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体

2024-05-24

应用语体(共12篇)

应用语体 篇1

1 语体的定义

语体是言语交际的体式, 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换言之, 语体, 即人们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使用不同语言材料所形成的不同特点的语言体系。它是语言特点的综合。如交际领域有不同环境、不同范围、与表达者的不同关系之分;交际目的有或要人理解, 或要人感动, 或要人行动, 或要人回答等等的千差万别;交际方式有书面、口头、屏幕、电码等方式和媒介的区别。这些在语言运用上有不同的特点如调音、选词、择句、构篇等, 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体系既是语体。

在实际生活中,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不仅涉及内容, 而且也涉及语言的本身, 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这就是语体学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 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2 网络媒体对应用文语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 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 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 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 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流传开来。比如美眉 (长得漂亮的女生) 、偶 (我) 、886 (拜拜喽, 再见之意) :) (笑脸) 等等原本是人们在网上社区、网络聊天室、BBS等开放式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时所使用的专用符号, 现在流行开来, 甚至渗透到传统媒体之中。

网络语言主要是一种通过文字进行口语式沟通的工具, 保留了人际传播口语化的许多特点。比如, 人们口语表达比较随意, 不像写文章那样注意语法、逻辑关系甚至字斟句酌。不少网络语言也频繁运用倒装、省略等形式, 只要清楚表达意义, 不讲求规范规则。再如, 在网络语言中谐音词特别多, 这也符合口语传播重发音, 不重文字的规律。另外, 口语中常用的象声词、方言等, 在网络语言中也被大量应用。如:后后 (模拟笑声) 、偶灰常灰常生气乐 (模拟福建话发音) 、就酱紫 (就这样子, 台湾话发音) 。网络语言的口语特征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 这也是它受到网民们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网络流行新语体的演变

网络语体特指在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各类BBS及网络文学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格调、气氛。以下是最近流行的网络新语体。

3.1 知音体

2007年8月, 天涯社区有人发帖:请大家用无敌、优雅、冷艳的“知音体标题”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名著等重新命名。发帖者首先把《白雪公主》改名为“苦命的妹子啊, 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 激起无数网友的创作欲望。《嫦娥奔月》被改为“铸成大错的逃亡爱妻啊, 射击冠军的丈夫等你悔悟归来”, 《唐伯虎点秋香》被改为“我那爱人打工妹哟, 博士后为你隐姓埋名化身农民工”……一场大赛后, 留下无数经典笑料。

知音体就是指用这种用煽情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文章风格, 名称来源于著名杂志《知音》。《知音》的创始人之一——胡勋壁先生曾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提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 杂志《知音》以刊登情感故事, 宣扬人性美为宗旨。这种煽情的文章风格被称为知音体, 这种风格的标题就叫知音体标题。

3.2 梨花体

“梨花体”谐音“丽华体”, 由女诗人赵丽华的名字谐音而来。赵丽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作家, 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赵丽华的某些作品形式比较另类, 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网友们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 并把赵丽华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创作的诗歌, 戏称为“梨花体”。梨花体语言直白、简单, 似乎一览无余, 又似乎蕴涵深意。

例如赵丽华的《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有网友“展袂舞翩翩”仿写了《下班》:“还有四分钟/六点了/老板还在催我/把文件整理完/呜呼。”

3.3 脑残体

在QQ空间、论坛以及“X舞团”等网络游戏中, 有不少玩家大量使用非正规汉字符号作为个性签名。这类文字的来源五花八门。大多出自繁体汉字、日文汉字和生僻字, 也有部分简体汉字, 甚至还有日文假名、汉语拼音字母等, 有时还夹杂一大堆杂乱的符号。网友们只能通过文字的偏旁猜测其大致的读音, 有网友将此类文字戏称为“火星文”, 也有人斥之为“脑残体”, 并把使用脑残体的人称为“脑残儿”。因为独特、另类, 脑残体被许多追求个性的网友视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格, 竞相模仿。例如:“莓天想埝祢已宬儰1.种漝惯” (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 ;“1.魵鳡鲭.1.种颜铯..Me的丗堺抧囿壹祌彦页色” (一份感情, 一种颜色, 我的世界只有一种颜色) 。

4 网络语体的应用分析

从网络新语体的命名看, “知音体”借用《知音》杂志名称命名;“梨花体”由女作家的名字谐音而来;“脑残体”用“脑残”比喻难认难懂。语体的命名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既贴切恰当, 又生动形象。

新语体的层出不穷体现了使用者很强的创新意识。语言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 网络时代的到来, 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男性占59.3%, 女性占40.7%;年龄大多在18至35岁;学历在高中至大学本科之间。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组成了网络社会, 他们追求个性, 在网络交流和传播过程中闪烁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带着一种颠覆和创新的快感, 创造属于网络的新新词语和语言风格。

网络新语体反映了一种叛逆思想, 是一种被压抑心理的释放。每一种新语体诞生之初, 往往掺杂着些许无奈、些许嘲讽、些许戏谑、些许叛逆, 而这些成分更容易激发年轻一族的从众心理。同时, 由于网络隐匿了人们的社会背景、职业、年龄等情况, 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 网络成为一个自由、轻松、想象的空间, 这种特定的交际途径、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 促使网络语体呈现出与日常用语不同的风格一幽默、简捷、夸张。

5 网络语体的应用展望

对于网络新语体的层出不穷, 有很多专家学者很是担心, 认为它们的流行势必影响青少年的语言学习, 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发展非常不利。笔者认为, 这些新语体积仅是些非主流的网络语体, 难登大雅之堂, 不妨保持宽容、多元的态度。网络世界的语言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和发展规律, 随着它的不断发展, 一定会走向更良性、更规范。

摘要: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 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 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 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 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流传开来。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而网络新语体也正对传统的应用文语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

关键词:网络媒体,语体,应用文语体

参考文献

[1]赵志英.浅谈应用文写作的关键:语体特点[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8) .

[2]刘桂萍, 李光连.论应用文的语体风格[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2 (3) .

应用语体 篇2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广告传递信息,联络关高主体和公众;广告塑造形象,构建企业通向成功的桥梁;广告提供咨询,引导人们的生活;广告宣传教育,开拓人们视野.......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较晚,对于广告的定义,《辞海》明确规定“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和企业信息等的一种方式,一般指商业广告。从广义来说,凡是向公众传播社会人事动态、文化娱乐、宣传概念的都属于广告范畴”。而广告语体是指为了适应广告传播领域、广告目的、任务与内容的需要而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特点综合体。

广告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语体角度,我们根据广告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不同,将广告语体分为营销广告体、服务广告体、招聘广告体、形象宣传广告体和公益广告体。不同的广告体有不同的修辞特点和风格。

(一)营销广告体

营销广告包括生产资料营销和消费品营销广告。

影视语言的语体风格 篇3

[关键词]影视语言 语体风格

一、影视语言与语体

对于影视语言,目前影视领域的学者研究较多。电影理论工作者以电影画面为切入点进行阐释,对影视语言的定义也多与电影画面有关。影视语言的定义有多个版本:

“电影电视是人类视听交流的工具之一,它们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语言形式,可称为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语言与思维形成表里关系,影视语言则与形象思维形成表里关系。”“影视语言是人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它以人类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电影电视属于艺术,但它们和其它所有门类的艺术形式一样,它们面对观众的直接现实是它们的语言,我们将其称为‘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应是一种广义的语言,即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构图、光效、影调、人声、音乐、音响、造型……都可以构成影视艺术的语言,并成为影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元素。”“我们认为,由于影视艺术主要是由画面和声音所组成的‘声画艺术’,所以就决定了影视语言系统由因大构件组成:一为‘画面语言’,其中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等:二为‘有声语言’,其中包括人声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另两种分别是画面与声音相结合而产生的‘造型语言’和‘节奏语言’。”我们认为上述定义各有侧重,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提示了广义电影语言的内涵。

