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多模态话语

2024-09-09

教师多模态话语(共11篇)

教师多模态话语 篇1

一、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以“书本+粉笔+黑板”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主要通过师生间的话语来完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为外语课堂提供了图片、PPT、音乐、影像等各种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设计,还能有效利用手势、眼神、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空间位移等符号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见教师课堂上的言语形式已呈现出多模态转向, 即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共同应用于教学实践。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剧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多模态教学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语境,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笔者尝试着以湖北省某民办独立院校为例,对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如何运用包括言语和非言语形式在内的多种符号资源来组织课堂教学, 以期帮助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就其性质而言是人类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使用的结果(朱永生,2007)。多模态话语分析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其理论基础是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尤其是接受了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观点,把多种符号模态看成是意义生成的资源。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关注始于李战子2003年发表的论文《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该文详细介绍了Kress和Van Leeuwen(1996)创建的视觉语法,并指出多模态话语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篇章生成过程,与话语密不可分,教学的多模态化特征尤为显著(吴芸, 2015)。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是把每一种模态都看作是一个平等而独立的意义生成资源,通过对课堂进行多模态的微观分析,了解视觉图像、教室布置、手势动作以及师生的空间距离等非模态对于多模态意义产生所起的作用,从而深化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解(胥国红,2010)。

三、研究过程

1.语料及研究方法。笔者选取湖北省某独立院校A、B两位年龄相仿、教龄相当的女性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她们现场授课录像为语料,并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对学生的访谈,分析这两位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的异同。两位教师授课类型均为视听说课程,授课地点在多媒体活动教室,有投影仪、多媒体讲台、活动桌椅等教学设备。授课对象均为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

笔者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两个教学录像中的教师话语进行转写,并对其中的各种模态进行标注, 然后进行分析和描述,拟考察不同教师将多种模态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异同,以期探讨以下问题:第一,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两位教师在模态类型的选择上有何异同?第二,在不同教学环节各种模态分布有何异同?第三,独立学院学生对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的反馈和实际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如何?第四,两位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授课基本情况。A教师的授课主题为Couples,整个授课过程分为问候、导入、讲授、视听说技能训练、情景表演、布置作业六个环节。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How’s everything going for this week?一名学生举手示意,开始讲述参加姐姐婚礼的经历。该教师时不时对学生的陈述予以反馈,如“When?” “So congratulations to you and your sister” 等。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并概括中国传统婚礼的特点。讲授环节,教师从婚礼形式、颜色、举办地点、婚纱样式、音乐风格五个方面比较了中西婚礼的差异。视听说训练环节,教师播放视频,直观展示了英国皇室婚礼的场景,引出即将讨论的话题Do you think Diana have a real happy life when she was a princess? Do you know how to say “NO” to your admirer? 随后给学生发放资料,学习如何礼貌地拒绝异性追求者。最后通过情景剧表演进一步熟悉相关表达。

B教师的授课主题为Ancient Lute Platform,整个授课过程分为问候、导入、口语训练、听力训练、情景剧表演、布置作业六个环节。该教师首先布置小组讨论的任务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most? 讨论结束,请部分学生代表发言。 随后播放一段古典音乐《高山流水》,让学生猜测其音乐类型。口语训练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关于古琴台文化背景的故事。该教师将故事的文本信息呈现在PPT中,先和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后请全体学生凭着记忆口述故事前半部分的重点词汇,再请学生代表继续完成故事后半部分的复述任务。听力训练环节,学生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讨论话题How could two men be so close to each other? 然后播放一段比较中西方友谊观念差异的录音,学生完成复合式听写,PPT中显示该录音的部分文本信息。之后学生继续讨论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if you were Yuboya? What would a foreigner done if they were Yuboya? 情景剧表演环节,一名学生扮演中国导游,向其他几名学生扮演的外国游客介绍景点古琴台。

3.分析和讨论。通过观摩两位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对比分析多模态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A、B两位教师均选择了口语、体势、PPT组合、情境和空间位移多种模态。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模态的选择和运用各有侧重,且同一模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口语模态除课堂话语这一表现形式外,还包括教师说话的音量、语气语调、语速、是否重复或停顿等。在A,B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口语模态均为其主模态,主要表现为教师布置各环节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反馈,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我们对比发现,A教师说话时音量适中,没有特别高昂或低沉,语气较为平缓,很少有重复或停顿的地方,和学生交流时类似朋友间的闲聊,整体上给人一种优雅的亲切感而非教师的权威感。讲话过程中A教师有时会特意用升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用幽默的话语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举例说明如何礼貌地拒绝异性追求者时,该教师模仿小孩子的口吻说“Oh,I like you but Mom thinks I should study now”,顿时课堂笑声一片。相比之下,B教师说话时音量较大,语速较快,更富有激情,重点信息会重复,言语中有很多赞美学生的话语,如That’s very—good!而且会特意拖长或重读某个词(very)的发音。

体势模态包括教师的手势、站立的姿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两位教师对体势模态的运用各有异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始终面带微笑,环顾全班学生, 用手势配合自己讲话的节奏。不同的是,A教师绝大多数时候站在学生中间,距离学生较近,时不时转身面向PPT指引学生注意其中内容;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时而耸肩,时而点头,教态自然。而B教师则站在多媒体讲台后,距离学生较远,眼神在电脑频幕和学生之间切换,这可能与A教师手持电子教鞭而B教师要用鼠标操作多媒体有关。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PPT演示文稿已成为英语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均使用了PPT组合模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各形式间的组合不尽相同。例如A教师在讨论Do you want to marry to a prince?话题时,首先用文字+图片的模态组合简要介绍戴安娜王妃、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然后播放一段有关凯特王妃和戴安娜王妃的视频,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可见以PPT为载体的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对视听说教学任务的实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B教师在对比中西友谊观念这个环节, 用图片(同性恋者的照片)+文字(听力文本的部分内容)+音频( 听力录音)的模态组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了听力技能训练, 进一步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友谊这一概念。

情境模态包括教室内的环境布置、教师使用的教具等。 A教师比较注重情境模态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该教师在教室的墙壁上贴着诸如丘比特、爱心之类的和爱情、婚姻有关的图画,使学生对本次课的主题一目了然。在讨论中国传统婚礼特色这个环节,为学生准备了红色“心” 形的小纸板,每位学生将自己认为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事情写在纸板上,随后进行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环节, 该教师将表演情境写在纸条上并放入气球,学生必须扎破气球才能得知表演的具体要求,而气球的两面分别画着笑脸和哭脸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我们异性追求者起初心情是愉悦的,当气球被扎破时,仿佛就是追求者被拒绝时,顿时变得伤心起来。这个情境模态的运用与教学主题配合得十分贴切,同时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相比之下,B教师没有过多地使用情境模态,但同样在最后的情景剧表演中为学生准备了纸制的喇叭、导游证、小红旗等物件,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口语技能的训练,与A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处。

空间位移模态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里的相对位置。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只能站在讲台后面,黑板前面距离学生较远的地方进行授课、板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站在学生中间,遥控播放PPT演示文稿,在空间上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两位教师都比较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会时不时走到各小组中间参与讨论。A教师大部分时间站在离讲台较远,离学生较近的固定位置,当学生上台表演时,该教师移至全班学生的后面仔细观看。B教师则较为频繁的从讲台上走到讲台下,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来回走动,但在表演环节,该教师选择站在多媒体讲台后面,欣赏学生的表演。不难发现,两位教师空间位移模态的细微差别与教室的大小,学生座位的密集程度,是否能遥控PPT演示文稿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在观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看到,A,B两位教师的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很高,而且都能在老师的指引下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说明教师授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与学生课后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教师的这种授课方式,认为英语课堂不再像过去那样枯燥乏味,这从实践上说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四、结语

通过对比独立学院两位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我们发现,两位英语教师都比较擅于运用口语模态、体势模态、 PPT组合模态、情境模态和空间位移模态进行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说明教师运用多模态课堂话语,能多渠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独立学院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是,受教学内容、授课类型、教师个人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学环节模态的选择和分布不同。笔者主要采用定性的实证研究法,缺乏一定的定量研究,比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主要从访谈入手,缺乏一定的定量分析,这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英语教师课堂上的言语形式呈现出多模态转向。本文以某独立学院两位英语教师的现场授课为语料,对比分析了多模态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两位教师都比较擅于运用口语、体势、PPT组合、情境、空间位移等多种模态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程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受教学内容、个人风格等因素影响,不同教学环节具体模态的选择和运用不尽相同。

关键词:英语教师,多模态话语,对比研究

教师多模态话语 篇2

(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海报;《环太平洋》

中图分类号: H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0-0028-03 当今社会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交际的模式不再仅限于言语形式,而是转向以视觉、听觉为中心的非文字形式(如图像、声音、动画、颜色等)。同时,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多模态话语在图像中的应用,尤其是图像在电影宣传海报中的使用。电影海报就是电影的一张名片,传达某种视觉信息,吸引观众的眼球,使尽可能多的观众与之产生共鸣。一张精致的海报除了产生极佳的视觉效果外,还能传递文化内涵、反映电影情节,与电影一起成为传世经典之作。因此,海报设计者往往独具匠心,通过多模态的手段导入文字、图像、颜色等社会符号,使其更具观赏性。观众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才能领会电影海报内涵。

本文以热映的3D科幻大片《环太平洋》宣传海报为例,从语言学的研究视角深入解读其中的多模态话语,试图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能提高人们的多模态语篇识读能力。

一、多模态话语视觉分析理论

传统的语篇分析只从语言层面,即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进行单模态的分析。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语篇的数字化使其呈现多模态化,即由图画、声音、动作等各种元素构成的多模态语篇。那么,如何识别多模态语篇?朱永生[1]认为有两种判断标准。第一种是看涉及的模态种类有多少,这是当前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只使用一种模态的话语叫做“单模态话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叫做“多模态话语”,比如用可视电话进行交流,一边用耳朵听,一边用眼睛看对方的表情等等。第二种标准是看涉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有些话语虽然只涉及一种模态,但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系统,如连环画虽然只涉及视觉模态,但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我们也把这些话语看作是多模态话语。由此可见,分析电影海报也是一种多模态话语解读。

二、《环太平洋》海报的微观意义建构

《环太平洋》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中国内地公映以来,票房收入成功逆袭北美,成为首部内地表现完胜北美的好莱坞巨作。影片讲述在太平洋的海底突然出现一个虫洞,很多巨型怪兽通过这个虫洞来到地球,对太平洋沿岸的很多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人们称这些怪兽为“Kaiju”,并制造了一群巨型机器人“Jaegers”对付它们。这部3D影片的宣传海报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成为一大亮点,为影片的商业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海报中图文并茂,不同的文字、图像有不同的字体、颜色、位置和大小。下面将深入探讨《环太平洋》电影海报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的建构。

