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反思

2024-09-24

深层反思(共12篇)

深层反思 篇1

近些年, 高中学段的理科导学案教学日益普遍, 而语文学科的导学案教学也是亦步亦趋。甚至在很多地方, 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以此完全取代了备课和教案教学。从教学的实际效益而言, 理科实行导学案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 方便设置教学内容的提前量, 方面学生当堂训练和巩固。但导学案教学对语文学科而言, 它的实际教学效果是有着很多疑问的。

教案与导学案有本质区别。教案作为讲授方案, 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 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导学案是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方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及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活动案例, 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侧重于学生“会学”。从内容指向而言, 二者有很多的不同。

实事求是地说, 导学案教学让语文教学出现了方向性问题!

1.简单化教学, 严重弱化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力。

导学案教学,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 过多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这一语文基本能力的的培养, 从而也使得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力和语文教学力在逐渐下降。

有一节公开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师的导学案中设计了如下主体教学环节 (设计四个问题进行文本学习) :1.“获得教养”的目的是什么?2.阅读经典的意义是什么?3.阅读经典的方法是什么?4.阅读经典后效果如何?从教学过程看, 四个问题逐一抛出, 学生到文本中的对应段落逐一寻找问题答案, 教学过程很顺利, 教学完成很流畅。但略加思考, 却不难发现一个大问题:文本解读仅限于表层文字的信息寻找和提取吗?这节语文课教学目标仅定位于段落内容的整合和概括吗?

对语文而言, 文本学习是一种增量和扩量教学, 而不是缩量和简单教学。从教师实施教学而言, 这种导学案只能是一种粗疏和大概的教学内容, 是一种教参内容的整合和提取, 然后以问题进行呈现和教学。这种导学案教学满足于文本内容的概括与信息的提取, 止步于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

教学需要改革, 教学形式需要创新, 但如果效力于教学的异样形式而非实际内容, 那么, 语文课也许会上得越来越好看, 但学生的收获却只能越来越少,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日渐削弱。

2.公式化教学, 导致语文教师千人一面。

有一节公开课: 《想北平》。教师依据导学案组织如下教学: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 (思念北平) ?写了北平的什么 (动中有静, 布置匀调, 物产丰富, 接近自然) ?任意找出你喜欢的一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就此结束。

这种课较为多见:在没有读顺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只是简单地预设几个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 而且教学内容满足于文本表层简单化信息的梳理;教学组织只是用一种机械的问答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扁平化泛语文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 没有立体感, 没有教学内容的逐层推进和深入。而设计的问题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 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 没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没有感动和感悟。这种教学是一种简单化教学, 是一种负能量教学。

语文教学专家曹勇军老师曾说过:语文是一门手艺, 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而这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导学案教学, 总不免让人担心, 语文这门精巧的手艺还能守得住吗?真正的手艺是拒绝机械的复制的, 但现实情况却是, 这门手艺因导学案教学的大量推行已经被大批量模板式的工业生产方式替代。

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一位优秀教师能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使其教学更接近理想的课程追求。语文, 文本背后作者的人生的丰富经历、社会的独特认识、情感的个体体验、人生的深刻感悟都是千差万别的, 语文课, 教师应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教学提炼, 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而导学案教学, 使得语文与阅读、与语言赏析、与感动感悟渐行渐远!

3.问题化教学, 致使语言学习这一语文本务渐行渐远。

语文教学专家韩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强调“重文写白”, 即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韩军认为,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 积累了浩繁的极富表现力的语汇, 滋养、丰富了现代白话。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 诵读大量古诗文, 用文言奠基, 用白话表达, 则文字极易纯粹, 典雅, 凝练, 传神。不仅如此, 他还呼唤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韩军认为, 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要是上成文字课, 语文老师首要是文字师。若关注精神, 也须由文字引发, 由文字贯穿, 终落脚于文字, 即“着意于精神, 着力于文字”。

教育专家王尚文坚持语文教学要强调“语文意识”:应关注它到底是怎么说的, 即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关注“怎么说”, 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要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 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 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 摸摸它的“体温”, 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 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

以这两位语文专家的教学理念来反观语文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注重以问题的设计和预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习。不可否认, 问题探讨是语文教学比较理想的策略之一, 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深入研习文本, 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 问题探讨重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 而不是寻找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的问题解决发挥教学作用。导学案教学抛弃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教学。

语文是“语+文”, 语文学习是从语言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通过语言活动整体把握文本;二是借助文本, 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主要是品味语言;三是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主要是以写为主, 也可以说为主。而导学案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让学生和文本中的语言越来越远。因为语文的导学案教学, 以预设的问题为教学内容, 预设的问题多以内容概括和人文精神的认识为主, 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教学方式, 以文本的内容概括提取为达成目标。这种教学, 注重整体感知, 不注重细节品析;注重宏观概括, 不注重微观探究;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容认知, 不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体验;注重问题的结论, 不注重结论探讨的过程。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内容指向上作思考, 而不是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去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去揣摩体悟。这种教学也是一种泛语文教学!

如有老师讲到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大多都是把教学主题内容预设为:分析对比运用并概括作者为什么要“我心归去”。很少有能让学生去品味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如第6段,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 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 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第8段:“我当然知道, 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 我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 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即使有老师教学时注意了这两处语句的理解, 也是局限在让学生泛泛地概括理解这些语句表达了“虽对故乡的失望, 但这是源自内心的挚爱, 因为挚爱, 所以对现状失望, 这种来自内心的失望真能滴血”, 而不是带领引导学生去体验“酥骨、悲剧般、绿得能融化、浮粪四溢、拥挤不堪”等词语的含义、连用意象的用意和排比句应用的突出效果。

而且导学案中的预设问题很少有“真问题”, 很难有“好问题”。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考虑文本学习的覆盖面, 一般只能以概括和整合性问题为首选, 这就很难对文本细部和具体语言现象进行设问和揣摩;考虑到导入和当堂训练, 一节课只有不到30分钟文本学习时间, 学生哪有时间走入文本?

不仅如此, 问题化教学还导致了语文的习题化教学和考试化教学。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在《警惕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一文中认为, 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的考试化模式。以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型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许多问题, 课堂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因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会超越各种教辅、教参和网络教案, 学生依据教辅基本回答无误。对此,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黄厚江老师也曾经指出:如今的语文在被萎缩。很多语文课堂, 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 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 只剩下一个目的———考试。教什么, 学什么, 都紧盯着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语文, 本来应该是最有趣的学科, 本来是有着丰富价值的学科, 现在也只剩下考试。有人公然说:理科教学要习题化, 语文教学要理科化。于是, 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做题目。于是, 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内涵, 严重萎缩;语文教学的方式, 严重变态。

高中语文教学, 是用导学案, 还是不用导学案, 这是个问题!

深层反思 篇2

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

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整个社会的阶段性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彻底失去约束。”对于中国而言,反思当前社会浮躁的成因,分析其形成机理,应该是正当其时。

社会浮躁为何会从点到线再演变到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什么,以至会如此被浮躁问题所困扰?对此,专家的解读有很多种。比如,社会浮躁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社会转型大背景密不可分,急速社会变化引发制度变革造成的不确定感和人们在精神与心理上的失落感、压迫感造成社会浮躁;社会利益结构、关系网络、价值观念、利益需求模式和文化传统改变,导致主体心理机制趋于不稳定、冲动与非理性相交织的浮躁状态;社会竞争加剧、个人攀比心理、欲望过强等造成的个体心理亚健康;媒体的引导不当,渲染负面心理、负面价值,导致的浮躁蔓延等等。由此可见,社会浮躁的形成绝非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下的综合作用。

社会发展变革决定了不确定性必然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确定性无从获得。在不确性中寻求确定是破解浮躁问题的切入点。既然社会浮躁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社会浮躁的化解和消除,也应多管齐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与合作。在体制范围内作适当的制度调整以及进行价值重建,社会的基准共识才会显露出来,以可行的程序、机制来推进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才会慢慢形成。媒体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个体心理调适、正确归因、选择多重参照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浮躁的社会心态才会趋于沉淀消解。

本期策划我们约请朱力、管健、赵晖、蔡乐渭、褚松燕等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制度因素等角度探究社会浮躁问题,深入剖析社会浮躁形成机理以及深层原因、社会浮躁特性及其危害,并着重从制度建设与公共治理角度探寻化解社会浮躁的途径,以期促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社会浮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归纳如下:第一,没有计划性。第二,没有持久性。第三,没有稳定性。第四,急躁性。第五,恐惧性。第六,不平静。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朱 力

浮躁之气,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也阻碍工作的创新、社会的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由此而滋生。力戒浮躁之气,需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浮躁症候群由何而来,找到病灶。一个浮躁的领导只能好大喜功、盲目自大,一个浮躁的组织无法反躬自省,健康成长。力戒浮躁之气,需倡导求实之风。

