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水平(共12篇)
测试水平 篇1
一、力求广度
我们要做的是要对照课标, 力求做到与课标“零距离”, 从2007-2008年两份试卷来看, 考查范围较为广泛,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宁愿做很多的“无用功”, 也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 实现无缝隙教学。对于知识点而言, 有的较为直白, 学生较易理解;有些知识点则需要仔细咀嚼, 才能具体点拨到位, 如课标中要求结合实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对应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南亚季风气候这就对应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如:2008年试卷选择题中, 第20、21题考查了“城市化”的问题, 教材中有相应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差异对比, 学生也能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畸形发展, 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教材也强调了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现象, 并有一幅世界城市化水平地图与之相应, 但并没有提及巴西、阿根廷, 学生也并不能很清楚地知道它们都是发展中国家,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对一些相关知识的主要国家能够有大致的阐述, 在宏观上有一些知识的铺垫, 特别是一些典型区域知识的积累。注重挖掘内涵的同时相应拓展外延。
二、把握深度
结合实例, 把握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 做到对号入座, 尤其是带有理解字样的课标, 有19处之多, 要寻求知识点的突破, 通过2007-2008年两份试卷比对, 发现了非常多的痕迹,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以关注。比如关于大气的教学要求, 尤其明显, 有7处之多, 那么我在复习中, 应用了一系列假设, 如假设地球不运动、地表形态均匀, 通过层层揭秘到真实的地球状况, 用了4个假设, 这样从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甚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气呵成。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兴趣盎然, 知识得到了有机整合, 既解决了难点, 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也较为到位地做到了“线”的架构, 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知识框架。所以能否把教材相关知识进行链接, 这也是点对点知识的强化, 就是要让知识动起来, 教材中俯拾皆是, 再如我们将第一册季风气候与第二册亚洲水稻种植业;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等知识进行联系, 能够建立跨越教材、跨越时空的知识的纵向框架, 也能够充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能力。
三、注重案例
课标中, 要求结合实例来分析地理现象, 共有32处之多, 这是课标最大的特色, 也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时代要求, 能够把社会现象与地理知识相结合, 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养成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行“例”的透视, 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 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 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 即学会学习相同或类似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我在工业的教学中, 就结合我们盱眙工业的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资料呈现、实地考察, 从而让学生了解盱眙工业发展的时空变化以及近年来我们盱眙工业园区的设立、发展状况,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工业园区中工业联系的原因, 产生集聚的现象, 能够由此及彼, 再从我们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进行比较, 结合考纲归纳出一般性的地理知识, 将“地”与“理”进行结合, 将知识活化。
四、透视教材
新教材是以课标为依据的, 一纲多本, 江苏现有鲁教版、人教版、湘教版三分天下。每套教材整体上与课标相吻合, 各有特色, 但也有不完善的内容, 我们淮安市用的是鲁教版, 产业转移、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 但缺少相应详尽的内容。那么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当相应地结合课标, 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或者从其他版本汲取, 给学生相应的补充。更有甚者有些说法相左, 如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人教版仅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而鲁教版上还有“阶段性”;再如鲁教版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是增长减缓阶段, 即传统型, 而人教版说法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即现代型。这就需要教师求同去异, 紧紧围绕课标, 进行“书”的互补。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知识“面”中进行普查, “点”上寻求突破, “线”上进行贯穿, 也就是要穿针引线, 同时将“案例”教学进行到底。
测试水平 篇2
一、牢记水平测试考纲要求2010年的考纲要求是我们复习的指挥棒。首先,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安排下我们将水平测试的考纲要求进行精心解读说明后印发给学生,做到让学生自行复习时有个依据,不走弯路、错路。其次,我们备课组在认真学习2010年考纲的情况下,还十分关注2010年水平测试考纲要求较去年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二、制定恰当的复习计划在“五严”背景和考试时间提前的背景下,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呢?
1、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课前五到十分钟听写和回顾听写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上节课复习的重点,25—30分钟课堂复习,最后五到十分钟课堂消化,主要用于一些该记和该背知识点的记忆,强化基础知识。课后安排适当的练习。
2、抓住主干知识,强化双基过关学业水平测试考查的是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说明指出:基础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多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抓主干,强化双基。首先要以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为纲,细化考点,夯实基础。对所有测试说明要求的、课本中体现的知识逐一达到要求层次:该准确记忆的准确记忆,该理解的能深刻透彻理解,该能够表述的准确无误地表述。其次是突出基本原理、规律中思维的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归纳,使其内化。例如在对农业、工业区位进行原理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格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基本的思路。最后是要突出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将其应用于实践,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行必要的试题训练(1)提高做题有效性不能粗放式做题,而要通过做题进行归纳、总结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等,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总结经验,力求做到“题不二错”。(2)训练答题规范,确保准确性要做到在解题过程中一要认真审题,二要根据所学知识认真组织答案,要全面规范。(3)规范语言表述①语言精练专业。精练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②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字迹潦草不容易找得分点。
小学升初中英语水平测试分析 篇3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英语试卷秉承一贯以来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强调能力,并紧扣生活实际。整张试卷卷面容量大、分别从字母、语音、词性,图文匹配、选择、情境交际、阅读理解等几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突出语篇,强调运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
二、质量分析
全校总体情况
综合情况:我所教的六年级有四个班共260人。六年级一班65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43%。六年级二班67人,平均分8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31%。六年级三班65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50%。六年级四班66人,平均分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42%。本次试题新颖,难度大,成绩不太理想。试题始终贯彻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试题形式多样,紧密联系旧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体现了本学期的重点,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三、成绩与问题
主要成绩:全县各校以“课堂教学效益年”为载体,全面落实教育教学基本常规,深入开展主题教研和构建“双效”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各个学校的成绩都不错。
1.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点落实较到位。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能根据汉语选出对应的英语单词,能辨析出不同类的单词,能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情境交际,判断、选择、回答等题目,学生的得分都是较高的,可见基础知识的教学,老师们都很重视,加强了单词的背记要求是我们以后的重点要求。
