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经营企业论文

2024-09-13

烟叶经营企业论文(共4篇)

烟叶经营企业论文 篇1

凌成兴局长在2016 年烟草行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略高于”的发展目标, 即:“努力保持行业利税总额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利税总额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按照传统测算方法, 利税总额指标的预测较为复杂,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建立烟叶购销量、烟叶购销结构指标与利税总额的逻辑关系, 为烟叶经营企业根据上级单位下达的烟叶购销计划、利税总额等目标任务, 制定、分解、下达进而实现年度烟叶购销、利税目标任务做出指导。

一、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完整模型

根据利税指标构成要素, 推出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 二)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由于烟叶经营企业一般会取得补贴收入, 即:营业外收支净额大于0, 如不考虑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则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二、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验证

为验证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本文按照利税传统测算方法、利税预测简化模型测算方法, 分别对A公司20X3-20X5 年度利税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测算, 传统算法与模型算法测算的利税完全一致 (具体测算过程见表1、表2) , 表明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正确。

20X3-20X5 年度烟叶经营企业 (A公司) 利税预测模型验证

三、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应用

以A公司20X5 年数据为基础, 假设上级公司下达A公司20X6 年度任务如下:

1. 烟叶销售计划7 万担;

单位:万担、万元、万元/ 万担

单位:万担、万元、万元/ 万担

2. 烟叶收购计划8 万担。

在上述烟叶购销计划基础上, A公司确定了其他主要指标值;

1.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2450 万元/万担;

2. 烟叶销售毛利率22.4%;

3.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1900 万元/万担;

4.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0 万元;

5. 费用总额1100 万元;

6.营业外收支净额576万元。

根据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13%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推出: 利税= 7×2450× (22.4%+ 13%) - 8×1900×13% + 0 - 203 -1100 + 576 = 3368 万元

四、结论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提供了根据烟叶购销计划等几个关键指标, 测算烟叶实现利税的有效方法。

( 二) 地市级烟叶经营企业在制定年度烟叶利税目标时, 应按照上级单位下达的烟叶购销计划, 着重测算烟叶购销均价后进行预测。

( 三) 省级烟草企业在分解年度利税目标任务时, 应先分解卷烟利税、烟叶利税、复烤企业利税等, 而烟叶利税的分解, 可以采取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根据各所属烟叶经营企业烟叶购销计划、烟叶购销均价进行测算。

( 四)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建立在烟叶销售发生在烟叶收购结束之后的前提下 (即当年收购的烟叶总成本与期初烟叶库存总成本进行加权平均) ,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应根据烟叶销售的时间节点, 准确预测烟叶销售成本以及烟叶销售毛利率。

(五)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建立在直接销售原烟的前提下, 可能存在烟叶经营企业销售片烟的情况,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 应将原烟和片烟的销售进行区分, 对于片烟销售, 模型中的增值税税率13%应调整为17%。

参考文献

[1]凌成兴.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

[2]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行业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3]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行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烟叶经营企业论文 篇2

为了解决产区以县区为经营单元不能满足工业企业集团化后对原料 (烟叶) 需求规模化的供需要求的问题, 全省各地市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对现有的烟叶生产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 实现集约化经营, 以满足工业企业集团化后对原料规模化需求的需要。总体来说, 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原有的以站为单位进行收购, 以县为单位进行调拨的经营基础上改为以站为单位收购以市为单位设立烟叶库房进行集中经营。在省内咸阳市烟草公司作为全省较早实行烟叶以市级为经营为主体, 设立市级烟叶库房, 采取集中经营模式进行调拨经营的市级公司, 在优化资源配置、实行集约经营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为全省乃至整个行业的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借鉴和范本, 也摸索出了一套库房集约化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存在的弊端。本文试图通过对区、县级为经营单元与现有市场需求的不适应性, 及以市为单元进行烟叶经营方法的总结和目前现有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探讨, 力求探索一条适应咸阳市规模化经营后烟叶库房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模式。

1 工业企业集团化后, 以县、区为单元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工业企业规模化原料需求的需要