在语言学界,对影视语言的研究并不多。相比之下,对于广播电视语言关注究较多。郭龙生先生在《媒体语言研究刍议》中对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有一个小结。文中指出不少学者都谈到对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从吕叔湘先生的“广播电视语体就是规范的口语”;到张颂教授认为“广播电视语体”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应该赶紧成立一个课题组,并且不止一次指出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的研究是“最迫切”“比较迫切”“很迫切”的;再到吳为章教授曾谈到广播电视语体的低层次研究与高层次研究的问题,并说明高层次研究就是要把广播电视语言运用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现代汉语语体学的分支学科——广播;视语体学;一直到林兴仁先生所著的《实用广播语体学》(1989年)一书,都显示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不过,郭龙生先生在谈到“到底广播电视语体学这个说法能否成立”的时候,引用了姚喜双、郭龙生主编的《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中的话:“语体的问题,现在成为一种界定行业、界定岗位的一种标志,这是不对的。我提出广播电视语体必须沿着它的语言样式和样态的思路来进行研究。必须从有声语言的样式去研究语体。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广播电视存在的宣读式、朗诵式、讲解式、谈话式。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和这个语体怎么结合,这些语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独立意义在哪里,这些都需要做深入的研究,而且我觉得这个是比较迫切的。不要用一种语体的形态去规范一个行业、界定一个行业,这样是不科学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迫切的。”同时也指出袁晖教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需要指出的是,广播电视语言、法律语言、商业语言都是语言运用的领域,而不是语体。在这些语言运用领域的内部才有众多的语体。这里有新闻报道,有专题解说,有艺术鉴赏,有热点讨论,所运用的言语体系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这个领域中各种不同的语体。”

我赞同上述广播电视语言是语言运用的领域,而不是语体的说法。我们只能说:广播电视语言体现了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的语体风格。我想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语体。近年有关语体研究的著作中有影响的两本书分别是1998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郑远汉先生的和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袁晖、李熙宗两位先生主编的《汉语语体概论》。这两本书对语体的定义分别为:

“作为语言学科研究对象的风格,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风格,只指共时恋语言的交际功能变体,即一种语言内部的不同功能变体。这是共体性风格,又称作“语体”。

“在特定的交际领域中,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人物会有所差异,但也有相对定型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语言表达上就必然形成了相对稳态的形式积淀。这种形式上的积淀逐步体系化和相对封闭化的结果,就产生了语体。”

这两个定义是都强调了语体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变体,它和语言运用的领域,是有区别的。其实电视语言和电影语言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所以,关于广播电视语言的阐述也同样适合电影语言。所以,我认可广播电视语言必须沿着它的语言样式和样态的思路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从有声语言的样式去研究语体的观点。所以,本文探讨的是影视语言,而非影视语体。影视语言中体现了多种语体风格。而且本文是从语言而非电影为切入点的狭义的电影语言,主要探讨电影有声语言中的人声语言以及与人声语言相关的画面语言,也是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口头语、文字书面语言)来讨论电影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影视语言的语体范式,力图以语言为切入点研究电影。

在语言学领域,对影视语言的研究甚少涉及。仅在《汉语语体概论》的“文艺语体”一章中对把文艺语体分成了三类,其中第三类“对白体”包括戏曲体、话剧体、影视体三种。但是,该书并没有展开对影视体的研究,只是讨论了对白体的语体特点,对影视体的语体特点并未深入。《言语风格学》中只涉及到戏剧语言,同样没有提到影视语言的语体特点。所以,影视语言,尤其是狭义的有声影视语言非常值得研究。

二、影视语言的语体类别

影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与自然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有别的人工语言,是一种有别于口语(听觉符号系统)和书面语言(视觉符号系统)的视听综合语言,是一种规范的口语。它不同于小说散文,也不同于广播语言,是按照影视的特殊要求灵活运用的语言。

影视作品中的人声语言主要有对白、独白、旁白、解说等几种。影视语言中的人声语言主要是对白。莫彭龄,王政红主编《语体语言教程》将书面的剧本中的对白分为三种:“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这种三分法虽然是针对书面的剧本语言划分的,但与影视语言中的口头表达对一定的联系。

语体的类别有多种。狭义的影视语言中是人声语言,是用口头表达而不是书面表达的,所以,本文采用功能语体的三分法来讨论影视语言。按功能语体三分法,语体分为口语体、书卷体和通用体。当然,口头表达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是由人们说出来,和作为语体的口语体是有不同的。影视语言的言语风格主要是口语体、书卷体、通用体三种。

1.通用体。

影视语言对白的语体风格主要体现为通用体,是“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是影视语言对白的主要形式,也是最常用的语体风格,在各类影视作品中都比较常见。虽然影视作品中谈话场合很多,但其主要表现风格却不是口语体。因为影视语言毕竟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语言,和日常谈话有着根本的不同。

2.书卷体。

除了通用体,影视语言的语体风格还体现为书卷体,主要是经过“精炼后的诗句”,“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这种语体成分在影视语言中也较多。书卷体在文艺性和科普性影视作品中非常普遍。

3.口语体。

除了通用体和书卷体,影视语言的语体风格也体现为通用体,主要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影视语言毕竟是一种经过加工后的人工语言,所以就有意识地对语言表达进行了规范,剔除了自然语言中口语体的多余成分、无效成分和重复的内容。影视语言中的口语体仅在记录形式的影视作品中常见。

三、影视语言的语体风格

影视艺术是声画艺术的结合物,离开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为现代影视艺术。在声音元素里,包括了影视的语言因素。在影视艺术中,对语言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则,并且呈现出与书面语言截然不同的语体风格。

1.通俗性。

影视语言是一种规范而成熟的口语,是不同于自然语言中的口语的。自然语言中的口语的交流是互动、双向的,交流双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但是影视语言是事先设计安排好的语言,是一种单向的交流,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影视语言。所以,接受信息的特殊性要求影视语言必须事先考虑好接受对象的理解能力,而且影视艺术的特点,也决定了影视语言的大众性,应力避生涩艰深难懂之词。否则,交流无法完成。

影视节目面对的观众是多层次的,除了一些特定的影片外,都应该使用通俗语言,即规范的口语。如果语言费解、难懂,会让观众在观看中分心,这种听觉上的障碍会妨碍到视觉功能,也就会影响到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视听效果。因为“在影视中,观众眼看画面,耳听声音,视听在这里不一定一一对应,却同时表示一种思想、宣泄一种情绪或描绘一种景象。”比如在内地深受欢迎的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不少台词堪称经典,在影片放映过程中,其幽默台词不时激起观众阵阵笑声。但在香港放映过程中,虽然台词由普通话译成了粤语,扫除了最基本的接受障碍。但是,当人物对白中出现古朴典雅的书卷体成分的文言成分,比如:“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两句对白颇有古典诗词味道,内地观众听到这些诗句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诗词原意,再结合电影画面中主人公的一脸高深的神态,文雅诗词和实际所表达的含义之间形成了幽默。这些在内地观从中被称为爆笑经典对白为何不能引起香港观众的共鸣呢?原因就在于大多香港观众对这些古朴典雅的文言词语不很熟悉,所以也就无法体会这些对白之中所蕴涵的意义。

2.具像性。

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只需要运用视觉器官,并根据自身的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完成。而欣赏影视作品,则不仅需要调动视觉器官,还需要调动听觉器官来完成。文学语言呈现给读者的是抽象的文字,而影视语言总是把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化为具体的声音和画面,形象地传情达意,传递信息,相比文学语言,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在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时,人物中的形象会因为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个人经历、性格禀赋以及经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一千个读者面前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论。而影视语言则不同,其中的声音和画面形象都是确定的,都是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看到听到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和形象。相比文学语言,影视语言显得更为简单、明了、直观,因而也就易接受。

