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难问题

2024-08-12

企业融资难问题(共12篇)

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1

一、小型企业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一般而言, 小型企业的界定标准主要从雇员人数, 资产额以及营业额等三个方面来界定。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职工数300人以下, 销售额3, 000万元以下, 资产总额4, 000万元以下。建筑业。职工数600人以下, 销售额3, 000万元以下, 资产总额4, 000万元以下。批发和零售业等。批发业职工人数100人以下, 销售额3, 000万元以下;零售业职工数100以下, 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下。我国小型企业中绝大部分是规模小, 资金投入少的民营企业。

(一) 小型企业是多种经济或混合所有制并存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前我国以国有制为主体, 多种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随着改革深入, 允许民营经济或合营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并存, 小型企业就是发展民营经济或合营经济, 小型企业的充分发展是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标志。

(二) 小型企业的产值在GDP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大约有几千万的小型企业, 它们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接近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了二分之一,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 小微型企业是美丽农村蓝图上的奇珍异宝。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城镇化, 在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 花园式的住房外, 还需要繁荣发达的经济实力来支撑, 小微企业经济具有巨大的潜能, 它是实现美丽农村的生力军, 是实现农村城镇化蓝图上的一颗明星, 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型企业在机制上具有灵活容易操作的优势。它组织结构简单, 对市场反映敏感;小型企业在创新上具有较大优势, 由于它们的业主往往就是领导, 并拥有最终决策权, 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创新意识就显得更加强烈, 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决策;小型企业能吸引较多人才加盟为其服务, 能提供更加能发挥作用的岗位, 便于实践和较快积累经验, 比大型企业更能提供更多更快的晋升机会。但是, 在小型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最主要障碍是资金缺口很大, 不论是流动资金还是长期资金, 不能满足或只能部分满足者需要。融资成为小型企业发展中解决资金来源的主要手段, 但在现实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面临极大挑战, 因此分析导致融资困难的原因很有必要。

二、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 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1、管理水平低, 经营业绩不佳。小型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在于没有一套科学管理体系, 其管理比较混乱, 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导致权力分配不均, 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缺失。财务管理水平低, 很难提供可靠的财务状况, 透明度也不够。在这种粗放管理模式下, 导致经营风险大, 经济效益不佳。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核的时候, 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业绩。对于那些业绩差的根本不是银行放贷的参考对象。事实上急需融资的往往是业绩不佳的小型企业。

2、信用等级低, 违约情况多。“信用是企业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度, 它是企业的基础素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社会信誉、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小型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很多业主诚信意识不强、缺乏对融资信用的足够重视, 常常在贷款发放之后出现一系列的违约现象如欠息、挪用、恶意拖欠、到期不归还融资款等。金融机构只能通过提高贷款门槛和审批程序, 来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小型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 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性金融制度缺乏。“纵观当今世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意识到了小型企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实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我国也十分重视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设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然而, 这三大银行的建立并没有能够真正的帮到小型企业解决的融资难的问题, 他们在各自的融资服务对象上各有重点, 但都不是针对小型企业的。对小型企业来说, 这些政策性的金融制度的融资条件仍然十分苛刻。通常来说, 小型企业无法达到其贷款标准。

2、资本市场不发达, 融资渠道单一。“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不完善, 缺乏多层次, 多形式的资本交易,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效率。近几年来小型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在扩大, 但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 仍然是资本配置的主要方式。中国人的观念仍然比较传统, 融资投资的意识不够, 导致资本市场不发达, 融资渠道单一”。小型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股权融资又达不到市场高门槛。其他渠道几乎没有。

3、社会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小型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早在上世纪, 我国就开始关注企业信用的问题, 小型企业信用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小具规模, 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赶不上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目前, 还没有一个正规的法律文件来规范小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机构不能有效的对小型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正确的评估, 信息无法共享影响了银企的关系, 使得银行对小型企业信任度降低”。

4、社会担保机制不健全。由于社会担保机制不健全, 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情况下对小型企业的贷款都采用了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 而企业质押、个人信誉、项目担保等方式又没有推广开来。担保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督和规范, 产生一些唯利是图的中介机构, 让小型企业债台高筑, 甚至破产倒闭。小型企业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担保机构为自己的贷款进行担保, 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解决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融资问题实际上是资金需求者、融资机构和融资担保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所以融资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政府的介入, 由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考虑应对措施并付诸实现。

(一) 深化自身改革, 提升公信力。小型企业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对于小型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来说,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必须要逐渐破除, 应建立部门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 来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要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 规范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 定期公示会计报表。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银行等金融机构才会更加信任和支持小型企业。

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小型企业大多以生产型为主, 产品质量是关键, 要想让自己企业能持续经营下去, 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小型企业还要不断进行市场调查, 不断获取信息, 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是构建和谐企业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二) 完善融资机构改革。目前我国的金融机制还不完善, 要建立并完善包括银行、证券、投资、融资以及抵押担保等的机构。为小型企业提供灵活和优惠的服务。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小型企业融资体系和渠道。大银行可设置专门融资窗口, 面向小型企业, 并对新创建的小型企业的融资给予特别优惠, 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利率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率的高低对小型企业有着决定生死的大事, 建立实行针对小型企业的浮动利率。浮动利率应随着生产季节发生改变, 随着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要对创新型小型企业实行优惠利率, 鼓励其发展。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 金融机构要想很好的盈利, 还必须营造一支智慧型、服务型的创新性人才队伍。

(三) 建立融资信用评级体系。“设立小型企业资信评估机构, 建立社会化信用评级体系和征信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 有完善的法律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信用数据库。还可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 如小型企业服务中心, 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 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小型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地界定小型企业的信用等级。政府还要作为小型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桥梁, 积极促进银企的沟通合作, 帮助它们更好的进行融资。

(四) 构建融资信用担保机制。目前我国现有担保机构对于其贷款的担保都在大型企业开展, 针对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的担保机构几乎没有。因此建立小型企业再担保机构有必要性。我国早在十年前就进行了再担保机构的试点, 但也仅在北京有一些效果, 在其他地区则并不明显。另外, 小型企业自身也应积极参与融资活动, 建议小型企业成立本行业本地区协会, 并设立融资基金管理协会, 设融资担保基金, 按规定交纳担保基金, 享受被担保的权益。

摘要: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其融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与其对经济、社会的重要贡献不成正比。如何有效地改善我国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现状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小型企业现状及融资难的内外原因, 并提出一些缓解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担保机制,信用评级

参考文献

[1]徐泓, 蒋砚章.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结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09.

[2]任泽洙.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现状及原因[J].商业研究, 2008.12.

[3]谢会君.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12.

[4]吕海燕, 高霞.中小型企业融资发展新趋势[J].中国商界, 2011.10.

[5]黄惠琴, 杨晓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 2009.2.

[6]曹珂颉.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J].中国商界, 2011.12.

[7]谢会君.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12.

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2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部门沟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预计相关部门的落实细则将很快出台,不排除未来向棚改、“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定向降准的可能,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融资成本高成因多样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75%的存贷比考核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下行。不过,银监会人士表示,在《商业银行法》尚未修订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只能结合实际优化存贷比等指标,最大程度引导资金进入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环节。

事实上,融资难、融资贵是由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加成率”过高、风险溢价上升、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金、信贷规模控制和75%贷存比的风险监管指标、不对称的变相“金融自由化”、可贷资金需求缺乏利息率弹性等。这不是单靠放松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预计未来的调控方向还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货币政策不会在总量上大规模“放水”。对于实体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要想办法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此前的那些定向措施,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落地,必要时也可能会再增加新的额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吴庆认为,目前企业融资状况在逐渐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未来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近期新批的几家民营银行,是增加银行业良性竞争的重要做法,未来这个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股本融资市场。

专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针对今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十项举措,《意见》进一步深化,并对每项举措落实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比如《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一直被视为草根金融和普惠金融,其目标也正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融资的可获得性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不过由于相关监管规范迟迟未出,P2P网贷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据调查,有些P2P借款人成本甚至超过小贷公司和民间融资的利率。年化超过30%融资成本普遍存在,个别平台的年化融资成本甚至超过40%。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时,《意见》认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据了解,多年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业界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也从未中断。

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问题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缺乏融资渠道,应该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意见》认为,从中长期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自身财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党报发声:让企业融资不再贵

据人民日报援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话说,“《意见》出台了一揽子方案,说明融资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全方位的。”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说,“《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见》紧紧围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多方着力、标本兼治,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鲁政委认为,“与以往谈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仅仅关注对企业的贷款价格和收费不同,《意见》从资金来源角度,特别对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具体而言,从金融机构内部来看,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

