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技术

2024-09-21

采收技术(精选12篇)

采收技术 篇1

四川地区李栽培面积较大,品种类型多样,成熟期相对集中,缺乏直观的采收标准。不少种植者对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李果采收程度掌握不准,经常出现过早或过晚的不适时采收现象,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和产量。

1 传统李采收存在的误区

1.1 采收时间不当

李果实在树上挂的时间越长,其水分的减少和含糖量的增加也就越明显。如果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果个小、色泽差、含糖量低,该品种固有的品质和风味得不到充分体现,商品价值降低;采收过晚,则由于过分成熟,果实肉质松软,容易裂果和受到损伤,降低耐贮性。

1.2 采收批次不当

不同气候与地形地貌,不同坡向,甚至同一树体的不同部位,果实的成熟度都会有所差异。不少栽培者对成熟期的差异缺乏认识和了解,因而不能在采收期上区别对待,一次性采收完毕,导致采收的李子成熟度不一致,品质差异较大。

1.3 采收方法不当

李果皮较薄,容易受到机械损伤,有些栽培者没有注意到李果的这个特点,采收过程中使果实发生伤害,导致一些果实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好果率,造成经济损失。

果实发育过程中,其形状、大小、色泽、风味都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故采收时间和方法对保证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李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整个生育期有一定的经验天数,但同时也会受到年份、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负载量等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地依靠日期来判断采收时期。

2 科学合理的采收方式

2.1 适期采收

不同李品种其成熟的指标各不相同,生产上通常以果实色泽的变化来确定采收期,但是这种判断方式指标单一,尤其对于一些果色较深的品种,往往上色后就开始销售,早采现象严重,导致果实达不到固有品质和风味,影响市场评价。

果实什么时候采收最为合适,不仅仅要考虑果实的成熟度,还要考虑果实用途、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可根据果实底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等指标对成熟度进行综合判定。如果是当地销售,则可在果实风味表现最佳时采收;如果需要长距离运输,则在果肉较硬脆、七八分熟左右采收为宜。

2.2 分批采收

每株树上果实的成熟度都不会完全相同,成熟时期也都有先后,采收时要采取分期分批的方法,先熟的先采,分2~4次完成采收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同一批次果实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产量。

2.3 无伤采收

李果实成熟期正值高温多湿的季节,如果造成果伤则容易导致病菌的侵染。因此,采收时需注意轻拿轻放,框箱用软质材料垫衬,从下至上、由外到内地进行采收,同时注意带果柄和果粉采收,以减少对果实的伤害。

目前,四川省李主要以人工采摘为主,而李子成熟较快,适采时间较短,因此在果实成熟前,需对果园进行估产,合理安排劳动力,尤其是大型果园需提前制定采收计划,做好相关的销售和贮运准备。

采收技术 篇2

2、催熟。猕猴桃果实采收后,有一个后熟过程。环境中乙烯浓度越高,后熟越快。因而可用1000PPM乙烯利浸果催熟,而提早两周上市。也可用厚度为0.05毫米的聚乙烯薄膜,把一箱一箱装好的猕猴桃,整堆包封起来,利用果实自身释放的乙烯催熟。

3、贮藏保鲜

3.1、预冷。可采取强制空气冷却、冷库冷却或水冷却等方法,将温度降至或略低于贮藏温度0-2℃即可。用水冷却的必须及时干燥,消除果面水气。

3.2、贮藏方法。利用常温贮藏、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等方法,可分别对猕猴桃进行短期贮藏(1-2个月)、中长期贮藏(4-6个月)和长期贮藏(6-8个月),其中低温贮藏应用得最广泛。

垂柳丝采收与加工技术 篇3

垂柳丝,别名西河柳、西湖柳、观音柳、春柳、山川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或多枝柽柳的干燥带叶嫩枝。多栽培于庭园及宅旁空地。产于广东、广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苏、福建、四川、云南、山东等地。

垂柳丝味辛甘,性平,具解表透疹、利尿解毒功能。常用于痘疹透发不畅、风疹发痒、感冒发热、小便不利、风湿骨痛等症的治疗。外用治疥癣、皮肤风疹瘙痒等症。

二、采收与加工

1.采收:一般在春末夏初间采收。采收时将带叶的嫩枝摘下。

2.加工:①产地加工。将采收的柳枝置阴凉处阴干或晒至叶片软时,扎成小把,继续晒至足干。如不在叶软时扎把晒,则叶片会脱落。晒干的垂柳丝即为原药材,可装入竹篓或麻袋内,置干燥处存放。注意防潮、防霉。②炮制。取原药材拣去粗皮、老枝及杂质,用清水洗净。稍晾,铡成约3毫米长。晒干,筛去碎末。嫩枝叶可以同时并用。

三、药材性状与商品规格

1.药材性状:药材幼嫩茎枝为圆柱形,有分枝,粗枝直径约0.5厘米。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有较明显的白色点状皮孔。质硬脆。断面皮部很薄,木质部黄白色,中央有髓。从纤细幼枝处着生许多鳞片状小叶片,小叶纤细似线形,绿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淡。

果实采收技术 篇4

果实采收时期与产量和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对果实的贮藏性有很大的影响。果实的采收期取决于果实的成熟度与果实采收后的用途, 若过早采收, 不仅果实的大小、重量达不到最大程度, 而且果实内部营养成分达不到要求, 色、香、味均欠佳, 达不到本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和品质。采收过迟, 果实已经完全成熟, 接近衰老阶段, 失去其商品价值。

1. 果实成熟度的划分

(1) 可采成熟度。该时期果实基本成熟, 达到本品种的要求, 但是不完全适于食用, 需经过一定时期的贮藏, 完成其后熟过程, 此时采收的果实适于长途运输和贮藏。

(2) 食用成熟度。果实此时充分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外形色泽、风味, 在营养上达到最高峰, 质地好、风味浓, 此时采收的果实适于食用和就地销售加工, 但不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贮藏。

(3) 生理成熟度。此时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阶段。种子充分成熟、果肉变软, 失去食用价值。采集种子或以种子供食用的板栗、核桃等干果, 需在生理成熟时采收。

2. 确定成熟度的方法

(1) 呼吸强度。果实在生长过程中, 随着成熟的接近, 呼吸强度逐渐降低, 而到成熟时有显著增高, 以后逐渐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到达呼吸高峰时, 果实完全成熟。

(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实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淀粉、糖分、酸、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等。生产上常用可溶性固形物的高低来判定成熟度。果实接近成熟时, 淀粉转化成糖, 淀粉含量逐渐降低, 含糖量逐渐提高。可测量果实的含糖量, 当达到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含糖量时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另外, 糖酸比也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 苹果的糖酸比为30∶1时采收的风味最佳。

(3) 果实颜色的变化。许多品种在成熟时都显示出他们固有的果皮颜色, 接近成熟时, 叶绿素逐渐分解, 逐渐呈现出果实的底色。例如, 柿子表现为橘红色, 红星苹果表现为红色或深红色, 红枣果实表现红色。

(4) 果实的硬度。果实的硬度是指果肉抗压力的强度, 随着果实成熟, 果实当中的原果胶逐渐分解为果胶或果胶酸, 果肉变软, 硬度降低。可用手持硬度计来测量果实硬度, 当达到本品种固有的硬度时, 说明果实已经成熟。

(5) 果实的生长期。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 栽培在同一地区的果树, 果实从生长到成熟, 都有各自生长的天数, 因此, 也可根据天数确定成熟度和采收时间。

(6) 果梗脱离的难易程度。苹果、梨等的果实在果实成熟时果柄与果枝间产生离层, 一经震动即可脱落, 此类果实即以离层的形成为品质最好的成熟度, 如不及时采收会造成大量的落果。

二、果实的采收方法

果实采收时应该按照从树冠由下到上、由外到里的顺序。

苹果、梨等果实采收时, 用手掌托着果实, 拇指和食指捏着果梗, 手掌轻轻一抬或旋转, 果柄与果台之间自然分离。采果时要轻摘轻放, 以免碰伤造成损失。采摘时不要把果柄摘掉, 无果柄的果实不仅等级下降, 而且容易感染病害。

桃、杏等成熟后果肉特别柔软, 容易造成指痕, 最好用工具采摘;如用手摘果时, 先剪齐指甲, 或戴手套, 并小心用手掌托住果实, 左右摇动使其脱落。

葡萄等浆果采收时, 用左手托住果穗, 右手用剪刀剪断果柄, 将果穗均匀的平放到采果筐中。采用的果筐要求轻便牢固, 内衬软布或软草, 防止果实碰伤。

枣的采收一般用震落法, 用竹竿轻轻敲打果枝使果实震落, 然后把落果拾起。采摘前应在树下铺设草帘子或凉席, 防止碰伤。板栗、核桃采收时也可采用震落法。柿子采收时用手摘或用采果器。

