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始于家庭

2024-09-25

教育始于家庭(精选5篇)

教育始于家庭 篇1

“家庭之路充满着无证驾驶的 ‘司机 ’。 没有驾照不能开车, 违规要罚款。 然而, 做父母却不要任何培训, 也不需要证就可以自行其道了。 实际上, 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 一千倍。 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 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养成, 是一门大学问。”

家庭教育不是课业的延伸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 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在基础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 家庭教育不应再围绕着学校的课程和升学考试转。 以教会孩子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为主,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职责。

“即便每天只有一个小时陪伴孩子, 请将这一个小时安排得充满浓浓的爱”

日本学者诸富祥彦指出, 家长内心的安定对家庭教育的成功非常重要。 他表示, 父母情绪不安定、 易怒的话, 孩子也得不到可以安心的环境, 不利于培育孩子的安全感、 信任感。 他建议, 情绪烦躁的时候离开孩子, 平稳下来后再回到孩子身边。“教育子女, 比起时间, 亲密度更重要。 即便每天只有一个小时陪伴孩子也不要紧, 请将这一个小时安排得充满浓浓的爱。 因此, 孩子就会有 ‘我被父母爱着’ 的真实感觉, 这易于让孩子建立自信。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 即使受到挫折、 失败, 也能够重新站起来。”

“让孩子完整地成长, 而非完美”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 在基础教育阶段, 尤其要重视身体健康、 社会情绪、 文化艺术、 文字沟通、 学习方法与认知、 数字与数学、 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让孩子完整地成长, 而非完美。 “完整” 不是 “完美”, 而是多元化的发展。 有机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给孩子灌输一堆知识, 而在于能够支持孩子, 帮助孩子, 让孩子自然发展, 准许孩子能够成为他自己。

(摘自《光明日报》)

普法尊宪不妨始于基础教育 篇2

——李泓冰(据人民网)

遏制幼教小学化须破抢跑心态

日前,教育部网站消息,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彰显了政府叫停“幼教小学化”的决心。“幼教小学化”源于一些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落后教育观念,幼儿园方则将其作为迎合家长、招揽生源的宣传噱头。“幼教小学化”,既违背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更有违孩子们身体发育和品格形成的成长规律,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响应《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园回归对良好生活习惯和想象力的培养。

——张玉胜(据《工人日报》)

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名片

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首次开展的2012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在浙江省22所独立院校中排名第一。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名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效。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获得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学院多年来坚持“以生为本,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冲破现代大学“以学术科研论英雄”的桎梏,为将学校工作回归到教书育人的主线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创新。

——程海杨(据《浙江日报》)

“学生泼老师”警醒了什么

一名大四女生因为老师的一句“如果连课都不上,怎么能考上研究生”的批评,一怒之下将一杯滚烫的热水泼到老师脸上。其实,因为教师批评教育而引发学生过激行为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原因复杂,一是部分家长过于迷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类似是而非的教育观点,缺少对孩子合理的批评教育;二是教育负载过重,“望子成龙”心理盛行,至于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三是当前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思维方式已形成了新的代际特征,教师如果囿于经验主义的牢笼,难免会与学生产生摩擦。

——陈卫东(据《中国教育报》)

百家观点

“被低智商”现象应杜绝

教师要求家长带着孩子测智商,既弄得家长心神不宁,也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笨,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尊严。这样的事近年来屡有发生。据了解,其原因是学生如果被“低智商”后,其成绩就不会计入平均分,班级整体成绩也就上去了。这种用成绩划分人的教育思维与无知判定,对学生乃至家长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恐怕都是巨大的。教师对孩子要多鼓励,更应有心理上的关怀和疏导;教育评价部门也应该思考什么样的评价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热忱和创造力,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陈锋(据《陕西日报》)

德育:始于幼儿,始于家庭 篇3

一、现在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 久而久之, 使得孩子只知享受, 不知分享和付出,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同时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 缺乏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

某些家长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认为孩子不需要教育, 长大自然就懂事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现在不能善待父母, 不知道感念老一辈恩情的孩子大有人在, 对孩子小时候的纵容, 只会酿成苦酒。

二、进行幼儿德育教育的途径

1.明 确 教 育的 主 体

(1) 家庭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可见, 家庭是幼儿品德教育的主体, 其他教育形式则是家庭的补充。所以, 在品德培养方面, 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父母首先必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2) 幼儿园肩负着重要责任。

幼儿园教育有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松散的、生活化的, 非系统化的。在家庭中, 由于家庭成员的人数所限, 成员之间特殊的关系, 难以锻炼幼儿和他人接触的能力;在家庭中, 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 绝大多数未经过系统的幼儿教育训练, 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凭借经验。

