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研究(共12篇)
深层研究 篇1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是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重要标志,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于我国的教育强国战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规模、数量、质量,还是从课程、模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有些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生大规模扩招。数量上的增加带来了人们对质量上的担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受教育水平不再与职业和社会地位成绝对的正比关系,各种社会诱惑使研究生不安且浮躁,校园的学术宁静被打破,许多研究生开始感到迷惑和彷徨。然而,研究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培养质量,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是制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容乐观(毛富强,毛光民和李洁,2000),但是,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定量研究很少,而深层次的研究更少。本文希望通过运用16PF诊断工具,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启示。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戴忠恒和祝蓓里,1988)。通过调查学校的研究生4151人,正式发放调查问卷4151份,回收有效问卷4151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636人,女生1515人。对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16PF,当心理健康Y1<12时,说明心理健康欠佳;当心理健康Y1>32时,说明心理健康很好。并把这两种情况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心理健康欠佳者共有44人,心理健康很好者共有392人。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因素可以由16PF的稳定性C、兴奋性F、忧虑性O、紧张性Q4四个因素推得。它可以用来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群体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人群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单茂洪,1998)。但是,为了评定四个因素中是否存在因素对心理健康起决定作用,本文采用高点分析法,即每一个因素的高点分数—标准分小于4或者大于7:C<4、F<4、O>7、Q4>7,并对所有样本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这四种因素中没有那个因素的高分或低分对心理健康具有诊断意义。F<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为69人,而真正心理健康欠佳的人数只有12人,仅占17.39%,而C<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仅为2人。因此,心理健康欠佳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冲突与若干因素间协调性分析
由于存在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因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即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导致了心理冲突,从而损害人们的健康。而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表现为两个层次:内在需要或欲望预期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性,主要反映在乐群性A与兴奋性F、稳定性C与自律性Q3、敏感性I与幻想性M这三对因素的不协调性;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当多种因素不协调时,会产生心理冲突,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首先,本文对A与F,C与Q3,I与M这三对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详细数据见表2和表3。
根据16PF理论,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正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协调的,即不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很好;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负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不协调的,即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这三对因素之间都是协调的,因此,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次,本文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研究。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们才会健康发展(车文博,2004)。而本我所对应的是紧张性Q4,自我所对应的是稳定性C,超我所对应的是有恒性G,并且当Q4>7、C<4、G>7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协调,进而导致心理冲突。详细数据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欠佳人群中,Q4=17.86>7,G=10.32>7,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即心理冲突;由表5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中,C=21.87>4,Q4=4.06<7,存在明显的协调性,即心理健康。因此,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
最后,本文研究了次级人格因素特别是内外向性人格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上述研究中涉及的C、F、O、G、Q4等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外,本文进一步比较来两组人群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的得分,详细数据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在16PF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中,两组得分差异最大的因素是敢为性H和适应与焦虑型X1。对于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较低,表现出畏怯退缩和缺乏自信心;通常在人群中表现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有强烈的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陌生人交谈;凡事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因而,这一人群无法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较高,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很高,表现出敢于冒险,少有顾忌;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使他们能经历艰辛而保持刚强的毅力。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并不会把心理冲突放在心里,进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很低,表现出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诊断,并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发现,心理冲突的协调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首先,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这与贾玉梅等人(1998)对大学生的本我和自我之间不协调的研究结果有点差异。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即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而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社会准则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人们透过双亲、老师、信仰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而本我所对应的紧张性为高分特征,即紧张困扰,激动挣扎;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在社群中,他们对于从事一切都缺乏信心。每日生活战战兢兢,而不能控制自己。超我所对应的有恒性也为高分特征,即有恒负责,做事尽职;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针,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努力苦干的人;不十分欣赏诙谐有趣的场合。因此,本我和超我的理论本身和高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和经历,比大学生的情绪要更加稳定、个性更加成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与此同时,其相应的责任感也更强,进而导致了研究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其次,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的适应与焦虑的平均得分偏高。心理健康欠佳的研究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由于研究生的学业和科研要求,特别是创新能力和科研压力,使得老师和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不断地提高,研究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心理健康欠佳的大学生内向人格的低分特征(贾玉梅,刘博宇和王明德,1998),反而有利于研究生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也有利于从事精细的科研工作。
上述结果与本校特点及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符,从而保证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低发生率。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16PF人格因素间潜在的不协调性。总之,只有加强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保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摘要: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诊断和研究,并采用16PF问卷对4151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研究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当然,也存在16PF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如本我与超我的不协调性,进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心理健康,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心理冲突
参考文献
[1]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2]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
[4]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5]贾玉梅,刘博宇,王明德.应用16PF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诊断的深层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8,19.
深层研究 篇2
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的深层思考
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对人类而言将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它将开启人类的生命之门,人类即将进入基因时代.但是,它在给人类带来多种益处的同时,也会对人类产生相当大的`危害,而这一科技成就及其技术应用对人类潜在的破坏比以往任何科技成就都要大得多.因此,在欢呼人类基因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更要全方位地辩证地看待这一科技成就: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工具化问题;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性问题.
