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12篇)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篇1
社区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学校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和助力。只有将两种教育紧密联系、优势互补, 创新教学方式, 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能促进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 实现“教育社区化, 社区教育化”的最终目标。
一、依托社区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 拓展学校教育宽度
社区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 这些为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以及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很多社区内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名胜古迹、文化名人、民俗文化等, 是开展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 对学生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 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实践活动, 将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部分学校由于受到经费、活动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法为学生提供宽敞、适宜的实践活动空间, 而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中心、影剧院、博物馆、公园等文化、娱乐、休闲场地和设施恰好弥补了上述种种不足, 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学习、娱乐舞台。例如, 锦溪镇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中小学、幼儿园, 则充分利用社区的这些天然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博物馆的参观, 能够让学生品味历史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对文化名人事迹和作品的学习, 能够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和生活坐标;通过对民间文艺的了解和欣赏, 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对爱国主义基地的参观, 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有效挖掘、整合这些社区资源, 发挥其教育功能,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既能够让学生走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融入丰富灵活的社区教育, 发展创新能力;又能够寓教于乐,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拓展学校教育的宽度。历史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天然教科书。步入社区, 便如同步入了历史的画卷、文化的殿堂, 可以随处受教。学生在社区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既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加深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立足学校教育, 开展理论研究, 挖掘社区教育深度
社区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 其对象不仅是社区成员, 也包含着在校学生, 学校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内容之一。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比较系统和完善, 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 教育对象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和儿童, 这些都决定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居民受教育年限、学历等数据和指标, 主要由学校教育生成, 很多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研究、实验项目也都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因此, 探究社区教育发展深度, 应该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立足学校教育开展理论研究, 是推动社区教育持续、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 现在实施的“挖掘历史文化题材,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唱响锦溪宣卷, 弘扬传统文化”等实验项目, 对扩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层面, 深化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小学的德育可以利用晨会、班会、辅导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如参观抗战时期历史遗址、爱国志士馆, 举办中小学生宣卷培训班等。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弘扬传统文化, 而且对探究社区教育的深度, 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社区教育的深化与发展, 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社区居民和学生踊跃参与, 学校教育的配合、协作尤为重要。当我们以理论为支撑, 以科学研究为导向, 探索社区教育的深度时, 学校教育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更多的教育优势, 成为了社区教育的重点实施对象, 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校融合, 资源共享, 提升教育发展高度
(1) 文化共享。为构建“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培养创新人才, 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充分展示地方特色, 整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各地区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校、社区编写校本教材和特色课程。通过校本教材的使用和特色课程的实施, 可以加深学生、社区居民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 传承、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 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无论是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还是社区编写的特色课程, 其依据都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 目的都是传承、弘扬家乡文化, 激发受教育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校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共享, 从而达到彼此促进和交流, 实现共同提高。例如, 镇社区教育中心编写的特色课程《水乡古镇———锦溪》和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灵秀锦溪》, 都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融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以及社会、艺术、本土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土教材。社区教育中心与学校联合, 以辅导课、实践课、讲座等形式将特色课程应用到学校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学校也将校本教材面向广大社区群众, 以讲座、培训、活动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时、定点教育。通过将校本教材与社区特色课程的交换施教, 既实现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互补, 也扩大了施教范围, 打破了学校和社区独立的教育模式, 从而做到了文化资源共享, 使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师资共享。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他们知识更新快、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水平高, 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到社区教育中。目前, 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不足, 大多是志愿者和兼职教师, 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 发动和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走进社区, 用自己的爱心和文化知识服务社区居民, 不仅可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素质, 而且, 教师自身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有效促进了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和发展。 教师深入社区, 开展社区教育,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如依据一些教师的专业特长, 为社区的市民学校开设计算机班、美术班、舞蹈班以及旅游、文秘、法律等知识讲座。实践证明, 教师深入社区, 不但切实带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也在社区的大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设施共享。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和资源共享还体现在硬件设施的互惠互用方面。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 如阅览室、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在周末和假期向社区居民开放;运动场、篮球场等在晚上放学后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硬件设施对社区的开放, 扩大了社区居民学习、运动、休闲的活动范围, 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 社区充足的硬件资源也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阵地。例如, 社区内的图书馆、健身室、影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娱乐、休闲等场地和设施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提供了生活、学习空间。设施开放、资源共享, 使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傍晚, 居民们在校园里健身、锻炼;放学后, 学生们回归社区活动和嬉戏;白天, 学生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周末, 居民们在学校的功能教室接受继续教育;老教师、老干部当起了校外辅导员, 进行课外辅导和知识讲座,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生们做起了志愿者, 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慰问鳏寡孤独老人, 体现了传统美德……这些和谐、美好的互动环节, 充分体现了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 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实现“教育社区化, 社区教育化”的教育愿景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燕农, 张琪.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顾侠强.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3]曾青云, 付丽丽.社区教育发展与区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07) .
