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保障(共12篇)
生产保障 篇1
主持人语:
每至岁末, 很多企业都会为了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而赶进度、抢工期。在此期间, 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 并且很可能由此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那么, 企业在岁末应如何避免因赶进度、抢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 来切实保障岁末安全生产, 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保障岁末安全生产。
近期话题征稿
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企业通过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能够减少盲目性, 更好地指导、推动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但在实践过程中, 一些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时, 往往存在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等问题, 无法真正对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指导、推动作用。那么, 对于企业来说, 应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使其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推动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12月25日)
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目前, 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 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 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 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 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 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 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 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 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 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6年1月25日)
安全管理能否实现“既无哭声也无骂声”
“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是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秉承的原则, 也是一种对员工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既然是为了员工“好”, 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那么, 能否在保障安全, 做到“不听哭声”的同时, 得到各级员工的赞同和理解, 做到“也无骂声”?如果可以, 应如何去做?如果不可以, 为什么?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截稿日期:2016年2月25日)
征稿要求:1 500字以内为宜, 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阐述观点。并在来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通联地址、邮编、电话、E-mail以及身份证号码, 以便您的文章刊发后, 给您寄样刊及稿费。来稿请发至ankang1@263.net (请在邮件上注明“论坛”投稿字样) 。如有问题也可在易安网论坛www.esafety.cn/bbs与主持人交流。
www.esafety.cn/bbs
生产保障 篇2
编制单位:河北天圣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7年3月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建筑企业内部的特点,并形成安全体系文件;人员的配备、岗位的设置应符合工程的特点,做到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专业人员,确定控制检查的手段和措施,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体系图
安全管理职责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任务是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安全保证计划,根据保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的配置。
2.负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过程中的执行、运行,实施监督和检查。3.针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尚未达到要求的问题,以及施工中尚存在的隐患,制订整改和预防措施,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复查。
二、职责与权限 1.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履行合同要求,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对工程的安全全面负责。
3)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
4)贯彻执行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资源的配置。5)支持项目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行使安全监督、检查和督促检查工作的权利。
6)适时组织对工程的安全体系评审和协调。2.项目生产副经理
1)根据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注意经常督促检查。
2)协调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3)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4)实施组织管理标准化,确保操作现场工作环境不影响施工安全。5)组织安全设施的验收,协助上级部门对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监督。6)处理一般工伤事故,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处理事故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7)对各分包单位制定例会制度,建立会议纪要,并发给有关人员。3.项目技术科
1)贯彻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对安全难度系数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
3)组织编制相应的安全保证计划,并组织内部评审,上级审核通过后督促实施。
4)确定危险部位和过程,对风险较大和专业性强的项目应组织安全技术论证。
5)负责工程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以及特殊脚手架、施工用电、大型机械拆装方案的落实。
6)制定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必须补充的安全操作规程。7)选择或指定施工各阶段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文本。8)对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的安全体系进行监控,落实改进措施。4.项目施工科
1)按照安全保证计划要求,对施工现场全过程进行控制。2)严格控制监督实施各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3)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操作的施工任务,除积极制止外,有责任向项目主管安全经理汇报。
4)组织对劳务人员上岗前安全规章和文明施工制度教育。5)认真执行对施工人员的分部分项工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6)协助对现场各种施工班组的安全生产监督。
7)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保护现场,迅速报告。8)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并向安全经理报告整改情况。5.项目安全科
1)贯彻安全保证计划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参与安全设施、施工用电、施工机具的验收。
2)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控制,并做好记录。3)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并采取预防措施。4)制止违章作业,严格安全纪律,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权制止冒险作业。
5)对进入现场使用的各种安全用品及机械设备,配合材料部门进行验收检查工作。6)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按要求验收并进行日常安全用电的管理。
7)协助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如实汇报工程的安全状况。8)负责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协助处理重大工伤、机械事故,并参与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6.项目材料科
