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开发

2024-09-05

烟叶开发(精选5篇)

烟叶开发 篇1

特色烟叶是指优质、稳定, 适用卷烟企业需要, 拥有自己独特的香味风格 (如浓香、清香等) 的烟叶。它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 能够在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 是打造中国烟叶生产核心技术, 构建中国烟叶原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发中式卷烟的重要原料基础, 特色烟叶开发也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1,2,3,4]。2010年, 湖南省宁乡县纳入了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的示范烟区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区, 为宁乡县烟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给宁乡县的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生产工业企业所需的优质卷烟配方原料, 是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开发方向。

1 特色烟叶的涵义

1.1 特色烟叶的内涵

一是特。特是特色, 是工作定位。不同烟叶生产区域基础条件、生态环境、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具备生产风格多样化烟叶的客观条件。特色烟叶内涵主要包括烟叶质量、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4个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特色优势, 最终形成适应中式卷烟发展需求的风格多样化的优质烟叶。二是优。优是优质的质量, 是过程控制。需要产区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制约特色烟叶形成的主要因素, 并围绕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制订和完善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 以提高技术到位率为中心, 以生产优质特色烟叶为目的, 加强过程控制, 生产适应中式卷烟发展要求的特色烟叶。三是名。名是名牌, 是工作目标。品牌是质量的象征, 是企业形象和产区形象的象征, 也是市场认可的象征,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品牌要有鲜明的质量特色、较好的生态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规范的技术要求、较高的科技投入、适度的生产规模、良好的市场信誉和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明确工作定位, 加强过程控制, 生产特色鲜明、质量稳定、满足中式卷烟发展要求的名牌烟叶, 是烟叶产区特色烟叶研究与开发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

1.2 特色烟叶的基本特征

一是特殊性。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烟叶的特点, 主要包括烟叶内在品质、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安全性等方面。特色烟叶既是优质烟叶, 又是有个性的烟叶。二是稳定性。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相对稳定。具有产地烟叶特色的普通性、时间上的连续性、指标的确定性。三是可用性。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为卷烟工业所接受, 并且在卷烟配方中特别是在高档卷烟中得以利用。四是规模性。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 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具备一定的数量, 才能在卷烟产品中得到稳定的利用, 形成批量的产品, 产生经济效益。

2 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

一是耕地资源充足, 烟叶产业发展潜力大。宁乡县耕地面积92 787 hm2, 占总面积的31.93%, 耕地中水田面积79 580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85.77%) 、旱土面积13 207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14.23%) 、旱涝保收面积66 000 hm2 (占耕地面积的71.13%) 。耕地资源不仅丰富, 而且地层发育较齐全, 从土壤质地、酸碱度、土壤肥力等指标综合评价宁乡烟叶种植区划, 适宜烟叶栽培的面积有41 333 hm2, 发展特色烟叶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二是土壤类型丰富多样, 适宜特色烟叶种植。宁乡县土壤类型多样, 全县分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潮土、黄壤等6个土类, 11个亚类, 37个土属, 81个土种。全县适宜烟叶生产的土壤主要有红壤、水稻土两大类。红壤是宁乡县旱土面积最大的土类, 全县共有红壤1.3万hm2, 占旱土面积的98.4%, 有机质含量中等, 土壤呈微酸性反应, 耕作土壤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自然土壤, 适合于烟叶生长。全县共有水稻土79 580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85.77%, 从海拔28.7 m的湖滨至800 m的山区, 都有水稻土分布。水稻土一般分布于既有灌溉水源、又有排水出路的地方, 氧化还原过程交替频繁, 淋溶淀积作用明显, 有机质积累和富盐基作用强烈, 有机质含量平均为40.89 g/kg, 适应于烟稻轮作。三是气候条件优越, 适宜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宁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 雨水充沛, 无霜期长。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 1月日平均4.5℃, 7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 d, 年平均日照1 737.6 h;境内雨水充足, 年均降水量1 358.3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81%。气候类型多样, 具有多种类型的局部气候或小气候, 具有生产优质特色烟叶优越气候条件。

2.2 人力资源

宁乡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79万人, 现有烟农9 816户, 其中烤烟3 152户、晒烟6 511户。从种植面积来看, 烤烟户均规模达到1.13 hm2, 远远高于湖南省、全国户均规模, 晒烟户均规模达到1 400 m2, 拥有了一支稳定的职业烟农队伍。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稳定的烟农队伍为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从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 宁乡县现有从烟管理人员650人, 分为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共有300人。技术服务人员350人。这些人员管理经验丰富, 技术能力强, 能有效指导和管理全县烟叶生产, 为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