[4]姜益琳, 刘敏.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1)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篇2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家庭是一个具有多种职能的社会组织。人们在家庭可以从中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同
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确立的,而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父母是子女法定的监护人和教育者,养育教育子女是义务和责任。
3、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同
学校的教师是职业教育者,社会赋予他们的唯一任务和全部工作就是教育学生。教师一般都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考核。而家庭教育中,父母虽然是孩子的,养育者和教育者并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而且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职业训练。
4、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标往往体现的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经历、思想觉悟、文化素养、职业、志趣和爱好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则是根据党的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制定的,他是法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5、教育方法途径不同
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是学生在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中父母则可以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且更多的是一对一的形式。
6、教育过程不同
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篇3
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遗传、环境、教育是影响年轻一代成长的基本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支持、配合,无论对于家长或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就学校德育而言,学校教师很难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思想道德状况,家长却比较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学校难以在学生非在校时段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而家长这个时段往往与其子女在一起;学校难以对学生实施生活领域的道德教育,而家长却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实施这方面的教育。从家长角度来看,要想对孩子思想道德做出定性定量的评价,仅仅靠自己的观察和谈话是不够的;发现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也是难以解决的。因此,面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家长如果不与教师沟通就难以有效指导孩子的校外活动。
我国古代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儒家甚至把“天、地、君、亲、师”放到一起要求年轻人尊崇,听老师的话、配合学校教育子女是古代几乎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这实际就是家校合作的思想渊源。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强调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要延伸到学生家庭,50-60年代我国中小学教师到学生家访问十分普遍,教师和家长经常协商如何教育孩子。而美英等西方国家则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掀起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运动,家长不仅能够经常了解和评价学校工作,甚至可以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的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提出意见,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教育改革的“第三波”,至今方兴未艾。①现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认识到了同学生家庭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同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从实施合作的主要阵地来看,家庭合作包括“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两种摸式②。前者指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主阵地在中小学,学校通过发起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联合会)、举办学校管理工作会议(家长参与管理)、举办家长开放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发放学校工作简报、接受家长访问等方式服务家长,动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后者指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主阵地在家庭,家长通过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知识(包括参加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座)、寻求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接受学校教师来访、反映子女发展情况、同教师协商改进教育策略、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家长社会资源奉献学校、建立学习型(文明型、健美型等)家庭。目前我国中小学与学生家庭开展教育合作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培养素质优良的新一代为出发点的,都是以双方的理解、信任、支持、帮助为基础的。
二、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措施
促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作,必须明确家庭与学校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马卡连柯就指出:“学校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中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学校是专业教育机构、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教师在培养下一代上担负着国家和社会的重托,而家长的情况差异较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教师应当主动联系家长,而不应当等待家长找上门才谈合作;学校应当把与学生家庭的合作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制度,而不是作为一项权宜之计。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当代家庭教育的巨大功能,把同家庭的教育合作当作一种重要的制度来建立和完善,在学校和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有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代表参加的会议,通报和研究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等领域的重要事宜,倾听家长对学校或班级工作的意见。每个学校都要确定负责家长工作的管理人员和设立专门的家长接待室,保持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渠道的畅通。
第二,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重要渠道,然而现在由于办学经费短缺、专业教师缺乏、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管理松散等问题,多数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形同虚设,或者变成学校通报学生情况的专门会议,亟待加强管理,使其能恢复其本来面貌。为此,学校要设法筹集专项经费,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更新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学内容,保障家长能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尤其要加强新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
第三,注意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为了取得与学生家庭合作的主动性,学校必须掌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班主任除了掌握学生家长个人的职业、单位、学历、职务和家庭经济、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等一般情况外,还应尽量了解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子女的成才期望、日常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急处理孩子突发事件的能力、亲子关系状况,以及家长对于学校的期望、家长希望和教师沟通的方式。现在不少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期必须对学生家庭普访一次以上,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不到学生家里去,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具体的了解。
第四,努力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现在学校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承担着多种工作责任,而家校合作内容丰富,教师为此花费太多精力是不现实的。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个好办法。打电话、发简报、搞展览等方式在许多中小学早已普及,目前广州等城市教育部门已经同网络公司、通讯公司协商建立了“家校通”之类的网站和短信平台,有的学校还建立了专为家长服务的网页,家长只要轻轻点击就能获得学校的信息或者把自己的意见发给学校。教师应当努力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借助网络等手段同家长保持有效联系。
