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英语

2024-07-11

浸入式英语(精选12篇)

浸入式英语 篇1

“浸入式”是一种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儿童在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 儿童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 教师只用第二语言与幼儿交流,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英文思维系统。作为英语浸入式教育的奠基人, 教师对孩子的第二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教师是决定“浸入”成败的关键。幼儿喜爱自己的英语老师, 无论对于幼儿自身的语言发展、心理健康发展, 还是对于其家长和教师来说, 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笔者以西安的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课题组为依托, 站在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角度, 通过观察、访谈,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总结出优秀的浸入式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

1.个人品质

1) 仪表方面, 家长喜欢朴实、有活力、有内在气质的英语教师, 而孩子则更强调喜爱那些仪表好、着装鲜艳、能给他们带来美感的年轻教师。教师的仪表是教师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 直接反映了教师的审美情趣, 它对学生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2) 性格方面, 幼儿和家长喜爱那些开朗、友善、热情、温柔、有耐心的英语教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访谈的过程中, 绝大多数家长都反复强调学前英语教师应极富感染力。因为英语在我国是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的, 需要教师人为地创造环境, 可是太过真实的环境又不适合幼儿的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加上童话色彩和故事意境。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师, 尤其是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师, 在课堂上需要像演员一样创造和扮演各种角色并融入到角色中, 否则就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3) 社会交往方面, 孩子喜欢那些与他们亲近、尊重他们的意愿、赏识他们、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给予他们自由自主的权利的英语教师。正因为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所以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在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给予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充分关注的每个孩子的语言反应。当孩子出现即兴的语言反应或正确的语言回应时,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语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发展的。要想让学前儿童习得第二语言, 除了教师在幼儿园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环境外, 还需要定期与家长沟通、督促家长在家密切配合教师教学, 形成家园同步教育的合力, 共同达到教育目标。

2.教育能力

1) 扎实的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主要是指教师所具备的英语知识 (如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 和英语技能 (即听、说、读、写、译) 。在语言基础上, 家长最为关注的是英语教师的口语是否标准、流利, 因为学前期是孩子听说能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孩子往往是通过英语老师的口语来输入语言, 然后模仿老师的发音、输出语言。

任何一种语言的外在表现首先是有声的。处于儿童语言启蒙阶段的英语浸入式教师对孩子今后的发音有很大影响。当幼儿“浸入”在英语环境中时, 教师一旦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发音习惯, 今后纠正是十分困难的。

2) 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

学前英语浸入式教学是按照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指导教学的一项活动。因此, 教师必须熟悉幼儿教育科学、心理科学, 了解教育规律, 了解幼儿学习外语的心理特征和幼儿的记忆、观察、思维和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现象。例如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 因此教师最好借助直观的教具来进行教学。只有当学前英语教师掌握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 了解了孩子心里的想法, 根据幼儿智能发展和外语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 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教学工作中走弯路。

3) 幼儿教育的相关技能

在整理访谈资料时我发现, 许多家长把在学前英语教育阶段老师能否引发孩子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摆在第一位, 这甚至比老师灌输给孩子多少实际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人们开始接触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 往往都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英语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但是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它需要老师的引导、培养才能形成。

如何让学前儿童保持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呢?爱玩是孩子的本性, 对于游戏, 他们是最感兴趣的。幼儿英语教育只是启蒙, 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英语的兴趣上, 如果幼儿对英语感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情绪, 就会主动融入到语言习得之中。具体说来, 多才多艺的英语老师更受孩子和家长的亲睐, 她们当中有的能唱、善跳, 会画画, 有的善于表演并且会制作各式各样的教具, 包括头饰、图片、面具、幻灯片、折纸、手偶等等。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为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4) 为孩子创造一个浸入式的语言环境

在学前英语浸入式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创造各种贴近生活实际, 自然愉快又令孩子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当老师们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浸入式的真实语言环境时, 英语单词和句子就不再是枯燥、生硬的一串串符号, 此时的语言才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它并不是学习的目的, 而是沟通交流的工具, 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由此可见, 将英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环节对于幼儿有效习得第二语言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此外, 教师应当对孩子的好奇心给予足够重视。好奇是幼儿的天赋。皮亚杰指出:儿童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英语浸入式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等教学手段, 尽量创设情景和语境, 让幼儿进行丰富有趣的对话活动。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 幼儿容易理解, 乐于接受, 印象深刻, 有助于记忆, 且适合于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能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好奇性,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增强幼儿的求知欲, 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而且记忆深刻。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2]陈向明, 《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

[3]杨钋, 林小英, 《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

浸入式英语 篇2

一、浸入式英语教学法是中国——加拿大教育合作项目“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幼儿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了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是具有中国本土化研究特点的英语教学改革实验。自1997年在西安开展以来,不仅受到了美、英、德、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广泛关注和主动交流,更促使了西安、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幼儿园的积极参与,并且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模式及特色: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幼儿在园的全部或一段时间,被“浸泡”在一种目的语环境中,教师只用这种目的语言面对幼儿,不但用这种目的语教目的语(学习对象),而且用这种目的语教部分学科课程(学习工具)。

三、教学特点:采用自然习得、不纠正错误、却反复重复正确、百分之百讲英语的方式,让幼儿在一种不易察觉的学习过程中,像习得母语一样,在交际中通过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自然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证明:儿童在3——6岁期间,是发展语言及沟通能力的最佳时期;研究还发现,会讲两种语言的孩子,在分析能力、概念形成及认知弹性方面都比讲一种语言的孩子表现还好。

四、学习方式:采用“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浸入式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用母语做中介,而是借助母语习得的方式,在活动和生活中大量输入英语。用英语引导孩子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在师生相互沟通中使幼儿对英语由接受到理解,再到记忆,最后到熟练应用,使英语交流频度不断提高,直接英语思维能力渐渐萌生,从而达到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目的,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英语。

五、学习重点:在情景化的活动中理解英语,学习用英语说话,教师引导幼儿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跟着自己学说句子,用英语表达认识、描述事物、发表见解,为今后形成直接英语表达和直接英语思维打基础,而不是直接学习单词和语法。

所谓英语浸入式(English immersion)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或在部分课程内被“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教师只用英语面对学生,不但用英语教授英语,而且用英语讲授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也就是说,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

最早进行浸入式外语教学的是加拿大。加拿大于1965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实验,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轰动,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每年约有30万名学生接受各种语言的浸入式教育。近十多年来,加拿大的这个创举已经先后被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等十多个国家所借鉴,分别用法语、日语、汉语、印尼语、俄语、英语等十余个语种进行浸入式教学。我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是借鉴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发展而来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新模式,始于1997年,是中加研究者和院校共同合作的产物。

一是语音意识的研究。

二是认知能力的研究。

三是英语语言发展的研究。

四是对儿童学业成绩和其它发展的综合考察。

五是提高思维能力。

(见:《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研究的建树与反思》 赵微,高红健)

