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做法

2024-05-25

经验与做法(共12篇)

经验与做法 篇1

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来看, 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开拓出自己的天地, 仍然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据相关调查显示, 在租赁服务业中, 参与到国际竞争的企业只有17%, 但是他们的结果也不是很乐观;在信息传输业和工业中, 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大概只有62%, 结果只有8%的企业获得了一点成就;此外, 在软件服务也, 参加国际市场贸易的有40%, 勉强有成效的有10%的企业。对于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批发零售也来说企业根本都没有参加。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参与度都不是很高, 那么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 还能让整个国民经济和民生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分析

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起步比较晚, 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方法。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开辟国际市场方面有很多有效地经验, 比如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做到精细专深, 日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就以精细专深出名, 他们善于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专业化的领域和专门的市场对象上。可是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 中国企业在开辟国际市场的实际中也有一些不好的经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健全的管理运营机制

我国企业在管理机制上是不健全的, 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在人才观念上的意识淡薄, 没有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 也缺乏熟悉国际贸易市场的专业人才, 这是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对于企业而言, 要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注重对国际贸易和法律法规比较熟悉的人才队伍的培养, 这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首要前提。

2. 企业在规模上比较小, 缺乏完善的融资服务系统

有的企业想开拓国际市场但往往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规模上相比大型企业来说是很小的, 这也会让其在融资上面临困难。那么在国际贸易中, 企业是很难进行出口信贷和其他投资业务的,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余波下, 这样企业是很难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由于企业的稳定性比较差, 造成企业在资金链条上断裂, 这也让很多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这就说明我国企业在抗风险能力方面是比较弱的。

3. 企业缺乏自身核心竞争力产品和独特的文化

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大多以粗放型为主, 这就让企业在产品的出口所获得利润比较低, 而且在出口产品的种类方面也比较单一。企业在销售产品时缺乏长期的销售战略, 只注重短期利润的获得, 这就让自己在市场上处于恶性竞争的状态。企业在资本方面比较薄弱, 缺乏相应的研发机制, 这就让企业在产品上的创新力度不够, 很多产品还是处于模仿生产阶段, 这就让企业在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产品。此外, 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 只注重员工所带来的短期利益, 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都不太重视, 这样企业在核心产品和文学的竞争力上比较小, 因此, 对于企业而言, 也需要完善自身的文化制度和不断开拓新的核心竞争力产品。

二、我国企业在开辟国际市场上的做法分析

1. 健全我国企业管理运营机制

对于现代企业的竞争而言, 主要是在企业实力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得到改变, 它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努力, 不断完善自我的运营机制, 在企业的管理、设备、公关德国方面都要做好, 这样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要不断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完善, 从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引进管理管理和制度, 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在发展中要制定出人才发展战略, 在管理上建立员工责任制度和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不断激励员工, 调动员工在生产销售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2. 创建完善的融资体系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 完善的融资体系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很多企业在融资方面都面临严重的困难, 在进行开拓国际市场时就会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从全国各级财政部门来说, 应该制定一些财政优惠的政策, 让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拥有足够的实力, 可以为企业设立专门的融资机构和发展基金, 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

3. 企业应该不断创新, 建立企业的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

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企业的成本和质量管理比较差, 有的企业的经营秩序比较混乱,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于企业而言,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企业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将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强, 不断研发企业的品牌产品, 增强企业在核心文化上的凝聚力。我国企业可以与国际企业建立合作手段, 因此来推进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不断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实力得到提升。

三、结论

对于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既面临相应的挑战,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做法来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此外, 还应该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 让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 在网络时代更好的了解产品的供求关系, 来制定自己的产品发展的策略。我国也应该不断探索企业在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上的新模式, 推荐我国企业进行改革, 进一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郑鸿.企业营销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 :49-50.

[2]李翠霞.国外有机食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与做法[J].北方经贸, 2006, (10) :43-45.

[3]高昌希.浅析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74-76.

经验与做法 篇2

一、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部门的 协作和配合。我单位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副书记任副组长、财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构建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一建立了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个方面的内容:内控

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 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二梳理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

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块,在规章制度方面,梳理制度 文件,汇编成册。三

柘城县粮食高产创建的经验与做法 篇3

【关键词】粮食;高产;经验;方法

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70667hm2,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0000hm2,玉米53333hm2。自2009年实施高产创建活动以来,全县建立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19个,累计完成高产创建面积28000hm2,为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主要成效

由于创建方案科学合理,组织措施得力,各项技术落实到位,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小麦高产创建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累计创建面积10667hm2,平均毎667㎡产615.4kg,总产98400t,较方外毎667㎡增产106.5kg,累计增产17000t;玉米高产创建连续两年累计创建面积9333hm2,平均毎667㎡产621.6kg,总产87000t,较方外毎667㎡增产145.1kg,累计增产20000t。2009年、2010、2012年分别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实现了由产粮大县向产粮强县的跨越,全县粮食生产水平跨入高产行列,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粮食高产创建,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而且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促进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科技人员服务三农搭建了平台,同时通过推广秸秆还田,免耕机械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 主要经验和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县委县政府把高产创建工作纳入全年中心工作,并作为强农惠农的民心工程,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农开、水利、科技、农机等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高产创建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以解决。要求每个乡镇主要领导都要建立自己的千亩示范方,农业部门要组织检查验收,对高产创建万亩方、千亩方工作开展情况和示范效果进行百分考核,作为年终评选粮食先进乡镇的主要依据。

2.2 建立“1+4”核心示范方,提升高产创建质量

按照方案要求,在“1+4”核心示范方内分别设立了“四田”即品种展示田、百亩攻关田、肥效试验田、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田。在“四田”建设方面,我们重點采取三点措施,一是局主要股站参与“四田”建设;二是供应必要的试验物资;三是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把品种展示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高产创建中的作用。两年来完成小麦品种展示试验4处,试验品种67个,玉米展示试验3处,试验品种32个。筛选了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更好地搞好品种布局和新品种利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3 实行“六统一”管理,提升高产创建组织化程度

我们始终把“六统一”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实实在在抓落实,一心一意搞服务,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浇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的“六统一”管理模式,高产创建示范区统一供应了众麦一号、淮麦22、滑玉12、承玉888等示范品种,良种统供率达到100%;大力推广了统一拌种技术,免费供应适乐时或全蚀净拌种剂,有效的防治了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补贴供应了专家组提供配方、指定企业生产的专用配方肥;为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我们与县农机局合作在申桥核心示范方推广了免耕机械播种技术,推广面积200hm2;在病虫害统一防治方面,2013年万亩方小麦全部实现飞机喷防。通过六统一管理,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想办办不成或办不好的事,从源头上严把生产资料质量关,为高产创建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统一技术指导方面,实行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入村开展技术培训,在农闲、饭时、雨天利用村头大喇叭进行宣传,累计培训300余场次,受训农民8万余人次;二是及时印发技术资料、明白卡等15万余份,张贴小麦中后期管理公告2000余份;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媒体举办专家技术讲座48期,扩大技术覆盖面,提高管理质量;四是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服务粮食生产科技行动”计划,每个高产创建项目示范村,都有1~2名中高级技术人员蹲点开展技术指导,并利用技术服务名片、手机短信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服务信息;五是专家组亲临生产第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4 增加资金投入,为高产创建奠定物质基础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县财政部门大力支持高产创建,以物化补助的形式补贴供应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

2.5 整合资源,支持高产创建

充分利用各种农业项目资源和人才资源为高产创建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一是整合技术资源,强化指导。以百名科技人员为主力,以技术集成推广为重点,建立技术责任制,技术指导例会制,专家巡回指导制,做到每个示范村选配2名技术指导员,培育10户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农户带动20个农户,着力提高高产创建技术水平,二是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集中高产创建、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救灾等项目资金向高产创建项目区倾斜,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田。三是整合良种繁育,优化品种布局。高产创建区与小麦良种繁育企业结合,建成一批高标准良种繁育田,通过良种繁育的市场差价,促进了示范区农民增收。

经验与做法 篇4

夹沟农场在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 坚持政策引导, 科技推动, 示范带动, 以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 以狠抓小麦生产过程管理为重点, 狠抓关键增产技术的应用为关键, 努力提高单产, 增加总产。通过样板田, 示范田等典型引路, 大力推进了夹沟农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周边农村的小麦生产[1]。现将开展高产创建工作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1 取得的成效

