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运行

2024-10-30

组织运行(精选11篇)

组织运行 篇1

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山区, 农户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产单位, 与市场的结合不是很紧密。然而, 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现代化的趋势迫使农户向土地等其所拥有的资源要效益、要收入, 迫使农民利用其所拥有的资源进入市场体系向市场要效益。然而, 单一农户主体在市场竞争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农户间通过合作团结起来进入市场, 改变单一农户势单力薄的局面。因此, 从理论上来讲, 构建农民合作组织等此类的农民合作共同体是农民平等参与市场、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现实中, 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并非预设中的良好。调研中发现, 在贵州某县, 当地有125家合作社, 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一种框架,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1) 而有的地方农民合作组织确确实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故此, 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原因进行探索, 但由于视角、立场和知识体系的差异导致观点不同。归纳来看, “多元因素混合共致观”占据主流, 该观点认为合作组织的运行受到同业竞争、市场力量、潜在替代者、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 组织外在环境也是很多学者思考该问题的主要出发点, 区域文化环境、商业传统、政府重视程度、法律、社会发展环境、农村人口结构与社会认同的因素。“组织资源匮乏”也是一种归因所在,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物质资本资源对其成长影响最大, 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 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的成长影响并不明显 (郭红东等, 2009) 。而社会科学研究者多从农民合作组织的身份、内外制度建设、组织认同等角度考虑问题, 认为农村合作组织因身份尴尬、制度没有约束力、成员信任度不高等因素而遭遇发展障碍。

其实, 笔者在长期的实地研究过程中, 认为真正导致农民合作组织难以为继的原因在以往研究中并没有较好的探讨, 并没有明确回答“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农民合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为什么合作组织法律制度没有约束力”、“为什么其成员在充满期待的情况下难以对合作组织予以信任”及“为什么农民合作组织没有得到成员的足够认同”。如果没有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农民合作组织就是一种松散的合作组织而非“共同体”, 难以促使合力的产生与发展, 更难以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和拓宽获利空间。

一、趋利避害:农民合作组织存在与延续的唯一动力

在乡村社会中, 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生产生活行为背后有着独特的逻辑, 这种逻辑的起点为“生存”。其实, 这是任何人类社会类型中的共同之处, 却在我国乡村生产、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在很多执政者、城市人眼中是一种“保守”或“懒惰”等。从根本上来讲,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一种韦伯意义上的“传统行动”, 在此基础上“利益最大化”和“避祸求安”的心态则一种生存理性。

1.农民利益与风险的权衡

在农业市场化、生产生活社会化等因素驱动下, 农民生计依赖很大程度促使农民经济行为的理性化和外向化。农民经济合作在不少学者看来是必然的, 而且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回应。然而, 由于农民处于“商品小农”与“理性小农”之间, 还部分带有“生存小农”的特点 (徐勇, 邓大才, 2006) 。在此情境下的农民的求利欲望、积累动机是与风险之下的“担心”、“恐惧”相随的, 农业市场化导致农业成为“爱与怕的经济”。“避免风险”和“安全第一”之上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着很强的“安全高于利益的偏好”, 这种偏好在费孝通、黄宗智等人研究中均有所呈现。 (2)

据调查显示, 在农民农业生产过程中, 灾害、价格、销路、技术及品种都是风险来源, 这些风险一端关联着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另一端关联着效益的实现。除了灾害外, 这些风险的来源都是乡村社会之外, 大多与市场密切相关。从市场中获取新品种、技术, 农民需要降低成本支出及新品种、技术的风险发生率, “利益”的实现与销路、价格密切相关, 影响着农业生产利益的实现与扩大。

2.趋利避害与农民合作组织存在、发展

在原子化的乡村农户与市场对接过程中, 农民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下, 超越农户血缘、亲属关系网之外的合作就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中介, 对农民来讲, 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农民成立、参与合作组织的根本目的, 这也是农民合作组织存在、发展的基石。

农民加入合作组织之后, 农民的产业化所面临的风险就转化为组织风险, 但是农民的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相伴随的。因此, 在农民、组织及成员间要形成一套有效地风险应对机制, 并约束彼此在风险来临时的行为发生。与此同时, 合作组织成员及合作组织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追求, 农民利益、合作组织利益都要有清晰的边界和分享机制, 必须“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无边界应用于实践, 造成单方或双方利益的受损。

3.风险转嫁与利益最大化

目前, 各地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在降低成本方面问题不大, 而在风险规避、利益最大化方面并没有很好的制度规范, 没有在农户、合作组织及市场间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因此, 在风险来临之际, 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都要规避风险, 二者都有可能成为彼此风险转嫁对象。这样, 合作就无法继续。而在利益面前, 农民合作组织及其成员间该如何分配是合理的、有效的及能够被彼此所接受的, 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调研中, 我们经常发现, 一旦产品价格、销路转好, 除非合作组织价格高于市场主体, 农民就会将产品销售至其所在合作组织之外。如果农民在技术、品种等方面有更好的选择, 农民合作组织的处境也会很尴尬。这就是说, 农民合作组织必须在品种提供、技术服务、销路及价格等方面有优势才能吸引农民, 然而, 这样的现实需求对深受环境欠佳、资源缺乏、身份尴尬等因素制约下的农民合作组织来讲是不公平的。

农业产业化状况和其自身的身份地位、产品销售网络、品牌等因素, 甚至外在的社会认同度、金融支持及政策支持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合作组织“趋利避害”目的的实现, 威胁着农民的经济理性追求, 影响着“避免风险”和“安全第一”之上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导致很多农民合作组织对外没有竞争力、对内没有吸引力。

二、制度构建:农民合作组织运行的保障

在农民合作组织运行过程中, 组织及成员的趋利避害行为及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担机制、制度信任、组织认同都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予以保障。良好的制度的意义在于清晰地界定行为边界、标准, 预见成员互动与资源交换的结果, “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 (3) 无论是政府、农民, 还是学者都认为制度是关键, 并为此构建了诸如产权制度、分配、治理结构及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但从调研结果来看并非如此。有的合作组织制度非常简单, 有的农民合作组织制度停留在文本层面。内部约束力不强、制度成为摆设成是大部分农民合作组织制度的基本生态。

1.问题预见与制度设计

从目前农民合作组织形成的方式来看, 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制度规范的构成有三种:第一, 内生性制度规范;第二是引入性制度规范;第三种就是混合性制度规范。内生性制度规范一般形成于农民自发的经济合作之中, 为了避免矛盾和产生摩擦, 合作参与者根据具体问题设立的, 体现了合作者主体意愿, 对化解合作中一般矛盾、维持简单的合作秩序, 以及保证合作者基本权益都具有实际意义。第二种制度规范多存在于外界力量如政府、企业促发农民合作组织之中, 以“拿来主义”心态进行简单的移植与复制替换;第三种混合了前两种制度规范, 一般存在于自发产生而后外界介入的农民合作组织之中。无论怎样, 由于起初对农民合作组织身份、结构、功能理解与认识不够深入, 参与者对风险规避、利益实现需求层次低, 相互间合作的频率和范围都很有限,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 所形成的规则内容简单明了, 导致制度适用性不强, 一旦风险来临或组织生态突变, 农民合作组织很难及时修正规则以应付突发变故。

2.共识、权利与制度构建

一个良好的组织秩序需要多元力量“共构”组织制度, 毕竟制度构建的完成反映了起码的共识及对利益结构的确认, 起着调节矛盾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雷振文, 2008)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农民自己兴办的少, 外部力量介入多, 政府、龙头企业等诸多力量都会围绕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导权”进行激烈较量和争夺, 将自己的意志输入到农民合作组织内部, “制度”是权力、资源之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争夺领域。另外,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法人权利没有被有效认可且各主体间产权划分不清晰, 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归属没有明确的归属,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组织内部成员的产权也不太清晰, 使得制度处于模棱两可的境遇, 导致组织本身及成员追逐利益和规避风险行为“无禁区”。与此同时, 成员更迭特别是经济精英的更迭, “共识”便会常处于“被破坏”与“重构”的变化之中, 而国家法律、政府政策供给的不足和社会认同度不高, 农民合作组织制度模式尚未成熟, 共识无法达成、权利无法得到确认, 这样, 制度的指向便一直处于动态之中, 成员制度信任的无法形成和组织认同的实现, 使得偏差行为的发生频率偏高和“纠偏”能力不强。

3.“形而上”的文本制度与现实中的非正式制度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不能设想没有制度的组织, 制度是一个组织正式化的标志。在调研中发现所有的农民合作组织都有一套或繁或简的规章制度, 以证明该组织的有序化。其实, 这些制度只是形而上的文本, 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无论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指向秩序, 当正式制度无法发挥其作用时, 非正式制度就成为组织秩序的源泉。当一个非正式制度所构筑的组织秩序为良性时, 则是积极的, 如果是非良性的, 则可能带来负面效益, 不过这两种非正式制度都未引起学者与国家的足够关注。

三、信任转换:农民合作组织构建的关键环节

有些学者在论及农民合作组织现实遭遇时认为农民没有合作的传统, 甚至这种观点充斥于一些地方部门解释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不力的话语之中。 (4) 这种观点在社会学家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农民不仅有合作的传统, 而且互助合作种类繁多, 不过这种农民合作的范围也基本上限定在自然村庄内部, 主要基于村庄的历史传统。然而, 在贫困村产业扶贫乃至其他乡村社区类型的农业产业化推行过程中, 简单的乡村内部的农民间合作难以满足其市场化、规模化需求, 就需要组建跨越乡村、乡镇甚至县域之上的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与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受到血缘关系、人情面子及亲属关系等因素的制约是非常微弱的, 存在着信任转换的问题。

1.人际信任与农民合作组织化

在费孝通看来, 乡村社会关系及结构是以差序格局呈现出来的, “在差序格局中, 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 是私人关系的增加, 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之, 我们传统社会的传统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5) 信任也是如此, 生活在乡土社会之中的农民对陌生人有着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和排斥心理。

一般情况下, 农民合作组织成立之时, 成员间彼此的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 是因政府或者熟人的牵线或者成员间彼此熟悉, 这样政府或者牵线者就成为了信任担保。其实, 合作组织内部机构的负责人的选用也基于一种人际信任。在谈及这一问题时, 黔江某组织负责人说:“监事会一般喜欢退休的老领导、老书记, 它们一般是发挥余热, 不缺钱。” (6) “不缺钱”可谓点出了合作组织成员的一种担心: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组织的利益, 对老领导、老书记等一类人的信任源自对身份的信任。这就是说, 合作组织在成立伊始, 由于制度认同、组织认同尚未形成, 彼此间的信任依赖于人际信任。

2.制度信任与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

农民合作组织促使乡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农业生产过程中合作组织的介入的转变引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它扩大了农民合作范围, 改变了熟人社会的交往习惯与规则, 将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农民生产共同体与生活共同体相分割, 实现更大范围上的资源交换与生产互助, 权利与义务、资源分配和信任等一切经济关系在此规章制度约束的框架下发生。与此相应, 信任模式必须由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变迁, 实现信任范围的扩大、信任达成的制度性和保障体系非人格化, 从而实现人的信任扩散化。

相对于非正式组织来讲, 超越血缘、亲属关系网和地缘之外的农民合作组织则属于正式组织, 成员间的信任则是一种制度信任, 且越是正式化、制度化程度越高、涉及区域越广的农民合作组织更是如此。在制度框架下, 个体间的互动交往趋于规范化和模式化, 而且可以理解、预期、算计和把握组织内部他人的活动, 消除了行动选择的迷茫和信任障碍。随着农民合作组织正规化、制度化和组织规模的扩大, 内部非正式组织也会出现, 彼此间的信任更多地来自于制度信任。毕竟制度信任能更好地减少现代社会中行为的不确定性, 降低信任的风险性, 从而促进普遍的社会交往, 扩大信任的范围, 使在任何个人、组织间建立广泛的信任成为可能。所以, 农民合作组织必须成功有效实现成员由人际转换为制度信任, 这是现实需要也是一种必然。

