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转喻论文

2024-05-26

认知转喻论文(共10篇)

认知转喻论文 篇1

转喻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 是用一事物的名称替代与该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是一种认知过程。

Lakoff&Johnson (1980) 将转喻定义为:通过与其它事物的关系来概念化一个事物的过程, 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基本的思维方式。Radden&Kovecses (1999)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转喻定义: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中, 一个概念实体 (转喻喻体) 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目标实体) 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喻喻体和目标实体之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 与邻近原则及突显原则有关, 即人们容易将距离相近的事物看作是一个单位, 以及人们容易观察到事物的突显特征 (张建理, 2005) 。

心是人体中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器官。英汉语中关于“心”的表达非常丰富, 而且由于心具有内在不可见性, 不同于其他外在身体器官, 人们一直把心看作是情感、情绪的发源地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常常把心与感情联系在一起, 所以就有了“心是人、思维、性格、情感”的概念转喻 (赵学德, 2010) 。

1“心”的概念转喻分析

1.1 心转喻人

心是人们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人体器官, 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所以“心”可以转喻为最心爱或最疼爱的人, 强调对自己的重要性。例如汉语中的“心肝宝贝、心肝儿肉、心头肉、心上人”都是指代珍爱的对象, “心腹”指代亲近信任的人。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 如“sweet heart, dear heart”等。

1.2 心转喻思维、思想

古代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 因此有“心之官则思”这一说法 (古敬恒, 2000) 。用“心”来映射思维是一种转喻认知,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张建理, 2006) 。因此, “心”在很多表达中被概念化为思维、思想、想法, 表示交流想法, 进行思想活动, 开动脑筋等。例如:“心不在焉、心猿意马”指思想不集中, 胡思乱想;“促膝谈心、交心”指交流思想和想法, 说知心话;“呕心沥血、劳心费神”指费劲心思和精力等。英语中, 此类表达不如汉语多, 如“read one’heart, lay sth to heart, imprint on one’s heart”等。

由于英汉语中对“思维”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呈一对多, 因此, “心”的思维义的能产性相对较大 (张建理, 2006) , 具体表现在意念和愿望、良知和意识以及记忆三个方面。

1.2.1 心转喻意念、愿望

心的思维义可以具体转喻为做某事的意念和愿望, 体现对某一特定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表示集中或分散注意力的表达有“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同心共济、万众一心、全心全意、留心、收心、分心、粗心”等;表示某种欲望和向往的表达有“好心、收心、决心、恒心、事业心”等;同样, 也可以用“心”来表达各种邪念, 如“心术不正、心怀鬼胎、居心叵测、用心险恶、黑心、歹心、贼心、野心”等。英语的表达有:“set one’s heart on sth, have no heart to do sth, to one’s content, after one’s heart, near one’s heart”等。

1.2.2 心转喻良知、公正

心的思维义可以具体转喻为良知和公正, 即对自身行为以及社会事件的评价和看法。最典型的例子是“良心”: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和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好坏的认识。违背良心就是“违心、昧心、亏心”;扪心自问, 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就会“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做了坏事就会感到害怕, “理亏心虚、做贼心虚”。此外, “利欲熏心、狼心狗肺”以及英语中“search one’s heart”也都表达了此类意思。

1.2.3 心转喻记忆

心的思维义还可以具体转喻为记忆, 即心可以存储信息, 并记忆信息。汉语中这样的表达有:“刻骨铭心、工于心计、铭记在心”等;英语中则有:“learn sth by heart, ring in one’s heart, on one’s heart”等。

1.3 心转喻本性、性格

无论汉语或英语都经常使用“心”来表示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本性或天性, 即性格、生性。因此, 我们用“心地善良、心眼儿好”来形容一个本性好的人, 而对于冷酷无情的人, 则用“铁石心肠”来形容。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经常会用“宅心仁厚、心细如发、热心肠、心粗胆大、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小心眼儿、心软、心狠”等。类似的表达还有:“仁慈之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慈手软、心宽、心窄、清心寡欲”等。

英语中类似的表达也有很多, 并且常用“a形容词heart, 形容词at heart, 形容词-hearted”这样的复合形式来表示某种天性或心情, 如“a soft heart, a cold heart, a cruel heart, warm-hearted, big-hearted, hard-hearted, glad at heart, sad at heart, pure in heart, heart of gold”等。

勇气属于性格的一部分, 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往直前的气魄和敢想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英语中用“心”转喻勇气的表达比较多, 而汉语则缺少这种表达。英语中的“勇气”源于古英语,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被赋予新的表达方式 (张建理, 2006) 。例如:“lose heart, take/gather heart, steel one’s heart, brace one’s heart, take the heart out of sb, pluck up one’s heart, one’s heart sinks/fails, have the heart to do sth”等。

1.4 心转喻情感、情绪

如前所述, 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是思维器官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外界各种刺激都会引起心脏的反应和心跳的变化 (赵学德, 2010) 。因此, 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表达和传递感情, 是情感和情绪的发源地。由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 含“心”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大致可以分为爱慕、喜悦、悲伤、恐惧和厌恶等。

1.4.1 表爱慕

与“心”联系最密切的情感就是爱, 古今中外, “心”都是爱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经常用红色的心形来表达和传递爱, 恋人之间经常互送心形的礼物来表达对彼此的喜爱, 这些都是“心”最直观、最清晰地表达爱的方式。汉语和英语中, 用“心”表达爱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汉语中的表达有“心爱、心仪、痴心、一见倾心、心心相印、心醉神迷、心头鹿撞、心有灵犀、心荡神驰”等;英语中的表达有“win one’s heart, capture one’s heart, lose one’s heart,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等。

1.4.2 表喜悦

“心”表示喜悦的例子有“开心、舒心、心花怒放、心旷神愉、大快人心、见猎心喜、心宽体胖”等;英语中则有“in good heart, do one’s heart good, heart leaps for joy, with a light heart, brighten one’s heart”等 (赵学德, 2010) 。

1.4.3 表悲伤

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人作为情感的动物, 心情总是有喜有悲, 悲喜交加。悲伤、难过是心的情感义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汉语中此类表达有“伤心、心痛、心灰意冷、心寒、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心碎欲绝、痛入心脾”等;英语中此类表达有“break one’s heart, tear at one’s heart,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 heartbroken, heartsick, with a heavy heart”等。

1.4.4 表恐惧

心脏会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当人感到恐惧时, 心脏就会剧烈加速运动。汉语中“心”表示恐惧的表达有“心惊胆战、触目惊心、提心吊胆、惊心动魄、心惊肉跳、戳心灌髓、心有余悸、钻心刺骨”等。英语中此类表达有“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 strike fear/terror into one’s heart, heart quake”等 (赵学德, 2010) 。

“心”的情感义除了表示上述的爱慕、喜悦、悲伤、恐惧之外, 还可以表示平和稳定, 如“心平气和、臣心如水、清心寡欲、心安神泰、set one’s heart at rest”等;也可以表示忧虑难过, 如“心焦、心急如火、心乱如麻、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心事重重”等。英语中则缺少此类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心”的情感表达方面, 汉语明显比英语更丰富、更广泛。英语“心”的情感以主要集中在爱慕、喜悦、悲伤义上;汉语的“心”不仅有这些情感义, 还有恐惧、忧虑、平和之义, 最后两义的英语语例则很少 (张建理, 2006) 。

2 结束语

本文运用概念转喻认知理论, 以“心”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英汉语中“心”的惯用表达方式和概念转喻意义, 包括人、思维、性格、情感等。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转喻是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 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词汇的学习, 我们除了要了解词汇的固定结构之外, 还要关注生成和使用词汇时所涉及到的认知过程, 如语境条件和制约因素, 从而高效地学习和使用词汇。

摘要:转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转喻的发展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认知方式的转变。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是情感的发源地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英汉语中有关“心”的表达都异常丰富。该文以“心”为研究对象, 从概念转喻的角度分析英汉语中“心”的惯用表达方式和概念转喻意义。

关键词:认知,概念转喻,心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Radden G, Z Kovecses.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27-59.