(1) 通过实施高产创建, 职工的科学种田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常规技术措施普遍应用, 关键增产措施重点加强, 如深耕深松, 秸秆还田, 配方平衡施肥,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 科学灌溉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如2013年夹沟农场小麦在经历苗期长期低温阴雨、拔节孕穗期多次低温冻害的情况下, 小麦纹枯病等病害的有效防治率达到98%, 低温冻害损失控制在15%以下 (个别品种较重) , 经组织高产创建技术小组人员田间测产和实产验收表明整体上夹沟农场小麦单产、总产基本维持在常年的水平, 是夹沟农场开展高产创建的典型例证。

(2) 通过高产创建, 推动了农场万亩示范片和周边村庄的小麦生产, 特别是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等项目的综合实施, 都极大提高了职工的科学种田水平,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促进了小麦生产, 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低温阴雨、多次冻害的情况下, 夹沟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周边农村小麦普遍长势较好, 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健全组织机构, 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高质量完成夹沟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任务, 聘请知名专家, 并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及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 确保了高产创建的协调指挥和技术服务的有序顺利进行。

2.2 规范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管理, 制定实施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是设计了场万亩示范片平面图, 标明了示范片位置及毗邻的乡镇村等, 在核心区场部科技园及二分场和示范区一分场、三分场建立了示范标牌;二是建立好高产创建示范片文件、方案、田间记录、测产结果、总结的立案建档;三是制定了《夹沟农场9 000~9 750 kg/hm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把材料发给示范片职工;四是建立“十、百、千”亩样板田、示范田。在科技示范园建立十亩样板田、百亩示范田, 各分场建立百亩、千亩示范田, 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建立数据库, 向农业部全国高产创建网络信息与共享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2.3 推行麦、豆、玉米2季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 培育良田

夹沟农场高产示范片在坚持多年来大豆秸秆还田的基础上, 逐步全面推广麦秆秸秆还田, 目前夹沟农场已有12台碎草器、25台旋耕机械, 每年对2季还田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补贴, 灭茬碎草补贴225元/hm2, 同时旋耕费用农场也给予375元/hm2的补贴, 调动职工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既提高了秸秆利用率, 又保护了环境。2012年经安徽农垦寿西湖农场测土配方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 夹沟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2%以上, 在安徽农垦居于首位。同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增施腐熟生物鸡粪等生物有机肥, 不断培肥地力, 培育良田。

2.4 在全场内采用“五有、五统”的管理模式, 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4.1“五有”。

(1) 有组织保障。在农场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统一开展工作;场农业科农技人员负责具体技术上的指导。 (2) 有方案、责任明确。制定了夹沟农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方案, 同时也制定了考核措施, 明确了奖罚办法, 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有典型样板田。每年在每个分场内建有样板田20 hm2, 产量目标均在9 750 kg/hm2以上, 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开展高产攻关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开展超高产创建, 建有1块2 hm2超高产田块, 目标产量10 500~11 250 kg/hm2。 (4) 有示范标牌。高标准高质量制作了示范标牌, 明确了示范片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 明确关键技术措施, 扩大宣传效应[2]。 (5) 有优质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指导到位, 辐射带动全场及周边村庄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2.4.2“五统”。

(1) 即统一包衣供种。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小麦高产优质品种济麦22、皖麦52、连麦2号等, 精选后包衣供种。 (2) 统一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 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促进了节本增效。如针对2012年4月寿西湖农场测土配方中心的检测结果, 2013年在三分场 (南) 片增施了硫酸钾。 (3) 统一整地机播。全场土地每年约266 hm2进行了深耕25 cm以上, 约530 hm2统一深松30~35 cm, 切实打碎犁底层。 (4) 统一适期早播。样板田采用播量120 kg/hm2, 大田播量180 kg/hm2。同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 播量适当调整。统一管理模式。在全场内全面推广统一播量、宽幅播种、氮肥后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3]。采用宽幅播种基本苗较少, 群体动态比较合理, 群体光照条件好, 个体发育健壮, 实现穗足、穗大、粒重、抗倒、增产。氮肥后移可以有效控制春节无效分蘖过多增生, 促进根系下扎, 增加穗粒数, 提高籽粒产量;同时氮肥后移可减少氮素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 减少氮素淋溶。注意科学灌溉。根据土壤商情、作物需水规律及需水临界期坚持小麦“三水”:出苗水、越冬水、拔节孕穗水。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做好全场病虫害预报预测, 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5) 统一收购。家庭农场小麦产品, 收获后直接进仓入库, 杜绝因运输、储藏等原因造成产品的流失和损失, 降低家庭农场职工劳动量和成本。

2.5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建立农场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 制定技术方案, 加强协调攻关, 深入开展田间调查, 农技人员直接到户, 良种良法到田, 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 特别是做好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以2012—2013年为例:2012年9月25日在三分场南片举办2012—2013年度全场测土配方施肥暨高产创建现场会, 2012年9月30日, 夹沟农场在召开了2012年秋种工作会议暨2013年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会议, 农业科有专门制定了秋种工作指导意见发到各分场。在秋种期间, 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的农技人员有深入到分场与分场干部共同指导小麦播种灌溉。2012年11月14日和12月10—20日, 场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又和分场干部对全场万亩示范片的291户家庭农场田间的基本苗和茎蘖数进行逐户调查, 为分类指导小麦高产创建提供第一手资料。2012年11月15日, 场高产创建小组组织外聘专家、场内专家、农技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实现夹沟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有技术指导的要求。2013年2月28日, 利用阳光工程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112人。进一步提高了示范片职工科学种田水平, 4月23—25日, 夹沟农场又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及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培训, 培训职工170人, 把知识优势化为生产动力, 为夹沟农场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提供智力支撑。2013年3月3—5日, 统一完成了全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小麦化除、化控、纹枯病、红蜘蛛等进行了统防统治, 3月23—25日进行了纹枯病的2遍防治。4月27日至5月12日完成3遍的“一喷三防”。

2.6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高产创建典型示范与宣传, 展示高产创建实施成效和工作成果,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引导技术人员, 广大职工、企业及媒体共同关注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每年4—5月夹沟农场组织地方农委、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进行中后期观摩。

2.7 组建专业合作组织, 更好开展专业化服务

夹沟农场成立了埇桥区垦地农机合作社, 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有入社社员65人, 各类大型机械67台套, 主要从事深耕、深松、植保、机收等专业化服务。

2.8 落实高产创建补贴资金

建立高产创建专门账户, 专人负责。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职工关键环节应用种子包衣补贴, 对小麦中后期开展的“一喷三防”物化补贴和专业化服务的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宽幅播种等补贴, 对科技园等样板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补贴, 对示范片职工培训学习补贴。

2.9 夯实基础设施, 确保高产创建示范片抗灾能力

先后扩建了二分场排涝站, 扩建后的排涝站是原先排涝能力的2倍;对全场388眼机井进行了检查维修, 新打机井12眼;改建了科技园的机电井维护设施,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进一步提高了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抗灾能力。

2.10 组织测产验收

按照农业部要求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 夹沟农场每年5月底6月初组织场内外专家、农技人员开展田间测产。

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 由于夹沟农场地处淮北地区, 土壤为砂浆黑土, 秋、冬、春3季易旱, 而且初春倒春寒时有发生, 严重制约小麦的稳产、高产, 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保持土壤有较好的墒情。夹沟农场目前最有效的灌溉方式就是机井灌溉, 随着场内及周边劳动力减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逐渐加大[5]。目前只有科技园区20 hm2。实行了机改电灌溉, 全场灌溉实现机改电后不仅节约了成本, 而且降低了柴油等能源的消耗, 保护了环境。此外, 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购置中后期大型植保机械, 实行全程植保专业化服务, 既降低了成本, 又提高了效率。

(2)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高产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媒体宣传高产创建政策, 宣传普及关键高产栽培技术, 报道先进高产典型, 展示高产创建效果, 树立辐射带动样板。在全场范围内营造高产创建氛围, 把高产创建活动化为全场职工的自觉行动, 以夹沟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为基础带动周边地区小麦生产, 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6]。

(3) 多组织市、县、农场等高产创建单位之间的交流活动,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强.浅谈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J].种业导刊, 2013 (7) :32-34.

[2]李霞, 车晋涛.泽州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做法与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 (18) :67-68.

[3]申振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与成效[J].种业导刊, 2011 (3) :28-29.

[4]李志苹, 罗巨方, 孙本义, 等.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和体会[J].种业导刊, 2011 (5) :27-28.

