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2024-08-24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精选7篇)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篇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也最严重 (继日本和美国之后, 我国损失位居世界第3) 的国家之一。党和政府历来关心和重视减灾工作。“5·12”汶川八级地震这一巨灾不但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也让亲历地震的人员受到严重心理创伤, 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完整家庭”和“完整躯体”的人 (如地震孤儿、地震造成的单亲家庭和肢体残疾人员等) 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灾后心理救助好比一根拐杖, 成功的心理救助, 不是抹去灾害的这段记忆, 而是把记忆置于受害者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1 灾后心理救助的特点

灾害事故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不可避免, 这就造成了受灾人群是一个很广泛的群体, 可以将人群粗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灾难的亲历者, 如灾害致伤致残者;第二类是灾难发生和灾后对废墟现场目击者、灾后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三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人员如军人、武警官兵、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当地群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以及关注灾区的群众和电视观众等。可以看到心理救助需要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 因此心理救助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这就为我们心理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灾害造成的伤害不是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就能补救的, 它不像建筑物那样, 既是被摧毁我们也能够把它复原, 但对于受害人心理的救助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心理救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实施的, 不科学的心理救助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因此我们急需一批具有专业知识, 职业素养, 最好有救助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专门的救助体系, 制定一套迅速反应机制。因此, 心理救助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2 心理救助对象的症状及救助方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当事人常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 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通常能维持6~8周。在生理方面有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头痛、失眠等;在情绪方面常出现焦虑恐惧、沮丧忧郁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 不能将思维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呈现强迫行为、自责或怪罪他人等。针对受害人的心理病症,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呢?

2.1 以时间为线索的救助可以采取的方法

灾难刚发生时,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妈妈”。这时,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救助并不重要, 而物理意义上的救助就至关重要, 援助者应尽力给当事人提供一切必要的生活保障, 并劝说当事人保持一个稳定的日常生活节奏, 按时进餐, 保持一定时间的睡眠。

灾难发生72小时内,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老师”。当事人的注意力开始从外在的灾难性事件转移到对自己的内心体验上, 心理结构被破坏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震动, 他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 并会有一些极端的情绪, 最常见的如自责和愤怒, 这时心理救助者就应当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诉当事人, 这些情绪的心理含义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会产生。

灾难发生两个月内, 心理救助者的角色是“治疗师”。这一段时间, 幸存者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舒服的身心反应, 并且多数人会试图努力忘记当时的体验, 而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原因, 所以救助者应帮助幸存者充分理解这些反应, 并接纳藏在这些反应背后的悲剧真相, 具体的办法是聆听幸存者讲故事, 可以是一对一的, 即一个心理救助者聆听一个幸存者的故事, 也可以将有同样不幸遭遇的幸存者组成一个团体, 在心理专家的监督下相互倾诉, 充分表达并宣泄这些体验, 这样就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心理干预的最后一个阶段, 救助者是“牧师”。即, 等当事人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所有体验后, 心理救助者可帮当事人做一个哀悼仪式, 对已经失去的亲人和已经不可挽回的生活方式说一声“再见”。

2.2 按照救助对象的不同, 救助方法也存在的差异

对于灾后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救助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 他们会出现特有的反应, 如:对黑夜、分离或独处出现过度的害怕;特别粘附父母, 对陌生人害怕;担心, 焦虑;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改变做噩梦;头痛或其他身体症状的出现等。针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应该:保持镇定, 了解孩子的感受, 听孩子们诉说他们的感受或担忧;鼓励孩子们谈谈地震, 给他们一个机会, 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下, 讲出他们的经历, 说出自己的经历对孩子很重要, 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发泄出隐藏的情绪;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 相互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渡过难关。

对于灾后的成年人,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抒发心情:不要隐藏感觉, 把情绪表达出来;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 伤痛的感觉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是正常现象;一定好好睡觉、休息, 并且和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在伤害和伤痛过去之后, 想办法让生活尽量维持正常;工作和开车时一定要小心, 压力过后, 意外很容易发生。

对于我们的广大救助者同样需要心理救助, 而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或者是不重视。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救援者在面对惨烈的现场后的表现, 他们在出发前抱着满腔的热情, 但在没有充足心理准备和必要培训的情况下参加到了救助工作中来。在灾区他们往往要承担超常超负荷的工作量, 再加上接触到大量负面景象, 又要避免犯下任何的过错, 内心的压力, 几乎到了崩溃的极限, 再加上情绪上的困扰。极需心理支援与辅导, 所以, 在心理救助中, 往往首先需要辅导消防员, 拯救队员, 甚至还包括心理辅导者在内的救助者群体。为了对灾害直接受害者进行更好更及时的心理救助, 对提前做好救助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更才.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J].灾害学, 2001, 12 (4) :72~76.

