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

2024-06-25

煤化工工艺(精选12篇)

煤化工工艺 篇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我国能源利用结构中, 煤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能够将经济、洁净、高效等诸多优点发挥出来, 对煤化工工艺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煤化工工艺涉及范围较为广泛, 石油化工的大多产品均能够生产。当前阶段, 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备量较缺乏, 开采量不足, 石油资源的供应紧张, 这样也就表示煤化工将要肩负更多的责任, 煤化工的未来发展将对我国的能源战略以及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煤化工的三个工业化发展层次

煤炭工业经历的漫长发展进程中, 对其主要的研究为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煤气化的合成。在当前的工艺应用条件下, 将煤炭能源直接生产气,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业原料来生产出广泛地的化工应用产品, 合成相关燃料已经能够实现, 这也是煤化工工艺发展的重要突破和进步。

煤化工的工艺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用煤炭制造合成气, 合成气的重新应用加工乃至深加工应用。这当中煤炭制造合成气是应用干煤粉或水煤浆的部分进行氧化合成, 合成气的主要工艺合成路线包括碳氧化合物、烃类以及醇类的合成。能够将其作为纯粹的化工工业产品进行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其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此外, 生产甲醇的下游产品当中醋酸以及碳酸二甲酯的占较大的比例, 烃类的下游产品当中的聚丙烯以及聚乙烯占有较大的比例, 因此在对于整个化工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煤气化的技术和方法

2.1 煤气化的技术

煤气化工艺技术经过长期的成熟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Shell粉煤气化、Dow水煤浆加压气化、Lursi固定床加压气化、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

Shell粉煤气化:此种煤气化工艺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洁净, 适应能力强, 此种工艺方法能够在发电技术中应用, 同时此种技术的合成气能够在化工原料中应用。此种技术的进料可以选择干粉煤, 所以其选料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成本相对低廉, 煤种的消耗也较少。

Dow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此种工艺技术较为优良, 能够在化工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此种工艺技术的汽化炉包括两个部分, 也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工艺技术相比较, 此种工艺技术的能耗更低, 气化合成条件较为平和, 技术可靠稳定, 能够将普通材质的耐火砖应用在工艺技术的二段炉当中, 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应用此种工艺技术来合成氨以及甲醇的制备方法, 而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Lursi固定床加压气化:此种方法只能应用于煤种较高的品种, 而且仅能应用块状煤, 而且甲烷占据的比例较大, 此种工艺技术在城市的煤气化中较为合适, 但是所产生的废物废气较难处理, 严重影响环境。

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此种煤气化工艺技术所应用的原料主要为水煤浆, 需要在汽化炉当中添加一定的人工氧气, 进行一定的氧化反应, 在高温以及一定的气化压力下, 最终得到氧气以及一氧化碳合成气。此种工艺技术的优点在于生产的有效应用成分可靠安全, 碳的转化率较高, 对于大多的煤种均能应用, 技术操作弹性大, 对于废气废物的产生也较易回收处理, 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水煤浆化工技术的开发及现状:水煤浆中的煤浓度提高, 使其具有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水煤浆化工的技术难题。在工艺生产进程当中, 汽化炉与水煤浆的距离较近, 储存量也相对较小, 存放时间也相对较短。要想提高水煤浆的煤浓度, 可以通过添加另外的含碳固态物或增加改善添加剂来实现。近些年来, 相关化工工艺已经投入应用到水煤浆气化设备, 他的操作工艺流程较为简便。干粉煤气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一些国家一般将其用于发电。

2.2 煤气化的方法

近些年以来, 煤气化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其中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有:气流床气化、熔融床气化、移动床气化以及流化床气化。其中除熔融床气化方法外, 其余三种均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1) 气流床气化方法:此种方法应用于固体气化当中, 应用汽化剂把煤粉带入到汽化炉中以实现气化。气流能够将煤粉阻隔开, 所以气化过程中受到的粘沾性较小, 这也是此种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汽化剂能够选择水和氧气, 能够对反应温度维持在较高的反应水平上。K一炉法作为应用较早的气化方法, 但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易于出现多种问题, 对峙出现了后期的Prenflo方法以及Shell加压气化方法。

(2) 移动床气化方法。与固体床气化相对的移动床气化方法, 采用逆向操作的方法原则, 采用加压或常压的方法, 采用常压的方法一般相对较为简单, 但必须依赖块煤, 对于其他熔点相对较低的煤种并不适用。加压的方法作为常压方法的改进方法, 应用汽化剂和氧气, 大大提升了煤适应性。适合于此种方法的Lurgi方法, 生产出的最终煤气中含有高成分的甲烷气体。

(3) 流化床气化方法。此种方法需要应用的煤颗粒粒径在800mm以下, 选用汽化剂作为硫化介质使用, 利用气体分布板在流化床的床沿间穿过。流化床的气固内部具有较好的犯浑接触能力, 而且具有相当的传热、传质效率, 所以, 均衡的组成和稳定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3 煤化工工艺的未来发展

总的来说, 煤化工工艺当中存在相当多的实际问题, 比如污染问题、成本高、运输问题等等。因此, 需要相关的工程实践以及研究人员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将煤化工工艺生产的大型装置设立在离煤矿较近的地方, 建立相应的煤化工工艺企业, 减少相应的运输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走创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 应用新型工艺技术。高能耗一直是煤化工工艺的生产技术瓶颈, 研究创新采用新型的工艺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的可靠保障性, 生产技术做到节能高效, 工艺流程操作科学合理, 从而节省更多的能源、人力以及物力, 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突破产能过剩的局限性。以某年的生产实践为例, 煤制造二甲醚的生产产量仅仅在产能的30%左右, 煤制造甲醇的生产产量也只有产能的54%, 因此, 能够对产能的利用率高效应用, 就应当对产能的规模有较好的规划, 使其能够与资源保障、市场需求、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 科学规划煤化工发展路径。必须要打开认识的思路, 目前国内的煤化工的投资进入到热潮时期, 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油价的攀升影响, 煤化工产业的成本相对较为优势, 某些煤化工企业为谋取经济利益获取大量的终端产品, 但是此种对该行业的认识思路将不利于煤炭清洁生产的初衷, 从而对煤化工的未来发展造成限制。

摘要:本文针对煤化工工艺技术、核查合成气制取二甲醚和乙烯的走向进行详细的研究, 分析能够实现甲醇的合成化、大型化以及国产化的工业途径。以化工工业化的角度分析综合了煤化工工艺的发展, 以及对其产业化的走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化工,发展,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沙兴中, 杨南星.煤的气化与利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2]曹征彦.中国洁净煤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2.