第五,尊重家长的独立人格。在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作中,一般来说学校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学生家长,让家长到学校来做这做那,甚至要求家长给学校筹钱送物。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监护人和国民教育经费的纳税人,享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家长作为成年公民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教育子女方面的基本能力,对此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和积极维护。新近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了“尊重家长”的要求,教师在同家长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自觉遵守。
三、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认识误区
从我们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数十间中小学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在思想上是认同家校合作的,在行动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建立或推进家校合作,这类学校和教师超过了三分之二,其中四分之一的学校做得很有成效,如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深圳市罗湖小学、珠海市海华小学,家校合作为这些学校带来了不少成绩和荣誉③。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对于家校合作不积极。具体表现在:一是认为学生家长的素质太低。常听到某些教师抱怨学生家长素质低,不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因此不愿意同这些家长合作。二是认为家长不配合工作。有些教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给自己就是默认了自己在管理孩子方面的权威,就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教育孩子,就应该配合学校教育。三是认为“我没必要向学生家长负责。”不少教师觉得自己是国家(由学校代表)委派来做教育工作的,只要对学校负责就行了,不需要对家长负责。其实,学生家长既然是我国合法公民,也就是国家的主人,而且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后仍然是孩子成长的监护人,他们当然有权利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参与学校管理。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法理性,及时向家长汇报工作进展,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合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注释:
1.何瑞珠:《家庭学校与社区协作——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6-126页。
3.骆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系列成果,参见《中国德育》2007年第6期和2008年第7期、《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1期等。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合作,家长,教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 离开了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就不能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 离开了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就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业和身心的发展, 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尽管有时候学生与家长之间会有一些矛盾, 尤其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 会面临一些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他们不愿意轻易吐露给家长, 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来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更好的沟通。
一、教师的角色———策划及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虎妈狼爸的例子足可以说明中国的家长还是深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味注重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得高分, 是否能够成才;教师则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 所以教师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起到了策划和引导的作用。
首先, 教师要为学校的教学任务及进度进行策划, 帮助学校教学的顺利发展;其次, 教师要鼓励家长用心培养自己的孩子, 提出新理念, 创造新方法;除此之外, 教师在家校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合作使得家庭与学校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能使家庭与学校变成两张皮, 甚至使家庭与学校成为对立面。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神圣的作用, 既要在学校尽全力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 也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 除此之外, 也要勤与家长沟通, 把学生的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 所以教师应该在家校合作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打通家校合作的壁垒, 化解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二、家长的角色———互动与合作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 家长就要给老师足够的空间来管理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要与老师、学校互动合作,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关怀, 家长要权利配合学校组织的活动, 比如家长会, 通过这样的活动, 才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中学生不愿意向自己的父母吐露心事, 相反, 他们更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 所以家长应该经常与老师联系, 多询问学生的情况。
家庭教育是学生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的前提,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子女的教育, 首先,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要知道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该如何培养孩子;其次, 家长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子女,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子女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 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教育;最后, 家长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有了教育孩子的信念加上科学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1. 充分发挥家长会作用
召开家长会是沟通家与学校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也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在家长会中, 家长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学校先进的教学及管理理念, 还可以针对这些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老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 家长和教师都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使学校教育能够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改善, 正是这种信息的双向交换过程才能使得学校教育更加便利, 总之家长会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定期进行家访或电访
通过家访, 教师可以深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学习环境等基本情况, 针对这些了解, 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教师也要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 包括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 家长了解之后可以及时督促孩子学习;每次家访之前, 教师都要做到与家长沟通好时间, 在双方都便利的条件下进行家访, 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在家访之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的几点问题, 这样会节省时间, 推动家校合作的健康发展。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电话家访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它的优点就是更加便捷更加直接, 作为在家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模式, 电访是家访的重要补充, 对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3. 鼓励家长与学生的互相沟通
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家长与学生的互相沟通, 比如可以举办学校开放日以及亲子运动会。学校开放日期间, 邀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来学校进行观摩, 让家长更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也有利于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也要精心组织开放日活动, 使其起到促进家长、学生与学校沟通的作用, 除此之外, 学校与家长的合作还有其他形式, 如家长QQ群、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及家长电话簿等。
总之, 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学校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家庭里父母要发挥协助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与家庭融会贯通,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001.