2.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较好, 近几年的投入力度大。硬件方面, 以基本烟田为中心, 做好烟水、烤房、机耕路、农机具、育苗工场、信息系统、基层站点、防雹网络八大配套。2005—2009年宁乡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22 737.31万元,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和机耕路建设投入11 543.81万元, 密集式烤房建设投入11 193.5万元。全县共完成烟水配套工程688个, 完成烟水配套面积3 880 hm2, 建设密集式烤房4 859座 (可满足5 500 hm2烤烟的烘烤) , 密集烤房数量居全省第1, 其中50座以上的烤房工场9个, 30座的烤房工场7个, 20座以上的烤房工场5个, 3座以上的烤房群438座。在软件建设方面, 以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为突破口, 全县建立烟叶专业合作社5个, 不断提高烟农生产组织化程度, 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2.4 其他

宁乡具有悠久的种烟历史, 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 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独特的调制方法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宁乡烟叶和宁级烟叶品种。特色烟叶的特色必须为卷烟工业所接受, 并且在卷烟配方中特别是在高档卷烟中得以利用。近年来, 宁乡县通过不断改进烟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技术规程, 烟叶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所生产的烟叶已逐渐进入浙江中烟“利群”品牌的主料配方。特色烟叶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 才能在卷烟产品中得到稳定的利用, 产生经济效益。宁乡烟叶生产年生产量已达到1万t。2010年, 国家烟草局下达宁乡2 500 t特色烟叶生产计划, 现已进行规范生产, 能较好完成。

3 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因素。宁乡县已具备年生产烟叶量1万t的规模和能力, 但宁乡县的烟叶生产计划资源仅5 500 t, 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二是技术因素。部分烟农对烟叶生产认识不足, 一味地追求效益, 追求产量, 不顾烟叶质量, 从而导致烟叶生产的田间农事操作不到位, 生产技术方案难落实, 制约烟叶质量的提高。生产的烟叶不能完全符合卷烟工业企业的质量要求。三是基础因素。宁乡县虽是一个适烟区, 烟田基础建设也已得到一定改善, 但同特色烟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建设只是就“烟水配套、烤房配套、站点配套”进行了部分的改进与完善, 大部分烟区水利条件不能做到涝能排、旱能灌, 电力设施、路网建设不能满足集约化烘烤、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收购场地、仓储设施、技术力量与特色烟叶规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四是人才因素。近几年, 宁乡县烟叶产业的队伍虽不断发展壮大, 但纵观全县烟叶产业的队伍现状, 不论是生产经营管理队伍, 还是烟叶生产的技术队伍和直接生产者;不论是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 还是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不论是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机构建设, 还是教育培训的政策机制建设等, 与特色烟叶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都有较大的差距。

4 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思路

立足宁乡烟区实际, 从确定特色烟叶质量指标入手, 以工业需求为目标, 强化保障措施和技术落实, 形成有特色的宁乡优质烟叶品牌, 使宁乡项目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信誉和企业形象明显提高, 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达到工业配伍要求。

4.1 确立宁乡烟叶特色

纵观国际市场, 国外的优质烟叶能够进入我国众多的名优卷烟配方, 并在配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靠的是其独特的质量特征和良好的配伍性, 而这些优质烟叶也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和管理水平下形成的。特色烟叶的形成, 是烟区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烟区没有明确的烟叶质量特色定位, 就无法打入重点企业、名牌卷烟的配方, 无法为中式卷烟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 搞好烟叶质量特色定位是开发优质特色烟叶的重要基础。为此, 宁乡烟区根据国家烟草局的安排, 确立了自己的特色风格。其定位是香气质好、香气量高、烟碱适中、吃味醇和的风格特色。在开发过程中,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认真分析宁乡烟区烟叶品质特色,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对宁乡烟区的烟叶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 引导宁乡产区按照浙江中烟卷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需要组织烟叶生产, 对宁乡产区特色定位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制定区域规划

