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过度教育

2024-07-18

家庭过度教育(共11篇)

家庭过度教育 篇1

家庭过度教育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基本要求, 超出了受教育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二是教育超出了受教育者的现有的发展水平。

家庭过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及成因

增加了孩子的压力感, 导致学习障碍。教育者长期忽视学习者的兴趣、天赋、性格, 使他们一直被动、消极地学习, 不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 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与追求的满足, 久而久之, 兴趣越来越少, 成绩越来越差, 形成恶性循环, 出现学习障碍。

导致孩子性格缺陷的产生。对孩子过分严格、粗暴, 过度限制、约束, 不给孩子学习、生活的自主权等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做法, 一方面容易使孩子的兴趣长期受压抑, 导致习惯性厌食、厌学及身心的片面发展, 形成儿童焦虑、冷漠、早熟、逆反乃至残忍的心理;另一方面容易使孩子长大后依赖性强, 缺乏独立的人格, 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过度教育阻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 影响其人格的和谐发展。少年儿童在与成年人交往时, 本来就容易在观念、行为等多方面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过度教育令冲突的范围更广、程度更剧烈、次数更频繁, 久而久之, 儿童可能形成习惯性对抗交往, 影响他们的所有交往活动。

家庭过度教育的形成, 就主观原因而言, 主要是家长的思想观念落后, 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许多家长在很多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加之受高考制度左右下的评价体制影响, 学业成绩高低和考试分数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型的。在这种应试教育起主导作用的环境下, 家长和教师出于对自身和孩子利益的考虑, 更是极端重视应试类知识的教育, 而无暇旁顾, 把学好书本知识, 考大学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

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则是导致过度教育产生的客观原因。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励, 其焦点在于人才竞争。为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为孩子更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来越重视。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时就培养其竞争意识, 片面而又重复地实施各种教育而不顾及学习者主体的需求, 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

减轻家庭过度教育对少年儿童负面影响的对策

1. 用平常心对待教育, 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避免过度教育, 保护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教育者首先应保持健康的心态, 也就是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 家长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不是说不关心儿童的特长, 也不是说不应该对孩子实施特长教育, 而是特长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 应该根据不同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 从孩子的个性、气质类型以及潜能出发, 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早期”拔苗助长的行为。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正常的亲情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土壤,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理想教育的基础。因此, 改变过度教育应当调整家庭关系, 重视亲子关系教育。家长要摆正家庭成员关系, 在家庭中有意创设民主、平等、相互帮助、相互体贴的家庭氛围。同时, 家长要与孩子交流情感、沟通信息, 提高孩子在家庭中的“心理生活”和“学习生活”的质量。

3.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发展孩子的特长。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积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才能使他们愉快、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少年儿童来说, 家长不但要保护孩子的直接兴趣, 把它作为孩子的特长加以发展, 而且要通过表扬、奖励等手段激发孩子的间接兴趣, 使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从而能够自觉地学习。

4.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家长不应该靠外力来强迫命令孩子学习, 而应该运用启发诱导等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 家长应该善于因势利导, 使学生一时的兴趣和欲望汇集和发展成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孩子自主性的培养。

关键词:家庭过度教育,影响,对策

家庭过度教育 篇2

考前复习阶段,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消除“懂事”误区

高考家长的压力往往比考生更大。一些家长提出孩子“不懂事”,对高考没那么“上心”。心理咨询发现,不少学生考研比高考紧张焦虑得多,甚至严重影响正常复习与临场发挥。就是因为与高中生相比,考研一族更“懂事”。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任务的意义与价值看得越重,越可能导致过度紧张焦虑。过于“懂事”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发挥失常,高三学子半懵半醒也未必是坏事。

控制压力“传染源”

家长的高考压力仿佛“传染源”,会通过种种途径传染给考生,并转化为影响考生正常复习与临场发挥的重要压力源。

一些家长不解:“我们没有给孩子压力,但孩子很紧张。”殊不知,紧张焦虑的情绪往往是通过无意识的方式传达。家长要先摆正心态,控制“传染源”,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态对待高考。

请记住,家长调整好心态,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如果实在达不到“顺其自然”的境界,建议尝试做一名“暖水瓶家长”,外表沉着冷静做“顺其自然”状,掩饰内心紧张焦虑不安。

不过度强调学习

有的家长过于强调考生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中科院心理所博导王极盛教授研究高考成功的秘诀,发现影响高考成功的20个因素中,排前四位的依次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基础。

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提高,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节越显重要。一味苦读往往会使大脑过度疲劳而自我抑制,对学习和考试不利。

多进行情感交流

帮助孩子起居饮食时间相对固定,以形成良好的生理和心理节奏感。即使孩子失眠,家长也不必焦虑不安而加剧紧张气氛。请记住,对失眠的恐惧往往比失眠本身危害大得多。

此外,家长不必担心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会耽误其学习时间,充分理解与接纳,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真诚表达“只要尽力就行”,将促使孩子有更好的心态和更佳的表现。

如果不善于与孩子沟通,或者孩子不愿意多谈,建议改用文字。当孩子发现父母情真意切的理解与接纳后,自然会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

“教育”真的“过度”了吗? 篇3

《圣经》的《传道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识越多的人痛苦越多。”这句话似乎就是对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真实写照。这种痛苦来源于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教育后却找不到与其所受教育年限和程度相符合的工作。根据这一现象,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中国已出现“教育过度”。

但是,教育真的过度了吗?

