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期

2024-10-23

互联网新时期(共12篇)

互联网新时期 篇1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这样的大背景为我国通信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互联网技术在通信行业的运用, 不仅通信领域的设备逐步得到更新, 而且通信行业中存在的存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互联网云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通信设备承载程序的问题, 加快了通信设备的运行效率, 降低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成本, 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和服务, 保证了用户的通信安全。文章就新时期里互联网通信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1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概述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的发展特点是:以计算机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为核心, 向更加高速、高效的多媒体通信的方向转变。随后由于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普及, 单独的计算机数据通信转变为目前视频、语音与传统的模拟信息通信相结合, 使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电话等通信方式相互联系起来, 逐渐形成了单一化的通信体系。之后, 局域网 (LAN) 、城域网 (MAN) 、广域网 (WAN) 技术构成了通信系统的重要内容。当前数据、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信息通信成为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主要表现方式。综合业务的数字网络 (ISDN) 技术已经成熟,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都可以任意实现。除此之外, 多种信道 (包含了光缆、地面微波、卫星信道、绞线) 对电缆、同轴电缆等有机组合, 交织成了复杂的通信网络, 突破了空间、时间等限制,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例如:因特网通信是通过WAN, LAN和单机通信技术相互组合, 才逐渐构建成目前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通信节点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全球性通信网络, 实现了世界范围内信息的交流, 使各个国家的新闻、科学技术、文化、商业广告等都能够通过网络通信进行交流,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畅通无阻, 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通信环境。

在互联网通信的发展中, 涉及到了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信号的传输、信号的编码、传输的媒体、数据链路的控制等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第二, 网络连接主要是指连接各种通信设备的技术和连接通信设备的体系结构。第三, 通信协议主要包括了协议体系结构和对体系结构中不同层次中不同协议的具体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渐发展融合, 使得通信产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据处理的设备与数据通信的设备没有了本质上的分别。同时视频通信、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间也没有了本质上的分别。局域网、城域网、远距离网络、单处理器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种种因素使得计算机产业与通信产业间产生了更多的联系。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和处理、信息的集成系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 单一的通信产业慢慢发展成为了综合型的网络通信技术产业。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成为了现代的网络通信技术, 并且伴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全球计算机之间通过电缆、微波、双绞线、通信卫星等媒介相互联结, 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集中处理。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查询网络上的资源,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办公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时代, 新型的计算机更加智能, 计算机网络能够根据网络涉辖的距离和范围、网络数据传输和系统的使用者等不同条件进行种类的划分, 通常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第一, 局域网 (LAN) 的地理范围包含在10千米左右。第二, 广域网 (WAN) 涉辖的范围更大一些, 通常在几十千米甚至到几万千米左右。第三, 城域网 (MAN) 涉及的地理范围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 大致为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

2 新时期互联网通信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互联网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主要表现在手机通信的应用上。例如:微信、微博。二者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交流和沟通方式, 人们可以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实时分享信息并进行互动。并且微信作为一种手机通讯社交软件能够将本地通信录进行连接导入, 从而实现免费短信、音频聊天等, 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增强了信息传达的实效性。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并且用户可以利用微信或者微博平台发布各类信息、关注不同的好友、进行评论和转发,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安全性。这样的社交软件可以与本地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直接连接, 不仅使人们间的沟通更加轻松和便捷, 也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通信资金, 深受用户的喜爱。除此之外, 互联网通信技术中SNS技术的运用, 使得用户输入的一些信息, 如居住的小区、活动的情况等都能够通过该种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些常规信息, 便于用户使用。一些商业网站还可以通过对用户常规信息的筛选和分析确定用户的职业、姓名、年龄、爱好等, 从而利用网络信息关系网发布一些宣传。这样的营销方式不需要使用过多的网络资源, 投入较少、效果较好, 可以满足商业网站的需要。今后社会性质的互联网通信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网站可以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扩大用户的数量, 通过个性化的网络服务提高网站的影响力。例如:开心网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建于2008年3月份, 为用户提供照片分享服务、在线聊天服务、网络存储服务、音乐分享服务等如图1所示。

3 新时期互联网通信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互联网通信的发展具有高效性、实时性、便捷性等特点, 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等限制, 实现通信双方信息的即时沟通。因此新时期互联网通信会将SNS、KIK等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 深入拓展发展渠道, 把互联网通信技术作为各种不同形式应用发展的基础, 并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不断扩大用户量和影响力, 从而使相关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社交的工具, 不断向商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不断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管理, 适当的调整相关设计, 使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符合发展标准, 进一步提高相关应用的质量, 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 从而提高互联网通信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还应当不断加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性, 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减少因违规操作而给用户带来的财产损失。对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安全意识, 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规范网络运行环境, 对于传输信息的信道应当设置电磁屏蔽相关的措施, 及时修补软件应用的缺陷和漏洞, 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在网络中设置防火墙, 拦截外来的不安全因素, 保证用户的网络环境安全, 阻止用户没有授权的访问或者是在信息上进行加密处理, 保护用户交流的信息数据。这种技术主要是将信息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 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重点,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是指定用户或者在特定网络下才能够解除密码获得原来的数据。这种方式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 而密匙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择的, 通过密匙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网络隔离技术保证互联网通信的安全, 网络隔离技术的目标是确保隔离有害的攻击, 在可信网络之外和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实现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网络隔离技术是在原有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弥补了原有安全技术的不足, 也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安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算机或网络在断开连接的基础上, 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保证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交换。

我国的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发展水平在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 互联网通信技术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将互联网通信技术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完成新时期的创新, 才能够在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中保持稳固的地位, 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4 结语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融合, 促使通信产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局域网、城域网、远距离网络、单处理器计算机等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摘要:新时期互联网通信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了空间、时间等限制。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的互联网通信技术使得互联网和通信二者有机结合, 使得人们能够体验更加快捷便利的网络通信服务, 促进了通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共同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通信,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何竞帆.互联网通信应用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 2015 (5) :33-35.

[2]余坚.探究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 2015 (17) :18-33.

[3]周秀丽.浅谈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8) :55-57.

[4]刘国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信业的发展机遇与应对策略[J].信息通信, 2013 (9) :63-65.

[5]胡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通信发展研究[J].通讯世界, 2014 (6) :34-37.

[6]林东明.浅析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技术发展[J].科技展望, 2014 (3) :26-28.

[7]张磊.基于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新通信, 2014 (20) :55-57.

