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2024-07-07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精选12篇)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篇1

1 概述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 高等教学改革项目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而项目的评审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

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管理是指对高校教师所申请的教学改革项目指定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择优录取, 给予资金支持。管理工作包括了发布通知、教师申请、管理员收集加工, 选派专家、项目评审、公布结果、立项后期管理等步骤。传统的手工管理, 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通过施行项目网络评审以提高项目评审管理全过程的效率和公正性, 是必要的[1]。

在评审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管理员用户和评审专家用户使用的方便与灵活性, 既能实现对项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 又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减轻评审专家的评审工作强度。而且, 系统可以直观反映每个项目的专家评审结果,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系统功能模块

教学改革项目评审系统包括后台管理员模块和前台专家评审模块。后台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管理;评审专家模块则根据管理员指派, 依据评审指标对项目进行评分, 提供立项依据。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2.1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员账号密码的修改, 网站公告信息的管理, 系统开放时间的设置, 普通教师用户设置为专家、为项目设置若干名评审专家, 当评审专家为项目打分完毕后, 系统为每个项目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自动计算项目的平均得分, 并根据分数生成降序排名。

2.2 专家模块

专家模块主要功能是教改项目申报材料的在线阅读和查看, 在规定时间内对项目进行打分。

(1) 专家登录系统后, 只能看到分配给本人评审的项目, 无法看到其他专家的评审结果;

(2) 专家只能看到项目的题目和内容信息, 无法看到项目申请人的个人信息;

(3) 专家在查看匿名申报材料时, 可以随时对照电子版评审指标要求, 对教改项目的各个得分点进行评分, 每一项指标的得分都有分值和评价权重系数, 评价分数从1分到10分, 共10档, 评价权重系数为5%、10%、15%、20%, 共4档;

(4) 专家对每个项目只能评一次分, 专家提交评审成绩时, 系统会弹出确认保存框, 如果确认后, 将不能再修改。通过以上的技术手段, 提高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3 项目模式和架构

本网上项目评审系统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 使用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提供支撑, 运行在Windows Server 2003的IIS作为Web服务器。考虑系统的易用性, 用户只要有浏览器即可, 本系统采用B/S模式[2], HTTP为传输协议,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如图2所示。

使用三层架构可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功能的扩展性, 本系统采用以.NET Framework 3.5为核心组件的三层架构结构模型, 分为:视图层 (Web UI) 、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和数据访问层 (DBAccess) , 通过实体类在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之间进行数值传递。

(1) 视图层负责在浏览器中显示数据, 收集用户输入数据, 调用业务逻辑层, 并将业务逻辑层返回的数据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2) 业务逻辑层负责对视图层传递过来的数值进行加工, 调用数据访问层, 并将数据访问层返回的数据进行加工, 返回给视图层;

(3) 数据访问层使用ADO.NET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操作[3], 根据用户传递的命令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并将结果传递给业务逻辑层。B/S模式下的三层结构图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网上项目评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使项目评审的管理工作简化流程, 项目主管部门通过Web网上系统发布项目信息, 多位评审专家可以同时异地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在网络上进行评审。系统给管理员和专家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接入方式, 用户界面人性化、易用性强。该系统的发布和运行可以为高校的教改项目管理提供一个数字化、透明化、自动化的办公环境, 在办公效率提升的同时, 也大大的降低了办公成本。

摘要:教学改革项目的评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评价手段和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的评审指标, 采用.NET和SQL Server开发出教学改革项目网络评审系统, 可以对教学改革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盲审、评分和排名, 实现了项目的网络评审, 保证项目评审的公正性。项目使用三层架构保证项目的可读性和扩展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网上评审,ASP.NET,三层架构

参考文献

[1]于化龙.科研项目申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8 (16) :4046-4048

[2]徐晓霞.基于.NET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 16 (3) :170-172

[3]李绍华, 冯晶莹.ASP.NET网站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7:168-169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篇2

一、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符合《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2—2020年)》要求,位于我市水产基地规划布局区域内,地区布局是否合理。

二、调研意见评价

三、项目土地流转情况评价

四、合作社组织评价

五、项目建设地点是否处在老区扶贫乡镇

六、项目建设单位是否为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七、项目建设单位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

八、曾正式踏勘而未批项目评价

九、项目建设单位资金能力评价,对完成项目建设的资金证明和筹措能力等进行评价

十、项目设计合理性分析

十一、项目是否得到过部、省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近几年来该项目未获得过部、省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科技评审紧贴行业发展 篇3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推进行业创新发展

“此次申报纺织科技奖的项目共有224项,经过奖励办的形式审查和分类补充,共有212个项目符合评审要求,其中纺织48项、化纤产业用项目57项、印染项目33项、机械自动化项目41项、标准软科学3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主任、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彭燕丽介绍,根据申报项目的专业分布,本次评审分为化纤和产业用、机械和自动化、纺织1和纺织2、印染1和印染2、标准和软科学等5个评审大组和10个专业评审小组进行。

8月5日,通过专业组初评、评审委员会复评、现场答辩、无记名投票等环节,“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全部揭晓。本届评审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仍然采用一等奖答辩环节,被推荐为一等奖的项目由项目的前三名完成人进行答辩,接受专家质询,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5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73项。

今年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科技奖励工作的第11个年头。截止到2013年,总共奖励了12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一等奖99项,近3年从中纺联一等奖中推荐获得国家奖就有10项。一些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对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科技成果同时也激励和造就了一大批纺织科技人才,使之成为引领我国纺织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带动并提升了行业科技创新水平。

“自从2008年‘纺织之光’基金正式冠名科技奖后,加大了对奖励工作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提升了中纺联奖励工作的知名度。科技奖已成为优秀科技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的展示舞台,得到了行业、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纺联每年隆重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表彰科技领先企业和科技人员,对推动纺织科技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王天凯透露,截止2013年底,“纺织之光”基金直接资助科技项目费用1201万元,累计表彰、奖励纺织科技奖843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18项、科技成果推广6项。

科技评审意义深远 应公正公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纺联科技奖励工作已在奖励制度、工作机制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模式,并在以往的奖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工业强基战略以及纺织强国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行业科技工作的重心和创新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的奖励工作必须紧跟行业和科技发展形势,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优化评审工作机制,评选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真正起到激发科技人才积极创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王天凯强调,必须要将“公开、公平、公正”这“三公原则”作为奖励工作的金字招牌,通过打造好的制度,营造好的工作氛围,为纺织科技出好成果、培育优秀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从而打造中纺联科技奖品牌。

“应该看到,中纺联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形势。一是随着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在加快,行业科技成果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和提高;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尽管近几年中在一些项目中有所进展,但总体上,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产学研用没有形成有效互动的这样一个局面,没有根本上突破;三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行业带来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在行业中也愈加深入。因此,从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如何在科技评价的导向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王天凯表示,科技奖励工作要更加符合行业科技发展的实际。

建设纺织强国 科技要紧贴行业发展

为了早日建成纺织强国,《纺织强国纲要》明确了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361”目标,即技术装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三大能力”提升,发展新型纺织纤维材料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加工制造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应用技术、先进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和纺织科技基础性研究“六大技术”,推动纺织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体系”目标任务。“因此,全行业要把科技奖励的重点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紧密衔接起来,是开展奖励工作的一个重要法宝。”王天凯指出,当前全行业正在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和《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攻关,在全行业重点推广110项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今后,科技奖励工作首先必须紧紧围绕行业科技工作重心和攻关方向,引导行业技术资源和研发力量向行业科技中心工作聚集,推进行业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出好成果,提升科技奖项含金量。”对此,今后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促进奖励工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评审工作机制,为评选优秀科技成果提供程序保证;进一步发挥有关各方面的积极性,适当扩大和完善奖励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专家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和奖励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孙瑞哲在向评审专家提出建议时表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纺织工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技术在化纤、棉纺、印染、服装、家纺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推动行业生产力的提升;突破纤维资源瓶颈是产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根本,一方面要解决量大面广的纤维资源,另一方面是实现高技术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是纺织工业赢得社会和政策认同、获取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支持产业发展的纺织基础研究要软硬兼顾;注重引发新的更高层次消费欲求的纺织服装技术。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篇4

关键词: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同行评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共同体的学术交流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模式, 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发表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的平台, 已日趋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主流趋势。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出现了纯网络期刊、开放存取期刊、在线论文发表网站等, 例如生物医学期刊出版中心 (Bio Med Central) 在其网站上提供的143种纯网络期刊,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提供的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期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于2003年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这是我国第一个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平台, 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投稿、评审、编辑、修改、发表和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等在内的全过程。