教育过度 VS 教育不足

“教育过度”的概念是1976年弗里曼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的,提出后立刻引起了学术界、教育决策部门以及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的广泛关注。随后,一大批学者对教育过度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提出了各自的定义。

教育过度在就业市场上总会显现出一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出现了大规模的知识失业。(2)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力从事以前由低学历劳动力从事的工作,他们实际的学历水平超过了工作需要的学历水平。教育不足的特点则与之相反。

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来看,我国教育过度与教育不足的特点表现得较为明显。从地区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东部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工作和生活优越,成为择业者的首选地区,从而聚集了大量高等教育毕业生。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往往找不到合格的人才。从行业来看,择业者更愿意选择金融保险、房地产、邮电通信等垄断性强、福利待遇好的行业。对农林牧渔、建筑等工资收入少,社会地位低的生产性行业,高等教育毕业生则很少去选择。这就出现了“有些地方和行业百人争一位,其他一些地方和行业百位无一人”的现象。

同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也存在明显的教育不足。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教育指数0.79,人文发展指数 0.721。初、中、高入学率64%,大学生粗入学率75%;美国的情况依次为0.79、0.937、94%、72.6%。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人才短缺从总体上讲比以前得到了缓解,可是相对我国十三亿人口而言,我国的人才仍然十分缺乏。从人才层次结构上看,2000年我国每百万劳动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1万3千人,美国则为8万1千人。

择业观影响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会优先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能获得较高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工作,而不选择偏远地区或平均薪水较低的工作,这与个人就业观念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有所弱化,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由此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白领情结”和“蓝领沮丧症”。因此,一些生产性行业即使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与金融业、房地产业相当,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很少考虑去这些行业就业。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一些行业缺乏优秀的技术工人。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纷纷传来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消息。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末,广东省中级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短缺100万人以上,“技工荒”成为高速发展的广东经济的软肋。长三角地区,情况也同样糟糕。16个工业城市的120万家企业中,技师、高级技工缺口高达68%。(2)西部地区人才匮乏。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的分析,西部人均综合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获取知识的能力相当于东部的14%,交流知识的能力仅为东部的31%,互联网普及率仅为东部的12%,这意味着东西部人才的培养能力差距将会继续扩大。

经济发展影响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迅速富裕,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区域位置的劣势,人才和技术的缺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民族地区经济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这就形成了我国地区间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必然高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西部经济最发达的重庆、四川、陕西与东部地区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同时,在同一地区内,不同的行业的收入也有较大的差别(如表1所示)。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人们投资于教育后必然期待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必然更愿意去这些能获得更高薪水和更多就业机会的地区。

由表一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工资待遇高的行业吸引了大批高等教育毕业生。据统计,2001年,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天津、西藏六个省市自治区是本、专科人才的引进地,其余25个省市自治区均为人才流失地。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是全国引进毕业生最多的地区,2001年这三个地区引进的毕业生总数占全国流动本、专科毕业生的97%,可见流动毕业生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中,而这些地区和行业吸纳人才能力有限,这就人为造成了一种教育过度的现象。

教育过度是假象

我国教育过度现象是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工作条件优越、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行业中,因此,教育过度只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我国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造成的表面上的过度,其实是教育资源一种极大的浪费。透过现象看本质,总体上我国教育还是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一些生产性行业人才严重匮乏。为了化解这种矛盾,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

在我国存在明显地区经济差异的情况下,要鼓励高校毕业生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最主要的对策就是保证他们的收益。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指出的:“加大财政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地方财政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的经费,用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这或许是一个良策。

家庭过度教育 篇4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1020) 》中, 强调当前要“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可见, 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从总体上看,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 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一) 盲目的规模扩张是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 就当时教育环境而言, 进行大规模扩招是不合时宜的。其时我国中等教育仍停留在为高考进行准备的应试教育阶段, 教育和教学质量远未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的大规模扩招, 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伴随着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高校办学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跟不上扩张速度。马丁·特罗指出, 美国是先准备好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和结构框架, 再接受众多学生的注册入学, 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就导致当大批量的学生涌入高校时, 高校感到应接不暇。同时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这种先天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从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被引入学校教育中, 但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并没有促进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 教学质量反而下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教学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灌输, 实践性教学被弃之角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相当严重。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一)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更加凸显

“失业现象严重”是过度教育最明显的表现特征之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并愈演愈烈。为何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增长得如此之快?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进入高校的“门槛”降低, 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激增, “穷国办大教育”逐渐变成现实。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但另一方面也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现实给了我们最直接、最真实的回答:自高校扩招至今, 或多或少地存在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高校培养出的部分毕业生配不上“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称呼,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引发了社会尤其是招聘单位的不信任, 因此, 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人才高消费”现象更为突出