[2]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3]王文美.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昭通师范学报 (社会科学) , 1997年第3期.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篇5
一、家庭教育立场与学校教育立场要一致。
家长应该支持学校的教育立场与方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校教育的出发点肯定是为学生好,因人而异,方法可有多样。若家庭教育立场与学校教育立场不一致,家长怀疑,甚至反对。教育的权威尽失,害的将是孩子。
二、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推诿,不松懈。
许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教得不好就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失职。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却是一无所知,早上把孩子一送到学校,晚上放学一接回家。从没有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如没有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笔记、课本;没监督孩子做作业;平时从未打个电话给班主任问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没有与孩子聊下天、说一下心里话;就连有时候需要签一下家长名字这样的分内事都嫌烦,更不用说去参加家长课堂等等,理由就是:工作忙。这样的家庭教育势必造成孩子的双面性:在校在家两个样;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极端性:在校在家都是差,老师难教,家长头疼。家长却没有认识到:其实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这样的“家庭老师”没有尽到责任,教坏了孩子。
三、家庭教育为根、学校教育为本,根本结合,全面打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好将来。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方法
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因此,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教育侧重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而家庭教育则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指路灯,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熏陶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外,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增强班级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2.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熏陶,而且,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因此,重视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保障。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
1.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告知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实施效果和问题等,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学校应该及时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在校表现传达给家长,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2.召开和组织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与教师进行当面交流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合理召开和组织家长会,确保家长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3.进行家访
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需求,合理安排家访,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随访或者定期访的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促使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活动,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4.建立班级交流群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QQ群、博客、微信群等交流工具,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建立班级交流群的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教师可以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发布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教育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并且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从而优化教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强大合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6):69-70.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篇7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 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 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一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 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 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 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 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具有特定的名称,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 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 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 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 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 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 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 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 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 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 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 教育民俗的如是性 (thus-ness) 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 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 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 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 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 从内容分类来看, 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 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 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 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缩减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 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 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 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 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 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 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 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 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 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 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 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 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 都是“他者”的世界,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 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 为人们所看不起眼, 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二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 但正如上文所述, 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 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 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 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 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 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 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 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 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 踢毽子、翻绞绞 (女孩玩绳, 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 、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 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 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 注重对孩子的管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 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 没有固定工作, 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 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 学专门技术, 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 或者为有钱人打工, 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 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 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 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 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 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 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 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 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 在观念上, “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人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 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贫”、“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 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 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三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在本真上是同一而出, 而现实中却游离、淡出。因此, 立足现实, 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 对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重建, 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 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 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必须加强对教育民俗的研究。教育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 加大对教育民俗的研究目的就是一方面提升其中优秀的教育智慧, 弘扬其中的民间教育风俗;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识别、辨别能力, 祛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现实、不为人民服务的陋俗, 保留那些真正能够增强本土认同的教育民俗, 从而真正为乡土教育提供优秀、饱含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的教育民俗资源, 实现教育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其次, 利用教育民俗,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多样的文明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树立正确看待文明的态度———“求同存异”。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有它自身的智慧之所在。要汲取其智慧之处又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要正确看待雅与俗的关系, 认识本土社会中所蕴含的发展潜能和智慧, 以克服本土人民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自卑。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预防和克服本土人民在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本土知识的“集体性遗忘”, 特别要使广大的青少年不仅成为了解西方和任何外部世界知识的一代, 而且要使他们成为熟知自己本土智慧的一代, 成为能够综合各种知识和智慧, 创造性建设本土社会美好未来的一代。乡村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就必须将乡土或本土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承担起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 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
