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术语翻译

2024-06-23

MTI术语翻译(通用4篇)

MTI术语翻译 篇1

1 引入

百度百科将译者“术语能力”定义为:能够从事术语工作、利用术语学知识和工具解决实际术语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术语能力是由多项子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包括术语的理论能力、应用能力、文献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专题能力和语言能力。而本文所探讨的术语能力是语言能力范畴中的术语翻译能力。它具有复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贯穿于整个翻译流程中,是翻译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能力。王少爽(2013)译者术语能力可界定为翻译工作者用于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术语问题的知识与技能系统。

笔者作为一名MTI学生,术语翻译能力更是对于MTI专业学生的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培养不可或缺的能力。在从事技术翻译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掌握术语知识和获得术语双语对应能力的重要性。基于作者对石油领域中英术语的研究与探讨,本文的术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将设定在石油行业术语的范畴内,并且从《英汉双解石油辞典》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工具书出发,探讨其在科技时代的特殊使用方法。

《英汉双解石油辞典》是一部新型的石油辞书,其编辑宗旨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英文石油术语,本书收集了有关石油地质、地球物理、测井、钻井、开发开采、储运、炼油、石化等专业的基本常用术语及少量石油经济词。每一术语都有英文和中文解释。

该书与其说是一本词典,不如说是术语库。如谭燕萍(2010)对石油英语文献特点的总结所示,石油工业涉及地质勘探、钻井工业设备、油气田开发及开采、石油冶炼、油田化学化工、石油经济等专业领域。而该《辞典》一一涵盖,并给出双语定义,有的甚至给出图解。也难怪其作者在前言所说,“本书兼有教科书性质和翻译教材的特点。把相关术语联系起来阅读,可以了解某一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把英文定义和中文译文对照阅读,不仅可以更深入了解英文词义,而且可以借鉴一些翻译技巧。”

修文乔(2014)通过对全国石油科技翻译大赛中参赛选手(多为MTI专业学生)的译文研究,指出石油科技词汇中的相当一部分源自通用词汇,但被赋予了新的专业词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读者和译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借助专业词典、平行文本或相关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方法,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确实,在上述几种方法中,专业词典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但内容涵盖度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创新无疑会降低。平行文本等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无疑是与时俱进的最新知识,但其双语对应度又让译者费时费力费脑筋。而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谭燕萍(2010)对石油英语文献特点的总结所示,石油工业涉及地质勘探、钻井工业设备、油气田开发及开采、石油冶炼、油田化学化工、石油经济等专业领域。所以本文对于《英汉石油双解辞典》的使用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取其专业性和精准度之长,而避其更新慢内容窄之短,后者的短用更为快捷丰富的互联网“关键词”搜索加以克服,而前者之长是搜索准确的基础,因为辞典提供的是对概念深入理解后的专业精准的关键词,使得术语翻译更加规范统一准确。

2 术语能力影响要素

术语对于技术文本翻译的作用显而易见,无需赘述。当一名译者翻译出的建筑图纸、合同条款、医学论文,在目标语读者进行使用时,感觉晦涩难懂,译文无法使用时,这就是一篇失败的译文,而深谙源语语法词汇的译者失败的归因是什么呢?要达到翻译目标的翻译过程涉及的无非是两大要素,“理解”和“被理解”。理解,是译者对原文的深度理解;被理解,是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精准理解。冷冰冰(2012)在探讨了术语层面的翻译症,从焊接领域的多个译例出发总结了译名不规范、同义术语不统一和术语概念不推敲三种术语翻译症归因。术语概念不推敲造成的就是译者未能深入理解原文的术语,导致了译名不规范,同义术语不统一,而使得目标语读者的理解不能。固然,术语能力建设离不开对术语的理解。

如“fish”(姜淑娟,2010)这个词在石油英语中指的是“落鱼”,是指在钻井过程中掉在井里的钻井设备。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态度的译者,并不是说要达到石油领域专家学者的程度,而是为了精准定位这个词汇,能够了解在起下钻(tripping in/out)时,钻杆未能被卡瓦(slip)捕捉落入井下(downhole),这就是“落鱼”。再如“mouse hole,rat hole”(姜淑娟,2007),并不能止步于翻译出“大鼠洞,小鼠洞”,而是能主动了解其功能作用:大鼠洞是在起下钻时放置方钻杆(kelly)和水龙头(swivel);小鼠洞用于接单根(make a connection)时放置预备单根。