果实采收时要避免一切人为地机械损伤, 防止微生物感染。机械损伤是引起果实霉烂的主要原因。另外, 机械伤害还能引起果实呼吸强度的提高, 加速其衰老过程, 因此, 在采收时一定要注意轻摘、轻放、轻搬, 防止人为伤害。

有些品种花期不一致, 同一株树上的果实成熟早晚不一致, 分期采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并增加产量。因此, 应该避免一扫光的采收方法。

三、适宜采收的外部条件

哈石油大四期末复习之提高采收率 篇5

13.流体饱和度:流体所占孔隙体积与地层总孔隙体积的比值。14.残余油饱和度:油藏在残余油状态时的含油饱和度。15.毛管数:驱油过程中动力和阻力的比值。16.界面张力:相接触面上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力。17.泡沫驱油体系:由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体系,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18.机械捕集:指聚合物分子中较大尺寸的分子未能通过窄小的流动通道,而留在窄小孔隙处,造成堵塞的现象。19.胶束:当水表面聚集的活性剂分子达到饱和时,溶液中大部分活性剂的烃链便相互吸引而缔合成以烃链束为内核,亲水基外露的分子聚集体,这种聚集成团状的活性剂称为胶束。20.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亲水基倾向于将整个分子拉向水相,而亲油基倾向于将整个分子拉向油相,描述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简称HLB。

名词21.特性黏度:溶液浓度趋于零时,聚合物溶液粘度减去溶剂粘度,除以溶剂粘度与聚合物浓度的乘机。22.IPV:在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有些孔隙能让水通过,却限制了聚合物分子的进入,称部分孔隙体积为不可进入孔隙体积,简称IPV。23.聚合物:是由大量的简单分子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24.离子表面活性剂:活性剂在水中可以电离,电离后起活性作用的是离子。25.水解: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26.水解度:指聚丙烯酰胺在NaOH作用下,酰胺基转化为羧基的百分数。27.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故不怕硬水,也不受PH值得影响,其亲水基主要是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28.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29.渗透率突进系数:油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油层平均渗透率值之比。30.岩石:是一种多孔介质,孔隙形态各异且高度分散,油,气,水以不同方式占据着这些孔隙空间。

名词32.干式反向燃烧:首先从生产井注入空气,并点燃地层然后改为注入井注空气,空气从注入井向生产井方向移动,而燃烧前端的移动方向相反称之为反向燃烧。33.蒸汽吞吐:也称循环注蒸汽 是单井作业,在一口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随后关井让蒸汽与油藏岩石进行热交换,然后开井采油的方法,此过程可循环往复进行,因此又称为循环注蒸汽工艺。34.蒸汽驱油: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采油之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采取的一项热采方法。35.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 可自发的浓集于相界面 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36.稠油: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37.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浓度。39.微乳液:由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醇)、盐五种组分组成的,油水高度分散的体系。40.乳状液:一种和几种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能互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名词41.最小混相压力: 对于确定的原油,当注入气体的组成不变时,存在一个多次接触混相所需的最低压力。即气体溶剂与油藏原油达到混相的最小压力值。42.干式正向燃烧:从注入井注入空气,并在注入井端首先点燃地层,空气与燃烧前缘均从注入井向生产井方向移动,称之为干式正向燃烧。43.微生物:是体型微小 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般存在于碳氧化合物的沉淀物之中。44.湿式正向燃烧:正式燃烧和水驱相结合,利用水携带干式正向燃烧中已然区的能量,克服了正向燃烧已燃区能量来得到利用的缺点。46.聚合物稳定性:地面配置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能否在驱油过程中得以保持,此性质为聚合物溶液稳定性,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驱油效果。47.波及体积(系数):被驱替流体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原始油藏体积之比。48.聚合物降解:聚合物溶液分子断裂,粘度下降的现象。50.流度:有效渗透率除以流体粘度的商。51.混相:是指相间界面消失。

名词49.油层非均质性:油层岩石的渗透性孔隙结构及厚度等并不是处处均一的,这一性质被称为油层的非均质性。52.采出程度:有天在某一阶段的采收率(目前采收率)它是指油田在某一阶段的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53.经济极限采收率:注水达到经济极限(含水率95%—98%)时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54.单层油:上下被不渗透层分隔,层内性质较为匀一且具有一定厚度和分布范围的含油(气)砂岩层。55.油层组:分布情况和油层性质相似,互相靠近的——套油层组合。56.流变性:指流体在外力场作用下发生流动和变形的一种特征。57.聚合物构象:由于分子中化学键的内旋转形成的各种立形态。58.热力采油:凡是利用热量稀释和蒸发油层中原油的采油方法。59.阻力系数:水通过岩心时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时的流度比值。

名词60.聚合物构型:即聚合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包括链节的化学组成,单体连接方式,它决定着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61.机械降解:在聚合物溶液流动应力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链发生断裂的现象。(在高速流动时,具有柔性的长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被剪断,使分子间结合力下降,粘度降低)。62.化学降解:是指氧攻击聚合物分子长链上薄弱环节发生氧化从而使分子长链断裂,分子量降低或发生自由基取代水解等。63.筛网系数:描述聚合物溶液对孔隙介质渗透率影响的参数。是评价聚合物溶液性能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指标。64.聚合度:链节的个数。65残余阻力系数: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后盐水流度的比值。

简答1.聚合物降解,降黏的原因?①机械剪切的降解:高速流动具有柔性长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使分子间结合力的下降,粘度降低②化学降解:氧攻击聚合物分子长链,发生氧化,使长链断裂,分子量降低③温度降解:高温使离子聚合物分子长链断裂④生物降解:注入的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对聚合物产生的还原作用,产生沉淀,分子链被剪断。2.表面活性剂驱适用的地层条件?①砂岩油层②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 低粘度③地层温度不小于120℃④地层水矿化度低⑤地层渗透率大于0.02μm²⑥没有裂缝或高渗透地层。3.常规油藏特点与非常规油藏有什么不同?答:①常规油藏特点:a地层能量充足b岩石储油物性好c原油流动性好②非常规油藏特点:a地层能量低b岩石储油的物性差c原油流动性不好。

简答4.从流度比和毛管数的定义出发,说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和方法?①流度比是指注入流体的流度与被驱替流体的流度之比,在较高的流度比时水或注入流体具有穿过油藏而不是推挤油流动的趋势,因此在低流度比时可达到最佳的波及系数,M=1或M<1时是有利的,反

之不利。②毛管数是指驱油过程中粘滞力与毛管力的比值Vvc=τV/o毛管数与粘度和速度成正

比,与界面张力成反比,分析可知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可能途径有三个: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2增大驱替相的视粘度,3增大驱替速度。5.促进EOR技术发展的因素是什么?a油田开发现状迫切需要EOR技术b勘探费用上涨 勘探难度加大c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d油价及国情。6.影响体积波及系数的因素是什么?a油层的非均质性b水油流度比c布井方式和密度d注采速度。

简答7.影响洗油效率的因素是什么?a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Pc=(2σ*cosθ)/r;R↓→Pc↑→渗流规律愈复杂→孔隙中残余油愈多b油层岩石的润湿性c驱油剂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d原油粘度。8.哪些因素会影响聚合物的溶解?a聚合物的分子构型 溶解性:线型>分支型>网型>体型b溶剂的性质 遵守极性相近原则c温度 温度增加可减少分子间的内聚力 有利于溶解d平均分子量 分子量越小越有利于溶解e杂质的影响。9.CO2驱的驱油机理?答:二氧化碳驱油机理与压力密切相关1)低压时主要是膨胀原油和降低原油粘度2)中压时除提高油层压力 膨胀原油和降低原油粘度外,还可在不同相内发生传质作用及萃取原油3)高压时主要是驱替前缘形成混相驱替。10.非混相驱的驱油机理?答:若油藏压力低于MMP(最小混相压力)则只能是非混相驱替 其驱油机理为:a有限量的蒸发与抽提b降低原油的粘度d压力下降造成溶解气驱e降低界面张力。