3.简洁性。

应用语体 篇4

关键词:文艺语体,文艺作品,语体训练

大学语文教师在指导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各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文艺语体的风格特征,才能够进一步进行文艺作品教学的语体训练。

1.文艺语体概述

语体,是特点的交际领域形成语言表达手段和样式的一种。语体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其中口语语体又包含谈话题和演说体。书面语体包含传播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其中由于文艺作品会采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出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功能独特的形式,即文艺语体。文艺语体可以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文艺语体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在句子结构上活泼富于变化,经常变异使用语言,追求特殊效果。

2.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

2.1分析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

(1)“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叶圣陶《牵牛花》

(2)“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分析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内容、风格都不同,但是从语言材料的使用以及语言手段的使用,可以发现存在一定共同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词汇的选择。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描绘性比较强的,格调比较高雅的。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也会带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感情色彩,从而表现出作者的喜欢、憎恶感情[3]。例如叠词、形容词的运用。又或者是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也比较常见。第二,对事物描绘的恰当性。就算是非常平常的词汇被应用于文艺语体中,也常常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第三,词汇的潜在含义。不少文艺语体中的词汇表现出“话里有话”“余味曲包”的特点。也正是这样让读者更加想要去挖掘其中的内在意义与情感。

2.2文艺作品教学中的语体训练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运动员,针对文艺作品的语体训练需要将语体知识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采取有效训练的方式让青少年运动会能够实际运用语体。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语体训练的重点需要放在分寸感、畅达感、形象感等方面。要求青少年运动会能够感受到语言材料中具体展现出来的语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一个文艺作品有一个良好的感觉和准确的把握。在训练的过程中,重点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语体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领悟、品味到文艺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具体的语体训练,第一可以有效指导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深入揣摩品味,例如“大花狗在院子里呆了几天,已经和肖万昌有些熟了,……它的胖胖的前爪又白又圆,很笨的样子。肖万昌有一次试着按它几下,觉得软乎乎的,软绵绵的;它友好而愉快地抬动着,故意送到他面前让他来按。他却在它上面磕下一截儿红色的烟火,大花哭着蹦开了,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他。”———张炜《秋天的愤怒》,这里面“胖胖、笨、软乎乎、软绵绵”等词语,描绘性非常强,“友好、愉快”等显得十分富有情趣。

第二,引导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辨析。“他一双火力十足的眼睛不看别人,只盯着手里的香烟。饱满的嘴唇铁闸般紧闭着,里面坚硬的牙齿却在不断地咬着牙帮骨,左颊上的肌肉鼓起一道道棱子。”———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如果将文中的“盯着”改为“看着”,让青少年运动员们自己去领悟,去比较,就可以发现“盯着”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艺语体色彩,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那种作者在绘形传神上的深厚能力。

3.结语

要重视作文的语体教学 篇5

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有一条“合体”的要求,就是指作文既要合文体,又要合语体。可是,对贯彻这一要求,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却是重文体而轻语体,甚至有的老师对语体还有些陌生。因此,有作文指导中,对文体总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对语体则大都忽略,极少提及。这样,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就常会发现一些虽合文体,但不合语体的文章。

如:一学生在记叙文《变迁》中这样写:……阿婆笑着对我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家的生活日益美满。我虽年高体弱,不再从事田间劳动了,然而干些家务还精神抖擞的。”

这几句话中的“日益美满”、“年高体弱”、“从事田间劳动”、“虽……然而”、“精神抖擞”等词语,用得不妥,不合乎老阿婆的身份口吻,这里将谈话的口语体,误用正规的书面语体。

再看学生以《道路》为题写的议论文其中一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真理。现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

从文体看,我们没有理由说它不是议论文,但从语言材料看,满篇政治术语,像报刊上的大社论,不合作文语体。

从以上两个例子看,证明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对“合体”的理解还存在问题。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必须重视作文的语体教学。

“语体”,简言之,就是语言运用的风格。作文语体是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话语风格,它的形式取决于语境。平时我们在工作、学生、生活中用笔“说话”时,总会考虑对象是谁,目的是什么,从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词语、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等等。而不会不管什么情境,都用一个腔调说话,这种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由于场合、条件、交际对象、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采取不同的语言组织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作文语体。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则出发,我们把社会上常用的书面表述语言,根据自身特色,暂且将它划分为三种作文语体,口语体,正语体和雅语休。

这三种语体的特点是:口语体多用日常语言(包括方言,俗语、工语),句子可能不合语法规范,但灵活自由,亲切易懂,正语体使用普通话规范语言,还有专门用语、术语,表达规范,严谨,给人以严肃感。雅语体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词语、富于文采和感染力,遣词

法律语体的时间特征 篇6

【关键词】法律语体;时体助词;时间连接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

(一)时体助词的使用

我们分别考察了时体动词“了”“着”“过”“的”在口语类语体、叙事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法、新闻类语体、法律类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发现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的出现频率远低于其他几类语体。时体助词“了”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共出现了10次,其出现频率为0.5765次/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其出现的频率最高,为152.42次/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时体助词“了”的出现频率居中,分别为66.175次/万字、64.832次/万字、40.588次/万字、53.870次/万字,

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了”的使用,与其他各类语体中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在其他各类语体中,时体助词“了”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实现;而在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了”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在我们统计到的语料中,时体助词“了”均出现在动词后面。我们认为这与法律语体的指令性相关。形容词作谓语多是描述性的,与法律语体的客观性相矛盾。因此,法律语体中多使用动词作谓语。第二,在其他语体中,使用时体助词的动词前,可受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才”等修饰;而法律语体中,不存在这样的用法。第三,在其他语体中有:“动词+了1+数量词+宾语+了2”的用法,例如“教了二十年书了”,而法律语体中没有这种用法。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从语义上看,法律语体不能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只能表示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上述的用法。

时体助词“着”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并未出现;在叙事类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4.694次/万字;口语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为34.351次/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类语体中,时体助词“着”的出现频率居中,分别为9.5039次/万字、13.139次/万字、11.887次/万字。如下表所示:

时体助词“过”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共出现了5次,其出现频率为0.2883次/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2.431次/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时体助词“过”的出现频率居中,分别为16.179次/万字、12.638次/万字、15.344次/万字、9.6106次/万字。

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过”的使用,与其他各类语体中使用有明显区别。第一,时体助词“过”在法律语体中,也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没有出现在形容词后面的用法。第二,在其他语体中,时体助词“过”可以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者时间副词同时出现;而在法律语体中,没有这种用法。第三,在语义上,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过”只能表示“过去、曾经”,而不能表示完成。

时体助词“的”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并未出现;在口语类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为10.101次/万字;新闻类语体和叙事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分别为9.987次/万字和8.761 次/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中,时体助词“的”的出现频率居中,分别为0.654次/万字、0.498次/万字。

(二)时体助词使用频率低的原因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了”“过”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其他语体,时体助词“着”和“的”没有出现。我们认为其原因如下。从语义上看,时体助词标志动作发生的时间。法律语体是一种指令性语体,是一种行为规范,规定是超时空的,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在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的使用频率低。

二、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廖秋忠(1986)指出时间连接成分包括序列时间连接成分和先后时间连接成分两大类。我们分别在这两类连接成分中选取了“最先”“最后”“原先”“而后”进行统计。时间连接词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均未出现。金晓艳(2010)指出了时间连接成分的三个特性:顺序性、篇章性和时间性。法律语体既缺乏顺序性,也无时间性,因此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参考文献

[1]方梅,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熙宗.语言风格修辞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李熙宗,袁晖.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5.