最后, 加强“上”与“下”的沟通。乡村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只是乡村自身的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他们的世界”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世界, 也是“我们的世界”, 二元对立的立场、精英的思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扩大问题的严重性。乡村不是被改造、被启蒙的对象, 知识分子应该向乡村学习, 充分体认博大、丰厚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资源, 从乡村社会已有的知识传统出发, 不断检验、应用、改造、发展它们, 而不是抛弃、忽视、压抑、嘲笑。同时, 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 和乡民一起寻求乡村自身的内在发展, 培育乡村特有的教育民俗, 发展乡村教育, 养成乡土意识, 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篇8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对教育公平有一个认识。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在办学条件上也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该特别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对他们特别予以照顾,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才能补偿过去的不足,使他们跟上一般的水平。我国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子女降分录取,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政策倾斜。当前要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许多地方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我在成都参观了金牛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叫行知小学,办得很好,与城市小学没有两样。当地教育部门比较有远见,教育局长说,这些农民工子女将来大多数都会留在城市,变成我们的市民,我们现在不去教育他们,将来就会成为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因此还是应该及早让他们受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长官不这么想,他们总计算着经费问题,认为城市教育投入只包括有户籍的市民子女,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只算经济账不算社会账。其实农民工为你的城市增加财富,增加税收,为什么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有些同志提出发教育券,由农村孩子带着教育券到城里上学。这样就减少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使农村教育更困难。同时,“农民工”的提法也不确切,他本来已经离开土地,成为城市里的工人,也就是实质上的市民,只不过没有户籍而已。既然是城市市民,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与城市市民子女同样的教育。当然,现实中也有一些困难,如农民工往往有多个子女,他们都到城市上学,城市负担有困难。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总要设法让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要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这是从宏观教育来讲的,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是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微观教育来讲,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也有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不只是宏观条件的公平,而且要使每个孩子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学校有和谐的环境,班级有和谐的环境,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当今学校中教育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有偏爱,例如爱聪明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不爱淘气的孩子,甚至有时还会用语言伤害这些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并不是不讲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而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了他潜能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的教育讲求公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有不同。有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有的可能成为艺术家,有的可能成为企业家,等等。当今,我国最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就要提倡公平而差异的原则。还要说明一点,拔尖创新人才不只是指科学技术人才,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学校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不仅包括列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应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还是那句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自己的爱好,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我们的老师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填报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
我最近看了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的书稿,讲述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怎样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程,怎样准备申报大学的。他说,他有五个好朋友,性格不同,追求与梦想也不一样:大卫在高中期间就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并且执着地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新闻报告课,高中最后一年成了学校新闻制作主任兼摄影师。麦克想成为一名记者,他读了许多文学著作,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利用假期到伦敦去参观了莎士比亚大剧院和莎士比亚墓,高中四年,他每学期都为学校办报纸,最后成了校报的主编。约翰痴迷数学难题,想当一名数学家,在语法课上也偷偷地看数学书,同学讥笑,他也不动摇。安德鲁想当一个工程师,他准备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对课内学习并不太用功,但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小船、做火箭。泰勒想学商业,他很看重人际关系的锻炼技能,泰勒是一个天生会和人交往的人,他能够让你笑、让你哭、让你高兴、让你难过,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是班上最早出去打工的。你看,他们个个都有志愿和爱好。我们的中学却缺乏这种教育,学生缺乏这种个性。
第三,需要改革评价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前几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冬季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团长把从国内带去的两只熊猫娃娃送给学校,说明一只是送给学校里最优秀的男生,一只送给最优秀的女生。学校校长感到很为难,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男生或女生。最后只好把两个熊猫娃娃放在学校柜窗里,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另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女生们”。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能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
第四,要建设一个和谐、舒适、愉快、活泼的学校文化。最近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要成为和谐的共同体,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里学校校长有重大责任,他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学习,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篇9
一、校外教育的必要性
1. 校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青少年学习知识大多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按照课本讲道理、摆事实,学生们经常只是听课者,而不是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挥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品德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课堂上的说理更有效果。比如,少年宫中举办的少年军校、团队精神培训等一系列游戏和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在与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2. 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教育一般以实践为主,与课堂上注重听讲学习不同,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通过陶艺课、创客机器人、漆艺篆刻、艺术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或者动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以美术来说,通过艺术采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写生能力,还可以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已及团队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校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各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校外教育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止需要校内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校外实践,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教育,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最终达到和校内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内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外教育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地方。它们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们内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广阔的知识天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它们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领域。在学生的培养上,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手段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正是两种不同教育衔接的基础。
三、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和整合的策略
1. 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校内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校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做好对校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和新的专业,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整合各种资源,了解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达到与校内教育的有机整合。比如,建立创客机器人、3D打印、VR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探索和学习科学技术,成为学生开始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能够深刻观察到校内不能学到的内容,并在科普学习中加强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缺乏锻炼的孩子,可以开设跆拳道、武术或者其他相关的课程,既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艺。也可以建立动漫、电脑美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技术,满足网络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2. 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校外教育不能盲目,否则不仅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要组织校外教育,需要提前与校外教育工作者做好交流与沟通。校外教育工作人员要对来参加活动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外实践活动中有不同的需求。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层次上有差别,校外教育活动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校外教育活动。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以及竞赛的精神。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亲自接触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欣赏更多的艺术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促进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需要重视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合理建设,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要加大对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教育活动,使其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以青少年宫为中心,拓展其他的文化和活动中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与校内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同时,要重视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他们在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注重工作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校外教育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校外活动,配合校内教育的需求。
总之,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和有机整合十分重要,是教育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育方式。要重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结合。校内外的教育在内容上要做好衔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开展合理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英.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J].文学教育,2015,(20):135.