作 者:李合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8(1)分类号:B82-057关键词:人类基因 工具化 目的性
汽车超载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篇3
关键词:超载 产业结构 货运结构 管理环节
一、国内外汽车治理超载综述
1、国外治理超载现状
目前对于公路超载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应对体制,这些体制的特点是:在法律上给与支持,每个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与一定的法律支持;其次,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如在德国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超限车辆等。总之,对于超载问题,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在加拿大和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超载货车对道路的损坏研究,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广泛利用车辆静态和动态称重设备对车辆超限情况进行检测。
美国约有1000多个动态称重站,采用照相机和路边的控制器技术,并与高速公路巡警车中的笔记本相连接,对货车进行检查,可以及时观察数据和鉴别超载车辆的身份。
在德国联邦货物运输局里,设有专门机构管理超限运输车辆,在8个州设有分部,还有3个小型机构对车辆违章罚款进行处理。在全国1.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设有700多个检查站,对车辆超重,装载尺寸超限,司机超时行使,危险货物运输等进行检测,对违章车辆有权扣留并进行处理。
在澳大利亚,治理超限超载的处理方式一般是修路,即按承运货物的起点到终点,负责修理该路段所有损坏的路面。在日本,则是一超三罚,即罚货主,罚运输企业,罚司机。同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都设有电子称来核实轴承。
2、国内超载治理现状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治理超载的体制,它主要表现在: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理超载的措施,每个地方治理超载的措施都不一样,容易形成混乱;其次,在治理超载问题上,我国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超载的治理。如从04年6月20日起,全国20万执法人员上路查超限超载车辆。全国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设置了2000多个查超限超载检测点,为尽量减少“超载车辆对公路造成破坏后再处罚”的情况出现,这些检测点的一般设置在靠近超载超限源头的地方。为了减少站点设置,保障道路畅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检测站就设在原有的收费口处。全国路政、交警、运政人员尽量降低查超载对道路运输造成影响。据了解,截止到上午11点,全国没有发生一起,因查超限超载运输造成的道路运输拥堵情况,河北、山西、辽宁、湖北、广东等地的货车流量有所下降。
二、汽车超载的深层次分析
1、超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超载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越大,超载的可能性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表1)。表1列出的是从93年到02年这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在1993年是34634.4,到02年已经增长到104790.6;其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也是很快的,93年时是14143.8,到02年时已经增长到46535.7。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始终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对物资进行大规模的运输,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由于运输的规模经济原理即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所以在对物资的大规模的运输过程中就逐步出现了以超载换取低成本的做法即出现了超载问题。应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引起超载的原因之一,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大,产生超载的可能性越大。
2、超载与货物结构的关系
超载与货物结构也呈正相关的关系,它是指大宗货物即体积大,重量大的物资在货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产生超载的可能性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运输业的货物结构也在变化。而公路运输业货物结构的变化,就引起重载货车的快速发展(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国家的重载货车发展很快,从85年到02年这段时间里,60吨的货车从153198辆增加到233327辆;65吨的货车从1571辆增加到138624辆;73吨及以上的从306辆增加到796辆;而25-40吨的货车从21520辆下降到8546辆,下降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货车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重载货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越快,越需要对大宗物资如粮食,矿物型建筑材料,煤,石油,钢铁等的运输,而对这些物资的运输需求,自然就产生了对重载货车的需求。
重载货车的增长越来越快,但是对大宗物资的运输特别是重载物资的运输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承运商又想赚取高额的利润等都是超载产生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重载物资的体积一般不是很大,而重量又很重,所以即使超载也不容易被看出来。像那些软泡,体积大的物资一般就不会产生超载,因为体积大的物资一旦超载就很容易被看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宗物资的运输会产生超载,即货物结构的变化是产生超载的原因之一。大宗物资在货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越可能产生超载。
3、超载与物流环节管理的关系
可以说超载与物流管理之间是呈负相关的,即对物流环节的管理越好,出现超载的可能性越小,对物流环节的管理越差,出现超载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在我国专业的运输公司承担着主要的公路运输业务,物流公司及其他形式的企业也承担运输业务,而专业的运输公司与物流公司具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在业务方面的不同:专业的运输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运输业务,它的收入来源也是运输业务。物流公司的业务不仅仅有运输也有其他方面的业务,如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所以物流公司的收入来源很多,它主要看整体的业务收入而不是单纯的业务收入。
再者,物流公司更注重系统化,功能比较齐全,而专业的运输公司的功能比较单一,它只注重运输。物流公司的物流管理做的比较好,而专业运输公司不成一个系统,所以其物流管理相对于物流公司来说一般比较混乱。物流公司有时为了整体的利益,会把运输作为一个辅助性的业务,而专业的运输公司则不能。
最后,物流公司的利润空间比较大,而专业的运输公司的利润空间相对来说要小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物流公司的业务比较多,更注重整体利益,所以它的利润空间就相对来说大一些,而专业的运输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相对来说利润空间就会小。
由于专业的运输公司与物流公司的管理体系的不同,有时候物流公司会把运输作为一个辅助性的业务与专业的运输公司竞争,专业的运输公司为了竞争,同时也为了生存就会以超载的手段换取低成本,也会出现大吨小标等一系列现象即出现超载问题。所以说在对物流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超载,物流管理做的越好,出现超载的可能性越小,所以说超载与物流管理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
4、超载与控制手段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家在治理超载问题方面化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很存在很多的问题:
(1)在我国,公路的收费过高。据统计,我国公路收费高于欧洲9倍。我国现行公路通行费收费办法沿袭的是1950年开始实行的养路费征收办法——按车型收费,即对同一类型的车辆,不管超载、核载或空载,均按同一标准收费。路桥收费点越来越多,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生产厂家的货车载货量越来越大,行驶证核定载货量越来越小,生产厂家将货车“大吨小标”,以使车辆合法少缴费用,形成了国产货车普遍存在“大吨小标”的行驶证核定吨位严重失实的现象。“大吨小标”车辆畅行,标准车辆受到冷落,使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发生了扭曲,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作用,我国载货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在超限过程中,非法运输者把应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了合法运输者,超限车辆和不超限车辆为维护道路的正常使用发生了不公平的转移支付,形成了负面激励机制。养路费、营运费、过路费及不确定的高额罚款,导致不超载就无法挣钱。在国家集中治理超载之前,各地甚至发生过争相攀比上涨通行费用的事情。
(2)我国在治理超载中存在着乱收费现象。国外不少国家对道路运输都有税收优惠,但是我国却没有,目前对道路运输企业征收的税费加上乱收费已经把运输企业推到极其脆弱的边缘。据调查,一辆装载15吨货的半挂车,从天津到广州,单程为2500公里,收运费8000—9000元,要缴纳过路费4200—4500元,燃油费4300元左右,支出与运费收入基本持平,只有靠回程配载才能赢利。此外每月还要缴纳养路费4200元,印花税600元,再加上司机工资、修理费等,若不超载只能亏损。如果不能让此行业的企业在严守法规的情况下获利,后果可以设想。超载可以说是利益驱动,但往更深层表述,甚至可以说是生存驱动。
运方获得超载收益,执法人员通过罚款分享了超载带来的收益,甚至还有“车托”通过帮助二者达成交易获得好处,这些人围绕超载形成了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没有超载必定会砍掉许多人每年数万元的灰色收入。因此,在治超过程中,出现很多超载车辆和“治超”工作捉迷藏的情况不足为奇。一些超载车一路上遇到检查,只要交了罚款,不用卸载就可以放行,而且罚款金额可以讨价还价。
(3)一些相关政策没有配套,也加大了“治超”难度。有些相关的政策没有配套措施,也会给治理超载带来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超载与控制手段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正相关的关系。即控制的力度越大,控制政策越齐全,超载的可能性就越小;控制的力度越小,控制政策越不配套,超载的可能性越大。
三、结论
汽车超载问题是目前中国汽车运输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只有从中国的经济背景出发研究超载问题以及对超载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从本质上治理汽车超载。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3》[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陈兰芳, 吴刚, 王煜洲.抓住“治超”机遇实现货运企业跨越式发展[J]. 交通与运输,2005.1:27-29.
