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

2024-05-11

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共12篇)

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 篇1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 笔者对于刚接触的拼音教学, 也是一筹莫展, 一方面需要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另一方面必须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 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为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学得更快乐、更轻松、也更牢固, 笔者大胆尝试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转而以各种趣味游戏贯穿拼音教学课堂中, 寓教于乐, 让孩子在趣味游戏中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在拼音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知:知晓学生的身心特点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 他们还不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义务”。他们喜欢上学, 是认为上学可以像以前上幼儿园那样跟同伴一起玩、一起游戏。然而, 小学学习生活已经从以玩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 上课形式也已经从以游戏为主转变成以听说读写为主。这个时候, 对于学生的过渡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要循序渐进。另外, 一年级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 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注意力很不稳定, 长时间从事某项活动容易产生疲劳。一年级孩子所有这些身心特点, 都会对我们的教学活动产生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 我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并针对这些特点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尽可能把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变成促进我们教学的力量!

二、编:编造各种有趣的学习情境

1. 创编愉悦的学习氛围。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玩好动的性格, 平时喜欢阅读童话故事。所以, 在汉语拼音教学的课堂中, 我把教室当作一个拼音王国, 把每一节课当作学生勇闯拼音王国的环节, 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另外, 我还经常制作一些头饰, 给学生戴上, 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扮演单韵母、复韵母、声母等,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拼音王国中的一个拼音娃娃。在这样具有趣味性的环境中, 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拼音是一种任务和负担, 每节课都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2. 自编多样的动作表演。

有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创编各种趣味游戏, 以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在教韵母、声母的时候, 我经常自编各种各样的动作表演, 让学生观察学习。比如, 在学习b、p、d、q这四个形近声母时, 我不是一开始就教学生机械地读和记, 而是用动作表演让学生区分辨认四个形近声母。老师站在讲台上, 身体站直, 分别伸出左右手撑在腰间, 让学生辨认声母b和d;再分别举起左右手放在后脑勺, 让学生辨认声母p和q。课后, 我也鼓励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记单韵母、声母, 看谁做得又好, 记得又快。通过这种动作表演的游戏, 用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记忆拼音字母, 学生会学得更开心, 也记得更快、更牢。

3. 讲述精彩的导入故事。

在教声母、韵母相拼知识的时候, 我经常编一些精彩的导入故事, 还会设计一些悬疑环节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比如, j、q、x跟ü相拼时要去掉两点这一规则, 我就编了这样一个导入故事:周末又到了,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最适合出去郊游了。于是, j、q、x三个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公园里游玩。在公园里, 他们碰到了邻居———那个爱哭鬼小ü。因为小ü很爱哭, 所以大家都不乐意跟他交朋友。今天, 在公园里, 小ü因为没人愿意跟他玩, 所以他又哭闹起来。这时候j、q、x一起过去安慰小ü, 他们对小ü说:“如果你可以改掉爱哭的毛病, 我们三个都愿意跟你成为好朋友。但是如果你改不掉这个爱哭的毛病, 我们就以后都不跟你一起玩。”故事讲到这里, 我并没有继续往下讲, 而是开始让学生续编故事, 让学生想想如果他们是小ü, 他们会怎么做?这时候, 学生就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 纷纷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让学生讨论各自的想法后, 我再讲出故事结局:其实小ü也很想交好朋友, 所以最后他爽快地答应了j、q、x, 还马上擦掉了两滴眼泪;从此以后, 每当小ü碰到j、q、x三个好朋友, 他都会擦掉眼泪, 开心地跟他们一起玩。每次如果有学生忘记j、q、x跟ü相拼时要去掉两点的规则时, 我就会提醒学生这个故事, 他们就很快反应过来。

4. 创编特色的顺口溜。

有时候, 上课编的拼音故事讲多了, 学生可能也会容易混淆, 导致拼音记不牢, 所以我又开始给学生创编一些简短易记的顺口溜, 更好地帮助学生记住拼音字母和一些规则。比如, 对于区分一些形近声母可以编成: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左下半圆ddd, 左上半圆qqq;对于一些发音嘴型形似的韵母可以编成:牙齿对齐iii, 嘴巴凸起uuu, 嘴巴翘起üüü。还有一些声母、韵母相拼的规则, 学生忘得比较快, 也可以编成顺口溜方便他们记忆。比如:小ü见了j、q、x, 擦掉眼泪笑嘻嘻。再比如关于标声调的规则:a、o、e、i、u、ü, 声调帽子头上戴;有a在, 给a戴;没a在, 找o、e;i、u并列, 标在后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诵读, 当他们背着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时, 汉语拼音的各种特点就被他们很快地掌握了。

三、练:练习巩固

在教学中, 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复习了。复习课往往枯燥无味, 老师讲得累, 学生也听得累, 复习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 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 设计以趣味游戏为主的拼音复习课。

在拼音复习课中, 我会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 使学生得到不同的练习巩固。比如, 复习形近声母、韵母时, 我会用“猜一猜”的竞猜游戏, 通过出示不同的儿歌、顺口溜, 或者做不同的动作表演, 让学生猜出所表示的声母或韵母, 猜对的学生就得分。又如,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分类, 我会用“找一找”的归类游戏, 在讲台上放4个不同的盒子, 制作一些单韵母、复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 随机分给学生, 让学生上前找到自己所持卡片拼音娃娃的家。再比如, 复习声母和韵母相拼的知识, 我会用“火眼金睛”游戏, 故意出一些声韵母相拼出现的错误, 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孙悟空, 用其火眼金睛找出其中错误并改正。每一次拼音复习课, 我们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甚至有一点激烈竞争的“火药味”呢。而学生的复习效果也相当不错, 学得快乐, 也记得牢固。

