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24-07-16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用11篇)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1

11月9~10日, 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在山东枣矿集团召开。此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之际, 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举办的。会议交流了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经验, 推广了煤矿企业加强职业危害和尘肺病防治的典型做法, 推动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8年, 自国务院“三定”方案出台后, 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职能划转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则承担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2010年10月8日, 中编办再次就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对安监总局、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明确分工, 为开展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

近年来,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煤矿职业危害已成为关注热点。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在各部门、各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煤矿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目前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哪些进展?如何进一步推进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记者: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近年来,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赵铁锤:近年来, 全国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工会系统以及广大煤矿企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 理念创新, 科学防治, 严格管理, 严格执法,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理念创新, 促进了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开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并确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以来,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共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采取一系

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以及尘肺病防治工作持续向前推进。如山东煤矿安监局、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等部门不断强化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执法监察力度。枣矿集团把加强煤矿职业安全健康视作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 积极创新管理理念, 推动了整个矿区和谐、文明发展, 使该集团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走在了全国煤炭行业的前列, 并探索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二是科学防治, 降低和减少了煤矿职业危害。近年来, 全国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坚持源头治理、科学防治,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研制、开发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煤矿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坚决遏制、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和材料, 有效地减少了煤矿职业危害, 进一步提高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水平。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高度关注、积极支持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和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 指导帮助广大煤矿企业切实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和尘肺病防治工作。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一些重点产煤地区采用粉尘在线监测技术, 以监测促防治, 收到了良好效果。兖矿集团、神华宁煤集团、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等大型煤矿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三是严格管理, 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近年来,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行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加快推进煤矿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 狠抓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积极引导煤矿企业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和规章,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 及时报告发现的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跟踪督促各地和煤矿企业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安徽、江苏、内蒙古、广西等产煤地区在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安排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培训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矿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冀中能源邢台公司等企业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 积极推行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枣矿集团在全国煤矿企业率先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极大促进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四是严格执法, 积极推进了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治理。严格监管监察是保障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全国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紧密结合实际, 突出重点, 依法监督, 研究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督促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和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纳入监察执法重要内容, 积极开展煤矿尘肺病危害防治专项监察。山东、河南、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将职业健康监察列入煤矿安全“三项监察”之中, 督促企业切实推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局强化制度建设, 有效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 控制职业危害的源头, 并认真做好尘肺病患者治疗等工作。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全国煤矿职业健康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但是我国煤矿职业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 2009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患者1万8 128例, 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患者7 336例, 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左右。您能谈一下目前煤矿职业防治存在的问题吗?

赵铁锤:可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 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不断取得了新进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发展不平衡,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地区和煤矿企业对职业危害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 职业危害防治机构、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有关部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够到位, 相关监管监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等等。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您认为推进此项工作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赵铁锤: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 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从而生活得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 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为代价。张德江副总理指出, 要把保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提高从业人员和全体国民的安全素质, 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应该说, 做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广大煤矿职工及家属的热切企盼, 更是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应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做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真正把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当作民生工程来抓, 全面提升煤矿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记者:此次会议在枣矿集团召开, 枣矿集团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煤矿企业的前列, “枣矿”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赵铁锤:深入总结和推广“枣矿”经验,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枣矿集团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从源头上抓矿区环境治理, 确保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应该说, “枣矿”经验是煤矿企业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 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关爱职工的真实写照,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 符合煤矿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期盼。我们要通过现场交流探讨, 认真加以学习借鉴, 共同推动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创新发展。

“枣矿”经验的鲜明特点, 一是把职业安全健康作为尊重职工生命健康及家庭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中形成了“安全第一、关爱生命、清洁生产、绿色生态、文明健康、全员参与、持续发展”的职业安全健康理念, 让职工“体面劳动、幸福快乐工作”;二是健全完善有机协同的保障机制, 把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责任网络;三是大力开展无尘化创建, 清洁化生产, 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 抓源头, 重过程, 全员参与;四是树立“发展绿色矿山, 提升能源价值”的科学理念, 淘汰落后, 治污减排, 变废为宝, 从根本上实现职业安全健康;五是始终坚持生产与生活同步发展, 以关爱民生的热切情怀, 大力开展“提高职工生活幸福指数, 让职工健康快乐生活”的民生工程建设, 让矿区职工家属共享绿色健康生活。

记者:此次会议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举办, 您能谈一下行业协会在推进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中的作用吗?