2.卷面反映出,95%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态度,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做到回答书写工整、认真、规范,卷面干净。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
四、采取的措施和今后教学中的建议
1.认真备课,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型的劳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成绩。
2.上课多提问,抓住差生的注意力,注意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3.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公开教研活动要关注课堂实效,我校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让教师多观摩课(学的过程),二是让教师多实践(学习效果),三是开展小本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思想)。
总之,由于本人缺少小学英语教学经验,致使学生本学期成绩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更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争取让学生都能有新的提高,都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测试水平 篇4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机辅测试”,培训与测试平台,网络化教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中国语言规划的产物, 是推广普通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应用语言学服务于国家语言战略的一项特殊成果。1994年10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启动。二十年间, 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经历了起步初创 (1994年—2000年) 、规范拓展 (2001年—2006年) 、科学创新 (2007年至今) 三个阶段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计算机辅助测试手段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早在2004年11月, 国家语委科研办批准安徽科大讯飞公司“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项目。2006年1月, 项目通过鉴定, 实现了计算机对“读单音节词语”、“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等三个测试项的自动辅助评分。2007年起, 计算机辅助测试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计算机辅助测试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的历史性技术变革, 实现了现代语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 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科学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
一、计算机辅助测试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
所谓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是相对于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言的。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 是测试员直接面对应试人, 由测试员通过现场听音的方式进行评分, 这种测试方式称为“人工测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指的是计算机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参与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利用智能测试系统, 计算机自动完成对有文字凭借的前三个测试项的测评, 对于无文字凭借的“命题说话”测试项, 则由信息管理系统分配给测试员进行评分, 然后管理系统自动将计算机测评的前三项分数和测试员评判的第四项分数相加, 计算出考生的测试总成绩, 并评定出相应等级, 这种测试方式称为“机辅测试”。“机辅测试”实现了测试手段的部分自动化, 提高了测试效率, 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一) 优势与成绩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至今, 全国各地高校普通话测试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章制度和要求, 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 强调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确保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也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相对于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 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方式还比较“年轻”。但是, 这一新的测试方式以测试环境更优质、测试程序更简便、测试评分更客观、测试质量更科学获得了广泛认可。
1.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信度。首先, 降低了测试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人工测试阶段,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大都安排在周末进行, 因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众多, 每学期测试员通常需要连续工作6~8周, 工作强度很大, 十分辛苦。随着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实施, 机器测试时间可以灵活安排, 测试员无需集中工作, 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完成第四项“命题说话”的测评任务, 工作量大为减少,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其次, 对前三项考试项目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评判更准确客观, 提高了测试信度。由国家语委鉴定认可的测试系统软件, 从试题库的选择到评价体系都是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要求实施的, 在全国所有地区推广, 评分尺度的把握真正做到了全国统一。采用机器测试, 无论测试多少人次, 都不会出现人工测试时测试员因为体力、心理等因素产生的波动而出现较大评分误差, 同时, 杜绝了人工打分时可能出现的人情分, 使得测试信度进一步得到保证。
2.实现了测试工作组织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二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智能测试系统的运用优化了测试手段, 规范了测试程序, 统一了测试标准, 提高了测试效率, 体现了国家级测试的客观公正。信息管理系统使测试前的报名组织、测试中的监督调控、测试后的数据整理、考生成绩查询等功能都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轻松实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的运用, 使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报名、测试到管理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 问题与不足
尽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有诸多优势, 但任何一项新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一种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必须考虑到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这一新技术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更好地服务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1.“机辅测试”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不强, 对语音的评判模式不佳。目前采用的“机辅测试”系统软件在调试过程中对硬件的依赖比较苛刻, 对声卡、耳麦等语音采样设备的兼容性不够, 在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言识别异常和测评失败的情况。另外,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测试软件, 理论上都是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设计的, 但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根据评分细则实施, 对第一、二项测试中的重读现象及第三项中错、漏、增、回等语音现象的评判不够细致、精准。
2.部分高校的“机辅测试”设施不达标。实施“机辅测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先进的“机辅测试”软件系统, 足够数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相关辅助设备, 固定的测试场地, 严格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规范, 专业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专门的“机辅测试”操作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等。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的“机辅测试”的软、硬件设施尚存在不达标现象, 由此给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的准确度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3.考生对“机辅测试”设备使用及测试及环境的生疏, 造成技术性失分。普通话“机辅测试”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测试模式, 考生对这一测试模式比较生疏。由于各高校受设备、场所、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 对考生的考前培训多是以开考前培训会的形式进行, 利用考前短促的时间给考生讲解测试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考生很难有机会在实际考试前上机模拟操作体验, 从而参加实际测试时, 部分考生依然感到不适应, 以至于在测试过程中因设备使用的技术性失误造成一定的失分。
