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代词it

2024-10-25

英语代词it(精选5篇)

英语代词it 篇1

在英语教学中, “It”用法及其句型和固定搭配, 是英语语法的重点、难点, 又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 因此在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将it用法归纳如下:

一、It用作实词

—Who is knockingat the door?—It's me谁在敲门?是我。The ant is not gathering this food for itself alone.Ithas two stomachs in its body.蚂蚁不只是为自己采食。它的身体里有两个胃。When service is interrupted, as it was by last night'sstorm, John has to inform the pu blic what the company isdoing about the problem.每当供电中断时, 就像昨夜因暴风雨而造成的那样, 约翰就必须通知大家, 公司为解决这个问题正在做些什么。

二、作非人称代词, 表示时间、天气、季节、距离、环境等

It is tea time.Mrs Tuner goes into the kitchen.到了喝茶的时间了, 特纳夫人走进了房。

It was winter.it was ten degree below zero.现在是冬天, 气温是零下10度。

It is only half an hour walk to the tall tower.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就可以到达高塔了。

It will be lovely in the park today.今天公园里一定很好玩。

三、作先行词

1. 作形式主语。

英语中不定式、动名词、主语从句在作主语时主语往往显得很长, 使整个句子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 这样就借助“it”来作形式上的主语, 而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后面效果比较平稳一些, ““it”没有实际意义。

It is fun for her to study, bu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and work at the same time.对于她来学习是有趣的, 可是要边工作边学习对她来说是困难的。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get an electrician to do thework for them.对他们来说请一位电工来为他们做这项工作是必要的。

It will be no good learning without practice.学习而不实践是不好的。

It is no use talking to him about it.和他谈这事没用。

It is possible that they're finished the bridge.他们完成这座桥是可能的。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help each other.我们应当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这是很重要的。

2. 作形式宾语。

这种情况通常只用于能带以名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补语的动词后面。

In the 1870's, when Marx was already in his fifties, he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i tuation in Russia, so hebegan to learn Russian.在19世纪70年代, 马克思已经五十几岁了, 他觉得研究俄国的形势很重要, 便开始学习俄语。

This has made it necessary for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to develop very quickly.这就使得工农业必须飞速发展。

四、构成强调句型

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 把引导词“it”用在句首, 这种强调句的结构是“It is (was) +所强调的成分 (主语、宾语、状语) +that…”, 表达的意思为“是…, 正是…, 就是…”。“it”在这种句型中本身没什么实际意义。

My temperature!It's my back that hurts.我的体温!是我的背痛。

It is not only blind men who make such stupid mistakes.绝不只有盲人才犯这样愚蠢的错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被强调的是人, 则后面用who或that, 如被强调的是物或其他情况, 则用that。It was yesterday that I met Bob in your room.我就是昨天在你的房间遇见鲍勃的。

It was in your room that I met Bob yesterday.我就是在你的房间昨天遇见鲍勃的。

It was Bob that I met in your room yesterday.昨天我在你房间遇见的就是鲍勃。

五、强调句型

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 (who) …强调句型用来强调谓语动词以外的任何句子成分。当被强调部分是人时也可以用who。

在使用强调句型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请注意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

2. 在强调原因状语从句时, 只能强调由because所引导的从句。

3. 在强调not…until结构时必须把not与until一起放到被强调的位置上。

4. 注意强调句型与定语从句的区别。

英语代词it 篇2

一、用来表示时间、天气、地点、距离、环境、形势等。例如:

It is two miles to the beach. (Oxford) 这里到海滨有两英里。

It was raining in the morning. (Oxford) 今天早晨下着雨。

If it’s convenient I can see you tomorrow. (Oxford) 如果方便,我明天能见你。

it表示时间常用于句型:

1、It is/has been+一段时间+since 从句。意为“自……以来已有多长时间了”或“自不……以来已有多长时间了”。例如:

1)It is/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 I was last in London 自从我上次到伦敦,已经有许多年了。

2)It’s a long time since we met last. 自从我们上次见面以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2、It is/ was/ will be + 一段时间 + before 从句。表示“在(做某事)前过了多长时间”,或“过了多长时间才……”。如:

But it will be more than 100 years before the country begins once again to look as it did before.

