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作品(共12篇)
陶艺作品 篇1
书法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书法的开始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现于龟甲、兽骨上,用以占卜;之后秦统一全国文字,以小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书写工具,这时书法开始转变为书写工具;当出现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这使书法开始由书写工具渐渐转为艺术品;到现代,它经过五千年的传承,由中国向外传播。而现代的书法传承完全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各类书法大家璀璨云集,楷、行、草、隶、篆书,五体以不同形式表现。书法的美需要深入其中才能一览它别样的风骚。
书法的发展道路也是起起伏伏、崎岖不平的。它的传承方式以碑刻、墨迹、拓本、木刻等不同形式进行。而现代主要以装裱的形式传承, 书法的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忽略了它本身的价值,各大媒介、拍卖机构利用金钱来衡量这个美。
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美在于作者本身的修养和受教育的程度。古代人的书法、绘画作品都在于作者本身,他们苦学经典,增加学识,进而专研一个方向,直至学精、学透、学好, 从而自成一体。因此古代艺术品被拍出天价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作者本身学识与魅力的结合。同时它也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流传,保存,历久弥新,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能看到笔触的运用,体悟作者的心境,时代造就人才。
王羲之的《兰亭序》称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明独尊其书风,开始贴学之风,同时期以及后世都学王成风。而王羲之在创作《兰亭序》时,携同好友,心境舒畅,随心所欲在酒后飘飘洒洒而作;颜真卿,其行书作品《祭侄文稿》 称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在其侄子死后,心情异常悲愤时而作。此作品在文中涂涂抹抹,力透纸背,显示出了当时颜真卿的悲愤心情;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称天下第三行书, 此作品是苏轼被贬黄州而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轼对世态炎凉的一种感伤之情。
以上为例,艺术品在创作时要符合时代潮流,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当时书写的心境。此类古代艺术品堪称“天价作品”不为过。可是现在,当书法作为纯粹的艺术品出现时, 它缺失了古代书家的气质,现代的书家多以抄为主,借用古文来写今,而绝无心境可言,为出作品而出作品,何为美可言?中国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南派重技法,北派重理论,二者相看两厌。山东,是中国的书法大省,这个省份主要以批量生产为主,一批一批的书法作品销往全球,没有时间的沉淀,没有技法的增长,何之为美?
美是无价的,是从内心出发,由内向外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气质,即使丑也是一种美,因其独特的气质,大丑即大美。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它们的美更加是从小的地方无限的扩大、再扩大,从而达到整体的美。而学则是对知识的积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的处理每个时期应该掌握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所以“美”必须和“学”统一而论,这样的美学才是真的美学,从而丑的在人们眼中也是美的,要丑得有气质。
金农,清代扬州八怪之一,自创隶书书体“漆书”,横画厚重,竖画轻薄,撇画细长,拉开,字形成长方行,突破了以往隶书成扁形的特征,其中不乏对笔力的控制,奇丑, 但正因这种丑而让其书法脱颖而出。
大美即大丑在于作者本身的气质,这样的作品富有情感,生动而灵活。之上所谈艺术家一生淡薄名利,即使贫困也没有把艺术和金钱挂钩。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更富有价值,没有铜臭味。但是有些高价作品全完无法理解高在何处。
美国抽象画艺术大师汤伯利的作品《黑板》,在黑板上6行的连续圈圈,就像小孩子的涂鸦一样,却拍出了7053万美元的天价,美国罗伯特·雷曼的《无题》,是一幅几乎全白的油画作品,拍出了1500万至2000万美元的高价。这些天价作品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审美,然而艺术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加高于人们思想的一种精神境界的产物。 而现在的“天价作品”却是炒作之举。它们美吗?美,当然美, 因为价高,所以赋予的价值也高,紧接着对其评价也高。
这些天价艺术品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国人在盲目的炒作之风中更应清醒的去了解它应有的价值。在尊重历史,尊重古老文化,尊重后现代艺术,尊重抽象主义的同时真正的去把握它们本身的美与价值。认真、虔诚地保护艺术品,拜读它们的精髓,这样的天价作品才是最美的,才是我们该认真去学习的。
摘要:本文主要阐释天价作品是否是最美的,大美即大丑,大丑即大美,利用王羲之、颜真卿等中国古代大文豪的经典之作,来表现古代作品中的美;同时也以美国抽象派大师汤伯利的《黑板》和罗伯特·雷曼的《无题》两幅作品,寥寥数笔拍出天价为例,把现代社会这种利欲熏心的现实和艺术品的本身价值进行对比。
关键词:天价艺术品,大美,大丑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江吟,莫小不.苏轼·尺牍集[M].义乌: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陶艺作品 篇2
一、教学设计思路
陶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物以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文化教育融合多种教育于一体,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陶文化有其他美术的共性,更有着区别与其他美术的质的规定性:任何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是材料的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的统一,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本教材我们主要研究的“陶艺”也叫“现代陶艺”,它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设,不把实用当作主要功能,更多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式。本单元分二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上网进行浏览和自主学习、获取信息收集,了解我国陶艺起源、发展及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摄取信息,进行探索研究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本课时就是在了解陶艺的起源、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了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尝试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等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逐步养成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拍摄照片,作简单的介绍,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让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在手中凝结,自信和快乐在“土与火的洗礼”中铸造。
二、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比较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特点。了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手法,尝试并学习各种陶艺造型方法和陶艺的装饰方法来创作陶 1 艺作品,体会制陶的无限乐趣。
过 程 与 方 法:收集一些陶艺的有关的资料,讨论分析现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手法,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索,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陶艺粗犷而质朴的艺术魅力,体会与泥、与传统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和交流的情感;能克服困难、完成陶艺作品创作。了解我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及发展,产生对陶艺的兴趣,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引导学生欣赏现代陶艺作品,体会艺术家奇妙的构思和陶艺粗犷而质朴的艺术魅力。
2寻找一些现代陶艺作品,○从陶艺的塑形和装饰手法方面引导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尝试和学习,体会陶艺创作的无限乐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优秀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塑形方法、装饰方法,使陶艺作品更加新颖、别致。
2能用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
1电脑、网络、实物投影仪、“土与火打造的艺术”之powerpoint 教师:○②陶艺教学网站、现代陶艺作品书籍。
3完成学习评价单设计。○4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粗纹○抹布等。5陶泥
○1自行收集陶艺的相关书籍、网站、U盘 学生:○2制作工具: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粗纹抹布等。○3陶泥
○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上网查阅了关于陶艺的资料,许多同学都把收集到的资料带来○了,我们先把收集到的图片在展示板上展出。
2教师在展示板上选择几张陶艺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请问这几张陶艺图片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张属于传统陶瓷,第二第三张属于现代陶艺。传统器皿讲○究对称之美,注重实用性。现代陶艺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现代陶艺风格上讲究个性,表现出粗犷而质朴的魅力。
