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2024-08-04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精选9篇)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篇1

一、中国林业发展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对农业耕地和林木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进一步过度采伐森林和毁林种粮,使陆地乔灌植被群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题。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和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现代林业、满足现代需求已迫在眉睫。

但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仍存在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分布不均,林地生产技术水平低,森林资源供给不足,林地违规占用、毁林开荒现象严重,营造林难度大,林业相关管理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想实现林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目标,需要资金、技术、法制规范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投融资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我国林业投融资现状

(一)林业资金来源和资金到位情况

我国政府目前投资于林业的资金主要包括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主要一下三部分组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长期国债资金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2013年,国家预算资金投入1726.34亿元,占当年到位资金的46.27%,自筹资金1316.37亿元,占当年林业资金来源的35.28%;2014年,国家预算资金投入1727.95亿元,占当年到位资金的40.51%,自筹资金1676.51亿元,占当年林业资金来源的39.30%。国家投资是资金来源的主体,其次,自筹资金也占用较大比重。

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林业建设新增到位资金3730.87亿元。与2012年相比,新到位资金增长了13.02%。2014年,全国实际到位各类林业建设资金4265.47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2.25%。由此可见,全国林业新增到位资金呈递增态势。

(二)林业投资情况

我国林业投资持续增加,主要投向生态修复和民生改善。2014年,林业投资实际完成4325.51亿元。按地区不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273.60亿元、736.31亿元、1984.19亿元和316.07亿元,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所占比重依次为29.44%、17.02%、45.87%和7.31%。按建设内容不同,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投资为1947.97亿元,用于林木种苗、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支撑与保障的投资为232.74亿元,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为1620.03亿元,用于林业民生工程的资金为153.24亿元,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所占比重依次为45.03%、5.38%、37.45%、3.54%。

三、林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过渡依赖国家投资

从表3-1可以看出,2014年林业建设资金中40.51%的资金来自国家预算资金,而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的总量只有20%左右。在2013年表现的更为突出,国家预算资金占当年到位资金百分比高达46.27%。由此可见,国家预算投资是我国林业投资的主体,政府收入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的发展,国家预算赤字会严重制约林业的发展。过渡依赖国家投资,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弱,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保障机制,加大了林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市场对林业发展的作用受限且发展不平衡

我国林业资本市场是主要包括林业证券市场(主要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信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发展不健全。由于公司法对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都有严格的限制,一般的林业企业不具备发行资格,发行股票和公司债融资难度较大,导致国债占比极高。

2.融资贷款难度大。林业发展的特质是是弱制性,木材生长周期长,易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滥砍滥伐、过渡开采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加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导致林业抗灾能力欠佳,因此林业发展风险较大。借款人的组织规模小,透明的低,很多林业企业无法提供合格的抵押品,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基于以上原因,多数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给林业企业。因此林业贷款以政策性贴息贷款为主,商业性贷款所占比例非常小。

3.林业保险发展不健全。林业风险大,投资在生产领域运行数十年后,才能实现资金形态的转化,从而获得森林资源再生产所需资金。较长的投资周期使得林业投资几乎涉及了包括建设风险、经营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在内的所有经济风险。森林保险责任大,很多保险公司拒绝对林业开展保险业务,发展较为被动;其次,林业保险只对森林火灾进行承保,承保险种单一。

(三)林业投资效率较低

首先,我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技术创新不足;其次,资金缺口大,虽然总投入量逐年增加,但投入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再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制约机制造成经营者缺乏从事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滋生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寻租活动,诱导相关主管机构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牟取私人利益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林业投资效率低下。

(四)林场主投资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林场主需要承担大量的税负和风险,非公有制林业主体融资贷款难;另一方面,林场主林地使用权受限,林地流转不自由,产权问题模糊。导致私有林业主不会有长期经营的思想,也不会考虑土地改良这类基本经营措施。

(五)有关林业投融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投资者、经营者的义务和权益,对资金来源、归集、使用、管理、收益、分配等问题几乎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7]。投融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制度改革滞后于林业发展,各项政策和激励措施不配套,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改革和完善林业投融资的对策

(一)加快林业金融市场发展,缩减资金缺口

林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单一的国家预算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金融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拓展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资金量。

1.建立林业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发行成本低,可以筹集到较长使用周期的资金,适合林业发展的特质。因此,国家应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发行债券。

2.建立林业股票市场。林业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获取大量资金,拓宽企业规模。我们目前上市的林业企业规模较小,仅限于几家国有企业,一般企业不具备上市资格。可以通过兼并、合营、资产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林业企业,提高企业质量,从而获取上市资格。

3.建立林业小额信贷制度,为林业中小企业和林农提供信贷服务。小额信贷是指在特定的低收入者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按照商业化经营原则,根据项目组成联保小组,主要提供小额、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以不需要担保和抵押的、分期偿还的方式为符合一定贫困标准的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提供的信贷服务(附加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通过这种制度,减轻了林农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贷款者之间可以一同贷款,相互担保,但在实施该政策的同时应注意风险控制。

4.完善林业信用担保体系,防范和分散贷款风险。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担保机构进行林业融资担保,制定一套适合当前实际的林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范林业担保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林业融资担保机构可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分散担保风险。

(二)科学设计林业产权制度,提高林场主营林造林积极性

我国林业按产权可分为国有林、集体林和私有林,但其产权均不明晰。国有林和集体林融资贷款相对容易,为了大力发展私有林,调动全体国民的积极性,使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流向林业,我国应该通过相关政策规范林权的市场化转让,延长林权的使用期限。依托现有林业服务中心,逐步建成公开的林权交易市场,实行公平、公正的市场化交易。并通过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尽可能使双方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林场主营林造林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机制,治理林业腐败

权利的集中易滋生腐败,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寻租问题,应该从分散林业主管部门的权利入手,一项工程的不同阶段分不同部门主管,可以有效的减少寻租机会,形成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有关奖惩机制,加大对官员腐败的排查力度和惩罚力度,同时对收益良好的生态型工程给予更多的奖励。

(四)建立林业保险保障体系

林业保险的发展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林业本身风险较大,存在巨大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供给严重不足。面对这种状况,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针对林农,由于有些林农文化素质不高,首先应该普及森林保险知识,广泛宣传保险政策,提高林农投保的主动性。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对林农的投保资金施行按投保比例补偿的办法提高林农的投保积极性。

针对森林保险公司,政府应该利用财政资金对林业保险进行财政补贴,对林业保险实施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适当地降低税率等,增强保险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其承保的积极性。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林业投资持续增加,林业产业逐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在法制和政策方面均有所创新,但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通过积极有力的措施改进和完善林业,从而更好的发挥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林业产业的投融资方面入手,对林业林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林业,投资,融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建平.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5(2)10.

[2]田晓红,刘淑花.林业投融资创新途径探析[J].林业经济2010(3).

[3]侯元兆.当前中国林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2(3).

[4]王禹.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08(1).

[5]马金萍,杨英,于宁.关于完善我国林业信贷政策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6]于丽红,兰庆高.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林权抵押贷款实践为例[J].农村经济2012年(11).

