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2024-11-10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精选10篇)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 笔者认为, 应该对当下的语文课堂的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追求课堂的简约之美, 给孩子留出一方学习语文的舞台, 真正提高语文课堂实效。简约是一种没有雕饰、自然天成的美, 是“真水无香”的美, 美出的是一种境界, 美出的是一种智慧。如今的社会不再是信息短缺匮乏的时代, 而是信息过量爆炸的时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斥着大量的有用和无用的信息, 直接影响干扰着我们的教学效果, 需要我们用清醒的头脑, 去实践、思辨, 去学会对如潮般的信息做出果断明晰的判断, 要勇于精简信息容量, 让学生积极快乐参与学习语文,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兵简政”

1.依据“课程目标”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梯度式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生长和学习规律,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划, 指引教学有序列地进行。

如, 在阅读的方法方面, 低段要求“学习默读”, 中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高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运用课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图”“事情发展顺序”“课题提问”等方式, 有层次、有梯度地训练学生能自主形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围绕“单元学习目标”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具体化阅读能力的训练

课程目标是宏观指导, 是语文课程学习的“暗线”, 细分到每一篇课文, 每一组课文的单元学习导语无疑为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明线”。

再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 具体进行阅读策略“联系文中的故事, 结合生活经验”, 来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这样依据“单元导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选, 教学环节简约了。这样课堂学生的学习简简单单, 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满满当当。

3.紧扣“课文导读”精选, “简约”教学环节, 扎实性阅读能力的训练

单元的导读和略读课文的“课文导读”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课文导读”的问题将“单元导读”的阅读要求进行了分步细化。运用“课文导读”中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设计教学环节, 就会显得简约, 学生将获得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能力的习得。

以“课文导读”为教学内容的精选, 引导学生借助导读, 分步来阅读文章, 训练了“提炼关键词概括内容”“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词”等阅读能力。教学环节简洁, 课堂上教师怎么做, 学生的学习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 清清楚楚, 自然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效的。

二、对课堂语言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因而课堂上充满了大量的语言信息, 其中包括老师的导语、提问、评价以及学生的讨论、回应、朗读等。和谐而又有效的课堂应是简约适度, 惜“话”如金, 掷地有声的。教师的讲授需把握分寸, 有度有量, 恰如其分。在教学的某个环节, 恰当地讲解分析课文的某些句段, 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

三、对教学内容信息进行“精兵简政”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兵简政”, 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生长点,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 删繁就简, 舍弃不为之处, 突出重点, 做到简约有度。如, 在教学《生命生命》时, 我不面面俱到地条分缕析, 而是引导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以两个‘生命’为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 通过一遍遍地读课文, 理解“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三个画面, 层层剥笋, 并结合杏林子的背景资料, 明白了杏林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脆弱, 疾病会突然间夺走它, 但她也知道, 自己的生命像香瓜子一样顽强, 哪怕仅仅只能活几天, 也会顽强地活着, 而且要活得充实、有意义!生命不在于长短, 不仅仅是活着, 而在于是不是努力过!教师围绕一个讨论中心, 精简教学内容, 围绕中心引出多个问题, 使课堂交流呈多向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 篇2

关键词:浅俗化;形式化;盲目性;不均衡性;少教多学

从2010年开始,甘肃省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三年过去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课程改革的最大变化体现在课堂上教师教得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新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却常常被我们忽视。通过三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发现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急需我们改进。

一、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探究活动呈浅俗化倾向

语文课堂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只有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活动。但学生受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说,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细致,要紧贴文本,要有操作性和引导性。但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很少有语文教师能设计出极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问题,而表面化、浅层化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师机械快速地提问,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然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设定。由于讨论的话题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讨论是在被动的情绪中进行的,学生的讨论显得很突然、很机械,这样的讨论缺少认知深度和思维的拓展,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真要让他们在科学课上耐心地倾听,深入地思考,则有些难度。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很多时候看着学生投入的样子,我都不忍心打断学生的活动,常常要等到下课铃声响时,学生才有些不舍地停止活动,学生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深入思考。这样,学生的活动是“热闹”了,可充分的“思维”却没了保证,探究成果甚微。

