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家庭教育研究

2024-07-13

明人家庭教育研究(共6篇)

明人家庭教育研究 篇1

1 研究对象与过程

本研究的对象为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个骨创病人家庭, 其纳入标准为: (1) 病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 已婚; (2) 临床诊断为骨折、多发伤; (3) 病人至少与一个以上的直系亲属生活在一起; (4) 病人及家属无精神疾患; (5) 家中无人因患慢性或严重疾病而影响家庭正常生活; (6) 自愿参加本调查。在病人出院后2周内对于病人和家属进行访谈, 回顾受伤及住院期间家庭情况, 访谈时间在1.5~2个h, 第1次访谈如有遗漏或疑问再次与病人进行联系, 进行补充访谈。

2 本文试验结果

当家庭成员受伤时, 整个家庭将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 如对创伤预后的担忧、焦虑、对一些致伤因素的愤恨、对出现伤残的悲伤、感觉到经济压力等等, 整个家庭的活动常常因病人的受伤而改变, 就此陷入危机状态, 家庭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影响病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 (1) 独立性下降。调查中发现, 85%的病人在受伤后, 病人会变得敏感, 非常介意家庭成员对他的行为和态度;家庭成员也会因为患者的病人身份而变得比平时更加宽容, 尽量顺从他的一切要求, 对于事物的评价可能会失去客观性, 缺乏理智。如由工伤或车祸造成创伤的病人, 他们对于受伤事件呈现的是负性认知, 有时会迁怒于人, 对事件相关的人或事表现出愤恨等情绪。此时家庭成员的看法和观点基本都会与病人一致, 以最大程度地表现对病人的同情, 求得整个家庭的一致性。 (2) 相互依存性提高。病人受伤后, 最需要的就是亲情和爱, 需要家庭成员的关怀。此时, 家庭几乎都会毫无例外地把生活的重心和全部精力都转移到对病人的照顾中。即使家庭在过去可能有其他的问题或矛盾 (如感情不和) , 但是在家人受伤后, 显然它已经被忽视。随着病程的延长, 调查中发现。50%的家庭内外资源耗竭, 照顾者也出现疲劳, 出现亲密性的下降。 (3) 沟通能力下降。调查中发现, 从病人受伤住院开始, 为了让病人安心养病, 家中的决策过程都自然而然的将病人排除在外 (除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 病人和家属双方都觉得讨论少了。同时,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病人和家属都在掩饰自己的痛苦和情绪, 因此非言语沟通方面在对于传达信息的判断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 提升骨科创伤病人家庭动力学的措施

3.1 提倡病人自我护理

骨科创伤病人家庭独立性下降主要表现在病人对于家人的过分依赖, 因此, 护士除了教育病人要自我护理, 也要教育家庭“什么事都替病人做”并不能达到让病人迅速康复的效果, 要给病人自我护理的机会, 这样既有助于保持病人未受伤部分的正常功能, 也有助于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念。

3.2 鼓励病人家属间情感表达

研究显示骨科创伤病人家庭的相互依存是增强的。家人的关怀、照顾, 如配偶、子女及其他扩展家庭中的亲属陪伴或探望, 经常与病人交流、询问需要, 帮助病人按摩增加其舒适度等都会使病人在主观上得到满足。由于中国人个性特点中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属在陪床过程中往往更多地采用付诸行动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病人的关心, 缓解他住院期间的焦躁情绪。

3.3 鼓励家庭利用社会支持

个别病人和配偶有时会担心自己会为亲戚朋友带来负担, 因此不愿意与家庭的外部资源建立联系。对病人和家属的调查证明, 绝大多数病人都希望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时一直有一名亲属陪在身旁, 护士以及护工并不能完全替代家人。但在受伤后, 配偶要兼顾上班工作、在医院照顾病人、在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等多项任务, 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支持, 必然会迅速发生抑郁、慢性疲劳, 以及社交孤立等改变, 身体症状、自尊及舒适状态下降。因此护士应当对于家庭的主要照顾者给与情感支持, 鼓励病人及家属在受伤以后迅速寻求支持, 而不是一味的将所有工作都包揽在自己身上。

