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券交易所(精选12篇)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1
项目名称: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滨河大道
项目功能:办公
建筑面积:180000 ㎡
设计时间:2006年
竣工时间:2013年
建筑设计师:OMA
摄影:Philippe Ruault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是继CCTV央视大楼之后,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在中国的又一力作。它位于深圳市福田CBD中心文化区,莲花山和滨河大道南北轴线与深南大道的交汇处。地块周边高楼林立,如何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同时最大程度体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文化内涵,成为建筑师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所房子可以被看成一个小型的城市,一个城市也可以被看成一所巨大的房子。”
——雷姆·库哈斯
作为OMA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库哈斯对建筑的思考不是沿着建筑学的既定理论进行的,他始终关注的是城市与建筑在时空变换下的各种关系,或者说建筑如何适应城市的变化,最后建筑又反过来影响城市。这在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的竞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库哈斯的这种城市与建筑有着紧密关系的建筑理论中,建筑的形式始终是走在时代前沿,面向未来的。
城市层面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就是其悬浮的基座。纵观世界上其他超高层建筑,基座无不牢牢锚固在地面上的。
这种抬升基座的手法不仅增加了大厦的曝光度,提高了大厦的位置,而且它创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公共空间。
首先距地36米的基座也将底下原本相对私密的建筑空间转换成了一个宽敞的公共空间,将城市活动引入到基地内,整体提升了整个地块的活力。同时对地块东南角的城市绿地广场做出呼应,与城市大环境产生新的联系,积极推动新的都市生活形式。
其次三层高的悬挑平台,每层建筑面积高达15000m 2 ,里面包含了证交所所有的功能,包括上市大厅和所有的证券营业部门。 这个抬高的巨大的公共空间大大增加了深交所的曝光率,其中信息与(经济)娱乐相互融合,一起奏响股票市场的旋律,同时将股市里的活动“播放”给整个城市。
建筑层面
库哈斯说:“证券交易所的核心是投机, 其根本在于资金而不是地心引力。作为深圳最具视觉力的证券市场,这座大厦的标志意义超过了一切,它代表着证券市场,更胜于它在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不是一个荟集办公室的交易场所,而是视觉上的有机整体, 表现和描绘了证券市场的程序。”
所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将基座悬浮,犹如投机的兴奋驱动证券交易市场, 之前的基座也犹如被相同的喜悦抬升了一样,沿着塔楼攀升,成为一个抬升的裙楼。
结构层面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可以看作是两个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形式,中间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塔楼穿过三层平台,有助于支撑和稳定钢结构的悬臂平台。
平台由一个巨大的钢桁架排梁组成,以18米间距穿过三层高的交易所楼面。主桁架的格排梁由巨大的钢管混凝土柱支撑,钢管柱形成了下面塔楼中庭的围护结构。桁架系统由混凝土塔楼固定,主桁架在塔楼两侧,坐落在塔楼周边柱的正交轴线上。其中桁架由2.7万吨钢建造,一个支撑桁架的连接构件重达172吨。
建筑品鉴
在高楼林立的深圳CBD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或许不是最高的、不是最复杂的建筑,但是它却是与城市和建筑自身形象最契合建筑,是一栋富于城市意义的金融中心。库哈斯创造性的将它与城市肌理建立了新的联系,同时也深刻体现了证券交易所的内涵。在当今浮躁的建筑市场,这种体现了对城市的思考,对自身建筑内涵的抽象性提取的设计思维或许是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2
第一条 为了完善证券交易制度,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促进我国证券事业发展,维 护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特设立本所。
第二条 本所为会员制、非盈利性的事业法人。
第三条 本所接受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以下简称主管机关)和深圳市 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
第四条 本所及交易市场设在深圳经济特区。
第五条 本所公告登载于主管机关指定的报刊。
第二章 基 金
第六条 本所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
第三章 业 务
第七条 本所办理下列业务:
(1)提供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和设施;
(2)管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的买卖;
(3)办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交易的清算交割;
(4)提供证券市场的信息服务;
(5)主管机关许可或委托的其他业务。
第四章 会 员
第八条 会员的条件:深圳经济特区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法人,向本所提出申请 ,经本所批准并报主管机关核准后,可成为本所会员。深圳经济特区外的要报中国人民 银行核准。
(1)经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批准设立,可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2)资本金证券业务营运资金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同)以上;
(3)组织机构和业务人员符合主管机关规定的条件;
(4)承认本所章程、交纳不低于100万元的会员席位费。
第九条 会员的权利:本所会员具有平等的权利。
(1)有权参加会员大会;
(2)有本所理事和监事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有本所事务的提议与表决权;
(4)有权参加本所的场内交易,享受本所提供服务;
(5)有权对本所事务和其他会员的活动进行监督;
(6)有权退让会员席位。
第十条 会员的义务
(1)遵守本所章程,自觉执行本所的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
(2)维护本所的.利益,共同促进交易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3)按规定交纳各项经费和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4)接受本所对上市证券集中交易业务有关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 对不履行义务的会员,经主管机关核准,本所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 下列处分:
(1)罚款;
(2)书面通报;
(3)暂停参加场内交易;
(4)开除会籍。
第五章 会 员 大 会
第十二条 会员大会是本所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十三条 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须由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出席,在会员大会闭 会期间,经理事会或半数以上的会员提议,可召开会员大会的特别会议。
第十四条 会员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制定、修改或废除本所章程并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实施;
深圳:深圳速度 篇3
面积2020平方公里
人才政策《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
深圳在本次评选中排名第四。在所有的18项指标中,深圳取得的成果如下:5个第三,4个第四,1个第五,3个第七,2个第八,1个第九,2个第十。这看似让人毫无头绪的排名也许真真体现了深圳的印象:未必都冒尖,但整体引力向上。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是中国经济形态转变的最好例子。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华南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正是这样一种进发式的活力让每一个到过深圳的外国人都对它赞叹不已。深圳,这一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
深圳历来高度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2011年,深圳推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纳入该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人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此外,为进一步扩展海外人才联系及引进渠道,深圳市分别在美国、日本、澳洲及欧洲设立“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截至2011年4月,深圳累计引进国(境)外专家多达55万多人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先后有14名外国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仅2011年一年,深圳引进国(境)外专家就多达7万人次,主要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专业涉及100多个领域。
专家点评:
我的家就在深圳,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了不起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的人,从政府官员到商业领袖,再到普通市民,无不对我报以热情与理解。深圳市在推动创新、国际化和推广全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
美国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院长,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4