2、提出课题 ppt展示陶艺造型的工艺流程表 ○ 3 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2点击ppt出示陶艺图片
○
提问:这些作品用了什么塑形和装饰的方法?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通过教师示范录像片断 ○让学生了解搓泥条、做泥板(拍、压、擀、切)、做肌理(压印、掺杂、镶嵌)的方法;了解塑形时捏、盘筑、粘接、拉坏的方法;了解陶艺装饰时压印、刻划、镂空、粘贴、施釉的方法。
3、尝试制作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
1把学生陶艺作品按人物、动物、用具、仿制品、创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集体投票选出一、二、三最佳作品。获奖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创作过程交流。2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
5、教师总结
陶艺作品 篇3
关键词:现代紫砂陶艺;望穿秋水;创新
1 前言
有人说:“一个人的艺术是他灵魂的呐喊”。紫砂是一种艺术,而紫砂艺术就是紫砂艺人灵魂呐喊的声音,虽然它看上去仅仅是一把壶。因此,无论是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始终存在着艺术和匠术、艺人和匠人之分。从宏观上来说,艺术脱离文化只能沦落为匠术,其“艺人”自然也不能定义为艺人,只能算是匠人。从微观上,艺术脱离与其创作者的心灵交流,艺术品缺少情感的凝聚,那么它只能算是匠术,而不是艺术。
自明朝正德以来的五百年间,中国文人与宜兴历代砂器制作高手合作,将雕刻、镶嵌、书画等多种工艺美术手法用于紫砂壶,制作出典雅精美的沏茶名壶,成为中华一大瑰宝,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紫砂壶器以精湛的艺术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赢得了世人的青睐。然而,单从一门艺术的造诣来说,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审美眼光。需要发展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那么紫砂艺术需要创新,不断吸纳知识,不断否定自我才能引领时代的先锋。就紫砂壶的创作者而言,要突破思维桎梏达至超越,不仅需要破旧的勇气与立新的实力,还要有探索紫砂艺术的精神。
2 “望穿秋水壶”的创作
创作一件紫砂壶时,要充分考虑利用紫砂特有的艺术形式,结合作品的造型进行整体构思,使之与造型融为一体,表达一个主题,抒发一种思想感情,表现一种艺术感受。技艺融合,无界无止;心境归一,既清既明;从想象生实物,自实物化虚景,由虚景寄情思,壶中虽是海天一角,心中却是日月天长。这样的审美高度能使欣赏者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浓郁的生活情趣、丰富的美感享受,从而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本文以敦厚圈润的光器“望穿秋水壶”为例,简单的谈一谈紫砂壶的创作。
该壶壶身圆润可爱,形态十分巧妙,望之便使人顿生奇趣;圆润的弧线由壶口延伸至壶底,简洁的线条写出玲珑秀气的身段,流畅自然,丝毫不显生硬拘束;壶颈处添加了一微微矮颈,与壶口基本持平,不但避免了壶身的臃肿,而且形成过渡自然的曲线美;壶颈以斜肩线处理。线条比例得当,丝毫没有庸俗感;壶盖微微隆起,这样的设计提升了壶器的重心,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俯视,壶盖均能呈现玲珑圆润之美,增添了拙朴童趣;壶钮小巧玲珑,与整个壶器造型顺应、和谐统一、毫不做作;在以圆融为基本线条的基础上,壶嘴直流斜上,直线的冲击力强,给壶器增添了不少力度美;耳形把端持平稳,用起来方便、舒适。整个壶器身、盖、颈、把的比例处理无一不恰到好处,在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多一点则显臃肿,少一点则有失落之感。总的来说,整把壶在传统壶艺之中融入了现代陶艺美学的理念,而且隐喻着“望穿秋水”的意味,体现了该壶的文化气息和传统人文气息,很好地表现了制作者的情感。
3 制壶感言
陶艺作品 篇4
黄耀莹 / 一件霓裳
杨俊洁 / 剪花——宝相花
帅静泉 / 世界上最好的家
陈智强 / 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创意海报
尹述睿 / 新精卫补海篇
陶 珂 唐胜天 / 华·韵——中式餐厅
黄军 / 华(海报)
张凌霄 / 文房四宝
张潇珑 / 民族特色手机游戏《高跷捕鱼》角色设计
陶玉 /“美意延年”包装设计
牟炼 / 永和豆浆历史人物篇系列海报——玄奘篇
彭丽莎 / 剪狂纸舞(书籍装帧设计)
周景秋 / 0排放——吸尘器篇
《简爱》作品赏析作品解读 篇5
女性意识的唤醒:主人公简爱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简爱忠于理想的渴望势必与传统社会产生冲突,因此简爱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更表现在她对不公正现象的反抗:学校制度,传统婚姻制度,宗教。这部小说以浓郁抒情的手法和心理描写,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又自立自强的新女性形象,摆脱一切就习俗偏见,从她小时候反抗自己富有而虚伪的舅妈的时候就体现出她的独立思想,而后遇到“疯女人”的时候选择了出走,是因为她不愿意降低人格,只有爱和人的价值结合在一起爱才能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她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新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平民女性渴望和男子平等的愿望,她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和自由的爱情,爱上贵族却又地富裕生活的诱惑,坚持自食其力,这都表现了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妇女形象,以及表达了她的新式女性主义思想:自尊,理性,追求平等,独立,自强自爱,在夏洛特描写主人公的相貌上,她有很大的突破,与其他作家笔下的女性完全不同,更注重于宣泄自己的感受,深入女性世界,凸显女性的自尊、自爱。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抨击:《》全篇贯穿对人权的自由平等的呼唤,简爱无法忍受资本主义的压迫,首先对“慈善事业”进行了揭露,通过对孤儿院的描写来暴露资产阶级社会,其次还有对罗切斯特庄园里的上流社会的讽刺描写都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再者通过圣约翰揭
露宗教伪善和欺骗。
罗切斯特是父权文化的产物,他被安排了一桩巨大财富的婚姻,同时他的大男子主义体现了当时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罗切斯特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一个与简爱新女性主义完全相反的旧时代封建的映照,而经由他们爱情的产生传达出作者想突破世俗的陈旧观念的强烈愿望。小说体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些思想观念的认同,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在历史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夏洛蒂之前的家庭女教师的故事的叙事者用回顾性的视角拉开与小说人物间的距离,而《》叙述者与主人公在道德观念上没有分歧,可以体现出对维多利亚时代某些思想观念的认同。U
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文笔简洁传神,却质朴生动,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更加贴近读者,根据“我”的经历安排结构。小说在细节描写也很有特色,简爱在表格圣约翰的屡次要求下答应她和他去印度传教,这时表哥像上帝找回了“迷途的羔羊”似地将她搂住,简爱听到“简!简!简”,风景描写中,对五月大自然的描写写得美好绝伦衬托了孤儿的不幸命运。小说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点的同时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了梦境、幻想、预感、象征等使得情节扣人心弦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篇6
本考点考查的是从整体上阅读作品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分析作品的结构就是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时把握住一篇文章的结构,弄清它的层次关系,包括段与段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关系,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本。
概括作品的主题,是在理清结构,把握思路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作出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对于一篇文章的主题,分析理解是基础,概括表述是关键。
【知识汇总】
1. 所谓“作品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而考题也是以要求同学们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
2. 所谓“作品的主题”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考查方式】
“分析作品结构”常见主要题型:
1. 文章是围绕×××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2.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3. 文章××部分描写了××(内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概括作品主题”常见题型:
1. 要求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主题。
2.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3.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例题讲解】(2012·重庆卷)
太阳梦
晓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紧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例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寻梦——实现——再寻梦,按着意思归纳整理即可。