简答11.泡沫的驱油机理?1)依靠叠加的气阻效应 可提高微观波及效率 既排驱效率2)泡沫在破裂前能够乳化油 吸入油 并把油传送一段距离3)降低粘度比 削弱粘性指数 提高波及系数4)流度下降。12.我国稠油的特点有哪些?a轻质馏分少,胶质,沥青质含量高b粘度随比重增加而增加,但不是线性关系c含硫量低,小于0.8%d金属含量低e石蜡含量较低,在5%左右f稠油的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大。13.聚丙烯酰胺的特点?a属于人工合成聚合物b长链由C-C键连接 分子链极易变化 构象多 具有柔曲性c水溶液中发生水解 是阴离子型聚合物 常被称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简称HPAMd抗盐能力差e抗剪切的能力也差f抗细菌的能力强。14.黄原胶的特点?a属于生物合成的聚合物b长链由氧环碳链连接 分子链不易变化 棒形结构 具有刚性c分子属于非离子型 带有较少的侧链结构d抗盐能力强e抗剪切能力强f抗细菌的能力差。

简答15.聚合物溶解的过程?a溶胀—溶解 存在三个运动单元b容积小分子-运动速度较快 聚合物链接-速度较快 但连接两端受限制 聚合物分子-运动速度较慢c由于聚合物分子运动速度较慢 且大分子间相互纠缠 聚合物分子不能很快溶于溶剂中 而溶剂小分子运动速度较快 首先进入聚合物线团内 与聚合物大分子表面产生溶剂化作用 形成溶剂化层 使聚合物的体积胀大 此过程称为溶胀过程 随着大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分子间引力减小 最后脱离聚合物线团 溶于溶剂中。16.根据物质的化学结构,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类型?a离子型:阴离子,阳离子,两性型;b非离子型。17.影响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因素?a表面活性剂的当量 当量分布对驱油效果的影响b表面活性剂结构对驱油效果影响c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影响d无机盐对驱油效果影响e活性剂吸附损失对驱油效果影响f油藏条件的影响g助剂对驱油效果影响。

简答18.微乳液的驱油机理?a非混相驱:非混相驱是指驱替流体与被躯替流体在油层的任何位置都不能形成混相体系,而形成两相体系的驱替。b部分混相驱油:是指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接触时是混相的,随着驱替流体的前进,不断与前面的被驱替流体接触,因而不断被稀释,最后形成非混相。c混相驱:在油层任何位置,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是完全混相的驱替。b碱-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c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驱油。20.油田常用的热力采油法有哪些?a蒸汽吞吐法b蒸汽驱油法c火烧油层法。21.火烧油层的机理?a.通入注入井注空气,空气与原油发生氧化反应,在高压条件下,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油层温度不断增加,最终点燃地层中原油b.通过燃烧重油裂解,产生焦炭,轻油及大量气体。c.焦炭为继续燃烧的原料,与氧化反应生成大量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气体。

简答22.流体的类型?1)无粘流体(帕斯卡流体)2)牛顿流体 3)非牛顿流体:粘性非牛顿流体,时变非牛顿流体,粘弹性流体。23.三元复合驱体系驱油机理?a降低界面张力A/S/P三元体系比 A/S二元体系能产生更低的界面张力原因:①P能保护S 使其不与水中的二价离子反应②S与A间的“协同效应” 从而降低了界面张力b较好的流度控制 碱和活性剂可有效的保护聚合物不受高价离子的影响 使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粘度c降低化学剂的吸附碱的存在 使岩石表面的负电荷增多 可减少阴离子型活性剂及聚合物的吸附损失。25.EOR包括哪些开采技术?化学驱油法,气体溶剂驱油法,热力采油法,微生物采油法。26.乳状液的定义类型及鉴别方法?a定义:一种或几中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能互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b鉴别方法:①稀释法②染色法 ③电导法。

简答27.描述油层非均程度的指标有哪些?①宏观:a变异系数b经验公式法c渗透率级差d渗透率突进系数②微观:油层孔隙大小分布,孔隙结构及岩石表面性质等在平面和垂面上的差异用孔喉大小分布曲线、孔喉比、孔喉配位数、孔喉表面粗糙度来表示。28.聚合物为什么没有固体的分子量?聚合物是不同分子量同系物的混合体系,因而没有固定分子量。29.表面活性剂静吸附影响因素?a岩石的类型及组成的影响b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c集合物水解度的影响d聚合物浓度的影响e聚合物含盐量的影响。30.选择聚合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b聚合物的溶解性c聚合物驱常用聚合物d聚合物的物理形状。31.粘性指进现象分析?指进现象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孔隙介质的渗透性,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油水粘度差,孔隙表面性质和各相同的界面张力,以及渗流速度。

简答32.聚合物驱油机理?以提高宏观波及系数为主,以提高微观洗油效率为辅,主要是利用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油水流度比 提高波及系数。聚合物驱油机理分为:宏观驱油机理 微观驱油机理与水驱的比较。33.推导EV,ED和ER的关系?已知A h Ф Soi Sor等Er=产油量/储量=波及区产出油/储量 =(波及区原油储量-波及区残余油)/储量=(AshsФSoi-AshsФSor)/(AhФSor)=[(Ashs)/Ah][(Soi-Sor)/ Soi]=Ev*Ed。

34.推导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阻力系数:Fr(r是大写的)=λw/λp=(Kw/μw)(μp/Kp)= ΔPp/ΔPw残余阻力系数(下面的公式 小写都是角标)Fr=λwi/λwa=(Kwi/μwi)(μwa/Kwa)=ΔPp/Δpwi。

简答35.舌进现象分析?当开始注水时,高渗透率层的流速大于低渗透层,因而高渗透层的两相渗流区先形成,促使其内部的总阻力下降,进而高渗透层的吸水速度增加,当高渗透层的前缘仍在油层某一位置,这时高渗透层内油区阻力消失,仅存在水驱和油水两相驱的阻力,后续的水大部分进入高渗透层,从而低渗透层得不到充分开采。

西瓜甜瓜采收贮运关键技术 篇6

新疆厚皮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 melo) 以优良的品质,味美香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销往全国各地,在新疆的园艺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哈密瓜种植面积达到6.67万hm2,产量达250万t,每年出疆哈密瓜超过100万t。精品哈密瓜在常温运输过程中品质下降快,腐烂严重。根据多年的贮藏运输试验,编制哈密瓜冷链运输规程。

1 采前管理

1.1 土壤选择

哈密瓜选择沙性或粘性土壤,富含有机质,头年实行冬灌,要求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前作以麦类、豆类、苜蓿地较好;棉花、玉米、花生、水稻等作物也是哈密瓜较好的前作;葫芦科作物(各种瓜类)、茄果类蔬菜、高粱、向日葵等不宜作哈密瓜的前作。

1.2 品种选择

哈密瓜品种应选择品质好、风味佳和含糖量高(13%以上)的品种。中早熟品种作为短期(7~15 d)的贮运品种如‘金龙’、‘ 西州密25号’、‘ 西州密17号’、‘ 黄醉仙’、‘ 金凤凰’等品种;中晚熟品种作为中长期(15~40 d)的贮运品种,如‘86-1’、‘ 8501’和‘伽师瓜’等品种。

1.3 田间施肥

用于贮藏的哈密瓜要求平衡施肥,667 m2有机肥施入

1 500 kg左右,整个生长季节施25~30 kg氮、磷复合肥,配合施用K2SO4等其他肥料;慎用氮肥,不当使用易造成含糖量低,贮藏性差,在贮藏、运输过程中腐烂严重。

1.4 田间病害防治

新疆哈密瓜的田间主要病害有:北疆哈密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果腐病;南疆哈密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疫霉病;东疆哈密瓜主要病害有蔓枯病和疫霉病;对栽培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要进行及时防治,而且在采前25~30 d要求打一次广谱杀菌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 采收

2.1 采收成熟度的控制

根据哈密瓜品种特性及种植区域,早、中熟哈密瓜品种,一般要求在哈密瓜7~8成熟(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2%~15%);晚熟哈密瓜在8~9成(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2% 以上)。

2.2 采前控水

用于贮藏的早熟哈密瓜要求采收前3~5 d以上停水;中熟和晚熟哈密瓜要求采收前7~10 d停止浇水

2.3 采收方法

采摘时要求轻拿轻放,避免减少机械损伤。采收时要留瓜蒂,并且留3~4 cm的瓜蔓, 用剪刀剪平,防止病菌从剪口感染果实。切勿用手提哈密瓜果柄。采装哈密瓜所用的容器和中转用的小型手推车必须清洁干燥,并垫纸或柔软缓冲材料,减少对哈密瓜的挤压和碰撞。