然而并非所有的术语都能直接在专业词典或者网页词典上直接查到,面对海量的翻译文本,词典中能够对应的术语实在是少得可怜。毕竟技术是不断进步和更新的,而且每个文本涉及的是更为细致具体的问题,是纸质和电子词典所不能全部涵盖的,而对于这种大量存在的术语不能对等的情况,也并不是就根据单个的词汇对应像机器一样不管逻辑和内容上是否准确的组合,也不是根据译者浅显的理解大胆地编造出新的术语,这将使目标语读者的不能理解,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如何培养译者的术语翻译能力?

3 术语能力的培养

3.1 敏感的术语意识

术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要从意识的培养,敏感度的建设出发的,从而指导出更为有效的实践和操作。在对原文的解码,也就是理解中,对于术语词汇的出现要敏感。“The model SBRP-2 Retrievable Scalbore Packer is identical to the Model SBRP-1 but with the addition of a larger I.D.upper seal bore.(Pictured)This large upper seal bore results in a larger I.D.through the seal assembly and provides unrestricted I.D.in the main seal bore of the packer.The SBRP-2 packer is ideal for use in applica⁃tions where a high performance hydraulic retrievable packer with a large unrestricted I.D.is needed.The SBKP-2 is used for oil and gas production,gravel packing,or injection applica⁃tions.”该段文本中粗体部分的词汇是在译前解码时所要敏感发现精准定位的内容,不难发现其他内容,无论从句子结构还是词语选择上,都是不难处理的,而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加粗部分的术语。而译者的责任和态度就体现在对“packer”(孙济元,2007)这个文本关键词的主动搜索和掌握。在搜索引擎中可以方便地搜索到“封隔器”,了解到封隔器的功能和作用,再搜索出相应的图片以促进对封隔器相关知识的了解。

3.2 灵活的搜索能力

从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中,笔者深感专业能力的匮乏对于翻译的局限,大大阻碍了译者对文本准确理解,降低翻译速度和影响翻译的准确度。而翻译知识的累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弥补的,作为一名职业译者,可能上周遇到的是石油行业文本,本周处理的是医学方面文本,下周翻译的是机械设备文本。面对这种情况,译者的职业性体现在哪里?职业译者要培养的是快速的理解力,学习能力和搜索能力,从广阔的网络资源中搜索出需要的相关的专业本文。这里的搜索能力,包括主动的学习能力,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更准确地定位目标语词汇。

搜索的目标主要是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是与待处理文本密切相关的目标语文本。如“单一毛管内的水对油的活塞式驱替”:首先我们要根据石油基础知识中较常接触的“毛管力”“capillary force”(柳广弟,2009)理解毛管(capillary)并不是有道词典中直接查询到的“tubular billet”,其次,要了解“驱替”“dis⁃placement”(孙济元,2007)在油藏机理中的重要性,加以理解“水对油的驱替”“water-oil displacing”,然后搜索关于“活塞式”的表达,已知驱替为“displacement”,所以可以在搜索栏键入“活塞式”“displacement”得出“piston-like displacement”的平行文本表述,最后将“piston-like displacement驱替”键入搜索栏加以确认,因为通过确认我们发现“piston displacement”是有固定搭配的活塞位移,所以这是排除相似表达引起歧义的关键步骤,以此核验是否已存在这样的表述。所以,得出最后确定的版本“Piston-like Water-oil Displacement inside a Single Capil⁃lary”。这一经验可以总结为“源语+目标语”的搜索方式,目标语部分为明确已知部分,源语为未知待查部分。在这一搜索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有两条线,第一条是对已有范例的批判性引用,即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到的版本仅作参考,但可以根据其他组合加以确认,比如“活塞式压缩机compressor”,借鉴其中的活塞式表达,适当引入目标短语中。