为保障宁乡县特色烟叶的开发, 2010年省、市烟草局给宁乡且的烟叶生产增加了大量的投入, 并且在不断追加和延续, 目的就是保证宁乡特色烟叶的顺利开发。现在, 宁乡正在努力实施, 新增建了现代化的烤房工场4个 (420座) , 现代化育苗工场10个, 促进了特色烟叶的开发。不同烟区的生态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 生产出的烟叶特色也不尽相同。搞好区域定位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烟区生产资源, 维护和保持烟叶特色[6]。制定烟区的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是开发特色烟叶的重要前提。按照国家烟草局《中国烟草种植区划》要求, 宁乡县根据自身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烟叶质量综合评价, 确立了优质烟叶的适宜生产区, 即宁乡2个烟草生产单元区域, 建立了一个333.33hm2连片的优质特色烟叶示范区, 并辐射全县的10个种植生产区。根据宁乡县烟叶的主要品质特性、工业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制定了宁乡烟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整体规划。

4.3 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对制约烟区特色烟叶形成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深化研究, 形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规程, 逐步完善配套措施, 搞好技术定位, 是开发特色烟叶的有效手段。宁乡烟区针对本地情况, 围绕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 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工业配伍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问题, 研究建立了《宁乡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烟叶成熟度研究》项目, 就是针对宁乡烟叶成熟度不高、烟叶香气量不足、工业配伍性差的矛盾进行研究的主攻方向, 这一项目的研究, 有力促进了宁乡县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的提高。宁乡县较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 完善了烟苗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使宁乡县的烟草育苗走上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道路。宁乡县大型密集式烤房群的建设有力地解决了烟叶烘烤分散、难于管理、烘烤关键技术措施难以落实的矛盾。这些技术规程的建立和推广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特色烟叶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强化措施管理

特色烟叶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科研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需要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提高烟叶生产的技术到位率。强化措施管理到位是开发特色烟叶的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对特色烟叶开发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领导参加的特色烟叶开发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开发的组织管理、协调督查工作, 确保特色烟叶开发工作的进行。二是提高特色烟叶收购价格, 保证烟农利益。特色烟叶不同于普通烟叶, 它的生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它的收购价格必须高于普通烟叶收购价, 才能为烟农所接受。三是深化管理, 落实责任。制定项目的管理考核办法, 定期督查考核, 确保生产措施的落实。四是搞好工业验证和利用, 为特色烟叶开发明确方向和目标。在特色烟叶的开发工作中, 工业企业作为项目协作单位, 对开发的特色烟叶进行工业验证和利用研究, 不断提出改进意见, 使所生产的烟叶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产区要根据验证的结果, 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从而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5 结语

特色烟叶的开发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 是当今卷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宜的生态条件、优质特色的烟叶品种、标准化生产的大田管理、先进的烘烤工艺、正确合理的分级、正常科学的收购、工业企业的验证使用, 环环紧扣。只有正确处理好各项环节的关系, 特色烟叶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从而保障生产适应中式卷烟发展需求的风格多样化的优质烟叶。

参考文献

[1]李克明.论中式卷烟开发、品牌扩张和维护[J].烟草科技, 2004, 11 (4) :10-12.

[2]刘建福, 刘钟祥, 杨达辉, 等.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 2003, 10 (1) :9-12.

[3]朱尊权.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J].烟草科技, 2000 (8) :3-6.

[4]唐远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与开发[J].中国烟草学报, 2003, 10 (1) :10-13.

[5]周冀衡, 张建平.构建中式卷烟优质特色烟叶原料保障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烟草的战略选择[J].中国烟草学报, 2008, 14 (1) :42-46.

[6]闫启峰.论特色烟叶基地的建设[EBIOL]. (2009-09-26) .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other/200921200922683256_346788.shtml.

烟叶开发 篇2

省局(公司)李智勇副总经理:

我所按中国烟叶公司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要求,近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课题总体实施方案以及2011年试验方案,起草项目一级合同申报书和组织各相关课题编写课题申报书、二级合同文本。具体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方案

(一)按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分别在“三纵”项目中增加复烤醇化课题,即“中间香型烟叶打叶复烤保香除杂工艺及醇化技术研究”课题,由湖南中烟牵头完成。

(二)12月11日与28日,项目组召集全国相应专家、课题牵头单位、实施单位的主要课题完成人及执行人,在贵阳召开了栽培、烘烤与品种筛选三个课题的方案讨论会。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三项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任务及2011年实施方案,并达成共识。

(三)为避免各课题间在产区研究设点不一致和研究内容重复,唐远驹首席专家召集品种、栽培、烘烤、生态及基础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开展2011年实施方案讨论会,对研究点的设置和研究内容作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二、研发经费

整个重大专项国家烟草专卖局拨付经费概算为1.27亿元,配套

经费初步概算1.76亿元。其中国家拨付部分浓香型、中间香型、清香型三个项目经费各3100万元;感官评价项目310万元;特征化学成分研究1590万元;低危害烟叶1500万元。