3 哈密瓜分选

3.1 分级

哈密瓜品种多,根据具体品种的特性制定相关的分级标准.典型的哈密瓜应具备以下特点:果实良好,新鲜洁净,发育正常,具有贮运或市场要求的成熟度;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的特征,瓜柄3~4 cm,果实具有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条带与网纹,且明显、清晰,色泽一致;果实大小均匀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要求:早熟瓜≥12%,中熟瓜≥14%,晚熟瓜≥12%。无机械损伤及其他斑痕。

3.2 挑选

去除有机械损伤、病斑、果柄脱落、裂口、网纹不全、畸形的哈密瓜果实。

3.3 包装

按同等级哈密瓜果实进行包装,要求用哈密瓜专用包装箱进行包装,包装用的纸箱必须坚固、无毒、无污染、干燥,包装箱的四周和顶盖留有气孔,高度以大于哈密瓜最大直径为宜;哈密瓜外套水果网套,以四个瓜刚好放置在1个纸箱内为宜。包装箱内除了根据甜瓜的品种大小和利于空气流动而放置的发泡网套外,不应再放置纸质隔板,以免影响箱体内气体流通,不利于预冷。封好纸箱后,使用打包机打包。

4 预冷

采收的哈密瓜果实含有大量的田间热,在运输过程中加速果实衰老、增加腐烂。哈密瓜采收后在12 h内,迅速进入冷库,采用强制冷空气预冷。预冷空气温度根据哈密瓜品种而异,预冷空气温度比果实最适贮藏温度略低,一般采用预冷空气温度为:早熟品种6~8 ℃;中熟品种4~6 ℃;晚熟品种0~2 ℃。预冷24 h内,哈密瓜果心温度降到最适贮藏温度时,预冷结束。

5 装车

(1)甜瓜运输装车整体要求:轻装轻卸、快装快运、装载适量、严防各种损伤。整个装车过程应在冷库低温站台或低温穿堂中进行,避免哈密瓜在装车过程中温度急剧回温。(2)甜瓜在装车前,冷藏车应提前预冷,预冷温度达到略低于运输要求温度后,方可停止预冷并准备装车。人力装车和码垛时,应轻装轻卸,不可踩踏;码垛应采用交叉堆叠的方式,既能保证纸箱的抗挤压能力,又能增强厢体内的气体流动。同时要求货物与后门之间应保留至少10 cm距离,离顶25 cm距离,以保障车厢内空气流通。

6 运输

6.1经济冷链运输

在平板汽车上,铺一层0.08 mm厚的塑料膜,上面铺一层棉套或草帘,棉套或草帘上再铺一层塑料膜,形成保温包装,或采用保温材料形成的保温车,将预冷好的哈密瓜的迅速装入汽车,将塑料膜与棉套将哈密瓜包严,形成简易冷链运输。注意,塑料膜要完整,包装严密。

6.2 机械冷藏车运输

将预冷好的哈密瓜装入机械冷藏车,冷藏车温度控制应视货物到达目的地销售情况而定。用于冷库贮藏的哈密瓜,冷藏车温度应控制在哈密瓜最适贮藏温度范围。用于目的地直接销售的哈密瓜,在运输前期温度控制在最适贮藏温度,运输后期温度控制适当回升,以减缓到达目的地时由于温差过大而出现的结露现象。

6.3 运输过程管理

运输过程要控制车速,避免过快颠簸路面对果实造成的损伤。避免紧急刹车。应在货物间温度最高的位置(一般是中间位置)放置小型的温湿度记录仪,记录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温湿度变化,但温湿度记录仪放置的位置务必避免直接吹出的冷气。

7 销售

采用冷链运输的哈密瓜,离开冷藏环境,果实表面有轻微的结露,放置在通风的环境中,让果实温度回升,表面恢复变干。

8 哈密瓜运输的辅助处理技术

8.1 1-甲基环丙烯处理

在哈密瓜果实预冷过程中1-甲基环丙烯(1-MCP),浓度1 mL·L-1条件下熏蒸处理12~24 h。

8.2 其他处理

壳聚糖溶液浓度分别为10~20 g·L-1,将哈密瓜果实完全浸泡在壳聚糖溶液中1 min,取出晾干。异菌脲药剂稀释700倍,即配制成浓度为1 500 mL·L-1的药液,将哈密瓜果实完全浸泡在药液中1 min,取出后晾干。

三潭枇杷采收技术 篇7

1 三潭枇杷的采收适期

枇杷果实适时采收, 对鲜果产量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枇杷果实成熟期不一致, 与地区、品种、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如因树龄、树势、地势、土质等不同, 成熟时间也不同;即使同一株树上, 甚至同一花穗上, 因开花时间不同, 果实成熟时间也往往不一致。枇杷果实在三潭地区除作鲜果外销外, 大部分为外地加工企业用于加工罐头。因此, 枇杷果实的适宜采收期可以根据不同用途, 分为硬熟和完熟2个采收时期。

1.1 硬熟采收期

主要用于贮藏保鲜、外销远运、加工制品等。硬熟采收时, 果实重量达到最大值, 果皮全面着色, 成熟度达到8成, 剥皮稍难, 但可食用。此时采收可在贮藏期间延迟呼吸高峰, 利于长途运输[1]。

1.2 完熟采收期

本地销售以鲜食为主, 不宜贮运。此时枇杷果实已完全着色, 鲜果重量基本上不再增加, 果皮易剥离, 果肉开始疲软, 色、香、味俱佳, 即充分成熟、味鲜食的最佳采收期, 但个别品种如白沙, 完熟时风味变淡, 故采收宜稍早[2]。

2 采收工具准备

三潭地区枇杷园大部分建于坡地, 且树冠高大, 因此采收前应做好所需工具的准备工作。所需工具为双人梯、剪果刀、竹篮、竹篓、塑料筐、纸箱等。枇杷采收前果园严禁灌水, 以防果实水分过高, 影响品质和裂果。

3 采收时间

果实采收最适宜时间应于温度较低的晴天上午露水干后 (7:00—10:00) 和下午 (15:00—18:00) 或阴天进行。绝不能于露水未干或下雨天或高温烈日下采收, 因为这时采收的果实不利于贮藏保鲜。

4 采收方法

枇杷果实必须按成熟情况分批采收, 选黄留青。为了减少人为机械损伤, 摘果时依树冠自上而下, 由外及里, 轻剪轻放。手持果柄, 不要用手触摸果面, 以避免擦掉果面绒毛, 应注意不可碰伤果肉、划破果皮。保留果柄宜短 (1~2 cm) , 果柄剪口要平整, 以防装运时戳伤果实。采收果实根据套袋与否, 采收方法略不同。对于未套袋果实, 应按顺序将病虫危害果、破伤果及等外果全部剔除;对于套袋果, 则于采收时连同果袋一起剪下, 且接运到室内, 然后揭开果袋分级包装, 避免多次翻动, 造成果实损伤。采收果实置于筐内后, 要摆放于阴凉处, 防止曝晒引起灼病[3]。

5 分级

三潭枇杷产地传统方式一般不进行分级, 而是统货出售。近些年, 随着广大消费者观念转变, 根据市场需求, 三潭枇杷分级包装势在必行, 同时也在枇杷产区逐步得到推广。果实分级一般于采收时进行初级分级, 然后运于室内通风处, 于12 h内或于第2天进行分级, 剪去过长果蒂 (只留1~2 cm) [4]。果实分级规格要求品种纯正、果实新鲜, 且有该品种成熟时固有色泽、风味、质地, 果梗完整青鲜, 果面洁净无污染, 果实肉脆皮薄, 汁液丰实, 没有青果、僵果、烂果。根据果实的品种、成熟度、个体大小等进行分级 (表1) 。

6 包装

三潭地区枇杷包装常用的是竹篓或纸箱底部衬垫碎纸或树叶。将分级好的果实紧密排列在内, 装至篓口或纸箱顶部5 cm左右时, 上面铺上碎纸或树叶封箱起运外销, 一般一件果重5 kg。纸箱包装外面一般都印上商标、注册产地、品种、等级、毛重、果实净重及联系电话。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如“绿色三潭”商标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也印于包装箱的醒目位置, 以使消费者放心食用[5,6]。外地企业来三潭地区收购用于加工用的枇杷, 一般用内装20~25 kg木箱、竹筐、竹蒌及塑料筐、纸箱等装运。

摘要:简述三潭枇杷适时采收、采收工具准备、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分级及包装等技术, 为歙县枇杷果农进行枇杷采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潭枇杷,适时采收,采收工具,采收时间,分级,包装

参考文献

[1]谢晋, 程铭恩.中药枇杷叶采收期调查研究[J].安徽医药, 2013 (10) :1789-1791.

[2]杨文雄.枇杷的采收及采后处理[J].中国农村科技, 2003 (8) :41-42.

