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

2024-09-24

教育新理念(精选12篇)

教育新理念 篇1

内容简介:《教育新理念》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指出了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细致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特别是抛出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能力的当今教育的内涵。 该书还阐述了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与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推荐理由: 大多的教育理论书是枯燥而乏味的, 充满了学究气的教化味道。《教育新理念 》以一种活 泼的方式 ,把艰深的 教育理念简 单化、趣味 化。通过一个个 生动而引人深思的案例,让读者在深深的触动中领悟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精髓。该书对于如何践行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能力,亦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帮手。其实,真正的教育理论书籍就应该这样接地气,如师长般将教育理论娓娓道来。

教育新理念 篇2

2012年8月8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之骨干教师培训。此次学习,我聆听了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的《我的20个教学主张》、周业虹老师的《新课程中的说课技巧》、文喆教授的《课堂教学本质与好课分析》、万福教授的《发展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有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晨元老师的《有效教学的特征》等10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使我在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上、理论理解、业务水平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下面谈谈我在这几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观念更新和提升比知识更新和提升更重要

我曾经苦于对差生的学习兴趣难于培养,学习成绩难以提升,为了差生的改变我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但效果还是微乎其微。反复强调过的解题方法,遇到同类问题,他们还是无从下手,复习过若干遍的知识他们还是不能掌握。教学走进了死胡同,我原地徘徊,迷惘、焦虑,恨自己教法平庸,恨学生愚蠢,心中一直在呼唤谁能救我走出困境。在我翘首苦盼之中,有幸参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教师研修班学习,亲耳聆听先知们的教诲,培训中心韩主任的一句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如沐浴春风,让我幡然领悟,对差生那么多的无奈和气愤,是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特殊个性,一味的追求教学成绩,片面的理解智力,忽略了智力的多元化。是自己没有“读懂学生”,“以人为本”,就是“以心为本”。正如另一位先知的一句箴言“我们不能把全班50多个学生教成一个学生”。让孩

子做最好的自己,更需要的是我们要有发现孩子特质,了解孩子个性的眼光。怎样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让孩子扬长避短,除了让孩子愉快地接纳自己,还要引导孩子认清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因自己的不足而自卑。只有孩子认识了自我,他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改造。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是我们去打造完美宝宝,不是由我们把孩子当成白纸画上最美的图案,而是在画稿上自己修改、着色。让他们自己去书写最美丽的人生。

韩主任说:精神和灵魂只要有一样在路上就能走向幸福的彼岸。我们应该唾去把角逐高分当作学习的全部的观点,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以分数论英雄,关注孩子全面发展,运用冰川理论,去挖掘孩子潜在的美质,引导他们积极上进,不断进步。

二、智慧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万福老师在《发展有效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谈数学的价值取向时说:算的准算得快,掌握得牢,能应对信息时代的计算机吗?钱守旺老师在《我的教学20个主张》中第一个“观念更新 理念内化”中说“初级老师教知识,中级老师教方法,高级老师教智慧”。都在呼唤智慧的教育。记得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智慧的核心就是创新、发现。传统教育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病。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启迪智慧放在首位,交给关乎孩子们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的智慧。

三、问题引领比知识引领更重要

钱守义老师说:“有了问题,才能把冰冷的教学,变成火热的思考”。万福老师说:知识问题化。从专家的话中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备课上课中,总是把让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放在首位,以精讲多练为主要教学手段,由此,往往教师津津有味,学生却一脸茫然。新课改之后,为让学生动起来,采用了合作学习,注重了动手操作,学生动手动口,可是由于缺乏问题的引领,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然而,热闹的背后,却是思维的默然。文喆老师说:看课堂状态,看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活动,不是看手动,重在看思维的活动程度。由此可见,“问题”才是课堂的灵魂。

“问题引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作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一个生动的问题设置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出学生的潜能。问题是思考的结果,也是深入思考的开始。“问题引领”关键在于“问题”不能是教师的专利。教师既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导”,也要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高效地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学生对知识吸收、储存、再现的过程。而以问题引领为主要特点的高效课堂则体现了学生探究、研讨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创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地教。决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而应根据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障碍,重新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更有针对性、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要有层次地教。从学生对“问题引领”学案的完成情况,就可以大概了解出学生学习前置时的个体的差异。对于大家都难于理解的重点问题要多启发,多点拨最后总结。而一些少数人不能理解的问题,就让这少数人站起来讲,其他学生帮忙纠正,点拨。个别不懂的问题可以课后个别辅导,上课少讲。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当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是对课堂内容一无所知,完全陌生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基础。要注意创设认知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要凸显学生,矮化师高,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本互动。从课前预习回到课堂中再认识,再发现,走向深入,达到学习的更高层次。这样才会发挥课堂的高效。“问题引领”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双性化教育:美国家庭教育新理念 篇3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一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的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的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可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女口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如何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篇4

新课程改革, 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的主流, 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但在新旧交替的转型期, 也使一些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 不知所措。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 如何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本人提出一些建议。

1. 加深对语文课堂新理念的渗透。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 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经验中感悟出来的, 是教师教学后进行反思的新体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新理念要求,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教师讲授虽然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但主张教师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 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 时刻注意教什么, 怎样教, 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目的, 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 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 发展智能, 培养能力。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时, 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 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 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实际上经常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 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 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 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