1)按照项目安全保证计划要求,组织各种设备、材料资源的供应工作。
2)对供应商进行分析,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负责对合格供应商供应的各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及安全防护用品的验收、取证和记录工作,做好验收状态标识,储藏保管好安全防护用品(具)。
4)对各类机械设备,必须配齐安全防护的保险和安全设施。5)对新添置的机械设备,做到熟悉了解机械性能,对无质保书或出厂证明的施工机械不得采购使用。
6)对现场的材料,必须按场容标准化要求堆放,消除事故隐患。7)对各类型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使用前的验收,按规定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及维修制度,确保安全运转。
8)对现场使用的脚手架、吊钩、钢丝绳、安全“三宝”、配电箱、触电保护器、安全网及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和配件,应保证质量,定期检查和试验。对不合格和破损的,要及时进行更新替换。对报废的机械要及时处理并发出停用通知,认真做好记录。9)对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进行重点保管。
10)密切配合项目部及安全部门,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搞好现场的材料、场容场貌、文明施工。参加各类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作出有关技术鉴定。7.综合办
1)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安全培训教育,如定期出黑板报、张贴安全标语。
2)对施工过程中劳务人员进行进出登记和技术培训、发证工作,做好动态管理。
3)做好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和宿舍的防火安全工作。
4)对食堂的用电用气进行安全管理,搞好食堂的清洁卫生和后勤生活环境卫生。
5)做好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教育与指导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负责管理施工现场及项目部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财务、资料、电脑室、食堂、仓库、车库等场所。
7)对安全生产违章违纪的惩处及先进典范的表扬奖励,对一般工伤事故进行抢救、调查、处理、教育。资源
1.配备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的管理、执行和检查人员。2.指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3.设置用电和消防设施。4.配备施工机械安全装置和设施。
5.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工具(测定扣件紧固的力矩扳手、风速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6.保障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原则: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国家有关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98)为依据,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安保体系是项目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举措,是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事故隐患、实现项目部安全目标的保证。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遵照《安全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并符合建筑企业和本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2.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形成安全体系文件,包括安全保证计划,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律和法规文件、各类记录、报表和台帐。
安全生产策划
1.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环境、承包性质、技术含量和施工风险程度等因素实施安全生产策划,策划内容如下:
1)配备必要的实施、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控制和检查的手段与措施; 2)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执行的文件、规范。如:脚手架工程(含特殊脚手架)、高空作业、机械作业、临时用电、动用明火、沉井和深基础施工作业规定;
3)确定冬季、雨、雪天保温防冻及夏季防暑降温、防风放干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确定危险部位和过程,对风险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论证。同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
5)作出因本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需补充的安全操作规定; 6)选择或制订施工各阶段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文本; 7)制定安全记录的表式,确定搜集、整理和记录各种安全活动的人员和职责。
2.根据安全生产策划结果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安全保证计划可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完整体现。
3.安全保证计划实施前,须经工程项目部的上级机构确认。4.确认要求
1)上级机构有关负责人主持安全保证计划的审核;
2)执行安全保证计划的工作,项目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参与确认; 3)确认安全保证计划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4)确认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5)解决任何与安全保证计划不一致的事宜; 6)确认工程项目部有满足安全保证的能力; 7)记录并保存确认过程;
8)经确认的安全保证计划,应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的难点、重点,对安全难度系数大的施工操作方案指定了下列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1)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2)扣件式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3)吊篮脚手架施工方案; 4)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施工生产遵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顺序要求进行
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1.落实施工机械、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计划。2.落实现场施工人员。
3.按业主提供的资料对施工区域及其受影响的区域内地下障碍物予以清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周围道路管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4.按安全、文明、卫生、健康的要求设置宿舍、食堂、饮用水及卫生设施。
5.办理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内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电工、焊工、施工升降机的装拆工人,应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相关证件方可上岗,由综合科及相关负责人负责确认。
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验收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人数多,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对临边洞口、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必须做到防护明确可靠,技术合理,经济适用。
实施要点
1)按照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方案执行。
2)防护职责落实到人,具体由各施工班长负责操作。3)在主体建筑物的周围,按标准化规范搭设双层防护棚及人行通道。(具体实施:架子工)
4)加强对临边洞口的封闭围护设施的检查工作。
5)对外脚手架与建筑物间空档较大的部位增设隔离杆,再铺毛竹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临时用电技术措施
1)地下室临时用电线路全部架空,临时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必须由电工组长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持有效双证的维修电工)进行施工。
2)配电房内安全工具及防护措施,以及灭火器材必须完好齐全。3)对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存放场所的设备,要严格监控、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对移动机具及照明的使用,应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并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由电工负责。5)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等,应有专人进行维修和管理。6)每月一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2.实施要点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按照项目部临时用电设计(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再由安全科及技术部门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大型机械如塔吊、施工升降机等机械,应单独设置随机控制电箱。
