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飞翔的羽翼

2024-10-29

生命飞翔的羽翼(通用5篇)

生命飞翔的羽翼 篇1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 要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神圣使命。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在听话教学贯穿创新思维训练。

叶圣陶说:“……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听话教学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与其它教学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个听话能力不强的学生, 将来也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标》要求能根据话语、表情、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听话, 不只是听懂表面意思, 在听话时能够由此及彼产生联想, 有新鲜独到的体会, 领会到弦外之音。我经常让学生听对话录音, 让学生从对话的内容、声音、语气等方面, 推测说话人的性别、年龄等;经常听新闻, 要尽量能听内在联系;如果是听叙事性的材料, 只读 (或说) 出故事的部分情节, 让学生从开头推测结尾, 甚至利用求异思维提出与所听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通过这样的听话教学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次结合说话教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新课标》对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明确要求: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中心, 有条理……。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既是交际的工具, 又是思维的工具。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世纪的青少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现在的中学生课堂上不愿意多说话。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 我首先鼓励学生敢说、多说, 提倡教学民主。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质问、说错、修正、辩解。对学生日常说话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 也不是每次都给予批评, 而是找出优点指出闪光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大多数同学都有发言的经历, 自信心增强了许多。由不敢讲到敢讲、乐于讲, 这其实也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其次, 向学生了解他们关心的话题, 开展讨论, 激发他们多说。例如, 有很多学生喜欢足球, 我就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有的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观点明确, 条理清晰;甚至有的声情并茂, 对中国足球大发评论, 其中不乏情绪激昂的言语。再如, 针对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早恋”等话题展开讨论, 发言都很精彩。

再次在阅读教学穿插创新思维训练。

朱自清说:“阅读是感情的操练, 可增加感情的广度、深度, 也可以增加高度。”阅读能力的提高, 从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就多, 语文能力提高得就快。《新课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课上, 我们总是习惯于给课文做彻底的生理解剖, 学生完全没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一篇美文佳作与其由老师剖析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真真切, 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体验, 把想象的空间交给给学生, 而不是越俎代庖。如果语文老师硬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 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的主要做法是, 授课前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 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具体性的阅读理解的问题, 作为预习作业。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 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鼓励有不同见解, 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驳。对学生理解不够的或理解有错的问题, 我再和学生共同研究、解决。这样既节省了课堂分析课文的时间, 又避免了部分学生学语文连书也不看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克服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 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 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 设计以下问题: (1) 这篇文章告诉一个什么道理? (2) 你同意不同意愚公的做法, 如果不同意, 谈一下自己的观点。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 只要合理设置、正确引导, 就能够积极引发学生大胆想象和深度思考, 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最后结合写作教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在有不少学生对作文课有种畏惧感, 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 创新思维更无从谈起。如何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引导中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习惯。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书, 读好书,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尽量多读经典名著, 以增长自己的见识, 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注意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感, 提供宽松的写作环境, 营造氛围, 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去写, 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就多表扬, 给学生的作文得高分,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能写出“好作文”。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学生受到表扬、得高分, 自然愿意写, 思想就能放的开。我还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 对事物看法中发现独特的观点, 不少学生写出了突破传统观念的新思想新观点。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30页。

[2]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第86页。

生命飞翔的羽翼 篇2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年少的我并不知道书的奇妙与魅力。爱上读书,或许只是单纯的喜欢那四四方方的文字和一幅幅彩色的插图。但是此后,我便在书的.海洋中畅游。

小时候,我常常拿来一本《安徒生童话》,坐在树荫下美滋滋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看着。一次次,我被丑小鸭那种坚持不懈,不向命运低头,不向生活妥协的精神感动;一次次,我的心被美丽聪慧的白雪公主的善良感动;一次次,我一边又一遍的诅咒着恶毒的老妖婆。童话,向我诠释了人性最善良,最美丽的一面,丰富着我幼小的心灵,给了我生命最初的感动。让我勇敢的面对生活,托起我人生梦想。