但是在1之后,这个国家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二、用来指代人。说明某人的身份或者做某事的人;指代婴儿或儿童;在不清楚某人性别时,也可使用 it,尤其在问答的形式中更为常见。例如:

---Look, someone is coming. Who can it be?

---It may be the headmaster.

---It can’t be him. He has gone to Shanghai.

---It must be Mr. Zhang. He looks like the headmaster.

三、用来指代前文中的内容,或指代整个主句。如:

Take your pound of flesh! I declare the court allows it and the law gives it to you. 割下你要的.那一磅肉吧!我宣布法庭允许你这么做,法律把那一磅肉判给你了。

四、在一些相对固定的词组中出现,没有特殊含义,经常不翻译。如:

1.He’s never really made it as an actor. (Oxford) 作为演员,他从未获得过真正的成功。

2. It is my turn. 轮到我了。

3. That’s just it---I can’t work when you’re making so much noise. (Oxford)

原因就在这儿---你们这么吵,我没法工作。

五、指代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用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如:

___ always difficult to be in a foreign country, especially if you don’t speak the language.

A.That is always B. It is always

C. It will be always D. That will always be

答案:B

用 it 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句型主要有:

It + be + adj./ n. (for sb./of sb ) + to do sth.

It + be + fun/ a waste of time/ no good/ no use doing sth.

It +be+过去分词+that从句

It +be+形容词+ that从句

It +be+名词(词组)+that从句

It +seem/ appear/ happen的适当形式+that从句。该句型常可以转换成含不定式的简单句。

It doesn‘t matter(It’s no wonder;It doesn‘t make too much difference等)+ when/ where/ which/ whether 等从句。

S. + v. it + adj. / n./ + 不定式或从句。常用于这一句型的动词有 find, consider, feel, make, think 等。

英语疑问代词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篇3

对疑问代词语法化的共时性考察正是基于上述事实: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和各种非疑问用法构成一个连续体,体现着不同的语法化程度。本文在共时层面上展开对英语疑问代词的语法化研究,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1 英语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语法化路径

以what为例,1a)-1d)从共时角度体现了疑问代词what的语法化过程,其存疑度从1a)到1d)逐步下降,语法化程度却逐步升高。

1)a.What is your name?

b.She asked what my job was.

c.Nobody knows what will happen next.

d.What awful weather!

1a)中what为典型疑问用法;1b)-1c)为非疑问用法,wha的存疑度下降并指称逐步泛化,客观上不再具备确定的指称信息;当发展到1d),what已完全虚化为感叹语气的标记词。

由此可见,疑问代词的各种非疑问用法正是其语法化过程的体现。因此,在下文中,拟将把对各种非疑问用法语法特征的讨论归结为对疑问词各种语法化路径的探讨。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按照疑问代词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可将其非疑问用法(即语法化路径)划分为三种类型:

路径一:充当名词性从句中的连接代词

路径二:充当关系从句中的关系代词

路径三:充当感叹句标记词

要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和意义的演变”的理据所在,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隐藏于它们背后的语法化认知机制。

2 英语疑问代词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不同学者对于语法化机制有不同的认识(Hopper&Traugott,2003;Bybee,1994;王寅,2005)。对于疑问代词而言,主观化、重新分析和转喻是其语法化的主要的认知机制。

2.1 主观化

对于主观化与语法化的关系,Traugott(1995)强调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并指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如下几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由形式变为粘着形式。”(Traugott,1995)由此可发现,疑问代词的泛指、遍指、感叹等非疑问用法都包含有明显的主观化印记。某种程度上,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语法化程度也是对其主观化程度的反映——说话人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编码(语言的主观性),而不单单局限于对客观现实的陈述;当说话者将疑问代词置于一个非疑问句的句法环境和存疑度为零的语义环境时,就会采用特殊句式、语气等手段以体现其个人的情感和态度,而这种结构的发展、形成并固定有赖于主观化机制(唐燕玲,2009)。

从英语疑问代词的各条语法化路径来看,主观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疑问代词的遍指用法(常现于路径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说话人往往通过疑问代词的遍指功能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2)I would not go,no matter who he was.

