仅0.7%的学生认为网络和大学生学习毫无关系。

(8) 大学生网络行为以娱乐导向为主:本文将网络使用沟的界定为娱乐使用类和信息使用类2种, 娱乐使用类包括浏览新闻及评论、发送祝福、上QQ、微博、MSN等、进聊天室、看网络电视电影、上BBS论坛、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浏览各种网页、更新个人主页、炒股、网购、参加网络社会活动、收听广播、交换物品、交友等。信息使用类包括收发邮件、搜集资料、下载软件、阅读文章、看招聘信息、投稿、远程教育等。大学生常在网上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登录QQ、微博、MSN等 (77.55%) 、搜集资料 (59.18%) 、浏览新闻及评论 (55.78%) 、下载软件 (52.38%) 、看网络电视电影 (40.82%) 、下载音乐 (38.10%) 。从中不难发现, 大学生的客观网络行为主要以娱乐使用类为主, 仅1项搜集资料属于信息使用类。

大学生上网浏览的最多的网站类型依次是电影网站 (57.14%) 、娱乐网站 (48.30%) 、综合性网站 (47.62%) 、音乐网站 (34.69%) 、购物网站 (33.33%) 、教育类网站 (33.33%) 。根据分析, 发现在大学生上网浏览的6类网站中, 排名前三名的主要属于娱乐导向, 以信息学习为导向的学习型网站仅排名第六。

(9) 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底线弱化:仅41.3%的受访者认为在网络世界撒谎是不道德行为, 52.9%的受访者并不认为此行为的错误之处, 甚至5.8%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行为可以肆意妄为、毫无顾忌。

2 大学生网络道德观与网络使用行为习惯息息相关

2.1 大学生缺乏自制力, 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相矛盾

大学生网络行为主要以娱乐使用为主, 所浏览的网站也主要以娱乐为导向。如果大学生对网络长期迷恋, 将难以实现虚拟身份和现实角色的转变, 使得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标准降低, 由于自控力、判断力较弱, 易形成错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网络传播具有“双刃剑”作用, 网络社会舆论导向明显

网络舆论主要体现的是大部分舆论对某些特定事物所表达的价值观、情绪的理智程度。大学生是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群体, 正处于人格塑造的转型期, 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缺乏。网络信息不可信因素多、网络舆论公信力差, 阻碍了网络舆论传播正能量的有效作用, 最终其所倡导的正确思想与行为不但难以被大学生们认可, 还会造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向负面倾斜。

2.3 网络信息更新迅速, 主流沟通软件与大学生网络行为联系密切

2001年至2005年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中, 主要以登录BBS论坛的网络行为为主;2005年至2009年的研究, 主要以研究网络博客行为为主;2010年以后, 大学生网络行为则以“微时代”的微博、微信研究为主。作为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 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需要慢慢适应, 由于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和社会生存的不易, 使得大学生倍感艰辛, 内心极度渴望与人交流、沟通, 索求一定程度的认同感。聊天软件的推出, 正满足了大学生网络沟通的需要, 因此大学生常在网络从事的活动排名第一位的就是登录QQ、微博、MSN等。

2.4 大学生网络行为多样化, 道德行为养成问题应备受关注

受访者中92.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在24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中, 娱乐导向类网络行为占17种, 信息学习导向类网络行为仅占7种, 同时大学生主要从事的网络行为中, 排名前6位的行为中娱乐导向类网络行为占据5位。因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定位复杂, 屏幕后展现的并不是具体的人物, 每个虚拟人物都可以随着各自意识随意操作各种行为, 因此大学生网络行为呈现多样化和差异性。但由于网络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 内容极具多元化和多样性, 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在网络主体中产生强烈撞击, 对大学生思想冲击尤为严重, 道德行为养成问题应该尤为重视。其实, 网络世界不可能是人类道德规范的真空地带, 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必须遵循人类生存的道德规律。

3 健全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机制

3.1 强化学生个体道德自律

网络特有的开放性和对等性为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规范与引导, 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和外在客观因素的有效结合、相互制约。大学生应不断反思自身网络行为和言论, 在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完成转变, 逐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3.2 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