3.信任转换的现实障碍

对于农民合作组织来讲, 在制度制定起初, 应该以“参与式”构建组织制度, 从而增强初始成员的制度信任, 然而这在现实中的运用是不充分的。另外, 制度信任还依赖于“遵从法理的制度文化、优质基因的制度供给和良性运行的制度实践”。 (7) 而无论外界还是内部, 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文化、供给与运行都是不如人意, 这导致制度信任的基础比较缺乏。就农民合作组织本身, 由于政府法律及政策制度供给滞后, 制度规范性、合法性及合理性程度不高, 使得制度信任难以维系。就农民而言, 尽管外出务工农民在市场实现就业时, 制度信任就已经发挥作用, 但是目前留守农村人员多为老年人、儿童及妇女, 使得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信任存在的土壤缺乏足够的肥力基础。

同时, 农民对合作组织制度存在着一种“合情”的需求, 也就是说要合乎农民对道义及公正的理解与追求, 农民合作组织存在要“公道”, 维持一定的道义公平, 这种公平有时不太合乎市场效率原则, 但是农民对道义的追求甚至大于利益。这种道义在现实上却是影响着合作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 不过, “道义”对农民合作组织这一经济组织来讲则是一种超越组织职能范畴之外的要求。

农民在生产方面的合作旨在实现各个农户间资源的有机结合、协作、配合的一致性及和谐性。农民参与农民合作组织是一种非强制的自愿互利合作行为, 这种关系有着博弈的特点:“一是行为的不确定性。如果农民信任对方, 就会采取合作行为;如果不信任对方, 就可能采取背叛行为。二是个体选择纯理性。农民在选择是否合作时, 是以利益得失为前提的, 其博弈过程采取风险占优。” (8) 一旦资源及资源收益、风险与风险成本分担不均都会引起合作组织成员的怨恨与背离。

四、组织认同:农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组织认同”的界定一直存在着两种理论与实证的两种脉络。从理论上来讲, 认知、情感、评价和共同命运/行为是界定“组织认同”基本维度 (孙健敏、姜铠丰, 2009) 。根据万迪克 (Van Dick) 的实证研究结论, 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应该是成员的自我分类/去人格化、关心组织福利的动机、成员间相互信任与依赖 (Van Dick, 2004) 。也就是说, 农民加入合作组织之后, 首先要认同于自我的组织身份, 并界定组织身份、群体边界完成群体分类, 使自我概念与组织认定发生连接, 进而对组织产生情感依赖, 并认可内外部赋予组织的价值内涵, 最终个体选择的行为与组织一致化。

1.身份界定与认同

公民意识是合作社组织得以成长和发展的“软环境” (赵泉民, 2010) 。农民间的互助与合作是农民意识自觉的结果, 农民的市场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人格等这些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都是农民合作组织所必须的。当下, 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发的, 二是政府推动的。前者形式中, 大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合作社之所以能够组织的起来, 主要依赖大户、懂技术的人才户, 这两类是主干。” (9) 而一般农户只是看到了某种资源的合作互助的必要性和好处, 并非一种意识的觉醒, 不过这种状况可能在发达地区稍微好些。其实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二种类型越多, 这种类型纯粹是政府“唤醒”农民的结果, 是非自觉的。无论是两者或后者, 农民合作组织内部成员的权利意识、主动参与意识、规则契约意识、协商意识及公共精神等都是非常孱弱的。“其实组织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目前来说, 还在成长。这些现在肯定是存在的, 关键是如何维系组织的长期合作户, 如何增加你长期合作户的数量。” (10) “维系与增加”长期合作户依赖于成员间基于平等、民主协商、契约意识等之上的身份界定与认同及彼此间的良好互动, 这在根本上影响着农民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组织价值内涵的认同

如果农民合作组织对于农民来说是陌生的, 它的生存与发展是立足于一种契约意识, 传统农民的生产合作与社会交往是以血缘为纽带、以习俗道德为约束机制的。然而, 这不等于说农村没有契约行为, 农村的地契等各种东西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契约行为, 不过其背后的认同机制是以习俗、道德规范等为载体的, 因此农民的市场契约意识是比较单薄的。不可避免的是, 经济合作行为总是渗入在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之中, 组织的内部结构、成员间的互动形式与结果等都受着熟人社会关系的制约而非纯粹利益化。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农民对“利”及纯粹利益行为有着一种道德上的偏见, 制约着农民对内外部赋予合作组织的价值内涵的认可。在利益最大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等层面, 政府、农民、学者等主体对纯粹经济组织的认知是复杂的、期望是多元的, 甚至被赋予村庄治理的作用与功能 (杨磊、刘建平, 2011) , 被赋予了太多的组织价值内涵, 更加重成员对组织价值理解的难度, 同时这对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缺乏的农民合作组织来说, 很可能处于“不能承受如此之重”的状态之下。

3.成员组织支持感与情感依赖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 个体与组织之间建立关系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个体愿意回报帮助过自己或有恩于自己的组织, 愿意的强弱依赖于组织支持感的强弱。组织支持感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如何看待自己的贡献和关注他们的利益的一种知觉和看法 (张树连, 2011) 。其制约因素有两种:是否有支持, 二是如何看待。对于一个农民间的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利益支持是情感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组织内部资源、成员关系和领导人魅力、组织文化都影响着经济支持的实现。而当前, 农民合作组织在组织身份、市场地位及政策支持方面都处于弱势, 其组织资源不足与服务能力不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制约着成员情感归属的发生。

农民合作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是一种松散关系, 只是农民与市场关系的桥梁与中介, 是一种选择性结果, 不是自然形成的 (王彦斌, 2007) 。农民合作组织具有可替代性和存在被抛弃的可能, 而且这种可能经常演变为真实的情况。成员的组织认同也是以理性为主导的, 但最终可以转化为情感依赖和行为选择的组织化。组织认同对于农民合作组织来讲, 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认同特别是普通成员的组织认同甚至可以弥补组织能力不足及资源匮乏等问题, “正是成员对组织的认同, 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赋予了组织强大的力量, 以保证众多成员协调行为, 完成组织目标。” (10) 因此, 培养成员的组织认同可以实现成员从农民到成员的身份转变及主人翁意识、责任感的培养, 有利于农民合作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发挥, 维持良好的组织秩序, 促使农民合作组织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总而言之, 无论“多元因素混合共致观”、“组织外在环境观”还是“组织身份、资源、制度等内部因素观”都在告诉我们导致农民合作组织的因素之所在, 而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民合作组织“趋利避害”目的的实现, 影响着组织制度的构建及组织认同的形成与延续, 引发成员的组织认同程度低, 最终引发农民合作组织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摘要: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化进程中, 农民合作组织被寄予厚望, 然而其现实运行因太多障碍而不尽人意。尽管不少学者从经济学、组织学等角度研究发现诸多因素影响了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 但没有揭示出这些因素作用的机理。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经验相结合的方式, 以利益、风险、制度信任与认同为分析框架, 认为有序的趋利避害机制、有效的制度保障、信任转换的完成及组织认同的形成是农民合作组织良性运行的内在核心要素, 并认为这些要素深受其他内外因素制约, 也是内外因素作用的中介。

关键词:农民合作组织,趋利避害,信任,认同,制度

注释

1 引自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所承担的《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 (武陵山区) 扶贫开发基线调查》访谈笔录, 2010年12月5日。

2 引自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所承担的《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 (武陵山区) 扶贫开发基线调查》访谈笔录, 2010年12月5日。

3 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选择》,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4 陈大斌: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重视规范化建设, 《中国合作经济》, 2008年第4期。

5 费孝通:《乡土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6 引自《连片开发扶贫模式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项目调研访谈笔录, 编号为CQQJ1107001。

7 杨建党:转型期制度信任资源的开发路径, 《深圳特区报》, 2011年8月16日。

8 陈 婧:农民专业合作博弈与动力机制研究, 《求实》, 2011年7月。

9 (10) 引自本人所参与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承担的《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 (武陵山区) 扶贫开发基线调查》访谈笔录, 2010年12月2日。

10 (美) 赫伯特·西蒙著, 杨雪冬译:今日世界中的公共管理:组织与市场,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年第5期。

组织运行 篇2

集装箱船舶及其运行组织

4.1 集装箱船基础知识

4.2集装箱船舶配积载

4.3 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

4.1 集装箱船舶基础知识 4.1.1 集装箱船

1、定义:运输集装箱的船舶(广义);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船舶(狭义)。

2、集装箱船的发展(经历了与集装箱运输一样的过程):

摇篮期(1956):货船改装;

成长期(1967):中小型第一代集装箱船,其载箱量在700TEU~1000TEU;

成熟期(1971):第二代集装箱专用船舶;

高速发展期(1985):第四、五、六代集装箱船,船舶向大、再大、最大、更大方向发展。

3、集装箱船舶的类型

集装箱船舶是随着集装箱运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船型,由于集装箱运输航线的货源情况变化、集装箱联运业务的发展以及船舶营运的需要,促使集装箱的装载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集装箱船舶。就目前而言,集装箱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按船舶类型分

全集装箱船(Full container ship):船舶的所有货舱是专门为装运集装箱而设计的,不能装载其他货物,这种船也称为集装箱专用型船。

半集装箱船(Semi-container ship):这种船舶一部分货舱设计成专供装载集装箱,另一部分货舱可供装载一般件杂货。集装箱专用舱一般是选择在船体的中央部位,这种船也称为分载型船

兼用集装箱船(Convertible container ship):又称可变换的集装箱船,这种船舶在舱内备有简易可拆装的设备。当不装集装箱而装运一般杂货或

其他散货时,可将其拆下。散/集两用船(Bulk-container carrier)或多用

途船(Multipurpose carrier)都属于兼用集装箱船。2)按货物装卸方式分

吊上吊下式(Lift On/Lift Off):全集装箱船、半集装箱船、两用船;

滚上滚下式(Roll On/Roll Off):滚装船(滚装船又可称为开上开下型船)。用这种船舶在码头装卸集装箱不需要码头的装卸设备,而是利用船舷、船首或船尾处的开口跳板,将集装箱连同底盘车一起拖进(出)船舱。

浮上浮下式(Float On/Float Off):载驳船(Bargecarrier)又称子母船。将驳船装入母船体内,货物或集装箱则装在驳船上,而海上运输由母船完成。采用载驳船方式可以加快母船的周转,简化对码头设施的要求。载驳船比较适合于江海联运的情况。

4.1.2 全集装箱船

1、全集装箱船:是一种专用于装载集装箱以便在海上运输时能安全、有效地

大量运输集装箱而建造的专用船舶,又称集装箱专用船。

2、分代和分类

1)分代:按照集装箱船的载箱量多少进行分代,理论上分为五代

代数

载箱量(TEU)载重吨(t)

尺寸(LXBXT)

舱内

甲板上

第一代(66年)

700-1000

10000

150×22×8-9

5-6层

6列

1-2层

6列

第二代(67-79年)1000-2000

1.5万-2万

175-225×25-30×9.5-10.5

6层 7-8列

2-4层 8-10列

第三代(71-83年)

2000-3000

30000

240-270×32×10.5-12

7-9层 9-10列

2-4层12-13列

第四代(84-92年)

3000-4000

4万-5万

275-295×32×11.5-12.5

8-9层 10-11列 4-5层13-14列

第五代(92-今)

4000以上

5万以上 280-300×32.2-39×11.5-12.5 8-9层 12-13列 5-6层15-16列

2)分类:按集装箱的尺寸是否能过巴拿马运河进行分类,理论上分五类

第一类 小于巴拿马型船

L<300

B < 32.2

1-3代集装箱船

第二类

巴拿马型船

L=300

B = 32.2

1-5代集装箱船

第三类 宽度超巴拿马型船

L≤300

B>32.2

宽大,行驶稳定,甲板上可装满,建找造费低

第四类 长度超巴拿马型船 L> 300

B ≤ 32.2

长度大,造价高,数量不多

第五类

超巴拿马型船

L> 300

B > 32.2

载箱量超过4500TEU的船,95以后所建船型

3、特点

1)外型方面:

集装箱船的机舱基本上设置在尾部或偏尾部(尾机或中尾机型船)。这样布置主要是为了使货舱内和甲板上尽可能地装载集装箱; 船上一般不设起重设备;