—管 健

社会浮躁起源于个体心理活动的不稳定运行,并通过社会互动行为而扩大影响,进而成为一种非正常的、失衡的普遍社会心理。市场经济发展为产生社会浮躁心态创造了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程序规则意识淡薄、程序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可以制约对结果的过分追求,帮助个体获得理性认知以避免认知偏差,限制情感欲求对心理机制的过分影响,进而达到认知理性与欲求感性的平衡,防止冲动多变、混乱无序的浮躁心态的形成,最终遏制社会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赵 晖 周 赟

社会浮躁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行为状态。对于制度来说,其所关注的是人们行为的调整,它并不能直接调整社会心理状态,但基于浮躁行为与浮躁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法律制度)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而达到间接调整浮躁心理的作用。

—蔡乐渭

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或者说,在社会中发现制约不确定性的规律或“定数”,用“定数”来稳民心。古今中外的治理智慧显示,这个“定数”,就在于一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制度建设和责任共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人们对社会浮躁的抱怨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浮躁的反思,这也使得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来约束、沉淀社会浮躁获得了较好时机。

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的深层反思 篇3

教案与导学案有本质区别。教案是教学中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编写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的讲授方案。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导学案是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方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及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活动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侧重于学生“会学”。从二者的内容指向而言,二者有交叉又有很多的不同。

应该说,在转变传统教与学的陈旧低效方式、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导学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理论层面)起到了沟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的作用,对理科教学起到了很多实际效果。但比较而言,导学案教学的泛化对语文学科而言,却是“鸡肋”。

我们看看如今语文导学案教学的一般程序。

导入新课:课前老师印发给学生本课的导学案,上课老师直接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一般2—3个(有时与后面的教学内容不对等)。

检查课前预习:一般是注音、词语理解等语基知识。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都是教师事先整理好,以静态识记性知识方式陈列。

文本学习:一般是给出教师对文本整合的3-5个思考问题,上课时以提问方式进行逐一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区域并概括整合出答案。这一过程以问题的对应理解区域和文体答案的准确与否作为教学重点。

巩固练习:一般是一段几百字文字阅读附加几道阅读题。

作为一种语文导学案教学的范式,一节语文课如果按照上述学案来组织教学,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的是:学生完成了学案,教师也就彻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这就让我们有了困惑:这种机械单一的问答题式、阅读题式的导学案能够适应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吗?

实事求是地说,导学案教学让语文教学出现了方向性问题!

一、简单化教学,严重弱化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力

语文教学,学生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系统而相倚的互动。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拥有着相当广泛的知识经验,并将相关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某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文化背景之中,学习知识,习得发展。而导学案教学,是否会让语文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这一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从而也使得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力和语文教学力逐渐下降?而且,这样的导学案教学,带来一个怪异现象:不是语文教师也一样可以教语文!

有一节公开课:《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师的导学案中设计了如下主体教学环节(设计四个问题进行文本学习):1.“获得教养”的目的是什么?2.阅读经典的意义是什么?3.阅读经典的方法是什么?4.阅读经典后效果如何?从教学过程看,四个问题逐一抛出,学生到文本中的对应段落逐一寻找问题答案,教学过程很顺利,教学完成很流畅。但略加思考,却不难发现一个大问题:文本解读仅限于表层文字的信息寻找和提取吗?这节语文课教学目标仅定位于段落内容的整合和概括吗?

对语文而言,文本学习是一种增量和扩量教学,而不是缩量和简单教学。从教师实施教学而言,这种导学案只能是一种粗疏和大概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教参》内容的整合和提取,然后以问题进行呈现和教学。这种导学案教学满足于文本内容的概括与信息的提取,止步于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长此以往,有多少语文老师还会去主动深入研究教材,深入备课?长此以往,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需要改革,教学形式需要创新,但如果都去热衷炫目的教学形式,追捧时尚的理念,效力于教学的异样形式而非实际内容,那么,语文课会上得越来越好看,但学生的收获却只能越来越少,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日渐削弱。

二、公式化教学,导致语文教师千人一面

有一节公开课:《想北平》。教师依据导学案组织如下教学: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思念北平)?写了北平的什么(动中有静,布置匀调,物产丰富,接近自然)?任意找出你喜欢的一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就此结束。不言而喻,这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简单教学,是一种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这种课较为多见。这种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低位化教学:在没有读顺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只是简单地预设几个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满足于文本表层简单化信息的梳理;教学组织只是用一种机械的问答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扁平化泛语文教学,因为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没有立体感,没有教学内容的逐层推进和深入。而设计的问题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没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没有感动和感悟。这种教学是一种简单化教学,是一种负能量教学。

语文教学专家曹勇军老师曾说过:语文是一门手艺,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而这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导学案教学,总不免让人担心,语文这门精巧的手艺还能守得住吗?真正的手艺是拒绝机械复制的。但现实情况却是,这门手艺因导学案教学的大量推行已经被大批量模板式的工业生产方式替代。这种教学,使得语文与阅读、与语言赏析、与感动感悟渐行渐远!语文学科,本是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一如沂水春风,弟子各言其志,夫子喟然而叹。而导学案教学基本拒绝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和心理交流,说到底,这成了一种没有感情的教学,成了一种没有共鸣的教学,成了一种典型的机械化教学!

对语文而言,一千个语文教师,就应该有一千个“庖丁”。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文本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通过解读文本而预设的教学内容。一位优秀教师能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使其教学更接近理想的课程追求。语文文本背后作者的人生的丰富经历、社会的独特认识、情感的个体体验、人生的深刻感悟都是千差万别的;语文课,教师应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教学提炼,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文本的思想高度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要达到高位化的认识要求。

教材解读不够,文本的阅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导学案教学,因其千人一面,机械呆板且程式化,严重削弱了文本的阅读价值!

三、问题化教学,致使语言学习这一语文本务渐行渐远

导学案注重以问题的设计和预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习。不可否认,问题探讨是语文教学比较理想的策略之一。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深入研习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问题探讨重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而不是寻找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是学习成长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问题解决发挥“教学”作用。导学案教学抛弃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教学”。

语文学习是从语言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语言活动整体把握文本;二是借助文本,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主要是品味语言;三是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要是以写为主,也可以以说为主。而导学案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让学生和文本中的语言越来越远。因为语文的导学案教学,以预设的问题为教学内容,预设的问题多以内容概括和人文精神的认识为主,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文本的内容概括提取为达成目标。这种教学,注重整体感知,不注重细节品析;注重宏观概括,不注重微观探究;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容认知,不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体验;注重问题的结论,不注重结论探讨的过程。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内容指向上作思考,而不是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去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去揣摩体悟。这种教学也是一种泛语文教学!

而且,导学案中的预设问题很少有“真问题”,很难有“好问题”。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考虑文本学习的覆盖面,一般只能以概括和整合性问题为首选,这就很难对文本细部和具体语言现象进行设问和揣摩;考虑到导入和当堂训练,一节课只有不到30分钟文本学习时间,学生哪有时间走入文本?

不仅如此,问题化教学还导致了语文的习题化教学和考试化教学。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警惕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他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的考试化模式。以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型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许多问题,课堂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因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会超越各种教辅、教参和网络教案,学生依据教辅基本回答无误。对此,黄厚江老师也曾经指出:如今的语文在被萎缩。很多语文课堂,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只剩下一个目的——考试。教什么,学什么,都紧盯着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语文,本来应该是最有趣的学科,本来是有着丰富价值的学科,现在也只剩下考试。有人公然说:理科教学要习题化,语文教学要理科化。于是,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做题目。于是,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内涵,严重萎缩;语文教学的方式,严重变态。

语文导学案教学,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教学规律,泯灭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是一种教学退化。

深层反思 篇4

一、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批判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逐渐规范化、法制化, 进一步促进了国家机关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过热现象, 却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 不利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公务员考试结果的产生, 一般要经过笔试、面试、复试、体检和政审等阶段,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不利于市场人力资源配置的及时性。[1]公务员考试热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使很多人为追赶潮流, 寻求公务员岗位稳定、政治前途和完善社会保障等现实因素, 不利于实现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也加大了政府招录真正合适人才的成本和难度, 影响社会人力资源在行业中配置的合理性。

(二) 影响社会财富的积极创造。公务员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 其报酬是二次分配, 由财政支付。公务员考试过热, 大量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去公务员系统任职, 造成企业优秀人才短缺或流失, 不利于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组织的发展。社会精英不是积极去创造财富, 而是争相涌向官场寄望权力和分享财富, 导致社会创富能力的惰化。

(三) 公务员职位招录成本大。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0.3》中《我国公务员考试经济成本估算分析》一文指出,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平均职位成本是2.6万元/个。[1]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 公务员考试如此高额的职位招录成本, 是否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收益?是否有效体现公务员考录机制的效率和效用?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对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进行冷思考。