煤化工工艺 篇2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煤化工工艺基本原理、重要工艺过程、设备的构造及工程设计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锐意创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工艺的设计任务,并通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形式正确表述。

通过本届学生的煤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教学过程组织和课程设计中引起注意:

1.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化工设备类课程,这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缺失:这一类课程的名称有《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设备设计》、《化工过程与设备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课程设置中,《化工制图》、《机械基础》、《化工设备》、《化工过程与设备设计》这是循序渐进的四门课程,特别是《化工制图》和《化工过程与设备设计》,对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非常重要。我们缺少主要设备类课程,在学生毕业设计中,发现学生对化工设备的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都不能理解。

2.《反应工程》的教学需要加强:反应工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化学反应单元设备的计算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我们开的课程名称为《反应工程》,如能开设成《反应工程与设备》,或者是强化一下《反应工程》课程设计环节,补充反应器设计计算的教学,将会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3.凝炼本课程的3-5个课程设计选题,设计指导老师尽可能固定下来,有利于积累经验和凝炼选题。对这一环节很重要。

指导老师:丁明洁,徐辉

化工工艺管理及控制 篇3

化工生产中,因工艺发生变化和调整,生产也会随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即便是同一套工艺设备,相关的参数发生变化: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搅拌方式、负荷、进料方式、冷却方式、加热方式等发生变化,都会造成整个生产系统产生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轻者,造成系统的波动、产品品质的不稳定、物料的副产物增多。严重的,会对整个工艺设备造成损害或者损毁,甚至重大的安全事故。

1、在设计中考虑工艺控制。设计是基础和出发点,良好的设计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为太过于考虑投资成本,不注重设计。往往是自己搞设计,然后请有资质的化工设计单位盖章,蒙混过关。也有的为了省钱,找水平低收费少的设计单位草草做一个设计就开工建设。其实这种做法根本就不省钱,而且后期的费用和成本更大。这种设计出来的东西基本是低水平的,有的造成整个工艺的系统性,比如前后工序的产能不匹配,出现系统内的瓶颈问题,投资不小,但是产能上不去。有的甚至调试都出现问题,整个流程不能有效的打通。最为严重的是,导致工艺问题,未事故隐患埋下伏笔。

在设计阶段,首先要选择资质及设计能力较高的设计单位,可以较好的保证设计质量。同时,在其中让技术部分、安全部门、设备、生产等部门提前介入,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优化工艺设计方案,能够使企业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保证后续建设、生产的顺利展开。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HAZOP分析,系统性的分析工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出风险,并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和工艺措施,在设计中逐个落实,对后续的生产工艺有效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安装中考虑合理布局和安装的精度。或许有人认为设备安装同工艺控制没有太多的关系。其实合理的设备布局,也是优化工艺的一部分。

我们在现实中就碰到这类问题:固定反应床与后续吸收塔的距离布局不合理,管路过长,导致中间部分散热量增大,从而造成管道内壁物料的结晶积累,最终造成生产异常而被迫停产检修。其他类似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所有安装过程中合理的布局很重要,这种布局不仅仅考虑平面布局,还要考虑立体上的布局。

其次,材料的选择也是重要部分。根据物料特性、温度、压力、流速、导电性等综合考虑,做到材料与生产工艺的合理匹配。好的选材,可以避免腐蚀、耐压、耐温、耐磨、静电等方面的工艺问题,有效的较少或消除破裂、损坏、跑冒滴漏等工艺问题,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

再次,设备的安装要做到精益求精,要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良好的设备安装质量是保证生产工艺有效控制的硬件基础。比如反应釜搅拌机的安装,安装精度达不到,搅拌的均匀性就不能得到保证,就算工艺在怎么优化,照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出现搅拌偏心轮转动,长期会出现设备损坏甚至严重的生产工艺事故。

3、在调试中,有效制定好工艺操作方案。任何设计、安装完毕后,调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一般来讲,在一个项目进入真正的设计、安装、生产之前,一般科研单位都针对性的进行了小试、中试。但是小试、中试没有问题,并不能说明产量化生产就不会出现问题了。一个系统进入产量化生产阶段,生产条件与小试、中试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大,但一般都会有不小的变化。所有把小试、中试优化来的工艺控制方案直接放到产量化生产中来是不合适的。举一个例子:小试的反应釜可能是100升容量,产量化生产的反应釜容量为10000升。这里面就存在放大效应。小试和产量化反应过程中会存在反应时间、搅拌均匀度、反应热的置换速率等多方面的不一致,如果按照小试的工艺操作来组织产量化的工艺操作,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重视调试过程中的工艺在优化,在调试过程中密切跟踪各工艺段的参数变化,最终通过调试,得到一整套理想的工艺参数,从而达到工艺优化的目的。

4、在生产中精细操作,每阶段操作的有效对接和连续性控制。特别针对精细化工,对工艺控制要求非常高,每一个步骤的偏差或者失误,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个作业工艺控制。所有在日常的生产中,要做到模块化、阶段目标的工艺控制。从原料开始就进行物料指标控制,逐步明确各作业段的工艺操作参数和工艺操作规程,环环紧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达到整个生产工艺的优化控制。