“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的总经费为81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3100万。从2011年到2015年拨付经费分别为290万、770万、730万、680万、630万。配套经费分配为商业、工业企业各2500万。商业企业配套分配为湖南200万,山东200万,陕西100万,贵州1100万、湖北400万、重庆500万;工业配套分配为贵州中烟1000万、湖南中烟1500。

三、下一步建议

(一)鉴于国家局“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工作方案”正式通知已下达,建议在春节后召开项目启动会,会议时间可否安排在全省科技大会前后召开,利于国家局领导的时间安排。

(二)为便于项目实施期间与各省进行工作衔接,建议以“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或者“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组”名义雕刻公章。

(三)关于项目经费配套问题,建议省局(公司)为相关的各地(州、市)公司设立“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科技开发课题,由烟科所与相关产区共同在省局(公司)立项,解决我省商业配套的1100万经费问题。

建议省局(公司)领导小组协调贵州中烟1000万配套经费的配套使用问题。湖南中烟配套经费原则上自筹自用,主要用于本企业规

模开发、试验研究和样品测试。

(四)鉴于项目涉及省份多,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建议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尤其是执行单位抽调(聘用)专职人员,在项目开展期间,负责田间的试验工作,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

(五)待项目启动会后,我所实时牵头召开2011年课题实施方案培训会,保证产地执行人员深入领会试验方案,确保试验示范实施到位。

(六)对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建议以项目组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聘请,并在启动会上颁发证书。

烟叶开发 篇3

1 大方县烟叶特色

大方县植烟土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和缓坡地上, 80%的烟地坡度小于15°, 耕作层较深, 土壤多为黄壤土, 100%土烟, 具有典型山地烟特征。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对其评价如下:

1.1 外观质量

叶面与叶背颜色基本一致, 叶尖与叶基部色泽基本相似, 弹性好。颜色桔黄 (正黄至深黄色域) , 成熟度相对较高, 叶片结构疏松。身分上部稍厚, 中部适中, 下部稍薄。油分较少至较多。色度弱至强。

1.2 化学成分

中下部烟叶化学成分总体较为协调。上部叶不够协调, 碱高钾低情况较为明显。

1.3 感官内在质量

2005年大方县示范烟叶香型属典型中间香型。下部叶香气质较好, 香气量较足, 吃味尚舒适至较舒适, 微有杂气, 略有刺激性, 劲头适中, 质量档次中等偏上, 可作高、中档烤烟型卷烟的填充料, 下部叶2006年总体质量较2005年有较大提高。中部叶香气质较好, 地域风格突出, 香气量较足, 吃味尚舒适, 微有杂气, 刺激性有, 劲头略大, 质量档次中等偏上, 可作高、中档烤烟型卷烟的主料烟。中部桔色烟叶基本保持2005年质量水平, 中部柠檬色烟叶在香气、杂气、刺激性等指标上2006年均比2005年烟叶有所降低。上部叶香气质尚好, 香气量较足, 吃味一般至尚舒适、干净, 有木质气, 刺激性略偏大, 劲头略偏大, 质量档次中等, 可作中档烤烟型卷烟的主料烟。

2 项目核心措施

2.1 土地100%轮作

为培育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危害、确保可持续发展, 在示范点上严格实行轮作制度, 达到100%的轮作。

2.2 集约化育苗

示范点由烟站统一集约化托盘育苗、漂浮育苗, 供苗不供种。由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管理, 技术到位率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保障烟苗无病、健壮、整齐, 移栽期控制在1周范围内。

2.3 平衡施肥

全部实施测土施肥,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 对示范区内每块烟地进行分类登记, 按土壤肥力类型配方施肥, 做到定株定量。示范点上100%实行秸秆还田技术, 使烟地达到种养结合。

2.4 提高烟叶成熟度

成熟采收是示范点一项核心技术, 以替代进口优质烟叶质量目标为向导, 把握以成熟度为核心, 根据示范点烟农在往年的采摘上有“下部叶晚采, 上部叶早采”的习惯, 严格要求示范点烤烟生产技术辅导员熟练掌握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 通过“准采证”制度正确指导烟农在最佳采收成熟度范围采摘, 提高中上部烟叶的成熟度, 并实行“两停一烤”法, 做到下部叶适熟采收、中部叶成熟采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