网络教育不仅仅立足于对电脑技术、网络信息等技术层面的知识传授, 同时也要关注网络行为主体的个性因素和行为特性。高校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力度,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关注点。大学生受网络舆论的影响, 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往往脱离自身想法, 高校应将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点。在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中, 应弘扬正能量, 塑造好榜样, 让学生群体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强化网络学习行为的积极作用, 弱化网络娱乐行为。

3.3 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管理

网络快速发展应以不触犯法律为前提, 网络立法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 确保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底线, 是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对网络信息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为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的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高校在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同时, 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网络道德约束机制, 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施。

总之, 网络是大学生信息沟通的主要平台, 为大学生提供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去向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对道德人格的塑造的影响力巨大。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道德缺失、责任感减弱、行为失范等问题, 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7 (4) .

[2]邓清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8) .

[3]顾晓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缺失与重塑[J].江苏高教, 2007 (9) .

[4]韦路.“网络一代”的数字不均: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

[5]罗军强.虚拟环境下国外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8) .

多模态网络使用 篇2

【关键词】网络论坛 互文性 多模态 百度贴吧

一、引言

网络论坛今年来汇集了大量人气,尤其以百度互联网集团品牌下的百度贴吧最为热门。广大网友在贴吧中分享信息,传播消息,获取资讯,进行网络对话。这种虚拟世界的交流,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或是书面信件类行的交流。由于电子通信和互联网科技的运用,网络论坛交流更快捷,呈现出由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各种内容混合一体的模式。

传统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用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层面,研究方向主要涵盖语法,句法,词汇等方面,其研究者以报刊,书籍,演讲稿等为主要语聊。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上网人数不断增多,网络论坛内容极大丰富,应用语言学出现了新战场,过去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不能适用的情况下,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有待被提出。

二、理论框架

本文作者根据研究语料的前瞻性和特殊性,结合Fairclough对互文性理论的解释,结合Bhatia的多模态分析模式,融汇创新,形成了本文的分析框架。

互文性的哲学理念早在中古世纪,就被亚里士多德所引出,直到近现代德国心理学家福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有所提及,正式由法国语言学家Kristeva冠以Intertexuality的名字。Lancaster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Fairclough,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前驱,他对互文性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互文性包括显性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种形式。

Bhatia的多模态分析模型初步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期,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纷繁无序,复杂多变的话语世界了,过去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综合一起的语料无能为力,于是便提出了,多模态理论,从立体,多维的视角,从discursive event透视到整个social-cultural practice上边去。

三、分析过程

1.显性互文性的表征。

(1)Allusion。Allusion是文本内容对过去或者之前其他文本内容的影射。

1)加班了一个晚上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了。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丧失勇气,要像宝宝一样坚强。

例1)中“洪荒之力”一词出自里约奥运会上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采访中的一段话,在这里被网友引用,表达得是加班是拼尽全力,毫无保留的情形。例2)中的“宝宝”指的是影视演员王宝强,在离婚风波中,面临婚内出轨的伤痛,依然勇敢面对。

(2)Parody。Parody是对一些众所周知的话语的模仿,重现组合结合自己的语境,形成新的内容,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1)明天又是星期一,我要重新开始,订立下一个自己的小目标。

2)星期天被老板喊回来加班,感觉身体被偷空了。

例1)中的“小目标”无疑实在恶搞模仿,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在接收记者采访时的发言,“我决定先确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例2)是在仿用一个肾宝片的广告词。网友们通过把已有的话语内容,结合自己的语境重新组合搭配,达到了一种让人捧腹的效果。

2.篇际互文性的表征。语言学研究者武建国在自己的文章中,把篇际互文性分为镶嵌类,转换类,链条类,混合类。

本文限于篇幅要求,只讨论其中一种,镶嵌类篇际互文性。

1)金马奖影帝今夜花落谁家#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 投票中。

2)单纯的电影电视剧已经满足不了你了吗[招募] 胥渡吧配音小组诚邀你加盟

例1)是论坛内发起的电影投票活动,网友通过把HashTag镶嵌在发言内容中,以此形式参加线上活动。例2)是同好网友招募配音爱好者的通知,通过方括号镶嵌的方式突出说明,一目了然。

四、结论

本文采用了Bhatia多模态分析模式,结合Fairclough对互文性的解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框架。以百度贴吧胥渡吧中网友聊天互动内容为语料对象。展现了语言研究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结合新的研究视角,在日益复杂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和研究语料。

参考文献:

[1]Schiffrin,D.1994.Approaches to Discourse.Oxford,UK: Blackwell.