为什么浸入式外语教学会如此成效显著,这与它的科学理念和合理原则指导分不开的。

1.对儿童学习语言有着不同与以往的全新理解。英语浸入式教学只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对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乐观主义态度和教学新观念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英语浸入式教学范式对儿童学习语言有着不同与以往的全新理解:

首先,儿童学习语言具有独特潜质。现有的任何一种外语教学模式都没有像浸入式教学这样对儿童学习语言的潜质给予充分的估计。浸入式教学充分肯定了儿童在语言的环境中主动知觉语言、自觉操作语言、自行矫正、改善语言等一系列获得语言的自然能力。所以提供可以供儿童“摆弄”的语言材料、环境和机会,儿童会很容易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使语言得以发展。

其次,儿童获得第二语言的方式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儿童具有独特的语言获得方式,而且这种独特的方式也赋予其语言获得的优势。儿童语言的学习,经历了从口语到书面语学习的过程。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境获得语言的含义,再以之理解和学习书面语言。英语浸入式教学,充分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这一规律,采取听、说领先,读写随后的教学顺序,并着重在教学中为儿童创设获得语言的语境,避免成人化语言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扬长避短,使语言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然而然。

再次,认知和语言的同时获得。鉴于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有限的迁移能力,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是直接学习,并在获得认知发展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据此,对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来说,语言的学习和知识的学习之间不应该有明显的界限。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语言。而不应象传统外语教学那样,只获得语言的外衣,缺乏语言内容,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浸入式英语 篇3

关键词:浸入式教学法;中职院校;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2-01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渐渐成为现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众多受教育人员的知识需求。英语学习的热潮在我国掀起,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起了巨大的冲击,英语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课程。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存在较多的问题,浸入式教学法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提升我国中职院校英语教育水平,为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一、浸入式教学法概念与分类

根据学生接触第二语言时间的长短可以将浸入式教学法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初期浸入式教学法,从孩子学习阶段就采用浸入式教学法,例如:我国目前的一些国际幼儿园就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教育。第二种是早期浸入式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对于第二语言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的接触。第三种是后期浸入式教学法,该教学法应用阶段主要是在小学的六年级或者是初中第二语言学习阶段。第四种是后期浸入式教学法,是学生高中学习阶段,或是大学学习阶段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同时,也可以按照浸入的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完全浸入式教学法,一种为半浸入式教学法。完全浸入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的学习时间都是应用第二种语言,严格禁止母语的使用。部分浸入式教学法指的是在学习母语和第二种语言同时使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半的时间都要求使用第二种语言。

二、浸入式教学法对于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我国在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掀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起了巨大的冲击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各院校对于英语的教学需求。特别是中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較为薄弱,对于英语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差,虽然中职院校一直都在寻找相应的措施对学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但是并没有取得可观的成效。中职院校毕业后会直接步入社会,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增加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浸入式教学法对于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中等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初中毕业,或者具有相同学历的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学习程度不高,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但是学生的年龄普遍不大,仍处于学习的最好时期。而且即使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经历,为浸入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铺垫。加拿大是浸入式教学法的起源地,根据相关的科学调查数据所显示,早期浸入式教学法与晚期浸入式教学法没有太大的差距。中职院校可以对课程计划进行改善,增加英语课的课时,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时间。目前我国众多中职院校都在引用浸入式教学法对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希望可以提升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在积极的学习浸入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寻找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上内容都为浸入式教学法在我国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保障[1]。

四、我国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中职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英语教学经历,但是因为受到以往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占有的比重较大。对我国多所中职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消极态度,学习的热情不高,只有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会主动地进行英语知识学习,但是由于在课堂上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很多学生用英语课堂学习时间学习其他的科目,或是与其他同学玩闹等等,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普遍不高[2]。

(二)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因为英语浸入式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是母语与第二种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需求。英语教师不仅需要高超的英语教学水平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应用的英语教师不能够达到浸入式教学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

五、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启示

(一)转变中职院校英语学习态度。中职院校英语基础较差主要因为在以往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态度,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是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在教学中添设一定的故事情景,吸引学生的目光,要学生由被动的进行英语知识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知识,调动起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教师是浸入式教学法落实的基础,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保证才能够使浸入式教学法的作用良好的发挥出来,才能够对中职院校学生英语成绩进行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英语知识。但是目前可达到该标准的教师还比较少,可以请外界的教学专家进行讲座,从而提升我国中职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是浸入式教学法落实的关键,建立良好的第二语言环境不仅需要老师的参与,同时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校可以开设多种活动,如:可以开设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竞赛等等,调动起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热情。结语:浸入式教学法对于改善我国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不良现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清.加拿大浸入式教学模式对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年第4期.

[2]刘敏.浸入式教学法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学理论.2014年第33期.

浅谈幼儿英语浸入式情境化教学 篇4

浸入式教学模式起源于加拿大。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始了法语浸入式实验, 到70年代末法语浸入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成果, 引起了加拿大国内的巨大轰动并向加拿大全国推广。加拿大的成功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 浸入式教学模式成为典范。这给了我国幼儿英语教育以巨大的启迪。1997年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早期英语半浸入式教学实验在西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八所幼儿园开始。十几年来的实验结果已经充分表明: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没有影响幼儿母语的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使幼儿以较快的速度轻松愉快地发展了第二语言, 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英语浸入式教学强调不刻意地教英语, 而是让幼儿用类似母语习得的方法掌握英语, 用全英语面对幼儿, 用英语教英语并进行学科教学, 英语浸入的信息量大时间长, 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英语学习。十几年的教学实验, 研究者们凭着科学的理念和执著的态度构建了符合幼儿教育特点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课程”,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师, 并根据浸入式教学原理以及幼儿教育的特点将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课程的目标定位于:1.培养儿童对英语浸入式教学活动的兴趣, 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动机;2.培养儿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明形式;3.在全英语的环境中萌发幼儿的英语直接思维和直接交流的能力;4.在保证幼儿母语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初步习得英语, 获得全面发展。

为了达到课程目标, 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题组专家和老师们坚持每周下园观摩4~5个教学活动, 共同研讨总结了一套英语浸入式教学原则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丰富着早期浸入式英语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其中最被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所利用, 被专家们所倡导的就是情境化教学。笔者在跟随导师每周下园看课的过程中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情境化教学的魅力, 每次看课时都会被孩子们丰富完整的语言所震撼, 被老师们亲切活泼的教学形象所感动, 被有趣的情境创设以及形形色色的教具所吸引。实践已经证明, 情境化教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提高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效果, 能最终达到浸入式整合课程的目标,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策略。

二、情境化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一) 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学前期的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和情境性, 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以及表达思想的欲望, 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 把所学的语言自然地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 萌发幼儿的英语直接思维和直接交流的能力, 使儿童敢说、想说、要说, 从而提高儿童学习英语的效果。

