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选择

2024-07-27

语体选择(精选7篇)

语体选择 篇1

2800 年前, 周王朝伴随着平王东迁的脚步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东周的前段———春秋。西周的礼制社会在诸侯争霸中日见衰微地维持着, 东周后段的列国纷争在日益显著地酝酿着。大国争霸、小国图存, 走马灯般的以会盟聘问为主要形式的邦交谈判, 需要一种适应时代特质的交际媒介, 于是, 长期作为礼乐教化教科书和典礼乐歌的《诗》被历史地选定为通用的语体, 成为外交辞令的话语形态。

一、春秋———蜕变的诗礼风流

270 多年的西周礼制社会, 礼乐教化弥漫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渗透到社会种种行为尤其政治活动之中, 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灵魂, 尤其成为社会管理阶层的集体教养, 体现于他们的日常言行和一切社会活动之中。

然而, 春秋时代的到来, 社会的利益固定享有模式遭遇了挑战, 所谓礼崩乐坏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诸侯争霸在温情脉脉的面纱遮掩之下一台台地走马灯般地上演着。利益之争, 在诸侯国之间, 实力的较量是最为本质的途径, 征伐便成为第一手段。于是, 一出出借口正当的征讨大戏接二连三地开锣, 而作为第二战场的谈判桌上的外交斡旋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因此, 一幕幕会盟聘问的谈判大戏也紧锣密鼓地开场, 朝天王转向朝大国、霸主, 礼制转化为政治交易。《礼记·聘义》云“:故天子制诸侯, 比年小聘, 三年大聘。”[1]2522而作为礼乐的发源地, 天下礼制的首善之区、示范之所, 鲁国在大环境的影响下, 也只能是图存第一, 不得不冷落了同姓的周天子和自家的天朝, 将所谓礼义甚至廉耻深深地藏匿于灵魂的背后, 而放下身段频繁地奔走于强国的朝堂, 时过境迁, 今非昔比, 无可奈何如此!正是“春秋书公朝王者二, 如京师者一, 而书公如齐者十, 如晋者二十一, 如楚者二, 比而观之, 由鲁以知天下王室之微, 诸侯之不臣, 不待贬而字见矣。僖公十年公始朝齐, 自后朝齐不朝晋, 知盟主而不之有天王”[2]1775。

频繁的邦交往来交接“, 各国使臣在外交场合下, 斗才斗智, 赋诗言志, 断章取义, 引诗陈辞, 表现出了一代士君子风流儒雅的风采”[3]102。这“风流儒雅”恰恰体现在历史活剧舞台上的所有台词即会盟聘问的话语形态之中, 昭示着那个时代独特的境界与风格, 也彰显着那段历史特有的魅力与风韵。

于是, 我们理解了孔夫子“庭训”所谓“不学诗, 无以言”的确切含义, 一如孔颖达疏云“:古者会同皆赋诗见意, 若不学之, 何以为言也?”[4]2522夫子又云“: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5]2611更明确了《诗》的社会功能与学《诗》的功利意义, 所谓“诗教主于温柔敦厚。深于诗者, 则可使于四方, 折冲樽俎。相与言谈之顷, 不直截言之, 而比喻言之;隐约其辞, 情文相感。”[6]231

二、《诗》———时代的语体选择

诸侯争霸局面的日益明朗, 政治格局变化的日见复杂, 军事斗争形势的日趋严峻, 使外交斡旋成为诸侯国之间最为频繁的活动, 《春秋》、《左传》载会盟达246 次。新的外交形势, 需要一种话语, 一种适合谈判的语体, 《诗》当仁不让成为不二的历史选择, 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

1.礼制社会的诗乐传统。西周200 多年的礼制社会中, 歌《诗》是社会政治礼仪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承载着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 上到天子、诸侯, 下到卿、大夫, 乃至士对《诗》的熟知程度是我们今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因为当时一切政治、军事、外交等诸活动中都要用《诗》, 诸如祭祀、朝觐宴享、射礼等。形成于西周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在《诗》中都有若干的对应篇章, 说明不仅有用诗, 而且也普遍存在根据礼制和礼仪的需要而作诗的现象。因而, 从三百篇的集成状态来说, 所谓采也罢、献也罢都需要讨论, 而作为礼制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作诗却是客观的事实。《诗》于西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独特意义, 必然首先使读诗成为士以上阶层所有成员的必修课, 懂诗成为他们必须具备的政治修养, 用诗成为他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班固有云“:古者, 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 以微言相感, 当揖让之时, 比称《诗》以喻其志, 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7]1755于是, 《诗》作为政治圈子里通识的、熟知的共同语言, 顺理成章地约定俗成地成为新语境下话语形态的首选。

2.双重语义的表达需求。春秋时代虽然有礼崩乐坏之说, 但礼毕竟还占据着台面, 至少周天下的总体政治格局并未发生彻底的改变, 礼制社会的基本形态还依然保全着。虽然周天子的存在如同傀儡, 但依然是可以利用的幌子。已然狼子野心的诸侯即使如所谓“五霸”也还要披上一张羊皮而自我遮掩些许。因而, 在强烈的利益追求的表述时, 就不能毫无掩饰地有失体统地赤裸裸地摆上台面。显性风格的保持, 隐性意图的表达, 话语的双重意义特性, 特定的时代对话语形态的特殊需求, 使《诗》被历史地推上了谈判桌充当政治交易的媒介。