[8]马永.浅谈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 2013 (24) :36-38.

互联网新时期 篇2

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三个层面入手,有目标、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工作。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国税局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从修养入手,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处在组织、决策、指挥和协调的地位,提高领导干部的修养直接关乎税收事业的全局,应通过学习、实践和锻炼逐步提高领导者的自身修养。

(一)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良好形象。加强自我修养应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公正。即要正派做人,秉公办事,不厚近薄远,不计恩怨情仇,公道对待每一个人,公正处理每一件事,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次要诚信,即要树立靠诚信率众、靠诚信服众的理念,争做“讲诚信、守信用”的模范。再次要实干。从政有径,实干为先。领导干部集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于一身,必须干在前面,走在前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凡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第四要清廉。即要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慎交友,离是非,保洁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二)加强自我修炼,提升精神境界。加强自我修炼应做好三个方面:首先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修炼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只有抓好学习,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身的身心修养、政治见解和思想境界才能切实得到提高。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前人学,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次要树立终身改造的理念。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和金钱,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绝不能乱用权、滥用权。再次要确立终身追求的目标。作为领导干部,眼光应该放得长远一些,要自觉运用党员先进性标准校正人生坐标,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竭尽全力的姿态、奋发有为的状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再困难中挖掘潜力,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

(三)加强自我修正,提高道德水平。加强自我修正是不断完善道德情操的必由之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吾日三省吾身”的要求,正视问题,解剖自己,做到“闻过则喜”、“问过则改”,不断修正自身言行,恪守为官的底线,拒绝庸俗,远离浮躁,淡泊物欲,追求高尚,自觉做到“有个性但不任性,更不超越党性”,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二、从能力入手,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

中层干部岗位是国税团队的中流砥柱,中层干部是国税工作运转的重要环节,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而中层干部应具备学习思考、干事创业和团结共事三种能力。

(一)中层干部要有学习思考的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即说明学习和思考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思考的学习是瞎学习,没有学习的思考是瞎思考。中层干部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正确地落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中层干部学习思考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政治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爱岗敬业意识,立足于税收工作,在行动中寻找发展的机遇;通过业务学习,增强业务技能,使自己成为多面手、高技能的中层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项业务,应对复杂的经济局势,为全面推进税务系统基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层干部要有干事创业的能力。中层干部要干事创业,首先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总局提出的34字征管模式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狠抓征管改革,细化征管责任,积极寻找和探索新的税收管理方法,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良性互动机制,切实解决单位之间各自为政和信息传递不畅、数据资料不共享、工作步调不协调的问题,力求达到分工明确化、管理责任化、稽查法制化的目的。同时注重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优化干事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促使干部职工的“内力”得到激活、“动力”得到增强、“引力”得到善用,形成团结和谐、积极进取、严谨务实、快捷高

效的良好工作作风,为国税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力量。

(三)中层干部要有团结共事的能力。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检验中层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成熟不成熟以及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讲团结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感情。不讲原则就没有战斗力,不讲感情就没有凝聚力,不讲制度就没有说服力。因此每一位

中层干部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学会“十指弹钢琴”,正确处理好与党政的关系,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与纳税人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征得其对税收工作的支持,消除不必要的隔阂,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为税收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谦虚谨慎,对一般干部要多责任少顾虑,多关心少言教,多鼓励少批评,使其与自己和全局的工作节奏同步,步子合拍,以更好地推动全局工作。

三、从素质入手,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质量

近年来,国税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但是,人浮于事、机制不全、效率欠佳的问题依然存在,与建设和谐国税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国税干部的工作能力、进取动力、创新活力、团结合力,最终实现国税系统整体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用教育培训来提高素质。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建立一个驱动力强、富于生机、有利于干部成长的科学机制,按照不同目标所需求的干部种类、层次,对不同基础和特长的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鼓励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树立勤奋学习、深钻细研的作风,增强自学充电、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专业写作和工作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应注重学习的效果,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税收经济工作实践中去,切实通过教育培训达到履行新职责、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的目的。

(二)用制度改革来激励进取。作为经济执法部门的国税机关,要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按部就班思想的束缚,建立起一个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干部和竞争上岗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要畅通进入口渠道,建立和实行干部任期制、使用期制、辞退制和聘任制,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各种配套措施,疏通出口,拓宽渠道,实现干部管理上的良性发展。

互联网新时期 篇3

7月31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而此前不久,被喻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刚刚由央行等十部委联合推出。更有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有关P2P行业监管细则草案已经完成,并已处于内部征求意见的进程中,年内有望出台。

“无论是《指导意见》,还是《征求意见》,无疑都对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快了倒逼速度。与央行在2013年出台意见稿的背景不同,这次极有可能不再是简单试探和了解市场反应。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年初,会有大批平台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业务。”地标金融CEO刘侠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下半年,随着两大《意见》的出台,P2P网贷行业或面临巨大震荡,对于中小平台在面临自身运营风险的同时,政策风险或将进一步突出,大量平台倒闭现象将成为新常态。

来自网贷之家的最新统计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观点。2015年7月底正常运营平台2136家,环比上涨5.32%。其中,新上线平台数量为217家,新增问题平台109家。截至2015年7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895家,我国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031家(含问题平台)。从2015年以来各月问题平台数量走势来看,虽然7月份问题平台数量较6月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上半年各月问题平台数量,问题平台发生率仍处于高位,达4.86%。

快乐一:重启P2P托管合作列入银行日程

两大《意见》的出台,让一直想在P2P的“存管”业务方面有所突破的银行吃下了“定心丸”。多家大型P2P平台告诉《投资者报》记者,8月以来已陆续收到来自银行方面的“橄榄枝”,要求开展托管合作。据这些大型P2P平台给《投资者报》提供的名录显示,在这些抛出“橄榄枝”的银行里,既有提前便做好准备的股份制银行,也有国有银行。

“P2P资金存管对一些股份制银行来说一直是块肥肉。随着对P2P行业监管的越来越规范,许多国有银行现在也陆续正视这块‘香饽饽’,开始做一些业务接触。”一位银行人士向《投资者报》透露,过去大多数银行并不愿意为P2P资金存管进行背书,主要是因为P2P平台的资金用途很难进行持续追踪、资金存管的成本太高。但现在随着政府各种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于一些有实力的P2P平台,银行已经愿意进行主动接触。