1)施工现场每天由专业电工负责安全用电的巡视、维修和整改工作。
2)夜间值班电工必须两人上岗。
3)特殊情况下需要带电操作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用具,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监护。4)杜绝施工用电常见通病。
施工机械
一、塔吊
本工程为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配备塔吊三台。协调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定期对塔吊的运转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
二、中小型机械的使用
本工程共有钢筋弯曲机两台、钢筋调直机两台、钢筋切断机两台、木工机械两台、搅拌机三台、混凝土震动器两台、电焊机两台。因此,必须根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的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中、小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1.实施要点
1)项目部派安全科负责机械使用前的验收工作,平时经常检查机 械运行情况,保证正常工作状态。2)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3)按规定搭设机械防护棚。
4)机械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随机开关应灵敏可靠。
5)督促操作人员作好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并作好运转记录。2.控制点
1)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带病运转,机械使用前要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2)固定机械设备和手持移动工具必须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由电工负责。
3)中小型机械的使用必须做到定机、定人、定岗位,并持证上岗。
脚手架工程
1.本工程采用外脚手架进行施工。2.实施要点
1)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搭设。2)按照文件规范要求搭设,并按JGJ59—99中的脚手架检查评分要求进行搭设。
3)安排经过培训的持有上岗证的架子工进行搭设。4)搭设、拆除时,必须设立警戒标志,并指派专人监护。5)搭设完毕,须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3.控制点
1)必须选用优质的钢管材料。
2)搭设过程中分阶段验收,分步、分阶段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设有接地避雷措施。
3)使用时要按规定荷载要求使用,严禁乱堆乱放各种物件,严禁超载。防火安全
保障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以利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施工要点
1)在防火领导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按照防火制度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必须及时清除。2)建立义务消防队,正常进行活动。
3)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更新。2.控制点
1)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节假日的动火作业要经上级审批,明火作业监护人及灭火器材到位。事故隐患的控制
1.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标准,制订各工种、各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按两级交底(项目部向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向员工交底)的要求,及时贯彻执行。
2.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作业,安全员是安全的执法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3.当生产施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需要。
4.做好全员动员,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不使用不合格设施,不通过不合格过程,不放过不安全行为。
5.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一切,并组织复查验收。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纠正与预防措施
一、纠正措施
1.项目安全员在查明原因并调查结论的前提下,提出纠正、防范措施的建议,由安全科负责。
2.根据建议,由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审核批准。3.安全科监控纠正措施的落实,并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4.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纠正措施的效果。
二、预防措施
1.预防的根本是安全生产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作。
2.推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教育工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日常的监督、检查、指导,是预防的保证。
3.针对性安全交底和教育是预防事故的必要手段。
教育与培训
1.做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覆盖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操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2.在事故多发期及上级部门下达指令时,进行针对性教育。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形式。如黑板报、宣传标语、大会、录像等。4.实施施工队伍职工的安全进场教育及平时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5.由综合科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
安全记录
1.由项目部安全员组织相关人员建立证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安全记录。包括相关的台帐、报表及原始记录。
2.安全记录由项目部安全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
关注气候变化 保障农业生产 篇3
1.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气候变化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气候变暖的公认原因,同时CO2又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不同作物对CO2浓度增加的反应不一。CO2浓度增加可以使C3作物光呼吸耗能减少,光合效率提高,这对小麦、水稻、豆类等作物有利,而C4作物则对此反应不明显。CO2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也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在农业实践中,这种有利影响的实现还往往受制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不同作物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也使这种有利影响大打折扣。
3.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作物生育期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发育加快,有限生长习性的谷物由于生育期缩短會降低产量;而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如块根作物和牧草,则因为生长期延长而增加产量。在我国,升温能明显延长气候寒冷的东北农业区生长季节,并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对于亚热带的农业区,生长季节延长的同时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
3.2作物产量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利用也将产生影响。CO2浓度增加将减小叶片气孔开度,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气温升高也会使蒸发量增加,又会减小水分的有效性。如果气温升高和水分增加相匹配而且同季,农作物将增产;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减少,农作物将减产;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无变化,冷凉湿润地区作物将增产。气候变化还将影响土壤肥力,改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变土壤水平衡、土壤结构和土壤营养状况,大多数非灌溉耕地受到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3.3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 我国华北地区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将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对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同时可以改善目前热量条件不稳定、冷害频繁发生的状况,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使农业生产更加稳定。