随着世纪的跨越, 卷烟工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 重组后的工业企业对卷烟品牌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 经过品牌的整合, 部分市场占有率较小的品牌也被淘汰出局, 原进入这些品牌的烟叶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 同样一些较大的品牌扩张后也引起了原料需求的扩张, 这样双方都在寻求着适合自己的合作者。但即使双方需求对口, 以县、区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也不能满足工业企业的规模化需求的需要, 特别是像咸阳市乃至陕西省这样的小产区矛盾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很可能将被淘汰出局。

1.2 缺少规模竞争优势, 不能刺激工业品牌对原料需求形成依赖性

在以县、区为经营模式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即使本县区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烟叶, 对工业品牌的市场成长能够形成促进和刺激, 但由于以县、区为单位的经营活动主体受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制约, 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极限和局限性, 必将不能满足大品牌对原料的规模需求, 更不能使工业产品对原料需求形成依赖性, 随着工业品牌的进一步扩张, 即使再优质的烟叶也不能形成规模化的供需关系, 更无法成为“532”、“461”强势工业企业的原料基地单元, 必将随品牌的扩大而淘汰出局。

1.3 不能形成标准化的生产

随烟叶生产规范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烟叶标准化生产也成为烟叶生产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生产的烟叶才能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以县、区为单位的标准体系, 必定不能和国家较大的生产体进行紧密而有效的结合, 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缺乏较高的权威性而不被认可, 随着国家对标准化生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有被市场淘汰和国家行政要求束缚的可能。

1.4 不能整合优势资源, 加大了单位烟叶经营费用

县、区为经营主体, 相对市一级统一经营来讲, 相对效益较低。主要是由于经营成本无形中在加大, 在全市烟叶经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以县、区为经营主体, 各县区都必须设立相应的库房, 有一定的营销队伍, 这些都造成较大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加大了单位烟叶的经营费用。

因此, 以县、区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活动主体, 已经不能适应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后对烟叶原料的需求需要, 必须对现有的烟叶生产经营体制进行改革, 提高单位经营主体的规模供应能力, 才可能适应改革后的烟叶市场变化需求。咸阳市烟草公司紧随烟叶市场变化, 在2004年度即实行全市烟叶统一集中调拨, 连续6年来经营效益稳定, 调拨顺畅, 在集中规模化经营管理活动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可有效解决1 250 t以上基地单元补充县调拨量小、缺少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全市资源互补共同配伍建立2 500 t以上基地调拨单元, 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

2 集中入库管理, 统一检验调拨的管理方法总结

2.1 集中入库烟叶的运输管理

烟叶从烟站收购后要移库集中, 原收购经营过程中, 由于以县、区为主体, 便于监管, 烟叶移库仅凭烟叶内部调拨单进行调拨入库, 但集中经营后, 必须跨县调拨入库, 为了调拨过程能够符合《专卖法》的有关规定, 由市局烟叶公司根据收购系统提供的收购数据开具烟叶入库调拨单, 专卖科依据烟叶公司开具的调拨单开具区内运输准运证进行移库调拨。

2.2 入库管理

烟站凭市局开具的烟叶调拨单和准运证装车运输, 到库房后由库房保管员检查二单, 并依据二单显示的等级件数安排卸车货位并抽重, 在抽检包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开具烟叶初检通知单通知检验员检验。

2.3 烟包的抽重

按照规定批次在100包以内的烟叶随机抽取20%的样包进行称重, 超过100包部分, 按超出部分10%增加样本进行称重, 将抽取样本的平均重量作为该批次样的平均重量, 如果平均重量符合50 kg/件重的要求, 即可入库。计算公式为:

平均重量=Σ样品单件重/抽取样本件数

2.4 检验

检验员收到检验通知单后, 随称重抽取的样包, 在每包内抽取10把烟样进行甩把, 对甩把情况进行记录, 求取该批烟叶的平均合格率。计算公式为:

合格率=Σ单件烟包内合格烟样把数/抽取样本的总把数

2.5 备货

检验员根据当年各需求单位对烟叶的需求情况和对烟叶质量的嗜好侧重提出调拨意向, 并将意向通知库管员, 库管员按意向为各需求企业针对性地进行备货。

2.6 数量的管理与考核

对于入库烟叶数量要求, 按规定要求50 kg/件, 允差程度不得超过1%, 如果超过1%, 库房通知烟站进行重新整理。如果在允差之内, 按抽取样本的平均重量乘以调入的件数, 作为本批次烟叶重量记数量账及作为对烟站数量考核的依据。