5、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做好工艺设备的检修维护。一个生产系统,就好比一辆汽车,定期的维护保养必不可少。就好比人,生了小病,及时发现治疗,就能有效的避免大病,从而保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一部车子也一样,定期的维护保养、有小的故障及时排除,能够保证整个车况的良好状态。等到车的故障已经全都是问题了,那就距离报废不远了。化工工艺设备也是同样的道理,做好维修保养计划,防微杜渐,时刻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是生产工艺稳定的有效保障。

6、定期进行经验总结,积累经验并优化工艺方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的。一套化工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沉淀,必然会有新的发现和提升,定期组织经验总结,提出更为优化的工艺方案,有主意生产工艺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这里其实讲的是一种方法和思路,就好比ISO9000中的PDCA一样,一个企业,只有不断重复的进行工艺方案的总结再优化,他才可能不断进步、做得更完美。

总结:一个化工企业,如果在生产中真正能做好从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维护、优化每个环节,那么他的化工生产工艺管理和控制水平必将能够得到稳定、快速的提升,在行业中也必将会成为佼佼者。

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试压分析 篇4

一、煤化工设备的工艺管道压力测试

煤化工设备的管道错综复杂,因此在进行煤化工设备的工艺管道压力测试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出现纰漏。检测人员要根据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流程图来设计试压方案,理清试压流程的条理。同时也要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在设计试压流程的过程中选择好试压需要用到的试压介质。在试压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压发难中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压,避免在试压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二、检查管线的完整性

要对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进行压力测试,首先就是要检查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完整性。没有检查并确认合格的管线是不允许进行管线试压的。检查工艺管道的内容主要是管道的系统图、平面图、支架图以及剖面图。这些是检查工艺管线的主要需要的技术文件。在检查的过程中,首先是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设计人员对设计管线的图纸进行检查,避免管线设计图中出现错误。其次是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完成之后的管线系统做系统完整检查,务必要对每根管线都进行严格反复的检查, 不能出现任何施工上的错误。最后是在设计人员对设计图检查完毕,施工人员也对管线检查完毕之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员进行审检,以确定不会再出现故障或错误。

三、管线压力测试的准备工作

在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完整性检查完毕之后,就需要开始做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试压的准备工作。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压力测试也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一是管道系统的焊缝处不允许进行刷漆、保温作业,否则会影响压力测试的结果。 二是进行压力测试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素质。因此,在准备过程中,先是要对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管线进行清理,不要出现以上提到的情况,二是对要进行压力检测的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务必使检测人员具备熟练地经和专业能力。

四、对管线进行压力测试

在进行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试压时,一般都将承受内压管线的压力设置为管线设计压力的1.5倍,当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测试温度低于系统设计的温度时,应该运用公式: Ps=1.5δ1/δ2。其中,当 δ1/δ2>6.5时,那么就取6.5值;而Ps在测试的温度之下时,若产生大于屈服强度的应力,那么此时就要将测试的压力降低到以不超过屈服强度为条件的最强度测试压力。当气压测试的管道中的压力是设计的压力的1.15倍时,危险系数极高,这时就需要有国家规定和严格的防护错时才能够继续进行。在进行测试时,要将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中注满水,将空气排净。最好将压力表安装在教已观察的位置。然后将开始试调压力。此时要注意的是在调节压力速度不能过快,要缓慢进行。当逐渐到达测试的压力后,先要稳压10分钟左右,不能操之过急,然后再对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进行全面仔细地排查,若没有出现泄漏和变形的问题就视为测试合格。利用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问题还可以继续升压检测。之后最好每升压10% 就进行一次严密的检查,这样反复升压检查既能网征地检测到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每一个角落,又能测试实处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最大应力。

五、试压过程中的技术和程序

在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试压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 要对试压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具体流程应为:试压方案的编制和审查;确认系统试压条件,工序放行;系统逐渐升压;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联合检查确认;会签;卸压、回复管路和吹扫准备。中间还要穿插查漏。若出现漏点,就需要先卸压, 然后对漏点进行处理,处理好之后在开始系统逐渐升压的步骤。 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必须要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在试压的过程中,要对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地查看,及时发现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中的漏点,这样才能真正接触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硬件上的安全隐患。

结语:通过对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试压程序的研究,我们能看出,为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试压是为了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真正地杜绝安全隐患,使煤化工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安全程度大幅提高。只要严格按照试压程序有序进行, 就能得到理想的试压结果。在仔细检查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漏洞的同时,也要提高试压的效率,为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的生产工作节省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于海章.工艺管线系统试压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2).

[2]刘英.煤化工工艺管线系统试压探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8).

化工工艺的论文 篇5

关键词:工艺设计;安全问题;研究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多的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改革,化工行业亦是如此。但是在化工行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化工工业需要亟待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有效的提高化工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将潜在的安全问题坚决的杜绝在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化工工艺体系。具体的本文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1、艺设计的相关概述

1.1 化工工艺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化工工业,其实就是将原始的化学原料转换成具体的化学产品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方法。这一过程必须严格的遵守相关具体可行的流程体系,从而有效的实现化工工艺最大化的目的,而从原料到产品这一特殊的过程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所述。首先是要及时有效的处理原材料。主要就是初步处理相关的化工原始材料,常见的是对原料进行及时的碾碎、对原料进行磨粉、最后就是对其进行分析提纯。其次是该过程的核心阶段,详细的设计合适的化学反应。这个设计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原始材料及时的过渡到化学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谨慎处理,因为这是化工工艺非常必要的条件,可以充分有效的提高化学反应发生的效率,对于促进化工工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是整个化工工艺最重要的阶段,就是积极处理化学最后的产物,这是整个化工工艺的核心产物。主要是对各个化工工艺过程的产物进行相关的精细处理,使其可以充分的满足化工工艺各方面的需要。