[3]古敬恒.人体词与人的秘密[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0.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 2005 (1) .

[6]张建理.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 .

[7]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10.

英文政治转喻认知过程及翻译研究 篇2

摘 要: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仅表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在转喻认知的模式下,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说中出现的转喻为例探讨政治转喻的认知过程,概括出人本、文化和自然三种政治转喻范畴,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治转喻 认知 奥巴马政治演说

一、引言

英文转喻①通常出现在简单句或复合句中,用来阐释政治宣言或决策。然而这些政治转喻繁冗复杂,难以被汉族人民理解。事实上,理解英文政治转喻是心理联想过程,也是一种语义选择,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因此,可以先通过转喻认知机制进行解读,再根据汉语思维方式来翻译。前人的翻译重点停留在语义学和句法学上,关注表层语义,或是研究译文与原文的结构对称性和文化的对等性(徐莎莎,谌莉文,2013);而实践中的政治转喻翻译对语境有依附性,表达方式是灵活多变的。

考虑到美国政治在全球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当今中美关系的情况,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研究奥巴马在2008~2014年发表的政治演说,从理解和翻译两方面对政治转喻进行探索,归纳出不同的转喻类型,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政治中的转喻认知

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基于人们生活经验的思维方式,通常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除了在词语层面有替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外,它还能用易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张志慧,2009)。借助国外认知语言学在心理学上的发展,本文引入“图形-背景”概念(Figure-Ground Concept, Rubin,2001),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图形的重要性,指出图形作为认知焦点,能够实现跨域映射,是人们在相邻语义域内完成认知的动力。在本文中,“图形”采取的是事物凸显的特征,如生活中人们用绰号“四只眼”指代戴眼镜的人,“长腿”代称高个子。新闻报道中用首都来指称国家,如“北京”代表中国,“伦敦”代表英国。这些普遍的语言现象反映出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趋同性。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研究更加成熟,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抽象,尤其是在翻译中激发人们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愈加明显。政治转喻应运而生,频繁出现在论著、报告、演讲中。奥巴马善于在演讲中使用政治转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听者在认知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他的思想和意图。

三、政治转喻的范畴分类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稿为文本,参考http://www.readeng.cn网络译本,根据Rubin(2001)的“图形-背景”概念(Figure-Ground Concept),整理和识别奥巴马在2008~2014年间发表的政治演讲,总结出三类政治转喻的“图形”:人本、文化和自然。

(一)人本政治转喻

“人本”指人类本身,用以指称“政府”“国家”或“体制”等抽象概念。在这类政治转喻中,奥巴马使用“人本”指代具有生命特征的组织和系统。源域(the source domain)为人体,主要有器官和能力;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为不断发展着的抽象体。奥巴马将人体器官、情感和思想映射为政府、体制,从而赋予它们人类的性能和特征:在行动、想象、思考和情感上的能力。例如:

(1)Eyes of all nations upon us.

(2)The almost willful ignorance that thinks unemployment will go away if we just dont talk about it,or the health care crisis will solve itself if we just ignore it.

(3)These banks are now fearful of lending out anymore money to households,to business,or even to each other.

(二)文化政治转喻

文化政治转喻在文化风俗中也是屡见不鲜。追求成功、热爱运动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好动,喜欢健身,运动是生活的必需品。奥巴马充分考虑到人们对运动的热情,在演讲中也使用了相应的运动用语:源域“对手”映射到目标域“其他民族”(尤指中、印、欧国家);比赛项目联系到经济、政治、科技领域;比赛胜负对应举措的成败。例如:

(4)I know Americans had seen jobs being shipped overseas;business and workers not getting a level playing-field when it came to trade.

(5)These nations-theyre not standing still.These nations arent playing for second place…Well,I do not accept second place,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此外,基督教作为美国第一大宗教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民族宗教信仰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李国华,2013)。宗教中“God”“Creator”“promise”为源域意象,映射成各种宗教观念、宗旨或礼俗,如各民族生而平等,未来充满希望等。例如:

(6)Look,when we think about immigration,we have to understand there are folks all around the world who still see America as the land of promise.

(7)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三)自然政治转喻

自然环境是政治转喻中最大的源域,常用意象有自然规律、自然现象、生活环境(如建筑、征途)等。

狂风暴雨、日起日落、波浪海啸这些意象源于天地,属于自然,是客观规律和真理。奥巴马借助它们的典型特征来映射美国国情和境遇。当源域意象刺激听众想象,使他们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就不难理解这类表达复杂的政治转喻。例如:

(8)And even in the mid of tumultuous winds our people had opportunities to forge deep and even dramatic ties.

(9)And a twilight struggle for freedom led to a nation of highways,an American on the moon,and an explosion of technology that still shapes our world.

房屋类意象也被用来指代美国各个发展领域,如经济、科技等。源语“house”通过建筑语“build、rebuild、foundation、collapse”等映射成目标域“economy、technology、education”,形象地表示美国各方各面的发展。例如:

(10)Now is the time to act boldly and wisely- to not only receive this economy,but to build a new foundation for lasting prosperity.

(11)Nor did all of our problems begin when the housing market collapsed or the stock market sank.

另外征途同样用以表示美国的发展道路。“path、crossroads”等路途意象,使听众将政府的发展轨迹和自身行走的道路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经历,细致地感知到说者所指道路的内在含义。例如:

(12)Now it ultimately is going to be up to the votes,to you,which path we should take.

(13)I believe that as we stand on the crossroads of history,we can make the right choices,and meet the challenges that face us.

四、政治转喻的认知翻译

上文将政治转喻分为人本、文化和自然三类,与中国儒家提倡的人本、文化和自然三者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为下文探讨英文政治转喻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人本转喻的认知翻译

例(1)利用人类器官来完成映射,将源域“eyes”映射到目标域“nations”,激发听者的想象,使“眼睛”观察、重视的生理功能与“国家”关注、重视的社会能力联系起来,在听者脑海里形成“国家用眼密切注视着瞬息万变的世界”的画面。例(2)中,“ignorance”“health care”是两组不同的抽象概念,前者是思想,后者是体制。但两者共同的人类特性在“thinks”“solve”的刺激下发生映射,使听者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到思想的决策力和体制的行动力。例(3)是人本政治转喻中的情感类,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听众的认同感。“fearful”是人类的恐惧感,映射到“banks”,在情感上使听众体会银行之忧,并认识到目前经济的不景气。

综上,以人类为研究对象汉译政治转喻,可分析源域中人体器官、能力和情感特征或规律,得到如下认知翻译:

(1)各国都注视着我们。

(2)如果我们闭口不谈失业或医疗问题,无知地认为失业会自己离开,医疗问题会自己解决。

(3)如今这些银行很害怕借钱给家庭、公司甚至同行。

(二)文化转喻的认知翻译

例(4)中,“playing field”是“economic filed”在源域中的原型。这句话陈述了美国经济萧条对就业的冲击,奥巴马将复杂的就业局势与竞技比赛结合,将就业市场喻为赛场,形象地描绘出当今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严峻。例(5)中,“second place”在源域中表示比赛结果,映射到目标域中指出美国的发展现今处于劣势,含蓄地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并强烈地感染了好胜心强的美国听众,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听众的奋斗之心油然而生。例(6)中,“land of promise”是《圣经》中一方富饶的乐土,这里的人们生活祥和幸福。宗教源域的意象均源自神话传说,文化内涵丰富,寓意神秘庄严。“land of promise”是对美国的赞美,也表现外国移民对美国的向往。奥巴马以此规劝美国人民坚守祖国、放弃移民。例(7)中,“created”取自《圣经》上帝创造人类的故事。奥巴马借助宗教典故,将万物平等的观念映射到当今种族歧视中来,呼吁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共处。目标域中“人人生而平等”由此更加具体真实,增强了说服力。

民族文化是风俗和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因此在翻译文化政治转喻时要考虑到美利坚民族的发展历史,一般在译文后解释源域意象的出处,补充说明其文化含义。试译如下:

(4)我想大家都已看到工作正在被运到海外;当谈及贸易、公司和工人不能统一战线(指国内提供的岗位供不应求)的时候。

(5)这些国家并没有按兵不动,他们不是为了获得第二名而战……当然,我也不能接受美国为第二的结果(指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方)。

(6)看,当我们想到移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这样理解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把美国看成是希望之乡①(形容美国富饶繁荣)。

(7)我们所坚持的这些真理都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人们的权力是不可剥夺的(基督认为造物主造出来的人生而平等)。

(三)自然转喻的认知翻译

例(8)中的“tumultuous winds”使人联想到暴雨之前狂风呼啸的场景,将恶劣的天气状况映射到目标域中,喻指美国社会摇摇欲坠,局势动荡。使人们在认知中,感受到当前国势危急并深刻考虑所处的社会环境。例(9)中的“twilight”点明了目标域中的斗争阶段,暗示自由之战开始。“twilight”有“黎明破晓”之义,映射到目标域中唤起人们的士气,鼓舞他们为自由而拼搏。例(10)通过“foundation”唤起听者对房屋结构的联想,将“economy”联想为楼房,以地基映射出经济的整体结构,驱动人们理解楼房基础构建对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性。例(11)中的“collapsed”形容房屋轰然崩塌,映射到股市和房市时,形容市场经济瘫痪萎靡的状态,唤起人们对股市和房市的关注,警告人们必须重视目前的危机。例(12)中的“path”意指“国家发展之路”,以源域中具体的道路来映射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将抽象的国家命途形象化。听者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感知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认识到自身的道路选择对国家兴旺的重要性。例(13)中的“crossroads”在源域中代表地理位置,映射到目标域中代表“时刻”,奥巴马提示人们此刻美国正处在历史转折点,呼吁选民国运当头,必须对手中选票负责,在选举中投出慎重的一票。

自然转喻在认知过程中最为复杂,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意象在源域中的本义,还要充分结合同类事物的特性,推知其在目标域中可能的隐含义。因此翻译的关键是把握意象在目标域中的映射意义,尽可能保留意象全部的内容(王欣,1999)。试译如下:

(8)即使在动荡、艰难的时局中,两国人民也抓住机会发展了深入的,甚至极不平凡的关系。

(9)随着自由之战开始,国家公路四通八达,美国人登上月球,以及至今仍在影响世界的技术大发展。

(10)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大胆、明智地采取行动之时。不仅要振兴经济,还要为持久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当房市崩盘或者股市低迷之时,所有的问题就会暴露无遗。

(12)现在,我们最终选择的道路取决于你手中的选票。

(13)此刻我相信当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时,面对眼前的挑战,我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图形”在转喻认知中突显作用,分析了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典型转喻类型,概括出人本政治转喻、文化政治转喻和自然政治转喻三类。在理解方面,发现使用政治转喻能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使政治演讲更容易为普通听众理解,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演讲内容的真实度得以提升,不仅增加了公民对自身的重视度,也加强了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度,有助于说者获得较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在翻译方面,把握认知过程中源域意象在目标域中的映射含义是关键。不同民族在使用语言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正如汉英语在使用转喻的过程中能够拥有类似的思维认知模式一样。这些语言趋同正是中国听众对英文政治转喻理解的突破口,也为汉族人民开启了品味英文政治转喻的方便之门。

注释:

①政治转喻:在本文中指政治演说辞中出现的转喻。

②指《圣经》中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是一块流着

牛奶和蜂蜜的乐土。

参考文献:

[1]Rubin,E.Figure and Ground[A].In Yantis,S.(Ed.).

Visual Perception[C].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

[2]李国华.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词翻译策略研究[J].上海翻

译,2013,(4).

[3]王欣.从译本分析看西方政治演说汉译中的几个问题[J].西安外

国语学院学报,1999,(7).

[4]徐莎莎,谌莉文.俗语转喻认知翻译研究——以2013年“两会”

报告中的俗语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33).

[5]张志慧.奥巴马获胜演讲中转喻的解读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

译,2009,(2).

认知语言学下的转喻研究 篇3

一、引言

对于转喻的研究最早是出现在修辞学中,长期以来转喻被认为是转喻是一种修辞工具,是词语之间的相互替代,用将一个词转换成另一个紧密相联的或相邻的词,是名词的转换(change of names).后来结构主义语言学与传统语用学也都涉及到了对于转喻的研究,而其研究都只限于词汇方面。隐喻的研究始于18世纪初,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语言学的研究则广泛的存在于词汇,句子乃至言语行为等许多方面。人们认识到转喻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它处于同一认知模型里,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认知目标提供认知和心理途径。

二、认知语言学下的转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对于转喻的定义的代表人物是Lakoff和Johoson和Panther和Radden。在Lakoff和Johoson出版的关于认知语言学丛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的定义和转喻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原则,用于阻止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他们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模型,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相关概念的激活,这也是转喻的认知过程。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思和行所以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转喻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一般思维和行为方式。Radden和koveoses(1999)根据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把转喻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型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转喻;二类是模型内各个部分之间的转喻。Panther和Thomburg(1999)从语用功能角度,将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指称转喻是用一个概念代指另一个概念;述谓转喻是用一种表达来借代另一种表达;言语行为转喻是用一种言语行为来代指另一种言语行为。

三、转喻与隐喻的异同点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最先开始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研究也是到现在为止最多的。而对于转喻的研究的屈指可数。隐喻和转喻的区别,我们首先从其定义上区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转喻实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的,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和整体的其他部分,是一种替代关系,转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和思维形式,转喻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替代关系。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通过由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隐喻在语言学上的作用体现在隐喻意义的理解和对多义词和新词的理解上。

1. 相同点。

Eco(1983)认为,每一个隐喻都可以追溯到一串相邻的转喻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语码框架。而且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任何部分的或(理论上)整体的语意场。他提出,隐喻的机制,如果被简化为转喻的机制,就依赖两种转喻关系出现的不完全的语意场的存在。他在1985年,分析证明了隐喻性替换相近的机制,还指出隐喻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语言的无限符号过程,构成了多维度的转喻网络,每一个转喻都是通过文化习俗而不是原始的相似性。

2. 异同点。

认知加工不同。隐喻的认知加工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认知加工则是认知的两个域建立在可见相似性上,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第二级别的认知加工则是隐喻里包含两个不同的域,这时需要通过主体联想产生隐喻的相似性,这种隐喻的认知加工通常要更多的努力。其中一个主词的主要特征被“影射到”映射到另一个主词上,产生词意的变换。转喻的两个认知域具有相似性相关联,所以其付出的认知加工努力不多。第一种情况是在某种语境下,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第二种情况是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以“壶开了”为例,用壶(概念A)转喻水(目标概念B),壶和水同在“容器和内容”这个认知框架内。概念壶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水。壶在认知上比水显著。水开了,我们首先看到壶嘴在冒气,而壶里的水看不见。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这是认知规律。

隐喻和转喻的结构不同。从结构上看,隐喻是有由“本体”(tenor),也成“话题”(totpic),“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三部分构成。例如: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其中杭州是本体,后花园是喻体,而喻底没有出现。隐喻是在句子或句子以上的语言层次上才能实现。转喻也可以分为三部分:本体,喻体,和喻底。但与隐喻不同,在转喻里面,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本体和喻体是以隐含的方式在起作用。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喻体之所以能够替代本体,是因为它可以替代本体。转喻则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替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隐喻与转喻在认知结构,认知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其证明隐喻和转喻在思维方面,认知功能,结构上其明显性的区别。除此之外,隐喻和转喻也有非常密切的相关联性。因此,只有将隐喻与转喻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更加进一步的理解转喻的本质。

摘要:<正>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认为隐喻和转喻都是一种修辞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及发展,开始对隐喻这种日常思维方式研究,而对于转喻的研究一直处于弱势。近些年,一些语言学的专家开始关注转喻并且开始对于转喻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对转喻的定义,及转喻与隐喻对比中,更进一步了解转喻。一、引言对于转喻的研究最早是出现在修辞学中,长期以来转喻被认为是转喻是一种修辞工具,是词语之间的相互替代,用将一个词转换成另一个紧密相联的或相邻的词,是名词的转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和联系[J].外国语,2004(3):26-34.