(二) 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 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关注儿童的学习潜能及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认为涉及到学习者个体因素 (包括情感与理智) 的学习才最持久、深刻。而情境化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学习中具有主体性, 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的, 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文化情景即一定的情境。情境化教学倡导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 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 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 从而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三、情境化教学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是符号、表征, 本身也兼具一定的文化气息。因此,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 尤其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对幼儿来说, 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 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是引发他们学习的直接原因, 情境化教学善于利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模拟的场景, 满足了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 提高了幼儿英语浸入式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情境化教学在浸入式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主要有:

(一)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媒体的集成性、信息的多维性为特点, 它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教学信息集中于一体, 为幼儿提供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的情境, 与幼儿的思维特点相适应。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调节教育活动的气氛, 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如在小班浸入式活动“Christmas Tree”一课中, 任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圣诞树呈现在大屏幕上, 让孩子们注意观察屏幕上的变化, 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然后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拍手, 每拍三下手, 教师就会向孩子们提问:“what's this?”这时屏幕中的圣诞树上随之会出现闪亮的星星、多彩的铃铛……这形象生动的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也唤起了他们的语言热情。幼儿争先恐后地回答“This is star”“This is bell”“The star is shinning”等。幼儿的语言不断地往外涌,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利用好听的音乐渲染情境, 提高活动的愉悦性

美国幼教协会创始人希尔提出音乐是很好的促进孩子自由表达的手段。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 它能够启发灵感, 启迪智慧。优美的音乐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 将幼儿带到特有的情境中去, 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喜欢用音乐将孩子们带到课堂上来, 这样活动一开始就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或者在活动进行中放一些符合当时情境的音乐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如“在蚂蚁的嗅觉”活动中, 因为蚂蚁身上喷了香水回不了家需要洗澡, 在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表演洗澡的时候就放了一段非常符合当时情境的音乐,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接下来的活动也进行得很顺利。

(三) 制作生动直观化的道具模拟情境, 促进活动的可理解性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要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直接的初步观念,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学前期的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 这时期的儿童认知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多用生动的实物、图片以及制作直观化的道具使幼儿身临其境, 激发孩子们更多的语言。如在“水果宝宝的聚会”活动中, 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很多水果实物, 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描述, 幼儿看到水果都很兴奋, 在老师的示范下纷纷描述自己手里拿的水果, “I like apple.The apple is red.The apple is round…”其中有一个孩子拿到橘子后说道“Orange is nice.”这种自发的生成性的语言正是在这种直观实物的刺激下脱口而出的。不仅如此, 老师还会准备一些生动的图片, 形象的道具模拟各种各样的情境, 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 反应积极, 从而不断地生成了许多语言, 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 通过组织幼儿进行生活化的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增加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在提到英语浸入式教学中情境化怎么做的问题中, 课题组有关专家就特别指出:“好的情境化教学可以用故事引出来, 再加上更多绘声绘色的表演。”在观摩课的过程中, “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精彩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语言丰富, 自信大胆。老师幽默诙谐, 表现力很强。活动中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故事里许多问题都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如老师问“Where is spring”, 幼儿纷纷回答“Spring is in the park.Spring is in the supermarket…”当老师再问“Why spring is in the park”, 幼儿便开始自发地说“Bcause in the park I see beautiful flowers”等等。因为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 所以幼儿的回答都很积极踊跃。此外, 老师将在课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搬到了课堂中, 和幼儿一起创设表演的环境, 用英语一起商讨表演中需要什么道具, 进行哪些步骤等,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 调动了幼儿的情感、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情境化教学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情境化教学在浸入式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提高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效果, 也使儿童的身心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笔者在跟随导师每周进行观摩研讨课的过程中也看到了情境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值得我们重视和改进。

(一) 情境创设太生硬, 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够

有些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没有能够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或者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地制作教具, 创设情境。如在“My Body”的活动中, 老师扮演的机器人虽然极大地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但是机器人不好操作, 没能很好发挥道具的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 既然创设了情境, 制作了教具, 就一定要把情境做足做亮, 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 多设置一点悬念, 多给幼儿一些空间, 不要为了情境而设情境, 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发展幼儿的语言。

(二) 活动设计被安排得太复杂, 师幼互动脱节

有些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么拘泥于教材不知道适当拓展, 要么拓展得太多, 安排得太满。如在“在农场”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先是用多媒体向幼儿呈现了一个农场大背景, 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状态, 然后又用手偶表演的形式扮演了农场中的动物, 继而又在课堂中摆放了“小鸡的家”让幼儿来扮演小鸡的一家三口。整个设计被安排得很满, 教师又处于高控制的状态, 和幼儿缺少互动, 导致效果相对较差, 幼儿的语言没有说出来。在教学中我们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 既不能太简单, 简单的情境不容易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也不能太复杂, 情境复杂或太过多样化只会让幼儿觉得繁琐, 从而失去参与游戏的信心, 导致孩子的语言不能被激发出来。

此外,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可以不只在课堂中进行, 可以把课堂搬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 让情境教学深入到幼儿的真实生活里, 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 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好。

五、小结

总之, 实践已经证明情境化教学策略在幼儿早期浸入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使幼儿第二语言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而且使幼儿的行为、态度、情感乃至个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对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浸入式课题组的专家们也打出了“将情境化进行到底”的口号, 充分肯定了情境化教学的作用。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目前对情境化教学的研究还不深入, 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薄弱, 需要进一步被丰富和充实, 从而给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以及情境化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指出了情境化教学策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提高了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英语浸入式,情境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琳.我国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7) .

[2]赵琳, 裴淼, 刘华, Linda Siegel.中国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新课程模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7) .

[3]陈帼眉, 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金玲.多媒体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5]冯侠.英语浸入式教学中激发儿童语言的环境创设[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浸入式英语 篇5

现在,连胎教都有英语这一项目了,那么身在深圳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如果孩子不能在儿童英语学习时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越落越远。因此,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英语培训机构成为家长的首选热门话题。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浸入式英语教学或者浸入式英语还是很有必要的呢~那接下来让我来看看2017年最新的儿童英语以及浸入式学科英语的相关信息吧~

带着这个疑问,今天从语言学习的专业角度为大家讲解一种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并著有成效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浸入式教学。什么是“浸入式”?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第二语言教学的巨大变革早在60年代中期,魁北克省的英裔加拿大人已经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就业和生存要求高水平的法语(法语是该省大多数人口的母语,也是该省的官方语言)。但该省的某高加拿大人几乎不懂法语。虽然他们中有许多都曾在学校学过法语,但是由于课时很少,而且主要是教授语法和进行记诵训练,使他们不具备用法语进行交流和工作的能力,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所以,能否流利地掌握第二语言已直接关系到加拿大人的生存与发展。但在当时,如何使加拿大人有效地掌握第二语言则是个大难题。近几十年来,加拿大对第二语言浸入式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使这个国家走在了世界双语教育研究的前列,浸入式教学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第二语言教学成功的典范。