赵铁锤:职业安全健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多年来,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服务为宗旨, 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为己任, 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工作者之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工作者服务, 积极推动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事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围绕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中心工作, 更好发挥协会知识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业务全面的特点和优势,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社团各项功能, 使协会真正发挥好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领域主导性社团的重要作用, 切实维护广大煤矿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

同时, 要进一步依靠和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在积极推动煤矿职业防治、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安全健康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支持配合各级工会认真履行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群众监督、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 主动配合各级工会大胆探索在各类煤矿企业推广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新模式, 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煤矿职业病防治中的生力军作用;要注重发挥煤矿企业工会群众安全监督检查作用, 特别要把职业病防治纳入煤矿特聘群监员的职责范畴, 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

记者:刚才您谈到我国煤矿职业危害形势严峻这一问题时, 指出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状。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举措?

赵铁锤: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全面提升煤矿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广大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通知》的有关要求,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加大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 教育引导煤矿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 并认真抓好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做好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工作。凡新建、改建、扩建煤矿, 必须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 要采取有效地综合防治措施, 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浓 (强) 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要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公布职业危害信息;要依法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等, 保证从业人员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 研制、开发、应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要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全方位提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水平, 整体推进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记者:为了进一步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作为安全监察部门, 应如何发挥监管监察作用?

赵铁锤:日前, 我们印发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 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措施, 深入抓好落实。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要积极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许可条件, 严把准入关。要对煤矿企业违反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依法进行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组织开展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 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抓好职业危害监察工作, 切实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列为“三项检查” (即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定期监察) 的重要内容, 依法对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实施监察。要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技术服务支撑机构, 形成完善的职业危害监督检查技术支撑体系, 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记者: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对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您有什么期望?

赵铁锤:做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会以更大的热情, 更有利的行动, 扎实有效地做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为广大煤矿职工造福, 为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2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吸取近期煤矿事故多发教训做好四季

度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煤矿〔2006〕21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近来,煤矿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9月30日至10月12日,全国煤矿连续发生9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和失踪68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3起,死亡和失踪36人。基本情况如下:

9月30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哈达天龙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3人。该矿为低瓦斯矿井,在工作面开切眼时无安全措施,9月29日被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生产,但该矿拒不执行,违法生产。在施工四段左三上山工作面时没有接风筒,工作面无风作业造成瓦斯积聚,未按规定安设甲烷传感器,瓦检员不检查瓦斯,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

10月2日,青海省海北州青海振兴煤矿有限公司刚察县振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8人。该矿是基建井,为高瓦斯矿井,施工队无施工资质。掘进工作面风筒漏风严重,工作面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电工违章带电在电缆接线盒接线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10月2日,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海岳镇德来村煤矿发生二氧化碳窒息事故,死亡4人。该矿为已关闭煤矿,独眼井,该村4个村民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启封进入,导致事故发生。

10月4日,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市萨那溪镇花果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仍有2人下落不明。该矿为技改矿井,由于无揭煤措施、无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施工单位无资质等问题,被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停止施工,但该矿拒不执行,违法组织施工。正在施工的1630石门掘进工作面处于断层发育和应力集中异常带,又未采取防突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10月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1人,仍有9人下落不明。该矿为技改矿井,拒不执行市、县政府停工指令,私存炸药,违法生产。矿井地质资料不详,采煤工作面设计与实际误差较大,现场实际测量不准,造成工作面上巷掘进时,与老窑贯通,造成透水。

10月6日,四川省宜宾市芙蓉煤矿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3人。该矿为国有地方监狱煤矿,高瓦斯矿井,属四川省监狱局管理。因违反作业规程规定,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放炮,且全断面分两次起爆;放炮后作业人员在未检查瓦斯情况下,往掘进工作面送电,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矿井为高瓦斯煤矿。

10月8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南娄镇东方振兴煤业公司三坑发生透水事故,死亡7人。该公司煤矿为一证四坑,发生事故的三坑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未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整顿方案进行整顿,且因矿井地质资料不详,导致东副巷工作面与本矿原采空区之间保安煤柱留设不足,造成透水。

10月9日,河南省郑煤集团二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7人被困,目前仍在抢救中。该矿为资源整合后技改矿井,2005年底,该矿 10100工作面上副巷中段上探巷掘至30米时,打钻探到老空区,钻孔有少量渗水,便停止掘进,此后该探巷一直有少量渗水,但未采取安全措施;因雨季老空区水量得到连续补给,水量增多并在老空积聚,因压力增大,渗水不断冲刷原钻孔,造成10月9日该探巷突然溃水。

10月12日,贵州省遵义县山盆镇遵沿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3人。该矿为新建矿井,在5号煤层回风巷上山掘进过程中,因未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掘透老窑发生透水。