3)I would not go,no matter what he offered me.

如2)和3)所示,疑问词who和what的询问和传疑功能已经消失,不再表示客观语境,带有主观标记性,表示“任何什么人(或东西)都”,是说话人对某类人或事的概括,意义变得越来越植根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已经是完全主观化的成分。此外,特殊句式“no matter+疑问代词”常现于此类用法,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疑问代词典型语义特征的消失与句法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客观语言形式逐渐获得抽象语用功能,而这种抽象的演变过程就是主观化过程。

其次,疑问代词在某些句法环境下可以自主地选择省略或保留(常现于路径二),而不影响句子的语法正确性。如,说话人可以按个人意愿选择保留关系代词的4a)或者选择省略关系代词的4b),而不会受到任何语法上的谴责,且对语义没有任何影响。

4)a.The watch which you gave me keeps perfect time.

b.The watch you gave me keeps perfect time.

根据语言的“省力原则”,人们更倾向于省略关系代词。可就目前的语料看,“省略”策略的使用频率与文体有关——较于书面语,口语中更有可能省略关系代词。说话人主观上保留或省略关系代词体现出了他们对语用情景的自主反馈。在符合语法规范的前提下,疑问关系代词的省略与否受到说话人对文体的主观判断与期待。因此,是否在语言形式或结构上省略关系代词依赖于说话人的主观意愿。而这种“双选的”结构是否会逐渐演变为一道“单选题”,即演变为单一的语法化现象(“保留”或“省略”),则由包括“省力原则”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再次,疑问代词what用作感叹句标记词(路径三)也昭示着语法化过程中的主观化机制。如,1a)到1d)的变化也体现了主观化过程。说话人通过借助疑问代词形式向原本的名词短语或陈述句添加了个人或惊叹或欣喜的人际意义,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特征,并逐渐发展为典型的感叹句结构。

总之,疑问词的三种常见非疑问用法都在某些方面上受到了语言主观性的影响:由最初的疑问语义和句式发展为特指、泛指、遍指、乃至纯粹的感叹标记,并最终通过主观化过程固定为特定的语言形式或句法结构,实现语法化。

2.2 重新分析与转喻

重新分析是语言变化的主要机制(Hopper&Traugott,2003),是基于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邻近关系的重新组合,与认知的转喻过程相关(王寅,2005:5)。这种过程导致历史上某一时期一种语法形式同时标示两种语法意义的重叠现象/过渡阶段的出现(张秀松,2011:12)。英语疑问代词的语法化与这种语用强化密切相关:一,路径一中疑问代词向连接词的转变可归因于重新分析;二,路径三中疑问代词what转为感叹功能可视为认知转喻过程。分析如下:

重新分析是指表层相同的结构,其内部构造因语用或其他原因被重新划分边界,从而从底层上改变了音位、词法、句法的结合方式(王寅&严振松,2005:4;赵学德&王晴,2009:4)。这种语法化机制突出地表现在疑问代词充当名词性从句中的连接代词的情况(语法化路径一)。

例如,在语言形式上,5a)和5b)具有相同的表层结构。但5a)中的疑问代词who为其典型疑问用法,用以向听话人询问信息,直接引语不与He asked构成主从关系;5b)中who则被重新分析为一个连接词,用以连接主句和从句两个命题,弱化了其原有的“询问”与“传疑”的语义特征,强化了其背后所体现的逻辑语义关系或称语法关系。同理,在其他名词性从句中充当连接词的疑问代词也都可看作是重新分析的结果。

5)a.He asked:“Who has come?”

b.He asked who has come.

认知转喻机制对疑问代词语法化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路径三中疑问代词语用功能的转变,即原本具有询问功能的疑问代词what被逐渐用以表达感叹。以6)和7)为例。

6)a.What’s the weather?

b.What awful weather!

7)a.What’s the flower like?

b.What a beautiful flower!