[2]邱慧萍.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 (1) :134.

[3]西屏.灾后重建中的“心理救灾”[J].社苑漫步, 2007, 1 (1) :18~19.

[4]白渝.浅谈灾后心理创伤的安抚问题[J].防灾博览, 2002, 5:19~20.

[6] (唐山地震始末) 编写组.瞬间与十年[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篇2

(2)增强学生的自尊感。情感是知识渗透的载体,“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神奇的期望效应,实质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才能避免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3)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它对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两方面作用,意志对行为的积极调控作用,正是厌学者所缺乏的。

(4)塑造积极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勤奋、自信、谦虚、进取心等,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怠慢、自卑、骄傲、安于现状等,则阻碍学习进步。

上述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可开设心理教育课大面积进行系统地学习与辅导,也可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进行。对于少数厌学症需要进行的个别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追踪矫正。

2.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多元评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每个人都能在一、两个智能领域表现得很突出,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智能强项,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从教育内容上必须摈弃主副科观念,开足开好各门课程,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以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从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满堂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构建生动、欢乐的课堂,以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评价方式上,必须摈除一把尺子的做法,采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如此,对学生的要求就不会一刀切,自然就会有多类好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其自由发展的优势空间,沐浴兴趣,体会成功,找回自信,赢得自尊,塑造自我,张扬个性,从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3]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 社 ..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l999.

[5]罗祖兵 ,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

(10).

[6]张定强 ,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数学通报 ,2003,(6).

灾后心理调试 篇3

这些事都带有突发性、难以预料且不可控制,超出个体和社区的应对能力。它们威胁人们的生命,让人们心理产生恐惧,心理学上将其统称为"创伤性事件"。

怎样才能让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心理重建?翻阅咨询室的这些案例,或许可以给你一些提示(为保护个人隐私,以下人物均为化名):

1.迪娜旅游时不幸赶上南亚大地震。"我们正在宾馆玩耍,忽然一阵地动山摇,我被一块木板砸倒后不省人事。最后的记忆是孩子们的呼唤。现在我只要听到那事或者相关的事,就会忽然头疼。孩子们更是,晚上他们常从噩梦中惊醒。"恐怖场面不断在迪娜的脑海中重现,她担心自己和孩子都无法走出地震的阴影。

2.黑龙江沙兰洪灾的时候,陈力斯出差在外地,他的儿子小威在那次事故中不幸遇难。悲痛过后,他开始意志消沉,始终不愿承认儿子已经死了的事实,还常常喃喃自语:"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出差,一定能把小威救回来。"他现在已无法正常工作,所经营的公司也陷入了瘫痪。

3.胡强刚入伍不久,泥石流来临时,他义无反顾地前去救援,但有一名儿童因为脱水死在他的背上。从那以后,他出现了幻听,他说自己能听到孩子们的对话,他还常常被同一个梦吓醒,他梦见自己拼命地游出堆满尸体的泥水,却怎么也出不去。

4.从火灾现场回来,石兰休息了好几天,那些场景却怎么也挥之不去:遍地散落烧焦的黑块,炭状的尸体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怪味,一些人被烧得面目全非,失去肢体的人们在痛苦呻吟,亲人故去的人们悲声哭泣……石兰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进行采访:她经常感到头疼、眩晕,甚至出现了轻度抑郁症。

哈特把脉:

这四人均是由创伤性事件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简称PTSD),严重的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PTSD患者,也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人群。

悲剧(包括自然灾害、战争、交通意外、亲人故去、强奸或长期性虐待等)发生后,人们的心理承受负荷严重超载,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就很容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的数小时或数天内起病,也有少数病人在数月或数年后起病。几乎所有PTSD患者都被各种方式的创伤事件的再现所困扰,他们常常被反复出现的异常恐怖的梦魇所惊醒。部分患者无法摆脱对事件重复出现(闪回)的侵入性回忆。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往往与严重的抑郁症、继发性焦虑或物质滥用障碍等共同存在。患者常常表现这样的症状:出现多种精神障碍、有自杀企图、工作能力受损;出现多种躯体疾病和并发症,整体健康状况差;人际关系、日常活动及工作表现消极。集体经历的创伤事件,如果自己幸存亲友死亡,患者容易产生获罪感,并且由于灾后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等均已改变,患者的心理负担极大,一旦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攻击性行为(包括攻击他人和自我攻击)。