压力与挑战特别值得深思的是,在儿童英语教学上,一直没有摸索出一条既能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又能使儿童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的途径。99年时主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发出了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他特别强调:“在开放条件下,外语尤其重要……应研究如何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普及英语,不断改进及创新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199年10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新的形势向我国教育界提出一个挑战:怎样满足全民对英语的需求?如何从儿童抓起、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双语人才?这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举世瞩

目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创举为我们这个时代性的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在西安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八所幼儿园和五所小学开始了早期英语半浸入式教学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儿童学习和掌握外语的最佳途径,有效地解决我国双语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质量问题。浸入式教学为双语人才早期培养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1)英语浸入式教学使儿童以惊人的速度轻松愉快地发展第二语言。(2)英语浸入式教学没有使儿童的母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的掌握受到影响。(3)英语浸入式教学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浸入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与第二语言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了重要的发展含义,除了智力发展之外,对个性的发展也尤为重要。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儿童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大胆,个性发展良好,判断能力,动手、动脑能力都远远超过对照班。我们在一工厂幼儿园还发现,实验班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明显高于对照班。这说明,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儿童的智力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发展,而且身体也得到了健康成长。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瑞思学科英语成立于2007年,率先从事学科英语教育的行业领航者,专业的少儿英语培训专家,至今十余载,依托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教育集团的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其 “浸入式学科英语”课程体系涵盖

3~6岁幼儿英语、7~12岁儿童英语、13~18岁青少儿英语,并将项目管理能力、演讲演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未来领导人必备的综合素质贯彻始终。瑞思学员使用的多媒体互动课程,在美国超过50%以上的学生,在全球120多个国家也在同步使用。

每天,在全国80多个城市250多家校区,近十万名学员同步使用瑞思课程;

每年有数十万家庭选择让孩子在瑞思学习英语,其中又有九成以上的家庭选择持续续费,让孩子一直在瑞思学习,直至进入美国名校。

浸入式英语 篇6

关键词:浸入式 物质情景 文化情景 交际情景

外语教育源自对外交往,国家对外开放需要外语人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需要不断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外语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式,其中一种叫做“浸入式”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备受推崇。所谓“浸入式”教学,即让学生身处一个纯外语交流的情境,不管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互相之间的沟通均使用外语,课堂上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材料都是用外语表达,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培养一种外语的思维: “用”外语,而不是“学”外语。本文主要是探讨浸入式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外语情景创立的问题。

一、 物质情景的创立积极利用当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有可能感触到地道外语做好物质准备。当前多媒体的使用,给专业外语语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大大方便了教师更迅捷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营造多维的视听说语境场,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外语;广播、电影、电视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发音,还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增强外语学习的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电影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当然,仿照目标语国家风格对教室、宿舍、外语沙龙等教学、生活场所的装饰也是营造异域氛围的应有措施。

二、文化情景的创立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受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使得外语教学中创立纯正目标语文化情景显得尤为重要,有了此种经历的浸入式磨炼、熏陶后,学习者才能贴切、地道、自然地使用外语。这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情景的创立分两个方面:

纯外语组织教学活动

所谓纯外语组织教学,它不仅仅指使用课堂用语,还包括用纯外语进行教学活动,用外语授课,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学生词汇少,听不懂”作借口而不用外语介绍新知识,在课堂上创造外语环境,让学生接触的、听的、说的都是外语,让那个环境没有机会说听本族语,天长日久,外语思维就养成了。当然,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設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自行的进行对话,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动性,进而促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外语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勇敢说出外语的信心有重要意义。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图片、影像和音频,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接触外语。例如,通过电影情节,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知道哪些词汇和句型是适用在哪种语境的。学生也可以更直接的接触到西方文化,自主的对比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多观看外语电影,并且可以组织同学们用外语讨论某部电影,以形成一种看电影学外文的良好生动活泼的氛围。

举办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活动,创建校园外语文化氛围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失自然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外语教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外语文化活动是良好外语文化氛围构成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和途径。作为外语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协调各学校各部门,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外语文化氛围。丰富的外语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就强烈感受到外语环境,使外语逐步成为校内外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际手段。通过开展诸如外文歌曲大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话剧比赛、外文讲座、外语辩论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可以逐步营造浓郁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三、交际情景学以致用,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学会言语交际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接近于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人为的言语交际条件和环境,尽可能多地让他们用外语进行交际,参加社会实践,努力为学生创造与抄目标语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通过言语交际学习言语交际,优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造宽松有利的外语交际环境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要达到实际目的,不仅是要掌握语言形式,还应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和作用,并能正确使用语言进行真实性和半真实性的交际。基于此,要使学生思想上自觉意识到,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就业,熟悉学习目标语国家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更是为了理解、友谊、和平。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学生发言出现“卡壳”的时候帮助他们,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选择他们熟悉、感兴趣,语言上容易理解和表达的话题与他们交谈。教师要多和他们接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多参加他们的课外活动,多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的交际积极性和自信心,以此来消除学生在思想上及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想交际的良好愿望,使自觉学习就成为可能。

浸入式专业外语教学使得外语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式背诵,不再是沉闷的自我式抄写,它不但是充满了好奇的探索,还是满怀惬意的欣赏,更是带有智慧的超越自我的创造。在浸润式专业外语教育的领域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方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态度将浸入式专业外语教育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高维彝《培养口语能力的办法》,《中国俄语教学》,1993年第二期

[3]干永明《比较与借鉴》 《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第二期

[4]刘华雯浅议中德文化差异【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牡.1992

浸入式英语 篇7

在众多借鉴国外经验, 改革我国外语教学的尝试中, 加拿大法语区的“浸入式”用于二语教学, 从2000年进入中国。 (强海燕、赵琳, 2000) 较早的研究报告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强海燕教授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教育学院Linda Siegel教授主持的“中加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课题组”的早期英语半浸入式教学实验 ( 强海燕&Siegel, 2004) , 此后强海燕又有关于小学英语浸入式综合课程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喻春兰、强海燕, 2009) 。近几年国内学习外语向低龄段发展的势头在不少大中城市各类社会外语培训、教学机构大量涌现, 催生了带有实验性质的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小学, 他们在以商业盈利为主观目的的前提下, 迎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期待, 客观上也促进了带有浸入式理念的外语学习或双语教育在低龄儿童和青少年年龄段群体中的发展。香港教育学院Philip Hoare等提出在中学阶段进行“浸入式”英语教学的设想 (Hoare、Stella & Bell, 2008) , 并有关于师资培养方面的调查报告 (Stella & Hoare, 2001) 。另一方面, 当前高校双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也在推动大学的外语教学人员和专业外语教学人员, 在普通英语、ESP、专业英语中间探寻可能的出路, 尝试按教学需要和师生客观实际可能的教学方式, 总结并发表教学实践层面的调查报告 (何宇彦、曹臻珍, 2007; 白士彦, 2009; 李桂山、冯晨昱, 2009) 。从上述教学实验和调查报告中, 我们看到了“浸入式”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积极成效, 同时也注意到了尚待进一步探索的领域。而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环境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天地。目前, 我国各高校都在进行多媒体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并已显示出空前的活力 ( 王绍钦、杨继环, 2003) 。