认知转喻论文 篇4

【关键词】转喻翻译 理想化认知模式

转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喻的研究不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转喻的认识和应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认知视角下的转喻引入到对翻译的研究中,从而提高了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增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过程的认识与理解。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转喻翻译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目前大部分的转喻翻译研究基本都是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进行研究的。

一、转喻的定义

在传统修辞学的研究中, 转喻被看作是一种发生在语言层面的修辞格。韦伯网上词典(Merriam Websterps Online Dictionary)对转喻做的定义是:转喻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关系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这也就是说,转喻(Metonymy)是指当某一种事物和另外一种事物不相类似但是却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用另外一种事物的名称来取代某一事物,转喻就是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这个时候,转喻所侧重的就不是在“相似”的问题,而是“联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转喻又被称为是借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更多的是将转喻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他们认为转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重要的是,转喻可以作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Lakoff认为,转喻是处于相同认知域的两个概念实体之间的映射过程;Croft认为,转喻是对认知域矩阵中某个认知域的突显;Langacker认为,转喻既是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活跃区现象;Gibbs指出,转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倾向于用事物某个易理解或感知的方面来指代事物的整体;Radden & K?vecses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即某个概念实体(喻体)为处于同一认知域或者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内的另一概念实体(喻标)创造心理通道。在国外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作出阐释的同时,国内也具有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刘焱认为: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或者是相似的概念,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往往属于同一个认知框架)之间的过渡形式,是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始源概念)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喻(即“认知转喻”)不同于传统的修辞学意义上的转喻(即“修辞转喻”或“借代格”),因为认知语言学范畴内的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工具和概念化方式,而传统修辞学范畴领域内,转喻则指的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转喻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指出,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二、转喻的分类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根据转喻是一种思维过程,可以根据能否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转喻形式,将转喻思维分为两种,可以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的和不能从语言表达方式中辨认出来的,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的转喻是属于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的,例如,“黄头发进来了”中的“黄头发”指代的是“黄头发的人”。这种转喻也属于是指称转喻,但是,大部分的转喻思维方式都是不同于指称转喻的,它更多的存在于非指称转喻之中,不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语言激活了相关的部分认知模型整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因此,人们可以用组成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代替,或者用整体中的组成部分相互代替,所以,认知转喻实际上包括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代替和同一个整体中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互代替两种关系。

三、理想化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一种模式,它是由概念及其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lakoff在1982年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 Cognitive Models),即ICM,用来说明人类范畴化的问题,同时也解释语义的范畴和概念结构问题,所谓IC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些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也是一种复杂认知模式。理想化认知模式具有六种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灵活性、体验性、关联性、完形性、开放性、普遍性。

四、转喻翻译与理想化认知模式

翻译实质上是以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在译者兼读者透彻的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或者是传递出来的各种意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其在目标语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尽可能的传达出作者所想要表现出来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是所有翻译活动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活动质量的一种体现。所有翻译活动中的转喻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从认知的观点来看,作者使用转喻这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客观世界中的存在物为基础的,他们的目标是借助转喻的代指特性反映出自己的认知世界,传达一些特殊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点态度。

源语和译入语的认知主体都是人类,人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着,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是必然现象,从而对于周边事物的认识也会必然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一些相同的转喻方式就会被不同的人们所共享,同时,由于地球上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自然就产生了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或许会用采用不一样的转喻方式认识相同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一种语言现象,有些转喻方式是某些文化中独有的,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这种转喻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的缺失,从而,增加了翻译活动的难度,因此,源语的读者能明白的转喻思维方式,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就需要加入某些信息,使得译入语者能够理解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理想化认知模式下转喻的翻译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直译。直译就是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ICM。源语语篇中的某个ICM或者CM用一些语言符号来代替,当源语语篇的读者在读到这个语篇的时候,这些语言符号就会激活他们脑海里的ICM或CM,使得源语读者能够理解语篇所要传达的意思,在转喻翻译中,当这些符号在译入语中同样能够起到一样的激活目的时,译者只需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CIM,从而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透彻理解和体会源语的内涵意思,例如: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翻译成:The green is getting thicker;But the red is getting sparser.”这里的“绿”、“红”都是按照直译的方法,能够充分的给读者发掘诗意的空间。

2.直译加解释性词语。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CIM,标识出源语隐含的ICM或CM。对于一个同样的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知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差,虽然有一些ICM是不同文化共享的,但是,在不同文化当中,他们的CM或者ICM都是有一点差别的,存在一种现象,当源语中的语言文化所代表的CM或ICM移入到译入语中的时候所激活的ICM或CM出现了同中有异的情况,即两种文化中的转喻方式是部分对等激活而不是完全重合的,此时,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在对应的CM或CIM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来指出这些CM或ICM所代表的ICM或CM。例如:王维的“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中的“My gown is moist with drizzling green.”这里的“湿”是指“衣服湿了”所以不能直接翻译成“moist”,而是采用了“is moist with”的翻译方法,这就可以充分表示“弄湿”这一含义。

3.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虽然很多不同的文化会共享CM,但是不同的文化中他们的CM是存在差异的,同时,在源语和译入语中,转喻的运行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以不一样的形式来表现的,某些转喻是通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某个CM激活整个ICM的方式进行的,可是在译入语中,却可能是通过另外一个CM激活同样的ICM完成转喻的功能,这时,译者需要使用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达到对等激活,例如:张祜的“一声何满子”就翻译成“S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就不能够表达出源语的真实含义,不能实现激活对等的目的,然而,在英语中有一个典故,就是说天鹅一般不会唱歌,只有在快死亡的那一刻才会唱歌,因此用“swan song”来解释“何满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4.意译。意译指的是源语与意语有比较大的文化差异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例如:秦观的“杜鹃声裹斜阳暮”翻译成“To hear the cuckoo cry-‘go home’.”在古诗词中“杜鹃”所代表的是一种悲切的哀嚎,诗中是指“流离失所、思念家园的人。”在翻译中没有相关的ICM来表达这一意义,因此翻译的时候使用了“go home”这一形式来激活源语的ICM。此时,这种意译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源语的深刻含义。

五、结语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转喻本质的研究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把认知语言学引入对转喻的翻译研究,帮助加深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认知的视角看待转喻翻译,旨在正确认识转喻的本质特征,转喻是认知机制的一种,译者正确的发现源语的认知机制是翻译的关键。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研究了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转喻翻译,从而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应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并且在目标语中尽可能找到概念和形式相统一的转喻,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从而为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84, 207,208.

[2]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85.

[3]邓宇.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探要[J].广州大学学报, 2011(4):76-81.