[4]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电视新闻语体句子刍议 篇7

句法特点

电视新闻报道语句是构成新闻语篇的独立的基本语义单位, 既受制于新闻语篇的要求, 又服务于新闻语篇。因此新闻语句的结构和句式要符合新闻报道的结构需要和行文规范。新闻报道语篇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语组成其用语要求具体、准确、简明、通俗和生动, 所以句子也要反映这些语言要求, 与之相辅相成, 发挥出支持新闻语篇的作用。因此, 在电视新闻撰写中, 句子成分或多或少显示出电视新闻语体自身的特点。

导语部分主语的形体较长。在电视新闻语篇中的不同部分, 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标题需要简洁生动而节省篇幅, 以简单句、省略句居多;导语既要简洁又要概括要点、突出新颖之处, 以传递主要信息和引起看下去的兴趣, 所以句子交代的内容较多, 带有一些修饰成分, 但其句法紧凑信息浓缩, 一个句子就包含了主要信息, 回答至少2~3个W的内容, 所以有较长的附加成分, 因而导语里的主语部分形体较长。从内容来看, 主语的修饰语往往是对主语的处所、处境、身份等作出限定。如: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拉斯穆森主席率领的欧洲社会党代表团。———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胡锦涛会见欧洲社会党客人》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今天在会见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将高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贾庆林会见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代表》

从句法上来看, 主语部分的形体比较长, 主要体现为同位短语、联合短语和偏正短语的使用。又如: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韩国国会议长林采正。———2007年7月5日《新闻联播》《温家宝会见韩国国会议长》

(4) 尼泊尔西部苏尔凯德县今天下午发生浮桥垮塌事件。———2007年12月15日《晚间新闻》

同位短语、联合短语具有语义整体性和相关性, 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具有语义限制性, 这些名词性词组可以增加句子传输的附加信息值, 提高所涉及信息的信度, 它的大量使用非常符合新闻在有限篇幅内传递大容量信息的要求。

形式动词作谓语。现代汉语中, 形式动词所带的宾语, 通常是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如“进行调换”的“调换”, 可以带宾语“品种”、“位置”, 等等。这些作宾语的动词, 如果必须再带宾语 (后称为“小宾语”) 意思才完整, 那么, 就必须采用“宾语提前”的办法, 即用介词“对”把小句宾语提到形式动词前面。电视新闻语体为了把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 常常采取这一表现方式。如:

(5) 目前, 伊拉克安全部队和驻伊美军正在对自杀式袭击者的身份进行调查。———2007年4月13日《新闻联播》《伊拉克议会大厦发生爆炸3名议员身亡》

(6) 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12日突然下起春雪, 在科罗拉多州, 积雪深度达46厘米, 不但给人们出行造成不便, 更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4月13日《新闻联播》《美国部分地区四月飞雪》

以上都是书面化的句子, 这非常符合电视硬新闻庄重、大气的播报特点。如果不是硬新闻的语境限制即表达上要求突出小宾语, 那么, 去掉形式动词, 换另一种说法, 不仅口语化一些, 而且字数少了, 语句也精练紧凑了。例 (5) 至 (6) 可以改写成:

(7) 目前, 伊拉克安全部队和驻伊美军正在调查自杀式袭击者的身份。

(8) 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12日突然下起春雪, 在科罗拉多州, 积雪深度达46厘米, 不但影响了人们出行, 更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存在分离式小句的反整合现象。一般情况下, 小句宾语句动词与宾语之间从形式上看, 非常紧密, 有时甚至是黏着在一起的。如:

(9) 我知道他明天会来。

(10) 人人都听到你要来的消息。

以上两例中的“知道”、“听到”与它们的宾语之间一般不能出现停顿, 书面上不允许用逗号将二者隔开, 因此, 这两个动词与其宾语之间从形式上可以说是一种很紧密的黏合关系。而电视新闻中的动词则不然, 据笔者研究, 这种语体中的动词所支配的宾语的形体往往较长。赵元任 (1979) 认为, “如果宾语小句很长, 动词之后会出现停顿或停顿助词”, 可见, 电视新闻中的动词与小句宾语之间的关系松散得多, 如:

(11) 胡锦涛强调,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也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2007年6月20日《新闻联播》《胡锦涛会见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12) 会议认为,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从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吸取教训,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履行政府职责, 切实加强工作的薄弱环节, 健全制度,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2007年6月20日《新闻联播》《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上述谓语动词“强调”、“认为”与宾语之间有停顿, 停顿的出现使这两个动词与宾语在形式上的紧密关系出现松动, 二者由黏合变为组合形式。这种在结构上表现为松散的组合关系的小句宾语句被称为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1) , 其主要表现是宾语或宾语的一部分没有紧紧依附于主句动词, 两者之间存在停顿, 在书面上体现为标点符号或语气词, 更有甚者将其移至动词前, 呈现出的是一种相对独立性, 这恰恰与整合的过程相反, 因此被称为反整合, 由反整合形成的分离式小句宾语句被称为反整合结构。

不过, 在电视新闻中, 并非所有的动词词谓语都可以出现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只不过这种现象所占比例较多而已。新闻报道中之所以会产生分离式小句宾语句, 主要是出于新闻报道的一种需要, 如上述两例。

对句类的选择

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和作用分出来的句子类别, 现代汉语主要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句类。这四种语气类型的句子基本上反映了话语主体的态度、情绪以及感情状况。

感叹句常用来表示话语主体强烈的主观色彩;祈使句也往往包含着主体明确的意向、态度和立场;疑问句中有疑而问主要表示询问, 往往要求听话者作出相应的回答, 和电视新闻单向传播、无及时反馈的传播特点不符, 疑问句中的无疑而问往往蕴涵了话语主体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根据李水仙 (2007) 的统计, 感叹句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最低, 只有0.25%左右;其次是疑问句, 占0.3%左右;祈使句出现的频率比感叹句和疑问句略高一些, 占3%左右。总体上说, 感叹、祈使、疑问三种句类和电视新闻客观、真实、公正传递新闻信息的语境不相适合, 因而在电视新闻语体中出现的频率较低。陈述句“是直接用来表述命题的句子, 它可以判断是真还是假”。 (2) 韩礼德认为, 要寻求信息时用疑问句, 而要给予信息时则用陈述句。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 满足受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直接表述命题的陈述句是传递信息、客观叙事的常用话语方式, 因而与电视新闻的语境相契合, 成为电视新闻话语的首选句类。根据香港理工大学陈瑞端的统计, 陈述句在时政类新闻中占95.69%, 在体育新闻中占99.04%, 在财经新闻中则占到了100%。可见, 陈述句在电视新闻语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总之,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 具有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其他新闻传播形式的独有样态和传播规律, 在句法特点和句类选择上具有独特性。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文体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 《中国语文》, 1989 (5) 。

[4].李水仙:《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5].李兴亚:《动态助词“了”自由隐现的条件》, 《中国语文》, 1989 (5) 。

[6].陈振光:《英语新闻常用句子特征例析》, 《广州大学学报》, 2008 (5) 。

法律语体的时间特征 篇8

关键词:法律语体,时体助词,时间连接词

一、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

(一) 时体助词的使用

我们分别考察了时体动词“了”“着”“过”“的”在口语类语体、叙事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法、新闻类语体、法律类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发现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出现频率远低于其他几类语体。时体助词“了”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共出现了10 次, 其出现频率为0.5765 次/ 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 其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152.42 次/ 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66.175 次/ 万字、64.832 次/ 万字、40.588 次/ 万字、53.870 次/ 万字,

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的使用, 与其他各类语体中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 在其他各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实现;而在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了”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在我们统计到的语料中, 时体助词“了”均出现在动词后面。我们认为这与法律语体的指令性相关。形容词作谓语多是描述性的, 与法律语体的客观性相矛盾。因此, 法律语体中多使用动词作谓语。第二, 在其他语体中, 使用时体助词的动词前, 可受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才”等修饰;而法律语体中, 不存在这样的用法。第三, 在其他语体中有:“动词+ 了1+ 数量词+ 宾语+ 了2”的用法, 例如“教了二十年书了”, 而法律语体中没有这种用法。我们认为, 这是因为从语义上看, 法律语体不能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 只能表示先后顺序, 因此不存在上述的用法。