3.4气候变化将对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造成严重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还会推动盐土向内陆地区扩展,土地因海水侵蚀形成严重的盐渍化和沼泽化,大片沿海及内陆临近区域土壤发生严重退化,水资源受海水污染,农业土地利用将大受影响。
3.5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将波及到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将导致降水更趋极端化,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得干热,沙漠化扩大,冰川雪线进一步北退和缩小,暴雨洪水经常发生,这些气候异常变化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区域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气温升高还会增加地表水的蒸发量,土壤有效水分将会减少,导致危害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农业水资源短缺加剧。
3.6气候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势必导致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巨大损失在所难免。气候变化可能加重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原退化,引起区域气候灾害、荒漠化、沙尘暴的加剧,还有可能加重北方一些地区的干旱天气和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受高温季风气候的影响,东南沿海台风频率、强度可能增加,并将加重沿海地区的风灾和暴雨洪涝灾害。
保障安全采矿生产的措施 篇4
1目前我国炮采机械化装煤技术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我国目前对1m左右的薄煤层的开采, 主要运用炮采技术, 它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作业面的施工中已经较为成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同于“普采”和“综采”工艺, 其机械化施工技术是分为三部分运行, 在炮采装置——输送机侧安装铲煤机, 煤炭一部分经爆破自动落入输送机装置, 一部分需要千斤顶的助推, 底层的松散煤炭则需要人工进行扒装。并用单体支柱对工作空间顶板进行支护。
炮采采煤工艺流程有其优缺点:即炮采工艺具有适应力强的优点, 它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采煤作业面, 因而应用普通、实践可操作性强;但是, 炮采工艺的安全性能还有待加强, 机械化施工水平还不够高、对支护顶板的效率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2煤炭开采中的炮采工艺的工艺流程安全举措
由于我国的中小型煤矿自动化、机械化开采程度较低, 在采煤的实践操作中, 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回柱放顶等。
2.1破煤。这一流程涵盖人工钻眼、装填炸药、堵炮眼和放炮等工序。
2.1.1爆破“落煤”必须遵循“两高”、“两少”和“五不”的标准, 其中:
“两高”即是指炮眼利用率高和爆破“自装”率高, 这一标准主要是为了提升煤炭的采出率, 减少人工“攉煤”量而采用的要求。“两少”是指放炮次数的减少和雷管、炸药量的减少。“五不”的标准是指:不炸倒输送机、不炸坏支架、不炸坏顶板、不爆底煤、不炸大块煤。在这些标准要求之下, 可以增强煤炭出产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提升经济效益。
2.1.2炮眼的布置与爆破参数的合理设置。炮眼的布置要根据煤层的厚度进行, 本文主要针对两种情况的煤层进行炮眼布置, 第一种是约在1米以下的中厚煤层, 可以布置一排有序向下倾斜的炮眼, 俗称“单排眼”;第二种是在1米到1.5米的煤层中, 可以布置两排眼, 俗称“双排眼”, 如果顶层和底板的两排眼相互交错, 则称“三花眼”。炮眼的角度不能过大, 以免影响炸药的充分爆破, 降低了炮眼利用率;同时, 角度也不能过小, 以免大块煤随爆破力崩坏顶板或支架, 造成安全事件。炮眼的间距要控制在1-1.2米左右, 确保采矿过程中的安全作业。
2.1.3装药的安全控制措施。在炮眼布置合理的前提下, 就要进行装药的工序, 为了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 必须在装药环节中遵循“十不装药”的安全要求, 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装药, 必须在具体操作中逐个地将药装入炮眼, 在一手拉雷管脚线、一手拿炮棍的操作中, 要注意推进的力度, 不得猛力撞击, 并且要依照作业规程规定的爆破方向进行布置, 也不得有“盖药”和“垫药”的情况, 在有瓦斯危险的工作面, 要正向起爆, 而不得采取反向起爆的方式。
2.1.4放炮的安全操作措施。放炮环节是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要坚持遵守禁止放炮的下列情形:其一, 采煤作业面的机电设备和电缆等还没有整理收拾, 不得放炮;其二, 采煤作业面的瓦斯浓度还未进行检测时, 不得放炮;其三, 放炮附近有未清理的煤尘和洒水防护时, 不得放炮;其四, 采煤作业面的通风状况不良时也不能放炮;其五, 作业面的顶板、支架等不完整, 有安全隐患时也不能放炮。
2.2装煤。这是借助放炮时的爆破力, 一部分自动落入输送机内, 一部分借助千斤顶的力量推入输送机内。
2.3运煤。运煤工具通常采用刮板输送机, 根据不同的作业面进行适宜的调整, 并保持输送机的顺畅运行状态, 以免出现卡 (掉) 链事故。
2.4支护。对炮采工作面的支护采用坑木、摩擦式金属支柱及金属铰接顶梁配套支护顶板。为了提高支架的稳定性能, 可以采用整体支架的结构, 用拉钩式连接器由顶端至底端进行连接;并且加强对采煤作业面上下安全出口的管理, 严格控制出口的放煤量, 加强安全措施管理。
2.5回柱放顶。为了保障采煤作业面的安全, 要实施“敲帮问顶”制度, 一旦发现有“活矸”、顶板破裂, 要及时支设临时支柱以稳固顶板;在更换单体液压支柱时, 要遵循先支后回的顺序;同时, 严格按照回柱放顶的八大要领进行安全操作, 即:一问、二放、三清、四支、五喊、六撤、七运、八竖。
3保障采矿生产的装备改造措施分析
虽然炮采工艺拥有上述优点, 并且在我国中小煤矿广为采用, 但是其生产效率差和安全性能低的缺点仍然困扰着中小型煤矿的生产和发展, 下面, 我们对挡煤板、铲煤板以及配套设备进行改造分析, 确保这些设备在采矿生产中的安全高效使用。
3.1挡煤板的改造措施。为了提升采矿的安全和高效性能, 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调装, 对挡煤板要承受巨大的爆破冲击力的特点, 可以选用高分子聚氯乙烯材料作为挡煤板材料, 该材料的优点是具有抗弯曲、抗冲击、耐磨损的良好性能, 在运用炮采工艺作业时, 该档煤板上的大小有序的“卸力孔”可以有效地降低挡煤板的受冲击强度, 使爆破过程中掉落的煤被挡煤板挡住运往输送机。
3.2铲煤板的改造措施应用。原有的铲煤板长度与输送机槽长度相同, 搁煤面为折线结构, 而改造后的铲煤板长度进行适当的缩短, 并且搁煤板也由折线改为了圆弧结构, 这样减少了铲煤板的铲入阻力, 在输送机千斤顶的助推下, 将部分爆破下来的煤体进行铲装, 提升了机械运输功能, 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4结束语
在我国日益增多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中, 由于人们对煤炭的需求, 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 不断地摸索和实践, 在运用炮采工艺进行采煤的过程中, 通过对采煤装备进行改造和优化, 逐渐取消了人工“攉煤”的工序环节, 不但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而且提升了采煤作业的功效。通过对炮采工艺流程的安全性措施分析, 针对炮采工艺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回柱放顶的作业面, 进行标准和规范的安全操作, 减少和杜绝采煤作业面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 并运用改进后的机械设备, 大大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 实现了安全增效的目标, 减少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摘要:正处于进步进程中的我国国民经济, 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 高需求的动力驱使了我国煤矿产业的迅猛发展, 伴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张而催生出了为数不少的中小型煤矿, 在煤矿开采领域, 伴随这些煤矿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 也给煤矿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尤其突出的是煤矿安全的问题, 煤矿爆炸、火灾等事故尤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我国的煤炭储藏比较丰富、埋藏在地底较深, 因而要运用炮采工艺进行综合开采, 在炮采工艺应用的实践中, 有效地提升了工效, 具有实用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煤矿,炮采工艺,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郑志刚.强力破碎机在综放工作面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04) .
[2]徐恒恒, 王晓明, 戚文彬.三软煤层炮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探索[J].中州煤炭, 2010 (10) .
[3]赵小军.浅析如何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5) .
[4]吴涛, 田运奇, 王建伟.“两采一放”工艺在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践[J].中州煤炭, 2009 (03) .