[7]袁愈樵.林业投融资对策初探[J].绿色财会2014(9).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篇2

文号:发文单位:

颁布日期:1970-01-01执行日期:1970-01-0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相关问题的通知根据《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谅解备忘录》的规定,现就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资格认可的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证券公司向机构监管部提交证明其符合《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规定的发行短期融资券基本条件的材料,包括:

(一)公司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基本情况,包括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目的、偿还安排、资金用途、最近三个月公司净资本情况等内容;

(二)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情况、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监管的通知》情况、以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未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并承担相关责任的承诺;

(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的说明,包括自有资金运用与代理客户管理资产业务的分离管理情况,中后台的建设及其对前台运作风险的控制情况、公司合规经营的承诺;

(四)公司采用有关规则对资产负债的估值情况;

(五)公司对股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情况;

(六)取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资格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七)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披露情况公告的复印件。

二、机构监管部按照《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对证券公司提交材料进行核查,向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出具认可函件。

三、在《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年中,经中国证券业协会评审通过的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规范发展类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时可以不聘请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资信评级。

四、各证券公司应遵守《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工作,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监管部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一、前言

小微企业,是指按照不同行业标准划分的,营业收入在规定数额以下,或者从业人员在规定数量以下的,满足《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的规定的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可以细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微型企业中包括个体工商户。根据国家行政工商管理总局2015年4月发布的《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新登记,新登记注册企业保持增长态势,个体工商户快速增长。截止到2015年4月底,我国个体工商户5139.8万户,比上月底增长0.8%,资金数额3.2万亿元,增长1.9%。新增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快速增长,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相较往年数据,小微企业数量仍在不断地增长,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小微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除了人工成本上升、高税负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等之外,融资难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小微企业升级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规模特点及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问题,使其抵制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很多种,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分类方式来看,直接融资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等等,间接融资有银行贷款、民间资金借贷、项目融资贷款、融资租赁等等。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合计214132亿元,占其贷款总余额的30%左右。其中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贷款余额。由于其没有公布往年贷给小微企业的具体金额数量,所以无从比较。但据各种信息披露来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较往年还是有所改善的。究其原因,一是小微企业对口的金融机构开始兴起,可以较为专业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信贷支持;二是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反映了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发展的不断加快;三是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创新加快;四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使得小微企业更易在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融资;五是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扩大,服务小微企业作用显著增强。虽然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稍微有所改善,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得不到方便快捷的融资,融资难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原因除了小微企业本身较弱的信用机制等内部原因之外,还在于国家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规模歧视等外部原因。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企业自身来说,一是行业竞争加剧,小微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生产经营收入不稳定;二是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三是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较大,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资产和合适的担保人;四是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破产率相对较高,使得银行贷款面临的风险较大。五是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国家法定同期贷款利率相比普遍较高。

从金融机构来说,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与小微企业对口的金融机构不健全,而且数量较少。从国家政策来说,各地区应针对性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合法监管的范围内发展多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创新型小微企业的融资。

四、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相关对策建议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小微企业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微企业,成本高、风险大,需要扶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这一难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小微企业应注意完善企业自身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和风险防范措施。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这不仅是为了便于从银行等信贷机构获得融资资金,更是企业本身扩大经营、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以及提升企业价值的必要条件。

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提供适当的帮助和金融支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支持和帮助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高新行业,或者是经营规范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可以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进行指导,或者由地方政府出台设立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基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第三,继续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在合理控制不良贷款率的情况下,国家应进一步出台政策,把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作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经营业务的重要业务,确保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第四,开阔融资思路和渠道。在银行流动性较为紧张的时期,小微企业可以扩宽融资渠道,与更多的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例如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小微微企业,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洋.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郭雅.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建议[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林佳贤.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4]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张晓薇.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林业融资问题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4

关键词:林业融资,制度障碍,融资渠道

我国已经全面启动林业生态环境跨越式发展战略, 所需的林业资金非常巨大, 资金匮乏和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林农和林业企业从事林业生产的“瓶颈”。因此, 林业融资问题近年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本文以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依据, 检索收集了1989—2008年间发表的林业融资问题140篇期刊论文、28篇硕士论文和9篇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 对林业融资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林业融资存在问题、林业融资难原因及完善林业融资渠道等介绍林业融资的主要进展情况, 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以期为后续研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供一份参考。

一、林业融资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更应寻求金融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以提升林业生产效率, 促进林业经济增长。张彩虹等学者从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视角出发对林业投融资的重要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林业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高效益。森林资源恢复、扩大的速度和规模, 与投入培育资源的资金总量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 (李开平, 1988) 。田宝强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相关因素分析法对中国林业系统35年 (1958—1992年) 的营林产值和30年 (1956—1985年) 的森工产值与资金投人要素的相关程度予以测度, 经过计算得知, 中国林业系统35年营林产值与资金投人的相关系数为0.629, 而30年间森工产值与资金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774 (田宝强, 1995) 。建国以来我国商品林投资总量不足, 投入的基本结构不合理, 投入的利用效率不高 (刘东生、王月华, 2001) 。资金投人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的第一启动力 (魏远竹, 2000) 。

林业投入是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姚顺波等学者对社会资金加大对林业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指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离不开林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即林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机结合。截止到2002年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达8.7万亿元, 这么一笔巨大的资金, 只要有百分之一能流向非公有制林业, 我国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尹玉颦等引入埃奇渥斯盒状图来研究我国林业的生产资源配置状况, 指出我国过去一直以大量占用土地, 而资本投入相对较少的粗放式、掠夺式经营为主。分析得出我国的林业生产中就存在资本和土地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 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二、林业融资现状

我国林业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入、专项贷款、林业自筹资金以及外资投入等方式, 其中国家财政投入占据主导地位 (张学勇, 2007)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过分依赖中央投资, 地方资金落实困难。李周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中, 将现阶段筹集和利用林业资金的状况概括为三难:①林业部门吸引资金难;②林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收敛于新的生产始点难;③林业资金形成有效投资难。他认为, 林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是林业资金不足;二是资金利用率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的投入, 但林业投入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显著差距, 远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客观需要 (陈玲芳等, 2005) 。

三、林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 制度环境因素成为林业融资难的重要障碍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我国林业投资激励不足进行了研究。认为现今诸多体制性因素仍然是林业外部融资障碍, 它使林业的发展基本上被限制在自我融资的狭小范围内, 发展潜力和速度都受到制约。受当前林业制度制约, 多元化的投资保障机制难以形成, 林业投资的动力相对不足, 从而社会各投资主体在林业方面的投资较少。田明华指出制度创新对推进商品林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进行必要的制度变革, 减少商品林建设的社会成本, 或者降低投资商品林经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提高商品林投资的回报率, 就会增加该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张大红等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林业投入问题的焦点已不是投入的数量问题, 而是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投入机制的问题。张彩虹在其《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 投资的多少与政府政策及规划的作用是不同的, 即对林业投资总量的研究也应是一种社会制度的研究”。

1.林业融资面临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学者把林业融资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林业产权制度。中国林业的发展已受到资源、资金和技术的严重制约,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不合理的林业产权安排, 难以形成激励相容的林业投资机制, 使私人、林业部门内部及地方政府的林业投资无法跟进, 造成林业投资渠道的不畅。国家应逐渐退出具有竞争性的林业投资项目, 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放到大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和基础性建设项目上, 竞争性项目应由企业或林户等市场主体来承担和完成。市场化的林业投资体制还未真正形成, 需要国家在投资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扶持 (将海、张卫道, 2001) 。林地使用权不稳定。个体林农获得的林地使用权不完整, 林地流转不自由, 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干预过多 (李浪, 2005) 。

二是限额采伐制度。国家对林业实行限额采伐制度, 严重限制了非公有制林业企业主体的灵活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投资回收及效益, 从而影响银行对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贷款。另一方面, 现行国家信贷政策主要是面向国有大型建设项目进行投资, 对弱质的林业产业扶持不多, 即使有少量信贷, 但资金信贷周期偏短, 利率偏高, 不利于解决非公有制林业的资金不足问题 (冯国明, 2004) 。现有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混淆了个体林农经营林业和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目标和价值选择, 国家将非公有制林业视为国有森林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侵犯了经营主体的财产权。

三是林业税费负担。林农负担是指对林农 (包括集体林场经营者和林业专业户) 从事林业生产活动所获取收入的扣除。目前我国林业税费种类繁多, 负担重, 林业税费负担一般达到50%左右, 影响了林农的投资积极性。对林农收入的扣除, 意味着林农收益的转移或减少, 对林农脱贫致富, 激励林农对林业进行投资有极大影响,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林业在该区域的可持续性 (肖平、张敏新, 1998) 。单纯地降低或取消林业税费并不意味着税费改革的效应必然地指向林业生产者。从其短期效应看, 要考察当前所减少的税费是否为林农所得;从长期效应看, 要讨论林农以及其他投资者是否能表现出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事业更高的热情 (郑宇、肖平, 2007) 。通常情况下, 林业生产单位处于受制地位, 不享有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力。这时候的林业生产者实际上沦为国家税费政策的受害者, 林业税费政策成了权力“剥削”的法律工具, 背离了其促进林业发展的宗旨 (孙晓梅、孔凡斌, 2002) 。