[3]李子瑜.七部委联手出招 标本兼顾治“双超”[J]. 专用汽车,2004.3 36-39.
[4]陈超.国外如何治理超载[J]. 交通与运输,2006.:88-90.
[5]《公路治超:怎样才能标本兼治》[N] 经济日报
[6]王丽萍,汤兵勇,李创.基于神经网络的我国货运市场分析[J]. 上海铁道科技,2005,1:54-56.
[7]张騄,陈方红.由超载超限运输引发的思考[J]. 观察与思考,2006,2:19-22.
[8]王慧. 治理超载对物流运输业影响分析[N].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3.
[9]顾国瑞,田弘森,黄国祖.调整运输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J]. 云南交通科技,2003.2:84-86
深层气井试油压裂技术的研究 篇4
1. 射孔技术
深层气井中应用的射孔方式是电缆射孔及油管传输负压射孔, 本射孔方式安全可靠, 施工成功率高。油管传输时, 井筒套管的抗外挤能力和地层本身因素的影响, 如负压射孔负压值过大, 引起地层出砂, 堵塞井下工具;负压差值过低, 孔眼太脏, 影响油气的流动效率。确定合理的负压值, 对深层气井试油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防止采油出砂, 负压值要确定在15MPa左右。深层气井在射孔时, 为了能够穿透钻井污染带, 减少压裂在孔眼附近的摩租, 降低破裂压力;在布孔时, 储层相变快, 非均质强, 采用90度相位螺旋布孔。
深层气井试油时,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能, 根据井的构造位置, 井的断层、边界、含水情况、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应选择规模大的压裂施工作业, 才能压出高导流长缝。只有在储层内压出深穿透、高导流的长缝才能够彻底改造储气层。但是压出高导流的长缝受诸多地质条件的制约, 下面具体说明。 (1) 地层高压导致了施工的高泵压, 需配置更高的压裂设备、井口装置, 还要提高井下管柱的承受能力。 (2) 地层具有高温, 泵注时间长, 储层低渗, 要求压裂液具有耐高温、耐剪切性、粘稳、粘时性等强的特点。 (3) 储层的闭合压力, 需要承压能力强的支撑剂。 (4) 残液返排难度大, 根据储层情况优化设计压裂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压裂方式
深气层压裂方式有四种, 分别为油套合压、卡封压裂、投球压裂和限流压裂。根据气藏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压裂方式, 油套合压用于施工压力较高、井筒状况好的井。套管压裂用于施工压力非常高, 井筒状况好的井, 但该压裂方式液体返排困难。卡封压裂用于井筒状况不好的井。
(2) 管串设计
根据井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油套合压井, 以深度4000米的井作为界限, 大于或小于此界限时, 选择不同的油管组合管柱。
(3) 压裂液的选择
选择压裂液的基本原则:要与油气藏相适应, 减少对储层的损害;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 耐高温、低摩阻、低伤害、好的流动性、粘温粘时性。结合实践, 一般选用东营油田化学联营公司生产的压裂液稠化剂, 它含残渣低、增稠能力强、粘度高等特点。结合深井的地层条件, 在压裂液中加入有机硼胶联剂, 粘土稳定剂。为了防止破胶后排液, 在压裂液中加入添加剂, 如破乳剂、助排剂、杀菌剂、高温稳定剂等。从而研制出耐高温、延迟胶联的深层气井压裂液。从而满足储层高温、压裂施工液体携砂高比的要求。
(4) 支撑剂的选择
深层气井所需支撑剂应具备的条件:选择具有足够强度的支撑剂, 防止在高闭合压力下保证裂缝的导流能力。保证低的破碎率, 不能影响裂缝的渗流能力, 保证压裂后维持时间长。由于是深井作业, 施工时泵压高, 为了方便液体携砂, 满足高砂比的施工要求, 选用低密度、高强度的支撑剂。
(5) 优化设计技术
根据深层井油气藏地质的特点, 分析研究水力压裂的基础参数, 优化设计方案, 研制出三维压裂模拟技术, 施工效果可佳。
(6) 小型测试压裂技术
小型测试压裂技术在压裂前能够搞清楚地层岩石的破裂性质, 压裂液的性质, 适用于高泵压以及长时间的压裂施工, 保证加砂压裂的施工。
(7) 压裂监测技术
根据压裂后井的温度, 裂缝的方位, 施工的动态, 以及施工结束后压力变化曲线, 进行压裂监测, 对压裂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
2. 排液求产技术
适用于深层井的排液技术有很多种, 但目前最好的排液方式是液氮气举排液, 本排液方式效率最高, 安全性能最好, 速度快, 对地层的回压低, 污染小。
3. 储层保护技术
深层气井采用负压射孔技术, 压井液选用压裂预前置液, 这种压裂液能够减少对储层的污染。本压裂液由表面活性剂、助排剂、复合粘土稳定剂组成, 它能够疏通地层孔隙吼道的作用, 不损坏地层流体。压裂作业时, 在压裂液中加入破乳剂、助排剂, 在压裂过程中使用微胶囊破胶剂技术, 将压入地层中的压裂液快速的返排出来。减少压裂液在地层中的停留时间, 防止对地层造成伤害。
对压裂液进行过滤, 将粒径过大的杂质滤去, 防止对孔喉造成堵塞。压裂结束后要采用强制闭合技术, 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作用时间, 采用液氮排液, 防止压裂液对地层过大的污染。
二、现场施工情况分析
1. 射孔情况
东濮深15号井, 该井有两层试油层, 采用102枪和102弹油管进行传输射孔, 负压差值为1648m和1600m的水柱, 井的射孔相位角为90度, 经过反复射孔后, 相位角小于90度, 减小了压裂时在近井筒处的摩阻, 利于压裂液向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延伸, 降低破裂压力。
2. 储层改造施工效果评价
(1) 小型测试井压裂应用效果分析
对15号井进行小型测试压裂后, 将压裂方式改为空井筒套管注入方式, 对压裂液进行调整, 降低了压裂液的稠化剂浓度和交联比, 提高了PH值, 延长了交联的时间。调整后的基液粘度明显下降, 进而降低了施工的泵压, 提高了加砂压裂时的排量, 保证了施工。
(2) 压裂施工效果评价
对15号井进行压裂过程中, 采用的技术有直接放喷排液、连续油管液氮排液和液氮泵车气举排液。两层试油层均采用连续油管车、液氮泵车排出液体, 效果较好。有效的减小了施工泵压, 压裂后使液体快速排出。压裂前后效果明显, 压裂工艺成功。
三、结束语
深层研究 篇5
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小学 杨卫红
【内容提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讨,特作以下浅谈.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现行的小数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常出现1993年(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统计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将得到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同的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理解不同,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第八册《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小组成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甚至通过网络,整个班级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的整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
又如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建议学生设计一个明年暑假五位伙伴一起前往北京假日旅游的经济预算方案。基于网络研究性学习项目的第一步:初步商量去北京旅游的交通工具,所要游玩的景点、住宿地点、饮食等方面的问题,以达成共识。填一份五个伙伴游北京的预算报告单,并以Powerpoint(电子讲稿)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作3~5分钟的演讲。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与活动,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这样一种开放性自由的学习,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并且每人的设计都是成功的,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求自信。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五、信息技术与小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3)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4)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5)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今后几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它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既能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省思、彭光业主编《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
2、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2003。
3、李省思、彭光业主编《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学林出版社出版,2003。
4、董玉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集》第一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6
5、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6、陶振宗,《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的建设》,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室,2002。
深层研究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52-0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相整合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联动力强,更具有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重组性、智能化……。要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将课程内容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视、听、思并用的教学环境。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重点谈论一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传统教学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而多媒体的引入增强了课堂真实感和表现力,它让学生亲临其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一个小动画可以让大家情绪高涨,很显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