《环太平洋》的宣传海报主要展示了两类参与者:一类是威猛的机甲战士,包括澳洲版的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美国版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和俄罗斯版的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另一类是英勇的驾驶员,包括潘特考斯特将军(Idris Elba饰)、男主人公罗利(Charlie Hunnam饰)和女主人公麻子(Rinko Kikuchi饰)。海报中比较明显的是机甲战士与驾驶员的整体视线构成的矢量,属于反应过程,其反应者是机甲战士,被感知的现象是驾驶员。这个视线矢量将机甲战士完全拟人化,表现了机甲战士与驾驶员之间进行心理交流的必要性。迎战怪兽侵略者时需要双方通力协作,合为一体,因而机甲战士也是希望通过交流,给予驾驶员勇气和鼓励,消除内心的恐惧和顾虑,积极应战,尤其是一直挣扎在痛失至亲的悲恸中的男主人公罗利。而男女主人公可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参与者,相互之间没有实施矢量连接,都是目光坚毅地望向胜利的远方,这也反映出了同心协力、共同保卫人类家园的状态。此外,男主人公正下方划出的一道金黄色的曙光,形成一个矢量,将整个世界一分为二,底下是黑暗的怪兽虫洞,上面是光明的人类家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很巧妙地再现了电影的剧情,展示了驾驶员们救世主的角色,冲破黑暗的虫洞,拯救人类,重返光明。整个海报通过矢量构图,准确地反映出了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实现了再现意义的构建。2.海报的互动意义。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的制作者、图像表征的事物(包括人)和图像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6]互动意义主要由接触、社会距离、态度等要素构成。

接触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通常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或动物)通过目光与图像的观看者建立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如果参与者直视观看者,属于“索取”类图像;反之,则是“提供”类图像。[7]《环太平洋》海报中两类参与者机甲战士和驾驶员都与观看者之间有直接的眼神交流,似乎在向观看者索取什么东西,存在想象中的人际关系,表明参与者想吸引更多观看者的注意,也体现了海报的宣传功能。

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取决于距离,图像镜头取景的框架尺寸也会体现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包括六种类型:亲近距离:只看得到脸部或头部;个人近距离:头部和肩部;个人远距离:腰部以上;社会近距离: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整个人并且周围有空间环绕;公共距离:至少有四五个人的距离。[3]在这幅电影海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参与者的整个人像,并且他们周围有空间环绕,属于社会远距离。这种设计表明机甲战士及驾驶员与观看者之间是疏远的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种神秘的科幻色彩,恰好符合影片的题材,使观众能够客观真实地欣赏影片的剧情。同时这种朦胧的距离感反而把观众融入其中,带来感同身受的奇幻体验。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表达对图像参与者的不同态度,一般采用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水平视角中,正面角度能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斜面视角则将观看者置身事外;垂直视角中的俯视、平视和仰视角度则分别代表了观看者与参与者之间强势、平等及弱势的人际关系。[7]海报中机甲战士及驾驶员的正面角度给观看者带来一种亲临的感觉,好似进入图像中的战斗世界,准备与巨型怪兽生死一搏,誓死保卫人类家园。而从垂直的角度来看,海报中的参与者都是从观看者仰视角度描绘的,反映了参与者处于强势地位。正是这种强势地位的显现,使观众对机甲战士及驾驶员产生崇拜感,仿佛置身其中,期待“救世主”能保护他们,这也更大程度上激发观众观看影片的兴趣。

3.海报的构图意义。构图意义是指图像的整体构成(表现性与互动性元素彼此关系的方式)即通过各个构图元素的空间组合完成整体的布局,其三种主要机制是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8] 信息值是通过各元素在图像中占据不同的位置来实现的,左边的代表已知信息,右边的代表新信息,上方的代表理想的信息,下方的代表真实的信息。整张海报从布局来分析,是上下结构的多模态语篇。上部分占三分之二的版面,主要是机甲战士及驾驶员的整体特写,还有一行标语“为了对抗巨兽,我们创造巨型战士”,代表着概括化或理想化的信息,简明有力地概括了影片的主题。下部分主要有文字及标题,占了三分之一的版面,展示更特定的细节或更实际的信息。特定文字“生存还是毁灭7.31 背水一战”准确地告知中国观众影片内地首映的日期,使观众倍感期待,同时又心惊胆战,仿佛能预知世界毁灭日(7.31)的到来。中文标题“环太平洋”对应“Pacific Rim”,巧妙的翻译展现了太平洋沿岸的很多国家遭受巨兽侵略的悲惨境遇,在机甲战士及驾驶员们的英勇作战下击垮巨兽,恢复了环太平洋地带的和平与安宁。这也与上部分参与者的特写及环太平洋地带的背景互相依托,成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而其他一些影片相关的文字信息,如演职人员、制片商和发行商等,都以小字体的形式置于海报的下边缘位置,说明这些文字是相对次要的特定细节。取景指的是有无取景手段(可通过造成分割线条或实际分割框架的线条来实现),这些线条割断或连接图像中的元素,表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还是不属于的。[4] 整幅海报背景呈现两条分割线条,色彩对比鲜明,上面是墨绿色,展示机甲战士威武的形象和森林般的神秘感;中间是亮黄色,展现驾驶员们英勇的身姿,象征着光明而美好的人类家园;下面是暗黑色,隐藏着黑暗的怪兽虫洞,预示着一场恶战的来临。如此明显的分割线条,与色彩对比鲜明的背景相互衬托,再现了影片科幻的题材,使观看者顿时眼前一亮,为之震撼。显著性是指图像中的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通过被放置的位置、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或色彩)、鲜明度的不同程度等来实现。海报中机甲战士及驾驶员占据了整个图像的三分之二,体现了他们作为“救世主”在影片中的重要性。美国版的机甲战士危险流浪者被置于中心位置,胸前的“火炮眼”尤其突显它的威猛,显著性最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似乎影片在做“看不见的宣传”,展现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角色,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和全球战略。此外,男女主人公坚毅的脸部表情凸显在亮黄的色调之下,与底下黑暗的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旨在唤起观众对影片中人物个性的关注,显著性较强。文字方面,标题《环太平洋》字体最大,其次是标语“为了对抗巨兽,我们创造巨型战士”,再次是特定文字“生存还是毁灭7.31 背水一战”,字体最小的则是海报最低端的文字说明,因而它们的显著性也是由强变弱。

三、《环太平洋》海报的宏观层面分析

基于以上对《环太平洋》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研究,结合这部电影本身,下面按照张德禄[5]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和媒体层面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首先,多模态交际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层面,它决定了交际的传统、交际的形式和技术。离开了文化层面,情景语境就无法解释。文化层面包括意识形态和可以具体实现这种意识形态的交际过程。[5]这部电影属于好莱坞大片,隐含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展现灾难面前美国挽救世界的剧情,这一点从美国版机甲战士被置于海报核心位置也能体现出来。好莱坞从来都是美国最好的宣传机器,对美国战略的领会深入骨髓。好莱坞许多大片在选材上下足功夫,不遗余力地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和全球战略。这部电影《环太平洋》在题材、剧情、外景、主角等选择上延续了好莱坞的一贯风格,与美国当下的亚太战略不谋而合,怪兽到底是什么不言而喻。[9]因此在文化语境层面,观看者要擦亮眼睛,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这部影片。其次,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受到语场、语旨、语式决定的语境因素制约。换言之,交际过程与体裁相适应,以相对固定的交际模式展开。[5]在情境语境层面,电影海报的语场(话语范围)、语旨(话语基调)、语式(话语方式)是通过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来一一对应表达的,这些内容已在上文中详细解读过。最后,在媒体层面上,不同模态的特点相互联系,共同来实现话语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各个模态都有其形式系统,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等。[5]虽然这幅海报表面上看只呈现视觉系统,但透过海报深入到这部3D影片中,能无形中看到巨兽侵袭时人们惊慌狂奔的场面,听到高楼大厦瞬间坍塌的巨大声响,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同时,海报中男女主人公坚毅的神情则是身体语言的体现,这种无声的神情胜过有声语言,似乎在安慰惊慌失措的人们,稳定态势。这里视觉、听觉和身体语言形式同现,共同体现话语意义,激励机甲战士和驾驶员们奋勇作战,早日冲破黑暗的怪兽虫洞,重返光明。

四、结语

视觉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篇3

关键词:视觉诗 多模态话语分析 言语模态 视觉模态

视觉诗作为语言与图像的集合,不仅包含了诗歌本身的语言意义,同时还营造出了一个具象的图形,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能够让读者从多种不同模态层面分析作品的方法。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两首视觉诗《人民英雄纪念碑》《Slowly》进行了分析,以此观察它们在言语模态和视觉模态层面体现出的功能和意义。

一、言语模态分析对比

言语模态是指构成诗歌的文字、句法、语音等符号系统。哈利迪(Halliday)基于功能语法学的概念,提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下面,笔者分别以中文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英文诗《Slowly》为例,从上述三个功能出发来分析英汉视觉诗。

中文诗:

人民英雄纪念碑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

英文诗:

Slowly

Heavy is my heart,

Dark are thine eyes.

Thou and I must part,

Ere the sun rise.

Ere the sun rise,

Thou and I must part.

Dark are thine eyes,

Heavy is my heart.

1.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首,即可表达说话者内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联系,又可揭示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语言的这一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

中文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全诗共由十六个汉字组成,诗的前八个字单独成行,组成一根笔直的脊梁支撑全诗的框架,就像无数人民英雄不屈的脊梁傲立在宇宙之上。纪念碑的直挺与英雄不屈的气节交相辉映,构成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联系;诗的后八个字由三个、五个汉字并排叠砌而成,与前八个字组成的利刃遥相呼应。恰如诗中所写,这一由无数英魂组成的人民纪念碑如同一把磨刀石,砥砺着民族的意志。这首诗文意言简意赅,诗型形象直观,达到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令人过目不忘。

再看英文诗《Slowly》,光看诗名,就已经让人想要放慢脚步。诗文虽有八句,但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诗文其实是把相同的文字颠倒了顺序。这样戚戚复戚戚的行文,使得主人翁踟蹰不舍的离愁别绪跃然纸上。另外,这首诗非常善用形容词来渲染气氛,如“Heavy is my heart, Dark are thine eyes.”中的“heavy”与“dark”两个形容词就用得特别传神、特别贴切。“heavy”和“dark”并不像“sad”和“sorrowful”那样属于情感类形容词,这两个词单独使用时不能直接表达情感,但是诗人把“heavy”与“heart”“dark”与“eyes”搭配使用,达到了更深刻描述失望痛苦的效果,因为诗人把主人翁的“沉重心情”具象化。这样的设计使得读者与主人翁产生了内心世界的联系,诗中所描绘的惜别不舍之情仿佛化作一缕青烟,虽不浓烈,却始终萦绕在读者心头,三日不绝。

2.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其对事物的判断、推断和评价等功能,它主要由语言中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