(二)课堂活动目标存在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语文教师设定的课堂目标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目标。比如,情感态度一个、过程方法一个、知识技能一个,几个目标之间互不相干;二是目标玄虚,大而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缺乏系统的观照,缺乏有序的操作,所设立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三)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或者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效果。例如,一些教师教文言文时,很少涉及比较重要的文学常识、文言现象、句子翻译等内容,却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较空的方面。更有甚者,讨论的话题远离了学生生活,甚至有些“高深莫测”。如教学《包身工》时,有教师就曾组织学生围绕“包身工与富士康工人是否具有相似性”的话题进行讨论,表面上是探究资本家对工人的严酷压榨和剥削的罪恶,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义上是讨论,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不均衡方面。在语文课堂上,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一堂课回答二、三次问题,特别活跃的学生甚至达到四、五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听众,是旁观者,成了课堂活动的边缘群体,这种只有少数固定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是走形式,谈不上高效。

二、解决课堂活动中问题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深度和思维的延展性,避免出现浅俗化倾向,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自主探究,师生或生生讨论得出结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以及相互砥砺,往往能够产生照本宣科地念标参考答案所不具备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注重实效,明确课堂目标,不要流于形式

课堂活动,就是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绝不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不能为迎合检查或公开课而进行作秀式的表演,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效,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导航,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明确课堂目标,使学生清楚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学习小组要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高效的课堂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构建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活动平台

要想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进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特别要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战胜自卑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并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总之,教师要力求把语文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或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属领地”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全体学生畅所欲言的“百家讲坛”。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策略微探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已渐渐从过去的“听众”变为“主演”,教师也从主讲变为主导。在实施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再沉闷了,变得热闹了;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思我们的课堂改革,发现许多课堂过分注重学生角色的改变,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热闹却低效。那么,在重新定位课堂角色后,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呢?

一、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在课堂学习中、实验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物知识,关注生物现象,探索生物的奥秘,这样就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能。初中生物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熟悉而不深知的生物现象,只要我们适当加以引导,就很容易激起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一些生物现象,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形成浓厚的、持久的兴趣。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

1.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

在目前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时间变得很紧张,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而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自身的自学能力很弱。因此导学案的运用,就为他们的自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拐杖,使他们很轻松地完成自学而实现前置性学习。学生利用晚自习或其他时间通过导学案把下一节课自己自学能解决的基础知识学会并掌握,这样就使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讨论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2.实施并抓实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共同成长,整体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组员按照优、良、中、差组合,一般2男2女搭配,优生为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是:(1)分配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的重难点讨论中我们设计了若干问题。(2)组内讨论交流。讨论前应先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对讨论问题自主独立思考一会儿,形成初步见解后再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并讨论,讨论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对某些小组的讨论要作适当的指导。(3)汇报讨论结果。这一环节由小组选举的代表将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时,教师要对不完整、不准确的结论作点评或补充式讲授,但要做到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也学不会的不讲,而且要控制好时间,一般连续讲授不要超过5分钟,累计讲授不要超过20分钟。事实证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积极交流、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所获取的知识,也必将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实施有效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我们都知道,没有练习训练的课堂教学是苍白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为通过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训练,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要实施有效训练,绝不是教师随便找本练习册,布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去搞题海练习,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或者自编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作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品质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知识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掌握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为生物的学习积累事例和素材,这样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相近或抽象的生物概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比如生态系统的类型、动物的行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等之类的概念,学习时就可以通过概念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微探 篇4

1先学后教

与其他认识过程相比,物理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曲解了“教学”,认为教学“以教为主、先教后学”。学生被教师的“教”牵着鼻子走,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学,课堂上“教”支配和控制着“学”,学生的“学”则是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师的“教”,导致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课堂上老师讲,能听懂,课后自己做则不会做,或者是只会做老师讲过的问题,对于“新题”则望而却步。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在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后,我们的教学必须翻转,让学生先学,学生学习了,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教师的“教”才有了指向性。同时,学生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其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更为丰富,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获知方法可能还存在着差异,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交流思路和想法,学生的获得会更多,而且我们通过学生的学,知道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是能够自主学习学会的,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不用教,将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存在困难和有疑虑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密度》一节中,“密度”这一概念本身很简单,如果教师直接灌输,那么这个内容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同学们的收获有多少呢?不一定一上来就能很彻底地理解其含义。记得笔者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问题:“一桶水用去了一半,剩下的水的密度会怎么变化?”结果有很多同学都认为“密度一定会减少一半!”