集装箱船船体线型较瘦长,船宽及甲板面积较大,以保证较高的航速和合理的甲板装载。为防止波浪对甲板上集装箱的直接冲击,设置较高的船舷或在船首部分设置挡浪壁。

2)结构方面:

货舱内装有固定的格栅结构,以便于集装箱的装卸和防止船舶摇摆时箱子移动。格栅结构由角钢立柱、水平桁材和导箱轨组成。在装卸时,集装箱可通过导箱轨顶端的喇叭口形的导槽,顺着导箱轨顺利地出人货舱。货舱内纵向一般可装1/2个40ft或2/4个20ft的集装箱,在横向可装6~14列集装箱,而在垂向可堆放5~11层集装箱。装在舱内的集装箱被放置在格栅结构的箱格中,因此无需紧固;

集装箱船为单层甲板,上甲板平直无舷弧和梁拱,不设置起货设备,在甲板上可堆放2~6层集装箱,直接堆装在舱口盖上,并有专用的紧固件或捆扎装置,以利于固定货箱;

统舱口船(甲板大开口):船体由水密横舱壁分隔为若干货舱,货舱口大,有的船呈双排或三排并列。货舱口宽度等于货舱宽度,可达船宽的70% ~90%,以便于集装箱的装卸和充分利用货舱容积;

双层壳:双层底,双层侧壁,左右舷形成翼舱。

3)船型和性能方面:

富余容积船:集装箱船的尺度大于普通货船,这是由于集装箱货以轻泡货居多和舱容利用率低(集装箱占用舱容);

稳性不足:GM值0.3-0.8m偏小;

方型系数小:小于0.6 ;

(大型集装箱船↑)

操纵性差、盲区大、惯性大。

4)营运方面:

采用传统班轮运输方式和干支线方式; 运量大; 船速高; 发船密度大。

第六代集装箱船舶

1、船名

中远亚洲

英文船名

COSCO ASIA 建造年份

2007 总长

349(米)型宽

45.6(米)吃水

14.5(米)航速

25.2(节)标准箱位

10051TEU 载重

11万吨 船旗

LIBERIA

造价

10亿人民币

中远亚洲是亚洲第1世界第3艘超1万TEU的集装箱船舶,获英劳氏船级 社颁发“环保”船级符号,是世界最先进集装箱船。2007.8.10首航天津。中远集团订造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

2005年1月21日,中远集团与韩国现代重工签署了建造四艘1万TEU级 超大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该船型主要规格为:总长349米/宽45.6米/深 27.3米/吃水14.5米/航速25.8节/主机94000马力,是迄今世界上载箱量最大 的集装箱船型。预计2008年交付使用。

中远川崎48号:长349米、宽45.6米、吃水14.5米,载箱10062TEU,2008.3.16试航

中远大洋州号-我国最大集装箱船:10200TEU,2009.04

2、船名

中海亚洲 建造年份

2005 总长

334米 型宽

42.8(米)航速

25.2(节)标准箱位

8468 2004年7月12日上午9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轮“中海亚洲”轮抵达深圳盐田港,在盐

田国际装载完运载货物后,于当晚11时离开深圳前往深圳,最后抵达美国西海岸。

该轮7月9日从上海首航,途经厦门、深圳、香港,以满载之躯跨越太平洋,直至美国长滩、奥克兰诸港,整个往返航期在35天左右。

“中海亚洲“号船长334米,宽42.8米,航速25.2节,总吨位9.0645万吨,可装载8468个标准集装箱,并配有700个冷藏箱插座,堪称海上集装箱运输的”航空母舰“。每艘造价近1亿美元。

“中海亚洲”号轮属中国海运集团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是目前全球载重量最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级集装箱船。

“中海亚洲”号轮是中海集运订造的5艘8468TEU集装箱船的第一艘,另外4艘8468TEU集装箱船将在今明两年内相继投入营运,2006年,中海集运订造的8艘9600TEU集装箱船也将相继投入营运。至2007年,中海集运总箱位将达到45万TEU,并形成一支由62艘船组成的、平均箱位超5700TEU,具有大型化、年轻化、规模化优势的远洋运输主力船队。

3、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艾(爱)玛·马士基 2006年9月由马士基海运公司建造的“艾玛·马士基”号投入使用。该轮

排水量17万吨,L397m,B56m,T15m,V25kn,11万马力,载箱量11000TEU,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11艘姊妹船在建。

地中海—丹尼特

L365.5m,B51.2m,H29.9m,V25kn,载箱量14028TEU。

4.1.3集装箱船舶运输航线

由于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已有50多年发展史的集装箱运输航线也逐 步成为全球性的国际航线。今后必须促进集装箱主要航线的稳定,扩大配套运输 支线网络,加强和完善多式联运的运输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装箱运输系 统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适应多种集装箱运输的需要,集装箱航线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目前集 装箱航线类型有:

1、干线(Main line):指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枢纽港之间运输集装箱的线路

特点:运程长,运行船舶大型化、高速化,适箱货源大量而稳定,航线上 的挂靠港大型化、高效化、管理现代化。

目前世界主要干线有三条: 远东¡ª北美(东、西岸)航线

远东¡ª地中海和欧洲航线 北美¡ª欧洲地中海航线

2、支线(Feeder service):指用小型集装箱在内河、沿海、近洋等港口间 以及与枢纽港之间运输集装箱的线路。

特点:运程较短、运行船舶较小、适箱货源量小,航线上的港口规模不 大;在集装箱运输系统中起集散运输的作用,保证干线货源,减少大型船舶的挂 靠次数,节约港口投资。在全球集装箱运输进程中发展支线网络,建设配套的支 线船队极为重要。

美东二线(AWE2):青岛-上海-宁波-横滨-萨凡纳/纽约-波斯顿-青岛 华南/美西南航线(SEA):福州-厦门-盐田-南沙-香港/奥克兰-长滩-福州

欧洲一线(NE1):上海-南沙-新加坡-鹿特丹-汉堡/

费利克斯托(英)-安特卫普(比)-新加坡-宁波

地中海一线(MD1):釜山-上海-宁波-盐田-香港-新加坡-阿什杜德(以)/马耳他-

那波利(意)-热那亚(意)-福斯(法)-塞德港(埃)-新加坡-釜山

地中海一线(A■X1):青岛-上海-宁波-蛇口-新加坡-巴生(马)-豪尔法坎(阿)-吉达(沙)

塞德港(埃)-拉斯齐亚(意)-热那亚(意)-福斯(法)-瓦伦西(西)-

塞德港-吉达-豪尔法坎-巴生-新加坡

中海远洋航线:内外贸干支线共50条

地区支线:亚洲地区(日、韩¡ª 台湾、香港¡ª 新加坡;东亚¡ª 东南亚;

中国¡ª 台湾、香港¡ª 菲律宾;东亚¡ª 东北亚);

欧洲地区

内河支线:长江支线(中心港:南通港、张家港、南京港、芜湖港、九江

港、武汉港;其他为支线港站)

3、陆桥(Land bridge):用大陆连接海洋的运输线路。

特点:缩短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北美陆桥(大陆桥、小陆桥Mini Land Bridge、微桥Micro Land Bridge、OCP运输Overland Common Points、IPI内陆公共点多式联运Interior Point Intermodal)

欧亚陆桥(西北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 Bridge、陇(海)兰新亚欧大陆桥)

4、环球航线:东行线、西行线(东亚开始)

4.3

集装箱船舶配积载 4.3.1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

1、标准箱容量:是指集装箱船舶所能承载最大标准集装箱(即20ft集装箱数量)的数量,如系40ft集装箱,则换算成两个20ft标准箱。标准箱容量是表示集装箱船舶规模大小的标志。2、20ft集装箱容量:这是指集装箱船舶最多能装载20ft集装箱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集装箱船舶最大的20ft集装箱容量与集装箱船舶的标准箱容量相同。但是,在某些集装箱船舶上,由于船上的某些集装箱箱位是专为装载40ft集装箱设计的,不能装载20ft集装箱,因此会有一个20ft集装箱的最大箱容量的问题。

例:上远的¡°玉河¡±轮标准箱容量1686TEU,集装箱平均重量9t容量为1686,15t为1416。3、40ft集装箱容量:这是指集装箱船舶最多能承载40ft集装箱的数量,它并不等于船舶标准箱容量的一半。不论何种类型的集装箱船,由于船舶结构的原因,总有一些箱位只能装20ft集装箱,如靠近船首或船尾的部分舱室,因船体下部瘦削,只能装20ft集装箱。

4、特殊箱容量:集装箱船舶承运如危险货箱、冷藏箱、非标准箱、平台箱等特殊箱数量的最大限额。

5、巴拿马运河箱容量:巴拿马运河当局对通过运河船舶的盲区有特殊的 要求,根据这一规定,集装箱船舶中不少的船舶,在舱面前部许多箱位上不 能承载集装箱,因此集装箱船舶除有一般箱数量外,还有一个通过巴拿马运 河的标准箱容量。¡° 玉河¡±轮为1619巴拿马运河箱容量。

4.3.2 集装箱在船上的位置表示

为准确地表示每一集装箱在船上的装箱位置,以便于计算机管理和有关人员正确辨认,集装箱船上每一装箱位置应按国际统一的代码编号方法表示。

目前,集装箱船箱位代码编号是采用ISO/TC104委员会规定的方法。

ISO箱位编号方法

它是以集装箱在船上呈纵向布置为前提,每一箱位坐标以六位数字表示。(010102;020202;010282)。其中最前两位表示行号,中间两位表示列号,最后两位表示层号。行号、列号和层号的每组代码不足10者在前一位置零。

1、行号(Bay No.):作为集装箱箱位的纵向坐标。自船首向船尾,装20ft箱的箱位上依次以01、03、05、07¡­奇数表示。当纵向两个连续20ft箱位上被用于装载 40ft集装箱时,则该40ft集装箱箱位的行号以介于所占的两个20ft箱位奇数行号之间的一个偶数表示,见图3-5。

2、列号(Row No.or Slot No.):作为集装箱箱位的横向坐标。以船舶纵中剖面为基准,自船中向右舷以01、03、05、07¡­奇数表示,向左舷以02、04、06、08¡­偶数表示,见图3-6。若船舶纵中剖面上存在一列,则该列列号取为00。

3、层号(Tier No.):作为集装箱箱位的垂向坐标。舱内以全船舱内最低层作为起始层,自下而上以02、04、06、08¡­偶数表示。舱面也以全船舱面最低层作为起始层,自下而上以82、84、86、88¡­偶数表示,见图3-6。

显然,全船每一装箱位置,都对应于唯一的以六位数字表示的箱位坐标; 反之,一定范围内的某一箱位坐标,必定对应于船上一个特定而唯一的装箱 位置。

4.3.3 与积载有关的装置和设备

1、箱格导柱

 全集装箱船的船舱内均采用箱格(格栅)结构,它是利用角钢把船舱按集装箱的尺寸分隔成许多箱格。箱格从货舱底部到舱口垂直设置,集装箱装卸时角钢起导向柱作用,故称箱格导柱,同时对集装箱在舱内进行了定位。

箱格导柱与集装箱之间的空隙长度方向一般是38.0mm(l.5 in),宽度方向为25.4mm(1in),超过了这一限度,集装箱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是不利的。

有些船舶,为了减少集装箱的绑扎作业,在露天的上甲板上还装有甲板箱格导柱。

2、箱格货舱

 指装有箱格导柱的集装箱专用舱。舱内设有箱格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舱内的绑扎作业,另一方面是使舱内的上下层集装箱之司堆码整齐,不致造成偏码状态

3、箱格导口

由于箱格导柱与集装箱之间的空隙较小,为了便于集装箱进入箱格内,在箱格导柱的上端设有倾斜面的导向装置,称为¡°导口¡±

箱格导柱

4、舱口

集装箱船的舱口有单列、双列和三列等三种:

1)单列舱口(One-row hatch)。此舱口的长度覆盖1行集装箱,而宽度可覆盖好几列集装箱(一般可盖住7列以内)。

2)双列舱口(Two-row hatch)。此舱口的长度可覆盖2行集装箱,宽度方向可覆盖两列集装箱。

3)三列舱口(Three-row hatch)。舱口的长度可覆盖2行集装箱,宽度方向可覆盖三列集装箱。

单列舱口对于船体结构以及甲板上和舱内集装箱的装卸是十分有利的,但只限于装载7列6.1m~7.3m(20ft~24ft)的集装箱。而且不能兼装ⅠC型和ⅠA型集装箱。

