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采收机

2024-10-18

烟叶采收机(精选4篇)

烟叶采收机 篇1

马龙县是曲靖市最大的烟草生产基地县之一, 烤烟是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 年种植面积1.055万hm2, 年产量1.65万t。烟草产业已成为马龙县乃至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主要产业, 烟草农业机械化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标志和坚实基础, 是实现烟草生产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 促进烟草生产减工增效、保障烟草生产稳步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烟草总局局长姜成康在云南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 把种烟的用工控制在225个/hm2以内。现在烤烟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单价不断上涨, 减工增效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减工增效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机械化水平。”

曲靖市烟草公司高度重视马龙县烟草农业机械化工作, 及时精心安排部署, 并邀请农机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专家参与研究烟草农业机械化工作。在认真总结多年来马龙县烟草农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 烟叶采收是制约烟草生产全程农机化的瓶颈问题, 必须把烟叶采收机的引进开发作为重点攻关项目来抓。在国家局和省局的重点扶持下, 曲靖市烟草公司从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引进了不同型号的烟叶采收机在马龙县和罗平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但进口机型价格昂贵、机型庞大, 且无法适应云南省烟草种植农艺要求, 因而不利于普及推广。因此, 决定由曲靖市烟草公司、曲靖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和昆船集团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共同研发适宜云南省地理环境和种植农艺要求的烟叶采收机, 实现烟草生产全程机械化。烟叶采收机的研发、试验、推广在我国刚起步, 国家尚无试验测试方法和标准, 为全面做好烟叶采收机的开发试验工作, 需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测试方法, 指导田间试验测试, 现就烟叶采收机的试验测试方法进行探讨[1,2]。

1 试验目的

一是通过性能试验测试, 考核研发试制样机是否达到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国外引进产品相比较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通过反复性能试验测试, 确定试制样机的最佳工作速度、采叶机构最佳调整间隙、送叶机构的最佳调整间隙和风速。三是通过生产查定, 考核试制样机的经济性、使用可靠性、地区适应性、调整保养方便性、重要零部件和易损件的耐用性及使用安全性。

2 试验条件与田间调查方法

2.1 试验条件

试验机械为研发试制样机和国外引进同机型样机各1台, 试验前必须进行调试保养, 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试验测试时由专人操作, 在相同土壤性质、相同种植品种、相同移栽节令、相同成熟度和相同天气条件下交替进行测试。试验地必须是机械化耕作、机械化起垄和机械化移栽的田块, 烟田长度不小于100 m, 两头应留出足够的转弯调头路道。

2.2 田间调查方法

田间调查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5262—2008) 的规定测定烤烟的品种、烟叶成熟度、烤烟自然高度、烟株高度、烟株茎围、烟叶长宽、百叶质量、烟田垄高、垄间距、杂草密度等[3,4]。

3 性能试验测试方法

3.1 烟叶破损率测试

利用中部烟叶取样500株分5次测试, 求出平均破损率。烟叶破损率可采用质量法或数量法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式 (1) 中, YP为烟叶破损率 (%) ;WP为取样烟叶破损叶片总质量 (kg) 或数量 (片) ;WX为取样烟叶叶片总质量 (kg) 或数量 (片) 。

烟叶破损率测试准确性关键取决于破损烟叶的界定, 根据当前烤烟收购验收标准, 烟筋从叶尖起到烟柄顶端折断长度超过1/4的叶片应界定为破损烟叶, 烟筋未折断叶面破损1/4的叶片应界定为破损烟叶。采用质量法计算时, 破损烟叶按上述标准秤重折断和破损的所有叶片, 采用数量法计算时, 每片破损烟叶不论烟叶折断或破损成几部分均按1片计算。

3.2 烟株损伤率测试

利用中部烟叶取样500株分5次测试, 求出平均损伤率, 计算公式如下:

式 (2) 中, YZS为烟株损伤率 (%) ;WS为取样烟株损伤总数量 (株) ;WX为取样烟株总数量 (株) 。

烟株损伤率测试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损伤烟株的界定, 根据烤烟生长特性, 每次测试清点损伤烟株时, 以通过进行采收后影响其生长的为损伤株数, 轻微损伤可不计数。

3.3 烟叶输送掉叶率测试

烟叶输送掉叶率是指通过采收机采收工作部件采摘下来的烟叶在输送到烟叶储藏箱过程中未到达烟叶储藏箱内的烟叶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式 (3) 中, Yd为烟叶输送掉叶率 (%) ;Wd为取样烟叶叶片掉叶总数量 (片) ;WX为取样烟叶叶片总数量 (片) 。

3.4 烟叶采收机前进速度测试

分别测定烟叶采收机采收作业速度和空行前进速度, 并进行记录, 计算公式如下:

式 (4) 中, V为机器前进速度 (m/s) ;L为测定区长度 (m) ;t为通过测定区的时间 (s) 。

4 生产试验方法

生产试验纯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50 h, 生产试验的一般要求、内容、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严格按《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GB/T 5667—2008) 的规定执行, 生产试验期间应做好各项记时记录。

4.1 时间查定的重要内容

班次时间包括纯工作时间、故障时间和调整保养时间等, 其中, 纯工作时间包括地头转弯时间和卸烟叶时间。非班次时间包括组织不善造成的停机时间、1 km以上的空行时间、自然条件造成的停机时间, 以及操作人员吃饭休息时间等。

4.2 使用经济指标的计算

4.2.1 生产率。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式 (5) 中, EC为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hm2/h) ;∑QCb为生产查定的班次作业面积 (hm2) ;TC为生产查定的班次作业时间 (h) 。

班次小时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式 (6) 中, Eb为班次单位时间的生产率 (hm2/h) ;∑Qb为生产考核期间的总作业面积 (hm2) ;Tb为生产考核期间的总作业时间 (h) 。

4.2.2 使用可靠性。使用可靠性计算公式为:

式 (7) 中, K为使用可靠性 (%) ;Tg为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故障排除时间 (h) ;TZ为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作业时间 (h) 。

4.2.3 燃油消耗量。测定小时耗油量计算公式为:

式 (8) 中, GT为1 h耗油量 (kg) ;△V为测定时间内消耗燃油总容积 (m L) ;t为测定时间 (h) ;r为试验温度条件下的燃油密度 (g/m L) ;△G为测定时间内消耗燃油总质量 (g) 。

单位作业面积耗油量计算公式为:

式 (9) 中, GS为单位作业面积的耗油量 (kg/hm2) ;△GS为班次作业时间内消耗燃油的总质量 (kg) ;S为班次作业的总面积 (hm2) 。

4.2.4 测定时间利用率。班次时间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式 (10) 中, Kb1为班次时间利用率 (%) ;Tbs为生产考核期间纯作业时间 (h) ;Tbz为生产考核期间总作业时间 (h) 。

总延续时间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式 (11) 中, Ky1为总延续时间利用率 (%) ;Tys为生产考核期间纯作业总延续时间 (h) ;Tyz为生产考核期间总延续作业时间 (h) 。

4.2.5 调整保养方便性。调整保养方便性计算公式为:

式 (12) 中, Ktb为整保养方便性 (%) ;Tyz为生产考核期间总延续作业时间 (h) ;Ttb为生产考核期间总延续作业调整保养时间 (h) 。

4.3 常规性观测记录

生产考核的机具在整个试验期间应注意观察一般工况和性能, 并做好记录。应观察烟叶采收机作业质量、生产能力对各种品种烟叶和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及机器的故障和排除情况。在试验中后期应进行2~3次性能复测, 确定发动机功率及液压驱动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有漏油、浸油情况;烟叶采收机的烟叶输送情况及烟叶箱装满程度、烟叶卸倒情况等。检查烟叶采收机使用与维护的方便性、使用调整的灵活性、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试验报告的撰写