[5]王龙.浅谈煤矿开采方法及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6) .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篇5
长信公司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保障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问题,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影响企业的声誉,同时涉及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紧落实。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职责,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各部门要严把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让其把安全生产规程落实到每个生产者手中,提高生产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真正做到让每个生产者在以后的生产工作中都能安全、正确的使用生产工具,远离安全生产事故。
在各部门中设立安全员,时刻提醒工人安全生产。对其不正确不安全的生产规程进行提醒并加以改正,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程的要给予相应的惩处,限期整改,不改正不允许上岗作业。
对于各机械操作手,都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机械使用规范施工,使每个机械操作手都能熟练掌握安全生产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疲劳作业,如发现将严肃处理。
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施工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识标牌,警示施工人员及机械注意安全。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全体员工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兰州长信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施工安全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建立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重大安全措施的决策。
1、安全管理目标与任务
(1)安全管理目标:“四无一杜”和“一创建”。“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工地交通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实施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管理从严,做好事故的超前防范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打下更好的基础。
2、安全管理制度与办法
(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规范、文件,认真执行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专项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保障安全生产 篇6
一、从人的因素着手,做好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
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首先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到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到位。从人的因素抓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渗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员工的素质提高后,在生产工作中才能时刻不忘安全、懂得自我保护、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这样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够顺利地开展。
1.1领导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领导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带动身边的人,就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如果领导片面地强调效益,而不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那么纵有安全经书百卷,设备安全管理工装。如此,大大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和自我防护的能力,并使大家的认识由“领导叫我注意安全”上升到“我自己要注意安全”的高度,并强化为设备安全管理的自觉行动。
1.2计算机辅助设备安全管理
利用LOTUS NOTES R5群件管理软件对设备购置、安装、运行、维护、配件更换、改造直至报废的整个设备生命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结合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设备维修管理、配件请购管理、备品配件管理等多种功能的NOTES设备管理系统,为不同的设备管理事务提供不同的人机界面,系统有着全面、丰富、实用的处理日常设备管理事务的能力,实现管理资源共享、设备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了公司计算机硬件和局域网资源的优势。为提升公司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1.3严格进行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考核
所谓强化管理,就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奖罚分明,做到对发现和避免事故的重奖,对违章操作和发生事故的重罚,把设备事故的次数降到最低点。
二、从物的因素着手,做好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
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虽然人的因素占主要地位,但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训练,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为人的自由度很大,情绪受环境影响易变,难免操作失误,从而加大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难度。因此控制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成为安全工作的理想目标,也是搞好设备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1重视设备选型及报废工作
五福公司设备动力部作为设备的主管单位,在印刷设备选型、购置过程中按“预防为主”的方针来指导设备选型。尽量少使用安全性能较差的产品,例如模切工序用的手摆轧盒机,这类产品在同行业中每年都有员工轧到手指的严重安全事故的报道,即使价格低廉,我公司也不会考虑购买。选型工作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使用时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先天不足”。
同时应重视老旧设备的更换,对于使用多年、工作精度较低、故障率高、安全隐患较多、维修难度大的设备,最佳的处理办法就是提前报废,让安全隐患毫无立足之地。
2.2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设备,对提高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都显得十分重要。我公司设备动力部除了安排设备的日常维修外,还定期对设备实施季保养及年保养。对于一些故障率较高的部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降低故障率;严格的维修保养,对设备保持正常的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时清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3抓住重点,从主要设备人手,强化设备安全管理
在设备安全管理中,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使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我公司的主要重点设备是七色凹印机;该机如果因故障停机,对后道工序有很大影响,为此,安排有专门机修人员对该机实行特护管理,每隔一小时,就要到机器旁,察看齿轮箱油位和测量齿轮箱及纸张烘道的温度,即时地掌握整个机器的运转情况,消除事故隐患,使设备能长周期的安全运转。
2.4重视建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保证设备安全生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虽然公司印刷设备种类较多,各机台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的设备安全准则是一样的,具体来说有:
(a)机台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全体员工需穿工作服,女员工需戴防护帽。
(b)开机操作前要对印刷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并要空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c)每周一次对印刷设备按规定进行一次针对安全设施、润滑、清洁的检查。特别是对机械传动系统部份,要求操作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须仔细辨听有无异常声响,查探是否有异常现象,以便及时检修。
(d)印刷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否则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e)印刷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例如不能因操作不便而折下胶印机的双张检测及安全杠装置。
(f)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溶剂、纸张均是易燃品,印刷走纸过程又极易产生静电,因此,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凹版印届帆)防静电着火显得格外重要。
(g)印刷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旋转部件,或对高速旋转部件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如必须进行时,则应在关停设备之后。