1.2 化工工艺设计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化工工艺设计,是在化工工艺的基础上完成一系列化工工艺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原材料的研制,化学反应基本条件的制造以及创建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工艺流程的正确管理模式。在正确操作化工工艺设计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的准则:提前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规范,熟悉工艺运行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化工工艺得以高速运转的最终目的。

1.3 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特点

1.3.1 系统性系统性是化工工艺最鲜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化工工艺的相关设计非常的复杂切多变,具体涉及到很多的方面。

1.3.2 规模各不相同在化工工艺的具体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化学方式、化学材料以及反应所得的产品各不相同,所以应用到的规模大小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1.3.3 不全面由前文可知,由于化工工艺的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别,属于一项非常先进特殊的设计项目,所以经常导致的不良结果之一就是化工工艺设计不够全面系统,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还存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化工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工艺设计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策略分析

2.1 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原材料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分析

在化工工艺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将化学原料转换成化学成品,就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会产生出带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严重的话会危机人的生命。针对这种不良现象,相关的专业人员应该事先对有毒物质进行及时的掌握和预防,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戴防护口罩和面罩,与此同时还要了解有毒物质的分子结构,对现场进行及时的安全评估,及时规避类似风险的再次发生。

2.2 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化工工艺设计包含很多的设计环节,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给人体带来危机,若操作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进行化工工艺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将可能会发生的危险降低甚至杜绝。具体应该遵循以下的几点:首先,要准确的选择一条简单易操作的工艺路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简化化工工艺流程中的化学反应,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排放,提高安全性。其次,尽量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化工材料,可以极大地降低化工工艺带来的危害,因为化工原材料在化工工艺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采取得到认证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在很多化工工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出一定的有害物质,如果采取合适的新技术或装备就会极大的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此外新技术还有对化工工艺中间产物循环利用的优点,极大地降低生产设计的成本和费用,不仅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工效益。

2.3 化工工艺设计中反应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化工工艺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化学反应,这一步骤主要是将化工工艺原材料逐渐的转化成化学产品,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常见的就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化工工艺有关的化学反应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诸如化学反应温度、化学反应剂量以及化学反应时间等,这都会给化学反应带来难度,所以对于化学反应设备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对策如下:

1、及时减少对于进料的需求量。在化工工艺的化学过程中,准确的控制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剂量以及反应条件,正确有效的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这样可以充分的减少副产物的形成,积极有效的提高化工工艺的安全可靠性。

2、在化工工艺的相关化学反应中,对于反应参数要及时准确的控制,避免诸如仪器超压的不良现象发生,一旦出现超压的现象,就会直接导致设备故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废弃物的排放。众所周知,化工工艺中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很多的化学废弃物以及副产物,化工企业可以对副产物进行合理的废物循环利用,不仅环保还节约成本,可是化学废弃物就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化工工艺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这个问题,使废弃物在排放前得到标准的处理,充分的提高化工工艺的安全及可靠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工艺设计其实就是充分实现化学工业生产的基本前提,而化工工艺设计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业设计,跟人类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对于其工业设计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安全第一”和“保护环境”为准则,积极促进化工工艺设计往科学安全的道路上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化工工艺设计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这对于我国当前化工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涛,.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与控制[J].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013:12-13.

[2]冯军.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及控制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15);23-25.

[3]汪兰英,健.探讨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xx,13(19);56-57.

[4]汪兰英,健.探讨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xx,13(19):56-57.

[5]李珊珊.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问题以控制策略[J].化工设计,20xx:15

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之我见 篇6

一、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多数职校化工工艺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组织结构固定,不能体现地方化工企业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无法与地方化工企业主打产品的工艺形成良好对接;课程评价方法多以终结性的理论考试为主,考完就忘,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1.精选内容,整合课程

自编教材本着职校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建议将三门课程的传统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化工工艺类课程,并自编授课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原则,注重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对接。教材中可适当加入企业文化、企业工艺技术发展过程等内容的介绍,为学生提供就业面试信息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2.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大实践教学比例

应用化工技术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就业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遠远超过理论知识,化工工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有完善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实现工艺生产过程的再现,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基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工艺生产流程是不实际的,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单元操作模拟、仿真实验室为主,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与企业密切接触,大力发展“厂中校”,加大现场教学的力度。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上,课程整合后应由理论向实践逐步倾斜,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综合采用动画演示、视频播放、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如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工艺,可采用视频播放和仿真教学的方式。其他工艺过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以增强授课内容的直观性。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可将同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为一个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或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实训,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可重点选修某些工艺项目,提高学习和就业的针对性。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授课效率

在教学团队的组成上,做到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配合课程的现场教学。

5.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施手段必须有新的考核方式与之匹配。应改革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建立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保留一定比例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引入实地流程讲解、流程设计分析、小论文、仿真操作等考核方式,将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和谐统一。

化工工艺类课程作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职校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

煤化工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研究 篇7

关键词:煤化工,硫回收尾气处理,加氢还原,氨法脱硫,离子液吸收,工艺研究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年产400万吨油品项目, 年产30万吨硫磺回收工艺采用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两级克劳斯专利技术, 再结合尾气氨法脱硫工艺, 最终设计排放尾气中硫化物脱除效率达99.5%以上。然而, 在尾气脱硫工艺技术选择上, 我公司经历了多次论证、考察及研究, 最终综合考虑采用尾气氨法脱硫工艺, 下文就尾气处理工艺对比研究进行一一详细介绍。

依据相关法规及制度, 我公司硫回收装置大气排放口主要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和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结合全厂其他污染物大气排放因素以及项目环境大气容量, 确定硫回收装置排放尾气中SO2组分浓度限值为150mg/Nm3。

1 硫回收尾气组成 (表1)