时体助词“着”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并未出现;在叙事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64.694 次/ 万字;口语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 为34.351 次/ 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着”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9.5039 次/ 万字、13.139 次/ 万字、11.887 次/ 万字。如下表所示:

时体助词“过”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共出现了5 次, 其出现频率为0.2883 次/ 万字;在叙事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22.431 次/ 万字;在口语类语体、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及新闻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16.179 次/ 万字、12.638 次/ 万字、15.344 次/ 万字、9.6106 次/ 万字。

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的使用, 与其他各类语体中使用有明显区别。第一, 时体助词“过”在法律语体中, 也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 没有出现在形容词后面的用法。第二, 在其他语体中, 时体助词“过”可以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或者时间副词同时出现;而在法律语体中, 没有这种用法。第三, 在语义上, 法律语体中的时体助词“过”只能表示“过去、曾经”, 而不能表示完成。

时体助词“的”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 并未出现;在口语类语体中, 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10.101 次/ 万字;新闻类语体和叙事类语体中的出现频率次之, 分别为9.987 次/ 万字和8.761次/ 万字;在政论类语体、学术类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的出现频率居中, 分别为0.654 次/ 万字、0.498 次/ 万字。

(二) 时体助词使用频率低的原因

经过统计, 我们发现法律语体中时体助词“了”“过”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其他语体, 时体助词“着”和“的”没有出现。我们认为其原因如下。从语义上看, 时体助词标志动作发生的时间。法律语体是一种指令性语体, 是一种行为规范, 规定是超时空的, 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 在法律语体中, 时体助词的使用频率低。

二、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廖秋忠 (1986) 指出时间连接成分包括序列时间连接成分和先后时间连接成分两大类。我们分别在这两类连接成分中选取了“最先”“最后”“原先”“而后”进行统计。时间连接词在我们统计的法律文本中均未出现。金晓艳 (2010) 指出了时间连接成分的三个特性:顺序性、篇章性和时间性。法律语体既缺乏顺序性, 也无时间性, 因此很少使用时间连接词。

参考文献

[1]方梅, 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熙宗.语言风格修辞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3]李熙宗, 袁晖.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5.

加强语体教学凸显文体特征 篇9

一.作文文体不分的现状与语体教学的欠缺

很多学生误解了“文体自选”的实际含义, 把“自选”当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文文体只讲形式不讲规范, 文体不分的现象日益严重, “四不象”作文充斥评卷场!正如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在评价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时指出:“不少议论文叙多论少, 搞得文体特征模糊” (《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 第5页) 。笔者认为, 为了规范作文文体, 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需要语文教学者在教学中引进语体教学, 因为语体是文体的表征, 文体不分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因语体不分形成的, 而广大一线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语体教学非常欠缺, 语体教学已经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考场作文要求“文体自选”, 并不是不要文体, 而是要学生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 发挥学生写作个性。不同的文体有一定的文体样式, 如果文体不伦不类, 甚至似驴非马, 就不规范了, 这反而有悖于“文体自选”的初衷。文体一旦选定, 就必须使文章体现这种文章的体裁特点, 做到文体规范。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弄清文体的特点, 比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或书信体、日记体、访谈录、求职信、说明书等体式, 明确其行文特点, 凸显文体特征。

在写作中, “文体”是从文章学的角度说的, “文体”就是文章体裁;而“语体”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风格、体式!中学写作教学中有一条“合体”的要求, 就是指作文既要合文体又要合语体。可是, 对贯彻这一要求, 如今的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是, 重文体轻语体, 或者说有些教师自己对语体都还有些陌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中, 对文体虽有明确的规定, 但因为在语体教学上的忽略, 造成学生因语体意识的模糊导致文体的不分!因为, “不同的文体有着各自常用的表达方式, 一篇文章中往往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现代写作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93页) , 要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 就必须注意文体与相对应的语体的和谐!

二.注重文体与语体的和谐对应

凡文章都有一定的文体样式, 如果文体特点不伦不类, 甚至似驴非马, 就不成其为文章了。“文体自选”是在各种文体样式中自由选择, 擅长什么文体就选择什么文体, 一旦选定, 就必须使文章体现这种文章的体裁特征, 尤其是语体特征, 不可文体杂糅, 文体不分!

比如, 记叙文和议论文在语体上就有很大区别。记叙文要写人、记事, 特点是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因此它必然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的语体表达方式;议论文要说服读者, 阐明自己的一个观点, 强调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这决定它要以议论为主要的语体表达方式。

但在教学中, 学生常常混淆文体特征, 写出种种语体与文体不合的文章。下面笔者不妨以一些考生习作为例, 来分析文体语体模糊不分的现象!

语体与文体虽然对应但不和谐。比方, 笔者曾以央视采访莫言“你幸福吗”的材料,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 一个学生在开头这样写道:

幸福是一种感觉, 是人的内因决定的。我们现在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科学发展观,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中国几十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真理。只要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再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 我们就可以提高幸福指数……

整篇文章都类似这种表达, 如果单单从文体来看, 我们没有理由说它不是议论文, 因为这篇文章使用的是议论文的语体, 但表述近乎苍白, 满篇政治术语, 像政治问答题, 这是中学生作文合文体但不合语体的典型例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学生对语体与文体是否“合体”的片面理解。

语体与文体张冠李戴对应不当!请看笔者在2005年在广东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一篇名为《学会纪念》中的一段:

童年消逝了, 亲爱的你, 你能告诉我, 我们童年的记忆在哪里吗?在摇篮里, 在家里, 还是在青草的河畔?种植达观, 我们收获的是快乐;种植快乐, 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童年, 我们又能纪念什么呢?是启蒙时的学语, 还是嬉戏中的哭闹?我无法找到它的踪迹, 难道童年真的消逝了吗?它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初看到这一段, 你肯定以为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 谁知道下文写的竟是一篇议论文!我们抛开“种植快乐, 我们收获的是健康”等不合逻辑的表达, 也不说该段对朱自清《匆匆》不成功的仿写, 议论文需要入木三分的议论, 于阐理中凸显写作者理性的光芒, 洞见考生的思维深度, 从语体讲, 这已是散文的语体了!这种文体与语体错位的情况, 考场并不少见, 不能不说是考生语体意识的模糊, 也不能不说这是高中作文语体教学的缺失!

与此类推, 用信函文体却连格式都不正确, 用文言文文体却文白夹杂, 以平淡的记叙写戏剧, 以典雅的文笔写启事……这些都属于语体与文体写作不规范不和谐的表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表达”中明确要求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 并进一步指出:“符合文体要求, 指的是符合考生所选的文体的要求”, 以上语体与文体不和谐的写作, 都不符合文体要求, 造成文体不分!

三.凸显语体表征, 明晰文体特征

为了很好的掌握文体写作, 就需要熟悉不同文体及其语体, 并在日常作文教学与作文写作中加以训练, 平时就需要对你感兴趣的文体和它对应的语体多加训练, 以凸显语体表征, 明晰文体特征, 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由于标准不同, 语体有各种分类方法。从便于中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则出发, 可以把语体分为口语体、正规语体、典雅语体。这三种语体的特点是, 口语体多用日常语言, 包括方言、俗语、土话, 句子可能不合语法的规范, 但灵活自由, 亲切易懂;正规语体使用普通话规范语, 还有专门用语、术语, 表达规范、严谨, 给人以严肃感;典雅语体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词语, 富于文采和感染力, 遣词构句常有意突破语言规范。就文体来看, 中学主要训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种实用文体和散文这一种审美文体。一般而言, 文体和语体并非一一对应, 常常是一种文体以一种与之以应的语体为主, 以其它语言成分为辅。前面所举《幸福》中的那段文字, 毛病就出在不知议论文要对应什么样的语体, 结果用了纯粹的正规语体。