中文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只有一个动词“砥砺”,这个动作的施事是“巨大的磨刀石”,而受事则是“民族的意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意图,他把英雄纪念碑比喻成磨刀石,不断打磨和推进着民族的前进。一个简单的“砥砺着”,却包含了无数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敬重和对民族未来发展的寄望,其动机和态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英文诗《Slowly》中最传神的动词是“must”,在诗人反复踟蹰,欲语还休的心情中,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单词就像一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种想留不能留,欲说难开口的无奈,都在“must”中找到了原因。它就像一个突破口,让人不经意间宣泄了所有的情感与离愁。

3.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把它本身与使用者所处的情景环境相联系的功能,它主要是由主述位系统来实现的,表现为文字间的语序和衔接手段。虽然大多数主位推进的模式较为复杂,但是本文所选的两篇诗文的主位都相对简单,诗文便从开头跟着主位情感思绪走,一路辗转,或坚韧,或离愁,都很好地体现出了语篇功能的意义。

二、视觉模态分析对比

视觉模态在视觉诗中的体现最为明显,它的“诗形”或 “印刷体式”信息都是视觉模态层面所要分析的重点。在创作过程中,诗人会利用文字、标点、符号、排版等制造出特定的图像,来强化或辅佐信息意义。克雷斯和鲁凡(Kress & Leeuwen )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决定词该如何组成小句、句子和语篇,视觉语法将描写所描绘的人物、地点和事物如何组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视觉‘陈述。”下面,笔者从视觉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这三个方面,分析以上两首视觉诗。

1.再现意义

鲁凡指出,印刷体式也是一种模态,它的再现意义可以通过印刷体式呈现的动作和特点来实现,文本的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仔细观察两首诗,我们不难看出英文诗《Slowly》体现的是叙事再现,全诗形状像一个深深的脚印,传神地表现出了主人翁当时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的心情。而且正因为这个“脚印”引申出的动态影像,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诗中主人翁带着深深的不舍,缓步离去的画面。这样的叙事再现简洁、深刻、不落言筌;中文诗《人民英雄纪念碑》体现出的形象明显属于概念再现,诗文字数不多,但排列整齐,全诗如一根笔直的碑面,稳稳地砥在下方坚实的底座上,既形象直观,又一目了然。endprint

2.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通过作品发出读者内心世界感受来完成的。看到酷似纪念碑形状的诗文,读者会在脑海里迅速联想到纪念碑的样子,从而进行情感迁移,想到竖立纪念碑的意义,想到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和平与富强,想到时代还在发展,想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运,是用革命先辈的牺牲才换来了伟大民族的崛起。通过让作品与读者互动,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使读者从心底里认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伟大和不朽,获得感情的升华。同样,在看到一个深陷的鞋印时,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猜想到鞋印主人当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互动,这个“深深的鞋印”就不止停留在地上,还留在诗里,更留在每个读者的心里。

3.构图意义

顾名思义,构图意义是指语篇中被突显的单位组成设计,这是视觉诗最精华、最基本的意义之一,诗人常常利用文字或字母的形状、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来实现这一功能。

在英文诗中,作者常常通过改变首字母的大小写,或者在有需要的地方增加或删减标点,来修饰图形的轮廓;在中文诗中,作者通常通过文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达到某种特定的视觉效果。

三、结束语

视觉诗具有多模态性,它不仅能通过文字来传达信息,而且还能通过文字排列的图像,加深或升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视觉诗中的文字和图像都具有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视觉诗特有的视觉信息又能很好地完成其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

通过对文中两首视觉诗进行多模态话语的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言语模态以外的模态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因为它们对语篇意义的整体构建具有很强的辅助和加强作用,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意译交换的内容及形式。

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品读作品,不再受制于作品的文字本身,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视域出发。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模态层面,我们能够挖掘到作品内部更深刻的语用功能意义及其传递出的交际互动意义,同时也能使诗文摆脱文字和形式的束缚,从格式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其意义及内涵。

参考文献:

[1]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2]Kress,G&Leeuwen,T.Color as a Semiotic Mode:Notes for a Grammar of Color[J].Visual Communication, 2002,(3).

[3]Kress,G.&Leeuwen,T.(2nd Editio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London:Routledge,2006.

教师多模态话语 篇4

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由美国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于1952年提出, 1980年以来, 话语分析引入语言教学。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 作为课堂话语 (classroom discourse) 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英语课堂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1990年起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兴起, 强调通过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1]P72。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话语的多模态性激发了学者的兴趣。多模态教师话语对于英语课堂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谜米学理论, 以大学英语优秀教师教学案例为佐证, 探讨多模态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强势谜米的特点, 并根据多模态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提出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二、从谜米学理论看多模态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强势谜米的特点。

根据Susan Blackmore提出的谜米学理论, 谜米是“存储于大脑之中, 通过模仿而被传递、执行各种行为的指令”, 任何一个事物, 只要它能通过模仿得以传递, 就是一个谜米[2]P61。从这个意义来说, 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技能、文化观念、人生观、价值观, 只要成功地传递给学生, 被学生接受并模仿, 就是谜米。因此, 教师话语本身就是谜米, 也是传输谜米的重要途径。但根据谜米选择原理, 只有一些谜米得以生存, 另一些谜米则逐渐被淘汰[2]P169, 生存下来的谜米才是成功的谜米, 即强势谜米。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使自己想要传递的内容成为强势谜米。就英语课而言, 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 教师话语既具有目的语实用的示范作用, 又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3]P123。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离不开模仿教师的语言输入, 什么样的教师话语能成为强势谜米呢?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教师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强化学生记忆, 提高课堂效率。程晓堂认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规范性[4]P19。在其著作中, 语料来源主要采用了中小学教师课堂英语。在此基础上, 针对大学教师这一特殊身份, 本文将教师话语中强势谜米的特点进行细化, 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规范性

多模态教师话语中听觉模态是很重要的。英语课上教师话语对学生的听觉刺激至关重要。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 音质、语音语调等因素相对于其他学科, 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一口标准、流利、清晰的英语会吸引学生的耳朵, 使学生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因此英语教师说的英语, 不论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 都应该尽可能标准。英语教师话语中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否则学习者长期接受垃圾输入 (junky input data) 而形成僵化的中介语特征, 这些中介语根深蒂固后, 即产生石化现象或高原反应[5]P38。

2. 学生主体适应性

(1) 教师课堂语境的设置、课堂提问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专业等各方面的情况, 提高课堂参与程度。如笔者观摩过的一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 单元标题为“jobs”。在话题导入环节, 教师引入host这一职业时提到《非诚勿扰》中的孟非, 并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Do you want to find your future husband by taking part in this program?”顿时学生报以微笑, 被老师的提问吸引。但要是学生主体不是大学生, 是年龄较小的学生, 可能就不适合做出这样的提问。教师话语的采用应因学生的专业不同而改变。如讲到“My majors”这个单元, 学生如果是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就应该多介绍environment art design的内容, 如学生主体是软件技术专业的, 就应该多介绍跟software technique相关的内容。

(2) 问题的挑战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 教师课堂话语应该有启发性, 有一定的深度, 不能过于简单甚至幼稚, 要注意信息沟的存在。如课堂上问大学生:What do you mean by this word“doctor”?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也失去交际意义。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大问题的深度, 如结合时事政治设置问题。如讲到our living environment时, 可以讲到雾霾smog, 还可以提到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出:中国政府向环境污染宣战declare war against pollution这个话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话语的幽默性

教师话语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的语言是听觉模态话语, 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莫爱屏等认为课堂上使用的HT (humorous talk) , 能通过复制而传播到学生大脑并引起其欢笑[6]P65, 提高教师话语的感染力。如讲到课文“The Truth about Fitness Myths”时, 可以提到当下流行的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反复出现的炸鸡和啤酒话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他语言如“三月四月不减肥, 五月六月徒伤悲”本身具有幽默性。

教师如果能将语言的幽默性与身势语的幽默性相结合, 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结合身势语、夸张的表情则是使用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双模态话语, 能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如我校教师易华老师参加微课大赛时, 设计了game环节“猜职业”游戏, 安排三位同学参与活动, 同学甲用动作描述职业, 同学乙负责猜职业名称, 同学丙负责计时 (30秒) , 教师还特地为计时的同学准备了一面锣, 让他以敲锣的形式计时, 很有喜感, 课堂很生动活泼。教师精心安排的多模态课堂话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互动的连贯性

教师话语的局部和整体必须保持话题的延续性;语篇成分之间必须有某种逻辑---语义/语用关系[4]P111。教师话语中导入部分、课文讲解、作业布置等环节中问题的设置要有连贯性, 注重文章整体的意义, 紧扣文章主题。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 可以针对相应话题写一篇文章, 发表演讲, 表演短剧, 进行辩论。如讲解our living environment话题时, 环境污染的表现、原因、保护措施等都可以贯穿讲解课文始终, 丰富学生知识, 又不乏连贯性。要注意的是, 教师话语中大量信息要有机融合在一起, 而不是毫不相关的各环节活动的堆砌,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另外, 关注语言形式的学习活动要适度, 学习对话和课文时, 教师和学生应首先关注意义, 从整体上把握所学语言材料的意义[4]P93。

5. 语用介入

自从Edward Hall的《无声的语言》 (1959) 出版后, 文化间的差异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注意。由于中国学生缺乏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 因此, 语用介入、语用释义非常重要。可以将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相结合[7]P55。既通过对比、阐释讲授语用规则、交际技能, 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则学生将来能够跨越文化障碍,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6. 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化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即多模态话语, 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资料、PPT、网络等多媒体技术, 丰富课堂话语的模态, 激活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 从而完成意义建构。

三、“外教社杯”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外教社杯”外语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教师, 他们的教学方法得当, 课堂话语独具特色, 具有强势谜米传播的特点, 值得探讨。因此, 本文以教学大赛录像为研究对象, 进一步佐证教师话语中强势谜米的特点。

案例一, 从特别奖获得者吴雪峰老师的授课内容, 看教师话语的规范性、幽默性、连贯性、多模态化。

首先,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特别奖获得者吴雪峰老师的授课标题是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在短短2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 可以发现教师音质好, 发音清晰, 英语口语标准、流利、准确, 英语功底深厚, 这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充分显示了教师话语的规范性对强势谜米传播的重要性。

其次, 教师话语的连贯性。教师话语逻辑性强, 从导入话题到课文结构段落划分, 到重点剖析第二段学习乐趣的来源 (sources of pleasure of learning) , 即书本、旅行、艺术, 再到文章写作特色的讲解, 即文章连贯性、过渡段、过度句的使用;各环节密切联系, 环环相扣, 层次分明。