四、延:延伸课外运用

也许很多人认为教完拼音, 再稍加复习就完事了, 而在我的课堂上, 除了学习和复习, 还有第三部分, 就是课外延伸、灵活运用。学生学习拼音是为了辅助他们识字、阅读、写作, 所以当他们学了拼音后, 要及时给他们使用的机会,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拼音的好处和作用。比如, 我会让学生找出自己身边的物品, 如铅笔、尺子、橡皮、书本等, 把一些实际的物品用拼音拼读出来。可以用小组竞赛的方法, 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物品最多、最正确。还可以出示一些用拼音组成的音节词, 让学生拼读并猜出词语表示什么;甚至可以加大难度, 把若干个音节词打乱顺序, 让学生排列成通顺的句子, 比一比谁最快知道句子的意思。我还尝试过把一些简单的古诗全用拼音展示出来, 如《静夜思》、《悯农》等, 让学生练习拼读, 并尝试背诵。

每一次课外延伸和运用, 我都会使出不同的招, 说要测测班里谁是“小天才”, 成为当天的“小天才”还有礼物送。所以, 学生每一次都很兴奋, 都会猜想着老师又会给他们出什么难题, 他们又能否破解。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把学过的拼音知识学以致用, 还会对学习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实,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 同样可以用这一法。先去了解学生的特点, 了解学生喜欢什么, 就尽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组织教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 喜欢玩游戏, 喜欢比赛, 那就用游戏的方式去教他们汉语拼音, 寓教于乐。只有学生学拼音学得快乐, 他们才能把拼音学好。

摘要:使抽象的拼音符号“活”起来、“动”起来, 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是新课程理念下汉语拼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汉语拼音,趣味游戏,身心特点

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 篇2

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因此,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活动的枯燥乏味往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难集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贯穿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如何有效的在低年级数学活动中以游戏来激趣一些体会:

一、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游戏。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做学生的游戏伙伴。

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四、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

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生发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游戏中学习在反思中提升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储冬生 【摘要】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切入,引领学生进入兴趣盎然的探索知识内涵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经历“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学习历程,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材分析:“三思而后行”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实际上是“可能性大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即可能性不等——游戏规则不公平,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体会,同时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设计理念:“给儿童„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在活动中感受和体悟游戏规则公平的内在原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密切相关的知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生成和建构起自己的数学新知体系。●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充分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规则的公平性,并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整个活动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并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一切皆有可能”

一、游戏激疑。

师:大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带着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我们首先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这个小包里放了一些球(六个黄球,学生看不见),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后放回,搅匀后再摸,摸到黄球算储老师赢,摸到白球算你们赢。如果是我赢了,大家得为我鼓鼓掌,当然如果是你们赢了,我包括咱们听课的老师也会为你们鼓掌的。

(摸球结果每次都是老师赢,学生感到很奇怪……)师: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还想再玩吗?(学生质疑:老师作弊了;袋子里肯定是黄球多;袋子里可能全是黄球……)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将包中球倒出,全是黄球,学生大呼上当,不公平。)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游戏规则公平的问题。(板书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分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就为全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一上课就让孩子紧紧地“盯”上了这个游戏,对游戏的关注不是老师的强制要求,而是学生对游戏活动本身的兴趣。

二、释疑猜想。

师:要想老师和大家都有赢的机会,这包里得两种球都有,老师调整一下,现在这个包中白球和黄球都有(六个黄球,两个白球,学生看不见),这次我不参加,白球代表班上的男生,黄球代表班上的女生,游戏结束时,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就代表哪方获胜。在游戏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要求:(摸球游戏开始。)

分析:组织学生的游戏活动,游戏要求(或者说是规则)的拟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清晰的、可操作的游戏要求,那么游戏的组织很可能会显得很涣散,游戏的效果一定不会好,甚至会因此导致游戏的失败,至少是教学功能的丧失。

师:我们看看这几位同学的记录情况,他采用的是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的,摸到黄球的次数是16次,摸到白球的次数是4次。大家记录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各自记录的方法。

(多名学生上台来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记录。)

师:比较他们刚才的这些记录方法,大家觉得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画“正”字,既简洁又明了,又便于统计。)

分析:这是一种游戏过程中的方法指导,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是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清晰认识后,自主地作出的选择。

师:从结果来看,这次游戏女生获胜,女生可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男生表现出不服的神态。)

师:男生好像又有什么意见或想法?(男生根据摸出的大多是白球,推测很可能包中的黄球数量就比白球少,游戏可能还是不公平。)

师:又怀疑球放得有问题,那我倒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将球倒出,学生一片哗然……)

师:因为黄球比白球多很多,所以黄球出现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看来包中有两种球还不一定就公平!

(板书:数量不相等 可能性不相等 游戏规则不公平)

分析:组织数学游戏活动,游戏之后所进行的分析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的反思,才能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数学的收获”“思维的发展”“智慧的生成”,离开了思维的参与这种游戏活动必将沦为“机械的操作”。

师:大家认为刚才这个游戏还是不公平,那怎样的游戏才是公平、合理的呢?现在该怎样改变包中的球,才能使游戏变得公平呢?(学生自主设计和调整包中的球的个数。)

师: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这样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了。(板书:数量相等 可能性相等 游戏规则公平)

师:那大家猜猜看,现在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了摸球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可能会猜测: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相等,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差不多……)分析:这个环节的预测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是学生把握这个游戏的一个难点,不少孩子认为:球的个数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游戏的结果摸到两种球的个数也应该是相等的。揭示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正是为了矫正他们的错误,把力气用到紧要处。

三、操作验证。

师:实践出真理,大家再分小组自己动手试一试,在规则公平的情况下摸球的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动手之前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活动要求:

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合理地安排好摸球、记录及监督人员,开始活动。(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分析:数学游戏教学中小组合作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晰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制定,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好机会。师:现在我们观察各小组的活动记录就会发现:既有红球多的、也有绿球多的,也有相等的。看来游戏规则公平,只表示双方赢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游戏规则公平的情况下同样会有输赢,游戏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板书:一切皆有可能)师:假如我们把各组的结果都汇总起来又会有什么发现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探索。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分析:这里既有各组数据内部的比较,又提示孩子可以从各组数据汇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一种分析方法上的引领和审视视角上的指导,对游戏结果的分析能力的关注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容易忽视的。

四、学以致用。

师:在摸球游戏中要讲究公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考虑公平性问题呢?