从金融机构外部条件来看,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让银行获得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和相应的信贷额度,以及缓解贷存比制约;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打击非法集资,遏制资金争夺逼高资金价格的行为。

“融资贵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当前企业盈利能力恶化,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让企业能够挣到钱。”鲁政委说。《意见》提出,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意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来贯彻定向调控要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最具活力的企业,流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刘福寿说。

专家: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

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措施,专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只有在约束预算软约束部门无效投资的同时,放松管制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自发为中小企业融资,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俗点说,也就是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报道称,近年来,我国整体利率中枢系统性上升。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名义利率水平与一国的名义增长率是正相关,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在名义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同时资金利率中枢却被不断推升。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演愈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突出„„”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提出10条意见。

专家称利率的高位必然反映货币供需关系的失衡,要么是供给端收缩,要么是需求端强劲,要么是二者皆有。分析利率上升的不同原因也就决定了应该采用何种政策针锋相对地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中国似乎并不存在信用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M2余额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名义GDP增速,M2占比GDP的规模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连降台阶,但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和人民币贷款却屡创新高。

推升利率主要动力来源于货币需求端,主因是预算软约束下过剩产能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等资金黑洞不合理的旺盛信贷需求。

首先,政府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地方政府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刺激政策中均行使逆周期调控职能,但地方政府进行的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期长,多数中长期投资项目在信贷资金到期之前尚未完工,需要信贷不断展期以保证开工项目顺利完工。

其次,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僵尸化”。债务驱动导致产能扩张,但后续的总需求不足使得企业盈利难以偿还债务的利息支出,只能依赖信贷者或地方财政支持而免于倒闭。一旦僵尸企业出清,可能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风险,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可能会投鼠忌器,但这一存在确实又吞噬了原本可以投入新兴企业和部门的信贷资源。

再次,地方政府和过剩产能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本身地方政府长周期基建项目和僵尸企业对债务的续存就构成了信贷需求端极大的压力,如果再套上预算软约束和政府信用背书,就导致负债主体对利率不敏感,再高的资金成本也敢借。

过去,高储蓄率为实体经济的旺盛融资需求提供了挪腾空间,但在经常账户顺差趋势性下降和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中国储蓄率的高点已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私人部门去杠杆,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公共部门也开始去杠杆。内需不给力,各国开始加大力度抢外需,中国的WTO红利将逐步消散,经常账顺差将面临趋势性下降。

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储蓄率拐点导致银行不得不借道高息理财产品来争夺存款,负债端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攀升。货币基金借力互联网技术也趁虚而入,通过对一般存款的分流,利用高利率的协议存款在银行负债端占据了一席之地。

专家称,传统部门强劲的融资需求和储蓄率拐点是全社会融资成本被推高的原因,其结果是其他市场化部门融资需求被不断挤出,而非标的兴起、期限错配、融资链条盘根错节乍看之下是推【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八个部门认真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部门沟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预计相关部门的落实细则将很快出台,不排除未来向棚改、“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定向降准的可能,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融资成本高成因多样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75%的存贷比考核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下行。不过,银监会人士表示,在《商业银行法》尚未修订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只能结合实际优化存贷比等指标,最大程度引导资金进入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环节。

事实上,融资难、融资贵是由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加成率”过高、风险溢价上升、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金、信贷规模控制和75%贷存比的风险监管指标、不对称的变相“金融自由化”、可贷资金需求缺乏利息率弹性等。这不是单靠放松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预计未来的调控方向还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货币政策不会在总量上大规模“放水”。对于实体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要想办法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此前的那些定向措施,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落地,必要时也可能会再增加新的额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吴庆认为,目前企业融资状况在逐渐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未来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近期新批的几家民营银行,是增加银行业良性竞争的重要做法,未来这个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股本融资市场。

专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针对今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十项举措,《意见》进一步深化,并对每项举措落实责任进行细化分工。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将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比如《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尽快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办法,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一直被视为草根金融和普惠金融,其目标也正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融资的可获得性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不过由于相关监管规范迟迟未出,P2P网贷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据调查,有些P2P借款人成本甚至超过小贷公司和民间融资的利率。年化超过30%融资成本普遍存在,个别平台的年化融资成本甚至超过40%。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时,《意见》认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据了解,多年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业界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也从未中断。

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问题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缺乏融资渠道,应该建立中小企业银行。

《意见》认为,从中长期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自身财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党报发声:让企业融资不再贵

据人民日报援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话说,“《意见》出台了一揽子方案,说明融资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全方位的。”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说,“《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见》紧紧围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多方着力、标本兼治,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鲁政委认为,“与以往谈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仅仅关注对企业的贷款价格和收费不同,《意见》从资金来源角度,特别对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具体而言,从金融机构内部来看,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

从金融机构外部条件来看,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让银行获得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和相应的信贷额度,以及缓解贷存比制约;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打击非法集资,遏制资金争夺逼高资金价格的行为。

“融资贵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当前企业盈利能力恶化,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让企业能够挣到钱。”鲁政委说。《意见》提出,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意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来贯彻定向调控要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最具活力的企业,流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刘福寿说。

专家: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

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措施,专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只有在约束预算软约束部门无效投资的同时,放松管制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自发为中小企业融资,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俗点说,也就是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报道称,近年来,我国整体利率中枢系统性上升。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名义利率水平与一国的名义增长率是正相关,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在名义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同时资金利率中枢却被不断推升。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愈演愈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突出„„”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提出10条意见。

专家称利率的高位必然反映货币供需关系的失衡,要么是供给端收缩,要么是需求端强劲,要么是二者皆有。分析利率上升的不同原因也就决定了应该采用何种政策针锋相对地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中国似乎并不存在信用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M2余额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名义GDP增速,M2占比GDP的规模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连降台阶,但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和人民币贷款却屡创新高。

推升利率主要动力来源于货币需求端,主因是预算软约束下过剩产能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等资金黑洞不合理的旺盛信贷需求。

首先,政府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地方政府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刺激政策中均行使逆周期调控职能,但地方政府进行的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回收期长,多数中长期投资项目在信贷资金到期之前尚未完工,需要信贷不断展期以保证开工项目顺利完工。

其次,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僵尸化”。债务驱动导致产能扩张,但后续的总需求不足使得企业盈利难以偿还债务的利息支出,只能依赖信贷者或地方财政支持而免于倒闭。一旦僵尸企业出清,可能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风险,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可能会投鼠忌器,但这一存在确实又吞噬了原本可以投入新兴企业和部门的信贷资源。

再次,地方政府和过剩产能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本身地方政府长周期基建项目和僵尸企业对债务的续存就构成了信贷需求端极大的压力,如果再套上预算软约束和政府信用背书,就导致负债主体对利率不敏感,再高的资金成本也敢借。

过去,高储蓄率为实体经济的旺盛融资需求提供了挪腾空间,但在经常账户顺差趋势性下降和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中国储蓄率的高点已过。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私人部门去杠杆,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公共部门也开始去杠杆。内需不给力,各国开始加大力度抢外需,中国的WTO红利将逐步消散,经常账顺差将面临趋势性下降。

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储蓄率拐点导致银行不得不借道高息理财产品来争夺存款,负债端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攀升。货币基金借力互联网技术也趁虚而入,通过对一般存款的分流,利用高利率的协议存款在银行负债端占据了一席之地。

专家称,传统部门强劲的融资需求和储蓄率拐点是全社会融资成本被推高的原因,其结果是其他市场化部门融资需求被不断挤出,而非标的兴起、期限错配、融资链条盘根错节乍看之下是推高实体融资成本的原因,其本质只是这种挤出效应下的表现形式。只有当传统部门融资需求回归常态,只有当传统部门成为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硬约束主体时,融资难问题才能有实质缓解。

中央底线思维明确,短期内需要依靠传统部门托底经济,融资需求端强势难改,解决融资难的重点随之转向信用供给端。

报道称,短期来看,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

首先,金融体系缺乏合理的风险定价。定向宽松往往是经济下行时稳增长的一种手段。

其次,“总量稳定”的界限不易控制。在传统部门融资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若要满足所有部门融资需求,定向宽松势必要不断加大力度,而在货币乘数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很可能会逾越“总量稳定”界限。

最后,定向宽松很难真正做到“定向”。定向宽松只能使政策支持领域获得一次性资金配给,但无法真正提升这些领域的盈利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

解决融资难,在通过定向宽松给中小企业输血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改革激活中小企业的造血功能。

实体融资成本的原因,其本质只是这种挤出效应下的表现形式。只有当传统部门融资需求回归常态,只有当传统部门成为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硬约束主体时,融资难问题才能有实质缓解。