关键词:动量效应,信息披露质量,股票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指出投资者并无法通过过期信息获得额外收益。但在学者的实际研究中, 股票市场上出现的动量和反转现象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对于动量现象的解释, 国际学者已经提出过多个模型。总的来说, 短期内由于投资者对股票相关信息的反应不足导致了动量现象, 长期中反应过度产生了反转现象。BSV模型 (1998) 中保守偏差是造成反应不足的原因而选择性偏差导致了反应过度。DHS模型 (1998) 认为由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 使其倾向于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而对公共信息反应不足, 从而产生了短期内的反应不足和股价长期的反转。统一理论模型 (1999) 则将投资者分为“消息观测者”和“惯性交易者”, 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观测者中逐步扩散, 价格在短期内反应不足, 惯性交易者利用此进行获利操作从而产生了长期的反应过度。对于这些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适用, 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 发展时间短, 制度建设相对不够健全, 股市以散户为主, 炒作现象较为严重, 而他们对公司基本面的信息披露上很少注意。所以以上对信息反应的模型所预测的结果未必与国内情况相符。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股票市场股票动量的研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果。王永宏、赵学军 (2001) 利用1993—2000年的A股数据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的动量效应。周琳杰 (2002) 利用Jegadeesh和Titman重叠抽样的方法, 对1995—2000年的沪深两市的股票进行的研究显示排序期和检验期都为一个月时有显著的动量策略。朱占宇、吴冲锋和王承炜 (2003) 将检验期缩短至以周为单位仍然发现了较为显著的动量策略。但是这些文献中并没有在赢家和输家组合的形成上对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辨识, 没有深入探讨动量交易背后的深层原因。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创新性的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为分类标准, 探究投资者对于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股票的投资上是否存在差异, 进而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详细的阐述。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上一会计年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等相关信息将上市公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时看中公司的信息披露, 那么信息披露质量越好的公司, 其信息传播的也就越快, 根据统一理论模型, 该类股票的动量也就越不明显。同样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 投资者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获得的私人信息, 而产生动量交易效应。本文希望通过对拥有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股票进行归类, 测试每组股票的动量是否存在并提供可能解释。
一、方法与数据
1、数据来源
文中仅使用了深交所在主板及中小板的上市的股票数据。文中股票一共被分为三大类, 即优秀、良好和合格。如果一只股票所得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连续三年 (2008—2010年) 都为优秀, 那么该只股票就属于优秀组。由于符合标准的股票数量有限, 评定为不合格的股票并没有被采用。
文中相关股价数据均来自于ccer中国金融经济数据库。本文使用了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股票月度股价数据。以及深圳A股流通市值加权市场指数作为市场平均回报率的标准。最终优秀组有32只股票, 良好组有269只股票, 合格组有40只股票。
2、动量策略形成方法
本文沿用Jegadeesh和Titman (1993) 的方法, 采用重叠抽样。形成期采用1、3、6月三种, 探究了1到12个月的持有期内每个动量组合的表现情况。即每组股票中有36种动量策略, 三组共计108种动量持有策略。每月股票按照收益率排序后, 每组的前20%为赢家组合, 后20%为输家组合;每个动量策略即为买入赢家组合卖出输家组合;每月计算动量组合的超额收益率至十二个月并测试每月超额收益率的显著性。
3、T检验
文中对每一动量策略的平均超额回报率进行了t值的检测, 从而确定每个策略的有效的持有期, 即超额收益率在5%置信水平的双侧检验中显著不为零。
二、实证结果
表1和图1是形成期为一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信息披露质量为优秀和合格的动量策略中没有发现超额收益率, 但是在良好组却发现了极强的动量效应。在一到十二个检测的持有期中, 除了两个月和三个月的持有没有提供超额收益率以外, 其他的持有期都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表2和图2是形成期为三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与形成期为一个月的策略相同之处是, 仍然是只有信息披露质量为良好的股票有明显的动量效应。但是有效的持有期只有九月到十二月, 效应上有所减弱。
(注:**表示5%显著水平上显著;***表示1%显著水平上显著;数据根据ccer金融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计算。)
(注:**表示5%显著水平上显著;***表示1%显著水平上显著;数据根据ccer金融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计算。)
(注:**表示5%显著水平上显著;***表示1%显著水平上显著;数据根据ccer金融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计算。)
表3和图3是形成期为六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这一组的检测结果与前两组有较大的差别。良好组没有发现动量效应, 而持有期为十个月的优秀组和有持有期为九个月的合格组能够提供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总的来说, 在每个形成期内都没有完全如预想的得到动量效应随着股票信息披露质量的上升而削弱的现象。在较短的持有期如一、三个月中, 优秀组的表现与有效市场理论的预期相同, 在三个形成期下都没有发现动量效应;良好组的动量效应总体上比优秀组的强烈, 但是也比合格组强烈, 而且该组的动量效应随着形成期的增加而减弱。作为信息披露质量最差的组别, 合格组中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动量效应。在最长的六个月持有期中, 动量效应却仅在良好组没有出现。
三、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1、实证分析
股票的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 因此在形成期为一个月和三个月的动量组合中, 优秀组并没有动量效果出现而良好组的动量效果强于优秀组。这一现象可以用一般的动量形成理论来解释: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股票, 其信息传递速度慢, 投资者也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获得的私人信息, 所以动量效应就产生了。又由于国内股市的投资者多为个人投资者, 多注重于短期投资, 所以随着持有期的增加, 以上所描述的现象逐渐减弱。这或许可以对持有期为六个月所呈现的“反常”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
但是合格组的表现无论形成期的长短, 都不能很好的用一般的动量理论来解释。对此笔者认为, 中国的小型股票投资者多数是用储蓄存款来进行投资, 因此十分谨慎, 对于信誉过差的公司戒备心也较为严重, 所以对合格这一类公司的投资相对较少, 因此在该组的股票交易中并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动量效应。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 良好组在短形成期中有极大的动量效用。事实上, 良好组有269只股票, 远远多于其他两组, 而且从整个深交所来看, 绝大部分的股票也属于良好这一类, 即这一组的股票是小型股民最经常的投资选择。在投资主体选择上产生的极大的动量效应说明国内股票市场并不十分有效, 股市上存在着跟风、盲从的风气。
2、政策建议
第一, 继续加强对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 增加信息透明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披露途径和方式, 让广大投资者更加便捷的接触到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披露屡次出现问题的企业, 要进行相关的惩处, 突出建立一个信息透明市场的决心。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第二, 加大对价值投资观念的推广, 减少股市投机性投资。引导股票投资者在投资时多关注与公司基本面相关的消息,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相关指标的认可度和使用程度, 从而减少投机投资者的行为, 鼓励健康长期投资。这样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乃至整个经济运营的稳定。
参考文献
[1]Jegadeesh N, Titman S.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e, 1993 (48) .
[2]Barberis N, Shleifer A., Vishny R.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49) .
[3]Daniel, K., Hirshleifer, D., Subrahmanyam, A.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e, 1998, 53 (6) .
[4]Hong H., Stein J.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Asset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e, 1999 (6) .
[5]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股市价格动量与交易量关系: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 2003 (8) .
[6]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盈利性研究[J].世界经济, 2002 (8) .
[7]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1 (6) .