答案(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 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例2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判断一篇文章的主旨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写作主体的态度,二是作者对主体的态度,或者说是情感与价值观。“太阳梦”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线索,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一定要深入思考,既要答出表层意思,又要答出深层意蕴。本题难度较大。
答案(1)拉萨的美景,既是现实,又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梦想;人们寻梦的过程又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如:老刘作画是现实,老刘的理想是梦)。(2)对拉萨的热爱,对寻梦者的崇敬。
【方法归纳】
分析作品的结构:
1. 整体感知是把握结构的第一步。拿到一篇文章就要按部就班地去读。边读边给每个自然小节标上序号,以备下面做题之用。
2. 圈点勾画中心句、过渡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 总结每自然段的段意。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个段来一个总结,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本段的段意。
4. 高度重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尤其要重视段落的起始句与上文的联系。对于重叠词语、重复词亦应重视。
概括作品的主题:
1. 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是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 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还有主旨句,过渡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旨。
4. 联系背景法
有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概括作品主题有一套语言模式可供参考: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描写),表现了……思想感情(赞美了……/批判了……)。
5. 因文而异法
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这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
现场练兵
真水无香
潘向黎
①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
②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
③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是大智慧啊。回来后把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越发觉得深不可测。
④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听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原来我想找的,在《徒然草》里等着我呢,真人无所谓聪明,无所谓品德,无所谓建功立业,更无所谓声名远扬,难怪“名”字常和“虚”字相连,叫做了“虚名”,可是“祸”却是“实祸”。而那些超越了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人,我们是无从得知、无从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香,藉此我们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华,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却如同纯净的水,是没有香气的,更不会远近飘扬。除非有福气接触到他们,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做到那样的纯洁和一清至骨。可是那样的人,岂是我们可以得闻其名、得见其人的呢?我们可以仰慕、追随的,无非还是有香之物、有名之人罢了。如果我们拒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仰慕、追随的了,我们心里的一个地方,只能永远是空的。至于世上所有的建功立业,所有的功成名就,若不为财富、地位,总能说出一个“名”字——无非是想让自己成为有香气的水罢了。真水无香,我们一出发就走了反方向。可是我们不出发,也许本来就不是纯净的水,还不如求些香气,掩了浊气呢。要淡、要透彻,是要大本钱的,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可强致的。想想真是让人悲哀。
⑤真水无香,说到这儿,话是说透了,却也说到头了。既是高山仰止的意思,也是人至察、水至清的意思。
⑥忽又觉得奇怪,我怎么会由“真水”想到“真人”的呢?细细再想,原来这不相关的两处里倒是藏着绝妙的一联——上联:“真水无香”,下联:“真人无名”。其间时间和空间都跨越了很远,真是遥遥相对,玄妙无限。
⑦妙联天成,可是该用什么样的纸和墨来写才妥当,谁来写才能传出这几个字的神韵?若有了那么天衣无缝的一联,谁又配在自己的住处挂它呢?恐怕任谁也要从身上生生逼出伧俗来的。那样的话,岂不是风雅不得,反成祸害。有些话有些事,也许还是从来不知道的好。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 文章是围绕“真水无香”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2. 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真水无香”的理解。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互动研究 篇7
文学作品以时间为主线平面叙述, 影视作品以空间为主线立体叙述, 两者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他们都属于叙事艺术。“文学与影视在叙事上的相通, 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 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 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而文学也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 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和日益丰富自己的叙述手段。”[1]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文学作品与影视的融合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需要,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共同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基础
文学的繁荣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叙事手法上、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位以及审美等多方面, 已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所以影视作品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取其精华, 无疑是一条捷径。另外, “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给人以双重生活写照, 这样的写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 如果没有影视文学作为支撑, 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声效感觉的刺激误区。”[2]
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 它可以使影视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品位得以加强, 以至于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影视艺术作品只有在文学艺术支撑的基础上, 才能展现其内在价值;才能通过屏幕给大众范围最广、吸引力最强的直观展示。
(一) 文学作品为影视拍摄提供题材
“在中外影视作品中, 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 (主要是小说) 改编而成的, 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 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 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3]
实践证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得影视取得备加的成功。如《飘》、《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简爱》、《呼啸山庄》、《阿Q正传》、《雾都孤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还有《山楂树之恋》等最近拍成的影片。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此类作品从人物的再现到情感的发挥, 从内容的铺张到时代社会的问题揭示, 都达到了艺术的审美标准, 反映出了艺术的人文性, 审美性的特征。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二) 文学语言是镜头语言的基础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载体, 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抽象性, 这种思想性和抽象性为影视作品的镜头提供了语言的创新空间, 并成为影视作品丰厚的艺术底蕴关键所在。”[4]
以最基础的写景方面为例,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 静秋一行人到达西村坪时描写到:“之间一条小河像条绿色的玉带, 蜿蜒着从山脚下流过, 环绕着西村坪。沐浴在初春阳光下的西村坪, 比景秋以前下去锻炼过的几个山村都美丽, 真算得上山清水秀。”如果要给电影定义一个颜色, 那么《山楂树之恋》无疑是青涩而朦胧的绿色, 因为其一开场就用山清水秀的景透露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文学作品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 文中塑造的形象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 所以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过程, 既是导演自己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 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 利用镜头描绘出来, 使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另外, “小说文学的整体艺术不仅体现在全书布局结构和情节安排上, 而且也体现在人物性格塑造上。”[5]如静秋与老三第一次见面的情节, 电影完全尊重了原著, 从侧面刻画出老三耿直爽朗的性格、阳光又具有艺术气息的形象, 使得静秋虽然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这个人各个方面都很“小资”, 但是却忍不住向其倾心。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 静秋对老三怦然心动却自身纠结不已,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既向往浪漫的生活方式和爱情, 又被现实与家庭的原因所迫, 不得不压制自己内心渴望的静秋的艺术形象。