“在《指导意见》出台后没几天,我的邮箱就收到了好几家银行重启托管合作的邮件。”融金所创始人兼董事长孙明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据其介绍,融金所近日已与平安、民生等银行在洽谈托管合作,并且去年便与平安银行达成过框架协议,但由于当时政策还不明朗,导致最终搁置。这次两大《意见》一出台,双方便迅速重新启动并就细节进行深入讨论。

“事实上,一些新锐的银行早就盯上了P2P资金存管业务,不但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早就搭建好了P2P资金托管系统。其中,民生、平安、广发、中信等银行动作最为迅速。所以两大《意见》一出台,他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向各家大型P2P平台抛出合作意向,进入迅速快跑阶段。”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银行对P2P进行资金存管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资金量,同时还能获取相对稳健的收益。因此在P2P平台进入“有法可依、风险可控”的发展轨道后,与P2P平台相关的一些银行业务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银行眼中的“香饽饽”。

快乐二:平台满标用时缩短、人气飙升

除了银行争相伸出“橄榄枝”,让不少P2P平台感到快乐的还有平台满标用时的继续缩短,这意味着,随着P2P行业的更加规范,更多的投资人及借款人正在加速进入其中。

据网贷之家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参与P2P行业的投资人数达到了179.31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16.16%;借款人数达到了44.13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33.57%,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之前几个月。显然,行业指导性文件两大《意见》的相继落地,对于P2P网贷健康发展带来帮助的同时,也使得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继续大幅度攀升。

此外,从部分平台的满标用时来看,大部分平台7月满标用时较6月出现了下降。尤其投哪网、积木盒子、金信网等平台满标用时出现较大下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分析指出,7月份各平台满标用时出现下降,足以说明网贷平台人气飙升。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近期股市的不稳定,货币基金等产品收益率低下(几乎全线低于4%),股市巨量打新资金无处可去导致不少投资人重返P2P网贷;二是随着上述两大《意见》的出台,投资人对于P2P网贷更加有信心,进一步导致了满标用时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15年下半年以来,P2P网贷规模也增长迅猛。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825.09亿元,环比6月上升了25.10%,是去年同期的3.8倍,网贷成交量大幅增加,使得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7660亿元。

“受股市巨幅震荡影响,货币政策在保持宽松状态的同时,7月初政府大力展开救市行动,重拳清理场外配资业务,使得P2P网贷平台的配资业务纷纷暂停,回归P2P普惠金融的本质业务。由于P2P网贷配资业务规模占P2P网贷总体规模较少,对P2P网贷行业总体规模影响不大,但同期股市的巨幅波动使一部分资金回流至P2P网贷行业,因此,7月网贷成交量呈现大幅上升。”一位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称,特别是被喻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从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若干意见,确定了P2P网贷行业的中介性质、监管方向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得P2P网贷行业正式结束了近8年的“无监管、无规则、无门槛”的“三无”发展局面,对引导P2P网贷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进入2015年下半年后,社会融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加上政策利好消息的推动,P2P网贷行业成交量有望继续增长。2015年1至7月累计成交量达到3831.29亿元,按照今年以来网贷成交量月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15年全年成交量或突破1万亿元。

快乐三:网贷收益率下降趋于良性发展

两大《意见》的出台,也间接促使高居不下的网贷收益率开始往低息发展,这显然比较符合管理层“普惠金融”的精神,有利于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7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仍然延续上半年连续下滑的态势,为13.58%,环比6月下降了59个基点(1基点=0.01%)。这一数据也创下了近期综合收益率的新低。

对上述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从六七月各成交量区间综合收益率分布来看,可以清晰地发现综合收益率随着成交量的下降而上升,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具体而言,对比六七月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利率区间为15%~20%的平台仍然为7月的主流平台,仅仅0.5亿元~1亿元、0. 1亿元~0.5亿元成交量区间的综合收益率在7月略有下降,但与6月底37.00%的占比相比,7月该利率区间的平台数占比为34.96%。而其他平台数占比出现下降的利率区间有40%及以上、30%~40%、20%~30%三个区间段,由此可见,7月15%以上的平台数占比都出现了下降,也使整个行业综合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利率区间在40%及以上的平台数占比7月仅为1.08%。12%以下的平台占比数相比6月上升最多,7月达到了15.68%;6月为13.00%。利率区间12%~15%的平台占比7月为27.42%。

分区域来看,在进入统计的全国28个省市中,7月份,有21个省市的综合收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安徽、江西收益率排名前三,收益率分别为27.48%、18.95%、18.62%。虽然这3个省份收益率排名前三,但是与6月数据作比较后,发现其收益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安徽、内蒙古下降超过200个基点。随着7月全国各省市收益率普遍出现下降(纵观28省市的综合收益率,其中有20个省市的综合收益率出现了下降),收益率超过20%的仅剩下内蒙古,表明行业收益率下降态势愈发明显。

互联网新时期 篇4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领域,企业管理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利用新技术来促进企业转型,构建更加严密的互联网络,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效率。所谓“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对于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为企业发展创造新型生态。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日渐封闭、日渐僵化促使企业管理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改革日渐深入,社会对于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使得不同经济环境含义以及经济环境发展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面对目前经济发展形式,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财务领域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与财务工作的有效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新时期“互联网+”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会计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经济模式以及企业管理方式都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纸质记录形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这样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在各个单位之间进行有效传递。与传统纸质的凭证相比,电子档案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电脑能够有效、快速并且精确生成各项数据,促使会计工作呈现出无纸化发展形式。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实时信息以及动态信息,促使会计信息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以及高效性。

(二)“互联网+”转变了会计工作职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效率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IT化以及自动化发展趋势,促使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减少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大部分记账工作都能够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企业内部业务分析工作中,有利于提升企业实际运作效率。会计职能需要转变传统信息处理提供的工作,呈现出信息分析使用以及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有效控制会计工作,利用“互联网+”为会计提供了有效的预测、控制以及监督等工作,提升会计行业工作质量。

(三)“互联网+”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人员转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呈现出信息化特点,这就为财务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转变。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尽可能满足互联网发展需求。随着时代的日渐发展,财务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新自身财务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出符合“互联网+”发展需求的财务工作人员。

二、财务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领域理论无法满足互联网发展需求。

互联网技术日渐发展促使会计领域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但是实际更新速度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传统的财务会计大多是从会计主体、持续性经营以及货币计量等情况进行假设性运行,互联网技术冲击了传统发展形式,使得会计主体、货币计量等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促进会计理论信息与时俱进。