二、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深层反思

产生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原因很多, 如:就业压力大、公务员工资福利好或者通过政治化途径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等, 但这些原因实质上只是表层的。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其深层根源有以下几点:

(一) 社会利益分配不平衡。随着国家机构改革与调整, 公务员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大为改善, 其收入在工薪阶层里已居前列, 更重要的是公务员的工作稳定, 规范、健全的社会保障和优厚的福利待遇, 甚至有的凭借自身的政治优势获得各种隐性收入。更有甚者, 某些部门和地区利用“车改”、“阳光工资”、“住房改革”等理由, 变相大幅加薪。与此相反, 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企业, 却因有限的工资福利、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以及职位风险性而难以吸引更多精英的加盟;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却因“志愿失灵”而无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 导致其活动开展步履维艰。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 是公务员考试热的首要因素。

(二)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学而优则仕”的几千年文化传统, 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拜物主义和权力崇拜等观念的冲击, 导致“官本位”思想观念的回归。“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因政府职能转变的有限性, 公务员社会利益分配的绝对优势, 规避市场风险的心理;作为稀缺资源的公共权力, 不仅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 且具有寻租便利。这些扭曲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政治化途径——公务员考试, 在某种范围内得以实现, 强化了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理性选择, 助长了公务员考试热, 而且公务员岗位报考因其权力影响多寡, 而冷热不均。

(三) 政府的绝对强势地位。我国社会结构一直没形成“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元模式, 缺乏独立、自由的市场和“公民社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政府掌握有大量的资源, 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市场和社会始终受政府的掌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 市场自由竞争程度、规范程度不足。我国现代民间组织的生成是从全能政府中分化出来的, 在资金来源、登记管理等方面对政府有很强的经济、政治依附性, 缺乏其本应具有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大量的“草根组织”却因政府的准入门槛太高, 无法获得相应合法身份, 其发展能力和影响力也极其有限。中国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塑是政府主动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 其绝对强势地位并未得到改变。社会公众的职业选择是理性的, 在抉择时自然也就倾向强者。

(四) 高等教育改革本身的不足。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化教育, 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 并没有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行针对性建设与改革, 缺乏培养大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在市场条件下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念, 使得大学教学模式与社会需要模式相脱节, 造成大学生知识失业。在知识失业压力下, 大学生凭借在学校炼就的“考试能力”优势, 秉承“学而优则仕”和求职潮流, 成为公务员考试队伍的中坚力量。

(五) 公务员制度的“灰色地带”。有数据显示, 1996~2003年公务员淘汰率不足0.04%。[3]缺乏竞争和淘汰的公务员常任制, 如今使得公务员岗位由“铁饭碗”变成了“金饭碗”。公务员收入与职务挂钩 (如当前“3581”工资标准) , 与绩效联系甚微,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 这正是公务员缺乏效率动机的原因, 这也从而反映了公务员工作轻松、压力小。

公务员岗位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 使公务员独具社会资本优势, 可以占有或者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2005年10月, 广州市商业银行为全市5万名公务员首创公务员专用工资卡-红棉金卡, 公务员可按照职级, 获得以本人工资年收入的一定倍数作为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的消费贷款, 无需常规的担保和抵押, 可获得比基准利率下浮10%的最优惠利率, 额度最高达100万元。[4]公共权力行使的“灰色地带”和“潜规则”, 不仅加大了利益分配不平衡差距, 更强化了政府的权力和地位。

三、抑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对策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是知识经济、人才主权时代人力资源自由配置的一种畸形表象。根据当前形势,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还将会持续。为此, 对其进行理性批判和深层反思后, 采取相应对策, 进行全面“降温”。

(一)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平衡利益分配。

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同工同酬”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解决人们就业后顾之忧, 合理平衡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的利益分配。建立公务员工资福利管理问责制, 实现公务员工资福利管理的阳光化、制度化、法制化。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积极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 并加快其实施细则的制定, 全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第三部门”的扶持, 拓宽优惠政策, 帮助解决其发展瓶颈即资金来源问题。

(二) 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

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 坚决反对权力崇拜、享乐主义, “官本位”思想;积极倡导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积极弘扬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理念,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 全面提高公务员服务态度和能力。提倡和鼓励各层次人才充分结合自身的个性、特长、能力等特点, 到基层、到企业、到非营利组织中去, 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充分展示个体才干, 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三) 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建设“有限政府”。因此, 政府要进一步放权、放松管制, 弱化自身绝对优势地位:完善市场运行规制, 创造良好、健全的市场法制环境, 依法行政;积极培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的需求;积极培育中国式“公民社会”, 拓展公民参政渠道和方式,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建设。

(四) 加强高等教育改革。

经济可以实行“跨越式”发展, 但教育不能。高等教育的改革, 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思路和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 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积极开创“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新途径、新模式, 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联系与合作, 强化大学生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一致性。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 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走向法制化轨道。但作为公务员制度核心部分的考核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还很不健全, 抑制了公务员队伍的有效“新陈代谢”。为此, 应借鉴国外先进公务员管理经验,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推广政府雇员制, 减少公务员常任制比例;引入“政务官”和“事务官”公务员分类制;在“服务型政府”行政理念指导下, 积极开创新方式、新渠道、新方法, 考核、选拔公务员, 完善公务员竞争淘汰机制, 如民意测评制、公推公选制和末位淘汰制等。制定《行政程序法》, 完善和加强执法监督, 进一步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合法、合理性, 公开、公平、公正性;全面实施行政问责制, 强化公务员危机感、责任感, 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准.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考试“持续发热”的影响、原因及治疗[J].科技咨讯, 2007, 3:100~101

[2].李泽旭.争辩公务员考试成本[J].领导文萃, 2006, 11:114~118

[3].高静.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 2006, 6:24~25

深层搅拌桩承包协议 篇5



一、单机定员:

工作人员定为六~~八人(主机人员四人)。



二、工作内容:

1.定位、机器移位。

2.钻进、喷料、上料、纸袋清理、水泥场地清理水泥验收、临建设施的搭棚等。

3.包括四喷四搅、做试块、定桩位。

4.机械设备的进退畅设备维修等。



三、技术要求

1.桩底标高、桩顶标高及桩长。

2.复搅深度、水泥掺量。

3.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及图纸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未达到技术要求的及时返工纠正。

4.做好施工范围内的具体工作,作好施工原始记录,并在当日交于甲方验收签字。

5.管理好现场的水泥、材料、机具,禁止浪费材料。



四、承包方法及奖罚制度

1.承包方法:按总延米每米两圆(¥2.00)计。

2.施工期间造成的停电、停水、台风等因素影响连续三天以上按待工结算(待工工资为20元/日)。

3.每个工地进、退场三日内为承包工作日,做好机械保养、维修、清理机械表面的水泥浆等。三日后按待工计算。

4.按甲方结算总延米承包工程量。完工后及时找甲方签证结算,拿到工程款后支付工资的80%,留20%为质量保证金,三个月内无质量事故结算付清。

5.超水泥用量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桩质量不合格或漏桩等经济损失应赔偿,赔偿按工程量的10%计。

6.机械操作不当、保养不当,指各润滑部件及变速箱、转盘缺油等,所造成的零部件损坏、工具、材料丢失等应赔偿。

7.施工期间做饭、杂工人员一人,工资及生活费按每月六百元(¥600.00)计,完工后不再计发。

8.防火、防盗及进入工地内必须遵守的安全条例,否则后果自负。

承包人: 委托人:

日期:年月日

让“对话”走向深层 篇6

一、重视语感,注重语理

新课标强调“感悟”和“人文性”,但这两个概念均带有不确定性,操作起来难以把握。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分析时,常常忽略语文课科学理解的一面,使其变成主观感受型的课程。这种只凭感悟不讲理解、用“人文性”来冲击“科学性”的倾向,比之说教与灌输语言教条,同样具有危险性,同样有违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文字的优劣一般可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则要从表达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炼、创新入手。完全不从语理上分析,悬空而无据地去感悟,学生连分析鉴赏都难以学会,更遑论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了。

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杜甫的《水槛遣心》,其中有“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两句,编者用“锦江水满”来注释“澄江平少岸”;课本中还有王维的《观猎》,其中有“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两句,编者用“暮云沉沉”来注释“千里暮云平”。老师们常常难以解释,为什么“平少岸”的“平”是“满”而“暮云平”的“平”却是“低”?他们觉得这是诗人的主观体会,其实这是客观词义的体现。这两首诗的“平”都当“平齐”讲,它们不同的形象来自不同的语境。锦江的水与岸平齐了,水当然就“满”了,暮霭平铺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与地面平齐了,当然就有“低沉”的感觉——诗人是不能离开客观词义来传达思想情感的。