第三, 教师话语的幽默性。值得一提的是授课中图片的运用很巧妙, 加入幽默的元素, 能生动直观地传递信息, 形成强势谜米,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当提到learning under pressure时, 教师选用了图片, 图中女孩托着下巴紧缩眉头、苦思冥想的神态让人印象深刻。在解释单词sneer at时, 教师出示了三张非常有趣的图片, 分别是微笑的男孩 (smile at) , 大笑的小猫 (laugh at) , 嘲笑的男子 (sneer at) , 三幅图对比鲜明, sneer at的含义一目了然, 学生很容易判断哪幅图表示sneer at,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 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化。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 运用多媒体课件, 使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得到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 所有图片不是为了酷炫, 不是简单地堆砌, 而是精心挑选, 服务于整个语篇的意义建构。

案例二, 从高职组一等奖获得者杨燕飞的授课内容, 看教师话语的规范性、学生主体适应性、语用介入。

首先, 教师话语的规范性。教师发音清晰、无语法错误, 语调也有吸引力。

其次, 学生主体适应性。由于授课对象是高职学生, 教师话语中没有出现特别生僻的单词, 使用相对比较简单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便于学生理解, 建立他们的自信, 使学生更乐于和老师交流, 给老师回应。

第三, 教师话语中的语用介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解能帮助学生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教师话语涉及不同国家文化中送礼的禁忌, 如钟、百合花、手帕。在后来的授课中还提到中西方文化中聊天话题的差异, 如食物、年龄、薪水、天气、宠物、旅游;以及不同国家的人问候方式的差异, 如say hello、握手、日式的鞠躬礼、法式的贴面礼、亲吻礼、非洲的右手举起礼仪、泰国合十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多模态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强势谜米的特点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首先,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避免教学中出现发音、语法错误, 误导学生。

第二, 要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上都要有所差别。

第三, 话语幽默性跟教师自身的个性相关, 属于锦上添花, 不能强求所有教师都有此特质。而且运用幽默话语时要注意技巧, 不能过度幽默, 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四, 互动的连贯性涉及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方法、模式的转变, 如教师注重语言形式的讲授, 还是语篇意义的建构。第五, 教师要创设语境将语用意识、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明白文化差异和共性, 并增强语用意识, 正确使用语言。

最后, 多模态不等于多媒体, 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多模态话语加强学生听觉、视觉方面的感知。不能在课件中滥用动画、视频, 以免产生喧宾夺主、离题万里的副作用, 要结合主题, 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意义建构、知识讲解服务。

五、结论

根据Susan Blackmore提出的谜米学理论,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要想成为强势谜米, 成功地传播给学生, 被学生接受并模仿, 应该具有规范性、主体适应性、幽默性、连贯性、强化语用意识、多模态化等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度。当然, 这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材选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宝宏, 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2:72.

[2]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3]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23.

[4]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5]咸修斌, 孙晓丽.自然模式亦或教学模式——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5) :38.

[6]莫爱屏, 江沈英, 冯建明.教师幽默话语与学生社交语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13, (3) :65.

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篇5

一、 分析多模态话语形势下的社会符号学

Halliday所建立的系统功能学理论主要是基于多模态形势下的话语篇进行分析,他将人类的语言材料分为:概念、语篇以及人际功能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Halliday认为,多模态的话语篇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具有多项功能,通俗的来讲就是和平常的语言话语如出一辙;与此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当今社会交流的重要符号,具有较强的含义以及延伸意义,当然也包括其他的非语言的符号。所以来说,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各种语言分析的基础部分,并且,还可以用来对非语言的符号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其中,在多模态研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Krcssg-VanLccuwcn建立的视觉语法框架。Hodge & Kress 指出:“社会环境是帮助人们理解话语结构的主要前提,通俗的来讲就是从社会结构来进行分析研究。”[1]从社会结构着手研究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语言本身,而且还需要紧密关注语言系统和符号的作用。Kress和Leeuwen基于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对当今社会的社会符号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Kress和Leeuwen认为,视频或者动画中的视觉符号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客观、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且更好地展示了不同人群、相同人群之间相互的人际关系。由此得出,在对图像语篇进行剖析时,需要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要素与其相对应。

二、 电影《小时代》海报的再现意义分析

系统功能言语学中概念功能对应的就是再现意义。从视觉上为大众建立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事件,观众们可以将图像中的大部分内容再现在于现实的生活中。kress & Van Leeuwen将这种再现意义分为两个部分: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这两个的区别主要在于,叙事再现过程中图像的相互交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矢量关系,但是概念再现则不存在这种现象。叙事再现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参与者之间的频繁互动所产生的,其中包含行动、言语、反应以及心理这几个部分;而概念再现则是由分类、分析和象征这三部分组成,采用对事物的属性、类别以及特征来展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时代》的中文宣传海报主要运用叙事再现中几个特殊的过程来给观众表达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

(一)叙事再现中的行动过程

在叙事再现中的行动过程中,参与者主要和矢量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动作者换句话也就是发出矢量的行为的个体,而动作目标也就是接受矢量行为的个体。发出矢量行为的参与者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动作者,其实最具体代表性的参与者。在构图中将色彩、位置等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并且通过调整焦距的方式来对对应的人物进行凸出。

电影《小时代》的中文宣传海报中有11人,大部分人物的穿着以黑色为主,但是《小时代》中的四个女主人公的服饰不同于其他人,最为明显的是海报前排中间的两个女生:一人身穿颜色鲜艳的红色裙子,另外一个人身穿白色的长裙。通过红色和白色进行对比,其他的黑色系作为陪衬,使得两位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凸现出来,观众也可以通过服饰的颜色来判断电影的主角亦或是女一号。与此同时,海报中的人物站姿或者其他的肢体动作也不尽相同,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暗示观众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红色裙子的女生手放在左边男生的肩上,头部稍微的向左倾斜,由此可以看出红裙女生和左边的男生在电影中的关系应该是情侣关系。

(二)叙事再现中的反映过程

叙事再现中的反映过程中,动作者和动作目标就是反映过程中的反映者和现象。矢量行为的发生只能依靠眼神完成,也就是再现参与者的目光指向来进行表述。目光的发出者其实质就是动作者,被目光锁定的参与者就是现象。

电影《小时代》的校园主题海报中只有四个女生,也就是电影中的四个女主角。海报中四个女生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其中有眼神对角线的存在。后排左边的短发女生目光紧紧盯着前排右边待跑女生,我们不难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的憎恨。后排女生发生矢量行为的过程就是上面提到的反应过程。反应者是四个女生,动作者就是后排左边的短发女生,而前排右边的女生就是反映过程中唯一出现的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对海报中四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延伸进行分析,观众也不难感受到电影故事的复杂性。

(三)叙事再现中的象征过程

叙事再现中象征过程的含义是参与者是什么或者参与者发生行为的意义是什么。电影《小时代》的校园海报采用教室外的走廊作为海报的背景,四个女生站在相对灰暗的地方,但是女生后面灯光所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程度的深意,观众可以将灯光与四个女生的前途进行联系。

三、 电影《小时代》海报图像的互动意义

图像的形式,是依靠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关系,并且对再现景象的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宣传海报中图像的互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视点、接触和社会距离。

(一)视点

视点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视角”得以实现,为我们展示了图像中参与者的态度。视觉图像基本上通过水平和垂直的视角对参与者的态度进行展示。如果图像中,参与者以俯视或者不屑的角度来观看,则表明其处于相对高或者相对强势的地位;如果图像中,参与者以仰视或者渴求的角度来观看,则表明其处于相对弱势或者相对低下的地位;如果图像中,参与者采用的是平视角度,则表明两者或者多者之间是相对平等的关系。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设计者采用的是平时视角,给观众传递出人物之间希望平等的关系结构。观众观看这两幅不同场景的海报时,可以将自己想象为电影中的其中一人,加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二)接触

Kress & Van Leeuwen指出,当图像需要进行传递信息的时候就会发出一个所谓的“图像行为”。[2]这种“图像行为”主要由参与者目光凝视的方向来实现的,并且与目光观看者建立起一个相互想象的关系。目光的凝视分为两种:索取和提供。索取是指参与者直接和观看者进行眼神交流;而提供则是指参与者和观看者未发生眼神交流。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人物之间都有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因此这两张海报中的图像行为归属于索取。参与者通过和观看者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让观看者进入他们的世界中去,分享参与者所要表达的一系列情感故事。设计者采用索取行为使得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更加的频繁,从而也加深了电影的宣传力度。

(三)社会距离

Kress & Van Leeuwen认为,图像取景所选择的框架大小也可以反映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特写镜头中,对人物的局部进行特写,表达了一种社会与人物之间的近距离关系;中景镜头,选择人物的全身像,并且还有一定的背景作为衬托,表达了一种社会与人物之间的远距离关系;远景镜头中,出现四人以上的人物,并且相对比较模糊,表达了社会与人物之间的公共距离。

电影《小时代》中两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中,每张海报中最少有四个人物,选择的远景镜头也给观众介绍了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电影《小时代》的主宣传海报中,11位参演者全部坐在台阶上,并且对人物的全身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展现,也就是告诉观众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公共距离。设计者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在于拉远人物与社会之间的距离,给观众营造一种神秘感,激发观众的求知欲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吸引观众在电影院中寻找人物关系之间的答案。

四、 电影《小时代》海报的构图意义

宣传海报中图像的构图意义主要是语篇的空间顺序进行分析,包含以下三种内容:信息值、显著性以及取景信息。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中,电影的名称是最富有信息值和显著性。如电影《小时代》的主要宣传海报中,主宣传海报中电影名称“小时代”采用的字体比较大并且加粗,以红色高跟鞋作为海报的宣传背景,对其进行渲染。红色高跟鞋代表的是自信,象征着激情,两者的相互结合给观众展示了四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四个女生之间的友谊就像红色的高跟鞋一样,外表光鲜亮丽,但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巨大的。电影《小时代》的主题歌词“友谊万岁、青春永驻”从头贯穿到尾,从此也可以由主题歌词的摆放位置相对应。

相比较之下,电影的制片人和演员等信息在海报相对靠下的位置,显著性就没有那么突出。从图像上来看,两个不同的海报中人物都占据了海报的主要位置,并且使得人物的显著性较为突出。电影主海报中出现的11个演员,设计者采用取景的方式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找出团队中主角人物。海报中的颜色分为三个色彩模块,将整个图像也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颜色;第二部分是身穿深灰色衣服的人物;第三个部分是身穿红色和白色衣服的两个女主角。通过相对分明的颜色对比,将主角和其他人物进行区分开来。

结语

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动态与综述 篇6

1 理论概述多模态话语分析

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界开始关注多模态 (multimodality) 。由Piers等人创立的符合学理论对多模态话语分析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例如其中的“对象、媒介、解释三位一体”的理念对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以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国内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对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最适合的, 2007年朱永生教授发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多模态话语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三大纯理功能及语域理论等多模态话语分析全部承认接受, 使得国内学者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个角度, 对多模态话语展开研究具有可理论依据与一定的分析方法。张德禄 (2009) 认为:首先, 系统功能语言学非常重视语言在内部时如何运作的, 此外, 对语言外部动因与环境也注重分析, 探讨与语言实际意义相对应的特征;其次, 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说置于第一位的是话语的功能与意义, 而符号系统并未居于首位;最后, 以多模态形式完成了意义的实现, 语言在其中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在多模态话语研究方面, 国内于2009年出版了《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专著, 是立足于van Leeuwen、Kress社会符号学这个总体框架下, 以视觉角度展开交流的理论, 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从视觉交流的各主要方面如情态、图像、构图、印刷板式、颜色等展开研究。