再如一些本地化的翻译,如“金茂大厦”的翻译,可能很难在相关的平行文本中找到,但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该术语作为一个地标并非第一次翻译,其中的大厦翻译成Tower还是Man⁃sion还是Building,出于译名统一的原则,译者无从判断。最终以搜索大厦图片的方式找到了统一的译名,而这正体现了搜索的灵活性,搜索能力的重要性。

3.3 严谨的术语确认

笔者再举一个例子以证明术语确认的重要性。“gas fami⁃ly”,这个术语极其简单也清晰易懂,所以很容易译作“气族”,而谨慎地在搜索栏键入“gas family气族”的时候,可以发现通篇的“石油气族”字样,这就是术语确认对术语准确度的保障。再如“steam huff and puff蒸汽吞吐”搜索推导的“CO2 huff and puff二氧化碳吞吐”,以及“Stinger play低产油”。对于在辞典中查询不到的,不能完全对等的术语,我们使用网页搜索从平行文本中加以选择和判断专业词汇时,经历了一个选择和判断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和判断存在准确性的问题,准确性的选择和判断直接影响了文本的专业度。所以术语确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已选择的目标词汇放入搜索栏再次检索可以判断出其是否为专业词汇,且放入平行文本语境中解读判断是否贴近原文本内涵。甚至,在选择判断过程中就可以用检验的方式进行排除确认。术语确认既是一种专业态度和译者责任的体现,又是一种行之有效提升准确度的方法。

4 总结

本文根据笔者大量的石油领域中英互译实践,得出术语翻译能力与译者基础行业知识储备和网络搜索核验能力紧密相关。基于笔者自身术语能力提升经验,以工具书《英汉双解石油辞典》(2007)的新用启示出发,本文还探讨了MTI学生专业术语翻译能力建设,并提出以下构想:将专业工具书(因其更新速度慢,数据库有限,涵盖范围窄的局限不再满足全部的查询功能)作为网络搜索的“关键词”参照或基准进行平行文本延伸,作为选择用词和检验准确度的判断依据,来提升搜索和检验能力,从而提升术语翻译能力。

摘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多语言之间的交流引发了对翻译史无前例的需求。为适应该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MTI专业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在文本翻译,科技文本所占比重十分突出。而术语翻译能力对于科技文本的处理尤为关键。该文从MTI学生视角出发,探讨翻译术语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关键词:技术文本,MTI,术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淑娟编.石油科技英语[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江淑娟.石油科技英语词汇隐喻性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

[3]冷冰冰.高校MTI术语课程构建[J].中国翻译,2013(1).

[4]柳广弟.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5]孙济元.英汉双解石油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6]谭燕萍.石油英语文献的特点及其翻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7]王少爽.面向翻译的术语能力:理论、构成与培养[J].外语界,2010(5):68-74.

[8]王少爽.译者术语能力探索[J].知网博士毕业论文收录,2012.

[9]修文乔.石油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4(4).

[10]邹宇.石油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7(3).

MTI术语翻译 篇2

众所周知,MTI是新兴专业,而韩语MTI更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招收研究生,报考本专业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没有什么前车之鉴。我一开始准备的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天外)的韩语学术型硕士,直到天外的招生简章出来,看到新增了一个韩语翻译硕士,我才临时换的韩语MTI。说实话,学韩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考韩语学术型硕士,我也因此而倍感压力。于是我便想,不如换个方向,考韩语翻硕,不仅能避开激烈的竞争,而且翻译硕士更具实用性,就业前景更好。于是果断换了专业,开始准备韩语翻硕。这样算来,从开始准备到一月份的初试,我仅仅准备了4个多月。

与其他语种的MTI一样,韩语MTI初试一共考四门,分别是:思想政治(100分),翻译硕士韩语(100分),韩语翻译基础(150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分)。

先说说翻译硕士韩语。这一门考的是基础知识(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我以前参加过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想必韩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参加过这一考试。基础知识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这一门上面。我只是在考试前翻了翻语法书,看了几套TOPIK真题,练笔写了几篇作文(以议论文为主)。