筛选假设理论让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筛选作用, 也就是教育的信号作用。在当代社会, 教育的信号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所取得的文凭。市场中信息沟通的不顺畅, 招聘单位与应聘者的交流短暂而浅层次, 并不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得到关于应聘者更多的信息,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而产生的不信任感, 致使招聘单位出于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被迫以应聘者的学历和文凭作为其潜在发展能力的一个直观衡量标准。而招聘单位的要求作为就业者的一个指向标, 他们的这一招聘标准, 无疑会指引着就业者们盲目、片面地追求高学历, 以满足招聘单位的“隐要求”, 从而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为应聘的成功增加筹码。“考研热”就是这一思想在现实中活生生的体现。

(三)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造成了局部过度教育假象

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反映在工作上是指工作能力的下降。传统的“高文凭意味着高能力”在现今情况下已不再适用。尤其在高校扩招这一形势下, 鱼目混珠之辈大有人在。在大学期间真正认真学习、注重锻炼自身素质的毕业生, 毕业后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 而那些在毕业后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甚至是失业的毕业生, 他们虽然也取得了大学文凭, 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具有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或者他们的能力是否真的与所取得的学位相称, 这些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这一类毕业生, 我们是无法认为他们是过度教育了的, 实际上, 这是一种过度教育假象。

另外, 所谓的能力, 是内容多样化的一个概念。判断一个毕业生是否有能力, 不能单单从学业成绩上加以判断, 还要从其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加以认知。我国高校对于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的标准一般都是在政治思想、外语水平达标以及学校安排的科目达标上有所要求, 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要求虽然有“明文规定”,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则是得过且过。这些能力的缺失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导致了无论是个人还是毕业生总体在整体能力上的不足, 以致无法胜任某些工作的需求, 这一类现象也属于过度教育假象。

三提高教育质量, 缓解过度教育

(一)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 促进大学生就业

我国局部性过度教育的出现, 首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毕业数量跳跃式增长, 市场的吸纳能力增幅有限, 待就业人数增多, 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恶化。大学生就业难作为过度教育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它的恶化意味着过度教育的恶化, 因此, 要缓解过度教育问题, 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高等教育的盲目扩招,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2009年,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就在会议中指出:“2009年将继续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不是一时之举, 而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

(二)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消除过度教育假象

大学生能否走过通往就业的“桥”, 关键在于自身的过桥本领。如果过桥人的能力不足, 那就不能保证顺利通过。提高过桥本领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工作岗位需要工作者具有全面的、全方位的能力。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还需要具有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等等。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使大学生的文凭名符其实, 在应对工作时得心印手、游刃有余, 避免因大学生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工作, 消除过度教育假象。

(三)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供不应求;而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很少, 大量剩余。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就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避免在某些社会需求较低的学科专业出现人才“扎堆”。高校要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的能力, 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专业设置的变动性和稳定性。保证培养出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 消除“人才高消费”, 缓解过度教育。

总之, 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各方面影响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之一。只有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才能解决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的现象, 才能理解过度教育的假象, 才能缓解弥补型过度教育的现象, 最终才有可能为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份力量。为此,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完善体系, 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联合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个人等各方面力量, 共同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献策献计, 从而有利于过度教育问题的缓解直至解决。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信号功能及其失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2]J·毕晓普.教育经济学国际大百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386.

[3]范皑皑.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11-09-12.

[4]李志仁.关注教育过度[J].高教探索, 2000 (4) :68-69.

[5]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

[6]夏在兴.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

[7]唐建兵.对我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从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约束谈起[J].继续教育研究, 2003 (6) :97-100.

[8]彭勃, 吴治兵.高等教育过度化的文化解析与重构[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5) :46-48.

[9]李明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95-98.

[10]张军利“.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 2010 (9) :81-84.

[11]孔钢城, 雷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4) :107-113.

中外过度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篇5

中外过度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工作岗位的需求.中外学者在不同理论框架下对过度教育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对过度教育的`测度,成因,影响以及危害等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研究过度教育,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 者:陈磊 朱庆卉 作者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三亚,57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52关键词:过度教育 研究综述 中外

过度教育让孩子成了哑巴 篇6

爷爷是高中语文教师,普通话特标准;奶奶是朝鲜族人,说一口流利的朝鲜语;爸爸曾留学美国;妈妈从日本留学归来。扬扬出生后,爸爸决定:利用优势,全力打造孩子的语言能力。

扬扬7个月时,能根据4种语言发出的指令去拿奶瓶、玩具等,全家人非常高兴。

周岁生日,爸爸在酒店为扬扬举行生日晚宴,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小寿星”用英语和爸爸对话,用日语和妈妈聊天,一会儿又跟奶奶说起朝鲜语……所有来宾称羡不已。

扬扬1岁半时,妈妈发现孩子说话的声调不对,他把4种语言的音调都混了,南腔北调。妈妈开始担心。奶奶说:“没事,孩子还小,过两年就准了。”