(h)印刷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i)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切断气源,盖好溶剂桶、抽墨桶,并清理机台工作场地,重点是清扫机台周围的碎纸、破布、残余油墨及溶剂。
三、工作体会
各部门合力保障“三夏”生产用油 篇7
搞好农用柴油供应, 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促进“三夏”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发改委、中石油、中石化等部门相继出台农用柴油优先优惠供应措施, 保障“三夏”农机用油。
“三夏”开始前,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保障当前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的通知》, 要求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和石油企业加强监测分析, 优先保证农业等重点行业的稳定供应。会同农业部及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国内成品油供应主体召开农业“三夏”用油专题会议, 着重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分工, 密切协调配合,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做好当前成品油市场保供相关工作。中石油、中石化根据“三夏”生产特点, 提前安排好生产计划, 增加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小麦机收大省的油品配置计划, 加大资源投放力度, 保障市场平稳供应。据统计, 中石化5月共向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调配柴油资源249.57万吨, 同比增长16.4%。同期中石油在河北、山西、湖北、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川、陕西九省的柴油库存为116万吨, 同比增加7万吨, 保证了“三夏”用油需要。
各地农机部门与成品油供应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分析农机用油需求形势, 努力做好农用柴油保供工作, 助力“三夏”抢收抢种生产。江苏省向在本省办理过牌证且年检合格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拥有者免费发放“江苏农机双优卡”。河南省共设立了1200座“三夏农机保供站”, 并在重点区域、重点位置加油站设立“农机加油专用机位”, 确保麦收期间不断档、不脱销、不排队。山东省在三夏用油高峰期, 把农业主产区的489个加油站设为“三夏保供加油站”, 开设农业用油绿色通道, 设定专用加油机。安徽省把推出的“安徽农机专用加油卡”免费发放给已办理牌证、年检合格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用户。河北省在麦收开始时为农机提供加油绿色通道, 保证农机用油供应正常, 免费为农机手提供开水、绿豆水、急救药品、防暑降温物品。四川省在全省21个市州发放10万张“中国石油 (四川) 农机加油卡”, 保证农机手持卡随到随加、数量充足, 还可享受价格优惠。重庆市从2011年5月起即在全市开展农机加油“双优” (优先、优惠) 活动, 开通使用“农机加油卡”, 以切实服务“三农”。
放心农资下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篇8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 农资质量关系农业生产, 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是保障农资质量, 让农民购买放心农资的好形式。这项活动已在全国连续举办了六届, 有力地促进了农资市场健康发展,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为粮食连年增产和农民连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农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 提高放心优质农资的覆盖面。与此同时, 加大对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特别是加大违禁高毒农药的清缴力度, 加大对农民安全用药、科学施肥的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不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狠抓大案要案查处, 保障农资市场秩序稳定。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行动, 已经掀起了春季农资打假的高潮。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 现场受理咨询和投诉。活动中还免费向农民发放《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2009-2011年) 、《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2009-2011年, 2010年调整) 、《农机选购使用与维修100问》、《农机用户维权手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等资料6000余册。其中《农机选购使用与维修100问》、《农机用户购机指南》分别向广大农机用户宣传介绍了农机选购机器、使用技术, 指导农机用户选好农机、用好农机。《农机用户维权手册》则向农机用户宣传我国现行的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通俗易懂的实际案例指导农机用户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产保障 篇9
保险业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农业保险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保监会加大农业保险工作推动力度,制定了《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工作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农业保险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指导保险公司开发新型农业保险条款,提高农业保险产品保障程度。对6个主要试点省区农业保险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促进农业保险规范发展。一年来,农业保险发展再度实现历史性突破。
第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8亿元,2007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3.3亿元,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114%。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赔款69亿元,增长1.1倍,受益农户1098.7万户次。2008年农业保险承保各类农作物5.3亿亩(1亩=1/15ha),其中,承保粮食作物3.6亿亩,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20%,经济作物(含油料作物)7000万亩,林木7700万亩,水果蔬菜等其他农作物2500万亩。承保各类牲畜4.7亿头(羽),其中,能繁母猪4762万头,生猪2080万头,奶牛174万头。
第二,覆盖区域逐步拓宽。以全国性保险公司和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组成的农业保险经营网络初步形成,农业保险已覆盖各省区市。2008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由6省区扩展到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主产区的13个省区全部被纳入到试点范围。
第三,保障范围日益广泛。目前全国开展的农村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范围涉及9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保险,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等;二是经济作物保险,主要包括林木、油菜、烟叶、西瓜等;三是养殖业保险;四是渔业保险;五是农机具保险;六是农民的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保险等;七是农民的住宅保险;八是农民工的意外伤害保险;九是农村学生平安保险。可以说,无论是农民的生产还是生活,基本上都涵盖在保险服务中。
农业保险在服务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农业生产。2008年,农业保险责任金额达到2397.4亿元,同比增长213%,全年累计向1400万户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
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投入资金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保障农民生活。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截至2008年底,9个试点省市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212万元,为239万农民提供了保险保障,承担保险责任金额280亿元。目前,“三农”保险覆盖的农民数达到9000万户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状况。
完善应急机制。通过保险方式将政府临时性的救灾行为转化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体系
当前,中央对农业保险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中央的高度重视,既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09年,保险业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总结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体系,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保险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一巩固、二突破、三创新、四加强”。
“一巩固”,就是巩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稳步健康发展带动农村保险的全面发展。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努力扩大承保面,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继续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积极发展橡胶、林业、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