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 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是教学检测的导向, 实施新课改必须发挥评价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潜能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并悉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感受创新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 使学生信心十足。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若没有评价这一重要的操作步骤参与其中, 就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就不能完成整个教学的“周期”。教学评价可以说既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 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发挥了预测、监控功能, 又起到了反馈、管理的作用。

课堂评价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 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2.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当代社会,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 面临信息社会的严重挑战, 必然作出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育中, 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 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在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建构中, 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不能说计算机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重要的是各种学习资源 (包括教师) 的综合运用, 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的独特作用, 从而形成各种学习资源集成的、优化的学习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 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 编辑出语文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到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相互之间提问题和反馈意见, 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载体, 激发学生对学习浓厚兴趣, 有效地改变教育的单调模式, 使其将乐于学习落实到实处。

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篇5

具体归纳如下(3类75条):

一、教育思想类

1、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是全球竞争化的世纪,却忘了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学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会做人。

2、教育是人的教育。一个不明白世界是人的世界的人,不配当教师;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的人,更不配当教师。

3、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5、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 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6、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7、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8、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不管你多角多棱,都被熔化,铸成一种模型;我们的教师成了“园丁”,为了整齐划一,不管你多绿、多嫩,都叫你在“咔嚓”中、铁剪下平静丧生。“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

9、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10、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教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11、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12、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3、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 才值得炫耀。

14、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5、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6、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

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7、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8、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9、“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二、教育教学类

20、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21、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 育的希望。

22、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23、“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4、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5、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 心里话。

26、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7、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IQ(智商)占15%,EQ(情商)占85%。我们说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IQ与EQ比例多少的问题,而是IQ与EQ的先后问题。EQ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8、学贵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恰恰相反,信书本,信老师,信“标准答案”,连错误的都信了,惟独不信自己。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喊出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的学生却少 有这种气量。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本质。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塑造民族的脊梁。

29、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教法的学生,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差生就是这样被筛出来的。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才。30、怎样快速转化“差生”?把“差”改为“优”,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高效的方法。把学生当天才教,你会教出天才;把学生当庸才教,你会教出庸才。

31、在有的教师那里,他的职责似乎就是挑毛病,找岔。他就在对学生刁难、折腾中生活,还把这种刁难、折腾视为恪尽职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以致在忙忙碌碌中错中错,麻木不仁。

32、一个人必须感觉成功,才能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33、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34、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35、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3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37、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38、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 才是真爱。

39、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40、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41、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42、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 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43、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44、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45、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46、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47、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48、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

49、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50、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51、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52、教师应当具有的人才观是: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53、教师应当具有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54、教师应当具有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各有个 性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

55、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坚信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

56、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

57、工作的计划性使你一天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会使你一生有所作为。

58、你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首先你自己就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工作。

5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远离,被惰性所消磨。

三、评价类

60、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61、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才能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地发挥。62、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63、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 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

64、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吧!我坚信:忧郁、自卑将不复存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一片晴空。

6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66、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他们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67、健全的人格是二十一世纪的护照,充分发展的个性是民族的宝贵财富。68、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

69、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

70、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 己。

7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教育新理念 篇6

[关键词] 兴趣课堂互动课堂 拓展课堂 领悟课堂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创设“兴趣课堂、互动课堂、拓展课堂、领悟课堂”四个课堂,以实际行动贯彻小学语文教育新理念。

一、创设“兴趣课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学课文,多重复几次,激发他们的盎然兴趣。又如,在讲授《鲸》这一课时,先给学生们讲了—个小故事以此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学习语言的大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图片或资料的展示和演示、旁征博引、巧设悬念,等等,要努力变换讲课艺术,活跃课堂氛围。如在教学《做操》这篇课文时,可以用一张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面向太阳: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也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发生了争吵,虾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开端,给学生们设置了一个悬念,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创设“互动课堂”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配合,心情舒畅,调动起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给学生创设一个“互动”的课堂,通过交流,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负担,使他们愿意接受、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从而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这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教师除了要利用好课堂的交流机会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创造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写字条、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说话,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教师要经常、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全方位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知识结构和日常生活,为因材施教和分类施教奠定基础、提供依据。多一些肯定性的笑靥,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产生一种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创设“拓展课堂”

一是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课堂是学生们求知、展示和体验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足够大的平台。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会接触到两组形似字,难以辨别,即“鸟和乌”,“喝和渴”。如果教师不讲授,先让学生首先考虑,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乌”比“鸟”之所以少一点,是因为乌鸦是黑的,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喝水”时要用口喝,所以必须把嘴张大,是个口宇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你看,学生的创造力多丰富啊!二是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如,在教学《墨梅》一课时,可以引领学生多阅读和背诵如《竹石》、《马》、《青松》等有关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得到更多的积累和沉淀。还可以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精妙的书籍推荐给他们看,使他们多读、多思、多悟!三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孩子们会更自信、更主动地去学习。大街、电视、车厢,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识字的场所。