 对于双列和三列舱口,它有利于兼装ⅠC型和ⅠA型两种集装箱,但给甲板上集装箱的装卸带来了不利。

5、舱盖

1)型式和结构:集装箱船的舱盖为了能承受较大的集装箱载荷,故一般采用钢质箱型舱盖,用集装箱装卸桥进行开闭,靠舱盖四周内侧的橡皮垫和舱口围板顶部的密封材料保持水密。

2)重量和尺寸限制:由于舱盖是利用集装箱装卸桥进行吊装的,因此,舱盖的重量应与装卸桥的额定负荷相一致,有时要利用浮吊等特殊设备作为重大件来装卸。

3)强度:集装箱堆放在舱盖上时,其载荷集中在集装箱四角的角件底部,由于这几个载荷承载点靠近舱盖的边板,因此在结构上是能够承受这些载荷的。但是,在装IA型箱船舱的舱盖上,若要堆装两行IC型箱时,则在舱盖中央部位承受的载荷相当大,这就要在这一部位增加舱盖桁材的高度和舱盖板的厚度,以提高这一部位舱盖的强度。

4.3.4 集装箱船配积载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在保证集装箱船舶有足够稳性的条件下)

主要指集装箱船舶标准容量在甲板上和货舱内的分配量(甲板上约1/3)以及20ft和40ft集装箱箱位分配情况。为了保证船舶稳性的要求,货舱内装载 的集装箱的重量一般应大于全船装箱总重的60%左右。如¡°冰河轮¡±最大集装箱 容量为1696个TEU(其中甲板上为828个TEU,舱内868个TEU)。

2、保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合理安排轻重箱的位置)

由于集装箱船的特点其稳性是不足的,除将重箱装在舱底,轻箱及结构 强的装在甲板上外,集装箱船需要压载(永久性压载和打压载水);但航行时 集装箱船的初稳性高度又不能过大,否则船舶横摇周期过短,使甲板集装箱受 到很大的加速度,将对集装箱本身的强度及坚固、绑扎设备带来不利的影响,另船员易晕船,所以装船完毕初稳性高度依然应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GM 值至少0.7m,甲板上12列宽的大型集装箱船GM为1.5m,T为18s;甲板上8列的小 型集装箱船GM为1.2m,T为15s为宜)。如¡°冰河轮¡±总载重为3370t,压载水舱 的容积为12250立方米。

3、保证集装箱船舶的纵向强度

集装箱船舶易产生中拱变形,而且由于集装箱船舶本来纵向强度就弱,因 此,配载时适当地在船中多配重箱。

4、保证集装箱船舶的局部强度

集装箱船舶积载时应注意不能超过甲板和舱内允许的堆积负荷。

5、保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

由于集装箱船是尾机(或中尾机)型船,积载时注意集装箱重量在船舶纵 向上的分配,船首应配置较重的集装箱,以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和良好 的操纵性,提高航速,增加装箱量。

6、尽量满足装卸要求,避免中途港倒箱,提高装卸效率

配积载时应有全航线整体的观念,尽量满足到港顺序的要求避免倒箱。

7、装卸作业中保持船舶左右平衡

积载时注意同一到港集装箱的重量在左右舷的平衡。横倾大于3°集装箱 进出箱格时就会产生困难。

8、注意平衡舱时,消灭重点舱

避免同一卸港的集装箱过分集中而影响装卸桥的作业,提高装卸效率。

9、满足特殊集装箱的积载要求

主要指冷藏箱、危险箱、超箱、动物集装箱、通风集装箱、平台集装箱、选港集装箱等的积载要求。

在配积载之前,除要掌握配积载的基本要求外,还应了解

与积载有关的船舶资料(船舶吊箱设备,压载水舱的容量和排灌率,横倾调平舱、船舶常数);

舱盖的形式和堆积负荷,40′箱上不能堆放2个20′重箱,2个高度不等的20′箱不能

堆放一个 40′箱,甲板上2个20′箱不能堆放一个 40′箱; 港口对积载的有关规定(危险箱、四超箱的规定,港口设备)。

4.3.5 集装箱船配积载过程

1、集装箱船舶的积载过程有下列几个程序:

1)首先由船公司的集装箱配载中心或船舶大副,根据船舶航次订舱情况,(B/L list)编制船舶航次在某装载港的集装箱预配图。

2)航次集装箱预配图由船公司直接寄送给港口的集装箱装卸公司或用电报、电传、传真等方式,发送给船舶代理,再由代理转交给集装箱装卸公司。

3)集装箱装卸公司的码头船长或集装箱配载员,根据收到的预配图和码头 实际进箱情况,在不违反预配图提出的积载原则下,编制集装箱实配图。

4)实配图在船舶靠泊后须由船长或大副签字确认后,作为码头装船依据。

5)集装箱装船完毕后由理货员(船上的或理货公司的)根据实际装箱情况 编制最终积载图,作为下一个卸港的卸船依据。

2、集装箱的预配

1)预配原则

充分利用集装箱船舶的箱位容量 保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保证集装箱船舶的纵向强度和局部强度 保持集装箱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

尽量满足装卸要求,避免中途港倒箱,提高装卸效率 同一到港的箱不集中放在同一个舱(消灭重点舱)满足特殊集装箱的积载要求

2)预配图的制定

预配图(PRESTOWAGE BAY

PLAN)的制定是整个集装箱船舶积载中的第 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作业效率。

编制步骤如下:

(1)订舱单的分类和整理

M/V BINGHE VOY.18 BOOKING SUMMARY(摘要)

POL/POD

GROSSWEIGHT

QUANTITY

REMARK

(TONS/PER UNIT)

20′

40′

SHA/KOB

INCL.IMDG6.1 20′×1 TOT.1834

(144TEU)

SHA/LGB

TOT.1453

(110TEU)

SHA/NYK TOT.5335

285

(353TEU)SHA/CHS

TOT.792

(50TEU+2BALES)

SHA/HOU

TOT.1563

(92TEU)

GRAND TOT.10977

593

(749TEU +2BALES)

(2)船舶代理或船舶调度将整理好的资料传送给船公司的配积载中心或交 大副。

(3)配积载中心或大副根据分类整理好的订舱单和船舶资料进行预配(即 按照集装箱船舶的挂港和集装箱数量,将各港的集装箱箱位作一大致的安 排)。订舱单是编制配载图的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是配载的主要依据。

3)预配图

预配完后须绘制预配图。预配图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三种:

(1)基本预配图:由船公司或代理人编制的,是船公司依据船舶的积载能 力和航行条件等,按不同卸货港到达顺序以及集装箱装货清单上拟配的集装 箱数量,编制而成全船行箱位图,是将集装箱船上每一张20ft箱的行箱位横

剖面图自船首到船尾按顺序排列而成的总剖面图。包括字母图、重量图、特 殊箱图。P118、119、120图7-

8、7-

9、7-1

其作用:是制作实配图的基础,是集装箱船舶配积载中最重要、最关键 的环节。

(2)总预配图:一次性对几个挂靠港的集装箱进行的总预配。如中国—澳大利亚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悉尼代理要求船公司或大副作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三挂靠港的总图预配。总预配图可以使航线挂靠港的积载得到很好的安排和控制,对船舶积载是十分有利的。

(3)传真预配图:是将船舶的预配图通过传真方式传给集装箱装卸公司,供其制定实配图(字母图、重量图、特殊箱图)。现用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形式传递给码头(三张图合并为一张图)。

作用:制作积载图的基础它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作业效率。

3、集装箱的实配

1)实配原则:忠实于预配图,结合码头装卸要求。

2)实配图的制作:码头在收到集装箱预配图后,按照预配图的要求,并根 据码头的集装箱实际进箱量和集装箱在码头的堆放情况,将具体集装箱安排到

相应的箱为上并编制集装箱码头配积载图(CONTAINER TERMINAL BAY PLAN)即集装箱实配图。

3)实配图

由封面图(全船行箱位总图)和行箱位图(每一行一张)两种图组成。

(1)封面图:表明集装箱纵向积载情况。在封面图上通常只标注集装箱的卸港 和特殊箱标记,这点是与预配图不同的。卸港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一个大 写的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特殊箱的表示方法与预配图一样。P121图7-11(2)行箱位图(贝位图):表明集装箱横向积载情况。每行位一张。它是船 舶某一装20ft箱的行箱位横剖面图,实际是对行箱位总图上某一行箱位横剖面 图的放大。在该图上可以标注和查取某一特定行所装集装箱的详细数据。每一 行箱位标注基本内容:P122图7-12 装港与卸港的英文代码 集装箱的11位识别代码 集装箱总重

集装箱在堆场上的箱位号 特殊箱标注(D4.1)

另有标E、F(空、重箱),箱尺寸、类型(20GP),船公司名称(MSC)

作用:是码头实际装船的指导性文件(装船计划或依据)。

4)实配图的审核

码头在装船前,应将实配图送船长和大副审核,经审核签字确认后才能 作为码头装船的指导性文件。船长、大副是积载技术的法定权威。审核内容:

(1)集装箱每个卸港的数量是否正确。

(2)核对每列集装箱的堆积负荷是否超过船舶允许的负荷,否则应调整

到允许值范围。

(3)核对特殊箱的配位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予以调整。

(4)审核各卸港的箱位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便于中途港加载或卸箱,否 则应予以调整。

(5)校核实配后的稳性、吃水差及纵向强度,确保航行安全及货物质量。

4、集装箱的最终积载

1)最终积载原则:根据集装箱在船上的实际装载情况。

2)最终积载图的制定:在集装箱装船结束后,由集装箱现场理货员根据船舶实际装箱情况及每只集装箱在船上的箱位,编制最终配积载图,统计装卸船集装箱资料,大副负责进行实际装载条件下船舶稳性、船舶受力、吃水和吃水差的核算。

3)最终积载图(FINAL BAY PLAN)或主积载图(MASTER PLAN):是集装箱船舶实际装载集装箱情况的积载图。

作用:是本港以后挂靠港的卸船指导性文件和加载计划的主要依据,是计算稳性、吃水差、强度的依据,是集装箱运输、装卸的统计资料来源。

集装箱船最终配积载文件包括:

(1)最终封面图(与实配封面图相同)P123图7-14 P126图7-15

(2)最终行箱位(与实配封面图基本相同,只将场箱位号改为船箱位号)

(3)集装箱装船统计表P124表7-1

(4)稳性及吃水差计算表

4.4 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

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工作对提高船舶运输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包括:确定航线、航线配船、航线配箱、确定基本港、编制船期表。

4.4.1 航线的确定

目前集装箱运输航线的设计大致分为

1、多港挂靠的直达运输航线:传统班轮营运中采用的一种航线结构。

特点:能将货物直接送到目的港,具有较高的送达速度和货运质量;对 港口要求不高;为争取货载多港挂靠(5-10个/航次)投入船型较小(1000-2000TEU)规模经济效果不理想,不能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势。

2、干线支线中转运输航线:通过支线运输将集装箱集中到少数中转港(枢纽港),经过干线运输到另一中转港,再通过支线运输将集装箱运往目 的港。

特点:在干线上配大船,在支线上配小型灵活的喂给船;中转港条件优 越;这种航线结构可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克服传统班轮多 港挂靠航线的缺点。但由于环节增加,货物实际运达时间可能长一些,实际 货物装卸费将增加。

3、选择航线设计类型应考虑的因素:大港干线集装箱船舶的箱位数;支线 船的箱位数;大港与中小港的距离;中小港集装箱装卸箱数。一般来说,干 线上的集装箱船越大,支线运输的运距越长,中途港的装卸量越小,则用支 线运输更有利。

4.4.2 航线配船

研究集装箱船舶在航线上的合理配置。

1、内容:配置合理船型、船舶规模、数量

2、基本原则:

船舶与货源相适应; 船舶与港口条件相适应; 船舶与航行条件相适应; 大线配大船;

船舶规模、数量与航班、货运量、挂靠港数量以及航速的关系。

3、船舶数量确定

N=TR×Qmax/(f×D×T营)