与传统期刊论文发表模式相比,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具有周期短、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阅读检索方便等优势。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两个遏制其发展的问题: 一是网络论文的质量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快捷性, 发表前的审阅制度较为宽松, 使得网络论文的质量控制还不够理想, 导致科学共同体对网络论文的认同度较低; 二是网络论文的质量辨识度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自由度, 容易产生一些缺乏学术内涵的垃圾论文, 使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无序、海量的网络论文平台中有可能无法被识别出来或得到应有的名誉, 作者难以得到相应的知识收益, 也给网络公众选择优质知识资源带来了困惑和难度, 这直接影响了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在学术工作中, “质”是至高无上的。提高论文的发表质量, 学术界公认的做法就是进行同行评议, 即由同行所形成的专家共同体作为科学的“仲裁人”, 对拟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机制。物理学家和人文主义者齐曼 (Ziman) 指出同行评议是“由编辑和评议人所给予的科学可靠性证明的过程”[1]。1998年Steven Harnad在Nature上指出:“期刊文献应该从纸质印刷和相关的制造加工花费中解放出来, 但不能脱离同行评议加工过程, 同行评议是一个无形的手, 能够维持期刊文章的质量”[2]。由于网络的快捷和交互的特性, 英美国家开始尝试新的同行评议模式。Benos DJ等讨论了同行评议的优缺点, 希望读者能理解同行评议的复杂性, 并自己充当同行评议人的角色, 建议网络平台应建立国际化的在线培训程序, 从而认证合格的评阅人[3]。Kathleen Fitzpatrick认为, 网络环境下同行评议系统应从传统“看门人”角色转向对各种创新思想的回应和讨论上, 这一模式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公开的、直接的交流, 以促进学术思想的持续交锋和修正[4]。英国BMC网站发展了一种“开放同行评议制度”, 它是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 即在作者、评议专家及读者之间开展出版前交流, 并把各自意见公开化, 力求评议过程快速透明。国内学者别雪君分析了中英美三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评审制度的共性与差异性, 建议我国应建立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创新同行评审制度、规范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在线评审系统等[5]。赵蓉英研究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 从政府管理、学术界管理、网络管理和用户管理四方面提出了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科研管理机制[6]。叶继红提出了一种同行评议和公众评议相结合的模式, 并指出该模式的实施还需得到技术、学术、制度以及用户等方面的支持[7]。

但是, 现有的研究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网络平台的特性、网络发表论文的定位、网络公众参与度和论文质量、同行评审之间的矛盾, 而这正是制约网络论文平台发展的瓶颈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机制, 提高网络论文的学术质量、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1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机制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与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有所不同, 其定位于科技成果的快速共享、促进自由的学术交流。所以, 要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独特的全程性、快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的基础上[8], 对网络论文进行开放评审。这要寻求两个平衡点: 一是在为提高论文质量而采取严格的评审程序和网络论文的发表周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是在评审程序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学术交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引入“预发表”和“撤出”机制。网络论文先在预发表区公开, 然后进行评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论文平台的快速性特点, 缩短论文发表的流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 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公开出来。传统的纸质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据统计, 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 国际上SCI收录期刊论文发表的平均周期为8.7个月[9]。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一篇原本很有价值的论文会因其发表周期滞后而贬值, 使得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受到严重制约。“预发表”将评审主体的权力后移, 给每个人平等、自由发表论文的机会, 为普通科研人员、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学者以更大的发表机会, 使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主张能够得到公开阐述的机会。“预发表”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保了作者的首发权和媒体接近权, 对于繁荣学术是大有裨益的。同时, 利用网络论文平台的信息全程性特点, 引入“撤出”机制, 对一些已发表但存在质量问题或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 采取作者主动撤销、或网络平台根据同行评议意见和公众评议意见来决定撤销该论文的方式, 这也是一种事后的质量控制方式, 从而克服传统纸质期刊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只能采取事前质量控制模式的缺陷,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质量和学术风气。

采用“多元评审主体”。采取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相结合的多元评审主体的模式。网络公众是指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所面对的公众, 一般为学术界的同行学者、研究者、读者和用户。传统的同行评议,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只能通过一人或几个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审稿, 由于同行专家存在知识差异、信息不对等, 容易造成对论文水平定性认知上的偏差, 导致评议结论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不公正性;而且可能发生评议专家权利滥用, 将论文中的创新思想据为己有, 或对论文作者存在个人偏见。将公众引入网络论文的评审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特征, 不仅增加公众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而且对同行专家的评议结论进行验证, 从而限制了同行评议专家的权利滥用,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开展讨论, 有利于学术界的百家争鸣, 促进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论、监督甚至批判的机制。

建立评审环节的“三纬互动”。传统的同行评议, 因为同行专家的学术水平、公正态度甚至职业道德都会对科技论文价值的认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这一影响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只能被动接受。在网络论文的评审中,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交互性特点, 让作者由被动接受评审转变为主动接受评审;同时通过引入网络公众评议, 把传统上作者与同行专家之间的两纬互动转变为作者与同行专家、公众之间的三纬互动。首先, 将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的意见在网上完全公开发布, 让评议意见透明化。例如, Nature网站于2006年6月开辟了一个试验性的“开放同行评议”专栏。BMC医学领域的所有期刊将评审的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 强调作者和评审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美国《心理学》 (Psycoloquy) 杂志, 曾尝试过将同行评议意见以及作者对这些意见的回应同时公布在网上[10]。这种透明化做法的好处是让同行评议专家之外的学术同行来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公断”。其次, 在作者、同行专家和公众之间进行充分的、交互式的交流与讨论。公众不仅能阅读论文, 还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评注;作者可以针对评议意见进行反驳和辩解;公众和作者还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讨论, 专家和公众可以直接向作者提出建议, 作者可以及时修改文章内容, 并将讨论内容文字附在文章结尾并公布出来。这种“三纬互动”, 将成为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吸引更多学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让各种新的闪光学术思想不断碰撞, 引发学术争鸣的新局面。

设定论文“学术品质”等级。传统期刊仅对论文进行符合性的筛选, 但是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特性, 决定了应采取技术措施有利于高水平的、优秀的网络论文更容易被读者看到, 这就需要对论文的“学术品质”进行标识。网络论文的“学术品质”等级, 由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评议以及作者自评来确定。首先, 作者在预发表论文时, 根据学科方向, 参考相关文献, 从自身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自评, 并标识出论文“学术品质”的自评等级。其次, 在同行评议时, 同行专家根据论文的选题新颖性、内容科学性和创新性等做出评价, 并确定该论文“学术品质”的初始等级建议, 使得公众在评议之前就可以大致了解该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最后, 进一步由网络公众对论文进行评议, 既可以对之前同行专家的评议进行验证, 还可以对同行专家的评议行为进行约束, 再根据公众评议结果对论文“学术品质”进行动态升/降级调整。通过对论文“学术品质”的标识, 可以扩大高水平论文的影响力, 提高高水平论文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公众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

2 构建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

具体来说, 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分为三个区: “投稿区”、 “预发表区”、 “评议与发表区”。“投稿区”负责接收作者提交的稿件。 “预发表区”负责发布经过编辑人员形式审查且符合基本投稿要求的论文。 “评议与发表区”用于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 对发表区内的论文进行 “学术品质”标识, 比如将 “学术品质”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第五等级为最高级别。

在同行评议时, 由同行专家对论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和独创性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并对论文给予定级打分, 确定论文的初始 “学术品质” 等级。同时, 作者根据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 并在发表区正式发表。

然后, 论文在网上接受公众评议。公众对网络论文进行浏览、阅读、下载, 对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投票, 对论文内容进行评注。网站根据公众的定级打分、用户注释/评论、访问量 ( 包括点击数、阅读数、下载数) 、引用率、网页链接量等, 综合计算和分析得到公众评价等级, 进而对网络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动态升/降的调整。

论文“学术品质”的等级测算依据来源于三方面: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其中, 由于作者的自评等级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主要是供给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参考的作用, 所以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小的比重, 如10%。由于同行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若同行专家在评议过程中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和偏见性, 其评议结果还是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 所以, 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大的比重, 如60%。网络公众的评议, 即可以对之前的作者自评、专家评议进行有效的较准, 也可以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自治行为, 其评议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可占30%。在实际测算时, 还需考虑到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这三者之间的差异性, 并设定一个计算公式以正确反映差异性的大小及影响。

3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的声誉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中, 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 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 准确性, 所以需要建立一套针对各方的激励机制。因为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都是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 声誉就是他们的学术生命, 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说, “一个人的净价值是他在同行中获得尊敬的总和”; 库朗特研究所数学家弗里茨说, “我活着是为了能从我的数学家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吝啬的钦佩”。所以, 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可以采取声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吸引读者和专家的自觉参与。