2 调查数据

到目前为止, 在电子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以“多模态话语”为主题词, 搜索到的这一方面的论文达346篇。

数据调查结果发现, 这些论文有涉及理论的探索, 也有理论的应用。

3 国内近十年来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领域及成果综述

我国近十年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3.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主要概念

《多模式对话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这篇论文为李战子所著 (2003) , 介绍了Kress和Van Leeuwen (1996) 创建的视觉语法, 开创了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先河。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下, 人们对多模态话语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以后, 有多名学者如张德禄 (2009) 、朱永生 (2007) 、胡壮麟 (2007) 、顾曰国 (2007) 等, 在这一方面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以及计算机符号学同多模态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创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

3.2 主要理论框架与基本分析方法

国内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就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而言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最为适合的, 如朱永成 (2007) 认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深受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张德禄 (2009) 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语的功能与意义极其看重, 将其置于首位, 以多模态形式完成意义的实现。关于数字技术对多模态语篇分析产生的影响与重大作用冯德正 (2010) 进行了介绍。

3.3 分析多模态话语应用领域

数据统计发现,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应用已涉及了PPT和计算机网络语篇、外语教学、教材研究和多模态语料库等多个方面。

3.3.1 PPT和计算机网络语篇的图文关系多模态研究

董佳与胡壮麟 (2006) 对参与PPT演示竞赛中的作品进行了分析, 对多模态化语篇意义构建、语篇分析中计算机介入的重要作用予以讨论;李妙晴 (2007) 结合网络实例对中国同学录电子语篇所具有的话语特点进行了研究;韦琴红 (2008) 从元功能的角度分析报刊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在英语教学中, 多模态PPT演示的应用及同学生绩效之间的关系张征 (2010) 进行了研究。

3.3.2 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

顾曰国 (2007) 是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 他对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进行概念的区别, 构建了两种学习的模型;立足于教育语境下介入意义的形势下, 秦小怡 (2008) 对多模态语篇中, 图文体现形式进行了研究;朱永成 (2008) 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 (2009) 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韦琴红 (2009) 研究了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问题;龙宇飞 (2009) 展开实证方面的研究, 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合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教学, 对于听力教学能够为提高听力理解创造条件;王炤 (2010) 对多媒体环境下英语写作多模态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张德禄和王璐 (2010) 进行两个教学案例的对比, 研究各种不同模态如何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刘芹 (2010) 利用多模态话语研究, 探究了国内大学生英语口语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水平。

3.3.3 关于教材的研究

多模态话语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也通过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使用体现出来。陈瑜敏等学者 (2008) 对不同时期多模态教科书语篇展开分析, 主要从语域角度进行, 认为教科书图文关系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差异。张德禄和张淑杰 (2010) 探讨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基本特点;刘明、胡加圣 (2011) 讨论了外语视听说教材多模态化发展趋势及设计原则和技术特点。

3.3.4 研究多模态语语料库方面问题

国内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基本是研究静态语料, 但也存在大量学者着眼于研究分析动态多模态语料, 如, 顾曰国 (2007) 介绍了汉语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曾蕾、胡瑾 (2007) 分析研究了国际学术会议演讲, 对自然语篇介入意义构建的过程展开研究。

4 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4.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欠缺

从国内学者发表的大量论文情况来看, 基本都是对西方这一方面理论的介绍与引进, 或者在应用分析时对相关理论借用, 对完整分析理论框架研究的资料十分有限。

4.2 实证研究较少, 理论研究主观性较强

从已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来看, 类似张征 (2010) 利用实证研究, 对多模态PPT演示效果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很有限。大多数学者对不同组成部分意义关系的理解或对同一模态体系理解存在差异, 对语类的应用分析主观性较强, 缺乏以数据为支撑的实证研究。

4.3 研究以静态为主, 多模态话语分析缺乏技术支持

国内目前已经发表的多模态话语的应用分析基本都是静态语类, 由文字、图像、图表等各种符合资源组成, 对视频或音频的分析, 对形体诗、广告、影视作品海报等动态情景语境中使用多种模态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目前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需要拓展同其他学科交叉与融合。

4.4 关于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相关建议

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已经获得了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多模态话语分析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该文就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提出一些关于此研究相关的建议:

1) 由于国内关于多模态方面的研究, 目前大部分集中于介绍、应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所以应当适当增加多模态研究方面的课程以及研讨会, 为国内多模态研究的发展创造促进条件。

2) 随着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掌握的方法不断丰富, 关于多模态分析软件的开发使用, 未来大量学者将深入了解交叉学科的内容及提高多媒体技术水平, 通过数据对实证性研究给予支持, 对这一方面的理论探讨进行论证与验证, 介绍相关的方法。

3) 不断丰富多模态研究的内涵, 多模态研究总体上已涉及各个方面, 但不够全面, 因此我国多模态研究还需在许多方面进行加强, 如:多模态与翻译方面的结合;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多模态与词典编纂;多模态与人才培养模式;多模态与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多模态与教师的发展等。

《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篇7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觉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纪录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意义的构建和传递是运用多种社会符号取代单一的文本形式进行交流, 如手势, 音像、图示等。作为多样化意义构建的方式多模态扮演者越发重要的角色, 以文本为对象的传统的分析方法已逐渐落伍并且满足不了对当下多模态话语的意义分析, 因此语言学家开始探寻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多模态, 多模态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春晚中播出的公益广告《门》获得了众多人的点赞, 该篇文章就以韩礼德的语言元功能理论和克瑞斯的视觉语法理论作为基础, 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1理论背景

在多模态话语探索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是Kress & Van Leeuwen, 根据Halliday的三大纯理功能, 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上讨论图像是如何表意的, 提出了视觉语法一说,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多模态的分析方法与理论基础。Kress (2000:67) 认为多模态是一种利用不止语言一种模态的交流和表达。李占子 (2003) 认为多模态语篇指的一种混合性的除了运用语言之外还有图像、图表等来表达意义的文本或任何一种至少利用一种以上模态来表达意义的文本。Baldry和Thibault则提出意义构建的整合原则, 把标题中的文字和文章中的其他意义构建的符号整合在一起, 研究符号是怎样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和社会大背景中互相构建整个语篇的意义的。

1.1 系统功能语法

Halliday ( 2004) 提出了语言三大元功能: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他将语言视作一种社会符号。语言反应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过程或事物的功能被称为概念功能, 是语言的使用者对内心世界或者外部世界的经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的此功能被称为人际功能, 语言被有意识的去维护或处理人际关系;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并非只是词或句的运用而是整个语篇来构成完整的思想表达, 前面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组成语篇就形成了语言的语篇功能。

1.2 视觉语法理论

Kress & Van Leeuwen认为图像也是一种表达意义的社会符号, 图像意义构建的分析可以采用社会符号学中的理论。李战子 (2003) 也曾指出他们是把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往前延伸到了视觉层面建立了视觉语法, 也因此他们认为图像中各个参与者、地点以及事物也是通过类似于语言语法一样的语法来决定的, 以此来表达图像的“陈述”。在语言三大元功能理论的基础之上Kress & Van Leeuwen提出分析图像的意义要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方面。

2《门》若干镜头中多模态的意义构成分析

《门》是春晚中播出得公益广告, 借助最高收视率得春晚该公益广告能起到最好得公益宣传效果。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中华子女都要与家人团聚一堂, 共度春节, 而随着社会得发展越来越多得人过春节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 而且对故乡的文化传承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公益广告《门》就是一部非常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一部作品, 从而引起人们对家的关注、对发扬中华良好的文化传统的关注。

2.1图像的再现意义

Kress & Van Leeuwen ( 1996) 认为图像的再现意义很大程度上受到图中各元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并把图像的再现模式分为叙事和概念两种。在叙事再现中, 通过行动、反应、言语和心理等过程之间相互作用体现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概念再现里面通过参与者的属性、特征和类别等来体现关系。当叙事图中的参与者被线连接起来, 也就是矢量, 被再现起来去做某件事。叙事图中有可分为行动和反应过程。发出动作的参与者一般是最突出的, 承受者成为目标。矢量一般并不存在于概念图像中 (李战子, 2003) 。

图1中叙事的叙事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即母亲和孩子, 孩子在砸完核桃之后进门给母亲吃, 母亲和孩子的亲吻, 该图像的再现模式为叙事模式, 通过孩子与母亲的亲吻动作来展现尊亲的寓意, 这是一个动作过程。另外在该图中还存在心理过程, 孩子进门给母亲吃核桃这说明孩子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微笑着去亲吻孩子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尊亲之情充满了感动。图中左下角有四个较大的白色字体“进门, 尊亲”, 这是一个言语过程像是在与观众对话, 要向这个孩子学习尊敬自己的双亲。图2 这张图中得参与者有5 个, 其中最突出的是那个奶奶, 其次是饭桌边的两个孩子, 最后是门外得两个孩子, 奶奶在给孩子们夹饺子这是一个动作过程, 孩子这么多由视频可得知这是邻居家得孩子们, 奶奶这么热情的招待显示出了老人与邻居和睦相处的美德。同图1左下角得四个大字“串门, 睦邻”正式呼吁大家要与邻居和睦相处, 远亲不如近邻, 与邻居和睦相处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图1中还体现概念结构中得象征结构, 整个画面得主色调为白色、红色和黄色都为暖色调, 红色衬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白色为亮色说明这个家里充满了正能量, 黄色也是暖色调, 色彩相对明亮这也衬托出了母亲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让观众也感到心中充满亲情的感动, 能够在观看的同时引发自身的感情, 去采取行动孝敬自己的双亲。图2 门外为白色, 屋里主色调为黄色这显示出爱意浓浓得感人场景。

2.2图像的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指图中参与者、观众以及制作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制作者通过图像向观众传达想让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王红阳 (2007) 认为该意义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种因素构成。