[8]马倩: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9]徐婕、肖峻:证券投资基金动量交易行为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0) .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5
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的通知
(相关资料: 其他规范性文件5篇)
各会员单位,各有关上市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通知
深圳证券交易所
二00四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1: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板块交易行为,强化对中小企业板块股票交易的监管,制定本特别规定。
第二条 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中小企业板块股票(以下简称“中小企业股票”)的交
易,适用本特别规定。
本特别规定未作规定的,适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实施细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条 每个交易日9∶15至9∶25为中小企业板块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至11∶30、13∶00至14∶57为连续竞价时间,14∶57至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时间,15∶00至15∶30为大宗交易时间。第四条 开盘集合竞价期间,本所主机即时揭示中小企业股票的开盘参考价格、匹配量和未匹配量。开盘参考价格是指截至揭示时所有有效申报按照集合竞价规则形成的虚拟开盘价格;匹配量是指截至揭示时所有有效申报按照集合竞价规则形成的虚拟成交数量;未匹配量是指截至揭示时在开盘参考价位上的不能按照开盘参考价虚拟成交的买方或卖方委托剩余量。
第五条 每个交易日9∶20至9∶25,本所主机不接受中小企业股票的撤销申报。
第六条 中小企业股票的收盘价通过收盘前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的方式产生。收盘集合竞价不能产生收盘价的,以最后一笔成交价为当日收盘价。
第七条 本所编制中小企业板块指数,以反映中小企业板块总体价格变动和走势。中小企业板块指数编制方法本所另行规定。
第八条 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本所公布成交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一)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达到±7%的各前三只股票;
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的计算公式为:
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单只股票涨跌幅-中小企业板块指数涨跌幅
(二)日价格振幅达到15%的前三只股票;
价格振幅的计算公式为:
价格振幅=(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当日最低价×100%
(三)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三只股票;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当日成交股数/流通股数×100%
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价格振幅或换手率相同的,依次按成交金额和成交量选取。
第九条 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属于异常波动的,应当停牌,直至有披露义务的当事人作出公告的当日十点三十分复牌。本所公布该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累计成交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第十条 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异常波动:
(一)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的;
(二)ST和*ST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的;
(三)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均换手率与前五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的比值达到30倍,并且该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内的累计换手率达到20%的。
(四)本所或中国证监会认为属于异常波动的其他情况。
异常波动指标的计算,自复牌之日起重新计算。
上市首日股票(包括新股、增发、配股、恢复上市股票)不纳入异常波动指标的计算。
第十一条 本所按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公布的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公开信息包含机构专用席位的,只公布该席位所属会员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第十二条 会员应当在营业场所及时公布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公开信息。
第十三条 违反本特别规定的,本所按《交易规则》相关条款予以处分。
第十四条 中小企业板块指数公布前,本特别规定第八条、第十条的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的计算公式
为:
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单只股票涨跌幅-深证A股指数涨跌幅
第十五条 本特别规定由本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特别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强化对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定本特别规定。
第二条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公司(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适用本特别规定。
本特别规定未作规定的,适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本所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上市时,其公司章程除应当包含《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内容外,还应当包含以下内容,并在《上市公告书》中予以披露:
(一)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交易。
(二)公司不得修改公司章程中的前项规定。
第四条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应当在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监督、核查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从“深圳速度”迈向“深圳质量” 篇6
多年以前提起深圳,没有人不知晓“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如今提起深圳,人们更加熟知的是拥有“上帝视角”的无人机、猴年春晚惊艳亮相的机器人等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新科技制造业。从速度到质量,深圳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质量推进转型升级
今年7月,在深圳比亚迪公司的展厅里,“秦”“唐”“宋”等新能源车型吸引了访客的目光。百公里加速时间5秒以内、全面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唐”的各项指标在新能源车领域一马当先。而在成立之初,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是手机电池组装、代工手机部件。自2003年起,比亚迪转投汽车领域,潜心研究,并在电机、电控等领域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实现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
比亚迪的转型是深圳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圳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296.9亿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同比增长40.8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5万件,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不少过去的优势行业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创新驱动来破解困局。日前,深圳外贸企业一达通宣布2016财年出口额突破150亿美元,逆势增长超过150%。
一达通逆势增长的动能是对传统外贸行业需求的进一步挖掘。该公司与不同行业机构合作,瞄准中小外贸企业的痛点,整合提供通关、物流、融资等高效率、低成本的外贸综合服务,在服务上实现了“质”的提升。“一达通是车厂,合作伙伴就是4S店。通过合作,我们形成外贸服务的互联网生态圈。”一达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2011年,一达通在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排名中居第94位,2014年排名上升至第3位,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
除了传统行业逆势突围,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目前,深圳形成了“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即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1%;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9.3%。这些产业有力支撑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质量成就品牌优势
为坚持质量型发展,深圳推进“四位一体”理念,即标准、质量、品牌、信誉。“标准是质量的前提,质量铸就品牌优势,品牌优势巩固、提升市场信誉,市场需求又催生更高的标准。”深圳市市长许勤认为,四个环节相辅相成,不断推动深圳在质量引领的发展道路上前行。
目前,深圳服装、家具、电子产品领域率先实施深圳标准认证及标识制度。市场关注度高的智能手机、婴幼儿服装、木制写字桌及文胸等产品开展首批深圳标准认证。
同时,深圳积极推动诸多细分领域制定高规格标准。截至2015年,深圳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主导或参与研制各类国际国内标准529项。2015年培育成立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等9家产业标准联盟,累计建立20个产业标准联盟,引导产业抱团发展。
今年4月,华为在英国伦敦发布高端旗舰机P9和P9 Plus。该款手机是华为技术与德国莱卡光学、图像等技术的结晶,实现产品价格、性能与苹果手机在同一起跑线上。2015年占领中国智能手机份额的24.4%,领先于苹果的22.2%。
其他行业中,“深圳品牌”也渐渐崭露头角。中集登机桥和集装箱产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迈瑞的监护仪产品产值位居全球第三,研祥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三,德昌电机、泰丰电机等企业的微电机产量占全球10%以上。据统计,深圳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超过35万件,中国驰名商标143个,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广东省名牌和深圳知名品牌分别达到135个和601个。拥有“罗湖珠宝”“南山手机”“龙岗眼镜”“大浪服装”等4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深圳内衣等4类国家区域品牌试点示范项目。
提起深圳,没有人不知晓“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新华社 毛思倩 摄)
质量补齐供给短板
今年5月,深圳12家企业和单位荣获“市长质量奖”。除了企业、产品,目前该奖项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和公共服务六大领域35个细分行业。