再说韩语翻译基础。这一门考30个专业术语(15个中译韩,15个韩译中),一篇中译韩的`短文,一篇韩译中的短文。由于韩语MTI没有指定教材,我便把市面上主要的韩语翻译书都买来看了,有《中韩翻译教程》、《韩中翻译教程》、《韩国语口译教程》等。先看了里面的翻译技巧、常用句式,这些一定要记下来。除此之外,我把这三本书里面的主要文章都背了下来,尤其是中韩翻译,因为我感觉要比韩中翻译难。于是我几乎把《中韩翻译教程》里面的文章译背了下来,虽然想着不会考到原题,但肯定会对翻译有所帮助。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初试的时候竟然考到了20分的原题,是《中韩翻译教程》里面一段课后翻译题,让我不禁欣喜若狂。术语方面,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韩语术语,主要是计算机和经贸术语,每天背几个,在初试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术语。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门让我哭笑不得,因为这一门不是努力就有收获的。准备初试期间,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百科词典,每天背上一些我感觉能考到的词条,还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结果可想而知了,那么多词条,考试只考25个,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我又怎么会猜得准?背了那么多词条,结果一个也没考到,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我也没有准备到点子上,写作水平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提高的。我在这一门上面下了很多工夫,但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建议大家在准备这一门的时候,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看一看MTI考研大纲规定的几种应用文写作的文体格式就好了。至于百科词条,是要靠平时积累的,临时抱佛脚并不可行,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不要准备了,初试的时候知道什么写什么就行了,肯定会得分的。议论文写作也没必要太耗费精力,考前练笔写几篇就可以了。

MTI术语翻译 篇3

【关键词】翻译项目管理 《联合国纪事》翻译项目 MTI

本论文以本学期末一般性翻译B-A的模拟翻译项目为主体,基于以《联合国纪事》为翻译项目的项目管理,通过该模拟翻译项目的管理和实践,明确了在翻译项目中委托方、项目经理以译员和审校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翻译团队/多人协作翻译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并最终总结出了权责分明、互动高效的多人协作的翻译管理经验,一则转变态度,转变工作结果衡量标准;二则为日后真正投身职场累积经验。

一、《联合国纪事》模拟翻译项目管理简介

1.模拟翻译项目简介。笔者欲通过本学期的实际案例对项目管理在MTI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初探。该案例是由模拟翻译公司于2015年12月委托进行的《联合国纪事》网站中文版的翻译项目:《城市与安全》(Cities and Security )以及《降低降低移徙成本,提高移徙效益》(Lowering the Costs and Amplifying the Benefits of Migration )。此翻译项目含两个子项目,项目所涉及字数总计4395字(前者2016,后者2279),交稿期限为14天(12月06-12月20)。

2.模拟翻译项目管理简介。首先需要明白何为翻译管理(Translation Management,TM)。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将项目定义为“成为创造一种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付出的暂时性努力”,而翻译管理是针对特定的翻译机构或团队而言,故其定义为:翻译管理者以其所拥有的资源,通过特定的管理流程来提供达到翻译项目所要求的译文质量的翻译服务以及增值服务。

笔者担任此次《联合国纪事》模拟翻译项目的项目经理,并与“合同人”签订了《联合国纪事翻译项目负责人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王传英指出翻译项目管理三大核心:质量管理、时间控制和成本管理。

(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遵照特定质量标准和项目管理策略的要求,通过质量计划、质量保障、质量审查和质量改善等步骤,提供达到预定标准的产品或服务的管理行为。

针对此次《联合国纪事》,重点在:1)有效的过程追踪;2)严格的交付前质量测试。而就第一环,本团队有着详细的翻译工作日程表;关于第二环,本团队有两个工作组组成,工作组之间会进行互相审校,并提交审校报告,根据审校报告敲定本组终稿。

(2)时间控制。根据日本项目管理协会(PMAJ)的定义,时间控制指“为达到特定工作目标,包括如期交货、实现收入和控制费用等,在规定时间内使所有工作或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为了保证保证完成任务,笔者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对整个项目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进度安排,并根据项目进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成本管理。完整的成本管理包括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四个环节。项目经理在接到翻译任务后,首先要对翻译项目进行整体分析,并考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组建项目团队。此外,还须对翻译成本进行估算,制订可行的预算方案作为对外报价依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始终严格控制成本,尽量在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还应对项目进行总结,为以后其他项目提供经验。此次《联合国纪事》模拟项目涉及的成本管理较为单一,主要为参与人员的薪酬。