另外,10月10日,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发生冒顶事故,造成8人被困,经抢救全部脱险。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700万吨/年。该矿13116切眼掘进工作面有小构造,顶板砂岩裂隙赋存水经过锚杆、锚索眼导入直接顶浸泡后,使顶板岩层松软、离层,造成锚杆、锚索作用失效而冒落。

这些事故接连发生,暴露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仍存在着以下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一是麻痹松懈,盲目乐观。一些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对煤矿安全形势基本稳定的一面看得多,对形势依然严峻的一面认识不足,存在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情绪,放松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一些地区连续发生事故,基础较好的国有煤矿也连续发生4起事故。

二是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不力。一些地方态度不坚决,应关闭的煤矿没有关闭,已关闭的煤矿没有达到关闭标准。个别地区对非法生产打击不力,仍然存在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无证非法生产等现象。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在2003年1月11日就曾发生同类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4人死亡,在33名遇难矿工遗体没有找到的情况下,当地有关部门没有对其依法实施关闭,却批准其进行技术改造,今年10月5日又造成特大事故发生。

三是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不规范。一些小煤矿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在整合期间违法组织生产;少数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资源整合上把关不严,将按规定应该关闭的矿井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没有按照先关闭后整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差的原则进行整合,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存在一证(矿)多井、多套生产系统现象。如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南娄镇东方振兴煤业公司为一证四坑矿井,盂县资源整合方案批准该公司四矿井均为单独保留矿井,一坑为主坑,其他坑口均为申请保留井口。

四是对煤矿基建、技改项目监管不到位。少数地区对煤矿拟建项目审查不严格,未按规定审批、核准。一些煤矿建设项目没有执行“三同时”,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就违法进行施工,安全设施和条件未经验收合格就投入生产或使用;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边建设边生产,将井下工程转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如青海省海北州青海振兴煤矿有限公司刚察县振兴煤矿为基建矿井,擅自组织无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建设,且无专职安全员,瓦检员中途脱岗,造成瓦斯漏检,导致“10.2”事故发生。

五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一些煤矿企业没有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煤矿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隐患不了解、不掌握,盲目组织作业。如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切眼掘进工作面附近多次发生顶板裂隙水涌出,但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隐患,导致“10.10”冒顶事故发生。

六是安全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严、不细、不实。日常监管中不能发现和有力监督煤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对煤矿下达隐患整改或停产整顿指令后不跟踪落实,有的甚至以罚代管、工作不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82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刻吸取近期煤矿事故多发的教训,防止四季度煤矿事故反弹,现就做好四季度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

进入四季度后,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进一步认清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警钟长鸣,言危思进。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分析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消除麻痹思想,针对性抓好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抓紧落实、公告关闭矿井名单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尽快将《通知》翻印成册,发放到辖区内所有煤矿,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要按照《通知》规定的职责和16种关闭矿井类型,对辖区内煤矿重新进行认定,在10月底前落实关闭矿井名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分批予以关闭。对已确定的关闭矿井应在11月底前在当地主要媒体分批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并将所公告名单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三、加强和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抓紧落实、公告资源整合矿井名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指定的负责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的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办《通知》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1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的规定,对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重新进行核查:一是查方案,看是否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订的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二是查证照,看资源整合的矿井是否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矿井;三是查资源,看已关闭或属于16种关闭范围的矿井资源纳入整合是否经省级国土资源等部门认定,是否经重新规划;四是查程序,看资源整合主体是否按照建设项目履行了审批(核准)程序,是否一套生产系统;五是查规模,看资源整合后形成的矿井规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核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查处,直至关闭矿井。对过去发生过重特大事故的煤矿要按政府有关规定从严处置。各地对已落实的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要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其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并将整合矿井名单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四、严格控制煤矿新开工项目,加强对基建、改扩建矿井的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审批)的部门,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538号)的规定,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煤矿建设项目,抑制低水平盲目建设,“十一五”期间一律停止审批(核准)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辖区内现有基建、改扩建矿井组织进行核查:一是查核准,看是否有核准文件、采矿许可证和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二是查资质,看项目监理、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施工单位是否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三是查违章,看新建煤矿是否边建设、边生产,改扩建煤矿施工与生产区域是否交叉、不能保障安全生产;四是查措施,看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巷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瓦斯抽采和安全监测监控等措施,突出矿井是否采取综合防突措施;五是查管理,看是否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矿井开拓、提升运输、通风系统,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危险性等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采煤方法及工艺,首采区及首采工作面布置等发生变化是否经重新报批。核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辖区内所有基建、改扩建矿井核查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汇总成表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五、煤矿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做好生产矿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煤矿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要高度重视生产矿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按照《特别规定》的要求,对所属生产矿井进行一次认真、全面、彻底的隐患排查,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深入井下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建立隐患整改责任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级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建立煤矿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对辖区内煤矿重大隐患登记建档,并实施跟踪检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整改无望的要提请当地政府实施关闭。要会同同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和指导监督。国有重点煤矿要对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查找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上的差距,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并将自查情况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省级煤矿安全管理部门,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同时抄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纳入监察的内容。