[4]邓国栋.转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75-77.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阐述 篇5

转喻 (metonymy) 转喻是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一定程度上, 我们很难说清转喻的具体意义, 因为在认知语言学界至今对转喻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解释。对转喻的传统解释都基于“邻近性” (contiguity) 的概念。转喻 (Metonymy) 一般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 但有密切的关系时, 可以利用这种关系, 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 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 借喻或借代, 如用维纳斯代替美。

按照Jakobsson的理论, 转喻和隐喻是传播意义的两种基本模式。他指出, 转喻是小说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模式。在一部现实主义的警匪连续剧里, 剧情的场景就是转喻, 它代表了整个一座城市, 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看法就是随着选择的各种转喻而变化的。纽约或伦敦是肮脏的、昏暗的、腐朽的、作奸犯科层出不穷的地方, 还是适意大型商贸活动的繁华场景, 均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转喻。

同样, 新闻也是转喻性的, 一个得到报道的事件被当作整个现实的代表, 而它只是这个现实的一部分。纠察线上的两三个罢工者, 是一场纠纷中工会势力的转喻;贝尔法斯特大街上的士兵, 是北爱尔兰英国驻军的转喻;由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组成的防线, 是相对于全民无政府状态的那种法律与秩序的强制力量的转喻。

转喻是按照句段关系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的话还没有说完, 句子的其余部分还悬在“半空中”, 此时我们就能把它的剩余意思构建出来。按照同样的方式, 我们也能从已经给出的部分“故事”里, 沿着逻辑顺序把它的其余部分构建出来。不过, 转喻倾向于以隐匿的方式发挥作用。隐喻通过其人为状态以及对其进行解码时所需的想象力, 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身。而转喻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于是很容易被看成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 从而使人无法意识到另外一种转喻可能给出同一整体以完全不同的画面。一个激烈冲撞的罢工者与一个冷漠生厌的罢工者, 虽然同属于纠察线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可能代表不同意义的转喻。神话更倾向于转喻式的运作方式。一个转喻引发我们对其所属整体的构建, 一个想象将以同样方式引发一系列的概念。

随着认知科学和试验心理语言研究的逐步深入, 学者逐渐将其理解为概念层面上的接近关系。Lakoff&Johnson认为邻近性是按照一套表达普遍相关的概念联系 (conceptual associations) 。Lakoff&Turner则认为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射 (conceptual mapping) 。和隐喻一样, 我们逐渐认为转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之一, 转喻也是基于人的基本经验, 也受制于普遍的系统原则, 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其本质也是概念性的。换言之, 转喻也是一种概念现象。Lakoff&Johnson举了个转喻的例子, 他用“She is just a pretty face”来说明转喻的概念性。我们常从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来获取基本信息。这里, 概念转喻 (THE FACE FOR THE PERSON) 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人的方式之一。Lakoff在讨论转喻的模式时将转喻归为ICM (理想认知模式) 中的四种模式之一。而一个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

2 转喻的认知原则。追溯目前学者们对转喻认知研究的基础上, 一共提出了以下三种认知原则。

2.1 邻近性原则

上文所述, 邻近性 (contiguity) 是大多数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 也是区别于隐喻机制的根本特点。根据完形心理基础, 在认知上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视为一个单位, 所以, 在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同一或相似范畴, 两者之间发生着某种联系。邻近性作为转喻映射的基础的一个概念关系, 不仅包含语言内部关系, 而且还包含概念和语言外部的关系。一个词语指称的概念是以邻近概念为背景的图像。当用同一词语时, 某些语用概念和情感的因素可能会突显背景, 使背景和图像发生改变。转喻的交际功能是以框架整体与其成分和框架成分之间的显著关系为前提, 而这一显著的关系正是以邻近性为基础的。转喻能表达以前从来没有说出的新概念, 而这些新概念与框架中的其它概念是紧密相关的。

2.2 相对突显原则

在所有事物的多层属性里面, 人的认知常意识到事物中最突出的, 最容易理解的属性, 即相对突显属性。Coulson和Alac共同指出, 相对突显的认知原则为不同的转喻提供理据, 主要的观点为, 中心的突显原则作为认知参照点, 唤起次突显的。Langacker认为, 高度突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唤起次突显的属性, 听众或说话人以概念中其他部分为之提供有效的背景与另一概念进行直接接触。参照点是说话中的最为突显的成分, 其最终目的是为参照点建立起了一个重要此语境, 说写人或听读人与语境中相对次突显的概念发生概念接触。在概念转喻中, 我们用源义作为过程中的载体, 相对来说是最突显的, 如pretty face, 去激起目标, 如she, 但话语要突显的不是来起始原来的含义, 而恰恰是以目标义, 来源义则是作为背景的。

2.3 可及性原则

可及性 (Accessibility) 是人类心理学中的术语, 指从大脑记忆储备中提取某个记忆单元或语言单位便捷与否的指标。通常, 说话者会在所说的话语中使用表实不同属性的可及性的指为词语, 而听众想要解读该指为关系的重要过程就是要构建其间接语境。在语言相关联原则的约束下, 听众从被激起的各种知识可及性出发, 把认知语境和话语检索的建构相联系起来, 寻找两者心理的可及性指引, 以建立了一条顺便的语言道路, 便确保了双方沟通的顺利进行。

3 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

在转喻的转喻认知模式或认知运作机制研究中, Croft运用了用众多知识表示思想方法在认知域距阵 (domain matrix) 或认知域中处理转喻思想的邻近性。Thornburg&Panther则分别用情景 (scenario) 和框架 (frame) 两个概念描述概念的近似网络。因为Lakoff的ICM认知模式最可以有效地告诉我们转喻发生时的上位认知域, 就此, 我们认为最能表达转喻运作特征的是Lakoff的ICM (理想化认知模式) 和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认知学家们共同提倡的概念整合思想。Kovecses和Radden (1999) 指出, 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和概念现象, 重要的是在ICM内运作。他们共同给转喻下了以下定义:转喻是人类认知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一个概念实体或者是载体在同一个ICM之中, 在向另一载体或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上述定义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桥梁 (mental bridge) 使形成概念的人可及想要描写的目标, 这涉及到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二是有一些概念实体可以更好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去;三是转喻会出现在有ICM的地方。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就可以看到:转喻的使用有其使用的方向性, 而我们感知的方法和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喻有时候也要受突显原则的约束。所以也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运行机理有着不同。

4 结论

综上所述, 语言的共性是在于它的符号性, 它指向人类的认知对经验世界的概念化。我们居住的世界拥有着已经概念化了的语言方式, 在人类的交际中传递着信息。概念话过程联系到了人类大脑对已有认识世界的方式。语言则是按照人类以往所约定所成的理解方式, 借助于语境, 以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多要表达的信息。转喻作为认知域中的定义是一个概念实体或者载体。它的存在实在ICM中工作。向着另外一个概念体提供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1]Alac, M.and S.Coulson The Man, the Key, 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J].Cognitive Science Online, 2 (2004) :21

[2]Croft, 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4-4 (1993) :335

认知转喻视域下的语义韵研究 篇6

从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格, 再到认知语言学中逐年升温的研究热点, 转喻已经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 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认知语言学中, 转喻的研究视角呈多方位拓展。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与理论分析协同的内省法,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经济的研究转喻这一高级认知活动, 缺点也显而易见:主观性强。幸运的是, 日趋成熟的语料库研究方法为更加客观的转喻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介绍并评述国内外学者认知转喻研究的成果, 探讨转喻的研究现状, 并提出从认知转喻视角下研究语义韵的新思路, 以期对转喻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转喻的认知研究和主要研究内容

认知语言学对转喻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Ruiz de Mendoza (2002, 148) 的定义中指出, 转喻是由观念上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所以起的, 任何通过联系或者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Lakoff (1987) 则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简写为ICM) 的一种形式。Langacker (1993) 认为, 转喻是一个概念参照点现象。Alac和Coulson (2004) 指出, 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 基本观点是:中心的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将转喻分类。总体划分为两种:其一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分类;另一种是根据转喻的语用分类。前者把转喻分为两类:整体与部分、及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其中,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包括了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标量转喻、构成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范畴成员之间的转喻以及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而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包括了工具转喻、因果转喻、生产转喻、控制转喻、领属转喻、容纳转喻、地点转喻等。而从转喻的语用使用功能的角度分类, 转喻可分为三类:指称转喻 (referential metonymy) 、谓词转喻 (predicational metonymy) 和言外转喻 (illocutionary metonymy) 。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转喻的界定和分类 (Blank 1999;Radden&Kovecses 1999;Ruiz de Mendoza 2000) ;语言结构和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 (Panther&Thornburg, 2000) ;隐喻和转喻的互动 (Barcelona 2000;刘正光, 2002) ;转喻与语用推理 (张辉, 周平, 2002;蒋勇, 2002) ;顺应理论与转喻的语用功能 (段春云2005) ;词语的转喻特点 (李瑛, 文旭2006;张建理2005) 等。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 国内外学者将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是, 语料库和转喻结合的研究很少。也有学者敢于尝试, Hilpert (2006) 运用语料库研究转喻, 他的基本立场是把语料放在理论之前, 即通过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英语国家语料库) 中发现的转喻语言来观察和描写现代英语的语言现实。国内也有学者将转喻和语料库研究相结合, 如路卿和戴芳 (2009) 的“基于语料库的转喻指称研究”;关文玉 (2011)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转喻研究———-以“EYE”为个案’。对于少见的转喻和语料库结合研究, 这些尝试对于转喻研究的发展是难能可贵的。显而易见的是, 现有的研究还未将语义韵研究和认知转喻结合的范例, 从这个角度而言, 制约转喻使用和理解的因素还有待深入探讨。下文作者将尝试从认知转喻的角度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3 转喻与语义韵研究结合