在某些交际场合,说话人所询问的信息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或外在的客观情景找到合理答案:6a)的问话人可能正好在户外,一看便知答复;7a)中,flower可能正处在问话人的感知范围内,问话人已经看到并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即答复)。在上述语境中,说话人可能并不太期待听话人的答复,因为这个答复在多数正常情况下会与说话人自知的答复相一致;经历过多次这种无实质意义的问答后,说话人选择直接出说自己的感受。但与此同时,为了“调节交际,协调讲话人与听话人之间互动”,句首疑问词形式得以保留,以便在传达说话人个人感受的同时,也能唤起听话人的注意与共鸣。当这种用法达到一定的重复频度,疑问代词what便彻底失去了询问的语用功能,转为感叹语气,what的语法化(路径三)得以实现。这种语气上和语用上的转换体现了转喻的语法化机制。

3 结束语

本文从共时的角度、以英语疑问代词的各种非疑问用法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英语疑问代词的语法化路径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需指出的是,鉴于语言变量的多样性,难免会有一些个案不在文中所述的语法化路径及机制之列(如疑问代词what就有许多非疑问用法的固定表达,亦可视为其特有的语法化结果)。此外,虽然本文的研究仅限于疑问代词,但许多非代词类疑问词亦符合文中的部分描述,但又不尽然;因此,从语法化角度,对英语疑问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还有很大空间。

摘要: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法化研究有历时与共时两种取向。研究选取共时的研究视角,以英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为切入点,从句法和语义两个维度分析其语法特征,并将之归纳为疑问代词的三条语法化路径;由此对探究疑问代词所特有的语法化认知机制(主观化、重新分析和转喻等)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并发现,某种机制可能在某条语法化路径中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而在其他路径中则略显解释力不足。

关键词:英语疑问代词,语法化路径,主观化,重新分析,转喻

参考文献

[1]Bybee J.The Role of Frequency in Grammaticalization[C]//Janda R,Joseph B.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Oxford:Black well,2001.

[2]Bybee J L,Perkin R,Pagliues W.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 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3]Hopper P J,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Traugott E C.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C]//Dieter Stein,Susan Wright.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7]唐燕玲.疑问词的语法化机制和特征[J].外语学刊,2009(5):57-60.

[8]王寅,严振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1-5.

[9]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68-73.

[10]赵学德,王晴.国外语法化理论探究——语法化的过程、本质特征和机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1-5.

英语代词学习:复合不定代词 篇4

由 some 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和 some 一样,常用在肯定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由 any 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和 any 一样,常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而由 no 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表示否定含义,用于否定句。

Somebody = someone:某人,有人。例如:

Somebody from your office phoned.

你的办公室有人来过电话。

There is someone at the door.

门口有个人。

Anybody = anyone:任何人。例如:

Did anybody see her?

有人看见她了吗?

I left without speaking to anyone else.

我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就离开了。

Everybody = everyone:每个人,人人,所有的人。例如:

It’s impossible to remember everybody’s name.

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记住是不可能的。

Is everyone here?

每个人都到了吗?

Nobody = no one:没有人,无人。例如:

Nobody came to see me.

没人来看我。

I found that no one could speak Chinese.

我发现没人会说汉语。

somebody, someone, everybody, everyone, nobody, no one 均为单数,后面应该用对应的单数代词 he, she, his, her 等,若性别不详,则男女两性均用阳性代词 he, him, his 表示,为了避免有性别偏见之嫌,也可以用 he or she, him or her, his or her,例如:

Everybody has his own view of what happened.

Everybody has his or her own view of what happened.

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Somebody has lost his keys.

Somebody has lost his or her keys.

有人把钥匙丢了。

Did anybody hurt himself?

Did anybody hurt himself or herself?

有人受伤吗?

Something:某事物。例如:

There is something under the table.

桌子底下有个东西。

I want something to eat.

我想要点儿吃的。

Anything:任何事物。例如:

Did he tell you anything important?

他跟你说过任何重要的事情吗?

I will never tell you anything.

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

Everything:一切事物。例如: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

一切都毁了。

I will tell you everything.

我要告诉你一切。

Nothing:没什么,一个也没有。例如:

There is nothing interesting on the TV.

电视上没有什么有趣的节目。

There is nothing I can do to help.