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深入分析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订好四季度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计划;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做好煤矿日常检查和重点监察、定期监察、专项监察工作,要深入煤矿井下检查,把安全检查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促进煤矿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各有关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抓紧进行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要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该关闭的要立即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并严格按关闭标准实施,不留后患。

请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将本通知迅速转发到辖区内所有煤矿。

二○○六年十月十四日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3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次跃升为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亦首次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会议要求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在实现粮食安全产能方式上也与以往明显不同,改变通过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护农地资源等多种方式增加产能,把“科技支撑”摆在突出位置。

实现粮食安全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具备安全的土壤环境:无论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实现数量上的安全,还是从源头避免化肥、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保证粮食质量,直至“长治久安”保持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先决条件都是必须有高品质的农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 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耕地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要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建立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据国家机构权威调查统计:全国土地荒漠化速度超过治理速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全国优质耕地只占全部耕地的21%。按照耕地等级划分:一等地占41%,二等地占34%,三等地占20%,其余部分已经不宜继续耕种;按产量划分,高产田占29.7%,中产田占30.3%,低产田占40%。

同时由于受工业污染等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农业方面。40年的化学农业,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造成土壤板结、次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国家整体粮食安全需要在粮食数量、质量以及粮食可持续性生产三方面得到保障,土地是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第一要素:无论是粮食数量上的稳产高产,还是质量方面的绿色有机种植,直至实现粮食数量质量均衡发展的可持续性生产,都必须有优质的耕地做基础。因此必须针对全国耕地实际状况,尽快开展大规模的改良治理工作,特别是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变现状,从基础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经过12年研发、实验,被证明在实现“粮食安全,土壤改良,环境治理”发展理念方面效果显著。这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的生物工程技术,是在国内外权威专家40年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研发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微生物组合综合体现效果的先进技术。这项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已经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组织的国家级鉴定,相继获得6项国家专利。

研发专家团队在自然环境存在的有益微生物中,经过提纯、复壮使之能够适应更严酷的环境,再根据不同用途从百余种有益微生物中选取25—35种微生物制成菌剂发挥组合作用。通过不同种的微生物配方来治理土壤现存的问题,从而解决粮食种植过程中的产量、品质和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应有的养份。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及由其发酵而成的生物有机肥,以多种微生物组合、有效成分丰富、浓度高、稳定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单位面积使用量少:比较国内市场其他生物有机肥动数百公斤甚至数吨的用法,这种生物有机肥用量小,每亩50—150kg即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投入产出比高:应用这种技术产品增产显著,蔬菜和经济作物投入产出比高达30—50;

广谱性好:这种技术产品是一种天然生物添加剂,作用机理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调理植物新陈代谢,促进植物吸收、生长、抗病;

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这种技术产品以活性微生物作用,能够有效分解和钝化土壤中农药残留、油污污染和重金属等;在滨海和内陆盐碱地治理绿化攻关过程中证明,能够加快土壤修复速度,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经过12年研究和试验,已经根据不同用途和市场需求,调配菌种和原料大批量制造两个系列生物有机肥产品:(1)生物有机肥:应用于果树、主粮作物、设施农业、油料作物、中草药、茶叶和烟叶等方面;(2)土壤改良剂:应用于滨海和内陆型盐碱土壤治理,改良各种原因导致的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土壤酸化耕地。已经在大庆、白城、潍坊、东营、天津、曹妃甸等盐碱、沙化土壤绿化工程中推广应用,应用实验证实: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单位面积造价大为降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贡献巨大。

(三)

应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及相关产品,在有机绿色种植、盐碱地改良、大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尤其在土壤成份改良方面成绩最为突出。

内陆盐碱土壤治理

2004年初,选取大庆草甸苏打碱土作为实验地,pH值8.2—9.3,“碱包”部位pH值高达10.3。土壤粘重,硬化,结构不良。通过“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BPA-〆)”产品应用,土壤板结情况明显改善,肥效扩散作用明显,肥料下部10厘米土壤pH值下降0.6—1.1,侧方土壤pH值下降0.4—0.7,速效N、P、K含量分别提高2.7、1.6、3.3倍。

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产品在大庆市内陆盐碱地改造应用实例证明:670亩草、灌木、乔木首年的总体成活率由原来的不到3%达到87%,次年没有继续施用肥料情况下,树木成活率依然保持在80%以上。