四、创设“领悟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领悟”。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领悟的空间和载体,一是引导学生用别人的情感记录影响自己的情感构思。如,讲授《桂林山水》时,要突出描写“南国风光”,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内容向学生展示自然风光的魅力,而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家乡描述给大家,引导他们去体验、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当孩子们充满自豪和激情的展现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时,他们自然就能领悟到了作者的情感,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情感构思。二是引导学生经常领悟别人的文章。要教育学生多学习他人的文章,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感悟自己,感悟人生,不断积淀文化知识。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育新理念 篇7

新课标在设置上由过去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标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反应化学学科的特点,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的内容。

一、感悟新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使化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 新的课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启蒙阶段的化学学习, 目的在于使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同时强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我们在教学中就应作以下调整:把接收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把单纯的化学纯知识学习转变为更多的联系自然、人类及社会等化学实践性的外部学习, 把目标性学习转变为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 由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

二、感悟新目标

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1.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体现了“过程性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实施。强调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 把“情感态度”看做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向学生充分提供化学活动的机会, 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让学生科学探究的环境, 使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做到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 善于与他人交流, 乐于交流的精神, 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化学品质。

三、感悟新课程的内容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 体现了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强科学探究的力度, 精心设计探究情境、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容的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 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去细心品味新课标的精髓, 体会新理念的实质, 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 就一定能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教育新理念 篇8

一、增权赋能理念与“以人为本”

增权赋能理念来源于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又称增权扩能、彰权益能等等。增权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改变受到外在社会污名化的团体的界定,并使团体内的成员,重新界定及认识该团体,重拾自信与自尊,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减少无权感”的过程,方法是通过发掘“无权的一群”的权力障碍,协助他们消除非直接权力障碍(如自我形象低落、强烈的无助感、宿命观等)的效果与直接权力障碍的运作。在增权赋能理念中,并不是从外界“赋予”案主权力,而是主张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措施,让案主自觉挖掘或激发自己的潜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权赋能不仅仅是承认学生(案主)的潜在能力,让学生通过外界影响而实现内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提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传授理论和知识,而是多方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积极鼓励和认可,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健康生活,快乐成长。增权赋能理念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结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个体特征,强调个人发展潜能,促使个人全面发展的行动理念。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而增权赋能是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阐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理念。是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内在潜能激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理念。两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都注重人的作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同的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别进行的阐述。“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理念和价值原则已得到共识,在理论上有很多探索,但是在实践中,实施这一理念还存在着较大的现实障碍。伴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越发缺少实施机制和平台。而增权赋能的理念是在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且在微观上直接指导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增权赋能提供一种新的实施机制,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微观的实践层面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是价值理念,增权赋能是行为理念。两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层面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

二、增权赋能行动理念的运用策略

(一)知识和技巧策略

在知识网络时代,文化多元、价值冲突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就越需要根据某种标准去做出选择和取舍,而这种标准就是价值观。年轻一代正在经历着在全球文化冲突中的“自我迷失”,这也就需要树立正确而牢固的价值观。全球化时代下社会条件多样化、社会道德淡漠化以及传播途径网络化都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显得苍白而无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从理论上引导、道德上约束、行为上影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增权赋能理念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增权赋能理念的知识与技巧策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认可、评价和指点,相信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仔细思考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的内在与外在层面,使之能够辨识宏观层次的结构及其影响,自主探索他们获得价值观、信念与态度的实践方式和技巧,更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共同经验确认策略

增权赋能提出共同经验的确认是指在教师带领下,形成学生受教育经验的共通性,从而减低自我谴责,并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受与提升。实现共同经验确认策略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秉承平等原则,带领学生产生共同经验。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作为教育主体,而学生则为教育客体。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支配着教育客体,学校和教师预定教学目标,并通过教育灌输给学生。增权赋能理念则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去,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学实施的具体形式,充分反映学生的权利诉求。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形成共同经验,将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到个体的经验具有共通性,从而极大地提高自信心,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受与意识的提升。

增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师生关系和谐,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把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状态、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1]。

(三)态度、价值观与信念策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滞后和缺位,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增权赋能所提出态度、价值观与信念策略,就是在权能激发过程中,由自我效能、提升自我行动的自我知觉、自我价值的信念,与个人内在自我控制所构成的一系列方案。这种权能激发既是在接受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主动发生的一种行为,也是在共同经验确认策略和知识技巧策略运行下的延伸。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全球化时代,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存在着滞后性,如忽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手段落后等,都严重制约着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灵魂。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地域观念、主权原则、文化安全受到挑战,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全球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呼唤。全球化的发展,许多问题都带有全球整体关联性,产生人类利益和文化上的共同性[2]。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首先就要具备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提升思想水平的教育,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愈加清晰地思考。以增权赋能为理念,就是明确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必要性,不断充实自身,探索获得价值观、信念与态度的最佳方式。

(四)增权赋能的行为策略———情景创设[3]