2.7 质量的管理与考核

对烟叶质量的入库要求, 等级合格率≥85%, 则视为原级接收。对合格低于85%的烟叶的处理分几个档次进行处理, 75%≤合格率<75%的烟叶则降为下一级处理, 合格率计算中将本级的合格烟把数计入下一个等级的合格把数计算, 如果两级相加的合格率达到85%, 则降一级处理。合格率低于70%的, 则对其进行降级, 直至到达某级后从上到下合格率达到85%, 则以某级接收。然后按照检验结果记账, 作为对烟站的考核依据。

2.8 调出管理

烟叶总库依据复检提出的备货意见, 对质检后的烟叶进行分类堆放, 并将备货库存报表送烟叶公司, 烟叶公司依据备货情况结合与各工业企业的供货合同需求, 坚持原收原调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拨。烟叶库依据烟叶公司开出的调拨单和准运证按要求数量和等级装车外调。

3 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 烟叶集中地接收入库促进了烟叶收购质量的平衡, 烟叶库房的质检对烟叶收购工作, 特别是收购质量起到了杠杆调节作用, 通过二次检验过程中质检单对烟站的反馈, 使烟站明确了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并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纠正。同时通过检验单烟站可以看出收购中自己对质量水准线的把握程度, 通过不断调节可以使全市收购的烟叶更接近于同一要求, 促进了全市烟叶收购质量的整齐度。

但是目前此种管理办法无论对数量的考核还是对质量的考核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在检验过程中既能反映烟包均重又能反映均重的均衡度, 既能反映一批烟叶合格率的百分比又能反映该批烟叶的均衡度 (纯度) 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笔者根据目前近几年来在检验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将这2个问题总结如下。

3.1 对数量管理与考核的思考

例如:A、B 2个站入库的一批烟包各抽检10件后的数量记录见表1。

(kg/件)

如果按前面阐述的考核方法考核, 那么A、B 2个站的包均重均为50 kg/件, 但从数字的表面就可以看出B站的包重的整齐度明显地好于A站, 管理明显地高于A站, 如果视为一致的话, 对B站的考核明显有失公允。

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在包均重考核过程中不但要考核包均重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而且要以规定的包重为基准, 计算所抽包重的方差, 用方差来衡量实际成包重量与规定的差距。具体计算公式为:

均重方差=Σ (抽样包重-规定包重) 2

那么:A站包重方差=2.84;B站包重方差=0.58。

从方差可以看出, B站的单包重量明显接近于规定要求。用这样的方法考核即使2个站都达到了规定的成包重量要求, 甚至平均重量相等, 亦能看出或成包的均匀程度亦利于考核。

3.2 对质量考核的要求

例如:A、B 2个站入库一批C3L烟叶抽检100把的结果记录见表2。

如果仅凭抽检的等级合格率去决断一批烟叶质量优劣, 很显明A站为50%, B站为45%。A站的等级合格率高于B站, 故A站的调入烟叶收购质量优于B站。但是实际情况是, A站的烟叶混级程度太大, 混级跨度太大, 根本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往往不能正常调拨。而B站的烟叶, 虽然等级合格率较低, 但混级程度小, 混级跨度也小, 尚能满足工业需求, 往往能够正常调拨, 这就需要在批次烟叶抽检中依据实际情况抽检后烟叶不但要从合格率方面进行考核, 而且要对混级程度纯度进行考核, 依据几年来对批次烟叶抽检的经验, 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对四十二级烟叶分级表依据烟叶着生的部位及质量近似程度建立以下模型 (表3) 。

从建立的质量近似程度的模型可以看出, 在同一框内的烟叶和横、竖相对框内的烟叶质量基本相近, 相隔一框以后的烟叶与本框内烟叶质量相差则很大。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它们质量从外在和内在上都比较相似, 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对标准掌握存在不同的理解就形成某一框内某一等级的烟叶混入同一框内同一等级不同色域的烟叶, 同时也可能混入直线横、竖框内标示等级的烟叶, 但如果混入隔框等级的烟叶则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根据这个模型笔者提出对批次烟叶质检考核的管理办法如下。

