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

2024-05-18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共5篇)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 篇1

从2010年开始, 甘肃省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 三年过去了, 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体现在课堂上教师教得少了,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新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却常常被我们忽视。通过三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笔者发现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急需我们改进。

一、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探究活动呈浅俗化倾向

语文课堂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只有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活动。但学生受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的限制, 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说, 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细致, 要紧贴文本, 要有操作性和引导性。但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 很少有语文教师能设计出极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问题, 而表面化、浅层化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师机械快速地提问,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 然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 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 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设定。由于讨论的话题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所以讨论是在被动的情绪中进行的, 学生的讨论显得很突然、很机械, 这样的讨论缺少认知深度和思维的拓展, 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他们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真要让他们在科学课上耐心地倾听, 深入地思考, 则有些难度。在我自己的课堂上, 很多时候看着学生投入的样子, 我都不忍心打断学生的活动, 常常要等到下课铃声响时, 学生才有些不舍地停止活动, 学生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深入思考。这样, 学生的活动是“热闹”了, 可充分的“思维”却没了保证, 探究成果甚微。

(二) 课堂活动目标存在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但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语文教师设定的课堂目标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目标。比如, 情感态度一个、过程方法一个、知识技能一个, 几个目标之间互不相干;二是目标玄虚, 大而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缺乏系统的观照, 缺乏有序的操作, 所设立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三)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 或者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效果。例如, 一些教师教文言文时, 很少涉及比较重要的文学常识、文言现象、句子翻译等内容, 却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较空的方面。更有甚者, 讨论的话题远离了学生生活, 甚至有些“高深莫测”。如教学《包身工》时, 有教师就曾组织学生围绕“包身工与富士康工人是否具有相似性”的话题进行讨论, 表面上是探究资本家对工人的严酷压榨和剥削的罪恶, 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 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义上是讨论, 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不均衡方面。在语文课堂上, 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 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一堂课回答二、三次问题, 特别活跃的学生甚至达到四、五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听众, 是旁观者, 成了课堂活动的边缘群体, 这种只有少数固定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是走形式, 谈不上高效。

二、解决课堂活动中问题的措施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 教师要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深度和思维的延展性, 避免出现浅俗化倾向,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 师生或生生讨论得出结论, 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以及相互砥砺, 往往能够产生照本宣科地念标参考答案所不具备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 注重实效, 明确课堂目标, 不要流于形式

课堂活动, 就是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绝不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 不能为迎合检查或公开课而进行作秀式的表演,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效, 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导航, 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 明确课堂目标, 使学生清楚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 学习小组要分工明确, 任务落实到人,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高效的课堂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 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构建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活动平台

要想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改进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特别要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鼓励他们战胜自卑心理, 变被动为主动, 并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树立自信, 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总之, 教师要力求把语文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或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属领地”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全体学生畅所欲言的“百家讲坛”。

综上所述, 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坚持大胆创新、审慎严谨、求真务实的理念, 要明确教学目标, 要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开动脑筋, 多下功夫,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从而为新课程改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摘要:2010年,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拉开序幕, 全省各地随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创新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三学年的观察、实践与思考, 本文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着重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浅俗化,形式化,盲目性,不均衡性,少教多学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2

一、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兵简政”

1.依据“课程目标”精选,“简约”教学环节,梯度式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生长和学习规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划,指引教学有序列地进行。

如,在阅读的方法方面,低段要求“学习默读”,中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高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运用课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图”“事情发展顺序”“课题提问”等方式,有层次、有梯度地训练学生能自主形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围绕“单元学习目标”精选,“简约”教学环节,具体化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是宏观指导,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暗线”,细分到每一篇课文,每一组课文的单元学习导语无疑为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明线”。

再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具体进行阅读策略“联系文中的故事,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这样依据“单元导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教学环节简约了。这样课堂学生的学习简简单单,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满满当当。

3.紧扣“课文导读”精选,“简约”教学环节,扎实性阅读能力的训练

单元的导读和略读课文的“课文导读”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课文导读”的问题将“单元导读”的阅读要求进行了分步细化。运用“课文导读”中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设计教学环节,就会显得简约,学生将获得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能力的习得。

以“课文导读”为教学内容的精选,引导学生借助导读,分步来阅读文章,训练了“提炼关键词概括内容”“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词”等阅读能力。教学环节简洁,课堂上教师怎么做,学生的学习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清清楚楚,自然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效的。