(二)会计从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呈现出工具化,这就对会计从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诸如,利用平台化管理形式以及云端应用等形式来链接企业前台与企业后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这就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更新优化自身财务知识以及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但是从目前企业经营来看,互联网应用对从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会计从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基础记账能力,还需要具备熟练财务信息操作能力,但是目前财务会计从业工作人员却仍然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三、新时期“互联网+”会计领域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财务会计理论法律建设。

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领域提出的实际要求,有效解决互联网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这就需要完善会计工作准则、会计工作制度。在传统会计主体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会计个体、会计实体的作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公司蓬勃发展,由于网络公司虚拟性相对较强,需要不断更新会计理论,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需要重视网络会计立法工作,结合我国发展国情制定出更加规范、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网络会计法律法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促进网络会计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从会计软件的角度分析来看,需要注重产权维护工作,防止出现盗版以及仿冒问题,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打击盗版以及仿冒问题,促使“互联网+”背景下财务领域工作能够有序、健康、安全地发展。

(二)提升会计从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培训培养工作体系。企业可以开设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课程,普及会计从业工作人员互联网知识以及信息能力,通过有效培训来提升会计从业工作人员现代化信息应用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能力。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为会计从业工作人员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会计从业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时刻要求自身,结合“互联网+”实际需求来更新自身理论知识,有效掌握互联网应用新技术,掌握各项财务相关操作信息软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提升决策的精确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业务不断延伸以及扩展,这就使会计从业工作人员战略眼光以及战略视野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三)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以及不规范的现象,那么,会计信息安全方面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实现监控工作与操作工作有效分析,构建系统内部牵制工作机制,防止相关工作人员出现舞弊的行为,提升信息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网络发展需求来构建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以及程序控制制度,通过内部保障安全措施来提升会计领域安全性,促进企业有效发展。

四、结语

在企业管理以及企业运行过程中,企业会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来不断更新,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互联网+”理念为会计改革提供了发展契机,实际上会计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调整会计改革工作,实现传统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会计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会计领域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丹.新时期网络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新时期校企合作有哪些新模式 篇5

2012-1-5 8:00:01来源:半月谈网

【打 印】

【关 闭】

【Email推荐】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北京吉利大学图书馆,这里正在成为汽车适用性人才“摇篮”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校企合作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点,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主要选择。当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阶段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企业角度看认识不足。目前,多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与学校的合作仅局限于奖助学金的设立、文体活动的资助等,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这种合作,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二是从学校角度看力度不够。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有一部分校企合作是存在纸上协议的。一方面是应付各级的专业评估检查,突击签订纸上协议;另一方面是学校科研经费有限,企业学校之间的科研合作项目受到限制。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目标冲突。首先,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更倾向于利用廉价劳动力,不能真正参与校外的教学;其次,实习学生稳定性较差,企业留住他们会有一定难度,所以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投入与培训会有所保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留不住人才,学生学不到技术。

校企合作育人,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为企业积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学校开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合作院校和项目。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既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新时期下如何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校企携手教学联动,提高学生专业基础与职业素质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步入高速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为了使学校在校内的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学校携手企业实现教学联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

第一,校企共建企业学习班。企业学习班是由学校和企业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联合开办,是学校和企业谋求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的全新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学会做人、做事,增长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便于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社会,同时也进一步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企业学习班学员的选拔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设定,由学生自愿报名、企业面试筛选的方式产生。该班为虚拟班级,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新型人才的先进模式。

第二,校企共搭信息交流桥。信息交流桥指的是学校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走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关心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适度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而企业则在适当时间到学院举办讲座、论坛、宣讲会,内容涉及职业规划、就业理念、科研动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向学校及学生传达最新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使学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兴趣,及时更新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观念,扩大校企双方的合作范围与影响力度。

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和极端。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招工难现象此消彼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毕业生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轨现象。

第一,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为企业、学校搭建起过度的桥梁,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校企合作成为帮助学生就业的又一有利资源。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增加社会经验,提升适应能力;由于能够从中得到稳定的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心这种合作模式。

第二,举办专业技能大赛。专业技能大赛是校企双方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大型专业技能比赛。这种大赛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宗旨,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大型、正规的比赛挖掘科技新人,培养人才之星。据了解,这种专业技能大赛在国内高校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值得校企双方认真探讨,大力发展。此外,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定期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校企良性互动,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与学生共赢

第一,设立企业奖、助学金。目前在全国各大高校设立的企业奖、助学金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优异和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不可否认,这种模式是对优秀学生的认可和奖励,是对贫困学生的援助和关心,能够帮助学生减轻生活负担,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但是,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存在辐射面狭窄、资助对象单一等缺点。为此,校企双方可以进一步沟通交流,尝试一种新型的企业资助方式。即在原有资助对象的基础上,对优秀学生干部、科研技能突出、对学校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激励他们更好的为学生、学校和社会服务。这种新型资助模式传递出企业崇高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公共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形成了校企双向依赖、互动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赞助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落差,校企文化的相互交融是启动学生大脑机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方式。

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引导学生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中企业赞助并冠名的文体活动如辩论赛、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以“产、学、研”结合关系为纽带,促进企业文化悄然渗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文:殷子惠 赵明月 山东农业大学)

新时期 新巩固 篇6

一、改变布置巩固练习的方式

以前的作业不管是多是少,总是教师布置,学生只能无条件的完成。因此,导致少数学生不做或做了可质量太差,让教师在批改时无从下手。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试着放权,让学生代替教师布置作业,优生给优生布置,中等生给中等生布置,差生给差生布置,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自我巩固,这样,学生也乐于接受,乐于完成。

二、改变巩固练习的模式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不再像以前一样所有的作业都是“必作”,完全可以改变一种模式,把作业分成“必作”与“选作”。基础部分为“必作”,其余知识点上升了一个层次的为“选作”,这样,既合乎学生的實际,又巩固了差生,培养了优生,两全其美。

三、改变巩固练习的评价方式

以前,作业总是交给老师,一字一句都由老师批改。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在班上每个小组里挑选一个成绩优异、做事负责的学生作为本组的“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对学生的基础部分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只做简单小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教师减轻了教学的负担。

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只能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努力奋进!