三、辅助优化化学实验,加深印象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危险性较大;②耗时较长;③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④反应现象不易控制其渐近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将其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老师讲解错误原因,以及错误原因可能造成危害,而不能直接进行错误的操作进行演示,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爱护水资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污染的类型、环境 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水污染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会了解到历史上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目前的几种主要的危机人类的污染问题以及污染现状,从而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
五、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对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优越性,促使教师更好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有力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也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
深层研究 篇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一)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判断力有限
会计工作呈现出较强的实践性与灵活性。由于会计程序与方式存在可供选择的余地, 因此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来选择合适的会计程序与方式, 同时还可以根据内外部的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整与变化。会计工作的实践性与灵活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 有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总体文化层次不高, 年龄结构偏大[1]。在会计核算制度不断更新的基础上, 当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与形势发展需求无法匹配, 从而导致了会计工作自身不确定性的加重。鉴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在企业客观经济状态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恰当的决策, 进而无法避免的导致会计报表所展现的会计数据与实际脱轨,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 法律监督管理力度有限
虽然目前我国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监督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数量众多, 但是却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的情况, 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这还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仍然处于初步的建立阶段, 各种相关制度没有得到完善, 无章可循的情况比较普遍。在面对违规行为的时候, 不单单缺少相关的惩罚制度制裁, 同时还缺少了名誉损失[2]。国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不力, 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对会计信息造假进行处罚, 鲜有直接追求刑事责任或进行民事赔偿, 导致会计信息造假的收益大于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的情况。
(三) 会计准则与政策的局限性
目前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 因此大量的应计、预提等项目也会相应出现, 而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通过上述项目在时间上来弄虚作假, 例如进行收入确认提前、费用确认推迟等一系列行为[3]。在会计实务中, 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给会计人员预留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会计信息制造者十分容易进行利润操纵。同时, 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等均为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预留了操作空间。会计政策给予企业选择的内容也更多。在会计政策规定的范围中, 会计信息制造者将会持续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一) 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判断力
首先, 会计人员要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工作中不单要掌握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等专业知识, 同时还应该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金融贸易、财政税收等其他有关会计工作的知识。其次, 要强化会计人员的实践训练。除了要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外,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累积, 不断成长, 提升自身职业判断力, 从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其次, 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树立严谨的职业判断意识。会计人员需要从以往仅仅根据会计制度来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朝着真正的职业判断放线前进, 抛弃以往单纯、死板的思维方式, 转变处理会计工作中严重缺乏独立意识的模式, 形成主动的职业判断思维, 站在更加全面, 更加开放的角度来对会计环境进行思索, 力求能够在面对持续变化, 日益增多的会计工作时, 以积极、冷静、正确的态度来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二) 加大法律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 会计法要提升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根据违法数额来做出相应的惩罚, 全面加大惩罚力度, 强化法律监管[4]。其次, 加大政府与社会的监督力度。国家财政、税收部门与银行应该定期对会计单位进行账证联合审查, 然后通过审计机关开展年审工作, 以开展强有力的监督工作, 全面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防御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最后,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狠抓会计信息造假情况, 全面体现法律的强制性与严肃性。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要强化对会计信息违规违纪问题的深入清查。
(三) 完善会计准则与政策
第一, 强化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要强化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可以从明确法定代表人责任, 明确总会计师责任, 明确会计人员法律责任, 明确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责任, 让上述法律主体需要为其所进行的违法会计工作准则所造成的法律后果付出代价[5]。第二, 完善会计准则, 在建立示范性会计准则操作指南的基础上, 让各个会计主体可以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内部会计制度。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单单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会对国家经济政策制度、广大社会公众投资的利益产生影响。要改善会计信息失真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工作, 需要政府、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信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会计信息的审查与分析能够让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而做出相关投资、融资的决策。由于会计信息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会计信息失真时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现文章主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与相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深层原因,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晓云.有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致富时代, 2014, (02) :41.