(学生举例,老师适当点评,然后播放足球比赛开始前抛硬币决定谁先发球、乒乓球比赛前通过猜球确定谁先发球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充分调用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1.基础练习

方方和圆圆也在做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摸到红球方方得1分,摸到黄球圆圆得1分,摸到蓝球两人都不得分。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小结: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否相同,即摸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与其他颜色的球没有关系。)2.综合练习

师:方方和圆圆都非常喜爱看《草房子》这本书,他们好不容易才借到了一本。谁先看这本书呢?你们能帮他们想出一些规则公平的方法来确定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交流提出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师:方方和圆圆也想到了四种玩法,大伙儿来做个裁判,看看哪些方法可以供他们使用。①转盘

② 划拳

③硬币

④骰子

(老师结合板书沟通转转盘、划拳、抛硬币、掷骰子四个游戏的相通之处,并揭示其数学本质所在。)3.拓展练习

分析:练习设计洋溢着一种生活气息,既注重了素材的多样性,又注重了学生对规则公平的理解、诠释和运用。整个练习的设计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层次性和情趣性。

五、小结作业。

师:这节课就快结束了,谁能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学生自主交流)课后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6个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的橡皮的各个面上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字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分析:最后的这道课后延伸的问题,选择的是一个长方体的橡皮,由于六个面的面积并不一样大所以六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也不相等,显然这样的规则是不公平的,让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一种涤荡。

课后说课:“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出游戏活动的公平性规则,能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规则。努力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获得“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1.玩数学,需要呈现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三次摸球的游戏活动,以“数量相等、可能性相等、规则公平”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游戏、参与游戏、反思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建构游戏规则公平的内涵。2.做数学,需要突出游戏结果的随机性 对于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辨析游戏中的规则的是否公平。在游戏中我们还必须让学生体悟在游戏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游戏的的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的,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3.学数学,需要展现数学活动的全面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展示问题解决的全貌。如第三次摸球游戏的活动过程分设计公平的规则、猜测游戏的结果、组织游戏活动、汇总游戏结果、分析梳理反思等环节逐层推进,让活动和思维融为一体,是学生看、听、说、想多种感官全面参与的高品质数学活动。4.用数学,需要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练习中两个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决定谁先看书的故事就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应用,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更是一种提升和拓展。

在游戏中学习 篇3

这天,孩子们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轩轩一个人在娃娃家前转来转去。我走过去问:“轩轩,你在干什么?”他看了看我,低着头不说话。我蹲下身又问了他一遍,他这才低声说道:“我想去娃娃家和他们一起玩。”我想,轩轩有这样的愿望是一个好兆头,我应该鼓励他,并让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于是,我对他说:“那你就去吧!”说完我就走开了,退到一个角落里悄悄地观察他。

轩轩站在娃娃家的门口,一次又一次地往里面探着头,可是在娃娃家游戏的小朋友都没理他。他见没效果,又走到娃娃家窗口,嘴里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娃娃家里的小朋友还是没理他。只听见娃娃家的辰辰对其他孩子说:“我们不能让他进来,他会弄乱我们的东西。”听了辰辰的话,我发现轩轩的情绪明显低落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看到这一情形,我灵机一动,拉着轩轩的手去敲娃娃家的门。“谁呀?”我说:“我是邻居施阿姨,我现在要出去办点事,你们能帮我照顾一下我的孩子吗?”欣欣说:“行,进来吧。”我转身叮嘱轩轩:“孩子,你在邻居家可不要随便动人家的东西,要有礼貌,要和大家好好地商量,好好地玩,知道吗?”轩轩乐得直点头,立即走进娃娃家乖乖地坐在椅子上。我对主人说:“那就谢谢你们了,等我办完事就来接他。再见!”说完我就离开了。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去娃娃家观察,发现他们玩得很融洽,我就没有去打扰他们。活动结束后,轩轩一脸灿烂的笑容。我问他:“轩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我们一起做了好多点心,辰辰还讲故事给我们听。”“是呀,今天你很有礼貌,很守规则,小朋友们就愿意跟你一起玩了,以后还想玩吗?”“想。”轩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第二天的区域活动时间,我看到轩轩和辰辰相邀来到娃娃家,看来他们要继续昨天的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篇4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效果颇为显著。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的首要前提是划分游戏小组。我把班内的学生按男女生比例、学习成绩、组织纪律平均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让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全体成员集体参与的成绩是小组成绩,单个学生参加活动的成绩也是小组的成绩,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增加小组凝聚力。

我们的游戏活动有:

一、华山论剑

华山论剑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原意是华山比武,引申为公开的比武或学术争鸣;比试双方都是高手,公正较量,不耍阴谋。我把这个故事变成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个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尖子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代表的是他这个小组的利益,分量绝不同于他自己一人的成绩。考试比赛时,本小组的学生认真地盯着他组尖子生的试卷,唯恐他做错;他组的学生也认真地盯着对方组尖子生的试卷,只盼望着他做错,往往是一人做题,四人监考,两个是本组的,两个是外组的。这种场合,谁又能说监考者不是在认真学习呢?