语料库的研究实践表明, 词项的搭配行为显示一定的语义趋向:一定的词项会习惯性地吸引某一类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 构成搭配。由于这些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与关键词项在文本中高频共现, 后者就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 整个语境内就弥漫了某种语义氛围, 这就是语义韵 (卫乃兴, 2002) 。语义韵大体可分为积极、中性、消极语义韵三类 (Stubbs, 176) 。语义韵很少由单个词承载, 而是分布于一个文本序列中, 功能是表明说话人对某个语用场合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语义韵的作用是表明说话人在某个语用场合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而转喻在某种程度上是构成语篇的主要成分, 它渗透于语篇的各个层面 (魏在江, 2) , 那么认知转喻是如何在语义韵中发挥作用呢?首先, 认知语言学认为, 意义并非存在于语言单位之中, 而是在语言使用者的大脑中构建出来的, 在这过程中转喻的基础思维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转喻是人类借助对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认知来诠释或解读另一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 是人类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 是人类感知和概念客观世界诸事物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转喻涉及同一认知域中概念之间的激活和映现, 是“理想的认知模型”的一种类型, 保证其获得相关解释的条件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语义韵是整体的语言表达都具有说话人态度的语义氛围, 转喻在积极或者消极的语义韵作用使得这种语义韵越加清晰。其次, 转喻的理解和使用不是孤立的, 语境因素对转喻的识别具有制约作用:转喻的判定及其具体的转喻内容, 皆取决于转喻使用的具体语境。语境不是已经存在或规定好的条件, 而是动态推理过程中的一系列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假设。交际双方互为显映的认知语境是成功理解转喻的前提。而语义韵的语义趋向恰恰为转喻的成功理解提供了条件。认知转喻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 还没有完善的理论做支撑, 但是作为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 二者结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值得深入研究。

4 结论

认知转喻论文 篇7

一、词义的延伸与隐喻和转喻的联系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性的、无意识性的认知过程。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且这两种概念之间有相互关系,即相似性和顺接性。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是发生在两个已经相互联系的词之间,即两个意义邻近的词之间。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基本的二轴关系,即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Jakobson指出横组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而纵聚合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这两个特征正是转喻和隐喻特征。因此 ,当词汇意义以隐喻思维延伸的时候, 其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它们的意义不在同一个域中,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这就是隐喻。当词义以转喻思维延伸的时候,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处于同一个域中时,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这就是转喻。Goossens对转喻和隐喻的关系作了如下总结:隐喻来源于转喻;隐喻中有转喻;转喻中有隐喻;隐喻语境中非转喻化(即转喻的消失)。由此可以得知,转喻和隐喻确实存在交叉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分析词义的时候,不但要分别分析转喻和隐喻,而且要考虑二者之间的交叉关系。

二、词Hand的义项分析

词汇义项大致可分为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引申过程是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 从单义词的一个中心结构变为多义词的多中心结构。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名词hand的义项为语料,分析各义项的形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结构及它们之间连续统的关系。《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中名词hand的义项有:(1)手。 (2)(复)掌握;责任;拥有。 (3)(仅用单数)势力;作用。 (4)(仅用单数 )提供消息等的人。 (5)(仅用单数 )技巧。 (6)做事的人。 (7)船员。 (8)轮值;活动中的一份。 (9)钟面或表面等上之针。 (10)方向;方面。 (11)(仅用单数)笔迹;书法。 (12)(正式用语)签名。 (13)一手之宽。 (14)(口)拍手喝彩。

对hand以上概念的改变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本义的邻近性关系考虑,在本概念域内进行拓展,这是认知转喻的思维结构;二是从本义的相似性关系考虑,向不同概念域映射、拓展。因为人最初的概念来自于具体的、形象的,空间的经验,所以(1)项是属于物理空间概念,即(1)项是本义,其他义项是延伸义。义项(4)、(6)、(7)、(8)、(12)带有转喻的认知特征,由于“手”是人身体的必不可少的部位,用“手”替代人是很自然的,表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消息的人、做事的人、船员、活动中的一份等,这是转喻思维模式之一,即以“部分代整体”。义项(13)以“手”表示长度或高度的度量单位,也同样带有转喻的色彩,虽然表达模糊,但很形象,在表示长度或高度单位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手”的概念。在英语里常说He is a hand taller than his wife ( 他比他妻子高 一手 ), 事实上在比较两个人高矮的时候, 比较的是人整个身体的高矮,相差的高度可以用手度量,因此,(13)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同理,义项(5)、(11)、(14)是用“手”代替手写的“字迹”、“技巧”和“结果”,是因为字迹、技巧和结果与手有直接的联系,同属于“生产者转喻产品”的认知思维模式。义项(9)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具隐喻性思维模式,因为该义项中的实体引起手映射到不同域即钟表,钟表的“指针”与第一个义项具有相似的特征。义项(10)是由于手有左手和右手之分,将其映射方向域就形成两个对立面,即一方面和另一方面,二者有相似的特征,也具有隐喻性思维模式。这些都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义项(2)、(3)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表达的意思从具体物理域“手”跳到抽象域“掌握,势力,作用”,如In yourhands, 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 , 由于它们二者所处的域不同,即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可以被认为是隐喻。二是用“手”代替拥有者,如change hands,是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转喻思维模式。根据分析 , 该义项既可看做是隐喻,又可看做是转喻,属于转喻和隐喻的交叉或是连续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知:(1)在14项意义中,本义1项,转喻9项,转喻与隐喻的交叉2项,隐喻2项。转喻性义项多于隐喻性义项。以转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 即在词义延伸中转喻的作用大于隐喻。虽然转喻是词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它延伸的基础是思维上的微观分解,具有思维邻近性关系特征,但结果都是视觉焦点的转移,表具体的事物,语义延伸范围较大,类型多,既有具体意义,又有抽象意义。其余义项是隐喻性思维意义延伸,是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语义范围小。由此,可以认为,hand的多义性的产生主要靠的是人类的转喻性思维,以事物的邻近性为基础。 (2)当词汇义项以转喻思维结构进行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各义项之间虽然独立,却有联系,词义以连锁和辐射性方式拓展。当词汇义项以隐喻性思维结构延伸的时候,各事物之间表现为相似性特征,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各义项之间均没有联系,但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与本义联系紧密,词义以连锁方式延伸。词义的隐喻和转喻性延伸都是人以自身的认知为基础的,形成概念结构。 (3)认知义项的排列顺序是转喻→转喻和隐喻的连续统现象→隐喻,而且义项特征由邻近性逐渐过渡到相似性,义项逐渐由同一域中的映射发展为不同域间的映射。这是由于转喻是一种比隐喻更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 符合人的认知思维结构,首先认识、感知自己熟知的、具体的、同一域的事物,然后逐渐认知周围不熟知的、新生的、抽象的、不同域的事物。因此,词义的延伸不是随机进行, 而是由人的认知机制决定的,具有系统性。

三、结语

本文以名词hand为例, 分析了多义词延伸的认知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词义延伸主要依赖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思维特征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转喻

是隐喻的基础,二者具有连续统的关系,而且转喻思维比隐喻思维发挥的作用更大。转喻呈连锁状方式和辐射状方式,隐喻呈连锁状方式, 当词义从转喻向隐喻方向延伸时, 离本义越远,修辞程度就越高。