工作人员讲解比亚迪三大技术实验室(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在民生领域,深圳加强质量供给,着力补齐教育。近年来, 深圳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办特色学院的路径,计划经过10年努力,争取高校数量比现在增加一倍,达到20所左右。2016年,中山大学(深圳)等高校已开始招生,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相继奠基、揭牌。
有了高质量的环境,才有了朋友圈刷屏的“深圳蓝”。2015年,深圳继续推进落实《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各项治理措施,灰霾天数由5年前的112天降至去年的35天,空气质量居国家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列。未来5年,深圳将投入约800亿元治水提质,预计到2017年,深圳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19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左右。2016年深圳新设150亿元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资金,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减少环境代价,降低土地、水电等资源消耗;让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完善城市治理,带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等,均是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的重要方面。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7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虽然不会影响企业一段时期的存货价值总量的确定, 但对各类存货的价值确定、单个产品成本的确定、销售价格的确定、分期损益的确定以及税负筹划等问题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使用状况也可反映出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进而折射出当今中国企业内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样本选取说明
1.系统全面抽样。
本课题采用系统全面抽样的方法, 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以下简称“深市”) 主板上市交易的所有A股企业的2013年年度财务报告作为调查样本。样本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在“深市”主板交易的A股企业; (2) 2014年正常公布2013年年度财务报告; (3) 企业会计核算应涉及存货计价方法问题。
2.样本分类调查。
由于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一次性耗用的存货, 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多次耗用的存货在计价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本课题将存货样本分为“一次性耗用”与“多次耗用”两大类。
2013年在深市挂牌交易的A股企业共计1 564家, 其中包括不涉及存货计价方法问题的金融行业企业11家。另外, 有20家未报告或未说清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的企业, 因此, 共有1 533家企业满足一次性耗用存货的样本条件;有36家未报告或未说清多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的企业, 因此, 共有1 517家企业满足多次耗用存货的样本条件。“未报告”是指在统计期间未查到相关年度财务报告, 或虽有年度财务报告但没有报告存货计价方法的会计政策。“未说清”是指在相关年度财务报告中虽然提及了存货计价方法问题, 但不能清晰地表明存货计价的具体方法。如, 某企业报告存货计价政策:“存货计价方法:其他。”又如, “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各类存货的购入与入库按实际成本计价, 发出按加权平均法计价。”
3.行业分类。
本文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年修订版) 为依据, 对样本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其中,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三类行业没有企业在“深市”主板上市交易, “金融业”企业不涉及存货计价问题。因此, 共有15个行业符合样本条件。
二、数据统计结果
(一) 整体统计结果
1. 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一次性耗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使用情况的整体统计。
见表1。
2. 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统计数据说明。
(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提及的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方法有:加权平权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其中, 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成本法只在制造行业中使用。曾在中国企业使用十余年的后进先出法已经被取消。
(2) 近九成企业存货计价使用加权平均法。系统抽样的结果显示:“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使用率分别为75.47%、3.26%和9.59%。根据会计核算理论可知, “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一些上市公司将本公司存货计价方法描述为“加权平均法”或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但三者只是表述上的繁简问题, 实质上应该是一致的。三者使用率之和为88.32%, 占我国企业存货计价使用方法的近九成。
(3) 个别计价法的使用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为突显。个别计价法的使用率为12.79%, 明显高于先进先出法 (使用率6.27%) 、计划成本法 (使用率3.91%) 、标准成本法 (使用率1.30%) 、定额成本法 (使用率0.07%) 等, 仅低于加权平均法 (使用率88.32%) 。
(4) 在1 533家样本企业中, 有1家制造业企业表述存货计价方法为“定额成本法”。
(5) 企业使用一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总数为1 734个, 超出样本企业数1 533家, 原因是部分企业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价方法, 即对不同的一次耗用存货使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
3.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多次耗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使用情况的整体统计。见表2。
4. 多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统计数据说明。
(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提及的多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或工作量摊销法) 三种。
(2) 一次转销法 (使用率95.98%) 的使用是主流, 五五摊销法 (使用率6.59%) 和分次摊销法 (使用率4.35%) 的使用是辅助。
(3) 使用多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总数为1 622个, 超出样本企业数1 517家, 原因是部分企业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价方法, 对不同的多次耗用存货使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
(二) 行业统计结果
1. 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一次性耗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使用情况的行业统计。见表3。
2. 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的行业统计数据说明。
(1) 加权平均法使用率超九成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 (100.01%, 部分企业既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又使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 制造业 (94.7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3.76%) 及综合业 (100%) 四个行业。加权平均法使用率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 (50%) 。
(2) 在各行业中, 加权平均法的使用都是最多的。
(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个别计价法使用最高的行业, 高达45.4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41.67%, 均超过40%。
3.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多次耗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使用情况的行业统计。见表4。
4. 多次耗用存货计价方法的行业统计数据说明。
(1) 一次转销法使用率超九成的行业有: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综合业等12个行业。其中, 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综合业等6个行业一次转销法的使用率达到100%;另有3个行业的一次转销法的使用率也在八成以上。
(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对于五五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的使用率为零。
(3) 建筑业对五五摊销法的使用率最高, 达到18.75%。五五摊销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行业还有:农、林、牧、渔业 (15.38%) , 采矿业 (11.11%) , 批发和零售业 (10.1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50%) , 住宿和餐饮业 (10%) , 综合业 (14.29%) 等6个行业。
(4) 分次摊销法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 (10.17%) , 住宿和餐饮业 (10.0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00%) 3个行业。另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综合业等7个行业对分次摊销法的使用率为零。
三、问题揭示
1.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使用存在超准则规定范围的现象。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 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现实中, 除了使用准则规定的计价方法外, 上市公司核算一次性耗用存货成本时, 还使用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等;多次耗用存货核算还使用分次摊销法等超准则规定的计价方法。超准则规定使用率分别为:5.28%和4.35%。
2.粗放式核算是中国存货核算的主流。近九成的加权平均法使用率和超九成的一次转销法使用率支持了以上观点。