[2]孙晓明.从成本效益角度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02) :154+163.
[3]王淑娟.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新经济, 2015, (17) :109.
[4]石阳.从会计人员行为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1, (03) :239-240.
深层低渗油藏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篇8
史深100地区沙三中低渗油藏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 史南油田北部, 史南鼻状构造与郝家鼻状构造之间, 主要含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的沙三中, 含油面积15.1km2, 石油地质储量1459×104t, 采收率为18.0%, 可采储量为263×104t。先后经历了弹性能量开采、注水开发、整体压裂改造及攻欠增注、综合治理及扩边建产四个阶段, 目前油井总井109口, 开井103口, 日液642t/d, 日油392t/d, 平均单井日液6.2t/d, 单井日油水平3.8t/d, 综合含水38.9%。动液面1519m, 地层压力21.9M P a, 采油速度1.22%。采出程度16.02%, 水井总井68口, 开井64口, 日注水平1387m3/d, 月注采比1.3, 累积注采比1.2。区块具有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高、采收率高、综合含水低的开发特点。同时受储层非均质性、前期水质差、井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部分井区水淹水窜和水井欠注油井低能现象。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 保证了区块后期的开发效果。
2 局部欠注井治理
对于局部因水质、储层物性差等原因造成的不同类型的欠注水井, 探索形成了四类化学增注体系:盐酸体系、土酸体系、缓速体系和活性体系, 有效提高了单井日注能力, 在史深100区块实施17井次, 措施有效率94.1%, 累增注水量63524m3。
如针对砂体边部启动压力高或地层残余油堵塞导致欠注的, 采取活性体系增注, 清除地层残余油, 提高水相渗透率, 先后在史更104井、史3-7-斜6井开展增注试验, 均取得成功。史更104井施工后油压由28.7MPa下降至20MPa, 日注水由9增加40m3/d, 有效生产时间至今187天, 累计增注5002m3。
3 局部水淹水窜治理
史深100区块平均渗透率13.3×10-3u m2, 但平面非均质性严重, 在物性较好的区域出现了部分水窜井组, 针对油层高温、高矿化度常规堵剂适应性差的特点, 首次在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展氮气泡沫调剖, 利用泡沫流体“堵大不堵小, 堵水不堵油”的特性来调剖, 解决层间水窜问题。为克服注气压力高的难题, 改氮气连续注入为水气交替注入, 并加入一定浓度发泡剂进一步改善调剖效果。
如史3-10-14井组, 2010年11月9日施工, 共注入22级水气段塞, 累计注气35000方, 累注发泡剂溶液295m3, 处理半径达到12m。通过对水井史3-10-14调剖前后测吸水剖面发现, 该井非主力吸水层位沙三中1-2的相对吸水量由25.49%提高到75.97%, 主力吸水层位沙三中3的相对吸水量由74.51%下降到24.03%。对应3口油井也见到明显的效果:日液水平由调剖前的25.4t/d上升到30.9t/d, 上升了5.5 t/d, 日油水平由6.8t/d上升到11.2t/d, 上升了4.4t/d, 综合含水由73.2%下降到63.7%, 下降了9.5%, 累计增油879t。
4 储层改造
史深100区块压裂是在井网优化的前提下、依据开发动态变化, 应用“整分结合、优化实施”的改造模式进行的动态矢量压裂。在技术应用上, 压裂施工工艺向大斜度井、多层薄层、油水关系复杂井和小井距井压裂发展。
一是为实现压裂增产效益最大化, 在完善井网内继续推广了“高砂比、宽短缝”压裂改造, 根据储层情况尽可能提高平均砂比, 将平均砂比由原来的18-28%提高至30-45%, 单井加砂强度也由原来的平均1.9方/米提高至2.7方/米, 从而达到优化裂缝形态, 实现油藏高效开发的目的。2011年共实施4井次, 累增油2150吨, 增产效果较好。
二是为拓宽压裂选井范围, 开展重复压裂改造技术重复压裂试验, 通过提高加砂规模至原来的1.5倍以上, 延伸老裂缝或者在地层中压出与原裂缝方向不同的裂缝, 从而达到在油气层中打开新的油气流通道, 更大范围地沟通老裂缝未动用的油气层的目的, 大幅度增加单井产能, 提高采出程度。目前已在史3-13-12、史3-15-斜9井实施, 平均初增能力6.5t/d。
5 油井结垢堵塞解决办法
针对史深100区块油井结垢、炮眼堵塞、油井产能低的问题, 提出了“泡、洗、酸、排”的酸化负压解堵工艺, 有效提高了油井产能。共实施油井解堵10井次, 单井初增3.0t/d, 累计增油2850t。
例如史3-6-12井, 正常生产时日液3.6t/d, 日油1.5t/d, 含水57%, 动液面测不出, 分析该井结垢较严重, 且对应水井史8-37已大修恢复注水, 累积注水较多 (累注2.13×104m3, 史3-5-11累注7.95×104m3) , 采取解堵疏通渗流通道, 实施后日油由1.5t/d上升到4.3t/d。
6 结论
(1) 探索形成了四类化学增注体系:盐酸体系、土酸体系、缓速体系和活性体系, 有效提高了单井日注能力。
(2) 利用泡沫流体“堵大不堵小, 堵水不堵油”的特性来调剖, 解决层间水窜问题。
(3) 利用“高砂比、宽短缝”压裂工艺、重复压裂工艺, 实现了增产效益最大化。
(4) 提出了“泡、洗、酸、排”的酸化负压解堵工艺, 有效提高了油井产能。
摘要:深层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敏感性强, 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攻欠增注、储层改造、调剖等工艺措施改善开发效果。本文总结了胜利油田开发效果较好的史深100低渗油藏在开发实践中的主要做法, 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深层研究 篇9
一、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体系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变化发展,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丰富的知识内涵的同时, 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中对大学生的德育品质要求和现有大学生的德育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因此暴露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中存在一些不足, 科学系统的德育内容体系的优化建设刻不容缓。
1、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
德育内容的选取应是以不同阶段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 依据德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制定有层次性的德育内容。然而, 因我国德育教育系统的衔接机制仍然不成熟, 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依旧机械重复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体系整体缺乏层次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 为了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德育内容上加大加宽知识面, 使得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政治思想路线及法纪伦理外, 还学习高深的德育观和价值观, 如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等, 这样过分在基础阶段强调对高层次的德育理论的学习, 导致了对基本生活道德修养的习得和培养的忽视。因此, 在高等教育阶段中, 高校不得不在德育教育内容中添加文明基础知识, 改变大学生基本德育知识缺失的局面, 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不足, 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内容本末倒置, 层次性差。
2、规范性伦理与德行伦理的博弈