接触是一种通过图中的参与者与观众的目光指向建立起来的虚有的人际关系。参与者的目光指向观众时是在索取, 在Kress & Van Leeuwen (1996) 看来这是“索取”类图像, 而当参与者目光指向它处时与观众就不能建立区虚有的关系, 或者图中参与者非有生命物体时, 这类图像是在“提供”。图3 和图4 中参与者的目光都没有指向观众, 图3 中几个学生围着老师,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老师在挂着青菜, 大家一起喊生财有道, 这是在提供一些信息, 要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图4 中父亲得目光指向身上得孩子, 父亲脸上洋溢着笑容, 看到中华门顿时喜笑颜开, 这是对本民族的情感认可, 为大家提供一种信息, 给出门的游子展示出一种不忘乡情的信息。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是由社会关系来决定的, 图像也是一样取景框架也决定着图中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远近关系, 图中显示参与者脸部或头部则表示距离亲近, 头部和肩部出现则代表个人之间近距离, 图中显示腰部以上则表示个人距离较远, 整个人出现则是社会距离较近, 如果再加上周围的环境就是公共距离 ( Kress & Van Leeuwen, 1996) 。图4中父亲得头部属于亲近距离, 拉近该华侨与其他华侨以及国人之间得距离, 以达到拉近同胞心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态度的体现主要是由“视角”的不同决定, 以此表示对图中参与者的态度。分析图像视角有水平和垂直两种, 水平视角又课分为真面和倾斜两种视角。正面视角让观众有参与感, 与图中参与者仅仅相连;而倾斜视角则疏远了观众与图中的世界。Kress & Van Leeuwen (1996) 曾指出垂直俯视参与者会让观众站在权势的立场上去观看, 垂直仰视则让参与者拥有权势, 平视角度则表示两者地位平等。图3 和图4 都是平视角度, 这也是国家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观点。图3 中学生们仰望老师也表明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平视角度使观众感到一种平等的感觉, 从而让观众觉得与图中参与者一样要去不忘教育之恩、不忘养育之情。图4是正面视角, 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情态是图中各种表达手段使用的分析如色彩、色调、深度和再现细节等 ( Kress & Van Leeuwen, 1996) 。Kress & Van Leeuwen从八种视觉标记来分析图中情态的高低如色彩饱和度、区分度和色彩调协度、语境化、再现、深度、照明和亮度等。情态有高、中、低三类: 高情态图是指色彩饱和度较高;中情态图色彩则不太饱和, 低情态图中就只出现黑白两色 ( 李战子2003) 。图3和图4都属于高情态图, 图3中得红对联, 图4中父亲得红衣服无不透漏着过年得喜庆气氛, 这暗示这心中明亮的人看世界都是明亮的。

2.3图像的构图意义

不同于系统功能的意义分析方法, Kress & Van Leeuwen的构图意义另辟蹊径。多模态的构图意义可通过三种方式: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信息值是指图中的各个元素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来实现信息值的不同, 每个元素的角色重要与否都与被放置在图中的位置息息相关, Kress & Van Leeuwen (1996) 曾指出, 图中左边的元素是已知信息, 右边的元素一般是新信息, 图中中间的元素则是具有提供核心信息的功能, 被放置在边缘的元素在提供信息的功能方面起着边缘的作用, 图中上下方元素的信息值也各有不同, “理想的”被放置在上方, “真实的”则被放置在下方。李战子 (2003) 也曾指出上方“理想的”的是突显的信息, 下方“真实的”则是特定的信息比如细节, 或者说下方的信息更加实际。在图3 中下面的红鞋子踩在门里这是寓意着以后过日子要脚踏实地, 上方得红地毯是较为理想的信息, 希望以后得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在提醒结婚的新人要踏踏实实过日子, 奔着小康去努力。图4 中两边是八个大字“门外世界, 门里是家”, 是已知信息再次提醒大家, 门里母亲脸上的笑容和睦的相处得突出信息, 门里的家充满温暖。

取景是指图中用来切分框架或元素或者连接图中元素的线条。图3中红色的地毯、红色的裙子和红色的鞋子踏进家门寓意新人进门, 这是川东婚礼新人进门得场景, 该取景为腿脚部特写, 寓意着进了家门就成为一家人。图4中门外是灰黑色背景加上红色门联, 这是中国门联得习俗文化, 门里面是较为突出的参与者, 寓意着家的温暖。

显著性是指图中各个因素能够引起多大注意的程度, 这些是可以通过显著性事物与背景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大小的对比、以及不同的鲜明程度来实现。图4 通过颜色的鲜明对比进而使得图中某些部分被突出, 被突出得有红色的门联和门里亮色得参与者, 把观众的眼睛一下吸引到了图中的人身上, 从而促发家这一心灵港湾的温暖之情。

3 结束语

该文选取公益广告《门》的若干图像为语料, 运用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和Kress &Van 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着重分析了这些图像的意义构成, 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图像。在再现意义构成中多采用叙事图像来呈现在中国门这一多样的文化, 在呼吁人们重视家的呵护, 注重邻里之间得和睦相处;在互动意义中注重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的运用, 目的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让观众意识到自身也是尊师爱道、不忘乡情;构图意义显示出制作者的用心把想要突出的通过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等来突出重点想要表达的意义。该公益广告是为了宣传中华文化中门的文化、情感与习俗, 主要是引起人们对家的重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让观众认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文化发扬广大, 为传承文化或习俗做出自己得一份力量, 本文的分析不仅为一些多模态文本的制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也有利于提升观众对多模态文本的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David Machin.What is multimodal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J].Orebro: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013 (10) :347-355.

[2]Mestre-Mestre E M.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A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73, 228-233.

[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London:Edward Arnold, 2004.

[4]Kress G,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fledge Press, 1996/2006.

[5]Kress G.Multimodality[C]//Cope B, Kalantzis M.Multilitera-cies: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C].London:Routledg, 2000:182-202.

[6]Martin Thomas.Evidence and circulartiy in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J].Visu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 2014, 13 (2) :163-189.

[7]李华兵.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3) :21-25.

[8]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OO7 (1) :1-10.

[9]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1-8..

[10]马宇琛.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宣传片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1]王红阳.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6) :31-34.

多模态话语环境下的英语文化体验 篇8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文化体验理论,英语文化体验

一、引言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同时使用多种符号工具表达意义或创造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 语言与其他符号资源各有所长, 相互协调, 形成统一的有机体, 一起构建整体意义。 Matthiessen认为, 语言内在本质就是多模态的, 语篇的媒介可以多种多样。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系统功能符号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话语中模态间的分工与整合。 Royce T (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的互补性, 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系统性。 我国学者对多模态话语课堂研究成果较为广泛, 包括多模态课堂PPT设计和运用效果 (张征, 2010) , 教师课堂的多模态话语 (张德禄, 李玉香, 2012) 及多模态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感染效果 (胥国红, 2010;张德禄, 王璐, 2010;刘秀丽等, 2013) 。 多模态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想和课程的多模态改革研究是近两年的研究亮点, 郭万群把间性理论作为多模态教学实践的哲学视角, 介绍了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模型, 可见构建多模态话语环境已成为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的趋势。 本文结合文化体验理论, 对多模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体验进行研究, 旨在为多模态话语研究探索新的视角。

二、文化体验理论与文化教学

Patrick R. Moran认为文化体验是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 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内涵、学生介入内涵的活动、预期或实现的结果、学习内容和师生形成关联的实质。

“文化体验”正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主要特色, 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外国文化的体验过程。 文化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 形成一种有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文化体验”。 “文化体验”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学生获得相关的文化体验之后, 通过交流自己的体验, 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积极的文化体验要通过积极的文化实践的教学实现。 可见文化体验观对英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三、多模态话语环境下的英语文化体验式教学

1.文化信息的多模态呈现

文化信息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产品, 包括物质产品、居所、艺术形态等。 虽然文化信息涵盖的范围很广, 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例如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家庭等, 但它往往是文化教学中最直接的内容, 也是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的内容。

在文化教学中, 对于文化信息的体验式学习, 最主要的任务是理解、识别和认知。 在掌握用于描述及识别文化信息语言的同时, 要有意识地分析文化信息在文化学习中的角色。 在英语文化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搜集色彩分明的图片, 插入恰当的音乐或歌曲, 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音像资料和外教资源, 下载与讲授文化内容相关的英文电影片段或纪录片片段, 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体验环境。

2.文化实践的多模态协同

文化实践主要包含运作、行为、场景化活动及生平经历。运作是指对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操作, 例如如何使用西餐餐具、英语国家日常礼仪、禁忌等。 行为指的是仪式化的交际实践, 比如问候、告别、赞扬等。 场景化活动是扩展性的交际实践。 生平经历指的是文化信息中人物的生平经历, 如人物传记、文学、电影中人物的生活经历等。 在文化体验式教学中, 文化实践的关键在于认知、分析、理解和体验, 对文化实践的教学往往难于文化信息的输入。

面对纷繁多杂的视听资料, 如果选择不当, 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削弱。教师要创设相关文化情境, 引导学生协作与进行会话实践等。 对经典的电影台词进行背诵, 在课堂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影片配音比赛, 经典的画面、熟悉的情节, 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故事中, 进入表演状态, 亲身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对经典的电影片段, 除了可以安排学生做Role playing外, 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 进行赏析。教师选择代表性的片段, 在播放片段前, 讲解其中的语句、短语、俚语及习惯用法, 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知识的能力。 练习与选段相关的题目, 启发学生思考, 组织课堂讨论, 使学生对影片情节、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充分理解和消化。 这种多模态的教学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体验。

3.文化意识的多模态培养

语言和文化具有动态性, 学生除了具有对课本文化内容的认知外, 还必须具备文化意识即指对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敏感度。 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不同点持“中立”态度, 不将交往中的差异归于个人问题, 而能理智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 对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来说, 培养文化意识的方式有很多, 外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尤为重要。 外语教师本人首先应有跨文化交际意识, 才可能从宏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己, 积极搜集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采用案例分析和任务型教学方法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学生应该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 在课外有步骤、有计划地广泛阅读有关中西文化的各类书籍, 以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各年级教师可以列出具体而翔实的阅读参考书目。另外, 欣赏英文原版电影、电视剧等是重要途径。 图书和影视作品的内容可采用分层法, 低年级适合侧重了解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人际关系, 以及规范化的社会制度等, 高年级则应侧重学习文化的内核, 包括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人们的行为规范。

四、结语

文化体验理论告诉我们, 文化教学不仅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 更要引导学生成为有意识的文化学习者、积极的体验者。 在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必须懂得该把什么带进课堂, 分析不同模态的协同作用, 同时也要分辨不同的文化学习结果。 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选择或构建不同的文化学习内容, 使学生真正在多模态教学中进行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Moran, P.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张德禄, 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1

多模态课堂话语的例示化原型研究 篇9

教师课堂话语是指将一部分上课时间用于发出指令、解释活动和核查学生理解的课堂语言。近50年来, 许多学者已经从各个语言学视角对课堂话语的特征和有效性展开了诸多有益的研究。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阈内, 就有Sinclair&Coulthard (1975) 、Halliday&Martin (1993) 、Francis Christie (2002) 等学者对课堂话语从阶和范畴语法理论、多层次理论 (词汇语法、话语语义、语域、语类) 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

Halliday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系统, 进而形成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许多学者已将其语言理论延伸到其他符号模态的意义领域, 如图像、建筑空间、音乐、肢体语言等。然而, 课堂话语生成是通过不同符号模态 (语言模态、肢体模态、视觉模态等) 协同实现的 (Kress, G.Ogborn, J.&Martins, I.1998) 。多模态课堂话语已经成为一个重点课题。