2.林业融资制度障碍根源在于政府失灵。

很多学者把林业投融资的制度障碍归结政府失灵。政府失效是一种客观存在, 政府失效是指政府活动过程中的低效性和活动结果的非理想性, 也可以说是政府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对市场运行的调节作用失灵或产生负面影响, 政府不仅控制了林业的宏观决策权, 还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林业的微观决策权, 阻碍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林业的“两危”状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刘晓光, 2005) 。从林业的角度,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① 政府干预市场、弥补市场缺陷的措施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副作用。② 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些政策手段之间存在相互牵制、作用相向的关系, 难以有效实现预期效果。③政府在纠正市场分配不平等时, 其自身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发挥着产生新的分配不平等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政府权力和特权的行使上 (刘晓光等, 2005) 。研究林业资金问题, 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转变, 由林业的自我设计观上升为林业的社会设计观;要根据现实的经济环境, 探寻能够实行的优惠政策和办法;要将研究的重点, 从资金筹集转移到资金运行机制上 (李周, 1987) 。

(二) 市场机制缺失

林业投资周期一般较长, 资金转换慢, 林业主管部门却一直没有培育起规范的林业要素交易市场, 特别是中幼林及承包林地的经营权有偿转让市场, 使林业投资的流动性受到极大限制, 降低了林业投资的吸引力, 将许多短期投资排斥在林业投资之外 (秦涛等, 2004) 。

(三) 林业生产特点弱化林业投资的动力

1.林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

生态林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这些产品从森林郁闭成林起就持续不断提供。但生态林业产品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导致产品交换过程中的“市场失灵”, 阻断了生态林业生产中的资金循环链。此外, 生态林业产品所具有的明显外部正效益从技术角度来讲难以通过货币计量, 使整个生态林业生产成本补偿出现困难 (陈晓倩, 2002) 。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尚未形成, 难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生产成本的弥补和资金的循环。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生态林业的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 (陈玲芳等, 2005) 。

2.林业生产的弱质性。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林业投资周期相对较长, 投资风险性大, 投资效益偏低, 投资缺乏有效回报。随着速生丰产林推广种植及林业经营向集约化转变, 一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林业风险随着林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生改变。简盖元 (2007) 通过建立一个AHP风险分析模型, 研究商品林业的投资风险, 并通过商品林业与电子工业的AHP比较分析, 认为现在林业已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高风险行业, 当今, 商品林业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自然风险较高。

四、完善林业融资渠道的思考

(一) 强化政府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资

基于林业产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及林业生产弱质性的思考, 很多学者提出应建立一个适应公共财政框架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政府对林业的投入范围主要对生态林投入及对商品林经营进行扶持, 具体应包括资金投入和制度投入。

1.政府强化对生态林业的投入。

林业既是一项事业 (如公益林的经营) 又是一项基础产业 (如商品林的经营) , 后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经营,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为主渠道的商品林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 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公益林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 (钟国昌, 2004) 。生态林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除了传统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生态林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思路外, 还要重视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森林“公共产品” 资产的市场循环途径, 如碳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交易 (陈晓倩、陈建成, 2002) 。

2.政府加强对林业的制度投入。

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就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 林业应受到政府的特殊关注和扶持, 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刘晓光, 2005) 。长期以来, 由于对林业投入的观念误区, 片面强调林业投入中的资金、人力、物力要素, 忽视法规、科技、信息、管理等软要素的投入, 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在我国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 加强林业软要素投入, 树立“大投入”的思想观念, 对于我国林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继锋、潘家坪, 2001) 。外部政策调整和机制转轨的核心是财政支持, 要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对林业支持的政策和机制问题 (陈根长, 2001) 。鉴于林木商品存在培育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等问题, 使其在市场融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家还需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扶持 (陈晓倩, 1999) 。

总体而言, 随着市场经济下财政理论研究的深入,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林业投入的研究展开, 特别是刘晓光在其博士论文《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投入保障研究》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现有的论述不仅指出了林业在公共财政中应占有重要位置, 应主要由公共财政投入, 而且对哪些内容投入, 如何投入, 其它类别的资金应如何保障等的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的理论推演与有关模型的定量描述。这为林业的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也为研究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投入保障提供了动因。

(二) 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

陈晓倩等学者从市场化角度人手, 认为从目前农民、大部分企业的积累水平看, 仅仅依靠自筹和政府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林业产业的发展主要应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依托生物资产进行融资,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 (林) 业经营组织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学者探索以银行信贷为突破口的几种融资方式以聚集商品林发展资金。认为商品林是社会性产业, 其经营的资金来源也应该是社会性的, 同时商品林的生长是长期的, 需要有长期的、不断的资金投入 (李开平, 1988) 。

1.银行信贷融资。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 信贷融资在林业外部融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有些地区, 甚至是唯一对中小企业有实质性影响的外部融资形式。因此很多学者从这一初始条件出发, 选取对林业相对重要的信贷融资形式进行研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了林权抵押贷款, 林权抵押贷款相关问题引起学者研究兴趣。林业资金保障只能通过“政府扶持、信贷资金支持、民间资金主导”的筹资方式来实现, 其中获取银行贷款支持无疑是最为现实的办法,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可以激活林业生产要素。通过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帮助农民落实抵押物, 从银行取得林权抵押贷款, 可有效解决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为林业发展、兴林富民获得资金保障 (韩国康、刘海英、徐曙娟, 2006) 。

蒋海等学者对林业信贷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指出林业信贷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贷款规模、期限不能适应林业生产的特点及需要。就目前而言, 林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 可是, 我国的银行体制正逐渐向商业银行转轨, 经营目标转向了按“三性”原则 (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 管理的利润最大化, 林业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 数额愈来愈少 (蒋海、颜文希, 1999) 。虽然林权抵押贷款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贷款的主要对象仍是林业企业、经营大户, 弱势群体贷款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李红林, 2002) 。二是贷款年限短。特别是速生丰产林、经济林、中幼林抚育等项目处于建设期时, 贷款期限已到。三是贷款落实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林业的特点所限, 其竞争能力往往处于弱势, 争取贷款过程中存在融资成本高, 负担较重, 林权证担保贷款手续比较繁锁等问题。四是兑现贴息难。贴息资金被地方财政截留挪用, 不能及时兑现或完全不能兑现贴息资金, 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不利。五是担保机制及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近年来各地在担保机制的建立方面做了尝试, 但各担保单位的资金总量偏少, 与中小额融资的需求相比, 担保实力明显不足 (李建明, 2004) 。

陈玲芳等学者从林业生产特点、林权制度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解释林业获取信贷资金难的因素。林农小额贷款不仅存在一般的小额贷款的单位成本高、现金流难以跟踪问题, 还存在营林活动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 (俞小平、聂影, 2007) 。李剑平认为当前广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法律依据不充分, 林权制度改革还没有真正到位, 给林权抵押货款操作带来困难, 林权流转的社会服务化体系欠缺, 监管力度不够, 不能适应扩大林权抵押贷款的需要。林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林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 林业争取信贷额度的外生交易费用和贷款逆向选择的内生交易费用也随之而来。要解决林业融资难, 必须首先解决林业投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依靠自由市场机制, 寻求适合林业的融资体制, 进行融资创新。通过融资创新, 提供一种新的产品或交易方式来减少内生交易费用, 降低融资成本 (陈玲芳, 2005) 。