所谓情境创设,即设定让人参与的场景,通过个人经历和体验,来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营造一个设定好的情景,让受教育者置身其中,感受在此过程中对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的体验和领悟,这就是情境创设预期所能达到的目标。情境创设在增权赋能理念指引下,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教育,而是放在整个系统中来考察,并将教育实施过程纳入一定的情景中,把个人行为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可以并将其分为开放情境、生活情境以及交往情境,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实际境况,基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而设定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开放情境是指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环境是典型的开放情境,特别是作为社会环境的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都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校环境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环境,也是日常管理环境,但是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学校逐渐开放,管理日趋民主。而这两者往往又是常常结合起来的,特别是包括扫盲支教、文化扶贫、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专业培训等内容的社会服务,需要社会和学校双方共同在开放情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崇尚独立、追求自由的大学生,家庭与他们之间日益成为一种简单的经济往来关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逐渐淡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逐渐淡化,更多地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方面的推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生活情境是指公寓化管理大学生所处的居住生活环境。在注重后勤社会化的趋势下,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小社区建设,而在这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小社区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情境创设的最好场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咨询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出现,给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将以人为本和增权赋能的理念付诸实施。良好的公寓社区文化能够调适和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形成和谐愉悦的气氛,实现调适功能。健康的公寓社区文化还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操,有益于形成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德育、美育功能。在小社区中,让学生参与自己生活社区的管理,创建自己的社区文化,在履行自己义务、实行自己权利的过程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交往情境是指在学生日常交往中的一种处境,主要是学生社团的活动。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在社团实践的行为中认识、接受、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三、增权赋能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优势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增权赋能的理念,就是关注大学生自身的个性,激发个体活力,善于教育、引导、尊重以及理解大学生,同时尊重他们的权利、维护他们的利益,积极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并在其面对价值观冲突和认知困惑时,给予信任和支持,鼓励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内省实现自我发展;并且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注重教师在教育过程的引导作用,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丰富的知识和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为学生自身更好地发展提供支持。全球化在拓展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主观意识的多样性。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就希望通过自身人格的完善来实现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也就需要一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实现个人的复归,让富有个性的人更好地发展自身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社会要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个体发展,倡导在个人发展的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这些都可以维系于增权赋能,以增权赋能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以其地位、身份及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对学生进行管理。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严格的校规执行者,严肃的知识传道者,严厉的行为规范者。教师所拥有的权利并不来自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内容,而是外界赋予的,对于学生来讲,教师只是一个有关规定的执行者。教师无权决定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内容选择、形式创新等,都只能遵照规定执行,遏制了教师个性发展,阻碍了教育效果的提高。若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增权赋能作为行动理念,能够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一方面注重教师自身能力提高,让其在个人品德、人格魅力、学术威望、教育技巧等方面不断提升,增加教师内在涵养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权,在达成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创新教育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学生在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扮演纯粹的知识接受者,不具备自主性。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人的整体性,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没有把学生当成个性差异的个体。同时过于强调人的精神属性,有意淡化人的自然属性,不重视学生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常用生活中英雄人物的完美形象作为要求学生的日常规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不分对象,要求学生老实听话,机械模仿。增权赋能则能将学生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以增权赋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实施过程中的延伸,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增权赋能”都将人的发展作为其理论实践的第一要义。增权赋能所包含的四个行动策略,是在构建“和谐校园”前提下,依托现有教育设施手段,创新教育形式的一种尝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机制。

摘要:增权赋能理论是管理领域内一种旨在激发人潜能的新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全面发展。运用这一理论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包括:知识和技巧策略、共同经验确认策略、价值观与信念策略以及情景创设的行为策略。

关键词:增权赋能,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韩迎春,王建新.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理论探索,2005,(4).

[2]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5-186.196.212-213.

教育新理念 篇9

教育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早已为人类所认识。1945年11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在伦敦讨论通过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政府兹代表其人民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1]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思想更加凸显出其重要的价值。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教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认为在这“现代世界冲突演进的最后阶段”,“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2]其观点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他又出版专著和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并针对一些误解做出解释,指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3]要在多文明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教育作为对人类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活动,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如今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家教育体系是在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如何在保障国家教育体系民族性的同时,通过建立和加强国际性来赋予其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是否可能?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首先,教育通过促进个人发展而最终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属性,以及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都决定了建立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就对人的发展作出了超越个体、民族和国家的辩证解释,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在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这里,个人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已经辩证地统一起来,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5]如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性透过“全球性”(globality)的形成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正如吉尔斯(Barry K.Gills)和汤普森(William R.Thompson)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见证着一股指向形成一种‘世界意识’的推动力,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推动着人类走向与他人在身体上和交往上更多的亲近……这不是臆见(paradox),而是在全球性条件下的真实存在”。[6]吉尔斯和汤普森从两个方面证明全球性的确凿存在,一是系谱学和基因科学已经证实我们在物种上的统一性和以“种族”(races)或“民族”(nations)来划分人类的可疑性;二是我们完整、共同和独一无二的居所实际上不存在隔阂,所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隔阂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教育和人的发展而论,更是不存在什么天然的隔阂,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等提出的“文化-历史理论”,也早就证明了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这种普遍的联系,构成了人类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基础。