(三) 文学叙事是影视叙事的源泉
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 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6]从有剧情片开始, 当文学式的叙述方式就开始在影视作品中出现, 就是剧情片历史的开端时间。这种原始的经典的电影叙述技巧从空间和逻辑上的线索, 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是《广岛之恋》的意识流, 还是《英雄》的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 所有五花八门的叙述方式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而《山楂树之恋》张艺谋更是难得一见地摒弃了花哨的手法, 单纯地用情节主导结构。
二、影视手法使文学作品立体化
总体上讲, 文学作品是平面的, 而影视作品是立体的。从叙事结构、镜头的运用、声效的村托、还有色调的设计到场景布置、演员动作设计、语言的表现等等。影视通过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强大刺激, 使文字的描述在脑海里逐渐立体化。
(一) 镜头语言使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更饱满
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而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分切镜头组合起来, 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形象性。
以两类作品中“细节”描写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进行细致的细部刻画, 其中对诸如道具式的细节刻画必须花费一定的篇幅。这样就是以暂时中断故事情节叙述的线索为代价来换取的, 因而对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而言, 就不适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笔墨停留在细节的描写上, 以免影响情节的进展和故事的铺叙。但在影视作品中这种担心就不必要了。因为影视手段具有立体化的画面感, 它可以通过镜头的变化如:使用特写、快慢镜头或者反复呈现等方式来直观地描写细节, 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甚至通过场景的布置, 道具的使用, 人物动作的设计在几个短短的镜头转换间流畅地刻画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意。因此影视作品中的细节表现往往和影视叙述接合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相对来说比文学描写更加流畅。
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在凉亭休息, 两人合披大衣太小了, 于是老三便把大衣穿在自己身上。此时作品就通过特写镜头语言去表现静秋脸上微微不满的表情。当老三将静秋拉到怀里, 两人面对面站着裹着, 说:“这样还冷吗?”这时镜头又特写静秋依偎老三怀里, 脸上出现了羞涩的表情。这样利用特写镜头语言来表现恋爱中的少女———静秋那种娇羞的内心细节, 也体现在文革年代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渴望相拥……由此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使人物有血有肉, 形象饱满, 让情节有声有色, 引人入胜。
(二) 色彩基调对作品整体风格的体现
“电影色彩的运用, 是视觉上对影片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在情绪上则是视觉的心理暗示。”[7]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 是影视工作者审美情趣和主观意识的集中表现。虽然线条、形状等组成了画面形象的基本造型、丰富多变的构图样式和视觉形象, 但色彩却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心理, 在画面中显示出强烈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在影视后期特效的设计与制作时, 影视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意识, 掌握将色彩从一般视觉生理体验上升到心理审美的高度技巧, 通过对色彩的选择、调整和组合, 使画面具有和谐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基本色调是绿色, 影片中也大量使用了绿色的场景及道具等元素, 为的就是凸显静秋和老三之间这一场纯洁的爱情主题。开始时西村坪青涩的、朦胧的绿, 表现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环境下初恋的纯净。后来两人隔河相望, 两岸绿树相应浓翠欲滴, 连河水也被倒映出浓烈的绿。
这种色彩的运用恰当地表现出两人情不自禁浓烈而纯粹的感情, 突出了该部作品浪漫、凄婉的纯爱主题,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一大优势所在。
(三) 声效对叙事节奏的支撑
影视语言中的画面部分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只有画面的影片是苍白的, 就像从前的默剧, 于是声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影视中的声效是由人声、音响、音乐三个部分构成, 做影视后期的剪辑师们是最重视声效的。音乐能带给影片新的灵感。它决定了一个片子的风格、节奏、情绪。一个镜头的动作, 要切中音乐的节点, 才能让观者看着舒心,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另一大优势。在《山楂树之恋》中, 其主题曲是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山楂树》, 它描写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爱情, 曲调悠扬潺潺, 词语意境深绵。韵律起起伏伏间, 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所以老三第一次“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出场, 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深深地吸引了静秋。而《山楂树之恋》的配乐是由陈其钢所作, 曲风也印证了影片在文革时代背景下克制隐忍的写实路线, 平静内敛的旋律虽然不至于马上让人有掉眼泪的冲动, 但是总让人有那么点感觉, 以至于积累到片子结尾, 静秋闻讯赶到医院, 看着病床上的老三, 静秋哭着呼唤, 背景音乐此时淡淡地入景, 此时仍旧是那样平静内敛的旋律, 与静秋的哭泣和呼唤、老三的病容和泪水, 还有老三视线上方两人欢笑的黑白合照结合起来, 让人潸然泪下。
音和像相辅相成。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内容, 画面色调, 镜头的快慢, 揉合了音乐, 不着一字, 也尽得风流。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发展之路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的最佳方式即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影视作品要在滚滚商业浪潮中更好地发展, 取得更大的突破, 贵在深挖文学作品精髓, 并不断艺术创新。如果仅仅将影片停留在娱乐和附庸风雅的艺术层次, 或者被植入性广告等条件等局限, 那它充其量不过是一道内涵贫乏的精神快餐。如果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理解不够, 虽然其在票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还存在不少这样的缺憾。例如静秋在修篮球场, 老三在静秋家发现静秋的脚都被石灰烧伤了, 当时就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小说如是说:
“她没听到他答话, 抬头一看, 见他站在那里, 盯着她的脚, 满脸都是泪。她慌忙说:“你———这是干什么呀———, 男的哪兴流泪的?”老三抹一把泪, 说:“男人不为自己流泪, 男人也不兴为别人流泪?”
而在影视作品中, 老三看着静秋的脚只是难过的表情。虽然这看似改不改无所谓, 但是因为这与后来静秋的母亲与老三的对话有联系, 且如此平淡地处理老三心疼静秋而流泪的情节, 让只看电影的观众摸不准老三对静秋的深厚感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现代商业发展的背景下经历着机遇和挑战。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主旋律文化的载体, 而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 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寓教于乐的视听盛宴与丰厚的文化知识,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影视与文学互动的同时更应注重影视作品文化和艺术价值, 深刻地理性地思考文学作品的发展之路。文学作品改编影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 不盲目跟风, 而影视改编文学作品也不应只是将剧本改为故事脚本的过程, 深刻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才是文学和影视这两大艺术体系发展的基础和宗旨。也是两种大众文化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葛春先.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 2010 (11) .
[2]佚名.漫谈影视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10-05) http://www.qiqi8.cn/article/31/34/2008/2008100564886_3.html.
[3]刘文飞.文学改编影视艺术的综合表现力[J].电影文学, 2007 (6) .
[4]佚名.谈谈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09-30) http://www.studa.net/Movie/080930/11150336-2.html.
[5]申丹, 韩加明, 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8.
[6]佚名.文学与影视的区别与相通[EB/OL]. (2011-10-27) http://www.wenku.baidu.com.