总体说来, 文体是承载内容的一种形式, 有各自相应的语体要求, 一般以口语体为主, 略带典雅语体色彩;议论文以正规语体, 需略带典雅;散文则追求典雅的语体, 可略带口语色彩, 其它书信、通知、序言等文体也都有自己大体的语体、格式限制, 需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语调, 一些惯用的词语和某些程式化的句型进行表达。所以, 同学们写作时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注意该文体与语体的大体对应和谐, 不要写成“四不象”文体!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写作也要讲究这种协调。考场作文如果注意了语体和文体的对应原则, 就能凸显考生的文体意识, 即便渗进其它语体, 也要向主要语体靠近!例如,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要以议论为主, 可以适当地以个人对所论论述的中心主旨或对象作真情实感的抒发, 使文章有你情感的脉动, 以打动读者, 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我们看广东2012年高考优秀作文《生于此岸, 心无岸》中的一段:

洪荒宇宙之中, 岁月长河之上, 我们就降生在这一时代, 不偏不倚, 不快不慢, 诞生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 有林立高楼, 灯红酒绿;我们停靠的这个海岸, 有冷漠喧嚣, 名利冲突……

这段文字里, 我们看到, 考生是以抒情的语体为主, 同时又用了两个整齐句子形成对偶, 内涵是对比, 画面是描绘, 抒发了对“你想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理解与评论, 含情的语言打动着读者的心扉, 言中见情的抒情性语言表征, 凸显了散文的文体特征。

会话内容、语体和亲疏关系 篇10

关键词:会话内容,语体,亲疏关系

1. 引言

战国时期, 齐国大臣邹忌就有这样的名言:“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是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同样一个“美”字, 实际的内涵完全不一样。这正是由于妻子、小妾、客人和邹忌的亲疏关系不同, 引起“美邹忌”的不同含义。这里的亲疏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亲疏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人际关系常常在会话过程中体现出来 (李茹, 2006:5) 。交际双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对方传递自己的社会情感, 然而正是交际各方, 会话的参与者们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话的形式和内容, 也就是说, 语言得体性、会话的内容和会话参与者的亲疏关系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示意图:

这里的亲疏关系主要是指speaker和addressee之间的关系, speaker和addressee在会话中处于核心地位, 也是会话的基本要素, 决定着他们会话时所采用的形式和会话内容。参话者必须知道自己在会话中的角色, 必须对会话的语体有清醒的认识, 并且要使自己的话语得体, 符合语境。因为正如Enkvist所说, 语体可以传递交际双方的情感和思想 (刘世清, 1998:9-10) 。

语体是语言变异研究的核心构念。拉波夫将语体定义为:说话人对自己说话所留意的程度。但贝尔提出“听众设计”, 强调语体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对此库普兰德等人予以支持, 认为语体转换是说话人的身份认同行为, 是一种策略, 是说话人利用符号资源进行角色定位的过程 (李经伟, 2003:1) 。

笔者以五十名学生为调查样本, 以粗俗语、礼貌语为变量, 客观地阐述学生的亲疏关系和会话, 语体之间的关系, 以及着重阐述怎样改变语体和会话内容来改变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疏关系。

2. 会话形式和亲疏关系

首先, 要讨论的是会话形式即文体和亲疏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交际文体越随便, 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越亲密, 交际中礼节性内容和约束就越少, 举止就会显得粗俗、鲁莽。如果交际中文体高雅、正规, 表明交际双方关系疏远。文体越正式, 礼节性的蕴义就越大, 礼节越多,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越疏远” (朱跃, 1999:241) 。较正式的语体标志着交际双方社会地位不平等而比较随便的语体则标志着双方可能比较亲密、志同道合或者志趣相投 (贾玉新, 1997) 。文体和亲疏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式来表示就是y=kx, 图象如下:

X值的范围为[stranger, friend]或[friend, stranger]。Y值的范围为[formal, informal]或[informal, formal]。函数Y=KX为正比例函数, 随着X值从stranger向friend变化, Y的值也从formal向informal变化, 反之亦然。

笔者就陌生人、朋友之间的语体变化这一话题, 对十名初高中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初中生三十名, 高中生二十名, 调查他们在和朋友、陌生人交谈时使用粗俗语、礼貌语、俏皮语的情况。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朋友之间使用粗俗语、俏皮话等随意语体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而熟人和陌生人之间交谈时多使用礼貌语、问候语等礼节性的语言。

汉语里粗俗语非常丰富, 中学生之间也是如此, 自己好朋友如果老实那叫“呆子”、“猪头”;同学有一道题做不出来, 叫“白痴”;啰嗦是“八婆”;朋友长得帅那是“衰哥”或者干脆说“你这丑鬼”等。这些语言在朋友之间使用时可以理解为关系亲密, 然而这样的语言如果在陌生人或熟人之间使用, 那就是两个人在吵架、骂街。在调查中有这样两道题, 如:

(1) 当一个陌生人或熟人和你交谈时说脏话, 你会觉得:A可以B不可以C无所谓

(2) 当一个朋友和你交谈时说脏话, 你会觉得:A可以B不可以C无所谓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在和陌生人交谈时不会接受粗话和脏话, 而在和朋友交谈时, 如果朋友说粗话或脏话可以接受。因为粗俗语的语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并非表示词语的指示意义而是表示说话人特别的喜爱、亲热或随意等情感或语气。我们来看下面几组中学生对话的例句:

1) A:作业做完了吗?猪头!

B:还没有, 去死吧, 你!

A和B之间的对话更显得他们关系亲密无间, 如果他们是熟人或者陌生人, 接下去可能就是两个人在对骂。因为“猪头”等粗俗语在陌生人这样的语境中更多表现的是它的指示意义, 那就是在骂人了。

2) A:Close the door, you, Son of bitch.

B:Fuck you.

A和B这样的对话如果是发生在熟人或者陌生人之间, 那么他们可能在为关门的事而争吵。所以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随着参话人之间的亲疏变化, 语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3) A:丑鬼, 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B:滚!

A:我操。

如果两个人是朋友, A想借作业抄一下, 但是遭到B的拒绝。我想A是不会生气的。如果A和B是陌生人或熟人, 而同样的内容, 他们之间的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A: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行不行?

B:不好意思, 不行。

A:没事。

如果对话一方说脏话, 另一方用礼貌用语, 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看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4) A:丑鬼, 把作业给我抄一下。

B:不好意思, 不行。

A:我操。BT (变态)

如果两个人是好朋友, A会觉得B有点变态, 不给我抄就算了, 还故意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如果两个人是熟人或者陌生人, 给人的感觉就是A是一个不懂礼貌、没有涵养的人。

在英语中粗俗语是指那些低下、缺乏品位、不加修饰的粗俗的语言 (vulgarwords) 常见的粗语有Goddamn, fuck, man, shit, SOB (son of bitch) , fool等。

fuck一词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 经常被人们使用, 朋友在一起聊天, 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粗语和脏话。

5) A:Have you all read and memorized that list?

B:Yes.

C:Fuck, yes.

B:Oh!

C:Oh, my God, I didn’t believe I just did that again.

这里的fuck很明显表示的不是该词的指示意义, 而是暗示说话人的一种情感。再来看这样一句话:

6) I’ll wring the neck of any fucking bastard says a word against my bleeding fucking king.

第一个fuck那是一种咒骂, 而第二个fuck却是一种强烈的爱的情感。因此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 人们在和陌生人或熟人对话时, 出于礼貌, 一般不会使用粗语和脏话。但是朋友之间使用粗语或脏话有时却能起到拉近彼此之间关系的作用。

粗俗语可以说无处不在, 几乎没有年龄的界限。夫妻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亲密的一种社会关系。他们之间有时也会有粗俗语出现, 如:“死鬼, 死老头子, 有病, 短命的……”这正应了一句俗话“打是亲, 骂是爱”, 骂之越狠, 爱之越深, 关系也越密。当然交际双方是否说粗俗话可能还要受到文化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礼貌”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人们用礼貌语来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和照顾交际各方的“面子”。礼貌用语的变化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会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日语文化中, 这一变化表现得最为明显。日语有谦语和敬语之分。在和对方交谈时, 如果对方是陌生人, 则用敬语, 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和事物用谦语, 如果和自己的好朋友交谈时, 则用简体形式。例如:

田中和小张第一次见面, 田中介绍自己时一般会说:

7) 私は、田中のと申します

当他们成为好朋友之后, 田中给小张打电话时会说:

8) わたしは田中だ

田中和小张第一次见面, 早晨打招呼会说:

9) 田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小张: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熟悉之后, 早上见面:

10) 田中:おはよう

小张:おはよう

在英语里情况也是如此, 如果两个人初次见面通常会有以下对话:

11) A:Good morning.B:Good morning.