滨海盐渍土壤治理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与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微生物“BPA-〆”菌肥改良滨海原生盐土绿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天津海滨大道永定新河收费站两侧临近地段,总面积30亩原盐池地域,改造前原生盐土全盐量1.9%—3.4%, pH值为7.6—8.4,经过两个生长季养护,改良后土壤含盐量已经降低到0.2%—0.4%,pH值降低到7.5—7.8,苗木成活率达到95.3%。每平方米绿化综合造价降低38元。到目前我们天津区域改造的盐渍地面积超过千亩。2014年我们与天津滨海区园林局合作,设立了利用生物土壤改良剂治理盐碱土让的新标准

含盐碱成份的低产农田改造

2012至今,应用“多菌系组合”生物工程技术同黑龙江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农场开展合作,分别为改造5万亩盐碱低产农田种植项目及利用生物有机肥料培育有机水稻5万亩项目;其中盐碱低产农田改造项目,当年增产15.8%,土壤结构明显改善,肥效扩散作用明显,改良剂下部10厘米处ph值下降0.6—1.1,侧方土壤ph值下降0.4—0.7,速效N、P、K含量分别提高2.7,1.6,3.3倍。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4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闭小煤矿盯紧九省市

发表时间:2013-0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今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紧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黑龙江、江西、湖北、辽宁等重点地区,坚决落实小煤矿关闭退出任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近日发布的2013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中指出,上述地区是小煤矿数量多、灾害严重的地区,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以小煤矿关闭退出为重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今年将着力推进煤炭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凡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到期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煤矿,坚决依法关闭淘汰。支持重组整合,引导大型煤矿企业收购、兼并或整合小煤矿。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5

首先,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文化。煤矿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煤矿实际情况看,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95%以上都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这与职工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煤矿管理和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很有必要。

其次,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里,所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煤矿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煤矿安全文化是指煤矿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观念、行为、环境等的综合,体现为每个单位,每一个职工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以及采取的行动方式,生产中常常出现操作者违章作业,甚至管理生产者违章指挥,例如:煤矿井下不实行“一炮三检”导致伤人事故,或者在没有监测瓦斯浓度的情况下,区队长指挥职工进入高瓦斯工作面造成事故等。事故过后,管理事故者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往往会说“违章者缺乏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自觉性是职工的意志品质,使职工意识到自己行为、目的和意义程度的大小,但由于对行为后果的认识不同,职工即使面临同一个环境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式,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文化素质,而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安全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等,要想职工安全生产不出事故,就得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在工作中的执行能力,安全文化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

第三,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灵魂,基本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低御灾害、维护健康。因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物态等生产环境的安全,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基本素质出发,建立起以“人”为内容的煤矿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手段,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有了安全文化建设做保障,“我要安全”就会成为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煤矿安全生产才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够有效的控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发展。

第四,知识文化安全,安全无处不在,平禹一矿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安全文化的渗入,安全文化氛围浓厚,安全文化创建争先恐后,安全文化排版随处可见,“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引人警示,行为规范、景致有序。使该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连续6个月无事故。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6

2010年7月22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国办发[2010]15号) 精神, 进一步做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监察工作, 落实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稳步推进煤矿职业健康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出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的通知 (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包括:一、总则;二、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三、煤矿职业危害申报;四、煤矿粉尘危害防治;五、煤矿噪声危害防治;六、煤矿高温危害防治;七、煤矿职业中毒防治;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九、监督检查;九、监督检查;十、煤矿职业危害事故认定与处理;十一、附则;附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7

2012年5月28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2号公布《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共七章, 分别为总则、从业人员准入条件、安全培训、考核和发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要求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统一标准、教考分离”的原则。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培训管理人员, 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其中, 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得低于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40%。负责煤矿安全培训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 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和培训档案, 落实安全培训计划, 聘请经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依照国家统一的煤矿安全培训大纲进行培训。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资格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后, 方可任职。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每年复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煤矿矿长资格和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合并培训的, 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4学时, 每年复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等工作的班组长, 以及新招入矿的其他从业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其他详细规定可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传统安全全球安全哪个更安全 篇8

传统经济安全 与全球经济安全

人们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心,其主要理由是如果中国各个产业被跨国公司渗透甚至控制,那么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力更生”和“自成体系”的经济更安全。其实,这是中国过去被西方封锁时代形成的传统安全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直被西方封锁。20世纪50年代,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然而,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得两国关系破裂。1960年苏联单方停止援助合同,导致大批在建工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终止。这一特殊的历史经验使得人们担心,外国人深深介入中国经济,如果一旦撤走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我们应该看到,时代已经变了,中国与外国经济交往的条件不同了。当年苏联援助我国是单方面提供技术,从中国撤出对苏联影响不大。当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是一种互相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如果从中国撤走,既损害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损害了跨国公司自身的利益。