二、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

( 一) 理论基础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 试行 ) 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 Constructivism) 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 J. Piaget)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念为网络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3. 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 ( Krashen) 认为, 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 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 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20世纪80年代早期, 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设理论。他认为, 外语习得只能通过理解信息才能完成 ( Krashen & Terrel, 1983: 23 -39) 。克拉申强调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 / 可理解输入 ( comprehensive input ) , 而且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 习得就自然而然的产生。

( 二) 现实条件

第一, 网络能够快速、实时地传递多媒体信息,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共享网络资源,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展了课堂容量。第二, 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时效性、交互性以及个性化的教学, 如: 教师通过校园网实时播放Internet上的教学信息, 同步传递给学生, 学生将所得到信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提问的形式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进行答疑或示范, 也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也可参与学生的讨论,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提供交互式的英语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认知、视听、记忆及表达, 有利于学生的课堂记忆,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 网络多媒体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优势在于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由讲授者转变为研究者、启发者、引导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鼓励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 “浸入式”教学理论

“浸入式” ( Immersion) 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 (除母语学科) 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浸入”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从而使单一的外语学科教学与使用外语进行的各种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在浸入式环境中, 外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 也是学习的工具。

( 二)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 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课程目标

浸入式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 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磨练其意志、拓宽其视野、开启其心智,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推行英语浸入式教学, 并非单纯地为学英语而学英语, 而是通过这种能体现和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实践, 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2.“浸入式”教学课程内容

按照学生各个专业领域进行划分, 选取习得语言最重要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是母语课程的翻版, 但是却与母语课程内容有联系, 可以促进学生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

3.“浸入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为实现英语浸入式教学目标, 研究者们推行“听说在先, 读写在后”的学习策略,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强调课程综合化、系统化、活动化、情景化教学思路。第一, 要坚持全英文教学。浸入式英语课程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 还是在课外, 必须用英语组织各种活动, 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提供更多英语输入, 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 增加学生无意学习机会。第二, 要注意语言形式学习与内容学习并行。这是区别浸入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所在。浸入式英语教学强调英语与其他专业领域的整合。这些整合包括: 通过英语语言课堂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素材, 利用其它科目教学渗透语言教学。第三, 要提倡习得, 减少学习。浸入式英语学习是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 强调让学生自然习得英语,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避免有意识地教英语, 而是通过创设真实情景, 设计活动, 让学生在“做活动”中, 自然习得英语。第四, 要注重教学的活动性。创设情境, 布置活动任务, 引导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感受英语, 体验英语, 运用英语。第五, 要提倡听说为先原则。第六, 要加大英语输入强度。加大英语语输入强度原则, 要求教师不断变化方式, 尽可能在相同时间内加大英语输入信息, 增加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机会。

四、结语

我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本适应了世界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为“双语人才”的培养创设了积极的条件。但和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尚属起步阶段, 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方面, 还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在“浸入式”环境中, 外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 也是学习的工具。因此它对使用的教材和任课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不管是在教材还是教师方面都存在困难, 尤其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外语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少。

参考文献

[1]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Kra 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3]陈满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6.

[4]陈晓莹.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法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中应有的影响和作用[J].英语研究, 2012.

浸入式英语 篇8

关键词:幼童,英语教学,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一、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可行性

学龄前儿童指七周岁前, 尚未开始正规九年义务教育的3~6岁的幼儿。关于学龄前儿童是否应该进行英语教育一直是英语教育专家讨论的一个热点。反对者认为, 学习英语会阻碍他们母语的习得。赞成者则认为, 能够促进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利用这个时期进行二语习得, 可以加强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 避免成人学习外语的种种困难, 达到事半功倍。

1.学龄前儿童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最初是由哈佛大学医学院Lenneberg教授于1967年提出的。它泛指在人体生理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 不存在任何外部干预的条件下, 自如、轻松地学习语言。Lenneberg指出, 人脑在出生之后发育非常迅速, 大概到2岁时候, 基本能达到成熟值的60%左右。3~5岁时, 左右脑已经各具功能, 处理语言主要是左脑的任务。2岁之后, 大脑的语言区会逐渐左侧化, 在青春期前后, 大脑彻底完成语言功能左侧化。所以, 在青春期之前, 大脑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其功能也可以重组。比如, 在左脑受到一定损伤的情况下, 如在青春期之前, 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激活右脑的语言功能而重新获得能力。因此, Lenneberg就把2~13岁这段时期称为“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关键期假说自提出以来, 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对于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具体时段也众说纷纭。Krashen认为, 关键期仅在5岁以前;而Penfield有自己的看法, 认为关键期至少可以延续至9岁左右;而Johnson和Newport把关键期界定为2~15岁。

在此之后, 人们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发展引申相继提出了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 宗旨在于幼童如学习母语一样学习外语。Lenneberg等人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研究发现, 人们学习外语也存在关键的时期, 如能熟练掌握获得二语, 一样可以达到母语的水平。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再开始学习二语, 就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Johnson与Newport对3~39岁移居美国, 通过母语为汉语或者朝鲜语的人进行测试, 得出结论为:7岁前移居美国的被测试的人员语言表达水平与美国本土居民并无明显差异, 7~15岁的年龄移民后语言学习明显低于幼龄, 而15岁以后的语言差距更加凸显。由此可见, 处于学龄前的3~5岁幼童学习外语明显占有一定的生理优势。

2. 学龄前儿童本身便具备有学习外语的心理优势。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觉得自己语音不标准而不愿开口说英语等等, 对学习外语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 导致了中国“哑巴英语”现状。幼儿的求知欲强、好奇心重, 只要给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好奇心, 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二语。

3. 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的语音能力超出了成年人。相对而言, 幼儿获得近似于母语的语音能力比成人更容易一些。Fathman1975年逐一对华盛顿地区200个6~15岁移民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11~13岁的比6~10岁的儿童掌握得好, 就儿童词法和句法方面而言, 但是唯一的差异是后者在语音方面超过前者。Asher和Carcia根据调查古巴移民的发音情况, 从中发现6岁之前到达美国的古巴人中, 发音与美国人接近的占71%, 而13岁之后移居美国的古巴人中, 其英语发音接近美国人的仅占17%。Munro和Mayo等人也通过实验表明:不可否认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一“敏感期”表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 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正宗口音。这些研究都表明, 年龄较小的第二语言习得者, 不会影响其母语的习得, 语音更容易接近本族语。而成年后再学习第二语言, 受母语影响, 很难实现纯正的发音。

二、浸入式英语教学理论

浸入式是指用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外语学习模式, 即学习者在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 使各种学科知识相融合。浸入式教学可以划分为早期浸入式、中期浸入式和晚期浸入式三种。早期浸入式是在学龄前或小学一、二年级开始的浸入;中期浸入式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的浸入;晚期浸入式是指在初中或高中才开始的浸入。