这个答案对于初学者而言也很正常,不过是错的,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尽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笔者又将其分解为这样的几个小问题:“剩下的水的体积如何变化?质量又怎样变化呢?密度呢?”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地利用问题带领学生去准确地理解概念,让他们彻底明白“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以学定教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那么怎么教呢?不同的情形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1引导学生反思自主学习过程,协作学习

学生之间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空间和平台,这一过程是学生反思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展示,实现思想和方法的碰撞,让思维更为活跃和宽广。

例如,在“力”的概念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借助于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力”: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手推车等等。接着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力”的例子,并指出是谁给谁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

从学生的学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没有学生提出“反作用力”;在概念表达上施力物、受力物有些混淆。学生举的例子都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笔者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如下3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化对力概念的理解:

问题(1):力存在时,需要有几个物体?

问题(2):同一个物体是否可以受到几个不同的力的作用,如果有,请举例子?

问题(3):施加力是否一定要相互接触?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在此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完整、清晰。

2。2发现学生的错误,搭建支架化解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是一帆风顺的,就不需要我们教师的教了,为此我们的教学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错误在哪里,在学生的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理错”教学。

当然“理错”还可以前置,将问题细化、拆分,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实践经验表明,把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分成几步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例如,笔者在遇到有关“超市手推车”习题的时候,意识到学生可能会出错,所以在抛出问题前让同学们利用放假、休息的时间去超市感受一下“手推车中的物理”,抛出具体的问题:(1)手推车可以任意地改变方向吗?为什么?(2)手推车为什么在水平地面上推起来比较轻松,而在电梯上推不动呢?为什么?(3)如果我们在手推车里面放了很多东西,手推车在电梯上会滑下来吗?让学生通过这些思考,在生活中得到体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困生也得到了答案,提高了学习兴趣,我们在讲解的时候,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意识,养成了乐于探索和思考的科学习惯。

2。3帮助学生释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对物理中的现象和规律提出质疑,这是创新意识的表现,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释疑,实现以学定教。

例如,学生在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时候,笔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就发现,由于操作和理论上的种种原因,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疑问。例如,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按照小孔成像的原理,我们可不可以进行改进,使小孔成像更加清楚呢?”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验证中提高创新能力。

3以学促学

学生都有好胜心,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要激发学生的斗志,优化课堂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小组的建设促进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以学促学。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化对学习的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到学习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引导学生想办法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有时教师也会发现有些学生很消极,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不想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者就是长时间保持沉默来抵触小组合作学习,这时教师就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明白我是小组的一份子,我要为小组“添砖加瓦”,形成 “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小组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们乐于参与小组学习。当发现小组间对问题产生争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的讨论,这时教师的角色不再只局限于小组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个人见解,或者以自己的方式暗示诱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内容时,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学生熟悉的足球出发,要求学习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如果大家面前有个足球,当你对足球施加力,会发生什么情况?