2.其它融资思路。

我国学者还探索在信贷融资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以解决林业融资难的问题, 归纳起来有林业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项目融资、利用外资、信托投资等方式。林业资产证券化为商品林的投融资渠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刘国成、陈志宏, 2007) , 当前林业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大量优质的投资项目为ABS融资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已经具备, 林业建设项目具有适合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ABS融资方式无疑将会给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成为林业融资方式的一种现实选择 (薛艳, 2006) 。与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相比, 林业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具有优势 (周孝坤, 2006) 。张兰、张彩虹等提出项目融资是解决商品林融资问题的有效渠道。运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商品林项目筹融资时, 不仅需要承担项目融资方式的一般风险, 而且需要面对该类项目的特有风险。利用BOT方式需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政府或有关部门应以提供备用贷款的承诺支持项目融资, 适当延长项目使用期限, 签订项目产品的购销协议, 保证项目回报来源, 注意保险问题, 降下项目风险 (陈新, 1996) 。于海涛提出设立“营林投资基金”, 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募集社会公众的资金, 将募集上来的资金用于营林生产。外商投资造林业, 绝大多数是为制浆造纸获取原料林, 建设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是我国商品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投资有限、国内市场融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能有效地缓解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口。保持同国际金融组织良好的协作关系, 争取更多援助性林业贷款 (王小军、陈晓倩, 2002) 。张桦 (2004) 以信托为基础的非公有制商品林信托投资运行机制进行思考, 为现实中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资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提供一种框架思路。

五、简要评述与未来研究方向

1.长期以来林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 林业融资难问题在理论界早已形成一致的看法。现有的文献引入不确定性、非对称信息、交易成本等新的理论成果用于解释融资难的问题和设计林业融资机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 后续的研究应注重理论创新, 以指导林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并使之在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2.已有的研究文献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或者是对一些新颖融资方式的简单借鉴, 还有一些停留在“创意”的层面, 体现出研究系统性不强、对策多于问题的特点, 而且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缺乏逻辑严密的理论论证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内容 (陶宝山, 2007) 。因此, 运用规范与实证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林业融资问题任重而道远。

3.从体制与政策的视角运用制度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融资问题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但是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定性探讨, 缺乏定量分析。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篇5

1.1 资源的发展区域很宽

目前林业资源的变化趋势, 规模在逐渐扩大, 并且一年的增长率也逐渐增大。生产的总量远大于使用总量。其总的趋势对整个林业来说是有利的, 扭转了之前资源短缺的状态。林业资源是整个林业发展的基础。从进入市场之后, 这类工业影响较大, 相互之间的竞争方式的主要是相应的产品, 这种产品的主要来源就是林业。

1.2 有非常多的竹类

在全球的林业中, 中国的竹子的种类及数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的竹子使用时间也是最长的, 中国竹类生产是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不管是成品还是资源或者是种类与总的收益, 中国的地位都是位居前列, 这里面最重要的出口类产品就是竹笋等。

1.3 产量不高, 品质不高

我国林业总的资源不是很多, 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存储量特别的少, 并且分布不合理、低品质、结构没有顺序、控制力低、质量差等等。就是因为这种生长方式, 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森林的实际作用以及资源供应的基本能力。由于资源总量与品质不是很好, 所以造成了供应活动没有办法正常运行, 大部分都是低品质的木材, 这个时候高品质的木材价格越来越高。从而对相应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阻碍, 建设单位也没有办法正常运作。

1.4 没有认真的开展人造板行业

在中国, 对木材进行加工, 特别是人造板通常会碰到以下几种现象, 面积小,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装置不方便, 科技也比较落后, 品质低下等问题。除了这些之外,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的无序生产, 原材料价格过高等问题, 造成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与国际现代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 常见的培育资源的方法

2.1 假如要进行合理的产品提供, 推动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根据以下的方式进行工作: (1) 植苗培育更新法; (2) 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 (3) 封山进行林地培育,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 大力的发展培育工作, 使用植苗等新型技术对其进行培育, 就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2.2 对土地进行平整工作, 进行树种的种植。在经过整地之后就可以改善土地的特征, 去除其表面的杂物。进行种植前, 尽量的加大光照, 这个时候还可以改善地形的大小。同一时间也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减少了侵蚀, 并且就造林来说, 也是一种有效的种植方法。

2.2.1 进行有效的清理工作。也就是在翻垦之前, 对其地表进行杂物的清理。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总体、块状、带状。进行清理可以采用割除、火烧与化学药剂三种方式。就第一种清理方式来说, 可以手工进行, 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设备。清理完成之后, 将杂物集中堆放, 进行火烧等步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药剂等方式进行清理。

2.2.2 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 关于营林措施

3.1 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 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此措施不需要育苗步骤。比较的适合在大范围中开展活动。不过它对于立地性的规定很严苛, 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 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 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3.2 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 (干、枝、根等) 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有效的减少育苗成本与时间, 造林的方式简便, 操作易上手, 成活度比较高, 幼树在初步生长的时候比较快, 并且遗传与对其母本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 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3 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 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 (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

3.4 结合当地的特征进行树种的挑选

就现代生态的原理来说, 进行造林必须结合当地的状态与树种的要求, 做到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树种, 对其种植方式进行有序的调整, 将树种与套种进行合理混交。有效的提升阔叶林的种植面积的百分比, 不仅加速提升土壤适应能力与提高林业的质量。阔叶林的落叶对土壤进行了保湿的作用, 在腐烂之后也提升了肥沃程度, 土壤吸收养分的能力得到提高, 产量随之加大。而且对整个林区的林貌也大大的改观, 保障了生态多样性与其观赏程度, 同时也加大了林业管理, 就水土流失、水源质量、气候变化都有大大的改观。

3.5 挑选最适合的种植时段

就种植的时段来说, 大多有应该选择在春季, 这几年来, 由于一些地区的树种都不同, 引进树种与进行推广都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这个时候营林也会比较早, 就比如两广地段大多是选择在每年年末至下面的2月左右, 再怎么晚也是在三月左右, 这样林木的成活性会比较高。冬季末尾到初春这段时间, 因为气温不高, 水分流失的情况特别严重, 这个时候的植被都处于休息状态, 种植过程水分不会流失太多, 成活性相对来说高一点, 并且, 根系植被活动比较早, 在进行营林作业后, 最开始生长的是根部, 然后是树根, 同时其抗旱的能力也比较强, 每年产量对于春天都高出了五分之一左右。冬季营林时间长, 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与确保其树种的品质都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就冬季气温较低的地段, 春种是最主要的。种植时最适合的就是阴雨季节, 假如土壤水分过少, 或者是暴雨持续时间长对种植来说都是不利的。

3.6 关于造林种植措施

通常是使用穴种措施。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 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 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 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 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 根系顺向水平舒展, 苗梢向山下 (不反山) 。要适当洚浅, 抑制根劲萌蘖, 扩大生根部位, 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 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4 结束语

就林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来说, 所有劳动者都必须对整地与选种有个全面的了解, 熟练的把握时间, 深入的了解抚育与森林防火等之后, 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推动林业的进程, 使之林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DIP融资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篇6

(一) DIP模式与DIP融资制度

DIP (Debtor in Possession) 意为占有中的债务人, 是美国法中的重整人选任模式, DIP模式是指在重整程序中, 无需法院指定破产管理人, 而由债务人继续经营重整公司, 掌握控制权。由美国破产法第11章可知, 美国的重整程序是以债务人自我重整为原则, 以任命破产受托人为例外。这与中国破产法规定不同, 中国的重整程序是以法院任命管理人为原则, 债务人自我重整为例外。

由于重整融资一般是由占有中的债务人 (Debtor in Possession) 所发起, 因此该种融资制度就被简称为DIP融资制度。DIP融资是一种为处于财务困境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公司提供的特殊融资制度, 是指启动重整程序后, 经债务人申请和法院批准, 债务人从公司外部得到独立于公司现有资产之外的资金的融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DIP融资方式中, 公司自有的资产及经营收益并不包含在内, 例如担保物变卖所得资金仅等同于原担保物的地位担保原债权, 不能作为该债权人对重整中的公司提供的融资, 该债权人也不能享受融资人所享有的各种待遇。

(二) 融资优先权

公司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申请重整, 未来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而投资者给该公司提供资金的目的是为了获利, 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优惠条件, 重整中的公司是难以吸引投资者为其注资的。例如公司向投资者允诺高额利息, 但由于经营前景尚不明确, 仍然存在较大风险。在这一点上, 美国破产法第364条值得我们借鉴, 该条款通过设立融资优先权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保障的融资方式。