(1) 如果抽检后本批次烟叶本级的合格率在60%以上, 且混入的其他等级在建立的质量模型框横、竖相邻的框内, 即视为该批烟叶合格。

(2) 如果一批烟叶抽检后本级合格率未达到60%以上, 而混入其他等级在建立的质量模型框横、竖相邻的框内, 则横、竖相邻的哪个等级占比例多, 作为哪个等级处理。如果左、右或上、下等级混入比例相同, 则哪个部位混入较多, 归哪个部位相应等级。

(3) 如果一批烟叶抽检后, 产生了质量模型中所标示的与该等级横、竖隔框等级的烟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本等级抽检合格率达到60%以上, 则隔框等级属于同一部位, 同一色组且没有超过5%, 可以接收入库;如果本等级抽检合格率未达到60%, 且隔框等级超过10%, 则降级处理。

(4) 对达不到 (3) 要求的烟叶应退回整理。

(5) 对烟叶纯度的考核。对混级程度符合 (1) 和 (2) 条件的批次烟叶, 混入烟叶属同一组内的烟叶, 不再进行考核, 对混入烟叶不属于同一组别的计算其平方和, 作为考核纯度依据, 其计算方法为:

纯度平方和=Σ (不属于该批次抽检烟叶标示等级的组内烟叶所占百分比×100) 2

对混级程度附合 (3) 条件的, 则按上述要求进行纯度平方和计算外, 对隔框烟叶进行立方和计算, 计算方法为:

纯度立方和=Σ (不属于该批次抽检烟叶标示等级在质量模型中相邻框内烟叶所占百分比×100) 3

对一批烟叶检验后, 应标示检验后的合格率, 纯度平方和和纯度立方和, 用这3个数字来综合反映一批烟叶的整体水平, 而且在考核中批次纯度平方和的考核权重应占到6成左右, 才能合理体现一批烟叶的整体水平。

总之, 烤烟四十二级标准对烟叶的把内纯度验收规格进行严格要求, 但是对批次烟叶的纯度要求的规定比较笼统, 烟叶属农副产品, 在生产和收购过程中, 生产者和收购者甚或使用者对质量要求理解不可能不出现偏差, 如何使偏差达到最小, 能附合实际操作需要, 满足各方需求, 产品被大部分从业工作者认可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笔者依据多年烟叶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上述一些观点不一定成熟, 仅供借鉴[5,6,7,8]。

摘要:烟叶集约化经营后, 陕西省各烟区陆续建立了以市级为单位的烟叶库房, 对烟叶实行集约化管理。但是如何对基层烟站收购入库的烟叶进行二次检验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 特别是烟叶合格率和纯度的考核, 一直是困扰库房管理工作的难题。通过对咸阳市烟叶总库多年来管理工作的总结, 探索对烟叶经营过程中质量管理进行科学有效考核的方法。

关键词:烟叶,大库集中管理,体系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薛福通.关于烟叶库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技术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5 (5) :4.

[2]方力.烟叶生产储运管理信息系统[D].贵阳:贵州大学, 2009.

[3]王兵兵.高架立体仓库在烟叶仓储方面的应用[J].中外技术情报, 1996 (3) :43.

[4]王忠良.控制库房温湿度方法浅谈[J].档案学研究, 1995 (4) :83-84.

[5]杨楠.Oracle在烟叶管理系统中的应用[C]//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 2004:277-279.

[6]夏勇.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组织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8) :353-354, 356.

[7]王晓剑, 张敏坚, 王行, 等.烤烟密集烤房群无线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11-12.

烟叶企业分级培训问题探析 篇3

1当前烟叶分级培训存在问题

1.1对分级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随着烟草行业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可以引进、借鉴。但大批量的烟叶分级高技能人才却无从引进。烟叶分级培训可对大批量分级人才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部分烟草企业的培训流于形式,时间太短,学员并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就草草结束。另外,许多员工不重视培训工作,习惯吃“大锅饭”,缺乏竞争意识,培训期间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把重心放在提高技术水平上。

1.2师资力量受限,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烟草行业特有的专业性,培训教师多来自于行业内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此外,目前国内烤烟共分为黄淮、华中、东北、西北和南部5个产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使得每个产区的烟叶分级因素的界定也大相径庭,从而使分级培训老师也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