[3]段志坤.枇杷的采收与贮运保鲜[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4 (4) :31-32.

[4]毛金林, 陈杭君, 陈文烜, 等.枇杷鲜态贮运保鲜技术规程[J].浙江农业科学, 2006 (4) :372-375.

[5]黄志明.枇杷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J].莆田学院学报, 2003 (3) :26-29, 54.

细叶韭采收保存技术 篇8

关键词:细叶韭,采收技术,保存技术

细叶韭 (Allium tenuissimum L.) 俗称麻麻花、杂麻花[1]等, 葱属,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 是优良的抓膘催肥牧草[3,4], 具有一定的补肾、壮阳、解毒、抗癌等功效[5,6]。细叶韭花序作为北方地区传统调味品, 香味浓郁, 风味独特, 深受人们喜爱[7], 是餐饮市场的必备调味品。细叶韭花序的市场来源主要有2个部分, 即细叶韭花序的野生采摘以及少量的人工栽培商品花序。野生采摘花序, 由于采摘时间等多种因素不固定, 往往是见花就采, 老嫩混杂, 商品性较差。而人工栽培条件下, 细叶韭花序的采收, 国内外有关文献尚无报道, 既无采收标准, 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指导, 随意性很大, 花序的品质、颜色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细叶韭花序品质, 提高商品质量与产量, 在对细叶韭育苗[8]、栽培技术[9]研究的同时, 就人工栽培条件下细叶韭开花规律、花序特性、采收方法等进行了研究, 总结出一整套科学采收技术。

1 采收技术

细叶韭同一植株形成的分蘖开花时间有先有后, 一个群体相差更大, 应分批多次采收。

1.1 细叶韭开花规律

细叶韭实生苗当年不开花, 第2年才能开花结果。6月底开始见花, 7月上旬进入初花期, 7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开花主要集中在7—8月。细叶韭食用部分为花序, 由10~60朵小花组成, 同一个花序中, 各小花生育进程相差较大, 外部小花发育较早, 内部较晚, 开花次序是近外部小花先开, 中间最晚, 往往是近外部小花开花结实, 外部小花正在开放, 而内部小花尚在花蕾孕育之中, 花序花期较长, 一般在20~30 d。同一簇植株, 主分蘖花序先开花, 上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分蘖后开花, 先后相差25~30 d。花朵大小也相差甚远, 主分蘖花序重量是次分蘖的3~5倍, 甚至更多。

1.2 适期分批采收

由于细叶韭花序小花开放时间的不统一性, 种子形成与花蕾孕育同时进行, 细叶韭花序采收时, 应适期分批采收。过老、过嫩都会影响细叶韭花序的色泽、品质。采收过早, 花序较嫩, 有机物积累较少, 产量较低;采收过晚, 已产生种子, 影响细叶韭花序品质、风味, 花序品质变差;同时由于花序遮光, 下部花序发育受阻, 营养积累不足, 不仅影响产量, 有时花序变质。因此, 细叶韭花序的采收必须按照细叶韭的开花规律和人工栽培特点进行, 必须要掌握好采花时间, 适时采摘, 这样的细叶韭色泽好, 风味较佳, 且产量较高。一般采收标准是初花期至盛花期, 细叶韭花序中小花开花集中, 选择80%~100%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盛花期花序太多, 此时生殖生长较快, 小花开放也比较集中, 采摘的花序以不太影响下部花序生生育为度, 一般选择60%~100%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收;开花后期, 种子形成较快, 采收稍迟就会产生种子, 应选择60%~90%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

细叶韭采收一般是手工操作, 也可使用采收专用工具———细叶韭花序采摘器 (专利号:ZL 201 020 624 744.8) , 采收效率较高。另外需注意的是, 采摘时不能带水, 应在晴天细叶韭花序上的露水蒸发干后进行, 不应该在有露水或雨后采摘, 因为带水的花序不仅不利于保存, 而且由于水分冲洗掉一部分小花色素, 晾干后细叶韭花序色泽发白、发黄, 商品性状变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盛花期花序长势旺盛, 盛开速度较快, 易出现头重弯腰现象, 靠近地表的花序, 由于下雨等原因, 会将地表泥土冲溅在花序上, 造成污染。因此, 在盛花期要关注天气变化, 避开阴雨天, 可以提前采收。

1.3 采收次序

细叶韭人工移栽时按穴种植, 每穴20~30株, 随着栽培年限的推进及植株分蘖[10]的不断发生, 群体会变得很大, 达到1 500~2 000株/m2, 甚至更多。开花时花序重叠, 覆盖于植株上面, 且花薹交错, 采收次序不当, 就会将花薹折断, 把无用的花薹茎杆混杂于花序中, 影响品质。因此, 采收次序要合理, 首先应采收边缘花序, 然后再进行中部花序的收获。

1.4 放置工具

细叶韭花序采收属于新鲜收获, 收获后花序仍然进行呼吸, 放置工具不合理也会影响收获质量。塑料袋放置, 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小气候, 袋内局部温度升高, 花序呼吸加快, 除消耗养分外, 水分不能散发, 凝聚于袋壁和花序上, 也会降低花序质量;采用尼龙沙袋放置, 由于没有隔断与土壤的接触, 增加底部花序的污染;采收最好使用藤条编制的竹篮、箩筐等器物, 既可减少底部污染, 又可避免凝结水分, 保证花序质量。地表花序, 由于下雨等原因, 将地表土壤冲溅在花序上, 造成污染, 因此需将其放置在不同的采收工具中。

2 保存技术

花序采收后根据不同用途采用适宜的保存方式, 如阴干保存、腌制保存或冷冻保存等。

2.1 阴干保存

细叶韭花序采摘后, 不要长期放置, 要立即将采收的新鲜花序平摊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 厚度要薄, 不要堆积。阴干是最好的晾晒办法。为了使花序快速阴干, 应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翻动。但如果阴雨天较长, 大气湿润, 不易阴干时, 为了防止花序发霉变质, 可适当加强通风, 促使空气流动加快也会起到一定的阴干效果。也可在有阳光时短时间曝晒加快干燥。阴干后的花序花色粉红, 柄绿色, 色泽、品质和商品性都比较好。保存的必备条件是花序干透, 否则会发霉、发黄、变质。因此, 必须要求待细叶韭花序彻底阴干后, 常温存放于玻璃瓶或塑料袋中密闭保存。一般保存2~3年, 对风味影响不大。

2.2 腌制保存

由于花序可在直接食用状态下保存, 对细叶韭花序要求较高, 所采摘的花序不能沾泥带土, 且必须是新鲜刚采摘的花序, 此外, 还要把花序中的杂草、枯叶去掉, 加入适量的食用盐, 在臼内捣碎, 放入玻璃器皿保存。制作时一般新鲜细叶韭花序1 kg加食用盐0.2~0.3 kg, 10~15 d后即成成品, 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同干花序一样, 进行油炸调味。

2.3 冷冻保存

冷冻可以快速杀死组织, 减少养分消耗, 保存较多的有机成分, 但由于冷凝水的产生, 使花序变色, 色泽变差。不过口味尚好, 可根据实际用途选择使用。冷冻保存对细叶韭花序的选择也非常严格, 必须是刚采摘的新鲜花序, 去掉杂草烂叶, 不经晾晒风干, 直接压实装入保鲜袋内, 放入冰箱保存。食用时取出, 油炸。

2.4 油炸保存

细叶韭花序经油炸后, 才会溢出香味, 其风味独特。其香味主要取决于油炸温度, 掌握适当加工技术是食用细叶韭花序的关键。细叶韭花中含有的风味物质, 需要较高温度才可以溶解于油类, 而细叶韭干物质热容量低, 细叶韭花序油炸时, 油温必须要控制好, 可在食用油油温较低时, 将细叶韭花序放入油锅内, 用小火慢热, 使温度慢慢升高, 待花序炸成黄色或暗黄色时, 香味自然溢出, 然后可以再加入其他佐料混合调味。为了食用方便, 也可将炸好的细叶韭花序放入玻璃或瓷质容器内避光阴凉保存。细叶韭花序调味品的制作, 最关键步骤就是控制油炸温度, 注意掌握火候, 防止油温过高炒老、发黑、碳化, 失去细叶韭花序的独特香味。

3 结语

细叶韭作为新型调味品资源, 对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加强区域规划, 使细叶韭栽培产业化, 促进地方食品加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栗利元, 张未芳, 郑联寿.细叶韭生活习性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200 (2) :63-65.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478.