5.1 整理汇总

在试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所有数据和资料。试验结束后应将观察、测定、计算和分析的结果核实资料汇总记入表格, 编写试验报告。

5.2 试验报告内容

5.2.1 试验概述。

写明试验目的, 试验烟叶采收机的型号、名称、台数, 开发研究单位, 参加试验单位, 试验时间、地点, 以及完成工作量等情况。

5.2.2 烟叶采收机简介。

介绍烟叶采收机的结构、主要参数、特点及工作原理和过程, 必要时应附机器简图或照片。

5.2.3 试验条件及分析。

简述田间调查及试验条件, 分析试验条件是否具有代表性及对试验测试的影响加以说明。

5.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概述通过试验测试获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试验目的对烟叶采收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得出试验结论。

参考文献

[1]朱华俊, 王志明, 白炜, 等.烟叶采收机浮动式采摘台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 (4) :146-147.

[2]张光辉, 程浩, 黄在波, 等.恩施州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4) :63-66.

[3]朱荣旺.歙县烟叶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6) :313.

[4]刘英, 刘显华.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六大关键[J].湖南农机, 2012 (5) :24-25.

烟叶采收机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郴州市安仁县清溪镇枫树村进行。试验地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 404.3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663.3 h,无霜期280 d左右。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试验田土壤为水稻土,土壤肥力较高,前茬为水稻,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 H值5.52,碱解氮151.4 mg/kg,速效磷(P2O5)53.1 mg/kg,速效钾(K2O)274.9 mg/kg,灌溉方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烤烟采收终期7月10日(C1)、7月17日(C2)、7月24日(C3)。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48 m2(8 m×6 m)。烤烟株距50 cm,行距110 cm。烤烟栽培与烘烤技术按郴州市烟草公司技术规范实施。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根据试验设计,分期进行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采收方式为上部6片烟叶整体成熟后集中一次性采收,烟叶烘烤按郴州市安仁县烟草公司优质烟烘烤调制技术进行。烟叶采烤后,分析不同采收期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每小区取1 kg等级为B2F的烟叶检测其化学指标。

1.3.1 烟叶等级结构分析。

烟叶等级结构参照闫新甫等[5]方法进行分级。调查统计不同处理烤烟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橘黄烟比例以及杂色烟比例[6]。

1.3.2 外观质量评价。

外观质量评价参照王瑞新[7]的方法,从烟叶的结构、颜色、成熟度、叶片厚度、油分、色度分析。

1.3.3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烟叶化学成分总糖、总氮、烟碱、氯、淀粉采用SKALAR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钾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7]。总糖碱比=总糖/总植物碱,总氮碱比=总氮/总植物碱,钾氯比=总钾/总氯。

1.3.4 感官质量评价。

烟叶烘烤调制后,每小区各自均匀选取烟样2 kg,由评吸专家进行感官质量的鉴定。感官质量根据YC/T138-1998的评定标准,用9分制进行量化评定。烤烟烟叶的评吸由安仁县烟草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进行,评吸的指标主要包括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等8个指标。

1.4 分析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处理,用DP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等级结构的影响

烟叶上中等烟比例直接反映着烟叶的经济指标,由表1可知,处理C3的上等烟比例和橘黄烟比例均最高,分别为21.24%、65.46%,而处理C1的上等烟和橘黄烟比例均最低,分别为9.65%、56.92%,处理C3上等烟比例较C1高出了11.59个百分点。3个处理间,处理C2的中等烟比例最高,为60.3%,处理C1的中等烟比例最低,为53.5%,两者相差6.8个百分点。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采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以及橘黄烟比例的差异性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杂色烟比例处理C2、C3与处理C1之间的差异性极显著;处理C2、C3之间杂色烟比例的差异性达显著水平(P<0.05)。上等烟比例和橘黄烟比例从大到小为处理C3>处理C2>处理C1。由此可知,处理C3所采收的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最高,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处理C2次之,处理C1最差。