二、对课堂语言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因而课堂上充满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其中包括老师的导语、提问、评价以及学生的讨论、回应、朗读等。和谐而又有效的课堂应是简约适度,惜“话”如金,掷地有声的。教师的讲授需把握分寸,有度有量,恰如其分。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地讲解分析课文的某些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

三、对教学内容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语文味儿”课堂建构微探 篇3

关键词:语文味儿,影响因素,课堂建构

1“语文味儿”的内涵

“味儿”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文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浓缩, 也是中国古人审美的最高境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味, 滋味也。从口, 未声”。由此可见, “味儿”在最初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生理体验, 即味觉和嗅觉;后引申为一种精神感觉, 即“韵味”。“语文味儿”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强调语文教学要有文化韵味儿, 要达到审美境界。程少堂先生将“语文味儿”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以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换句话说, “语文味儿”就是“文化味儿”、就是“人情味儿”, 就是让学生通过文化熏陶, 实现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 影响“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因素

2.1“语文”学科地位不明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课文内容繁杂, 既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学, 又包含社会风俗、亲情伦理。但是, 语文课毕竟不是政史课;也不是语言课, 更不是专业知识课。语文教材的选文只是范例, 单单把例文中的学科专业知识,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不仅丧失了语文的独立性, 也使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的嫁衣。

众所周知, 语文课的价值, 在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但并不意味着语文课是其他学科的辅助和从属;语文的工具性也不等同于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而是为学生的生存发展、交流交际提供工具。

2.2 教师综合素养不高

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 是制约“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重要因素。首先, 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自身阅历与人生体验, 进行个性化教材解读;其次, 教师自身的“语文味儿”是否厚重, 是课堂“语文味儿”浓厚与否的决定因素。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学者”, 要多读书、读好书, 通过读书来提高自身的语文味道和审美水平。最后, 教师要科学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优秀的语文教师并不是十全十美, 全面发展;而是善于因长施教, 发展教学个性, 扬长补短。

3“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途径

3.1 突出“情感”

语文是体现人性美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 更富有人情味儿。语文课对于学生的培养, 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更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在成长中学会去感动、去流泪。因此, “语文味儿”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出“情”, 教出“美”。

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出情。语文教材中的选文, 无一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作者所有的爱憎都融入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情感点, 并将这份“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其次, 语文教师要有激情。这份激情既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也是其内在奔放情感的体现。具有“语文味儿”的教师最需要的情感是刚柔并蓄、温文尔雅、幽默风趣, 古典质朴。古典之美最具语文韵味儿, 也是“语文味儿”课堂最需要的情感。

3.2 突出“美感”

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出情感的课就是具有美感的课, 就是有了“语文味儿”的课。因此,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要使课堂洋溢着和谐之美。

首先, 语文是感性突出的学科, 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与融合, 只有转变角色, 将教师和学生合二而一, 和谐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才能实现教学之美, 使课堂散发浓厚的“语文味儿”。其次, “语文味儿”的美感还体现在师生彼此的个性之美。教师教出自己的个性, 学生学出自己的个性。最后, “语文味儿”的课堂还需要一点幽默之美。没有笑声的语文课, 不能说是具有美感的课, 也不是具有“语文味儿”的课。具有“语文味儿”的课不仅要让学生会感动, 会流泪, 还要让学生学会魅力的笑。

3.3 突出“语感”

语感就是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程度, 既包括对字、词、句的敏感, 也包括对文体、语体的敏感。要让学生领会不同语体之间表达功能的区别。二者之中, 提高对字、词、句的敏感程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学生对于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而不是分析出来的。因此, 语文课需要朗读, 而琅琅书声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

3.4 突出“民族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洋溢着浓郁民族文化味道的语文课, 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儿”。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传递者, 语文教师更需要用时代意识去审视每一篇文章, 尤其是对待古诗文, 要赋予其时代精神和意义。只有这样, 才能使枯燥的教学文本富于趣感, 获得勃勃生机。同时, 以“语文味儿”的理论观照经典作品, 还能使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结合, 促进优秀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弘扬。

3.5 突出“生存智慧”

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生存能力。简单的说, 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成人。因此, “语文味儿”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 更应注重学生思想和生存智慧的启迪, 使之获得语文能力。换句话说, 语文能力的本质就是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未来的生存能力, 获得人生幸福感。

综上所述, 要想实现“语文味儿”课堂的建构, 既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也需要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和文化积淀去感悟作品, 对文本中的情感、美感产生认同与欣赏, 同时, 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创作冲动。这样, 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 学生的语感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将有所提高。除此之外, 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涵养了学生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 学生身上就会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儿”, 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味儿”。此时, 学生便获得了人生幸福感, 也具备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海海.《程少堂讲语文》简评[J].教研天地, 2008, 10.