再比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按照“诗无达诂”的说法,“舟自横”的“舟”是放在岸上还是飘在水里,可以任凭鉴赏者去主观想象,没有客观的标准。但是,“横”是有客观词义的,它的本义是“门阑”。《说文》:“横,阑木也”,“關(关),以木横持门户也”。段玉裁在《门部》其他字下曾解释“關”字说:“關,横物”,“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之义。“江水横流”、“才华横溢”等词语中“横”的意思是“不顺的”、“不定向的”。“舟自横”的“横”字用的正是这个义项。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如果说它是被放在岸上,而不是在水里,不但诗意不够浓,而且在语理上也讲不通,这里正是“横”的客观词义决定了诗意。

从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在语言对话中,语理的作用很重要。但时下某些语文课,只对文本语言稍作理解,导致学生很难有实质性收获。

二、体验个人感情,品悟积极情感

文学文本以情感为经,以物事为纬。“物事”具有客观性,在认知和理解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而“情感”却因人而异,从而导致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产生多样性。然而,语文课必须运用情感来教学,依据“文章情感”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情知并进。

而目前的情感对话,常停留于对个人情感的体验。从符号美学角度看,艺术作为一种符号,能指是其形式结构,所指是“积极情感”。这种情感通常包括面对挫折的勇气、对爱的态度、对美的追求、对信仰信念的实践等内涵,反映了人性在深层次上的共同性,有时甚至具有超阶级、超民族、超时空的特点,具有永恒性。

如对《春》的鉴赏,以前仅仅认为它是表达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这种理解显然停留在文本表层,其隐含的深层含义可以是赞美以“春”为意象的新生命的勃勃生机。《荷塘月色》表层上反映的是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感,深层意蕴则可以是揭示个体生命欲超脱尘世困扰、回归自然的愿望,体现了人性中深沉的超越意欲。《项脊轩志》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但实际上这篇文章还可以理解为归有光对人生中美好事物飘忽易逝所抒发的感慨,可以理解为写“人”的一种困境、一种生存状况——即“多可喜,亦多可悲”(如弘一法师所说的“悲欣交集”)。 再如对《雷雨》主题的把握,有人从社会现实与历史内容层面来理解,认为它是对封建家庭专制的暴露与批判;也有人从哲学与人生层面来理解,认为它是对人性、人生、命运之谜的呼问与探索。但笔者更倾向于从审美与情感层面来理解,认为其是对人类永久的关爱与悲悯,体现了周朴园人性中的尴尬,而不是片面批判周朴园。

总之,热爱新生命、渴望回归自然、追求真善美等都是人类共同的积极情感。读者也正是以作品为媒介,通过领悟作者之情,最后获得对人类积极情感的感悟。这种对话阅读,注重对文本中“人类积极情感”的把握,注重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

这样的引导,把“对话”阅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明了阅读的方向。

三、重视审美,学会审“丑”

与作品对话,要感受美。从发生论看,人有爱美的天性;从心理学看,人有审美的艺术需求。陀斯妥耶夫斯基说:“美,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拯救者。”美文的阅读,虽然只是一种审美形式,实际上却涉及深刻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知识,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方能回归阅读的本质,在阅读中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渐染。

《诗经》时代“关关雎鸠”的吟咏,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唱,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明清末造的纷繁世俗图景……当我们合上发黄的书页,惊奇地发现:历史虽早已冷却,美却留了下来,如一豆灯、一盏火,依然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心……

在文艺的视阈里,人作为审美主体,总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以诗性的方式看待世界。审美可以帮助我们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生活中丑陋的东西也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审美角度关照,“丑”也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如: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里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它带给我们无尽的悲哀与无奈,川端康成的作品,带给我们青春的悸动和忧伤,艾略特拓开的一片文明的荒原,曹雪芹构造的一座衰世的大观园,鲁迅晚年写下的《野草》……读者应当具有“精神的明辨力”,以审美的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丑”:一些文学作品在“丑”的背后所蕴涵的对人性的深刻批判、对小人物的关怀、对人类个体精神的反思等。总之,在阅读当今文学作品时,审“丑”应当与审美相结合,并且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审“丑”才能走出痛苦的泥淖,化“丑”为美,从而提升其救赎作用。

如此引领“对话”走向深入,才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发展其深度分析问题、全面深刻地认识美的能力。

四、解读可多元,注重选崇高

目前,讲“学生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感受和理解”,大家都能达到共识。课堂上教师也都能尽量地让学生活动,各种自主性阅读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但学生的自主阅读走到了“惟自主论”的极端。具体表现为:教师迁就学生的感受而没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督促学生与文本对话而没有自己对文本的透彻理解。阅读教学既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就不能光有学生的“发言”。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近年来,有人把《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新解为“朱自清因婚外恋而苦闷”, 把《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的原因新解为“刘兰芝的不孕症”,诸如此类随心所欲、“戏说乾隆”式的理解是很不严肃的,也是违背理解规律的。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学生多样解读,是建立在阅读主体对作品的深刻感受、积极丰富的联想和正确思考分析的基础之上,读者应尊重作者、作品的原创主题,避免走入盲目批判、哗众取宠的误区。如果把创造性阅读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则会只有“创造”而无“阅读”了。德国的伊瑟尔认为:读者的解读不能完全离开文本、超越文本,文本就像一个“内核”,指示着读者。思想是一把天火,阅读是薪火传承,“对话”便要实现其价值。教师在“对话”中应引领学生选择崇高的解读。

如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主题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尖锐地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通过主人公的性格及生活境况的变化来揭示“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生活哲理,还可以说是表达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怀,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从玛蒂尔德身上读出诚实、守信和勇于负责的品性。

学完《离骚》后,有的学生觉得屈原应该珍惜生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必要投江自尽,完全可以寄情山水,过优哉游哉的隐士生活。以前教完《谭嗣同》后,也有人认为他应该逃走,保全生命以求东山再起,不必坐以待毙。这当然可以理解成是不同价值观和生死观的碰撞,但更是在用俚俗消解崇高,以现实曲解历史。笔者于是顺势引导,提出下面的问题:“孔子是教育家,弟子三千,可衣食无忧。可他明知不可而为之,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是为什么?”“司马迁忍辱含垢,生不如死,在屈辱中隐忍完成巨著,又是为什么?”“文天祥放弃锦衣玉食、高官厚禄,坦然就死,这又是为什么?”……

经过如此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虽然在芸芸众生眼里,他们可以有不同选择,但在他们心里,却只有一个选择——舍生取义。这是古代仁人志士努力追求的境界,屈原、谭嗣同等人当然也不例外。

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笔者认为,真正的人文思想,首先要是独立的思考与批判的意识。缺乏必要的批判,不过是盲从和媚俗,这种对话教学,根本无法培养出具有高贵精神素质的人才。

五、感受生命,培养生命意识

与作品对话,就是与作品中的生命进行交流。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人类“文化原野”,使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尽情吸取各种文化滋养,移情化性,培本丰源,发展其个性和创造性。让阅读的诗意体验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

中学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生命、亲情、友情。课文不但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的范文、样本,同时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健全人格。在语文课本中,有充满积极入世精神的《论语》、表现庄子渴望自由潇洒于天地间的《逍遥游》、体现史怀哲敬畏生命的《我的呼吁》、凸现托马斯·刘易斯讴歌和谐生命的《这个世界的音乐》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美育渗透的好材料。

此外,在《我与地坛》中,我们读到了史铁生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是回忆,是自省,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地坛中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的野草荒藤,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蜜蜂,摇头晃脑、展须疾行的蚂蚁,忽飞忽走、时隐时现的瓢虫,还有把苍凉的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让人浮想联翩、满是稚气的留在雪地上蹒跚歪斜深深浅浅的孩子们的脚印……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者和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撼动,使作者和读者体悟到生命的真谛。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文学作品就是为了教导人们如何珍爱生命。

对话阅读,更应该是生命的阅读。阅读,在价值论上是一种生命存在的状态,一种人生的必需,一种信念,一个支柱。真正的阅读者,会从阅读中寻找活着的依据、存在的意义。

“对话”阅读如果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就会使人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沉入语境,深层阅读 篇7

一、善用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教学就是通过勾连文本上下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黄江厚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出发, 要有整体感知意识, 理解相关内容要联系全篇, 联系上下文, 避免断章取义。”由此可以看出,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时就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义场, 勾连上下, 领会词语、句子、段落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社戏》一课时, 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文中好词佳句的品味揣摩,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时, 有学生提出了质疑, 社戏并不好看, 豆也很普通, 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处却这样描写“真的, 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 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我在教学时主要采取了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的方法, 首先问学生:“作者在平桥村生活得怎样?”“很惬意。”“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因为有了远客, 村中的孩子得了大人们减少工作的许可, 来陪我玩, 我们一起掘蚯蚓, 钓河虾, 偷豆, 看戏……”“这些生活经历作者在自己家里有过吗?”“没有”。“你从哪看出来的?”“文章结尾”。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 学生通过勾连上下语境, 进而明白了正因为这些生活都是作者不曾经历的, 所以更令人难忘, 作者难忘的是农村的特有风光、新鲜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农村人民善良淳朴的品格。所以作者认为那社戏美好, 表达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这个课例中可以看出, 对于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想一想, 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巧用认知语境