另一方面,烟叶分级培训对于培训环境具有较高要求。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布了YC/T291-2009《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条件》,规定了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照明、环境温度、工作台以及环境颜色和设备等的标准。零散且培训目的不明确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浪费企业资源的行为。目前,培训中心的烟叶分级实验室建设较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功能设施不齐全,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培训需求。

2改进烟叶企业分级培训的对策

2.1企业要正确认识培训

首先,企业要明确给员工提供烟叶分级培训的目的,在理论上、技能上对学员进行教育和训练,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最终使企业和员工获得双赢。

其次,企业应加大对高技能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为烟草企业培养一支高技能的烟叶分级人才队伍,是烟草行业大力发展的关键。但是,还应进一步完善其激励机制,把员工通过培训鉴定得到的技能等级与个人的待遇和晋级相关联,帮助员工提升其自身价值。

2.2增强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一般来说,参加烟叶分级技术培训的员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他们需要通过培训建立自己的分级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中。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且学习能力很强。另一种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他们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注重实用性。这要求培训单位按需培训,突出学以致用,根据学员情况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使他们自觉地融入培训中。

其次,培训中心要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烟叶分级培训,应加大分级实操培训所占比例,把实操练习作为“比武”进行, 这可使学员感受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激发其自我提升的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2.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烟叶分级培训多以基层人员培训为主,培训教师也多来自于基层,在实操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级样品的制作、审定等工作都离不开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都以兼职为主,不能专注于分级培训这一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培训中心通过交流、深造等方式培养专职的培训教师,设置专人专岗,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 在培训中采用专兼聘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扩大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烟叶分级人才服务。

2.4不断完善烟叶分级实验室设施建设

烟叶分级实验室是完成烟叶分级培训的基础保障,只有功能齐全、规范标准的烟叶分级实验室才能真正发挥烟叶分级培训的强大功能,为培训更多的高技能烟叶分级人才而服务。近年来,“原料保障上水平”工作重要性不断突显,烟叶分级培训的范围也被大大延伸,不仅有常规的基础培训,还包括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竞赛培训及样品审定等内容。这就要求烟叶分级实验室不仅要有传统的分级室,还要有样品储藏、样品制备和物理检测等场所设施,成为一座兼备标准化和职业化功能的现代化的烟叶分级实验室。

3结语

“卷烟上水平,原料保障要先行”。烟叶分级培训可以为原料保障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但烟叶分级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符合企业本身的培训体系才可以让企业培训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和战略转移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建立一支企业核心讲师团队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播和传承。

摘要:“卷烟上水平,原料保障要先行”。烟叶分级对于卷烟原料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烟叶分级培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烟叶分级培训的应对策略,即企业要重视培训,员工要积极参与培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烟叶分级实验室设施建设。

关键词:烟叶,分级培训,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烟叶经营企业论文 篇4

一、烟叶复烤企业税务筹划概述

(一) 烟叶复烤企业的生产特点

烟叶复烤企业主要业务是通过接受烟草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的委托对烟叶进行复烤加工, 就提供的烟叶委托复烤加工生产服务收取加工费, 从而产生相关的经营收入和支出, 一般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由于没有烟叶收购权, 不能直接进行收购, 烟叶复烤企业接受各烟草工业企业订单委托加工;全国各大烟草工业企业在烟草商业公司购买烟叶, 然后委托烟叶复烤企业进行复烤加工之后, 产出片烟封箱运回, 产生废弃物烟梗烟末等。很多复烤企业都具有季节性生产的特征。即每年上半年一般生产到4~6月, 下半年最早的在8月开工, 很多复烤企业一般一年生产6~10个月, 停产2~6个月, 由于生产期间的资金支付金额相对集中, 致使金额较大, 资金流难以控制, 更由于季节性生产的原因, 其纳税没有规律, 每到生产季节纳税金额较大较集中, 而在停产期间, 其主要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金额几乎为零。相对于资金较为紧缺的企业来说, 生产期间的税负剧增, 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重的负担, 因此对成熟阶段、规模较大的烟叶复烤企业来说将长期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根本目标, 进行纳税筹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 税收筹划对于烟叶复烤企业的意义