N=TR/I

Qmax¡ª航线两端点港之间运量较大航向之年最大运箱量(TEU)

T营 ¡ª集装箱船年营运时间(天)

4.4.3 确定基本港

确定航线基本港的挂靠数量,关系承揽航线港口货运量的多少及船舶往 返航次时间的长短)

1、基本港:指国际大型班轮公司定期挂靠,进出贸易量及海运需求较 大,具有相当规模的港口。

2、考虑因素:地理、货源、港口、其他。综合分析和论证各因素后确定 航线基本港。

4.4.4 编制船期表

航线编号、船舶名称、航次编号、挂靠港名、到达和始离各港时间等。

1、考虑因素:

 满足货主的托运需要,体现集装箱运输的服务质量;  有利于船舶、港口、货物及时交接,体现营运管理水平;  船舶数量、规模、航速、挂靠港数、港口工班工作制度;  与其它运输方式运行时刻表的衔接配合。

2、航线班期的计算

TR(往返)=T航+ ∑T港装卸+ T其他

T航=L往返/(24×V)

V¡ª平均航速(节kn)

T港装卸=Q/(24×M)

M¡ª各港装卸效(TEU/h)

Q¡ª各港装卸总量(TEU)

3、航线发船间隔的计算

I(t间)= TR/N =f×D×T营/Qmax

要求: TR(往返)要为I(t间)的整数倍(即N);

I(t间)为昼夜的整数倍。

组织运行 篇3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组织 管理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K0229。

随着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高等学校除了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高素质、专业技术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外,更加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与运作的体系。人们已开始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发展的规律,以发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大功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随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被引入到高等学校体育管理领域,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对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和科学的知识来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其机体进行理想培育,并提高其生物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它的任务就是强健学生的机体,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发展心智和培养高尚情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的管理是依据高校体育的特点、规律和目标,通过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作的管理。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有基础的形式和专业的形式两种情况,基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课、体育竞赛、竞技运动(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等;专业的体育组织形式主要针对高校的体育专业,同时还有相对应的体育公共专修和专业课程。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上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高校稳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1]目前,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代表队训练等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总体还能够适应目前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但是这对构建符合21世纪的高校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体育组织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达不到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目标。在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上要进一步分析其利与弊,运用系统论的发展来研究,这样才能得到较公正的评价[2]。2002年颁布和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标志着中国高校体育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等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取向。

进入新的世纪,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将会引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将会成为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体育组织形式将更趋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使得体育组织工作将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能动性而服务,同时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并吸收最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养身心俱佳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及其运作机制

高校体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内外部的管理模式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借鉴国外体育组织管理的经验模式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高校体育组织管理首先要明确体育组织管理的原则。所有的管理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因为管理的效益是考核管理工作优良的价值标准,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同样要重视效益的提高。高校体育管理就是要围绕高校体育组织这个核心,科学、高效地安排和调度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和效益的提高。人是高校体育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现代的管理就是要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中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平等和尊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做好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保障。评价一个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是要判断其结构能不能用最小的成本或代价来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目标。

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在学术科研所轻视的体育领域,利用高校内部和体育相关的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和体育相关专业等资源,从不同角度对体育组织进行科学的研究,改变体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使高校体育由过去单纯的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运动训练等功能方式,逐步向体育研究、服务社会大众的方向转变[3]。高校体育组织的运作机制中,首先要确定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目标对体育管理工作有着指向和激励作用;管理者接着要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再对分目标的完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高校体育管理的分目标可以根据体育组织中的体育教学、群体工作、课余训练、竞赛工作、体育科研等方面来开展和制订。体育教学就是要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来统一确立本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结构、内容及评价等方面内容。群体工作包括课外活动、学生体育社团、校内外体育比赛和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教工体育活动开展。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主要是对有特殊运动能力的学生进行的招生和训练等管理方面的内容;高校的体育科研工作中应当对体育教师的科研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证,制订相关的考核和奖惩标准。

在明确体育组织管理目标后,就要确定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首先要在财务与经费上进行管理,财务预算的拟定要合理,收支明细表要规范;第二,在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管理上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相关规定,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科学、合理地配置体育资源,充分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第三,要加强体育组织信息工作的管理,包括学校各类的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的考核资料的归档和立案;第四,要建立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和咨询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测试[4];第五,在高校体育教师培养上,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历水平,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

高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高校体育组织的运作与管理, 而管理的成就取决于管理者对体育组织的原则、目标和实践的设定与实践完善程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体育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从体育组织发展趋势来看,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到田径、游泳等等体育组织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已由最初的极少数学生发展到现在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青年教师等等参加的庞大队伍。其活动层次和领域不断扩大,活动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中心。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设计主要工作包括对管理层次、管理部门和权责的划分。体育部门领导要制订本校的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认真履行体育上层组织的计划和政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情报并授权下属部门分担相应的任务,控制体育组织内部的联系和沟通,并代表本校的体育部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高校体育组织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管理规范,确定各项体育组织管理的工作程序、标准和要求等。例如,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的完善,制订体育组织管理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实施的办法。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把体育组织建设纳入到正常的体育组织管理发展的轨道。在体育组织管理机制的设计上要根据设计要求,配备各类管理人才,人才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工作,这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取决于这个因素。体育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各要素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动态的封闭循环系统。具体地说,一方面,通过人才创造性的劳动,合理的人才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体育组织系统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通过直接培养体育组织系统内部人才和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增加人才存量,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并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改造体育组织系统的人才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5]因此,管理者需要通过人才的合理配置来达到各尽其才,创造出良好的人才环境。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及其运作取决于管理者对体育工作目标的合理确认,对体育组织实践的熟悉程度和全体人员的积极配合。高校体育组织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付出高度的责任心来落实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目的、任务,这样高校体育工作组织管理就会更加健康的运作和有序的发展。

总结与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尝试,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高校现状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但随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提出的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现有的体育组织形式已不满足培养高校优秀人才的新趋势。这就需要对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的管理和运作是一项非常细致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支持,需要管理者付出高度的责任心去对待这项工作,做到以身作则, 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体育组织工作就会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发展。高校体育事业由以前的健身为主转向以全面育人为主的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不但要达到锻炼学生体能的目的,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这时候体育内容的安排不能再固定在某几项技术的掌握上,而更应安排一些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及原理, 以及如何养生与保健等内容上面来,重在促进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同时,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此,笔者对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和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逐步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通过采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挥的教材与教法, 让体育课成为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提高体育活动兴趣的手段,强化“自觉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作为体育学习的主体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愉快地在体育方面得到教育和发展。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健全体育教育的结构, 通过发展不同的体育组织或体育协会来系统承接和完善高校体育内容和形式,在体育招生政策、学籍管理、运动训练、竞赛制度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使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出学生时代,这对学生以后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来开设专项体育课或裁判员的培训班, 重点是针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实践进行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由对体育实践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 逐步向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间接兴趣和爱好方面发展, 进而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四,完善高校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高校体育组织参与式管理模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校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完善体育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更加重视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和领导能力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使得高校学生在体育训练与学习方面达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洪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体系及其运作[J].网络科技时代,2008,(4):84-86.

[2]James A. Michener. Sport in America[J].2000,(11):34-55.

[3]吴春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4]Bennett et.Compartiv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Brucel a[J]. 1999,(09):11-17.

[5]李萃英.人才环境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0,(2)71-72.

网络组织结构的动态运行机制 篇4

一、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势之一就是网络化

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 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以控制为核心的官僚组织的弊端逐渐暴露, 强调稳定性、专业性的组织设计原则也受到质疑, 许多企业走向一种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周三多教授认为, 网络型组织结构可以说是扁平化结构的一种极端形式。当今时代已进入一个网络经济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 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接受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组织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必须主动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营销等业务合作网络, 有效发挥自身的专长, 与其他组织优势互补。同时,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组织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形成网络型结构便有了技术支持。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可以更迅速、准确地沟通信息, 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 从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二、网络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对网络组织的含义进行清晰的界定有助于理解其具备的特征, 更有助于研究网络组织的动态管理机制。

1. 网络化组织结构的涵义。

对网络化组织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 但网络组织的含义仍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各个专家学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的。周三多教授认为, 动态网络型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 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 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李平认为, 第一, 网络组织是一种动态的、边界模糊的新型组织模式;第二, 网络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动态经济环境下, 基于信息技术、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要的产物;第三, 网络组织以形成竞争优势、实现网络战略目标为宗旨, 以获得竞争所需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目的;第四, 网络组织成员之间, 是竞争合作的、复杂的网络关系。潘旭明认为, 网络组织实质上一种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 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罗仲伟认为, 网络组织是以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标为基本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笔者认为, 网络组织是一种企业以谋求竞争优势为目的, 与其他组织建立的临时性的、合作性的组织。

2. 网络化组织结构的特征。

(1) 网络成员间的合作性。网络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态, 它成立的基础就在于各个成员目的一致, 都是为了抓住某个市场中的机遇或是防御市场中的威胁, 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但他们之间并不像传统组织一样, 用控制和命令来解决问题, 网络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是在创建共赢的局面, 而不是在进行零和博弈。在运行过程中, 因为还有各自的独立意识的存在, 因此需要协调, 协调包括资源的协调、网络组织成员的协调、企业间战略关系的协调等。协调机制的形成是通过成员间一系列的契约, 建立共同的规则与约束机制来进行的。 (2) 网络组织的结构不确定性。网络组织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它既包括组织内部通过联合独立单元形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组织模式, 也包括通过跨边界整合形成的跨组织动态网络, 是超越了法人实体的超组织模式。

三、网络组织的动态运行机制

网络组织的运行基础是合作, 从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动态的思想。

1. 动态协调机制。

协调是组织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也是最花费时间、最让管理者费心的工作。协调包括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对于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等组织结构, 协调主要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作出。但网络组织是靠契约, 通过谈判建立的合作关系, 行政命令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网络组织而言, 网络组织成员间的协调更复杂, 据调查, 60%的联盟最终失败, 协调不顺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 组织可以建立团体运作的方式, 强调心理上的网络成员的互信, 而不是职权分工;第二, 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大力借助通信网络等技术, 使网络成员间的沟通更顺畅, 更快速;第三, 组织需要将冲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 充分发挥建设性冲突的作用。

2. 动态调整机制。

组织结构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它决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网络型组织结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付诸实施之后, 必须随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只有这样, 才能历久弥新, 支持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 避免老化与衰亡的命运。进行动态调整的理论依据是企业组织结构动态设计理论, 该理论要研究的是企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处于演进期的连续的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理论依据与方法体系。在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 对企业已经存在的组织结构进行不断的, 但又不涉及全面组织结构的较小范围内的微调。

因此, 组织必须养成定期进行组织审核的习惯, 也就是在组织还很优秀的时候, 就需要考虑到变化的需要, 对组织自身进行一些微调,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组织结构为了适应变化而不得不做出变革性的举动。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基于项目进行管理的, 因此, 要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各个合作成员也是临时的, 还要根据合作情况调整网络组织成员。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的更好开展, 而决不是为重新构建新组织进行的。因此, 应尽可能防止因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而对正常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 网络结构动态调整并不违背组织设计的稳定性原则, 它是遵循适应性原则进行调整的, 因为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高度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环境, 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是有计划地、有阶段性的调整。

3. 知识共享机制。

网络组织要进行合作, 其内部的知识共享很重要, 但因为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可能是临时的网络组织, 因此在促进知识共享方面, 网络成员可能会存在顾虑。自身的有价值的知识贡献出去, 其他企业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些知识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外溢到组织外部?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第一, 网络成员要建立共同学习的网络文化, 以在合作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网络精神、价值观、相互信任、合作的网络文化为网络成员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交流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 制定规则。通过契约或是网络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网络成员。这样从软性的文化及硬性的制度两方面来共同构建良好的知识共享机制, 实现网络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组织运行 篇5

开展以组织设置科学化、岗位职责职能化、事务决策民主化、工作运行效能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运行“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是娄桥镇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的要求,对新形势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创新。这次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党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及浙江省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基础,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建设和村务管理的新思路、新载体和新机制,加强村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统一协调的工作规则,规范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实现村级组织运行的“四化”目标,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今年8月份始,在区委组织部和区农办的直接指导下,我镇确定东风村为开展“四化”建设的试点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村经济合作社,制订了《东风村经济合作社章程》(下文简称《章程》),顺利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社长,并精心制订了《娄桥镇东风村村务管理规则(试行)》(下文简称《规则》)。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有效地规范了村级组织的运行,促进了村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为试点工作创造有利氛围。