治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让患者充分宣泄。多倾听他们的灾难经历,接纳他们可能有的身心反应;引导他们多表达心中的伤痛,包容不断的哭泣;留意他们的行为,过度活动或突然停止一切活动都可能产生意外;协助他们日常事务的进行,若提供的关心和协助遭拒绝也不要介意;身体如有不适,及早就医;一经诊断有心理问题,应及早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小编感言:

传统的教育和前辈的经验告诫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既然逃不脱天灾人祸,还是忍耐一下抗过去。我们认为挫折是每个人的必经训练,默默地承受一切才是正确的行为。

其实,我们无法体会他们遭受的灾难和痛苦;其实;我们不知道他们心理经受过怎样的恐惧;其实,我们不明白适时的宣泄对他们来说极有必要。我们,常常忽视这一切。

悲痛会在人们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痕,快乐反而稍纵即逝。如果马加爵不是忍耐着将他平时认为所受的屈辱埋在心底,沉积下来,他又怎么会向舍友举起绝情的斧头?我们只有当一个正常人发疯了,才会忽然警觉:到底出了什么事?时间能够消除一切,意志可以抗住一切,我们总是习惯这样说。如果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子遭人强暴,而她选择了忍耐,保持缄默,在她无法承受记忆的折磨时,她就会突然疯掉。而我们并不会知道在此之间她经历过怎样的大起大落和大悲大痛。我们太忽略他们的感受,我们忘记了恰恰是这些经历过太多磨难的人,最需要抚慰和宣泄。

众人面前,他是扛得起任何磨难的磊落君子;夜深人静,悲惨的场景一遍遍冲击他的记忆,伤痛一点点腐蚀他的意志。他还要将自己包裹在盔甲中,承受着重压面对一切。我们只看到他阳光灿烂的一面,却不知他的内心,已累积出怎样的黑暗世界?那盔甲里面的心,是怎样的千疮百孔?

切莫讳疾忌医。坦然地承认你的畏惧,不然那恐惧也会扭曲你的心理。如果你已经无法承受,请你尽快就医。如果不方便就医,请你一定向亲人好友宣泄。如果你不能宣泄,请你买个沙袋,一定将情绪发泄出来。

附:PTSD初期判断简表

生活中,是否有一些让你非常害怕、恐怖或不安的经历?过去的一个月内,你是否有如下表现:

1.是否老想着该事情?

2.是否尽力使自己不去想那件事情?

3.当遇到能使你忆起那件事情的人、场所或物件时,你是否会感到很难受?

4.您是否努力回避那些有可能勾起回忆的事?

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是”,建议你到专业精神卫生中心作深入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篇4

1 救援人员心理特征

心理危机具有突然性、易感性、多元性、时限性、结局性等特征[2]。救援人员往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深感责任重大, 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救援人员的心理反应常经历:悲伤、愤恨、自责、恐惧、挫折感、逃避心理等若干阶段。

1.1 救援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形成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救援人员包括武警战士、公安消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新闻传播媒体的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救灾工作的各级指挥者等所有参与灾难后紧急救援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限度地耳闻目睹各种悲惨的场面。因此, 即使他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也会使他们感受各种痛苦体验。当这种痛苦的体验在救助成千上万的灾民中重复出现后, 对实施救助的专业人员的身心打击将是巨大的。

1.2 救援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危害

灾难发生之后尤其是突发事件, 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 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3]。应激反应是灾害发生后几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 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便迅速恢复。如果在1个月内还未恢复, 就会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4], 它不是短期就能治愈的, 如果不积极治疗, 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唐山大地震震后20年, 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灾难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危害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每个灾害见证人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 需要通过心理救援这种人道关怀来抚慰救灾工作者。