1. 减轻税收负担

烟叶复烤企业在烟草行业当中是属新兴产业, 其处于烟草行业的底层, 因此属于烟草行业的弱势群体, 其收入来源于烟草行业内部, 收入单一, 没有自主定价权, 资金流相对于烟草行业来说是属于偏少的企业, 因此可通过纳税筹划, 使企业达到减少税额负担、相对减少税收比例、延缓纳税时间;进行纳税筹划, 其目的主要是在增加经营现金净流入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税金支付。企业纳税筹划前提条件是要合法合规,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 即熟悉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相对减少企业税收负担, 节约税务成本;企业通过税收筹划, 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延迟纳税时间, 可以视同为企业获得无息贷款, 如果企业有能力运用这种货币的时间价值, 加强流动资金的周转, 将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规避税务风险

烟叶复烤企业纳税筹划必须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进行, 有效地规避税务风险, 尽可能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但是纳税风险和纳税筹划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而正确认识税务风险是纳税筹划的基础, 要想规避纳税风险, 烟叶复烤企业财务人员必须通过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学税法、了解税法, 通过合法合规的纳税筹划从而达到规避纳税风险的目的。

3. 有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过程需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先进行科学安排, 要想企业经济活动的安排合理和科学, 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 而这又促使烟叶复烤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学习科学管理方式和方法, 并运用到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 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促进企业管理精益化。

二、烟叶复烤企业税务筹划面临的风险

(一) 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风险

国家的税收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税收法律制度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不论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何, 但就其经济影响方面的功能而言, 大体上可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激励性税收政策、限制性税收政策、照顾性税收政策、维权性税收政策。这种税收政策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贯彻对等原则和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同时也体现了税收的激励或限制政策, 但是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对税收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 以达到影响经济的目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国家不断为适应经济增长、为控制经济增长和调节经济,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达到或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企业就面临着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税收政策的变化导致企业原先所选的节税、避税策略失去原有的效用, 进而导致税收策划的失败, 甚至面临被税务机关查处的危险, 特别是烟草行业, 更是社会、税务关注的重点, 而作为烟叶复烤企业更不另外, 因此烟叶复烤企业应当制定和预测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并及时调整税收筹划策略, 以防止风险发生时, 没有任何的处置措施。

(二) 税务筹划的片面性

税务筹划受国家政策影响, 也受地方政府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影响, 同时与决策者、税务策划者的个人风险喜好等也有关:1.决策者片面地认为纳税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而与其他部门无关, 或认为与税务部门搞好关系就能疏通摆平, 盲目操作造成的纳税风险;2.纳税筹划人员主管性、片面性带来的纳税筹划的风险, 比如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全面、或是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透彻, 应用不到位从而形成逃税、偷税, 丧失诚信纳税的信用, 致使企业声誉受到严重影响;3.单纯以降低税负为主的纳税筹划目标的片面性, 片面强调降低税负、规避纳税风险而忽视了其他非税风险的存在, 也就是说没有充分考虑因纳税筹划导致的生产经营、环保责任等方面风险的增加, 最终导致企业总体风险的加大;4.没有将纳税筹划置于企业整体理财活动之中, 没有与其他筹资、投资和运营活动充分联系, 因而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未能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因而具有短期性。

(三) 税务行政执法偏差性

在很长的时间里, 由于我国税法制定中常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 致使我国税收执法的自由裁量权非常之大, 且各地执行也极不统一, 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各有差别, 造成税务行政执法偏差性。由此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税收筹划合法, 但由于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差异, 造成税收筹划被划定的结论也是不尽相同, 可能会因为合法的行为被判定为偷税行为, 而宣告失败, 致使企业节税目的无法实现的同时反而更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四) 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由于烟叶复烤企业基本规模不大, 大部分属中小企业, 受成本效益限制, 其在招聘财务人员时, 要求条件并不高, 基本是最低门槛, 因此也造成财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的状况, 而由于烟叶复烤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故策划方案的制定与具体实施基本由企业财务人员自行实施, 受制于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深、掌握不到位, 会造成税收策划的不合理及实施的风险存在, 而税收策划的合法性由税务部门来认定, 故就有因为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理解与税务理解偏差而造成税务筹划不被认定为合法的风险存在。

三、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 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 树立风险意识