为了切实抓好这次试点工作,镇党委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建立了村级组织运行“四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党群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专门蹲点指导。村里召开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在此基础上,镇联系领导和驻村干部多次走村入户,向党员、群众特别是村干部讲深讲透“四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广大党员群众的`理解和

支持,使群众感受到自己是“四化”建设的制订者和受益者。考虑到新的《规则》将涉及一些村干部权责的调整,镇领导专门与有关村干部进行一对一谈心,把握动态,及时化解了个别村干部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促进了村级班子的团结, 为试点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二)遵循三项原则,精心制订规章制度。

当前,虽然有关政策法规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等村级组织的地位、职责等确定了一些原则性意见,但对于村务管理的主体、权限、职责等农村民主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还缺乏明确、具体、可操作强的规定,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政策法规把握不准,导致村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协调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紧密结合东风村实际,按照依法立制、便于操作、发扬民主的原则,精心研究制订了《规则》和《章程》。

1、依法立制原则。坚持严格遵循宪法、法律和党内规章制度这一前提,凡是已规定的,或已有成功经验的,都予以吸收、借鉴;凡是属比较原则的,予以具体化、细化;凡是政策法规存在空白点和漏洞的,予以补充完善;凡是政策法规所不允许的,不能违反。

2、便于操作原则。在《规则》和《章程》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能细化则细化,能简便就简便,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东风村村级组织运行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便于干部群众理解和操作。

组织运行 篇6

一、自组织特性分析

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自组织特性,是由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运作的方式决定的。自组织理论的创立者普利高津认为,自组织发生的条件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即自组织运动只有在一种开放的、依靠能量耗散和不断的输入输出作用而建立起来的非线性系统中才能发生和进行,并通过涨落而维持有序。因此,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

1.自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系统和外界既有能量又有物质交换,统是系统形成自组织的基本条件之一。系统演化除了要考虑内部的熵产生,还要考虑与外界物质和信息不断的交流,只有来自外界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熵,使总熵的变化符号为负,系统才能出现有序化进程。

2.非线性是自组织系统的典型特征。非线性与线性是相对应的概念,线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对给定的刺激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任何输入和输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系统恰好是各部分的总和。而非线性系统的子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是变动关系和变量关系,是一种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对于外部输入的一个特定刺激,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非线性的显著特点是产生相干效应,这意味着线性叠加失效,要素的独立性丧失,相互之间能够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进行协同运动,从而使系统走向有序。

3.自组织系统具有远离平衡态的属性。平衡态是边界系统允许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为零的特殊情况。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秩序,呈现动态特征。根据最小熵产生原理,在平衡态或近平衡态,系统朝向某个定态演变,其演化结果是到达熵产生最小的、与平衡态类似的非平衡态,系统的活动范围较小,此时,非平衡态将平滑地变为平衡态,系统不可能形成有序的结构。在系统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利用系统的非线性机制,使相互对立的对象参加到协同的集体运动中,各个子系统才有可能向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方向演化。

4.各种因素影响使自组织系统出现涨落现象。涨落是指系统在某一时刻对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对处于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平衡态上的动力。没有涨落的存在,系统就不会偏离原来稳定的状态,实现新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涨落只有在非线性系统中,达到某种临界值,并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获得新的稳定,通过涨落达到新的有序。

二、高校系统的状态分析

当高校处于平衡态时,外部的影响不会对高校内部系统起什么作用。当高校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时,如高校正处于争夺生源的激烈竞争而招生人数不断下降,高校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时高校中的一个微观随机的小振动,就会通过相关作用得到放大,促成教职员工外流增多、资金困难、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降低、学校形象不佳等诸多连锁反应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使高校进入了不稳定状态。高校管理的正负反馈机制在讨论系统演化过程中,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机制,正反馈是系统的激励机制、信息的放大机制。负反馈是系统的抑制机制、稳定机制、信息的衰减机制。随着我国向世界开放教育资源时间的到来,我国的高校处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一方面要经受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一方面要参与世界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所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高校管理的有效性是必然的要求。我们根据高校所具有的耗散结构特征,运用正负反馈机制来提高高校管理的有效性。

1.利用高校管理的正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曾经说过:“领导者和主管人员,假如他要设计一个人们乐意在其中工作的环境,就必须使这个环境体现出对个人的激励作用。”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全面了解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对其工作业绩做出全面、正确和客观的评价,并以此作为选拔聘任、晋升提级、奖惩的依据。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引入时必须在准确把握实际的情况下,全面地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工作目标。

2.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沟通效率。要提高高校管理有效性,与教职员工、学生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要借助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有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让师生员工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和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参与高校各项用人决策以及监督决策的实施,不断提高高校各项领导决策、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地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使高校朝着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目标有序运行。

3.利用高校管理的负反馈机制,严格按照教育规律进行科学管理。在求质量、求效益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有着不同于其他行政部门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必须不断地探索总结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照教育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只有教学管理好了,整个学校的管理才有依托的中心和基础,合格人才的培养才有保证。为此,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管理为主线,系统布置各项工作,是促进整个学校工作正常有效运转的首要问题。

4.合理适度的协调,增强高校的凝聚力。正常的教学秩序需要稳定的教师队伍和部门间的协作。目前,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管理体系呈现出纵向的多层次和横向的多部门性(或多子系统),并且相互依存。无论从高校教育和教学管理的主体还是从客体来看,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和要求的多元化局面。领导者采用协调的手段,在既承认各自利益的合理性前提,又重申维护高校共同利益的重要性,这种高校管理中的协调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高校多个部门(或子系统)利益的组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让所有参与协调的部门(或子系统)了解当前高校组织运作的实际情况,这不仅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且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利于部门间相互协作,增强高校的凝聚力。

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稳定学生队伍。涨落既是对于处在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动力。放松思政工作或思政工作做得不到位,对于高校来说,刚开始可能是一种微小的涨落,如“马加爵事件”,由于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小涨落而造成的后果,影响一个正处于争夺生源的高校的招生,这时这个微小的涨落就会通过相关作用得到放大,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因此,高校犹如舟,思政工作犹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对高校而言,就是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本,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还必须从组织管理和协调配合上进行整合统一。高校党委和行政、各职能部门以从各党总支和党支部、各系部明确思政工作职责义务的同时又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有序的、和谐的、稳定的高校系统。

三、自组织理论对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启示

1.建立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所谓他组织,是依靠外界的特定指令来推动组织向有序化演化,从而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的共同特征是宏观有序化,而根本差别在于他组织中其成员是被动接受的,而自组织中成员是主动接受的。由于学校系统具有公益性特点,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系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的自组织系统,但也不能完全被动地成为他组织。自组织理论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中,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使学校成为一个有效的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系统。这要求国家有关教育机关一方面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制定有关的教育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在微观方面放权,让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活动成为一个自行组织、自我管理的系统,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灵活性。学校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制定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积极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同时,建立必要的系统控制机制,以排除那些不利于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以最大化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为标准进行选择,在宏观上进行积极有效地干预,在微观上让学校各子系统有充分自由度,形成自组织运作模式,达到组织和效率的统一,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在国家教育政策允许下,最大可能地实现自组织机制。

2.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成为能自我发展的耗散结构系统。耗散结构是形成自组织的必要条件,要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自组织的过程,就必须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系统具有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活的结构,微观上每个子系统在不停地变化运动,是微观的不停运动构成了宏观上稳定的结构。要形成耗散结构系统,首先,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管理,要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一个自组织过程,就需要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人员、物质、资金和信息等方面与外界不断地进行交流,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具有开放性,引进负熵流,以抵消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由于运作而产生的熵。其次,使学校处于远离平衡态。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处于平衡或近平衡态,都会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处于僵死状态,自组织的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要求各子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在人员配备上,把那些性格、能力相似的人放在不同的部门,使同一部门内的人员在年龄、知识、智能、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在激励策略上,对于不同贡献的人采取不同的奖励方法,适当拉开一定的距离,让成员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最后,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非线性系统。物质内在的非线性作用是耗散结构的微观特征和其自组织的内在动力,非线性能使各个系统之间建立必要的交互作用,在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中,既要注意到这些非线性因素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又要充分利用这些非线性作用建立非线性管理机制,利用这些非线性机制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3.有效地利用涨落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达到有序。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动力机制,通过涨落,使系统脱离原来的不稳定平衡态,这些非平衡和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涨落被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发生突变,系统得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低级向高级有序进化。在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系统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形成了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涨落。而这些因素在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中,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要充分利用涨落机制,形成积极的干扰机制,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有序状态,同时限制那些消极的干扰机制,避免高校教学运行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如在管理过程中,由于采取某种管理措施,一些成员热情高涨,干劲十足,那么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者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积极的干扰机制,引导学校各成员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涨)。而这种管理措施的推行,也必然会使一些成员无动于衷或产生抵触思想,影响这种措施不能顺利推行下去,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者要了解这些成员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策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落)。在管理中,有效地利用某些“落”的机制,也能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达到有序,而也有必要限制某些“涨”的机制。如在管理中,学校成员焦虑太高,会不利于学校目标实现,管理者要控制这种因素,使其焦虑降低(落)。如果学校成员焦虑较低,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适当提高其焦虑水平,达到适度焦虑水平(涨)。由此可见,涨和落无所谓好坏,管理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或消除涨落,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达到有序,最大化实现管理目标。

4.充分利用协同和竞争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自组织过程。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系统诸要素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在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中,整体同一性表现为协同,个体差异性表现为竞争。哈肯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不是外部指令,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通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最终形成一种总的趋势,从而支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即自组织起来。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系统,既包括各个管理层次之间的协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协同,也包括同一部门内各成员之间的协同,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学校各成员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通过协同结合成为一个稳定性管理实体。竞争的存在和结果可能造成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更大的差异性、非均匀性和不平衡性,从系统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一方面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条件,另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竞争有利于调动系统各要素的积极性,而也只有在竞争中才可能出现差异。高校教学运行管理要有效地利用协同和竞争,就要抛弃传统管理思想影响,形成民主化管理氛围,让学校成员参与到管理中,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使高校教学运行管理成为自发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利用竞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非平衡机制,为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形成自组织创造条件。

总之,在现代高校管理活动中,由于管理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工作的实际运作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纠纷,若采取强制性措施,很难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而运用协调手段,则是意在谋求高校组织活动、组织状态以及组织环境的和谐、整合和统一的过程中,追求高等教育最优化方案与目标。促使高校的管理关系趋于和谐,管理效率和利益趋向最大化,最终实现解决矛盾,缓解纠纷,消除内耗,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自组织理论给高校的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随着自组织理论在高校管理广泛应用,将使高校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不过要把它运用于实践,又要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悟性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参考文献:

[1]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常绍舜.系统科学与管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如何提高企业组织机构运行效率 篇7

一、创新企业组织机构是提高运行效率的根本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立, 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基础, 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立模式不断更新变化, 由建国初期借鉴前苏联的集中统一的一长制, 变为直线层级制, 再变为职能层级制, 又发展为现在多数企业采用的直线和职能层级制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形式, 企业组织机构呈现出多样性, 但其发展方向和趋势是扁平化。其目的是加宽控制跨度, 缩短信息传递路径, 提高运行效率。

所谓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 压缩职能机构, 裁减人员, 使组织的决策和层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越少越好, 以便使组织最大可能地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 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队组织。如现已有企业推行的事业部制、作业区制等就是扁平化企业组织机构, 它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从根本上根除了内耗、层阻弊端, 由此可见, 提高企业组织机构运行效率, 首先要实现组织机构创新, 建立科学的扁平化企业组织机构。这是提高企业组织机构运行效率的根本。