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冬, 公如晋, 朝, 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 请平于晋。公还, 郑伯会公于棐, 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 公答拜。”[8]539这里郑伯对于鲁公的恳请直至哀求和鲁公的推脱与接受完全是用赋诗的形式表达的, 双方在没有任何其他的辅助性的阐述与诠释下, 仅仅赋了四篇《诗》便完成了一次艰难而又曲折的外交对话, 这是基于对话双方对《诗》的谙熟于心, 而且于断章取义之间有着约定俗成的寓意赋予, 于是才有赋诗言志之中心照不宣地毫无障碍地意向领会和态度表示。刘知几说“:春秋之世, 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 隐晦其说, 斯盖当时之恒事, 习俗所常行。”[9]386这是当时以《诗》达意的主要原因。另外, 恰如现代的法律讲求对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一样, 外交谈判双方的身份所应享有的尊严理应得到充分的保护, 虽如劳孝舆所云“:当时大国凭凌, 小国奔命之苦, 凄然如见。”[10]1但毕竟用赋诗的形式, 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尤其是保全了郑伯的颜面, 若非如此, 作为一国之君, 哀求之意, 直面坦言, 情何以堪!在赋诗见意的显隐之间, 于轻歌曼舞、低吟朗诵的融合氛围之中, 一切似乎笼罩着和谐, 也展现着轻松。春秋时代邦交活动中, 《诗》居然使诸侯的尔虞我诈、恃强凌弱的弱肉强食残酷与无情依然“情趣盎然起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齐侯郑伯为卫侯如晋”一节劳孝舆所批云“:国君见执, 怨钜矣, 仇深矣, 岂可以口舌争哉!二三子善于解纷, 但于杯酒赋咏间宛转开讽, 而晋怒可平, 卫难已解。甚矣!诗之善移人情也”[11]5, 以《诗》达意可见一斑。

3.形式保全的内容选择。春秋时期的外交虽然于目的性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国争霸, 小国图存, 所谓春秋无义战, 本质上干着弱肉强食的勾当, 但依然披着礼制的外衣, 其外在形式却还依然延续着西周会盟聘问的宴享之礼。这不是换汤不换药, 而是换药不换汤, 依然是从容不迫, 依然礼仪周全, 依然是觥筹交错, 依然是轻歌曼舞, 依然是融融和和, 而这仅仅是形式的保留, 骨子里却是另外的一番情形, 那宛然一如既往的融和气氛之下掩藏的是大国图强争霸的勃勃蠢蠢的雄心, 小国图存依附的兢兢翼翼的无奈。那周全的礼仪, 交错的觥筹恰恰是伴着轻歌曼舞优雅从容地进行着, 那融和的气氛恰恰是随着轻歌曼舞温柔婉转地形成着。而这轻歌曼舞绝不仅仅是舞台戏剧的背景与陪衬, 在气氛的营造之外, 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那就是它是话语, 是主宾之间的交流, 这是西周时代的传统, 如《礼记·燕礼》云“燕礼, 明君臣之义也”[12]690, 只是春秋的大气候使这种意义由单纯的礼乐教化转化为功利的政治谈判, 这轻歌曼舞的便是《诗》, 是其诗、乐、舞的综合形态的展现, 歌舞的还是《诗》, 歌舞依然妙曼, 话语依然是《诗》, 含义已然变化, 意图竟然霄壤, 劳孝舆有言“:古人所作, 今人可援为己作;彼人之诗赓为自作, 斯于言志而止。人无定诗, 诗无定指, 以故可名不名, 不作而作也。”[13]1这是形式的保全对内容的保留, 也是目的变化对内容的改造。

《诗》作为一种媒介语体在春秋的外交舞台上频繁地唱响, 成就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格, 这独特的媒介语体虽说至战国时代的外交场合已不再有《诗》的唱响, 即席创作并吟唱成为流行, 这仅仅是另一种赋诗的形式, 是内容上的重新选择, 以诗言志的外交辞令的语体风格作为传统却依然传承着。上世纪50 年代, 陈毅访问缅甸时挥毫赋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恰是诗礼风流的外交风格的千古流响。

摘要:春秋时代大国争霸、小国图存, 频繁的邦交谈判, 需要一种适应时代特质的交际媒介, 长期作为礼乐教化教科书和典礼乐歌的《诗》被历史地选定为通用的语体, 其形成了后世的外交辞令语体风格的传统基因。

关键词:春秋,外交辞令,语体选择,诗

语体选择 篇2

关键词:文艺语体,文艺作品,语体训练

大学语文教师在指导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各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文艺语体的风格特征,才能够进一步进行文艺作品教学的语体训练。

1.文艺语体概述

语体,是特点的交际领域形成语言表达手段和样式的一种。语体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其中口语语体又包含谈话题和演说体。书面语体包含传播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其中由于文艺作品会采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出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功能独特的形式,即文艺语体。文艺语体可以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文艺语体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在句子结构上活泼富于变化,经常变异使用语言,追求特殊效果。

2.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

2.1分析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

(1)“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叶圣陶《牵牛花》

(2)“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分析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内容、风格都不同,但是从语言材料的使用以及语言手段的使用,可以发现存在一定共同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词汇的选择。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描绘性比较强的,格调比较高雅的。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也会带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感情色彩,从而表现出作者的喜欢、憎恶感情[3]。例如叠词、形容词的运用。又或者是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也比较常见。第二,对事物描绘的恰当性。就算是非常平常的词汇被应用于文艺语体中,也常常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第三,词汇的潜在含义。不少文艺语体中的词汇表现出“话里有话”“余味曲包”的特点。也正是这样让读者更加想要去挖掘其中的内在意义与情感。

2.2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运动员,针对文艺作品的语体训练需要将语体知识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采取有效训练的方式让青少年运动会能够实际运用语体。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语体训练的重点需要放在分寸感、畅达感、形象感等方面。要求青少年运动会能够感受到语言材料中具体展现出来的语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一个文艺作品有一个良好的感觉和准确的把握。在训练的过程中,重点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语体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领悟、品味到文艺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具体的语体训练,第一可以有效指导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深入揣摩品味,例如“大花狗在院子里呆了几天,已经和肖万昌有些熟了,……它的胖胖的前爪又白又圆,很笨的样子。肖万昌有一次试着按它几下,觉得软乎乎的,软绵绵的;它友好而愉快地抬动着,故意送到他面前让他来按。他却在它上面磕下一截儿红色的烟火,大花哭着蹦开了,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他。”———张炜《秋天的愤怒》,这里面“胖胖、笨、软乎乎、软绵绵”等词语,描绘性非常强,“友好、愉快”等显得十分富有情趣。