所谓认知语境, 是指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背景。运用认知语境教学就是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的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产生阅读期待, 进而对文章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 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修改或者回忆, 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端午日》一课时, 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个基本了解, 从阅读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课堂教学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巧妙地运用了认知语境引领学生阅读, 首先, 教师问学生, 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对初中生来说, 对这些知识都有了一定了解, 很快就说出了“春节, 端午节, 清明节, 中秋节”, 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端午节有哪些了解, 你都知道哪些端午的习俗, 有同学会说吃粽子, 有同学说赛龙舟, 有同学说喝雄黄酒……在这种认知语境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为接下来的深层阅读打下了基础。

对于初中生来说, 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阅读教学中, 巧妙运用学生的认知语境展开教学, 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由肤浅走向深入。

三、妙用虚拟语境

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对话型语言交际活动, 因此, 结合教材文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虚拟语境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角色表演、想象写话等多种形式解读文本,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晏子使楚》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晏婴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他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从容应对的谈吐机制,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分别站在楚王和晏子的立场上进行对话, 在这种虚拟的语境中, 学生好像穿过了历史的长河, 回到了那个针锋相对的历史舞台, 在学生的精彩对话表演中, 对晏子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外交态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虚拟语境中, 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角色表演或者放飞想象。在这种语境里, 学生充分站在文本中人物的立场上思考解决问题, 与主人公亲密接触, 从而对文本的感受更加深刻。

四、捕捉现场语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 有学生思维的碰撞, 有学生智慧表达的生成。捕捉现场语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 教师适时捕捉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 临时对教学目标、教学话题或者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以达到引领学生深层阅读, 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对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时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并说出理由, 在学生汇报交流环节, 有学生就“坐了好久, 他心里腻烦了。……反正坐着也是出汗, 不如爽性出去试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 祥子的悲惨遭遇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如果在家里不出去或者找其他工作来做, 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发生,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在这种教学情境下, 抓住这个现场语境, 我是这样引导的:真如这个学生所说吗?请你结合祥子家庭状况和当时社会背景想一想, 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再次深入文本, 感受到了祥子的悲惨命运是当时社会造成的, 他只是生活在底层农民形象的一个代表, 不管干什么都摆脱不了受苦受累的悲惨命运。

在语文教学中, 适合教师捕捉的现场语境有许多, 有时可能是学生一次错误的回答, 有时可能是师生的一次逼真的模仿……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及时捕捉现场语境, 巧运用, 妙生成, 从而使课堂教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激活生活语境

激活生活语境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 把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阅读教学服务。教育实践经验证明, 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接近,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进而轻松推想出某个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意思。

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背影》一课时, 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 为了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认为文中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2儿子为什么一直想流泪, 他又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 这次为什么这么感动?教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 在深入阅读中明白了文中父亲为儿子做的几件事是在祖母去世, 满院狼藉, 变卖典质, 父亲失业。失去亲人, 父亲的内心也非常悲痛的情况下发生的, 由此更可以体现出父爱的伟大, 所以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一直想默默的流泪。至此, 学生对父亲做这些平凡的小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感受, 为了有效拓展文本, 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我又继续引申, 在你的生活中, 爸爸妈妈曾经为你做的哪些事你印象最深刻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生活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学习的基础, 对学生来说, 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场所。在教学中, 灵活运用生活语境, 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带动下, 提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 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语境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关于语境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要沉入语境, 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阅读, 真正体现按照语文的规律来教语文、学语文, 那么, 语文教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剑峰.中学语文语境教学管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31) .

[2]袁爱国.读《面向多元化的语境:语文教育的反思》[J].语文建设, 2012 (19) .

马原《虚构》的深层意蕴 篇8

《虚构》文本本身最大的特色的确是它“小说的小说”叙事模式。从作者、隐含作者的区分来看, 作者马原是多文本的创作综合体, 它不仅创作了《虚构》, 还有其他的众多小说, 他是他所有作品的复合体。作为《虚构》作者的马原即隐含作者, 只是作者马原这个三维立体物的一维, 他只“在”《虚构》这一文本中, 而在其他文本中则是“不在”和缺失的。世界上所有存在都是相对出现的, 有隐含作者必有隐含读者的存在, 《虚构》作者所期待的隐含读者是摆脱传统小说接受视野的读者, 这个读者应该接受隐含作者的创作意图———即小说创作就是虚构, 隐含作者期待的隐含读者是能将小说创作与现实明确区分的理想接受者。作者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形式方面的先锋探索是很引人注目的。但是作者如果只停留在艺术形式的特异性追求上, 为“元小说”的建构而建构, 最终必将解构自身。故而笔者认为马原的《虚构》能至今都让人驻读的原因还在于其文本所带给读者的人文反思。

《虚构》的叙述者“我”是隐含作者的代言人, 他并不等于作者马原, 也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 他只是隐含作者在创作小说时虚构的人物, 并借他的视野和话语来阐发自己的故事。可以说, 《虚构》隐含作者借叙述者的叙述制造了一个多重的“他者”世界。作者马原在“他者”世界的框架建构中以人文的精神关怀使其文本丰润厚重起来, 这使得文本形式的躯壳不显得干瘪空洞, 从而使文本获得直击人类心灵的震撼力。

一、被叙述者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处于正常人的、男性的世界;被叙述对象是麻风村的全体封闭世界, 这是一个非正常人 (残疾人) 的、非男性的世界。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自我”而言是一个他者的世界。萨义德曾提出:世界是完整的, 但当我们面对我们所陌生的事物时就会将这个陌生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分离开来, 因为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总是会感到恐惧, 并且为了克服这种恐惧而将“他者”世界主观的定义为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与“我们”相异的, 进而将其视作比“我们”低级的对象, 使得“我们”有了看和叙述的权利, 而将“他者”置于被看、被言说的失语状态。由此看来, 叙述者作为有话语权的“自我”, 因为他处于正常人和男性的世界而具有了随意进入非正常人的非男性的世界的权利, 有了言说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的权利。作为“他者”的麻风村被叙述者则不能随意离开这个被主流意识形态人为划分出来的“他者”世界, 他具有被看与被言说的权利, 却没有看与言说的权利。

二、非正常的女性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我”不想作为旁观者而想作为参与者走入这个“他者”世界, 但是他无法跨越主流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自我”与“他者”世界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他作为正常人进入麻风村是通过非正常的途径, 这是叙述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 但这种反叛的力量是孱弱的。进入非正常人的世界后他遇到了村中会说汉话的唯一女性, 这个女性是“无名”的, 他们两者可以沟通的缘由是“这个女子是会说汉话的”, 语言在此也有了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力量, 汉语作为主流意识社会的语言与“玛曲村”的藏语之间的两级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除了语言的认同, 男性叙述者与女子的界限依然泾渭分明。这种界限既是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也是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形成的。打破这两种对立的途径是———“我”与女子产生感情并发生性关系。叙述者“我”又将自己置于“自我”的地位, 女子因为有生育能力而沦为男性的“他者”地位, 因为在叙述者作为男性的视野中, 女子之所以成为他的性伙伴, 只是因为她仍具有作为女性应该具有的生育能力从而有了作为人的生命力, 否则她只是一个物的存在, 不可能与主流社会闯入者产生任何联系。从这一角度而言, 女子相对于叙述者仍然是处于“他者”的地位。

三、他者世界中的他者

作为珞巴人的小个子与说汉话的女子之间, 由于传统的种族观念而使珞巴人小个子在麻风村的封闭世界中也处于“他者”的地位。虽然小个子与汉话女子之间曾有过亲密关系,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因为种族的等级关系使麻风村中的年老妇女可以说是最弱势的群体, 首先是作为相对于正常人世界的残疾人成为“他者”, 其次是作为相对于男性世界的女性成为“他者”, 三是由于年老而丧失作为女性体征的生育能力而成为正常女性的“他者”, 三重他者的地位使这群麻风村的年老妇女完全处于失语状态———她们基本上不说话以至于叙述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楼下还还住着一群妇女, 和女主人公在一起的两位老年妇女除了晒太阳外, 唯一的乐趣是互相喷鼻烟, 这是她们唯一的生活乐趣。