加权平均法是对一定时期内同种存货不同批次、不同价格的平均处理。这种平均处理在手工会计核算条件下, 可以极大地提高核算效率, 满足对总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但是, 这种平均处理也使得各种存货的计价成本变得不准确:“同种存货”的范围大小、一定时期内的批次多少、每个批次的数量差异、不同批次价格差异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加权平均后的存货计价, 并由此导致产品成本的不准确、分期损益的人为操控、税负的人为调节等后果。一次转销法是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其他周转材料等在领用时一次性转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这种计价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省事, 缺点是周转材料一旦领出基本上就脱离了会计管理, 成为账外资产。而备查账簿的后期管理会抵消一次转销法的优势。因此, 采用“一次转销法+备查账簿”式的管理, 不如直接使用五五摊销法。
3.上市公司的存货核算至少在管理思想方面基本上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状态 (半手工是指Excel表完成会计核算) 。
即便是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使用了信息系统, 但在存货管理方面也依旧是手工核算的管理思想。
尽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也能在有关的信息系统中使用, 但是这些核算理论都是在手工核算状态下产生的。它们曾经对提高手工状态下的核算工作效率、加强会计监督等都起到促进作用。然而, 这些方法的使用或多或少都会使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损害, 有时甚至是严重性的;另外, 这些方法的使用也会使会计信息的历史原貌变得面目全非, 为会计操纵留下隐患。然而, 上述方法的使用率高达100.25% (88.32%+6.72%+3.91%+1.30%) , 也就是说, 几乎所有企业都会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受损或有悖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存货核算方法。
个别计价法能够实现一次性耗用存货的价值流转与实物流转保持高度的一致, 确保不同形态存货价值信息的精准性, 体现资产计价应当坚持历史成本原则为重的中、外主流会计核算思想。另外,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 由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支持, 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的广泛应用, 个别计价法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问题已经不存在。然而,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已有二十余年的今天, 个别计价法在上市公司中的使用率仅仅只有12.79%, 不能不让人对中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产生怀疑。
五五摊销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对多次耗用存货的管理既可以摆脱核算手续上的繁杂, 又可以避免出现账外资产。但高比率地使用一次转销法、导致大量账外资产存在的现实, 再一次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
上市公司有更多的信息交流的任务, 理应成为这个时代先进管理思想的倡导者和先进核算工具运用者。不少上市公司已经使用了某种会计核算软件, 但是, 非个别计价法、一次转销法等高比率的使用, 说明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仅仅是工具的替换, 管理思想并没有更新换代。
4.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令人担忧。
就财务报告的编写而言, 存货计价政策的披露并不是一件技术性非常强、表达起来非常困难的事项。然而, 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是国内著名的超大公司, 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却不如人意。主要存在问题有:
(1) 漏披。在已有的财务报告模板中, 应有的披露却没有。如, 存货计价方法:空缺;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空缺;包装物摊销方法:空缺。
(2) 表述矛盾、混乱。这种矛盾、混乱的表述让报告阅读者不知所云。如, “计价方法: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日常核算以计划成本计价的, 年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前后两处的“存货”内容如何理解?又如, “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存货发出时, 低值易耗品发出采用一次转销法;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均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月末结转成本差异;库存商品的领用、发出均按加权平均法核算”。
(3) 缺乏专业知识。如,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原文重复) , 按先进先出法结转发出材料成本;产品成本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销售成本”。该企业财务人员表述重复, 同时没有搞清楚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区别, 此处将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混为一谈。又如, “计价方法:其他。存货中各类材料日常核算, 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即各类材料的入库、领用一律采用定额成本计价, 各类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 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每月月末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中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核算, 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通过‘生产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每月月末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中产成品采用定额成本核算, 产成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通过‘产成品差异’科目核算, 每月月末将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该企业的计价方法应该表述为“标准成本法”。存货计价方法是没有“定额成本法”的, 理论上讲的“定额成本法”只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中存在。
存在以上问题的企业虽然是少数, 约有119家, 占样本企业数 (1 533) 的7.76%, 但这也是不应该的, 毕竟中国上市公司是从众多企业中挑选出来的, 管理最为规范、会计核算最为严谨的代表企业。这说明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在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
5.存货核算的未来已初显端倪。
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先进管理思想的普及, 以及企业对核算精确性的要求和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尊重, 个别计价法必然成为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的主流;对于账外资产的管理要求, 五五摊销法将成为多次耗用存货计价的主体。事实上, 就使用率而言, 个别计价法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加权平均法的存货计价方法, 12.79%的平均使用率虽然不高, 但在个别行业中, 个别计价法的使用率已经超过40%, 且出现在科技知识较为聚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 其合理性与未来性可窥见一斑。
四、本报告的局限性
1.样本数量的局限性。
本报告的样本仅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的A股企业, 共计1 533家。相对于全国企业的数量而言, 本报告所揭示的问题一定存在局限性。
2.样本时间的局限性。
本报告的样本数据取自于相关上市公司2014年公布的2013年年度财务报告。尽管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都要求各企业会计政策应该具有一定时期上的连续性, 但一年期的样本数据, 不能涵盖一些企业因特殊情况而发生的计价方法政策变更的现象。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企业可能是极少数的, 但这也会影响本报告结论的可持续性。
五、建议
1.强化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
在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际, 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曾撰文指出:“加强职业操守, 严格执行新准则。”“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体系, 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现实中, 约有近一成 (9.63%=3.91%+1.30%+0.07%+4.35%) 的上市公司超准则范围地使用了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分期摊销法等。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的使用对于企业日常成本的控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终也能将存货成本转换为实际成本。但是, 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的制订, 期末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配方法的选择, 以及分期摊销法的摊销期限、摊销金额的确定等, 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导致存货价值信息的客观性受到折损, 侵蚀相关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也许正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规定使用各种非实际成本法和分期摊销法的原因。
2.努力实现粗放式核算向精准式核算的转变。
会计核算过程中, 有许多方面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抉择, 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折旧方法的选择等等。在手工核算的环境中, 效率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然而,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 核算效率已不再是困扰会计人员的重要问题, 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随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而提升。会计核算精准化, 理应成为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首要指导思想, 并将被贯彻落实于各种核算方法的抉择中。
3.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从国家层面而言, 我国应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 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分类标准]。从企业层面而言, 有条件的企业, 一方面应该全力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也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基本条件。