2 对救援人员心理救援对策

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既需要掌握物质性的救灾技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技术, 这是现代社会物质救灾与心理救灾的双重任务所决定[2]。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 救援人员不单需要运用自身已掌握的心理救助技术进行自我调节, 更需要政府、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使心理创伤尽快得到抚慰, 消除紧张气氛, 防止救援人员“耗竭综合征”[5]的发生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对灾害救援人员实施心理救助与一般的精神心理治疗有两个显著的差别[2]:①时效性强, 救助是在灾害发生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 救助对象处境危险。心理救助的目的是尽快降低被救人员的心理应激水平, 因此这种救助不能像一般的心理治疗。②救助对象是暂时出现的心理危机, 症状虽然明显但危机程度相对较低。因此, 可根据救援人员的突出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适时的心理救援,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2.1 心理干预的基本工作内容

包括任务清晰分配, 报告紧急事件, 帮助救援人员从全局的角度审视面临的局势, 实行轮班制, 补充体力增强技能。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主任应用心理学贾晓明所长将其归纳为:①向救援人员介绍正式的、有时间进度表的小组会谈内容;②让救援成员充分表达他们在救援工作中的感受, 并给予认真的倾听;③鼓励救援队员彼此就他们的想法、情绪感受、生理反应进行互相交流和陈述;④解释、承认、理解和正常化救援人员所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⑤正常化他们的情感反应, 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 用认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别出救援人员应对各种反应的方法并加以评估;⑥识别出生理和心理反应过分强烈的救援人员, 提供进一步的心理干预;⑦必要时让有关救援人员停止工作, 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和休息。当然, 如果遇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救助对象, 必须将其送到专业精神病医院治疗, 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2 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

在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 战胜恐惧, 积极应对, 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心理学上, 把人们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作社会支持, 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政府, 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6]。

2.2.1 社会支持

正确利用媒体的力量, 提供积极的信息是在心理救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救援人员可起到鼓舞信心的作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造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形成乐观向上、勇战灾难的氛围;利用电视、广播、电影、宣传材料、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向救援人员介绍心理调节的卫生常识, 增加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认知, 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公众通报灾害情况, 避免误传和谣传的产生。只有真实的信息走在谣言的前面, 才能够让社会恐惧降到最低, 才能有利于救援的效率[7]。

2.2.2 心理干预技术

2.2.2.1 认知技术

当救援人员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环境中, 往往会感到无能。压抑感越重, 这种看法越坚定。救援人员在面对多次救援的失败可能会觉得“我不相信我还能做什么事去改变自己的痛苦情绪了, 我只能是这个样子了”。认知疗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否定这种自我无能感, 使救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8]。

认知疗法通常采用的调节技术包括领悟与质疑、最坏假设、正视现实。在弄清了救援人员的不合理认知方式后, 可以对其进行质疑。例如“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怎么证明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你与别人不同?”“为什么别人可以失败而你却不能?”“你有什么理由和证据证明你是最差的?”。只有使救援人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所在, 才可能放弃以往的不合理认知方式, 转而以合理的认知方式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不懈的耐心和反复的论证, 使救援人员从不合理的认知方式中解脱出来, 在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 从而增强自信。

2.2.2.2 激情宣泄技术

激情强烈宣泄技术是心理被救助者在其领导者或信赖者的指令下, 通过身体动作练习, 以宣泄性高声喊叫释放情绪而对异常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从而使生理和心理活动在新的状态下获得平衡的应急心理治疗技术[2]。相关研究证实,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 医务人员情绪变化经历了从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到有建设性或兴奋体验的应激过渡的过程。这种情绪变化的趋势对于医务人员减轻或降低应激反应具有积极意义[9]。因此,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 要正视医护人员的紧张、恐惧、愤怒、悲观、不平静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遵循应激反应中情绪变化的一般规律, 不能限制和压抑医务人员的情绪变化和表达[10]。不光是医疗卫生系统, 整个救援队伍的其他成员也需掌握激情宣泄技术。

激情宣泄技术的操作方技术为领导或其信赖的人发出命令, 令其活动四肢做几次深呼吸使全身放松, 由轻到重, 由不自然到发自肺腑, 尽情地、无所顾忌地大声喊叫。叫时可用感叹词“啊”“嘿”等, 以期把消极情绪统统宣泄出来解除情绪对机体的不良束缚, 恢复机体的暂时失控功能;体验舒畅感、轻松感进而体验疾病症状的消失。如地震灾害现场, 面对大量的尸体, 有的新入伍的救援战士四肢无力, 身体暂时瘫痪, 出现回归行为 (大小便失禁等) 。在情绪宣泄时不要停止喊叫, 继续喊叫时可用力挥舞拳头, 也可踢腿或奔跑, 使内心受到震荡。在喊叫中体验自信心和控制力的增强, 停止喊叫后可再活动活动身体。用激情宣泄技术对救援队员进行应急心理救助时, 一定要在封闭或在隔音效果良好的地方进行, 这样可以无所顾忌的进行激情宣泄, 否则宣泄受阻就会失去其疗效。