课堂话语涵盖了口语、肢体语言、图像、声音、空间等模态,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的课堂话语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在此采用Victor Lim Fei (2011) 的教师课堂话语的分类法, 即分为口语、肢体语言和空间语言。本文在多模态课堂话语研究的基础上, 探究多模态话语的例示化原型及其分析路径。

一、文献研究

(一) 原型研究

1. Wittgenstein的“原型论”

Wittgenstein (1958:32) 提出“家族相似”的概念, 以体现这些相似度———“我们发现一个相似度既重叠又交叉的复杂网络:有时整体上相似, 有时细节上相似”。家族相似的概念较早为认知科学的原型理论提供了有力解释。Labov和Rosh将具有家族相似的“自然范畴”界定为“原型范畴” (原型, 意指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 (转引自Bingjun Yang, 2011) 。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 (1999:72) 指出, 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概念从哲学角度为范畴化提供了启发。

正如杨炳钧指出, Wittgenstein的语言哲学思想构成了系统功能语言的一大哲学根源 (转引自Bingjun Yang, 2011) 。Wittgenstein并没有在后期的论著中采用原型概念, 而是用家族相似去描述出现在语言世界中的共性特征。杨炳钧重申Wittgenstein的“原型”的核心意义是家族相似性, 不是所谓的“原始模型”;为避免歧义, 建议采用现实原型 (Actual Prototype) 和理想原型 (Ideal Prototype) 加以区分;现实原型相当于最佳样例;理想原型是根据事务频繁出现的共有特征整合而成的抽象概念;现实原型与理想原型本质属性是一致的, 具有归纳性、动态性、经验性、归约性、抽象性、整合性、优先性、可扩展性 (转引自Guowen Huang, 2011:63) 。

“原型”概念, 无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还是认知语言学领域, 都发端于Wittgenstein的哲学思想。分析原型一定要以“家族相似”为核心。语言只有被使用才有生命力, 语言在人们使用过程中, 围绕相对不同的语言域形成不同的“家族”, 而那些体现一个家族的共性特征就是我们的目标追求。因直观需要, 我们才赋予一个现实自然标的来表征这些共性特征———“原型”。

2. 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的原型论

Halliday, M.A.K (1961:254) 提出, “无论在何种抽象程度上, 相似度当然是一个渐变群, 是一个涵盖了从‘具有一切共同点’到‘没有任何共同点’的渐变群”。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 (1999) 使用“原型”表示一些具有较高抽象度的事物, 不过处在一个从最概括到最精密的渐变群之中。

Martin J.R.&Matthiessen (2010) 、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 (1999) 并未利用原型范畴理论, 而是另提出类型学和拓扑学互补的概念以描述语言现象, 并通过这些类比来解释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设想一个河流系统, 发端于一汪泉水, 既可以顺畅地流入不同的河床, 也可以分叉进入另外的河流, 并沿着海岸线逐渐隐迹, 见图1。通过运用这些尺度, 类型之间的语义空间可以分级或者渐变化。

另外, Halliday (1975) 设计了一个语言进化的阶段本体发生模式, 尤其在儿童学习如何去学方面;并将语言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原型语言阶段 (初级符号) 、过渡阶段、语言阶段 (高阶符号) , 每个阶段均体现了儿童学习能力的重大进步。Martin J.R.&Matthiessen (1991, 2010) 也尝试将语义发生与类型学和拓扑学联系起来, 并宣称“语义发生时沿着拓扑学的维度开展, 其中一些变化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时不时重新考虑我们的类型描述”。

无论是拓扑学与类型学的互补思想还是语言进化论, 我们发现这些社会符号的核心呈渐变化, 各类型社会符号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而是处在渐变化之中, 只是在不同的规定分界内, 会有相对代表一些共性的社会符号形成一个积聚群。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学者似乎运用“原型”的意义来表征那些发端于最普遍特征的具有较高抽象度的社会符号资源, 而没有解释这里称之为“原型”的缘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学者关注焦点在于使用中的语言, 往往分析出现在例式化语境下的“原型”, 这也正体现了Wittgenstein“语言即使用”的哲学论断。

(二) 例示化研究

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 (1999:327-328) 曾论述了实现化、例示化和精密化这三个概念, 而Halliday (2008) 在《语言的并协与互补》一书中先后论述了语法与词汇的互补、系统与语篇的互补、口语与书面语的互补, 并将这三种互补关系分别对应到精密化、例示化和实现化这三个概念上来。例示化, 指的是在语言的整体系统潜势和例式语篇之间的渐变群, 处于渐变群之间的是各种语域和语码。系统和语篇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而是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察者不同的立足点去看。Halliday (2008) 运用气候和天气来解释例示化, 天气是气候的例示化, 气候是天气的系统;例如, 这儿只有一组天气, 当我们以例式方式经历时, 我们称之为天气, 即气象学上的“语篇”;当我们从长远来看, 以建立和解释气候隐含的规律时, 我们称之为气候, 即气象学上的“系统”。

例示化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上均可以实现。Halliday (2008:82) 提及了例示化与层次化的交叉矩阵, 认为语篇 (text) 是系统 (system) 经过语类和语域制约后生成的例示 (见表1) 。

J.R.Martin在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层次关系时, 明确指明层次关系有三种:实现化 (realization) 、例示化 (instantiation) 和个性化 (individuation) , 而且这三种层次关系和语义发生学的三个时间段紧密相连———种系发生 (phylogenesis, 种系统的进化) , 个体发生 (ontogenesis, 个体的系统发生) 和语言发生 (logogenesis, 系统的例示化) 。J.R.Martin (2008) 在此基础上又特别注重例示化、实现化和个性化的互补性功能 (如图2) , 提出例示化需要进一步阐释, 关注耦合 (coupling, 横跨各系统的意义联结) 和积聚 (commitment, 例示化于特定文本中的意义总量) , 而且认为积聚可能是最容易阐明横跨各模态之间的文本和图像关系的, 由此, 我们用积聚度 (degree of commitment) 来表征各例示之间的关系。

J.R.Martin (2008:31) 改进了例示化层级模式 (如图3) , 例示化层次的最顶端是具有概括意义潜势的系统, 然后是具有次意义潜势的语类、语域和不同的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又有不同的具体文本, 不同的具体文本又具有不同的主观性解读。J.R.Martin并运用此模式分析了评价选择 (语气、判断、欣赏等) 如何体现在媒体和历史话语中。

Kok-Sing Tang (2013:24) 则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多模态例示化层次模式 (如图4) , 探究概念意义是如何在科学话语中被识解的。在此例示化层级中, 最高层是多模态系统中语音及所有模态的总体潜势, 其次是多模态域中的语类和语域, 然后J.R.Martin的语篇类型在此系统中对应主题类型 (thematic pattern) ———一个可重复、具有典型意义的共享符号关系类型, 并可以以各种形式例示化。主题类型之下就是多模态例示, 而多模态例示又是由例示语境参与者不同的主观解读的。

正如Kok-sing Tang (2013:24-25) 所言, 假如将Martin的例示化层级模式概括到其他任一模态 (如视觉模态) 中, 同样可以将一个文化域的视觉系统视为是由其中每一个图像例示积聚而成的总体意义潜势, 也可以对视觉语法与Halliday对语言的社会符号研究相对比, 尽管会有所不同。但恰如Lemke (2002) 和O’Halloran (2000) 在论及科学语言中所述, 语言、数学象征、视觉图像在科学话语演变史中是共同进化的, 一并起到建构科学的世界观的功能。

Halliday, Martin先后对单模态的符号语言进行了很多例示化研究, 并深刻剖析了与实现化/层次化、例示化的关系。Halliday一直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 而社会符号当然包括口语、书面语、视频、音频、肢体语言、空间语言、图像等各种模态。

因而, 将语言和其他各种模态积聚到一个概括性系统中,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本文是为了分析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例示化原型, 因而采用kok-sing Tang (2013) 的多模态例示层级模式, 也是为了更好地界定多模态例示化原型。

二、多模态话语例示化原型的界定

(一) 例示化原型的本质

笔者基本认同Bingjun Yang (2011:63) 的观点, 用现实原型和理想原型对原型这一概念进行区分, 不过在多模态话语下, 处于例示化末端的多模态例示解读 (interpreting) 也是总体意义潜式例示化下的产品。正如Halliday将系统和语篇类比为气候和天气那样, 气候是对天气模式的概括, 天气是气候走势的实际例示。诸多多模态解读正是在多模态一个文化域总体意义潜势的例示化。可以这样讲, 现实原型和理想原型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系统和语篇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揭示多模态语境下的原型, 我们建议采用例示原型 (Instantiated Prototype) 解释多模态话语中的现实原型, 为谨慎起见, 我们暂不使用“系统原型”。

如前所述, J.R.Martin为进一步解释例示化, 提出耦合 (coupling) 和积聚 (commitment) 来分别特指横跨各系统的意义联结和例示化于特定文本中的意义总量, 可用积聚度 (degree of commitment) 来描述例示化原型与其他例示之间的关系。

例示化、层次化、个性化是互补统一的关系, 例示化体现于各个层次 (语境、语义、词汇语法) 之中, 例示化原型也是体现在各个层次之中, 这里突破了狭义范畴论的限制。由于多模态话语中各种模态以多种形式协同出现, 在不同的层次中, 例示化为不同的情景例示、意义例示和表达例示 (表达用来阐释各模态语法) 。

(二) 多模态例示化原型例析

将多模态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离不开O’Toole (1994) 和Kress, G., Van Leeuwen (1996) 的建设性研究, 他们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传统将这项研究推广到各类语篇的研究中。其中Lim Fei Victor (2011:161-193) 就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 (SF-MDA) 的视角对教师话语进行了详细研究, 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用的符号资源主要是语言、肢体语言以及空间 (教师的定位和移动) 。肢体语言分为沟通姿势 (细分为语言独立姿势、语言呼应姿势、语言依附姿势) 和行为姿势 (Lim Fei Victor 2011:161) , 如图5;空间分为权威空间 (Authoritative Space) 、个人空间 (Personal Space) 、监督空间 (Supervisory Space) 和交际空间 (Interactional Space) (Lim Fei Victor 2011:199) 。

下面我们就三种符号资源进行例示化原型界定。如我们要教会初二学生“Do you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那么词汇句法层面的系统就是关于如何表达“climbing mountains”这样一个意义潜势, 其在主观化解释 (interpreting) 端的例示主要有: (1) 单一模态:“Do you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并用手脚做出爬山的动作; (2) 多模态协同表达———四种位置空间结合语言和姿势模态, 形成不同区位的协同表达。教师可以在教室不同的位置 (讲桌后、讲桌旁、讲桌前、学生中间、教室后方) 纯口头语言授课, 也可以在任一空间位置声形并茂授课而形成多模态协同的例示。结合不同的主观解读, 会形成多达几十种的例示化形式, 按积聚度 (承载的意义量) 进行分布。而由系统例示化而来的诸多例示, 就在教师的原型例示话语表达 (text as wording) 周围形成一个例示家族群, 而原型例示话语就是在此教师群体内体现归纳性、动态性、经验性、归约性等特征。