[5]杨佑强.景泰县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中国农技推广, 2011 (11) :11-12, 28.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做法与经验 篇5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两年多来,在市远教办的有力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建立“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这一根本目标,突出地抓好“管、学、用”工作,在因地制宜认真开展学习培训,健全完善站点规章制度,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创新地把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在农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示范,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远程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到目前,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做法是:

一、市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试点工程启动前,我市及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等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强有力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组织部副部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组织科长等人专门办公。要求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同时,精心研究制定《XX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努力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地推动工程建设。二是市委常委会和远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召集专题工作会,研究远程教育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及时贯彻上级精神,坚持把实施远教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落实,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挂帮镇、村远教“示范点”制度,全市42名县级领导干部中,34人联系远教“示范点”56个,每月到点开展工作2次以上。市委陈晓红书记带头示范,经常沉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示范点”上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是为加强对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督查和协调,形成常抓常管的工作机制。目前,市远教办成立为编制3人的副科级常设机构。五是实行远教工作“调度制”。从今年起,我市将17乡镇办事处分成三个片区,每季度定期以一个片区乡镇为东道主进行工作调度,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书记、组织干部、站点操作管理人员以及市远教挂帮领导和市远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通过观摩远教“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集中展现各地工作的亮点,同时围绕如何抓好“管、学、用”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研讨,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松劲情绪,自加压力促整改,推动远教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双管”齐下,推进站点规范管理

远程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站点建成后,“管”是关键。我市结合实际需要,“双管”齐下,积极推动站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我市认真制定并落实培训计划,在积极组织镇、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专职56人)参加省、市骨干培训的基础上,在本市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对站点管理人员进行多轮次强化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站点管理要求和基本操作技能。今年我市还专门组织了一期乡镇党务书记和组织干部培训班,自上而下学习“远教”,熟悉“远教”,以加强对远教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按照“严格选拔、分工协作、服务基层、强化考核”的原则,着力打造“四支队伍”(由网络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维护队伍,市广电、教育和乡镇文广站、学校的管理人员组成的终端站点管理队伍,市乡政策理论人才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组成的教学辅导队伍,市委党校、涉农部门和电视台相关人员组成的课件开发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市维修站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信息反馈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多个制度,将“四支队伍”300多人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进行规范化管理。市远教办与之加强日常联系,跟踪管理,及时通报,使这“四支队伍”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为镇村站点正常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2、建章立制促管理。为确保站点管理有序,我市坚持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站点管理工作。如对光纤站建立了站点管理人员职责、上网守则等八项制度;对卫星接收站建立了播出管理制度、机房操作制度等六项制度。同时,对全市终端接收站点都统一规范《站点管理日志》,要求认真填写。针对各村站点实际,还制定了远教管理人员配备使用培训制度、远教资源定期检查制度、远教站点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对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产权关系。对站点各种设备明确专人管理,每天专人值班,确保设施安全。

三、实施“三化”,有效开展学习培训 学是用的基础,是远程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在试点工作中,边管边学,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培训途径。

1、学习培训责任化。要求乡镇原则上每周组织开展2次学习培训,每次不少于2小时;村级站点每月不少于2次学习培训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两年多来,在市远教办的有力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建立“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这一根本目标,突出地抓好“管、学、用”工作,在因地制宜认真开展学习培训,健全完善站点规章制度,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同时,创新地把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在农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示范,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远程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到目前,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做法是:

一、市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试点工程启动前,我市及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等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强有力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组织部副部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组织科长等人专门办公。要求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同时,精心研究制定《XX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努力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地推动工程建设。二是市委常委会和远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召集专题工作会,研究远程教育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及时贯彻上级精神,坚持把实施远教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落实,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挂帮镇、村远教“示范点”制度,全市42名县级领导干部中,34人联系远教“示范点”56个,每月到点开展工作2次以上。市委陈晓红书记带头示范,经常沉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示范点”上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是为加强对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督查和协调,形成常抓常管的工作机制。目前,市远教办成立为编制3人的副科级常设机构。五是实行远教工作“调度制”。从今年起,我市将17乡镇办事处分成三个片区,每季度定期以一个片区乡镇为东道主进行工作调度,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书记、组织干部、站点操作管理人员以及市远教挂帮领导和市远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通过观摩远教“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集中展现各地工作的亮点,同时围绕如何抓好“管、学、用”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研讨,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防止和克服松劲情绪,自加压力促整改,推动远教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双管”齐下,推进站点规范管理

远程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站点建成后,“管”是关键。我市结合实际需要,“双管”齐下,积极推动站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我市认真制定并落实培训计划,在积极组织镇、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专职56人)参加省、市骨干培训的基础上,在本市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对站点管理人员进行多轮次强化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站点管理要求和基本操作技能。今年我市还专门组织了一期乡镇党务书记和组织干部培训班,自上而下学习“远教”,熟悉“远教”,以加强对远教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按照“严格选拔、分工协作、服务基层、强化考核”的原则,着力打造“四支队伍”(由网络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维护队伍,市广电、教育和乡镇文广站、学校的管理人员组成的终端站点管理队伍,市乡政策理论人才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组成的教学辅导队伍,市委党校、涉农部门和电视台相关人员组成的课件开发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市维修站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信息反馈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多个制度,将“四支队伍”300多人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进行规范化管理。市远教办与之加强日常联系,跟踪管理,及时通报,使这“四支队伍”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为镇村站点正常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2、建章立制促管理。为确保站点管理有序,我市坚持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站点管理工作。如对光纤站建立了站点管理人员职责、上网守则等八项制度;对卫星接收站建立了播出管理制度、机房操作制度等六项制度。同时,对全市终端接收站点都统一规范《站点管理日志》,要求认真填写。针对各村站点实际,还制定了远教管理人员配备使用培训制度、远教资源定期检查制度、远教站点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对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产权关系。对站点各种设备明确专人管理,每天专人值班,确保设施安全。

三、实施“三化”,有效开展学习培训

学是用的基础,是远程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在试点工作中,边管边学,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培训途径。

1、学习培训责任化。要求乡镇原则上每周组织开展2次学习培训,每次不少于2小时;村级站点每月不少于2次学习培训,每次不少于2小时,镇党员干部参训率要达95%以上,村级参训率要达90%以上。镇村光纤接收站、卫星接收站的学习培训,利用召开会议、赶集日、农闲和学校假期,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适时组织;党员活动室光盘播放点,通过乡镇接收站下载刻录和下发的课件(光盘)组织开展培训。在培训工作中,要求党委书记带头抓点示范,党务书记、组织干部、农业技术辅导人员、站点管理人员和村党支部书记等直接参与实施。将学习培训列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形成一抓一级的培训工作责任机制,促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学习培训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为能满足较高水平、较大规模学习培训的需要,我市明确要求镇、村党员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等基本设施的大小、配备和规格,同时,实行“一志二册二薄”(站点管理日志、点名登记册、播放登记册、讨论记录薄、信息反馈薄),通过这种方式,从培训的组织、实施、记录到内容进一步规范化,以客观反映培训的整个过程,从中发现存在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及时督查整改,推动学习培训健康发展取得实效。为推进学习培训规范化建设,达到“四保证”(内容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效果保证),建立学习培训预警机制,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站点和乡镇进行通报批评,下发“预警通知书”促学。

3、学习培训多样化。实践证明,学习培训方法必须针对农村山区的实际,灵活多样,对“症”下“药”,才能增强针对性,触及广大党员群众的“兴奋点”。培训方式受其内容影响,相互促进,不管哪种方式,只有结合实际,采取“复合型”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一是“集中学习”。如在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这一方式加强党员理论教育。二是“基地辅导”。如每年冬春农闲各乡镇大规模组织农民到优质竹示范点开展竹子栽种培训。三是“专家课堂”。如旅游黄金周前,大同、两河口等乡镇为搞好节日服务,请市里的专业老师和相关单位领导对景区从业的个体户和划杆队进行“旅游与服务”的培训。四是“考察学习”。通过组织各乡镇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民代表参观远教“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使其直观感受远程教育的具体创建和实际效果。五是“分发借阅光盘”和“自助式点播”。如长期镇将产业化建设中的先进事迹、致富经验等制成光碟分发,用群众身边的生动典型事例启发、引导群众。六是“小区培训点”。针对广大农户散居的实际,在边远的村民组设立“小区培训点”,乡镇提供所需课件(光盘),适时组织周边群众收看。七是“五分制教学”。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分成农村党员、机关干部、站点管理人员、产业大户和农民群众五个平台开展专题培训。如今春造竹前,17个乡镇办事处大规模组织栽竹技术培训,收效较好。八是“远教+大户”。如天台镇实行乌骨鸡养殖大户“一对一帮学”,有效将农业技术辅导人员与农户“绑起来”,及时提供相应服务,提高大户的养殖水平。

四、结合实际实施“支部+远教+协会”