家庭教育与学生的素质教育 篇10
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入学后, 孩子就可交给学校, 他们就可接受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就可暂告一段落, 其实不然。上学这期间, 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素质的培养等等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儿童每天在校时间只有七、八个小时, 其余时间大多在家里, 加之每周有两天在家休息, 时间不可谓不多。儿童和家长朝夕相处在一起, 一方面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有意无意的影响着儿童。俗语说的好:近朱着赤, 近墨着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记得上届初三, 班里有个孩子, 名字叫董坤。不说那孩子成绩怎样, 就说平时上课, 他都很难做到按时到校。很是让我头疼。该说的该教育的都苦口婆心地做到了, 但收效甚微。一天, 这孩子又没来班上, 我就赶紧给其家长打电话, 通报了情况。谁知道家长漫不经心地答道:知道了。接着后面几天孩子都没来校, 我心想家长知道情况, 没必要再去通报该生的情况。谁曾想一星期后, 其家长带着孩子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教务处, 指责说我不让孩子上课, 是班主任我赶他出了教室。我气愤难当, 当着教务主任、孩子父母面, 让孩子自己说明情况。事实摆在了家长面前, 但家长仍然纠缠不清。到这时, 我才明白董坤这孩子屡教不改的原因。家长都是如此的素质, 孩子能好到哪去? (当然这也是气话!最起码孩子比家长强一点:还没有无中生有, 无理取闹) 。可见父母的素质潜移默化影响到了孩子。
另一方面, 儿童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 在家中表现的最为坦白和自然。家长对儿童的表现又极为关注和敏感。所以有了了解儿童全面、真实情况的条 件, 并可以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养。
我的女儿今年高三了, 因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 平时管教也算严格, 所以习惯还算好。在老师眼中, 她上课听讲认真, 会听课。回家作业认真完成, 是个不错的孩子。但作为一个孩子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老师在学校是看不到, 也管理不到的。这时就需要家长给予纠正指导。记得那年她六年级, 有了在家拿硬币买零食的习惯。 (其实平时也有给她零花钱, 一月十元。) 俗语说的好“小时偷针, 大时偷金。”当我发现后, 气愤异常。平时家里也没断过她零食, 怎么孩子就这样了?狠狠打了她一顿后, 开始了耐心的劝导, 并告诫她, 如果再有这样的事, 决不顾及面子, 告诉老师同学, 看脸面往哪放。事后我偷偷的和老师进行了沟通, 希望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改掉她身上的毛病, 并希望老师监督孩子在学校吃零食的情况。一段时间后, 老师反映她在校吃零食少了, 而在家, 我的硬币也没了再少的情况。现在想想, 幸亏当时发现问题及时, 如果拖到现在, 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我们知道,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着主导地位。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在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其作用不可替代。但那不并不说明家庭教育可有可无, 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全面配合, 进行广泛的教育, 这样, 学校教育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中, 培养儿童素质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学习、品德、兴趣、爱好、礼貌、交往、卫生、健康、安全、家务、消费等等, 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对培养儿童的素质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学校家庭密切配合, 在学生这些方面多下工夫, 如团结有爱、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礼貌守纪、热爱劳动、简朴节约、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致、善始善终、讲究卫生、坚持锻炼等等, 那么对儿童的素质教育培养就会产生连续性的作用。使之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
教育经历与经历教育 篇11
关键词:经历教育;教育经历;财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09-02
经历和体验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经历,也就没有体验。我们的经历教育是给学生一次经历机会并在其过程中去自己进行体验。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让他们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进而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和仔细地观察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经历和体验,思维才能产生飞跃;只有经历和体验,获得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只有经历和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经历教育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让学生对某一件事经历过一次就可以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循环往复,即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反复经历中达到自然的感悟和内化,何况小学生正处在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的年龄阶段,只有反复不断的强化,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感悟,也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记得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拜读过舒婷的《致橡树》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橡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影,站在阳光下,守望着自己的爱情,不知迷倒过多少人的多少个梦。去年,有幸到海南去看一看仰慕已久的美丽橡树。到了海南真的见到橡树时却令我大失所望,完全不是诗里见到的情景。只见那一排排、一棵棵橡树都带着伤口,粘稠的胶液从橡树的伤口流出,就像一个个受伤者在不断的往外流血,在向人们述说着内心无尽的痛苦,让人顿感恐怖和触目惊心。后来听老胶工说:橡树如果没有伤口,要么就是无胶树,要么就是受过虫害的树,是即将要被砍掉的废树。只要是一棵健康的橡树,就要经历伤口的痛苦,因为橡胶只能从伤口流出,对于橡树来说经历伤口之痛就是它们成长必经之路。橡胶是它们的成功之果。老胶工的一席话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不管是谁,成功必须经历;要想成功,便要经历伤痛的磨练;就连花草树木也不例外。我再也不觉得橡树样子的恐怖和丑陋,反而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他们的成功是有了经历,伤口就是见证。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如果要不是经历了被同学笑话之痛,笑他成绩差,他也不会发奋努力读书,更不会取得高考时的好成绩。同学的讥笑、讽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伤口”,就是一种经历。
有一位成功企业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小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他也不会吃苦耐劳摸爬滚打几十年,也不可能创造出如此的企业业绩。对于这位企业家来说,小时侯的忍饥挨饿经历就是“伤口”,就是特殊的经历。正因为这些“伤口”的经历时刻提醒着他们,经历“伤口”的痛对一个人的激励是无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没有“伤口”,如果选择不经历、不受伤,便要远离成功了。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经典语言,都是经历教育的最好的体现吧!