互联网新时期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契合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带来了信息化技术的改革, 当下, 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 其传递信息的快捷性、囊括内容的广泛性, 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 已经逐渐为各行业所青睐。很多单位开始网上办公, 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很多信息的公会开化, 让更多的人离不开网络。可以说, 当今的社会, 无处不网, 如果说你还不懂运用网络, 不知道网络, 那你注定会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遗弃者。目前, 我国很多的高校, 也已经开始了网络教学, 既能够节约资源, 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网络教学的运用, 必定会为人们带来新的挑战。

一、高校思政工作与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高校学生也成为了互联网的忠实粉丝, 因此, 高校的教育, 依赖于互联网进行已经成为必然, 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互联网的应用, 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 对于目前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状况, 学校更应该抓住契机, 进行网络化教学的开展。传统的思政教育, 沿用课堂的教学方式和说教式的思想教育, 动用大量的教师资源, 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因此学校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 合理地应用网络, 服务于思政教育。为了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 高校首先要进行校园网络化的基础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便利, 保证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并从中寻求发展之路, 以求在传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二、互联网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和难题

网络化教学运用, 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应用普及的难题:

主要是由于学生生源差异引起的, 高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方, 由于地域差异, 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参差不齐, 为网络教学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网络课程受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

由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较容易进行, 但是很多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 因此, 网络教学的规范化和课程的统一化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3、网络化的思政教育受技术限制:

很多学校在开设网路课程初期, 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因此, 网络基础的建设和网络课程的技术管理, 成为了高校的一大难题。

三、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的有效契合

1、对学生进行网络普及教育

为了能够将网络教学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 服务于教学,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普及, 消除学生生源地网络教育差异, 以及学生在计算机以及网络操作上的一些难题, 为思政教育工作网络化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设置网络课程, 或者是专门进行培训的方式, 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 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 学会使用网络接受思政教育, 与教师及同学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

2、建立规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渠道

规范化的信息交流渠道, 是网络教育的最大阵地, 在这个网络阵地, 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 不受时间限制, 没有面对面的尴尬。学生以往对于网络是运用, 一般是进行交流, 游戏, 在论坛发帖灌水等, 高校在思政教育中, 课充分利用网络论坛这一资源, 建立专属论坛, 达到信息的即时交流、有效沟通, 通过论坛, 可以由教师发布思政教育内容, 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 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及学习动态。其具体作用如下:

(1) 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专业规范化的信息交流渠道, 帮助学生即时了解各方面的思想政治信息, 以及当今的时事动态。

(2) 信息快速传达的作用:在以往的工作中, 教师一般会通过电话、通知下达或者信息等方式通知学生一些消息, 但是有规范化的网络交流平台, 教师就可以发布通知或者消息, 只要学生登录便可以看到, 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转达,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

(3) 师生互相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思政教育被学生们调侃为“上政治课”。很多教师都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理论, 进行思想的教育, 但是大多数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说教。而网络的思政教育, 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同时因为网络是以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进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 网络教学更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更为学生们接受。

3、提高网络技术, 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网络技术及完善的管理系统, 是网络教学进行的软件实施, 也是网络教学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为了提高学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学校必须要在技术上不断完善, 便于教师即使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思想动态等。同时, 对于学生的各类信息, 教师要有完善的系统进行分类的管理, 避免传统纸质档管理的繁琐, 信息化系统要方便教师了解学生信息, 方便教师调阅和对学生材料进行分析, 才更加有利于的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充分发挥电子方式保存材料的优点, 容量大, 查阅起来快速方便, 解决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管理难题。在技术方面, 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 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合理的运用, 结合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以, 更好地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服务, 达到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有效契合, 同时也满足了各高校由原始办公模式向自动化的办公模式方向的发展的需求。

四、展望

网络教学的开展, 必然有其弊端,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优势所在, 并将其优势发挥到极致。高校的教育应该尽量避免网络发展的一些弊端, 从技术上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上去完善和发展网络的优势, 将网络与思政教育工作平台进行有效结合,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才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最终目的。因此, 开发网络教育模式, 需要高校作出更多的努力, 在未来的网络教育改革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才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万媛媛, 龙刚.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1) .

[2]宋元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 2002 (11) .

[3]李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 2002 (9) .

互联网新时期 篇8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激光扫描仪、射频识别 (RFID) 等信息传感设备的支持下, 面向应用对象采集生物、化学、声、电学等信息, 构建容纳各方信息的物联网络体系, 实现随时随地完成采集、连接、运输及监控物体的目标。计算机物联网在行业领域中的应用, 可以推动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实时连接, 实现物业的高效、便捷管控。

物联网技术从根本上来说, 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上构建形成的网络, 系统则由信息采集系统、PML、ONS、应用管理系统等构成, 主要具备以下特点:运用感知技术, 通过各网络末端的传感设备获取物联网各端信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途径, 将物联网络上的物体散步到互联网, 由互联网发送指令进行控制;随时随地传播物体信息, 并能够完成物体时效化、智能化管理。

2 计算机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物联网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离不开其核心技术的有力支撑, 尤其是在物流产业广泛应用的RFID、传感网等技术。

2.1 M2M技术

M2M技术主要通过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的联系及信息传输, 与物体管理人员协同进行机械管理及智能化控制, 将人工与机械技术巧妙结合。M2M技术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优质数据传输途径, 推动了物联网系统、各节点设备及物联网管理人员三方合作的实现。M2M技术为主的产品有三大核心: (1) 行业应用中心:主要是向各终端传输数据的中心, 并对各终端数据实施监控; (2) 传输通道: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的终端信息传输, 是不同于行业重要数据的主干通道; (3) 无线终端:除了无线通讯设备及计算机之外的特指行业应用终端。

2.2 传感网技术

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等集合统称为传感技术。传感器是为实现数据检测设计的装置, 能够深入物联网中汲取大量有用信息, 并能够将信息过滤依据一定规律形成特定信号, 并形成符合规定的信息输出, 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信息测量、信息传输、信息交互等要求。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新代表, 传感网技术具有便捷化、低成本、轻型化、低耗能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为构建产业物联网自动化网络提供充足保障。

2.3 射频识别 (RFID) 技术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术通过读写物体电子标签, 对电子标签进行激活认证, 通过读写器的直接扫描传递标签中关于物体的具体信息, 最终顺利完成信息采集环节。通常情况下, RFID系统主要构件有信息处理系统、读写器、RFID电子标签等, 而且不同标签所标志的识别码各不相同。

2.4 网络通信技术

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基本上包括广域网络及近距离通信网络, 主要通过卫星、3G等通信技术进行远程信息交互及传送。目前, 以IEEE802.15.4为主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是备受物流产业、工业产业等青睐的新技术。