2.2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颜色是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表现,是烟叶内在质量最直观的反映。由表2可知,处理C1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差,其成熟度欠佳,油分较少,叶片厚度大,叶片结构紧密。不同处理间,处理C3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相对最好,较处理C1、C2的烟叶成熟度明显提高,油分较多,叶片组织构造变得疏松,叶色更浓。这也说明,在上部6片烟叶集中一次性采收的前提下,适当地推迟烟叶的采收时间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

2.3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感官评吸专家一致认为,处理C3感官质量主要表现为香气质感上佳,吸味比较舒适,香气量尚充足,烟气较醇且细腻,杂气较少,刺激性较小,余味尚舒适,浓度劲头适中;而处理C1烟样的刺激性偏大且杂气成分高,感官质量表现较差。在3个处理中,处理C3的烤烟上部烟叶在香气质、杂气、吃味以及烟气柔软度等方面相对表现最优。评价结果表明,处理C2、C3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均优于处理C1,处理C1烟样的劲头偏低,得分低于处理C2和处理C3,而不同处理间烟叶的灰分与燃烧性均无明显的差异。从吸评总分统计来看,3个处理的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3>处理C2>处理C1,处理C3烟样吸评总分比处理C1高出4.70分,说明推迟采收的上部烟叶的感官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表3)。

(分)

2.4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般认为,烟碱含量应小于3.5%、糖碱比值(总糖/总烟碱)应为8.0左右。由表4可知,3个处理的总糖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处理C1<处理C2<处理C3,最高值为25.72%;烟碱含量最高值为2.96%(处理C1),淀粉含量最高值为2.04%(处理C1),3个处理间烟碱含量与淀粉含量变化表现相同,都是处理C1含量最高,处理C2次之,处理C3含量最低;3个处理的总氮最高含量为2.49%(处理C2),钾的最高含量为2.07%(处理C2),氯的最高含量为0.39%(处理C2),总氮、钾和氯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相同,呈先增高后下降的变化,并且都在处理C2时达到最高值。这说明上部烟叶采收期适当推迟,上部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趋优(表4)。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烤烟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等级结构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部烟叶采收期的推迟,上部烟叶的成熟度提高,叶片颜色逐渐加深,油分含量增多,且产出中上等烟比重也有所增加。包可翔等[8]在旬阳对烤烟品种K326进行了上部烟叶分期采烤试验,结果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基础上推迟7 d,烟叶成熟度和上等烟比例都显著提高,这与本试验结论一致。另外,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各项指标均有提升的趋势,尤其对香气量与香气质的提升非常关键。而烟草自身所产生的香气的优劣是烟草吸食者亲睐与否的关键。刘国顺等[9]研究结果指出,在比正常采收时间推迟1周后采收的烤烟上部叶,会提升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说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均明显得到改善,并且以7月24日采收的上部烟叶质量与品质最优,其所产的中上等烟比例最高,经济指标表现最好。因此,在安仁烟区建议不要过早采收上部烟叶,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月20日以后。