4.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思想。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设备的更新、资金的投入, 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全面提升。信息化的设备、软件加手工核算的思维方法, 是中国企业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状态, 提升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任重道远。会计信息核算方面, 应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最大追求。会计信息管理方面, 就企业内部而言, 第一层级基本实现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融合, 第二层级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与技术信息化全面融合, 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就企业外部而言, 基本实现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审计, 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 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督效能。
参考文献
王荷英.浅议存货计价与会计要素的变化规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 (2) .
周传丽.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与决策相关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深圳市基督教深圳堂 篇8
基督教深圳堂原址在深圳市和平路22号,因原教堂太小满足不了新的使用要求,故深圳市政府在梅林路花果山边划拨4 000多m2土地给深圳市基督教会另建新堂。本工程为中标设计项目,1999年完成设计,2000年初开工,2001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设计构思:
深圳市基督教堂不仅是一座功能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象征。该建筑以《圣经》“诺亚方舟”的典故为构思之源:《圣经》“创世纪”中写到,上帝为惩罚人类的罪恶,需用洪水覆灭人类,但有个叫诺亚的人,因其诚实善良感动了上帝,于是上帝给他带上诸兽乘舟避难并重新繁衍下一代的机会。因此“诺亚方舟”即成为“救世”之舟,并作为“诚善”和“博爱”的象征。
环境:
本教堂建筑基地在山坡上,东西高差12m,为结合地形,建筑的基地从西向东升起,增加了建筑的雄伟感和挺拔感。该教堂背靠青山,与自然交融,以此追求建筑如同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有机效果。
功能:
在平面布局上,主礼堂和附礼堂是重要的功能空间,设计上采取纵向叠加的方式,将主堂置于附堂之上,其他功能用房设于前后或周边。按照基督教的习惯,两礼拜堂均满足了通透、明亮、宽敞的设计要求。
造型: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9
关键词:证券交易所,交易所产业整合,新趋势
从21世纪开始, 交易所领域的全球整合浪潮开始兴起。从2003年到2012年, 各国交易所之间整合与并购越来越频繁。例如:2003年OMX交易所公司并购八家交易所, 2012年年底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洲际交易所达成协议。这一现象成为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大特征。
本篇文章主要解析了证券交易所并购整合的原因, 并初步回答了为什么会在21世纪初发生全球证券交易所的整合潮流, 以及这一趋势为什么主要发生地区是北美和欧洲。本文也结合了中国的市场情况, 提出了中国的交易所应采取的策略。
一、交易所不断整合的原因简要分析
1. 外因:经济全球化的驱动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 即经济全球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全球的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范围更扩展, 程度更深, 国际分工更明显, 在全球范围内, 贸易进行了再分配。这就对证券交易所领域走向国际化一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跨国公司在二战后的大量出现, 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跨国资本的大量流动不断扩大了证券交易所领域的要求。90年代之前, 由于各国生产力技术水平的缺陷, 以及国家主权的不完善的约束, 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之间各种要素的流动成本比较高。随着战后各国政局的稳定一以及经济的发展, 资本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同时, 由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实力的强大, 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了并购的中心地点, 而中国由于受到战争的连年破坏, 以及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缺陷, 使得我国的交易所并购资金量达不到国际水平, 只是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水平。因此, 如果中国证券交易所想要进入国际市场, 还需要几年时间进行资本积累。
(2)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 国际分工领域开始拓展到金融市场领域。我们举苹果公司为例说明这一点。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销售商, 他的产品有97%的零部件是从海外购买的, 涉及的领域范围广, 大约有150家以上的公司为其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和生产, 这些公司分布范围广, 涉及行业多, 主要是美洲、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苹果公司的生产是最突出的例子, 从中充分证明了金融领域资本的国际化流动。
2. 内因:电子化的交易方式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 电子信息和网络替代了以往的通讯方式, 将全球联系在了一起。这一趋势无疑推动了证券领域的新发展:以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证券交易市场, 使得交易实体变得虚拟化。
各个交易所借助于信息网络系统, 使得投资者的构成和来源变得越来越广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随时购买其他国家的股票和证券, 将以前有限制的地区间的交易扩大到了全世界范围内。但是, 这种全世界的交易方式, 使得传统的证券交易分量减少, 到21世纪, 各种“黑暗”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 占据了传统的市场交易份额。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传统的证券交易所开始去寻找新的方法和体制。
3. 诱因:传统的证券交易所走向公司化
全球第一家股份制证券交易所是斯德歌尔摩, 这个交易所在1992年到1993年之间改变为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改变, 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到1997年底, 这个公司便发展成为欧洲比较大的证券交易所, 排名第八。从此之后, 越来越多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改变管理模式, 由原来的体制走向公司化。公司化改革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券交易所的喜爱。在20世纪90年代, 公司化成为证券交易所改革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并在2001年达到高潮。我们从中看出, 出现在欧洲的潮流, 并引起北美其他发达地区的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潮流, 这一现象与全球交易所收购整合发生的热点时期与地区相当符合。
二、证券交易所整合趋势展望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各国的证券交易开始走向世界, 这就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利益, 由此而来的政策壁垒开始出现并不断加强;再者, 不同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导致壁垒的出现。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 使得证券交易市场的不同特点越来越突出, 个性化的交易市场开始出现并领导时代潮流。
证券交易所发展的最大趋势就是:虚拟化市场凸显, 逐渐取代实体交易市场。虚拟化的交易市场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并且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取得丰厚的利润。并且, 在未来更加个性化的市场交易所会慢慢取代传统的集中交易场所。
三、对中国证券交易所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思考
1. 我国市场范围较大, 对于证券交易所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机会, 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GDP发展快速, 预计在未来将成为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且我们要加快发展更多层次的资金市场, 及时掌握国际信息, 为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提供最新的国际动态, 不断占领市场份额, 推动国内市场的联合走向国际市场, 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随着我国证券交易所不断走向国际化, 并不断做大做强, 这就必然面临着国际化的阻力和危险。
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规模和数量都是相当大的, 国际市场面对这种情况, 必然对我国的交易所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以抵制其快速地发展。因此,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以谋求长远的发展, 加强我国市场的竞争了, 充分利用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思想, 不断增强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综合实力, 以应对国际难题, 不断增强适应海外证券交易市场的运营环境。
3.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将会不断对外开放, 以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
但是,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我国的交易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 难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 因此必须更好的发展产业整合, 采用更加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 引入海外先进的证券交易市场形态, 实现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交易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10
从Markowitz[1]和Tobin[2]提出资产组合理论,经过Sharpe[3]和Linter[4]的发展,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现代金融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该定价模型,股票的收益与股票系统风险的量度β成正比,系统风险在股票定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市场有效性的CAPM检验在国外争议很大,国内对沪深股市的CAPM研究文献也很多,如阮涛、林少宫[5]和李和金、李湛[6]等关于沪市的有效性的检验。结果是我国股市不支持严格的CAPM模型。采用深市数据对CAPM分别进行时间序列检验和横截面检验。
1 实证检验
1.1 股票的选择