公众评议是在网络条件下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同行评议。因为在网络上进行自由评议的公众参与者身份各异、水平不一, 有可能导致各种意见和信息鱼龙混杂。所以, 网络论文的评审工作, 首先要充分发挥同行评议专家的作用, 让其在论文评审中发挥定级基准作用。首先, 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 定期对评审专家实施绩效考评, 对评审专家在线审稿情况及作者反馈意见做及时登记管理, 制定评审奖惩制度。其次, 制定明确的评审专家更新规则, 根据评审专家的变动情况及时做更新, 将名单公布在网站上, 供所有读者浏览。再次, 引入国外同行评审, 要提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声誉和同行认可度, 就要在评价体系和机制上逐渐与国际接轨, 采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机制, 并邀请国际同行参与我国的评审, 这样可以进一步过滤掉低水平的粗制滥造和学术不端, 得到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学术界的尊重。评审专家的绩效考评依据来源于三点:一是专家评价意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将同行评议专家对论文的评价与公众参与者的评价进行差异性计算分析, 如果每次差异性很大, 则应该对该位同行专家的专业水准进行核查;二是建立作者对专家的反评定机制, 即由论文作者对同行评议专家的专业性、客观性进行反评定。根据专家的绩效考评结果建立评审专家积分制度, 对专家队伍进行动态排名、遴选、淘汰, 形成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自治组织, 通过制度对评价专家的评阅行为进行更为有力的约束, 健全评价专家的评价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不断优化同行评议专家库。这对学术发展进步和预防少数学术权威形成优势积累的“马太效应”, 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在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中,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评议动机的客观性, 直接影响科技论文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根据弗洛姆 (Vroom V H) 的“期望理论”, 激励程度受到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影响, 对于网络公众而言, 其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主要表现为从网络平台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以及自由的信息交流。所以, 要运用目标的功能, 把公众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到与网络论文平台整体目标相一致的方向, 共同致力于提高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影响力。所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都要在网站注册, 获得相应的用户代码, 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论文下载、评议等。其一, 建立公众评议参与者的积分制度, 公众评议参与者的每次有效评价, 都可为其积累分值;其二, 公众评议参与者对论文提出的有效评价意见, 若被作者采纳并进行论文的相应修改, 则要求在作者的修改段落中进行相关的注释致谢, 以此鼓励公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三, 定期评选优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予以公开表扬并纳入网络平台的专家库成员。此外, 还可以邀请优秀的科学家实名参与公众评议, 以提高公众评议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公众用户的高度参与, 网络科技论文的传播模式由传统出版活动中以出版者和作者为主导的学术传播模式转变为以作者和网络公众用户为主导的传播模式, 使得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得以高效率的传播和利用。

4 网络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是开放评审制度实施的技术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功能的升级建设, 才能保障开放评审制度的顺利实施。比如, 网络平台的实时信息传递功能, 让作者能够同步收到同行专家、公众的意见, 反之亦然, 能够让同行专家和公众同步得到作者的反馈信息。网络平台的界面便利性功能, 让作者发表了文章后,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做成网页新闻, 方便作者以邮件或网页链连方式推荐给他的同事、同行。网络平台的论文引用、链接的检索与分析功能, 能够迅速地获取其他平台对本平台的发表论文的引用或链接信息, 并能够分析引用方和链接源, 及时反馈给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功能的升级, 才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公众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中,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影响力。

总之, 在信息化时代,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如何提升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这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针对网络论文的开放、交流、互动的多元评审体系, 从而真正提高网络论文的质量, 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参考文献

[1]ZIMAN J.Real Science: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HARNAD S.The invisible hand of peer review[J].Nature, 1998, 5:99

[3]BENOS D J, BASHARI E, CHAVES J M, et al.The ups and downs of peer review[J].Adv Physiol Educ, 2007, 31:145–152

[4]Kathleen Fitzpatrick.On 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 Peer Review, and Tenure Requirements[EB/OL]. (2006-01-06) [2013-04-16].http://www.thevalve.org/go/valve/article/on_the_future_of_academic_publishing_peer_review_and_tenure_requirements_or

[5]别雪君, 张利勤.中外网络发表科技论文评审制度比较[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0:55-57

[6]赵蓉英, 罗艳玲.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3) :76-82

[7]叶继红.学术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0) :1468-1472

[8]李贺, 周金娉, 李春好.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2) :77-81

[9]李子臣, 王文静.我国知识贫困的现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2) :54-63

-科研项目答辩评审 篇5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答辩申请

申 请 人 姓 名

学号

培养单位院(系、所)专业指导教师

云南大学研究生部

制表2008 年4 月1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本表分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学位论文情况及学位论文导师意见三个部分。

三、除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的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及导师由系统自动生成不能更改外,其他所有信息均必须由学生认真如实填报且全部为必填项(注:已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及专利若没有可不填)。

四、学生通过本系统上传答辩申请电子文档前,必须通过E-Mail等方式将答辩申请电子文档发给导师请导师先进行审查,导师认可后再上传。

五、本模板表格格式不能自行更改,仅能在规定空白处进行文字填充,否则导致答辩申请不能正常提交。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完成情况学号

类别 类型 论文(著 作)名称

科 研 项 目 项目名称(编号)专利名称 专起止时间 验收鉴定时间 鉴定单位获得专利情况 姓名性别 专业 软件工程 导师 在校期间奖惩情况 署名次序 发表出版时间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已发表论文或著作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监督浅谈 篇6

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评审监督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项目预、决(结)算环节浪费及损失的表现

最初的投资评审主要侧重于预、决(结)算环节的审核,即挤掉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中高估冒算的“水分”,而预、结算审核的依据是既定的施工图、施工承包合同、造价定额等。但事实上,除预、决(结)算编制中的“水分”外,建设项目较多的投资浪费、损失是在工程前期的决策、设计、施工合同约定等环节就形成的,而这些环节造成的浪费、损失在预、决(结)算评审时“生米已成熟饭”。例如:

1、盲目建设造成投资浪费、损失。在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工程项目,有的形成重复建设;有的“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直接造成初始投资大量浪费;有的项目建成后不能投入正常运行需付出高额运行、维护成本。清徐县三国城的建设就是典型案例,该项目总投资3500余万元,由于各种因素估计不足,这几年来门庭冷落,游人稀少,非但不能收回投资,运行费用都不能维持。

2、“钓鱼工程”造成投资浪费、损失。某县城建局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修建污水处理厂,为争上项目故意压低投资估算申报立项。财政厅拨入400万元后于1997年开工建设,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被迫长期停工,直到2003年底才投入运行。

3、设计不当造成投资浪费、损失。设计单位顺从建设单位贪大求洋的意愿,超规模、超标准设计,造成投资大、使用效率低。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基建程序,手续不全提前开工,致使投资增加。建设单位不了解市场行情或主观故意高价采购设备、材料,造成投资浪费。此种行为也较为普遍。

造成投资浪费、损失的行为有多种多样,其原因如下

1、有的建设单位责任意识淡薄,或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合一,更助长了建设单位贪大求洋的意识。

2、建设项目零星分散,工程管理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对建筑管理、合同、造价等知识知之甚少,节约投资的经验更为缺乏。

3、基建投资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从管理现状看,投资监管的力度和深度还远未到位。

提高投资效益,决策是关键。项目投资成本控制更涉及到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某些投资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盲目决策、设计不合理)甚至可能造成“终身”遗憾。财政投资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确保财政投资合理、节约、有效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和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的分散性,依靠专业技术队伍,强化财政投资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评审监督,已势在必行。

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强化评审监督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一支由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等各类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由于长期从事投资评审,接触大量、各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熟悉造价定额、财务制度和市场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对投资评审监督比社会中介机构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接受政府(财政部门)的委托对建设、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不会因机构经济利益被被审单位意志所左右,能够从出资人的利益出发,有效履行监督职能。项目建设各阶段财政评审工作的重点和作用:

1、项目设计阶段。要严格审查设计功能与决策要求、设计投资规模与计划投资规模是否相符,防止超计划、超标准建设。同时,对设计不合理、不完善的项目要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2、投资预算编制阶段。要认真搞好投资预算审查,为投资预算的编制和资金的拨付与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制后,招标前要特别注意对单位工程项目进行完整性和工程量准确性审查,避免施工单位高价索赔和连带索赔造成投资损失。

3、施工合同签订阶段。评审机构要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工程造价等专业知识和价格信息,搞好施工合同签订前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审查,选择合理的承包、计价和结算方式,规避设备、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变更部分的计价方式进行明确约定,尽可能避免索赔纠纷。

4、建筑材料、设备采购阶段。要配合采购部门搞好标底审查或评标工作,要积极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使建筑材料报价进一步公开、透明,力求材料、设备质优价廉。

5、建设施工阶段。首先是对建设资金的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截留、挪用、挤占建设资金。其次是对设计变更部分进行审核。对设计变更的内容、必要性、合理性、追加投资额度及资金来源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建设单位变相套取建设资金的行为。

6、竣工决(结)算阶段。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和项目投资批复文件和竣工图等各种计价依据,及时做好项目投资决(结)算評审,为建设单位办理竣工结算和资产计价提供依据;对项目投资行为和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对有关违纪违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7、投产运行阶段。通过追踪问效等事后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加强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

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须处理好几个相关的问题

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评审监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既需要评审机构做出较大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

1、取得政府对投资评审监督工作的支持。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重视科学决策,尽可能杜绝“三边工程”、“献礼工程”、“政绩工程”。

2、协调好与计划、城建等部门的关系。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可行性论证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全过程评审监督更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大力提高评审队伍素质。投资评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建设高素质评审队伍是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保障。评审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评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要大力抓好业务培训,拓宽评审人员的知识面,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评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按照公正、廉洁的要求,抓好评审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确保评审人员行为廉洁。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科研项目量化评审思路 篇7