第二,引导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辨析。“他一双火力十足的眼睛不看别人,只盯着手里的香烟。饱满的嘴唇铁闸般紧闭着,里面坚硬的牙齿却在不断地咬着牙帮骨,左颊上的肌肉鼓起一道道棱子。”———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如果将文中的“盯着”改为“看着”,让青少年运动员们自己去领悟,去比较,就可以发现“盯着”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艺语体色彩,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那种作者在绘形传神上的深厚能力。

3.结语

电视新闻语体句子刍议 篇3

句法特点

电视新闻报道语句是构成新闻语篇的独立的基本语义单位, 既受制于新闻语篇的要求, 又服务于新闻语篇。因此新闻语句的结构和句式要符合新闻报道的结构需要和行文规范。新闻报道语篇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语组成其用语要求具体、准确、简明、通俗和生动, 所以句子也要反映这些语言要求, 与之相辅相成, 发挥出支持新闻语篇的作用。因此, 在电视新闻撰写中, 句子成分或多或少显示出电视新闻语体自身的特点。

导语部分主语的形体较长。在电视新闻语篇中的不同部分, 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标题需要简洁生动而节省篇幅, 以简单句、省略句居多;导语既要简洁又要概括要点、突出新颖之处, 以传递主要信息和引起看下去的兴趣, 所以句子交代的内容较多, 带有一些修饰成分, 但其句法紧凑信息浓缩, 一个句子就包含了主要信息, 回答至少2~3个W的内容, 所以有较长的附加成分, 因而导语里的主语部分形体较长。从内容来看, 主语的修饰语往往是对主语的处所、处境、身份等作出限定。如: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拉斯穆森主席率领的欧洲社会党代表团。———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胡锦涛会见欧洲社会党客人》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今天在会见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将高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贾庆林会见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代表》

从句法上来看, 主语部分的形体比较长, 主要体现为同位短语、联合短语和偏正短语的使用。又如: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韩国国会议长林采正。———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温家宝会见韩国国会议长》

(4) 尼泊尔西部苏尔凯德县今天下午发生浮桥垮塌事件。———2007年12月15日《晚间新闻》

同位短语、联合短语具有语义整体性和相关性, 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具有语义限制性, 这些名词性词组可以增加句子传输的附加信息值, 提高所涉及信息的信度, 它的大量使用非常符合新闻在有限篇幅内传递大容量信息的要求。

形式动词作谓语。现代汉语中, 形式动词所带的宾语, 通常是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如“进行调换”的“调换”, 可以带宾语“品种”、“位置”, 等等。这些作宾语的动词, 如果必须再带宾语 (后称为“小宾语”) 意思才完整, 那么, 就必须采用“宾语提前”的办法, 即用介词“对”把小句宾语提到形式动词前面。电视新闻语体为了把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 常常采取这一表现方式。如:

(5) 目前, 伊拉克安全部队和驻伊美军正在对自杀式袭击者的身份进行调查。———2007年4月13日《新闻联播》《伊拉克议会大厦发生爆炸3名议员身亡》

(6) 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12日突然下起春雪, 在科罗拉多州, 积雪深度达46厘米, 不但给人们出行造成不便, 更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4月13日《新闻联播》《美国部分地区四月飞雪》

以上都是书面化的句子, 这非常符合电视硬新闻庄重、大气的播报特点。如果不是硬新闻的语境限制即表达上要求突出小宾语, 那么, 去掉形式动词, 换另一种说法, 不仅口语化一些, 而且字数少了, 语句也精练紧凑了。例 (5) 至 (6) 可以改写成:

(7) 目前, 伊拉克安全部队和驻伊美军正在调查自杀式袭击者的身份。

(8) 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12日突然下起春雪, 在科罗拉多州, 积雪深度达46厘米, 不但影响了人们出行, 更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存在分离式小句的反整合现象。一般情况下, 小句宾语句动词与宾语之间从形式上看, 非常紧密, 有时甚至是黏着在一起的。如:

(9) 我知道他明天会来。

(10) 人人都听到你要来的消息。

以上两例中的“知道”、“听到”与它们的宾语之间一般不能出现停顿, 书面上不允许用逗号将二者隔开, 因此, 这两个动词与其宾语之间从形式上可以说是一种很紧密的黏合关系。而电视新闻中的动词则不然, 据笔者研究, 这种语体中的动词所支配的宾语的形体往往较长。赵元任 (1979) 认为, “如果宾语小句很长, 动词之后会出现停顿或停顿助词”, 可见, 电视新闻中的动词与小句宾语之间的关系松散得多, 如:

(11) 胡锦涛强调,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也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2007年6月20日《新闻联播》《胡锦涛会见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12) 会议认为,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从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吸取教训,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履行政府职责, 切实加强工作的薄弱环节, 健全制度,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2007年6月20日《新闻联播》《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上述谓语动词“强调”、“认为”与宾语之间有停顿, 停顿的出现使这两个动词与宾语在形式上的紧密关系出现松动, 二者由黏合变为组合形式。这种在结构上表现为松散的组合关系的小句宾语句被称为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1) , 其主要表现是宾语或宾语的一部分没有紧紧依附于主句动词, 两者之间存在停顿, 在书面上体现为标点符号或语气词, 更有甚者将其移至动词前, 呈现出的是一种相对独立性, 这恰恰与整合的过程相反, 因此被称为反整合, 由反整合形成的分离式小句宾语句被称为反整合结构。