[2]Wodak,Ruth.2002.Aspect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3]Bhatia,V.K.2004.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多模态网络使用 篇3

1多模态教学理论

基于语言学习的特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该理论提出语言是社会符号,绘画、音乐、舞蹈等非语言符号也会影响语言意义的生成,各种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模态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生成意义。

参照多模态语言理论,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受到多种符号模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符号模态,结合图像、音乐、网络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连续接受语言刺激,浸入式地习得语言,达到增强知识记忆和充分实践运用的效果。基于互联网实施多模态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方式,创设各种情景使学习者体验真实化的目标语语言环境,多渠道刺激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提供全方位的浸染式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强调通过多种渠道丰富教学手段,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图片展示、角色扮演、视频赏析等多互动性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练各方面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巩固新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互联网条件下高职英语实施多模态教学的优势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多种技术和资源条件作支撑,互联网带来的科技革新,为多模态的实施提供了利于互动的技术手段,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多模态的实施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利于感官的有效刺激与语言输入和输出。

首先,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料。丰富的资源可以使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利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种符号模态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景度,同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合理选择,展示多模态的语言信息,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开展师生语言文化的互动。语言信息涵盖了多种信息符号,例如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各种音像、视频等;通过多种语言资料的引入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强化了多模态符号的刺激与同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感官的积极有效参与,提高了语言习得的效率。

同时,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多元互动。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多模态教学中能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多媒体互动、学生与网络的实时互动。各种互动过程中,课堂也变得轻松、活泼、有趣,学生的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活跃地参与课堂。

3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武昌职业学院外语学院为例

根据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基于网络实施多模态的英语教学是目前高职英语改革的新途径。武昌职业学院外语学院顺应这一改革潮流,在2014 年9 月引入朗文交互式英语学习平台,融合学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开展集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课外手机APP自主学习于一体的全方位、多模态教学模式。基于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导向化的理念,英语教学充分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听说技能与语言灵活应用能力,实施多模态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同时将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保证语言学习的延续性。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语言学习环境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促进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水平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使得语言技能训练更加有的放矢。

(1)互联网支持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要通过传统讲授、强化练习等来实施教学。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施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切合教学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书本上语言知识予以扩充,拓展知识的广度和厚度。在选择英语教学素材时可选择面更广,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将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实景体验、动手动口实践、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以听说为主、以体现职业特色的读写为辅的综合语言技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每一学习环节,单元预习时可以利用网络集体收集资源,先期展开多层面讨论互动,确定学习的重难点,比如通过课文阅读、查找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搜集主题性的口语语言材料等发现学习问题,提炼学习的主题。

(2)多元互动式的网络教学

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延伸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多元互动性得到很大的体现。以听说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需要建立互动型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资源、英语教学软件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巩固和加强课堂的教学内容。在网络资源平台的辅助下,教师能够设计更好的预习环节和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讨论或参与,实现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利用多模态符号构建意义,并在课堂上呈现和交流,实现更活泼生动的师生互动。其次,电脑网络平台、手机APP软件能促进师生之间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互动、学生互动与协作,同时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听说训练,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预期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再者,网络技术手段为学生与多媒体的互动提供了便捷途径,包括文本、图像、音乐、视频等媒体资源的共享,学生在面对多样化的语言资源时,充分调动手、眼、耳、脑等感官,获取信息、解读意义。有效的网络资源平台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基于手机APP软件的课外自主学习

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利用手机上的学习软件开展课前预习、网络资源学习、第二课堂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前预习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课前任务要求利用网络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自主学习,初步认识单元主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利用相关手机软件开展片段配音、文化知识小演讲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集中安装相应的英语学习手机APP,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课中关注单元主题语言文化知识的应用,课后利用手机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量,同时手机的便携性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调动自己的感官接受语言知识,强化语言训练,老师也可以利用手机适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

教师通过手机上专门的英语学习软件,能够及时获取英语学习的最新知识,便于组织学生参加专家讲座、原文影视欣赏、英语演讲以及各种英语听、说、读、写竞赛活动。这些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密切相关,是对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参加这些活动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更加自主地开展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增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多模态话语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多模态教学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主流发展趋势,充分挖掘该模式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有效运用途径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去体验语言,进行语言实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多模态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互动性,多模态