4.测试员采用背靠背评分方式, 缺少现场参照和商榷, 造成第四项测评分值差距较大, 增大了复听率和复审率。在“机辅测试”中,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前三项内容由计算机完成评分, 测试员独立评判第四项“命题说话”时, 无法像“人工测试”时那样, 凭借应试人测试前三项的表现作为“命题说话”项的评分参考, 也不能和其他测试员进行现场沟通和协商, 从而加大测试员的评分难度。再加上因为音频录制的清晰度不够及对背稿、雷同、离题、无效语料等现象认知的差异, 测试员之间的评分结果会产生较大出入, 从而在两个测试员完成的初评成绩差距超出设定的分值时, 增加第三人参与测评及复审的工作量。
(三) 办法与对策
1.加强组织合作, 优化软件性能。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语音处理技术专家和研究机构, 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 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 进一步优化“机辅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 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全面实现现代化。
2.增加资金投入, 建立完善的“机辅测试”设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大事, 对于在校生而言, 是其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各高校应加大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关注度, 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 保证“机辅测试”设施完善与更新, 从而为考生顺利高效地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较高的测试等级提供支持和保障。
3.加大考前培训力度, 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机辅测试”考前培训。考前培训是“机辅测试”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 作为“机辅测试”的组织者、技术人员和考务人员, 必须清楚地了解“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 熟悉操作步骤, 掌握排除常见故障的方法;其次, 加强对考生“机辅测试”考前培训的针对性。在考前培训过程中, 一是介绍“机辅测试”模式, 包括设备基本特点和实践情况等。二是解析测试题型, 介绍操作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解答疑难问题, 包括应对或化解“机辅测试”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技巧等。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可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对“机辅测试”的陌生感, 增强适应性, 从而有效提高“机辅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另外, 各高校还应尽量创造条件, 在特定时间开辟专门机房, 供考生进行考前模拟练习。
4.组织测试员定期展开测试工作研讨, 通过磨合, 提高人工测试评分的吻合度。在“人工测试”阶段, 因为集体性工作的特点, 测试员在测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做到随时发现、沟通、消化和解决。采用“机辅测试”新模式之后, 测试员们往往各自为政, 缺少充分沟通和研讨。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测试员展开“机辅测试”研讨, 在理论认知一致的基础上, 就“机辅测试”培训及测试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展开充分的讨论和研究。通过研讨与磨合, 强化测试员对测评标准的认识, 从而有效提高人工测试评分的吻合度。
二、南京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建设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师范院校, 办学历史悠久, 人文传统深厚,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师大在校生人数众多, 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繁重, 在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组织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 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直是同类院校的表率和榜样。自2008年起, 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开始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为提高在校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近几年的“机辅测试”实践工作的积累, 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正尝试建设一个全面、高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的网络平台, 为在校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培训与测试平台。
(一) 三大板块的设置
南京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网络平台大致包括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三大板块。
1.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板块。在这个板块中, 主要是将“普通话语音”及“语言表达”这两门专业课程的主体内容呈现出来。以往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编写的一系列培训教材大都以应试为目标, 对“普通话语音”课程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等基础知识点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对于“语言表达”课程中的内部技巧、外部技巧的运用, 只在针对测试第三项“朗读短文”和第四项“命题说话”的解析中一笔带过且语焉不详。其实,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个考查项目中, 偏重语音考查的第一项“读单音节词语”和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在整个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总分值是30分, 而第三项“朗读短文”和第四项“命题说话”的总分值则达到70分, 这两个考试项目除了继续考查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外, 更着重于考查应试人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设置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板块, 弥补以往普通话培训教材中内容的不足, 加强考生对语言表达及运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践能力提高。
2.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板块。在这个板块中, 我们将避免以往培训教材中将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简单陈列的方式, 着重对四个考试项目中出现的各种语音现象的辨析及对发生语音失误的原因的分析。如在测试第一项“读单音节词语”中, 关于“语音错误”与“语音缺陷”的区分;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中, 对“轻声、儿化、变调”等语流音变现象完成不规范的原因解析;第三项“朗读短文”中, 阐释“语调偏误、停连不当、朗读不顺畅”的含义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项“命题说话”中, 分析“方音程度”、“词汇、语法不规范”的体现及“背稿、雷同、离题、无效语料”等问题的实质及成因。通过对四个考试项目的解析, 应试人不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同时, 在这个板块中, 将选取典型测试案例,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三级六等样本予以详尽例讲和点评。
3.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板块。这个板块是针对“机辅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应试技巧指导及考前模拟测试, 主要包括“机辅测试”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等内容介绍与阐释, 同时提供模拟测试训练。这个板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考前培训会介绍“机辅测试”流程、步骤不够周详的弱点, 同时让学生通过模拟测试熟悉“机辅测试”模式, 保证正式考试时的适应性。
(二) 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内容
传统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材大都是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主要内容的浓缩、主要材料的汇编及众多编者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四项考试内容或详尽、或简略的解释与阐发, 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 最多是附上朗读短文的音频碟片。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将综合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 突出普通话作为有声语言培训的特点, 有效增强培训效果。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口语测试方式进行, 相应的培训也应采用有声形式。在普通话语音及运用基础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项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及模拟测试三大板块建设中, 将大量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将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生动的图片、声音和影像, 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成效。除了基本资料, 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单音节词语》、《普通水平测试用多音节词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轻声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儿化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短文》等音频资料可供下载之外, 可选取以往测试中的经典案例, 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的语音失误及三级六等样本一一予以解析, 给广大考生提供参考和比对, 从而使考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语音问题展开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而在实际考试中取得最佳成绩。