四、主流世界中的他者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看文本中麻风村的唯一会说汉话的老汉:叙述者进入麻风村所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会说汉话的老汉, 老汉在麻风村是从来不与人来往的, 叙述者会说汉话以及他的来自外部世界, 使老汉事先构设好的叙述模式得以实践。老汉与叙述者的对话是存在于老汉的无意识层面的, 我们知道人的无意识层面是由于个人受到压抑或遗忘而形成的, 他通常是存在于人的梦境中, 而叙述者与老汉的叙述恰如在老汉的梦境中, 是属于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模式。老汉因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 在他的意识层面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意识, 而只具有动物的意识, 就是这种动物意识使得老汉违背常理的与“淫狗”之间存在不寻常的关系, 纯粹动物性的关系是建立在动物性的意识层面上的。当叙述者“我”打断了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程式, 造成老汉无意识层面的东西闯入他的意识层面, 使它作为人的意识觉醒, 从而对之前的动物性的意识感到羞耻, 最终使得老汉在十分厌恶的杀死“淫狗”后自杀。

从主流社会中分离出来的他者世界到他者世界中的等级世界, 马原在《虚构》中确立了很多的他者形象, 这仅仅是他的“白日梦”吗?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惨烈的故事, 仅仅是作为叙事手法所玩弄的游戏吗?也许隐含作者的意图未停留在如此肤浅的层面上。在掩卷沉思之余, 我们能体味到的是“马原”这一叙述者背后的隐含作者除了能娴熟运用西方新叙事手法外还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隐藏其间, 并给读者心灵带来一种启示的力量。作为先锋代表作家的马原建构接纳并内在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 这一行为本身必须被置于其所身处的特定历史语境中考察。在面对先锋作家对于形式追求的目的时, 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写作的自由”和“解放想象力”。同样身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格非在他1989年发表的被视为先锋派宣言的《虚伪的作品》中就提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 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 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 正是这样一场“象征的革命”是马原的《虚构》不可能只停留在形式的追求与内容的虚构和空洞上。

正如马原在《虚构》中所说:“我当然还写了一些我的同类的生生死死, 写了一些生的方式和死的方法……大概我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是不同凡响的作家。”马原的不同凡响如果只体现在形式的追求上, 很多写手都可以竞相模仿来成就“不同凡响”, 但为什么马原对叙事形式的探索能震撼人心, 正是他独具的慧眼、能洞穿事物的真相, 见人所未见而言人说未言。

他者的概念曾被黑格尔所使用, 他认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 人类的意识使不可能认识到自身的。《虚构》中构设的他者形象是富有层次性的, 从被主流世界摒弃的他者麻风世界的建构, 到麻风世界中的源于男女种族及年龄差异造成的人类普遍意义上他者世界的建构, 多重他者世界的严密构建体现了马原对他者即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我们不应该忘记, 当我们有差别的对待或谴责他人时, 我们实际上是在拒绝我们自己视为与我们完全对立的不协调的那些方面。麻风村的人被正常世界拒之门外, 是因为正常的我们发现他们是危险的, 并由此对他们做出强烈的排斥反应, 是因为我们难以将局外人纳入我们的范畴。“一个人对局外人的处理, 反映出个体对她/他无意识的恐惧和欲望的态度”。马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敢于打破世俗观念、冲破主流意识形态并有对他者认同和关怀的叙述者, 这一叙述着有着对他者世界的融合与包容, 从而使他具有了跨越他者界限的勇气并从朦胧模糊的他者世界中找回镇静。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认为的:“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我们所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东西, 而不是把他者理解为一种威胁, 或至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 而尽力不予接近。”马原正是通过虚构麻风村的他者世界和塑造勇敢地他者世界的闯入者来表达自身对他者的关注与关怀。如果如马原所说他有时候开始动笔了, 还没有构思好整个情节, 而是边编边写, 经常是把创作尝试和被创作世界合并起来的话, 这种富于层次性的含有理性的逻辑严密的设计凌驾于非理性世界的建构, 不能不说是隐含作者马原对他者人文关怀的良苦用心。

马原虚构的被遗忘的他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错误的认知。当主流意识形态将我们的存在和居住的世界奉为存在的一个中心的负责的自由的代表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幻觉, 有主流意识形态创造的主流世界实际上也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如果意识形态受到反驳或反对, 他的神秘的自我与信赖就会瓦解暴露。马原在《虚构》中也想通过这种形式的革命来对主流社会虚设的等级制度进行解构。这种虚构是对本身就是虚设的主流与非主流、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多民族与少数民族、年轻与年老间众多二元对立的消解, 由此消解我们也能体味出作者马原对二元对立世界的挑战和对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原马原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4.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绩效考核的深层思考 篇9

1、设定原则

(1) 考核的真实客观性。在制定设计之初, 就要本着设计制定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应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与考核, 以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如果设计不顾本单位实际, 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 既失去了真实性, 也失去了客观性。即使模式再新潮、再优越, 也是别人的, 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也就难以有效。

(2) 要有差异性。不同的岗位、不同类型的人员, 要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设计与考核, 考核等级之间应有鲜明的差别界限。这里的差异需要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细心分析研究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找出人员之间的异同, 针对性地设计制定绩效管理内容。

(3) 公开透明性。设计和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要有透明性, 让被考评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事宜。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使被考评者对绩效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 对考评结果也易理解、接受。

(4) 要有沟通性。任何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会有它不足的一面或欠缺的一面。这是因为: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要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否则就会出现制度漏洞。这是其一, 另一个原因是形势在不断变化, 有它与时俱进的一面。不断地沟通一方面能弥补漏洞,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 另一方面能通过考核者与被考评者的沟通, 解决被考评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 要具有发展性。绩效考核不能就考核而考核, 考核是手段, 是方法, 而不是目的。因此绩效考核内容方式都应是动态的、发展的。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员和团队的成长与发展, 而不是惩罚。

2、应注意的问题

(1) 领导层对绩效管理系统的态度和关注程度是决定系统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绩效管理是一个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键之处, 涉及到整个团队的竞争能力。绩效目标的确定是围绕一个单位的工作方针确定的, 是与各项发展相协调的, 所以说领导层要对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全力支持。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 人员都有个理论与实践的水平问题, 理论部分是专业基础在哪个水平上, 专业知识是否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即使是普通的工作人员或企业员工也有个应知的理论基础。但应知的再多, 考核成绩再好, 与实践相合不够, 还不能达到绩效管理的最佳程度。理论是应知, 实践是应会, 应知应会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高效。

(3) 在绩效管理系统制定之初就应有公开公正、有透明度的原则, 如果不坚持这个原则, 设计制定的系统再细致, 也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绩效管理系统是长效的, 公开公正、有透明度正是保证这种长效的原则。保证公开公正, 提高透明度, 要有发布绩效评价和诊断公平的申诉程度, 就是俗话说的“有理有处讲”。

二、绩效的激励机制

1、责任激励

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与其工作动机被激发的程度直接相关。因此, 在设计制定激励机制时都要考虑到激励点。在现实中, 不但能力相同的人常常会做出不同的成绩, 而且能力差得人往往还可能比能力强的人做得更好。这就是由于管理者对下属能发正确实施责任激励。赋予下属责任时, 一定要善于把握时机, 把交代责任作为实施责任激励的起点, 鼓舞士气, 激发责任人的上进心。在检查下属员工责任时, 要有步骤和目的, 还要善于把检查督促的过程变成“二次激励”的过程, 在追究下属员工责任时, 也不能忽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应在分析造成履行责任不力的原因基础上, 根据责任的大小, 区别情况采用不同的追究形式, 并尽可能融隐性激励于追究, 力求使追究的下属少受一点挫折, 多得一份鼓励。

2、分类激励方法

(1) 对高热情、低能力人员的激励。这类员工工作热情高, 工作态度端正, 但工作能力较低, 多见于一些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和刚走入社会的青年。其一, 培训激励, 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首要的是要有一个短期的导入性教育培训, 使他们能在短期内熟悉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然后深入到一线, 熟悉运作流程。等到熟悉一段时间后, 最好为每个人指定一位指定“导师”或“师傅”。一旦员工进入岗位后, 还要进行岗前培训。这部分人往往比较有进取心, 素质也比较高, 培训的重心应放在专业或技能上, 以尽快进入角色。其二, 精神激励, 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对这类员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比如经常召开一些座谈会, 直接倾听他们有无实际困难, 进入新单位有无不适应或有什么打算和要求。这种沟通一方面能解决员工的很多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其三, 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精神激励的对应面, 就像是战车的双轮, 少一个都无法运行。只有精神激励会使激励空洞无物, 而光有物质激励更会使员工偏离单位的价值取向, 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后果。