其次,全球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已经形成了推动人们共同建构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历史动力。全球化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它正逐步改变着民族主义时代的世界以民族矛盾为基本动力、以民族国家为基本运作单位的运作模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全球公民社会正日益走向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核心。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全球共治(global governance)已成为必需,它在地区、国家乃至城市层面确定着规治(governance)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管理(government),在其传统意义上,正在被我们所称之为‘规治’的东西所取代。这意味着政府是在‘操控’(steer)而不是命令社会,市场被允许在资源配置中承担所有任务”。[7]与此同时,“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不再以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标志,而是被赋予了调动起来参与社会过程的公民集合体的意义,这种公民集合体与主流的经济权力和政府权力相提并论”。[8]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这种变化要求民间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进而推动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这两方面与建构和谐世界的要求又是相一致的。“既然和谐世界要求民众的参与和治理,那么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就是理中之义”。[9]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广泛地认识到教育在培养人参与人类共同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教育在促进个人和谐发展之外,其普遍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国际性和全球性正日益作为与民族性同样重要甚至超越民族性的教育基本属性而表现于各国教育之中。

第三,不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跨国比较研究的不断发展,都已经说明了教育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性。维柯在其名著《新科学》中写道:“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移植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10]不同民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1817年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其此后的迅速发展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的教育存在着超越国界的共同性。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真理基础,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才成为可能。伴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教育这种跨越国界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如今,以UNESCO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国际组织不断建立起来,并且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日益显著地发挥着作用。与 此同时,除了像 WTO 这样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外, 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世界论坛也不断兴起。这 一切都彰显着当今人类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 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化已使我们的教育在全球范围 内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方法上都出现了趋同的发展 趋势。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成为我们学校课程体 系的主体部分,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已经在相 当程度上表现出全球共同性。如果说朱利安创立 比较教育学主要还是基于教育的国际性的话,那 么,各种关于人类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和UNESCO 等一系列跨国机构的建立及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 干预能力,则已经昭示全球性继民族性和国际性 之后在人类社会的教育领域逐步形成。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共同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使其与教育的民族性并列乃至超越民族性,这一历史任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和必然的。当今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也要求我们通过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来达成一种和谐教育。

人类的差异恐惧症(heterophobia)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使得和谐世界的理念显得如此脆弱和不确定。惟有通过和谐教育,在人心中建立和巩固一种尊重差异和人类共生的(symbiotic)价值,从根本上消除霸权主义的存在基础,和谐世界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其开始阶段就与西方普世主义的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普世主义的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发展,传统普世主义中的霸权情结如今已再难通行于世。中国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当代全球化理想的最好表达。那么,这种新普世主义的乌托邦何以成为可能?正如汤林森(John Tomlinson)所言,“在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什么东西为普世主义的团结(cosmopolitan solidarity)提供保障,但其可能性至少产生于某些现代文化的强大资源:指向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的驱动力和全世界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经验的联合使得我们面前的世界日益开放,所有这些本身就‘展 现’出一种扩展了的相互关联”。汤林森认为全球 化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关联性”(complex connec- tivity),他通过这一概念把全球化归诸“迅速发展 并且不断增密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这 个网络标志着我们的现代生活”。[11] 然而,在这样一 个普遍关联的世界里,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和谐 世界与和谐教育的价值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在 这里,我们不仅要如汤林森所说的那样,在现代文 化资源中寻求支撑这种普遍关联的力量,同时也不 可忘记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人类智慧。中国传统哲 学“和”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 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文化资源,而将这种文 化资源转化成支持现实普世关联的主要手段之一 就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以“和”的哲学为理念基 础,同时又将“和”这一传统哲学思想转变成我们 现实的生活驱动力。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立一种“和”的世界观,即一种承认和尊重差异、共同谋求人类共生的普世价值。和西方关于“矛盾”与“和谐”对立统一的哲学不同,在“和”的哲学看来,世界本来就是由多种多样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仅由相同的事物不可能构成世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济”,[12]因此,和谐的实现不一定都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克服和消除差异,而是只需大家都承认差异的合理性,做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就可以了。这种哲学思想,及诸多后现代哲学家们关于“差异”的思想,都可以与当代全球化历史进程相呼应。后现代哲学家的“差异”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哲学长期以来所寻求的同质性霸权的挑战和解构,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更具积极的建构意义。两种理念相互补充,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更具建构性的普世价值,引领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这种新的和谐理念为哲学基础,我们提出并实践的和谐教育,正是意在教育人们承认和尊重人类存在的差异性,激励人们在“和”的理念下实现多样性的共生,推动人类共同建构一种适应当代全球化历史发展需要的普世的世界观,从而在人的内心为建立和实现和谐世界奠定基础。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逐步建构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伦理,即共生的道德,推动人类社会在后现代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一次新的价值观转变。凯布尔(Vincent Cable)在其《全球化与全球共治》一书中将“价值趋同”(value convergence)看作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前沿问题,认为“至少在西方已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压力,它促使我们将普适的道德行为标准嵌入到我们管理贸易和投资的规则当中,或迫使商人、投资者和捐赠机构遵守这些规则”。[13]然而,同样是在这样一个道德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也看到道德的危机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担忧,看到了对一种包容性全球伦理(embodied global ethic)的期盼。“相关的道德危机并不是新出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与大量的从西方传统角度对伦理/道德的理解相联系。当前的道德哲学对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支持继续助长着这类道德崩溃”。[14]要摆脱这一困境,保障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以“和”的哲学为基础,建立一种人类共生的伦理,并通过和谐教育使这种伦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人类共生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法则,它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长发展所需的共同的天然伦理。通过和谐教育,这种全球性的人类共生伦理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从人心中消除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土壤,提高每个人参与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为建立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开辟道路。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经把全球化看作“现代性的后果”之一。[15]诚然,回顾历史,全球化的确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展望未来,尤其是从和谐世界的理念出发,我们已经看到一种后现代的全球化初露端倪。这是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民族性和民族主义进入人类历史的价值中心,并在20世纪先后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主义也同时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就是现代国际性的集中体现。不过,国际性的基本立足点还是民族国家,它促进了世界普遍的联系,但在维系这种普遍联系方面还很脆弱,还不足以应对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自20世纪晚期始,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建构一种包含民族多样性和民族之间普遍关联性的“全球性”,成为人类历史发展新时期的表征。从民族性、国际性到全球性,全球化的人类历史发展要求我们有所行动。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努力自人心中从根本上解构狭隘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观念基础,促进人们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引导人们参与并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逐步走向一个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立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其1995年的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中曾呼吁建立一套全球伦理(global ethics),以保护和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该报告也认为,“勿庸置疑,积极变化的潜能存在于那些决定我们行动的价值之中”。[16]要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那些积极变化,文化和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教育正是我们共同建构那些保障积极变化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之一。