2.5 科学烘烤

示范点一律使用标准化的烤房, 挂干湿温度计和烘烤图表, 装杆容量合理, 严格按“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科学烘烤, 在烟叶烘烤的各个环节, 严格“三表一计、四看四定、四严四灵活”的方法进行烘烤, 通过示范点技术人员对烟农的烘烤技术进行全面的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 确保示范点各炕烟叶烘烤正常, 做到成熟烟叶的烤香、烤黄和烤干。

3 项目示范区烟叶质量评价

3.1 示范点经济效益

2005~2007年大方县示范点与非示范点经济效益对比见表1。2005年示范点产量2 268.0kg/hm2, 比非示范点高345.0kg/hm2;收购均价示范点为11.28元/kg, 比非示范点高出0.74元/kg;产值示范点25 583.0元/hm2, 比非示范点高5 314.6元/hm2。2006年示范点产量2 167.5kg/hm2, 比非示范点高出247.5kg/hm2;收购均价示范点为10.33元/kg, 比非示范点高出0.06元/kg;产值示范点22 390.3元/hm2, 比非示范点高2 671.9元/hm2。2007年示范点产量2 332.5kg/hm2, 均价11.09元/kg, 分别较非示范点高367.5kg/hm2和0.84元/kg;示范点产值25 867.4元/hm2, 较非示范点高5 726.1元/hm2;上等烟比例54.09%, 上中等烟比例91.75%, 分别较非示范点高5.09%和9.36%。总的来看, 示范点整体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实现了示范点良好的种植效益。

3.2 项目示范点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2005~2006年大方特色烟开发项目烟叶外观质量与津巴布韦烟叶对比如表2所示。颜色方面, 除2005年津巴布韦B2F为F+外, 其余等级烟叶均为F;成熟度方面, 津巴布韦B2F、C3F和X2F烟叶均为成熟+, 而示范点各等级烟叶为成熟;叶片结构方面, 津巴布韦烟叶各等级均为疏松+, 示范点烟叶为尚疏松至疏松;身分方面, 示范点烟叶下部叶稍薄, 中部叶中等, 上部叶稍厚, 各部位烟叶均略比津巴布韦薄;油分方面, 大方烟叶为稍有至有, 略低于津巴布韦烟叶;色度方面, 示范点烟叶从下部至上部由中逐渐增加至强, 各部位色度略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总的看来, 同津巴布韦烟叶相比, 示范点烟叶在外观质量上表现为成熟度不够、叶片结构不够疏松、身分稍薄、油分较少, 尤其是上部叶的成熟度不够, 表现最为明显。

3.3 项目示范点烟叶物理性状分析

项目示范点2005~2006年烟叶物理性状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 示范点B2F等级烟叶在厚度、单叶重、叶片密度、燃烧性方面均明显低于津巴布韦烟叶, 在宽度方面也略低于津巴布韦烟叶, 但在长度、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方面略高于津巴布韦烟叶。示范点C3F等级烟叶在厚度、单叶重、燃烧性方面明显低于津巴布韦烟叶, 宽度和叶面密度也低于津巴布韦, 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与津巴布韦相当, 长度方面则略高于津巴布韦烟叶。示范点X2F等级烟叶在厚度和填充率方面显著低于津巴布韦, 单叶重和叶片密度也低于津巴布韦, 但在长度、平衡含水率和燃烧性方面高于津巴布韦烟叶。总的来看, 示范点烟叶除在长度、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能达到和超过津巴布韦烟叶, 在宽度、厚度、单叶重、叶片密度和燃烧性方面均低于津巴布韦烟叶。

3.4 项目示范点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2005~2006年示范点烟叶化学成分与津巴布韦烟叶对比结果见表4, 可以看出, 示范点烟样在还原糖、总糖、钾离子含量方面明显低于津巴布韦烟叶, 但氯离子含量示范点更趋于合理, 总植物碱、氯离子、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高于津巴布韦烟叶, 示范点烟叶样品的还原糖/烟碱含量略低于津巴布韦烟叶样品, 氮碱比明显高于津巴布韦烟叶含量。总的看来, 示范点烟叶还原糖、总糖、氯离子、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为适中, 但钾离子含量明显偏低;从部位来看, 中部叶C3F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与津巴布韦烟叶样品较为接近;上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 主要表现在总植物碱含量过高, 钾离子含量偏低。

(%)

3.5 项目示范点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示范点烟叶感官质量如表5所示, 结果表明示范点下部叶等级X2F样品的评吸得分低于津巴布韦烟叶。从评吸的各项指标分析, 差异主要表现在香气质、杂气和余味等指标上。津巴布韦烟叶香气质相对较好, 示范点略差;示范点香气量与津巴布韦相当;示范点杂气略低于津巴布韦;示范点刺激性好于津巴布韦;示范点余味较差。总体上示范点下部叶X2F等级烟叶感官质量与津巴布韦接近。