3.4 教会家属适当采用非语言沟通形式

非语言沟通, 如表情、肢体语言等可以更好的表现人际关系, 能够迅速传达亲近、鼓励、关心等意思。当病人由于病痛不愿与家属沟通时, 适当的抚摸、眼神交流、握手都可以达到安慰病人, 表示关心的效果。在沟通过程中, 应适当缩短沟通双方的空间距离, 因为空间距离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双方的心理距离, 距离过远会直接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

3.5 允许病人免除原有角色的部分职责

很多病人受伤后对于自己不能完成原有角色功能感到沮丧和愧疚, 因此护士应当首先帮助病人及其家人认识到, 由于创伤病人自身及整个家庭的任务发生了改变, 盲目坚持原来的角色模式有害无益, 不利于病人的康复以及家庭功能的调适, 应作出相应转变。其次, 指导病人及其家人了解现在的角色要求, 并互相理解, 具体的方法如角色转换, 帮助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明确当前的角色要求, 从而根据要求进行适应和转变。角色转换指家庭成员互扮对方, 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及需求。

参考文献

[1]钱逸英.家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 (9) .

[2]刘素珍, 李小萍.家庭评估模式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3 (9) .

明人家庭教育研究 篇2

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提高全民素质,加大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力度,扩大家长受教育的覆盖面,广泛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努力开创我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要做好社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组织一支社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二、确立社区家庭教育目标:教育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科学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向家长们宣传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家长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全面提高家长的素质,让他们用科学的家庭气氛,从而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使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事、做人。

三、深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播成功的教子方法和经验,普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知识。

四、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切实依法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依法施行家庭教育。

五、让家庭积极参加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创造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环境,达到社区家庭二者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六、大力推广0—3岁的散居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经验,使各家长们意识到教育子女要从0岁开始,要从小做起。

七、进一步关注对特殊儿童(如残疾儿童、问题儿童等)、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等)和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做到情况明,数字清,有名册、有统计。

XX社区居委会

糖尿病人家庭护理综述 篇3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50-02

1 合理饮食[1,2]

合理饮食可延缓食物的吸收,调节血糖,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也是病人最易忽略的问题。病人在家里应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严格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少量多餐,尽量不吃甜食,食用一定量的粗食,如荞麦、玉米等。多吃粗纤维、绿色蔬菜及含糖类低的水果,如绿豆芽、黄瓜、西红柿等。若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在两餐之间和睡前加餐,以防止发生低血糖。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食盐用量每日<6g,如同时合并高血压的病人食盐用量每日应<3g。再则,要限酒戒烟。

2 正确使用降糖药物[3]

2.1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大致可分为磺脲类和双胍类。根据其药理作用不同,病人要正确安排服药时间。磺脲类如格列本脲,应在餐前30min服用;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则在餐后服用;阿卡波糖要与第一口饭同服。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2.2 学会保存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胰岛素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避免受热、光照和冰冻。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剂量要准确无误,注射后停留8~10s才能拔出针头,注射部位取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和臀部,一天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防止出现硬结,每天更换注射针头,注射部位皮肤用75%酒精消毒,如发现皮肤破损感染及时就诊处理,根据不同的胰岛素选择吃饭的时间,否则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3 参加适当的运动,保持乐观的情绪[4,5]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轻体重,改善血糖情况。最好运动时有人做伴,并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应在餐后1~1.5h运动,空腹及感觉不适时不宜运动,结合个人的爱好和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快走、打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方式,避免高强度运动,注意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忌过分焦虑、听之任之、病急乱投医,要自我调节,学会移情,平时多参加活动,如在家养养花草、金鱼、小鸟,与同龄人下棋,去附近郊游,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忧愁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原因,所以要有一颗喜乐的心,多想一些愉快的事,疾病之路也可以变得多姿多彩,一样可以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4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4.1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保持良好的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多呼吸新鲜空气,适度的晒太阳,但要防止暴晒,被褥、衣服、鞋袜要常晾晒;高血糖使体内水分丢失,易出现缺水,故要多喝水;勤洗澡,勤换内衣,以全棉衣物为佳。积极预防糖尿病足,鞋袜不易过紧,定时修剪指甲,不要过短,经常检查脚底、脚趾及脚趾之间有无鸡眼、水泡、外伤,足部动脉有无搏动,洗脚水不易过热,以免烫伤。