参考文献

多模态网络使用 篇4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积极话语分析还是批评话语分析均局限于语言符号本身, 忽略了图像、声音、手势等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因而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结合, 形成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可用于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意义重大。该文以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 以云南鲁甸县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为例来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中的积极因素, 以及探讨语言与其他非语言符号如何相互作用来传播信息和让观众心中产生“移情”, 最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1 理论基础概述

1) 积极话语分析

积极话语分析这一概念是Martin针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 首次提出来的。事实上, 批评话语分析始于20实际70年代末, 主要通过对报纸、政治性宣传文章、官方文件等大众语篇的分析, 来揭露与批判语篇中体现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6]。这种分析方法除了能够明确地反映语言中的权势关系和意识形态, 表明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外, 还能加深人们对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这三者间关系的认识[7]。但由于批评话语分析对社会现象和矛盾只进行揭露和批判, 且采取消极态度应对, 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Martin提出的积极话语分析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因为其采用的是积极友好的态度, 更注重分析话语字面意思下的积极寓意[3]。与批评话语分析不同, 积极话语分析并不关注“霸权”而是注重“社区”, 期待社区内的人们能够团结一致, 并对语言中的所感产生“移情” (empathy) , 即“人们对另一个人的处境、感情的理解, 并把这种理解与对方进行交流, 使其觉得自己被理解了”[6]。积极话语分析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平语言学”的远大目标, 最终建成一个“宽松、和解、共处”的人类社会[5]。但要强调的是, 积极话语分析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压制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 它们是评价理论的两个方面, 互相补充, 让人们既能够研究不平等的“坏新闻” (bad news) 与能够分析主张“和平”的“好新闻” (good news) 。

2) 多模态话语分析

传统的语篇分析只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分析, 而忽略了图像、声音、颜色等其他非语言符号的研究。于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 众学者们将话语分析的范围从单模式的语篇分析扩展到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多模态话语指的是对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8]。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人们可以在故事书中找到与文字相关的图画, 或者在阅览网页文字的同时听到背景音乐。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性, 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1977年, R.Barthes就在其发表的《Rhetoric of the image》一文中讨论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 算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早期研究之一。Kress, G.&van Leeuwen, T. (1996) 通过研究模态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肯定了多模态现象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并认为其他非语言符号与语言一样, 为人们生产意义提供了资源[6]。他们同时指出任何视觉图像都是意识形态的反应, 而非自然的、中性的。近些年来, 大多学者尝试着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评价理论为研究方法, 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提出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这一新的学科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语篇分析中。

2 网络新闻中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1) 网络新闻介绍

作为信息传输、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 网络是一种动态的多模态资源, 通过它能将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 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网络新闻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 通过网络屏幕来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 让观众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地新闻信息。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 网络新闻既能传播声音又能传播图像, 在视、听、感等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网络新闻中的表现元素多种多样, 具体说来, 可用下表表示:

(多模态符号系统转引自唐青叶2008:14略有改动)

网络新闻具备快速、高效、互动、大容量等特征,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为人们报道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知情心理和社会需要。目前我国的网络新闻大多围绕社会热点、百姓生活、社会矛盾等进行报道。以网络新闻对地震灾情的报道为例来分析网络媒体这一多模态话语平台中的积极话语, 探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响应国家发展需要并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地震灾情类网络新闻报道特征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 我国地震频繁, 灾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在20世纪以来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就近800次, 地震区域更是遍及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所有省份。每次地震过后, 各媒体对地震灾情的报道均刻不容缓且责任重大, 既要如实报道灾区情况, 让全国人民能够详细地了解灾情;又要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 号召广大群众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做贡献, 帮助其重建家园。与传统媒体报道相比,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新闻报道具备时代发展赋予其的许多新特征,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

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 我国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纬度27.1°, 经度103.3) 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达到12千米。此次地震影响巨大, 再一次让中国的全体同胞团结一致, 共同抵抗灾难。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 网络媒体表现突出, 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从此次地震灾情报道中, 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新闻存在如下特征:

第一、发布信息快速、权威。地震发生后不久, 当地地震部门和地方政府就通过各网站公布了灾情快讯, 为广大人民群众报告了地震情形,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网络新闻媒体也及时积极地更新了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和地震伤亡人数, 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

第二、新闻报道形式多样。与过去传统的单模态新闻报道不同, 网络新闻通过博客、播客、音视频等媒介, 运用语言、文字、图片、手势等多模态形式, 向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化的信息, 有助于观众更加全面地掌握地震的真实情况, 生动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对地震灾区和人民的关心和慰问。

第三、舆论效应显著。网络媒体对地震新闻大规模、跟进式的报道在引导观众广泛关注地震救灾进程的同时, 也为网民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自身积极参与的平台, 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网络融入到舆论氛围中去, 共同为灾区人民祈福, 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3) 对一则鲁甸地震网络新闻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本文所选语料来自2014年8月4日人民网新闻“解放军武警4000余官兵投入云南鲁甸地震救援”, 并以此为例来探究网络多模态符号怎样互动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以下是新闻内容的文字部分:

解放军武警4000余官兵投入云南鲁甸地震救援 (2014/8/04)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 成都军区迅即部署抗震救灾, 云南省军区、陆军第14集团军、武警云南省总队和武警8750部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昭通军分区迅速派出200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赶赴震中, 了解并及时上报灾情。截至3日晚23时30分, 成都军区共出动2078名官兵、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1700人, 武警部队出动1900余人赶赴灾区参加救灾行动, 疏散和转移群众200余人, 从废墟中救出20多名被压埋的群众。

(1) 语言符号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多模态积极话语主要采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分析方法。该评价系统包括态度、级差、介入这三大要素。其中态度系统为中心, 涉及情感、评判、鉴赏这三个子系统;级差系统是对态度的表现程度, 包含语势、聚焦;介入系统主要考察态度的来源, 分为自言、借言这两类。

“解放军武警4000余官兵投入云南鲁甸地震救援”这一标题本身没有任何表明态度的评价词汇, 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一个事实。但该新闻内容却对事件本身和参与者做了评价。“讯即部署”、“立即启动”“迅速派出”和“及时上报”都说明了事件参与者众解放军武警在得知地震灾害消息后, 投入救灾行列动作之迅速, 是对参与者行为进行的正面评价。“疏散和转移群众”和“救出”是解放军武警救灾这一行为产生的结果, 是对事件的判定, 显示了新闻作者对救灾这一行为的积极态度, 其中众多精确性的数字更是起到了增强语势的作用, 加强了文字中体现的积极态度。

该新闻关注救灾实况, 从评价分析可以看出, 在词汇语言上更倾向于使用积极话语。这样观众与在救灾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解放军武警之间的“亲和”关系得到增强, 更能牵动观众内心的积极情感, 与解放军武警一起投身于抗震救灾行动中, 共同为祖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努力。

(2) 图像符号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该网络新闻将两位解放军武警战士和武警战士背上的老爷爷作为图像的焦点, 以行色匆匆地灾区人民作为背景, 整个图像与文字无论在意义还是形式上都是整合的。在图中, 两位解放军武警战士身穿部队迷彩服, 一人身背一位年约七旬的老爷爷, 背脊佝偻, 双腿弯曲, 满脸坚毅地望向前方的路面。另一位战士则一手在后帮助扶着老人身子, 一手拿一瓶矿泉水, 神色担忧。老人则双手交叉、一脸信任地倚附在解放军战士的背上, 旁边跟着步履匆匆地中年男子。视野的较远处也可见到当地灾区人民行色匆匆, 均是一脸忧色。并且观众可从图像大背景中看出此处落石散乱在路间, 环境恶劣。

此图像配合文字, 补充了语言所未能表达的信息, 展示了灾区人民在地震过后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状况, 及解放军武警战士是如何辛苦地在地震一线作战以救出更多的中国同胞的。两者结合, 让观众能够和图像中的事件、人物进行互动, 在心理上产生“移情”, 加强了其与灾区人民和救灾战士之间的亲和力。

3 结束语

在积极话语分析中单只探究语言符号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随着多模态语篇的丰富与发展, 同时关注话语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进行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才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

本文应用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这一理论框架, 着重分析了网络新闻在多模态符号使用上如何传达主流意识形态, 通过对一则地震灾害新闻的语言和视觉图像符号资源的个案分析解释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如何相互作用以产生意义。该文指出, 视觉图像符号在网络新闻中能有效地辅助语言符号传达信息与让观众心中产生“移情”, 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分析方法证明了和谐的语言与和谐的图像等其他符号资源一同为创建和谐的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文的不足点在于只考察了语言和图像这两种模态, 并未从听觉、手势等其他模态入手, 以阐明话语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Martin J R.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Solidarity and Change[J].Revista Canaria de Estudios Ingleses, 2004 (49) :179-200.