评审是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 根据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科研项目进行转阶段时, 都要进行阶段评审, 阶段评审是为了对前一阶段的产品和成果进行评价, 以确定是否具备转阶段条件, 或确定其技术状态 (如鉴定/定型评审) , 并对前一阶段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减少流入到下一阶段的缺陷[1]。如果阶段评审未能有效地发现缺陷, 缺陷将遗留至下一个阶段,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在后续阶段消除遗留的缺陷所需的成本将是前一阶段的10倍甚至几十倍, 缺陷越在后期暴露, 付出的代价越大。因此, 阶段评审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阶段评审效果, 减少遗留缺陷数, 是降低科研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科研项目评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提出了量化评审的思路, 通过量化评审, 可有效引导评审专家关注评审内容, 提高评审的覆盖性和有效性, 获取研制阶段相关质量数据, 并为项目的量化管理和科研过程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本文以方案阶段评审为例对量化评审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

1 评审现状

目前, 科研项目的评审主要采用函审和会议审查方式。函审主要用于预审, 即提前将评审材料发放给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自行安排评审时间, 评审组长根据各评审专家反馈情况分析评审质量决定评审是否通过;会议审查则由评审组长组织评审会, 会上评审专家听取项目组做的专题报告、审阅相关技术文档、对前阶段工作及其产品进行质询, 最后讨论形成评审意见, 决定此次评审是否通过。这两种评审方式均为定性评审, 存在以下不足:

缺乏统一的评审标准。评审结论只有定性评审意见, 没有定量结论, 多个项目之间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进行质量区分, 仅从评审意见很难区分两个项目同阶段工作质量的高低。

评审内容的覆盖性难以保证。评审专家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 评审专家的专业也许覆盖了被评对象/阶段所涉专业, 但是, 需评审的内容是否都覆盖了却难以保证, 因此, 需要有手段来确保评审专家把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审核到了。

评审效果的有效性难以保证。评审的效果与评审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评审时间也是提升评审质量的一个关键, 目前科研项目评审均缺乏指导书, 评审专家的关注点取决于评审组组长的引导或各评审专家经验, 评审专家的关注点往往比较发散, 不能很好地发现评审对象/阶段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难以获取质量数据, 不利于过程的改进。根据GB/T 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8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有效的决策应该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2], 因此, 研制过程的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的, 由于评审主要提供定性评审意见以及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有限, 不利于找出研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因而, 研制过程的持续改进也就无的放失了。

2 量化评审意义

针对以上科研项目评审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提高评审效果, 实现对科研过程的持续改进, 引入量化评审的概念。量化评审就是通过对项目转阶段条件 (即应具备的状态和能力) 进行要素化提取, 并且进行条目化, 对每一个要素给出评判准则和权重, 据此制定量化评审表, 评审专家根据量化评审表对评审内容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再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被评对象/阶段质量及存在问题, 作为转阶段的参考依据。目前, 量化评审在职称评定中用得比较普遍, 但在科研项目中极少使用。

科研项目量化评审有如下好处:

一是统一了评审标准, 有利于项目间质量比较。量化评审要素, 既明确了被评审对象/阶段通过评审所应具备的条件, 同时也为评审专家提供了一种相对准确的“尺子”, 缩小对评审要素理解上的误差, 让评审专家拿着相同的“尺子”去评价评审对象/阶段, 保证各项目之间评审标准的一致性。在评审标准一致的情况下, 可体现各科研项目同阶段之间质量的差异[3]。

二是可以规范评审行为, 为评审管理乃至项目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创造条件。量化评审要素是结合科研项目各研制阶段特点的, 不但有定性的要求, 还有定量的要求, 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对评审要素理解的随意性, 实现对评审要素理解、掌握趋于共同性[3]。

三是为评审专家提供导向, 有利于提高评审效率。通过向评审专家提供覆盖转阶段应具备各要素的量化评审表, 可以有效地引导评审专家关注此次评审的重点, 提高评审的有效性。

四是为量化管理提供支撑, 有利于过程持续改进。通过对量化评审的结果进行分析, 采用六西格玛方法, 利用统计学原理, 可以找出影响各阶段质量的潜在原因和关键因子, 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控制,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 量化评审实施方法

科研项目量化评审的关键点是针对不同阶段的评审进行量化评审要素提取和各评审要素评价准则及权重的确定, 可借鉴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各评审要素, 并对各项评审要素进行权重分配, 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4], 其输出结果是量化评审表。不同项目之间同一阶段评审所关注的内容是相同的, 同一项目不同阶段评审所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 因此, 可以考虑针对典型科研项目不同研制阶段进行不同的量化评审表设计, 设计出来的量化评审表具有普适性, 可适合其他同类型科研项目。

下面以某项目方案阶段量化评审为例描述量化评审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1) 分析被评对象/阶段的评审要求、评审内容和评审材料

方案阶段评审要求如下:按照研制总要求、研制合同等对被审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 对研制单位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保障性和适用性进行评审。重点审查设计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并对研制方案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改进建议, 加速研制方案的成熟, 降低决策风险。

方案阶段评审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设计情况、技术方案论证情况、六性设计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等。

方案阶段评审主要材料: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论证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质量保证大纲、标准化大纲等。

(2) 根据被评对象/阶段的评审要求、评审内容和评审材料等抽取出评审要素, 并对各评审要素给出评价准则和权重, 按表1样式构建量化评审表, 将评审要素、评审准则和权重填入表1中。评审要素、评价准则以及权重可以在评审实践中逐步完善。权重合计建议采用百分制, 以利于统计分析。

(3) 评审时, 各评审专家按表1进行量化评审。针对各评审要素, 参照评价准则, 在“评价”一列给出具体分值, “问题与建议”一列填写评审问题与建议。

(4) 评审后, 对各评审专家的量化评审结果和评审问题与建议进行收集整理, 对量化评审数据以及问题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度量, 分析被评项目方案阶段质量、存在问题, 作为方案阶段质量的参考依据。

(5) 针对分析结果, 采取相应措施对方案阶段存在问题进行改进, 提高过程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以方案阶段量化评审为例描述了科研项目量化评审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依此类推可以相应设计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等阶段的量化评审。量化评审不仅仅可以统一评审标准、提高评审的效率, 获取量化数据以分析被评对象/阶段的质量问题, 其量化评审表还可以指导研制过程中的技术设计工作, 技术设计人员可参照量化评审表比照检查相应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否到位, 以减少遗留到评审时的缺陷数。另外, 评审组织者还可参照此量化评审表确定应邀请的各方面的专家, 确保专家对评审内容的覆盖性。对量化评审结果的分析有助于科研过程的持续改进, 量化评审将是科研项目阶段评审的一个发展趋势。

摘要:评审是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科研项目定性评审的现状及不足, 提出了科研项目量化评审的思路, 并以方案阶段量化评审为例给出了量化评审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阶段评审,量化评审,科研项目,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GJB9001B-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2]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S].

[3]成银生, 赵庆晗.关于量化评审条件问题的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 1997, 18 (2) :30-32.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探讨 篇8

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内涵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 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该项目支出预算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具体包括基本建设项目、会议项目、大型购置项目、大型修缮项目、专项业务项目、上缴上级支出、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单位经费支出、非税收入征收成本支出、其它项目支出等等。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一般实行定员定额编制原则。即各级财政部门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分档的基础上, 根据历年财政收支情况和保证正常运转需要, 测算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 并按照此标准核定相关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 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二是项目应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三是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四是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的项目预算, 并经过可行性论证;五是项目计划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填报项目申请书并附有相关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欲知各单位所申报的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资料是否客观真实, 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就必须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审论证。

2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程序和作用

2.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程序

(1) 受财政部门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选派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能力精湛的参评人员, 并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了解被评审单位的基本情况, 根据评审工作量组成精干的评审团队。

(2) 评审团队收集被评审单位申报项目支出的预算资料, 熟悉被评审单位情况, 制定评审实施方案。

(3) 评审团队逐户上门听取被评审单位申报项目支出预算情况介绍, 并对各项目立项依据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核论证。在评审中, 对延续老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核实, 以便财政部门对新的年度预算额度进行调整。对新增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的可行性、预算执行期限、财政预算资金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核论证。在此基础上, 评审团队根据入户评审情况, 形成初步评审意见和评审报告。

(4) 财政部门的投资评审机构组织相关业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的初步评审报告进行评议, 形成评审意见。评审团队根据投资评审机构所形成的评审意见, 对其初步评审报告进行修改形成评审报告二稿, 征求被评审单位意见。评审团队根据被评审单位的反馈意见, 并征求财政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后, 形成项目投资预算评审的最终评审报告, 并将评审情况汇总, 出具评审汇总报告。

2.2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内容

(1) 被评审单位上年或评审年度内至评审期的财务收支情况。

(2) 被评审单位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包括批复项目及金额, 执行中追加的项目及金额, 项目支出预算专账核算情况, 截至评审期实际执行情况, 对核算及实际情况评价。

(3) 被评审单位申报预算情况。一是立项依据。是否有立项相关文件依据, 特殊项目是否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意见。二是项目实施周期。是年度内一次性实施项目、跨年度实施项目还是常态性项目。三是新申报项目与原实施的老项目及其它新申报项目的关联情况。四是实施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 如涉及财政预算资金, 要对预算承受能力进行分析评估, 属于其它资金要对其资金来源进行核实。五是其它相关情况。