2 尾气处理工艺对比

2.1 三种工艺流程介绍

目前, 技术工艺先进、相对成熟可靠, 能够完全达标处理硫回收尾气的工艺技术主要有加氢还原吸收工艺、氨法脱硫工艺和离子液吸收工艺。

2.1.1 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

该工艺是将硫回收尾气中的硫化物 (SO2、COS和CS2等) 在0.02~0.03MPa压力下, 用特殊的专用加氢催化剂将其还原或水解为H2S, 再通过醇胺溶液吸收, 吸收后的富液经高温再生处理, 再生溶液循环使用, 再生后的富含H2S气体返回上游克劳斯处理, 净化后的尾气经过焚烧后能够实现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典型代表的技术有传统的SCOT法以及国内山东三维石化工程公司的无在线炉尾气处理技术等。

2.1.2 氨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采用氨—肥法, 用20%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组分, 吸收即通过化学反应生产亚硫铵溶液, 溶液经空气氧化、浓缩和干燥后可生产硫铵化肥副产品, 净化的烟气可达标排放。整套工艺系统包括吸收循环系统、氧化系统、吸收剂供给系统、工艺水系统和事故排空系统等。该工艺具有典型代表的技术有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天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

2.1.3 离子液吸收工艺

该工艺采用以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为主的吸收剂, 添加少量活化剂、抗氧化剂等组成的水溶液, 该溶液对SO2汽提具有良好的吸收和解析能力, 吸收后的富含SO2溶液经高温解析后, 再生溶液可以循环使用, 再生后的富含H2S气体返回上游克劳斯处理, 吸收后的净化烟气可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典型代表的技术有成都华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2.2 三种工艺技术应用业绩分析

就煤化工行业硫磺回收尾气处理而言, 目前, 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应用业绩相对较多, 其中传统的SCOT法应用最为广泛,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公司研发的无在线炉尾气处理工艺近年业绩略有所增, 如神华包头煤化公司硫回收尾气处理、宁波万华硫回收装置尾气处理等等;氨法脱硫工艺在锅炉尾气处理业绩相当广泛, 但在硫磺回收装置中的业绩较少, 目前国内仅5~6家;离子液吸收工艺在电厂、钢厂等企业应用较多, 煤化工硫回收领域几乎无相关业绩。

2.3 三种工艺公用工程消耗对比分析

通过表2可知, 从公用工程消耗方面, 离子液吸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氨法脱硫采用吸收剂为液氨, 液氨价格低廉 (液氨均价约2000元/吨) , 来源方便易得, 而离子液 (约55000元/吨) 与加氢还原吸收液 (约30000元/吨) 来源有限、价格昂贵。

2.4 三种工艺脱硫效率及环保效果对比分析

通过表3可知, 三种工艺脱硫效率基本相同, 但是氨法脱硫与离子液吸收具有氨逃逸的隐患, 加氢还原工艺相对有一定优势。

2.5 三种工艺投资及装置布置占地面积对比分析

以年产30万吨硫磺规模计算, 三种尾气处理工艺投资及装置布置占地面积对比分析表4如下:

通过表4可知, 装置总投资氨法脱硫工艺最低, 加氢还原工艺总投资是氨法脱硫的3.2倍, 是离子液吸收工艺的2.3倍。从装置占地布置而言, 离子液吸收工艺较节省, 其次为氨法脱硫工艺。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三种硫回收尾气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 从技术成熟性、可靠性、业绩应用的广泛性而言, 加氢还原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从装置总投资、装置布置占地等方面而言, 氨法脱硫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而离子液吸收工艺, 因其在硫回收尾气处理应用业绩上暂时为空白, 且投资略高, 因此, 我公司最终采用氨法脱硫工艺作为硫回收尾气的处理工艺技术。

煤化工工艺技术评述与展望 篇8

1 煤化工的三个工业化层次

煤炭工业发展进程中, 研究核心指向了合成煤气化和化工原料。煤气化开发利用新技术, 合成化工原料的工艺日渐完善, 形成了新的煤化工工业, 主要原料是煤。煤化工有三个工业化层次:煤合成气、加工合成气、深度加工。以下进行分别阐述:

首先是煤合成气。目前在我国, 水煤浆气化已经被工业化, 把干煤粉或者水煤浆, 进行部分氧化, 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接着是合成气的加工。一般来说, 主要有如下方法初加工合成气:烃类、醇类以及利用其它碳氧化合物来进行合成。相对来说, 烃类加工具有一定优势。最后即是深度加工。进行深度加工时, 产生的下游产品, 属甲醇和烯烃最多, 因此成为化工行业的重要支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都属于烯烃的下游产品。甲醇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产品:甲基叔丁基醚 (MTBE) 、醋酸、碳酸二甲酯 (DMC) 、醋酸乙烯等。

2 煤化工的三个部分

2.1 乙烯的制法和发展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基础原料。目前来说, 乙烯主要是由石油裂解获取。原材料市场的不断变化, 乙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大批乙烯企业的开工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经济规模效应已日趋明显。有关研究发现, 制乙烯的一条具有技术经济潜力的途径是用煤或天然气, 一旦成功, 石化工业界就有可能掀起一场重大改革浪潮, 并且会大规模的进行改革传统的工艺技术。

用煤或天然气制取乙烯, 最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是经合成气, 再经甲醇或DME转化为乙烯的三步法工艺路线, 该路线投资和生产成本的总体经济效益良好;三步法制乙烯需重点突破甲醇或DME转化为乙烯的催化剂与反应器技术, 同时需开发合成乙烯的工艺软件, 以促进合成乙烯技术的工业化;合成气一步法制DME中, 国内气相法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三相淤浆床法正处于开发中, 三相法比气相法具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 需加快开发三相法合成气直接制DME的新工艺开发工作;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DME是一条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工艺路线。