三、实现考生与测试员、测试员与测试员之间的网络沟通
南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的建设将使考生与测试员、测试员与测试员之间的网络沟通得以实现。我们将专门设置测试员在线平台, 由各测试员轮流上线, 回答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解惑答疑。同时, 在平台之上建立“测试员之家”, 建立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与测试员之间的工作联系, 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 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完成测试员之间的业务沟通, 提高测试员的专业技能, 提升测试员普通话课程教学能力和展开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的科研能力。
测试水平 篇5
1.应试人必须在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迟到30分钟以上者,将取消其应试资格。
2.应试人需交验准考证和身份证。
3.应试人应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测试须知》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4.备考时,应试人按准考证序号离开候测室进入备测室。5.候测室应保持安静,应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4.应试人不得携带任何资料,关闭通讯工具,考试过程中不说试卷以外的任何内容,以免影响考试成绩。
5.测试中如出现问题,请举手示意。
应试人员测试须知
一、应试人员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双证齐全,否则不予测试。
二、应试人必须在《准考证》规定的时间报到,迟到30分钟以上者,取消测试资格,测试费不予退还。
三、测试流程:
1.报到。应试人进入候测室时,需交验《准考证》和身份证,等候编组,并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测试须知》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了解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注意事项。
2.备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照准考证号的顺序排队进入备测室进行测前准备。在入口处验证、抽取机位号和试卷,对号入座。其座位号、试卷号与机位号应一致。应试人不得在测试试卷上作任何标记,不得与他人交谈,备测时间为10分钟。
3.测试。应试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测试室,按指定机位入座,并按照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和测试。测试时应关闭通讯工具,不得携带任何资料。
四、应试人在测试过程中如有问题询问,向工作人员举手示意,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影响测试成绩。
五、测试结束,经工作人员准许后,方可轻轻离开考场。
六、应试人员如出现评测失败,测试工作人员将另行安排重测。
七、应试人违反考场规则,取消本次测试成绩;发现替考等作弊行为,应试人和代考人一年内不准测试,情节严重的提请其所在单位给予处理。
备测室规则
1.应试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按抽取的机位号对号入座。2.应试人配合工作人员核对准考证和身份证。3.应试人准备测试,时间为10分钟左右。4.应试人不得在试卷上涂写、作任何记号。
5.应试人不得向工作人员作任何有关考试内容的提问。
6.准备完毕,应试人将备测试卷交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进入测试室。
测试室规则
1.应试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机位号顺序进入测试室。2.应试人配合工作人员核对准考证和身份证。
3.应试人根据《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严格按照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提示和程序进行操作和测试。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应试者在参加测试前,仔细阅读本“应试指南”,了解“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操作程序。
一、佩戴耳机(如图示)
1.请您就座后戴上耳机(麦克风戴在左耳),并将话筒置于口腔前方,不可用手捂着话筒。2.戴好耳机后请点击“下一步”按钮。
二、考生登录(如图示)
1.输入您的准考证编号。2.单击“进入”按钮继续。
3.如果输入有误,单击“修改”按钮重新输入。
三、核对信息(如图示)
1.请仔细核对您的个人信息。
2.如信息无误,单击“确认”按钮继续。
3.如准考证编号有误,请单击“返回”按钮重新登录。
4.如其他信息有误,请索要并填写“信息更正单”,交主考老师备案,然后单击“确认”按钮继续。
四、确认试卷(如图示)
1.考生该步骤不需操作,直接点击“确认”按钮继续。
五、自动试音(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用正常说话的音量朗读主屏中的个人测试信息。
2.本系统会自动调节,以适应您的音量,您不用作任何操作。3.试音结束,系统会弹出提示试音结束的对话框。4.点击对话框中的“确认”按钮,进入正式测试程序。
六、开始考试
提示:
1.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4项题目,系统会依次显示各项内容,您只需根据屏幕显示的试题内容进行录音。
2.每项试题前都有一段语音提示,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
3.录音过程中,应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音量同试音时保持一致。
4.录音过程中,请注意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考试。
5.规定时间结束,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项试题。
6.如某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
特别提示:
1.考试过程中,考生不要说试卷以外的任何内容,以免影响考试成绩。
2.如有疑问,请举手示意,工作人员会及时前来解答。
第一题 读单音节字词(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
3.请务必横向朗读,蓝黑字体是为了分行醒目,不要跳行读题。
第二题 读多音节词语(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
第三题 朗读短文(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朗读时保持音量稳定,大小与试音音量一致,音量过低会导致评测失败。
3.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
第四题 命题说话(如图示)
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录音开始时,请读出所选话题名称。如:我说的话题是“我尊敬的人”。
3.说话内容需符合所选话题,离题或不具评判价值语料均会导致丢分。
4.本题必须说满3分钟(请按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条把握时间)。
浅析TCF考试(法语水平测试) 篇6
【关键词】TCF(法语水平测试) 语言等级 听力理解 词汇结构 阅读理解
一、留学法国与TCF考试
随着法国浪漫时尚文化气息在诸多方面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将法国列为留学目的地。感受法兰西灿烂悠久的文化遗产、风土人情;领略法国优美的自然地理风光;解读法国民主、自由、开放的奥秘;鉴赏超凡的艺术杰作和建筑以及对获取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法语的渴望等等都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最主要的留法动机。赴法留学也因费用相对低廉、法国政府对外国学生的包容、更加优越的教育体制等等受到学生的家长的青睐,尤其是高中毕业以上的学生群体。然而,很多考生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法语,并且大多都是以一年或者半年的强化形式学习,在短时间内将法语提高到一定水平并非易事,且根据法国驻华大使馆签证中心的要求,准备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非法语专业)应学习法语至少500学时并达到TCF考试B1或以上水平(300-399分),也就是需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法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留学的可能性,而且也影响到在法国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法语是需要攻克的第一大难关,也是留学最主要的障碍。而作为法语教师,面临日益增加的留法需求,我们也同样需要全面了解TCF考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取得最理想的TCF分数。
二、TCF考试分值设置、级别及题型
TCF (Test de connaissances du Fran?ais)即法语水平测试主要对在法国境内的外国留学生或者母语非法语、即将赴法留学、生活的群体进行法语语言水平评估,根据《欧洲语言共同体框架》所对应的六个级别应达到的要求,测试并评估考生的法语语言水平。
TCF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大部分,必考部分以单项或选择形式进行命题考核;选考部分主要是口语表达和写作。一般来说,大多数在国内准备TCF考试非法与专业的考生,由于语言水平有限,留学前期还需要继续提高语言水平,故只需要参加必考项目的考核,必考部分规定时间为90分钟,包括听力、词汇结构、阅读三大板块的内容:
80 items(小题)
1h30min
1.Compréhension orale(听力理解)
30 items 25minutes
2.Ma?trise des structures de la langue
(词汇结构)
20 items 20minutes
3.Compréhension écrite(阅读理解)
30 items 45minutes
TCF考试主要重点考察考生的听力理解及阅读能力,这两个部分除了用时较多外,所占总分的比例也较大。词汇部分也列入了考察板块,虽题目数量相对较少,但明显看出TCF考试重视考生语言交际能力及语言的实用性,与国内语言试卷的传统命题式样(重语法考察轻听、说能力)有较大区别。