2.2.2.3 情志相克技术

即中医所说“以情胜情, 调节情态[11]”。“情志相克”理论在中医学里是非常成熟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 思胜喜, 怒胜思, 喜胜忧, 思胜恐。”情志之间的相生相克符合祖国医学“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规律。根据这一原理, 结合救援人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而设计出情志相克技术, 把情志相克理论应用到灾害应急心理救援。如救援人员忧愁时, 不妨让其听听笑话, 以调节情绪。尤其对于性情急躁者, 更可通过此法, 使其平心静气。害怕尸体的救援人员可以想想若自己的亲人朋友处于灾难中, 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思胜恐”的思疗技术。

3 结语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灾害过后的心理救援应和物质救援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救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救死扶伤的重要技能, 更应全面掌握心理调适的重要方法, 在帮助灾区群众恢复健康心理的同时, 学会自我心理干预, 恰当调试。我国目前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主要依靠现场救援人员、当地医护人员、当地干部、志愿者来完成, 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灾后自身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 帮助他们学习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付策略和干预技巧[12]。相信随着全民意识的提高,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程将步入新的阶段, 我国灾后社会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将开辟新的天地。

摘要:全面分析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况。通过社会影响和专业心理干预技术, 运用中西医不同心理调节方法, 全面加强救援人员的心理护理, 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以更健康的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在完善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程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灾后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进步。

灾后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篇5

一、团体活动1:结识新友: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一起已经有几天了,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此时可以让志愿者先示范一下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老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有主动分享和被点名后分享的小朋友送礼物一份)

二、团体游戏:雨点变奏曲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根据我的口令做出不同的的动作。当我说“小雨”的时候同学们就打响指,当我说“中雨”时大家就两手拍大腿,当我说“大雨”时,大家就大力鼓掌,当我说说“暴雨”时,大家就跺跺脚。现在听我口令,然后做动作。【此时志愿者要一起做】

“小雨”——打响指 “中雨”——两手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 “暴雨”——跺脚

刚刚同学们都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要听我的口令,然后一起完成一首“雨点变奏曲”。

主持人提示语:天上布满了乌云,一会儿下起小雨来了„„雨越下越大„„小雨变成中雨„„终于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雨„„渐渐地„„暴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中雨„„又渐渐变成小雨„„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刚刚同学们表演得非常好,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啊,我们每一个同学独立完成时,声音就很小,当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些动作时就构成了一首动听的“雨点变奏曲”了,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三、团体游戏:松鼠搬家

现在我们再一起玩一个小游戏吧,一起来感受一下好朋友一起玩耍的开心和快乐。我们的游戏叫做“松鼠搬家”,请志愿者一起站到队伍里,现在每三个人一组,其中两人扮演樵夫,双手举起握在一起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演“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最好是志愿者与小朋友搭配成一个组合】

我来介绍一下游戏规则,大家要根据我的口令再进行变化,当我说“松鼠搬家”时,所有的小松鼠要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里;当我说“樵夫砍柴”时,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去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当我说“森林大火”时,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松鼠,然后迅速搭建起小木屋。【主持人可以不断变化口令,在活动开始,可以安排2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或者樵夫被淘汰出来,有竞争会让学生玩得更投入。没找到新家的小松鼠以及没找到搭档的樵夫都不会被淘汰,可以在下一次口令时再重新组合。同时要有足够的场地,学生可以自由跑动】

2、分享与交流

在刚刚这个游戏中大家玩得开心吗?我来问问刚刚这只没有找到新家的小松鼠,当你没找到新家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请几个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及做法】

好的,这只小松鼠没有泄气,在第二次口令时最快地找到了新家,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那我也希望,在以后的7天里,大家都能够像现在这样,积极地参加每一个游戏,好吗?

四、团体游戏:同舟共济

1、介绍游戏规则

大家都看到放在地上的报纸了吧?接下来我们做的游戏就是和这报纸有关,名字叫做“同舟共济”。我们站着的地面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这张报纸则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现在,需要每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船上,小组成员们想方设法使全体成员同时登上船。其中需要大家听清楚的要求就是身体的所有部位要在这张条船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踩在船的外面,否则脚就会掉进水中,就被淘汰了。最后我们要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做到所有人都在船上,而且时间最短。(以每组6-8人为宜,可以考虑男女生分开,如果一开始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可将报纸对折,继续进行下一轮游戏。)

2、学生游戏(志愿者可在旁协助指导,并保障安全)

3、交流与分享:赢了的小组,你们是怎么可以做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些什么感受?