我帮不上什么忙。

英语代词it 篇5

关键词:人称代词,大家,中国学习者,思维方式,英语写作

对于中国学习者, 人称代词“大家”是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 而如何在英语写作中选择出“大家”的英语人称代词对应项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在对于“大家”的英汉对应项研究中, 曾有易焱和王克非(2013)做具体的分析, 他们指出“‘ 大家’在英语中的功能对等项有第一, 二, 三人称复数代词”。 但是, 他们并没有对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在英语人称上的倾向性进行研究。在对于人称代词倾向性的研究上, 曾有赵宏和邵志洪(2002)等学者指出第三人称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数大大高于在汉语中的使用频数, 其原因之一是他, 她, 它在读音上重合。但是, 他并没有对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的倾向性具体指出。因此, 本文将选取中国的学习者为分析对象, 研究他们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会选取哪些英语人称代词。并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 发现其中的差异。希望通过本研究对中国学习者在人称选择上有所启示, 使其在英语写作中的表达更加地道。

1提出假设

易焱和王克非(2013)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这篇文章中对“大家”的实际对应项做出了研究, 如下表:

由他们在研究英汉翻译时所提供的表格数据, 我们观察到, 对于“大家”的翻译, 在汉语翻译成英语时, 使用第三人称较多(31.01%和23.56%), 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 使用第一, 二人称较多(9.38%和15.88%) 。在翻译原则的探讨上,奈达(2004)和纽马克(2001)都指出过翻译要遵循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原则。基于此原则,上表的分析是不是说明中国的学习者在表达 “大家”时倾向于第一二人称而英语本族语者倾向于第三人称呢?本文将选取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写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易焱和王克非的结论进一步假设: A: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倾向于使用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倾向第三人称B: 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中国人思维比较主观, 第一二人称更能体现情感, 而西方人思维比较客观, 第三人称主观情感色彩少。

2语料和研究问题设计

本文使用的语料分为三类。对于提出研究假设的语料是易焱和王克非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文中的统计数据。对于初步验证假设的语料是CLEC语料库。先输入第一二三人称代词, 随机截取搭配100词条, 人工检索与“大家”对应的人称代词个数, 统计并制定表2。对于进一步分析的语料是自建的小型语料库。本文选取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作文各30篇, 15篇为议论文, 15篇为其他文体,每篇字数有100~150。将人称代词找到, 删除不是表达“大家”概念的词(如“ I have a ball”),并将剩下的词进行分类, 并做如下统计:1)频数: 指语料中出现的各个人称代词的个数;2)来源, 指这些人称代词分别出现在语料的议论文和其他文体的个数。之后做成表3。

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学习者在英语的写作时, 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倾向于使用哪种英语人称代词?即在第一二三人称代词选择上的倾向性。

2)英语本族语学生在英语写作时, 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倾向使用哪种英语人称代词?

3)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想要表达“大家”时, 在英语人称代词的选择上的倾向性有差别吗?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3数据观察和分析

3.1 CLEC显示的中国学习者人称代词的倾向性

为了验证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 倾向于英语的第一二人称, 本文选取CLEC语料并筛选, 统计。由表2可以观察出, 中国的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人称代词表示“大家”这个概念时, 用第一二人称比例为35%和40%, 而使用第三人称则为25%。由此分析,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 倾向于英语的 “ we, you,”等第一二人称, 而不太倾向于“they”等第三人称。

3.2自建语料库显示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的差异

为了验证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学习者有差异, 本文利用自建语料, 由表格观察出:a,对于中国的学习者,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使用第一二人称的次数(18和30)比第三人称(16)的多, 而对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 第三人称的使用(46)比第一二人称(20和6)多b,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中国学习者在第一人称上的比重(40%)比英语本族语者在第一人称上的比重(20%)大, 在第二人称上的比重(50%)也比英语本族语者(30%)大, 但在第三人称的使用上, 中国学习者(40%)比英语本族语者(60%)少。由这些数据本文分析出: 1)从总体上说,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倾向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倾向第三人称。2)从议论文这种抒情性较小的写作上, 中国学习者依旧倾向第一二人称, 会用到“we can, you should”等, 而本族语者则用到第三人称“they express”等。

3.3事例分析形成中西人称代词倾向性差异的原因

以上分析已经显示,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的时候, 中国学习者倾向于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倾向于使用第三人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性呢?