2.2 煤气化的方法和技术

煤气化是煤转化技术中最主要的方面。但煤气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比较晚。煤气化技术有两次重大突破。煤化工工艺还存在若干缺点:如投资大, 运输量大, 环境污染等。历来化工装置配置煤气化技术时, 都将其置于装置之前, 单独设置。这种分散的气化设置方式, 不符合21世纪化学工业发展的形势。因此, 发展煤气化技术, 应考虑在煤矿的坑口, 集中设置多套大型化煤气化装置, 并在坑口附近建立大型煤化工综合企业, 提高产业效益, 缓解运输压力, 改善环境污染, 有望成为未来煤化工发展的方向。

煤气化是煤化工发展的先导和关键技术, 需大力开发对煤种适应性强、单炉生产能力高、煤气成本低、气体成分可调的各种先进加压气化技术;需加强Dow水煤浆气化工艺与工程研究, 探索Dow气化工艺在国内的应用;Shell粉煤气化技术有诸多优点, 需开发其化工应用途径;发展水煤浆制备技术的关键是开发浆体稳定的、高煤浓度的、低成本的自主产权技术;坑口煤气化可望成为提高效益、改善环境的未来煤化工发展的方向。

2.3 煤炭的技术和前景

相对来说, 我国煤炭储存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严重缺乏。而另一方面, 我国在开采煤炭方面, 属于过剩限产, 并且, 目前煤炭粗放式的进行利用, 导致环境质量严重受影响。为弥补油品缺口, 以及能源资源储量不足的缺陷, 在近中期内, 只能依靠煤炭来满足缺少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相对应的需求。有两种方法来进行煤制油, 其一是煤加氢直接进行液化获得, 其二是间接方法, 先把煤气化成混合气, 之后经过F-T合成催化反应, 从而转化为油品。

目前来说, 国内油品具有很大缺口, 而且能源储存量不能满足需求, 有效解决油品短缺问题, 需要依靠发展煤液化合成油技术。我们应该开发新技术, 研制廉价高效的铁催化剂, 这有助于实现煤制油工业化。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F-T合成动力学模型是实现煤制油, 全流程工艺模拟软件开发的核心。我国建设百万吨级以上煤制油装置, 以及自主产权的工业成熟技术显得很有必要。

3 结论

本文从工业化及工程化的方向, 对煤气化工艺技术发展进行简单阐述, 深入探究了生产合成甲醇、乙烯、油品和二甲醚等的新途径、新技术。世界上很多国家是以煤为主要能源, 我国也是其中之一, 在能源分布结构中, 煤炭占了绝大一部分, 因此, 成功实现高效率、清洁生产、经济合理的生产、制造、利用煤炭这一目标, 对于煤化工的利用, 起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摘要:现代社会中, 在能源领域有许多热门的研究话题, 拥有了能源就等于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煤是全球储能的主要方式。从工业化方面来说, 煤化工工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本文从三个部分, 即煤气化技术、乙烯、合成油, 分别进行探讨、评述了煤化工工艺技术, 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 浅析了其三个部分的发展前景, 对于煤化工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煤化工,煤气化,乙烯,甲醇,煤展望

参考文献

[1]肖海成, 李影辉, 徐显明, 迟克彬, 孔繁华.甲醇合成反应器评述[J].河南化工, 2002, (07)

[2]国海光, 张新波, 刘化章.二甲醚的应用及其下游产品开发评述[J].杭州化工, 2002, (04)

[3]孟磊, 郭菊娥, 郭广涛, 方海.陕西煤制油项目规模测算及其布局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 (05)

[4]苗真勇, 韩甲业, 应莹.美国煤气化工艺现状及对中国气化技术的启示[J].煤炭工程, 2007, (10)

[5]葛峰, 邱靖, 汪云岗, 王利群, 徐军.合成氨气化用水煤焦浆的制备[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 (11)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篇9

1 课程作用

1.1 课程作用

本课程通对现代焦炉、炼焦新技术、粗煤气分离、粗苯回收、焦油加工、沥青利用与加工、固定 (移动) 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气流床气化法、煤炭地下气化等相关岗位的操作条件和相关的主要设备原理及应用的介绍, 让学生以后参加煤化工行业的岗位打下的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让学生掌握煤的焦化、煤的气化等工艺选择原料、工艺路线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典型单元的设备操作。让学生最后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2 前导、后续课程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煤化学》, 学生只有在掌握化工原理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后续课程为《化工设计》, 通过煤化工工艺的学习, 学生才能对化工工艺有全面的掌握, 为化工设计打下基础。

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工艺的流程、特征设备、安全生产等知识。

能力目标:能分析解决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技术性问题;能够阅读和绘制一般的工艺流程、煤化工设备图;能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中的一些仪表, 正确的选择、维护、保养设备;以及针对于异常事故的应急处理, 并能依据操规独立操作等。

素质目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尊重老师和实训师傅, 能现代化手段会网上查阅技术资料, 能够团队其他的同学和工人, 在实践和学校过程中有合作精神并且勇于创新。

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3.1 认识实习1周

在开设本课程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宝泰隆化工工厂进行了为期1周的认识实习, 通过对配煤工艺、捣固炼焦工艺、合成甲醇工艺、沥青加工工艺的实践, 了解各个工艺的生产流程, 应用。为本课程的理论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了校企合作, 理论联系实践,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学时64学时, 具体如下学时分配为:绪论2学时, 煤的低温干馏8学时, 新炼焦技术14学时,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16学时, 煤的气化14学时, 煤液化10学时。

3.3 顶岗实习

完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实践锻炼, 增加实践动手能力。完成了学院与煤化工企业共同管理学生, 根据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学校老师和学生一起下企业, 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有提高了教师的双师能力。

4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4.1 教材使用情况

本课程采用过的教材《煤化工工艺学》, (郭树才主编) , 其学科式教学氛围较浓, 适合培养目标偏重理论教学的高等院校, 对于高职学院, 不完全适用,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新工艺内容涉及的较为肤浅, 不适合现代化工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与发展要求。