现阶段,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多以规范性伦理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型德育思想的教授, 学习道德规范制度和规范, 并以此作为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准则, 以使其自身的价值观念逐渐符合当今社会的规范性的伦理要求。虽然知识性的德育内容虽然能够夯实大学生对德育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但随着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强制的标准性和统一性的道德灌输, 规范性伦理的过分强调反而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激发出现更多不良的道德行为的出现。
3、机械适应社会, 忽视学生德育发展需求
德育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 也要依据受教育对象自身德育发展需求。个体德育的全面发展是自我提高的的基本需求, 当个体德育得到了良好发展时, 必然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德育进程, 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 现阶段, 我国高校中的德育教育的发展往往以社会本位利益的实现为前提, 而漠视了学生自身的种种德育发展需求。在德育教育实践中, 将具有国家意志的德育理论, 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授给广大学生群体, 使大学生无批判的接受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而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个性思维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德育内容体系的优化
1、发挥隐形德育课程作用
德育内容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 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推进。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但又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 因此, 在高等教育阶段, 要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思维, 以大学生道德修养发展的自身需求和社会的客观要求为前提, 构建高层次有针对性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改变过去简单重复德育内容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的拓宽德育内容,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烘托, 道德情境的模拟等隐形课程作用, 利用隐形课程弥散性, 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在巩固道德认知的基础上, 改变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以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 最终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人为本, 去知识中心化
高校中普遍实施的以规范性理论为指导, 以知识型内容为形式的德育内容体系违背了德育的内在本质。德育体系是一个以知为基础形成受教育者的道德理念, 以情意为动力指导道德行为的系统的过程, 这在一过程中, 高校需要统一结合的知情意行各个部分, 才能促进大学生德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 高校在德育实践中应该以人为本, 去知识中心化, 倡导德行伦理的引领作用, 改变过去规范性伦理与受教育者的分裂对立的关系, 确定大学生的主体修养发展的核心地位, 解放大学生内在的德行发展的需求, 保持德育全面发展的张力与活力。
3、课程内容实践化, 教学方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中的德育内容多集中于社会本位利益的实现, 却忽视了大学生自身个性德育发展的需求。要改变高校德育中机械适应社会的现状, 就要对德育课程和德育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和多样性的改革, 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建立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体系, 满足大学生个体德育修养的发展和自我能力的完善需求。
在课程内容方面, 以学生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为主要的德育内容, 以实践化的课程内容解决大学生在德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健康茁壮成长的环境中, 进行珍惜生命的禁毒教育;在繁纷复杂的外交关系中, 进行理性爱国的国际道德教育;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 进行良好信念的网络教育;在就业压力激烈的社会环境中, 进行正确职业道德教育等, 以此来补充高校德育教育内容, 使德育课程走向实践化道路。在教学方法上, 改变过去理论性知识灌输的一贯做法, 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方式, 调动大学生德育积极性, 自主树立良好的德育成长信念。建立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加强大学生与社区间的联系, 多组织有目的, 有计划的社区实践活动, 将大学生在德育课堂中习得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体验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的德育信念的鞭策作用。
三、总结
深层次剖析高校德育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是构建优化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前提。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调整, 不断改革的动态过程。高校在综合校内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德育发展的同时, 也要积极调研, 发掘大学生的德育发展需求, 填补德育教育的空白盲区, 不断修整高校德育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保障高校德育内容层次化, 多样化的发展, 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以促进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进步。
摘要:高校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性质, 体现了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 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德育内容体系层次性不强, 规范性伦理强制主导, 忽视学生德育发展需求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等。基于此, 优化改革德育内容体系, 确立高层次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 逐步去除德育内容知识中心化现象, 以人为本, 将德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才能及时修正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从而发挥德育内容体系的最优育人效果, 为社会和人才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德育内容,现状剖析,优化
参考文献
[1]孙瑞.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建构价值探析[J].贵阳学院学报, 2010, 2:65-68.
[2]杨威.论高校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04:21-23.
[3]段新明.试论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转型[J].山西师范大学报, 2010, 37 (1) :133-136.