孩子两岁半时,英文单词、日文单词、朝鲜字和汉字,都能认识几百个。但他说话时,总是把4种语言掺杂一起。这种现象没有引起家人注意,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扬扬变成了哑巴

3岁的扬扬上幼儿园了。第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告诉妈妈,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跟他玩。几天后,老师找到扬扬的妈妈,说大家听不懂扬扬的话,没法与他沟通。妈妈说:“没问题的,孩子在家就是这样说的。时间长了,你们就懂了。”

扬扬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老师又把扬扬的父母请到幼儿园。老师说:“扬扬的话,孩子们都听不懂,所以才不愿意跟他玩。他在幼儿园很孤独,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谁也不理,老师无论怎么和他交谈,他都一言不发。”

这时,扬扬的家人决定改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可是,孩子不习惯,开始几天还说话,后来就干脆不说了。不管妈妈问什么,他都保持沉默。

在幼儿园,老师也用尽各种办法,但扬扬仍然不说。想上厕所、喝水时,他就用手比划。老师想逼他说话:“你不说话,就不准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倔强的扬扬宁可不吃不喝也不说。小朋友过来跟他玩,他就到墙角躲起来。

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哑巴,全家人吓坏了。爸爸带着扬扬找到心理专家。

爸爸心生一计

心理学专家说:孩子得了严重的语言障碍症。过早混学几种语言,他的话别人听不懂,造成了交往障碍。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统一的语言环境,慢慢调整。

妈妈买来许多汉语版动画片,一家人陪着扬扬看,并用汉语和孩子交流。扬扬却独自跑回自己的房间,哇哇大叫。

妈妈落泪了,心如刀绞。扬扬用手势表示:“我要一个人看动画片,不要你们陪!”他独自坐在电视机前,看到兴奋处,也手舞足蹈。看了一下午,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大叫,但一直不说话。

爸爸又找到心理专家,专家告诉他:孩子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教给他们一些调节孩子心理的方法。

爸爸平时喜爱打篮球,扬扬看到爸爸跟别人争球,一个劲儿喊加油。今天,爸爸又带着扬扬来到球场,与往常一样,爸爸在球场上尽情发挥,可扬扬呆呆地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妈妈晃动着孩子的手,大喊:“加油!加油!”扬扬偶尔也有想喊的冲动,但是,看着周围有人,就不再激动。

五一长假,家人带扬扬去公园。爸爸提出坐游船,妈妈征求扬扬的意见,他点点头。当船划到湖中心时,爸爸心生一计,一个趔趄,掉进了湖里。船上的妈妈、爷爷、奶奶吓坏了,大叫救人。水中的爸爸拼命挣扎,大喊救命。扬扬吓坏了,他紧紧抓住妈妈的手,指着水中的爸爸,小脸憋得通红。看着水没过了爸爸的头顶,扬扬挥动着小手,终于喊出:“爸爸,水,救命呀——”

失语两个月的扬扬开口了,水中的爸爸泪流满面,“苦肉计”成功了。

从此,扬扬慢慢地用汉语与家人交流。虽然每说一句话都很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调适,孩子终于能说一句完整的话了。一个月后,扬扬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温馨贴士

4岁以下的儿童,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感知训练及行为习惯训练,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利用自然景物,如昆虫、植物等,与孩子一起认识、观察,或以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玩中寻找乐趣。盲目地让孩子学英语、背古诗、做算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编辑 程玉

幸福观点看看,这么功利的教育办法差一点儿毁了孩子。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很多争议,有的孩子幼年显示超常的智力,更多的孩子也就是昙花一现,没有成长的后劲。更有一些孩子成了智能型白痴,除了书本知识,对世界一无所知。

过度教育现象及对策研究 篇7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以来,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得到迅速扩展, 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总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但是却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工资水平下滑、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度教育现象。

过度教育即过分扩张教育, 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 受教育的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 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结果导致收入下降, 教育资源浪费等现象。

我国的过度教育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 同时过度教育又伴随着知识失业而出现。所以在我国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 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 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 新增的就业岗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同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压力。首先, 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 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长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就业预期的提高, 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其次, 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 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再次, 高校扩招导致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等等。这些因素, 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二, 人才学历高消费现象严重。在雇佣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社会企业的用人部门更倾向于雇佣高学历的员工, 这样一来就使得本来一个专科生就可以胜任的职位却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完成, 人才不能才尽其用, 大材小用盛行。第三, 学历结构与需求不对称。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主要任务, 但是由于学校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技能要求等相关信息的了解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以及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轨。学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矛盾突出, 表现为劳动市场中大量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找不到所需毕业生等现象。因为不同区域、行业和体制对学历与性别的要求各有不同, 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差异。在现实社会中, 一些高校盲目的扩招和设置专业也是当前市场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对高校过度教育的反思