长大后,我不再迷恋美好的童话,渐渐地迷上了诗词。读《雨霖铃》让我感受到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经无语凝咽”的离别感伤;读《水调歌头》我被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感动;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让我为之不懈奋斗。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巷子,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露。雨天,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充满油墨香味的诗词书籍,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比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主人遐想,多少亭台楼阁沉浸在雨中,让人想到一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美丽画卷。

看花园庭前花开花落,雁过雁往,咀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一阵阵忧伤;清晨,品一杯清茗,却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闲适悠然。到黄昏,在夕阳西下漫步,只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走走东家,串串西家,话话家常,家家都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致。

诗词,让我领略了祖国大好山河的气派雄伟,让我体会了诗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兴与衰,一个民族的盛与亡,更会让我感受到寻常百姓家炊烟袅袅的温馨……

待我羽翼丰满,便带你们一同飞翔 篇3

我从小喜欢吃鸡翅。我妈说,喜欢吃鸡翅的人是因为想飞。

我指着院子里低头啄米的母鸡,笑着回答她:“我要是想飞我得吃鹰翅,吃鸡翅顶多能飞过这堵墙。”

那是数年前,我妈站在厨房里,腰里系着围裙,手里的铲子大力翻炒着锅里的鸡块,五成熟后,加水,加土豆,加料,大火烧开小火炖。一个小时过去,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鸡汤酥烂绵长的香气。

一只鸡两只翅,到最后一定都在我的碗里。

我在家是长女,下有弟妹,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定先留给弟妹,这是惯例。然而唯独这鸡翅,我妈却一直维持着刻意的偏私。连我12岁的小妹,盛菜时看见,也一定要夹过来递到我碗里,因为——

“咱妈说,大姐最爱吃鸡翅。”

18岁那年高考,我一心一意要去远方。吃了那么多年的鸡翅,想飞是玩笑,想走却是真的。未来是模糊的,要做什么也并不清楚,但是一定要离开。那时我年轻,文艺且矫情,渴望远方,崇尚流浪,满腔热血,自命不凡,拼了命也要出去闯一闯。

高考填志愿那几天,爸妈精挑细选的几个学校皆在省内,我看也不看,到学校径自填了千里之外的大学。 我妈生气,气我不跟她商量。我说:“我现在跟你商量,你会同意吗?” 我妈说:“不同意。”我说:“那我为什么还要跟你商量?” 她扭过头不理我,一面生气一面又担心我不被录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等到我真的被录取了,她又高兴得不得了,然后一想到我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念书,又生气,情绪来回切换,悲喜反反复复,好像她才是中举的范进。我不吭声,自己写了大学要置备的行李清单,去县城一样样买回来,打包,装行李,买火车票,都要走了,她还在生气。

临走那天早上醒来,迷迷糊糊看见她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个人怔怔地看着我,半晌,悄悄地拿手抹眼泪,嘴里小声念叨着:“去那么远干什么,回来一趟那么难。”

大三那年,跟张先生谈恋爱,告诉她,她第一句话问:“家是哪儿的?”听说是大连,不吭声了,又生气,很多天不理我。再给她打电话的时候我装傻,不提这茬。她也不问了,只是旁敲侧击地说:“你看咱对门你李阿姨家的儿子,跟你同年考的大学,模样、人品都好,我这有电话,你联系联系?”又说:“姑娘家嫁得远,将来在婆家受气娘家都帮不上忙。”我不耐烦,问她到底想说什么?她说:“我就希望你找的婆家离我不远,逢年过节骑个摩托车就能回来看看。”我一字一句地说:“首先,即使我不谈恋爱,毕业也不会回老家;其次,即使你们不同意,我也不会听;最后,我念了这么些年书,不是为了嫁给隔壁小李的,我要嫁给大连的小张。”她不甘心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时不时还会委屈地自言自语:“老家有什么不好的,怎么就不能留下来。”