陶艺作品 篇8
关键词:档案工作,法人作品,职务作品,著作权
档案工作中创作出大量的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正确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长期以来,档案界更多的是侧重于从理论上对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划分的探讨,缺乏对实践中范例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件的介绍、法律适用的点评来阐述界定档案工作中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标准问题。
一、区分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的典型案件概况
1. 原告的诉求。
本案中原告王某某系H档案馆工作人员,其接受了本馆下达的编写《李墨林年谱》的工作任务,他通过对本馆馆藏与馆外资料的收集、分析、核查、论证,独立执笔完成了《李墨林年谱》(草稿)的编写,经本档案馆主管副馆长提出意见修改后定稿。定稿署名为“H档案馆”,而且作为档案归档。随后,王某某将署名为“H档案馆”的《李墨林年谱》定稿交到《B档案史料》编辑部,并在该杂志(内部发行)当年第5期以其个人名义发表了该文献的上半部。随后,H档案馆致电《B档案史料》编辑部,认为《李墨林年谱》系单位成果,王某某不能以个人名义发表。《B档案史料》编辑部立即在当年第6期《B档案史料》发表《李墨林年谱》下半部时将署名改为“H档案馆”,并以“更正”方式对上半部署名作了修正。王某某认为《李墨林年谱》系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其所有,H档案馆、《B档案史料》编辑部侵犯了其著作权,于是在向B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H档案馆、《B档案史料》编辑部停止侵权、公开道歉、返还稿费、赔偿经济损失与精神损失。
2. 被告的抗辩。
由于《B档案史料》编辑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权利义务由B市档案馆承担。B市档案馆辩称,《B档案史料》1997年第5期以王某某名义发表《李墨林年谱》上半部完全是王某某对编辑部的欺骗造成,因为H档案馆从来没有同意以个人名义发表该文献,编辑部对署名予以更正就是要以正视听,并非对王某某著作权的侵犯。H档案馆辩称,编写《李墨林年谱》是单位工作计划,主题思想、资料收集都由单位组织完成,王某某最终执笔,单位领导审阅把关,立卷归档。《李墨林年谱》反映单位意志,由单位承担责任,是法人作品,著作权归单位所有。另外,按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王某某个人无权将已经归档成为国家档案的《李墨林年谱》擅自发表,其行为属非法公布档案。档案馆要求编辑部更改《李墨林年谱》署名没有不妥,不存在侵权问题。相反,王某某侵犯了单位的权利,请求法院驳回王某某的诉讼请求。
3. 法院的裁决。
B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李墨林年谱》是王某某为完成单位任务,在收集分析馆藏资料,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执笔完成,当属职务作品,王某某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归H档案馆享有。档案馆未提供他人参与创作的证据,单位领导对编写进度的过问、督促和文字方面的修改,不能证明《李墨林年谱》系集体创作。档案馆简单的任务下达,不能构成法人主持,亦不能说明体现了法人意志。同时,档案馆不能举出与王某某之间有关于《李墨林年谱》著作权归属的约定和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单位所有的规章制度。因此,档案馆主张《李墨林年谱》系法人作品的意见,不予支持。《B档案史料》编辑部更改署名草率、不严谨,视为与档案馆共同侵犯了王某某的署名权。判决:《李墨林年谱》的作者是王某某,B市档案馆、H档案馆向王某某书面致歉,赔偿王某某经济损失、精神损失500元。由于王某某无权将已经归档的《李墨林年谱》擅自发表,故无权要求返还稿费。王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B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要求判决《李墨林年谱》不属于“特殊情况”下的职务作品,其应对该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而不是只享有署名权,要求增加赔偿金数额、公共赔礼道歉。二审法院查明,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二、典型案件法律适用评述与思考
1. 编纂成果是著作权保护客体。
本案涉诉的作品是档案编纂工作的成果,凝结了创造性智力劳动,符合得到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要求。另外,《李墨林年谱》可以被模拟化复制,或者被数字化复制,满足“可复制性”的作品构成要件。所以,《李墨林年谱》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无疑,属于《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文字作品”。
2. 作者与单位有否隶属性关系。
一般来讲,职务作品的作者是法人单位的职工(包括在编人员、聘任、借调、兼职、临时工等),这些人员同法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或者能够由录用通知书、报到证明文件、任职文件等证明的事实劳动法律关系,即作者隶属于法人单位。比如,本案中原告和被告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与本单位不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作者完成的作品不是职务作品,但是不能认为法人单位职工创作的作品都是职务作品。法人作品既可以由与单位具有隶属性质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作者创作,也可以通过劳务合同或者委托合同关系由非法人单位的作者完成。
3. 创作是否在单位业务范围内。
职务作品应当是作者为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创作具有行政强制性,这是由作者与单位之间存在的劳动法律关系所决定的。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工作任务”是指作者在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因此,作者的创作具有职务性,任务内容应该是劳动合同,或者单位职责规章、长期工作规划、岗位守则等指明了的职责范围。与职务性无关的作品不是职务作品。在本案中,原告接受创作《李墨林年谱》任务,属于档案编纂业务范畴。法人作品既可以是因为作者“履行自身职责”创作,也可以是因“履行非自身职责”创作,创作行为是否具有职务性,要视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定。
4. 作品是否在单位主持下完成。
职务作品虽然是为完成单位任务而创作,但是单位只起到下达任务和验收工作完成情况的作用,起不到主持创作的角色。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情节的处理、文字的表述等都由作者自己决定。在本案中,对馆藏资料的查阅、馆外资料的收集、核证,以及执笔都由作者完成,被告没有实质性地介入这些活动。相反,“单位主持”是法人作品创作的前提条件。所谓“主持”是指:其一,创作的动议由法人提出。其二,创作的整个过程在法人的随时监督、指导、检查、控制下进行,并按照法人的意见对创作活动作必要的调整。
5. 作品是否体现了单位的意志。
职务作品的作者接受的仅仅是单位要求其创作的意志,作品归根到底体现的却是作者个人的意志,作者不需要把单位意见完全地融入创作过程。在本案中,被告H档案馆对《李墨林年谱》的创作只提出了思路和框架,以及对文稿的文字性修改,具体怎样创作和实施创作,都由原告决定与完成,体现的是原告个人的意志。法人作品则不同,作者只能按照单位的意志和要求去创作,不能篡改、更不许违背单位的意志,创作活动就是再现单位意志的过程,这是认定法人作品的关键标准。
6. 作品是否由单位来承担责任。
通常情况下,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承担责任,包括侵权责任和其他可能的法律责任。《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对“普通职务作品”的规定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基于职务作品创作的特殊性,《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又规定,“特殊职务作品”由法人承担责任。在本案的二审中,法院认为《李墨林年谱》内容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利益,最终由单位领导审阅批准定稿,责任只能由单位承担。于是判定,《李墨林年谱》属于《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特殊职务作品”,而非该条第一款规定的“普通职务作品”。
7. 不同性质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按照《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成两种情况。其一,“普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完全归作者所有,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其二,对于“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单位享有,单位可以给作者奖励。在本案中,《李墨林年谱》被法院认定是“特殊职务作品”,因此原告只享有署名权,而修改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益权、转让权等都归被告H档案馆所有。对于法人作品,单位享有全部的著作权,包括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参与创作的任何自然人作者不得主张权利。
德国著名学者迪兹博士指出:“中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法人作品的规定很难与第十六条的职务作品区分,前者好像是一种职务作品创作的特殊形式。”法律专业人士尚且如此,由档案工作者来界定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就更不容易了。为此,在档案界应开展深入的著作权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宣传活动,使从业者能够完整理解、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档案馆要建立著作权管理制度,使法律抽象的原则性规定变成具有约束力的指导现实活动的行为规范。此外,档案馆可以通过与本馆职工,或者与馆外受托人及受托单位签订著作权合同来解决职务作品、法人作品的区分问题。
参考文献
[1]魏湘玲.王和平与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侵犯著作权纠纷案[J].电子知识产权, 2000 (6) .