不过, 在电视新闻中, 并非所有的动词词谓语都可以出现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只不过这种现象所占比例较多而已。新闻报道中之所以会产生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主要是出于新闻报道的一种需要, 如上述两例。

对句类的选择

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和作用分出来的句子类别, 现代汉语主要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句类。这四种语气类型的句子基本上反映了话语主体的态度、情绪以及感情状况。

感叹句常用来表示话语主体强烈的主观色彩;祈使句也往往包含着主体明确的意向、态度和立场;疑问句中有疑而问主要表示询问, 往往要求听话者作出相应的回答, 和电视新闻单向传播、无及时反馈的传播特点不符, 疑问句中的无疑而问往往蕴涵了话语主体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根据李水仙 (2007) 的统计, 感叹句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最低, 只有0.25%左右;其次是疑问句, 占0.3%左右;祈使句出现的频率比感叹句和疑问句略高一些, 占3%左右。总体上说, 感叹、祈使、疑问三种句类和电视新闻客观、真实、公正传递新闻信息的语境不相适合, 因而在电视新闻语体中出现的频率较低。陈述句“是直接用来表述命题的句子, 它可以判断是真还是假”。 (2) 韩礼德认为, 要寻求信息时用疑问句, 而要给予信息时则用陈述句。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 满足受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直接表述命题的陈述句是传递信息、客观叙事的常用话语方式, 因而与电视新闻的语境相契合, 成为电视新闻话语的首选句类。根据香港理工大学陈瑞端的统计, 陈述句在时政类新闻中占95.69%, 在体育新闻中占99.04%, 在财经新闻中则占到了100%。可见, 陈述句在电视新闻语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总之,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 具有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其他新闻传播形式的独有样态和传播规律, 在句法特点和句类选择上具有独特性。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文体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中国语文》, 1989 (5) 。

[4].李水仙:《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5].李兴亚:《动态助词“了”自由隐现的条件》, 《中国语文》, 1989 (5) 。

[6].陈振光:《英语新闻常用句子特征例析》, 《广州大学学报》, 2008 (5) 。

法律语体的时间特征 篇4

关键词:法律语体,时体助词,时间连接词

一、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

(一) 时体助词的使用

我们分别考察了时体动词“了”“着”“过”“的”在口语类语体、叙事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法、新闻类语体、法律类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发现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出现频率远低于其他几类语体。时体助词“了”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共出现了10 次, 其出现频率为0.5765 次/ 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 其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152.42 次/ 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66.175 次/ 万字、64.832 次/ 万字、40.588 次/ 万字、53.870 次/ 万字,

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的使用, 与其他各类语体中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 在其他各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实现;而在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在我们统计到的语料中, 时体助词“了”均出现在动词后面。我们认为这与法律语体的指令性相关。形容词作谓语多是描述性的, 与法律语体的客观性相矛盾。因此, 法律语体中多使用动词作谓语。第二, 在其他语体中, 使用时体助词的动词前, 可受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才”等修饰;而法律语体中, 不存在这样的用法。第三, 在其他语体中有:“动词+ 了1+ 数量词+ 宾语+ 了2”的用法, 例如“教了二十年书了”, 而法律语体中没有这种用法。我们认为, 这是因为从语义上看, 法律语体不能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 只能表示先后顺序, 因此不存在上述的用法。

时体助词“着”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并未出现;在叙事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64.694 次/ 万字;口语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 为34.351 次/ 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着”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9.5039 次/ 万字、13.139 次/ 万字、11.887 次/ 万字。如下表所示:

时体助词“过”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共出现了5 次, 其出现频率为0.2883 次/ 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22.431 次/ 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16.179 次/ 万字、12.638 次/ 万字、15.344 次/ 万字、9.6106 次/ 万字。

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的使用, 与其他各类语体中使用有明显区别。第一, 时体助词“过”在法律语体中, 也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 没有出现在形容词后面的用法。第二, 在其他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可以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者时间副词同时出现;而在法律语体中, 没有这种用法。第三, 在语义上, 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过”只能表示“过去、曾经”, 而不能表示完成。

时体助词“的”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并未出现;在口语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10.101 次/ 万字;新闻类语体和叙事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 分别为9.987 次/ 万字和8.761次/ 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0.654 次/ 万字、0.498 次/ 万字。

(二) 时体助词使用频率低的原因

经过统计, 我们发现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了”“过”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其他语体, 时体助词“着”和“的”没有出现。我们认为其原因如下。从语义上看, 时体助词标志动作发生的时间。法律语体是一种指令性语体, 是一种行为规范, 规定是超时空的, 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 在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使用频率低。

二、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廖秋忠 (1986) 指出时间连接成分包括序列时间连接成分和先后时间连接成分两大类。我们分别在这两类连接成分中选取了“最先”“最后”“原先”“而后”进行统计。时间连接词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均未出现。金晓艳 (2010) 指出了时间连接成分的三个特性:顺序性、篇章性和时间性。法律语体既缺乏顺序性, 也无时间性, 因此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参考文献

[1]方梅, 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熙宗.语言风格修辞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3]李熙宗, 袁晖.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5.

