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巧

2024-09-19

技术技巧(共12篇)

技术技巧 篇1

摘要:在高速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当代建设中, 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连接加工, 是加工制造行业中被视为重中之重的技术, 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兵器、生产生活工具等都能寻找到焊接技术的身影, 由此可见焊接技术及技巧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焊接技术水平的升华不紧体现了当代焊接技术水平的发展技术, 还标志了焊接技术在一个国家机械制造和加工的重要性。在未来发展建设竞争中, 焊接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与低成为了竞争与生存的关键。焊接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关键词:焊接,技术技巧,注意事项

前言

焊接技术看起来貌似简单, 在学习的时候却十分不容易掌握其技巧, 它是机械加工的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专业技术。在焊接技术中涉及到焊接的方法和焊接技巧以及焊接注意事项等诸多方面, 因此要掌握焊接技术, 就要把焊接的方法、焊接的技巧熟练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何学好并使用这项技术, 成了大家共同讨论和关注的问题, 文章试就焊接的相关技术技巧, 以及焊接所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如下。

1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就是在高温或高压的环境条件下, 使用焊接的工具材料 (即焊条或焊丝等) 把两块或者更多的材料 (需要焊接的工件等) 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操作方法。直白的说焊接技术就是熔化了两个物体的表面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焊接是使用加热、加压, 或者加热并加压的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填充或者不填充材料, 使同性或者异性的两个工件的原子间相互结合成为一个局部接头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利用焊接技术修复失效零件的方法称为焊接修复法。用于修补零件缺陷时成为补焊;用于恢复零件几何形状及尺寸, 或使其表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熔敷金属时称为堆焊。焊接应用广泛, 既可用于金属, 也可用于非金属。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材料。常用主要的有电弧焊, 氩弧焊, CO2保护焊, 氧气-乙炔焊, 激光焊接, 电渣压力焊等等多种技术。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也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 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2 焊接技术技巧

2.1 焊接技术熔焊:

是在焊接的时候采用不加压的焊接方法, 用熔焊的方式将需要焊接接头的焊件加热至熔化的状态。当被焊的金属加热熔成液体时, 原子之间紧密接触, 冷凝固后就形成了非常牢固的焊接接头, 在熔焊的过程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气焊:

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 (乙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氢气等) 与氧混合燃料时形成的高温火焰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因乙炔、在纯氧中燃烧时, 放出的热量最多, 火焰温度最高, 故使用最为普遍。焊接火焰的温度要在3000℃左右。该种气焊称为氧-乙炔焊, 俗称气焊。气焊一般适用于薄钢板、有色金属材料、铸铁件等的焊接。

B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是利用手工操作的焊接方法, 其电弧温度的要求在6000-8000℃左右, 应用范围相对较广, 把电弧用作热源熔化焊条与母材形成焊缝的手工焊接方法, 燃弧时间的长短对电弧能量大小和触头的侵蚀与熔焊起着很大的作用。

C、埋弧焊

埋弧焊是利用电弧作为热源, 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其焊接方法利用本身固有的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烟尘很少等优点, 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 随着焊接技术与焊接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 埋弧焊除了采用金属构件外, 还在基体金属表面堆焊出耐腐蚀且耐磨的合金层。在中厚板材料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等直焊缝及规则焊缝中所被适用并采用。

D、气电焊

气电焊是一种气体保护焊, 它利用自身的保护气体来完成焊接区的电弧焊, 这种保护气体作为金属熔池的一种保护气层, 把空气隔绝进而达到焊接目的。一般所采用的气体有 (惰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氧化性气体) 等适用于碳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E、离子弧焊

离子弧焊是一种完全利用气体在电弧中电离后, 在经过热收缩、机械收缩、磁收缩这三种效应而产生超高温热源然后在进行焊接, 进行离子弧焊焊接时温度要达到20000℃左右。

2.2 焊接技术压焊:

焊接技术中的压焊技术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 加热和不加热均可以完成。这类焊接的形式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利用金属与原子之间的结合将焊接的接头焊接至牢固即可。像锻焊、接触焊等都是采用这种压焊方法。还有一种不加热就可以进行焊接, 在焊接金属的表面施加压力, 借助因施加足够的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原子相互接近的缘故获得牢固的接头。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与复合钢板压焊。常见的压焊方法有摩擦焊、电阻焊。

A、压焊中的摩擦焊:在焊接过程中利用焊件间相互摩擦的原理, 旋转产生的热能在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形成焊接接头。在铝、铜、钢及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中广泛适用。

B、压焊中的电阻焊:在焊接过程中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原材料产生的热力, 使焊件 (或母材) 局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 达到焊接的目的使焊件连接, 这种电阻焊是压焊的一种, 相对来讲比较适用于薄板、管材、棒料的焊接。

2.3 焊接技术钎焊:

焊接技术的钎焊一般是采用金属材料比母材熔点低的, 焊件和钎料的加热温度要高于300℃左右。液态钎料利用母材的湿度填充到接头与母材的间隙中实现焊接的联接, 常见的钎焊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烙铁钎焊和火焰钎焊

A、烙铁钎焊

利用母材局部的加热和电烙铁的使用, 用金属来填充物体的间隙, 并使其联接达到其使用效果。烙铁钎焊的焊接一般适用于导线、线路板原件等。

B、火焰钎焊

利用气体火焰为加热源, 加热母材, 并使填充金属材料熔入间隙, 达到连接目的适用于、不锈钢、硬质合金、有色金属等一般尺寸较小的焊件。

3 焊接注意事项

3.1 在焊接工作过程中, 因焊工的工作需要经常更换调节电流

电压, 在操作时身体将直接接触到电源, 而电源通常是220V/--380V。如果在焊接工作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时, 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如有违规操作者还能引起触电事故。在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明火, 整理不适当就会引发火灾。

3.2 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 保证焊接工作质量, a我们需要做焊接实验, 这样能够更准确的搜索合适的参数。

b焊接工作人员必须要配有焊工合格证, 严格按照国家劳动部门制定的考试规则进行统一培训考核。c做好焊材的验收及保管工作, 所有入库的焊材都要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查方能入库, 焊材的外包装要完好无缺, 进行一系列的反复试验, 确认合格才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去。

4 结束语

从20世纪初, 焊接技术就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今后开展的焊接技术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始。随着焊接技术一步步的发展至今所发明并使用的多种焊接技术, 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与效益不计其数。怎样将这些焊接技术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 使用得当都是我们应当继续为之更好的发展所需要探讨研究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焊工》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ISBN7-5045-3819-1.[1]《焊工》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ISBN7-5045-3819-1.

[2]《焊接材料选择原则和实践》.石油化工设备.2001, 1 (30) :41-43.[2]《焊接材料选择原则和实践》.石油化工设备.2001, 1 (30) :41-43.

[3]《单面焊时终端裂纹的研究》.焊接学报, 2007, 7 (3) :123~132.[3]《单面焊时终端裂纹的研究》.焊接学报, 2007, 7 (3) :123~132.

[4]《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焊接接头浅见》.广州化工.2009 (37) 6:168-170.[4]《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焊接接头浅见》.广州化工.2009 (37) 6:168-170.

技术技巧 篇2

毽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和打法,足球的脚法技术于一体。自从1984年国家体委牵头举行全国毽球锦标赛以来,此运动很快就在全国普及开来。国内也设立了各种不同级别和层次的毽球比赛,目前在一些地区已形成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发展体系,比如在毽球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广东省的一些地区每年都要举行中小学毽球比赛。同时也成为中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纵观现在的毽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新,许多新的脚上进攻技术不断涌现。如倒勾、踏球、拦网、凌空抽射等精彩进攻场面屡见不鲜。许多球队在兴起倒勾球及其他脚攻技术的热潮中,“脚踩球”进攻技术已在各队普遍应用,并且 “勾” “踩”结合成为主要进攻得分手段。