中央底线思维明确,短期内需要依靠传统部门托底经济,融资需求端强势难改,解决融资难的重点随之转向信用供给端。

报道称,短期来看,为了降低“被挤出”部门的融资成本,定向宽松有其必要性,但中长期来看,定向宽松仍存在明显局限性,并非解决融资难的万能药。

首先,金融体系缺乏合理的风险定价。定向宽松往往是经济下行时稳增长的一种手段。

其次,“总量稳定”的界限不易控制。在传统部门融资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若要满足所有部门融资需求,定向宽松势必要不断加大力度,而在货币乘数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很可能会逾越“总量稳定”界限。

最后,定向宽松很难真正做到“定向”。定向宽松只能使政策支持领域获得一次性资金配给,但无法真正提升这些领域的盈利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浅探 篇3

中小企业基本理论与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对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我国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按照销售额、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对工业企业、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七个行业进行划分。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近,有利于国家统计数据的采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是探讨融资问题的基础。

融资次序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并不是以最优的资本结构为目标,因为所有者担心所有权被稀释导致控制权丧失。所有者往往倾向于那些对企业干预程度较小的融资方式,首先选择的是投资人的内部融资,优势在于无交易成本。其次是低交易成本的债务融资,诸如: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企业借款等,最后才是股权融资。我们将中小企业划分为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初始期,企业没有发展基础,从零开始,企业组织系统不完善;成长期,这一阶段企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优势明显;成熟期,这时的企业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有着复杂的组织系统,其关注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其融资类型和融资方式也有差异。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大类。股权融资包括上市融资、期股融资和风险投资;债务融资包括公司债券、银行贷款、商业信贷和融资租赁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政府政策和银行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障碍得到一定的缓解。在政府的倡导和税收优惠政策下,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发展,形成3000多家的规模,为累计近38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多达4200万家,另有3800万的个体工商户,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融资仍然以自筹方式为主,贷款条件严格,加上中小企业自身产业层次低,使其较难获得银行授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内源融资能力较差,融资不足。依靠内部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式,但自身生产经营积累的资金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融资不足体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不均衡,且普遍较高;会计上使用的折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②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要求严格。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获得的外部融资中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准入门槛高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资产的客观因素导致了其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足额贷款。③缺乏长期融资渠道和长期权益性资本。中小型资本市场不健全是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中长期的贷款和股权投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企业自身条件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其中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内部原因,也有中小企业所面临环境不完善的外部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看,首先是经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差,高开工率和高倒闭率共存。据统计,每年破产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其平均存续年限为7.02年,也就是说,30%的中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60%在五年内被淘汰,而运行期超过十年的则不足10%。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峻的2008年1~9月份,仅我国广东省倒闭的中小企业就达5.6万家,全国有7.5%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

其次是中小企业不具备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经营,小作坊式管理,虽然在组织形式上是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但实际上是家族控制,实行老板说了算的一言堂式的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较差,管理不规范、不科学。

融资市场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具有严格的准人条件,对于债券融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则不得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对于股票融资,准人的门槛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发行股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另外,证券市场政策倾斜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其开通良好的融资渠道。但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成本高,手续复杂等,使得其难以满足上市的严格条件,即使能发行债券和股票也是采用高交易成本和风险的柜台交易方式。资本市场交易方式单一,难以发挥良好的资本市场机制,不利于对资本市场整体风险的调控。

各类金融机构比例不合理

为防范和规避风险,现有商业银行均建立起了风险预防机制,各大银行纷纷回收基层信贷审批权,出现银行的分支机构只存款不贷款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我国金融行业缺乏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机构中,独立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较发达国家过少,正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例,其有中小型银行13980家,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占美国金融机构总数的75%。而我国的类似中小型银行却只有90家,占我国金融机构总数的45%,相比之下,劣势明显。一些原本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合作社也合并为合作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愈发变窄。

企业忽视信用积累

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薄弱,合同履约率低,贷款偿还率低,使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思路

nlc202309041133

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抵抗风险和经营管理能力。第一,企业信誉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层必须加强守信誉的意识,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这是获得间接融资的重要保证。第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部分企业为求生存,只重市场拓展而轻视了内部财务管理,财务制度不规范。第三,必须增强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追加资本金,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企业分配对留存收益的侵占。第四,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第五,要与银行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解决融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大力帮助,给予政策性融资扶持

我国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诸多因素导致其仍处弱势,迫切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第一,要制定和调整优惠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积累。尽管现行的部分财税政策使中小企业受益,但从整体而言,优惠的财税政策依然不够全面,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应当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税收政策扶持高新技术、农副产品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第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创造企业诚信经营的外部环境。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可以消除出资方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意愿。同时,政府应当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协助银行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为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档案,供全社会共享。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发展,为深化金融体系建设,必须进行体制改革。第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确保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健康发展。只有国有银行成功地进行股份制改革,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才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二,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等中小企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第三,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金融行业不断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第四,要完善和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应的信用担保法律法规,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建立与银行之间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并建立多层次的融资市场

资本市场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投资方对风险、收益的偏好差异较大,只有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融资市场,才能提高企业和出资方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市场的效率。一是要继续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板块。要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入市条件,鼓励更多的企业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二是要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风险投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达不到上市要求的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三是建议逐步恢复地方性交易平台。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可以为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创建融资和退资的平台,实现交易灵活性和低成本性。四是放宽企业债券募集条件,增加融资可能性。推进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依照不同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共同按照市场状况确定合理的利率,实现筹资方和投资方双赢的目标。

建立以政府扶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担保体系由商业银行引进,就不能摆脱利益驱动的刚性,由政府主导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担保。政府应把扶持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各种基金,由无偿拨付使用,改为以此为出资额注册担保公司,商业化运作,专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担保,适度收费,以丰补歉,必要时财政核销,促进中小企业在公平的资金使用环境下,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商业银行的策略

首先,转变经营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大客户的融资手段已成多样化趋势,银行融资不再是唯一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取得低成本资金,同时银行对大客户谈判经常处于不对等地位,议价能力不强,收益水平较差,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应将业务发展目标的重点逐渐转向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对银行的贡献度也在逐步上升,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直接把市场目标定在中小企业上,实施与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的经营发展战略。

其次,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建立能够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有效机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企业特点和业务特点的研究,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收集信息,分析动态,定期为市场部门提供优质中小企业名录指导,引导客户经理有的放矢地开拓市场,选择中小企业中有核心竞争力、订单充裕、成本优势突出的生产型企业,有良好品牌、完善渠道、服务优势的商贸型企业,以服务城市交通枢纽为中心的港口、航空、公路等仓储物流型企业,技术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企业择优扶持。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指标体系上准确反映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在贷款调查和审查上,要重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也不要忽视企业未来营运中所形成的偿还能力,要重视抵押担保第二还款来源,更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经营所产生的还款能力。要简化程序,手续繁杂,环节增多,并不就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对低风险业务、额度内循环使用业务建立快捷程序,走快速出账通道。

再次,商业银行要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要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把银行授信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条件等要素进行必要改造,开发设计出针对性、适用性强的金融产品。对能够提供足值抵押和有效担保的,可以发放额度内循环贷款、结算账户透支贷款,一次性审批,一次性签订法律文件,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对为大型优质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处于物流链和供应链中端的,可以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办理保理业务、商业汇票保付保贴业务;对拥有著作权、著名品牌、商标、专利技术的,可以办理专有权质押贷款;对于连锁经营的,可以发放法人按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对于卖场式商铺经营的,可以发放联保贷款、卖场经营者统一担保贷款等等。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 篇4

(一) 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24家中小企业经营业务涉及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加工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业等当地支柱产业 (见表1) , 调查采用网络搜集资料, 实地调研等方法, 内容涉及企业的主营业务、企业性质、企业年销售收入、成立时间、主要资金来源、融资渠道等多方面。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 从建立到2009年, 成立时间在2年以内的3家, 占总数的12.5%;成立3年~5年的12家, 占总数的50%;成立6年~10年的8家, 占总数的33.3%;成立10年以上的1家, 占总数的4.2%。企业的平均寿命为5.42年。从企业的总资产来看, 1000万元以下占总数的16.67%;1000万元~5000万元的占总数的41.67%;5000万元~1亿的占总数的33.33%;1亿以上的占总数的8.33%。从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来看, 16.67%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以下;58.33%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到1000万之间;大于1000万的占所有企业的25%。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中小企业的总资产方面分析其资金状况, 发现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普遍认为资金紧张, 总资产在1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短缺, 而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约35%的企业认为资金基本上是平衡的, 不存在短缺的问题。从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方面来看, 年销售收入小于100万元的企业普遍认为资金紧张;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500万元的有超过70%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或短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3000万元的有约30%的企业认为资金不遇特殊情况基本不紧张;而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由此可推断出,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会存在资金紧张或周转不灵的情况, 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