如果两个人是朋友, 打招呼就非常随便了:

12) A:Morning.B:Morning.

A:Hi, Tom.B:Hi, Mike.

那么在汉语里两个人如果初次见面打招呼会是这样的:

13) A:你好, 贵姓?B:你好, 免贵姓陈。

如果是朋友见面了打招呼可能会变成:

14) A:吃过了吗?B:还没有。A:上哪儿去?B:上班/上菜场。

Brown&Levinson认为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满足人们的面子需求。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 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非常客气、礼貌, 在汉语里, 人们会说“请……”英语里就是“please……”日语里却是“ます, ございます, ください……”。

在调查中有两道这样的题:

(3) 当一个陌生人在你身边大声喧哗, 你会说:

A:您的声音小一点好吗?B:闭嘴C:声音小一点

(4) 当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大声喧哗, 你会说:

A:您的声音小一点好吗?B:闭嘴C:声音小一点

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见人们在交际时基本上遵守着语言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则。因此, 如果亲疏关系不同了, 而语体不变, 在会话时会产生许多误解和尴尬的场面:

如果两个日本人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的对话:

15) A: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B:おはよう

B的回答可能会让A觉得, 我不认识你, 你的年龄也不比我的大, 你又不是我的社长, A会非常困惑。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在英语里人们见面时经常说:

16) A:Hello, how are you?

B:Fine, thanks.

但是如果B的回答是:

Well, it depends on what you mean, if you mean am Iphysically well, then I am as far as I know although it is different to be sure.Emotionally I am tired out and really should take a rest, professionally things are going Ok but, and then there is my family... (Channell, 2000:232)

A只是一个礼貌性的问候, B的回答会让A觉得很难为情, 因为A并没有想着要去了解B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 去打听别人的隐私, 只是一个问候而已。

3. 会话内容和亲疏关系

会话内容也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俗话说“关系浅, 舔一舔, 关系深, 一口吞”, 当然这是酒桌上的话。人们把喝酒的深浅和人的亲疏关系联系在一起, 人们喝酒时常用的戏言却也正应了朋友之间有说不完的话, 而如果关系不好, 脾气不和, 一句都为多。在调查表中有这样三道题:

(5) 当您和陌生人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6) 当您和熟人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7) 当您和朋友交谈时, 你会说 ()

A工作B爱好C学习D个人秘密E家庭情况

F饮食情况G政治H天气I.爱情J异性

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图:

从上图中很清晰地看出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要比陌生人或熟人之间更加丰富, 话题的数量在陌生人、熟人、朋友三种亲疏关系之间变化着, 随着关系的亲密的发展, 话题的数量也明显增加。除此之外, 谈论的话题的深浅也会随着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从谈论天气, 工作到谈论“异性”。谈论异性的话题更多的是在朋友之间进行。

在图5中, 在朋友之间, 有三十多人会谈论异性, 而只有五人选择会和陌生人谈论异性。在调查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朋友在一起都会谈论异性、个人秘密、性等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这可能是朋友之间有更多的共有知识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他们的话题会更加深入。如果两个好朋友是女性, 她们在一起会相互倾诉心中的白马王子, 某某对我有意思等话题;如果两个好朋友是男性, 他们在一起可能则会讨论哪一个女孩漂亮、性感等话题。而陌生人或熟人之间谈论的内容局限于表面、浅层的东西, 例如天气、学习、工作等相关的话题, 通常只是礼节性的问候。Malinowski在语言学中创造了寒暄交流或者叫应酬交谈 (Phatic communion) 这样的术语, 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 (转引朱跃, 1998) 。用这些词交际时, 他们不包含信息交流的意义, 只用来建立说话人之间的社会接触或避免难堪的沉默 (朱跃, 1998) 。所以陌生人和熟人初次见面处于礼貌而经常采用礼节性的话题来表达友好的意图, 也正如Leech所说的那样:为了表现我们的友好, 在交谈时, 我们会采用没有实际意义的短句, 例如一些问候语, 见面和告别时非常客气的问句, 如, “How is the family?”, “What happened to spurs on Sunday then?”这些句子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Leech, 1973:62) 。

在英国, 人们遇到陌生人时可能喜欢以天气为主题进行攀谈:

17) A:It is a nice day, isn’t it?

B:Uh, Yes, it is.

交际双方都知道天气很好, 可能只是想打破沉默的场面。所以Carroll提出熟人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停顿语 (如:Uh, Um, and so forth) , 而且通常只谈论一个话题 (Carroll, 2001:232) 。

因此, 交际双方从起初是陌生人, 随着接触的频繁, 关系也会逐渐地走向亲密, 那么他们交流的内容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实录的是两个的学生之间的几段有代表性的对话:

18)

(1) 开学第一节文学课上, 同学们都不熟悉。

王:你好, 这座位有人吗?

李: (很热情) 哦, 没有, 请坐。

(2) 在后来的马哲课上他们又碰面了。

王:你好!

李:你好, 这座位没有人。

王: (坐下之后) 文学课上到哪儿呢?

李:Shakespeare’s Tempest.

王:谢谢!

(3) 王有一次马哲课没有去上, 在文学课上, 王又和李军坐在一起。

王:喂, 昨天老师点名了吗?

李:没有, 胆子挺大!

王:好!太棒了, 真走运。

李:去干什么呢?

王:和他们一起打篮球去了。

李:下一次去, 记着要叫上我。

王:没问题。

(4) 星期五下午, 上马哲课, 王刚走进教室, 就听李军叫道:

李:老大, 座位在这。

王:怎么在这里?还行吧!

王:没有几个人? (四周看看)

李:李博士的课这么上下去不行。

王:唉, 可能有水平, 发挥不出来。

李:喂, 喂, 那姑娘是谁?挺纯的。

王:想追?抓紧时间。 (2004.9—2005.1)

这几段对话记录的并不是一个会话的公式, 只是反映了学生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相知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谈论的话题也由浅入深直到最后评价老师, 谈论异性。

4. 会话内容和语体的改变和交际双方关系的改善

正是由于亲疏关系和会话的紧密联系, 可以通过改变会话的语体和内容或方式来改变交际双方的关系。“文体信息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对文体的修正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修正” (朱跃, 1999:212) 。所以交际双方在初次见面时, 一方想和对方交朋友, 或者不想让对方觉得受约束, 他可能尽量选择一些随和、生活化的语言来拉近和对方的距离。例如, 如果你叫张大明, 是一家公司的职员, 有两个领导找你谈话, 一个叫你“小张”、“大明”, 另一个称你为“张大明同志/同学”、“张先生”。很自然你会觉得前者非常平易近人, 让人感到亲切。在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

(8)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单位或者一个新班级, 假如你叫王大明, 你喜欢别人叫你 ()

A:小王B:大明C王大明同志/同学

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

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喜欢生活化的语言, 听起来非常的放松, 有一种和家人聊天的感觉。另一方面, 官话、工作语给人的是一种压力, 给人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因此, 教师如果想和学生保持一种朋友的社会关系, 改变会话的内容和语体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喜欢的话题和说话的方式, 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是, 这种会话内容和语体的改变, 只有在交际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改变双方关系的效果。

Leech指出交际双方必须保持语言的平衡, 让交际双方都能得到足够的安抚和报偿从而促使双方社会关系的发展。下面就是Leech引用被Berne称为八次安抚程式的例子:

19) A:Hi.