(4) 分项目出具评审意见。包括肯定性意见或否定性意见的具体陈述。在此基础上出具评审报告。

2.3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作用

一是通过评审为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是通过评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 使财政得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三是通过评审节约财政预算资金, 降低行政成本。

四是通过评审有利于发挥项目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3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评审中, 我们发现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料存在着诸多问题。

(1) 有些预算单位对编制预算的认知不足, 不重视基础资料搜集和整理, 影响了预算的编制质量。有些领导则认为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实际上部门预算是集业务、资金、费用等预算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 尽管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 但部门预算的基础牵扯到业务、项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各方面, 应该集全单位之力做好预算。

(2) 有些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质量不高。财务部门应根据核实无误的基础数据, 填制单位基础信息表, 科学确定本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基数。单位建立了规范的预算制度, 结合现有的情况和规定的程序编制, 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准确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不重视基础数据的搜集, 基础资料薄弱, 这就造成了编制的部门预算质量不高。

(3) 预算编制不完整, 预算编制数和实际发生数存在着较大差异, 影响了预算收支的准确性。因各基层单位的预算收入是根据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 再考虑下年的市场经济等各种不可测因素的影响来测算下年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各基层单位预算支出是根据国家现有的经费开支政策和规定, 测算部门预算支出。如人员支出是按上年8月末单位在册在编人数来核定并编制下年度的部门预算, 而从上年9月到预算年度的12月单位职工增减变动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就影响了人员支出的准确性。

(4) 虚报项目和资金。有些单位存在着过于注重既得利益, 不能适应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一些单位不是想着本单位下个年度要干什么事, 也不是想如何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社会效应, 而是只停留在自己的既得利益上, 力争在上年财政拨款的基数上有所增长, 因此存在着随意申报、以小报大、虚立虚报等问题。

3.2 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评审的建议

(1) 加强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宣传。各级财政部门应该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新闻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预算法》及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政策、制度和办法, 要求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相关单位加强领导, 依法办事, 顾全大局, 严肃认真, 精打细算, 扎扎实实做好预算支出编制工作。

部门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财务人员首先要学好《预算法》和有关文件, 然后按部门预算要求编制单位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表格, 发放到各有关职能部门, 向其讲解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实事求是地填报各种数据。要科学地编制预算, 必须做到全面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情况清, 心里明, 编制的预算有根有据, 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才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和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2) 规范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各预算单位在项目申报阶段, 应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大型会议项目、大型购置项目、大型修缮项目、以及专项业务项目等各类项目标准立项, 避免随意立项、重复立项和将公用经费立项。

(3) 实行专账核算。财政部门将项目支出预算批复后, 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实行专账核算, 便于预算单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财政部门应该对各个预算单位是否将项目资金纳入专账核算进行监督检查, 以确保项目资金真正用于项目支出。

(4) 实行全口径项目评审。财政部门要将非税收入来源安排项目支出预算、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安排项目资金、财政对预算安排项目追加全口径纳入评审和检查考核, 以确保项目追加专款专用, 促进预算单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洪流.加强财政投资评审, 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 2009, (20) .

[2]唐振友.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 2010, (02) .

科技评估与评审验收关系浅析 篇9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将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于科技管理中[1,2,3]。随着我国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的逐步拓展,以及继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立,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不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除了加强项目立项评审管理,还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增强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4,5]。随着科技计划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加强,科技评估实践活动越来越广泛地开展[6],原国家科委、科技部委托相关机构对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活动[7,8],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科技评估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现有制度和文件中对项目评估与评审、验收之间差异的界定不是十分明确,而且在科技评估实践和在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人们对科技项目评估与评审、验收的关系还存在糢糊的认识,对科技评估的功能和定位还不是很清晰。本文结合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制度、开展的评估工作实践,对评估与评审、验收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并对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1 评审、验收与评估是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手段

根据《科学技术评价办法》(2003年)和科技评价工作实践,科学技术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以及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事项所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评估、验收等活动。从定义的文本上理解,评审、验收是重要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在科技项目管理中通常作为一种常用管理手段运用于科技计划项目评价中,而科技评估除了应用于科技计划立项中的可行性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绩效评估外,还可以用于科学技术计划评价、研究与发展机构评价等科技评价活动。

1.1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评审与评估

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均设计了评审与评估制度,评审主要应用在项目立项阶段,评估在立项、中期管理以及结题阶段都有涉及。以下通过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及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项目相关管理规定,来阐述评审与评估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应用情况。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项目的立项阶段,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或由其委托的有关机构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讨论、咨询和审查,符合条件并通过审查的项目可以进入可行性论证或评估。由此可见,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评审是立项的必定程序,而立项中的评估是备选程序,适用于任务重大、技术复杂、投入资金大的项目。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的相关规定,973计划项目分为研究专项与重大专项。研究专项通过评审立项。重大项目立项评审经过初评、复评和综合评审三个步骤:初评是同行评议;复评是领域评审,由本领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答辩评审;综合评审是专家组主持的战略咨询。973计划项目立项尽管没有明确进行可行性论证或评估,但其中的综合评审相当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所述的可行性论证或评估。此外,根据相关管理制度,科技部、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课题预算评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中明确,863计划项目采取招标或择优委托的方式进行立项评审,并且“定期对领域和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但是没有可行性论证或评估的相关规定。863计划通过专家主导的评审方式进行项目的立项,采用预算评估的方式确定项目预算经费。

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科技部通过评审、评估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项目组织单位根据评审意见,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集成单位;相关管理部门或其管理机构以评审、可行性论证和评估的方式实施支撑计划项目的立项,采用预算评估的方式确定项目预算经费。

因此,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中,评审是项目立项的主要手段,评估主要用于确定经费预算,必要时评估可用于立项的进一步论证。实施评审的主体是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管理机构,也可以是成立的专家组;实施评估的主体主要是专业机构,也可以是临时成立的专家组。

1.2 科技计划项目结题中的验收与评估

依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批复验收申请,并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同时也规定,项目的验收也可以通过评估机构进行验收评估。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973计划项目要求对执行情况及完成结果实施绩效考评。

863计划项目管理由领域、专题、项目、课题四个层级构成。相关管理中心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领域办组织项目验收,专题任务结束后,领域办组织对专题进行总结并进行绩效考评。

支撑计划项目验收包括课题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验收工作通常采取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经科技部认可、具有相应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进行。支撑计划实行绩效考评制度,重大项目要进行中期绩效考评。

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的方式大致相同,而且都要求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考评,但是绩效考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执行。在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经济转型对科技“支撑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大力促进科技项目实施的成效、效率和成果转化,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

1.3 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的中期评估与科技计划评估

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除了实行年报制度外,对于实施周期较长的项目还引入了中期评估的制度,对中期评估的内容、形式、方式以及评估结果使用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973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中期评估制度。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领域专家咨询组主持进行。

863组织实施部门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估组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课题进行专业评估。课题评估意见以书面形式报组织实施部门,作为调整课题计划和经费的依据之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对实施周期在三年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中期评估。积极引入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对项目或课题进行独立的评估监督。

在现行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中,中期评估已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而且它的功能作用也是十分明确,那就是依据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课题的进一步实施进行调整。973计划和支撑计划项目对中期检查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实施周期在三年以上的项目全部进行中期检查;863计划则“定期不定期”进行中期检查。

2011年新修订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都加入了加强监督评估和过程管理的相关内容,但目前中期检查或评估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项目“进一步实施调整”的功能发挥不大。

2 科技评估与评审、验收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区别

2.1 项目评审与评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2003年)对项目评估和项目评审分别进行了定义:项目评估,是指科技部各专项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择优遴选具有科技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然后组织这些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办法和标准,对项目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项目评审,是指科技部各专项科技计划主管部门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科技、经济、管理等方而的专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法和标准,对项目进行的咨询和评判活动。

仔细比较两个定义可以发现:首先是组织实施的主体不一样,项目评估实施的主体是“择优遴选具有科技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而项目评审是“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其次,实施的标准不一样,对项目评审的要求是“咨询和评判活动”,对项目评估的要求是“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

从国家规范性文件来看,项目评审与评估的边界模糊,几乎没有差别。根据项目评审与科技评估实践,它们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差别:

(1)参与的层次不同。科技项目的评审验收是从具体的技术指标、项目内容、经费使用等微观层面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而科技评估往往是从中观的层面开展工作,既要考查各项目的合同指标是否完成、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又要评价它们的衔接集成效果、法规政策相关性、服务领导决策意图优劣,将科技计划及其项目管理各层面的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

(2)作用机制不同。评审与验收是依靠落实设定的项目任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等具体事项来发挥管理职能,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固定的;而科技评估是在科技计划前、中、后期均可有效参与,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及时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调整科技投入、加强和改善项目的实施管理等,科技评估起的作用是间接的、灵活的。

(3)功能定位不同。科技评审与验收是项目实施管理中的既定方法,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工作形式相对简单,对于复杂程度不高的项目,通过精细计划和组织协调可以起到好的效果;随着科技计划投入的加大以及与其它计划、科技项目间协调难度的加大,对科技计划的订立、实施、成效进行评估,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动态化以及整个科技计划体系运行的系统化。