选取2000.1~2005.12作为研究的时间段。选取的样本为深圳股票市场的A股50支(均为任意选择,剔除ST及不满72个月数据股票),为深圳市场交易A股总数(2005年截止)的近十分之一。深证综合指数作为市场组合指数,用深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无风险利率:3个月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2005年3个月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是1.71%,折算为月利率为0.142 5%,即Rf=0.142 5%。
由于单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较大,用于风险与收益的检验易产生偏差。时间序列检验采用是Black、Jensen与Scholes[7]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时间段分为三个时期:2000.1~2002.12, 2003.1~2004.12, 2005.1~2005.12;
(2) 利用第一期的数据计算股票的β系数;
(3) 根据计算出的第一期的个股β系数划分股票组合。划分的标准是β系数的大小,这样从低β系数到高β系数划分25个组合;组合的收益率取组合股票收益率的平均;
(4) 采用第二期的数据,对组合的收益与市场收益进行回归, 估计出组合的β系数;
(5) 将第二期估计出的组合β值作为第三期数据的输入变量进行时间序列检验。
1.2 时间序列检验
1.2.1 单个股票β系数计算
根据2000.1~2002.12三年的数据,计算出每个股票的月收益率,带入如下的时间序列回归方程,计算出每只股票的β值。
Rit=αi+βi(Rmt-Rft)+εit (1)
(1)式中Rit是个股t时刻的月收益率;Rmt是市场指数在t时刻的月收益率;Rft是t时刻的无风险收益率;εit是误差项。
1.2.2 股票组合β系数计算
根据2003.1~2004.12二年的数据,计算出每个组合的平均月收益率,按下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到β值。
Rpt-Rft=αp+βp(Rmt-Rft)+εpt (2)
(2)式中Rpt是每个组合在t时间的收益率;Rmt是市场指数在t 时间的月收益率;Rft是t 时刻的无风险收益率;εpt是回归误差项。
1.2.3 组合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检验
根据2005.1~2005.12这12个月的数据,计算出组合的月收益率。然后分别代入下式。
Rp=γ0+γ1βp+εp (3)
(3)式中Rp是组合的平均收益率;βp是组合的β系数;εp是回归误差。
1.2.4 回归系数的统计检验
组合风险与收益关系回归结果如表1。
回归方程:Rp=-2.403 5+1.301 4βp。
根据5%的显著水平,T0.1/2=1.714,于是有T<T0.1/2。
1.2.5 结论分析
γ1>0,且T≠0,表明深圳股市系统性风险与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系统性风险在其定价中起了一定作用。从回归的拟合优度显示看来,效果不是很好,并不是CAPM中的线性关系,说明还有其他的风险因素影响定价;γ0<0,即无风险收益率是负数,表明在深圳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投机需求大于投资需求,投机气氛过重,过分的追求高收益。说明深市不是一个很成熟的股市。
1.3 横截面检验
1.3.1 FM模型
FM (Fama and Macbeth)模型[8]被当作标准的CAPM横截面检验模型。现采用FM 模型,如下:
Rp=γ0+γ1βp+γ2β
Rp是组合的月收益率;βp是组合的β值;β
利用时间序列检验时计算出的组合β值以及组合的月收益率(2005.1~2005.12),带入上式进行回归,然后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
回归方程:Rp=-6.266 5 + 7.346 5βp-
2.963 9β
根据5%的显著水平,T0.1/2=1.721,于是有T<T0.1/2。
1.3.2 结果分析
γ1>0,这与时间序列检验的结果一致,表明市场具有明显的投机特征;γ0<0,表明股票的收益与其系统性风险成正向关系;γ2<0,表明股票的收益与系统性风险并不是线性关系。结果支持了时间序列检验的结论。
1.4 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检验
1.4.1 自相关性检验
本文通过对每支股票72个时间数据进行回归,并计算出每支自相关程度d,查D-W统计量d统计表3,dL=1.58和dU=1.64。
通过表3可以看出50支股票中,37支不存在自相关性,绝大多数股票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自相关性对回归模型的结果不构成影响或影响不大,从侧面支持了模型的结果。
1.4.2 异方差检验
对(3)式进行异方差的检验,利用White检验法,构造辅助模型
ε
通过计算得,nR2=2.309 8,根据5%的显著水平,有χ
同样用White检验法对(4)式进行异方差的检验,构造辅助模型
ε
α4Var2(εp)+α5βpVar(εp)+u
通过计算得,nR2=7.335 5,根据5%的显著水平,有χ
2 结 论
深圳股票市场不符合CAPM模型的结论,系统性风险与收益率虽然正相关,但不是线性关系,说明还有其它风险因素影响定价;市场投机气氛过重,说明深圳股市2006年前还不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因此基于CAPM模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的分析和应用是缺乏有效性依据的。
摘要:对深圳股市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检验,研究了股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对深圳股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深圳股市不满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风险与收益虽存在正相关,但不是线性关系;市场投机氛围过重,说明市场还不成熟。
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时间序列回归,横截面回归
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Portfolio selection.Journal of Finance,1952;07:77—91
[2]Tobin J.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s risk.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8;25:65—86
[3]Shape W F.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 of risk.Journal of Finance,1964;19:425—442
[4]Linter J.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 in stock portfolio and capital budgets.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5;47:13—37
[5]李和金,李湛.上海股票市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预测,2000;5:75—77
[6]阮涛,林少宫.CAPM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检验.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2):12—17
[7]Jensen M,Scholes M.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some empiri-cal tests.In:Black F,Jensen M,Scholes M.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some empirical tests.Praeger Publishers Inc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Inc,1972
消失的中国第三个证券交易所 篇11
一个市场的诞生
淄博的事应该从1988年说起。
1988年4月,国务院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批准淄博市周村区为全国性实验区,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推进股份制改革,进行股票流通。当时股份制还是个新鲜的话题,乡镇企业对此也不感兴趣。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特意动员了50多名学生深入各大公司考察实习,在这个过程中给企业灌输股份制改革的意义。
与此同时,政府在加快淄博基金的筹备。当时我在体改委工作,兼任淄博基金服务中心主任。体改委是党政机关,不是金融机构,于是通过淄博市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及其他几家公司发起了淄博基金,这也是当时央行批准的唯一一只基金。淄博基金第一期金额是1亿元,因为其中60%必须投资于乡镇企业,当时大家担心资金用不完。
做了初步筛选后,淄博基金确定了首批拟投资的5家企业,共投资近2000万元。有了这5家的示范效应,后来的企业都很积极。前期的5家,差不多花费了半年时间,之后从5家增长到50家,只花了半年时间。1993年底时,淄博市已经有130多家股份制企业。
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增多,股票流转的声音不断出现。1992年年初,由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国务院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股份制实验联合考察组在肯定淄博股份经济发展的同时,就曾指出实验方案中的“搞好股票流通”这项还没有展开。柜台交易由此应运而生。
开始首个柜台交易时,只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负责卖,2名负责买,剩下1名负责在黑板上做记录,这个简易的手工交易程序也是当时刚刚从书里学到的。第一天,一家企业挂牌,没有人来交易:第二天,有了首笔交易;半个月后,股民们凌晨2点就已开始排队。因为人太多,开门时一度还挤碎了一扇玻璃门。当时的挂牌数已经有3家,工作人员部很辛苦,每天都要加班清点股票。
大半年后,也就是1993年,淄博有了4家柜台,同一只股票可以在不同柜台交易,这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两个柜台间可能有差价,于是股民们在这个柜台买进后立刻赶去另一个柜台卖出。为了抢时间,一度出现了柜霸,所以我们设想用计算机联网统一报价,这才有了后来的自动报价系统。
系统由9家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包括中农工建四大行,每家出资20万元,开发软件,起草交易规则、章程、信息披露办法。最初我们设定的是T+0,但为了防范风险,专家建议采取T+1。当时上交所采取的是T+0,深交所是T+1,证监会的两名专家经过半个月,才修订出淄博自动报价系统最后的章程、规则。
1993年9月18日,淄博自动报价系统创立大会召开。其实早在8月时,就已开始试点工作,9个网点联网第一天,通讯设备就出了问题,6个网点无法买卖,愤怒的股民要砸柜台,好在是线路问题,很快修复。有了这段前期运营,也保证了正式成立后的稳定运营。
后来发展很顺利,我们向体改委汇报能否辐射到省外,当时国家体改委主任高尚全批示,先采用电子联网,规范交易,逐步向省外辐射。1997年,我们在珠海、深圳、重庆、无锡、镇江、南通、扬州、武汉等地都有了网点,挂牌企业60多家,指数也从1994年的90多点上升到500多点,交易很活跃。
那些年,厉以宁、曹凤岐、刘纪鹏等知名学者都曾多次来淄博调研,献计献策,人总行、证监会、体改委等对淄博自动报价系统的发展也都曾表示过支持。
这个市场真的很先进
那个时候,企业是经常分红的,股民是时刻监督的。
有一年,在报价系统挂牌的山东万祥,在年初的股东大会上预计年终每股收益将达5毛钱,结果年底只实现3毛钱。在股东会现场,股民们纷纷质疑董事长及董事会,尽管董事会罗列了很多理由,股民还是不信服。最后公司说了实话,董事长得了癌症,这一年主要忙于就诊,企业交给一个年轻人来负责。解释这点后,股民们又对企业前景产生了质疑,“这个企业离了董事长就不行,这是很危险的”。
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在淄博自动报价系统,很多投资者真实参与了股东大会,对年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且提出很多尖锐问题。这也是区域性市场的好处,本地股民方便监督,对公司的运营情况也有机会了解和感受。现在的上海和深圳市场,股民真正关注企业经营及参与股东大会的非常少。如果当年银广夏也是在区域性市场,肯定不会出那样的事。
有了买卖,还不够,企业的发展还需要资金。于是我们想到了配股及送股,并探索出配股权证。当时还有姓社姓资的问题,国企股权不能低于70%,乡镇企业属于集体企业,也不能低于70%。但这种比例对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起不到监督作用。
于是我们设计,在配股过程中,集体放弃不配,只给社会资本配。为了不让集体损失,就给他们配股权证,配股权证可以买卖,集体也可以收回资金。最初配股权证只有2毛钱,后来炒到了2块。诸如万祥等公司的集体股也从最初的70%,降到了后来的25%。
当时,李青原(后来曾任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在证监会起草股改文件,给我打电话,问我淄博这种做法是否适用于股改,我说不适用。因为上交所企业规模太大,要是通过这种形式,耗时太长,可能20年也不一定能完成,淄博报价系统里乡镇企业规模比较小,船小好掉头。