[2]杨述兴.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J].电子知识产权, 2005 (5) .
[3]李顺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导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4]唐广良.浅论“单位作品”[J].知识产权, 1995 (3) .
陶艺作品 篇9
涅波夏·契科维奇是享誉全球的马林巴演奏大师, 并且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其演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使得听众为之陶醉。
涅波夏·契科维奇在马林巴发展的历程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独一无二的创作能力, 细腻的音乐感觉与超凡的演奏技术使他的作品与马林巴琴近乎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演奏效果。其情感拿捏、技术掌握, 都在进行不断的研究加工, 对马林巴的理解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对音乐的热情、对马林巴的热情正在深深的影响着这一代人。
二、音乐的风格性处理
1.力度
马林巴音乐的风格有很多, 欧美风格, 吉普赛风格, 东方中日风格。
马林巴音乐风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声音、音色、力度。其中对力度的不同处理是区别马林巴音乐风格的重要特征。
对涅波夏·契科维奇于来说, 在他演奏马林巴的作品时会加入许多强力度的处理。因此, 在演奏他的作品时要有很高的爆发力, 即在强力度演奏时用臂力爆发出敲击的冲劲, 以此达到力度上的需求, 从而体现音乐锁表现出的情绪。
2.选槌
在马林巴曲目的演奏中选槌是非常重要的, 演奏者为了在音乐中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的音响效果, 必定会挑选适合作品音色和音域的琴槌。在作品《ILIJAS》中, 为了使共振更加的饱满、音质更加浑厚而常常大量的使用低音区域。所以, 在演奏《ILIJAS》时要挑选一支适合低音声部音色的低音槌。在加入低音槌的演奏时, 整个旋律声部会有一个好的支撑, 同时能把音乐本身对低音区域所需要的特殊的厚重感体现的更加完美。
作品的引子部分 (谱例1) 采用了上行音阶、琶音为旋律, 配以由慢渐快的自由节奏与高强度的音量, 以坚毅的曲风作为开场, 为整首曲目做了铺垫, 而后高声部保持八度单手滚奏, 低声部则继续进行波浪式的旋律线, 高低声部交织进行, 密不可分, 整个引子部分都使用了这种方式来演绎, 仅仅变换了旋律及力度强弱, 形成了高低两个声部各为旋律交替出现, 形成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形式。引子部分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马林巴双槌技术, 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难度及旋律性。在左手进行上行旋律时, 右手保持了纯八度的单手滚奏, 由于左手的旋律为由慢渐快的自由节奏, 保持右手的滚奏频率并保持强力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要保证摇式滚奏技术已经掌握的非常纯熟, 这样才能最少受限于左手的下槌频率。摇式滚奏熟练后, 慢慢加入左手声部, 先以均匀速度进行, 待渐渐熟悉后, 再以自由速度加入。在练习中, 要注意左右手的独立性以及对每个槌的控制。由于引子部分采用了自由散板, 对音色的控制也极为重要。马林巴琴的特点是高音部分清脆明亮, 低音部分低沉浑厚、共鸣强、延音长, 一号槌需要配以音色柔和浑厚的低音槌, 而二号槌和三号槌使用中性琴槌即可, 四号槌因马林巴琴的琴板特点的原因, 使用稍稍偏硬的琴槌, 以保证高音区明亮的音色。
谱例1
引子部分的尾声 (谱例2) 对之前的形式进行了改变, 由左手进行旋律、右手进行保持音型改为了左手进行保持音、右手进行旋律。作为这个段落的结束部分, 作曲家采用了常见的渐慢渐弱的方法来结束。右手仍然保持了纯八度来演绎旋律声部, 但最后一句明显比前一句要更长一些, 以达到听觉上慢慢消失、渐渐远去的目的。在引子的最后, 作曲家并没有使用马林巴作品中常见的交替滚奏形式, 而是
续了之前的摇式滚奏技术, 使结束和弦成为了既统一, 又各自独立的音响效果。
谱例2
作品的主题部分雄壮、庄重, 反映了克罗地亚人的不卑不亢、追求新生活的思想情感。整个主题部分采用了连续双击、单手八度的技巧, 基本在中高音区演奏。此处运用了两个基本的马林巴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奏, 逐渐加深演奏的难度, 并一再对主题进行深化, 渐渐向高音区移动, 达到全曲的高潮。之后又逐渐向低音区移动, 进入尾声。
主题部分 (谱例3) 一开始延续了引子部分的摇式滚奏, 引子部分与主题部分并没有间断, 而是以摇式滚奏的保持音型作为两个部分的桥梁。左手进入后, 加入了此部分的基本节奏型, 以三小节为一组进行了三遍之后才进入旋律, 不停对基本节奏型进行深化, 并逐渐提高演奏力度, 为主旋律的进入进行铺垫。此部分采用了5/8拍、7/8拍、9/8拍等多种拍子来演绎, 但整体听上去却并没有散拍子该有的跳跃性、复杂性, 而是非常稳重、坚定。在主题部分, 低声部的节奏型基本没有变化, 担任低音演奏的左手需要进行连续双击, 这种技术来源于小军鼓中的双跳技术, 但是由于小军鼓鼓面弹性大, 鼓槌分量轻, 而马林巴琴键弹性大, 琴槌分量重, 在马林巴琴上完成双击是比较困难的, 需要高强度的练习, 另外由于左手的节奏不方整, 仍然可以使用引子部分左右手独立的方法来练习, 不同的是, 左手声部作为辅助声部, 把注意力转为右手的旋律声部, 这样既可以保证旋律音的音准, 又可以突出旋律的线条。
谱例3
在主题部分中, 除了上述节奏型不停变换旋律音来深化主题外, 也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乐句 (谱例4) 。此处的旋律线明亮向上、催人奋进, 使用了高强度的音量来演奏, 并加入重音。通过谱例可以看到, 此处的旋律分为了几个小乐句, 长短不一, 但基本的形式相同, 在基本旋律线条中加入了类似于颤音的三连音形式, 使旋律更加明亮, 减少生硬的感觉。在演奏这部分时, 除了每句开头的两个和弦外, 其他旋律均由左右两只手的内槌交替完成。由于此处的速度比较快, 旋律线又较为明朗, 音准是大家都比较难把握的问题, 特别是每句开头的两个和弦, 存在着升降号, 同一只手需要敲击两个不在一个平面的音板是比较困难的。通过敲击同一音板的不同位置可以知道, 音板的不同位置音色是不同的, 而最好听的音色在音板的最中间, 但在这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既不利于速度的提升又不利于音准的掌握而且一旦顾及不到音色敲击在其他位置就会出现不好听的音色。与此部位音色最相近的便是音板的两端, 我们可以改为敲击音板的最前端, 这里不仅音色与中央音色相近, 而且距离没有升降号的琴板很近, 有利于我们在提高速度的同时保证旋律的线条。
谱例4
作品的尾声采用了与引子部分相同的素材, 均是以类似弦乐华彩的上行音阶、琶音为旋律, 配以由慢渐快的自由节奏与高强度的音量, 不停的使用相同的马林巴双槌技术来进行。不同的是尾声虽然使用了引子部分的素材, 旋律却不仅相同, 尾声部分的旋律更具有一份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情感在里面。此部分由强有力的演奏开始, 逐渐减弱, 最后主旋律交由低声部来完成, 高声部则进行摇式滚奏保持高音存在, 逐渐减弱、渐慢, 直至悄无声息的结束。
尾声最后的部分 (谱例5) 非常特殊, 整个旋律都由低声部来完成。此处虽然出现了中强、强的力度来演奏, 整体却透露着静谧和一丝彷徨。旋律以较为阴暗的小调结尾, 多次使用渐快、渐慢的手法, 并对同音高的音进行重复, 表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克罗地亚人在追寻新生活途中带有一丝迷惘却又坚韧不拔的思想感情。此处同样出现了左右手独立使用的技术, 需要注意保持右手滚奏的均匀, 而左手则充当着更重要的任务, 整个情感都要靠它来演绎的淋漓尽致。
谱例5