(二) 企业融资现状

具体如表2、表3所示:

注:有企业选择多种融资方式, 因此比重之和大于1。

注:1、有企业选择多种融资方式, 因此比重之和大于1;2、2005年起无锡地区信用社已改制为商业银行。

在融资成本方面, 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从银行融资成本最高;其次是从城乡信用社即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另外分别是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亲朋借款以及民间借款。而之所以从银行融资的成本高, 企业认为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 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使企业贷款比较难, 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二是缺少适宜的融资方式;三是银行贷款利率偏高;四是缺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五是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较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 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 绝大多数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曾做出很大贡献, 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却表现出种种不利和摩擦。一方面, 家族垄断的产权制度、隐私式的财务会计制度、任人唯亲的人事制度和绝对服从式的治理结构等限制了资金的聚集, 影响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劳动分工的优势, 限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是以信息的真实性和必要的披露为前提的, 它必须以诚信为内在规定, 以法治为外在约束。因此, 中小企业的这种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相违背。

(1) 企业自有资金有限。

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往往要面临很多的问题, 诸如场地、设备、人员、管理、生产、销售等等, 可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资金问题, 资金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重要, 对于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而言, 及时有效地解决资金上的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从徐州地区地区的中小企业来看, 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 规模较小, 生产力较低, 资金周转困难。据调查统计, 这些企业中60%以上都会出现因自有资金不足而造成生产经费不足的现象。而其中40%左右的企业没有固定房产, 缺乏必要的抵押物, 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是很难的, 一旦遇到资金周转不灵, 就会遭到破产倒闭的威胁。

(2) 担保条件不合格。

在被调查的24家中小企业中:有固定工厂 (生产基地) 或土地 (私有或国有) 和机器设备的有6家, 占总数的25%;有私有房产和机器设备, 工厂 (生产基地) 需要租赁的有7家, 占总数的29.17%;有国有土地和机器设备, 工厂 (生产基地) 需要租赁的有5家, 占总数的20.83%;没有自用土地, 工厂和机器设备都需要租赁的有6家, 占总数的25%。

从调查情况推断, 中小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偏小, 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 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抵押较困难, 而担保条件不合格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 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 资金实力不强, 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二是因为抵押担保程序繁琐, 费用较高, 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 目前存在的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 资金来源单一, 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 资金实力薄弱, 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担保要求。

(3) 财务状况不透明。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由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其财务报表的企业有2家;拥有自己的会计和出纳为该公司管理财务且人数在3人以上的企业有5家;只有一会计一出纳组成的财务小组进行财务管理的企业有13家;与其他企业共同拥有会计或出纳的企业有4家。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化程度高, 披露比较充分, 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获得相关信息。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 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 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需要由会计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而是由一个会计一个出纳组成的财务小组进行财务管理, 它们的信息基本上是不透明的。因此, 中小企业在寻找贷款或外源性资本时, 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 或者提供的信息并不代表其信用性, 因为信息并没有得到公开和公证。由于财务不透明, 企业很难吸引外来资金, 也难以签到大合同。

(4) 贷款成本高, 风险大。

一般而言, 中小企业借贷的特点是每笔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快、随意性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检查及贷后管理, 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一般成本约为大型企业的5倍。再加上中小企业所涉及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 稳定性差, 产品结构单一, 企业淘汰率高;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规范,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将来的盈利前景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加大银行贷款的信息成本和贷款的监督成本, 这同时造成了较大的风险, 而商业银行是以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为基本原则的, 并将安全性置于首位, 追求在既定收益下将风险最小化或者在既定风险下将收益最大化。

(二) 商业银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成本——收益理论, 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经济活动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这就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下, 收益最大、成本最低。理性的“经纪人”对利益的追求, 对成本的关注, 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思维、行为及态度。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多得利润为经营目标, 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经营对象, 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企业。企业的获利本质决定商业银行要以追逐利润为直接目的。在目前环境下, 商业银行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竞争逐步由成熟的存款市场向贷款市场、中间业务领域延伸, 客户的争夺转向中高端客户、优质客户, 以获取高额利润和报酬。

(1) 贷款定价机制效应难以实现。

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负担了大量成本, 按照成本收益理论中“谁分担、谁收益”的原则, 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高于大中型企业, 就应当通过高额收益进行补偿。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主要是向中小企业收取贷款利息。在我国实行固定利率政策的情况下, 这种增加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 (rr=0) , 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其也很难实现。

贷款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I=A×i×n, i=rf+rr)

rf代表等量资金投放大中型企业收取的利率, rr代表等量资金投放中小型企业因成本增加应当浮动的利率。

由于各地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模式普遍还不完善, 定价能力不高, 简单地按照成本加定价模式粗略确定贷款利率的还比较多, 考虑的因素也过于单调, 作为定价参数的指标难以精确测定或测定存在严重的时滞性, 操作性不强, 使得目前还不能通过商业银行利用定价机制确定利率补偿成本, 以达到调节资金流向的目的。

在实际定价操作中, 由于存在资金供求矛盾及信贷规模限制, 受宏观调控政策、资金价格的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很难实现通过贷款定价补偿成本, 调节资金流向;其次, 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指标考核过严, 往往扩大风险考核的因素, 个别行甚至单一地以风险指标作为贷款与否的决策依据, 使利率杠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出现失灵;再次, 商业银行定价的制度性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健全, 约束机制不力, 使定价办法流于形式, 无法发挥作用。

(2) 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

徐州地区某一企业由于短期内自有资金有限, 生产资金出现不足, 无法进行生产, 该公司找了好几家银行申请贷款, 但由于没有可抵押的房产, 仅有的固定资产也只是机器设备, 因此很长时间都无法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此时, 某国有商业银行徐州支行对其进行综合考察, 发现生产经营正常, 销售稳定增长, 现金流充足, 与客户有长期稳定的交易记录, 公司及股东个人的信用记录也都良好。因此, 该行认定, 该公司作为民营科技型企业, 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只要银行能够对企业资金流进行有效监控, 对该公司信贷支持是可以控制风险的。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在金融体制方面, 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 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为解决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难, 我国建立了大量城市信用社, 但由于信用社本身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逃废债现象严重, 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可见, 没有制度保障和企业信用意识支撑, 组建再多的银行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 而只能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 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差距较远, 集中表现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经营目标短期化, 影响了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 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 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断增强, 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 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 严格定制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 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 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但是, 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 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 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 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3)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可以定义为商业银行为获得贷款收益而付出的现在的和预期的代价。

贷款的资金成本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资金的占有和使用所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该成本包括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存款利率等, 是信贷成本的主要成本;商业银行无论如何使用资金, 该成本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没有影响, 属于不相关成本。

贷款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为维持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正常运转而投入的费用、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的费用等管理成本。如:对企业进行贷前、贷中调查, 以及贷后监管发生的费用等。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治理结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所以,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所需跟踪监管力度更大, 管理成本也因此而增加。

中小企业到期无法归还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为化解信贷风险, 减少信贷损失, 商业银行通过协商或诉讼对企业资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自由资金和固定资产较少, 可用于清偿的资产有限;加上目前我国执法环境还不太完善, 执法力度较弱, 最终信贷资金获偿率很低, 而商业银行又在诉讼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从而形成高额执行成本。

根据施蒂格勒《价格理论》的观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存在差别, 主要是知识 (信息) “昂贵”的结果。在交易中相关信息的搜寻和处理都必须付出一定成本。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为了掌握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 商业银行不得不付出大量人力、物力, 加大了信息成本。

贷款到期无法按期偿还而带来的损失又形成了信用风险成本, 这是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优秀人才, 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技术水平落后, 专业化水平低, 经营风险较高。因经营不善而亏损, 造成中小企业到期无法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 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商业银行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00亿元之多, 而其中由中小企业造成的不在少数。所以,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很多。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广大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渠道不畅、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诸多实际困难。首先, 从法律角度明确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其次, 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频率快、成本高, 风险大等特点, 由政府有关机构和银行合作成立专门的中介组织, 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 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 。打破体制和城乡的界限, 使该机构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 做到高效、实干、宗旨明确。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 保护其利益并为之出谋划策;保护企业间的竞争, 以达到增强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目的。职能是为中小企业开展多种服务, 如专业咨询、相关人员培训、提供财政援助等。再者, 国家应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集思广益, 制定一系列配合金融服务的政策, 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在宽松的环境成长。