学生每天都在上学,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日常的经历,一种普遍的经历。这种无意识无准备的经历中当然也存在很多积极的教育因素,但效果远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让学生“经历”得到的收获大。学生每天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或高兴快乐,或烦恼沮丧,或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感悟的是不同的东西,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而每一种经历不可能都是在学校教师有意识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平时活动中就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地向学生灌输“我能行”的信念,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美国有位老师在上写作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我的志向》。学生们有的写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医生,工程师,军人或官员等。老师看到这些答案露出满意的笑容。而只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写到:“我想再过若干年拥有一座大大的庄园,那时可以在偌大的庄园上种上如茵的绿草,有别致的木屋等,除了用来自己休闲还可以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庄园。”可这篇文章却只得到了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叉,并要求重写。这个学生拿着作文本看着老师的评语,惊讶不已,并无错误呀,便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我是让你写出你的志向,不是这些如梦一样的幻想;我要你写出自己的志向,而不是梦想,知道吗?”孩子解释到:“老师,这就是我的志向呀!”老师坚持说:“不,那不是志向,是无边的幻想一堆空想,不符合我的要求,你必须重写。”孩子也不肯妥协:“我知道呀!这就是我的志向,这就是我想要的明天,我不愿意改掉我的梦。”老师不理解的摇摇头:“如果你不重写,那你的分数只能不及格,你要想清楚哟。”孩子也跟着摇摇头:“我不改。”最后那篇作文得了不及格。若干年后,那位当年的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荫和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远处一位中年人走到老师跟前告诉老师,他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如今真的拥有了自己的庄园,儿时的幻想成了现实。老师发呆地望着眼前这位庄园主,想起自己经历的教师生涯,不禁感叹:这么多年来,为了自己,不知道曾有过多少用成绩改掉孩子梦想的经历。而你是我唯一经历的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没有被我改掉的。教师的经历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在经历之中传输着思想。如果教师经历平庸,不敢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激情,甚至用自己的经历来抹杀、修改学生的成绩和梦想,那将更加可怕。无论什么经历都是财富,而要把经历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你要正视自己的经历,在经历中教育自己,在经历中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只有这样经历,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然而,正在经历或正在摆脱经历的人是没有权利述说经历的,我们必须主动地去经历教育,在经历之中反思,在经历中教育、完善自己。
我总结出了一句话:经历教育是完美人生的必经之路,教育经历是塑造社会栋梁之才的深刻的教科书!开展经历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接受,能够承受,能够面对,能够触及。经历不是目的,是一种过程,要将经历后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真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才是经历教育的最终目的。
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 篇12
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源自理论与实际的双重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存在很大不同, 专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 严重的工具主义导向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 带来心理、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恰与之契合的则是美育, “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因此, 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 探讨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讨论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发掘美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导人们对美越来越高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商品的供过于求, 人们已不满足于物品仅仅经久耐用, 还追求产品外形的美观时尚。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化的需求, 建筑装潢越加看重设计的外观美, 服装百货等日用品也在包装上下功夫, 广告推销需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服从美的规律, 服务行业人员的言行举止也要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以此引发的竞争力都要求生产制造者研发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处于生产第一线及设计制作的技术人员多半来自职业技术院校, 这就对职业教育的美育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德国早在20世纪初就推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 把二者相统一的理念渗透到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互相影响, 艺术丰富了职业实践活动与产品的审美内容, 职业技术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审美的应用。可以说, 审美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另外, 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它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 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它的目标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 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 传授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 使人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职业技术院校力图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所教授的课程直接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对口, 功利性较强。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 过于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个人价值即其本体性价值, 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长期的功利主义思想主宰下的学生逐渐丧失对其主体价值的体认, 异化为生产线上的劳动工具。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的:“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 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 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 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上。”[4]如今部分学生理想迷失、喜好低俗、生活空虚, 走向社会后不能遵守职业道德, 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问题或犯罪。这些问题与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程度密切相关。
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密使人性分裂的状况愈加严重。如何复归人性的完善?席勒认为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爱因斯坦也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否则, 他——连同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和谐发展的人。”[4]通过“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判别力”, 继而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与审美教育的目的相通。因此, 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美育的途径与措施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即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鉴赏与判断,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可以使一个人从自然、受动的人成长为一个理性、主动的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理想的情感动力;一个民族只要还在追求美, 那么, 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因此, 美育成为提高民族文明、增强全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课题。”[5]现如今审美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 如何具体在学校当中实行美育, 使之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教学环节, 真正触到美育之灵魂精神, 还值得进一步探讨。而如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美育课程体系或教育理念, 更需要深入探究。