深层研究 篇10
1.1 小泵掺稀
小泵掺稀是单柱塞泵为其提供不间断掺稀。排量分为630L/h, 800L/h, 1000L/h三种, 工区用电费用为0.75元/度。2010年8月原油产量4247t, 日均137t;掺稀量8370t, 日均270t;平均掺稀比为1:1.97。
单柱塞泵泵效较低, 单柱塞泵在进行单井掺稀时经常出现泵不工作的现象, 若不能及时发现, 容易造成稠油上返;如若单柱塞泵在某一段时间压力过高, 不能正常掺稀, 需要用大排量进行打压, 增加稀油用量, 时间较长时也会造成停井;经常性发生漏失, 维修费用高;排量最小只能控制到30, 但是相对于一些低产井的掺稀量, 30的排量还是显得过大, 这将造成稀油的浪费, 既不利于节能, 又不符合低成本战略。
1.2 大泵掺稀
大泵, 即高压往复泵, 安装工艺简单, 设备占地面积减小, 便于日常管理;运行故障率低, 安装3台泵, 执行“开2备1”的制度, 其中2台变频, 1台工频, 各大泵间运行切换比较方便, 保障连续生产;针对各单井配套安装质量流量计, 通过角阀调整流量大小;流量计带有数显功能, 能精确反映掺稀量, 可通过瞬时数字直观反映该井掺稀状态, 既能满足高产井的大排量, 也能精确调控低产井的小流量;掺稀系统压力比较稳定, 通过变频调节掺稀用量, 确保单井掺稀的连续性和充分性;掺稀流量的数据传输至值班室电脑屏幕并集中显示, 方便观察各井动态掺稀数据, 方便岗位人员及时进行参数调整。
2 掺稀比研究
为解决鲁克沁采油厂稀油紧缺的现状, 选择采用大泵掺稀和按比例控制掺混合油两种方法来尝试降低掺稀比。
2.1 大泵掺稀和小泵掺稀的对比实验
选取8口井, 通过高压往复泵完成掺稀流程。对每口井制定调配流量, 通过瞬时显示值来控制掺稀量, 并分析该掺稀流程实际运行平稳程度。
选取3-9、204-3、204-20井的数据, 分别代表掺稀量较大, 中等掺稀量以及小掺稀量的井。可以看出, 实际流量与标准流量能很好的对应, 浮动比较小, 所以大泵掺稀能够很好的执行所需流量值, 对大流量, 中等流量, 小流量掺稀都有着良好的调控性。
取2010年11月~2011年6月的原油产量以及掺稀数据:
可以看出, 在使用大泵掺稀后, 很好的控制了掺稀量, 在产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有效的降低了掺稀比, 从1.82降到了1.50。
2.2 掺混实验
2.2.1 掺混实验
控制掺混密度在0.815内进行实验, 取样化验比例混合稀油密度:在卸油口取稀油量200ml;在3#储油罐取合格混合油20ml。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混合稀油的密度基本上符合先前制定的参数指标。
2.2.2 选取3-9井进行跟踪实验
选取3-9井跟踪实验, 录取单井数据, 2000方储罐的混合油样, 化验数据如下。
2.2.3 根据化验数据确定掺稀比
根据现场多次取样, 化验分析, 最终确定掺混比例为稀油量:掺混合油=10:1, 选定稀稠比后, 进行掺混合油井筒降粘举升试验。
根据对单井3-9井进行了全程跟踪, 从单井运行参数来看, 在掺混前后, 运行数据正常。
2.2.4 掺混比优化
考虑到稀油用量的日渐增多, 经讨论分析, 决定在这次基础上优化掺混比, 调整掺混比例为根据7:1, 现场密度化验均值为0.816kg/m3。
3 实施效果
3.1 节省人力。以往小泵掺稀时, 每天要对站内30台小泵进行巡查, 耗时费力, 每天约需4小时。现在只运行2台大泵,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节省费用。每年可节省用电费用约79万元, 维修费用约30万元, 运输费用230万元。
摘要: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位于新疆鄯善县鲁克沁乡, 该地区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 干燥少雨。地层条件下稠油可流到井筒, 但在井筒及地面均不易流动, 尤其是在井筒, 稠油与油管及抽油杆之间摩阻大, 造成抽油杆上行载荷过大, 下行易发生抽油杆漂浮现象, 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开发, 经过摸索试验最终形成了以泵上空心杆掺稀和环空掺稀为主的举升工艺技术。稀油是完成这两种工艺最重要的环节, 但是目前吐哈油田提供的稀油量不能满足采油厂生产需要, 因此优化掺稀量是稠油开采的重点。
深层研究 篇11
【关键词】文本 深层含义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以文本为基础,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实现教学目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单纯的只是解读文字、语句,那么所收获的教学效果不会十分理想,相反,将文字、文学以及文化依次解读出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通过自身的思维进行重新构建,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层解读文本含义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做出了相应的修改,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英语开展阅读教学,实现多元发展目标,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无论何种语体和问题,学生都能够有效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具备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利用思维加工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要具备健全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由新课程标准可知,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已有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的解读文本的题材和文体特点,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深层解读文本,并促使学生利用自身思维重新构建文本信息,进而内化到自自身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科学发展。由此看来,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通过深层次的解读文本含义,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指向文本深层含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选择恰当的文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需要选择恰当的文本。在选择文本时,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明确其中蕴含的语言知识点,为语言知识的教学做准备。随后,教师对文本中蕴含的文学以及文化含义进行解读,深入的了解文本深层含义,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深层挖掘文本含义,帮助学生感知阅读文本的艺术美,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阅读教学中主体,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教师要以选择的文本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设计阅读活动,必要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环节。以Women of achievement文本内容为例,此篇文本的中心话题就是“女性”,介绍了几位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女性,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贡献进行探讨,对女性面临的困境进行关注,并歌颂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首先,教师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国内外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图片,比如武则天、奥普拉温弗瑞、撒切尔夫人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女性的共同点——成就,进而引出阅读教学的主题。其次,教师播放文本内容的主人公Jane Goodall的视频资料,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随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略读,找出问题的答案。在略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准确的发现文本的浅层信息。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详读,找出能够描写简古道尔的关键词,以及能够显示她的成就的关键语句,同时,概括段落大意,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入挖掘意识,为深层挖掘文本含义奠定基础。详读之后,教师再次提出相关问题: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chimps in the wild rather than in a zoo?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听取学生得出的结论,并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这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同时,通过讨论,学生感知简古道尔克服苦难的勇气、追求梦想的毅力,从而在心中产生认同,并形成情感共鸣,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完成之后,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主题为给对女性有偏见的人的一封信,学生写作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点评和评价,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进行教学反思。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把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挖掘深层文本含义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会阅读,有效的提取阅读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提升学习的效率。
高中英语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文本的文字表层信息上,还应该在文学和文化两个方面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深层含义,通过文字、文学、文化的层层递进,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优秀的英语能力、深层理解文本含义的能力,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例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信息的理解、加工与提升[J].英语教师.2015.(04):44-50.
[2]陶艳春.李涛.深入解读文本 优化教学设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03):64-67.
[3]顾敏.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13):45-47.