[3]郝丽珍, 杨忠仁, 王六英, 等.三种葱属植物花形态及花药解剖结构观察[J].植物研究, 2005, 25 (3) :277-279.

[4]穆启运.细叶韭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1, 21 (6) :1204-1208.

[5]邹总梅, 于得泉, 丛浦珠, 等.葱属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 1999, 34 (5) :395-400.

[6]贺学林.细叶韭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5) :1814, 1823.

[7]栗利元, 张未芳.细叶韭调味品的产业化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9) :104-105.

[8]栗利元, 张未芳, 郑联寿, 等.细叶韭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612 (22) :72-73.

[9]栗利元, 张未芳, 郑联寿, 等.细叶韭栽培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234 (12) :161-162.

名贵鹿茸的采收加工技术 篇9

1鹿茸的采收时间

一般三年龄的雄鹿就可以开始收茸, 每年可采收1-2次。每年采一次者约在7月下旬;每年采两次者, 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采头茬茸, 第二次约在立秋前后采二茬茸。

2收茸前的准备

专业养鹿场一般由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加工人员共同组成收茸验茸小组, 每天对场内鹿茸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 对收茸时机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适时收茸。特别是在收茸时要保证人员的集中, 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做出及时保护措施。另外要准备好采茸设备。采用机械保定法收茸的场 (户) 要对场内的半自动夹板式保定器进行全面检修, 使之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收茸之前一定要先备好锯茸锯、麻醉药和止血药等, 同时还要做好鹿茸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及加工鹿茸所需设备。

3掌握收茸时机

根据收茸的规格要求不同, 采收的鹿茸有梅花鹿的二杠茸、三杈茸的砍头茸和锯茸, 马鹿的三杈茸、四杈茸的砍头茸和锯茸。收茸规格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 同时还要考虑茸产量, 其中二杠茸价格贵, 但产量比较低;三杈茸虽价格低于二杠茸, 但产量高, 所以收茸时要综合考虑鹿茸的长势和产量, 决定收二杠茸还是三杈茸。

梅花鹿头锯时, 以收二杠茸为主;二锯时一般收二杠茸, 但如果梅花鹿头锯可产鲜重0.5kg以上的二杠茸时, 二锯可以考虑收三杈茸。三锯以上的公鹿主要以收三杈茸为主。

马鹿一般不收马莲花茸 (相当于梅花鹿二杠) , 主要收三杈茸, 而个别鹿茸生长较好, 可以考虑收四杈茸。在收茸时, 一定要观察茸的嘴头和茸根情况, 如果茸的嘴头粗壮肥嫩, 长势旺盛且茸根不呈现黄瓜丁、癞瓜皮形态, 可以考虑收大嘴头茸, 相反则应收小嘴头茸。

对壮龄公鹿和种公鹿应收取肥大的三杈茸 (梅花鹿) 和四杈茸 (马鹿) ;上冲、多头肥大的畸形茸可以晚收;高寒山区和靠近口岸地方的鹿场应收带血花二杠茸, 以便以后收二杠型再生茸;对茸左右生长不齐差3天以上的, 要锯取单支茸。头茬茸留茬不要过高 (特大茸除外) 。收再生茸的留茬一定要高于头茬茸的留茬, 初角茸的留茬要低于成年鹿头茬茸的留茬。

砍茸一般只是适用于生长6-10年的老鹿、病鹿或死鹿。老鹿一般在6-7月采收。先将鹿头砍下, 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 刮除残肉、筋膜, 绷紧脑皮, 然后将鹿茸固定于架上, 反复用沸水烫, 烫的时间约需6-8小时。烫后掀起脑皮, 将脑骨浸煮一小时, 彻底挖净筋肉, 再用沸水烧烫脑皮至七八成熟。

4鹿的保定方法

鹿的保定主要有机械保定和药物保定两种。机械保定的主要器械是半自动夹板式保定器, 与圈舍和保定器相通的通道构成, 通道有多个挡门, 还有一个圆盘式转门。当鹿进入通道时, 可通过这些结构把待锯茸的鹿推入保定器给予保定。这项工作很艰难, 要几个人才能完成。药物保定方法主要是采用麻醉药将鹿先麻醉, 等到锯茸鹿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就能够达到保定的目的, 药物保定锯茸常用司可林和眠乃宁两种麻醉药。眠乃宁是近期研制的一种鹿科动物特效制动剂, 一般梅花鹿每100kg体重用量为1.5-2.0mL, 马鹿每100kg体重用量为1.2-1.5mL。这种药物的麻醉速度快, 同时有对抗的解药回苏灵3号和4号, 目前应用范围广, 安全且有效。用此药以后, 当鹿麻醉倒下时, 首先要对鹿的舌、眼和呼吸的变化进行观察, 防止发生中毒死亡。用药之前要注意的是, 对患有严重实质脏器病变和饱食、剧烈运动后仍处于兴奋状态时不要使用;对空腹条件应用时, 鹿头颈部要垫高, 防止瘤胃内容物溢出误吸入肺脏;

切记在用药之前要估测鹿的体重。一般情况下梅花鹿每千克体重用量为0.07-0.10kg, 马鹿每千克体重用量为0.65-0.09kg, 按此标准确定用药剂量, 切忌一次药量不足后又补针, 以免中毒。在用药以前要先稳住鹿群, 防止鹿惊慌乱跑, 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甚至撞破鹿茸。保定时最好的药物注射部位是鹿的颈部和臂部, 以便促进药物吸收。当鹿倒地的时候, 要及时固定头部, 防止碰伤鹿茸, 同时最好将鹿卧躺在阴凉处。避免锯茸时鹿流血过多, 会产生不良反应。锯茸时要将鹿头部垫高, 鹿倒后不要马上锯茸, 先观察一下鹿心跳是否加快, 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5采后的初处理

锯茸时将鹿用绳子拖离地面, 迅速将茸锯下, 伤口敷上“七厘散”或“王真散”药, 贴上油纸, 放回鹿舍。锯下的茸须立即加工。先洗去茸毛上的不洁物, 并挤去一部分血液。将锯口部用线绷紧, 缝成网状, 另在茸根钉上小钉, 缠上麻绳, 然后固定于架上, 置沸水中反复烫3-4次。每次15-20秒钟, 使茸内血液排出, 至锯口处出白沫, 嗅之有蛋黄气味为止, 然后晾干。全部过程约需2-3小时。次日再烫数次, 风干或烤干。烤时将茸悬在烘架上, 以70℃-80℃的无烟炭火为宜, 烤约2-3小时后取出晾干再烤, 反复烤2-3次, 至茸皮半干时, 进行风干及修整。

6鹿茸的正确加工

首先进行排血。将注射针头插进茸端, 再用打气筒针头注入空气, 如此就能够让茸内血顺着血管从茬口处全部流出。有条件的最好用排血机进行, 这样比较安全有效。其次要及时消毒。将鹿茸放在高锰酸钾溶液和碱水中消毒, 先将茸上的灰尘和杂质洗掉, 然后在鹿茸茬口处用粗线将外皮叉缝合, 用来防止由于外皮滑离而影响质量。第三是蘸煮。蘸煮的目的是使茸中残留的淤血流出来, 在取茸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开水浸入茬口, 这样会导致血凝, 影响鹿茸质量。蘸煮时手拿茸的注口处, 把其放入开水中蘸3秒钟, 取出晾一晾再蘸3秒钟, 反复进行10分钟以后, 再将蘸煮时间延至5秒钟, 反复进行15分钟, 再将每次蘸煮时间延长到20秒钟, 反复进行30分钟。当鹿茸茬口流出白沫时, 说明茸内余血已出净了。然后, 将茸摇动着全部没入开水中, 5秒钟后取出晾半个小时左右进行清洗。最后将晾好的鹿茸挂在烘房内。第一天烘烤温度为35℃-40℃, 第二天为40℃-45℃, 第三天为45℃-55℃, 最高不过60℃, 直到烘干为止。最后洗净消毒 (不洗茬口处) , 晾干后即可出售。

内蒙古启动生态家庭牧场建设和苜蓿发展行动

苹果采收后果园管理技术 篇10

关键词:苹果,采收后,果园,管理技术

苹果生产只有把握技术要点, 加强各个时期管理, 才能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可是, 不少果农在管理中表现出虎头蛇尾态势, 对采果后的果园管理不够重视, 管理粗放。苹果采收后是花芽深度分化、树体储存养分的重要时期, 加强秋季采果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的管理, 对翌年树体生长、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重大影响。因此, 广大果农要切实提高认识, 重视苹果采收后的果园管理, 为翌年果树稳产丰收打下基础。现将苹果采收后的果园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土肥水管理