[2]袁华丽.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公众演讲语篇评价分析[J].社科纵横, 2012 (6) :272-273.

[3]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 2006 (4) :36-42.

[4]黄会健, 冷占英, 顾月秋.话语分析的建设性转向—从批评话语分析到积极话语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 :1-5.

[5]胡壮麟.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究, 2012 (7) :3-8.

[6]唐青叶.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 2008 (4) :15-20.

[7]吕慰.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初探—以语言与图像的评价功能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7) :48-50.

[8]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 (1) :24-30.

多模态网络使用 篇5

关键词:“语言学”,网络辅助教学体系,动态性,多模态

一、导言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与网络结合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Derry, 1990) 。因此, 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对于语言学课程也不例外。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 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毋庸置疑,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跟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何克抗, 2008:85) 。网络媒体时代的叙事不再是单一的言语信息, 还包含动作、颜色、图像、声音等更多表现形式, 多模态化叙事成为了网络媒体叙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设想主要是设计建立一个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的访问教学资源、为学习者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提供的动态、立体、交互的辅助环境, 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现有网络辅助教学体系的不足

在国内外存在的为数不多语言学课程网站基本处于功能比较简单、初级的阶段。各个学校所设立的语言学课程的网站一般都除了网页的浏览的基本功能之外, 还有电子公告牌、搜索引擎、链接, 提供课程大纲、课表、教学团队介绍、课件、练习作业和考试题等下载。这些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都有平面化、静态的特点, 都还达不到技术现代化、交互性强、充满时代感、立体化、动态、多模态叙事的标准。

总体来讲, 目前现有的英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还处于比较稀少、资源分散、信息封闭、交流面窄的局面。各个网站课件开发的标准和工具都不尽相同, 课件大多数是PPT电子教案和单机板的CAI课件, 缺乏交互性和共享性, 课件开发后的升级和管理、维护较难。

三、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的设计理念

通过运用网络媒体的多模态叙事可以建立动态的网络辅助教学体系。网络辅助教学体系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中心, 成为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彻底解决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学时少、内容多的突出矛盾。

此外, 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能够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充分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改变学生们认为“语言学课程是难啃的硬骨头”的印象, 充分体现出该课程的时代性、知识性、研究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

体系的动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强调实践中学生间的对话、合作、互动等社会性活动, 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 是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机之间有即时互动的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2) 在该网络辅助教学体系中, 把抽象的、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动态的、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的全信息传达方式为教学提供生动逼真的表现效果,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 使学生们能灵活方便地操纵控制学习, 预期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效果。

(3) 利用该网络功能, 学生们不仅可以实现“人机对话”, 还能根据电脑的自动校对功能及时改正自身的错误, 这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还有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4) 拟采用网络游戏晋级模式和动态教育测量技术, 将学习过程由易至难分级, 让学生们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晋级的过程, 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系统通过采集和统计学生的学习时间、掌握的知识点、完成科研项目和论文的程度、练习的得分等数据并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5) 将网络技术与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有机结合, 教与学之间有大量、灵活的信息内容交互流动,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立体、多维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拓展性、创新性、时代性、形式不断更新、内容学术前沿性、交互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的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四、结语

以“网络资源共享”为指导思想, 面向课堂, 面向教师, 面向学生, 有效地组织、提供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广域网络资源, 建立起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检索快捷、互动灵便、动态的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群。建立通用的、符合规范标准的多模态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开发与资源管理系统相配的网络教学资源生成系统。通过组织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 将极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进一步丰富教育理论, 验证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能整合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中心。将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 可以将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一个充满交流与互动的动态虚拟学习社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2年。

[2][美]Barbara L.McCombs, James E.Pope著:《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明人家庭教育研究下一篇:高速公路裂缝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