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时期,我们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经济安全观来看待今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相互渗透与合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已经全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利益,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过去的“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思路不仅不可能完全实施,而且也没有必要。通过和平的、公平的市场交换,我们可以从全球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在股权相互渗透、资本全球流动、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事实上,由于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利益越来越重要。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越来越关注和维护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和平稳定关系。

据多个媒体2007年9月28日报道:在多个对华贸易提案即将进入美国国会议事日程之际,微软、沃尔玛、花旗等160家美国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联手致信国会,呼吁避免采取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措施。信件强调说,如果采取诸如提高关税这样一些报复性的举措,只会导致弊大于利的结果。

30年的经验表明,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互相依存,反而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

显然,我们应当从传统经济安全观,上升到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观。在全球化时代,与“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经济相比,与全球经济互相渗透和互相依存对中国的经济更安全。

外资企业不是外国企业

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从所有制来看,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大方面军。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是不对的。

外资企业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它们不仅具有中国企业的法律地位,而且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体系。这些企业创造了中国约1/3的工业产值,提供了全国超过1/5的税收,雇佣了2000多万员工。国家统计局历来把外资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纳入国家经济统计。

更为重要的是,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外资企业引进技术中国引进技术总额中约占50%,外资企业出口约占中国全部出口60%,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是外资企业实现的。以一批著名跨国公司为龙头,在中国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显然,外资企业作为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大大加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实力。如果中国企业群体不包括外资企业,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打折扣。换言之,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度会大大下降。

我们不能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把外资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视为被外国人控制。因为并购国有企业的外资企业或并购后成立的外资企业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中国企业。

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你说安全不安全?按一些人原来的观点也认为是不安全的,因为被私人控制了。民营企业早期也没有被看作是“自己”的,但现在人们就不这么看了。

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一部分,外资企业并购内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不应当将这种商业行为意识形态化,进而渲染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

市场份额大不等于垄断,人们所批评的垄断其实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一些人说某某领域被外资“垄断”了,其理由是这个行业各个外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达到很大比重。

这种判断有两点失误。首先,同一行业内的外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不应当把一个行业所有外资企业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市场竞争主体来作判断。第二,市场份额集中是垄断的条件,但不等于垄断。因为垄断是市场竞争主体运用其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判断是否垄断主要看这个企业是否运用其优势地位限制竞争。从我们的调查看,目前有少数行业确实存在某个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的情况,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垄断,即这个外资企业利用其市场份额集中的优势限制竞争。从目前看,一个外资企业还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对中国某个产业的垄断。

不能把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难就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这样做往往会使某些企业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名行企业保护之实。

整合全球资源 经济更安全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正是由于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深深融入全球,中国经济安全度大大提高。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相吻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中国恰恰都处在世界的前沿。

开放的系统能够不断从外部吸收能量,从而有效地维持系统动态平衡,进而促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系统,只有不断从外部吸收各种资源,把这些资源同自身资源整合,才能使自身经济更加有序化,结构不断优化,反之则被边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加大,为各国获取经济资源带来了新的途径,那就是以自己的优势经济资源换取所缺少的资源,以保障经济安全。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方面,不能一味地防范、限制跨国公司。被动防范与主动整合是两种不同的战略,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根据全球思维、全球视野,变被动的防范为主动的竞争与合作,积极吸纳整合跨国公司带来的资源。

正因为顺应潮流,融入潮流,我们才抓住了世界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机遇。中国成为吸纳全球资源最多、最及时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大国崛起史上增添了崭新的一章,中国经济的安全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龙东煤矿安全教育“八法”促安全 篇9

一、安全教育“八法”提出的背景分析

安全教育“八法”是基于安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 立足于对安全教育的改进提高。安全教育是煤矿宣传思想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之一。然而, 多年来安全教育的方法陈旧僵化, 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形式不活泼。

2、内容不生动。

3、方法不实际。

4、参与不积极。

5、效果不显著。

因此, 改进安全教育方法、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已经是摆在基层各单位党政面前的一道课题, 同时也是难题, 而解决这个难题也是刻不容缓的事。龙东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提出了实施安全教育“八法”,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二、安全教育“八法”的基本内容

安全教育“八法”概括了适应基层的基本安全教育方法, 体现了较好的贴近性和实用性。

1、“卡片学习法”。

党委宣传部门精心制作的“学习卡片”, 能及时把上级的安全指示指令、重要会议精神、安全法律法规, 编成千字以内的短文, 便于基层在班前会10分钟内传达学习贯彻。并可以张贴到井上、下学习园地上, 便于职工温习。两年多来共编发学习卡片270余期。