在科技项目立项管理中,评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这种基于同行评议的立项方式已颇受诟病。因为一方面专家组在立项结束后随即解散,对项目的正确性以及完成的结果缺乏责任制,很难保证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项目评审组的专家包括组长及其所在单位都是参与项目承担的主体,在专家主导的评审活动中虽有回避制度但不能保证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再加上在一些浮躁、生存竞争、利益冲突等因素的作用下,专家的评审工作会受到影响,使得评审工作的局限性更为突出。

2.2 项目验收与评估

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项目验收是以项目可行性报告、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实施的各种效果进行的评价过程。

目前,学术领域的评价存在过度现象[9],国家正在推动科技成果鉴定改革,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

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3 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 700亿元,科技部归口管理的资金1 178亿元。为了更好地高效使用科研资金,促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对部分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绩效”评估。以前的验收,是科技部作为甲方,验收乙方,而绩效评价不仅要评价项目单位,而且要评价管理方。

3 加强科技评估的制度化建设和施行效果

3.1 科技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工具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逐渐加大,科技领域愈加精细,技术突破难度加大,全面投入人力、资金,简单地重复叠加使用过去计划协调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瓶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越来越高,对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抓评审立项工作、重项目的验收结尾两头的“哑铃式”管理模式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与工作机制。

近年来科技部委托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评估实践活动,积极推动科技评估制度化建设[10]。结合已开展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评估在科技计划及其项目实施中起到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反馈机制。日益庞大、复杂化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科技计划项目构成的“巨系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讲,巨系统相对组成部分不但可靠性不会变低,反而会提高运行效率,这是因为系统具有自组织的功能。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系统”中,这种自组织的智能化功能是源自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升级”功能。科技评估就是一种反馈机制,不论是科技计划实施前的事前评估、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的监督评估,还是科技计划完成后的事后评估,科技评估在各阶段及时交流信息、反映问题、总结经验、反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由于这种反馈机制的引入,使科技计划管理具有“自我学习”功能,可以动态调整和更新,达到可靠、高效。

(2)联系纽带。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是通过众多科技计划项目来实现的,科技评估就是联系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与具体科研项目之间的纽带。科技项目的评审与验收是保证科技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科技计划较多,每个科技计划又由众多科技计划项目组成,使得具体的项目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相距甚远。科技评估就能起到“联系纽带”作用,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科技项目与国家科技决策紧紧联接起来,使它们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3)监管措施。在具体的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引入科技项目监督评估管理手段后,可以及时了解、跟踪项目的实施进度,动态调整科技计划项目的方向,使其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根主线。目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全面起动进入攻坚阶段,它投资金额大、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攻关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需求,科技部将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体系建设作为完善重大专项过程管理、强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抓手。重大专项实施监督评估的实践证明,科技评估在国家重大专项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了重大专项的实施。

3.2 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中已大量运用评估手段来掌握和了解科技计划实施状态、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问题,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近年来,科技部委托实施的重要科技评估有:(1)2004年,委托中国工程院对电动汽车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中期咨询评估;(2)2005年,委托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和北京华盛中天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首批立项的55个项目(包括612个课题)的资金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3)2006年,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开展973计划评估[10];(4)2008年,委托中咨公司对863计划的项目进行监理,通过节点检查、跟踪检查等方式跟踪重大专项和课题的进度、质量、研发方向,以及相关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的进度情况;(5)2009—2011年,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开始进行国家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工作。

但是,还存在科技评估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科技评估参与具有偶然性,科技评估的结果没有很好地利用,科技评估本身的质量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验证等问题。

3.3 加强科技评估施行效果的几点建议

在科技评估活动中,对加强科技评估实施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使科技评估高水平地服务科技决策和管理。

科技计划及其项目是为国家科技规划、战略目标服务的,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科技计划及其项目评估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之,差的评估结果被采用则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很大的危害。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及交流、工作制度设置及调整、业务培训及流程优化等方面下功夫,从下而上打好专业能力基础,从上而下抓好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能力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满足服务科技决策和管理需要。

(2)推动科技评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科技计划及其项目管理的效率及效果。

首先,科技评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制度化,科技评估活动已经常态化,成为现代科技发展对评估制度化的内在需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尽相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人家的做法,但也不能忽视国家对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与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的科技体制之间的矛盾,应当及时将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对科技评估活动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估活动分别建立规范、标准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科技评估的效率,适应将科技评估作为日常科技管理手段的发展需要。

(3)加强对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

科技计划及其项目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复杂程度很高的评价工作,科技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应当加大对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投入力度。这样有利于对科技评估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推动,有利于我国科技评估在业界的站位与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大国地位在科技管理领域同样得到认同。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从业人员深入研究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进行研究、创新的热情。

摘要:结合《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制度及科技评价活动实践,分析了评估与评审、验收在三大主体计划管理制度设置中的异同,探讨了评估与评审、验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与功能区别,总结了已经开展的科技评估在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并对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开展提出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评估,科技管理,评审,验收,国家科技计划

参考文献

[1]陈乐生.德国科学评估经验及其对中国科技评估实践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29(4):185-189

[2]徐峰.国外科技评估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9):77-80

[3]鲍悦华,陈强.科技评估:瑞士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160-164

[4]欧阳进良,魏海燕.政府资助科技项目不同立项方式的对比与完善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9(2):30-33

[5]刘晓津,李一聪.科技评估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66-167

[6]陈兆莹.我国科技评估进入黄金发展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8):11-16

[7]李有平,欧阳进良.科技评估基本内涵浅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24-127

[8]欧阳进良,张俊清,李有平.我国科技评估与评价实践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10(5):5-8

[9]方衍,田德录.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1-15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篇10

关键词:项目评审,项目分组,专家推荐,流程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成熟,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早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分析模型、借助先进计算机技术分析进行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无疑是未来科技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而科技项目评审作为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证这些评审客观、公平、公正的进行,是科技评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整个科技评估评审阶段大致可以分为:

(1)项目初审。对项目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包括材料完整性审查、资格审查、相似度审查等形式审查。

(2)项目分组及分配评审专家。根据形式审查的结果对项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同时按照项目分组的信息对每组项目进行选择及匹配专家阶段。

(3)项目评审管理阶段。也就是专家评审阶段,包括了专家反馈管理及专家评审进度管理。

(4)评审后期阶段。主要将专家已经评价的信息汇总并提交评审结果给委托部门。

根据上述评审主要阶段的阐述,可以看到在项目评估系统中,一旦进入到项目评审管理阶段后,主要工作由专家负责完成,专家是整个项目评审的核心,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评审专家必然也是项目评审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

1 评审过程中分组模型的构建

在科技项目评审过程中,原则上是每个项目需要选择一定数量及最熟悉的专家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申报项目的数量往往达到几千个,考虑到工作量及可操作性,在后期评估过程中不可能为每个项目单独匹配一定数量的专家,而是在匹配专家之前,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是项目能够相对集中,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按照项目申请人在申报材料中选择的技术领域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的技术领域在后期匹配专家,所以实际上后期专家选配的关键和前期项目评审的分组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前期分组的技术领域不集中,就会造成后期专家评审过程中的专家退回项目的情况出现,为此,项目分组对于项目评审的开展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1 目前项目分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评审项目技术领域与实际领域不符的情况。目前大部分申报系统中申报单位填写的技术领域多是按照基础学科分类,而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很多新的产业往往在老的基础学科分类中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所以出现部分申报项目在申报时难以百分百对应技术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选择错误的技术领域,导致后期自动匹配到的技术领域的专家所分配到的项目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毫不相关、评审难度大的问题。

申报项目存在交叉学科涉及多技术领域的问题。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进行咨询评估的科技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项目)大多属于交叉学科,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前瞻性。好多项目都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比如光伏领域中的原料切割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和新能源2 个领域,如果只是将项目简单地按照某一个技术领域进行分组评审,而不是对项目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技术领域,必然会引起后期项目评审结果的偏差。

1.2 评审项目信息模型建立及分组流程的构建

要想对项目进行合适的分组,必须首先对申报项目建立项目信息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分组结果。项目申报信息一般包括:申报项目的名称、技术领域、产业领域、关键字、项目简介,通过对以上项目几个主要信息建立项目信息模型,这些申报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在申报项目的材料中找到并且进行分类汇总。一旦模型建立,就可以对项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建立项目分组模型(见图1),其中分组主要包括以下3 个步骤:

(1)根据申报单位填报的项目名称以及项目的简介运用计算机算法比如TF-IDF算法[1]提取内容中的关键字,对提取出的关键字及企业填报的关键字作和计算并进行汇总,形成每个项目的关键字字段。

(2)根据项目技术领域、项目关键字、项目产业领域三大关键要素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优先分组因素及每组项目数量范围进行自动分组,并人工对自动分组的方案进行筛选,从而得出最优(项目数量和技术领域相对集中)的分组方案。