二、俺家人马由你挑

农村的学生有游戏曰“俺家人马由你挑”,活动的形式是双方的学生手拉手各站一队,这边的学生喊:“马吉利(蝉儿的俗名)。”那边的学生应答:“碰大刀(大刀:螳螂的俗名)。”这边的学生再喊:“俺家人马由你挑。”那边的学生再应:“叫xx来!”这边队伍中的xx就出阵了。我在学习中也这样组织,让这小组挑那小组的学生,那小组挑这小组的学生,双方进行学习比赛。由于这种游戏方式双方都要挑对方的弱者,它有效地调动了后进生积极性。

三、田忌赛马

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故事说的是齐将田忌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的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结束,田忌一负而两胜,赢得了千金赌注。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如何用自己的长处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获胜的道理。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我把这个故事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考试时,我让各小组学生编号,让一号对一号,二号对二号。因为各小组力量基本相当或略有差别,他们的成败排序就成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极富刺激性。活动中,各小组长仿佛成了运筹帷幄的将军,各小组学生人人动脑筋鼓干劲,使枯燥乏味的考试变成了颇有意义的游戏。

四、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是一种学生出题考学生的方法。活动时,教师指定命题范围,有时全组命一道题,让对方的全组一起研究做这一道题;有时各小组成员每人命一道题,对号让对方每人做一道题。你做着我命的题,我做着你命的题,最后又是学生改卷,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操作。全过程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轻松,学生有趣。由于学生对学生最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只有学生最清楚,因此他们所考,正是教师查漏补缺的地方。再者,学生命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出奇制胜”的游戏方法,真可算得上是一箭三雕的教学方法。

只要肯动脑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种游戏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如能将几种方法同时运用,更能使死板的课堂,变成游乐场;使枯燥乏味的考试,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拓展游戏:在细节中学习 篇5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看看人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也给人们一些关于提高学习能力方法上的启示,

游戏准备:

人数:个人完成。

时间:3分钟。

场地:不限。

材料:无。

游戏步骤:

1、有两个房间,一间房里有三盏灯,另一间房有控制着三盏灯的三个开关。这两个房间是分开的,从一间里不能看到另一间的`情况,

2.现在要求参与者分别进这两房间一次,然后判断出这三盏灯分别是由哪个开关控制的。

答案:

先走进有开关的房间,将三个开关编号为1、2、3。将开关1打开5分钟,然后关闭,然后打开2。最后走到另一个房间,即可辨别出正亮着的灯是由2开关控制的。再用手摸另两个灯泡,发热的是由开关1控制的,另一个就一定是开关3了。

【游戏心理分析】

奥尔夫音乐:在游戏中学习 篇6

(the Orff Schulwerk)

奥尔夫音乐体系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与重视技法的传统音乐教育不同,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会通过语言、音乐和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体系的基本理念。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小在游戏中弹琴、哼歌,学习如何用音调高低表达情绪的起伏,并且在书声琴韵里学会了创新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的监督。这就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幼儿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体系”所提倡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乐理知识不再枯燥难懂,学习变成一件简单有趣的事。

奥尔夫音乐在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廖乃雄教授(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将奥尔夫儿童音乐舞蹈基础教育模式带入了中国。

此后,国际上早期教育和脑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早期音乐教育兴起,中国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与各地的幼教机构合作建立了不少“奥尔夫舞蹈音乐教室”。2008年《奥尔夫音乐亲子教学》的出版,推动了我国0~3岁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课程研究。

据我国第一位赴奥尔夫学院深造的区海婴老师介绍,奥尔夫音乐体系包括了国民音乐素养普及教育和专业方向深造。虽然如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己经扩展到终身教育,但奥尔夫学院仍坚持只接收4~16岁的孩子。目前我们国内的奥尔夫音乐教育,除了在幼儿园开设舞蹈音乐教室外,大部分都集中在针对0~3岁年龄段的早教机构。“三岁以后怎么办?”区海婴认为,目前国内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一大问题是缺少教学的延续性。

艺术是为情感表达

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方式,不同的艺术形式作用于不同的感觉器官。音乐是使用不同的音高、节奏,作用于耳朵;舞蹈则使用人的肢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表达情感,作用于视觉。不过这一切最终都会融汇于大脑,引起人的共鸣、思考。奥尔夫教学就是从这点出发的。

对孩子而言,“情感”是个不好体会和把握的概念,这就需要通过课程设计,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去感受。孩子们开始感受、了解音乐,才能进一步去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才是发自内心的、有血有肉的的情感表达方式。

用游戏建立宏观艺术概念

奥尔夫音乐体系以节奏作为连接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科目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通过不同专业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从而为孩子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概念,让他们学到艺术结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孩子们还能从游戏中了解到,为不同的节奏填入不同的音,就能创作出不同的歌曲;选择不同的音,还会构成不同的调:有像太阳一般明亮的大调,也有像月亮一样温柔的小调——它们都是表达不同情感的基本模式。这些音乐基本框架概念的建立,会大大加快孩子以后在音乐学习上的进度。

奥尔夫音乐体系能为艺术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它着眼于“育人”,因此,还能帮助挖掘和发展孩子的各种潜能。

不宜过早进入专业学习

四五岁左右是孩子创造力萌芽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艺术手段去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是奥尔夫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在奥尔夫教学中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以诱导和发展这些重要素质,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艺术环境,引导孩子们进入艺术的探索之路。

假如孩子在选择学习乐器之前,能够先进入“接触—— 感受 ——了解”艺术的准备阶段,并且在打好一定基础的同时,能完善进入社会群体生活所需的各种素质,这对往后的学习、生活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以现代教育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阶段的设计安排是必需和重要的。

在这个准备阶段中,大人能充分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特长,再引导到他们所喜爱的乐器学习中,这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周晖(深圳,全职妈妈):整个训练课几乎没有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从孩子喜爱的节奏朗诵入手,把孩子带入音乐世界的同时也带给孩子自信心、成就感、创造力、竞争意识及团队意识。

Vitzthum(奥地利,音乐家):我小时候学钢琴很苦,一半靠兴趣一半靠妈妈打。如何把音乐启蒙做得让孩子喜欢并且容易掌握,奥尔夫是个很好的示范。

江南(杭州,工程师):二十多年前,四岁的女儿开始学二胡,家里的三个音乐老师都没教会她——指法乐理把她吓坏了,病了一场就再也不肯学。现在小外孙四岁半,周末去奥尔夫学校做游戏、蹦蹦跳跳,玩得很开心。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学。

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 篇7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 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 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游戏情境中的数学学习, 是幼儿最能接受的一种方式。

一、游戏方式符合幼儿需求

有趣的游戏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感受、获得或运用到相关的数知识。比如, 教学教研活动“小熊请客”就是小朋友扮演小熊给客人准备餐具、水果等, 在这样的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