4.2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根据课程建设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结合岗位标准, 改革课程内容, 担任课程的教师和企业人员编写教材,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穿插多媒体动画, 挂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 将企业现场与课堂有效链接, 将典型工作流程、主要设备图片、动画加入多媒课件中, 扩充课堂的信息量, 使授课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打破全是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课堂, 注重实践操作, 将理论内容与实践锻炼合为一体, 形成有特色的高职课程教学。

5 教学方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编写实践实训指导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将流程或设备挂图、流程工艺幻灯片、教学微课、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构建工作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预设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公布或作为实训项目的参考方案,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抓住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吝啬溢美之词。

6 课程考核与评价

6.1 学业考核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闭卷考试, 实训成绩独立。课程考核从学生的职业能力、认真态度上考核, 实训教学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内容, 占总成绩的40%, 专业知识内容考核占30%, 教学过程的态度、出勤、小测试占总考核的30%。

实训教学项目考核包括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任务准备;相关资料查阅情况;完成任务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任务实施中组织与协作能力的表现情况;知识应用的适用程度;满足标准规范的程度;任务完成后提交的报告, 规程, 设计, 措施内容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等综合评定。专业知识考核是以学院统一安排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等表现综合评定。

6.2 教学评价

包括教与学的两方面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打分的教师评价表、教学资料的检查、教学督导等三个方面。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摘要:本论文从课程定位与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考核与评价六部分对《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程作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考核与评价

参考文献

[1]肖伟丽.关于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 2014, (09s) :89.

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篇10

1 煤化工生产中CO2的排放

当前, 主要在这几个煤化工工艺中会排放CO2: (1) 煤制甲醇, 在该生产工艺中, 一般要经过煤气化、合成气的有效净化及甲醇的合成等过程, 其中以煤气化中的CO2产生最多, 原因在于煤炭在H2O、O2一同存在状态下出现燃烧反应而产生CO2和H2, 而H2乃甲醇合成不可或缺的一个原料, 除极少部分CO2应用到甲醇合成中, 绝大部分在合成净化中被排放。有数据显示, 生产1t甲醇会排放2~2.5t的CO2[1]。 (2) 煤炭液化, 现阶段在高压、既定温度状态下可将固态煤和H2反应转变成液体油品, 这就是煤炭液化工艺。相对而言, 该工艺中的CO2排放量较少, 据估计产出1t液化油品会排放1~1.5t的CO2。

2 煤化工工艺中CO2减排技术

2.1 收集保存技术

收集保存是当前煤化工艺中应用相对较多的CO2减排技术, 就是将CO2统一收集后, 再进行分离、压缩, 然后把压缩后的CO2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地下深层, 最终实现CO2和大气的长期性隔离, 妥善保存在地下深层。

近年来, 包括我国在内的煤化工生产企业把CO2储存到无法长远使用或废弃的地质结构中, 譬如:已全部开采完的天然气、石油井中或无开采价值的煤层。采取此种技术将CO2长期隔离。从研究情况看, 向废弃油气田存入高压CO2能够提升油气的回采率, 实践数据显示, 可提升大约20%的产量。另外, 因海底深咸水层中有丰富的金属离子, 在此存入CO2能够和各种金属离子在高压下形成碳酸盐, 进而更好地隔离和存储CO2。当前, 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开始探索在深海域注入CO2合成固态的水合物[2]。

2.2 再利用技术

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煤化工生产企业可基于CO2的化学性质对其再开发利用。现阶段, CO2最为常见的再利用技术有灭火器物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此外, 在干粉煤的运输中会应用CO2替代以往的N2, 液态煤浆生产中会用CO2代替水生产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这在较大程度上可减少煤化工工艺中的CO2排放。

在CO2再利用方面,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最为热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些技术在应用操作上相对简单, 分离、回收的过程也较为简单、运作时间较短、萃取效率高。CO2属于一种超临界萃取剂, 化学性质稳定、易达到临界要求, 且安全、经济、获取较便捷等特点。有很广的应用空间。

2.3 化学转化技术

在煤化工工艺中可充分考虑到CO2特殊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技术将它转变成其他物质, 再投入利用, 进而实现对碳氢原子经济效益的应用, 这一过程就是CO2化学转化[3]。植物光合作用本质上就是化学转化。现阶段, 相对成熟的化学转化技术就是用CO2生产碳酸盐、硼砂、双氰胺、对烃基等化工产品。

近年来, 在国内外CO2化学转化技术中, 应用CO2制造降解塑料是一个热点。该项技术仅仅在发达国家, 譬如: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因受合成效率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国内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还处在小量生产层面。当前, 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正对此项技术进行积极研究。该项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社会和环保效益, 应加大高效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力度, 如此才能真正实现CO2可降解塑料的规模生产, 进而最大限度减少煤化工工艺中的CO2排放。

除了以上转化技术之外, 还可应用CO2催化生产最为基本的化工原料。现阶段, 最为常见的催化合成技术主要有应用CO2生产甲醇、烃类、酯类等, 此类产品有很高的附加值, 所以在此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3 结束语

均衡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重视环境生态保护, 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 为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需要, 煤化工工艺的发展已是一个必然趋势, 而CO2减排问题是当前煤化工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在改进煤化工工艺, 推进煤化工发展同时, 必须进一步加大CO2减排技术研究, 尤其是在CO2采集保存、再利用、化学转化生产等方面, 确保煤化工行业既可满足国家能源资源需求, 还可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目的。

参考文献

[1]门凯姝.煤化工工艺过程中CO2的减排措施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4) :361.

[2]丁雨.煤化工产业中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节能减排技术[J].科技与生活, 2012 (7) :112.