3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物流产业, 而RFID技术则是最常见的物联网感知技术, 尤其是RFID标签及智能手持RF终端产品。在物流行业中, 采用RFID技术能够轻松完成货物追踪、运输信息收集、智能化库存分类及高效管理。此外, GPS/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体现在对物品运输车辆展开全方位追踪及监控上。将RFID与GPS两大技术结合, 如车载视频与GPS技术结合等, 能够保证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今后, 传感器感知技术则会朝向危险品、冷链物流方向发展, 而蓝牙、扫描、激光等感知技术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

3.2 感知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具有明显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以物品为支点形成企业与企业、运输渠道与渠道之间的局域网。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物品点对点的管理模式, 实现了物品管理与系统运作的一致性。物联网技术中常用的网络与通信技术为局域网技术, 此外, 还包括3G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有线通信融合技术、多形式网络技术等。借助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系统, 利用互联网与企业局域网的衔接点, 它推动了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的大幅提升。

3.3 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

作为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业被我国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 物流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在大量新技术的支撑下, 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大大加速了物流业的发展, 并让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 一些企业的物流系统实现了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 并让物流与生产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一些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也实现了全智能化、自动化物流作业。

4 结语

物联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给电信运营商、零售商、物流企业、制造商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也让各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运营模式进行了一次大变革并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 当前,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与控制还不够普遍, 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信息共享与网络融合优化等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也不够普及。因此, 希望在新的发展机遇下, 物联技术的应用能够越来越普遍。

摘要:计算机物联网是融合激光扫描、红外感应、射频识别及全球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传感技术。将物联网技术贯穿物品识别、定位、追踪及监管环节, 可以实现物品运输、管理、追踪等方面的数据交换及传输。本文从简单介绍物联网出发, 提出计算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目前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超.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优化探析[J].中国市场, 2011 (10) .

互联网新时期 篇9

◆新时期到来

当今时代, 信息科技已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其中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 将成为新形势下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发展的最大机遇。

未来几十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 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

◆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发展新特点

1) 云服务模式:云计算进一步成为主流模式, 它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动态地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应用等资源, 具有可动态伸缩、使用成本低、可管理性好、节约能耗、安全便捷等优点。

2) 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智能化: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 包括能够处理自然语言、富媒体数据中自动高效地提取所需知识。知识工程进一步成熟。

3) 融合化:跨界融合、相互渗透, 软件与硬件、软件与网络、产品与业务、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化趋势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曾经被视为小众的云计算、大数据, 正式成为市场的主流, 传统的重量级厂商纷纷投靠唯恐落后;曾经处庙堂之高的云计算和大数据, 已然走下神坛, 新技术和新概念如雨后春笋, 已经来到身边, 深刻地影响着国内广大的公司和开发人员。行云流水间吉光片羽, 除了不胜唏嘘之外, 更令人深思和激动。

★信息化与大数据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向多样化发展, 如图1所示, 新时代的信息化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新的计算模式进一步趋向融合, 创新的4“O”模式渐渐被社会接受, 即SO社交、LO位置服务、MO移动、CO商业的融合模式。

◆移动互联网仍将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移动互联网仍将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资金、技术、人才聚集的高地, 成为发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各国都在加紧布局、大力推动。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研究报告, 评出了有望改变未来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项颠覆性技术, 移动互联网位居首位。可以预见, 移动互联网将全面超越固定互联网, 引领互联网发展新潮流, 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更大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2012年6月, 我国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已达到72.2%, 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截至2014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 其中, 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8.5%。可以预计, 这个比例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 我国已经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发展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移动互联网创造引领全新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融入了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商务、娱乐等各类互联网服务, 正在创造着全新的商业销售和消费模式。截至今年6月底, 手机网游网民数达到1.61亿, 较2012年增长了15.7%, 手游成为网民重要的娱乐方式, 正在爆发式增长。电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大亮点, 随着4G到来, 移动互联网正在向生产生活领域深度渗透, 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移动互联网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移动和社交的深度融合, 特别是社交网络的普及运用, (All To All) 的信息传播模式, 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交往方式, 塑造了新型人际关系, 微信短短两年注册用户就超过4亿, 活跃用户已超过2亿。人们通过微博特别是微信交流情感、表达意愿、进行交往,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 互联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的知识营养和心灵鸡汤, 这对于加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 对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社会的正能量都具有积极意义。

物联网促进了大数据采集, 并将成为用于数据采集、监控、决策制定及流程优化的廉价传感器网络。其主要技术包括:先进低价的传感器、无线及近场通讯设备 (如RFID) 、先进显示技术、自然人机接口、先进廉价的电池;关键应用包括:大数据采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智能水表、智能电表) 、流程优化 (尤其在制造业与物流业) 、远程医疗服务、传感器增强型商业模式。

物联网的目的在于应用, 其主要任务是使物体变得更加智能化, 并借助无线网络, 实现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对话。日常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变得“有感觉、有思想”。

物联网已经显示出其虽源于互联网、但其内涵高于广于互联网, 具体表现在“延伸和扩展”及“感知及控制”两方面。感知及控制:从原来的人-人链接扩展为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 进而可实现了对物甚至是人的感知及控制。延伸和扩展:在互联网基础上, 采用非IT技术延伸和扩展了网络, 用户端从原来的PC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家居系统融合了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它可以将家居中的所有物品连接起来, 实现家居网络中所有物体均可被寻址、所有物体均具有通信能力、所有物体均可被操作、部分物体具有传感与信息上传共享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智能家居新概念, 将其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统筹管理, 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智能家居不仅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 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 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

智能家居是人类居住环境的新概念,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智能家居建设的目标是打造舒适丰富、身心健康、个性化的生活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建立安全有效的防御体系:如防火、防盗抢等。

2) 提供方便灵活的生活方式:如单一监控、远程监控、医疗等。

3) 保证高效可靠的工作模式:如资料收集、分析、决策、保存, 信息交流等。

★创新离不开大数据支撑

创新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最大动力。制度创新带来信息化发展环境变化, 产业业态从全产业链经营, 向“基础业务平台-增值业务应用”分离业态转型;技术基础由集中计算, 向“云-端”分离转型。