通过一一对应, 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 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 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 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 相反, 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

因此, 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 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 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 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二、游戏安排体现幼儿差异

幼儿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操作学习的层次性, 因此, 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合理安排各个游戏环节, 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提高。比如, 中班数学活动“数橘瓣”, 在这个活动中, 重点应放在借助游戏中的反复操作, 引导幼儿学习多种方法数数, 从而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幼儿在小班时, 虽然已经感知了5以内的数, 教师如果以大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时, 也许认为向中班孩子提出认识6以内的数简单, 其实, 孩子们只是基于对数字的机械记忆, 而并非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是本次活动知识点的延伸, 借此拓展幼儿的潜在能力, 让幼儿一起尝试点数比6大的数, 找出比6大的数, 给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跳一跳够得着”的机会, 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有梯度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提高。

三、游戏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生活化是情境教学的本质特征。传统的“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的单纯讲授式教学, 其最大的不足就是知识从实际应用的情境中剥离出来, 成为了抽象空洞的概念规则。可以说, 真实性是情境教学的生命所在。因此, 教师应该基于孩子的生活资源, 留心收集和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 将数学学习活动融入到生活情境中, 让孩子看到这些自己熟悉的情境, 自然而然地激起其探究、体验的欲望, 从而进入亲身体验的境界。数学情境教学的素材应尽可能地取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让幼儿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四、游戏操作体现简约原则

由于教学情境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所设计, 所以必须充分考虑教学情境的可操作性及设计、运作教学情境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制作有关教具、课件时, 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应该选择哪些既优化教学又便于操作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把握幼儿的情感需要, 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 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索等游戏活动去亲近数学、感悟数学, 让幼儿在动作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实践证明, 情境教学要为幼儿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 使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很好地发挥, 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让幼儿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 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五、游戏评价体现多元互动

在游戏中学习地理效果会更佳 篇8

21世纪社会更需要何种人才,我认为不是照本宣科,永踏别人脚步走的模式型人才,而是需要大量创造型复合人才。现在的企业家、老板在招收员工时不看报名者的专业、性别、文凭等,而且注重所要招收员工的素质和潜力,以及创造性地应变能力。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博学会称赞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实无论天文还是地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除天文地理之外还有我们周围生活中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山脉、河流、动植物、微生物等都属于大自然领域。我们学习地理不仅让学生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人类、了解自然、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在地球上寻求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而地理正是研究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对地理课在目的明确,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未来是无限的。地理充满着迷,世界充满着迷。

要想学好地理还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已刻不容缓,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从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动机着手,主要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地理课外活动也是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地理课必须给学生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美的向往。如讲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可这样导入新课:“上节课所学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海等领域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成就?……

在课堂上我按照学生原始的座位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由八个小组的学生来抢答问题并给予累积奖分,最后根据得分高低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答题手各一个。由于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因此课堂上学生群情激昂、踊跃发言、气氛活跃,下课时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兴趣盎然,使学生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小组竞赛的情境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法。

四、合理创设角色体验情境

所谓角色情景,是透过历史史实和问题情景的设计,没有舞台限制、不必经过排演,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尝试扮演历史中的人物,尝试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增进学生洞察历史环境、解决各种问题、适应生活的能力。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不再是被迫的思考,而是在扮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并从角色扮演的活动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演员演得也非常投入,观众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扮演者已经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到历史当中去了,一改历史课堂上死气沉沉的面貌,能够激发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如我在教授必修一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课时,对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三条道路的选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同学们想想看它是什么?”(谜底:宇宙)然后,教师再开始讲课。有时可采用多媒体导入法,即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多维、互动的优势导入新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还要使用美的语言和营造美的意境。

二、要想学好地理更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是广大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成绩差是学生没有用功,心不在焉或者说是智商低下,其实有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看上去整天快快乐乐不像好好学习,然而考试成绩却很好。从这个问题上看,真所谓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学生,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时通过拼板游戏,使学生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好玩、好动的行为。教师应因势利导,寓教于乐,以玩带学,乐中促思。例如,我在讲授“中国行政区划”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先把34个省级行政单位图用剪子分别剪开。我分别在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一班我用目标教学法,二班我用的是目标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然后进行计时比赛,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各省的轮廓、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最后评价表扬,教学效果极好。这种活动的渗透,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择,即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建立一党独裁的政府、民主党派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应该选择哪那一条道路?我让四位同学分别代表国民党、民主党派、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各党派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向人民群众阐发本党的政治主张及其理由并进行相互辩论。通过具体角色的扮演,再现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精神,而且使学生轻易地弄清了当时国内三派政治力量的政治主张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自然而生。

这种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角色扮演模式就是这样一项历程,它是一项动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思考问题,选择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互相评价,使他们逐渐养成思考与做选择的能力。很多学生都对事件、历史地位及历史人物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

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图片情境、数据图表情境等,教师应该积极开启自己的思维,精心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次尝试.

[2]论学习的策略.

[3]竞赛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探究式教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

石文博

(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中学,甘肃天水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的主要创新之一。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有其更前沿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引入探究式实验教学,介绍了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使得教师学生双方受益,但对于教师把握实验难度并如何传授给学生可理解的信息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主要环节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使得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中要善于分析、研究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还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效果也都非常好。通过这些教学给我带来一些启示,那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则教师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掌握好的学习法才能事半功倍,智力正常的学生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他们之所以在考试成绩上存在差异是由于学习方法掌握程度运用不同所造成的。出色成绩不是死记硬背,智商高。其实人的大脑智商相差并不大,而是靠后天开发利用而已,开发得好,智商就高,开发得不好,则智商就不高。其实大脑的潜能犹如一座开发的矿藏,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及时进行头脑思维训练,就能让每个学生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就看每位教师如何开发、如何利用。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来提高素质。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力求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力械死板单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收到更好效果。不仅要从方法上启迪学生智慧,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如我在教中国地理曾用谜语游戏让学生记中国地名,如船出长江口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又如我把自己一封信拆开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还有一次我抓一只萤火虫也让学生打一中国地名。这样的游戏很多很多,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爱学,而且非常爱动脑筋。我在讲非洲地理时,在小黑板上写出很多成语,如:乘风扬帆,初见成效,偶有所获,增添收入,灰尘吹来,爱看斗牛,等等,让学生打一非洲地名。学生们都非常兴奋,开动脑筋,相互商量,寻找答案。我认为这样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我在讲宇宙这节课时用实验游戏来让学生学习,如:测北极星高度,用手先测北极星的纬度,因为北极星的纬