高等学校过度教育问题不仅不容忽视, 反而应该引起我们对当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反思。首先, 我们应该思考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是否合格。近年来, 许多大学为了增加学校的生源, 盲目地开设新兴、热门专业, 可谓是“哪个赚钱就开哪个”。一时间, 原本专业较为单一的师范类学校, 由于增加了相当数量的专业, 便一跃成为综合大学, 招生数量扩大了, 学校经济实力也上来了。但是, 盲目扩张的背后并没有雄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支撑。不少新兴专业的教师都是临时拼凑, 或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借调的, 专业程度不得而知。由于没有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 教学资源往往是缺斤少两, 学生更是抱怨不断。高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连合格的标准都达不到, 培育的学生又怎能合格?其次,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培养学生的思路是“多而全”, 即使该门课程与此专业相关性不大, 也要开设, 以备万一。原则上说, 开设繁多的科目, 对学生的视野有益, 但应该侧重于引导, 而不是强制学习。否则, 学生在增加考试压力的同时, 也影响了对自己真正专业科目的深层次探究。再者, 学与实践是否真正结合。学要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然而, 反观现在的大学, 学生进了学校如同进了加工厂, 成了既定教学流水线的“活物”, 机械学习代替了独立思考和实战演练, 导致许多大学生实践能力差, 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差。

三改善过度教育的策略

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结果, 要扭转这一现象,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要大力发展经济外, 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经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从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客观原因来看, 可以归于我国一些传统经济部门的接纳能力弱, 一些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饱和, 而高新产业的岗位有限也容纳人数较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度现象, 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这样就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以更好地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过度教育的问题;其次,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 拓宽专业口径。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人才需求出现严重失调, 这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直接原因。所以, 当下高等教育对学科专业结构的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要根据市场的人才要求对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 进而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 使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需求相适应。再次, 个人应调整就业心态, 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过度教育产生的影响, 可能会使教育的投资与收益出现较大差距, 会导致高等教育收益率降低, 人们很难获得相应的教育收益, 而且教育投入产出周期越长, 风险就会越大。因此, 个人在追求高学历时, 要理性地分析自身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正确选择专业, 使所学的专业与社会近期或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房间森.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胡守忠, 等.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3

[3]马扬, 陈茵.过度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SI) :283—286

[4]张军利.“过度教育”:劳动市场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教育研究, 2010 (09) :81—84

高等教育“过度”之辩析 篇8

高等教育“过度”了吗?目前, 大学生的总量只占总人口的近二十五分之一, 低于发达国家1/3的水平, 而且,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但由于供需结构的失衡, 导致了人才配置呈现总量不足, 却相对过剩的现状。供需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专业供需结构和地域性供需结构失调, 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 也使教育浪费问题更为突出。

一、教育过度的内涵及其和教育浪费的关系

高等教育过度化的确切含义, 可归结为两点, 一是过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 这表明高等教育规模过分扩张;二是相当多的人接受了过多的高等教育, 它表明高等教育层次被过分拔高。

教育浪费,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指教育领域的投入, 即人力、物力、财力等没有产生应有的收益的现象[2]。人力资源浪费是教育浪费的主要表现, 即人力资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收益。这种收益既包括个人收益, 又包括社会收益。人力资源浪费包括两种情况:处于闲置的显性浪费或半闲置、学非所用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的隐性浪费状态。

从内涵上分析, 一旦高度教育规模过分扩张或者高等教育层次被过分拔高, 就会造成教育过度。教育过度的根源在于国家对教育的社会受益率的过高估计以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过高期望。但往往这种估计和期望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实现, 教育过度违背了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针, 只会带来脱离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恶果, 造成大学毕业生盲目追求高学历, 大材小用或者学非所用等等, 而这些正是人力资源浪费的表现。可见, 教育过度的结果就是教育浪费。但是否可以说教育浪费都是教育过度造成的?恐怕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一说法。因为教育浪费和教育过度虽有密切联系, 但同时是两个明显不同的问题, 教育过度是一种现象, 教育浪费则更多的是一种客观结果。这种客观结果的形成有很多因素, 有制度上的因素、教育投入时和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因素等等, 绝不仅仅和教育过度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高等教育到底是否过度

可以说, 对此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1) 高等教育过度化了。此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是否过度的根本在于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分析存在的就业难和失业率高等问题出发, 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脱离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高度教育盲目扩大规模和追求高速发展等等。这种观点还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过度化的根源, 认为高等教育过度化主要源于对高等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的高估, 以及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高收益率[3]。 (2) 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过度, 只是相对过剩。国家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 就业难和失业问题是难免的, 就算不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失业问题也仍然存在;而且,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规模还是发展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距离, 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应该适当超前发展。此种观点支持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 相信这一过程化中出现的问题只是暂时的, 是可以解决的。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调整, 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可以得到解决[4]。