幼儿园可以对幼儿开展系统的各种知识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为幼儿提供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场所, 更有利于在和同龄人的接触中相互学习, 学会做人。纲要对幼儿道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幼儿园要使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其中, 德占首位。

所以, 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补充, 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幼儿的成长, 幼儿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特别是影视和网络的负面作用, 都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 全社会有责任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有责任帮助幼儿建立是非观念远离不良环境。

2.调 整 教育的 理 念

“师道尊严”, “养不教 , 父之过”, 把教育者摆在中心位置这种思想导致教师和家长习惯把幼儿看做被动接受的个体而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忽视对幼儿的要求;强调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 而很少顾及幼儿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说是对幼儿个人需要与潜能及人格的不尊重,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 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 才能搞好幼儿道德教育。

(1) 理解和尊重孩子 , 变教导为引导。

家长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理解和尊重孩子, 平等地看待孩子, 加强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关注幼儿的感受,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另外, 引导孩子学会沟通和交流, 帮助孩子健康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培养孩子的能力。教师和家长缺少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是不利于幼儿能力培养的。幼儿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则容易产生任性、固执、胆小、害羞、逆反、紧张、焦虑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2) 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道德的本质就是规则。所以,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不仅要教给幼儿正确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最基本的规则意识。但是, 由于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所限, 很难明白这些规则的含义, 家长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善于模仿的天性, 使其在模仿中掌握道德规范, 树立道德意识。

3.寻 找 教育的 方法

(1) 道德教育日常化。

要把品德教育安排在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中,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 随时随地地开展教育。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影响, 并且为幼儿提供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捕捉各种教育契机, 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中, 使孩子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例如, 早晨入园时, 注意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自由活动时, 注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友爱、谦让的精神;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不扰乱公共秩序等, 培养幼儿从小就有较好的社会公德。在生活上, 要求幼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2) 道德教育系统化。

把德育贯穿各种教育活动中, 在实施品德教育过程中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 不可割裂。如进行爱国主义系列化教育时, 使幼儿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向幼儿介绍世界冠军的光荣;语言课时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天安门》、《国旗、国旗我爱你》等。

教师“寓理于情、寓教于乐”, 使抽象的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整体化、形象化, 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道德教育游戏化。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可以说,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能培养幼儿相互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同时还能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 要依据幼儿品德形成的发展特点, 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 从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比如, 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 心灵上引起共鸣, 产生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 幼儿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情绪。

(4) 道德教育社会化。

幼儿的生活环境一般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 因此, 三者教育要相互一致, 否则容易造成幼儿思想混乱, 无所适从, 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要保证德育教育的全面和一致, 就必须加强家园联系, 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等, 及时传递信息, 相互沟通, 在品德培养上统一教育思想。同时, 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 如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 由此开展尊老、敬老教育。

生涯规划始于基础教育 篇4

生涯教育是什么?

生涯,就是生命的涯际。生涯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是针对生命过程实践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以生命为对象的关注。作为生命生涯的过程实践,生涯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理解: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状态维度。

就生涯的时间维度,古今中外皆有哲人或经典述及。比如,《易经》乾卦六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整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于,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这正反映了人一生的生涯走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具操作指导性的,如孔子认为的理想人生是“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此,儒就给了生命生涯一个不断精进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而在这个成长历程里,也明确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生涯任务与目标。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涯发展大师Super(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观”,把生涯区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退出”五个阶段。

所有这些生涯理念、理论,都说明了生涯的时间观:(1)特定的生涯时段,有特定的生涯使命等待完成。如果很好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生涯会得以顺利展开,个人潜能会获得充分展现;(2)各个阶段的生涯任务不会因免修而消失,比如,小时候没有养成的好习惯,会持续对人生制造麻烦;(3)推迟完成的生涯任务称为“补课”,所有的补课成本都是越来越高昂。比如,若“十有五”之前没有很好地完成“小学”之“洒扫应对进退周旋”的任务,那么也很难有志于学(这里的学,指的是“大学”,即明明德之学)。如果没有志于学,那么未来就很难立得住、很难度过惑之年,及至到了“五十”而成为“坏人变老”,处处为难社会。或者,按Super的理论,如果在成长阶段,没有建立良好的习惯系统、人际互动素养,那么在“建立”期就很难有“好奇心”“勇气”“整合能力”以顺利完成对“属于自己的世界”的探索,从而无法找到一个内心认同、愿意承诺与付出的职业生涯定位。如果已经步入不惑之年,进入生涯的“维度”阶段,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创造力累积,这时想要学习“与时俱进”的新知识体系,其难度之大往往会让这个阶段的人望而却步,最后只好为未来的遗憾埋下伏笔。