◆大数据最有价值的是开辟了崭新的业务模式

大数据最大的价值是开辟了崭新的业务模式, 就是数据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要掌握这样一种新的工具, 就要以大数据为基础看待处理和运用数据的方式, 这跟过去小数据的集合迥然不同。第一, 大数据强调全数据的观念, 而非小数据的随机抽样。小数据, 只要记住关键信息就行, 大数据需要采集全部信息。第二, 小数据强调精准, 大数据强调大势的把握和概率。第三, 小数据关注因和果, 大数据则关注关联。

物联网、传感器、机器人、三维打印、可穿戴设备, 所有这些新兴热门技术的背后, 都有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时代对生产关系的构建, 不亚于人们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迁徙。

◆云计算改变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云计算已经从纸上蓝图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产业, 革命性的将大数据、大宽带、大平台、大服务捆绑在一起, 孕育着广阔的产业变革, 深刻改变着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1) 产业发展领域:云计算加速了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大规模部署云计算在推动战略性变革, 实现更精准的决策和更深入的协作方面获得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借助互联网、云计算技术, 实现多业态融合, 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方向, 极大的促进创新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

2) 公共服务领域:云计算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云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社区管理、全民健康、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领域的逐渐应用, 社会管理效率、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幸福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 个人生活领域:云办公、云笔记、云视频、云记帐等被广泛应用, 可穿戴设备随时关注着我们的健康, 让我们生活的更加便捷。

◆面对新技术, 信息化面临新转变

1) 移动性:从关注技术、设备、连通, 转向关注用户、业务、体验;

2) 云计算:从关注单点, 转向关注整网协同;

3) 大数据:从IP尽力而为, 转向IP实时感知质量;

4) 社交网络:从设备静态手工配置, 转向设备动态自动部署;

5) 物联网:网络从硬件定义, 转向软件定义。

◆大数据是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大数据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在商业嗅觉敏锐的互联网和商业金融领域, 已有很多应用大数据提升企业核心价值、捕捉商业良机的案例。

例如, 电子商务领域, 借助淘宝平台的大数据积累, 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掌握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爱好, 为商家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增加值的深度服务。同时, 通过大数据分析, 阿里巴巴能够更容易、更准确、更量化的评价商家个人和组织的信用指数, 大大提升融资效率, 有效降低小微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大量案例表明, 很多小规模企业, 尤其是初创企业, 通过大数据手段, 能够“小而精”、“快而准”地针对一个行业的实际需求, 创造出改变世界的革新性产品。随着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力。

◆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

当前我们正处于智慧城市和促进信息消费时代的黄金时点, 也处在大数据的新时代, 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中, 内生动力强大。机遇很多

从微观角度, 帮助城市政府把握信息时代机遇, 在提出适合本地特点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推动市场, 提升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 探索建立以智慧空间为主题的产业联盟, 通过联盟和实质化推进。有助于破解企业在新时期创新发展难题, 融入国家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发展大潮。

★结束语

互联网新时期 篇10

1 WBM技术介绍

WBM融合了WEB功能与网管技术, 从而为网管人员提供了比传统工具更强有力的能力。WBM可以允许网络管理人员使用任何一种WEB浏览器, 在网络任何节点上方便迅速地配置、控制以及存取网络和它的各个部分。新时期, 研究发现基于WBM (基于WEB网管系统管理模式) 三层体系结构与网管系统体系结构, 以及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其进行改进, 增强系统对网络拓扑自动发现能力, 是今后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2 基于WBM技术的网管系统设计目标与体系结构

本网管系统提供基于WEB的整套网管解决方案。它针对分布式IP网络进行有效资源管理, 使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通过WEB浏览器对网络和设备, 以及相关系统和服务实施应变式管理和控制, 从而保证网络上的资源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并保持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在本系统设计阶段, 就定下以开发基于园区网、Web模式的具有自主版权的中文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为目标, 采用先进的WBM技术和高效的算法, 力求在性能上可以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三层结构的特点, 完成管理任务的软件作为中间层以后台进程方式实现, 实施网络设备的轮询和故障信息的收集;管理中间件中继转发管理信息并进行SNMP和HTTP之间的协议转换三层结构无需对设备作任何改变。管理中间件驻留在网络设备和浏览器之间, 用户仅需通过管理中间层的主页存取被管设备;在系统设计的时候, 以国外同类的先进产品作为参照物, 同时考虑到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进行设计。我们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 融合了先进的WBM技术, 使系统能够提供给管理员灵活简便的管理途径。

3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设计

为了实施对网络的管理, 网管系统必须有一个直观的、友好的用户界面来帮助管理员。其中最基本的一个帮助就是把网络设备的拓扑关系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即拓扑发现。目前广泛采用的拓扑发现算法是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算法。基于SNMP的拓扑算法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有效, 拓扑速度也非常快。但它存在一个缺陷是, 在一个特定域中, 所有子网信息都依赖于设备具有SNMP的特性, 如果系统不支持SNMP, 则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还有对网络管理的不重视, 或者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原因, 人们往往把网络设备的SNMP功能关闭, 这样就难于取得设备的MIB值, 就出现了拓扑的不完整性, 严重影响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针对这一的问题, 下面讨论本系统对上述算法的改进基于ICMP协议的拓扑发现。路由建立的功能就是利用IP头中的TTL域。开始时信源设置IP头的TTL值为0, 发送报文给信宿, 第一个网关收到此报文后, 发现TTL值为0, 它丢弃此报文, 并发送一个类型为超时的ICMP报文给信源。信源接收到此报文后对它进行解析, 这样就得到了路由中的第一个网关地址。然后信源发送TTL值为1的报文给信宿, 第一个网关把它的TTL值减为0后转发给第二个网关, 第二个网关发现报文TTL值为0, 丢弃此报文并向信源发送超时ICMP报文。这样就得到了路由中和第二个网关地址。如此循环下去, 直到报文正确到达信宿, 这样就得到了通往信宿的路由。PING的主要操作是发送报文, 并简单地等待回答。PING之所以如此命名, 是因为它是一个简单的回显协议, 使用ICMP响应请求与响应应答报文。PING主要由系统程序员用于诊断和调试实现PING的过程主要是:首先向目的机器发送一个响应请求的ICMP报文, 然后等待目的机器的应答, 直到超时。如收到应答报文, 则报告目的机器运行正常, 程序退出。