对此, 我们认为:尽管我国高教自身发展水平不高, 但高等教育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仍然会走向过度化。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很低,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正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 对人才需求极大的时候, 为什么也会出现高等教育过度化的症候呢?一种过于简单化的解释是, 就业渠道不畅通和大学生就业观念不解放。其实,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比较成熟,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已为买卖双方所熟知。用就业渠道不畅通做解释, 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另外, 也不应当一味埋怨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当前大学生“待解放”的就业观念, 无非是期望获得一份与自己学历相称的工作及收入, 这种期望恐怕并不为过。大学生就业观念彻底“解放”的结果, 无非是过剩的大学生统统下基层、下农村、去一般水平的私人企业。但这样做并非是在解决问题, 不过是在掩盖问题而已, 因为人才的学非所用和大材小用加剧了。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现代化还相当遥远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另外, 我国还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化十分明显的社会, 70%的人口在农村, 而农村相当缺乏现代性。再加上国有单位人浮于事和人事体制尚未理顺, 对大学生的需求规模和层次远没有预想的那么惊人。这些都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能否发挥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一致。如果高等教育培养的人脱离社会实际需要, 那么首先社会投资于高等教育的收益低, 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更是无法实现。这样一来, 就会难免造成教育浪费了。总之, 高等教育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哪怕其自身发展水平并不高, 也会走向过度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小, 但高等教育过度化反而更加严重, 原因即在于此。

三、就业难和教育过度化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出现, 此后一直愈演愈烈。目前虽然缺乏大学生失业人数的权威统计数字, 但大学生就业难, 的确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一场接一场的大学生供需见面会, 几乎从来都是一边倒的买方市场, 成交量超过25%的人才市场很少。很多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最后不得不退而求次;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压力, 被迫选择读研究生。

那么, 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就业难和高等教育过度化以及教育浪费有着怎样的关系?

很多学者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多从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四个方面进行检讨。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组[5]。

可以说以上对就业难问题的分析非常全面。在众多的因素当中, 人才培养的供需结构是最根本的。下面主要谈谈就业难和教育的结构性浪费问题。

就业难问题并非教育过度造成的, 就业难不能归因于教育过度。首先, 教育是否过度一直存在争议, 且两方面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次, 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这一矛盾得不到解决, 就业难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归因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造成高等教育的相对过剩和结构性浪费。说到底, 教育浪费就是一种结构性浪费,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浪费。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主要源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结构性浪费, 是指高等学校的结构设置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几年, 高校的规模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高度雷同下的扩张, 在社会需求既定并多样化要求的情况下, 这样的扩张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

首先, 从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来看, 高等教育的层次性主要是为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种类教育的不合理投资导致的“过度教育”和“不足教育”的现象, 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不能很快速的反映到教育体系中来, 加上我国传统的不合理的人才观、价值观, 极易造成对教育的错误选择和投资。

其次, 从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来看, 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 形成了许多低水平重复设置的专业, 如今, 专业设置没有密切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进行及时的调整, 因此在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总需求既定的情况下, 雷同情况过多, 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业人才过剩, 而另一些行业人才又相对不足的现象。

再次, 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课程设置既不能适应社会对劳动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高深学问”, 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 这就导致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对不同层次教育的不合理投资, 过窄的专业设置, 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带来学生就业难、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等问题, 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应以社会的需要为依托, 向社会输送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 以促使劳动力市场“事得其人”, 才能实现人职匹配。

参考文献

[1]www.sina.com (新浪教育专栏) .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98-229.

[3]邹定斌.论解决我国“教育浪费”和“知识失业”问题的对策[J].娄底师专学报, 2002, (10) :15-17.

[4]赵霞.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2) :22-24.

国内外过度教育之比较 篇9

与此同时,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过度教育问题, 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而出现, 像印度、埃及、菲律宾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知识失业, 失业的毕业生虽然不会永久性失业, 但是他们将不得不从事一些过去由较低教育水平的人做的工作。我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 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毕业生失业率不断上升。同时, 更多的受教育者从事了与自己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教育技能不能被充分利用, 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相对于以前有所下降, 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了挑战。

一、我国的过度教育现象

当前, 我国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在高等教育上又出台了“高校扩招”的政策, 使得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各级教育单位的入学人数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与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教育发展很相似。一些社会人士指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有相关数据为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大中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70%, 在离校时未签约的大学生有34.5万, 按这一比率计算, 在离校时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2003年为52.5万人, 2004年有69.6万人, 2005年将超过75万人。与此同时,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 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退而求其次, 屈身俯就从事以前由较低学历者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 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干脆专职考研, 从而导致了考研热。1995年考研人数为15.5万, 2003年为79.9万, 2004年为94.5万, 2005年超过了百万。此外, 与考研热相伴的是, 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在人才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呈现下降趋势。

二、过度教育的国际比较

以Duncan和Hoffman的研究为基础, 后来的学者相继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教育及教育不足的发生率 (incidence) 作了估算。下表是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

资料来源:Hartog (2000) ;Wim Groot (2000) Cohn&Y.C.Ng (2000)

从上表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 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之和占了一半左右, 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教育与工作需求的不相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 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发展趋势看, 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在上升, 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在下降。这说明这三个国家的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长速度。美国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U型, 而到80年代中后期, 教育不足现象逐渐消失。

三、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过度教育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西方学者针对其与收入的关系做了研究。下表综合了对过度教育收益率的一些研究结果:

*指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

由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是正的, 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 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大约是后者的1/2到2/3;教育不足的收益率是负的。正是因为这样, 大部分过度教育者仍然会在教育上投资。但是, 这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 对于个人, 过度教育的存在, 使现今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比早先相同学历者下降了。

其次, 对生产力的影响。专家指出:过度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职业满足感、身体状况等, 进而影响职员的能力、人格特征、个人期望等个人特征和薪金、晋升机会、工作的自主性以及同事关系等职业特征之间的整体关系, 造成二者之间的失衡与碰撞, 最终损害生产力的提高。

四、建议

第一, 我国现阶段应按照渐进、适度的原则扩展教育规模, 避免过度教育和知识失业现象的发生, 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应更加强调市场化的制度环境。从制度上保障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技能的充分运用是解决我国过度教育问题的关键。

第二, 加大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从收入分配层面防止高学历者过度集中在少数部门。可尝试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以教育水平或技术水平为标准的最低工资制度, 防止由行业、地区间收入差异过大而导致的高学历者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的发生。

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10

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

我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专业设置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一是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由于高等教育有3~4年的一个周期, 而市场在不断变化, 特别是对一些与市场经济结合较紧密的专业, 必须对市场作出科学的预测, 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而3~4年的学习周期无法赶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二是专业设置盲目跟风。许多大学都有“什么样的学生好招, 就设什么样的专业”的错误思想, 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供过于求, “冷门”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三是大学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较少。

2.培养目标不能因材施教。社会亟需的是应用性、技能型的人才和基层管理营销人员, 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不同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上。现在很多重点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差别都不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 第一年的培养计划与普通本科院校相似性很高, 只是在第二年才有所区分, 第三年大部分学生又要实习, 这样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3.应用知识转化率低。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后, 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 所学到的知识绝大部分不能变成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要经过1~1.5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适应期一般是2~3个月。

4.教育供给难以与时俱进。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三、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三、四年后有可能变成了“滞销”专业。

5.信息不对称。高校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了解不深, 所了解的信息与企业所需的实际情况往往大相径庭。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在客观上阻碍了专业的合理设置以及对人才的科学培养, 同时使高校缺乏提高专业设置合理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约束力。

6.社会导向引起的就业误区。目前社会舆论的导向是“高薪”、“高职位”、“高技术”, 忽视了“行行出状元”。于是不管是重点大学, 还是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时, 都追求高职位、高收入, 从而扭曲了学生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过度宣扬的“毕业意味着失业”、“大学生贬值论”也从某种意义上误导了大学生就业。

过度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 我国大学毕业生并不是过量, 相反在人才总量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属于教育不足。但是, 局部教育过度和结构性矛盾却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

1.部分毕业生处于就业紧张状态。近几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80%, 也就是说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是考研热, 考研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毕业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将来的就业实力或避开当前就业难的局面。由此可见, 就业难问题已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专业不对口。无论从就业的现实情况, 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来看, 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已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 但是大学毕业生从事与所学知识不匹配的工作, 主因还是没有足够的对口单位接纳他们。

3.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实际不相符。一是“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门”仍然蕴藏在不少大学生的潜意识中, 这种“人上人”的优越感正是他们择业时苛求地域、薪金的内在原因。然而现实是往往事与愿违, 他们的工作越来越难找, 其心态也日趋不平衡。二是大学生耗费家庭数万元、花费三、四年的时间学习知识, 毕业后工资却低得可怜, 学过的知识也无处可用, 于是他们便萌发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4.毕业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企业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由于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培养计划等不合理, 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5.就业企业和就业区域过度集中。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抱有“宁做凤尾, 不做鸡头”的想法, 就业的目标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公司, 不愿去基层, 不愿去西部, 不愿去小企业, 如此一来, 使得人才高消费现象在发达地区和大公司日趋严重, 而欠发达地区和小企业却是求贤若渴。

相应的对策

为了消除过度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国家、社会, 尤其是高校和个人必须采取适宜的对策。

1.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 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是改革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高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仅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而且大部分本科院校也要办成应用型院校。二是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要遵循“基础够用、培育素质、突出特色、注重技能、健全人格”的原则,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将教学体系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三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从历史上就有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倾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团队精神、心理健康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等。四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将会减少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不同类型院校的教学质量应有不同的标准, 不能“一刀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应体现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应区别于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的错位分层, 有利于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发挥各自的优势, 使本科毕业生不能也不必要去挤占与专科毕业生对应的劳动力市场。

2.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职业指导水平。高校要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使职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改变以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唯一指标的短期行为, 确立“发展性指导”的职业指导目标。职业指导不应仅限于课堂讲授, 还要辅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职业指导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的“认识自我”指导, 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就业力为目的的“求职培训”课程, 以了解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为目的“认识职业”指导, 以增强职业适应性和恪守职业道德为目的的“素质提升”指导。

3.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老板”,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 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创业教育不仅是给学生讲授创业理念和创业理论,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善于利用掌握的知识, 主动自学新的知识来创造财富。