摘要: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hand义项为语料,分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词多义现象。

认知转喻论文 篇8

关键词:隐喻和转喻思维,认知投射机制,词义延展

一、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投射机制

隐喻的工作机制和语言的工作机制有相似之处。对语言的正确理解涉及很多因素, 诸如交际双方、语言表达方式、语义等。在论述隐喻的工作机制时, 也必须考虑到隐喻理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因素: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 因为语义是这些因素在动态综合运用下所产生出的结果, 只有全面分析和考虑这些相关因素才能较好地理解隐喻。

主体主要指交际双方两个认知主体, 相当于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生成者和语言接收者, 交际的主体具有认知能力, 他们掌握了很多百科知识, 诸如:语境, 背景知识, 文化因素, 认知模型等, 这是隐喻得以实现的认知基础。正是人类有了认知能力, 具备了想象力, 掌握了推理, 才可能产生隐喻思维, 从而不断学会和丰富自己的表达方法, 也正是接收者有了此种认知能力, 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 识别出语句的隐喻意义。当交际主体发现某一语句在字面上有逻辑矛盾、按照常理难以理解也解释不清楚、与语境不相符时, 就自然而然地寻求其他方法, 转向隐喻性的理解, 尽量寻求与当下语境相协调的解释。喻体的一个或某些特征是无法直接作用到本体之上的, 期间必定要涉及到认知主体的作用, 两类本不相同、不相似、或本无关系的事体并置后所产生的相似性, 是在人的认知作用下产生的。当隐喻可创造相似性时, 认知主体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了,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没有这样的隐喻性表达, 这种相似性往往不为人所认识。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在相互投射、认知主体和动态语境的整合下形成和完成的。为确保对隐喻意义的正确理解, 就需要着力找出“喻底”。在喻体对本体的映射和两者的互动过程中, 主体对它们之间的潜在的相似性特征进行了一系列推理和分析, 由表及里, 去异存同, 一旦在两者之间建立了适合当下情景的相似关系, 便会产生映合效果, 也就能获得这一隐喻意义。语境对隐喻的确认和理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它与认知主体之间也存在一种互动关系。人们通过联想, 努力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统一”, 寻找“喻底”, 如果这种“统一”或“喻底”能够适合当下语境, 与上下文一致, 便可解读隐喻意义。

二、转喻思维认知方式投射机制

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概念映射, 部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是以“邻近”为基础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转喻是在一个认知模型 (域) 中的概念映射, 是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一个范畴 (源范畴) 去激活相邻的另一范畴 (目标范畴) , 从而来突显这一范畴 (源范畴) 或它所属的模型, 产生转喻的映射过程遵循的是临近原则和突显原则。以“部分-整体”意象图式为心理基础产生的转喻 (Croft, 2004) 吸收了Langacker的观点, 将认知域界定为语义结构。他指出, 认知域是一个概念突显的基础, 一个概念同时可以包含几个潜在的不同的认知域。Croft指出, 跨域转喻发生是有可能的, 但应属于同一个矩阵域。于是Croft将转喻和认知的矩阵域联系起来。他认为认知语言学上的转喻分析是在一个域或矩阵域中选择不同的语境突显侧面的能力。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 是在同一矩阵域中进行的多域操作现象, 同一矩阵域中的概念激活。矩阵域是一个多义网络, 在认知心理学中, 可看作由许多节点构成的结构网, 或者是一个概念凸显所需要的潜在认知域的集合, 同时也是转喻操作必不可少的潜在相关联的概念域的集合。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下, 潜在的认知域才能变成现实的认知域, 在矩阵域中, 若一个认知次域激活矩阵域时, 多个认知次域与之同时激活, 但激活的程度不同, 从内向外延伸, 形成不同的层次。在同一矩阵域中, 转喻主要运用易感知、易理解、突显的认知源域来激活目标域。

例如:Sarkozy had a war with Gaddafi.Sarkozy、Gaddafi所激活的矩阵域, 是受认知背景、现实语境、百科知识和语用因素所限制, 在此句中Sarkozy所激活的矩阵域, 包括法国军队和法国政府等许多域;而Gaddafi所激活的矩阵域是利比亚政府军和利比亚政府。但由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 由Sarkozy和Gaddafi所激活的两个矩阵域中, 法国军队和利比亚政府军以Sarkozy和Gaddafi作为参照点被突显, 军队也就处于两个矩阵域的中心因而更容易被激活。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 通过探究隐转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使我们对隐转喻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即隐转喻之间既有相似点也有各自的认知投射特点。笔者尤其探究了隐喻投射机制, 提出了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动态语境以及喻底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是我们了解隐喻工作机制、生成和理解隐喻的有效途径。笔者同时也研究了转喻的投射机制, 提出了在认知背景、百科知识和语用因素整合下的由源域到目的域之间的转喻投射机制。这个机制中包含两个类型, 左面是转喻扩展机制;右面是转喻的缩减模式。扩展模式表现为转喻的映射途径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拓展。右边的缩减模型是从目的域到源域即从大范围到小范围的投射, 是一种整体带部分或部分带整体的投射过程。这无疑对转喻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论

通过隐喻和转喻思维认知投射机制的研究, 我们对隐喻和转喻的操作方式提供了直观的图式表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 我们找到了培养语言学习者隐喻和转喻思维能力的要素。只要我们从这些视角出发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认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认知转喻论文 篇9

关键词:认知转喻 词汇 语篇 语用 文化

一、引言以Lakoff 和Johnson等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认识到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推理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在英语的词汇、语篇、语用及文化等层面遇到转喻现象。本文以《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语言素材,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探索如何运用认知转喻思维来指导高职学生学习英语。

二、转喻的定义与认知机制

(一)定义

Langacker(1993:1-38)[1]把转喻定义为“一种参照点现象,是一个实体通过参照点—目标的认知操作建立与另一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二)认知机制

Ruiz de mendoza(2003:56-60)[2]认为转喻表达是在同一矩阵域内进行,突显的转体(来源域)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转体目标(目标域)或提供了解转体目标(目标域)的心理通道。

三、转喻思维与词汇

(一)一词多义

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可知转喻是多义词形成的重要理据。以study一词为例。

1. [ZZ(Z]Study reading[ZZ)](研读) is different from regular reading.

2. You will find him in his [ZZ(Z]study[ZZ)](书房).

3. H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is [ZZ(Z]studies[ZZ)](学业).

4. He is continuing his [ZZ(Z]studies[ZZ)] abroad(留学).

5. Scientists are [ZZ(Z]studying[ZZ)] (观看)the photographs of Mars for signs of life.

6. My brother is [ZZ(Z]studying[ZZ)](上学) at Pecking University.

7. He has been [ZZ(Z]studying[ZZ)](攻读) law these years.

8. The prisoner [ZZ(Z]studied[ZZ)](策划) ways to escape.

“study”(学习)作为参照点,激活了所有与学习相关的其它概念,随着语境的需要一一被激活。

(二) 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英语构词法的重要方式, 这种活用将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词类, 使语言更加简练生动。例如:

(1) The influence grew stronger after phonograph [ZZ(Z]records[ZZ)] became popular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 He continued to [ZZ(Z]record[ZZ)], but his music rarely had the life of his early songs.