2006年示范点中部叶C3F感官质量较2005年有明显提高, 更接近津巴布韦烟叶, 但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主要表现在香气质、杂气、刺激性等方面。津巴布韦香气质较好, 示范点较低;示范点2006年香气量较2005年有所提高, 与津巴布韦相当;杂气、刺激性和余味方面, 示范点仍然与津巴布韦有一定差距。

示范点上部叶B2F的评价得分低于津巴布韦烟叶。2006年与2005年相比, 示范点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有一定的提高, 香气质提高较多。与津巴布韦烟叶相比, 示范点上部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已接近或达到津巴布韦烟叶水平, 杂气和余味仍有较大差距, 刺激性基本与津巴布韦相当。

4 以项目为契机, 增强大方烟叶市场竞争力

4.1 项目带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在承办该项目前, 以2004年为例, 大方县大面积生产以传统的经验式生产为主, 生产过程中育苗、施肥、病虫防治、烘烤等关键环节, 绝大部分农户是根据历年种烟的习惯和经验自行操作。各家各户生产水平参差不齐, 先进适用技术一直未得到大面积推广。2004年全县平衡施肥比例为20%, 统防统治比例为5%, 密集烘烤面积为5%, 全县育苗方式以常规育苗为主, 集约化育苗比例占30% (见表6) 。

(%)

承办该项目示范点后, 生产技术取得较大进步, 生产逐渐向集约化、先进化迈进。示范点100%集约化育苗, 很好地规范了品种, 提高了烟叶大田整齐度;100%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进一步促进了烟株营养均衡, 杜绝了烟株脱肥、长势过旺等现象;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烤烟常见的黑茎病、花叶病、炭疽病、猝倒病等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从原来的3%~5%下降到0.5%以下, 早期烟株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病害损失从原来的112.5kg/hm2下降到37.5kg/hm2;密集烤房从2004年开始示范, 2005年开始在示范点推广使用, 由于密集烤房烘烤可以减轻劳力、节省燃料、降低烤坏烟损失, 密集烤房 (尤其是小型智能化密集烤房) 受到农户欢迎, 密集烤房面积逐年提高, 从2005年的48.6%提高到2007年的78%。

在项目示范的带动下, 大方县的烤烟生产也向集约化和先进化迈进, 集约化育苗比例从2004年的30%增加到2007年的96%, 平衡施肥比例从2004年的20%增加到2007年的80%, 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从2004年的5%增加60%, 密集型烘烤面积比例从2004年的5%增加到57%。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在示范点上推广后所体现出的技术优势加快了全县烤烟技术推广步伐, 带动了全县烤烟的生产水平。

4.2 全面带动全县烤烟烟叶品质的提升, 增强市场竞争力

烟叶开发 篇4

1 工商交接中各等级烟叶混青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产区烟叶生产和调制技术水平的提高, 烟叶在控制微带青及青黄烟叶的产生数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国家局公布的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中也可以看出, 2006、2007、2008年各等级混微带青和青黄烟的比例是逐年降低的。但2009年, 全国各等级烟叶混微带青和青黄烟的比例又有了显著反弹增高的现象。国家局抽检情况通报中也特意指出:2009年度多数产区混微带青和青黄烟的比例高于上一年度。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2 烟叶混青的原因分析

2.1 部分产区预检人员和烟农对烟叶含青的认知重视程度不足

对于烟叶含青的认识, 有些产区预检收购人员认为, 黄色叶片上主支脉含青或叶片小面积微浮青的微带青烟叶, 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醇化等过程后, 青脉会变白, 青色会褪去, 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因此在收购预检过程中, 对烟农分级扎把中出现混微带青烟叶的现象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对烟农进行指导和纠正。

2.2 在产区实际生产收购中, 微带青组很少单独收购

微带青组是一个烟叶质量比较特殊的一个组别。大多数产区从利益角度出发, 在实际生产收购中很少收购微带青组烟叶。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烟农对于含微带青的烟叶不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扔掉太可惜, 放到青黄组, 则会大大降低烟农的经济效益。因此, 这就给烟农将微带青烟叶混掺进正常烟叶的行为创造了客观因素。