试点工作两年来,XX市在实践积极地探索,以产业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探索实施“支部+远教+协会”,努力把“党支部”与“协会”、“远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它的作用机理是,以远教作为中心和纽带,村党支部利用远教组织农民群众培训,协会则指导农户把掌握的远教知识和信息运用到生产中,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到目前,赤水共成立各类专业协会57个,其中,“支部+协会+远教”29个,主要分布于竹产品开发营销、乌骨鸡养殖、石斛和柚果栽培等产业,占协会总数的50.8%,覆盖全市31%行政村,会员1038人,参与农户达15280户,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20%。实践证明,开展“支部+协会+远教”工作,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创新手段,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五、因地制宜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市把课件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上级资源为主、自主开发为辅,适用实效”原则,一是通过光纤站、卫星站等不同类型站点接收、贮存各种数据资源、信息等;二是市委党校根据乡镇、村的需要,从远程教育c级站中有针对地下载有关课件放到局域网资源库中,供各地调用;三是将省、市远教办下发的课件刻录分发给各乡镇站点及部分大户;四是从实际出发,自主开发特色课件,如《撑绿竹栽培》、《竹乡小康路》、《丛生竹栽培》、《稻草覆盖免耕脱毒洋芋栽培技术》等,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开发“土”课件,如长期镇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需要,开发制作了《石斛栽培》课件(光盘)发放,群众十分欢迎。五是建立教学辅助网站。依托远教网络,今年我市建成“赤水党建网”,开辟“远教工作”专栏,并以本地课件为主,设立“视频点播”,方便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收看学习,丰富了远教教学资源。

经验与做法 篇6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中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112-05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英国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 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社会)》,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虽然该白皮书没有为“低碳经 济”提出明确的概念,但溪低碳发展模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长远目标和路线图,希望把英国 转变为一个低碳经济体,并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发展。此后,其他欧洲国家及日本 也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的设想。

随着低碳经济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内涵主要 包括三方面:①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 ,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②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 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 排放弹性,并最 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③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 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 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 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 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性,包括两层含义:①低碳 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②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 和福利水平下降。二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三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

1.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低碳经济发展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是最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2007年,英 国推出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 化法的国家;2009年4月,英国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 15日,英国政府又正式发布了《英国低碳 转换计划》,英国能源、商业和交通等部门还在当天分别公布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包括《英 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

日本近年来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低碳经济上。2004年,日本发起的“面向2050年 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对策。 2008年5月,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4月, 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 等排放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美国虽然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近些年来,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如2005年通过的 《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 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美国国务卿表示,美国政府致力于支持清洁能源技术和低 碳经济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 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 电站技术作为减少CO2排放量的关键。他们认为,煤在中期和长期内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必须发展效率更高、能应用清洁煤技术的发电站。为此,英、德政府调整产业结构, 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加大资助发展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以找 到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1]

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根据日本内阁府2008 年9月发布的数字,在科学技术相关预算中,仅单独立项的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费用就达近1 00亿日元,其中创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预算为35亿日元。目前日本有许多能源和环境技术 走在世界前列,如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隔热材料、大大削减住宅耗能的环保住宅技术,利用发 电时产生的废热、为暖气和热水系统提供热能的热电联产系统技术,以及废水处理技术和塑 料循环利用技术等。这些都是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优势。此外,日本还持续投资化石能 源的减排技术装备,如投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 业。

美国高度关注市场机制下温室气体减排的能源有效利用的技术创新,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 发计划,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级有关低碳经济研究机构,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 供技术指导、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国家层面上统一组织协调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 进工作。美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2009年2月联邦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它 的2010年(2009年10月1日实施)年度预算。根据该预算,仅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就提供 了150亿美元的拨款。[2]目前美国正在加速下一代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示范 ,计划在2012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发电厂。

3.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降碳的重要举措

英国是一个岛国,气候多变,能源不足,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09年英国公布的“碳 预算”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要占15%,其中3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相应的温 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英国风力资源丰富,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于200 0年12月开始建设,经过近10年的发展,英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海上风力发电站最多、总装机 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英国陆、海风力发电站的电量足够供应150万家庭使用。按计划,200 9年到2012年间,英国将投资90亿英镑用于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向280万家庭供应电力。英国 政府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可再生能源倾斜,确保英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

德国2004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确定了以下几个重点领域:① 大力发展风能,促进现有风力设备的更新换代。②将清洁电能的使用率由2004年的12% 提高到2020年的25%~30%,将热电年供的使用率提高25%。③至2020年,建筑取暖中使用 太阳能、生物燃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比例由2004年的6%提高2020年的14%。目前,可再生能 源工业正在德国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占整个德国能源消费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已由2003年 时的3.5%提高到2008年的8.7%。发电行业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在2008年时已达到17 %。

日本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9年4月,日本政府推出“日本版绿色新 政”四大计划,其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具体目标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要达到世界最高 水平,即从2005年的10.5%提高到2020年的20%。日本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注重发展地热、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尤其以太阳能开发利用为核心,提出要强化太阳能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计划太阳能发电2020年比现在增 加20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政府在积极推进技术开发降低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的同时 ,进一步落实包括补助金在内的政府鼓励政策,强化太阳能利用世界前列的位置。

4.运用经济手段剌激低碳经济发展

(1)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碳税是一种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 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 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 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CO2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如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 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

(2)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 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 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在能源领域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 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加拿大自2007年起对环保汽车购买者提供1000~2000加元的 用户补贴,鼓励本国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CO2排放。

(3)税收优惠。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美国政府规定可 再生能源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税,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和个人还可享受10 %~40%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欧盟及英国、丹麦等成员国规定对可再生能源不征收任何能 源税,对个人投资的风电项目则免征所得税等。[3]

总之,发达国家通过采取以上政策措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成效开始逐步体现。2006年 以来,几乎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挪威和瑞典)以及比利时、荷兰、瑞士和英国 的单位GDP碳排放增长趋于下降。瑞典和荷兰的碳排放已保持稳定,而在很难控制的运输行 业,瑞典和日本已经稳定住了碳排放。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 题 。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2007年6月中国发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提出在“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期间单位GDP能耗 降低20%。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也没有放松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在新增加的4 万亿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国家安排了58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等与应对 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但是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着严峻挑 战。[4]

第一,发展阶段的挑战。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人口基数庞大,减少贫 困、发展经济、满足就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仍然是中国面临的 最大任务。研究表明,即便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国也只能做到相对的低碳经济 发展。如果GDP的增长速度按9%来计算的话,即使我们每年能源强度下降4%以上,到2010年 ,总的CO2排放还会比2005年增加2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 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继增长的趋势。

第二,能源结构的挑战。煤炭是我国的最主要的能源,主要是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之一, 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在我国国内,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到目前为止, 我国能源供应仅以煤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 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 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主为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 高的排放强度。

第三,技术水平的挑战。我国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这是我国由“高碳 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转让技术,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 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比如,在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高参数超 临界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中国仍不太成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大型 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 比有不小差距。[5]

第四,强制性减排的挑战。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10年中暂时没有强制性减排的 任务,但是这样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2020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 续增长,C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能源机构已经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和 CO2排放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 的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确立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各级 政府都要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重要举措,把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提高全社会的 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循环消费、低碳消费,例如,提倡 开环保车、家庭节能等,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积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如我国至今还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 那样对能源企业制定强制性的绿色能源比例,也没有鼓励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的补贴。因此 ,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已有做法,加强政策扶持,提供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 补贴等措施。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我国应考虑开征碳税,开征碳 税的结果可以极大地降低CO2的排放,而且也增加了工业的能效以及竞争力。碳排放交 易机制有利于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实现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我国要建立碳交易市场, 加强对碳交易的管理。一方面,要规范交易规则,发展碳交易的中介机构,确保合理的交易 价格;另一方面,要建立绿色能源交易机制,把碳交易与激励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结合起来, 调动全社会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3)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据 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居世界首位,我国有丰富的风能、氢能、生物质能, 海洋能等资源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除水电得到相对较好的开发利用外,由于技术开发 水平、使用成本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远远低于8%的国际平均 水平。因此,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核电是一种不 排放任何温室气体的高效和耐久能源。目前,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1%,发达国 家比重更大,日本的核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36%,韩国占38%,美国占29%,英国占28%,法国 占77%。但中国还以火力发电为主,燃煤的火电占总发电量的83%,水利发电占16%,核能发 电只占1.8%,核电占总电量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20多年。[6]为此,我国必须 从发展火电 为主转变到以发展核电为主轨道上来,加快发展核能,大幅度提高核能消费比重,并加速形 成产业化规模。

(4)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为此 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起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现 有的技术资源,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政府 和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纽带作用;要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我国能源探 明储量中,煤炭占90%以上,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我国能源生产以煤 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因此,中国要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燃烧、烟气净化技 术,以此来大幅度减少CO2的排放;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具有成熟的低碳技术,中国要通过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促进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 让,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