依据第364条的规定, 无需法院授权, 债务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优先于普通债权或者相当于管理费用地位的优先清偿权;假如债务人按照上述方式未能融到资金, 那么法院可召开听证会, 授权债务人为投资者提供优于管理费用的受偿地位, 或者为其设定担保;假如债务人依然未能融到资金, 法院可召开听证会, 授权债务人为投资者在已设定担保的财产上再次设定担保, 并享有优先受偿权, 这种担保又被称为超级担保。

融资优先权可谓是DIP融资制度的一大特色, 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借鉴了DIP融资制度来完善本国的重整融资制度, 中国的《破产法》于2006年修订时也首次引入了该模式, 但是条文中没有详细的操作指导, 仅有原则性规范, 即第75条第2款:“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为继续营业而借款的, 可以为该借款设定担保。”由该条款可看出中国法律也允许给予融资者一定程度的优先权, 那么中国是否亦允许在已设担保的财产上再次设定担保呢?中国《物权法》第199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 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可见法律肯定了重复抵押的存在, 第194条“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 但抵押权的变更, 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 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即法律允许抵押权人协议变更抵押顺位, 通过这两个条款可分析出在一定情况下, 中国承认超级担保的合法性。

二、常用融资方式

重整融资有许多方式, 以适应重整公司和投资者的不同状况, 最常用的为以下三种:

(一) 重整借款

公司可通过借款来获取资金, 但一般需要提供给贷款人比同期银行利率更高的利率或者为贷款人设定担保等条件, 借款的来源可分为重整公司股东、原债权人、其他投资者三种。

1. 重整公司的股东。

通常面临破产重整的公司大部分所负债务均来自公司外部, 如果最后进行破产清算, 股东基本上得不到任何清偿。若进行重整, 股东则极有可能从重整之后的公司中得益, 且无论重整公司从何处获取资金, 股东都可以按其持有的股权获得利益, 所以股东们更倾向于“搭便车”, 即希望由他人来出资, 自己坐等分红。即使股东愿意出资, 但公司通常并不仅向股东提出融资请求, 还会从其他渠道获取资金, 那么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份额就会因外来资金的注入而被稀释。

由此可知, 除非重整企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且股东有足够大量的资金投入来维持自己原有的股权份额, 股东才有动力再次出资, 否则想要获得股东的再投资非常困难。

2. 重整公司的前债权人。

重整公司的前债权人与债务人本就有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是否提供借款给公司关系到新旧两个债权。根据前文可知贷款者能够享受高额利息和担保权的待遇, 如果前债权人是普通债权人, 且不再提供借款, 那么其他提供借款的人就能因此而在未设定担保的财产上设定担保, 则重整能够用于清偿普通债权的财产就会减少, 前债权人的受偿率随之降低。如果前债权人是担保债权人且不提供借款, 当重整公司已无或少有可设定担保的财产时, 重整公司就会在前债权人的担保物上为提供借款的新债权人再次设定担保, 且使其享有优先受偿权, 前债权人的债权会受到严重侵害。但是如果前债权人愿意提供借款, 则由于新债权享有高额利息和担保权的优先受偿, 可获得增值利益, 等于间接提高了原债权的清偿比例。

因此, 只要重整公司能够提供丰厚的融资条件, 获取前债权人的资金相对容易。

3. 其他投资者。

其他投资者与重整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之所以愿意投资, 通常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重整成功的可能性很值得冒险一试;二是企业重整成功后所带来的投资利益不仅仅指表现在金钱上, 通常投资者还会获得一系列无形资产, 如获得壳资源、重整企业的信息和销售等渠道等。但是和重整公司无关的其他投资者借款给重整公司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所以该类投资者要求的融资条件也更加苛刻。

(二) 重整资产转让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1. 转让资产。

转让资产是指将公司拥有的部分资产出售来获取资金。相比重整借款这一方式而言, 转让已有资产不会产生新的债务, 要求也没有借款那么高, 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重整公司的现有资产包括已设定担保的资产和未设定担保的资产。已设定担保的资产原则上是不允许转让的, 即使法院批准公司出售该担保资产, 也要采取有利于担保债权人利益的措施, 例如要求重整公司为债权人设定替代担保, 或者提前清偿债务。关于尚未设定担保的资产处分, 各国立法一般要求该行为应在重整公司的正常经营范围内, 且应当征得普通债权人的同意, 因为未设定担保的资产是普通债权人受偿的保障。

2. 转让营业。

转让营业主要是出售企业某一部分的经营业务, 连同相关财产、生产要素和法律关系等。如果公司的某个业务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因资金的缺乏而被迫停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也会加重企业的财务困境, 或者某个业务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对盈利贡献并不大, 在这两种情况下, 重整公司会考虑将该业务出售, 一方面可以获得资金, 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公司的经营范围来减轻运营压力。

(三) 资本结构调整

资本结构调整是直接融资, 主要包括债转股和非公开发行股票两种方式。和直接融资相比而言, 上文所述的重整借款、资产转让等间接融资方式时间较长, 且融资成本高。

1. 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普通债权人以其合法享有的对债务人的债权, 与债务人原出资人的股权进行置换, 原出资人将其股权置换给普通债权人时是无偿的 (或低价的) 。债转股的结果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债权人成为债务人的股东, 债务人的原出资人在股权转让范围内丧失股权。

债转股的实质就是两种财产权利的交换, 在这种模式中重整公司所支付的对价远小于清偿债务所需的资金量, 且不会产生新的债权和高额利息, 可以说是零成本融资, 大大提高了重整的成功率。但是股权的无偿或低价置换会损害原出资人的权益, 而债权人的债权一旦转为股权也有可能在重整失败时得到的清偿率远小于债转股之前的清偿率甚至为零, 也就是说债转股的融资方式要牺牲股东和债权人双方的利益为代价, 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 零成本的融资和债务的减少能够加快公司复兴, 实质上是有利于保障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的。

2. 非公开发行股票。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之所以不推荐采用公开发行的方式是由于公开发行的要求十分严格, 时间要很长, 费用也高, 对于重整中的公司而言不具备可操作性, 因此一般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 发行对象限定为部分特定的投资者。

以*ST夏新为例, 11月23日厦门中院批准了*ST夏新的重整计划, 公司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重整结束后, 该上市公司无具体经营业务, 也无相应的经营性资产与相应的负债。2010年初*ST夏新引入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开展资产重组工作, 通过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向*ST夏新注入优质资产。

由该例子可以看出, 中国上市公司重整融资是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之后进行, 即融资计划不包含在重整计划之内。那么重整程序和非公开发行股票极易演变成为一种重组方买壳上市的手段:面临重整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债务重组变成了一个没有债务负担的净壳, 之后重组方向该净壳注入全新的资产, 且该资产与重整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无关联, 则是否进行重整融资和这个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运营价值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 这与重整制度是为了使具有运营价值的公司复兴的立法目的相背离。

三、中国DIP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源自美国破产法的DIP融资制度具有许多优势, 因此中国新修订的《破产法》也引入了DIP融资制度, 但目前中国的相关规定较少, 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 新老担保债权人利益冲突

根据中国《破产法》第75条第2款:“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为继续营业而借款的, 可以为该借款设定担保。”重整企业为了鼓励新债权人出资, 往往为其提供更高级别的优先权, 这些高级别的优先权使得老担保债权人难以得到清偿。同时中国《破产法》第93条第4款规定重整计划终止执行的, 为重整计划的执行提供的担保继续有效。即一旦在重整过程中为融资而设定了担保, 就算该重整公司最后被迫清算, 这个新担保债权也是有效的。这两个条文都是对老担保债权人的权利做出限制, 对老担保债权人却没有规定保护措施。

重整公司由于外部资金的投入可能会起死回生甚至盈利, 那么老担保债权人不仅没有因新担保债权人的存在而受损害, 反而会获得比破产清算更高的清偿率。所以如果法院认定公司具有重整成功可能性, 对新担保债权人给予更高的保障也是理所当然, 但不能完全忽视对老担保债权人的保护, 应当尽量平衡双方利益。