加强语体教学凸显文体特征 篇5

一.作文文体不分的现状与语体教学的欠缺

很多学生误解了“文体自选”的实际含义, 把“自选”当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文文体只讲形式不讲规范, 文体不分的现象日益严重, “四不象”作文充斥评卷场!正如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在评价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时指出:“不少议论文叙多论少, 搞得文体特征模糊” (《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 第5页) 。笔者认为, 为了规范作文文体, 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需要语文教学者在教学中引进语体教学, 因为语体是文体的表征, 文体不分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因语体不分形成的, 而广大一线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语体教学非常欠缺, 语体教学已经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考场作文要求“文体自选”, 并不是不要文体, 而是要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 发挥学生写作个性。不同的文体有一定的文体样式, 如果文体不伦不类, 甚至似驴非马, 就不规范了, 这反而有悖于“文体自选”的初衷。文体一旦选定, 就必须使文章体现这种文章的体裁特点, 做到文体规范。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弄清文体的特点, 比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或书信体、日记体、访谈录、求职信、说明书等体式, 明确其行文特点, 凸显文体特征。

在写作中, “文体”是从文章学的角度说的, “文体”就是文章体裁;而“语体”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风格、体式!中学写作教学中有一条“合体”的要求, 就是指作文既要合文体又要合语体。可是, 对贯彻这一要求, 如今的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是, 重文体轻语体, 或者说有些教师自己对语体都还有些陌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中, 对文体虽有明确的规定, 但因为在语体教学上的忽略, 造成学生因语体意识的模糊导致文体的不分!因为, “不同的文体有着各自常用的表达方式, 一篇文章中往往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现代写作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93页) , 要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 就必须注意文体与相对应的语体的和谐!

二.注重文体与语体的和谐对应

凡文章都有一定的文体样式, 如果文体特点不伦不类, 甚至似驴非马, 就不成其为文章了。“文体自选”是在各种文体样式中自由选择, 擅长什么文体就选择什么文体, 一旦选定, 就必须使文章体现这种文章的体裁特征, 尤其是语体特征, 不可文体杂糅, 文体不分!

比如, 记叙文和议论文在语体上就有很大区别。记叙文要写人、记事, 特点是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因此它必然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的语体表达方式;议论文要说服读者, 阐明自己的一个观点, 强调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这决定它要以议论为主要的语体表达方式。

但在教学中, 学生常常混淆文体特征, 写出种种语体与文体不合的文章。下面笔者不妨以一些考生习作为例, 来分析文体语体模糊不分的现象!

语体与文体虽然对应但不和谐。比方, 笔者曾以央视采访莫言“你幸福吗”的材料,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 一个学生在开头这样写道:

幸福是一种感觉, 是人的内因决定的。我们现在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科学发展观,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中国几十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真理。只要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再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 我们就可以提高幸福指数……

整篇文章都类似这种表达, 如果单单从文体来看, 我们没有理由说它不是议论文, 因为这篇文章使用的是议论文的语体, 但表述近乎苍白, 满篇政治术语, 像政治问答题, 这是中学生作文合文体但不合语体的典型例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学生对语体与文体是否“合体”的片面理解。

语体与文体张冠李戴对应不当!请看笔者在2005年在广东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一篇名为《学会纪念》中的一段:

童年消逝了, 亲爱的你, 你能告诉我, 我们童年的记忆在哪里吗?在摇篮里, 在家里, 还是在青草的河畔?种植达观, 我们收获的是快乐;种植快乐, 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童年, 我们又能纪念什么呢?是启蒙时的学语, 还是嬉戏中的哭闹?我无法找到它的踪迹, 难道童年真的消逝了吗?它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初看到这一段, 你肯定以为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 谁知道下文写的竟是一篇议论文!我们抛开“种植快乐, 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等不合逻辑的表达, 也不说该段对朱自清《匆匆》不成功的仿写, 议论文需要入木三分的议论, 于阐理中凸显写作者理性的光芒, 洞见考生的思维深度, 从语体讲, 这已是散文的语体了!这种文体与语体错位的情况, 考场并不少见, 不能不说是考生语体意识的模糊, 也不能不说这是高中作文语体教学的缺失!

与此类推, 用信函文体却连格式都不正确, 用文言文文体却文白夹杂, 以平淡的记叙写戏剧, 以典雅的文笔写启事……这些都属于语体与文体写作不规范不和谐的表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表达”中明确要求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 并进一步指出:“符合文体要求, 指的是符合考生所选的文体的要求”, 以上语体与文体不和谐的写作, 都不符合文体要求, 造成文体不分!

三.凸显语体表征, 明晰文体特征

为了很好的掌握文体写作, 就需要熟悉不同文体及其语体, 并在日常作文教学与作文写作中加以训练, 平时就需要对你感兴趣的文体和它对应的语体多加训练, 以凸显语体表征, 明晰文体特征, 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由于标准不同, 语体有各种分类方法。从便于中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则出发, 可以把语体分为口语体、正规语体、典雅语体。这三种语体的特点是, 口语体多用日常语言, 包括方言、俗语、土话, 句子可能不合语法的规范, 但灵活自由, 亲切易懂;正规语体使用普通话规范语, 还有专门用语、术语, 表达规范、严谨, 给人以严肃感;典雅语体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词语, 富于文采和感染力, 遣词构句常有意突破语言规范。就文体来看, 中学主要训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种实用文体和散文这一种审美文体。一般而言, 文体和语体并非一一对应, 常常是一种文体以一种与之以应的语体为主, 以其它语言成分为辅。前面所举《幸福》中的那段文字, 毛病就出在不知议论文要对应什么样的语体, 结果用了纯粹的正规语体。

总体说来, 文体是承载内容的一种形式, 有各自相应的语体要求, 一般以口语体为主, 略带典雅语体色彩;议论文以正规语体, 需略带典雅;散文则追求典雅的语体, 可略带口语色彩, 其它书信、通知、序言等文体也都有自己大体的语体、格式限制, 需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语调, 一些惯用的词语和某些程式化的句型进行表达。所以, 同学们写作时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注意该文体与语体的大体对应和谐, 不要写成“四不象”文体!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写作也要讲究这种协调。考场作文如果注意了语体和文体的对应原则, 就能凸显考生的文体意识, 即便渗进其它语体, 也要向主要语体靠近!例如,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要以议论为主, 可以适当地以个人对所论论述的中心主旨或对象作真情实感的抒发, 使文章有你情感的脉动, 以打动读者, 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我们看广东2012年高考优秀作文《生于此岸, 心无岸》中的一段:

洪荒宇宙之中, 岁月长河之上, 我们就降生在这一时代, 不偏不倚, 不快不慢, 诞生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 有林立高楼, 灯红酒绿;我们停靠的这个海岸, 有冷漠喧嚣, 名利冲突……

这段文字里, 我们看到, 考生是以抒情的语体为主, 同时又用了两个整齐句子形成对偶, 内涵是对比, 画面是描绘, 抒发了对“你想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理解与评论, 含情的语言打动着读者的心扉, 言中见情的抒情性语言表征, 凸显了散文的文体特征。

会话内容、语体和亲疏关系 篇6

关键词:会话内容,语体,亲疏关系

1. 引言

战国时期, 齐国大臣邹忌就有这样的名言:“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是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同样一个“美”字, 实际的内涵完全不一样。这正是由于妻子、小妾、客人和邹忌的亲疏关系不同, 引起“美邹忌”的不同含义。这里的亲疏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亲疏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人际关系常常在会话过程中体现出来 (李茹, 2006:5) 。交际双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对方传递自己的社会情感, 然而正是交际各方, 会话的参与者们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话的形式和内容, 也就是说, 语言得体性、会话的内容和会话参与者的亲疏关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示意图:

这里的亲疏关系主要是指speaker和addressee之间的关系, speaker和addressee在会话中处于核心地位, 也是会话的基本要素, 决定着他们会话时所采用的形式和会话内容。参话者必须知道自己在会话中的角色, 必须对会话的语体有清醒的认识, 并且要使自己的话语得体, 符合语境。因为正如Enkvist所说, 语体可以传递交际双方的情感和思想 (刘世清, 1998:9-10) 。

语体是语言变异研究的核心构念。拉波夫将语体定义为:说话人对自己说话所留意的程度。但贝尔提出“听众设计”, 强调语体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对此库普兰德等人予以支持, 认为语体转换是说话人的身份认同行为, 是一种策略, 是说话人利用符号资源进行角色定位的过程 (李经伟, 2003:1) 。

笔者以五十名学生为调查样本, 以粗俗语、礼貌语为变量, 客观地阐述学生的亲疏关系和会话, 语体之间的关系, 以及着重阐述怎样改变语体和会话内容来改变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疏关系。

2. 会话形式和亲疏关系

首先, 要讨论的是会话形式即文体和亲疏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交际文体越随便, 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越亲密, 交际中礼节性内容和约束就越少, 举止就会显得粗俗、鲁莽。如果交际中文体高雅、正规, 表明交际双方关系疏远。文体越正式, 礼节性的蕴义就越大, 礼节越多,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越疏远” (朱跃, 1999:241) 。较正式的语体标志着交际双方社会地位不平等而比较随便的语体则标志着双方可能比较亲密、志同道合或者志趣相投 (贾玉新, 1997) 。文体和亲疏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式来表示就是y=kx, 图象如下:

X值的范围为[stranger, friend]或[friend, stranger]。Y值的范围为[formal, informal]或[informal, formal]。函数Y=KX为正比例函数, 随着X值从stranger向friend变化, Y的值也从formal向informal变化, 反之亦然。

笔者就陌生人、朋友之间的语体变化这一话题, 对十名初高中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初中生三十名, 高中生二十名, 调查他们在和朋友、陌生人交谈时使用粗俗语、礼貌语、俏皮语的情况。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朋友之间使用粗俗语、俏皮话等随意语体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而熟人和陌生人之间交谈时多使用礼貌语、问候语等礼节性的语言。

汉语里粗俗语非常丰富, 中学生之间也是如此, 自己好朋友如果老实那叫“呆子”、“猪头”;同学有一道题做不出来, 叫“白痴”;啰嗦是“八婆”;朋友长得帅那是“衰哥”或者干脆说“你这丑鬼”等。这些语言在朋友之间使用时可以理解为关系亲密, 然而这样的语言如果在陌生人或熟人之间使用, 那就是两个人在吵架、骂街。在调查中有这样两道题, 如:

(1) 当一个陌生人或熟人和你交谈时说脏话, 你会觉得:A可以B不可以C无所谓

(2) 当一个朋友和你交谈时说脏话, 你会觉得:A可以B不可以C无所谓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在和陌生人交谈时不会接受粗话和脏话, 而在和朋友交谈时, 如果朋友说粗话或脏话可以接受。因为粗俗语的语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并非表示词语的指示意义而是表示说话人特别的喜爱、亲热或随意等情感或语气。我们来看下面几组中学生对话的例句:

1) A:作业做完了吗?猪头!

B:还没有, 去死吧, 你!

A和B之间的对话更显得他们关系亲密无间, 如果他们是熟人或者陌生人, 接下去可能就是两个人在对骂。因为“猪头”等粗俗语在陌生人这样的语境中更多表现的是它的指示意义, 那就是在骂人了。

2) A:Close the door, you, Son of bitch.

B:Fuck you.

A和B这样的对话如果是发生在熟人或者陌生人之间, 那么他们可能在为关门的事而争吵。所以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随着参话人之间的亲疏变化, 语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3) A:丑鬼, 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B:滚!

A:我操。

如果两个人是朋友, A想借作业抄一下, 但是遭到B的拒绝。我想A是不会生气的。如果A和B是陌生人或熟人, 而同样的内容, 他们之间的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A: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行不行?

B:不好意思, 不行。

A:没事。

如果对话一方说脏话, 另一方用礼貌用语, 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看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4) A:丑鬼, 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B:不好意思, 不行。

A:我操。BT (变态)

如果两个人是好朋友, A会觉得B有点变态, 不给我抄就算了, 还故意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如果两个人是熟人或者陌生人, 给人的感觉就是A是一个不懂礼貌、没有涵养的人。

在英语中粗俗语是指那些低下、缺乏品位、不加修饰的粗俗的语言 (vulgarwords) 常见的粗语有Goddamn, fuck, man, shit, SOB (son of bitch) , fool等。

fuck一词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 经常被人们使用, 朋友在一起聊天, 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粗语和脏话。

5) A:Have you all read and memorized that list?