三、TCF考试的内容
听力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具体内容有:
—日常交际常用句型,常用短语、词汇,涉及生活的各方面如:购物、就餐、打电话、约会、旅行等等。
—短消息及短文主要内容、关键词。
—新闻广播、报导或具体事件。
—采访、对社会问题的评述及观点等。
阅读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及关键信息词的能力。 TCF考试中的阅读文章大多与法国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很多阅读材料都以反映实践生活、文化及社会现实为主。主要内容有:
—日常生活中的短信息及短文,如:便条、小广告、公告、列车时刻表、菜单、信件等。
—人物或地点介绍,介绍性及宣传性较强的文章。
—评论性文章:对某个社会现象或者对某个文学作品的评论、解析。
—篇幅较长、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如:经济类、科技类等。
词汇结构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基础和词汇水平、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适当场景下运用语言的能力:
—动词变位、搭配及固定用法(正确选出动词词形、动词短语及以该动词搭配的介词等)。
—常用短语(副词短语、连词短语等)。
—时态的判断选择(多考常用时态:直陈式现在时、简单将来时、未完成过去时、复合过去时、与过去式、条件式现在时及过去时、虚拟式现在时及过去时)。
—时态的配合(过去时态之间的配合、简单将来时和先将来时的配合等等)。
—词汇量和常用俗语、俚语。
总之,备考TCF考试首先要足够了解它的题型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加以语言评估框架中所对应的法语等级为指导,教师才能够把握正确的考察方向开展教学, 设置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法语水平。本文内容较浅薄,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慧.TCF法语知识测试全真模拟[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1).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教师群体成绩低 篇7
据《新民晚报》报道,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市之一的上海,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HSC) 前不久在沪举行,共有1814人参加测试。汉字应用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水平应具有高等教育程度以上的较高的汉字应用水平,能够在很广泛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大约5500个汉字;二级水平应具有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的汉字应用水平,能够在比较广泛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4000至4500个汉字;三级水平应具有相当于高中或同等教育程度的汉字应用水平,能够在一般的使用环境中掌握和使用3500至4000个汉字。据了解,根据测试大纲的要求,国家语委已经把公务员、编辑、记者、校对和文字录入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文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广告作业人员,中文字幕机操人员,高等学校和专科中等学校学生,日常工作与汉字应用紧密相关的其他人员以及要了解自己汉字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其他人士等8类人群列为测试对象。据来自上海市语委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在去年进行的试点测试中发现一个规律,应试人的汉字应用水平表现为职称越低水平越低、学历越低水平越差、年龄越大差错越多。特别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测试成绩,不仅大大落后于记者编辑和公务员,甚至较在读大学生也略低。有关语言文字专家分析说,从试卷整体情况看,很多错字主要源于平时的不良书写习惯,如,“盛大”的“盛”字属于上下结构,写成半包围结构为错;“刮风”的“风”字第二笔应该是横斜钩,写成横折竖弯钩就错了。类似的错误问题,却在日常的书写及广告中司空见惯。
测试水平 篇8
一、正确认识, 明确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部分, 在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合格就没有填报普高志愿的资格。毫不夸张地说,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顺利通过是拿到大学入门的通行证之一。新方案实施前, 信息技术只为一门“副科”, 部分学生不重视, 考得好坏无所谓。而现在却“扬眉吐气”了, 不仅如此, 学生还要到高考考点去考, 每一个考场由3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监考, 考试题目、考题难度是随机的。笔者觉得这些都要跟学生进行沟通, 让他们正确认识, 转变思维, 明确目标, 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二、精心准备, 组织复习
1. 研读说明, 制订计划
从2008年起,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已不再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制定的《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所以, 考前我们要结合课标和教材,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通过研读, 把握命题的要求、内容和方向, 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复习策略。笔者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轮进行, 每轮中的做法如下:
第一轮是抓双基,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该轮主要以基础性的2006年模拟题 (必修和选修各5套) 为蓝本, 根据《说明》要求, 把相关知识体系梳理出来, 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可以出什么样的题目, 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不仅复习了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 而且对选修部分的新知识也有初步了解, 做到目标明确, 主次分明。
第二轮是抓理论, 提纲挈领。该轮是以《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百日冲刺》为指导,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 将各个主题的理论知识、典型题析和模拟练习等内容个个击破, 做到重点难点突出, 有的放矢。
第三轮是抓操作, 精讲精练。从2011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说明可知, 选择题和操作题的占分比例约为5:5, 也就是说操作题在考试中的比例比往年又有了提高, 强化操作题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考试说明和历年考试真题, 自编Word, Excel, Frontpage, Access, 上网等操作题专题, 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步骤。这样既避免题海战术, 又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轮复习全部结束后, 笔者精选2009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有代表性的几套试卷, 给学生模拟实战, 以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这样, 学生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还为接下来复习指明方向。
2. 相似内容, 归纳拓展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既不能有知识盲点, 又不能满天撒网。通过整理, 可以将相似内容进行比较和归纳,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如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代, 分别是语言、文字、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 它们是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语言发展经历了3代, 依次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发展经历了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结构化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程序的3种结构是顺序、分支、循环;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既能让学生看清它们的联系, 又能进行区别, 以免混为一谈。
对于类似操作, 笔者觉得也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 有针对性的增强知识的再生性。如在复习Windows中不连续文件选定操作时, 要拓展到Excel中不连续单元格的选定。再如, 在谈到Word中文字、段落和项目符号等的设置时就要延伸到Frontpage中的相关操作等。
3. 重点难点, 专题训练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要进行专题训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些知识的归类、某一题型解决的策略等, 要让学生自主梳理, 发现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有效地专题训练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例如, 已知两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成一个小型局域网, 其中一台计算机的IP为:192.168.1.1,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请设置另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 (192.168.1.2) 和子网掩码, 使其能够互相访问。此题的变化在于没有直接给出另一台计算机的IP和子网掩码, 学生需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同等地位的计算机的子网掩码是相同的, 才能正确完成。本题为了降低难度, 所以加上了括号里的提示。
4. 开展帮扶, 力争全过
新方案中, 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要求是合格。这对多数学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难题, 信息技术课程更是如此, 每个班中都有一些“困难”对象, 对于这些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可适当的“开小灶”, 通过教师指导或同伴互助等形式, 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力争让所有学生全部通过。