因此建议中国借鉴美国破产法第364条确立贷款等级体系, 将贷款按照优先权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等级以防止债务人随意设定担保优先权, 只有在按照低等级优先权无法获得贷款时, 才可以经法院的同意给予贷款者更高级别的优先权。其次通过其他措施弥补老担保债权人的损失, 例如可将新的贷款首先用于归还融资前的旧贷款, 或者规定当重整企业在重整过程中实现盈利时, 该盈利优先用于老担保债权人的清偿。

(二) 非公开发行股票成为重组方买壳上市的手段

由上文可知, 重整程序之后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实质上极易演变成为重组方买壳上市的手段, 不仅违背重整程序的立法价值取向, 还会造成以下问题:

1. 容易引发股票定价纠纷。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价格不得低于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中则提道:“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 其发行股份价格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后, 提交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且经出席会议的社会公众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关联股东应当回避表决。”如果按照第44条的规定, 股票定价会偏低, 而如果按照《补充规定》, 股票价格会偏高, 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定价的就看非公开发行股票是不是重整融资。中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是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之后所进行的, 因此法院只能按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性质来判定适用《管理办法》第44条, 如此一来就侵害了股东们的利益。

非公开发行股票虽然在重整期间之外, 但是实质上是重整计划的目的, 上市公司进行重整就是为了优化自身吸收外部资金的能力, 所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和重整两者密不可分, 它是重整融资的一部分, 因此, 笔者认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应适用《补充规定》才符合其实质, 应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非公开发行股票与上市公司重整的关系。

2. 影响法院对重整计划可行性的判断。

以ST华源为例, 该公司主营医药, 2008年9月27日法院裁定其重整, 并于2008年12月批准了重整计划。之后作为重组方的华润公司开始华源着手业务重组。华润首先尝试注入地产资产, 但由于市场当时不认同地产该尝试没有取得成功, 其后又进行了漫长的注资试验之旅, 然而最终华润还是兵败华源重组, 直到2011年, 另一家公司名城地产购入华源70%的股权, 11月ST华源改名为大名城恢复上市。

ST华源重整案持续了三年之久, 股市投资者的资金也被其套牢三年。由于递交的重整计划是不包含融资计划的, 所以法院在批准华源的重整计划时无法判断公司的运营可行性。在美国, 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必须要纳入重整计划内, 因为法官判断重整计划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就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落实了重整融资问题, 而中国ST公司重整不包含融资计划的方式使得债务人有了拖延重整程序的机会, 只要重整计划获得批准, 公司就不再面临压力, 它可以慢慢地寻找重组方, 并进行一次次尝试, 整个过程并没有时间限制。

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将融资计划纳入重整计划之中, 法院在审批重整计划时应一并考虑融资计划的可行性。假如仅审批重整计划, 作为重整目的的融资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却处于未知, 那么只确定重整计划可行并无任何实际意义。另一方面, 若将融资纳入重整程序中, 等于明示重整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适用《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 也可以解决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纠纷。

四、结语

重整融资作为重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系到一个公司是否能够由濒临破产走向复兴。DIP融资制度作为世界通用的重整融资方式, 能够快速有效地为公司融到所需资金, 还能平衡各方利益, 因此中国目前应当更完备地借鉴DIP融资制度, 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冲, 于德双.处理不良债权的一种借鉴形式:DIP融资[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1) .

[2]王佐发.上市公司“重整融资”模式的检讨与改进路径[J].证券市场导报, 2010, (3) .

[3]王佐发.DIP融资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启示[J].海南金融, 2009, (3) .

[4]李明国.重整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张艳.重整融资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篇7

一、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和套利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一是企业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来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从而节省现金流支出;二是企业开出差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 可放大信用, 用更少的钱、更低的融资成本筹集更多资金;三是企业资金短缺时还可将收到的银行承兑票据申请贴现或者背书转让, 及时补充流动资金或支付货款。近两年银行承兑汇票使用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大量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和套利交易。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一, 将库存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取得的资金归还高息贷款。根据目前的贷款和票据贴现利率, 票据融资比中期贷款成本低。目前票据贴现月息在1.4‰左右, 而6个月期银行贷款月利率则约为4.05‰, 利用票据融资成本远低于直接贷款成本。

第二, 利用利率倒挂存在的套利空间获取套利收益。在这种方式下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 企业先进行短期定期存款, 再以存款作为保证金要求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对外进行支付, 持票者随时可以要求贴现, 贴现利息由开票企业承担。现在的半年期定期存款月息为1.65‰, 而票据的贴现月息在1.4‰左右, 6个月的利差为1.5‰。由于贴现息比银行存款利息低, 从而开票企业可以获取票据贴现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对于企业而言, 即便是全额保证金承兑, 也存在非常可观的套利空间;如果使用部分保证金承兑, 则套利空间更大;第二种方法, 企业将短期内即将到期的应收承兑汇票质押, 作为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对外支付, 应收承兑汇票到期后收回的资金存入银行计算存款利息, 待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用于兑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获取存款收益。

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套利交易会计处理

[例1]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借入一年期贷款100万元, 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32%。半年后甲企业将该贷款归还, 转而贴现库存的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票面金额为100万元, 月贴现率1.4‰, 半年期贷款利率为4.05%。

2009年4月1日

(1) 借入一年期贷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长期借款1000000

(2) 销售商品收到6个月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借:应收票据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5300

2009年10月1日

(3) 提前归还借款

借款利息=1000000×4.32%÷12×6=21600 (元)

借:长期借款1000000

财务费用21600

贷:银行存款1021600

(4) 贴现6个月后到期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应收票据1000000

贴现息=1000000×1.4‰×6=8400 (元)

借:财务费用8400

贷:银行存款8400

甲企业提前归还中长期贷款, 改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方式融资, 可以减少利息支出13200元 (21600-8400) 。

[例2]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存入6个月定期保证金100万元, 开出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当日甲企业购买乙企业产品一批, 货款854700元, 增值税额145300元, 使用当日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2009年7月1日, 乙企业因急需资金向银行提出贴现请求, 根据甲、乙双方企业的约定, 由甲企业支付贴现息。月贴现率1.4‰, 半年期定期月息1.65‰。

2009年4月1日

(1) 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 支付手续费

手续费=1000000×0.5‰=500 (元)

借:财务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2009年4月1日采购时

借:原材料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5300

贷:应付票据1000000

2009年7月1日乙企业贴现时

甲企业支付贴现息=1000000×3×1.4‰=4200 (元)

借:财务费用4200

贷:银行存款4200

2009年10月1日

(1) 借:应付票据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 保证金6个月定期存款利息=1000000×6×1.65‰=9900 (元)

借:银行存款99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9900

通过这样的套利交易, 甲企业不占用企业资金就可完成购货交易, 且还能从中获取套利收益5200元 (9900-4200-500) ;而对卖方而言, 乙企业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 (贴现息4200元完全由甲企业承担支付) 就取得全部货款100万元。因此, 这样的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利。

[例3]假定例2甲企业2009年3月31日在某银行存入6个月定期保证金100万元, 开出6个月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票面年利率4.8%, 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当日甲企业购买乙企业产品一批, 货款834188元, 增值税额141812元, 使用当日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2009年7月1日, 乙企业因急需资金向银行提出贴现请求, 根据甲、乙双方企业的约定, 由甲企业支付贴现息。月贴现率1.4‰, 半年期定期月息1.65‰。

2009年4月1日

(1) 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 支付手续费

手续费=1000000×0.5‰=500 (元)

借:财务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3) 2009年4月1日采购时

借:原材料8341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1812

贷:应付票据976000

(4) 2009年6月30日, 计息

利息=1000000×4.8%÷12×3=12000 (元)

借:财务费用12000

贷:应付票据12000

(5) 2009年7月1日乙企业贴现时

票据到期值=1000000× (1+4.8%÷12×6) =1024000 (元)

贴现息=1024000×3×1.4‰=4300.8 (元)

借:财务费用4300.8

贷:银行存款4300.8

(6) 2009年10月1日, 应付票据的归还

借:应付票据1000000

财务费用12000

贷:银行存款1012000

(7) 保证金6个月定期存款利息=1000000×6×1.65‰=9900 (元)