老家有什么不好的?我也不知道。十几年前爸从部队退伍,我们举家从东北回到豫南。我爸说,叶落要归根,人不能一辈子飘在外面。可我不愿意,我还得往外走。十多年来,我记得每一个漫长的冬季,屋子里时不时穿堂而过的阴风,从骨髓到指尖无声蔓延的凉寒,记得手背上大块大块紫红色的冻疮,以及仿佛永远可以拧出水的被子和床单。在每一个土地般贫瘠的日子里,时间仿佛是静止的,日复一日,人们衣衫褴褛,无所事事,搬着板凳坐在院子里,追逐着稀薄的日光。

人们是被锁在大地上的奴隶,永远挣脱不开贫穷、无知与愚昧,紧密相连。当外面的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这里还保留着农耕时代的信仰和作息。从回到老家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要离开,一定要离开。

2014年的时候,离家已经整整五年,我如愿以偿,在新的城市慢慢扎根。这五年,一共只回过家四次。最近一次是去年六月份,带张先生回家,一切好似都没变,只是爸妈头上的白发多了几圈,柜子上多了许多新的药,关节炎的,胃病的,各种各样,才知道我不在的这几年,他们又添了许多新毛病。

爸妈带我们去新房子溜达,走到楼梯的时候,爸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你妈三月份从这个楼梯上摔下来了,腿才好没多久。”而我竟全然不知,忙问妈为什么电话里没有提起过。妈淡淡地说:“告诉你有什么用呢?你也回不来,还要担心,耽误你找工作。”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眼泪“唰”地一下流下来。第一次感到当初的决绝离开于自己是破釜沉舟的告别,于父母却是字字戳心的伤疤。

在家呆了两天,走的时候,我妈难过很久,眼眶红着,塞给我一包煮鸡蛋,说下一次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豪气地回答她:“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又不是从前了,哪有那么难?”然后我毕了业,才知道,真的难。

刚在社会上站稳的小孩,两手空空,一没有时间,二没有钱。带张先生回去那次,费大力气请了七天假,来回路上走了四天,回到大连时卡上的钱便寥寥无几。许多人嫁到外地几十年,有余钱,挤得出时间,然而回老家的日子亦屈指可数。说到底我们都是普通人,丈夫,孩子,新的生活,新的牵绊在身,始终无法自由自主。当两个人开始试着背负起三个家庭的担子时,前行的脚步骤然沉重了许多。方明白,爱与不爱,孝与不孝,都是知易行难。不知道接下来数年,能陪在他们身边的日子,一共能有几天。

现一晃,又一年。张先生奶奶病重住院,几个姑姑昼夜服侍在侧,从早到晚,寻医问药,端茶送饭。几个月下来,人人瘦了一大圈。我跟在一边,看到她们忙忙碌碌地给奶奶擦身换药、嘘寒问暖的情景,突然想,如果爸妈生病了,我却不能陪侍身边,那谁来照顾他们呢?

想到这里,便觉得每个月按时的电话、定期的汇款、年节的礼物,这些都还远远不够。疾病时相伴左右,孤单时相依取暖,于父母而言,晚年时子女能在身边陪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到如今才懂这句古训。

年少的时候,把家当枷、当锁,恨不得立刻挣脱然后远走高飞,只为了奔赴前方未知的诱惑。每一次车站告别,路的尽头,面对爸妈留恋而不舍的目光,自己都是潇洒地摆摆手,冲他们说,不必送了。不曾瞧见他们眼中有泪,心中带伤,却还强颜欢笑地送你前行,叫你不必牵挂。

等你看见了许多陌生的风景,认识许多新鲜的人,走过许多未曾走过的路,等他们不再是你生命的全部,等你在远方遇见了将与之共度一生的人,等你真的回不去了,才要为难起,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双亲不负君。

只恨人无分身术,不能两处奔。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只盼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再等等,等我的翅膀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带他们一同飞翔的那一天。