三、沉着应战, 争创佳绩
每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新题库题量较多, 题目较新颖, 涉及的知识内容范围较广。这首先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看清题目,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其次, 信息技术实行的是上机考试, 让学生尽量用电脑为自己服务。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一些没有把握的选择题时, 可进行尝试性操作, 让电脑来告诉学生答案。尝试性操作的目的不仅是得到一些题的“正解”, 而且也是学生今后自主探索的基础。如:在Frontpage的表格中同时设置背景图片和背景颜色, 系统会显示背景图片还是背景颜色?再如:某网页文件包含文字、链接、图像、声音, 在保存该网页时选择保存类型为“网页, 仅Html”, 则上述对象中能被保存到本地磁盘的是什么?尝试一下, 就明问题了。
最后, 做好Word, Excel, Frontpage操作题后, 要正确存盘并关闭相应的应用程序窗口。考试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应举手询问等。
浅谈师生应对生物学业水平测试 篇9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笔者认为,作为考生,不仅要自觉按要求进行基础训练和能力训练,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可以说,高素质的应对能力是我们顺利通过考试的重要保证。
1. 认清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特点及其命题方向
(1)试题覆盖面较大,但不深入,突出重点基础知识;(2)试题灵活多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会增多,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力;(3)两大题型固定,即选择题和简答题;(4)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无多项选择,且分值达到70%;(5)简答题分值30分,但必有一条实验考查题,往往联系实际,并有一定新意。
2. 提高认知能力
要想提高认知能力,就必须使知识内容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想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并贯穿起来,就必须经过以下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层次。
(1)识记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科的难点之一就是内容繁多,小知识点琐碎,而且关联性并不是很大,绝大部分知识首先要靠识记,只要识记熟稔,就能将它们联系起来。欲闯过“记忆”关,应注意:一要增强“定要记住”的紧迫感,有意识地强化理解、识记;二要运用多种感官,保证牢固记忆;三要时间上分散,利于记忆;四要采用科学巧妙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图象联想、口诀速记,等等。
(2)理解能力的培养。
培养理解能力,要充分运用思维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基因要领时,我们不仅要把握其内涵,即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遗传信息,还应该理解其外延,即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区别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基因中的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也可代表遗传信息。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至此,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识记。
(3)应用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应用和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新情境,解决综合题型中的问题。要求考生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分析或归纳,寻找解题的出口,得出正确结论,即“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3.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从《考试提纲》上来看,试题题型已固定,即一是选择题,二是简答题。其中的选择题通常占总题量的70%,选择题是拿分的关键,所以正确的解选择题的方法尤为关键。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可以直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确定答案,还必须借助题干、题图的信息找到答案,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我们认真读题、审题、答题。
二、如何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能否顺利通过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1. 重视“双基”复习,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
学业水平测试是以检测学生生物(必修科目)的学习状况,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上。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讲解习题时应该充分利用书中的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巩固基础知识和讲解习题充分融合起来。
(2)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偏低,虽然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但在解题时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有效的课堂讨论等多种手段,通过有的放矢的诱导来挖掘学生各自的潜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综合知识网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清晰的网络框架,使学生逐步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体全的生物知识网络。
2.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少学生复习效果不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将学法寓于教法之中,并着重从培养下列能力入手:
(1)网络思维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归类形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系统。指导学生对知识点按专题分类,使知识点系统化,这样做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2)分析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书本中的探讨性实验,多提供具有时代特点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的情景材料,如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等等。别开生面的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情景材料,容易形成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 注意巩固知识,精选精练相关习题
为了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十分注意把好精选习题这一关。选题时我们注重选择那些典型的、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综合性强且体现基础知识及学生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方面的习题,而不应选又偏又难的习题,以避免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打击学生的信心。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 篇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 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这些人群由于从业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 对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比其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普通话能力不仅仅是音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口语仅仅做到语音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能够准确地表情达意、言志传神。作为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项检验内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首先要考查应试人是否做到“音准”, 使大家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目的, 但是“意准”并没有列入考查范围;但是对于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的人员来讲, 这两方面却是不可偏颇的, 必须同时并举。由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其表现的语言水平多成正相关, 语言能力的衡量也是由语言水平推测而出的, 因而对普通话能力的理解也适用于普通话水平。语言学家陈章太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一般普通话测试大致还没有离开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思路, 这跟过去的语文教学与语文考试有关, 对培养能力重视不够。 (3)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这一要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1. 普通话水平测试基本是静态、单一
的考查, 考生通常可以有较为充分的准备, 而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公务员等人群的语言运用是动态的, 充满变化。所以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测者常态的语音面貌和动态的语用状况。
2. 普通话水平测试着重考查受测人所掌握的普通话语音知识。