孙敬国等[3]研究指出,适当地推迟烟叶采收时间可以提高烟叶总糖含量,这与本试验结论一致。烟碱和淀粉的含量与采收期呈负相关关系,均为采收终期为7月24日处理含量最低。说明适当推迟烟叶采收能够从农艺角度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及淀粉含量。烟碱是烟叶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低,刺激性小,吃味平淡;含量高,刺激性强,吃味辛辣;烟碱含量只有适中并和其他化合物的含量相互协调一致,才能获得优质的吃味。烤烟烟叶中烟碱含量一般在1.5%~3.5%,最适量为2.5%[10]。淀粉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烟叶调制是否得当的依据,若调制后的烟叶淀粉含量过高,对烟叶吃味品质和燃烧性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总氮、钾含量以及氯含量的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对烤烟氮/碱值、糖/碱值和钾/氯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氮/碱值、糖/碱值和钾/氯值由大到小依次顺序的采收终期为7月24日>7月17日>7月10日;氮/碱值范围在0.78~0.95,糖/碱值范围在7.93~9.96,钾/氯值范围在5.19~5.81;一般认为氮/碱值为0.8~0.9最好,糖/碱值接近10为最好,钾、氯比值以≥4为适宜。烟叶钾含量是衡量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钾既能够促进烟叶的燃烧性,又能够提高烟叶香吃味,且与卷烟制品安全性密切相关。烟叶钾含量(K2O)在2%~8%,优质烟产区如美国、津巴布韦等地的烟叶含钾量(K2O)多在4%~6%。而本试验3个处理烟叶钾含量普遍在2%左右,这可能是该烟区烟叶品质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综合对各主要化学指标分析结果的考虑,认为采收终期为7月24日的处理采收的烟叶各项化学指标相对较优,采收终期在7月17日的处理次之,7月10日处理相对较差。

参考文献

[1]樊芬,屠乃美,王可,等.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3(1):81-85.

[2]朱尊权.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是促“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措施[J].烟草科技,2010(6):5-9.

[3]孙敬国,项波卡,孙光伟,等.不同采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3572-3575.

[4]廖成松,陈懿,潘文杰,等.烤烟上部烟叶质量提升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11):38-41.

[5]闫新甫,马建伟,王英元,等.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6(4):1-5.

[6]王能如.烟叶调制与分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7]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52-256.

[8]包可翔,李雨江.不同采收期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15-17516.

[9]刘国顺,张晓远,毕庆文,等.采收时间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32-136.

烟叶采收机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麻江县碧波村, 烟株长势均匀, 单株留叶数为18~20片。在常规采烤至每株剩5~7片上部叶时, 上部叶时在田间定株, 叶片大小基本一致的烟株挂牌标记。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种采收方式, 采烤分2次进行, 间隔时间为9 d, 共8个处理, 分别为:4~6片叶尚熟一次性带茎采烤 (A1) ;4~6片叶尚熟一次性采叶烘烤 (B1) ;环割烟茎韧皮部, 逐片采收先成熟的4~6片叶 (C1) ;常规逐片采收先成熟的4~6片叶 (D1) ;4~6片叶过熟一次性带茎采烤 (A2) ;4~6片叶成熟一次性采叶烘烤 (B2) ;环割烟茎韧皮部, 逐片采收后成熟的4~6片叶 (C2) ;常规逐片采收后成熟的4~6片叶 (D2) 。

1.3试验实施

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干球温度38℃左右, 烟叶变黄8~9成, 叶片发软。干球温度41~42℃, 烟叶基本全黄, 充分凋萎塌架, 主脉发软。干球温度46~48℃, 烟筋变黄, 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干球温度54℃, 烟叶大卷筒。定色和干筋过程, 湿球温度始终控制在43℃以下[4]。

1.4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还原糖采用DNS显色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含氮量推算蛋白质的含量[5,6,7,8,9]。

2结果与分析

2.l不同采收方式的单叶重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烟叶烤后单叶重以处理A的最大, 为8.75 g, 说明一次性带茎采烤能使烟叶的产量增加。处理C即环割后采烤的单叶重 (8.30 g) 居第2位, 处理B、处理D的单叶重都较小, 说明这2种采收方式的顶叶在成熟及烘烤过程中的干物质消耗较多。因此, 要增大烤烟的产量, 应以一次性采收 (带茎或不带茎) 为宜。

2.2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的烟叶等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上等烟比例 (加权平均) 以处理B最高, 达20.20%, 处理A次之, 为19.91%, 分别比处理D高2.13、1.84个百分点, 说明一次性采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处理C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 说明环割对烟叶质量的提高效果不显著。在各处理中上等烟比例以处理Dl (28.6%) 最高, 处理C1 (27.9%) 次之, 它们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2 (8.5%) 最低, 处理C2 (9.5%) 次低。下低等烟比例 (加权平均) 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A。此外, 第2次采烤的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明显低于第1次的, 说明第2次采烤时烟叶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因此, 要想多获得上等烟, 应运用一次性采收 (带茎或不带茎) 为宜。