生命飞翔的羽翼 篇4

“三结合”教育促学生健康成长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李宝强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 以三级培训为载体, 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 树立了“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李宝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上, 李宝强都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激发他们的潜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望着那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 李宝强也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在日常的体育课上, 李宝强本着一个“情”字, 即情境教学和情感的体验, 立足一个“新”字, 即新理念和新颖教学模式相融合。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 李宝强逐渐总结出一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结合”教育模式, 即“童趣和兴趣的结合, 自主与主动的结合, 团队和自信的结合”。

李宝强努力让自己的课堂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充满活力, 他追求课堂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注重培养身体健康、活泼可爱的学生, 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体育课。多年的实践与经验积累使他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开拓创新、富有童趣”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立定跳远这堂课时, 李宝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上下肢、头、颈、腰的活动融入到仿生练习之中, 为学生创设了“小青蛙学习本领”这一情境, 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一会儿跳跃“横沟”, 一会儿跳跃“纵沟”, 一会儿又从河坡往“水里跳”, 学生们在李宝强的引导下, 由易到难、自主地去探究练习。于是, 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 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并且运用电教手段, 使学生在练习时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 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 乐趣无穷, 自然圆满地完成了本堂课学习任务。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发展。李宝强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并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 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有所得。面对低年级的学生, 针对他们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 李宝强精心组织,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创设学习情境,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练习, 并逐步实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在李宝强的课堂上, 教师好比一位指挥家, 而学生则如同演奏者, “演奏者”在“指挥家”的引导下, “享受”音乐的快乐, “指挥家”则在自主与主动的结合中, 感受教学的快乐。

李宝强认为, 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遇到困难时“我能行”的自信心理。如何做到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理, 是李宝强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堂实践中, 李宝强精心设计了适当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在游戏中培养团队精神, 在成功中建立自信, 从而达到团队精神和自信心获得双赢的目的。例如, 在“占领高地”游戏活动中, 李宝强对学生进行启发, 给学生们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机智、快速、安全地占领一个个高地, 打了一次次漂亮的战役, 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故事, 激发了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这样一来, 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使他们知道了要像八路军战士那样机智、快速、安全地展开活动。在游戏活动中, 学生们相互帮助、团结一致, 一次次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增长了智慧, 在成功中树立了自信心, 从而达到了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

妙用体育器材, 激发学生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李宝强意识到, 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非常不足, 而且当今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单一的体育锻炼并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日常的体育教学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既能主动参与练习, 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 李宝强因地制宜地发挥创新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地开展了新的探索, 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制体育器材, 为课堂教学服务,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活动欲,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并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 李宝强把体育课常用的皮筋、接力棒和废旧的饮料瓶、小木板组合起来, 发挥自制器械的最大效能, 将之带到体育教学中。实践证明, 采用自制器材并让器材一物多用, 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的新意, 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所以学生就喜欢上体育课, 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比如, 李宝强将体操棒与饮料瓶制作成“手榴弹”, 把它们当作“跑道”与标志物, 让学生进行直跑或蛇形跑练习;把“手榴弹”与小木板结合, 当作“跷跷板”, 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利用皮筋与“手榴弹”做上肢力量的练习;利用“手榴弹”做掷准、掷远练习;利用“手榴弹”与小排球做打保龄球的游戏, 等等。小小一枚“手榴弹”, 在李宝强的课堂上千变万化,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制体育器材是一个认识、学习、创新与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李宝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研究的欲望, 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由于自制的体育器材是学生们或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劳动成果, 学生对它充满感情, 就会想方设法地充分表现它、利用它, 因此, 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激发了运动兴趣。而且, 自制体育器材的锻炼方法简单易行, 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为他们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宝强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 还有目的、有选择地对自己开发制作的器材进行分析讲解, 并不时地提出问题, 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 使其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制体育器材当中来, 从而增进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理解, 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师爱无限, 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教师如同播种者一样,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 耕耘着生命的绿色, 期盼着秋天的收获。李宝强认为,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那份浓浓的关爱和殷切的期待, 往往会催发学生巨大的内在潜能, 使其产生无尽的动力, 并能有效激发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采访中, 李宝强还特别指出, 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对外界的反应比较敏感, 教师更应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温柔的眼神去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因此, 李宝强每一节课都努力扮演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 他认为, 只有成功地充当这一角色, 才能走进学生中间, 洞悉他们的心灵, 学生才能把自己的困难、苦恼与快乐尽情地诉说出来, 从而得到情感的释放, 解除心理的紧张。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内心活动, 才能及时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和教育, 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智慧、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并非智商, 而是积极的情感。李宝强认为, 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了积极的情感, 他们在运动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才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李宝强善于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课堂中的问题, 通过倾听学生, 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 捕捉学生情感变化的节点, 及时参与、调整, 并作出决策, 消除课堂中的隔阂, 使消极变为积极, 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使体育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在体育教学中, 李宝强既致力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又努力打造和谐愉悦的体育课堂,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他认为,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 教师才能教得舒心, 学生才能学得惬意。为此, 李宝强努力探索, 深入研究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 李宝强经常给学生讲述从小坚持体育锻炼的好处 (既可以强身健体, 又可以为国增光) , 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和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情感。再如,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利用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 发挥指导、帮助的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不怕吃苦的精神, 以及为取得良好成绩而努力拼搏的决心。