把普通话语音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逐项测试的做法会使受测者单纯侧重语音的操练, 忽视了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和准确的表情达意能力。对于口语交流系统而言, 音和意紧密结合在一起, 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有声语言表达具有多义性、逆向性和级差性, 同一语意可以由不同的语音来表达, 同一语音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意, 因而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略。另外从传播方式上讲,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比较粗糙、随意性很大。但播音主持工作是一种大众传播, 有声语言线性传播的特点, 要求语言表达效率极高。因而这种侧重语音的准确、采用分离式测试的方法, 对于检验、衡量普通话音准目前达到的程度是有利的、明确的, 但对于以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讲效果不好。
测试纲要》朗读作品选编课题组的分析报告, 普通话测试选用作品以散文为主, 适当选用故事等其他体裁的作品。另外在作品时间和作者上, 选用中国现当代较为典范的作品, 适当选用港澳台以及外籍华人、华侨的作品, 适当选用中文翻译的外国人作品。同时选文原则是作品内容要适合各类人群 (尤其各年龄段的人群) 朗读。 (4) 由此不难看出普通话测试中选用的朗读篇目同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用语和公务员、服务人员的工作用语, 在体裁、内容和时间上相差甚远。比如无论播音员还是主持人, 他们在日常节目中的用语以新闻语言为主。在选用的60篇作品中, 没有一篇是新闻体裁。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朗读作品在质和量上都有明显的局限性, 不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常态用语, 并且对新闻传播中语言功力的专业特点没有做要求。
4. 语用环境不同、语体不同。
普通话测试中的命题说话项, 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但评分项目基本上都是对语音的考查, 而缺少对内容和表达的要求, 这是其一。其二, 测试给定了说话话题, 为应试人提供了一定的话语情境。但这个语用环境属于生活语言层面,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语言;另外, 独白式的表述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双向交流的原则还有相当的距离。语境不同、语体不同, 对语言运用的要求自然也不同。[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①杨自俭:《语言测试的发展》, 《世界汉语教学》, 1992 (4) 。
②参见刘润清、胡壮麟:《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修订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1页。
③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第324页。
测试水平 篇11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策略
江苏高考方案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简称“学测”,俗称“小高考”)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达A还能加分,所以面对每年三月初举行的“学测”,目前很多学校常暂停语数外等课程,重点进行“学测”冲A。因此,学生不仅要重视“学测”,教师也更应选择科学的复习策略与方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地理复习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体系,并达成老师设定的目标。以下是我对地理“学测”复习策略与方法的一些简单想法。
一、教师研究考纲说明
在进行一轮复习时,地理老师要认真研读“学测”说明,了解其中的变化,并仔细分析以往几年的考试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合本校学情的复习计划,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通过“学测”说明了解到考试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客观题主观题分值比例为7∶3;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试题各占一半。
二、教师重视教材
对于地理教材,我们地理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理清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必修课程“地理一”“地理二”“地理三”三个模块。三个模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地理一”主要是自然地理,主要的考点集中于运动。“地理二”主要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导线。“地理三”以区域作为载体,介绍区域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开发与整治等。
三、精心安排,合理复习
由于江苏“学测”安排的限制,高中地理复习时间紧张,教学内容多。教师要统筹地理复习的各环节,制订合理的地理复习计划。
根据我校学情,我们一般将“学测”复习分成两个时间段,实施两轮复习:一轮复习主要抓基础知识点;二轮复习注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复习时回归课本;其间进行校本化的习题练习和相应的综合练习。经过合理复习,学生在基础地理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最终也取得了较理想的“学测”成绩。
四、整合讲义,大胆取舍
当前全国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四种地理教材,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教材来复习呢?根据新课标和我校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地理教师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大胆取舍,重新编写讲义,大胆舍去完全不同的内容,选取相似的内容。在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中,鲁教版中介绍了城市的区位因素,但其他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新课程标准也没有要求,对这样的教材内容,我们一般灵活舍去。当然整合讲义,取舍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坚持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规定的基本内容为主,形成学生的整体知识結构和对人地关系的把握为目标。
五、激发学生积极性
根据我校的学情,我们既要追求“学测”的合格率,又要追求达A率。合格率的关键在于后进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积极调动其学习兴趣。其常用方法有这样几点:一是课堂重点盯人,即每节课上课都要找其回答问题;二是逐个谈心,做好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对那些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三是不吝啬表扬,要时刻对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进行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最佳鼓励。
同样,对于冲A的学生,也要激发其学习热情,每分必争,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地理无图不成题,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独特的知识载体,它集地理原理、规律及考查形式于一身。此外,地图也比文字更加形象生动,是学地理最好的工具。因此掌握了地图就等于把握了地理脉络。江苏地理近几年“学测”试题中都至少有十几幅地图,因此对地理图表的读图、析图能力一定要加强培训。地理常见的图表有:原理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等。在做小专题训练时,要对太阳光照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洋流图、地壳物质循环图等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读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能力和方法,掌握图文互换的能力,充分发挥图表在地理考试中的重要功能。
七、精选练习,精讲精练
在地理复习中有必要进行适量和高质的练习,但要注意“量”要合理,合理的“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和解题速度;高“质”是指要围绕考点,精心编制校本化习题,尽量避免照搬现买的资料讲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综合和运用知识点等能力,增强考试的适应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师生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复习方法得当、训练到位,明年的江苏地理学测中我校合格率和达A率一定会有更大提升。
测试水平 篇12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外语测试研究迅速发展, 专业书籍和研究文章大量出版, 从分析来看, 测试研究呈现出的趋势是:对参加考试的学生本身研究较少;对测试的可信程度与产生的效果程度的研究有所加大;对测试理论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研究增多。主要研究取向为:以前人们注重检测学生某一项知识点的重心, 渐渐的转向对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能力的检测, 强调检测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 研究成果主要有:何文丽 (1999) 、韩宝 (2003) 、杨慧中 (1999) 等;人们开始重视测试, 对测试理论的研究加大, 有关测试理论的成果层出不穷, 如舒运祥 (1999) 、武尊民 (2002) 、张凯 (2002) 、刘润清、韩宝成 (2001) 、刘龙根、孙怀庆 (1997) 、邹申 (2000) 等;注重测试的反馈功能, 将反馈信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如周天荣 (1997) 、席秋香、蒋金运 (2006) 、李众志 (2006) 、张惠芹、于春芳 (2007) 、曹缦西 (1997) 等;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测试理论和方法, 将成果融入我国的外语测试研究中, 如刘玉英 (2002) 、杨满珍 (2002) 等;提出我国目前外语等级考试的改革建议, 如黄忠廉 (1998) 、徐东辉 (2004) 、李炯英 (2002) 、牛强 (2000) 、肖云南、罗晓英 (2002) 等。
二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