借:银行存款99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9900

这样, 甲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就没有套利收益, 融资成本=12000+500+4300.8-9900=6900.8 (元) 。

通过例3可以发现, 如果购货方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带息票据, 根据目前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和贴现率, 购货方将难有套利空间。

比较例2和例3, 只要保证金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于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和贴现息, 购货方就有套利收益;销售方既能不付任何代价及时收回货款, 又能和购货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银行基本是收取100%保证金,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既有收益, 风险又可控。这样的套利交易, 购买方、销售方和银行三方都可以从中获益。

[例4]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将三个月内即将到期的不带息应收银行承兑汇票100万元质押给银行, 质押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 甲企业与银行协议商定质押到期后的存款利率为月息1.2‰。以质押后取得的100万元作为保证金开出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

2009年4月1日

(1) 应收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 支付质押手续费

质押手续费=1000000×0.5‰=500 (元)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1000000

贷:短期借款1000000

借:财务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2) 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支付手续费=1000000×0.5‰=500 (元)

借:原材料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5300

贷:应付票据1000000

借:财务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3) 2009年7月1日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

借:短期借款1000000

贷:应收票据1000000

(4) 2009年10月1日

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

借:应付票据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三个月的利息收入=1000000×1.2‰×3=3600 (元)

借:银行存款36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3600

企业将应收承兑汇票和应付承兑汇票巧妙地结合起来, 便可以获取融资收益=3600-500-500=2600 (元)

企业应充分运用库存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功能, 认真比较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与开出汇票手续费、质押手续费、贴现息及票面利息, 只有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 才能获取融资和套利收益。对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和套利交易的会计处理, 必须充分、完整地考虑到其涉及的所有业务, 真实地反映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套利的损益情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关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融资难,原因分析,创新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对我们国家G DP贡献超过了60%, 税收超过了50%, 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同样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 66%的发明专利, 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的力量。

自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广大中小企业至今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中直接受益, 例如08年全国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 比上年只增长了1.4%, 可是全国的贷款增加了14.9%, 09年头三个月全国的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 其中给中小企业贷款增加的额度只占不到5%。目前融资难、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困难, 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统计到08年底, 全国中小企业中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约占7.5%, 城镇就业更加困难, 这个状况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复苏, 而且直接影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我国经济能否真正的走出低谷, 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活力能否得到完全恢复。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应该说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我国看, 既有体制机制问题, 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 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 实力弱, 它的信誉不是太高。中小企业普遍诚信意识薄弱, 类似的一家企业几套报表的现象屡见不鲜, 可能在税务这边报表难看一些, 少交点税, 在银行这边可能表好看一些, 多贷点款, 这样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就成了问题。而这种做法对企业反而是很不利的,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 我们试想一下, 如果几个部门把这些表全拿在一起, 那首先这个企业是不诚信的, 他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我们的制造型和外向型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环境等方面面对着金融危机, 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它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科技含量不够高, 创新的能力比较弱, 进入市场的门槛比较低, 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增加, 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二个, 从银行方面来看, 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 因为我们的银行大部分是商业银行, 它也考虑自身的风险, 自身的利润。到2008年末, 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是11.6%, 高于整个银行业七八个百分点, 像国有的大企业, 一旦出了问题, 国家还会来并购重组, 解决一些贷款难的问题, 但是这些中小型的企业, 特别小企业, 一旦产生问题破产的话, 就没人管, 所以银行的贷款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因此在这样的经营体制下, 银行为降低风险, 必然会要求中小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后才敢放款。另外银行从运营成本考虑, 做中小企业贷款将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也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一个银行经营的成本, 有一半左右是劳动力成本, 做中小企业特别是做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高, 无论是五百万还是五千万, 是五个亿还是五十个亿的一笔贷款, 它的工作量是相同的, 但是它所产生的效益是成百倍的不同。

第三个,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窄, 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以及债券市场等等。而自从2008年9月25日, 中小板市场华昌化工发行之后, 证监会便关闭了IPO大门, 近日才重启新股发行。而创业板也是“十年磨一剑”, 到现在才呼之欲出。尽管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不少, 但真正能够上市融资,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 仍然是一种奢望。在海外, 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不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 很多时候是获得风险投资或者创投的帮助, 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成长中, 基本无法获得这样的融资。深圳拥有3000家创投公司, 注册资金达6000亿, 但没有公司愿意投资给创业初期的企业。这些公司更多的时候只是看中比较成熟、能上创业板和证券市场的企业。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之道

(一) 从政府角度而言

1、政府应该放松管制, 降低市场准入壁垒, 让更多的小银行, 以服务中小企业为战略定位的那些小银行能够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现在我国有大概一百多家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改善县经济投资的瓶颈, 包括改善中小企业和支持三农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有五大国有银行, 应鼓励其大力发展自己有利于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机构, 放松其下设分支机构的审批环节, 鼓励它们在地、县, 甚至乡, 来提供更接近、更方便的金融服务。

2、政府应该帮助银行建立一个信用体系, 进一步降低他们的信息成本, 在我国, 央行从1998年起就开始启动了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由专门机构采集、保存、整理、分析、使用企业的信用信息, 以防范信用风险, 保持金融市场稳定。2006年开始, 央行又着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希望把征信体系覆盖到那些和金融机构没有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当然, 信用体系也不是只靠政府, 现在有一些网络公司, 比如阿里巴巴在尝试用网上交易的信息变成中小企业的信用指标, 这个信用指标如果出来了以后, 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

3、政府应该多方面的对银行进行风险补偿, 目前各地出台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风险补偿基金政策, 仅仅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办法,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例如到去年末为止, 福建省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是6.71%, 而整个银行业, 平均的水平是百分之二点一几, 而风险补偿金, 只是给0.8个百分点, 只解决一小部分。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对银行进行风险补偿。

例如凡是给中小企业贷款的, 那么就根据银行的贷款量, 减少它的税收, 减少营业税、所得税;国家可以帮助企业贴息, 提高银行风险收益;如果贷款形成损失, 政府用风险补偿基金把它补起来, 这就使大企业的贷款和中小企业的贷款能够达到比较收益率是基本平衡的。

4、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以更好的满足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类型不一, 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 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中小企业群体的差异化决定了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元化, 那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也需要形式多样的资金提供方式, 比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等。

我国20 04年深圳交易所创立中小板, 通过推动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有效的结合, 中小板既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 也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09年10月, 创业板正式启动。创办板推出将为自主创新的企业提供有效的监管机制, 推动一批中小企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但对于更多中小企业而言还达不到上市的条件, 解决这类企业股权融资、股份流转需要一个有效的场外市场。在2006年开始, 我国启动了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挂牌交易的试点工作。

此外政府应大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为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 在发达市场国家, 债券融资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 以美国为例, 2008年, 美国的公司债券发行额是同期股票发行额的5倍, 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债券市场还有很大拓展的空间。

(二) 从银行角度而言

如果依靠我国银行业的现有金融产品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规定, 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不可能的, 我们改变不了中小企业的现状, 那么我们就改变我们银行的信贷方式, 金融创新迫在眉睫。目前银行业正在通过组织架构创新, 风险管理技术创新, 担保抵押创新, 和产品创新等多种途径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1、担保抵押创新。抵押品不足是中小企业最大软肋, 他们不可能买一堆房子然后准备做担保, 这是不现实的, 对于高新企业而言核心的资产应该是他们的知识产权, 专利权和一个在技术、在市场上创新的团队, 是最重要的资产, 可以使他们每年高速增长, 但是资金就像血液一样支撑其发展, 这几块都需要资金, 而抵押物不足, 银行不给放贷。

目前全国很多省份的中小银行都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实验, 如江苏农信社广泛推广仓单质押, 通过库存产品作为抵押取得贷款;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北京银行新近推出知识产权作为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

2、信用评级创新。大银行做业务的时候, 通常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中小企业有的连这三表都没有, 银行信息成本很高, 导致惜贷,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进行创新, 他们就看水表、电表、海关报关表, 大量降低成本, 使得小额贷款还能够有钱可赚。