1.1 养分补充

1.1.1 秋施基肥。

经过一年的生长与结果, 树体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 迫切需要补充养分恢复树势, 果实采收后虽然果树地上部分生长进入缓慢停止阶段, 但9—10月正值苹果根系生长的第3个高峰期, 因而此时施入基肥既可及时恢复树势、弥补树体营养亏损、增加树体营养储备, 又可促发新根、促进“秋根”生长、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 也可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使芽体充实饱满, 还能提高土温、保持水分、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 同时为翌年果树生长发育、开花坐果奠定基础。特别是对早熟品种以及结果多、树势弱的果树, 早施基肥显得更为重要。基肥施入应贯彻“早、熟、全、饱、深、匀”的技术要求。采收后果园要抓紧时间施入基肥, 宜早不宜迟, 一般在落叶前进行, 实践证实, 施肥越早效果越好。应以腐熟的有机肥 (如人畜粪尿、堆积秸秆等农家肥或商品有机生物肥) 为主, 化肥为辅, 迟效与速效相结合, 化肥要做到氮、磷、钾配合, 缺乏微量元素的果园还要有针对性地施入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实行配方施肥, 施肥量应根据果树单株产量而定, 按照生产100 kg果施硫酸钾300 g、过磷酸钙1~2 kg、尿素200 g、有机肥100~150 kg的比例, 缺锌、硼果园再加施硼砂30~45 kg/hm2、硫酸锌45~60 kg/hm2, 肥料要充分混合均匀后施用。遵循2年深施1年浅施的施肥方法, 深施时开放射状沟或挖环状沟, 沟深50~60 cm、宽25~30 cm, 隔年挖沟的位置要错开[1]。

1.1.2 叶面追肥。

苹果采收后叶片的光合作用仍在继续进行, 及时补充加强叶面肥料不仅能延缓叶片的脱落和衰老, 增加树体营养和贮备量, 而且能促进花芽进一步发育, 壮花、壮芽, 提高翌年产量。实践证明, 落叶前15 d对叶面喷施1次1%左右的尿素液, 能达到延长叶片寿命、提高树体营养含量的目的, 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果树大小年现象。

1.2 土壤改良

1.2.1 果园深翻。

该措施可以增强微生物的活动能力, 改善通气条件, 增加活土层厚度, 改变深层土壤的物理性状, 杀死大量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同时可以促发大量新根, 提高根系活力。深翻可结合秋施基肥一并实施, 一般到11月上旬结束。翻土深度从树干根颈处向外围逐渐加深, 树冠外围应加深到30~50 cm, 树冠下部以20 cm左右为宜。

1.2.2 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好处很多, 连年生草不仅可以改良土壤, 而且还能提高肥力、覆盖保墒[2]。年降水量600 mm左右和有灌溉条件的果园, 建议都应实施果园生草。一般在9月通过直播进行生草, 生草方式有沟播和撒播2种。草种的选择原则是草高30 cm左右、根系以须根为主、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豆科的三叶草。播种前土壤要先进行除草剂处理, 最好选择降解快的广谱性药剂如百草枯等, 也可先播种, 待出苗后再及时去除杂草。

1.3 水分管理

1.3.1 覆盖保墒。

因为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都存在春旱秋涝、周年降水不均的问题, 所以进行雨水贮存以备干旱时期应急使用无疑是一个好的思路, 秋季土壤覆盖则是其中一个好举措。进行土壤覆盖既能避免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的保蓄雨水能力, 也能减少地表蒸发、提高土壤湿度, 还能防止杂草生长等, 常用材料有作物秸秆、杂草和地膜。秸秆、杂草要均匀撒铺于果树行间和树盘下, 成龄果园宜全园覆盖, 幼龄果园宜局部覆盖 (树盘) , 厚度为15~20 cm。秸秆可以先铡碎再覆盖, 也可以直接覆盖;草被上要稍微压些土, 以防风刮和火灾。注意秋施基肥时不要将覆盖物翻入地下。地膜一般于施完基肥后趁浇水或雨后覆盖, 应开沟起垄进行覆盖。

1.3.2 灌封冻水。

封冻水宜在11月中旬, 气温-3~10℃时进行, 水量要充分。冬前灌水可以满足果树冬季对土壤水分的需要以及翌年春季生长发育所需求的水分;同时也可以稳固土壤温度, 提高果树御寒能力, 避免冻害。

2 树干涂白

土壤结冻前, 配制涂白剂 (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为:食盐1 kg、水12.5 kg、生石灰5~6 kg、石硫合剂原液0.5 kg、展着剂0.05 kg、动物油0.15 kg。配制时先用水将生石灰化开, 而后加入动物油充足搅拌, 最后掺加石硫合剂、食盐以及展着剂) 涂刷树干和主枝, 可消灭树干内的越冬害虫, 避免或减少果树冻害和日灼, 同时具有防寒等作用[3]。涂白剂的浓度以涂在树干上不结疙瘩、不往下流、能薄薄粘上1层为宜。

3 清园

果园采果后进行彻底清理, 刮除树干粗皮、翘皮, 同时将园内病虫枝、落叶、病烂果清理干净, 集中烧毁或深埋[4]。刮治工具要消毒处理, 免得造成树体之间交叉感染。

4 整形修剪

果实采收后, 对所有未停止生长的新梢和徒长枝进行摘心, 可以促使光合效能增强, 叶片肥大, 芽体饱满充实, 枝条成熟度提高[5];将树体上的密生枝、交叉枝、病虫枝、结果多年的老化细长枝及无法利用的徒长枝剪除或短截, 可以改变树膛内部的光照条件, 保持合理的树体结构, 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 促使树体均衡生长, 减少翌年枝条徒长现象。应注意的是:修剪时要合理“大、小、稀、密”, 即通过去大枝、留小枝, 达到上部枝稀、下部枝密、外部枝稀、中部枝密、内膛应空的效果。需要拉枝的果树应于秋季进行, 冬剪时以轻剪缓放为主, 尽量少短截, 多构成结果枝, 轻剪缓放是果树修剪以及弛缓树势的基础办法。

5 病虫草害防治

苹果采收后是早期落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所以是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最佳时期, 同时也是防治轮纹病、腐烂病、干腐病等枝干病害的有利时期, 便于使用较高浓度的杀菌剂[6]。落叶前可选择喷1次4%绿盾、农抗120药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结合刮树皮, 将病斑或病瘤刮除后, 用腐维他原液或10%涂抹剂10倍液进行直接涂抹处理。清园后至数九前, 全园再喷施1次5°Bé的石硫合剂药剂, 能消灭枝干上的残余病虫[8]。病虫防治也可在喷施肥料时一并加入杀虫杀菌剂, 如5%菌毒清500倍液+48%乐斯本1 500倍液, 这样既能促进树势恢复、减轻叶片早落, 又可杀虫灭菌、减少越冬虫卵[9]。

苹果采收后是防治介壳虫的一个有利时期, 可以使用一些苹果坐果时不宜使用的农药。此时金龟子、桃小食心虫、苹果绵蚜等入秋后会潜入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越冬, 可结合秋季深翻土壤、施肥, 将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出地面冻死, 或将地面的残果、杂草、病叶及在其中越冬的害虫翻入土壤深处, 或用安民乐、好劳力等进行灌根处理。大青叶蝉、卷叶蛾、潜叶蛾、螨类等开始在树皮裂缝中、枝干上以蛹、卵或幼虫等形式越冬, 可以捆绑草把诱集害虫, 刮除树干粗皮、翘皮, 剪除病虫枝, 收集后集中烧毁。茶翅蝽等害虫的理想越冬场所是果园及其邻近房屋, 可在冬季或早春将房屋密闭后熏蒸或喷药。

采取中耕或化学除草法, 及时清除果园杂草, 不让其结籽和繁殖, 可有效减少下年杂草数量。

参考文献

[1]陈培民, 王建民, 张敏聪.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4) :26-27, 38.

[2]高喜荣.生草栽培对苹果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7) :75-77.

[3]张新生, 赵同生, 付友, 等.苹果树采收后管理措施[J].河北果树, 2011 (1) :36-37.

[4]田林森, 管志武.金红苹果栽培管理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 (3) :38.

[5]王光全, 孟庆杰.特早熟苹果早红玉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2) :41-42.

[6]田凤.苹果贮藏期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S1) :189-191.

[7]曲健禄, 范昆, 李晓军, 等.多种化学药剂对套袋苹果黑点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11) :65-68.

[8]张晓红.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 2011 (4) :16-17.