1“脚踩球”技术动作及其特点

“脚踩球”技术不是很复杂,但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一般可以分为原地起跳“踩球”和上步起脚 “踩球”。按动作形式可分为跳起腾空“踩球”和有支撑(不腾空)的“踩球”两种动作形式。其动作结构一般包括调整起球,摆腿起脚,空中击球,收脚落地4个相衔接的部分组成。按其在场上的战术运用来看,可分为进攻者接队友一传后自己调整后起脚 “踩球”; “踩”二传手传起来的球,把对方防守回来近网且有一定高度的球直接“踩”过网等几种形式。

“脚踩球”技术线路的变化,并且可轻、可重、可快、可慢。在进攻时,进攻者的侧面,正面对准对方、节奏、线路的变化比较好掌握。根据比赛形势既可以压踩前场又可以推踏后场,还可以吊近网,打出远,近,直,斜等线路的球。他的主要特点势进攻时视野开阔、目的性强、球速快、变化多。虽然进攻力度比倒勾小些,但易于防反起球,其进攻的威力也不亚于倒勾,只要合理灵活运用,同样会令对方防不胜防。

2主要训练方法

脚踩球技术训练应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有球、由原地到上步、由支撑到腾空、由场外到场上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1)徒手的上摆腿快速下踩的联系。动作方法为:原地或行进间的快速上摆腿,然后向下发力,以踝关节为轴,脚前掌向下踩并发力。

(2)对固定物的“脚踩”练习。练习方法:面对悬挂在一定高度的球,原地或上步做上摆腿然后快速向下发力,用前脚掌部位做腿压击打的练习。

(3)持球自抛自踩的练习。方法为:面对墙或球网(比赛网)进行自己向前方抛起,然后起脚进行“踩”要求球有一定的高度,摆腿要快,判断要准,在球落到距球网上方20~30cm时,腿要抬起脚要于球接触并立即绷直脚,用绷直的脚面和腿下摆的力量快速把球“踩”过网或一定高度标志点的墙壁上。注意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脚,不要触网。

(4)自己传球后的“踩”球练习。方法同(3)。只是自己用脚起球,球要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好球的位置,掌握好球下落和起腿的时机,在球下落的适当高度“踩”到球。要求控制好球的位置和高度,判断准,起脚要快,做到快、准、狠。

(5)把队友传到网前的球“踩”过网的练习。此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直接“踩”队友传起的球,另一种为自己调整传球后再起脚“踩”。也就是说,再接发球队友传出的球不能直接“踩”时,进攻队员自己给自己传一次球。要求同(4)

(6)结合拦网的练习。方法为安排一人或两人拦网,一人“踩”球进攻的练习。借此增加进攻难度。使进攻者灵活运用技术,攻出不同路线和落点。不同速度的球。此训练方法符合实战的需要,有利于进攻和拦网技术水平的提高。

3注意事项

第一,重视和加强基本动作的训练。“脚踩球”技术使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必须对队员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既要有完整动作的训练,也要有分解动作的训练。特别是对传球、起球、空中击球和落地控制身体等基本功的训练。

第二,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任何一项技术的掌握要建立较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而且进攻威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球的力量、速度、角度、落点等因素。所以,要想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脚踩球”技术。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特别是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第三,充分发挥其“快”和“狠”的特点。快和狠是其唯一的发展方向。由于脚踩球比倒勾球力量弱,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快”“狠”的特点。再练习“脚踩”进攻时多注意控制球的线路和落点,这样才能给对方防守带来较大的威胁,令防守防不胜防。