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高,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更能充分展现出学生各方面的智力特长,有利于进行多元评估。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的探究性是物理新课标的主要特征。传统的实验教学的设计过于强调实验对物理知识的验证。教师要改变实验教学“照方抓药”式的现状,加强物理实验的探究性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科学的处理;通过交流讨论,分析综合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初步认识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定量处理、模型和假说等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八年级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八年级物理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单”,让学生学习探究。结合八年级课堂实验教学实际,比较好的形式有以下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为教师设计度同我们在地球的维度相同,由此来测出北极星的高度。还有在讲昼夜交替一节时,我利用手电筒、乒乓球、一根棒针来进行讲解演示,同学们更容易接受。通过各种方式的游戏过程,学生能增强大胆设想能力、判断能力、推测能力,充分发挥出各种思维技巧,能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通过许许多多的游戏,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起来,充分发挥了大脑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小孩子在何时对地理有认识,其实从两岁多对地名就有理解,作为家长要利用好这个时机教会孩子理解更多的地名和地理知识,有条件的家长要多带自己的孩子去旅游,多走走、多看看,给孩子多讲讲,让孩子从小对地理、对大自然进行认识与了解,激发孩子们对地理的浓厚兴趣。没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通过地图让孩子了解中国或者世界地名及名胜古迹,让孩子从小就了解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见过的、去过的很少。我的孙子今年只有三岁,就知道中国和世界的很多地名及名胜古迹,并能在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找出具体位置,主要是我们把学习融入到了平时的地理游戏中,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为孩子们只有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才会不停地学习。

三、地理游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游戏中学习小学数学效果更佳 篇9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技能三部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三个部分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师生共同努力,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想学好小学数学,必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使每个小学生想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认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小学数学,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想学好小学数学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成绩差是学生不用功、贪玩、心不在焉或者学生智力差造成的,其实并不如此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整日埋头学习,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而有的学生看上去整天快快乐快乐,根本不像好好学习的样子,学习成绩却非常好。从而看出学习成绩与学习方法关系非常密切。正所谓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有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利用游戏教学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小学生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掌握知识。因为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还有教小学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物体进行教学。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奇、好玩、好动的行为特点。教师应因势利、寓教于乐、以玩带学,让学生乐中求学。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把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张的厚度并提出问题,把每张纸继续折叠10次、20次会有多厚? 最后转化成乘法方问题。还可以通过计算知道每层楼的高度应该用多少张纸折叠出,一栋大楼用多少张纸折叠。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知道数学学习的好处及用处, 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和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知识, 而且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疏导,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对学生进行疏导, 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还要注重 个体差异 ,加强与学 生的沟通 ,学生存在 许许多多 的差异 ,有些学生理解问题快,而有些学生理解问题慢。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不能一律看待,对理解较慢的学生要有爱心,不厌其烦,让理解快的学生帮助理解较慢的学生,让全班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

四、让学生多动脑,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有些数学题有不同的解法,不要教学生用一种方法去解,要通过不同的解法完成。这时教师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小游戏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的答案。比如我班共有35名学生,我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25人,第二组10人,然后我提出问题把第一组的五分之三人给第二组以后各组多少人? 这道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第一种解法是:可以把第一组人数看做单位“1”,然后列出算式二十五乘以五分之三得十五, 这十五人去第二组这样就计算出第一组剩十人, 第二组二十五人。第二种解法是:把第一组人数看做单位“1”先求出留在一组的人数,即先算出剩下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列出算式为25乘以(一减五分之三)。这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虽然思路不同,但结果相同,让学生知道这两种解题方法殊途同归的道理。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而一旦注意力涣散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会关闭。所以在游戏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利用游戏比赛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利用直观手段,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游戏中教师最容易接近学生。因为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 特别小学生, 他们幼小的心灵渴望教师多理解、关怀、帮助和表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孩子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上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点用爱心加以诱导,以情促知,不要急于求成,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七、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 篇10

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戏内容, 在发挥出游戏灵活变通、易于接受特长的同时, 也可以利用体育游戏竞技性的特质, 激发学生不断进步、勇于突破的希望和信心。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初中体育教学的游戏活动可以不受器材、场地、人员等条件的限制, 便于教师实地开展。它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展开竞争, 并通过拼搏进取提高学生争做第一的坚定信念。融入了游戏活动的体育课堂, 学生会有主动参加的热情。

需要指出的是, 体育游戏的组织有一定难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需要作规则的讲解和内容的示范。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多为活泼好动, 他们在游戏中往往无视课堂纪律, 加上其好胜心强, 往往会因为争胜而引起意外事件。对此, 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一) 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初中体育课堂进行的体育游戏同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一样, 都是身体运动。好的体育游戏既能增强学生体质, 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了满足内心探索的愿望, 学生一般都会自觉自愿地参加游戏, 并在游戏中增强体质。

(二) 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体育游戏的开展经常要分小组进行, 小组内部成员只有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小组成员在游戏开始前都要商讨顺序、制订游戏策略,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适应能力。

(三) 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游戏要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 同时也会设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这可能会对成绩落后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只要教师在奖励优胜学生的同时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优秀、争做第一的学习精神, 就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 能提高学生的活动技能

体育游戏也有提高学生基本活动技能的作用。由于体育游戏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实践所学的基本活动技能。

三、结合游戏进行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

体育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 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将各种细节考虑周全, 以保证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没有意外情况的发生。为验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就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班学生接受游戏教学, 对照班学生接受传统教学。