和谐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当代发展,因为惟有现实生活中活的哲学才能为我们现实的行动提供支持。和谐教育,这一在全球化新时期由我们中国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需要经历一个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的过程,才能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了“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意指某种产品只有适应了其销售市场所处的特定地区或特定文化,其全球化才可能是成功的。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等人后来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使这一概念在有关全球化的研究领域被广泛接受。[17]在笔者看来,全球化进程中不但存在着“全球本土化”过程,而且还存在着一种“本土全球化”的过程,即本土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被发现和认识,在本土社会的当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并不断生长发展,进而在全球分享的过程中被赋予全球性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都是全球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同样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些“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过程,要首先通过本土生长 而获得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新的生命力,进而逐 步实现其全球的扩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今天来谈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是要回到过去。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回到封闭的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继承性传统(taken-for-granted traditions)的瓦解,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多样选择的开放,这在文化的层面上构成了多元化的巨大挑战。……面对正在显现的全球文化,这意味着在接受和坚决抵制之间,以及在全球霸权和画地为牢之间的一系列中间位置”。[18]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过程正是这样一些“中间位置”的体现。建立和维护民族特色,不能依靠简单地回归传统,也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移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而且还要走本土生长的道路,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来实践和发展本土文化,从而真正建立新的民族特色,而不是回到过去的特色。和谐教育以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和”的思想为基础,但它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中国教育那里去,而是要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一个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全球性的新的教育理念,并且首先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实践这一教育理念,进而达成其现实的生命力和本土生长。我们要实践和谐教育,推动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的全球扩展,就不能局限于其民族性,还要逐步建构其全球性。

和谐教育理念的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不能仅仅依靠钻到有关“和”的哲学的故纸堆中去,而是要在根本上依靠教育者们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不能依靠回到过去“说教”和“诵经”之类的老套路上去,而是要依靠当代教育者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育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全球化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from below)浮现于所谓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构成公民社会的非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家庭和联合会“在未被政府官方垄断的空间运作,并由此提供了组织社会的不同方式”。[19]全球化的建构性正是在公民社会这样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中不断得以表现出来。就此而言,考文(Tyler Cowen)的观点也的确不无道理,他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解构”(creative destruction) 过程,认为它在解构了文化集体主义多样性的同 时也建构着个人层面的文化多样性。[20] 在这样一 个时代背景下,和谐教育的本土生长绝不能脱离 了当代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实践。

我们的和谐教育绝不是孤独的,尽管它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和”的思想而来,但所顺应的却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很多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等,都早已成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所提出的众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人类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提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只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共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作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中国“和”的哲学是独特的,它强调达成包容差异的和谐的思想是自古希腊至现代的西方哲学很少论述的。从这样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提出并率先实践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与我们向全世界倡导的和谐世界思想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和谐世界是中国人为人类和平理想贡献的新思想的话,那么和谐教育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贡献的一个教育新理念。我们要告诉世人,教育不仅应当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新理念 篇10

1 增加信息技术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高中教学的特殊性, 所以, 高中生很难有时间接触课程以外的东西。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 高中生正是处于对新技术十分渴望的年龄, 所以就会产生对知识渴望却又没有时间的矛盾。首先,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感兴趣, 因为这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新的技术, 同时对于新技术的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处于另一种工作模式, 所以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化学这门科目十分枯燥,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许多微观领域的东西 (比如说化学反应) 直观地显示出来, 提升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接收速度[1]。