二、打造协作型团队组织是提高运行效率的保证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在建立科学的扁平化组织机构的基础上, 还要努力打造协作性组织团队, 以保证组织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实现。打造协作性组织团队, 一是要倡导协作意识, 培养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 积极主动进行协作和配合, 形成团结协作的企业氛围;二是要建立规章制度, 靠制度约束员工间和部门、生产单元间进行合作, 明确协作责任和要求, 形成协作配合的管理格局;三是要制定共同目标体系, 促使各企业子系统之间的业务衔接、利益相关的横向合作。以此形成良好的、长期的、自觉地协作共进的企业精神。

三、加强网路信息技术建设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必不可少科学手段

实现组织机构创新, 提高运行效率, 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特别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 在企业管理上, 从基础工作开始, 各种信息收集储存运用;各种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自动化操作系统;财务统计分析;现代化会议系统, 文件传输渠道;企业思想宣传工作等等,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信息传输路径, 增强生产远距离监控, 提高生产数据科学分析的速度和精准度, 这一些都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 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手段。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前提

现代化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其最大特点是减少管理层次, 压缩职能机构, 裁减人员, 以实现加宽控制跨度, 缩短信息传输路径的目的。这样的高度精干的机构要求每名员工, 特别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相适应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做到以一当十, 精明干练。不仅要适应企业当前工作的要求, 还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形势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这就要求每名员工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与时俱进, 永立潮头。企业要为员工创作学习条件, 营造学习环境。制定激励政策, 鼓励员工学习进修, 创建学习型组织, 保持组织退团队的先进性。这是创新组织机构, 提高运行效率的前提。

五、培育新型的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是提高运行效率的思想基础

实现组织机构创新, 提高运行效率, 关键是人, 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外, 人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习惯是影响机构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扁平化管理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协作、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理念。相对应的文化理念是开放、竞争、业绩、贡献、以效益论英雄。而落后的官本位、等级、保守的思想理念与之格格不入, 必须断然抛弃, 企业宣传教育部门要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倡导新思想、新理念, 以适应扁平化管理的需要, 奠定创新组织机构、提高运行效率的思想基础。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篇8

1.1 研究背景

凤庆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山区占95%, 坝区仅占5%, 全县辖13个乡镇, 拥有国土面积为3 451km2, 总耕地面积44万亩, 农业人口42.82万人, 农村劳动力21万个。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业推广人员在稳定粮畜生产同时,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用农业推广支撑农业经济发展, 到2012年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08.44万亩, 产值达到15.29亿元。其中茶园30万亩, 甘蔗8.24万亩, 烤烟8.5万亩, 核桃151.3万亩, 蚕桑2.84万亩, 其他经济作物7.56万亩。坚持“稳粮畜、调结构”, 既保持了粮畜连年增产, 又促进了农村企业发展, 扩大了农民就业门路, 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7万人, 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面对经济转型升级,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该如何履职, 增强服务能力呢?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 “基础不稳, 农业危险”。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 关系到农技人员能否正常发挥作用, 最终影响农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食品安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它不仅取决于变化的市场, 而且与农业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由于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薄弱, 使不合法的所谓“新技术”乘机流入农业生产环节, 结果势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所以, 不重视农业推广工作, 就吃不上“安全食品”和“放心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围绕服务能力建设, 探索运行模式, 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使之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通过对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全面深化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 增强履职能力提出建议。

2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机制分析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责任务:1) 依据县级下达的农业推广计划和规划, 制定出本基层的年度工作计划, 制定重点推广项目的实施方案, 落实试验、示范地点和农户, 开展试验、示范和现场培训。2) 聘用专技人员, 分解目标, 明确责任, 指定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限, 用好村农业推广网络, 充分发挥农业推广员、示范户的作用, 承担推广项目和服务合同的签订、实施、检查、验收及指导工作。3) 抓好农业推广教育, 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培养新型农民。4) 做好调查研究, 与典型示范户保持沟通, 总结农业推广经验教训, 积累当地农情资料, 积极反映农民的意愿和要求。5) 开展信息服务, 技术咨询, 保持与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供销企业的联系, 指导做好物化技术和技术承包服务工作。

2.1 凤庆县农业推广组织发展概况

凤庆县于1953年建立农业技术指导站, 1974年, 全县大力建设“四级”农业科技网。1982年, 全县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 “四级”农业科技网随之解体。1987年, 县农科所改为县农业中心站。1988年, 15个基层农业推广站的人、财、权归属乡 (镇) 政府管理。1993年, 全县主导产业相继成立了县级技术推广中心, 重点专业在部分基层成立工作站, 人、财、物“三权”归县、乡双重管理。2007年, 将原有的农科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农经站、茶叶站归入基层农业服务中心, 实行县、乡共管。2011年, 13个乡镇将原基层农业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政资源管理站和水务站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人、财、物“三权”划归乡镇管理。2012年, 继续保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 中心主任可以由基层副职兼任, 原基层农业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政资源管理站和水务站等站所的牌子、印章和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不变。2013年, 各基层烤烟、蔗糖和蚕桑站人员编制划归县推广中心, 人、财、物隶属县农业局管理。

2.2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机制剖析

凤庆县农业推广组织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是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 构成“行政+科技”运作模式。二是基层烤烟、蔗糖、咖啡和蚕桑站, 由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业直接管理, 采取“区域站+企业+基地”的服务模式。按照“农业推广法”的基本原则, 对这两种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模式的利弊作如下分析。

2.2.1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这种模式的有利方面表现在:一是突出“管人”与“管事”的统一, 人、财、物“三权”都集中到乡镇管理, 在人员聘用、岗位管理、实绩考评、绩效分析上都得到了加强。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各负其责。二是健全了基层农业推广组织, 涵盖粮食、种子、植保、土肥、蔬菜、园艺、茶叶、畜牧兽医、农机、农经等专业, 以乡镇为基础层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农业推广体系架构。三是分离了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 强化了公益性推广, 确立了农业推广组织的公益单位性质, 有利于经营性服务职能市场化运作。存在的主要弊端有:一是组织的目标任务不明确, 有岗位职责无推广目标, 主要承担乡政府中心工作。全年完成推广工作只占31.5%, 完成行政性工作占35.6% (政府工作队+乡镇会议) , 具体情况见表1。二是有行政化倾向。由政府领导兼任中心主任, 关注争项目、分资金, 忽视了农业推广工作职能。三是硬件投入和工作经费不足。有的乡 (镇) 农技中心房屋设施简陋, 没有培训场地, 没有试验示范相关设备, 没有交通工具, 没有办公经费来源, 没有外出培训机会, 造成农业人员履职困难。四是农业推广队伍薄弱, 非专业人员多, 培训滞后, 人员知识老化, 观念陈旧, 思想不稳定。岗位设置不合理, 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 人事管理机制不健全。

2.2.2以县涉农部门或企业管理为主的区域专业站围绕专业种植、养殖、加工及产业化经营, 实行技术员包村包片、专业辅导员包组包户, 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其好处是责任明确, 指挥灵活, 主动性强, 工作经费和硬件投入有保障, 在人员岗位、资产管理和考评考核上都与实绩挂钩, 体现了“权限”与“责任”的统一, 在统一指挥下, 整体效能充分得到发挥。存在的主要弊端:首先, 从管理主体上很难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 服务区域分散, 在岗位管理、合同聘用上点多量大面广, 容易造成人力成本加大。其次, 乡镇缺乏自主权, 将责任推脱给技术员, 容易矛盾上交, 互相推诿扯皮。

3 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机制建议

3.1 完善农业推广目标责任制

农业推广目标责任制应当包含首席专家负责制、岗位责任承包制、服务公开承诺制和履职责任追究制等内容。

3.1.1实行首席专家责任制

按县级主导产业和重点专业设置首席专家岗位, 由首席专家牵头制定农业推广课题计划、规划、试验、示范项目, 并组织实施。

3.1.2实行基层岗位责任承包制

依法推行岗位管理、合理聘用, 逐级签订责任书, 层层落实责任目标。为了做到农业推广全覆盖, 采取“项目建设+服务区域”的方法划分详细责任, 将岗位职责落实到项目和行政村, 由农业推广员包村包片指导。各村农业推广员开展包组包户服务。

农业推广责任制运行模式见图1。

3.1.3 推行服务公开承诺制

岗位责任制落实以后, 应当及时向服务片区和服务对象进行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书要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限作出明确表态, 上级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在村级设立服务台账, 登记服务时间和内容, 并由村委会、农户代表签字认可。

3.1.4 推行渎职责任追究制

应当组织专业人员以督促农业推广员认真履好职责。应当成立农业推广事故评估鉴定委员会, 对于不履职, 履职不到位, 致使假种、假药泛滥, 导致农民蒙受损失的行为, 或者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现象,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2 健全农业推广工作激励机制

由于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开展公益性职责, 实行无偿服务, 办公业务费、差旅费无法保障, 造成服务困难。因此:1) 建议给予基层农业推广员交通费补贴, 提高下乡差旅费标准, 在学习培训机会和表彰荣誉上, 将80%的指标倾斜到生产一线, 让乡村农业推广员参加评奖。2) 建议开通农业推广手机免费节目, 农业“110”等服务热线, 由专人播发农业知识。3) 建议恢复农林水第一线浮动工资, 连续满3年后, 可以固定一级。对于从事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应给予生活津贴, 从事农药、兽医化验检测等工作人员应当适当给予补贴。4) 对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培训以及实施项目中, 成绩比较突出者, 给予“以奖代补”政策, 在绩效工资和职称评聘上应当给予放宽政策。

3.3 建立农业推广工作考评机制

采取综合考评的方法, 由县农业部门、基层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组成综合考评组, 让农民代表参加考评。根据计划目标责任书制定考评方案, 县级重点考评组织履行职责情况, 基层重点考评完成目标任务情况, 农户代表参加考评“服务满意度”。三项考评同时进行, 综合考评分值为县级占30%, 基层政府占30%, 农民代表占40%。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应当作为兑现奖惩和核拨工作经费的依据。

通过开展继续教育, 提高在岗农技人员工作服务能力。一方面, 应当推行学习卡制度, 在网上举办农业推广知识和新技术培训, 将参加学习培训及考试得分纳入年终考核。另一方面, 应当建立“农业推广员”资格准入制度, 让农大毕业生和非专业人员, 通过专业资格考试, 取得“农业推广从业资格证”, 政府应当采取鼓励措施, 放宽就业条件, 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办农业企业、农场庄园等, 促进农业推广服务人才更新换代。

3.4 落实农业推广经费保障机制

落实保障措施离不开各级政府支持, 对公益性职责的经费测算标准, 参照服务区域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畜禽、水产养殖量, 农机保有量等测定。关键是必须做好保障, 对于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工作, 应当以服务片区的农户数量为依据, 根据上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参照农户数每户3元, 考核为“合格”的参照农户数每户2元, 考核为“一般”的参照农户数每户1元。

3.5 加强农业推广依法监督机制

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 各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的监督检查, 统一规划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对公益性行政执法职能进行归并, 集中人、财、物以形成合力, 整合原农业推广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茶叶站、蚕桑站、烤烟站、甘蔗站、林业站、水务站等组织, 统一设立服务窗口, 统一设为“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制定发放统一标识, 对履行公益性职责情况定期考评, 并向社会公布。县、乡同级人大应当将农业推广执法情况纳入监督事项进行述职评议。根据基层不同管理体制, 加强与上级协调联系“对接”项目, 在人、财、物管理发生变动时, 基层应当同时上报县级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摘要:基层农业推广组织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 根据其职能、职责和任务目标, 在精简高效的原则下, 建立运转灵活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 对增强工作服务能力起关键作用。此文以凤庆县为例, 在分析基层农业推广组织运行模式基础上, 对农业推广目标责任制、工作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依法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组织运行 篇9

一、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开展党的全部工作和提升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引导、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员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的重要职责,要紧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重点,对建设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安排,使基层党组织系统性强、层次清晰、梯度适宜,以实现基层党组织结构诸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诸要素间的最佳配合。

1.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任务

始终保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有效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目标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目标,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工作实效为抓手,着眼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着眼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通过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切实把高校的中心任务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2.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着力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各高校的实际出发,全面推进高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高校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培育高校学生教育主流理念和健康人格,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3.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是维护高校稳定发展,创建和谐氛围的根本保障。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形成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组织生活质量,有力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二、构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的措施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创新既是一个重大命题,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现实任务,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 坚持“五化”思想,优化党的基层服务型组织体系建设