“二突破”,就是以小额保险为突破口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以建立风险分散机制为突破口提高农村保险服务水平。总结推广农村小额保险试点经验,有针对性地发展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增强农民抵御意外伤害、疾病等风险的能力。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以及农村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保险业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三创新”,就是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服务形式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和销售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积极开办多种形式的涉农保险业务。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发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农村文化水平的农村保险产品,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现实保险需求。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条例,推动农业保险立法工作。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
养殖场稳定生产的保障措施 篇10
1 全体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
养殖场的各项保障措施都是靠人去实施的, 从投资者 (老板) 、管理者 (场长) 、技术管理者 (生产场长、兽医总监) 到饲养员的思维、行为无不与各项措施的落实相互关联。养殖场无小事,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给养殖场造成损失。如果投资者认为“投资是我的事、管理是场长的事”, 对场长的管理方法、养殖环境的控制情况、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的落实效果、一线人员的工作态度等不闻不问, 要想获得高投资回报率极不容易;而场长若认为“猪场赚了是我的本事, 找机会要老板加薪;亏了是因为行情不好, 老天不支持, 老板不走运;生产成绩上不去是因为猪场没建好, 疫病太复杂, 药不好用等”, 估计这场长也“干到头”了。因此, 养殖人员的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2 搞好养殖场的基础建设
如今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已经形成, 这种模式仅从生产这一角度来看, 有利于管理, 也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但违背了猪只的生活规律。如:定位栏的母猪活动受限, 难产率提高, 肢蹄病增多;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易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并影响猪只自身免疫力, 降低猪只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 养殖场一定要确保冬防寒、夏防暑、一年四季防潮湿, 还要保证空气能流通、猪只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和光照。基础建设是养殖场稳定生产的硬件, 纵观我国“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经过, 值得反思的东西太多,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尤其是新建的猪场, 不要贪大崇洋, 要因地制宜。
3 引进健康的种猪
新猪场不管是初次引进猪群还是补栏猪, 都要评估引种猪场的健康指数 (综合评价指标, 包括引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种猪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的抗体水平) , 确保引进的猪是健康的, 否则将后患无穷。
4 确保饲料的质量
饲料营养全面、无霉菌毒素污染, 是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饲料中的营养搭配是由营养学专家结合猪只的生长精心研制而成, 能满足猪只对营养的需求;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饲料及饲料原料在存放的过程中受季节、环境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在阴雨连绵的夏季, 饲料及饲料原料更易霉变。霉菌毒素可对机体造成广泛性损害, 破坏猪的免疫功能, 使之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破坏生殖系统功能, 引起顽固性繁殖障碍;引发呼吸道疾病;破坏胃肠道功能, 引发顽固性腹泻, 导致猪大量死亡。在养殖生产中, 有些养殖场因饲喂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 给养殖场造成惨重的损失;甚至因霉菌毒素的危害, 让养殖场濒临倒闭。因此, 解决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事关重大。
5 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防疫程序
一些危害严重的、发病后无药可治或治疗效果不好的传染病需要靠接种疫苗来控制。养殖场应根据本场的稳定状况, 选择疫苗的种类;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确定疫苗接种的时间;根据疫苗的安全性能, 确定疫苗的有效免疫剂量;根据疫苗产生保护期的长短, 确定这一疫苗下次免疫的时间等。在进行疫苗注射时, 配合使用细胞因子 (如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 可提高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并缩短疫苗保护性抗体产生的时间, 延长抗体高峰期的维持时间。
目前, 疫苗防疫中存在疫苗种类多、质量良莠不齐、注射次数多、注射间隔乱、注射剂量乱、注射时间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 使得疫苗注射后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要制定出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 规范疫苗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
6 采取严格的环境消毒措施
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普遍存在,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通过饲料、饮水、呼吸、伤口等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侵入猪只机体;当其达到一定数量时, 就会引发疾病并在猪群中相互传播, 尤其是在养殖规模大、密度高的猪群中, 传播速度更快。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时刻威胁着猪只的健康, 必需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 消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从而减少感染和发病。
7 有目的地适时进行科学保健
猪在饲养管理条件良好、饲料无霉变、机体抵抗力强的情况下, 虽然不表现发病, 但多数猪群仍然是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在猪病泛滥、疾病时刻威胁猪群健康的情况下, 即便有疫苗防疫, 疫苗的保护率也不一定都很高, 更何况有的猪病还无疫苗防疫, 因此, 通过科学保健提高猪体抗病力、保障猪群稳定生产十分关键。当然, 选用的保健产品一定要符合绿色、环保、无药残、无抗药性等标准, 还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更重要的是, 保健要选择最关键的猪群、最合适的时间、最科学的方案, 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7.1 母猪的保健
母猪是猪场重点保护的对象, 其健康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指标。只有母猪健康, 才能生产出健康的仔猪。因此, 母猪是猪场保健的重中之重。在此需要更正的是, 母猪保健应贯穿在母猪整个妊娠期而不是临产前几天的“临时抱佛脚”。当然, 临产前6周是母猪保健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间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最快, 母体需要大量营养供胎儿发育。此时母体内若有病原微生物或毒素侵入胎儿体内, 将影响胎儿发育, 重则引起胎儿死亡。胎儿死亡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又会对母体产生新的危害, 使母猪发生繁殖障碍, 如流产、产弱胎或死胎、产前发热或不食、产后无乳、断奶后不发情或反复发情却屡配不孕等。为预防母猪繁殖障碍, 在搞好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优质饲料的基础上, 应配以良好的保健措施, 确保母猪稳定生产。
在母猪养殖过程中添加质量稳定的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不仅能增加母猪的采食量;而且能调节其肠道菌群, 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发育, 减少便秘;还能促进母猪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并改善养殖环境。可在母猪临产前1个月内, 于饲料中添加“金富农”、“溶菌没”和“梅源清”, 连用1~2周。有产房仔猪发生腹泻的猪场, 可使用“服泄停”、“梅源清”、“排疫肽”, 既能预防母猪繁殖障碍, 又能保护胎儿健康发育, 还能预防仔猪腹泻。
7.2 仔猪的保健
当母猪健康状况不好、初生仔猪易发病时, 在仔猪出生当天肌肉注射“干扰素”和“排疫肽”或“干扰素”和“倍康肽”, 都可以提高仔猪抵抗力, 预防腹泻, 保证初生仔猪的成活率。
有些猪场的仔猪哺乳期看似正常, 转群、断奶后抵抗力便下降, 接着就发病, 死亡率几乎达20%。如何让仔猪过好断奶关, 除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外, 可于饲料中添加“断奶宝”或“纯生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对猪群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炎热夏季, 妊娠后期的母猪和生长速度最快的育肥猪, 最易发生发热性疾病。适时用“干扰肽”和“黄连解毒散”或“排疫肽”和“黄连解毒散”, 对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8 小结
生产保障 篇11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000万吨,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下降13%~24%。