4、主持人总结:

在刚刚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团队,作为一家人,我们要同命运,共进退,只有相互扶持才有可能走得更远,脱离了我们的团队,我们就会像在茫茫的大海上找不到方向的小船。这几天的水灾让你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来到这里,但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帮助我们,有解放军叔叔、有志愿者,还有还多不知名的叔叔阿姨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好吗?同学们可以和我一起做动作。(播放《幸福拍手歌》)

五:团体活动:我和我的家(选用)

1、画一画我的一家

请大家在纸上画出你的一家。画得好不好看、像不像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你爱的那些人都画在纸上。

2、分享与交流

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这部分需要志愿者提前做一些工作,了解一下团体中每一个孩子家庭的大致基本情况,哪些孩子是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哪些是有一个父母外出打工的。如果有父母去世、离异的情况,他可以选择画现在的监护人或者画已经离开的父亲或者母亲,在交流阶段,遵循自愿的原则,不能要求或者追问孩子来讲自己不愿意公开的隐私。如果孩子愿意分享,志愿者要带领整个团队,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上的支持。比如说,该同学非常地勇敢、坚强,他非常地信任我们,把我们当成他的好朋友和家人,因此他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家庭的故事,让我们用掌声来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同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也要一直作为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和烦恼,大家可以做到吗?)

宗教仪式与灾后心理治疗 篇6

五月二十五日,绵竹五福二小的教学楼废墟上设起了灵堂,法门寺和龙泉寺的高僧专程前来为死难者诵经超度。五月三十一日,中国道教发源地——成都大邑县鹤鸣山举行了“两岸四地道教界为地震灾难祈福禳灾·追荐超度大法会”,这是中国两千年道教史上规模最大的超度法会。北京城的各大佛寺与道观,几乎都在地震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举行超度祈福法会。

我们只要进入佛教道教网站,会发现各个网站都在号召祈福,发起超度法会。在各大论坛,也有一些信众发帖呼吁:“如果您有在四川大地震不幸死难的亲人/朋友,请来这里写下他们的名字,X X 时间将有一场专门超度法会免费为他们超度回向。”更有不少人士通过网络和信件呼吁,在今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全国各处佛庙道观的中元节超度法会法坛上,特别加上一块写着“四川省汶川‘五一二’大地震一众亡灵”的灵位,集全国之诚为亡魂进行超度。

那些秉持暮鼓晨钟生活方式的佛僧道士们,从未像这次四川地震一样,感到宗教仪式对于生者心理安抚的重要性。在四川地震罹难者的灵位前,法师们施演超度仪轨,信众们跟随诵经。笃笃木鱼与虔心礼诵音声共振,经文古朴的意义,法师的开示与宣讲,营造出让人心安定沉稳的气场。这样一种祈求阴安阳乐的宗教仪式,既是一场向亡者致哀的悼念,也是对生者进行心理安抚的集体仪式。

台湾地区“九二一”大地震之后,香港地区“非典”之后,当地佛教界与道教界也发起了规模浩大的超度法会。人们发现中国宗教团体千百年来一直演习的超度仪式在功能上,与近百年才兴起的西方心理学哀伤治疗,虽殊途而同归。

西方哀伤疗法首先要生者接受丧失亲人的事实,充分释放哀伤的痛苦。佛教与道教则通过唱颂性的仪式表演来帮助生者正视死亡。佛教《梁皇宝忏》与道教炼度科仪在法会一开始要“召亡”,十二段的召请文涵盖了世间所有亡者之魂,尽述他们生前各种苦难,让超荐亡者的人们感知自己的眷属被召请前来,与自己一同参加法会。

法师低沉的吟唱,代言着人世间种种祸福苦难,诉说着亡魂各自在生时的种种虚妄与无常。与其说这是唱与眼前亡魂的哀歌,不如说是唱给笼罩于恐惧的生者的安抚曲。这一段“召亡”科仪历时近半个小时,唱者如泣如诉,听者心有戚戚,往往泣不成声。这种宗教仪式中的亡魂哀歌,是一种延续了上千年的中国式“倾诉疗法”,当灾难可以被言说时,灾难带给生者心理的恐惧也渐渐被克服。