4.2 学会使用血糖仪 血糖仪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帮助病人监测血糖的好帮手。嘱病人或家属买正规厂家的血糖仪,指导正确使用方法,知道正常的血糖值和测量的时间,并记录每次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作为门诊医生帮助病人调节胰岛素和药物的依据。

4.3 掌握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和简单的自救方法 糖尿病病人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极易出现低血糖。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饼干,一旦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手足麻木等低血糖情况,立即服用,轻者可立即缓解症状,重者也可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5 门诊随访

定时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化验检查,能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调节用药,使血糖控制在安全区域。如出现视物模糊、手足麻木或刺痛、用力时胸痛、伤口易感染或溃疡经久不愈等危险信号应及时就诊。

6 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知识讲座

病人在家里可以订阅一些通俗易懂的糖尿病杂志,参加医院组织的糖尿病讲座和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相关问题,与其他糖尿病病人交流沟通,获得信息,以利于更好的治疗。

总之,通过合理饮食、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参加适当的运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门诊随访、阅读相关书籍等家庭护理,使糖尿病病人建立了健康行为,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文华,李磊.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J].中国全科医学,2001,4(6):423.

[2]焦广宇,蒋卓勤,主编.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9-212.

[3]王艳梅,主编 .老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3.

[4]南登崑,主编 .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9-310.

[5]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

明人家庭教育研究 篇4

一、家庭教育不一致, 父母互相抱怨, 甚至长辈也进行干涉。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 有的父母观点不一致, 甚至截然相反, 导致双方互相抱怨。尤其在孩子出了问题时, 丈夫抱怨妻子, 妻子抱怨丈夫。甚至于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进行干涉。教育的不一致, 让孩子感到茫然, 不知所措, 教育效果当然就可想而知了。

采取何种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 双方都应该进行仔细思索, 交流沟通, 达成一致意见。在孩子出了问题时, 更要冷静地分析原因, 找出根源, 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 一味地抱怨, 一味地互相指责, 只能使问题越来越复杂, 不但没有好的效果, 反而会使教育的效果与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记得有人说, “问题留给愚蠢的人去抱怨, 而由聪明的人找方法去解决”。作为孩子的父母, 一定要记住, 沟通交流是桥梁, 解决问题是根本。当教育方式观点相左时,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双方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而不是争吵和抱怨。

二、在学习目标上单纯采取奖励的方式, 使孩子形成“物质化心态”。

为了让孩子达到学习目标, 尤其是为了考高分, 取得好名次, 家长采取了物质奖励的方式, 承诺孩子某次考试考好了要给多少钱, 或者是买什么玩具等等, 刺激孩子学习。这种方式, 不仅容易让孩子养成没有奖励就不认真学习的不良的“物质化心态”, 而且容易使孩子沉迷于物质享受。这种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尽管现在的生活条件很好, 给孩子的奖励在家长眼里既是经济可以承受的, 又是家长非常愿意的。但是, 这种方式却养成了孩子的不良心理, 家长应该站在非物质的角度, 给孩子讲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是将来自己成才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的基础, 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这样才能让孩子净化思想, 拥有认真学习的长久动力。

三、让孩子参加太多特长班, 孩子失去了自己快乐的童年。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为了让孩子成为无所不通的“全能选手”, 父母让孩子参加了太多的特长班。大多数孩子参加了周六周日的特长班, 失去了休息日, 更有甚者, 有的孩子除了周六周日, 还参加了周一至周五晚上的特长班!每天除了学校的作业外, 还有特长班的作业。本来属于休息的时间, 但孩子却奔波于各种特长班之间, 课业负担太重, 苦不堪言, 失去了本来应该充满欢笑的欢乐童年。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轻松的, 没有负担的, 是欢乐的, 充满阳光的。然而, 参加太多的特长班, 剥夺了孩子的这一切。让孩子掌握一两门特长, 既让孩子有了业余爱好, 又促进了孩子自身的素质潜能, 这当然是好事。但想让孩子成为样样精通的“全能选手”, 这种做法未免有些过激了。俗话说“样样通, 样样松”, 什么都想学好, 其实什么也学不好。作为家长, 应该认识到这个道理, 让孩子掌握一门特长就足够了。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让孩子拥有一个欢乐的童年。