B:Yes.

C:Fuck, yes.

B:Oh!

C:Oh, my God, I didn’t believe I just did that again.

这里的fuck很明显表示的不是该词的指示意义, 而是暗示说话人的一种情感。再来看这样一句话:

6) I’ll wring the neck of any fucking bastard says a word against my bleeding fucking king.

第一个fuck那是一种咒骂, 而第二个fuck却是一种强烈的爱的情感。因此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 人们在和陌生人或熟人对话时, 出于礼貌, 一般不会使用粗语和脏话。但是朋友之间使用粗语或脏话有时却能起到拉近彼此之间关系的作用。

粗俗语可以说无处不在, 几乎没有年龄的界限。夫妻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亲密的一种社会关系。他们之间有时也会有粗俗语出现, 如:“死鬼, 死老头子, 有病, 短命的……”这正应了一句俗话“打是亲, 骂是爱”, 骂之越狠, 爱之越深, 关系也越密。当然交际双方是否说粗俗话可能还要受到文化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礼貌”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人们用礼貌语来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和照顾交际各方的“面子”。礼貌用语的变化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会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日语文化中, 这一变化表现得最为明显。日语有谦语和敬语之分。在和对方交谈时, 如果对方是陌生人, 则用敬语, 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和事物用谦语, 如果和自己的好朋友交谈时, 则用简体形式。例如:

田中和小张第一次见面, 田中介绍自己时一般会说:

7) 私は、田中のと申します

当他们成为好朋友之后, 田中给小张打电话时会说:

8) わたしは田中だ

田中和小张第一次见面, 早晨打招呼会说:

9) 田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小张: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熟悉之后, 早上见面:

10) 田中:おはよう

小张:おはよう

在英语里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两个人初次见面通常会有以下对话:

11) A:Good morning.B:Good morning.

如果两个人是朋友, 打招呼就非常随便了:

12) A:Morning.B:Morning.

A:Hi, Tom.B:Hi, Mike.

那么在汉语里两个人如果初次见面打招呼会是这样的:

13) A:你好, 贵姓?B:你好, 免贵姓陈。

如果是朋友见面了打招呼可能会变成:

14) A:吃过了吗?B:还没有。A:上哪儿去?B:上班/上菜场。

Brown&Levinson认为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满足人们的面子需求。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 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非常客气、礼貌, 在汉语里, 人们会说“请……”英语里就是“please……”日语里却是“ます, ございます, ください……”。

在调查中有两道这样的题:

(3) 当一个陌生人在你身边大声喧哗, 你会说:

A:您的声音小一点好吗?B:闭嘴C:声音小一点

(4) 当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大声喧哗, 你会说:

A:您的声音小一点好吗?B:闭嘴C:声音小一点

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见人们在交际时基本上遵守着语言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则。因此, 如果亲疏关系不同了, 而语体不变, 在会话时会产生许多误解和尴尬的场面:

如果两个日本人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的对话:

15) A: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B:おはよう

B的回答可能会让A觉得, 我不认识你, 你的年龄也不比我的大, 你又不是我的社长, A会非常困惑。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在英语里人们见面时经常说:

16) A:Hello, how are you?

B:Fine, thanks.

但是如果B的回答是:

Well, it depends on what you mean, if you mean am Iphysically well, then I am as far as I know although it is different to be sure.Emotionally I am tired out and really should take a rest, professionally things are going Ok but, and then there is my family... (Channell, 2000:232)

A只是一个礼貌性的问候, B的回答会让A觉得很难为情, 因为A并没有想着要去了解B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 去打听别人的隐私, 只是一个问候而已。

3. 会话内容和亲疏关系

会话内容也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俗话说“关系浅, 舔一舔, 关系深, 一口吞”, 当然这是酒桌上的话。人们把喝酒的深浅和人的亲疏关系联系在一起, 人们喝酒时常用的戏言却也正应了朋友之间有说不完的话, 而如果关系不好, 脾气不和, 一句都为多。在调查表中有这样三道题:

(5) 当您和陌生人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6) 当您和熟人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7) 当您和朋友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图:

从上图中很清晰地看出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要比陌生人或熟人之间更加丰富, 话题的数量在陌生人、熟人、朋友三种亲疏关系之间变化着, 随着关系的亲密的发展, 话题的数量也明显增加。除此之外, 谈论的话题的深浅也会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从谈论天气, 工作到谈论“异性”。谈论异性的话题更多的是在朋友之间进行。

在图5中, 在朋友之间, 有三十多人会谈论异性, 而只有五人选择会和陌生人谈论异性。在调查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朋友在一起都会谈论异性、个人秘密、性等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这可能是朋友之间有更多的共有知识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他们的话题会更加深入。如果两个好朋友是女性, 她们在一起会相互倾诉心中的白马王子, 某某对我有意思等话题;如果两个好朋友是男性, 他们在一起可能则会讨论哪一个女孩漂亮、性感等话题。而陌生人或熟人之间谈论的内容局限于表面、浅层的东西, 例如天气、学习、工作等相关的话题, 通常只是礼节性的问候。Malinowski在语言学中创造了寒暄交流或者叫应酬交谈 (Phatic communion) 这样的术语, 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 (转引朱跃, 1998) 。用这些词交际时, 他们不包含信息交流的意义, 只用来建立说话人之间的社会接触或避免难堪的沉默 (朱跃, 1998) 。所以陌生人和熟人初次见面处于礼貌而经常采用礼节性的话题来表达友好的意图, 也正如Leech所说的那样:为了表现我们的友好, 在交谈时, 我们会采用没有实际意义的短句, 例如一些问候语, 见面和告别时非常客气的问句, 如, “How is the family?”, “What happened to spurs on Sunday then?”这些句子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Leech, 1973:62) 。

在英国, 人们遇到陌生人时可能喜欢以天气为主题进行攀谈:

17) A:It is a nice day, isn’t it?