又如深圳发展银行, 他们通过关注企业交易对手的信用, 关注企业的真实性, 选择了一种新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方式。在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里边, 对企业自身的信用评级权重只有15%, 更加关注交易对手和交易的真实性。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贸易链中, 在供应链中生存的, 它一定有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下游的产品或者是半成品的服务或者是运输或者是物流的管理,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都能够检索到企业的信用记录, 用这些东西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选择到好的重信用的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这些企业, 向其提供足够好的服务, 调动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深发展也创造了利润。

3、业务流程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大都是官办的银行, 习惯在房子里坐等客户, 一笔贷款要审批一个月、三个月, 这样一种管理、这样一种审批效果是不可能适应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也不可能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银行一方面要降低门槛, 另一方面必须简化程序、减少环节, 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 这样才能适应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短、平、快的要求。中国银行四月底推出了信贷工厂。就是把银行当作工厂, 中小企业是原材料, 进入流水线后经过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 获得贷款。而银行也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所有环节, 而是派出7组工人, 每人把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批量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简化审批的流程。通过这种流程安排使其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审批的周期从过去2、3个月, 缩短到现在的3、5天。

4、加强人员培训。在机制建设以后就要有一批人能够做这件事情, 而且把它做得很好, 这就要加强员工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微小企业贷款以及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工作的培训和交流的力度, 加大整个产品应变研发的力度, 用新的激励约束的办法来培养一支专业的队伍和新的服务文化。

(三) 从企业角度而言

1、企业应加强管理、提高素质。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正视风险, 树立靠管理求效益、谋发展的观念, 要更加注重技术改造、科技创新, 注重新产品研发、质量改进和品牌建设, 不断拓展新产品, 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内在质量的提高, 赢得市场。努力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增收节支。加大市场开拓能力, 降低“产成品、应收账款”两项资金占用, 加快资金周转。通过转变发展方式, 不是单靠产量的扩张, 而是靠质的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的较快增长。

2、企业应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 建立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 积累企业的信用制度。

林业融资相关问题 篇9

一、BOT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 所谓B O T融资就是在一些国家或政府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将私人或其他企业的投资引入其中, 融资并不是依赖项目的发起人的信贷或者所涉及的有形资产, 而是依赖于项目本身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基本依据。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由于在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 有效地缓解财政负担。同时, 由于在该模式中由企业来承担一些项目的风险, 对国家、各级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是, 在很多实际案例中, 由于B O T项目融资的投资金额较大、投资时间较长、参与项目的投资者众多等显著特点, 经常使该项目融资形式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其中的财务风险尤为明显, 并直接对项目的成败造成影响。另外, 对于B O T项目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 一般都会要求将所有权由私人部门转为公有,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出现由私人垄断公共基础建设而任意抬高价格现象的发生。虽然B O T项目融资的好处十分明显, 很多项目中也在使用该种模式, 但是, 融资成功的案例仅为20%。这样就说明在B O T项目融资方式中仍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二、BOT融资的利与弊分析

B O T融资目前是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的融资方式, 可以说, B O T融资模式确实为解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BOT融资的优势分析

第一, 对国家或政府的优势。采用BOT的融资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政府主权借债、还本付息的责任, 因为融资的所有责任都转移到了投资方身上, 政府也不需要为项目债务做任何担保, 政府债务负担的减少大大减轻了政府偿还债务的烦恼。同时, 政府通过BOT融资模式让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而政府则可以将原本用于该项目的资金转移并投资到其他的项目建设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 采用BOT方式融资能够让政府多吸引外资, 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全面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例如:一些国际性的大财团都作为投资者或者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 可以将国际上在这方面先进的技术、成功的管理经验等带进来, 在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的同时以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第二, 对于银行与投资方的优势。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 如果依靠传统的融资方式很难实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融资的难度更大。BOT融资通过资产作抵押、信用作担保的方式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金融融资提供了可能。BOT融资方式通常融资的数额较大、融资风险也较大。由于参与方较多, 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大于一般的融资方式。由于BOT融资很好的实现了风险共担的目的, 对于每一个当事人而言, 一旦承担了风险就必然会追求回报, 也会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与否。另外, BOT融资除了向国外政府、国际组织、世界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等申请贷款外, 还可以要求与项目建设相关的第三方当事人参与融资, 以此为基础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 BOT融资的劣势分析

通过上述对B O T融资优势的分析, 该种融资方式具有极大的优势, 但同时这种新的融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第一, 增加了政府对项目的控制难度。如前所述, 由于B O T融资模式中政府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全权交给了承包商来完成, 那么, 在其经营、建设的过程中、在特许的规定期限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所有权、经营权的控制难度加大。

第二, 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前面对B O T融资的分析可知, 采用该种融资方式使得基础设施在特定时间内转移到私人手中, 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国家政府部门垄断、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的尴尬局面。但是, 这种方式最大的恶果将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第三, 增加了贷款人的风险。在B O T融资方式中,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贷款人要求项目的发起人或相关既得利益方能够提供各种形式的抵押或担保, 但是风险仍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到贷款银行中。

第四, 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掠夺性经营的可能性。B O T融资后, 项目最终是一定要交付给政府部门的, 这就可能造成一些企业在运营的后期, 为了能够获得最大利益而放弃了对基础设施的维修、保养、养护等工作, 导致最后将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后, 造成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大不如前, 整体水平大幅下降, 甚至有的功能全部丧失。

三、BOT融资上市后的主要项目账务处理案例分析

由于B O T融资的多样性, 其账务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其账务处理必须遵循:遵循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遵循谨慎性原则。

(一) BOT融资企业自建账务处理

案例分析一:

某企业以B O T融资的模式投资与政府的一项公路建设项目。政府向该公司提供土地, 并负责拆迁、建立、绿化施工等费用, 该公司的注入资金主要负责该工程的建设, 在工程完工后所有权归属当地政府, 而该公司拥有20年的经营使用权。

在建设期间, 该公司应遵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即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银行存款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时, 按照合同完工程度确认相应的成本及收入,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如果在项目建设期间该企业为B O T项目发生了借款费用, 那么该费用符合资本化的要求, 要将其计入到工程成本中, 即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应付利息;项目完工后, 由于该项目的所有权归政府, 企业不能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且企业不能无条件的自政府部门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因此须将此项目确认为无形资产,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运营期间, 该企业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 有权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 该费用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确认, 即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该项目在运营期间预计发生的大修费用或增加的设备, 且该大修费用或者增加的设备是为了使该项目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 则应对大修费用或增加的设备进行预提,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预计负债, 当实际发生大修费用时, 可以借记:预计负债, 贷记:银行存款。值得提醒的是, 工程在特许经营期间, 应将列入“无形资产”的项目进行摊销, 借记管理费用等, 贷记无形资产摊销, 最后的残值为零。资产移交时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二) BOT融资企业发包建设账务处理

案例分析二:

A市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厂, 准备采取B O T的方式建设, 甲企业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后获得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建设期为2年, 特许经营期为30年。期满后该项目无偿转移到A市政府名下。在开工建设开始前, 甲企业将该项目转包给乙企业。那么, 在工程期建设期间,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在建工程或者无形资产, 贷记:应付账款;在实际支付工程款时, 借记:应付账款, 贷记:银行存款;支付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借款费用时, 借记:在建工程或者无形资产, 贷记:应付利息。实务中, 由于该项目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给企业日常的账实核对造成一定的困难, 企业可以根据资产清单设立详细的资产备查账, 将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买厂家、购建成本、摊销情况等予以详细登记, 以供随时备查。经营期间的会计处理与项目自建的基本类似。

四、总结

B O T投资方式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投资方向, 也帮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但是随着BOT模式的日益广泛应用, 且BOT项目普遍存在着投资规模比较大, 项目建设期及投资回报期相对比较长, 因此B O T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其财务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 企业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春学.BOT项目风险分析与财务运作[J].财会月刊, 2009, (12) :51-52.

[2]王耀辉, 马荣.基础设施建设BOT项目融资风险模糊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 (3) :103-107.

[3]许晓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 2012, (1) :57-59.

上一篇:羽毛球队下一篇:安全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