(5)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都将立法作为推 进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加快低碳经济的立法工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证。 要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办法和标准, 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做进一步修改,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 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煤炭法》、《电力法》等。通过立法、通过修改法律, 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运用法律手段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6)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碳汇是指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 施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 CO267公斤,放出氧气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的 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CO2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逐步将造 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因此,我国要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 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ぷ⑹: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发展研究,2009(2)

[2]杨明钦.美国经济危机的复兴与应用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关系.中国能源,2 009(4)

[3]熊良琼,吴刚.世界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启示.中国能源,2 009(6)

[4]马建英.中国“气候威胁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3)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09(1)

[6]单宝.日本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及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8(2)

经验与做法 篇7

关键词:职业教师,企业实践,经验

2006年9月,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教职成[ 2006]11号) , 《意见》提出加快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我校按照《意见》的要求, 结合我校各专业的特点, 并结合我市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关系等情况, 立即认真实施《意见》, 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并形成制度化。这项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

可以说, 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有到企业实践的强烈愿望。根据学校的教师的要求, 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发展要求, 学校制定了《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实施方案》, 经过多年的运作, 我们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1.培养了一支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 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 全部拿到高级工以上技术证书, 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原来的23%提高到现在的60%。

2.建立了稳定的教师实践基地

截止到2010年12月末, 我校共在盘锦地区建立了教师实践基地12个。这些教师实践基地, 设备先进, 企业规模大, 生产技术领先, 教师进厂后能学到真本领。上述企业, 学校挂“双师实践基地”牌匾, 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3.教师实践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到企业实践后, 教师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实践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体会到了企业的特殊文化。教师回校后, 根据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受到学生欢迎。教师们还不断创新, 扩大教改成果, 开发出17种校本教材。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基本做法

1.挑选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做教师实践基地。

各专业都建立了供教师实践的基地, 但这些基地必须在本行业中规模较大、且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这样的企业, 我们的教师进入后, 才能学到最先进的技能。

2.制定学校专业发展计划, 按计划培训教师

中职学校的专业既有稳定性, 又必须有一定的发展性,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开发新的专业是职业学校应对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学校在专业发展上既应用长期的规划, 又必须有近期的规划。根据专业的发展规划的需要, 及早安排专业教师培训, 为专业开发储备师资。

3.通过社会关系, 联系实践企业

很多企业技术先进, 但不愿接纳教师进厂, 学校就通过各种关系找企业的负责人联系, 并建立个人感情和企业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为企业培训员工等, 从而形成牢固的关系。

4.校企合作, 稳定校企关系

根据企业的用工情况, 学校的毕业生优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就业。学校与企业鉴定校企合作协议。

5.教师发挥专业优势, 与企业进行技术交流

有些专业的教师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这些教师到企业后与工厂技术人员形成技术互补, 教师带着技术进厂, 受到企业的欢迎, 这样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三、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1.企业不愿接收教师挂职实践

教师到企业实践, 很多企业并不欢迎。我校联系的企业都是在熟人的介绍下才能进行的。企业不愿接受教师到企业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的每个工位都有专职工人, 教师占用工位必然影响生产。二是企业的机械设备比较昂贵, 怕教师操作失误损坏设备。影响企业生产是企业不愿接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根本原因。

2.专业教师没有时间到企业实践

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一般是2个月, 如果派去的人太多, 将严重影响教学工作。从这个角度看, 每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2个月难度相当大。

3.企业从技术保密的角度拒绝外人进厂

一些企业不欢迎外来人员进厂, 一是怕自己的技术或专利技术泄秘, 二是把企业的生产状况被别人了解。因此, 这些企业是绝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

4.学校财务困难, 支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费用难度大

2006年9月到2010年12月, 我校平均每年用于支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费用20万元。在学校财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再过多的支付教师培训费用, 显然是雪上加霜。一些学校之所以在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上力度不大, 经费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

5.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关支持职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教师到企业实践, 不单纯是学校的问题, 也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 社会各部门、有关企业应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 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每个企业的义务这一前提出发, 应主动接纳教师到企业实践。政府部门应出面协调, 并对接纳教师实践的企业适当给予经济补偿或提供优惠政策, 以鼓励企业接纳教师进厂实践做出的贡献。

四、进一步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措施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这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从实践看, 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一, 培养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达到专业课教师的80%, 各专业教师基本具备工程师证、技师证和高级工证, 这对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第二,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通过到企业实习, 专业教师看到和掌握本专业最新技术、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 回校后积极进行教改,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学校在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既提高领导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认识, 也要提高全体教师对进厂实践工作的认识。把到企业实践看做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措施。

2.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

各专业的教师要到相关企业实践, 每两年轮训一遍。同时, 学校要引导一些文化课教师或已停办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转专业, 接受企业实训锻炼, 尽快适应新的专业的教学要求。

3.组织文化课教师和职员到企业进行调研。

每年分批派文化课教师和职员到企业进行考察, 开展调研, 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每人并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供校长参考。

4.加强实践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经验与做法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所谓高职教育区域化, 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地方区域经济的特点, 按照“立足于区域、服务于区域、区校互动双赢”的方针, 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范式, 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尚德光伏学院是校企合作的结晶, 是目前国内首家以光伏产业为依托并命名的二级学院。该院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紧密围绕区域经济中光伏产业、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物联网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办学, 与行业领军企业密切合作,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进一步证明了高职教育区域化是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无锡新区区域经济的特点

无锡新区光伏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领先全国。

2001年, 无锡新区成功引进澳大利亚留学博士施正荣先生,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成立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如今, 尚德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 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尚德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居世界第一, 产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50%。尚德公司已经成为全国光伏产业的制造中心、标准中心、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 无锡新区依托原有微电子产业的雄厚基础, 已建成为产业链完整、企业集聚度高、自主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强、充满发展活力的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区域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无锡新区以海力士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占全国15%以上, IC产能和制造技术跃居全国第一, 打造了以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技术为延伸的集成电路全价值产业链。

被写进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物联网新兴产业正是诞生于无锡新区。国务院2009年11月13日正式批复了无锡新区成立国家物联网示范区。建于无锡新区的中国传感信息中心, 空间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 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涵盖了产、学、研配套的空间布局, 主要由创新园、产业园、信息服务园以及大学科技园组成。

尚德光伏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办学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 尚德光伏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办学的主要做法

借力尚德优势, 创建品牌学院2009年,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磋商, 双方共同建立尚德光伏学院。学院聘任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博士为尚德光伏学院名誉院长, 聘任了尚德公司11位高级技术人员为尚德光伏学院客座教授。尚德光伏学院开创了全国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光伏人才的先河, 它以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员工培训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了综合性光伏高职教育学区。

根据区域经济特点, 形成优势专业尚德光伏学院本着“立足当地, 突出实用, 着手现在, 着眼未来”的原则, 在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电子专业的基础上, 全力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重点建设光电子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 (液晶显示技术与应用方向) 等优势专业,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优势专业群。

根据区域产业特点, 科学设置课程为培养光伏产业人才, 开设了《太阳能电池原理》、《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等课程;为培养微电子技术人才, 设置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半导体器件概论》、《集成电路CAD》等专业课程。为适应无锡新区建设“物联网示范中心”的要求, 尚德光伏学院专门开设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检测及转换技术》等偏物联网方向的课程。尚德光伏学院课程设置的另一特色是基于“校内教学工场”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例如, 结合“光伏组件生产线”开发《光伏电池材料》、《光伏组件制造与工艺》、《光伏系统实践》等项目化课程。