近年来, 文秋芳(2003)等学者在研究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时曾指出, 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偏口语化。赵小东(2012)也从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显示中国学习者的口语化倾向。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曾晓红(2010)曾指出中国人的思维较主观,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客观。在英汉互译的研究中, 也有白玉(2007)学者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汉翻译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此推测, 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大家”对应的英语人称代词的倾向性的不同, 是不是也是受到中西思维方式不同的影响呢?本文再次提出假设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人称倾向性不同的重要原因。本节将抽取上文用到的CLEC语料库和自建语料库的具体事例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3.3.1 CLEC语料库分析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

为了论证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倾向于使用第一第二人称, 是因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观性的影响, 本节从上文用到的CLEC语料库中随机选取了具体句子:

a,We all know that smoking is unhealthy.

b,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在这两个例子里, 人称代词we, you都包含汉语里“大家” 的意思。例子a,汉语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为了更好地做出对比, 我们将“we all know”去掉, 在表达的信息上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在感情色彩上差别很大。对比“we all know that smoking is bad”和“smoking is bad”我们会发现, 前一句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后, 不仅会显得更加亲切而且主观色彩很强。 后一句也表达同样的信息, 但却没有第一句用了第一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见, 中国学习者即使在不需要人称代词的情况下, 还是倾向于添加并使用第一二人称, 这是受了中国主观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信息。例子b,汉语意思是“大家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了对比, 我们将you换成one, 把“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和“one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做比较。同样的, 用you来表示“大家”和用“one ” 的区别在于, you更能拉近距离, 表达感情, 而one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中国学习者更偏爱第一二人称, 还是受到中国人主观思维方式的影响。

以上分析得到的结论就是, 中国的学习者在不需要人称代词的情况下, 喜欢添加第一二人称代词, 在第一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选择时, 偏爱一二人称, 这都是受到中国这种主观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因此, 中国的学习者很容易在语言迁移的过程中体现这种思想, 具体来说就是偏重一二人称。

3.3.2自建语料库分析中西思维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论证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人称倾向性的影响, 本文将选取上文中的自建语料库的一篇具体作文加以说明。

本文选取一篇题目为“Hard Work and Success”的文章, 文章的题材是议论文。在文章中的论述部分, 我们观察到, 在表达“只要大家肯努力, 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内容时, 中国学习者在文中大量使用“ we should work hard... we can have a big suc-cess... you will realize your dream... we believe that...”等, 而本族语者则更多使用“ one doesn’t give up, he will realize his dream by...., they choose to ...”。我们没有选取记叙文, 抒情文, 是因为这种文章内容上需要强烈表达情感, 区分度小。然而在对待议论文这种相对论述性较强的文章, 中国学习者的表达依旧倾向于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方法, 给读者以主观, 面对面和口语化的感觉,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更多使用第三人称, 给读者以正式, 客观, 第三方的感觉。造成差异的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中英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学习者的思维中的客观性较少, 总是将客观转化为主观以拉近情感, 而本族语者的思维较客观。

4结束语

通过对具体语料的分析, 本文发现中国学习者在想要表达“大家”时, 更倾向用we, you等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更倾向于用they等第三人称。这种选择上的差异, 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受主观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一二人称会更利于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受客观思维的影响, 更倾向于第三人称。因此, 对于中国的学习者而言,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要想有地道的表达, 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 就要向英语本族语者靠拢, 减少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增多第三人称的使用。 在思维方式上, 减少主观性的表达, 增强表述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易焱,王克非.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49-54.

[2]赵宏,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174-179.

[3]尤金·奈达,查理·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文秋芳,丁言仁.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

[6]赵小东,尚晓华.从人称代词角度考察大学生作文的口语化表现[J].外语学刊,2012(6):119-123.

[7]曾晓红.从汉英对比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10(27):74-75.

上一篇:开发前景下一篇:担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