(二)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交点是不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尚未建立, 一些银行在信贷模式上仍然沿用以往应对大企业的办法, 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筛选和风险管控体系。应当专门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中小金融机构, 部分地方和金融机构部门应鼓励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 根据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通过政策性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一是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二是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贷款, 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三是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以支持其发展。

(三) 强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应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1) 分类管理。

中小企业既有管理和财务制度较规范的企业, 也有管理和经营不规范的企业;企业法人代表既有诚实守信者, 也有恶意欺骗者;既有市场前景不稳定、效益较差的企业, 也有发展前景佳、效益较好的企业, 因此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不能一概而论。

商业银行在培育和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时, 首先需要对企业经营环境、行业状况和市场的变化等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 依次对中小企业分类排队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结合信用等级评定和综合授信, 甄别和筛选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 进而确定贷款支持的对象和额度。有限扶持那些信用等级高的、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积极开拓那些经营潜质好、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信誉好的强势型企业, 选择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而对那些经营素质一般, 特别是处于衰退行业中的中小企业, 则应更多地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2) 风险控制。

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必须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 动态把握客户的信用变动情况, 不断淘汰原客户群中的资信欠佳者和信用状况恶化者, 维护好与原客户群中资信优良者的关系, 不断发展新的资信良好的中小客户。首先, 对于中小企业贷款要严格审查, 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其次, 贷款要落实担保措施, 控制信用贷款的发放。对抵押物的评估和抵押率的确定要客观、公正、准确, 对担保人的选择标准要从严掌握。此外, 需要强化中小企业贷后管理工作, 建立贷款监测反馈系统,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跟踪调查和贷款本息的回收、清收和转化不良贷款, 切实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3) 行业政策。

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发展阶段和结构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 行业分析应成为商业银行信贷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行业的分析, 商业银行能够识别信贷进入或退出的行业特征, 并根据行业的生命运行周期, 适时把握进入和退出时机, 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信贷客户时, 最好选择行业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客户, 在这两个阶段, 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 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但是, 企业的行业状况会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商业银行制定的行业信贷政策必须具有动态发展的理念, 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原则确定贷款投向, 对各个信贷客户的行业发展变化、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状况作出迅速的反映和正确的判断, 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各个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依据和信贷客户进入及退出策略实施的客观标准。

(四)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所在。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经营管理中, 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市场分析, 选好项目、选好产品, 搞好资金运作, 提供真实完善的财务信息, 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在开发销售中, 要努力应用科学技术, 开发新产品, 丰富本企业的产品种类, 建立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财务制度上,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为申请贷款提供基础依据。这样才能为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成本、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创造条件, 提高商业银行为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五) 成立中小企业联盟

建立中小企业互相担保协会, 共同设立互相担保基金, 拓宽融资领域。担保协会实行会员制, 中小企业自愿加入, 按年缴纳会费。协会为会员企业贷款时提供信用担保, 收取一定费用, 并对每一会员企业的债务规定最高担保比例。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 资金可以委托存款或投资, 所获收益用于协会资产增值保值以及协会管理运行。中小企业互相担保联盟重点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和反担保问题, 它的优点是一次评估信用, 较长时间享用;质量和规模相近的企业互保, 节约了担保费用, 降低了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破解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篇5

一、孵化式融资的运作模式

××县工业园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开发4平

方公里,入园企业111家,以个体、私营小企业为主体。建园初期,受企业自身缺陷、金融信贷资产流向大中城市和重点行业、企业收缩的困扰,企业融资十分艰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园区在县政府和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推行孵化式融资模式。

1、构架园区联合担保平台。按照策划和设计,园区通过整合有效资源,于2005年7月注册成立了资本为423万元的开发有限公司,并以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构架多层次的融资联保平台。首先是企业联保。园区按行业、规模和融资需求进行企业联保,在扩大融资总量、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对融资债务负连带责任。其次是公司担保。联保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与实际融资的差额由开发有限公司以其注册资本担保并负连带责任。再次是省级担保。××县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会员单位,接受江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进行的再担保并负连带责任。

2、实施联保融资统借统还。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存在的体制障碍,联保融资在方式上首先选择了与异地金融机构对接,主要是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香港中国银行、香港恒生银行等7家银行,与美国联合银行对接正在进行之中。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一级信贷单位,被县政府和异地金融机构指定为借款人,向对接的异地金融机构实行统贷统还,放贷时异地金融机构将贷款资金全额划入当地代理银行开发有限公司账户,由开发有限公司分划给二级信贷单位的联保企业,还贷时手续相反。开发有限公司分贷时在原贷款利率上增加若干个百分点,以支付各方担保费用。

3、启动中小企业孵化机制。为规范联保企业发展,实施优良客户经营战略,异地金融机构与园区、企业达成协议,共同实施信贷孵化工程。首先,对联保企业实施信贷辅导制度,主要对联保企业的公司制度、资产结构、财会培训、财务信息、现金流量、资信等级等方面进行辅导,接受辅导一年以上且资信达a+的联保企业,可享受抵押资产按1.2-2倍放大融资的优惠政策。其次,在信贷辅导基础上实施派驻财务经理制度,主要是对派驻企业的发展战略、营销策划、理财工具、信贷扩张、直接融资、资本运作、包装上市等方面进行顾问,实施派驻财务经理制度的企业可脱离联保而成为派驻金融机构的一级信贷单位。

4、创建金融信用工业园区。此项工作由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策划,市政府在全市所有的工业园进行推广,旨在配合实施工业强攻战,做强做大工业园。创建金融信用工业园以改善信用环境、中介环境和资信环境为核心,其中以改善信用环境为重点,要求信用企业占企业总数80%以上,a类信用企业占企业总数35%以上;企业不良贷款率低于2%,其中当年新增贷款不良贷款率为0;企业经营信息透明,披露规范,贷款利息实收率超过90%,新增贷款利息实收率100%。同时,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对信用状况不良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对不守信用或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进行制裁。

二、孵化式融资的模式效应

孵化式融资模式通过3年的运行,其破除体制障碍、整合有效资源、化解融资困难、促进持续发展的模式效应已得到充分显现。

1、企业融资困难基本缓解。联合担保平台的运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多层次担保基础上,对接江信国际融资方式、外资银行融资方式和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等,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品种的联合担保构架。孵化式融资还促进了金融业的良性竞争,本地金融机构纷纷降低门槛推行公平准入,加大对园区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在利率上给予一定优惠,从而形成了异地、本地融资协调并进的良好格局。至2007年底,园区累计融资担保额比2005年增加了4.2倍;融资余额5.6亿元,比2005年增加2.73倍,其中,异地融资3.05亿元,占融资总额的56%,本地融资2.5亿元,占融资总额的44%;园区企业贷款满足率为96%,比宜春市、江西省的平均水平分别高出72和75个百分点。

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刍议 篇6

摘要: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及自身发展方式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长期困扰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各级政府为此进一步加紧了政策推动,但要治愈这一痼疾,目前依然桎梏重重。本文在分析了小企业融资难深层原因的基础上,为破解这一难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破解

0 引言

多年来,尽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收效却不大。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及自身发展方式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由此进一步促使各级政府加紧了政策推动,特别是金融监管当局以前所未有的规格进行了全国银行总动员。但是,面对目前依然桎梏重重的现实,要治愈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痼疾,仍有必要厘清产生这一难题的深层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框架。

1 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企业资金融通来源于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渠道。内部融资主要来源于股东的资本投入和借款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积累等,外部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民间融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小企业资金需求,特别是日常经营周转所需的资金需求规模小,基本不适合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其主要融资渠道还是贷款。长期以来,小企业融资难就是难在银行贷款渠道不畅,它们除靠有限的内部融资外,主要依赖高成本的民间融资,而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则在于:

1.1 小企业自身缺陷加之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是根本原因 银行必须遵循信贷资金择优配置原则,而多数小企业处于创业或成长初期,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随意性大;经营规模小、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大;资本积累少,可抵、质押资产缺乏,融资能力有限,加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缺失、信用信息资源不足,特别是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透明,账外经营、偷逃税款、多套报表甚至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以上两方面因素导致银行对小企业群体的偿债能力和道德风险心存顾虑而“惜贷”,是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

1.2 我国银行体系高度集中于国有银行,而国有银行向小企业贷款的成本高,总体风险大于收益。银行经营应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向企业提供贷款自然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长期以来,一方面我国银行体系以四大国有银行为核心和主导,信贷资源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小企业日常经营周转性资金需求有“急、频、少”的特点,而大银行在贷款流程、管理及担保措施方面的要求对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导致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单位资金交易和管理成本高于大、中型企业,且无法满足小企业贷款的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其为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也打击了小企业向大银行借款的信心。