四、对孩子限制太多,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束缚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有教育专家研究发现, “家长对孩子用得最多的字是‘不’字。比如:不能, 不行, 不许、不可以、不应该等命令语言。”家长的这些用语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他们从自身的认知能力出发,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做法要求孩子怎样做, 对孩子的限制保护太多, 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使孩子养成了被动的听命而行的习惯, 在遇到事情时不知道怎么办, 甚至出现受到挫折就承受不了的现象。

家长对孩子因为关爱而事事都保护,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限制保护太多, 就适得其反了。孩子因为生活经验有限, 在做事情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挫折, 这是正常的。但因为怕孩子出现错误就限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不给孩子锻炼、思考和选择的机会, 就会使孩子在做事情时缩手缩脚, 畏首畏尾, 更容易出现错误, 更容易遇到挫折。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不要过分的限制他们, 应当放手让他们做事情, 自己处理问题。可以有计划的设置困难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 帮助孩子在失败时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的办法, 增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抗挫折的自信心。

五、注重考试分数, 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当前很多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 注重考试分数, 却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家长们的眼睛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 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开发智力, 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特长班, 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行为规范, 和老师交流时也只关心学习成绩, 不问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品德表现, 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重知识轻品德的教育偏差。

在教育上, 讲的是先做人后成材。孩子的成才是有条件的, 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德”和“才”二者缺一不可, 而“德”为先。如果只是学习成绩好, 思想品德却很差, 那是成不了大事业的,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 要高度重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 不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要培养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要注意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 做到言传身教, 让孩子不要只关注自我, 还要关注他人, 帮助他人。

六、缺乏沟通, 缺少理解, 不能转换角色设身处地替孩子想想。

孩子是怎么想的, 想要做什么, 有的家长未必能了解, 主要是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 缺少理解。家长们用大人的尺寸去丈量孩子, 用大人的处事方法来看待孩子, 有时候遭到了家长的不解, 孩子感到很委屈很冤枉, 长而久之, 孩子就不和家长说心里话了。

车让人家庭承诺书 篇5

“车让人”是对生命的尊重。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就发布了最新通报数据,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呼吁“车让人”,不仅能重新唤起社会对生命的尊重,重新拾起中华五千年礼让的传统,重新构建更加文明的交通风气,还能够带动文明城市的创建,推动养成文明交通行为和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本人愿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抵制交通违法,摒弃交通陋习努力争当文明西安人。

在此,我郑重承诺: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摒弃交通陋习,抵制交通违法,坚决做到谨慎、安全、文明驾驶。

二、牢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从我做起”的理念,不超速行驶,不超员超载,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开车不接听手机。

三、遵守交通规则,不翻围栏、闯红灯,肆意在斑马线穿行,遵守交通信号,系好安全带,不闯红灯,不抢黄灯,不违反交通标志标线规定。争做“车让人、人守规”的文明公民。

四、增强文明交通意识,做到按道行驶。自觉礼让行人,不争道抢行,不随意变更车道,不抢道猛拐,不向车外乱扔杂物。

五、维护公共秩序,做到按位停车。确保停车有序,不违法停放车辆,不影响别人正常通行。

六、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规范。市区、学校不鸣喇叭,不乱开远光灯,遇路面积水减速慢行。

七、恪守司机职业道德,严格操作规范。随车携带好相关证件;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持车容整洁。

八、听从交警指挥,服从交警管理。如有交通违法,自觉接受处罚,主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九、争当文明交通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及交通安全公益事业,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承诺人签字 学生(签名):

年级

家长签名:

老年人家庭护理及用药探讨 篇6

为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每个家庭的亲属都应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以及生活特点, 掌握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和用药的基本知识。

1 家庭护理

1.1 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

随着身心方面、生活环境、社会角色、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削弱, 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多样。性格开朗的老年人能遇事豁达, 保持乐观情绪;而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心情积郁、气机不畅, 使潜在疾病有所发展。这就需要亲属们安慰、体贴、关心、理解他们, 解除他们的忧郁,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娱乐场所和保健器械, 以保证老年人的娱乐和体育锻炼, 用高雅的兴趣填补生活的空虚, 使他们心情舒畅地生活, 再加上医疗保健的作用, 使他们身体更加健康。