2、“班前提问法”。

区队在班前会前, 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对职工所学过的知识包括“三个一”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现场抽考法”。

安全监察科、生产管理科、党委工作科等职能部门利用安全检查的时间,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抽考, 考核内容包括“一日一题”内容、岗位标准化作业程序、“手指口述”法等, 考核结果和区队绩效工资挂钩。

4、“竞赛对决法”。

利用抢答器等娱乐工具, 经常性地举办在同一系统内以区队为单位组织的安全知识对抗赛, 增强了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以案学法法”。

把学习安全法规寓于学习事故案例中, 使学习更有了针对性和说服力。两年来, 龙东矿党委工作科及安全监察科, 通过翻阅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整理汇编了两本事故案例读本, 即《以案学法职工读本》、《龙东不会忘记》, 达20余万字。特别是今年整理了龙东矿建矿以来的轻伤事故及严重三违案例, 使安全教育更贴近了职工。

6、“安全演讲法”。

矿组织演讲小分队, 把事故案例编成故事以生动的语言讲解给职工听, 使职工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 认识三违的危害, 自觉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7、“结对帮教法”。

由于历史原因, 龙东矿还存在许多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职工, 有的甚至是文盲, 他们的学习培训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运输科等区队创造了“结对帮教”学习法,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8、“媒体教育法”。

为使安全教育更具直观性, 龙东矿在部分区队安装了投影仪, 形成了软件系统, 把安全知识法规、上级安全指示指令, 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职工看, 同时也可播放安全电教片, 增强了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 并且也减少了区队纸质台帐。 (该教育法有专文介绍)

三、安全教育“八法”的实施效果

安全教育“八法”在基层区队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用性。

如“卡片学习法”, 在基层很受欢迎, 千字以内的短文概括了要传达内容的精髓, 能够在班前会五六分钟内传达完毕, 易记好懂, 便于理解, 也省去了基层区队对文件、材料重新整理的工作。

2、生动性。

“安全演讲法”用典型的案例、鲜活的语言, 使职工在强烈的震撼中接受教育, 在演讲中一些职工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效果要远好于读本本、念文件;“媒体教育法”中, 用投影仪播放一些安全漫画, 对三违现象进行讽刺, 生动活泼, 使安全教育更具有生动性。

3、针对性。

班前提问主要是“一日一题”内容,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 可以具体到操作规程、施工措施, 做到学、考、用相结合;现场抽考也主要是考本岗位的。这种方法十分有针对性, 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也是很显著的。现在职工对自己本岗位内的必知必会及应知应会内容, 基本掌握比较清楚。这在过去是无法达到的。

4、趣味性。

竞赛对决法利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 在形似游戏的过程中, 参与者和观众都接受了教育, 并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职工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此种方法, 一改过去刻板教条的教育方法,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5、互动性。

不管是班前提问、现场抽考, 还是竞赛对决, 互动是明显的特点, 避免了教育者唱独角戏的毛病。

6、直观性。

媒体教育把所要传达学习的内容, 直接展示给职工看, 有的变成了图片, 非常直观, 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7、参与性。

安全教育“八法”的综合运用, 大幅度地提高了职工安全教育学习的参与率, 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不漏一人。

8、积极性。

安全教育“八法”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如结对帮教也调动了文化程度低的职工学习的情趣, 使他们不至于落伍。

四、安全教育“八法”的几点启示

1、安全教育必须要符合实际。

符合实际的内容和方法才会在实践中有生命力。安全教育“八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 它来源于实践, 又应用于实践, 因此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2、安全教育必须要经常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活力, 一种方法如果延用多年而没有革新, 时间长了必然会失去魅力。

3、安全教育必须要服务基层。

职能科室要经常思考如何减基层压力, 为基层提供简洁便利的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4、安全教育必须要改进提高。

国家安全的新焦点——非传统安全 篇10

定义:表述有不同,突出一个“新”字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一词为20世纪90年代的“舶来品”。但它究竟出于何时?源自何人?公认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就连使用频率最高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们也不甚了了。有些学者以“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挑战”、“非传统安全威胁”即“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威胁”这样的用法,来表述冷战后与全球化环境下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不同于冷战时代的状况。也有一些学者用“新安全挑战”、“新安全威胁”和“非常规安全”、“软安全”、“软威胁”等词。