1.3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难导致融资难的瓶颈未得到有效突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信用担保机构试点以来,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也从最初的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总体看,由于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真正从事融资担保的机构并不多,市场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偏离了政府发展担保行业的初衷,信用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担保难导致融资难的瓶颈未得到有效突破,其原因除行业制度建设滞后、监管缺位以及信用体系不健全、行业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外,主要还由于担保业务收费低,收入与风险不匹配,相当一部分担保机构即主要是民营机构,实际上从事的基本是资金拆借业务。

另外,对于一些银行认可的担保机构,其担保业务操作模式与银行基本相同,虽在反担保措施上要求相对低些,但基本上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因此大部分小企业仍被拒之门外。

2 有关当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政策的几点思考

2.1 银监会力推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银监会于2008年12月公布了《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各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为此,各商业银行正在陆续采取跟进举措,成立不同形式的小企业服务中心或部门,但总体看,在管理模式上与 “专营机构”有明显差距。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有些银行虽然按指导意见,简化信贷手续,有的甚至免调查、免信用评级,但前提是要有足值的抵押物。商业银行以上的种种做法似乎是迫于监管当局压力的无奈之举。对此,笔者以为,一方面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已是上市公司,应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各自的经营定位,而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际是对其经营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信贷技术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已与大、中型企业融合在一起,要求4大国有银行建立专营机构向小企业贷款未免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一种浪费。

2.2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此举试图将早已大量存在的民间借贷公司“阳光化”、规范化,实际并未增加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而对于小额贷款抑或是民间借贷,其功能主要是救急,即解决小企业临时急需,因为一般经营业务难有覆盖小额贷款相应得率的获利空间,小企业难以承受高利息来扩大生产。另外,民间借贷公司规范为小额贷款公司就意味着要接受监管、经营成本增加,如果无法禁止民间借贷而让其同时存在,小额贷款公司未必对民间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

3 关于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社会相关各方的良性互动才能创造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环境,形成市场规范、企业发展、金融安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局面,因此,应建立整体布局战略框架之后再进行逐步推进。

3.1 经营稳定性差及抗风险能力弱等是绝大部分小企业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特性,对于小企业自身来说,其所能做的就是要自觉增强信用意识和规范意识,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3.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完善信用环境。一是近几年我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信用信息涵盖面小,且分散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组织手中,条块和地区信息的分割及垄断制约着信用信息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共享,因此国家应专门成立一个超脱于各部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便于协调组织社会联动,构建跨部门、跨行业、全国性的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从而打破企业融资的信息瓶颈。二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既便是一些企业想要诚信、规范经营,也会由于缺乏这样的环境而寸步难行,因此国家应加快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成本,通过外力促进社会信用意识的增强。

3.3 健全银行体系,发展的地方性中小银行,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在现有银行体系和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求大银行增加对小企业的信贷资源配置、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燃眉之急,但长期看,要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满足各个层次企业的要求,还是要进一步解决目前银行体系的结构缺陷,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地方性中小银行资金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应与大银行进行差导化竞争;另一方面,相对于全国性银行来说,地方性中小银行具有地缘优势、人缘和信息优势,与小企业主处于同样的人文环境,便于有效沟通,取得信息的成本较低,在机制上也较易适应于小企业。

3.4 提升小企业贷款的监管能力。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要求银行对小企业信贷降低门槛、简化贷款手续,以及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和贷款投放力度,这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管能力作保障,毕竟小企业的群体高风险性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若监管不及时到位,有可能诱发新的金融风险。

3.5 发展以政府和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为投资主体的融资担保行业 融资担保行业的首要功能是解决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应采取谨慎、安全的盈利模式,而资本具有逐利性,事实证明,这样的盈利模式对民间资本吸引力不强,因此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以政府和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为投资主体的融资担保机构资本模式可能是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出路。

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7

(一) 融资服务体系缺乏。

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原则之间的矛盾是中小企业的致命缺陷。对银行来说, 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 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 现金流量大, 有效抵押物不足, 抗风险能力弱, 内控制度不完善, 市场不稳定, 很容易使中小企业的情况难以符合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此外, 中小企业经营不透明, 企业规模小, 退出市场比率较高, 出现风险比较容易改头换面逃避债务。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 各大银行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管理体系, 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自动化程度低, 限制了金融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二) 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一方面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都困难重重, 在现有的政策和金融环境下, 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找到直接融资的途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而商业银行受资金供应能力的约束, 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最后, 企业发行债券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

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很复杂, 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层次不一样, 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还必须从全社会的范围, 通过多渠道加以解决。

1、勇于创新, 改革宏观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融资机制之间固有的客观矛盾决定了无法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因此, 可以通过创新, 改革宏观融资环境的手段加以解决。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9月22日正式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则》, 深化商业银行制度改革, 特别是实行中小企业信贷专业化, 完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专项考核, 提高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要明确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支持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督促各类银行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强化银行特别是大中型银行的社会责任。按照新的企业划型标准, 明确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和增速要求, 并加强统计和最终用户监测,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清理银行不合理收费和保证金存款要求, 查处违规行为, 切实降低企业信贷资本金成本。加强民间对中小企业借贷的监管, 引导其规范化发展, 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 依法打击非法集资, 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防范区域性风险, 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增强市场信心。

2、建制立章, 规范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体制。

上市融资是最重要的融资手段, 对于能达到发行股票条件的小企业,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降低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门槛, 让真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能够上市融资, 获得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本支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不仅要发展全国性的债券市场, 而且还要发展地方性的债券市场, 让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解决融资问题。大力发展创投公司, 尤其是要发展一批地方性的创投公司, 积极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增强实力,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诚信机制。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篇8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4月6日,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发布《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报告》显示, 目前约四成小微企业有借款, 在争取外部融资时, 其中66.7%的小微企业主首选向银行“请求支援”, 但在“向银行融资时所遇到的问题”上, “贷款到位时间较长”反映最为集中, 占比45.8%。与会嘉宾就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进行讨论。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

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我国小微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愈益重要。但是受制于企业自身素质实力以及银行信贷政策, 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一直伴随着小微企业, 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一) 自身制约因素

1、信用观念缺失。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企业信息不透明、账目不规范、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较突出,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严重挫伤了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小微企业作为快速成长而又可能迅速衰落的群体, 难以摆脱“信用差”的社会标签, 特别是融资信用差极大地制约了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2、经营风险大。

首先, 小微企业的抗风险性较差。我国小微企业绝大部分都属于简单的加工制造和服务业, 缺乏核心竞争力, 处于产业链的下端。一旦国家实施产业调控政策, 小微企业一定是最先受伤的企业。其次, 小微企业存量贷款的风险偏高。鉴于小微企业的不良信用保证, 银行必须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行调查、评估、监督。据相关部门测算, 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是大中型企业贷款的五倍还多, 又加上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也比较小, 因此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小金额贷款几乎不予支持。

3、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

《报告》称, 小微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少, 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使用比例低, 四成小企业主使用私人财产作为抵押。创新形式的抵押品不具备优良抵押品的特性, 存在认知度、使用率双低的情况。有关数据显示, 38.8%的有借款小微企业主没听说过无形资产质押、40.1%没听说过应收账款质押、28.1%没听说过存货抵押。

(二) 外部制约因素

1、银企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 往往没有专业顾问, 不了解基本的金融政策, 不知道什么样的贷款可以申请, 不清楚贷款的流程, 而且大部分小微企业以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 企业内部产权不明晰, 财务不透明, 银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难把握, 出于控制风险角度考虑, 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大部分银行缺乏对小微企业客户的主动营销, 也导致了小微企业对银行金融产品认识不足, 制约了银行更为有效地挖掘客户。银行与小微企业合作时, 双方地位不对等, 导致了融资渠道的不通畅。

2、缺少适应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

各大银行都有多种融资传统产品, 但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为数不多。目前我们的主流信贷产品多源于中型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虽然前我们前几年对企业信贷流程和产品进行了改造, 但离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仍有距离。小微企业经营灵活, 规模大小不一, 融资需求也呈多样化, 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是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普遍现象。既能有效控制风险, 又能使小微企业在目前条件下获取贷款的金融产品少之又少。