著名俄罗斯学者Т.М.Балыхина认为, 俄语测试是建立在以分析国外资料为依据, 同时具有某些俄语的体系特征和俄语交际手段的特征相联系的基础之上的。
测试在我国教学中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与同领域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外语测试研究在整体上尚处滞后状态, 特别是俄语等小语种的外语测试。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水平测试工作起步较晚,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全国性测试, 俄语专业四级测试已在全国各高校范围内多次组织和实施。该测试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 经过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等不同阶段。从1987年的第一次测试到2014年, 共进行了17次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统一测试 (也称俄语专业四级测试) , 我们依据两纲从无到有、到修订将这17次测试分为测试初期、测试中期、测试稳定时期、测试新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1测试初期
本论文的测试初期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俄语四级测试时期。我国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在1987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俄语测试, 此次测试是在《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教学大纲》) 尚未制定前进行的, 此后时断时续。俄语专业四级测试虽然在1987年开始实施, 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科学、有序地持续下来, 与其他测试相比, 我们认为当时的专业俄语等级测试有名无实, 还处于起步阶段。自1987年的第一次全国统一测试以后到1994年间在自愿、自命题的情况下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各校自测, 就其性质而言, 1987年的测试还称不上为水平测试。
2测试中期
所谓测试中期是指1994~2002年间的测试, 因为这一时期的测试已经有了参照标准, 即《教学大纲》和《测试大纲》的先后修订, 进行全国测试统一阅卷, 参考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各校对四级测试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2001年开始发放合格证书等。较测试的初期阶段, 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1994年教育部委托第一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编写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并在全国正式实施” (林全胜, 2004:33) 。《教学大纲》正式实施后, 在1994年5月进行了第二次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结束统一测试。这是《教学大纲》正式实施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性测试, 这次测试的目的, 是“了解《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 为修订《教学大纲》提供依据, 也为制定《测试大纲》做准备” (周天2) , 2002:45) 。1994年全国统测的试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的重点主要分为知识和技能两大部分, 知识部分占总分的40%, 技能部分占60%, 即以检查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主;从测试形式来看, 即采用了面广、量多、覆盖面大、排斥主观因素的客观题 (多项选择) , 占总量的60%, 也采用了测试学生口笔语能力的主观题, 占35%。此外, 为适应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 增加了听写, 这一项占总分的5%。可以说, 这套试题内容覆盖面大, 题型比例分配合理。在对1994年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四级测试大纲》 (试行稿) 。
在1998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统一测试。本次测试是为了了解《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 检查《测试大纲》的科学性, 为其修订提供数据。这次测试也被认为是现行全国性统一测试的开端, 因为它是在《教学大纲》和《测试大纲》均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次全国性测试。
1998年6月26日共有37所院校的79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结束水平测试 (也称俄语专业四级测试) , 与1987年制定教学大纲之前全国的统测和1994年5月《教学大纲》正式实施后的第二次全国测试相比, 这次是历届统测人数最多的一次。本次测试的题型与1994年的测试题型基本相同。所进行的十个项目的测试中, 客观题 (听力、语法、词义辨析、支配关系、功能意念、国情知识、阅读) 采用计算机阅卷评分, 听写、人机对话、口语表述和写作四项主观题由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组织14所高校教师人工阅卷评分。1998年10月的俄语测试工作会议, 参考1998年全国俄语四级水平统测的结果, 形成《测试大纲》 (修订稿) , 并正式推广。
2001年以前, 除了以上所述的三次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结束统一测试以外, 根据高校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的通知精神, 专业俄语测试界实行的测试制度都是以校为单位, 以本校所遵循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所使用的教材为依据的成绩测试。各校根据自测结果了解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 评估教学情况。从2001年起, 对参加全国高校俄语专业等级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 颁发等级证书, 基础阶段专业俄语等级测试步入正轨。1996年至2002年全国俄语四级水平测试的组织方式及有关情况见下表 (周天2) , 2002:45) :
时间组织方式参加学校数考生人数
1996各校自测14326
1997各校自测33751
1998全国统测37790
2001全国统测39994
2002全国统测411256
(表2-2)
3测试稳定时期
从2003年起, 每年分别进行四级与八级水平测试, 并形成制度, 一直延续至今。这标志着我国俄语专业测试水平工作已趋于稳定和标准化, 我们称从2003年起的测试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测试的稳定时期。现行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测试, 要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 同时, 它又是颁发俄语四级合格证书的依据。
由于这种全国性的测试不是由本校的任课教师出题, 因此测试成绩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 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的作用。从2003年起, 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 其影响不断过大。比如, 有的院校对测试中发现的集中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并调整课程设置, 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编选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 改进教师的教学法, 在俄语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国统一考试对高校俄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少院系将四级测试成绩作为评估本校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参数, 一般都与全国重点高校、普通高校的平均分对比, 有的学校还排出了本校成绩在全国高校中的名次。通过与同类院校对比分析, 找出不足, 促进教学改革, 这是测试“反拨作用 (backwash) ”的正面效应 (刘津开, 2002:70) 。此外, 俄语测试提供的数据对调整本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确定学生升留级、毕业, 授予等级证书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测试新发展时期
从2013年起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进行了首次试题改革。这一次俄语专业四级考试主要改革了试题总分、题型分布、考试时间等几方面。改革如下:将原来的口试和笔试综合为一场考试, 缩短了考试时间;试题总分由原来的200分缩减为100分;将语法和词汇合为40题, 作为综合题出现;增加了听力和阅读两项测试的比重;口试削减了试题数量, 把人机对话和口语表述合二为一, 并将口语考试提前进行;改革后试题中增加了完形填空这一题型。
三结语
在理论方面, 本论文梳理了我国外语测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对其研究取向进行了分类, 并对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的历史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 归纳出诸阶段的主要特征, 为以后俄语专业四级测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在实践方面, 本文较为详细的总结出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的各个阶段的测试特点, 为教师们指出了实际教学中的教学重点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全胜.《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评述[J].中国俄语教学, 2004 (3) .
[2]刘津开.英语水平测试与教学评估[J].外语研究, 2002 (5) .
[3]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4]周天瑢.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水平测试[J].中国俄语教学, 2002 (4) .
【测试水平】推荐阅读:
普通水平测试05-21
报关水平测试08-17
学业水平测试08-28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08-11
音乐学业水平测试08-19
语文学业水平测试10-08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07-04
普通话水平测试08-11
政治水平测试题07-26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