就生涯的空间维度而言,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所谓的生涯,就是扮演好该扮演的角色的整合。Super认为,人有六大角色对生涯具有决定性影响:子女、学生、休闲、公民、工作、持家。在3岁前如果子女角色没扮演好,没有获得来自父母足够的爱与照顾,没有培养起足够的信心,那么对未来将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3岁后学生角色出现,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符合规律的学科思维,将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角色。另外,通过休闲建立更广泛的人际网络,使自我资源、信息空间得以拓展。总之,生涯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这些角色平衡推进的过程。生涯发展,绝不仅仅是职业发展。

生涯的状态维度,指的是在每一个生涯时段、每一种生涯角色里,人的体验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情绪变量,用来衡量生涯的幸福感。生涯发展,并不是一个工具主义的“投资—回报”逻辑,生涯发展就是生涯本身。我们并不是为了过好“建立期”“维持期”才好好地过好“成长期”的。过好成长期本身,就是生涯。所以,生涯发展不是把自己当工具与目标的过程,生涯发展就是每一个充实、快乐的当下组合起来的整体。

由生涯的时间、空间、状态三维度可以清晰地知道,生涯其实深刻地涵盖了生命与生活,甚至要比“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里的生命与生活更有活力与整体性。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加入“发展”职能,可以直接过渡为“生涯发展”职能。而且,从生涯发展的时间维度可知,生涯发展教育有系统地执行越早,越有价值。

有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被问及“什么时候学得一生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答案大都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他们学会了“要别人的东西时,要征得别人同意”“得到别人的好处需要表达谢意”,等等。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其实就是这些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中展现出来的素养。

生涯教育要应对什么问题?

为何现在特别提出在基础教育体系里加入“发展”职业,难道学校教育之前没有这个职能?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把“教书”“育人”合而为一的,即经师与人师是合一的。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老师也在为学生做人格熏陶与塑造。但是,随着时代演进,种种因素使然,“人师”越来越难得、难做,教师越来越标准化为一种岗位。这就使得,学生“发展”的职责在慢慢离开教育体系,标准的教育体系里只剩下“教书”使命。这个具体的表现是:

(1)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分科之学),使老师越来越被工具经为“××老师”,比如,“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是一名化学老师”。这样,老师的焦点更多关注的是分科之“学”,以及学生在这个“学”上的成长与成绩。笔者回忆自己的受教育过程,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在自己学科取得好成绩的“由衷喜爱”。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一个被各种学科价值组合起来的价值联合体,而不再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而且也没有人特别关心这个个体。

(2)社会上升路径的单一化。时代发展,必然是越来越专业化、标准化,进入精英阶层的要素越来越明确。现实里,“985”“211”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精神阶层的后备队。有一个对当前当红的一线CEO的小样本调研(这个名单里有马云、姚劲波、马化腾、丁磊、周鸿祎、雷军、李彦宏、张朝阳、刘强东、王兴、王小川、古永锵等),结果是:25%是不入流大学,20%是一般重点大学,55%是名校。诸如此类的现实,都在强化一个唯成绩的一元化学校教育激励体系。似乎,一个人的价值就在其成绩。

(3)教育的产业化、投资化使教师角色空间越来越窄,这些使得教育越来越失去“育”的功能。家庭、学生、学校、教师之间不再是一种“育人”的关系,而更倾向成为一种交易关系。在《易经》蒙卦里特别讲教育要“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即教育者与受教育是有位差的。但现在,这个位差似乎因为交易关系反过来了。成绩好的学生,似乎成了学校里的“甲方”。

这种种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体系里的相关者(老师、学生、家长等)都不再关心学习的育人目标,而只关注成绩提升的绩效目标。基于这种一元化的标准,学生之间往往以分数分等级,形成相互敌视的亚群体,这进一步加深了价值观的扭曲。等到进入大学,当“自由”的空间到来的时候,学生面对多元的选择空间,突然茫然无措。

《纲要》恰在其时,如果不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那么正规的学校教育将与市场化的教育不再有区别,而且效率会更低。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开展生涯意识启蒙教育,这样可以激发教育相关者,重新审视、思考教育的关注“人”的本质。当然,这样的良好初衷要有作用,还需要激励体系配套。这个配套体系就是新高考改革,即高一时的“6/7选3”“取消文理分科”“取消一二三本批次划分”“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等。也就是说,让基础教育的最终出口多元化,以此来强化基础教育实施过程里,关注人的多元化发展与成长。

通过系统的生涯教育启蒙,如果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生出一种“生涯观”——时间观、空间观、状态观——那么就会适当减少对分数的关注权重,而分一些能量关注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再配合新高考改革,生涯教育就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体系里的学生多元成长。

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里进行?