(3)分组后在系统中自动生成组模型,组模型中主要包括了组技术领域及组关键字等信息,便于后期与专家的相关字段进行匹配。

2 评审过程中专家推荐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项目评审专家选配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项目评审专家的遴选和推荐大多由科技工作者人工遴选。一方面,由于专家库信息量庞大,传统的关键词检索与推荐技术虽然能直接通过对专家信息进行字词精确匹配,从而定位出专家信息,但是往往缺乏语义理解,存在机械匹配字词、检索与推荐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偏低等问题,这就造成许多专家抱怨他们所分配到的项目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毫不相关、评审难度大等问题。同时,仅凭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推荐评审专家工作量庞大,专家与项目不匹配,缺乏科学与公正性,所遴选出的专家并非是最合适的。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却未被评审上,常常为这样的项目感到惋惜。评审工作难免出现人情关系网、科研项目审批不端、“马太效应”等问题。

目前也出现了由计算机建立模型进行专家推荐的系统[2,3],但是通用的推荐系统产生的推荐结果不能够考虑到遴选评审专家的原则,而且通用的推荐系统一般适用于电子商务、视频音乐等有着很大用户数据量的互联网网站,那些模型对向量空间模型数据的获取一般都是通过挖掘用户在网上的浏览或者购买的历史记录,与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的遴选资料信息数据的来源有很大的差别,不适用于科技系统中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的推荐中。因此,运用通用的推荐系统模型会导致推荐结果准确率很低,推荐产生的结果自然不能作为遴选的参考。

2.2 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推荐系统模型的建立

庆幸的是,近年来兴起的智能检索和推荐技术[4]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相对于传统基于关键字字词匹配的搜索或推荐技术,基于语义的文本处理技术不但可以定位出与关键字相匹配的专家信息,还可以定位出与关键字语义相关的专家信息。借鉴先进的智能推荐技术思想与语义匹配,准确地推荐产生与科技项目领域相匹配的信息。因此,上述先进技术对于项目评议的科学决策性、专家信息定位的准确性、缓解人工推荐工作量巨大和降低系统管理成本至关重要。

因此,合适的专家推荐模型成了后期专家匹配的主要依据,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前人研究的基础建立了专家推荐模型,主要建立的步骤参考上述组模型的建立过程(见图2)。

3 科技项目评审分组模型与专家推荐系统模型的匹配

最后,根据上面建立的组模型和专家推荐模型进行相似性匹配,并根据专家历年的专家评价及专家个人评分模型(主要建立标准包括了专家的发表文献指标,承担的各类项目指标、获奖指标、人才培养等指标)进行推荐排序(见图3),即可得到需要的项目评审推荐专家名单。

4 结语

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评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项目评审过程中项目的分组及专家的推荐是影响评审的关键,如何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过程中,建立分组模型、专家推荐模型并尽量实现自动推荐专家,尽量减少人在评估过程中的作用必将是未来科技评审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方延风.科技项目查重中特征词TF-IDF值计算方法的改进[J].情报探索,2012(1):1-3.

[2]富羽鹏,张敏,马少平.通过邮件分析进行专家查找[C]//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2008.

[3]王美姣.基于主题模型的专家检索及应用挖掘[D].昆明:云南大学,2010.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篇11

关键词:时间管理;工期估算;关键路径;计划评审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0-67-3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4G技术的商用进程,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对移动通信工程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时间管理中,传统的里程碑计划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需要采取更科学的管理方法。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是当项目的某些活动工期估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综合运用关键路径法和加权平均估算法,来估计项目工期的一项网络计划技术。本文将结合一次运营商GSM主设备IP化改造项目,通过多种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逐步展示如何利用计划评审技术估算整个项目工期。

1 工作分解结构和活动关系表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WBS)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细化,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的过程。经项目团队会议讨论,IP化改造项目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启动阶段包括下达计划任务书、项目招投标、工程设计、设备订货等;项目执行阶段包括核心网设备升级扩容、GSM主设备改造试点和正式实施、设备性能验证和报告撰写等;项目收尾阶段包括项目初验、原TDM链路拆除和项目终验。

根据WBS可以初步确认项目的所有细分任务,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但WBS还不能清晰地表达任务间的顺序和关系。以WBS为基础,紧接着需要确定哪些细分任务之间有先后关系,并通过活动工期估算方法确认每项活动的持续时间,并将这些内容编织成活动关系表。

活动间的先后顺序由其逻辑关系客观决定,比如“设备订货”必然在“设备到货”之前完成,那么后者就称为前者的紧前活动,而前者则是后者的紧后活动。如果两个活动及它们的活动链上都不存在交集,那么这两个活动可以同时进行。

活动关系表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参数——活动的工期。这一数据是对活动所需时间的估计,是项目工期估算的基础。活动工期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如:专家评估法、类比估算法、德尔菲法等,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也可以同时综合多种方法。考虑到项目约束条件、需求的资源质量和数量、存在的风险,并结合相似历史项目的经验,IP化改造项目的活动关系表确认下:(表1)

由活动关系表可以绘制网络图和甘特图(在一些小型项目中,管理者利用这两种图形已经可以完成对项目的进度管理)。根据活动关系表中各活动的工期确定关键路径,可以计算整个项目的工期

2 绘制项目网络图

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本项目采用单代号网络图表述项目各活动的逻辑关系,因为单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清晰、便于理解。步骤如下:①以一个圆圈代表一项活动,并将活动的WBS序号写在圆圈中。②将存在逻辑关系的活动用箭线相连。③从第一个圆圈开始,在每个圆圈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标注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arly Start,ES)和最早结束时间(Early Finish,EF)。项目第一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为0。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它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活动的持续时间(公式(1))。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其所有紧前活动中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公式(2))。

在网络图的绘制过程中,项目活动主要的时间参数也得以确认,通过这些参数能继续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

3 确认关键路径

活动的总时差是指一项活动在不影响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如果活动的“机动时间”为0,那么它就必须在要求的完成时间内完成,否则必将影响项目的总工期。这样的活动被称为关键活动,项目中关键活动形成的路径被称为关键路径。

IP化改造项目的关键路径由此确认(参考表2中的WBS序号)。将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相加就可以得到项目的整体工期,目前项目整体工期的结果为195天。但仅仅将关键路径上的工期相加作为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还过于理想化。

4 应用计划评审技术

客观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会导致项目的完成时间存在变数,因此对项目工期进行确定值的计算显得有些脱离实际。PERT方法对每个活动的乐观时间、悲观时间和最可能时间做加权平均,得出每个活动的期望时间,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其公式为:

根据以上方法,可计算各工期长度下项目的完工概率分布。管理者应当根据这一概率估计,选取适当的工期长度来安排每个活动的具体进度。

5 结论

本文利用一次移动通信主设备IP化改造项目,展示了如何使用经典的PERT/CPM方法,对项目整体工期进行估算的方法,是一次针对传统的里程碑式时间管理的改良尝试。

首先,通过工作分解结构把项目任务进行细分,梳理任务的洛基关系,并采用合适的估算方法对任务工期进行估计,形成活动关系表;接着,计算各任务的总时差以确定关键路径;最后,对关键路径采取三点估算法,将工期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概率问题。

经过这一科学的估算过程,项目的整体工期以一种概率形式呈现在管理者面前。管理者根据这一估算结果,可以回过来对项目任务进行詳细的工时安排。比如在本例中,如果以95%完工的概率222天作为参考工期,那么比原先没有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多出27天的时间,管理者可以将这27天合理地分配到关键路径的活动上以应对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朱弘毅等.网络计划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 豪根,G.T..有效的工作分解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冯杰文.通信建设工程中项目进度管理的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15(6).

[4] 刘徽.单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J].通讯世界,2014(22).

[5] 王莺歌.双代号与单代号网络计划图的绘制[J].内江科技,2004,25(3).

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的争议评审 篇12

关键词: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争议评审,方法

一、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主要特点

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本身所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参建单位多、多专业、多领域协调执行,施工情况复杂等特点使得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变更、工期延长等现象经常发生,从而引起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的纠纷频发,处理不好甚至导致复杂的诉讼。

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执行,要求设计、采办、施工各专业的协调配合,施工过程中需要土建施工和电气仪表安装等专业的协调配合。有时由于项目基础设计不到位,详细设计需要进行较大调整,造成工程量大幅增加。比如,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总承包合同的执行可能要穿越山区、河流、沼泽、地下岩石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工程量增加;有些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极端气候,导致工期和施工项目成本增加;还有的项目业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形象工程,更改项目的施工方案,导致承包商投入资源增加、工期延长进而增加项目成本等。因此,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工程建设合同往往周期长,特别是在国际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由于项目所在国安全、环保、劳工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同样的项目,相对于国内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一般比国内翻倍。合同工期为3-5 年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比比皆是。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化工厂建设项目中增加钢结构,管道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新增定向钻穿越施工等),由于业主内控程序规定、项目预算限额等原因,对于承包商变更、索赔的批复往往比较慢,能拖就拖,能不批就不批。由于项目工期比较长,执行海外项目过程中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特别是项目执行到后期人员大量复原,一般只留少量的关键岗位人员。项目人员的变动、复原可能导致与业主变更、索赔的协商更加困难。

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议纠纷。由于总承包项目复杂,争议纠纷的解决需要多角度分析研究项目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显然,多角度分析研究合同当事方的责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争议纠纷解决不好将影响项目的顺利完工,甚至可能转化为复杂的仲裁或诉讼,给业主和/ 或总包商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的设立可以有效促进纠纷争议的及时处理,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节约项目成本。因此,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在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中显得非常重要。