(2) 对高能力、低热情人员的激励。工作能力较高, 但工作热情比较低的人往往是那些对于自己的岗位或长期的发展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对于此类人员的激励应首先了解他们为什么工作热情不高, 是对薪酬待遇不满, 还是对领导有意见, 或是人际关系有问题, 只有找到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其一, 激励和鞭策相结合。高能力、低热情的人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或岗位技能, 不需要太多的培训, 只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和鞭策措施就可以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一方面要对他们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信任, 不断地鼓励,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前景, 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又要对他们提出具体的期望目标和要求, 给予他们一定的工作压力和挑战, 不断鞭策其努力, 以不断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其二, 竞聘上岗和岗位轮换相结合, 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或多或少都会使人产生一种倦怠的心理, 对于这些对现有岗位失去兴趣的高能力人来说,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换岗位。因此, 要积极探索和采用岗位轮换、竞聘上岗的方法, 使有能力的人可以竞聘到具有更高岗位要求和更高待遇的岗位上, 将重新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其三, 加强沟通与及时疏导相结合。对于一些有能力、有贡献的人单位领导要区别对待、特别要防止一些“怀才不遇”者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整个单位, 那样, 对其他员工的影响就太大了, 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声誉。因此, 采取及时的、全方位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3、绩效工资的激励

(1) 向关键岗位的激励。其一, 对关键岗位实施激励倾斜时, 要注意一线、二线各部门的激励平衡, 不能因为部门职能的不同, 或由于岗位所在部门的区别, 出现大幅度的待遇差别。这一点在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要引起注意。所谓向关键岗位倾斜, 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这个限度就是统筹兼顾, 做到合理地倾斜, 适当地倾斜。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部门重要, 哪个部门不重要。目前有的事业单位在向关键岗位倾斜时存在问题。如有的人认为, 在研究院所, 管理部门重要, 科研部门不重要。管理部门职工的绩效工资普遍高于一线部门, 这是一种“重管理, 轻业务”的不正确导向。如果按照这种思路设计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 对关键岗位实施倾斜, 会引起部分职工的不满, 导致职工不愿意到一线部门工作, 影响一个单位的发展。还有的人认为正相反。认为科研部门重要, 管理部门不重要, 职工的收入出现明显差距, 由于待遇的差别, 使得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在管理部门工作, 即使在管理部门工作也没有工作积极性, 致使管理混乱, 因此, 在设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时, 要注意一线、二线各部门的激励平衡, 做好统筹兼顾。其二, 向关键岗位倾斜突出的是岗位, 不是部门。因为, 一个部门并不是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程度都相同, 工作复杂程度都一样, 有责任大的, 也有责任小的, 有工作复杂程度高的, 也有工作复杂程度低的。也就是说, 在确定向关键岗位倾斜时, 不能一概而论, 凡是某一部门的岗位奖励性绩效工资都比另一部门同等条件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高, 如果一个事业单位出台这样的分配激励倾斜政策, 必然引起部分人员的反对。其三, 建立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这是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前提条件, 也是基础工作。如果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绩效指标不明确, 或绩效考核不到位, 激励倾斜就出现问题。现在, 有的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绩效工资普遍低于一线部门, 其中原因之一与此有关。一线部门的绩效指标都是量化指标, 工作业绩容易被大家承认, 能够说清楚, 容易实现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 体系岗位价值。而管理部门的绩效指标都是定性指标, 说不清楚, 岗位价值难以体现。如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 无论是一线部门, 还是二线部门都采用绩效量化考核, 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中, 就能够合理地解决向关键岗位激励倾斜问题。

(2) 向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的激励。所谓向业务骨干激励倾斜, 就是以绩效论英雄, 以能力论成败。不管是老职工, 还是年轻人, 只要是业务上的主力, 就应当给予奖励。对于行政级别高、技术职称高的人, 其岗位工资高, 对其能力和过去的贡献给予承认。对于业务骨干, 无论其行政和技术职务高低, 都应给予激励倾斜。这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在事业单位并非完全如此。有的事业单位奖励额度完全是与行政级别挂钩, 与技术职称挂钩, 一个行政级别或技术职称低的人, 即使是一位业务骨干, 肩负着重要责任, 完成了大量工作, 也有可能奖励性绩效工资低于他人。此种状况应当引起注意。一般情况是行政级别高、技术职称高的人, 通常是业务骨干。但也存在个别行政职务高、技术职称高的人不是业务骨干, 对这样的人就不应当给予激励倾斜。因此, 在设计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 要处理好行政职务、技术职称以及业务骨干三者之间的关系, 即通过岗位系数设定和工作专项奖励措施, 对干活的人进行激励倾斜, 不要让干活的人吃亏。所谓向突出贡献人员激励, 就是向绩效卓越者倾斜, 即他 (她) 不但是业务骨干, 完成了大量工作任务, 而且还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向突出贡献人员激励倾斜的内涵。此项激励政策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解决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在设计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 哪些岗位或哪些人员会做出突出贡献, 不好预测, 很难以设定岗位系数的方式给予激励。解决此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对于年终考核绩效卓越者, 贡献突出者, 在兑现岗位系数绩效工资的同时, 另加一次性专项奖, 体现其工作价值, 实现向突出贡献人员激励倾斜。

(3)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绩效工资激励倾斜原则为:一要做的稳定, 二要产生激励。稳定是首要的, 不能因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 而引起一个单位的不稳定, 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为了稳定, 而“吃大锅饭”, 搞平均主义, 也是不行的。要在稳定的前提上, 通过设置专项奖励, 让奖励性绩效工资产生激励作用。这两者须同时兼顾, 一是岗位系数的倍数不宜差距太大, 一般事业单位的岗位系数控制在2倍左右, 行政级别较高或管理层级较多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可控制在3—4倍。这样的倾斜力度一般不会引起矛盾或不稳定。二是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岗位系数的设定, 无论根据什么因素或根据什么条件设定, 都要经过职工充分讨论,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否则都不能采纳, 不能实施。三是向业务骨干和关键岗位倾斜。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重点向实干、能干工作的人员倾斜, 体现工作价值。四是向突出贡献的人倾斜。对于做出工作实绩, 绩效突出, 有贡献的人给予专项奖励。

摘要: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或事业单位需要长久探索的课题。现代管理不仅摒弃了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且进入了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新时期。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 设计制定的合理与否、科学与否, 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竞争实力。

绩效考核管理的深层思考 篇10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 所以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以保证绩效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通过绩效管理把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分解到部门和员工, 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捆绑在一起, 形成利益共同体, 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二、绩效考核管理的背景

1、没有营造好企业绩效氛围

大锅饭的传统思想已经在员工头脑中根深蒂固, 多少年来趋于平均分配的制度和绩效差异很大。我们要扭转过来, 消除阻碍, 得树立全新的绩效管理理念, 观念是无形的, 却要实实在在的深入到员工心中。

2、绩效分配不均衡

实施绩效管理前, 企业员工收入只能靠出班不出班等简单的表面的现象来拉开档次。甚至出现一定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也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导致企业薪酬分配不均匀。事不公则心不平, 心不平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难和谐, 分配不公不仅单纯是经济利益问题, 而且是关系企业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在理顺管理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 要有一套切合企业实际的一套薪酬分配制度。

3、指标难以量化

绩效工资会遭遇诸多技术性问题, 有一些岗位无绩效评估基础信息和关键数据等。这些要搞不好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矛盾甚至群体性的不满, 成为绩效工资的障碍之一。

三、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的过程

1、制定目标:各个岗位应该遵守和完成目标。

2、指标考评:各项指标制定要切合实际, 科学规范, 能体现员工的差别。

3、面谈沟通:对员工利益和成长负责, 可以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

4、检查考核:按照一定要求对员工进行日常检查和年终考评等。

四、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的对策

要想真正的实现绩效工资制度, 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评估方法和体系, 当然绩效工资的执行到位也很关键。企业内部要在公平上做好功夫, 要在人才鼓励、职务晋升、岗位评估、工作绩效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绩效改革就是让员工参与让大部分人受益的过程。

1、将绩

破除平均主义思想, 深入细致的宣传绩效分配的意义, 树立企业竞争意识, 消除对绩效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培训进行绩效知识的灌输, 叫员工接受, 最重要的是叫大家参与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2、以人为本, 以劳为主,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企业的各种举措包括收入分配要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 在实施收入分配方案时要给员工激励也要给压力, 使员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创造更多的业绩, 采用效率优先, 公平的分配制度, 适当的拉开工资差别, 充分体现岗位和能力贡献的不同。

3、科学定岗, 明确职责,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确保酬薪激励作用

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 建立健全的目标管理制度、质量评估制度、考勤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 制定和测算出适当的岗位绩效分配系数和标准。组织全体员工对企业结构和岗位重新梳理, 重新划分, 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 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价值作出明确规定等等。制定一套合理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必须坚持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的多样化。被考核者自己、被考核者下属、被考核者的同事及客户等都是考核主体。考核方法是多样的, 比如360全方位考核法, 量表考核法, 平衡计分法等, 我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中和各个方法, 找到适合本企业考核方法。调动全体职工都参与关注企业的理财状况, 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 减少浪费等确保整个企业效益。企业和员工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 经员工大会集体讨论并通过。接受财政、人事、审计和统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4、引入宽带酬薪制度