关于过度教育涵义的新探讨 篇11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展使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迅速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劳动力从事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过度教育。李志仁认为过度教育就是教育的供给超过了需求 (1) 。刘雪梅认为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是过度教育 (2) 。曲恒昌教授认为教育过度的具体表现是:1.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甚至超过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口或教育层次较低的人;2.受教育人口的专业技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学非所用;3.高才低用,如大学毕业生从事通常由高中毕业生承担的工作,等等;4.接受过同一水平教育的人,现今的实际收入要比以前低 (3) 。

教育经济家亨利·莱文教授认为,过度教育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其受过教育后经济地位的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之教育技能。 (4) 达肯和霍弗曼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和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5) 。

上述定义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 用正规教育年限来衡量知识和技能是不恰当的

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正规教育、自学、在职培训、边干边学等,而且各种途径可以相互替代,劳动者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去替代自学、在职培训等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学、在职培训和经验替代正规教育。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经常出现从业经验丰富、正规教育较少的劳动者和从业经验较少、正规教育较多的劳动者同样胜任工作的现象。

2. 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同质的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

劳动者由于个人天赋、兴趣爱好、勤奋、教育机构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相同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学不会,有的人可能学会了却无法转化和应用。因此,接受相同正规教育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并不一样。

3. 工作的同质性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

相同的工作在不同的地区和单位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不同的。例如程序设计,不同规模的公司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正规教育不可能提供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就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教育与工作不匹配,学非所用;第二种情况是技能与工作不匹配:技能使用不充分,能胜任工作;第三种情况是技能不足,不能胜任工作。

综合以上分析,在定义“工作所需的教育”时,我们不应该仅仅用正规教育年限来定义,而应该用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定义;在判断是否发生过度教育时,不应该仅仅比较受正规教育年限,而应该比较劳动者实际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当劳动者实际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高于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时,即使他的正规教育年限不够,也不能否认他通过其他的方式达到与受正规教育者相同知识和技能,就不能认为他教育不足;相反,当劳动者受正规教育的年限达到要求,也不能就此认定他具备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劳动者有可能会出现学非所用无法胜任工作和技能不足无法胜任工作,这是教育不足的表现;劳动者的技能使用不充分,多余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充分使用,这才是过度教育。

二、过度教育发生率

1. 研究对象。

为了避免不同的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笔者选择某高校的350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10人,女生140人,大学所学专业涉及理工、教育、管理、经济、外语等,职业分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非技术人员和一般办事员。

2. 研究方法。

笔者借鉴Jim Allen&Egbert De Weert的研究方法 (6) 。

教育不匹配可以分为教育专业领域不匹配和教育层次的不匹配。有的工作专业领域性很强,如果工作与劳动者的专业领域不匹配,有可能导致学非所用,知识和技能无法发挥出来;如果专业领域相符,教育层次不够,有可能导致教育不足。

如果教育专业领域和教育层次是匹配的,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情况是技能使用不足,即劳动者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技能没有发挥出来;第二种情况是劳动者有足够的空间充分使用自己的技能;第三种情况是技能缺乏,即劳动者只有拥有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即为技能不匹配。

为了研究流动对过度教育的影响,每次变换工作要求填写一次。

三、结果分析及结论

1. 工作的专业领域性影响技能使用情况。

专业领域性强的工作与专业匹配性不强的工作相比,技能使用不足要低14.0%,技能使用充分的要高20.8%,技能缺乏的低8.3%,说明教育不匹配更容易导致过度教育。

2. 企业特征影响技能使用情况。

在教育匹配性强的领域,技能使用不足的占19.7%,并且75.4%分布在中小型企业,72.5%分布在中低层,说明企业规模小,工作相对简单时容易发生过度教育。技能缺乏的占8.0%,53.6%分布在中小企业,75.0%选择了需要补充其他的技能,说明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工作内容广泛可能产生技能缺乏。在专业匹配性不强的领域,33.7%的人选择了技能使用不充分,同时表示需要补充其他的技能,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78.0%,这就说明一方面已有的技能无法使用,另一方面技能缺乏,需要补充其他的技能,这就出现了技能不足和技能使用不充分是同时并存的现象。

3. 技能不匹配比教育不匹配更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从全体样本来看,满意度较低的是技能使用不充分的,其次是技能缺乏的,而技能匹配的满意度最高。

4. 流动有利于减轻过度教育。

除去初次就业的,专业匹配性强的技能使用不足和技能缺乏减少5.8%,专业匹配性不强减少7.6%,因此,初次就业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志军.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5) .

[2]文冬毛.过度教育研究的方法、结论及启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2) .

[4]孙志军.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1, (5) .

[5]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

【家庭过度教育】推荐阅读:

研究生过度教育07-16

过度疲劳05-12

过度管理05-14

过度自信06-14

过度娱乐06-27

融资过度07-09

过度包装07-13

过度技术08-23

过度政策08-23

过度预防08-23

上一篇:我国公路测量技术分析下一篇: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