由于国家税收政策不管因何种原因发生变动, 都有可能造成纳税筹划的失效, 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 全面掌握税收各项政策及其操作过程, 以免得不偿失;同时多与税务专家接触, 了解他们对税法的理解, 沟通双方的差异, 以达到求同存异, 向他们咨询国家税法法规的变化, 针对文章上述四种类型的税收政策,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要尽量回避限制性税收政策, 主动响应激励性税收政策, 即积极用好、用足、用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树立风险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塑造一种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畴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延伸和表现, 是一种自觉意识的行为, 是管理者做决策时、企业流程优化时、企业变革时、员工日常工作中、与客户谈判等情况下, 所表现出来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意识, 是一种理性的应对。在纳税和纳税筹划上, 企业更要有这样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要有积极主动的纳税意识, 不要一味追求减负少税, 从而步入逃税、偷税风险;同时企业也应意识到纳税筹划的风险存在, 因为纳税筹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法律规定的边缘操作, 其实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企业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并建立纳税风险管控机制, 减少涉税风险。

(二) 以力借力, 规避税务筹划片面性风险及税务行政执法偏差性风险

纳税筹划是一项技术性要求高, 综合性很强的业务, 也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不仅要求策划人员精通税法、更要具备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相比企业经营管理, 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而由企业财务人员承担这样的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业务和活动, 可能无法达到其节税和减负的目的, 反而误入违法违规的歧途, 因此,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在筹划方案的节税额远大于筹划成本时, 可以聘请纳税筹划专业人员来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咨询或制定, 以其专业能力和方法帮助企业制定更为合法合规的方案, 并协助完成方案的实施, 从而达到规范纳税筹划, 提高纳税筹划的合理、合法性, 从而进一步降低纳税筹划风险。税务筹划方案能否得到有效实施, 前提需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因此应以尊重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意识, 加强与税务机关及其税务人员上下的沟通, 邀请税务机关到企业进行税务相关知识培训, 通过税企携手共建活动等, 得到其专业的认同和支持, 才能有效实施税务筹划方案, 并达到我们税务筹划的目的。

(三)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即实现合理避税和节税, 但不是偷税, 在企业达成节税目的同时,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可行的纳税筹划方案即使得纳税筹划节税额要大于筹划方案的成本和风险损失, 其方案才是可行, 否则, 其方案是不能被企业所接受。因此, 企业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必须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 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 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必须综合考虑纳税筹划的直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以保障税收筹划方案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

(四) 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企业税务筹划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是由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的, 要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可行, 就应当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首先, 加强税务筹划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并对相关法律进行研究, 了解合法和非法的界定, 划分合法和非法的界限, 以保障税务筹划的合法;其次, 企业应重视税务筹划及对税务筹划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为税务筹划人员提供专业的外部培训或者定期聘请外部专家的进入企业进行内部培训, 并通过考核的方式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税务筹划人员具备较高的税收政策水平, 具有对税收政策深层加工的能力时, 才能保证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纳税筹划人员的良好专业水平是税收筹划成功的另一基本保证。再次, 加强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一个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也是纳税筹划财务人员进行纳税筹划的道德规范基础, 有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才能依照国家税法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税务筹划方案, 为企业合理节税, 避免纳税筹划风险等, 作为烟草行业的纳税筹划人员更要坚守职业道德, 不得违背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 做违背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不得以损害国家利益为目的纳税筹划行为。最后, 纳税筹划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与税务部门进行良好沟通, 以获得国家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筹划的认同并得到的他们的帮组, 使的纳税筹划方案合法合规。

四、结束语

综上述, 烟叶复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策划规避税收风险, 并能为烟叶复烤企业带来税收策划的收益, 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做好风险防范和规避, 以便合法合规及更好地达到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

摘要:文章主要是根据烟叶复烤企业生产, 涉及的主要税种进行税务筹划的初步探索, 由于烟叶复烤生产企业是近20年才从烟草工业企业分离出来的新型产业, 起步晚的同时又由于具有季节性生产的特性, 因此要进行纳税筹划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从分析烟叶复烤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可能和存在的风险, 以及针对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烟叶复烤,季节性,税务筹划

参考文献

[1]邹建南.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规避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 , 2011 (07) .

上一篇:新体育教师下一篇:评建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