2 多媒体教学实现变微观为直观

高中化学的枯燥让很多初学者很难提起兴趣, 主要是太抽象, 让人很难理解。然而, 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和音像可以把抽象微观的东西具体直观地表达出来。例如, 讲到氢气分子 (H2) 的时候, 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分子的组合方式, 不仅浪费时间, 同时对于抽象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非常吃力。但是如果用视频展示两个氢原子是如何通过电子配对形成稳定分子的, 这样学生在看到的时候就可以直观理解了。另外, 通过信息模拟技术, 可以现场模拟化学反应发生过程, 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最后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模拟软件多次重复做化学实验。传统的实验方式太浪费, 同时还存在危险, 学生可以在软件上反复模拟实验, 确保实验过程不会出现差错后再去实体实验室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经费, 还能保证实验安全。另外有些不需要操作的实验甚至可以直接在虚拟软件上模拟运行。不仅如此, 在某些反应发生时, 有些需要观察得十分细微, 这时可以先通过模拟软件把反应发生时的效果放大, 让学生了解主要特征之后再在实体实验室观察, 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 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试卷, 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的成绩, 这与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后, 网络上资源丰富,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 自己在网络上寻找需要的资源。另外, 学生可以把网络上存储的教学视频随时下载观看, 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 现在化学又分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生命科学, 所以在遇到相应题目或者知识点的时候, 教材中可能并没有详细的解释, 但是通过互联网, 学生可以自行查阅各种补充知识, 甚至通过这些知识把相关的问题串联在一起。另外, 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现在, 科技发展速度飞快, 有一些本来模棱两可的结论, 可能过了几天变成肯定的结论了,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相关信息, 避免出现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教师不如自己的想法。

4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4.1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 有一些复杂概念和抽象理论, 认识这些问题需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如果存在缺陷的话, 可能会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但如果能采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模拟, 那么学生会得到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从而加快认识过程。例如, 在介绍晶体种类时, 将不同种类的晶体类型通过三维动画加以演示, 那么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在氯化钠晶体中, 每一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 同时每个氯离子吸引6个钠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 数量比为1:1, 就像读者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一样, 在没有学科知识基础的情况下, 看到这段文字会很难理解这样的晶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如果用三维动画演示出来呢?相信即使没学过化学中这个知识点的人只要看见了就能理解氯化钠晶体是什么样子了, 这就是所见即所想。

4.2 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 在课堂上演示原本无法实现的实验以及看不见的实验。有些实验反应特别快,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模拟, 并把反应速度调低, 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化学反应的每一个细节;而对于一些反应特别慢的实验, 则需要调快反应进程, 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的具体现象。对于硫酸的工业生产, 由于需要较大的空间, 所以在教室及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这样的环境, 这里就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教师可以用软件模拟制造环境, 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硫酸的工业制法;另外可以通过模拟化学反应微观上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样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验所产生的变化, 准确地了解物质的特性。

4.3 发挥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 可以通过模拟软件, 把实验过程准确、反复地模拟, 这样在学生进行正式实验的时候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实验应有的操作。

5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所有学科的教学

利用本地多媒体电脑和网络协调工作, 可以把有限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在一个愉悦的心情下把知识学会。但是,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能有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 面对一道跨越学科的理科综合试卷的题目, 如果教师素质不过关的话, 即使所有的资料齐全, 也未必能对学生将题目讲解清楚。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信息化教学, 一定要把多媒体电脑以及网络的所有功能都利用上。

第一, 要充分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面对现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 如何全面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其实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把需要的东西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例如, 利用多媒体处理软件把需要的图片进行处理。或者对某些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模拟一些特定的环境。

第二, 在备课过程中, 一定要处理好课堂中可能需要的课件。互联网中有很多的素材, 充分利用网上的素材, 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 需要找一段对话, 这时候完全可以去电影中找电影的对白, 这样通过电影对白和课文中的对话相对比, 给学生一个可以更深理解英语的机会。

最后, 在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丰富的知识。但是,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加以引导。

6 结语

科技飞快进步, 所以才会让今天的学习更加轻松。今天的轻松学习, 可以为明天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今天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 明天就有可能形成全息式教学, 到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让学生更轻松、更有兴趣去学习。

参考文献

[1]谭世欢.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李香梅.中、日、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趋势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 2013.

[3]许颖如.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乡村教育新实验 篇11

免费午餐

2011年4月2日,邓飞团队发起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启动半年内成功募集了千万元资金,为中西部地区77所小学的万余名小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

一个鸡蛋的暴走

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与MSN中国将共同推出公益暴走活动。参与者需在12小时内走完50公里,并游说他人捐款,所得善款全部用于“一个鸡蛋”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儿童每天提供一个鸡蛋。

柴静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

16岁的神童张炘炀是中国最年轻博士,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称父母要为自己的梦想负责。接受柴静专访后,其成长方式和培养理念备受舆论争议。

教师专业标准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公布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着眼于当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性教育缺失、变相体罚、教育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向公众征集意见,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校车事件及校车标准

2011年11月17日,甘肃正宁发生校车事故,限载9座的校车载了64人,车祸导致21人死亡。连环校车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校车的关注,此后,各级政府频繁出台校车安全、校车标准政策。

小学班干部制度

2011年12月9日,郑渊洁发布微博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 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引发了公众对于小学教育和教育体制的热议。

一公斤盒子

一个“一公斤盒子”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工具包,里面有相应的教学用具和活动指南。志愿者和乡村老师用这个工具包可以很方便地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展开创意互动。盒子给孩子们提供自我发现和相互学习的空间。

北京农民工小学拆迁

2011年6月中旬起,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3万名学生。

可汗学院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利用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立人大学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立者李英强创办的基于互联网的民间“大学”,目的在于让参加的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多种可能形式。

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2011年9月29日,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未来3年各地将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投入超过1000亿元,将重点保障农村孩子能上幼儿园。

教育新理念 篇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年, 特别是在这个极具历史价值的日期, 同时发布这两份重量级的报告呢?这两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思想源泉呢?