二、《联合国纪事》模拟翻译项目管理的前期准备

1.译者遴选。有意参与项目的译者均需要参加试译。笔者在筛选译者是主要有以下考虑:语言能力、翻译相关经验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最终共筛选了十名译者,其中三位为留学生,均有着深厚的双语语言功底。

2.《联合国纪事》翻译项目规则制定。翻译项目能否良好运转,取决于规则的制定及对其的遵守。笔者根据合同规定,对各个工作层面以及非工作层面制定了《<联合国纪事>翻译项目组项目规则》。

3.《联合国纪事》翻译项目工作分工。《城市与安全》项目组由五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留学生。《降低移徙成本,提高移徙效益》项目由五人组成,其中两人为留学生。组内三轮审校,组际两轮。但笔者应注意到,此举在日后“实战”中的可行性较低,项目规模、项目难度、人员涉及数量及组成成分等多种因素都增加的项目管理难度,在分工之上就应该做更细致且顾大局的考虑。

三、《联合国纪事》模拟翻译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

总的来说,此次翻译项目管理的过程按时间序列可分为译前准备、项目跟踪、译后审订、项目提交、项目总结等五个主要阶段。

1.译前准备工作。项目准备从发现销售机会就已经开始,主要工作包括确定需求、资源准备、稿件分析、项目派发。

译前准备工作所涉及的需求确定以及团队组建,稿件分析工作均已完成,此处主要解释语料准备及项目派发。本次语料准备,主要包括术语的提取以及文本译前准备。两个项目组“步调统一”又“各司其职”地完成第一阶段的项目任务。且每项任务都进行了交叉互补。

2.项目跟踪。项目跟踪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此次模拟翻译项目主要侧重在进度和质量控制上。此次项目的进度控制良好,均在计划内进行。整体译文质量的控制主要为:组内三轮审校,组际两轮审校,最终审校。

3.译后审定。译后审定主要包括审校、排版以及质检。此次项目中排版格式均采用模拟项目发起人要求的统一格式。而本次审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组内三轮审校,组际两轮审校以及最终审校。最终审校由项目经理挑选出两组中较为专业的译员作为终审。

4.项目提交。根据项目合同要求的排版格式及文档格式,以及提交方式。该项目最终译稿在合同要求日期内成功提交,并得到采用。日后“实战”中的排版要求以及提交方式将会更为专业,项目经理应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技能,全面保障项目的顺利结项。

5.项目总结。此次项目总结涉及内容简单,一为翻译记忆库的维护;二为项目译员的实际薪酬的核算;三为项目总结及经验交流。笔者学习到,在日后“实战”中,成本核算将会是重点,因为成员变动,任务量差异,各译员薪资有别等多种因素,成本核算需要精准且高效。另外同样应该做好客户满意度度调查,以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联合国纪事》模拟翻译项目管理总结

本次模拟翻译项目虽为模拟,但能打破以往简单的课堂模式,让每位同学转变态度,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以职场要求来衡量工作结果。而项目管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统筹全局,亦要拥有抗压能力的同时具备危机应对能力。

笔者通过此次翻译项目管理的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翻译项目管理有了非常清晰的轮廓,并对未来“实战”中的复杂形势做了心理预测及准备。而作为接受MTI教育的一员,应尽可能多的实践,并珍惜每次实践机会,次次都应以职场要求来衡量自己,争取使自己成为实打实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Pérez,C.R.Transl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J].TranslationJournal,2002(4).

[2]管新潮,熊秋平.翻译管理流程的界定与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17):97-101.

[3]钱省三.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8.

[4]王传英,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2010(4):76-79.

[5]王传英,闫栗丽.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J].中国翻译, 2011(1):56-59.

[6]王惠敏.浅谈翻译项目中的质量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2012 (35):101-102.