2.3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的烟叶外观质量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总体上来说, 以处理A、处理B的采收方式较好, 各采收方式在总体上以处理A和处理B较好, 杂色叶叶数比例较低, 分别为28.6%和28.1%, 分别低于处理D (31.0%) 2.4、2.9个百分点。外观质量方面, 以处理C1和处理D1最好, 杂色叶比例分别为17.3%和18.0%,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处理C的油分较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较少, 可能是环割烟茎韧皮部后阻碍了油分向烟叶的输送。同一种采收方法相比, 以第1次采烤的烟叶质量较好。

2.4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上部叶一次性采烤与常规采烤样品烟碱含量分别为4.03%、4.31%, 略高于优质烤烟烟碱含量要求。但上部叶一次性采烤烟碱含量好于常规采烤, 较常规采烤降低了6.50%。上部叶一次性采烤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7.78%、19.52%, 常规采烤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6.51%、18.49%, 采烤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分别较常规采烤提高了4.79%和5.57%。上部叶一次性采烤与常规采烤总氮含量、钾含量、氯含量无明显差异, 其中总氮含量、钾含量均在优质烤烟化学指标适宜范围内, 氯含量略低于优质烤烟化学指标适宜范围。上部叶一次性采烤后烟叶糖碱比较常规采烤提高了0.54, 更接近优质烤烟糖碱比适宜范围。糖碱比反映烟气酸碱平衡关系。烟草中含氮化合物的总氮量与烟碱含量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认为糖烟碱比接近10的烤烟质量最好[10], 目前一般认为在6~8范围内为宜。各采收方式的糖碱比总体均适宜, 第2次采烤的均较适宜;第1次采烤的处理A1、处理B1略微偏低, 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烟碱含量偏高所致。

2.5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的烟叶物理特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 8个处理平衡含水量均在9%左右, 差别不大;填充值和含梗率以带茎采收处理A1最高, 分别为6.99 cm3/g、30.58%;8个处理烟叶叶片的大小差别较大, 主要表现为8个处理的叶片宽度以处理A1、处理A2最大, 带杆采收能提高上部叶的开片程度。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以一次性采烤 (不带茎或带茎) , 在6片左右的上部叶中, 4~5片叶充分成熟、1~2片叶尚熟的最好, 可以明显提高烟叶采烤的质量。而2次采烤的烟叶的质量明显下降, 可能与采收方式、采收时间、烟叶素质有关。因此, 应以一次性带茎采收为主。本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因素对烤烟质量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摘要: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单叶重、烟叶等极、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4种采收方式中, 烟叶烘烤质量在总体上以一次性采收 (带茎或不带茎) 的最好, 一次性带茎采烤能增加烟叶的产量, 可能是因为叶片在烘烤过程中得到了茎杆中的一些物质补充, 自身内含物质消耗较少;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次性带茎采烤的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也均优于其他采收方法。常规采收的次之, 常规采收的烟叶的各种特性和成分优于环割处理的烟叶, 但比一次性带茎采烤的较差。环割处理的烟叶与前两种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相比较差。

关键词:烤烟,成熟度,采收方式,上部叶,烘烤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能如, 徐增汉, 周慧玲, 等.烟叶调制与分级[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肖协忠, 李德臣, 郭承芳, 等.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3]侯文华, 宫长荣.烟叶烘烤理论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4]宫长荣.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6]李汉超, 王淑娴.烟草与烟气化学及分析[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7]胡国松, 郑伟, 王震东, 等.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8]刘立全译.烟碱的益处[J].世界烟草动态, 1995 (1) :43-44.