1.2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多变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粮食产量波动加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把气候的本身规律和人为因素影响使灾害天气变化加大规律的认识统一到对农业生产的决策中去,也就是要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作为农业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虑。
1.3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东北地区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发育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繁殖力增强,病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为害范围扩大,为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虫卵死亡率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2.采取的对策
2.1玉米提前播期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土壤及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日均气温稳定≥8℃时是玉米适宜播种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积温增加,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种植范围,扩大玉米晚熟品种种植范围,整体上使玉米播期提前。这不但能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避免热量浪费,同时也促进了玉米单位产量的提高。
2.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随着气候变暖,在水稻产量形成期出现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减少,低温冷害几率低,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天左右,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提高产量。
2.3调整种植结构 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及未来光、温、水资源匹配状况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变化,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在调整种植结构时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而开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4选择抗逆性品种 应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有计划地培育和选育抗逆品种。近年来,农业生产在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使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状上去了,抗逆性下来了。东北地区玉米从中早熟发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温影响的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不能单一追求高产,还要注重提高作物单产、改善品质,还要考虑作物的抗逆性。
2.5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环境;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有害杂草、害虫发生,严格控制农作物残留;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加农业生态承载力,同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使农田生产赖以存在的土壤、水源、空气等一切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生产保障 篇12
1.1 矿井通风网络
将煤矿内全部生产巷道与工作面按照某种形式联系起来组成风流通道, 在这一通道上设置一些可以调节风流风量的设备, 从而确保新鲜风流可以根据既定线路传送到生产区域;同时, 将污浊有害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到地面, 这些联系在一起的巷道称之为通风网络。煤矿通风网络一般选择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串联又可称作一条龙通风, 是采掘工作面回风又进入下一个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的缺陷较多, 风量也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调节, 因此常常不予选择。而并联通风指的是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送入回风道, 不需要再次进入其他采掘工作面。并联通风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用风需求来对风量进行调节, 风流也仅仅经过一个用风区域, 污染少、风阻小, 如果出现问题并不会对其他支路的用风产生影响,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1.2 矿井通风设施
按照通风设施的不同用途, 一般包含了引导风流设施、隔断风流设施以及控制风流设施。对于通风设置的放置地点, 进风回风井之间以及主要进风回风巷之间的各个联络巷要设置挡风墙, 需要使用的联络巷要设置两道或者以上的永久性风门, 避免返风时出现风流短路的情况。和采空区相连接的巷道也必须设置挡风墙, 为了防治串联通风, 水平交叉回风巷必须设置风桥, 把入风流和回风流相互隔离。主要运输巷道设置自动风门, 行人风门要设置自动闭锁或者安排专门人员看护。大于6m的盲巷以及废气巷道也必须设置挡风墙[1]。
1.3 进出风井的布置
按照煤矿井下进出风井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常有中央式、对角式以及混合式三种风井布置形式。所谓中央式通风即是进风和回风井大概处于井田中央区域, 而如果进风井和回风井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近 (在30~50 m之间) , 则称作是中央并列式通风, 如果进风井处在井田中央区域, 回风井处在井田上部边界, 即称作是中央分列式通风。对角式通风一般指的是进风井处于井田中央区域, 回风井位于两翼位置, 如果回风井处在两翼上部边界, 即称作两翼对角式通风, 而如果所有采区都不开主要回风巷, 均开回风井, 即称作分区对角式通风。所谓混合式通风方式是井田中央与两翼边界都设置回风井, 属于中央式通风与对角式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2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
2.1 对矿井通风网络的技术改造
煤矿井下风流的引入、调节以及排除是经过很多纵横交错、相互连接的井巷通道来实现的, 井下的自然风是无法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需求, 所以必须要对井下风流实施人为调控。我们可以通过分风调控的手段来对煤矿井下安全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通风网络的最佳调控方式如下:矿井通风网络根据实际生产的用风量对扇风机实施控制, 自然分风网络根据自然分配的风量进行调节。如此便可以让所有通风网络的可调节性和有效性达到最佳状态。应该在结合实际、合理选择的调控前提下, 积极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模拟等现代分析技术, 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分风问题, 对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与能耗作出科学全面的判断, 从而实现调节方式与调节装置位置设置、大小以及能耗的最佳选择, 优化的目标不但需要保证工作面分风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 同时应该要确保能耗投资达到最小, 管理起来相对方便。
2.2 优化风路结构
风路结构的优化应该要实现通风机和矿井通风网络的最佳匹配, 保证井下通风稳定可靠。井下风网结构优化一般来说包含了下面三方面:优化通风网络调节, 确定井下调节设置处于最佳位置, 保证通风总功率达到最小;对风道断面进行优化;网络结构的优化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并联巷道通风的方式, 减少角联, 有效缩短通风流程。
2.3 做好减阻降耗
(1) 尽可能选择多路进风和多路排风, 能够有效减少进风与出风的阻力, 取得较好的节能效益。 (2) 若进风道与回风道附近有采空区或者废旧的井巷, 应该在对风源不造成影响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把进风与排风扇接近工作面进行安装, 利用好和进出风并联的通道, 将有害漏风变为有益漏风, 能够有效降低进出风区域的阻力和能耗。 (3) 在控制好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避免在进风部分设置风机等调节设备, 从而确保其处在最低功耗的状态。 (4) 在阻力最大线路的高阻力区域, 通过喷浆砌筑支护或者开凿并联井巷等措施来达到降阻增效的目的。
2.4 支护形式的技术改造
因为井巷摩擦阻力和摩擦阻力系数之间成正比关系, 因此对于单进单出的主风井或者阻力较大的井巷, 应该对其支护形式进行优化, 从而达到减小摩擦阻力系数的目的。比如可以把过去不作支护处理的井巷实施优化改造, 将其做成混凝土砌筑, 减阻效果可达70%, 能耗也相对之前减少了20%左右, 效果非常明显[2]。
3 结语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 我们必须积极利用现代化通风安全技术, 努力做好煤矿通风基础保障工作, 对通风系统实施科学合理的优化改造, 强化通风设置的管理维护,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董永华.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 2014 (20) :95.
【生产保障】推荐阅读:
保障农业生产07-03
化工安全生产保障方案08-30
5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07-04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与计划06-15
安全生产费用及时足额投入保障制度10-11
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08-03
保障安全文明生产 检查更换控制柜标示牌06-04
医疗保障局细化医疗保障民生工程自查报告08-12
保障原则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