2007年12月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推进,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该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了一定的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拿到人社部职业指导师认证的人员也有几十万了。但是,真正一线从事高校生涯教育实际工作的辅导员们(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专职教师设置),普遍没有从这项工作里找到成就感。一则缺乏必要的激励体系,二则这件事很难看到成效。从生涯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阶段生涯发展的许多关键期已经过去,这时进行的生涯教育更多是“补课”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如同,要对一个已经长得有些歪的粗树进行塑形,难度之大而使相关参与者越来越失去效能感。

人的生涯发展,就是一个逐渐失去想象空间的过程:小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性。随着时光推移,人越来越被定型。所以生涯教育实施得越早,越能够在个体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注入关键成长要素。比如,现在你就可以反思一下,作为一个工作者创造价值的根本技能、品质都是什么时候修炼得来的?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小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生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事,更是家庭教育的事,即,生涯教育不仅仅要“基教始”,更应该“零岁始”。

如何做:ANSEE

基础教育里加入“发展”职能,加强“生涯教育”,无疑是好的,但要避免把一件“育人”的事转化成了另外一个学科的课,成为学生新的负担。美国的做法可资借鉴:组织专家团队,做广泛调研,制定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涯发展目标体系,从自我认知、关系互动、世界认知等方面定立了比较多元的、丰富的结果指导体系。而对于具体的生涯教育实施方法,不给明确的规定。这样,反而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经验与智慧。笔者的一位好友,时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的张振笋老师,曾经一手建立起职业院校生涯教育的示范,他说:“我现在都不愿意提‘生涯教育’这几个字,因为教育本身就包括有生涯教育。过分提生涯教育,试图在教育之外另立一个‘生涯教育’,一定不会有好结果”。我非常认同张老师的观点,生涯教育要有价值与作用,需要融入教育里面去。

当前理想的做法就是借鉴美国经验,从目标入手,构建出一个“生涯教育”乃至“教育”的育人目标体系。然后给学校自由度,让学校创意发挥,只要达成目标就可以。这个过程的具体实施模型ANSEE:Aim-Need-StructureExecutive-Evaluate,即设定目标、研究学生阶段特征与需求、设计方案体系、具体执行、评估反馈。

A的部分最为关键,可以邀请高校生涯教育专家、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专家团,对优秀毕业生、职业人做“素质访谈”“生涯发展访谈”,从而提炼总结出阶段目标模板。然后把这个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N)进行目标的阶段分解。基于此,制订具体的方案框架,然后进行实施。这里的实施就不仅仅是一节生涯课那么简单了,而是要让生涯教育遍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里。可以基于阶段的“素质”标准进行结果衡量,从而为之前的生涯教育实践提供有方向的完善与修正。

解放孩子始于转变教育理念 篇5

一、走向智慧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思维与智慧关系的最经典的概括。苏霍姆林斯基也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学校上学, 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因此, 他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而如今语文教学关注的却是知识、作业、训练、考试, 缺少了智慧、思想以及人文关怀。面对时代的挑战, 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 走向智慧。那么, 何以走向智慧?

(一) 在设疑中开启智慧

清人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悟, 唯疑而后悟也, 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大悟, 故学者非悟之难, 实疑之难也。”从某种意义上说, 感悟始于疑问, 小疑问则催生小感悟, 大疑问则催生大感悟, 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设计统领全文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的矛盾冲突, 教师再加以梳理, 提炼出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 在对话中生成智慧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这就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也是师生之间借助积极有效的对话作为交流平台, 分享彼此之间的思考、经验, 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 以丰富教学内容, 寻得新的发现, 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三) 在拓展中运用智慧

智慧需要自主生成, 也需要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激活, 因此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 而且要让他们带着收获走出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拓展练习中进一步提升练习的思维含量, 让学生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运用中进一步丰富智慧。

二、走向生活

孔子说过:“不观于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 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观点, 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因此,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忌关起门来教书, 注意“开门教学”, 眼睛不仅要看着书本, 而且要随时关注社会, 力求真正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妨做如下尝试:

(一)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语文课过分强调课堂的学习功能, 而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 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二)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 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 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努力、有效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都运用于课堂之中。

(三) 扩展生活化的作业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 以促进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 进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盘活”知识, 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所以作业除了要能巩固课内知识、技能, 还要社会化、生活化, 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

三、走向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 充分认识并纠正偏向,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 我提出两点设想:

(一) 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自我介绍、辩论、口头作文、演讲, 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现状有计划地、有序列性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并把口语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上。

(二) 开辟第二课堂

上一篇:贝叶斯规则下一篇:机关单位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