B:Hi.

A:Warm enough for you.

B:Sure is, looks like rain, though.

A:Well, take care yourself.

B:I’ll be seeing you.

A:So long.

B:So long. (Leech, 1983:63)

四次对话保持了语言的平衡, 他们彼此都觉得很满意, 因为分别得到了四次安抚, 都使用一种平等的语言, 而且语体也比较随意。

但是如果打破这种语言的平衡, 或者缺乏一方缺乏合作, 就会影响说话人之间的关系。

20) (1) A:Hi.B: (no reply) (2) A:Hi.B:Good morning, what’s up? (3) A:Hi.B:Hi. (Leech, 1983:64)

在第一个对话里A会觉得B不愿意和他交谈, 不友好, 平衡被破坏。第二个对话里, B的话太多, 也会使A觉得很突然, 所以有时候要表示亲近也要注意分寸。而第三个对话正好保持了语言的平衡。这简单的问候正是密切交往的开始。

5. 结语

总之, 会话的内容、语体会随着陌生人、熟人、朋友这种亲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根据亲疏关系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语体和会话内容。另一方面, 中学生也会通过改变会话内容和语体来改善亲疏关系, 而且这种改变是交际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保持语言上的平衡。

当然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朋友是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人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科技迅猛发展, 人们交流也变得便捷而又频繁, 中学生的关系是疏是密只在朝夕之间, 网上是好友, 邂逅于街头却是行色匆匆的路人, 所以有时我们很难去界定陌生人、熟人和朋友。此外在会话当中, 说话人、听话人还会受到其他语境变量的影响, 尤其是中学生非常年轻, 语言具有时代性、创造性, 因此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语体和谈论什么样的话题有时有很大的随意性。正如Amy B.M.Tsui所说的那样, “交谈时由于会受到许多语境变量的影响, 无论交际各方的亲疏关系如何, 说话者有时也无法去推测听话者有什么样的反应和应答” (徐碧美, 2000:17) 。

参考文献

[1]Carroll.语言心理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32.

[2]Joanna Channell.模糊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67-170.

[3]标准日本语[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22-366.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56-157.

[5]李经伟.语体转换与角色定位[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6]李茹, 刘雪芹.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J].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 5.

[7]里奇.语义学 (中文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62-64.

[8]刘世清.西方文体学概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9]徐碧美.英语会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7.

论规章制度的语体特征 篇11

关键词:规章制度 ;语体特征

一、规章制度的性质、功能

规章制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制定的各类行为规范和准则,包括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和制度等。属于规约性公文。是各类单位和社会组织对办公及工作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文字工具。它的重要作用影响着工作活动中的各个方面。

规章制度作为一种事务性公文,根据国家或企事业单位的政令信息,针对办公员的工作任务,联系现实的办公环境,将领导意识落实成具体清晰的规章制度性文件。它所使用的领域,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对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有区别与常规公文的特点。其文简意明,以用为尚,突出工作中的理性诉求。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责任的强调、对事务的管理、对工作的指导。

责任上,强调工作人员对责任的认可和担当,强度达到“不得不”的程度,职责上应该是对命令的服从和对责任的认可和担当;在事务的管理上,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性信息,信息内容平实,管理对象明确。承担相应的交际功能和人员管理功能。是各单位高效办公的主要管理方案和文字工具;各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语言文字来指导,规章制度作为处理日常工作的书面材料,承担着合理指导办公的职能。

二、规章制度的语体特征

规章制度语体隶属于公文事务语体,普遍具有公文事务语体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但作为公文事务语体的下位语体之一,由于使用领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规章制度语体还具有区别于公文事务语体的其他特征。规章制度的性质功能,决定了规章制度的语体特征主要表现在遵从性、直接性、职责性三个方面。

1遵从性

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不是指某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而是某一级组织或单位的领导者根据国家政务要求或下发文件要求,针对本单位的办公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办公环境,联系现实群众路线要求,制定的管理章程及制度要求。这种严肃客观的语言使用环境和制定背景显示了其权威性的特点,该典型的语言适用在典型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了上级对下级更强的约束性。而工作者(即听话者)的身份和职务又进一步增强了对信息的执行力度和对规章制度的遵从性。

2 直接性

作为指导办公工作的语言,语使用环境固定单一,针对的管理对象明确,多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提出主张和命令,并不会引起常规言语沟通上的敌意,利于单位清楚有条理的传达命令章程,直接达到管理目的人。如“未经局长批准,任何人不得出席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召开的会议。”话语平易直接,便于理解,这种清晰干练的表达,利于单位人员准确理解其内容所包含的意义,符合办公人员的阅读心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可并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提醒。达到直接交际的效果。如“工作时间不准饮酒,不准搞娱乐活动。”

3 职责性

规章制度是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保证其发展和存续的规范,它的价值体主要现在责任上,用人单位作为现代社会组织中的基本单元,承担并履行着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基本责任,而有效的制度保证就是在机关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得以实现。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认可,责任的强调通过命令施为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职责中,职责的凸显由传统公文中的期待性做法强化为具体的命令性行为的实施。内容也多是为管理工作提出具体方法或工作中遇到相应问题时的处理办法。保证了办公的和谐秩序。指导行为意志,达到工作职责的协调统一。

三、语言选择

从规章制度的语言内容和表达角度上观察,语言涵义要求单一准确,表意准确简练,不能含混晦涩,用词造句恰切平稳,行文流畅,无疏漏。从特定的目的,对象,管理要求角度出发,紧密联系管理要求,可操作性更为具体。语言运用上严肃正式,态度明确,语气坚决,多采取直陈方式,明令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追求波澜起伏的描写形式和华而不实的修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在语义色彩鲜明,褒贬一目了然,内容词义更易理解,阅读上的清晰也为办公带来了方便,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 用词

普遍选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普通单义词,罕用口语词和方言词。避免词义晦涩、冷僻。做到表意准确,避免歧义。便于执行操作,词语态度色彩的选择倾向于庄重,直白。排斥文学作品语言中的诙谐生动,委婉含蓄。词语态度直率强硬。如:应当,必须,禁止等,突出了规章制度语体的严肃执行性。适当选用古汉语词汇,以达到简约整齐的目的,如“因(原因)、由(原有)、凭(凭借)其(他们)等。

2 短语

“的”字结构是以“的”字为末尾的名词性词组,用以代替人或事。常充当名词性成分,表示管理对象。如“贪污腐败的 ”、“工作优秀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等。其中“的”字短语通常指代有关的单位直接责任人。“的”字短语的大量使用,简便概括,指代明确;使用联合短语节省文字,表意周全明确,表达简练通顺。如“监督管理”;有意识的使用专有名词(多用简称),如“X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内容形式协调统一。

3 句式

句式简洁,内容清晰。惯用陈述句直接形式陈述命题,表述客观情况和组织要求。句调稳重,结构平稳;多用短句,短句间的衔接平顺。形式简洁工整,内容简练全面。更符合现代社会中科学、理性、细致的管理方式;祈使句用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强调重要事项,增强行为气势与表达效果,便于理解和执行;常用省略句式,分句中省略主语或部分,表达利落,明确,语言简练;极少使用感叹句和疑问句。在行文最后,常用几种特殊句式,表达规章制度的实施时间或适用范围,如“本办法/规定自……起施行/实施”、“ 本办法适用于……(某种情况或工作单位)”。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 方钊.实用公文写作规范[M].时事出版社.1996年4月

[3] 栾照钧、栾照轶.公文及法律语言实例解析[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4] 方梅.谈语体特征的句法表现. 当代修辞学.2013 年第2期

语文诗歌中抒情语体的特征 篇12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上一篇: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下一篇:山西省的城镇集中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