2.3 个别产区管理不严格

部分产区预检收购比较粗放, 制度不完善, 管理不严格。尤其是在混青现象比较严重的一些产区, 对于一些烟农受利益驱使, 在分级扎把中人为故意把青黄烟叶甚至级外青烟掺入到正常烟叶中 (尤其是把绕部分) , 蒙混过关的现象, 产区预检收购人员未能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制止, 造成含青烟叶甚至严重的级外青烟混掺进正常烟叶中。

3 工商交接中常见的混青烟叶特征和类型

1) 叶面黄色, 主、支脉带青, 且不扩展到叶面 (即叶脉边缘) 的微带青烟叶。此类烟叶在中上等烟混青的烟叶组成中所占比重比较多, 尤其是在上部烟叶中较为多见。2) 叶脉不含青, 叶面带微浮青, 面积在10%以内。这也属于微带青烟叶, 但此类烟叶在实际工商交接质检中很少见到。在混青叶的组成中所占比重较少。一般在下部烟叶中偶尔会出现。3) 叶脉带青且扩展到叶面上, 含青面积在三成以内的, 即:超出微带青烟叶规定范畴的青黄叶。此类烟叶在混青烟叶的组成中所占比重中一般也不少, 在上部下低等烟中较多出现。4) 青筋青片, 含青程度超过三成以上, 含青程度比较严重的级外烟。一般混此类青烟的多在预检收购不规范, 管理比较粗放的产区, 多见于混掺在把绕中。

4 建议和讨论

4.1 建议产区烟草公司收购烟农的微带青组级烟叶

国标中设置微带青组, 既是为了体现以质论价、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另一个方面, 也是为了将含微带青的烟叶与正常烟叶分开。微带青烟叶是现行生产技术和烘烤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烟叶产物, 不能视而不见。那样既不利于烟叶质量的提高, 不利于工业企业的使用, 也不利于烟农的经济利益。因此, 既然国标中设置了微带青组, 就应该象收购杂色组一样收购微带青组烟叶, 这样至少在客观上减少烟叶混青的重要因素, 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其它各等级烟叶的合格率, 有利于提高烟叶在工业配方中的可用性。

4.2 提高预检收购人员对含青烟叶的认知和重视

虽然有人认为含青程度比较低, 面积比较小, 通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醇化和工艺处理可以使青色褪去, 但其内在质量与其它外观因素相同不含青的烟叶比, 仍然存在一定差异。烟叶含青, 不同于烟叶含杂色、亦不同于烟叶含光滑。从国标规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看出:一片基本色为黄色的正常烟叶, 含杂色面积在20%以下可以在主组中定级, 含光滑面积在20%以下也可以在主组中定级, 但含任何可见的一点青色则不能在主组中定级。这也反映说明了烟叶含青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是较为重要的, 会对工业卷烟制品的质量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因此, 烟叶预检收购人员应严格遵照现行国标要求, 提高对微带青和青黄烟叶的认知和重视, 正确引导烟农区分微带青和青黄烟叶, 采取措施, 减少将微带青和青黄烟混掺进正常烟叶中去。

4.3 严格把关预检收购, 加强管理, 杜绝恶意混掺青烟等现象

在混青现象严重的产区, 应加强预检收购管理监督制度, 改变只重利益不顾质量的错误观念, 严惩恶意在正常烟叶中混掺青烟 (尤其是把绕部分) 的行为。加强预检收购环节, 严格预检收购程序, 改变粗放管理, 杜绝人为恶意混掺青烟等现象。重质量, 重信誉, 将微带青和青黄烟混进正常烟叶中的比例降至在最低。

5 小结

通过对烤烟烟叶混青现状的了解, 以及烟叶混青对烟叶质量和工业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产区在提高烟叶生产调制技术水平和烟叶分级水平的同时, 应提高对烟叶混青现象的重视, 加强对微带青和青黄烟的认知。改变粗放的预检收购管理制度, 采取各种措施, 减少烤烟混青因素, 重点控制上等烟混青现象, 努力提高烟叶质量, 为工业卷烟成品提供更为优质和稳定的卷烟原料。

参考文献

[1]GB2635-1992, 烤烟[S].

[2]闫新甫, 马建伟, 王英元等.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 2006.

[3]王瑞新.烟草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闫克玉, 赵献章.烟叶分级[M].2003.

[5]李天鹏, 张迎东.不同程度微带青烟叶品质分析和合理定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 2008.