深层研究 篇12
1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1.1 地质背景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Ⅰ)、鲁西中台隆(Ⅱ)、济宁—成武断陷(Ⅲ)、成武凹陷(Ⅳ)与济宁断块(Ⅴ)结合部位。揭露深度内主要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作为本区供水目的层主要为上第三系地层,其厚度为272.50—596.30m,以粘土为主,夹粉细砂。粘土质纯,半固结,含少量石膏晶体[3]。
1.2 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
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岩组:本组岩性主要为粉砂、粉土,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5m左右,年变幅2—3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200m3/d,层底埋深7—25m不等。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农田灌溉回渗和地表水体的渗漏补给,受地形因素影响,地下水自西向东径流,主要排泄途径为径流排泄和少量人工开采,不具备集中供水意义。
中层承压咸水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底板埋深在256—300m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加深[3]。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含水层厚度一般为15—20m,水位埋深小于10m,单位涌水量0.032—0.0366L/s·m,TDS在7.789—8.064g/L,水质很差,属于咸水,目前尚不具备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
深层淡水(微咸水)含水岩组:分布在中层承压咸水之下,由于粘土的存在,使上下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减弱。历史上研究区曾是深层淡水自流区,1977年自流水头高度达2.82m[3]。在天然条件下,深层淡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径流补给。由于含水层间粘土的存在,具承压性,形成了巨野以西深层水自流区,以径流形式排泄区外。深层淡水(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HCO3—Na型水、HCO3·SO4—Na型水和HCO3—Na型水。东北部龙崮附近,深层淡水(微咸水)TDS在3g/L左右,向西、向南过渡为3—2g/L和小于2g/L(表1)。深层淡水(微咸水)含水层单井涌水量具备集中供水意义。
2 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2.1 富水地段水文地质特征
左庄富水地段:左庄富水地段面积2km2,深层淡水含水层顶板埋深272m,底板埋深483m。含水层共7层,累计厚度58m,主要含水段埋深为272—417m。含水砂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可达2000m3/d,水温25℃,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型或SO4·HCO3—Na型水,TDS为1.609—2.093g/L。
大李庄富水地段:大李庄富水地段深层承压淡水含水层顶板埋深267.22m,底板埋深471.63m,承压水头为埋深12m左右。含水层岩性以中细砂为主,累计厚度28.52m。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1500m3/d,水温25℃,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或SO4·HCO3—Na型水,TDS为2.093—2.426g/L。
2.2 群井抽水试验
群井抽水试验在龙崮镇左庄,抽水主井为TC1和TC2号井,群井抽水试验采用稳定流干扰抽水法,历时12d。试验期间TC1号井单孔抽水时流量为46.73m3/h,两孔同时抽水时TC1号井单孔抽水流量为50.6m3/h,TC2号井流量为64.1m3/h。试验期间共布观测孔5个,其中观1、观2和观3为浅层水观测孔,ZK1和ZK2为深层观测孔,通过水位观测资料表明本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3 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计算
3.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与确定
稳定流计算法:根据稳定流承压完整井理论[4],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见表2。
非稳定流计算法:对TC1、TC2两孔利用时间—降深标准曲线法和直线图解法[4],计算出导水系数(T)、弹性释水系数(μ*)、压力传导系数(a)等水文地质参数,见表3。
3.2 深层淡水(微咸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可开采资源量计算原则:拟建水源地满足需水要求时,供水井的最大水位埋深在允许范围之内,为防治地面沉降,根据华北平原多年研究成果[5],供水井的最大水位埋深不超过70m。在左庄附近布置TC1、TC2、K1、K2四眼供水井;大李庄村南布置ZK2、K3、K4、K5四眼供水井。按照边长635m平行四边形布井。
水位削减法:水位削减法依据水流叠加、井群干涉和涌水量函数关系不变的原理。任意井的水位降深等于各井水位削减值的代数和,计算公式[6]:
undefined
式中,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Q为抽水井涌水量(m3/d),M为含水层厚度(m),S为主井降深(m),r为井距(m),R为影响半径(m)。根据含水段厚度设计TC1抽水量1500m3/d,TC2、K1、K2抽水量分别1100m3/d,ZK2、K3、K4、K5各井抽水量1200m3/d,按照抽水总流量9600m3/d时预测降深抽水井间的水位削减降深见表4。由于两个井组距离较远,井组之间干扰按照点井考虑。抽水井自身产生的水位降深叠加抽水井间的水位削减降深得到群井抽水水位降深见表5。从表5可见,K3、K5号井水位下降值最大为36.31m。
干扰井群法:按照单井1200m3/d定流量抽水,总流量9600m3/d时,预测水源地服务年限10年、20年、50年的水位降深,采用干扰井群法计算[6]:
undefined
式中,T为导水系数(m2/d),a为压力传导系数(m2/d),S为水位降深(m),t为时间(d)。计算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拟建水源地服务年限50年时,最大水位降深为57.59m,开采井的动水位埋深不超过70m。
4 深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其对策为:①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深层地下水补给量较小,拟建水源地将以消耗弹性储存量为主,随着抽水时间的延长,开采井的水位不断下降,必然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严禁在拟建水源地附近盲目增加开采井,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不大于9600m3/d,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70m以内。坚持“分散布置,相对集中"的开采原则,供水井的最小间距应大于600m。②严格成井工艺。深层淡水含水层之上为中层咸水,其水质很差。因此,在成井时,深层淡水含水层之上必须填入20~30m的优质粘土隔水,防止串层污染,导致水源地水质恶化;同时,本区含水层颗粒细,桥式滤水管要严格包网,防止供水井涌砂造成使用年限缩短。③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水质、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维持水源地的正常运转。
5 小结
本区深层地下水属于中等沉淀物、锅垢少、起泡的非腐蚀性水,可作为锅炉用水和一般工业用水,其硬度、硫酸盐、氟化物、TDS等指标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未经处理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因此,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北方地区,开发利用劣质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水源地投入使用后,随着降落漏斗的不断扩展,将造成中深层咸水的越流补给深层地下水,越流补给的强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1-3.
[2]郭令智,朱学愚.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J].江苏水利,1998,(4)∶12-13.
[3]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巨野地区水文地质勘查报告[R].济南: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2006∶23-26.
[4]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98-102.
[5]殷跃平,张作辰,张开军.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