(二) 尚德光伏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办学的主要经验

密切联系企业, 实施“订单式”培养高职教育的学生培养要有针对性。尚德光伏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 针对企业特定岗位 (群) 的能力要求, 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 每年每个专业至少成立一个“冠名班”, 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管理班级, 开设企业文化、质量管理、生产组织、岗位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工学结合”型课程, 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为企业提供能在基层岗位和生产一线直接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加强与企业互动, 创新师资结构由于高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要求高职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尚德光伏学院从企业选拔技术优、品德好的工程师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建立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使企业生产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织教学, 逐步达到专兼职教师比例1∶1。教师深入与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 系统掌握技术流程, 强化实践技能。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教师理论得到深化, 实践能力大幅提高, 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校企共建, 建设一流的实验实训基地尚德光伏学院利用区域优势, 积极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互相提供用于教学、研究和开发的有关技术及相应软硬件支持, 做到资源共享、双向服务、互惠共赢。学院的“现代控制技术应用实验实训中心”已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建有两个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和光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学院还与多家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建设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区域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尚德光伏学院紧跟产业发展需求, 服务企业岗位要求, 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几年来, 尚德光伏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对口就业率在90%左右, 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无锡新区工作。尚德光伏学院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 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技术劳动力。学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机动灵活的人才资源,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学结合”的效益。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支持和服务尚德光伏学院坚持教学与服务“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依靠学院的科研力量, 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解决技术难题。学院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支持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 学院教师通过研究申请到“太阳能实时自动跟踪装置”国家专利, 已有多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与学院洽谈, 希望能够共同开发系列设备。尚德光伏学院强力推进以培训与技术支持为重点的社会服务, 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 (AUTOCAD) (中、高级) 、计算机辅助设计 (PROTEL) (中、高级)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 (高级) 等培训班, 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业务水平培训。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尚德光伏学院实验实训基地以“根植园区、面向园区、服务园区”为宗旨, 面向无锡新区开放, 面向企业员工开展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2010年, 学院与尚德公司合作建设了校内教学工场——“光伏组件生产线”, 首期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组建的年产能力3MW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线已经基本建成;学院与捷普公司合作, 重点建设了“SMT生产线”。“校内教学工场”模式可以为企业承担一些小批量、多批次产品的生产任务, 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 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公司员工也可在学院的生产线接受岗前培训和进修。

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职教育区域化, 学院要做到快速反应, 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无锡新区正在实施产业的转型升级, 淘汰低产能产业, 大力发展以光伏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高职院校就要随之做出调整, 配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尚德光伏学院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了解市场需求, 了解所设专业的前景, 进而思考学院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高职教育区域化, 需要校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尚德光伏学院密切与企业联系, 其中, 太阳能科学与工程系依托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发展、微电子与液晶系依托海力士—恒忆半导体有限公司发展、电子与控制系依托尼吉康电子有限公司发展。学院与企业的对接合作不断引向深入, 应积极开拓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新的合作之路。

高职教育区域化, 需要完善学院、政府、企业相结合的体制机制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 要依靠地方政府主导、依靠优势企业支持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 在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中虽然已有成效, 但仍然存在不足。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在学生入学时,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规划, 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规定时间赴某企业实习。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学校可以通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及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来获得企业的认可。

总之, 高职教育区域化既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又关系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我们要深刻领会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 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力量实施高职教育区域化战略, 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才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6) .

[2]罗海丰, 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 2008, (2) .

宣汉县玉米高产栽培的做法与经验 篇9

一、规范留行

规范留行是促进玉米与小春作物协调生长, 提高玉米单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项目区为了实现留行规范化, 组织专业队统一拉绳放线, 改1.67m开厢宽窄行种植为1.33m对开, 种双行。窝距13cm, 缩行密株, 使栽植密度达到7 500株/亩。

二、高产良种

项目区主要推广株型较紧凑、耐密性好、中偏大穗、中熟、广适、抗性强、抗倒、产量潜力大的杂交良种如登海605、成单30、高玉79。

三、机制肥团

一是肥土准备。1亩本地取菜园土400~500kg, 加腐熟优质粪水100kg, 三元复合肥5kg, 锌肥1kg拌匀, 堆沤10~15天。二是使用南充生产的一种肥团机来制作肥团。三是整办标准苗床 (长5m, 宽1.2m) , 将肥团整齐排放在苗床中, 每个肥团按1粒饱满种子, 再薄盖细土, 盖严种子为宜, 然后起拱盖膜。盖膜要求是:选择2m长竹块 (所插竹块间间距40~50cm, 拱高33cm) 起拱, 盖膜时用细土将四周压实压严, 保温保湿, 促早出苗。

四、地膜覆盖

栽后10~15天, 及早松行, 在预留行中间掏挖施肥沟 (沟宽23~26cm, 沟深17~20cm) , 将农家肥施于沟的下层, 化学肥料匀撒在农家肥上, 再覆土做成低度瓦背型厢面, 做到厢面土块细碎、平整。等下雨后及时抢湿盖膜。盖膜标准:膜面光滑整洁, 四周细土压严压实, 采光面达70%左右, 达到保温、保肥、保水的效果。

五、增密移栽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 增加移栽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在移栽时使用“定位打孔器”进行定位打孔, 单株双行, 定向错窝移栽, 确保移栽质量。大面积采取1.67m对开, 宽行1.27~1.33m, 窄行33~40cm。山区株距18~20cm, 亩植株数4200~4800株。坝区株距23~25cm, 亩植3 200~3 500株。坝区高产攻关田选用株型较好的中偏大穗型品种高玉79, 1.5m对开, 距株22cm, 亩植4 000株。山区选用紧凑型品种登海605, 1.33m对开, 株距13cm, 亩植株数7500株。

定距移栽:制作好定位打孔器后, 根据窝距确定横担 (8号铁丝) 长度, 在盖好膜的两边顺膜打孔。当打好第一个移栽孔, 前方铁丝就定下了下一个移栽点, 如法炮制, 就能确保移栽密度。

六、平衡施肥

对示范片进行取样土进行化验, 准确了解土壤养分, 根据玉米需肥种类和需肥量, 针对性进行施肥。同时,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区主要采取了改传统肥料一底二追3次施用方法为长效缓控肥+复合肥料一次性底施技术。亩施玉米专用肥150kg, 氮∶磷∶钾=14∶7∶4, 农家肥2 500kg, 锌肥1kg。追肥是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kg, 底肥是在预留行中间掏一条施肥沟, 将农家肥施于沟底, 化学肥料匀撒在有机肥上, 再作厢形成低度瓦背型。追肥用化肥深器深施。

七、绿色防控

项目区对玉米螟虫采取频振灯和生物导弹进行防治, 具体方法按产品说明。大小斑病和纹枯病使用低毒高效的多菌灵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 实现了绿色无公害化生产。

八、化控防倒

当田间玉米抽雄2%~3%时, 亩用30ml玉米健壮素对水15kg, 均匀喷施, 降低植株高度, 防止玉米倒伏, 促大穗, 增粒重。

经验与做法 篇10

1 着力提升监测预警水平

(1) 提高了监测检验水平。增加了监测经费投入, 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如自动核酸提取仪,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组织研磨机等。加强了专业技术培训, 积极推广检测新技术,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邀请专家老师来我中心辅导教授, 派出年轻人员外出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 完善网点布局。根据监测工作需要, 及时更新调整辖区内定点监测网点, 更新一级监测网点16个, 二级监测网点129个, 三级监测网点529个, 逐步做到网点设置从空间分布上涵盖以乡为单位的行政区域, 从畜间分布上涵盖主要动物种类 (如禽、猪、牛、羊、犬等) 、不同代次 (如父母代和商品代等) 、不同饲养规模等。围绕三间分布进行汇总分析, (3) 及时、准确、全面上报动物疫情和病原学监测阳性情况。为了以便上级部门作出正确研判, 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工作的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 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4) 有计划地提高监测频次、数量和质量。根据疫病监测结果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 (5) 落实H7N9流感剔除计划。严格按照《全省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和我市实施方案的要求, 明确分工, 完成监测任务, 严格处置阳性禽群, 开展追溯调查, 对可能污染的场点进行风险评估, 并采取相应措施, 消除传染源。 (6) 科学开展评估预警。不断完善规范动物疫情科学分析评估制度, 充分发挥各级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专家团的作用, 围绕三间分布进行监测流调数据的汇总分析, 定期召开动物疫情分析评估会, 并发布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

2 强力推进动物疫病净化

根据国家和省“两场”创建方案要求, 我市积极开展了“两场”创建宣传、准备工作, 召开了有各县区主抓防疫副局长、防检股长、疫控中心主任、技术骨干和养殖场 (养殖小区) 法人代表参加的技术培训会议, 制定了净化方案和措施, 并将有关材料装订成册发放给参会人员。同时, 要求各县对“两场”创建工作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及时为积极自愿申报的场提供技术指导。我市提出“创建场”申报的场22个, 按照“一场一册”、“一病一案”的要求, 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净化方案。最终有11个养殖场 (区) 材料通过了省级的审核并上报到国家疫控中心。当前此项工作正在按步骤推进中。

3 积极主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 将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在疫情报表中反映出来, 成为监测预警的重要信息。 (2) 掌握主要畜种发生动物疫病的主要种类及其所占比重、流行强度和危害程度。依据不同调查目的和任务, 统筹定点调查与监测网点布局的结合, 采取常规、紧急、专项等流行病学调查方式, 按照调查方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任务, 开展动物疫情追踪溯源, 了解猪、牛、羊、禽、犬、马属动物等动物群体发生疫病的种类及其所占比重, 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 实现与监测预警的有机结合。 (3) 开展免疫效果评价。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种强制免疫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在弄清免疫背景的基础上, 实行跟踪监测, 重点评价强制免疫疫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视辖区内动物群体免疫保护状况, 掌握动物疫病防控效果, 为监测预警提供科学数据。