20世纪60年代中期魁北克省的英裔, 越来越不满意当局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法语教学, 以蒙特利尔郊区圣·兰伯特学区的家长们联名向当地教育局请愿, 并随即提交了一种新的第二语言 (法语) 教育方案, 名字为即浸入式教学。当时间的脚步走到20世纪70年代末, 当初接受这种模式的幼儿已经长大进入高中生涯, 第二语言习得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加拿大引起了巨大轰动, 被称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发展的一次革命”。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 法语浸入式教学旋即在加拿大各地区大幅推广。每学年约有30余万在校学生接受第二语言浸入式教育。

1997年6月, “中加教育合作项目双语研究研讨会”于1997年6月在西安拉开帷幕, 并迅速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课题组”。在西安, 这一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研习以及各界颇有力度地推广, 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浸入式英语教学已迅速占领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宁波、深圳等一线城市。

三、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将浸入式教学理论合理应用于英语教学, 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 让幼儿在精心创造的情境里耳濡目染, 在浑然不觉中渐入佳境。这样的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趣。幼儿在与老师和同学对话、交往中快乐地习得生活化的语句。

1.增强幼儿英语师资力量。教师是影响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我国幼儿英语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幼师专业毕业生对幼儿教育理论比较熟悉, 但英语基础尚薄弱, 不能满足浸入式教学的要求。部分幼儿教师尝试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却得到相反结果。李霄翔和鞠虹在检测中得出结论, 部分儿童的个别单词的发音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还存在发不出来的现象, 而这些原因的造成极有可能就是教师自己的发音都不够清晰不够标准。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却没有办法很好地教授, 知识传授单一程式化, 不知如何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 寓教于乐, 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幼儿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国家要培养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人才。首先, 他们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语言知识, 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 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充足的语言输入。其次, 英语幼儿教师须具备较为扎实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避免说教,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应给予儿童宽松、愉快的心理支持的环境并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和谐伙伴关系。这样, 儿童不会产生惧怕、羞涩的感觉, 而是积极思维, 大胆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儿童交流, 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来源。比如, 洗手是“Wash hands.”, 上厕所是“Go potty.”, 收玩具是“Put our toys away.”。这种日常生活的随机语言教育是儿童习得语言最好的机会。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对于正确的语句, 教师应给予肯定“I like these good words.”。对于儿童语言中的错误, 不是立即纠错, 而是不断重复正确话语, 还可以以直观实物、图片模拟情境, 制作出比较直观化的道具、模型模拟教学情境, 在游玩和动手做中强化他们的记忆。

3.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应该有清楚的认识。一方面, 让儿童感受第二语言启蒙教育。另一方面, 通过语言接触, 培养儿童的英语语音的语感以及流畅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建立正确的观念, 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使孩子喜欢英语。

我国语言单一, 儿童在回家后英语迅速被汉语所取代, 不能巩固学习效果, 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混乱。因此应该为孩子创设课外的英语语言环境, 条件比较好的家长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和孩子进行对话, 鼓励他们用英语复述。水平不太好的家长可以采用一些较好的幼儿英语材料, 如原版英语动画片或者幼儿英语节目, 让孩子观看并模仿。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环境, 寓教于乐, 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孩子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掌握第二语言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兆增.语音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1) .

[2]余强.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J].早期教育, 2003, (5) .

[3]强海燕, 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

[4]刘满堂.关于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2) .

浸入式英语 篇9

浸入式 (Immersion) 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 即儿童在校 (园) 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 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 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 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 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 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 而且是学习的工具。[1]

该文的“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术语来源于“浸入式外语教学”, 它是一个年龄在50岁左右, 比较年轻、新颖、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开始于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 随后被借鉴到其他外语教学中, 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次革命, 它的成功使传统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于是在我国高校先后出现了所谓的双语教学、浸入式教学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英语热”这股浪潮在国内已经四处蔓延, 无所不在, 这股浪潮似乎已经涉足幼儿园这一领地, 英语教育的低龄化问题已经摆在面前, 然而如何实施却是个问题。伴随着浸入式外语教学在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国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也开始借鉴这一模式, 然而这一英语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是否可行, 尤其在像渭南这样的二线城市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中?

2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

2.1 仅30%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

笔者走访了10所幼儿园, 其中5所幼儿园为渭南市下设县级幼儿园:澄城县县幼儿园、大荔县实验幼儿园、合阳县县幼儿园、蒲城县县幼儿园和华阴县实验幼儿园。4所为渭南市重点幼儿园, 其中以哈佛幼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 1所为渭南市郊区幼儿园。在所研究的10所幼儿园中, 其中5所县级幼儿园以及市郊区幼儿园均未开设英语课程, 在4所市级幼儿园中, 仅仅3所幼儿园开设此课程, 所占比例为30%。

2.2 幼儿园英语教师现状

在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市级幼儿园中, 其中2所幼儿园有自己的固定英语教师, 一名是刚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 另一名是其他专业毕业, 但热爱英语, 故在承担幼儿的保育工作的同时兼职英语课程。另外一所开设英语课程的幼儿园没有自己的全职英语教师, 但开设了英语课程。采用了临时聘请渭南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来授课。

2.3 幼儿园英语教材选取

被调查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幼儿园, 幼儿所使用教材为《剑桥幼儿英语》、《洪恩幼儿英语》还有被誉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时代佳英”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等。这些教材均以彩绘本为主, 图文并茂, 生动形象, 内容均比较贴近幼儿日常实际生活, 应用性较强。比如:自我介绍、打扫教室卫生、当秋天、玩滑梯、玩跷跷板、数数等。这样的教材使知识点的迁移性较强, 便于幼儿应用和记忆。

2.4 幼儿园英语课程实施状况

关于幼儿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从课前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手段、课后家庭温习以及英语学习环境四点入手。

备课是教师课前对教学的准备, 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上好课。幼儿园英语课程内容非常简单, 但是如何让幼儿消化这些内容却很难。由于教师教龄短, 没有教学经验, 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 英语教师均不备课。认为教材太“简单”而没有必要备课。

由于没有备课, 缺乏思考, 课堂上就采用了老师读, 幼儿反复跟读, 老师读一遍, 幼儿读三遍这种机械的模式。再有,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 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整个英语课堂上, 大部分幼儿在跟读, 个别幼儿到处乱跑, 压根不知道这是在上课。环境吵闹, 部分跟读的幼儿甚至听不清老师的发音, 只是机械地大声“朗读”。例如:drink, drink, drink, drink water.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后, 幼儿均有配套练习。一周两次英语课, 课后有英语作业, 幼儿的英语作业都是听力, 根据听到内容来判断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圈笑笑脸, 错误的圈哭哭脸。出现的问题是, 其一, 家长知识层次跟不上, 父母忙于上班, 爷爷奶奶不懂英语。不能保证帮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其二, 部分由父母接送的孩子, 谈及英语课后作业, 均认为英语就是玩, 不用完成作业;其三, 部分家长认为, 课本配套的磁带需要磁带播放机, 家里根本没有这机子, 还有部分家长嘲笑幼儿园购买的教材可笑, 用他们的原话说就是“都啥年代了, 还用磁带, 太落伍了, 还是大城市好”。