[2]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4

一、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兵简政”

1.依据“课程目标”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梯度式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生长和学习规律,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划, 指引教学有序列地进行。

如, 在阅读的方法方面, 低段要求“学习默读”, 中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高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运用课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图”“事情发展顺序”“课题提问”等方式, 有层次、有梯度地训练学生能自主形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围绕“单元学习目标”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具体化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是宏观指导, 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暗线”, 细分到每一篇课文, 每一组课文的单元学习导语无疑为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明线”。

再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 具体进行阅读策略“联系文中的故事, 结合生活经验”, 来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这样依据“单元导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 教学环节简约了。这样课堂学生的学习简简单单, 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满满当当。

3.紧扣“课文导读”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扎实性阅读能力的训练

单元的导读和略读课文的“课文导读”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课文导读”的问题将“单元导读”的阅读要求进行了分步细化。运用“课文导读”中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设计教学环节, 就会显得简约, 学生将获得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能力的习得。

以“课文导读”为教学内容的精选, 引导学生借助导读, 分步来阅读文章, 训练了“提炼关键词概括内容”“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词”等阅读能力。教学环节简洁, 课堂上教师怎么做, 学生的学习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 清清楚楚, 自然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效的。

二、对课堂语言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因而课堂上充满了大量的语言信息, 其中包括老师的导语、提问、评价以及学生的讨论、回应、朗读等。和谐而又有效的课堂应是简约适度, 惜“话”如金, 掷地有声的。教师的讲授需把握分寸, 有度有量, 恰如其分。在教学的某个环节, 恰当地讲解分析课文的某些句段, 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

三、对教学内容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法微探 篇5

1.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激活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需要借助文本来完成教学内容, 文本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载体。对此, 笔者以为,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一方面, 能够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文本的激情和兴趣, 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 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文本设计悬念导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抓住文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问题或者教学背景知识; (2) 注重文本内容的优化组合,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体会文本的大概意思, 便于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 (3) 注重导入的方式,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初, 能够通过自身的思维来探究文本的精妙之处; (4) 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可塑性,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 不仅能够体现出语文文本的教学要求, 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 在学习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就文本的学习设计如下的导入方式: (1) 简要介绍莫泊桑的写作特色和体现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能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要求学生就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找出该小说体现上述三个要素的内容, 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更为深切的了解; (3) 教师设计思考引导题目: (1) 于勒的信成为全家的福音说明了什么? (2) 于勒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3) 为什么我们全家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4)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 你见到了于勒, 你会对他说什么? (4) 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小说的基础上, 能够回答上述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方式, 一方面自己主动地带着问题去研读文本, 增强了理解感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探寻出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 也就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激情。

2. 借助诗词导入, 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具有韵律美、语言美、形象美。在语文教学中, 对诗词恰当巧妙的借用, 能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以为, 借助诗词导入, 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主要表现为: (1) 运用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来阐述文本的内容,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 能够更深地体味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对传统语言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之美能够进一步的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例如, 学习《父母的心》这篇小说时, 我们不妨借用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来营造一种浓浓的母爱情境, 让学生分析这首诗的意境。这样的导入, 一方面, 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何以是最大之爱;另一方面, 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充分地激发, 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再加以点拨, 就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文中那对穷夫妇对孩子的关切和深爱, 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向读者阐述:优越的条件, 难以割断父母对子女深厚的关爱的主题思想。这样, 为学习本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利用小故事导入, 激活学生的思维

运用小故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直观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很强, 形象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事物, 给学生带来美感, 并且从感觉中品味真挚的情感。教学中, 运用讲故事的形式,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还可将故事的内容与所学的文本材料联系起来, 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综上所述,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带领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去探寻他们所未知的知识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周建姿.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1) .

[3]王超.语文课堂导入九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4]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山东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2000, (5) .

上一篇:《生死朗读》下一篇:语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