《ILIJAS》这首马林巴独奏作品曲目情感丰富, 演奏技巧变化多端, 是一首非常值得细致推敲的作品。它不仅是一首作品, 更是克罗地亚人在当时的一个生活写照。而它作为西方马林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与我们常常接触到的以安倍圭子为代表的日本马林巴音乐不同, 西方的马林巴音乐除了音乐情感的表达, 也很注重马林巴技术技巧的运用, 特别是每只马林巴槌独立的使用。这首作品不仅非常有内涵, 旋律铿锵有力, 还注重了马林巴双槌技术的运用, 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是一个值得细细研究推敲的作品。在对作品的背景、思想情感、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后, 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综合业务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马林巴在西方及东方的日本都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 在中国却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有责任对每一首有价值的作品进行研究, 这不仅使我们的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也为国内的马林巴音乐贡献了我们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华强.拉丁打击乐.北方出版社, 2008, 4.
[2]赵纪.马林巴演奏技巧浅谈.北京音乐出版社, 2003, 6.
[3]安东尼奇罗内.为马林巴大师.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12.
[4]莫里斯戈登.现代学校木琴.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3, 5.
[5]南希Zeltsman.四槌木琴播放.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7.
[6]雨果·平克斯特波尔.音乐小百科.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4.
[7]安倍圭子.为马林巴工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1.
[8]刘刚.品位打击乐马林巴.人民出版社, 2003, 12.
[9]郑建国.打击乐演奏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4.
陶艺作品 篇10
一、声乐作品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
(一)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作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 声乐作品时常穿插在影视作品中, 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 声乐作品也会不断调整和变化。同时, 部分声乐作品还可以刻画人物形象, 以音乐独特地艺术品质, 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当观众听到美妙的乐曲时, 就会逐渐受到这种乐曲的感染, 进而沉浸到乐曲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中, 进而对影视作品的剧情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 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影视作品中的许多故事背景都可以通过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体现,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背景和主题。声乐作品的合理运用则可以凸显故事背景氛围, 并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 因此, 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实际需求, 合理进行音响效果、曲调、乐器选择, 以增强主题表达效果。声乐作品将语言、乐器和音调有机融合在一起, 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因此, 可以更加有效的展现剧情, 揭示影视作品的主题。
(三) 渲染影视作品的气氛。影视作品的剧情发展需要音乐、角色和情节的有机配合, 因此, 声乐作品可以通过听觉刺激渲染故事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在影视作品中, 画面形成的视觉刺激固然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但声乐作品同样可以通过听觉刺激, 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正是画面与声乐的有机融合, 引导观众跟随剧情不断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同时, 声乐作品以其独特地审美韵味为影视作品增添了韵味, 渲染了作品氛围, 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
二、声乐作品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一) 在开头和结尾处的运用。在许多影视作品的开头处与结尾处都配有相应的声乐作品, 这是因为声乐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与配合性, 可以与画面完美结合在一起, 促进影视作品情感的表达。在影视作品的开头合理运用声乐作品, 可以有效吸引观众的目光, 引导观众跟随音乐继续欣赏。例如, 由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就曾多次引入秦腔唱段, 充分展现了陕西人的豪迈气概, 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在影片开头, 画面中出现一望无际的麦浪, 伴随而来的是充满沧桑之感的秦腔唱段, 有力地渲染了影片的氛围, 引导观众主动进入关中平原, 体会这里特有的陕西豪情, 体悟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在影视作品结尾处合理引入声乐作品, 则可以提高引发思考、收束全剧的作用。还有一些声乐作品是为某一部影视作品特意创作的, 它的出现时常起到引起共鸣、渲染烘托、推动情节等作用。通常情况下, 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声乐作品的渲染、烘托和配合。例如在港剧《无间道》的结尾处, 身为卧底的梁朝伟在电梯中含冤被杀, 伴随画面响起了低沉的女声吟唱, 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卧底的伟大, 并不禁为之动容。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是很广泛的。影视作品的创作不仅需要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彩巧妙的人物对白, 还需要内涵丰富的声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影视作品的主题, 抒发其内在情感, 增添戏剧的张力, 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
(二) 在特定静默场景中的运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 时常会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插入声乐片段, 以此构建故事情境, 渲染故事氛围。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的声乐作品, 不仅可以推动剧情发展, 还能够诠释人物内心丰富的心理活动, 促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此外, 一些影视作品在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时, 还会运用静默场面, 即没有人物对白, 此时, 背景音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渲染或悲或喜的氛围, 抒发人物情感, 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中, 老三与静秋之间的恋爱关系纯洁而微妙, 因此, 在他们的相处和相恋过程中, 就有许多静默的场景, 人物仅仅依靠一些细微的动作, 甚至是一个眼神就能够传递内心的情感。而在这些场景中则时常用唯美纯情的背景音乐, 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 促使男女主公之间的爱恋之情自然流露。
参考文献
[1]杜鸣心.电影音乐浅见——在电影音乐座谈会上的发言[J].电影艺术, 1981.