兹举几例:有学者称,我们面临着不同于冷战时代“新的”安全环境和威胁。有学者称,对安全来说,大体有三类威胁,即旧威胁、新威胁和正在出现的威胁。目前世界主要面临的是后两种威胁。冷战时代对安全的单一威胁已被全球化时代多层面、多样性和不对称的威胁所取代。有学者称,冷战时代的威胁是有“威胁者”的威胁,而后冷战时代的一些威胁是“没有威胁者的威胁”。有学者称,“跨国威胁”是当前影响数国、地区和全球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一种“新威胁”,它超越了传统安全思维的国家边界。这种威胁是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多层面的、非军事性的。也有人称,过去只关注外部军事攻击的传统狭义的安全定义现已被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环境多层面的安全概念所取代,各国需要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合作和多边措施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上述学者对“非传统安全”的描述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非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种“新安全”或“新威胁”。笔者认为,非传统安全问题其实是西方对冷战后国际上除军事安全问题之外的其他各类安全问题和威胁的一个“总称”,指的是由非军事和政治因素引发的、对各国、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的各种跨国性问题。而“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则指的是正在形成的对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现状的一种新认识和一个新的安全研究领域。

特点:跨国性、关联性

非传统安全领域涵盖的问题比较广泛,如人口爆炸、非法移民、环境污染、流行疾病、资源争夺、种族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化与金融危机、核生化武器扩散、有组织犯罪、政治和经济腐败、网络犯罪、走私贩毒、洗钱、技术与武器的非法转让和销售等。

事实上,这些问题多数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全球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的跨国性影响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一个首要特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还具有暴力与非暴力性的特点,前者如恐怖活动、有组织犯罪等;后者如环境污染、金融危机和流行疾病等,它们都对各国公民和整个人类以及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及全球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只是威胁的方式、程度、时间和后果有所不同。此外,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形成与发生过程也与传统安全中的军事威胁和战争爆发不同,像生态环境问题、民族宗教问题是长期积累、逐渐演变形成的,如艾滋病、“非典”等流行疾病和金融危机及恐怖主义国际化等问题则是扩散蔓延造成的。有时这些问题会以突发性事件或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如东亚金融危机、9.11事件和“非典”的流行。而且这些问题之间具有关联性,即某一方面的问题会引发其他方面问题的产生和危害效应的逐步扩大,如恐怖主义与贫困化、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彼此关联,各种形式的有组织犯罪活动与恐怖主义、网络黑客相互勾结,等等。既然非传统安全问题是跨国性的,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主要应通过国际双边和多边协商与合作、运用多种及综合手段来缓和、抑制和解决。当然也不排除采取传统的军事手段,如对付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就这一点而言,处理非传统安全问题与由一国军力或军事联盟采取战争方式解决传统安全问题有较大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有些学者把对冷战后安全问题思考的逻辑基点从国家安全转向人和人类安全,从而把国家体制和政治领域的一些问题也纳入到非传统安全领域之中,如国内治理失败、国内动乱、预防冲突与维和、人道主义干预和人权、全球民主化等问题。这无疑是将非传统安全问题泛化。事实上,由于各国国情、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国际地缘环境不同,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就不同,大国与小国、地区中心国家和边缘性国家、全球不同的地区的安全需求显然是不同的。尽管如此,但生态环境、流行疾病、资源短缺、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仍是“国际通病”,是各国不同程度上所共有的。

对传统安全理念的挑战

美国政府和一些政策智库非常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全球利益的影响。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一些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非传统安全挑战”和“跨国威胁”等课程和研究项目。1997年克林顿政府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突出强调对美安全的“新威胁”,即一国不稳定外溢影响的威胁。9.11事件后,布什政府自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反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保护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国土安全国家战略》和《反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从战略高度看待非传统安全问题在确保美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我国政府也日渐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挑战之策。在2002年5月《关于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中方立场文件》;2002年7月31日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提交的《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等文件中多次提出“非传统安全”的概念。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提法,在随后于12月20日颁布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强调了防止非传统安全是中国国防的任务。

论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 篇11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 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手段, 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 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 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 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 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相对来说, 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 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 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 地方煤矿, 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 是比较原始的, 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在安全管理制度上, 有的甚至是空白, 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 在职工的素质方面, 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 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 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 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 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 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 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 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 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 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 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 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 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 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 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 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 依靠法律手段, 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管理机构, 加强考核, 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 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 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 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 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 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 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 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 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 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 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制定措施, 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 限期整改, 并进行验收, 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 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实现安全生产。

(2) 监督监察现场生产情况。煤矿安全管理的结果反映到现场, 就是现场是否具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和完善的安全设施, 职工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一句话, 现场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是否真正落实到现场。当然在现场的安全监察过程中, 会发现事故隐患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制止违法行为, 防止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野天鹅》下一篇: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