三、结论

Wittgenstein在其论著中一直没有采用原型这一概念, 但使用家族相似来描述那些语言世界中的共性特征。按照有关原型思想的开拓者Wittgenstein和实践者Rosch等人的探讨, 原型显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Bingjun Yang 2011:63) 。而现实原型和理想原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种种误解。由于语言是一个由口语、书面语、声音、图像、姿势、空间等多种模态构成的社会符号系统, 其在各个层次上均可以例示化, 而按照一定积聚度分布的各种模态例示在各个层次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例示家族群, 我们提出例示化原型 (而非现实原型) 就是用来标识那些具有共性特征的具体例示 (主观解读) 。而且各个层次例示渐变群中, 其末端的各种例示是基于家族相似的共性积聚而成的, 并非是局限于所谓的狭义范畴之内。笔者仅就多模态课堂话语的例示化原型进行了探究, 对教师的多模态共生的例示话语进行了简短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 运用多模态语料库分析软件对教师的多模态话语的有效性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例示化原型关照下的有效话语, 旨在促进教师课堂用语意识的提高。

摘要:通过对Wittgenstein的有关“家族相似”等哲学思想的研究, 认为其所谓的“原型”是高度抽象的。基于Halliday, J.R.Martin, Kok-sing Tang等学者有关例示化研究的论述, 认为Kok-sing Tang提出的多模态例示化层级模式适合分析多模态课堂话语的例示化原型, 得出例示化原型是用来标识那些具有共性特征的具体例示 (主观解读) , 而按照一定积聚度分布的各种模态例示在各个层次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例示家族群的结论。

教师多模态话语 篇10

语言作为一门运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在能识读这门语言相关的多种模态的情况下才能高效的学习和真正的运用。单一模态的语言灌输并不能有效地培养这种能力。而多模态话语引导外语学习者主动识读多模态中蕴含的知识,使其有能力解释符号和图像,帮助他们营造出一个不仅能识读语篇信息,同时也能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工具构建与他人互动的语言环境。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多元识读能力成为衡量外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可见,多模态话语理论对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进而对整体外语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1 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多媒体在提供诸多方便快捷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话语形式和相应的话语特征。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模态(如声音、文字、图像)、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来传递信息的表达形式。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欧美已被应用于语言学习的研究中。新伦敦小组指出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multiliteracy)和多模态意义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Royce,T.(2002)分析了各种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和多模态的协同性等。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在国内尚在初始阶段,其中胡壮麟的“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区分了多模态符号学与多媒体符号学的不同之处,顾曰国则阐释了利用多模态构建语言学习过程对语言学习产生的效应。

2 利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提升外语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

2.1 在短时间内形成提升多元识读能力的意识

首先,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教师对多模态语篇和多元文化的解读,快速识读语篇内的多模态,熟悉多种模态之间的关系,关注文化细节的内涵。这里,针对教师采用的不同模态,学习者如何采取相应的识读策略具有一定难度。

其次,多元识读能力涉及的因素较多,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语言输入与输出方面的调查和测试,了解到传统的思维和单一的识读方式的局限性,进而利用多模态话语培养多元识读意识。

2.2 在多模态话语环境下提升外语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色彩、表情等符号资源来激发视、听、说、触等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便可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培养多元识读能力。此外,外语学习者可以在头脑中把语篇的印刷体式、语言符号和语言讲授者的眼神、表情、四肢动作等身体语言符号紧密联系,并有机结合。

3 培养外语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意义

3.1 激发学习者应用语言的主动性,加深语篇理解

新媒体时代下,许多语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系统构成。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可以通过批判性框定和改造式操练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现代语篇中的多模态符号生动、有效地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者一旦具备多模态识读能力,便能从多角度审视同一语篇,分析由不同符号系统共同构建的意义,领悟语篇作者采用不同模态的意图,近而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达到语言阅读的真正目的。

3.2 增强跨文化意识

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要求掌握语言技能本身,还要对外语国家的多元文化进行阐释、吸收和比较。胡壮麟论述多模态识读能力的九个层次时指出:只有分析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符号模态,批判式解读语篇信息,学习者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不同群体的特点,从多角度探索世界。在掌握语言本身的同时,全面准确地体会到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因素,宽容而灵活地处理文化差异,加强对本国文化的认知与反思能力。这种分析解读的过程恰恰是跨文化意识增强的过程。

[1] Halliday,M.A.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1973.

[2] H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

[3] 顾日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4] 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5]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英语演讲实训 篇11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演讲,后续课程,终身学习能力

一、引言

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来以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普通英语教学) 模式为主, 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近年来, 大学英语在课程地位上仍旧是必修课, 但在必修年限上已经出现缩至一年的现象。如何做到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给学有余力并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英语后续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不应该局限于语言基础课程的范畴, 它更应该是着眼于素质、文化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因此,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塑造和提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下的英语演讲实训可以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战演练、集训等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后续自主学习的热情,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作为交流的渠道和媒介, 模态 (modality) 是一系列的符合系统, 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多模态 (multimodal) 话语即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顾曰国:2007) 。当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清楚交际者意义的时候, 利用另一模态来强化、补充、协同、调节, 从而做到更加充分, 或者尽量充分地表达意义, 以此达到话语交际的目的。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进步, 多模态话语交际方式日渐普及,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兴起了多模态话语分析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 它弥补了Harris话语分析仅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的不足。系统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Martin将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分为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其中, 文化层面是首要层面, 决定交际的形式、技术和传统;语境层面由话语范围、方式和基调构成;内容层面包括意义和形式, 即话语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谋篇意义和实现意义的一系列表意形体和系统;表达层面体现在媒体的使用上, 包括语言类和非语言类。

国内多模态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胡壮麟 (2007) 讨论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朱永生 (2007) 从四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陈新仁 (2011) 探讨了多模态分析法应用于语用学分析与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德禄探讨了设计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地位, 以及多模态语篇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倾斜于应用性, 如分析广告、海报、徽标、新闻访谈、商务谈判和庭审记录等。在教育界, 学者倡导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一线教学, 如张德禄 (2009) 分析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下的多模态话语理论和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顾征 (2012) 论证了教材、教学课件等多模态应用的可行性。这些成果都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下英语演讲实训课的开设做出了有力的指导。

三、演讲实训

演讲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 就某一问题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 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 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真实的社会活动 (刘德强, 1996) 。作为一门课型, 公众演讲课是西方高校的一门传统课程。例如, 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开设的与演讲有关的课程多达23门, 向全校学生开设, 不限年级专业。在国内, 演讲课程普遍由中文或传媒专业以汉语言开设, 主要面向文科学生。近年来, 英语演讲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兴起。为达到《教学要求》中对语言综合能力,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最高要求, 高校一方面对内开设英语演讲的选修课程, 一方面向外输送选手参加全国大型英语演讲比赛。因此, 介于普通演讲课程和参赛之间的一种新型课型应运而生, 即演讲实训。

1. 演讲实训与演讲课程

演讲实训有别于一般性的演讲课程, 如下表所示, 它有着特定的教学对象、内容和目标。

如图1所示, 演讲实训的授课内容围绕着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赛程设置和比赛形式。它以参加比赛为短期目标, 将语言作为单纯且唯一的工具, 积极地为学习者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演讲实训的优势体现在: (1) 人均英语实践时间多, 做到了个性化指导; (2) 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除课件外, 利用了网络、多媒体等影音设备; (4) 以英语为介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化敏感度、归化与异化; (5) 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增强, 具备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和思辨能力。

2. 多模态话语框架下开展演讲实训

教学者在单一的模态面前无法达到充分的教学效果, 可利用其他模态来强化、补充、调节、协同, 达到更加充分, 或者尽量充分的教学效果。就课程特点而言, 英语演讲实训本身就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等形式系统的协作下进行的。多模态理论框架为实训提供多通道的话语意义表达方式, 既丰富了教学手段, 又优化了课堂教学。与单一模态相比, 多模态手段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演讲实训课的优势, 呈现个性化教学手段。因此, 演讲实训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能够将内容与形式实现整合的表达层面和媒体层面。

如图1所示, 演讲实训教学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 从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上, 为学生创造了接近真实语境的集训环境。它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 与纯语言类课型相比, 教学手段上升到了集语言、视觉、听觉、感觉等相互补充促进的有效层面。媒体运用上, 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并用,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纠正等纯语言手段夯实基础, 辅以半语言的问答环节模拟训练。反复演练不断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官, 加深理解记忆, 迅速提高实力。

以我校参加“外研社杯”和“21世纪杯”演讲比赛为例, 学生经校内选拔后开始演讲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备战中, 学生共经历撰稿、改稿、背稿和Q&A四个环节。如在撰稿阶段, 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为主, 除语言技能本身外, 学生还需具备良好的文献搜集归纳能力、观点态度的辨别判断能力和社会热点的捕捉分析能力。授课时, 教师可通过案例法, 播放影音资料, 再结合讨论法、讲解法等, 融合了多种模态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开篇布局的故事法、引用法、设问法等可作如下操作:首先, 播放有代表性的往届选手录像的开场白, 要求学生说出所使用的方法;之后, 分组讨论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这比单一模态的书面阅读形式更加立体直观, 学生领会得更深刻。俗话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对于演讲实训而言, 关键环节不是稿的结尾部分, 而是陈述环节 (delivery) 。演讲与写作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演讲要以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传达思想。为在比赛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陈述环节的训练必须精益求精。因此, 演讲实训的排练 (rehearsal) 就尤为必要。教师利用录像机、计时器等教具, 结合发音、语调、肢体语言、手势、陈述等示范教学, 积极营造交互式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共同推敲各个细节。拍摄每次排练, 通过回放指出不足;计算各段落的用时, 判断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演讲实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学生不但是教学活动的对象还是参与者。角色的多元化赋予学生批判式的思维意识, 从文章内容、行文结构到陈述方式都彰显个性, 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

从媒体的角度看, 各种不同的非语言媒体, 特别是现代技术媒体, 为演讲实训提供了大量新的可选择方式。在多模态话语中, 不同模态的话语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下的英语演讲实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战演练、集训等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后续自主学习的热情,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多年来, 我国的英语演讲课程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 或是辅助第一课堂的非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如果演讲实训普遍升格为不可或缺的后续课程, 将实现从幕后走到台前的飞跃, 是提升学生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 .

[3]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

[4]张德禄.论多模态话语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 2012, (1) .

[5]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话教学, 2007, (4) .

[6]刘德强.现代演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7]陈新仁.多模态分析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外语, 2011, (9) .

[8]任雪莲.话轮转换应用于外语文化会话教学的策略研究[J].大家, 2010, (12) .

[9]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 2009, (4) .

上一篇:人才提升途径下一篇: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