B:Uh, Yes, it is.

交际双方都知道天气很好, 可能只是想打破沉默的场面。所以Carroll提出熟人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停顿语 (如:Uh, Um, and so forth) , 而且通常只谈论一个话题 (Carroll, 2001:232) 。

因此, 交际双方从起初是陌生人, 随着接触的频繁, 关系也会逐渐地走向亲密, 那么他们交流的内容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实录的是两个的学生之间的几段有代表性的对话:

18)

(1) 开学第一节文学课上, 同学们都不熟悉。

王:你好, 这座位有人吗?

李: (很热情) 哦, 没有, 请坐。

(2) 在后来的马哲课上他们又碰面了。

王:你好!

李:你好, 这座位没有人。

王: (坐下之后) 文学课上到哪儿呢?

李:Shakespeare’s Tempest.

王:谢谢!

(3) 王有一次马哲课没有去上, 在文学课上, 王又和李军坐在一起。

王:喂, 昨天老师点名了吗?

李:没有, 胆子挺大!

王:好!太棒了, 真走运。

李:去干什么呢?

王:和他们一起打篮球去了。

李:下一次去, 记着要叫上我。

王:没问题。

(4) 星期五下午, 上马哲课, 王刚走进教室, 就听李军叫道:

李:老大, 座位在这。

王:怎么在这里?还行吧!

王:没有几个人? (四周看看)

李:李博士的课这么上下去不行。

王:唉, 可能有水平, 发挥不出来。

李:喂, 喂, 那姑娘是谁?挺纯的。

王:想追?抓紧时间。 (2004.9—2005.1)

这几段对话记录的并不是一个会话的公式, 只是反映了学生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相知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谈论的话题也由浅入深直到最后评价老师, 谈论异性。

4. 会话内容和语体的改变和交际双方关系的改善

正是由于亲疏关系和会话的紧密联系, 可以通过改变会话的语体和内容或方式来改变交际双方的关系。“文体信息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对文体的修正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修正” (朱跃, 1999:212) 。所以交际双方在初次见面时, 一方想和对方交朋友, 或者不想让对方觉得受约束, 他可能尽量选择一些随和、生活化的语言来拉近和对方的距离。例如, 如果你叫张大明, 是一家公司的职员, 有两个领导找你谈话, 一个叫你“小张”、“大明”, 另一个称你为“张大明同志/同学”、“张先生”。很自然你会觉得前者非常平易近人, 让人感到亲切。在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

(8)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单位或者一个新班级, 假如你叫王大明, 你喜欢别人叫你 ()

A:小王B:大明C王大明同志/同学

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

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喜欢生活化的语言, 听起来非常的放松, 有一种和家人聊天的感觉。另一方面, 官话、工作语给人的是一种压力, 给人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因此, 教师如果想和学生保持一种朋友的社会关系, 改变会话的内容和语体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喜欢的话题和说话的方式, 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是, 这种会话内容和语体的改变, 只有在交际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改变双方关系的效果。

Leech指出交际双方必须保持语言的平衡, 让交际双方都能得到足够的安抚和报偿从而促使双方社会关系的发展。下面就是Leech引用被Berne称为八次安抚程式的例子:

19) A:Hi.

B:Hi.

A:Warm enough for you.

B:Sure is, looks like rain, though.

A:Well, take care yourself.

B:I’ll be seeing you.

A:So long.

B:So long. (Leech, 1983:63)

四次对话保持了语言的平衡, 他们彼此都觉得很满意, 因为分别得到了四次安抚, 都使用一种平等的语言, 而且语体也比较随意。

但是如果打破这种语言的平衡, 或者缺乏一方缺乏合作, 就会影响说话人之间的关系。

20) (1) A:Hi.B: (no reply) (2) A:Hi.B:Good morning, what’s up? (3) A:Hi.B:Hi. (Leech, 1983:64)

在第一个对话里A会觉得B不愿意和他交谈, 不友好, 平衡被破坏。第二个对话里, B的话太多, 也会使A觉得很突然, 所以有时候要表示亲近也要注意分寸。而第三个对话正好保持了语言的平衡。这简单的问候正是密切交往的开始。

5. 结语

总之, 会话的内容、语体会随着陌生人、熟人、朋友这种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根据亲疏关系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语体和会话内容。另一方面, 中学生也会通过改变会话内容和语体来改善亲疏关系, 而且这种改变是交际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保持语言上的平衡。

当然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朋友是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人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科技迅猛发展, 人们交流也变得便捷而又频繁, 中学生的关系是疏是密只在朝夕之间, 网上是好友, 邂逅于街头却是行色匆匆的路人, 所以有时我们很难去界定陌生人、熟人和朋友。此外在会话当中, 说话人、听话人还会受到其他语境变量的影响, 尤其是中学生非常年轻, 语言具有时代性、创造性, 因此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语体和谈论什么样的话题有时有很大的随意性。正如Amy B.M.Tsui所说的那样, “交谈时由于会受到许多语境变量的影响, 无论交际各方的亲疏关系如何, 说话者有时也无法去推测听话者有什么样的反应和应答” (徐碧美, 2000:17) 。

参考文献

[1]Carroll.语言心理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32.

[2]Joanna Channell.模糊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67-170.

[3]标准日本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22-366.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56-157.

[5]李经伟.语体转换与角色定位[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6]李茹, 刘雪芹.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J].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 5.

[7]里奇.语义学 (中文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62-64.

[8]刘世清.西方文体学概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9]徐碧美.英语会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7.

语文诗歌中抒情语体的特征 篇7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上一篇:数字化网络语音室下一篇:状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