结果,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生1:足球原来静止,但受力后变成运动的。

生2:有可能足球原来是运动的,脚挡了一下,变成静止的。

生3:足球静止着,被脚一踩,瘪了。

生4:原来足球迎面而来,踢了一下,改变了方向。

生4:原来足球向前滚动,踢了一脚,足球运动变快了。

“语文味儿”课堂建构微探 篇5

关键词:语文味儿,影响因素,课堂建构

1“语文味儿”的内涵

“味儿”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文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浓缩, 也是中国古人审美的最高境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味, 滋味也。从口, 未声”。由此可见, “味儿”在最初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生理体验, 即味觉和嗅觉;后引申为一种精神感觉, 即“韵味”。“语文味儿”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强调语文教学要有文化韵味儿, 要达到审美境界。程少堂先生将“语文味儿”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以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换句话说, “语文味儿”就是“文化味儿”、就是“人情味儿”, 就是让学生通过文化熏陶, 实现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 影响“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因素

2.1“语文”学科地位不明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课文内容繁杂, 既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学, 又包含社会风俗、亲情伦理。但是, 语文课毕竟不是政史课;也不是语言课, 更不是专业知识课。语文教材的选文只是范例, 单单把例文中的学科专业知识,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不仅丧失了语文的独立性, 也使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的嫁衣。

众所周知, 语文课的价值, 在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但并不意味着语文课是其他学科的辅助和从属;语文的工具性也不等同于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而是为学生的生存发展、交流交际提供工具。

2.2 教师综合素养不高

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 是制约“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重要因素。首先, 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自身阅历与人生体验, 进行个性化教材解读;其次, 教师自身的“语文味儿”是否厚重, 是课堂“语文味儿”浓厚与否的决定因素。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学者”, 要多读书、读好书, 通过读书来提高自身的语文味道和审美水平。最后, 教师要科学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优秀的语文教师并不是十全十美, 全面发展;而是善于因长施教, 发展教学个性, 扬长补短。

3“语文味儿”课堂建构的途径

3.1 突出“情感”

语文是体现人性美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 更富有人情味儿。语文课对于学生的培养, 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更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在成长中学会去感动、去流泪。因此, “语文味儿”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出“情”, 教出“美”。

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出情。语文教材中的选文, 无一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作者所有的爱憎都融入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情感点, 并将这份“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其次, 语文教师要有激情。这份激情既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也是其内在奔放情感的体现。具有“语文味儿”的教师最需要的情感是刚柔并蓄、温文尔雅、幽默风趣, 古典质朴。古典之美最具语文韵味儿, 也是“语文味儿”课堂最需要的情感。

3.2 突出“美感”

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出情感的课就是具有美感的课, 就是有了“语文味儿”的课。因此,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要使课堂洋溢着和谐之美。

首先, 语文是感性突出的学科, 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与融合, 只有转变角色, 将教师和学生合二而一, 和谐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才能实现教学之美, 使课堂散发浓厚的“语文味儿”。其次, “语文味儿”的美感还体现在师生彼此的个性之美。教师教出自己的个性, 学生学出自己的个性。最后, “语文味儿”的课堂还需要一点幽默之美。没有笑声的语文课, 不能说是具有美感的课, 也不是具有“语文味儿”的课。具有“语文味儿”的课不仅要让学生会感动, 会流泪, 还要让学生学会魅力的笑。

3.3 突出“语感”

语感就是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程度, 既包括对字、词、句的敏感, 也包括对文体、语体的敏感。要让学生领会不同语体之间表达功能的区别。二者之中, 提高对字、词、句的敏感程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学生对于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而不是分析出来的。因此, 语文课需要朗读, 而琅琅书声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

3.4 突出“民族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洋溢着浓郁民族文化味道的语文课, 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儿”。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传递者, 语文教师更需要用时代意识去审视每一篇文章, 尤其是对待古诗文, 要赋予其时代精神和意义。只有这样, 才能使枯燥的教学文本富于趣感, 获得勃勃生机。同时, 以“语文味儿”的理论观照经典作品, 还能使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结合, 促进优秀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弘扬。

3.5 突出“生存智慧”

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生存能力。简单的说, 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成人。因此, “语文味儿”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 更应注重学生思想和生存智慧的启迪, 使之获得语文能力。换句话说, 语文能力的本质就是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未来的生存能力, 获得人生幸福感。

综上所述, 要想实现“语文味儿”课堂的建构, 既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也需要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和文化积淀去感悟作品, 对文本中的情感、美感产生认同与欣赏, 同时, 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创作冲动。这样, 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 学生的语感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将有所提高。除此之外, 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涵养了学生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 学生身上就会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儿”, 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味儿”。此时, 学生便获得了人生幸福感, 也具备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海海.《程少堂讲语文》简评[J].教研天地, 2008, 10.