(一) 实验前测

教学实验开始前 (即学期开学时) , 笔者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常规体质测试, 主要测试内容有:耐力跑、实心球、立定跳远、排球前臂垫球。同时, 笔者口头访问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 (积极热情/消极低落) 。通过数据的分析, 笔者发现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在体质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如表1、表2所示) , 他们的体育学习态度均表现出不热情、不积极。

(二) 教学方法设计

在实验班的教学中, 笔者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 (如图1所示) , 主要是增加了“从游戏过渡到教学”的环节, 如在进行专门的耐

力跑游戏后过渡到耐力跑的教学, 在进行跳跃练习后过渡到立定跳远的教学, 在进行投掷类游戏后过渡到实心球的教学, 在进行排球娱乐后过渡到排球双手垫球的教学。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和选择游戏, 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铺垫, 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达到热身的效果。

(三) 教学内容确定

1援在耐力跑教学中的游戏

【游戏名称】你追我赶

【游戏目的】简单测验学生短跑耐力, 发现学生跑步中的不规范行为, 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活动身体。

【游戏方法】学生4人一组在足球场内进行接力比赛:每组1、3号学生在A球门, 2、4号学生在B球门;1号学生同2号学生击掌, 2号同3号击掌, 3号同4号击掌, 4号学生回到A球门。

【游戏规则】学生之间必须击掌, 最先完成的组为获胜组。

2援立定跳远教学中的游戏11

(1) 游戏1

【游戏名称】双人弹跳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 检验学生弹跳力, 活动身体。

【游戏方法】学生两人一组, 互相搭肩, 左侧学生抬起左脚, 右侧学生抬起右脚, 在教师发出起跳信号后, 各组同时跳向目的地, 距离为20m。

【游戏规则】抬起的脚不可落地, 最先达到目的地的组为获胜组。

(2) 游戏2

【游戏名称】边跑边跳

【游戏目的】活动身体, 锻炼反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 提高兴奋度。

【游戏方法】在篮球场的中间用粉笔并排画4个圆圈, 里面放置跳绳1根。将班级学生随机分为4组, 每组按序号排列。第一位学生在听到开始信号后跑到对应的圆圈内, 用跳绳跑跳到对面篮筐下, 再跑跳返回到圆圈内, 放下跳绳再跑回来与第二位学生击掌, 以此类推。

【游戏规则】必须到达对面篮筐下才可以返回;自第二位学生开始, 必须击掌后才允许出发。

3援实心球教学中的游戏

【游戏名称】射击实训

【游戏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力量, 检验学生的投掷准确度。

【游戏准备】在操场上立3个靶, 前向10m处设置红色线, 放置3个沙包和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粉。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依次用沙包沾不同颜色的粉向靶投掷, 根据靶心的环数计分, 完成后捡起沙包交与后一名同学。

【游戏规则】每组进行分数累计, 得分最高的组为获胜组。

4援排球垫球教学中的游戏

【游戏名称】排球来啦

【游戏目的】增强学生对排球的认知,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提高兴奋度。

【游戏方法】将班级学生分为3组, 每组分一个排球。每组学生都在篮球场地线外站好, 在听到开始信号后, 第一名学生用双臂夹紧排球向前跑, 到对面篮筐下后返回, 再把排球交给第二名学生, 以此类推。

【游戏规则】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排球不可落地, 最先完成的组为获胜组。

(四) 授课执行

上课地点为学校操场、篮球场, 实验班和对照班都由笔者教课。实验班按照上述设计上课, 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上课。

(五) 结果分析

在学期末, 按照国家标准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考核 (内容包括课上所学的耐力跑、立定跳远、实心球、排球垫球) , 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学生成绩如表3、表4所示。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 笔者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质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 实验班男生体质各项指标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班;实验班女生在立定跳远、实心球以及排球垫球等项目上进步明显, 耐力跑两个班级没有较大差距。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篇11

游戏中有目的地创造条件

巧设室内数学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建构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和重要的方式。因此,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时机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经验,是我们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主要方法。例如:笔者把自制的“好玩的棋谱”“有趣的单双数”“牌牌乐”“快乐的农场”等游戏材料放到益智区中,并巧妙设计游戏情境和游戏规则,让幼儿在多种玩棋、玩牌的游戏中,通过充分观察、交流、比较、统计等自主建构不同的数学经验,比如找相同、比大小、数的递增等。

妙创户外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主动建构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儿童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的概念。例如:在户外活动跳绳游戏中,笔者创设了“我是合格的统计员”情境,让幼儿进行跳绳比赛活动,在跳球的过程中“小小统计员”负责帮助为跳绳的幼儿数数,然后做好记录,决出胜负,孩子们在活动中既锻炼了数数能力,也锻炼了统计能力。

借助扮演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极建构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幼儿的内在兴趣,以产生积极体验,并通过轻松愉快得活动,使幼儿喜欢上数学活动。例如:在玩“小吃店”游戏时,一碗面要2元钱,一只荷包蛋要1元钱,那么来一碗面加一个荷包蛋一共要多少钱呢?在游戏结束时,算一算今天的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呢?幼儿可自由讨论、相互协商做出合理的安排。

发现和把握教育时机

多用晨间谈话时间,让幼儿在宽松的谈话中愉快建构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晨间谈话是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幼儿对感知过的事物印象深刻,具有对新鲜的认知欲望,因此结合生活选择新鲜、有趣、多样的数学话题,能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可以创设“我是数学小能手”话题,引导幼儿说说昨天是几号?班里有几个小朋友?今天是星期几?来了几个小朋友?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那么,昨天和今天比一比,哪一天来的小朋友人数多呢?多几个呢?明天又是几号呢?……通过统计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多用餐前准备的时间,让幼儿在分发餐具中积极建构 《纲要》指出: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那么,在幼儿进餐时,我们可以利用“我是值日生”分餐活动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一对应关系;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启发幼儿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摆放等,让幼儿既获得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又增强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了初步的数的概念。