MTI术语翻译 篇4

1 平行文本与翻译教学

平行文本 (parallel text) 指的是将原文及其译文对照排列的文本。将众多平行文本收集在一起, 进行排列, 就形成了平行语料库 (parallel corpora) 。Hartmann (1980) 将平行文本分为三类:A类为形式上非常一致的译文及原文;B类为形式上不完全一致但功能对等的译文及原文;C类为在同样的交际情景中独立产生的两种不同语言的文本。本文中涉及的平行文本指的是任何与原文内容相同或相近, 用源语或目的语表达的资料, 其形式可以是照片上的文本, 百科上解释性词条, 词典上的释义和例句, 等等。

随着对平行文本和平行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平行文本和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Bernardini (1997) 曾建议在翻译教学中应用平行语料库检索, 便于翻译专业学生形成一种翻译的“意识”“反射”和“应变”, 而这些技能可以“使专业译员有别于那些不熟练的业余爱好者”。Wilkinson (2005) 同样发现, 近年来, 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培训者不断建议将语料库分析融入译员教育。而国内很多研究员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 语料库对翻译教学有很多辅助和促进作用:将语料库应用在翻译教学上, 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双语对译样例,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语料, 对语言细节及文本效果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 有助于创建翻译教学的自主学习环境并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 (王克非, 2004:28;史汝波、郭义、秦洪武, 2009:10;王惠, 2015:54) 。因此, 将平行文本应用到翻译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极具现实意义和实用意义。

2 基于平行文本的MTI旅游翻译教学构想

旅游翻译是MTI英语笔译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翻译教学, 可使学生了解英汉旅游类文本的行文特征, 掌握旅游类文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 最终达到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目标。旅游翻译是一种与人们生活相关性很大的翻译领域, 因此语料比较容易获得。笔者认为基于平行文本的MTI旅游翻译教学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课前精选原文本,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课堂教学, 学生仿写和译文点评。

在下文中, 笔者以一个构思的教学案例详细解释这五个步骤。参加此课程的学生应为MTI英语笔译方向的研一学生, 已通过翻译基础课程学习, 对中外语言差异和翻译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1) 课前精选原文本

根据旅游翻译贴近生活这一特点, 授课教师最好选择源于生活的翻译原文, 因为此类文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 授课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翻译水平, 原文难度应大致符合当前MTI英语笔译方向学生的翻译水平, 既不能因为原文太容易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 也不能因为原文太难而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笔者选择的原文为在山东孔林景点拍摄的孔子墓牌示解说, 原文下面有对照的译文, 但是, 由于译文存在多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 因此, 需要学生持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译文。原文如下:

孔子墓

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受到人们的尊崇, 被誉为“圣人”, 死后葬于此, 孔氏族人尊为“始祖”。

(2)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本次选择的原文是在景点实地拍摄的牌示解说, 下面有对照的英文译文, 因此, 给出的译文就可以充当一个平行文本。对照译文 (平行文本1) 如下:

Confucius’Tomb

Confucius (551BC——479BC) , with his given name Qiu, and courtesy name Zhongni, was a great philosopher, educationist and founder of Confucianism.He was revered as“the greatest sage and teacher”, or simply“the sage”.Kong clansmen regarded him as the“primogenitor”。He passed away at the age of 73 and was buried near the Si River.

此外, 由于原文为《孔子墓》解说, 因此可以“Confucius”为关键词, 通过Yahoo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最终可搜索到900多万个结果。以下列举几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平行文本, 并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整理:

Confucius (551–479 BC) was a Chinese teacher, editor, poli tician, and philosoph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 nese history.Confucius'family and personal name respectively wa Kong Qiu.His courtesy name was Zhongni.He is also known sepa rately as the"Great Sage", "First Teacher", and"Model Teache for Ten Thousand Ages". (平行文本2, 选自英文维基百科网站 (1) 并经整理)

Confucius (551?-479?BCE) , according to Chinese tradition 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Confucius'surname Kong, his tabooed given name Qiu, and his social name Zhongni, all appear connect ed to the miraculous circumstances of his birth. (平行文本3, 选自斯坦福哲学百科网站 (2) 并经整理)

Confucius, originalname Kongqiu, literaryname Zhong ni (born 551, Qufu, state of Lu[now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 na]—died 479 BCE, Lu) , China’s most famous teacher, philoso pher, and political theorist, whose ideas have influenced the civili zation of East Asia. (平行文本4, 选自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站 (3) 并经整理)