职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美学知识, 掌握相关技能;二是了解当前与本专业相关的美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状况;三是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审美观, 较强的审美鉴赏判断能力与创造力, 并用在实际工作学习中, 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 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具体实施措施大致如下:
首先, 可从校园文化建设做起, 从环境上营造美与和谐的氛围。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建筑物、雕塑、壁画文字、文化长廊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现育人功能。学生在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陶冶身心, 愉快健康地成长。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可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专业特点, 制定合理的规范要求, 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从美学的角度讲, 制度并不是生硬的强制, 若制度合情合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就能创造秩序井然的和谐境界。精神文化环境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校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其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正如乌申斯基说的那样:“在教育中, 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 提高自身修养并外化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唯有如此,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促成其人格的完善。一方面,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与活动, 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修身养性, 注意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具有表层意义, 而且也会改进因偏见造成的对待学生的不良态度, 改进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次, 通过一些课程与活动设置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美, 以生动的讲述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创新精神。另外, 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方式。不论是设置选修课, 还是以搞讲座、建社团的形式, 都要将学生自身的审美塑造以及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审美问题作为重点, 教育引导学生把审美内化为生活方式, 融汇到日常生活与实际工作中去。
另外, 要与时俱进, 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学生更直接地接受美的熏陶。考虑到当代青年已经步入数字化生活, 广泛接触的是影像资料, 通过这些手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总而言之, 美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人人都培养成艺术家, 而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即不是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 但却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6]。因此也不仅是简单地从外在环境和课程安排上来推行美育, 而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专业特性从人的心性深处感化人、教育人, 使之成为具有职业审美素质的人才,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审美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状况和发展程度,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其一,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和了职业技术教育单方面注重专业的缺陷。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说:“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先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个性之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做机器的附庸与俘虏, 而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 充实人生, 点缀生活。苏联伯格丹·苏肖朵斯基也说:“我们日益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进行职业培训, 而是应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特别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作用。”职业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其渗透, 重视人的核心价值, 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与各行业的人才。
其二, 审美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相互促进, 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理念从终结性到向终身性教育的转变对人们的审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不仅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的饭碗, 而应该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如同对美的观照贯穿人的一生。终身职业教育思潮的核心内容强调学习与工作的交替进行。“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是终身教育中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独立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为了开发经济和社会正义的目的, 都把目标转向教育, 把它作为提高职业水平的一种手段。”[7]终身职业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使所有的人都能在终身受到需要的教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 与职业教育相伴而行, 共同促成人们的和谐发展。
其三, 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是现代化生产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仇春霖教授说:“一个从事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工作的人, 如果不懂得美, 缺乏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也谈不上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商品生产与市场运作的审美要求日益提高, 审美价值甚至成为市场的主导价值, 技术美学显出格外重要的作用, 而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总而言之, 必须把“以人为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立足点, 努力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与途径。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使之产生强大的生产力, 把职业教育融入到审美教育中去,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 从终结性教育到终身性教育, 即走向人本位和素质本位教育的过程。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凸显了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认清审美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课程活动的设置等途径推行美育, 发掘美育之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永远要求真.今应更求美[A].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3)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1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推荐阅读:
高职教育与家庭教育12-17
家庭档案与家庭教育10-23
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09-11
幼儿性格与家庭教育12-02
好家风与家庭教育06-07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11-04
家庭管理与家庭教育家长会材料12-30
家庭伦理与教育王凤仪08-13
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