高远作品简介及其书法作品欣赏 篇11
高远,本名高业兴,男,1967年生,吉林省人。自幼酷爱书画,1983年考入师范学校,开始正规学习书画。1986年拜著名书画家辛守庆先生为师。1987年毕业从教,开始重点研习郑板桥书法和毛泽东书法。1999年开始专攻毛泽东书法,把弘扬毛泽东书法作为人生的一大重任。
其毛泽东书法和郑板桥书法作品已达到了形神兼备、几近乱真之境地。特别是毛体书法临摹性创作被称为“特型毛泽东书法”,是特型毛泽东书法的创建人,并被业界誉为“毛泽东书法第一人”。毛体书法作品及其艺术简介被辑入《百年抚松,翰墨参乡——书画艺术作品集》、《当代书画》、《艺术主流》、《全国毛体书法精品集》、《看万山红遍,诺德杯,毛体书法,中国民族文化书画展,中国行作品集》、《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廊坊杯”全国书画展大赛作品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信息手册》等书刊。作品曾参加过“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毛体书法,中国民族文化书画展中国行’”、“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中华山东东岳书画院,全国书画名人名家作品邀请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廊坊杯’全国书画展大赛”、“‘将军杯’全国书画精品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毛体书法中国行,捐资助学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五周年,全国毛体书画名家作品联展”、“纪念乌兰夫诞辰105周年,全国书画展”等大型展览,并数次在国家级大赛和大展中获得奖项。曾应邀为河北电视台“岁月如歌”栏目题写栏目名,为华夏书画院题写院名等。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并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高远现为吉林省白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理事,大中华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抚松县东岗镇小山希望学校 邮编:134500;手机:18743985232
新浪博客:高远毛体书法http://blog.sina.com.cn/shufa1967
陶艺作品 篇12
一.中国国民当前阅读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阅读逐渐被挤出了人们的生活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们只为满足自己需要, 或为打发时间, 或为消遣, 或为追求时尚, 文学作品的意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阅读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尤其是处于中学时期的孩子们, 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 诸如网络的发展、各种流行的盛行、影视媒体的发展以及现如今的教学体制、考试方式、升学压力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压力较大时宁愿选择轻松愉快的消遣方式, 诸如听听音乐, 打打游戏等, 也不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释放压力, 即使是为了考试要求阅读的书目, 也往往是通过电影电视或简缩本进行快餐式的了解, 因而, 文学作品的阅读在目前中国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手机上网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吃饭、走路、聚会、甚至如厕, 试问这之中有人在阅读文学作品吗?估计没有几人。时间就在这样流失, 而阅读文学作品只能成为空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如问到一些原本应该是中学生熟悉的作家作品、作品人物、故事情节时, 常常让人大失所望。不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当然, 不读书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 总觉的这是一种损失, 对学生, 对国家, 对民族的损失, 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丢失, 是一种美德的丢失。
二.影视作品的改编弥补了阅读不足的缺陷
影视作品的改编,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调查显示, 中国有四成人一回家便打开电视机, 另有三成人在头三件事情中做这件事。又有多少人是一回家就拿起一本三国红楼之类的书津津有味地读呢?加之中国的广大农村, 不识字的人又有多少, 虽然十几年前搞过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但真正能读书断句的能有几人, 如此一来, 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倒成为一种很不错的文化传播媒介了。可以不避讳地说, 中国国民对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了解, 不是通过阅读经典获得的, 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获得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其形象的直观性、可视性大大加强,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 可以说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后, 对文学作品的知名度, 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他可以让多少中国的百姓通过影视作品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文学。这无形中是对中外文化甚至文学的有力宣传与推动。当然, 对于中学生来讲, 其结果是一样的, 比如说, 90年代到今天的孩子对《西游记》的了解基本上是从86版的《西游记》中获得的。同样的还有87版的《红楼梦》, 94版的《三国演义》, 98版的《水浒传》等。近些年, 中国文学名著的推广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影视, 很多人或许从未看过一本文学作品。因此, 影视作品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民在阅读中的损失, 对文学作品起到了一个宣传与推动作用。
影视作品的改编, 带给观众的感染力是最直观的。艺术是对真善美的赞美与宣扬, 对假恶丑的讽刺与摒弃,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恶丑的揭露。文学作品是较为抽象的艺术, 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要靠读者发挥想象的理解, 而影视作品却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艺术, 通过观众的眼观耳听就能感知形象的美, 艺术的价值。真善美可以促人流泪, 可以使人向善, 可以使人迷涂知反;假恶丑使人厌恶, 让人痛恨, 使人奋起, 这些在影视作品中都能非常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而最大限度的感染观众, 达到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教育启发的社会功用。
三.影视作品的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影视作品的改编过程中, 存在着对原著的不尊重。许多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名著, 被改编拍摄成的影视作品版本越来越多, 在翻拍的过程中, 商家为了使作品有较高的收视率, 对原作进行了大肆的改编, 有些改编成分太大, 完全脱离了文学作品本来的主题。《封神榜》至少拍摄了四个版本, 86版、90版、06版和13版。在这四个版本中, 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这个版本, 几乎将原著改了个一塌糊涂。原本以历史中武王伐纣为主线, 反应的是两国的战争, 而新版作品中, 却写成了姜子牙与苏妲己之间的个人恩怨的争斗。这种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曲解, 对影视文学流行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坏, 甚至破坏了文学作品的原本意图。
影视作品的改编, 冲击着文学经典的阅读。就像前面谈到的,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但同时, 也影响着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影视作品具有直观性, 可视性, 但正是这样, 它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将读者变为了观众, 这就出现了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争夺市场矛盾。从文学真正的意义上来讲, 要领会其深刻的主题, 高超的技法, 含蓄蕴藉的魅力, 文学作品语言文字背后的力量, 语言给读者所留出的空白, 对读者想象力的激发, 是影视作品无法达到的尤其有些编剧的不负责任的改编, 还可能对观众造成误导, 影响文学作品真正的意义。要想真正了解文学作品, 就要潜心阅读。文学作品语言。但影视作品的发达, 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中, 存在着刻意的炒作现象。在新版《红楼梦》的拍摄前, 其炒作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 就演员的人选搞了将近一年, 其目的, 就是炒作, 但新版上映后, 观众却寥寥, 主要是作品的魅力并没有表现出来, 远没有第一部对观众的那种吸引力。近几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都进行了翻拍, 在作品上映前, 花了很大的代价, 做足了宣传, 但上映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而最经典的往往还是第一部。那时没有宣传, 没有炒作, 但观众不少。主要是那些经典的被编剧钻研透了,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被烙在了观众的心灵。
影视作品的改编对文学作品有着较大的影响, 影响着文学作品的阅读, 影响着文化的传播, 因此, 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改编, 要为广大观众提供好的精神享受, 力求让更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作品带给观众更好的收获, 使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互惠互利,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丰富的精神财富。
摘要:影视作品与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 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根基, 是优秀影视作品创作的源泉, 在电影电视的发展历程中, 文学作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样, 自影视作品诞生起, 其发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认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