[2]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 篇6

一、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探究活动呈浅俗化倾向

语文课堂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只有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活动。但学生受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的限制, 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说, 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细致, 要紧贴文本, 要有操作性和引导性。但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 很少有语文教师能设计出极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问题, 而表面化、浅层化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师机械快速地提问,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 然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 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 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设定。由于讨论的话题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所以讨论是在被动的情绪中进行的, 学生的讨论显得很突然、很机械, 这样的讨论缺少认知深度和思维的拓展, 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他们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真要让他们在科学课上耐心地倾听, 深入地思考, 则有些难度。在我自己的课堂上, 很多时候看着学生投入的样子, 我都不忍心打断学生的活动, 常常要等到下课铃声响时, 学生才有些不舍地停止活动, 学生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深入思考。这样, 学生的活动是“热闹”了, 可充分的“思维”却没了保证, 探究成果甚微。

(二) 课堂活动目标存在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但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语文教师设定的课堂目标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目标。比如, 情感态度一个、过程方法一个、知识技能一个, 几个目标之间互不相干;二是目标玄虚, 大而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缺乏系统的观照, 缺乏有序的操作, 所设立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三)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 或者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效果。例如, 一些教师教文言文时, 很少涉及比较重要的文学常识、文言现象、句子翻译等内容, 却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较空的方面。更有甚者, 讨论的话题远离了学生生活, 甚至有些“高深莫测”。如教学《包身工》时, 有教师就曾组织学生围绕“包身工与富士康工人是否具有相似性”的话题进行讨论, 表面上是探究资本家对工人的严酷压榨和剥削的罪恶, 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 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义上是讨论, 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不均衡方面。在语文课堂上, 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 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一堂课回答二、三次问题, 特别活跃的学生甚至达到四、五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听众, 是旁观者, 成了课堂活动的边缘群体, 这种只有少数固定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是走形式, 谈不上高效。

二、解决课堂活动中问题的措施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 教师要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深度和思维的延展性, 避免出现浅俗化倾向,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 师生或生生讨论得出结论, 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以及相互砥砺, 往往能够产生照本宣科地念标参考答案所不具备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 注重实效, 明确课堂目标, 不要流于形式

课堂活动, 就是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绝不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 不能为迎合检查或公开课而进行作秀式的表演,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效, 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导航, 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 明确课堂目标, 使学生清楚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 学习小组要分工明确, 任务落实到人,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高效的课堂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 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构建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活动平台

要想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改进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特别要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鼓励他们战胜自卑心理, 变被动为主动, 并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树立自信, 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总之, 教师要力求把语文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或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属领地”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全体学生畅所欲言的“百家讲坛”。

综上所述, 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坚持大胆创新、审慎严谨、求真务实的理念, 要明确教学目标, 要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开动脑筋, 多下功夫,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从而为新课程改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摘要:2010年,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拉开序幕, 全省各地随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创新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三学年的观察、实践与思考, 本文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着重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7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 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 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 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 把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教学内容, 分成多段, 从中选取一个进行微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内容精简, 目的性强, 因此微课又称为“微课堂”。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 主题突出, 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 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 (如rm, wmv, flv等) , 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 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 (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 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内容设计较精。所谓的“精”, 指的是微课的设计必须精致、紧凑, 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时间短, 所以微课中的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 否则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课堂视频, 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导入学习内容, 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组织学习活动, 微课则不然, 每一段教学活动都需要进行更精致的设计, 因此, 设计微课就像拍一部短片一样, 除了惯常的教学设计, 还要有详细的脚本规划以及镜头的组织安排, 否则很可能就超时了。

5.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 (包括教案或学案) 、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 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段思维能力的学习, 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 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鉴于此, 微课程在课堂中才能广泛运用, 并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下作用。