70年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时, 在巴黎通过了《组织法》。该法序言中“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 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号和标语。

70年前, 在硝烟未烬的欧洲战场, 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希腊、荷兰、挪威、波兰和南斯拉夫等同盟国的社会精英人士, 在英格兰及威尔士教育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巴特勒的邀请下, 怀着自由的思想、勇敢的精神和深邃的洞察力, 齐聚伦敦商讨和规划战后如何在教育领域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合作组织, 以帮助各国战后恢复各自的国民教育体系, 并在教育中推广和平和国际理解的精神。

经过3年多的努力筹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成立, 并在巴黎通过了该组织的基本法《组织法》。该法序言中“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 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名言, 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号和标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育的价值定位就是通过教育消除战争的危险, 促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

此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不再是泛泛地讨论教育如何消除战争、促进和平, 而是将重心转向了个体, 转向了这个世界一个一个鲜活的人。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这些人实现以下三个角色:作为生产者, 有能力控制他们的物质环境, 有能力保存和开发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标准;作为公民, 能在家庭、团体、部落、国家和整个世界中和谐相处;作为个人, 能实现个人的潜能, 做到身体健康, 并通过精神、道德和心理的发展, 形成高贵的愿望。个体的价值理性在这一时期得以彰显。

但是, 冷战的爆发很快扑灭了这点微弱的教育价值理性之光, 两大阵营中激烈的军备竞赛、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几乎席卷了全世界, 教育自然也沦为了各种斗争的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倡导各国像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那样, 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它认为“教育规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增加教育人员和财政资源, 扩大教育规模, 调整教育目标, 加强教育监督, 密切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 以加强个体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更是向以往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

教育规划和人力资本理论并未帮助西方国家摆脱资本经济的魔咒, 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导致发达国家内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时间结构性失业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传统的一劳永逸式的教育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 大批生产者被迫接受新技术的培训, 以解决就业问题。此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至今影响深远的“终身教育”思想, 也随即出版了第一份影响深远的《富尔报告》。该报告指出:“最初, 终身教育只不过是应用于一种较旧的教育实践即成人教育 (并不是指夜校) 的一个新术语。后来, 逐步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 随后又涉及整个教育活动中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 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最后, 直到现在,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 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 教育的发展目标正在由原来的“以人为本”转变为“以物为本”, 即发展不再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手段, 发展本身就是目的, 人是发展的工具。这是造成当时全球发展问题频发的根源。因此,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更是向以往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

直至冷战结束, 和平与发展的格局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召集世界各国领袖齐聚泰国宗迪恩, 重新思考教育的未来发展。

这一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随后2000年又发布了落实该宣言的《达喀尔行动纲领》, 宣称到2015年要实现全民教育的六大发展目标, 包括幼儿教育、男女平等、入学机会、成人扫盲等, 以确保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利, 满足人最基本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 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初期所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但有所不同的是, “全民教育”思想将教育上升至“人权”的高度, 教育不再是附庸于政治经济的某种工具, 教育之所以存在, 只为实现教育自身的价值, 即人的发展, 这就将70年前刚刚萌芽的教育价值理性定位进一步发扬光大。

此次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纲领》和《反思教育》提出了新教育价值定位, 即教育是全人类的共同核心利益, 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超越了个体或国家的思考单位, 上升到全球和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

在过去的15年间, 全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依然是一项未尽的事业, 正如《仁川宣言》所言, 2030教育发展目标是全民教育未尽事业的延续。如果说在过去的15年间, 全民教育致力解决让全世界的儿童和青年“有学上”的问题, 那么《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纲领》就是要在进一步扩展教育机会的基础上, 重点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什么才是优质的教育呢?那就必须回归教育的价值定位, 即促进人更好发展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那么, 人的发展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呢?

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二份教育思想报告——《德洛尔报告》中就指出了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多种矛盾, 其中包括:全球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长远考虑与短视之间的矛盾;竞争的需要和机会平等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知识膨胀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今天依然凸显, 并延伸出了许多新的矛盾, 如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不平等、生态压力、不宽容和暴力现象不断加剧等。

与此同时, 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神经科学的进步、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产生、多元文明和青年对话等, 为整合并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提供了可能。在教育中重申人文主义的方法, 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下人类发展的极限,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正如《反思教育》中所言:“在重新审视教育目的时, 对于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注, 主导着我们的思绪。可持续性可以理解为, 个人和社会在当地及全球层面采取负责任的行为, 争取实现人人共享的更美好的未来, 让社会正义和环境管理指导社会经济发展。”

而教育正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特别是赋权型教育可以培养出我们所需的人力资源, 这样的人才能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具有创造力, 能够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与他人及自然实现共存。假如国家可以确保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可以获得这种教育, 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就即将拉开序幕:教育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关键。

细读《反思教育》和《教育2030行动纲领》, 类似的思想处处可见, 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反映, 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过去的70年间关于教育价值定位的延续和又一次飞跃。

上一篇:地理学毕业论文下一篇:设定值调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