[6]李同泉, 典瑞丽.谈微带青烟叶分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烟叶开发 篇5

1 我国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烟叶质量的具体评判标准

自明代开始,我国已经开始种植烟草,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主要种植的是红花烟草,为1a生或2、3a生草本植物。一般而言,栽培调制技术、品种特性和生态条件都是影响烟叶质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生态条件。

烟叶质量的评判项目较多,大致可以分为烟气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安全性等4个方面,其中烟叶物理特性是烟叶气质量的外观表现,与卷烟工艺和成本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测定比较困难;烟叶化学成分与香味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反映香味特征的指标。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目前烟叶质量的评标指标,主要是烟气质量中香气、吃味和评吸总分。

2 在烟叶种植过程中种植土壤以及外部气候条件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主要影响

关于这一问题,文章主要从五个角度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第一个是降雨总量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第二个是种植土壤母质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第三个是种植土壤具体类型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第四个是种植温度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第五个是外部光照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2.1 降雨总量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

我国的烟草种植大多数属于烤烟种植,虽然烤烟的种植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是总体来讲降水总量对于烟叶的种植质量还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国的烟叶种植为了保障烟叶的质量和产量,建议我国的烟草种植选择雨水充沛的区域进行种植。在烟叶种植的过程中,要求种植区域的降水总量不得低于100mm到160mm之间。在烟叶的生长过程中,漫长的周期需要不同的降水量支持。在生长前期,烟叶的水量需求较小,这个时期相对干旱的环境有利于烟叶根部的生长。但是在烟叶生长的旺期,就需要大量的水分支持,一旦没有充足的降水量作为支撑,就会对烟叶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2 种植土壤母质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

在烟叶种植的过程中,种植土壤对于烟叶的影响显而易见,其中土壤母质对于烟叶质量以及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种植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酸性岩土质,砂页岩土质;石灰石土质以及基性岩土质对于烟叶种植的感官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上述四种土壤母质中,烟叶种植感官质量最好的是石灰岩土质,其次是酸性岩土质,第三是砂页岩土质,最后才是基性岩土质。因此在烟叶种植的过程中土壤母质的选择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烟叶种植的感官质量。最好的选择是石灰岩土壤母质来进行烟叶种植。

2.3 种植土壤具体类型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

烟叶种植中的种植土壤类型对于烟叶的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从土壤类型方面可以得出烟叶在褐土中种植,烟叶的种植质量最好;我们从种植土壤的发育程度方面可以得出具有发育慢的种植土壤种植的烟叶质量最好。在我国发育较慢的土壤有三种。第一种是酸性粗骨土;第二种是褐土性土;第三种是钙质粗骨土。上述的三种土壤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丘陵以及山地之中,这些土壤的发育程度较慢,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土壤中大颗粒的母岩残积物以及砾石,这样就能够保障土壤的通透性较好。另外土壤的化学特性对于烟叶种植的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烟叶种植的质量和种植土壤的p H值成正比例关系。烟叶种植的土壤中含有的钾元素,氮元素以及磷元素越多越好。例如,土壤中的钾元素能够提升烟叶种植的外观质量,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钾元素能够有效的提升烟叶燃烧率,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烟叶的香味,提升烟叶种植的外部观感。经过我国多年的研究发现。最适合烟叶种植的土壤p H值在5.5到6.5之间,这就说明偏酸性的土壤更适合烟叶的种植。需要注意的是烟叶种植的过程中要保障有机肥的供给,一旦没有足够的有机肥就会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严重的影响烟叶的种植质量。

2.4 种植温度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

烟叶种植较为适宜的温度环境为亚热带气候,最佳的烟叶种植温度为24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在烟叶种植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很难保障烟叶种植的质量。第一种是烟叶种植过程中的无霜期低于120天;第二种情况是种植过程中超过10摄氏度的温度累计在2600摄氏度以下。都会导致烟叶种植过程没办法顺利的进行。

2.5 外部光照对于烟叶种植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的烟叶种植过程中,日照对于烟叶的生长影响较大,日照能够有效的促进烟叶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在烟叶的成熟期,日照的影响更是非常显著。日照的强度过大会造成烟叶的叶边出现褐色,影响观感;如果日照不足就会造成烟叶种植的周期延长,发育缓慢。

参考文献

[1]马中仁.提高河南烤烟钾含量的技术措施[J].烟草科技,2000(5).

[2]彭德元,李明德.张家界市烟区土壤养分含量与分布[J].湖南农业科学,2006(1).

[3]许自成,黎妍妍,肖汉乾,等.湘南烟区生态因素与烤烟质量的综合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08(1):226-234.

[4]向东山,翟琨.不同环剥时期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17):4325,4346.

上一篇:协调控制协调的方式下一篇: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