课程的开设和实施离不开环境, 环境包括有机体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或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件或条件。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该文从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两方面展开调查。物质环境是看得见的环境。在幼儿园里, 物质环境又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种。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 无论从室内还是室外, 均未看到有任何英语标识。经了解得知, 资金不到位是一个问题,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园方、教师对英语环境不够重视, 认为没有必要, 忽视了环境潜移默化的语言教育作用。语言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是在语言交际中获得。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 根本不存在人际语言环境。师师之间, 师生之间, 幼儿之间达不到用英语来交流的程度。只是在偶尔的课堂中会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

2.5 幼儿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幼儿构成了幼儿园英语教学的主体, 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英语教学, 不用过度关注英语语法以及书写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听说能力。所以, 幼儿及其家长的喜好成为评价幼儿园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调查中发现, 75%的家长对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想法非常满意, 但对实施效果持怀疑态度。90%的幼儿对浸入式英语课非常喜欢, 但问及所学内容, 却一概不知。从幼儿的知识反馈以及家长的态度可以看出, 对于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浸入式英语教学的效果迫在眉睫。

3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大环境还不成熟, 仅个别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 而从开设的效果来看, 只是做做样子, 争取生源;其二, 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队伍年轻化, 无任何教学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其三, 像渭南这样二线城市幼儿的家长素质跟不上教学的要求。仅个别家长会督促幼儿完成课后作业。

4 结语

根据渭南地区目前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 家长们切不可盲目听信幼儿园所鼓吹的完全浸入式英语教学, 忽悠了自己, 从而也忽悠了孩子, 给孩子的后期英语学习带来障碍。

摘要:在渭南地区选取10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 从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师资队伍、英语课程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家长的配合情况等得出结论:在各种现实问题面前, 目前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

关键词:浸入式,幼儿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Robert Kenh Jonhson, Merall Swain.Immersio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Tront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强海燕, 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38-41.

浸入式英语 篇10

作为一种崭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浸入式教学最早产生于加拿大。它是指用第二语言,即非学习者母语的语言,直接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20世纪初,这种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研究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我国,一部分幼儿园和幼儿培训机构,已经开展了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对母语为汉语的幼儿,在幼儿园最大限度地用英语进行教学,使之在园的全部或一段完整时间段内,被“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此间,教师不用汉语作中介,只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但实现英英交流日常对话,而且用英语来教授部分学科课程。通过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以师幼互动、幼幼互动、集体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以类似习得母语的方式逐步掌握英语,让幼儿去理解,运用英语,形成英语式思维。

二、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应用

1.幼教的性质及特点。启蒙性和基础性是幼儿教学的两大基本特性。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幼儿阶段处于最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心智开始逐渐萌发,有不同的敏感期,其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抓住幼儿发展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这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不仅会对幼儿此阶段的成长有所影响,同时更会影响幼儿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教学来讲,如何将生活实际与幼儿自身成长阶段进行紧密结合,形成直观的生活场景,使其在认知方面理解和接受,进而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在不同的敏感期,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例如视、嗅、觉触觉等来感知世界。他们通过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来理解事物,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极佳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教学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主要和根本。总之,浓厚的生活化气息是幼儿教学的特点之一。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其内容大部分必须来源于幼儿生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应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正是抓住了幼儿对语言天生敏感和对生活日常熟悉的特点,通过自然地、大量地随意接触外语的方式,给幼儿丰富的语言刺激,从而挖掘和发挥幼儿的语言潜能,使得幼儿的英语水平获得惊人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制作带有英文标识的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逼真的道具,营造出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并在不知不觉中替换母语表达,充分利用英语与幼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充分结合幼儿教育和语言教学,使学生既学习了新语言,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这也使得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认可。

三、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方法

专业的幼儿英语教师应具有以下两方面素质,即较强的理论知识素质和教学实践素质。既应通晓英语专业知识,包括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精通幼儿英语教学法,包括教唱幼儿英语歌曲,组织幼儿英语游戏,讲演幼儿英语小故事等,还应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一系列要求对于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了以下思路:

1.对于幼儿师范类学校来说,幼教英语方向专业班的课程设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低年级应设置基础英语学习课程,让学生做好基础性的英语学习。使得教学在做好专业化的同时,也要扎实基础。而对高年级,则应该让其大量接触幼教实践实习。在实践中活化专业课程知识,并获得第一手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利于总结和提高。

2.目前大量存在的是幼儿英语浸入式的新教师,即英教化的汉语教师和幼教化的英语教师。对这两类教师来说,在提高其专业化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对前者,提高其英语能力是关键。因为他们的优点在于专业性比较强,幼教理论知识很扎实,并且大多工作时间长,经验较为丰富。而缺点就在于,英语基本功不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因此,对这类教师而言,需要尽快提高英语能力,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浸入式英语课堂教学环境。而对于后者,学习幼教专业知识是第一要务。这类教师由于缺乏幼教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了解,其教学方法、形式有时会不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导致教学成果不好。但他们具备较为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听说能力较强。所以,要想达到浸入式教学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幼教知识。

3.不论是幼儿师范类学校的学生,还是幼儿英语浸入式模式中的新教师,都应该克服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更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以获得能力最大化的提高。

浸入式英语 篇11

关键词 :浸入式教学 商务外语 应用

项目名称: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JY201212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又称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就商务俄语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断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大量专业词汇和术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被动接受,疲于应付,对真实的贸易流程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学生用外语顺畅进行外贸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有的甚至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商务俄语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很多国内高校学商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并非合格的外贸从业人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外贸专业知识都有待于继续加强和提高。这就是传统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的严重后果。从长远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碍于高校商务外语专业自身的长足发展。所以,商务俄语人才培养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二、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浸入式教学实际上是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发源于加拿大,是指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全部时间或者大部分时间都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同时,教师们不仅仅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该语言讲授部分课程。这种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综合的外语知识,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觉形成以外语思维思考问题、沟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语言充当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习的重要工具。

浸入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作为教学语言的外语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极大增加了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的机会,不但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而且更能提高其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浸入式教学对教师的授课手段有要求,他们必须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这是外语教学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环节。浸入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外语,这就逼迫学生主动减少对母语的依赖,进而直接用外语对所述内容进行反应。这样,外语的学习与实际应用就紧密联系起来,非常利于外语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英语教学中开始浸入性实验研究。从此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逐渐推广开来。我校外国语学院俄语071,081班的商务俄语课也采用过浸入式教学方法,但是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因为我们缺乏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三、商务外语人才培养中浸入式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