高校党的服务型党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应坚持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群众化。所谓系统化,是指应该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容的系统化,既要重视思想理论、业务素质培养,又要注重队伍建设和绩效评估的协调开发,不能过分强调突出或忽视淡漠某一方面的建设内容。所谓科学化,是指党的建设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党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体系构成和发展的特性,决定了优化过程是一项科学工程,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要求,遵循党的执政特点和客观规律,从现实环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客观实际效果。所谓制度化,是指党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来保证,实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基层党建体系的优化和发展,建立健全各类机制体制,加强绩效评估和评价激励。所谓群众化,是指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的渠道,努力构建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网络,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团结和凝聚群众,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2. 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理论学习制度建设水平

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更加自觉、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要建立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员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党性修养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和把握形势、应付复杂局面、依法治校、推进发展、拒腐防变等能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重点抓好中心组学习及发展理论工作务虚会等学习,开展学理论、用理论的系列主题活动,注意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助抓的领导机制,应努力在“深”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用”字上出实效,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经受住复杂局势的考验;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处变不惊,沉着应对,采取果断措施把问题解决好。

3. 基层党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提升组织活力

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形式,如定期召开教代会、离退休人员情况通报会、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努力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办事,巩固和发展团结干事思想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号召力,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可持续发展。

4. 健全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效发展评估制度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党建评估测评体系,分析推定测评体系各项指标,细化测评要素的具体项目和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组织和个人评议,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要建立舆论激励机制,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保证监督等氛围营造工作环节的舆论教育,突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立场坚定;二是要建立活动激励机制,就是要在实践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党组织的作用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三是要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典型、交流经验,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激发党员在本职岗位多做贡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群众参与激励机制,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和经济困难大学生,激发他们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的热情;五是要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5. 健全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主体实践体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主体意识,要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积极探索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对应建立研究生党支部的新方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研究生学习、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入党,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要针对高校党员知识分子密集、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比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泛、思想比较活跃等特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使党组织的活动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师党支部要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做出成就;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党支部要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要通过组织适合年龄特点的各种活动,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学生党支部要围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全面发展。

总之,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以及高校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任务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把运行机制创新放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联系党的理论科学化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立足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就可以实现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论成熟、工作出实效。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韩景阳.高校党的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组织运行 篇10

1 高等院校教学组织设置原则分析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多样化, 因此基层教学组织整齐划一已不可能。各院校应当以自身历史背景与发展的现实条件, 如院校类型、层次与规模、承担的任务, 以及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为依据, 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教学组织。但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明确办学实体

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无论是学院还是系、所, 都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通常系、所是以学科专业为主;学院做为系、所的组合, 其存在价值是组织跨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

1.2 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知识的传播, 体现在高校功能上就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教学培养优秀人才, 优秀的人才促进科研工作和提高科研水平, 获得优秀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一方面为社会供先进生产力, 一方面补充教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前沿知识, 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 科研过程教学化。

1.3 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进行教学组织的设置

高等院校主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从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高等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计划时, 势必要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体系一般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等层次, 而每个层次均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 按学科相同或相近构成。即每个课程群教学组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构建。

1.4 根据课程类型、性质进行分层设置教学组织

每一门课程均有其属性。有些属于相同或相近性质, 如大学数学中的“高等数学”、“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有些属于性质不同的, 但有其学科归属。所以, 从上图可以看出课程群教学组是根据课程的属性进行分层构建, 这有利于学科的整合调整, 兼收并蓄, 层次分明。

1.5 要充分发挥教授的教学带头人作用

教授是领导基层组织完成人才培养、创造知识、转化成果等高校基本功能的主要力量。“大学之大, 不在大楼, 而在大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基层教学组织中, 应赋予教授实实在在的责、权、利, 责的内涵一是, 培养人才。包括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二是, 科学研究出高水平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三是,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权的内涵包括教学或科研的人事权、财务权及教学、科研设备购置的决定与管理权等。利的内涵是获得与其责、权相符的工资、岗位津贴和荣誉。

1.6 高等院校教学组织设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 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谐调统一原则。培养创新人才, 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应根据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管理体制、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改革, 将实验教学体系纳入整体教学体系之中。

二是, 各教学组教学任务应当明确。由于各教学基层组织是按课程群属性进行构建, 因此教学任务明确, 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利于教学管理。

三是, 教学组织的设置应当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由于各教学基层组织是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进行构建, 因此便于各教学组的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组织学术活动, 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和学术交流, 有利于师资的培养和提高。一般基层教学组织的规模不宜太大, 否则, 教学活动难以保证经常性地开展。

2 高等院校教学组织的运行模式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发展, 部分高等院校规模扩大, 自主管理的权力逐渐归位, 研究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 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逐渐分化, 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组织模式。

2.1 研究型高校教学组织的运行模式

面对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交叉科学的不断出现、教学科研的交叉融合、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研究型大学必须拓宽研究视域, 整合研究资源, 打破学科界限, 承担起攻破重大尖端项目的任务。因此, 教学组织模式表现为以下特征: (1) 发挥基层组织的学术职能作用; (2)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基地的科研项目实施资源整合; (3) 构建学术创新团队, 关注学科的交叉性和前沿性; (4) 明确划分行政职能与学术职能; (5) 采用矩阵式教学科研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

2.2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组织应彰显教授治学精神

教学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客观形势与研究型大学是一致的, 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任务比研究型大学更重, 研究任务的要求愈来愈高, 在国家经费资助力度有限的条件下, 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据此,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的构建一方面要有利于承担较重的基础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又要尽力挖掘内在潜力, 提升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教学科研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构建充分体现其规模适中的优势, 减少组织层级较多带来的复杂性和低效性, 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组织模式表现出如下特征: (1) 更注重院级教学科研组织职能的发挥; (2) 彰显教授治学的精神理念, 强调学科带头人的凝聚力; (3) 对拥有重要决策权的教学科研组织实施监督; (4) 采用扁平化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 使管理更为简捷。

2.3 教学型大学的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任务为主, 管理幅度小, 层级少, 系、所为教学科研的实体, 在学校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 教学型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一般为直线式, 即主要以组织教师开展常规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为主。这种模式结构简单, 信息容易流通, 决策迅速。但权力比较集中, 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结语

高等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是其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院校的声誉和地位, 更会对院校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必须以理顺体制、活化机制、发展内涵和提高质量为目标, 以教学目标、师资配备、教学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具体条件为依据, 建立适应新的科技发展要求、适应新的教育模式要求的基层教学组织, 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得以高效运行。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等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与时俱进, 取得良好的效果。S

摘要:高等院校教学组织设置是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环节, 合理设置教学组织, 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高效运行, 需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所需人才, 为高校自身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组织,设置原则,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杨颖秀.现代大学教学科研组织的运行模式及特征[J].高教探索, 2007 (5) .

组织运行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组织机构创新,矩阵组织,读者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每个图书馆的组织结构都是自然形成的并随着其发展而变化。组织结构应该适应图书馆的需要和它所处的条件。组织结构取决于图书馆的专业和任务, 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根据图书馆职能及其面向网络化的程度而设。

五十年代, 美国的几家从事规模的国防及航空事业的企业, 创立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即后来被人们所关注的矩阵组织。近几年, 我国也有许多企业试行了矩阵组织。但是, 由于对矩阵组织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的区别, 缺少应有的认识, 矩阵组织这种先进组织形式还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为此, 有必要就矩阵组织的本质特点、运用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总结和探讨图书馆建立矩阵组织的新鲜经验。

1. 矩阵组织的由来

矩阵制结构是源于80年代, 因美国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 为了恢复往日的竞争力, 采取了革新的经营手法, 产生了矩阵组织结构。矩阵制结构由纵横两个管理系列组成, 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 另一个是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 纵横两个系列交叉, 即构成矩阵。

2. 矩阵组织的本质和特点

矩阵组织的特点是把按企业经营的职能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各部分结合起来, 使同一名管理人员, 既同原有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联系, 又参加按产品别划分的部门的工作。为了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 各产品别的部门都设有负责人, 并直接向企业的最高行政负责人负责。这样就在企业中形成了以特定的产品项目工作为责任的横向部门和以特定的经营职能为责任的纵向部门纵横交错的网络组织。作为网络组织中的每一纵横交点的成员, 同时要接受来自产品项目部门与原属的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一网络组织恰似一个数字矩阵, 所以称之为矩阵组织。

矩阵组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组织形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图书馆建立矩阵组织的这些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有利于加强图书馆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便于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协调性。

2.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对市场变化的适

应性。例如:在全馆成立文献资源建设小组, 主要由文献收集部门牵头负责, 根据采访部门的统计数据, 文献出版发行情况和读者服务部门的文献借阅分析、收集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全面了解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状况, 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符合本馆的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

2.3 把具有各种专业知识与特长的不同

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 有助于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和发挥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也有利于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教学和科研服务。

2.4 由于在矩阵组织中, 在职能之

外, 又按各馆实际情况设置了跨部门的业务工作小组, 并以一位负责人综合管理该业务小组的全面工作, 有利于加强对业务小组的管理。

3. 建立矩阵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

要使矩阵组织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 首先需要改进和完善职能部门的划分。在新技术环境下, 有必要对原来的职能部门进行整合, 重组。我们认为, 目前一些图书馆学研究者提出的一种职能部分划分方法值得尝试。

3.1 新职能部门划分模式设想

文献信息建设部:将传统的中外文书刊的采访, 编目, 交换, 典藏等部门合并, 成立文献信息建设部。

文献信息服务部:将书刊的流通、阅览与参考咨询等工作合在一起, 成立文献信息服务部。信息服务部在接待读者阅览的同时, 可以适当集中人力,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馆藏及网络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服务。

文献信息技术部:该部门包括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 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人员, 还包括多媒体阅览室和电子信息检索室的管理人员。

理想的图书馆矩阵式组织结构应是在上述三大职能模块的基础上结合临时项目小组的任务进行组配。各项目小组没有固定成员, 只是根据项目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将各职能部门的某些成员暂时抽调出来组成, 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后, 项目小组解散, 成员仍回归原部门。临时项目小组主要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专长, 承担那些工作内容变动频繁、需要多种技术, 但却只是临时性的任务而组建的。

3.2 新的职能部门化分的组织结构优化

3.2.1 各职能部门的设计更能结合新技术的发展, 针对社会的需求, 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

在原有职能部门的基础上, 将职能弱化或萎缩的部门或业务相近的部门进行重组, 使新的职能部门能够将工作重点放在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上。

3.2.2 有利于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沟通, 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

传统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而在临时项目小组中, 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所进行的全方位交流, 将增加小组成员对各个部门的了解和配合。

3.2.3 能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相对多变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系统, 图书馆需要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以保证常规业务顺利有效地开展。但是, 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这样临时项目小组的成立就有利于应付突发事件的产生。

4. 矩阵组织——特色工作组的设立

图书馆根据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发展要求, 设立专门从事某项业务和服务的工作组。称之为特色工作组。工作组主要开展非部门性业务和服务工作。从它的组成、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绩效, 不难看出, 这个特色工作组完全类似市场营销运行过程中矩阵组织单元。

这个特色工作组的成员由工作人员横向联合组成, 由图书馆根据各工作组的任务在各部门工作人员中聘任。工作组的成员在组织上隶属于各部门, 在从事工作组任务时由组长领导。

某高校根据需要设立了CALIS工作组、B B S工作组、咨询工作组、文献选择组、主页维护组、素质教育组、读者培训组、学科联系人工作组、电子期刊导航组。

不难看出:这些特色工作组同图书馆正常纵向工作组织部门一起构成纵横连接的服务工作网, 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和文献资源构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功能和作用。今后的重要工作在于如何统一协调他们之间的优势, 有张有弛、和谐发展。使他们的功能作用更大、更深、更广地发掘出来。

图书馆服务的拓展要求图书馆冲破原有服务范围的局限性, 实行矩阵组织结构, 实行开放性服务, 从整个社会的大需求, 从图书馆工作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入手, 在服务范围、种类的方式上予以拓展。摆脱原有的条条框框限制, 随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 用户需求的改变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菊萍.论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J].津图学刊.2003 (;2) :45-47

上一篇: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下一篇:电解铝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