(一)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在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时, 不需要像在课堂上一样集中精力, 担心遗漏重点内容与教学片断, 也不需要担心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掌握节奏的快慢来分配每个视频片断的观看时间, 理解的快进跳过, 没明白的倒退反复观看, 也可停下来做笔记或仔细思考, 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寻求帮助。实施微课后, 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视频, 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步调与节奏, 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 强化学生的对话性

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 在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学生的互动, 如解答学生的问题与疑惑, 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实现个别化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当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因为相同的问题而困扰时, 便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 进行统一辅导, 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小组之间的协作进行交流, 也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 学生也逐步成立属于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 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与借鉴, 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来传递知识。

(三) 促进家长的参与性

家庭环境、家长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是依托家长会以及现在的“家校通”, 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是否认真听讲, 是否勇于发言, 是否开小差, 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微课的实施, 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中, 还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四) 增强资源的实用性

我们知道传统的课堂授课时,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教学点展开, 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 瞬间的。而为此录制的大量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 确实资源大而全, 冗长, 教师在使用时往往难以直接加以使用, 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

现在的微课, 就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选择和利用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推荐出的优秀获奖微课作品, 这样可以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达到资源的共享, 以及物尽其用。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8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课 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小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一次信息技术课上,突然一名学生叫起来了,有CS,接下来打开CS文件夹,又有一个“请进”的文夹,再次打开“请进”的文件夹,又有一个“想不想玩”的文件夹,进去了又有一个“冒险岛”的文件夹……原来这是一个文件夹嵌套的知识点。高年级的学生学过该知识点后,为了练习同时也为了好玩——引起其他同学注意,做了这样一个嵌套文件夹。我借机给学生讲了“嵌套文件夹”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会了“嵌套文件夹”这个知识点,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可见,围绕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提供思维萌芽的领地,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乐趣。

二、社会孵化学科知识,提 升学生信息素养

每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思考范围与生活事例结合起来,用“大社会”知识丰富“小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讲述“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和应用”时,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的实例,如到超市买菜、银行存款、医院看病、教师上课等,甚至行走在马路上的交通监控系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我们随身的电子钱包、水电表打卡,都有信息技术应用的身影。把教材上原本罗列性的知 识,与学生身边的事例结合,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变教师请学生说到学生要说。

在对《常用 家用电器综合信息表》教学处理时,我安排了一个“亲历家电商场”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在课余,到家电商场收集一些家电信息,可以记下来,可以画下来,可以索取产品广告单,可以拍下照片,还可以询问商场的叔叔阿姨们。在进一步学习了计量用电量“度”的概念后,让学生计算一下家里的各种电器每月(按30天)所消耗的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将“小课堂”向“大社会”拓展延伸,实现知识的有机结合,扩大知识的应用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取合理教学方法,提 高课堂教学效能

在小学信息技术低段学习中,有一节是让学生初步接触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我就让学生玩Windows纸牌游戏,然后进行小组竞赛、汇报结果、颁发奖品,形成这样一个游戏 + 竞赛的课堂。为什么我会这样处理?第一,鼠标的基本操作,讲起来不会多么动听,而且内容也就是那样“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基本的八个字;第二,学习的是操作,重在实践;第三,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定义和使用的环境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些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调整进行定义;第四, 随着DOS系统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视窗操作系统,更多的是用鼠标进行操作,所以在Windows系统的附件中就提供了类似——扫雷、纸牌这样鼠标操作的练习程序(游戏)。能把这两个小程序(游戏)玩得烂熟于心,鼠标的基本操作肯定没有多大问题。

古人云: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课堂其实就在每位教师的手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切实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精心地备好每堂课;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发挥师生共同的力量,努力创建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围绕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课堂教学教法三个方面,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开了富有学科特色的有效探索。通过学科不同的知识点,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变革。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微探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都应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做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的习题和课堂提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