煤化工工艺 篇11

【摘 要】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生产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化工装置日益向规模大型化、生产工艺高参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化工事故,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化工工艺过程,它往往是整个化工事故的核心。所以,化工工艺过程安全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说,事故的根源是危险源,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环境着手,结合化工工艺工程中的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三方面来研究其中的安全,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识别;设备;安全评价

化工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是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的项目风险识别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但在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

1.化工工艺

1.1化工工艺的概念

化工工艺是指:把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产品的方法以及过程,它包括完成这一变化的全部措施。其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原材料的处理;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进行化学反应;这是生产的关键步骤。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3)对产品进行精致。将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组成规格的产品。以上每一步都需在特定的设备中,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完成所要求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变。

1.2危险化工工艺

危险化工工艺是指:在化学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引起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工艺。根据我国安全监管总局编制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它包括:电解工艺、氯化工艺、合成氨工艺、加氢工艺、硝化工艺、裂解工艺、氧化工艺等15类工艺,并且每种工艺都有其典型的工艺。

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技术

2.1风险识别内容

根据我国制定的化工工艺技术的有关规范,加上借鉴日本的“六阶段”定量评价表,我国制定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它规定:化工工艺的危险性是由化工物质本身具有的温度、压力、腐蚀、操作等七个项目组成,其危险的分值按照10分、5分、2分、0分的赋值计算,由累计分值确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

2.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分级

根据“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我们可以得到工艺的危险分值,把各个参数的分值分别和与它对应的权重相乘后,再相加,就可以得出工艺的危险程度,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我们就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3加强安全管理

(1)政府部门应加大辖区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力度,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2)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查找并消除隐患,在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生产效率。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宁可停产也不能冒险作业。

(3)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层层落实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夯实的作好安全生产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化工工艺的安全评价

3.1化工设备的安全现状

由于化工设备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对化工设备中的爆炸、火灾、中毒等危险性的定量分析做了很多工作,由于定量来评价方法可以对化工设备风险做出明确的级别,所以它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使用。

3.2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内容

(1)化学反应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物料的运输、干燥、冷凝、过滤、混合等工序构成了化工设备的操作部分。反映容器内不仅进行着化学反映,还有流体的流动、传热等无礼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所以反映设备是化工设备的核心,它的选择对化工设备的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

由于连续过程具有稳定的操作、较高的生产能力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它在化工过程中占有首选的地位。但是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之相比,间歇工艺的工程更为简单、操作的弹性较大,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精确度较低的数据,其通用也很强。

(2)化学反应路线的安全性。通常一种反映会具有几条工艺路线,我们要选择使用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危险物质用量的那条路线。要尽可能的使用无毒的、低危险性的物料;尽量降低过程条件的苛刻度,例如:使用催化剂来稀释危险物料,以此来缓解反应的剧烈程度;使用新科技、新技术减少危险介质的藏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废料,尽量做到过程用料、辅助剂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其对于环境的污染。

(3)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性。化工设备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可能会出现偏离正常运转状态的情况,从而引起超温、超压的现象。再进行安全考虑时,要注意压力控制装置,如排泄阀、防爆板、通风管、安全阀等设备的安全是哦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安全系数;稳定装置,如冷却装置、紧急控制装置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细数。

4.结语

化工工艺的设计是化工生产安全实施的首要前提,因此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及法规进行规范化的设计。而化工设备装置的安全评价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化工装置的定性安全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其安全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对风险性的揭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辽宁化工,2006(02).

[2]杜喜臣.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王一玲.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

煤化工工艺 篇12

一、煤化工特色建设的背景

1. 煤焦化技术的主流地位

煤焦化技术以其应用技术娴熟、应用范围广泛和应用效果良好的特点成为煤化工发展的主要手段。就目前我国的煤炭储备量分析, 在60年内, 我国钢铁冶炼过程都将都会采用用焦炭作为主要燃料, 并且以还原剂作支撑并运用高炉加热的方法进行[2]。

2. 节能减排为首要目的

新型的煤化工建设倡导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是续发展。发展煤化工建设必须本着以节能减排为首要的目的进行。发展以低污染、高治理、多维护为主的新型煤化工建设。

二、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原则

1. 市场需求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个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双向的选择现象。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强的人员为其服务, 因此, 在发展高校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时, 必须注意其市场需求。尽可能多的针对煤化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3]。

2. 创新原则

与传统的煤化工产业相比, 现代企业和新型的煤化工产业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应该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目标、养成学生自主创新习惯和提高化学工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

3. 稳定发展原则

化学工程和工艺的特色发展是一个不断建设和积累的过程。通过发现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来完善特色的专业体系。使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发展和进步。

三、发展特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措施

1. 转变教育理念

教学观念和对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对于教学的方向和专业进程的发展以及专业的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的特色教学建设是培养我国煤化工人才和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措施。通过不定期的开展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总结来了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理念, 通过指出教学理念上的偏差来更好的指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 通过定期的对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来发现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4]。

2. 丰富课程内容

针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对招聘人才专业性和知识多样性的愈加重视, 传统的化学工程和工艺课程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保证实现专业目标的基础上, 丰富课程内容, 增加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尽可能多的积累企业招聘人才时所需的知识, 扩大高校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水平。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建设特色的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的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关高校需要结合企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们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 通过发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自己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

4. 推进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课程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的主要手段, 对特色专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应通过对现有课程的改革, 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机的融合来推动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其次, 通过加强教材的改革, 丰富教学内容, 也是有利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措施。例如可以在化学过程和工艺专业中加入材料学和物理学等知识;在化学工艺设计中加入经济学等知识, 使得在保证化学工艺特色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5]。

5. 健全监督机制

有质量保障的特色化工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体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来完善特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建设。

总结

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对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发展的一个有效评判标准。近些年来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新型煤化工人才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建设有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势在必行。通过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环节以及建立健全的监督体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化工建设, 这对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培养全方面化工人才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整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12.

[2]陈兴娟, 董红星, 景晓燕, 刘文彬.体现“三海一核”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群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 2008, 05 (23) :46-48.

[3]梁杰珍, 陈小鹏, 王琳琳, 韦小杰, 张友全, 童张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02:166-169

[4]钟胜奎, 刘长久.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分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05 (11) :63.

上一篇:矿井视频监控技术下一篇:灰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