巧用饭后散步机会,让幼儿在多变的队形、路线中探索建构 学习数学必须包括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与方法,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视之为一种知识储备。例如:散步时的队形中,我们可以启发孩子利用排序的方式来变换排列的队形:可以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依次排列成纵队,或者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依次排列等。在散步的路线中,可以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脚量一量幼儿园的操场、水泥路、山坡有多长多高……一切排序、测量等活动都密切结合幼儿生活,引发其产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数学为幼儿发展服务。

巧抓一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建构 幼儿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育时机和内容,而真实的问题情境就发生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之中。只要教师能及时抓住教育时机,甚至能创造条件地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和探索,适时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幼儿就可以建构一些数学经验,获得主动发展。例如:幼儿在班级中过生日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8个小组,每组分一块蛋糕,应该怎么分呢?”这样让幼儿在分蛋糕中,学会四等分和八等分,这样的分类学习。又如:在每天的分点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问问幼儿:“今天的点心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认识几何图形等。

结束语

笔者认为,生活和游戏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游戏中,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学习数学的效果也会更好。

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 篇12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开展篮球游戏时,激发幼儿的兴趣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是开展活动的前提。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参与到篮球游戏中。因此,选择适合的篮球游戏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

1.创设游戏情 境。为幼儿提供能进行操作、调节并把它同化纳入自己经验体系的环境, 促使孩子们的篮球经验得到丰富,增长新经验,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我们会给孩子们创设多种游戏情景。如中班《运粮闯两关》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了“运粮过山洞”、“投粮入洞”、“运粮大比拼”三个游戏情景,让小朋友扮演小蚂蚁进行连续拍球和投球。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全身心参与到篮球活动中, 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发展孩子们的动作、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等。

2.丰富辅助材料。 篮球游戏展开离不开丰富的辅助材料。例如:中大班幼儿,我们会利用呼啦圈、梅花桩、平衡木、自制的篮筐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连续拍球、交替排球、运球、投球等,让孩子们在其中不断探索新玩法,激发兴趣,让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体验到篮球游戏带来的快乐。

3.开设篮球 游戏区域 。在自主性游戏中增加篮球游戏区域,例如:创设“篮球小将”这一区域,通过投放篮球,设置游戏规则等提高幼儿对投篮的兴趣。游戏区域中还设置了两分线和三分线,通过不同距离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让能力强的幼儿有挑战自己的机会。

二、游戏内容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幼儿兴趣

在小班开展幼儿篮球游戏时, 应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主要运动形式, 以增强小班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在促进小班幼儿身体动作发展过程中引导其参与篮球活动。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是拍球,但对小班幼儿来说,最难掌握的就是拍球,所以小班可先引导幼儿练习抛接球、滚球等简单技能,激发幼儿对篮球的兴趣,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双手拍球,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对中班幼儿来说, 其体力有所增强, 动作比小班幼儿灵活、协调,注意力也较集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初步合作意识,对活动结果有所注意。因此,教师开展篮球运动时应善于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挑战性游戏, 以提高幼儿对篮球活动的热情,使其在快乐的游戏环境中既锻炼身体,又提高篮球技术。对中班幼儿,教师可提出单手拍球并能走、单手运球过障碍、原地交叉手拍球等基本要求。

在大班幼儿中开展篮球游戏时, 教师要善于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富有竞赛性的游戏, 进一步稳定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团队合作与团结互助集体精神。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征与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可以提出交叉手运球走、跑并过障碍物、两人移动传球、多人传球、运球投篮等基本要求。

三、多种形式组织篮球游戏,感受篮球游戏的乐趣

1.开展多样 化篮球游戏 。幼儿年 龄还小 , 注意力容 易分散,长时间反复练习,只会使幼儿失去对篮球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活动,如刚接触拍球练习时,可以利用简单清晰的儿歌,帮助幼儿进行拍球练习。“小皮球真有趣,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既形象又有趣,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拍球技能。还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方法,如“运粮闯两关”、“战胜蜘蛛精”等游戏,在活动中增设情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在活动中利用竞赛形式,帮助提高幼儿篮球动作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初步感受竞赛的乐趣。

2.开展篮球 游戏观摩 活动。每 学期开展 一次篮球 游戏展示活动,以快乐为主旨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游戏,小班可进行抛接 球、滚球等 ,中大班可 进行单手 拍球、双手 交替拍球、在点上拍球、在圆圈上拍球等,幼儿都能参与其中,体现快乐的宗旨。通过观摩活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篮球游戏 提出改进 建议 ,帮助幼儿 更好地进 行篮球游 戏活动。

3.开展球操展示 活动。韵律操中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 ,创编有趣的球操,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参与到球操中,动作整齐有力。展示活动中,幼儿积极投入,精彩的球操展示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喜悦,而且感受到篮球的多样性。

四、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由于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 因此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有些差异是特殊的先天因素导致的,有些差异是不同后天环境造成的,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根据幼儿情况区别对待,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掌握每一个动作都是从会到不会、从生疏到熟练,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在幼儿练球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刚开始学习拍球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常常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不愿意再拍球,这时老师就要及时给幼儿鼓励,“加油 ! ”“你真棒”……虽然是短短几句话 ,但对幼儿的作用是比较大的。还可以在展板中,根据幼儿练习情况,评选出“拍球之星”、“进步之星”,并将幼儿的练球照片展示出来。对幼儿起到鼓励和表扬的作用,从而增加幼儿练球自信,提高幼儿练球积极性。

五、家园合作,让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提出 :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 密切合作 ,与小学衔 接 ,综合利用 各种教育 资源 ,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可以开展篮球游戏亲子运动会,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平时还可以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篮球知识, 鼓励家长在家里与幼儿一起做球类游戏, 通过这些球类游戏既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又让幼儿体验到球类游戏的乐趣, 还能发挥家长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集思广益 ,设计出更 多更新颖 的篮球器 械 ,并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互动, 增强幼儿参与篮球游戏的兴趣 ,让家长成 为幼儿活 动的支持 者和帮助 者 ,使幼儿健 康、快乐地发展。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材论文下一篇:会计专业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