4 认真抓好人畜共患病和小反刍兽疫防控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 不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 进一步推进布病联防联控工作;要实行布病免疫报批制度。牛羊种公畜禁止免疫, 奶畜原则上不免疫。对确实需要免疫的牲畜, 实行免疫前监测评估和免疫报批制度, 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免疫;指导规模养殖场开展布病净化, 督促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 督促规模养殖场自觉开展普检和阳性动物的处理;对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 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动物疫病, 按照相应技术规程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小反刍兽疫搞好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排查, 发现问题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消除隐患。对新补栏新调入的未免羊只及时进行补免, 强化对调入我市活羊的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无证调入行为。

5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验收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制度

经验与做法 篇11

一、我国城市管理的典型做法

(一)沈阳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沈阳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职能分别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局)承担。其中,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制定城市建设管理中长期规划、拟订设施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资金计划等事项。市城管局专门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该局共设13个分局,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和环境卫生等14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2005年2月,沈阳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主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其组成委员包括市建委、市城建局、市城管局等20余家机构。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定全市城管领域的综合性规划、计划,决定城市管理重大事项。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市城市管理计划编制汇总工作;负责协调城管系统各部门,组织落实城管委工作安排;负责综合整治活动的协调组织工作;负责对城市管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2010年7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理顺道路桥梁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10]77号)将该市的城市管理格局定位为“市级为主导、区级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社区为前沿”。具体来说,市城建局是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区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对辖区内城市管理事务负全责。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负责具体组织所属区域内各种设施的养护及环卫工作。

2.主要管理机制

(1)行政执法勤务区工作模式

沈阳市以全市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执法范围,对应设立具备行政执法处罚职能的责任区域,实现了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勤务区。执法人员以勤务区为基本执法单位,在区域内统一行使处罚权,办理简易处罚案件,这里的处罚权涉及城市规划、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房产、城市园林绿化、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公用事业(自来水、燃气)、人防工程等14个方面。从本质上讲,勤务区模式的核心是执法责任制,实行的是一种网格化的工作方式。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实现了由粗放式执法向精细化执法的转变;由事后执法向执法工作前置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注重行政处罚向注重执法服务转变。

(2)执法共建机制

所谓执法共建,就是城市管理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通过开展知法、执法、学法、守法等一系列活动来共同参与城市的管理,其核心就是 “变事后处罚为前置服务”,“变我查我管为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搞好城市管理”。市城管局以勤务区为单位,重点明确了八个方面的服务对象,即学校、医院、社区、物业公司、开发建设单位、街路市场管理单位、锅炉房和地铁站管理单位。该局具体的共建活动形式很多,比如与共建单位、商户代表座谈;发放共建联系卡、执法便民工作卡等各类宣传卡片,等。

3.基本评价

沈阳的做法,可称为大执法局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下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领域的多数行政处罚权。此模式有利于精简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效能,有利于对城市管理权的行使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上海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分别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承担。其中,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除负责城乡建设管理、交通管理等事项外,还承担着一定的城市管理职责,如综合协调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同时挂上海市林业局和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负责对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林业的行业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在管理模式上,上海市已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即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监督和处置相分离,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的问题。此种模式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注重使管理重心下移。该模式以街道、社区为基础,以1万平方米左右区域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采用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网格化管理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管理内容涉及公共安全、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管理等。

2.主要管理机制

(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相关的规定,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上海市联席会议)是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综合协调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讨论、研究和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和重大措施;综合协调城市管理方面的执法资源,组织协调全市性重大执法工作,等。上海市联席会议由市政府批准的相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综合执法处,负责联席会议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执法局分管副局长兼任。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按照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负责做好日常事务的处理及有关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对热点难点问题及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等。

(2)城市管理监督机制

上海市在创新城市管理监督机制方面构建了以下机制:一是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监督平台。通过市政道路平台、网格化平台、12319城市建设热线、12369环保应急热线等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全市各区县开展单月评估和百日考评,同时,组织城市建设和环境文明指数市民测评,对各区县评估、考评和测评结果进行排名,并纳入区县年度工作绩效考评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市、区(县)、街(镇)”三级巡视督查机制,坚持执行城市管理巡视督查日志制度。[1]

nlc202309040032

3.基本评价

上海市在城市管理上同样采用分权模式,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责分别由不同部门承担。需要注意的是,其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职责设置具有一定特色,即该部门在负责城市建设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城市管理职责。这种职责设置使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便于落实“建管并重”的理念。在管理手段上,上海市注重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已在全市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

(三)深圳市做法

1.城市管理体制

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分别主要由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承担。其中,市城市管理局主管园林绿化、林业、环境卫生、城市市容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市城市管理局目前行使着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对无照商贩的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对侵占道路的管理)和房产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在管理格局上,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就作出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决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采取财政全额拨款方式,充实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城管力量,保障其人员经费。此举充分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管理职能、运作机制、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各区级城管部门则把执法队伍组建成若干分队,下派到各街道办,执法队伍实行区、街道双重领导。

2.主要管理机制

(1)城管外包机制

2007年底,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通过培育市场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西乡街道将13项城市管理职能交给物业公司,包括:环境卫生方面,如清洗垃圾桶、站标、路标等市政设施,清除乱张贴;市政道路方面,如换铺人行道水泥砖、换铺道路路牙等;绿化整治方面,如整修绿化带,美化道路园林、灯光等景观;公共秩序方面,如进行街区管理宣传,劝离在交通要道等重要公共场所经营的小摊贩和乞丐。[2]西乡街道引进物业公司之后,形成了政府、企业、市民“多元共治”的局面,提高了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深圳城管外包的对象是某些服务事项及辅助管理事项,并不涉及行政权力的委托行使。

(2)公众参与机制

深圳市非常注重构建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主要做法有:一是引导公众参与社区管理,如宝安区西乡街道成立街道市民街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推举产生的5名热心市民为街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代表市民参与街区的管理。二是围绕城市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如深圳城管部门坚持开展“百名市民走近城管”、“城管义工行动”等一系列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的大型活动,使广大群众既亲身参与城市管理过程,又切实享受到城市管理成果。让公众在参与公共事务中加深了对决策的认知度,极大地削减了城市管理政策执行中的障碍,成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一个典范。[3]

3.基本评价

深圳市城市管理的特色在于其城管外包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这两种机制注重发挥企业和公众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深圳市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努力,顺应了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机制民主化的趋势。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二、上述典型做法对今后城市管理改革与立法的借鉴意义

(一)合理界定城市管理范围

城市管理改革的基本前提是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客观来说,国内就城市管理的范围没有统一的界定。上述几个城市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总体特征是对城市管理范围界定持谨慎态度。如沈阳市将城市管理的范围界定为市政管养、市容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市场管理等;上海市则把城市管理的范围界定为市容卫生、市政工程、绿化、水务、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工商管理、建设管理等。概括来说,这两个城市的城市管理范围主要集中于市容卫生、市政管养、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领域。作为国内首部关于城市治理的地方性综合立法,《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也采用了这种思路。根据该条例第2条的规定,城市管理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市容环卫、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物业管理、应急处置等事项。

(二)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作用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分立已经成为国内较大城市城市管理的基本模式。三项职能的分立有利于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三种权力的制衡,但同时也对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的良性、有序治理,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要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作用,需要构建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沈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推行的城市管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考核制度,恰恰是为了使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实效化。在这方面,《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第9条至第11条对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的职责、组成方式、会议规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委员会的良性运作。

(三)适度下移城市管理工作重心

纵观上述几个城市,无不注重管理重心下移,如深圳市很早就提出并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沈阳市的城市管理格局则是“市级为主导、区级为主体、街道为基础、社区为前沿”, 在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勤务区。这种格局的实质是分级管理、管理重心下移。也就是说,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承担指导、监督、考核等职责,街道和社区特别是街道成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这其实是为了满足城市管理实际需要的必然选择,因为大量的城市管理事项主要集中在街道和社区这个层次上。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管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些有成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在新形势下应坚持这一改革方向,同时须克服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盲目下移等问题,使街道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喜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可借鉴上海经验[N].黑龙江日报,2010,8,23.

[2]黄明钢,等.城市“保姆”巧手治“顽疾” [N].深圳商报,2009,6,10.

[3]陆云红.深圳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N].深圳特区报,2011,9,16.