1.2 掌握老年人衰老的特点

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 制订出具体的护理措施。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记忆力、反应力、四肢活动以及食欲和睡眠等, 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表现。若视力差而听力尚好的老年人可配戴眼睛;牙齿脱落可配戴假牙;皮肤菲薄、汗腺和皮脂腺萎缩及脂肪少的老人, 要冬季保暖, 夏季防暑, 同时保证老年人充足的睡眠。

1.3 了解老年人的病情特点

全面观察老年的病情变化, 加强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 抵抗力低下, 机体反应能力差, 在临床上他们的症状与体征常与病变程度不相符。如老年阑尾炎起病缓慢, 腹疼轻, 体温变化不大, 但阑尾易坏死穿孔, 老年人肺炎可不发热、咳嗽, 甚至肺癌也无明显表现, 只有体检时才会发现。

2 家庭用药

2.1 常用药物

老年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镇静催眠药、利尿药、降压药、扩血管药、消炎止痛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抗癌药等。

2.2 老年用药注意事项

(1) 注意用药反应:有资料显示, 老年患者药物反应的发生率为15.8%, 低年龄组仅为6.3%[1]。老年人对药物耐受降低的原因是解毒及排泄功能下降, 致使药物代谢周期延长, 或蓄积时间延长而发生不良反应, 也有些药物是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衡定而表现出不良反应。老年人虽普遍存在着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 但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有的老年人应用普遍剂量, 不良反应并不明显;有的即使小剂量也会发生中毒或过敏。因此, 给老年人用药要遵守个体差异的原则, 并需对许多药物从小剂量进行探索、试探性治疗。 (2) 注意用药品种及联合用药。老年人一般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要分清轻、重、缓、急用药。急重者先治, 轻者后治。如不选择必然导致用药品种多, 不但不易取得良效, 反而易产生不良反应, 也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另外,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 可对一种病同时应用几种药的联合治疗方法。这样不但可减少其中任何一种药物的剂量, 而且有利于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用小剂量强的松、巯唑嘌呤联合应用, 也可采用轮换疗法或间歇疗法。如用利尿药, 可用3~5d, 停3~5d, 螺内酯与双氢克尿塞交替应用。 (3) 注意给药途径与剂型。给药途径的原则是能口服不注射, 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口服药有片剂、粉剂、水剂。对老年人来说, 更乐于接受水剂。当然, 气雾剂 (吸入剂) 、贴剂 (膏药) 、含化剂如果疗效可靠, 也易为老年人接受。 (4) 注意劝告老年人不要擅自用药。一些经常患病的老年人认为“久病成良医”, 单凭自己的经验用药, 不遵医嘱、生搬硬套, 看到别人用的药好自己也用。还有一些老年人乱用偏方、秘方、验方, 轻信传言随便吃药。凡此种情况轻则延误病情, 增加不良反应, 重则危及生命。有时不同的医师为老年人开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处方, 使得老年人无所适从, 最好是通过实践检验, 然后固定某医师诊治。 (5) 防止老年人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对策。为严防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 用药前应向医师和药房工作人员问明下列情况:①确切的服药时间;②药物的失效期;③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自服药物与处方药物能否同时应用;⑤应避免的食物和饮料;⑥药物如何放置保存;⑦液体药物每次用量要准确。

2.3 配伍禁忌

中药对服药禁忌比较讲究, 西药也有这个问题, 如服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应忌牛奶和奶制品;服用镇静剂、抗过敏药应忌酒;服铁剂应忌茶;服钙剂忌菠菜等。如同时服几种药, 药物之间可能有配伍禁忌, 中医有所谓“十八反”、“相畏、相杀”之讲究。西医配伍禁忌更多, 最好的办法是用药前先看该药的说明书。无经验的医师有时也会开出有配伍禁忌的方子来, 如胃痛给予甲氧氯普胺、普鲁苯辛同服。输液瓶里加有很多药物, 可能有配伍禁忌, 不值得提倡。

2.4 保健药品

目前保健药品不少, 保健药品有防病健身作用, 但不是百病皆防, 使用时要注意保健对象和保健范围。至于假冒伪劣保健品非但无益, 可能有毒、有害, 故需认准商标, 选用名优产品。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同时下一篇:多模态网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