哀歌将人世间的无常描写得十分清楚,不断地提醒生者须从荣欲权位等浮生幻梦中超脱出来。生者对于现实物欲生活升起离心,认识什么是生命中最基本的需要,从而更为珍惜眼前的幸福,这一效果在西方哀伤疗法中是第三步骤,即让生者逐渐接受与适应失去亲人后新的环境,在感情上将亡者留在心中的某一个位置,而在现实中继续坚强生活下去。

心理学专家在电视上频频提醒公众理解受难家庭亲人的感受,他们可能会害怕亡者在未知的世界中受苦,因此想要做一些什么,来弥补在一起时没有做到的事。佛教“放焰口”仪式和道教“炼度仪”正是基于这种亲人对亡者在另一世界的关注,设计出一整套具体完整的仪式动作去展演亡魂如何顺利经历阴间冥途之旅、如何解除亡者在生时的罪过,以及最终如何重回生命的起点,往生极乐世界——在一条纸制的彩绘桥上,法师与亡者亲属共同牵引着象征亡灵的灵位渡过纸扎的“奈何桥”,令生者体验到是自己将亲人的亡灵送上了天堂。

通过仪式动作,生者象征性地“看见”亡魂的归程,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由于亲历死亡而产生的心理危机。而且宗教人员和世俗信众通过在仪式中各种相关的象征性仪式行为,投入地共同演出度亡升仙的仪式,可以让生者转移自身的注意力,缓解哀伤情绪。如果说四川灾区孩子们在心理医生的带领下,一一放飞写满他们地震感受的纸飞机,是有效的心理“游戏疗法”,那么佛教道教超度法会上那些沿袭了千年的仪式动作与吟诵音乐,又何尝不是对于成人的另一种宗教游戏疗法?

佛道超度法事最末也是最为关键的节次是施食仪,即向一切四生六道无人祭祀的野鬼孤魂施以甘露与幽衣、纸钱和净饭(一般以包子与糖果代表),令其温饱富足地行走在“黄泉路”上。在法师施以加持变食法咒之后,这些包子、糖果在宗教理念上被认为已经施给了亡魂,使之得解饥渴寒苦。由于受过佛法(道法)加持,这些包子、糖果又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吉祥食品,超度法事的最后,人们纷纷取下带回家中,寓意携平安而归。

法事完毕,亡者得度,生者得福,生活归零。原本恐惧不安的生者,将他们的悲痛带到超度法会上来,将他们的哀思在集体吟唱中抒发,将他们的恐惧在集体仪式动作中释放,最后收获平安消灾的信物,回到家中。

超度法事对亡魂的种种关怀,一方面表达了中国人对受伤的“他者”极其真实感人的同情和关怀,另一方面又可唤起参与仪式观众的同情心以及对人世间苦难的感知能力。超度法会使个人哀伤成为一个仪式化公共事件,使个人灾难成为社会共同承受的事件,从而使哀伤者得以从个人的哀伤中抽离和解脱出来。在这一社会事件中,对苦难的超越与征服遂成为一种共同感知的社会信念。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篇7

从四川地震灾区传来的消息,不知道牵动着多少人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震感,这多少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和灾区人们的感受更贴近一些。捐款和捐物的人们越来越多。危难时机,才能显示出中国人的凝聚力。

我们没有灾区人们的经历,就永远无法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创伤。他们需要的不是陌生人的关心,而是重新建设生活的信心。他们也不需要在镜头和话筒前被迫讲述自己的悲痛,他们需要的不是记忆,而是忘记。事实上,在所有关于灾区的报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灾区的人们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毅力,他们在求生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渴望,他们的友爱和互助,他们的奉献,甚至是牺牲。

一位小女孩在被救出的时候,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一位中学老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他却献出了生命。

一个初三的男孩,用手在废墟中刨了4个小时,救出了同班的女生。送到医院之后,女孩子对医生说:“大夫,你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还要养活父母呢。”

一个妈妈抱着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等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女婴仍然吮吸着妈妈的乳头,但是她的妈妈已经失去了呼吸。

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他不能让自己的妻子被遗弃在瓦砾之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