3、法律不完善, 缺乏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保护。

目前,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法律环境并不宽松, 也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法律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当小微企业的贷款出现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的时候法律对银行的债权保护能力较低, 使得小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频发。同时, 银行内部对于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相当严厉, 轻则罢免之权, 重则为逃废企业垫付不良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剧了贷款经办人员对小微企业的恐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牵绊增多。另外, 国家政策上也缺乏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没有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第一、完善政府相关政策体系和沟通机制。搭建政府与各银行上级行的联络机制以及政银企沟通平台, 定期交流信息, 研究解决需要相互协作配合的疑难问题;主动降低贷款企业的资产评估、抵押登记费用, 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创造宽松环境;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出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引导商业银行将新增贷款向小微企业倾斜。

第二、积极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开展股权质押、票据质押、知识产权等不同形式的贷款, 不断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简化信贷业务流程,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与渠道, 为一些有市场、有潜力、有信用的小微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除此之外, 商业银行也要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 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 积极寻找替代性的担保方式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第三、完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由于小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偏低, 因此金融机构在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的同时, 务必要建立起一套健全、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规范对小微企业的征信、评级, 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 积极、主动地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让小微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健康发展。

第四、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 加强银企沟通, 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在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调查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资料库, 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提供方便;成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全力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环境。

摘要:小微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剖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现及成因,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谭小芳.开发性金融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师, 2009 (6) [1]谭小芳.开发性金融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师, 2009 (6)

[2]吴剑.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会计师, 2011 (3) [2]吴剑.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会计师, 2011 (3)

[3]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 2011 (9) [3]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 2011 (9)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篇9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中小企业为了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 必须保持经营灵活、变化快捷的特点, 因而在时间和数量上对资金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一次性融资量较小但发生的频率较高, 不仅融资的复杂性加大, 而且融资的成本代价较高。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 由于市场需求不旺, 生产规模有限, 难以承担高额负债成本, 因此十分重视自有资本的积累, 避免过度负债经营, 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资金来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但一般来说, 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单靠企业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 还需通过企业外部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银行贷款是其外源融资的重要渠道, 但企业的资产规模是企业能否获得银行贷款的决定性因素。据调查, 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因无法落实抵押担保而被否决。另外亲友借贷、民间借贷、职工内部集资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导致企业规模受到限制,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融资难”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究其根源, 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也有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 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一) 企业自身的原因

1. 资本规模小, 信用观念淡漠。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 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 抵御风险能力差, 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 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 信用观念淡漠, 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 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此外, 个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 拖欠帐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 造成信贷资金流失, 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 财务制度不健全, 会计信息失真。

椐调查, 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 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 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 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 管理非常混乱。同时, 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 还要准备两套帐, 甚至多套帐, 这样, 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 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 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 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

(二) 银行方面的原因

1. 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

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 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 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 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制度障碍。此外, 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 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

2. 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通常, 中小企业在行业和企业经营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 因此, 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在贷款时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 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 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3. 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 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 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 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 自身问题还没有解决, 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成立开始, 并未从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解脱出来,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发展能力不足, 从而减弱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有效地解决, 抑制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

4. 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 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 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等, 这些硬性条件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阻碍着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 并且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 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 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三) 政府部门的原因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 长期以来, 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 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 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现阶段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如, 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最终无法实现。

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和途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需要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 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 要明晰企业的产权, 建立股份合作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 经营者才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 企业的信用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 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在改革中鼓励员工自愿入股, 增强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 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2. 规范企业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 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清偿银行的债务和应付款项, 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 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

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通常情况下, A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 金融机构才能考虑其融资申请, 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 杜绝不良信用记录, 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 大力开拓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 尽快构筑信用体系。

(二) 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和业务创新

1. 金融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合理配置金融资本, 不应以所有制性质去导向市场。

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 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如根据中小企业要求信贷时间短, 数额小, 频率高的特点, 可以适当提高利率, 从而摊低自己的信贷成本, 使中小企业也免去了不必要的奔波和民间高利贷的拆借。另外, 商业银行应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 提高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 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健康财务管理制度。

2. 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展。

继续扩大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 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 规范直接的企业产权市场, 在促进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同时, 允许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还要解决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实现股权的全流通, 尽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3. 积极培育、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 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 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 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 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 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丰富基金品种, 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4.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中小商业银行一般是地方性的, 从而易于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就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同时, 贷款给中小企业之后也能够相对容易地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 贷款的风险就大大减少。这样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 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5. 改进与创新贷款服务方式, 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

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 最关心的是利率、审批速度和审批手续这三个问题, 所以破解小企业贷款难题, 要从信贷机构设置、信用评级、流程再造、激励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找到简化流程和控制风险的结合点。通过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贷款等措施的推出, 能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

(三)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1.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进一步具体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和法规。

为了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如2003年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最近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等, 对中小企业在创业扶持、技术创新、融资、税收、出口、市场支持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但有了相应的政策, 还需得到具体的落实和实施。

2. 完善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 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等。

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融资。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融资租赁、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典当融资等也是一些比较有效的融资手段, 目前在一些国家, 融资租赁业已经相当发达, 美国企业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一是通过融资租赁进行的。

总之, 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 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百宁, 王海旗, 王兆琪.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 (第1版)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邱华炳.中小企业融资通 (第1版)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小企业发展——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有了迅猛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但总体上还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融资难依然困扰着广大中小企业, 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因此,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探寻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 我国当前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3000万家, 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 占全国注册总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 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十二五”中, 国家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厚望, 提出了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整体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社会贡献更加突出。

但是, 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 加上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的余震尚未完全平息, 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成为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此前的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再次浮上水面: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 资金流动性差;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银行信贷, 融资渠道狭窄;据报道, 就温州而言, 中小企业实际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了15%-20%, 融资成本高。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受资信条件限制, 从银行贷款困难, 从而转向求助于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是伴随民营经济与生俱来的产物, 而“温州模式”是全国民营经济靠民间借贷发展起来的典范。有数据显示, 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整个资金链的风险性, 使得企业深陷高利借贷泥潭。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 自身原因

1. 资金规模有限, 生产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实施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自有资金缺乏是所有中小企业的通病。自有资金缺乏, 且不注重自我积累, 一方面导致中小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 资产负债率高出近10%, 从而内部融资有限, 更加依赖银行信贷, 同时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资信度不断缩减;另一方面, 使得中小企业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可望而不可即。另外, 受规模限制, 中小企业贷款可抵押物少, 抵押物价值不高, 抵押困难, 担保困难。

2. 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融资信用度差。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内部控制混乱,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有些企业为应付检查, 偷逃税款, 编制虚假财务报表, 偷逃资金, 从而导致了恶劣的财务管理生态。同时,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组织结构不健全等诸多不良现象,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普遍不优, 形成中小企业总体资信状况不佳。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 导致银行承受大笔不良贷款, 迫使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 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3. 中小企业主摒弃实业, 盲目追逐风险投资。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搞实业出身,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达的温州, 一直流传着“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山万水”的“四千四万”精神之说。

(二) 宏观经济环境

1.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 居民生活物资和企业生产材料、劳动力价格普遍上涨, 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许多中小企业面对高通货膨胀预期, 开始囤积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库存材料和应收账款挤占的部分流动资金, 使得资金本就不宽裕的中小企业更显资金偏紧。

2. 国家稳健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投放量的结构性减少。

为应对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 去年以来, 我国开始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0年下半年以来, 央行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冻结了大量资金, 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 收缩了货币流动性, 使得总小企业从银行借贷更加困难;多次加息刺激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提高, 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3. 人民币被逼升值, 出口预期的大幅下滑。

研究表明, 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 中国出口将下降3.5%, 若汇率升值幅度为20%, 则中国出口将下降10.5%。近两年来,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幅上涨, 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一些加工出口型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海外市场的竞争压力, 盈利空间不断收缩, 银行放贷风险增大。

(三) 金融体制问题

1.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较大。

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5月3日颁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要求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提高银行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银行为回笼资金, 纷纷要求资信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归还贷款, 在温州, 许多中小企业向民间借高利贷归还银行贷款后, 却再难从银行贷到款。央行的调研显示, 多数中小企业表示今年以来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普遍上浮, 上浮幅度从10%到60%不等, 有些甚至更高。

2. 金融体系不健全, 缺乏配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 融资途径不畅。

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仍以内部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为主, 民间资本市场尚不规范, 民间融资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形式, 中小企业对银行借贷的依赖程度很大。一方面市场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方式从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三、解决对策

(一) 自身要努力

1.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促使企业的规范化运营。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管理,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重视自身信用建设;建立企业财务预决算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加强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和周转的管理, 逐渐实现企业的规范化运转。