黄花菜采收与加工贮藏技术 篇11

一、适时采收

黄花菜的采收期一般在30天左右。花蕾开放后不适合做干制品,从摘下花蕾到加工前的一段时间,仍在继续生长,过大的花蕾,可能会在这时逐渐开放。花蕾开放过多,会降低干制品质量,故采摘时间不可过迟。花蕾采摘过早,不仅降低质量,而且加工后常带黑色,影响干制品的外观品质。一般品种适合在每天清晨采收,通常在开始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为宜。但不同类型的黄花菜开花时间不同,有的品种在上午10时以后花蕾开放,采摘应在10时前采摘完毕。有的品种在傍晚8时至第二天清晨开放,采摘应在下午7时前采摘完毕。具体采摘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定。但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开花时间,晴天开花时间晚,可稍迟采收;阴雨天水分充足,花蕾生长快,开放早,故采收时间应适当提前。

二、及时蒸制

1.分级挑选。将采收的鲜菜进行分级挑选,拣出开放的花蕾,除去杂物。

2.蒸制。及时将挑选的花蕾分层放进蒸笼内,蒸筛1平方米装鲜花蕾10千克为宜,并保持均匀、疏松状态,然后将蒸筛放在烧开的沸水锅上,加盖密闭。当蒸笼中温度达70℃后,再用文火焖5~10分钟。一般以颜色由原来的鲜黄绿色变为黄色,手捏略带绵软,呈半熟状态,体积约减少1/2出锅,取出自然散热。

三、晴天晒制

蒸好后的黄花菜不能马上暴晒,待摊晾自然散热后再摊在室外晒席上进行暴晒。每隔2~3小时翻一次,晚间收回。当晒到表面稍白色结皮时,翻到另一座席上再晒。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只需晒2~3天就可干燥。一般用手紧握干菜,松手后仍然能自然散开时即可。

四、人工干制

在阴雨天不能晒制时,可采用烘房进行干制。每烘盘装蒸好的黄花菜以5千克为宜,先将烘房温度升到85℃~90℃,然后放入黄花菜。由于黄花菜大量吸热,使烘房温度很快降至60℃~65℃。保持此温度10~12小时,然后自然降至50℃,直到烘干。在烘烤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排湿,使烘房中的相对湿度降至60%以下。干制期间进行2~3次倒盘翻菜。

五、盐渍防霉

若遇阴雨天连绵,又无烘烤设备时,可将蒸制好的黄花菜散热后及时放入缸内,放时要每装一层花蕾,撒一层盐,踏实压好,如此可保持6~7天不会霉烂。也可将鲜花蕾放入淡盐水中浸泡24小时,以减少损失。

六、合理贮藏

将晒干或烘烤好的黄花菜放在大木箱内回潮,使含水量在15%左右,以手握不易折断,松开能恢复弹性为准。干制的黄花菜因含糖量高,易吸收水分而发霉变质。因此,大量的黄花菜一般可采用双丝麻袋包装,放在干燥阴凉处。若保管过程中返潮或受到雨淋,应及时晾晒,以防霉烂变质。

东魁杨梅采收前后管理技术 篇12

关键词:东魁杨梅,采收前后,管理技术

浙江省临海市是东魁杨梅生产主产区,全市现有杨梅面积逾8 666.67 hm2,年产量7万t以上,年产值5亿多元,其中东魁杨梅面积7 333.33 hm2,产量6万t以上,产值5亿元,东魁杨梅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是东魁杨梅坐果率最高的一年,挂果量比正常年份多20%以上,有的甚至多1倍以上。但杨梅挂果过多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重采前落果,特别是成熟期雨水多的年份更加明显;二是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影响杨梅品质;三是造成大小年结果;四是造成树势衰退甚至死亡。

据气象预测,2016年杨梅成熟期降雨量可能比正常年份偏多,针对杨梅挂果与气候特点,在杨梅采收前后,主要围绕杨梅安全、提质、增效为目标,开展科学管理,确保杨梅安全优质丰收。

1 合理疏果,提高杨梅品质,减轻采前落果

2016年杨梅挂果特多,做好杨梅疏果,使其合理挂果,是当前杨梅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2016年杨梅优质丰收的关键。疏果时要注意,虽然前期杨梅裂核病、肉葱病等生理性病害较轻,但由于近期雨水较多,要警惕挂果后期生理性病害(杨梅果实落蒂头)发生。因此,疏果时最好分批进行,最后一次定果时间以生理落果期过后的6月初为宜,防止后期生理落果对杨梅品质、产量造成影响。留果量平均每结果枝留2个果,长果枝(15 cm以上)留2~3个果,中果枝(5~15 cm)留1~2个果,短果枝(5 cm以下)留1个果,细弱枝不留果[1]。

2 推广杨梅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确保杨梅质量安全

杨梅成熟期,也是杨梅果蝇、白腐病等病虫害发生期,为了确保杨梅果品安全,在杨梅挂果后期应采用安全有效的农业、物理等防治方法,减轻病虫危害。

2.1 清洁果园

在杨梅绯红期前清除杨梅园杂物,有条件的进行地膜覆盖,以白黑反光膜为好。成熟期拣除地上落果和烂果,减少虫源。

2.2 防虫帐+避雨布

采收前40 d开始挂40目防虫帐防虫,挂帐后停止喷药。防虫帐挂上后,地面四周用泥土或石块压严,或用专用的夹子把防虫账固定在支架上,防止果蝇、金龟子、蛾类等害虫进入。杨梅成熟期结合天气状况,如果雨水多在采前7 d左右在防虫账顶部覆盖避雨布,防雨水过多造成果实腐烂[2]。

2.3 灯光诱杀

有条件的杨梅园安装振频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金龟子、蛾类等成虫,减轻危害。

2.4 毒铒诱杀

根据果蝇成虫的趋味性,从杨梅果实进入第1次生长高峰期开始,用豆腐渣、糖、醋以10∶1∶1比例混合,加入0.5%敌百虫,每株挂1份;或将敌百虫、香蕉、蜂蜜、食醋以10∶10∶6∶3比例或敌百虫、糖、酒、醋、清水按1∶5∶10∶10∶20比例混合,按120~150份/hm2投放诱饵,或用专门配制的诱虫剂120瓶/hm2,诱杀果蝇成虫。

2.5 黄板诱杀

在杨梅成熟前,在杨梅树上挂黄板,每株挂1张,利用果蝇的趋色性诱杀成虫。

3 看树施好壮果肥,增强树势

对结果过多,春梢抽发很少,甚至不抽发的杨梅树,要防止挂果过多,树体营养供应不上,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因此,对于这类树,在做好疏果的基础上,应适当补施氮钾肥料,或通过根外追肥补充营养,增强树势,促进果实发育[3]。

4 补充修剪,促进通风透光

对部分挂果少、树冠中上部春梢抽发多的树,可适当进行补充修剪。以剪去树冠中上部密生的二年生枝为主,修剪量不可过重,否则易促使新梢抽发,影响果实后期生长发育。

5 采果后管理

5.1 施采果肥

采果肥关键在于施用及时,在采果后抓紧施用,目的是恢复树势,促进夏梢抽生和花芽分化。肥料以有机肥和钾肥为主,适施氮肥和磷肥。但如果采果后树势较强且已有足量的春梢、夏梢,采后只施适量钾肥,或将采果肥推迟到11月再施,防止夏秋梢旺长,影响花芽分化。

5.2 夏季修剪

杨梅采收后可进行适当修剪,夏季修剪以大枝修剪为主,要求在7月中旬前完成。一般以疏删为主,树形骨架比较好的,宜轻剪或不剪;对树冠高大郁闭、内膛空虚的杨梅树,以降冠为目的,每年锯除树冠顶部的直立性枝序1~2个,降低树冠高度,大树分2~3年完成,同时删除树冠外围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回缩拖地枝,促进树体开心通透,内膛光秃枝留桩15 cm左右短截,也可全枝删除,促发内膛新梢抽发,并对抽发的新梢留20 cm左右及时摘心,促进枝梢粗壮,增加分枝级数,培养成结果枝组。大枝修剪后,裸露的枝干要用布片、报纸或者稻草等包扎保护,以免枝干晒伤晒裂[4]。

5.3 病虫害防治

采后夏秋梢抽发期是一年中杨梅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做好卷叶蛾类、蚧类、粉虱类、褐斑病等病虫害防治,培养健壮的夏梢。

参考文献

[1]颜丽菊.杨梅安全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王小平,王一光,林羽,等.如何克服丁岙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42-43.

[3]颜丽菊,任海英,戚行江,等.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2):398-402.

上一篇:安全监测项目下一篇:环境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