每一个经历过磨难的人都是英雄,而不是等待别人怜悯的难民。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求生的欲望才能被激发起来,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顽强意志才能被激发出来,人性中美好和伟大的一面,才能被点燃起来。在这些经历了磨难,并奇迹般生存下来的人们面前,我回头去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看到的是自己的苍白和无聊。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灾情之后肆虐的,不仅仅是侵害身体的疾病,而且会是伤害精神的疾病。最危难的关头过去之后,伴随着灾区人们的,将是长久的孤单、悲痛、恐惧、麻木、灰心、自卑,甚至是绝望。重建生活的难度,比救灾的难度要大十倍、百倍。士兵们在战场上毫无惧色,但是在退伍军人养老院中却会自暴自弃。其实,点燃新生的火种,已经在灾难之中被激发。我衷心地希望那些经历了磨难的英雄们,能够呵护重建生活的火种,能够自强不息,健康地成长,快乐地成长。

心理重建和家园重建同等重要

第二天一早即将飞赴成都,此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石林正在办公室整理各种资料,做着临行前的准备。2008年5月16日下午,天空阴沉,石林心中隐隐有一丝担心一一现场情况复杂,最怕自己“用不上劲儿”。她在前一天下午刚刚得到消息,李连杰的“壹基金”将组织相关人员奔赴四川进行援助,希望北师大心理学院的专家给予支持。50多岁的石林和另外三位老师当即作出随行的决定。

尽管有着多年的心理教学和咨询经历,石林教授仍感到如履薄冰,“我也是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抱着探索、学习的态度。我们需要实地了解灾区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反应,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师大心理学院就开始着手心理干预工作,主要面对在校学生。“不少学生家在灾区,他们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有一个学生自从得知家乡地震后就一直无法入睡。我们昨天下午组织了一个团体活动,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课程,有一定效果。”石林教授说。

“大灾难不光是对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失,灾难中的一些幸存者亲眼目睹了亲人的死亡和各种悲惨景象,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创伤,表现为焦虑、担心、恐慌等,有人甚至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像失眠、疼痛。”

石林教授介绍,灾后出现这些症状是正常的,通过心理工作人员的危机干预和自我调节基本上可以康复。但是如果延续时间达到6个月,就会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失去安全感、控制感,对社会公平失去信任,觉得世界不可预测。这是一种创伤后的心理失衡状态,需要进一步专业治疗。

危机干预工作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作出安排,主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让灾民们正视自己的悲伤,面对并接受现实,避免过分压抑正常情绪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第二,动员灾民帮助他人,转移他们对于悲伤的过度关注。第三,帮助灾民得到最新的消息,确保他们按照指示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第四,通过一些思考或纪念活动,给他们一个可以发泄的“出口”,以便用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

提高公众对危机干预的认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的重建跟家园的重建同等重要,可以通过科学普及、教育让大众了解相关知识。目前,教育部规划在中小学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我们这些心理工作者会参与其中,进行课程设计和人员培训。”

至于需要多久才能使灾民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石林教授说,这跟灾后家园重建的进展密不可分,另外,心理创伤根据受灾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还得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因此无法预测。面对不同年龄、不同状况的灾民,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将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用大量的耐心和爱心去完成。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灾后心理重建方面做得很强,像美国‘9·11’事件后就有大量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干预,这都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灾后心理干预专业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面对灾难,最先赶到现场的人员一般有三类:救援人员、记者和心理工作者。作为心理专家,石林教授义不容辞地前往第一线,而在临行前匆忙的几个小时中还特意抽出时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她说:“这也是一种普及。”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她的态度始终谦虚而严谨。

青少年儿童是高危人群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王颖向记者介绍,这次汶川地震中,很多青少年和儿童遭受到重大创伤:痛失亲人、身体致残、心灵受损。青少年和儿童正处于人格建立的关键时期,地震灾害对他们影响深重,他们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很可能形成强烈持久的症状,严重干扰正常生活。

“尤其是儿童,因为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常常不能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容易受到忽略。但我们可以从临床症状上来判断,比如有的孩子时常从噩梦中惊醒,经常感到恐惧;有的孩子表现为‘退形’,即心理状态倒退,依赖性增强;或者性格改变,易激惹、愤怒等。这些行为和症状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青少年和儿童的危机干预,王颖建议先从家长和老师人手,“他们是离孩子最近的人,首先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将正确的方法传递给孩子。基本原则遵循三步:一、协助孩子重建原有的控制感和安全感;二、悼念过去画上句号;三、回归日常秩序。”

上一篇:人文关怀和谐发展下一篇:近现代名人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