[9]刘平, 王济湘.烟草栽培生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8.

烟叶采收机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毕业地区威宁县中水镇瓦厂村进行,海拔1 900m,年平均气温12℃左右,土质黄壤,肥力中等。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红花大金元,供试部位为中部烟叶。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烟叶变黄面积约30%,主脉1/3~1/2变白,支脉1/3~1/2变白;处理2:烟叶变黄面积约40%,主脉约1/2~2/3变白,支脉1/2变白;处理3:烟叶变黄面积约50%,主脉2/3~3/4变白,支脉1/2~2/3变白;处理4:烟叶变黄面积约60%,主脉3/4至基本变白,支脉1/2~3/4变白。每个处理15竿烟,3次重复,分别在3间烤房内进行,每间烤房内按处理1装在烤房顶层,处理2、处理3装在烤房中层,处理4装在烤房底层进行烘烤。

1.4 主要栽培措施

2008年4月下旬用漂浮育苗移栽,种植密度为18 150株/hm2,大田施纯氮75kg/hm2,氮磷钾比例为1∶1∶3,留叶数18~20片。其他措施按优质烟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1.5 烘烤设备及方法

烘烤设备为气流下降式智能密集型烤房,采用“三段式”烘烤方法进行烘烤。

1.6 测定项目及方法

按国家40级标准进行分级后统计各处理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桔黄烟率、黄烟率、杂色烟率(不含级外烟)、均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上等、上中等烟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大烤后中部叶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的影响趋势均是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上等烟率处理3与处理2未达显著差异,但与处理4、处理1均达极显著差异;上中等烟率处理3与其他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对红大烟叶来说,处理3或处理2的采收成熟标准有利于提高红大烤后烟叶的上等烟率和上中等烟率。

2.2 不同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黄烟率、桔黄烟率的影响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大烤后黄烟率、桔黄烟率的影响趋势同样表现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黄烟率处理3与其他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但处理2与处理4间未达显著差异;桔黄烟率处理3与处理2达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差异;说明处理3最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黄烟率与桔黄烟率。

2.3 不同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杂色烟率的影响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中部叶杂色烟率的影响趋势是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3杂色烟率最小,与其他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但处理2与处理4间未达显著差异。说明按处理3标准采收最有利于降低烤后烟叶的杂色烟率。

2.4 不同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均价的影响

均价是烤后烟叶综合质量的体现,与烟农的经济收益直接相关。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中部叶均价的影响表现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处理3与处理2未达显著差异,但与处理4、处理1均达极显著差异,这与上等烟率的表现具有相似性。

对不同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在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桔黄烟率、黄烟率、杂色烟率、均价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品种中上部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为:中部烟叶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桔黄烟率、黄烟率、均价的平均值均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杂色烟率为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除均价、上等烟率处理3与处理2未达显著差异外,其他经济性状处理3与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注:*表示在5%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表示在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相关。

(2)综合考虑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红大中部烟叶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为烟叶变黄面积约50%,主脉2/3~3/4变白,支脉1/2~2/3变白。该成熟标准略低于对K326的采收标准[7]。

摘要: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桔黄烟率、黄烟率、均价的平均值均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3为最合理的采收成熟度。

关键词:烤烟,红花大金元,成熟度,等级质量,均价

参考文献

[1]王欣,许自成,闫铁军,等.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9(3):81-83.

[2]李文璧,朱凯,段凤云,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大金元烟田小气候和产值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2):27-32.

[3]丁金玲,杨焕文,梁旭清,等.K326和红花大金元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变化规律[J].云南大学学报,2003,18(4):382-384.

[4]张树堂,杨雪彪.红花大金元的烘烤特性和烘烤方法[J].烟草科学研究,2000(1):44-47.

[5]张树堂.红花大金元品种品质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170-173.

[6]王树会,李天福,邵岩,等.不同烤烟品种及海拔对烟叶中有机酸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27-130.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优惠下一篇:有效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