4 网络拓扑的发现算法具体步骤

一般情况下, 对于给定的IP区间, 利用PING依次检测每个IP地址, 将检测到的IP地址记录到IP地址表中。对第一步中查到的每个IP地址进行traceroute操作, 记录到这些IP地址的路由。并把每条路由中的网关地址也加到IP表中。对IP地址表中的每个IP地址, 通过发送掩码请求报文与接收掩码应答报文, 找到这些IP地址的子网掩码。根据子网掩码, 确定对应每个IP地址的子网地址, 并确定各个子网的网络类型。把查到的各个子网加入地址表中。试图得到与IP地址表中每个IP地址对应的域名 (Domain Name) , 如具有相同域名, 则说明同一个网络设备具有多个IP地址, 即具有多个网络接口。根据第二步中的路由与第四步中得到的子网, 产生连接情况表。

5 结语

互联网新时期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新观点;幼儿园教育

一、在游戏中渗透教学知识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这里的“尊重”,指既要尊重教育对象作为独立的自然人、社会人的各种属性,又要从教育的视角,充分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幼儿的需要和想法。在幼儿诸多需要和想法中,“游戏”是他们最需要和最渴望的,因为爱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但在成人的眼中,幼儿教育要重在传授知识,而游戏则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幼儿或多或少地被剥夺了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越来越发现游戏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多地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去。

为了全面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学手段,一个隐含教育价值的游戏环境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而且这种方式是幼儿容易且乐于接受的形式。例如:跳方格游戏中,教师可以在方格中贴上要求幼儿认识的水果图片、蔬菜图片和各种车的图片等,这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当遇到不认识的物品时,他们会积极向同伴、教师等寻求答案,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二)有意渗透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是指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要事先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即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应该或者将会从中获得哪些提升,有利于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目标知识点,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但是在进行教学知识渗透时教师要注意渗透的方式,不可打断幼儿,刻意穿插教学知识,这样会让幼儿丧失游戏的兴趣。

(三)随机教育

游戏是一种可控性低的活动,幼儿游戏过程中,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但同时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这时教师就要巧妙地抓住这些宝贵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的随机教育比刻意说教的教育效果更好,幼儿接受和掌握的程度更高。例如:区域游戏中,幼儿总是因为争抢玩具发生冲突,这样严重影响了区域游戏的正常进行,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一起出谋划策,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这样不仅避免了争抢玩具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而且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因此在新时期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尤其是针对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直观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3—6岁幼儿来说,一个精美的导入更是一节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而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媒介。

(二)中间环节,攻破重难点知识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些教学目标中必然有一定的重难点知识,因此为了攻破这些重难点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采取提问,重复讲解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但是有的知识点相对幼儿来说比较困难,有的知识点教师难以准确表达出准确的含义,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幼儿攻破重难点知识。

(三)结尾环节,总结并拓展知识

从古至今,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我们都强调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教学亦是如此。一节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有巧妙的收尾环节,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结尾环节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幼儿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除此之外,精美的结尾也能维持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媒介帮助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新观念的指引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第一时间地解读新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学前教育才会如清泉一般永远清澈,才会如楼房地基一样稳固,才会为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会为国家输送大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小玲.论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观念[J].新课程(小学),2013.11.

[2]刘玲玲.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观念[J].中外企业家,2013.08.

经济转型时期物联网技术教学革新 篇12

物联网作为一个在2011年才开始招生的新专业,又是应国家“感知中国”的创新需求产生的,教育教学都具有新代性的特点。2013年开始一批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物联网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具有面向应用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与普通高校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都需要做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优化革新。

1 培养目标的革新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系统,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间接推进经济增长。物联网技术是国家大力提偿扶持的创新型新技术,因此它的培养目标应该不同与以往的传统专业。在传统行业中,培养目标相对当一,但是物联网专业则应该是分层互通的,它培养的人才可分为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三种。应用型的人才面向安装测试与应用,要求学生技术熟练,动手能力强。技能型人才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二次开发,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以后,能够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研发。创新人才对学生的要求最高,要求学生在当前的需求下,着手研发新标准,新技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应用型和技能型两类人才占多数,但是亦可以把创新型才纳入培养目标,把学生按照这三个层次组成团队,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 课程设置的革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校企合作和项目化教学已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教学团队和课程群的建设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是这些对物联网技术专业的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物联网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相当的多,不仅仅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还需要学习电路和通信信息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它是一个横跨计算机和信息通讯两个专业的新专业,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但是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最后一年还需要有七个月的实习。课程的设置就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有所选择,并做出整合革新。

课程的整合是指把同一类型具有关联的课程合并精练,物联网课程的整合可分为下位机和上位机两个部分。在下位机部分,把电路基础和单片机整合在一起放在第二学期,无线组网技术和网关设计整合在一起在第三学期学习。第四学期做在整合后的实验项目。整合后的课程与项目能够更好的适应高职教学的需求。

3 教学方式的革新

物联网的教学方式与传统专业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注重实践,特别是在高职阶段,也就是说在教室里听教师讲理论是无法掌握技能的,教学方式的革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实验实训条件,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创新。物联网的相关实验都是模块化的,从基本配件的安装、调试、写出相关的应用程序到完成测试,都需要学生去研究掌握。教学方式的革新应从学生入手,鼓励学生实践为先,热爱新技术,关心最新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从实验入手,在做出了相关的实验现象后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们到芯片发布网站申请最新的安装配件,到互联网上购买学习实验套板,组建物联网体验室。有些学生甚至自己组装了3D打印机和骨传导耳机,自己动手制作物联网沙盘,这些沙盘在教师的设计下,由学生动手组装。这些新式的教学方法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更一步的深造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经济转型使得部分区域产业结构在加整调整、优化和升级,现代工业、新型服务业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各产业在生产规模上比例关系的协调与产业间关联程度提高,使得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及产业间关联的高度化。这对于物联网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物联网出现促使了传统产业的加速升级,便利化和智能化是当今中国科技的一个发展方向。加速物联网技术专业教学的革新,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联网人才是每一个物联网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本文从当前经济转型期的现状入手,介绍了当前物联网技术专业设置的背景和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由于其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面向应用的特殊性,需要做出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教学革新,这体现在培养目标需要分层设置、课程的设置需要精减整合、教学方式需从学生入手注重实践。

关键词:培养目标,物联网技术,精炼整合,教学方式,创新型,技能型

参考文献

[1]朱德全,徐小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J].教育研究,2014(7).

[2]刘松莉.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中国商贸,2009(5).

[3]朱德全.职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12(9):24.

上一篇:工作液循环下一篇:基础处理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