在多年体育教学的探索实践中, 李宝强还认识到,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培养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 是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形成的重要保证。

无论体育教学还是体育锻炼, 不良的情绪轻则影响动作完成, 重则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李宝强认识到, 教师一定要耐心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合理化解, 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 并对其引导和鼓励, 使他们全神贯注、充满信心地去完成动作。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李宝强确保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 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情境, 发挥其想象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他们在大胆的探究与创新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关心学生、体贴学生, 特别是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协调能力较弱的学生, 更要多鼓励、多示范。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李宝强总能做到在上课之前调适情绪, 教学中给学生呈现乐观、阳光的教师形象, 并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李宝强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优美、整洁的活动场地,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使他们心情愉悦, 从而激发他们锻炼与探索的欲望。准确与流畅的示范动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自然能引导学生争相效仿。如, 在健美操、韵律操等教学过程中, 李宝强在示范动作时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健康美、动态美、节奏美, 让学生们感受无穷的生命律动, 通过富有激情与动感的演示和示范,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恰如其分的讲解对学生正确动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李宝强时常有意识地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 并对动作要领进行恰当的分解, 让学生在倾听中感悟体育的内涵。李宝强还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喜好, 介绍一些健身、健美的知识, 在此过程中, 语调亲切、动听, 语言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李宝强还十分注重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感受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力、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差异, 李宝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 做到既让学生得到锻炼, 又不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学生取得成绩时, 李宝强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 而当学生动作不到位或不成功时, 他又和颜悦色地指出问题所在, 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生命飞翔的羽翼作文 篇5

爱,友爱,父爱,母爱,诸如此类……也许千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忘了爱,只记得有你争我夺。?

忘了有多久没有听到爱,对我说爱的故事,我回忆了很久,我开始慌了,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爱之神哭着告诉我,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现实根本不是如此。也许你不会懂,从你说爱已洒遍人间的每个角落以后,我的天空星星闪烁。我愿变成童话里的爱天使,张开双臂,变成翅膀,你要相信,相信我会将爱传遍天下。

不要以为现在为时尚早,不要以为有爱就不必在意时间的早晚。人生有多少生离死别?它来临之前,风平浪静。可它更像一场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狂卷后的天空,已是昏暗无光,那一份悲伤,那一份愁绪。

生命以羽翼为飞翔,羽翼以爱为前提。或许人们已忘却了爱,不然为什么对街头乞讨的人熟视无睹,甚至故意逃避?

上一篇:财务风险成因下一篇:非上市结构化投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