(3) 课堂教学

在进行平行文本对比之前, 首先, 授课教师应对本节课堂中的教学重点进行讲解, 即旅游景点牌示的翻译问题。授课教师可以从精选的原文文本分析着手, 介绍此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风格。例如, 本次精选的原文是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 text) , 主要向游客介绍孔子的生平, 话语简洁, 文风朴实, 译文也应保持同样的风格。其次, 授课教师应指出原文中的一些翻译难点, 比如, “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中的“字”以及“孔氏族人尊为‘始祖’”中的“始祖”应该如何去表达?此外, 授课教师应对孔林景点给出的译文进行点评, 在肯定翻译较好的地方的同时, 也应明确指出译文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 规范学生翻译实践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翻译批判性思维。例如, 如何正确使用英文中的标点符号 (中文全角vs.英文半角) ;对于旅游翻译文本, 应该采取何种翻译原则和方法;区别于其他类型文本, 翻译旅游文本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形式vs.功能) ?显然, 英文的标点符号应该在英文半角下使用, 这是一个很细节的地方;而且, 旅游文本是一种实用性文本, 译文应更关注其在功能上的作用。通过授课教师的讲解, 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规范翻译, 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在本节课堂中的平行文本对比环节, 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上文提到的翻译难点进行对比分析。例如, 原文中“字”的译法, 有两个平行文本将其翻译成了“courtesy name”, 也有翻译成“social name”和“literary name”。授课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让学生对各个译法给出自己的观点, 并最终评选出一个大家较为满意的译法。

(4) 学生仿写

在授课教师完成讲解之后, 学生开始进行仿写练习。首先, 在用词选择上, “字”可以借鉴对照译文和英文维基百科上给出的译法“courtesy name”。而对于景点给出的对照译文中将“始祖”译成了“primogenitor”, 由于这个词较偏僻, 很多英语为母语的游客不见得认识这个词, 因此建议译成“earliest ancestor”。其次, 在结构上, 译文不应拘泥于原文的结构, 应灵活运用语言, 避免“翻译腔”现象的产生。最后, 在风格上, 译文应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 再现话语简洁, 文风朴实。

经过认真研读多个平行文本, 一个学生通过仿译, 给出了一个译文版本:

Confucius’Tomb

Confucius (551-479 BC) , with his given name Qiu and courtesy name Zhongni, was a great philosopher and educationis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a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and one of ten greatest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the world.Winning great respect, he was revered as the“great sage”and also honored as the“earliest ancestor”by his clansmen.And after death, he was buried in this place.

授课教师可以再随机选取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译文, 让该学生分析译文的形成过程, 例如:译文中借鉴了哪个平行文本, 如何构思译文, 如何把握语体风格和选择用词。

(5) 译文点评

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译文进行适当的评价, 指出学生译文中的亮点, 并给予鼓励, 也应指出文中存在疑问的地方, 供大家一起讨论。授课教师可以着重点评词语辨析, 在用词选词上如何做到精准, 再对语法结构进行剖析。授课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共同探讨出一个较好的译本, 在课后上传到本课程的共享平台上, 让大家一起学习。此外, 笔者建议授课教师对此译文进行书面批注, 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翻译要领, 也对给出译文质量较高的小组给予较高的平时成绩, 鼓励每个任务小组积极搜索平行文本, 进行译文仿写, 最终提高翻译水平。

3 结语

MTI旅游翻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 更贴近生活的翻译课程。授课教师通过将平行文本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鼓励学生搜索身边的平行文本, 对平行文本进行分析, 并进行仿写练习,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课前精选原文本,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课堂教学, 学生仿写和译文点评, 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 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ernardini, S..A trainee translator&apos;s perspective on corpora[R].Bertinoro:Bertinoro Workshop, 1997.

[2]Hartmann, R.R.K.Contrastive Textology: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Heidelberg:Groos, 1980.

[3]Wilkinson, M..Using a specialized corpus to improve translation quality[J/OL].Translation Journal, 9 (3) , 2005.Retrievedfrom http://www.translationjournal.net/journal/33corpus.htm.

[4]史汝波, 郭义, 秦洪武.平行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一项教学实验[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130) :10.

[5]王惠.“精加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 2015 (1) :54.

上一篇:渗透式双语教学下一篇:景观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