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心理品质引进教学。非智力因素在一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占有相当的一席之地,是学生效率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不仅学生是这样,即使是老师,我认为也同样不可缺少对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较好的素质和表现力能上好一节公开课,也能自觉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地批改每一个作业本,进行每一次作业讲评,辅导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要效率,绝对少不了学生和老师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3年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微探 篇1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然对于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入”就像是一首乐曲的“引子”①, 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 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而言, 刚刚接触这门全新的课程, 课前导入如何? 对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历史知识至关重要。 因此, 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导入技能的一些看法。

一、导入技能的概述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 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 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 从而使学生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②。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 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历史这一学科特有的性质, 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 会将遥远的历史拉近学生, 贴近现实生活, 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会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织, 建立起与新知识的联系, 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③。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几种常用方法

导人方法的正确选择, 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导入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 通过笔者近来的观察与总结, 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更适合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旧课或原有知识对新课进行教学导入的方法④。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中, 这样不仅回忆、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对所要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复习导入法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一点,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旧知识, 并不仅仅是指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 而是要与所学新课相关的一些知识, 对新课学习有一定帮助的知识。

比如, 我们在讲《王安石变法》一课时, 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方法。 在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商鞅变法 》一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 “ 在秦朝商鞅进行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之后的宋朝有一个人也进行了一种变法? 为北宋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王安石。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北宋, 领略一下王安石是如何进行变法, 使积贫积弱的北宋得以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王安石变法。 ”老师正确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商鞅变法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变法。

2.设置悬念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上课一开始, 老师就有目的地设置悬念, 提出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例如, 在讲五四运动这一课时, 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老师讲:“同学们, 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号是什么节日吗? ”学生说道:“五四青年节。 ”那你们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怎么来的吗? 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那什么是五四运动呢? 就这样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 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 激起他们对本课的好奇心。 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 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效果事半功倍。

3.热点事件导入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如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翻转课堂、微格等已经广泛普及中学历史教学。 学生了解新闻时事也是极其方便的, 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导入, 利用热点话题进行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 与当前热点相结合使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我们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 可以利用去年我国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盛大阅兵进行本节课的导入。 现在的初中生兴趣比较广泛, 对于当今国事也比较关注, 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新课导入。

4.故事导入法。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阅读历史课本, 学生更愿意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因此, 历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以讲故事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可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故事有很多种, 比如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古代神话传说等。 利用有趣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要尽量简单化, 导入时间需合理, 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从故事中提出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中。

5.影视导入法。 如今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历史典故已经通过众多影视作品逐渐呈现出来。 现在网络, 电视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所以, 我们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影视作品带入历史课堂中, 把学生的兴趣变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

比如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 历史教师在讲有关秦国的历史时, 就可以以这部热播的电视剧作为历史课堂的课前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影视导入法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说, 是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一些比较难的历史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 课前导入方法有很多种,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决定选用哪种方法。 但是笔者认为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上这几种方法更为合适,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 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 课前导入极其重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有如下积极的作用。

1.一个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 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 同时将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将遥远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 在课堂一开始, 要将学生从课间闲散的状态中迅速拉回课堂中, 一个精彩的导入设计是极其有必要, 它将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3.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前导入不仅会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我们学习过的旧知识, 而且会为我们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埋下伏笔,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帮助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后续的历史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4.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 会为学生清楚地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即将所要学习的内容,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这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导入技能的有效运用, 会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学习历史。

四、课堂导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入技能的合理运用使日常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对于导入技能的使用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要控制好时间。 初中一节历史课是40分钟, 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如果课堂导入时间过长, 则会影响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整体完成进度, 最终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

2.导入要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简单明了。 导入的设计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针对性强。

3.导入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中。 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设计导入应该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4.课前导入方法应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 并且要紧扣所要讲的教学内容, 不能偏离主题, 要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理解的材料。

5.导入要具有启发性, 与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好奇心。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课堂导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将关系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 我们务必特别关注导入技能的研究, 不断加强课堂导入的训练和方法的选择, 努力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辉.中学历史教学论新探 (第1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朱汉国, 郑国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叶小兵, 姬秉新.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6]陈琦, 刘儒德, 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2013.

[8]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 .

[9]袁浩.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 2015 (3) .

上一篇:神经病学下一篇:群众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