(一)具备掌握浸入式教学法的师资力量

合格的浸入式外语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应具备从事浸入式教学的各种理论素养、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较强的双语能力,授课内容整合能力及有效创建浸入式教学环境的能力。

中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师在教授商务外语课程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语言就好,但对贸易不甚了解。商务外语课程是以外语为语言基础,结合商务交际、贸易流程、谈判等商务活动为一体的新型课程。该学科不单纯对语言有基本要求,还涉及到交际技能,商务常识等各方面。而大部分高校外语教师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对实际外贸流程不甚了解,上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记住个别词汇术语,而无法了解真实的外贸工作。

可以说,合格的师资力量是进行浸入式双语教学的根本保障。我校所推行的教师企业实训制度实际上就是培养浸入式教学合格教师的一项举措。学校各级领导意识到我校外语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目标的实施,所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丰富的外贸从业经验,这对商务外语教学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让在校外语教师在校内旁听经济系学生的相关课程,这也不失为一项培养浸入式教师的合格举措。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兄弟院系充电,系统了解商务交际的各个环节,向专职教师探讨实际工作经验,使自己逐渐成长为深谙贸易流程的专业外语人士。如此,便能胜任商务外语的授课任务,并能使学生语言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适合浸入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浸入式教学对师生的双向互动要求很高,因为它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积极性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方法,通过互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能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模式。因此,要摸索适合浸入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就商务外语而言,现在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授课教师首先要懂贸易,能准确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解贸易流程及注意事项。同时,课堂组织一定要合理,根据所学内容给学生分成小组,分派各种角色,使其演练贸易活动,如询价报价,合同谈判等各个环节与流程,在课堂上为学生模拟良好的商務交际环境,使其有机会扮演的各种商务角色,参与商务活动。当然,整个操练过程的所用语言必须为外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监督指导作用,监督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所承担角色任务,并合理分析评价学生的表现,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培养出适应不同商务实践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完整的浸入式教学课程体系

浸入式教学要贯穿到外语教学的全程中,而不单单在商务外语课程中运用。基础外语,口语,听力等课程教授过程中也需要贯彻浸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完全融入到外语氛围中。要引导学生用外语把所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和经历串起来,然后在教学中实现师生情景互动,进而实现外语“浸入”学生脑海的最终目的。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效果也是慢慢展现的。但如果坚持,必定有成效。也对商务外语实现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我校英语、日语和俄语专业的学生外语学习的教材多为国内统一编写的教材,原版教材几乎没有。这样做的原因主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语言水平和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但万事开头难,用原版教材会更好的体现浸入式教学的效果,因为原版教材强调浸入式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进行全外文授课,老师和学生不得不暴露在外语环境下。但不得不说的是,原版教材虽然能较好地创造语言环境,但是耗时较长,而且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耐心。与此同时,还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课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此可见,要实施浸入式教学,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四、结论

在商务外语教学中贯彻浸入式教学法,并非易事。浸入式教学的全面实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种教学环节的严密配合,更需要制度和师资等资源的支持。不能盲目效仿。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浸入式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商务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施锦芳.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冯智文.美国双向浸入式双语教学及其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5).

[3]成文辉.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9).

[4]范艳梅.浸入式教学方法与高级英语教学[J].高教研究.2011(3).

[5]陆细霞,赵丽梅.论浸入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9).

[6]魏微.英语浸入式教学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 2004(9).

[7]裴淼.教师是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关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6).

[8]乔静雅.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英语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浸入式英语 篇12

1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困难

从学生角度看, 就业的时候,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认定主要是看是否取得四、六级证书, 所以, 有些学生的应试心理占了主导地位, 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后若不考研究生、不去国外或外企工作, 学不学英语无所谓, 或者认为自己基础很差, 即使学了也提高不了多少, 因此上课时候缺乏积极性。

从教师角度看, 讲授专业英语的都是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 对于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很扎实, 但实际应用英语能力比不上英语专业的教师。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单一,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从教学内容角度看,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匮乏。目前公开出版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共有两本:一本樊运晓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另一本司鹄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前者偏重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 涉及面广。而后者虽然在内容安排上考虑到了理论介绍和行业应用, 两者词汇多且生僻, 学习过程比较枯燥。

从考评角度看, 基本上都是采用笔试进行, 汉英互译、阅读理解、段落翻译这样的考查方式,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2 浸入式英语教学方法的定义及原则

浸入式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 (除母语学科) 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浸泡”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而使单一的外语学科教学与使用外语进行的各种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在运用浸入式教学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1)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只有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够顺利的习得语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 支持和鼓励学生用英语和教师交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 英语即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工具。参与到全英语氛围的学习中, 包括英语演讲、英语笑话、英语提问、英语答疑、组织英语游戏活动等。

(2) 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教师授课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时进行, 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习得英语语言。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学既能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 又能增加他们的学科知识, 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3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浸入式教学实践的对策思考

(1) 教学方法多变。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要以安全工程专业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英语教学为辅助。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很快的理解讲授的内容。比如挂图、投影、幻灯片、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等。

(2) 创造全英语的氛围。

教师除了创设口语语言环境外, 还应加强教室语言环境的创设。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全英语氛围, 其中涉及一些常见的课堂活动, 如英语演讲、课堂辩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问, 让学生讲解、点评分, 合作学习等等, 让学生能够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久而久之, 英语就会和母语一样运用自如。

(3) 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浸入式教学的成效的高低, 因此, 要始终把教师培养放在首位。一是引进英语水平高的教师和鼓励有过出国经历并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工作;二是在工作中不断培训教师;三是通过自学和在浸入式教学实践中提高英语授课能力。

(4) 选择合适的讲课资料。

以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为主体, 以网络和杂志中有关本专业特色的最新的资料作为补充。例如, 浸入式英语教学在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的事故致因理论分析这个专题上,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背景资料, 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 自己组织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课题, 让学生下课回去查阅资料, 整理自己的观点, 下节课的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当然表述的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

(5) 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笔试应采取半开卷的方式进行, 自备词典和其它工具书, 笔译一篇专业资料, 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口试时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演讲部分, 实时问题回答部分, 给定题目自由发挥部分。演讲部分是给定题目让学生提前准备好, 演讲5分钟左右。实时问题回答部分是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即时回答。给定题目自由发挥部分是给出几个题目应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 给定一定的准备时间后作口头解答。平时成绩的内容包括课程论文、平时作业、课堂问答等。最终成绩的大致原则为平时成绩占20%, 考试成绩占40%, 口试成绩占40%。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有能够考察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运用, 还能够测验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4 结语

浸入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策略。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浸入式教学模式可以营造全英语讲授和学习氛围,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英语的运用。

摘要:本文论述了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浸入式英语教学法的概述及原则, 提出了浸入式教学法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浸入式教学法,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仇红.英语浸人式教学的认知原理与浸入式教学的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 :97-100.

[2]郑浩, 朱建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浸入式教学模式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12 (S2) :193-195.

上一篇:计算机导学系统论文下一篇:环境温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