2. 转变经营发展方式, 远离“两剩一高”产业, 适当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冲击能力, 尽快满足必要的授信条件;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 树立正确理性的风险投资理念, 加深对风险投资市场的认识, 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运作系数, 提高银行对企业融资的信任度, 有效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儿导致的企业破产风险和行业性危机。

(二) 政府的政策扶持

1. 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双管齐下, 营造宽松的税收和财政环境。

由于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升高, 汇率上升, 出口下降,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盈利空间狭小;国家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势必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适当财政补贴, 激励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国家也可为商业银行开展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提供税收优惠, 以此来提高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2. 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完善贷款援助的程序和机制。

政府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帮助这些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摆脱暂时的融资困境。

3. 规范民间借贷市场,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 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拿温州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颇为恰当。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 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 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民间借贷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重要补充, 必须由政府加以科学的引导和严格的规范, 制定配套的法律和行政规章制度, 将大量“地下钱庄”阳光化, 避免中小企业陷入高利贷泥潭。

(三) 金融体制的完善

1. 加快建设配套的金融服务机构,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专业性服务。

适应市场分工的需要, 推进银行体制机制的改革, 细分金融服务市场, 针对中小企业借贷金额小、时间短的特点, 加快建设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它们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也可以吸纳民间资本, 或提供金融中介或担保服务, 扩大资金来源。

2.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多元化, 避免融资风险。

2009年5月1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意味着在我国已酝酿10年的创业板正式开启, 创业板融资渠道的开启无疑给广大无缘国内主板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 带来低成本直接融资的福音。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市场, 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 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 扩大发行额度, 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 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参考文献

[1]李德.从数据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定位[J].当代金融家, 2010 (6)

[2]徐莉.国际金融危机下在建瓯那个小企业之融资瓶颈[J].商业研究, 2010 (1)

[3]李丹丹.信贷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在改善[J].上海证券报, 2011 (9)

我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浅析 篇11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61-02

面对我国复杂的融资环境,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专业化分工及独特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信贷文化

由于小企业信贷业务是独特的业务,因此必须实行专业化分工,让专门的机构及团队专注于此,才能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探索提高,形成专业化优势。

目前,各主要银行已按银监会2008年底出台的关于银行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纷纷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及团队。但有一点还需进一步研讨,即:大银行与中小银行还应有合理分工。有专家建议,大银行主要做批发业务,中小银行主要做零售业务,主营小企业客户。由于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存在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大银行则可以贷款给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等。这样既可以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降低大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

小企业贷款业务是高级劳动密集型业务,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持续做好并不断提高此项业务能力,为此就必须有独特的考核激励机制。比如,由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往往“户数多、额度小、工作量大”,因此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应突出“数量、增量和效率”指标,将绩效考核权重在“数量和额度、新增和现有、质量和效率”三个层面上进行比较合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客户经理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内在动力。此外,还要有独特的信贷文化,比如与之相应的事业观、价值观等等,以形成必要的精神动力。

二、借助成熟技术手段构建快速授信决策机制

“短、频、快”是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突出特点,这就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适应这种时效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构建快速授信决策机制。这又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

就技术层面而言,信贷工厂、电子银行以及打分等,是构建小企业快速授信决策机制的成熟技术手段,我们应该积极采纳。

比如,信贷工厂即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业务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在信贷工厂模式下,信贷审批发放首先要做到标准化;在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监督人员实行专业化分工;最后,为了监控风险采用产业链调查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借贷企业进行交叉印证。这种模式下放了部分权限,使审批更加自主,流程更规范精细,规模效应更明显、财务成本更节约,有利于构建快速授信决策机制。由于这一模式明显提高了银行在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国内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采用。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决定了最便捷的服务渠道是电话和网络银行。因此,诸如汇丰等国际领先银行就针对中小企业定有如下战略:借助网络作为销售渠道,发展电子业务,以最大限度地抓住一切机会,增加收入;利用电子渠道,支持产品和服务的传递;在适当的地方充分利用电子业务,开发新市场,扩张现有市场,将焦点集中于通过网络和电话银行为之提供打包产品,产品销售及客户获取都主要通过网络、邮件、服务中心、外包电话中心或第三方销售团队进行。

三、善用社会组织资源管控风险

丰富的社会组织资源,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大优势。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区管委会、协会商会以及互联网等社会组织资源管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

比如,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共同体贷款,通过組成由银行、管委会、商户代表等多方参加的信用商户评定小组,逐户评定辖区内商户的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发放小额贷款,并由银行、管委会、信用商户三方承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组建成“箱式信用共同体”;以固定的商会、促进会为载体,组成“伞式信用共同体”,收效甚好。辽宁信用联社联合省妇联组织,推出“巾帼致富贷款”,专门为农村妇女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截至2009年5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女性贷款已达到22万户,贷款金额达到102亿元,其中农村妇女贷款达到19万户,贷款金额达到44亿元,累计向全省2.8万户农村妇女发放“巾帼致富小额贷款”达到8.48亿元,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尽可能降低内生成本

良好的金融产品不仅应是客户所需要的,而且要价格低廉。否则,价格过高,客户也不敢问津。这就要求银行一方面要不断开发适应客户多种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控制成本。

小企业贷款业务成本可分为外生成本与内生成本。前者主要为相应的风险成本,后者主要为相应的管理成本。据调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因此,加强管理,控制内生成本,还有很大余地。

五、拥有多方位公共政策及资源的强力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外部性、公共性特征,其融资很难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由此决定它不是一个私问题,而是一个公问题,所以需要多方位公共政策及资源的强力支持。正因为如此,美国很早就有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资助法,日本有中小企业基本法,韩国有中小企业振兴法,德国有各州关于中小企业促进的保证声明,欧盟有中小企业宪章,各主要国家或经济体对中小企业都有全方位公共政策及资源的支持。

[1] 赵尚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7年.

[2] 黄刚.运用开放性金融解决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7年.

[3] 李明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2005年.

[4] 邱华炳编.中小企业融资通,2001年.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篇12

1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简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得到社会的共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由于企业决策者的观念落后, 项目和管理方案均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其次, 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较少, 商业银行和其它融资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顾虑, 专门为中小企业而设置的融资机构基本没有。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差, 证券市场的门槛高,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2.1 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中小企业占据了我国的大部分, 因此政府要给与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改善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降低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在产品技术上, 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创新,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对企业贷款实施动态管理。增设一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包括证券担保、股权担保。对企业而言, 要加强自身管理已获得政策支持, 对体制进行调整。尤其是对风险进行控制,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正确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建立核算制度, 对中小企业实施专业的考察, 不能一味的认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要认真分析经济形式, 才能实现双赢。

2.2 解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企业的发展缓慢, 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差, 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是导致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企业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尤其是家族企业, 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改革, 对资金管理和分配进行调整。真正从自身出发, 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另外, 企业还要分析经济发展形式, 制定长期发展的目标, 并在发展中通过员工激励、员工管理等方式来实现。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 很多企业存在着财务问题, 资金的管理与支出均存在问题。最重要的是企业顺应经济发展形式, 推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 并且配备完善的服务体系, 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信息的获得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企业应致力于科技的发展, 实现电子商务等交易模式, 保证财务管理的真实性与高效性。中小企业要时刻分析经济形式,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发展策略, 以拓宽其融资渠道, 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寻找风投、实现全面发展

对企业而言, 单一的发展与现代经济并不相符, 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暗藏着机遇。企业的管理观念要不断的进行创新, 接受多方位的融资。其中包括:融资租赁, 所谓融资租赁是指通过一定量的资金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设备, 租赁的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说十分实用, 可以减少资金的支出, 为企业带来利润, 实现良性循环, 企业还要为自己寻找风险投资,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融资队伍。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 一方面建立自身的形象, 一方面拓展风险投资方向。加大企业宣传, 树立标志性项目。可让出股权, 通过为合作伙伴提供利益的方式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防止资金链断。中小企业还应拓宽业务范围, 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 对现代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而言, 选择环保能源和材料也是最佳政策。中小企业在发展中, 不断的开发适合的产品来扩展发展空间。中小企业要寻求应收账款融资方式, 降低企业自身压力的选择。无论何种的融资方式, 企业都要在创新和自身和发展的路上进行探索, 从实际出发, 既不盲目也不保守。

3 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缓慢的状态, 这实际上与管理的方式有关。由于中小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导致其融资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从企业自身出发, 解决其制度、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保证管理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寻找资金上的突破口。随着我国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当然, 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 转变观念, 接受融资并获得必要的融资, 才能实现其长期的发展, 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文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1) .

[2]龚映梅, 张译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 2015, (13) .

上一篇:管制与服务论文下一篇:全腹膜外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