宽带酬薪就是指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将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进行重新整合压缩, 将酬薪压缩成几个级别, 同时将每一个酬薪对应的范畴拉大。这种宽带酬薪打破了等级森严的官僚层次型组织结构和束缚员工主动性和潜能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能支持企业的发展, 注重员工的技能增长, 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绩效的提升。拉动员工参与薪酬决策, 推动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5、加强激励机制

激励指创造各种满足需要的条件, 激发企业员工的动力, 使企业成员产生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激励可以让员工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使员工感到力有所得, 才有所展, 劳有所得, 功有所奖, 能自觉努力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进。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工资和福利作为物质激励是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动力。但光有物质激励可能会使员工的价值取向产生向钱看的后果, 所以精神激励也尤为重要。领导关心员工, 开座谈会之类的, 听取员工的心声和要求, 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既兼顾企业经济承受能力, 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激励性薪酬体系。绩效管理将员工的职责, 能力, 绩效和薪酬统一在一起, 将高素质人才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旭尧:《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法制与社会》2011, 08。

[2]《企业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0) :72。

深层的王不可 篇11

我只能说说我认识的艺术家王不可。

第一次见王不可的时候,他还没怎么“闯”作(闯字请自己脑补东北发音),是个没彻底堕落成艺术家的大好青年。那年我们杂志招兵买马的时候,青年王不可适时地出现在我办公室门口。匡威鞋海魂衫,少言寡语不怎么笑,不说话就是西班牙男优费尔南多·马丁内兹(别说你没看过《北极圈恋人》)。招聘要求是文字编辑,但看他的求学经历,从鲁美附中、雕塑系本科一路上到中央民族大学造型理论,都是个搞艺术创作的。说是来应聘编辑,拿来的简历倒是一本作品册,翻翻看画的题材各式各样,有熊猫有眼镜蛇,还有浪不嘤嘤的海宝,笔调有股说不出的冷,还能看出点儿内心狂野的闷骚气。总之,一看就是个能在艺术圈里挖坑打转的人,虽然没弄清他到底能不能写文章,还是立即给收编了。

刚开始王不可负责插画,记得有个文交所专题他吭哧瘪肚画了十大张插画。后来他负责一个叫媒介计划和视觉的栏目,说明白点儿就是对艺术人物和作品的再“创”作。用图像对已有艺术作品和人物进行诠释和演绎,这是他的专长,不过因为拍摄和后期复杂,每次这栏目都做得着急忙慌,到了截稿期老跟他起急。有次后期制作武艺捞鱼,王不可ps上了鱼却忘了ps影子,落了好多读者的笑柄。

多年以后,当我面对他作品里爆冷的幽默时,猛然想到,可能他是故意不要那个影子的!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王不可总跟摄影师一起去拍摄艺术家,也常跑跑展览发新闻,慢慢地我察觉到他对几个艺术家有相当的好感,一是王兴伟,缘由大概是东北老乡泪汪汪,另一面恐怕是“闯”作理念上的认同:“畸趣”(kitsch)和黑色幽默。我还偷偷得悉,段建宇是王不可的“艺术女神”,是超越性别的真爱,爱她不动声色的叙事和精心布局的草率。

多年以后(原谅我只会用这句俗烂的开头),这些风格的认同感在他这次展览作品里现了原形—民间的野史和段子,文化人的丑闻秘事,故事会的鸡汤口水,乃至《法制晚报》的暴力猎奇,被他合成包装一下,晦涩又顺滑地在观众的知识结构里打滚:爱迪生孵蛋的故事,被他演绎成电影《Freak(畸形人)》场景;尼采抱着被鞭打的都灵之马哭晕过去,醒来变成人面马体的怪兽;保罗麦科特尼和摇滚女星乳房的《口唇期》故事,据推测来自丑闻“麦卡特尼还不准妻子母乳喂养,因为他认为希瑟·米尔斯的乳房只属于保罗·麦卡特尼一个人”。

这些文化谜题和智商急转弯,让人对王不可充满兴趣,不必熟读百科全书,也能被他的作品持久地吸引:品味有些荒诞,但充满快感,cult风格有些糙猛,但富含细节,即使不考虑内容,依然会让人觉得,“它们看起来就是那么好”。

深层反思 篇12

语文教学的本质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曾在数年前有幸参加了“丽水市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与语言运用”专题研讨活动,两堂本色本位的语文课和老师的精彩点评、独到见解依然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将自己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为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深层内化、灵活运用”语言,力求体现“语文味”,颇有收获,试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含英咀华,层层剖析,引领学生透彻理解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水平的前提。只有让学生触摸、理解和品味语言,进行切实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有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谈得上理解文章的主旨,揣摩文章的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语言呢?

1.层层深入,挖掘“言外之意”

一定语境中的语言往往蕴意丰富,而对于理解和感悟水平尚处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引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碰壁”一词,就别具匠心。她在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鲁迅与周晔“谈碰壁”这一组对话后,即问“伯父究竟碰了什么壁?他为什么碰壁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介绍当时社会背景的一段话),请学生联系这一背景谈谈对“碰壁”的理解,学生自然说出所谓“碰壁”就是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朱老师乘兴追问:“这时你仿佛看见了一个怎么的伯父昵?”由对“碰壁”一词的理解到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层层深入,透彻而到位。

2.提纲挈领,培养思维品质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人要借助语言思考、表达。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掌握思维的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思维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是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程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阅读视角难免片面或歪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通过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感悟句子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而这些思维品质的形成又为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咀嚼品味,感知语言温度

汉语言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每个字词都是体现情感的符号,每个字词都充盈着生命的呼吸,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字皆有情。”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语义、情感是不同的,这正是语言的情意功能。所谓语言的“温度”,就是指蕴含其中的情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一句话、一个词可以融化心中坚冰,有时仅一个字,却透出阵阵寒意。引领学生享受语言之美,感知语言传递的冷暖,也是促使学生透彻理解语言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我就用诗歌般的语言,扣住“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先读准字音,再读懂“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等词语的涵义,在读中感受小时候阿炳的天真无邪,在读中想象成年阿炳“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的艰难生活,在读中领悟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在学生与阿炳、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多次诵读中,充分体会到阿炳的不幸命运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从中理解了两次听泉,为什么小时候的阿炳只能听到泉声,而十多年后却听出了泉声中丰富的内涵。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促使学生深层内化语言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深层内化”是语言积累的存在形式,也是沟通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积累丰富了,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着手内化语言:

1.反复诵读和复述精彩片段

朗朗上口的片段,词汇丰富的章节,隽永经典的美文,都是学生诵读积累的好材料。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佳句美文,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全身心地沉浸于生动鲜活的言语中,使自己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文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化为悦耳动听的声音,洋溢出浓浓的韵味,悄悄流入学生的心田,也激起了学生积累语言的浓厚兴趣,从而为自如地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提炼语言的表达形式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言的结合形式,文间的留白,段落间的呼应,遣词造句的精妙等,有助于促进语言的深层内化。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曾组织学生读鲁迅先生与侄女“谈碰壁”这一段对话前,通过课件演示了没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等对话描写形式,让学生明白用好提示语也是一门学问,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这样一强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提示语的用法的吸收内化。一位老师在教学《刷子李》时,抓住文本中的“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这几个词感知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也让学生惊觉语言表达之妙。

三、情景交融,迁移创新,组织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习得,将丰富的语言积累灵活运用,逐渐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归宿。

1.语写结合,模仿迁移

语言能力的形成大都经过由吸收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谈写结合的实质是根据待定需要学习课文的结构特点、表现手法,通过模仿学会迁移。我在教学时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补白、仿写句子、扩写下文等写话练习,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亲密对话,一举多得。

2.创设情境,抒写心声

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抽象的,它不能脱离人的见解和思想而孤立存在,语言文字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也来源于具体的情境,学生只有在丰富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语言文字时,才能积极地学习语言文字并掌握它的规律。我曾在本校举行“各级名师教学展示活动”中,抓住学生临近毕业分别的契机,设计了一堂以“依依惜别”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始以“别”字作引,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语言学习活动:积累表达离愁别绪的词语→诵读古代离别诗中的经典名句→述说六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往事(捕捉习作素材)→抒写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离别之情→聆听老师的离别寄语→交流20年后的名片,播下理想的种子。这一系列的活动将字、词、句、段、篇的内在联系,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于“依依惜别”情境中,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学生的如珠妙语,也让我感受到创设一定的语言活动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文采,丰富学生的情感。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实实地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愿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耕耘于小学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理解与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摘要:当今,不少语文课堂依然是“浮华侵占,本质被弃”,课堂追求一种虚假的、表面的热闹,教师关注的不是真正的学习质量,而是学习形式。语文教学的本质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阐述如何体现语文教学“透彻理解、深层内化、灵活运用”语言的目标:含英咀华,层层剖析,引领学生透彻理解语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促使学生深层内化语言;情景交融,迁移创新,组织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上一篇: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下一篇:田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