例(1)中 record 是名词,(2)中为动词。动作和事物间实现了相互转喻。

(三) 缩略词

在教材中,很多地方出现了缩略词。如 “FL” 指代Florida, “UK” 指The United Kingdom, “VOA” 指The Voice of America, “St.” 指Street.缩略词充分体现了转喻的邻近性与凸显性。

(四) 构词

转喻思维是构词方式的心理方式之一,可以利用各词之间的联系,理解与记忆。在记忆一些合成词时,可以根据单词的词根和词缀的划分法进行理解记忆。如handle, savings, especially, roommate, homesick, drumbeat, downhill等等均可以将单词拆开记忆。例如:hand指人的手,加上词缀-le指处理,应付之意。通过hand一词的意思来理解handle,体现了转喻的邻近原则。

四、转喻思维与语篇

转喻思维可以为我们理解语篇提供心理通道。例如:

We have always been told that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net, this saying flies out of the window

我们可以把window指窗户这一概念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我们联想到窗户的功能提供心理通道。由窗户整体转指窗户的挡风功能、起作用等。Fly out of the [ZZ(Z]window[ZZ)],意为消失、放弃。

五、转喻思维与语用推理

转喻不仅是一种认知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推理机制。在有限的单词基础上,可以利用转喻思维的推理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It’s made of paper. It’s used for sending letters. You have to put an address and stamp on it.

在该认知域中,paper, sending letters, put an address and stamp on it作为和信封相关的节点激活了信封这个概念实体。

六、总结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师生们可以有意识地融入转喻思维。在词汇层面,学生可以凭借单词基本项联想出很多义项,从而轻松有效地理解记忆单词。在理解文本时,可以联想推理出单词的文本意思。在听力中,可利用已知的认知模式推导出相关内容。在文化层面,可以把握不同民族习俗,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面,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高职英语教学重难点解析.[J].教育与职业.2012.06.

[2]张宏.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心得.[J].海外英语.2012.09.

认知转喻论文 篇10

一、 转喻的定义

在传统修辞学的研究中, 转喻被看作是一种发生在语言层面的修辞格。韦伯网上词典(Merriam Websterps OnlineDictionary)对转喻做的定义是:转喻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关系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这也就是说,转喻(Metonymy)是指当某一种事物和另外一种事物不相类似但是却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用另外一种事物的名称来取代某一事物,转喻就是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这个时候,转喻所侧重的就不是在“相似”的问题,而是“联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转喻又被称为是借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更多的是将转喻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他们认为转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重要的是,转喻可以作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Lakoff认为,转喻是处于相同认知域的两个概念实体之间的映射过程;Croft认为,转喻是对认知域矩阵中某个认知域的突显;Langacker认为,转喻既是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活跃区现象;Gibbs指出,转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倾向于用事物某个易理解或感知的方面来指代事物的整体;Radden & Kövecses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即某个概念实体(喻体)为处于同一认知域或者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内的另一概念实体(喻标)创造心理通道。在国外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作出阐释的同时,国内也具有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认知转喻的定义分别是:刘焱认为: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或者是相似的概念,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往往属于同一个认知框架)之间的过渡形式,是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始源概念)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喻(即“认知转喻”)不同于传统的修辞学意义上的转喻(即“修辞转喻”或“借代格”),因为认知语言学范畴内的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工具和概念化方式,而传统修辞学范畴领域内,转喻则指的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时,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转喻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指出,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二、 转喻的分类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根据转喻是一种思维过程,可以根据能否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转喻形式,将转喻思维分为两种,可以从语言表达中辨认出来的和不能从语言表达方式中辨认出来的,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的转喻是属于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的,例如,“黄头发进来了”中的“黄头发”指代的是“黄头发的人”。这种转喻也属于是指称转喻,但是,大部分的转喻思维方式都是不同于指称转喻的,它更多的存在于非指称转喻之中,不能从语言中辨认出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语言激活了相关的部分认知模型整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因此,人们可以用组成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代替,或者用整体中的组成部分相互代替,所以,认知转喻实际上包括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代替和同一个整体中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互代替两种关系。

三、 理想化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一种模式,它是由概念及其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lakoff在1982年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 Cognitive Models),即ICM,用来说明人类范畴化的问题,同时也解释语义的范畴和概念结构问题,所谓IC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些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也是一种复杂认知模式。理想化认知模式具有六种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灵活性、体验性、关联性、完形性、开放性、普遍性。

四、 转喻翻译与理想化认知模式

翻译实质上是以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在译者兼读者透彻的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或者是传递出来的各种意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其在目标语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尽可能的传达出作者所想要表现出来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是所有翻译活动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活动质量的一种体现。所有翻译活动中的转喻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从认知的观点来看,作者使用转喻这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客观世界中的存在物为基础的,他们的目标是借助转喻的代指特性反映出自己的认知世界,传达一些特殊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点态度。

源语和译入语的认知主体都是人类,人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着,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点是必然现象,从而对于周边事物的认识也会必然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一些相同的转喻方式就会被不同的人们所共享,同时,由于地球上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自然就产生了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或许会用采用不一样的转喻方式认识相同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一种语言现象,有些转喻方式是某些文化中独有的,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这种转喻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的缺失,从而,增加了翻译活动的难度,因此,源语的读者能明白的转喻思维方式,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就需要加入某些信息,使得译入语者能够理解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理想化认知模式下转喻的翻译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直译。直译就是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ICM。源语语篇中的某个ICM或者CM用一些语言符号来代替,当源语语篇的读者在读到这个语篇的时候,这些语言符号就会激活他们脑海里的ICM或CM,使得源语读者能够理解语篇所要传达的意思,在转喻翻译中,当这些符号在译入语中同样能够起到一样的激活目的时,译者只需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者CIM,从而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透彻理解和体会源语的内涵意思,例如: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翻译成:The green is getting thicker;But the red is gettingsparser.”这里的“绿”、“红”都是按照直译的方法,能够充分的给读者发掘诗意的空间。

2.直译加解释性词语。翻译译入语中对应的CM或CIM,标识出源语隐含的ICM或CM。对于一个同样的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知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差,虽然有一些ICM是不同文化共享的,但是,在不同文化当中,他们的CM或者ICM都是有一点差别的,存在一种现象,当源语中的语言文化所代表的CM或ICM移入到译入语中的时候所激活的ICM或CM出现了同中有异的情况,即两种文化中的转喻方式是部分对等激活而不是完全重合的,此时,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在对应的CM或CIM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来指出这些CM或ICM所代表的ICM或CM。例如:王维的“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中的“My gown is moist withdrizzling green.”这里的“湿”是指“衣服湿了”所以不能直接翻译成“moist”,而是采用了“is moist with”的翻译方法,这就可以充分表示“弄湿”这一含义。

3.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虽然很多不同的文化会共享CM,但是不同的文化中他们的CM是存在差异的,同时,在源语和译入语中,转喻的运行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以不一样的形式来表现的,某些转喻是通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某个CM激活整个ICM的方式进行的,可是在译入语中,却可能是通过另外一个CM激活同样的ICM完成转喻的功能,这时,译者需要使用译入语中的CM替换源语中的CM,达到对等激活,例如:张祜的“一声何满子”就翻译成“Sing the dying swan’s sweet lay.”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就不能够表达出源语的真实含义,不能实现激活对等的目的,然而,在英语中有一个典故,就是说天鹅一般不会唱歌,只有在快死亡的那一刻才会唱歌,因此用“swan song”来解释“何满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4.意译。意译指的是源语与意语有比较大的文化差异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例如:秦观的“杜鹃声裹斜阳暮”翻译成“To hear the cuckoo cry-‘go home’.”在古诗词中“杜鹃”所代表的是一种悲切的哀嚎,诗中是指“流离失所、思念家园的人。”在翻译中没有相关的ICM来表达这一意义,因此翻译的时候使用了“go home”这一形式来激活源语的ICM。此时,这种意译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源语的深刻含义。

五、结语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转喻本质的研究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把认知语言学引入对转喻的翻译研究,帮助加深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认知的视角看待转喻翻译,旨在正确认识转喻的本质特征,转喻是认知机制的一种,译者正确的发现源语的认知机制是翻译的关键。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研究了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转喻翻译,从而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应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并且在目标语中尽可能找到概念和形式相统一的转喻,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从而为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与隐喻的翻译研究相比,转喻翻译的研究少之又少。传统的转喻翻译研究将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其局限性,而从认知语言学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角度看转喻翻译为我们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理想化认知模式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在现代翻译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理想化认知模式下转喻的分析来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从而为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上一篇:铁路通信施工组织下一篇: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