二、工程建设项目争议传统解决方式

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争议纠纷解决传统方式一般为诉讼和非诉讼替代方式。在菲迪克(FIDIC-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工程建设总承包标准合同指南中给出了包括仲裁在内的非诉讼争端解决程序和争议解决的替代方式。

1. 诉讼方式。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除了可能存在司法保护主义的影响外,法官也不可能是工程建设专业领域的专家,即使法庭聘用工程建设灵领域的专家,也是法官信任的专家。换句话说,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中的争议纠纷,判决结果可能是不准确,不公平。

2.仲裁方式。众所周知,相对于诉讼程序讲,仲裁有许多优势:仲裁裁决是终局的,解决争议纠纷比较快,仲裁当事人对证据的产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双方可以选定使用的仲裁规则及双方聘任的仲裁员对纠纷争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更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合理解决争议,同时在国际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中,通过选择仲裁地点,采取国际仲裁方式,还可以防止司法保护主义。尽管相对于诉讼方式,仲裁比较灵活,但人们观念中,仲裁也是打官司,一般情况下,申请仲裁常发生在项目合同结束或被终止后。由于人员变化、文控管理等原因,造成仲裁审理有时也比较耗时,成本也比较高。

3.协商。协商解决争议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多专业、多领域,业主和承包商处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许多时候,合同当事方各说各有理,很难就争议纠纷达成一致。

4.调解。调解具有灵活、方便、有利于维系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调解一般在出现争议后再雇佣调解员,且作为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调解意见缺乏法律强制效力,因此,实践中,调解的方式使用的并不多。

三、争议评审组

合同当事方为了能够和平友好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争议纠纷或避免争议纠纷,按照合同双方平等自愿原则,可以指定有一定专长的技术、法律专家成立争议评审组,根据评审组成员协议规定及合同当事方的请求评审事项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争议。争议评审组跟踪合同执行全过程,促进合同当事方达成一致,化解争议纠纷,减少或避免诉讼或仲裁,以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顺利实施。

争议评审组已在国际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中广泛使用,在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多年历史并促进了合同的顺利执行,在拉丁美洲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争议评审的概念在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华盛顿Boundary大坝工程中首次引入。

根据争议评审基金组织2007 年全球调研:2000 多个适用争议评审的项目,涉及项目金额累计达1000 亿美元;3000 多个争议事项被递交给争议评审组以寻求建议或意见;争议评审裁决成功率高达97%;仅有不足2%的争议纠纷在争议评审程序之后被递交给仲裁庭或法庭。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中已逐渐设立争议评审组。在四川省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工程项目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执行过程中,多项争议通过争议评审获得圆满解决。

(一)争议评审组优点

仲裁、诉讼对项目业主或承包商而言,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也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此外,即使相关争议无法通过争议评审最终有效解决,但经过争议评审,可以将相关事实情况和证据材料予以固定,为后续的仲裁或诉讼程序提供证据,以促进仲裁、诉讼方式顺利解决争议纠纷。

争议评审组一般由懂技术和法律的专家组成,从项目初期就介入项目,定期、不定期到项目现场调查研究,熟悉项目执行情况。争议评审组专家拥有专业知识,又对项目了解,有利于促进项目业主和承包商的沟通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及时灵活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争议,促进合同当事方达成一致,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索赔等问题,大大降低合后期的索赔,减少合同威胁,同时与仲裁、诉讼程序相比,争议评审还节约成本和时间。

争议评审组的成本一般在项目合同成本的0.25%以下,如项目争议事项不大,则花费可低至项目最终建设合同造价的0.05%,这就好比保险一样,花少量的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项目潜在的风险。

(二)争议评审组分类

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2015 年10 月1 日修订了专门的争议评审组的规则程序。争议评审组可以是仅起咨询顾问和建议作用的争议评审审查组(Dispute Review Board or DRB),也可以是能够做出对双方有约束力决定的争议评审裁决组(Dispute Adjudication Boad or DAR),还可以是具有双重功能的争议综合评审组(Combined Dispute Board or CDB)。

争议评审审查组给出的争议处理意见,对合同当事方没有约束力,合同当事方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要强制履行争议评审审查组的意见,合同当事方需要申请仲裁庭或法院对争议审查组意见的裁决。

争议评审裁决组对纠纷争议出具的评审决定具有约束力,合同当事方必须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认为争议评审裁决组的决定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争议评审裁决组的决定提交仲裁庭或法院裁决。但仲裁庭或法院的裁决不执行争议评审裁决组的决定前,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争议评审裁决组的决定。

争议综合评审组在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当事人不反对的情况下,可以出具仅起参考作用的评审意见,也可以出具有执行约束力的决定。如果合同当事人达不成一致,争议综合评审组按照项目合同或评审组成员协议决定其做出的决定是否具有执行力。原则上,争议综合评审组根据违约责任、证据情况以及合同规定出具评审意见或有执行约束力的决定。

合同双方在决定设立争议评审组时应决定评审组为评审审查组,评审裁决组还是评审综合组。

国际商会争议评审组规则规定了详细的争议评审组成员的指定和聘任,争议评审组的评审意见或评审决定的审查及形式。

(三)国内争议评审组规则

北京仲裁委2009 年颁布《工程建设争议评审规则》规定:除非合同对评审组人数另有约定,评审组由3 名有合同管理和工程实践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应当在调查会结束后的14 日内做出决定,评审意见对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国际商会2010 年颁布了工程建设争议评审规则(试行)并于2014 年11 月进行了修订,明确了争议评审组的决定以对合同当事方有约束力为原则,参考意见为例外。

2013 年版《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专门规定了争议评审的内容。评审组的组成、报酬、评审组的决定是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等内容都可由合同当事方协商确定。

(四)争议评审组组成

争议评审组一般由3 名成员组成,其中,最好2 名成员为技术专家,第3 名成员(首席评审组成员)为工程建设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技术专家可以就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专业意见,更有利于弄清项目的事实,工程建设领域有经验的律师可以根据技术专家的讨论协商情况提供客观的法律支持,这样的争议评审组更有利于客观地弄清事实真相,依照合同适用的法律、国际惯例和合同客观做出评审意见。

合同当事方各选定1 名争议评审组成员,第3 名成员由双方选定的成员共同指定或双方共同指定。争议评审组也可以向专门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有专门机构主席或秘书长指定。简单说,争议评审组成员由合同双方共同指定。

接受指定的争议评审组成员应签署独立、公正的声明。一方在知道评审组成员应回避的合理理由的15 天内,可以申请评审组成员进行回避。

合同各方应与争议评审组成员签署服务合同。明确服务报酬(一般为月度固定费用加争议评审时日费或小时费率)、服务时间、合同期限、终止、解除条件、争议解决方式以及争评审组成员保证公正、独立的承诺等。

(五)设立争议评审组的时间

争议评审组具体设立的时间需要从经济角度,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决定,一般应为在项目开工后或承包商完成动迁后由合同各方合意设立。有些复杂的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最好从项目一开始就设立争议评审组,有些简单的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由于项目初期没有太多事情,为节约成本,可以在项目执行一段时间后设立争议评审组。

(六)争议评审组工作机制

争议评审组建立正常的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会议(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会议形式)、现场考察、听证会等形式掌握项目履行情况。项目执行阶段评审组现场访问至少每季度一次。各方有权提议争议评审组召开临时会议和组织现场考察,但应提前一定合理时间(如5 天或7 天)通知评审组成员。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信息(项目补充协议、合同执行计划、会议纪要、信函、日报表等)应向争议评审组开放。

项目执行过程中方产生了需要澄清、变更或索赔的事实后,合同一方应在一定期限内(如48 小时或5 天)通知对方并抄送争议评审组,通知中应附相关的证据文件(设计图纸、会议纪要、工作日志、信函、合同执行计划等),预计的索赔数额,建议争议评审组采取的措施等。相对方收到争议评审通知的一定期限(如7 天或10天)内,提出答辩意见并附相关支持文件,争议评审组在收到答辩的一定期限(如7 天或10 天)内组织听证会听取合同各方或相关人士的意见。争议评审组力争协助双方友好解决争议。如果双方不能友好解决,争议评审组应在收到争议评审通知的一定期限(如30天或45 天)内做出评审意见。争议评审组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策,如果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按首席评审组成员的意见做出。争议评审组有不同意见的成员应将自己的意见发给各方。

如果合同各方在一定期限内(比如7 天或10 天)没有对争议评审组的意见提出异议,争议评审组的意见可以转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如果合同一方不同意争议评审组的意见,应书面表明其不同意的原因。评审意见可以作为未来仲裁或诉讼的证据。根据双方约定争议评审组也可以直接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

合同各方在设立争议评审组的时候定义争议评审组的权限,允许争议评审组出具有约束力的评审决定而不是评审意见,合同各方必须执行评审组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如果合同一方不履行争议评审组的决定,合同相对方可以向仲裁庭或法院申请执行争议评审组的决定。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职教育内涵下一篇:智能光网络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