(责任编辑:赵静)

经验与做法 篇12

关键词:“两个体系”,“三农”,气象灾害防御,做法,经验,湖北秭归

秭归县地处川鄂咽喉, 三峡坝首, 长江西陵峡两岸, 地跨东经110°18′41″~111°0′4″, 北纬30°38′14″~31°11′31″,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分布在江南和江北的各4条河流注入长江, 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横“非”字型的南北向中流的水系网。境内山峦起伏, 地势高低悬殊, 气候复杂, 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秭归县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雨热同季。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 常有倒春寒现象;盛夏常有强对流天气出现, 夏末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 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少雷雨。影响秭归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雷电、大风、冰雹、冰冻、大雾等。

借以“两个体系”项目建设,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 (鄂政办发[2010]106号) 精神,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结合秭归县农业、农村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要求, 依靠科技进步, 因地制宜, 健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 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 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2]。

1 气象为农服务主要做法

1.1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建设具有地方编制的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2013年7月24日, 中共秭归县委编办就已发文 (秭机编办[2013]29号) 确定了秭归县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 但没有核定人员编制。二是促进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气象服务工作。三是2012年和2013年政府分别出台了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专门文件;2014年及2015年抓落实[3,4]。四是政府将气象工作纳入年终对乡镇政府的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五是政府承诺按照年初比例配套建设资金, 每年配套对应资金。六是政府将专项建设的运行、维持经费列入了年度基本支出预算。七是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规划中。八是气象局与县农业局、林业局、烟草局、国土局等单位建立了专家联盟, 确立不定时会商制度, 并多次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会商和联合调查, 针对实际生产需要制作了相应气象服务产品。九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效益评估机制: (1) 建立完善了县级灾情上报、灾害隐患排查和重大气象灾害现场调查制度。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实现了短信、电话、电子显示屏和网站信息综合发布网络, 及时更新预报预警信息, 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100%。 (2)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 在前些年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柑橘、茶叶、烟叶等作物种植区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全县干旱、冰雹、暴雨、冰冻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 并根据气候区划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为全县把气象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出了较大贡献。十是成立县级气象服务工作领导机构, 每年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1.2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二是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手册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三是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四是推进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工作。五是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 分管县长任组长,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县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定期召开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六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硬件及软件建设, 通过电子显示屏和预警大喇叭、气象信息站建立, 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服务效益不断提高。

1.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3.1 农业气象服务总体做法。

一是为以后的气象为农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育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 探索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 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就农业气象服务、服务产品和手段、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在田头、农技站、镇政府分别与农民、农技员和政府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 为后期“三农”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二是安装并应用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三是制订服务方案、建立指标体系:制定了脐橙、烤烟、茶叶气象服务周年方案, 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进度和服务对象实际需求, 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规范服务流程。建立了脐橙、烤烟、茶叶等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指标集, 农业专家知识库满足服务需要。四是配合省信息保障中心完成了秭归县脐橙和田间土壤湿度历史观测资料信息化工作。五是将秭归县露珠茶叶专业合作社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之中, 该社位于茅坪镇花果园村, 现已有社员288人, 高效茶园200 hm2, 年生产、销售高中低档绿茶50 t, 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六是针对柑橘大实蝇防治、柑橘生产管理及销售、烟叶生产及管理销售、茶叶生产管理及销售等关键农事期进行了气象保障服务, 共累计发布专题气象服务产品近500期, 田间调查20次。七是另外结合全县产业结构调整, 编制了《柑橘标准化栽培技术》《秭归县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无公害生态茶园新建和老茶园改造技术》等为农气象服务技术手册近2万册, 分发至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服务对象, 在全县进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1.7万hm2, 服务效果良好。2015年根据方案制作了《茶叶防冻手册》得到了茶业合作社及茶农的一致好评。八是由全县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 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 分门别类录入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 覆盖率100%以上。

1.3.2“三农”专项服务做法。

一是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向基层延伸的服务体系、与涉农部门的合作体系得到明显加强。二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评估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三是气象服务为粮食安全、农业减灾、农民增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了对乡镇的考核, 完善了“三农”气象服务机制, 扩大了气象服务覆盖面。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积极依托社会力量, 培育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 探索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 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六是积极推进了气象信息进网格。七是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公共气象服务队伍, 建立了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全网发布通道, 使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传递和应急响应更加顺畅,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更加显著。八是筛选了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 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 分类录入了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 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了服务。九是与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5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 并按协议要求进行了服务和考核。签订了协议的合作社均将全体社员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范围, 主动及时地收集了社员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信息, 并上报给气象局;并将合作社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汇总后向气象局报告;将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迅速告知了全体社员, 并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十是大力落实气象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 并派专人通过与综治办积极沟通协作, 努力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到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中。

1.3.3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

一是于2014年7月筛选了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 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 分类录入了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 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了服务;与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5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 并按协议要求进行了服务和考核。签订了协议的合作社均将全体社员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范围, 主动及时地收集社员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信息, 并上报给气象局;并将合作社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汇总后向气象局报告;将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迅速告知了全体社员, 并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二是2015年大力落实气象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 并派专人通过与综治办积极沟通协作, 努力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到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中。目前, 综治办的网格系统已初步完成, 气象信息板块已经纳入秭归县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并建设完成。待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网格管理员基本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气象局负责以手机短信方式免费向网格员发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综治办负责将网格员采集的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发送到县气象局。

1.3.4 建立完善有效的部门合作机制。

一是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二是开展示范田建设;三是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支撑能力建设, 制定了秭归县农业气象服务流程, 与涉农部门沟通,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级农业气象数据库、指标库, 谭虎城常年专职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何满、杨艳丽、汪雪峰、杨白玉等同志协助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四是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工作;五是召开了“三农”专家座谈暨培训会议, 会议确定了关键农事农用产品制作流程以及全县发布渠道;六是联合综治办开展网格管理员培训, 明确了网格管理员作为气象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 并具体讲解了气象灾害的种类、危害, 防御工作开展和气象灾情收集等知识, 有效强化了气象和综治办的长效合作机制。

2 典型案例

2.1 2014年9月2日沙镇溪滑坡服务

2014年9月2日沙镇溪镇三星店村杉树槽发生了大滑坡, 沙镇溪镇农技中心滑坡前后均认真收集和发布了气象预警预报信息, 为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取得了大灾害中无人伤亡的成绩, 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农技中心主任熊雄同志也被评为“全省优秀气象信息员”。

2.2 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服务

2016年1月中旬制作了标题为“2016年1月下旬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情况”的专题, 此次专题分析了天气实况, 统计历史同期天气情况及服务情况, 并提出了针对秭归县特色农业 (柑橘、茶叶等) 的有效防范措施, 成功地将秭归县遭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值。为此, 秭归县分管副县长亲笔题字表示肯定。

3 主要经验总结

3.1 主要做法与经验

秭归县气象局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充分调查当地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认真地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根据种植品种、时空分布的不同, 科学调整《农业气象周年服务大纲》, 努力提高服务产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日常服务工作中, 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制作和发布不同的服务产品, 服务用户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 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2014年, 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纷纷找到单位, 递交《申请书》, 要求将其纳入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中, 对服务内容和时段均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气象设备维护、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及信息的上传下达等工作均做出了相应承诺。根据其申请再签订《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 按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和考核。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把“我要服务”变成了“要我服务”, 服务和应用则成为了一种交互行为, 双方取位妥贴;二是双方在协议基础上行事, 权责明晰, 有利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三是有利促进需方对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又能促进服务产品质量的提升;四是可以使服务用户尊重和科学应用气象服务产品。

3.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落于表面形式, 各部门组织成立的专家联盟因为职责不同, 开展实质性的服务工作不多;二是基层台站工作任务繁杂, 人力、物力上不能满足服务工作的开展需求;三是服务体系总体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的开展还不能完全吻合;四是为农气象服务气象观测能力仍显不足;五是为农服务专业人才技能偏低。

3.3 后期服务建议

一是强化气象科技支撑。围绕“精品农业大县”的战略目标, 以特色农业为服务重点, 建设一批气象农业监测设施, 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强化为农气象服务队伍建设。以专家联盟为基础, 培养一批既懂气象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专家, 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遴选一批主动性强、有实力的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进行培训, 指导利用气象信息开展科学农业生产。以实际效益证实气象信息效益, 以点带面, 发挥农民关心天气、利用天气的主体作用, 形成科学种田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 农民对气象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 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 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总而言之, 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智慧气象”的发展方向, 树立良好的“以人为本, 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 全面安排部署新农村气象服务工作, 从根本上提高新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全面实现农村奔小康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见英, 曾海鹏, 胡国强, 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23) :7924-7926.

[2]郭瑞鸽, 刘文英, 杨爱萍, 等.基于定量评分模型的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J].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4 (3) :52-56.

[3]商兆堂.江苏省建立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5) :1-3.

上一篇:客运出租市场下一篇:PSpice仿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