另外从交易手段来说,淄博当时很先进,在全国都是点对点的交易,倒可一个股东都直接通过微机撮合交易。而上交所、深交所还有很多交易员,证券公司接受委托,委托给交易员,交易员再输入微机。我们没有中间环节,所以当时深交所的老总看了也觉得我们很先进。
从山峰到悬崖
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开始了更宏大的探索。
1997年年初,当时的全国政协常委戴元成问我,淄博自动报价系统以后怎么发展。我说,能否将淄博、天津、武汉等市场联网,互相买卖,然后在此基础上成立场外市场交易联合会,再出一本杂志——《中国场外交易资本市场研究》。戴老很赞成这个想法。很快,天津交易所的负责人胡丽云一行人来访,说天津市很重视这件事,武汉也表态支持,在三方意见达成一致后,我们开始起草相关文件。
7月,中央调查小组来淄博调研,觉得我们这里交易很活跃,肯定有操纵市场的行为,于是组织了四五个人,选了一家最活跃的交易所,但查了2天2夜,也没查出问题。但当时的背景是各地市场遍地开花,部分区域很不规范,又遇上了亚洲金融风暴。
8月、9月,危险的信号越来越强,可能要清理市场了。很快,中央发表了打压证券市场的文章,虽然针对的是上海市场、深圳市场的火爆情况,但对其他市场肯定有影响。
11月17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定下清理整顿基调,之后股市下跌,我们也成了被清理对象。在摘牌前的那段时间,我们限定了每天10%的涨跌幅,之前我们没有涨跌幅限制,为了活跃交易,还将证监会建议的T+1改回了T+0。
对于被清理,当时我们也明白,自动报价系统是淄博带的头,各地都是学淄博,只有关了淄博,其他才能都关掉。
当时我们压力很大,股民上访堵政府门,还切断了交通要道。股民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国家批准的交易市场忽然就非法了。对于被摘牌企业,淄博制定了单独上市、吸收合并、捆绑、分红、回购等5种方案。政府给了7个单独上市的指标,后来有个没用,真可惜了。尽管政府积极化解问题,但是20多家持股分红的企业还是留下了很多问题。因为没有监管,很多企业不再分红,更有管理层直接掏空公司。虽然也有一些青岛企业做得很好,但主要来自企业管理层自身素养。
深圳证券交易所 篇12
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在国外市场上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 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金融投资产业——风险投资业。而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起步则较晚, 在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些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力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而在市场融资、投资方面的欠缺则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 本文对风险投资活动对于企业IPO情况和成长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的讨论, 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 还关系到投资者利益、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国家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实证研究
本次研究所用的样本为2013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205家公司, 除去信誉不良、非正常经营的两家, 共计203家公司, 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分析软件为SPSS22.0。根据其上市时是否有风险投资背景将样本公司分为两大类, 其中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定义为:IPO时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的公司, 以各省市风险投资协会公布的风险投资机构名录为标准确认风险投资机构的身份。在总结前人文献并加进思考创新的基础上, 本文选取IPO首日市盈率与首日收益率来衡量被投资公司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情况, 选取资产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来衡量被投资公司的成长性。
考虑到风险投资公司对于被投资企业有使其资金充足、参与科学管理、认证作用等诸多优势, 故建立假设H1:有风投背景的企业在市盈率、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
方面表现均较无风投背景的企业好, 有风投背景企业较之无风投背景企业有较低的抑价程度。
表1为分组显示的变量描述性统计情况。其中, IPO首日收益率= (IPO首日收盘价-发行价格) /发行价格;资产总额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均为该企业上市一年以后的经营数据减去上市前一年的经营数据之差除以上市前一年的经营数据。由上表可知, 上市时有风投注资的企业在IPO首日市盈率、IPO收益率、资产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四个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没有风投注资的企业, 即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于我国中小企业IPO及成长性拥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然而这种差异性是否显著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经方差的F检验可知样本的方差均相等, 所以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判别两组企业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
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只有市盈率、收益率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从IPO情况来看, 在市盈率、收益率两个指标上, 有风投背景的企业均显著高于无风背景资企业。有风投背景的企业在市盈率方面的显著差异验证了前文的假设, 而在IPO首日收益率方面却与前文所作假设不一致。作者认为有风投背景企业并未获得更低的抑价程度是因为风投企业的介入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 其较好的声誉也增强了购买者的信心, 进而使其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还未完全成熟, 较低的发行中签率和申购配售比率说明股票市场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发行价格不能完全体现承销商在询价过程中得到的全部信息, 以及购买者对于新近发行的股票存在高度热情也是部分原因;从其成长性方面来看,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有风投背景企业在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的增长方面均高于无风投背景企业, 但是从独立样本的T检验中可知, 这两项指标对于是否有风投活动的企业来讲, 二者并无显著差异。总体看来, 风险投资活动对于被投资企业的成长性并无太大影响。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多数风险投资公司通过被投资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而退出, 实现投资收益。而如前文所讲, 风投活动不仅仅只有注入资本一项活动, 还包括一些增值服务如战略规划、营运治理、咨询诊断、提供关系网络等, 所以一旦风险投资公司退出被投资企业, 该被投资企业之前所享有的一系列优先资源都会随之撤出, 这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讲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所以在风险投资公司撤出的最近几年内 (作者此次选取的时间为被投资公司上市前后一年的业绩指标) , 被投资公司的成长不稳定是可以理解的。
描述性统计数据显示有风投背景的企业在IPO情况、企业成长性方面均高于无风投背景的企业, 但是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其只在市盈率、收益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而在反映公司成长性的资产总额增量和利润总额增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在我国中小板市场上, 风投公司的参与能使企业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 作者得出以下三点结论:首先, 风险投资公司的注入资本和增值服务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给予了中小企业适当的管理与指导,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 这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以及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 进而对我国经济的腾飞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 我国风险投资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未形成成熟的运作机制, 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 因此风险投资活动对于诸多受资的中小企业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第三, 国外的风险投资业较为成熟, 资本市场也较为完善, 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 但有时这些经验并不适用于我国, 切不可一味生搬硬套。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成长,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作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我国政府应该主动引导风险投资行业走上正轨, 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风险投资领域立法工作;大力扶持高科技企业成长;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 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第二, 风险投资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项目评估体系, 尽量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获取收益, 规范风险投资过程;提升公司内部和受资公司的科学管理水平, 注重受资公司的成长情况, 主动参与受资企业的管理, 建立投资监控机制。第三, 我国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融资、投资;引进高素质人才;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科学, 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努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Franzke Stefanie A.Underpricing of Venture-Backed and Non-Venture Backed IPOs:Germany`s NeuerMarke[J].Working Paper, Centre for Financial Studies, Frankfrut, 2003.
[2]Bertoni F.Colombo M.Grilli L.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and Growth of High-tech Start-ups:Disentangling Treatment from Selection Effects[J].Research Policy, 2011. (40) :1028-1043.
[3]谈毅.陆海天.风险投资参与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 2009. (5) :26-33.
[4]李昆.唐英凯.风险投资能增加上市企业的价值吗?: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1)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