第四,掌握好技术的难点和关键。“脚踩球”技术的难点和关键主要是起脚和空中击球。而起脚的关键是掌握好抬腿起脚击球时机;空中击球的难点是控制球的能力(控制球的路线、力量、落点等)。抬腿起脚更关键,因为起脚时机和位置选择合理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失误。因此,平时对队员腰抓住进攻的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强化训练。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巧 篇3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接近或进入热爱学习的境界,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创造课堂环境、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积极关注学生的学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乐学品质,促使学生“敢”学、“会”学、“善”学。现将我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情境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设置的情境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进行文字处理Word软件教学的时候,我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都会被漂亮的作品所吸引,都会去尝试一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文字处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会更加出色。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将课堂内容很轻松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认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多实践少理论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实践性比较强,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用的时间最好不要太多,给学生讲解的内容不要超过半节课的时间,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这样,学生掌握知识也会更加牢靠。在上机课时,我会利用教学软件将要练习的内容发送给每台机器,并将做题的要点给学生强调一下,剩余的时间就是他们的练习时间。当然,他们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练习。等他们完成了练习后,我会将做好的作品展示给他们观看,并请这位学生将操作过程演示给大家。所以,每节上机课大家都非常重视,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搬到黑板上被大家共睹!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

想要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优化,保证其有效性,老师必须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重点以及難点进行确定。由于高一的学生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他们掌握的计算机水平也不一样,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连计算机碰都没碰过!所以要针对他们的这种悬殊的差距进行教学设计。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穿插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上机课时以基础差的学生为重点,并实施帮扶活动,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不能让他们落伍。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只有老师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结构,在教学的时候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更多的学生才会更加容易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课堂才会真正得到优化。

四、提供平台,培养自主学习

老师进行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平台建设的合理也能够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老师在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做好栏目的设置。在学到PPT制作的时候,我在不同的栏目放上一些必要的教学内容,比如说,教学的要求、教学演示、教学指导以及学生的作品展示。这样,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便能更好地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料,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方便,教学效率也会有明显提高。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教师要让课堂变成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一堂课好比于一部电影,教师要做好这场电影的“导演”,分配学生在电影中的角色,充分表现出“主角”的特色,促使他们自主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创造。

参考文献:

许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3(5).

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技巧 篇4

一、扣球技术教学绝招

绝招1:手臂、手腕鞭甩动作的练习

辅助器材:鞭子

方法:在教学时,利用自制的小鞭(在木棍或空竹杆的一端系绳)让学生进行鞭打练习,正确的挥鞭动作会听到鞭梢声响。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要求: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挥臂的同时肩肘向上提升,模拟扣球时的动作,以便提升扣球击球点;还要强调学生在进行鞭甩动作后手臂要顺势挥下,手臂要适度放松。

实效: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鞭打时手臂提肩抬肘的动作要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对学生掌握扣球挥臂动作有很大帮助。

绝招2:助跑、起跳、挥臂和扣球完整动作的练习

辅助器材:悬挂物体

方法:在进行扣球助跑、起跳教学时,可结合具体的高空实物来练习,以便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扣球时的空间感。利用悬挂的物体来进行练习,简单易行又具有实效。

要求:由于此项练习是单一技术动作组合而成的完整性动作练习,因此从助跑前的准备阶段,就要强调利用脚下步伐来调整人与球之间的距离,起跳后,击球点一定要在身体的前上方。

实效:悬挂物体的高度、位置可依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而定,由于模拟空中来球的不确定性,学生可根据观察和判断进行触碰树叶等悬挂物的助跑、起跳练习,对于挥臂技术已掌握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助跑、起跳、挥臂扣球的完整动作练习。此练习,对扣球初学者来说方法简单,但颇具实效。

绝招3:扣球完整动作练习

辅助器材:气球

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使用气球进行扣球完整动作练习,学生熟练掌握动作后再逐步从软排球到硬排球进行过渡练习。

要求:由于气球速度较慢,球体重量较轻,所以练习时一定强调学生体会“包球、压腕”的感觉,在扣球时手腕要具有“推、压”动作,才能使球体向前旋转。扣球结束后,可通过查看扣出球体是否向前旋转来判断扣球手腕动作是否正确。

实效:初学者在刚刚进行完整扣球动作练习后,对快速来球不能做出扣球反应。气球相比排球来说具有滞空时间长的特点,对于初学扣球完整动作的学生来说延长了人与球位置关系的反应时间,可以降低学生初学扣球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此练习,不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可以逐步让学生建立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形成完整的扣球动作定型。

二、扣球技术的锻炼指导

1.扣球动作对腹、背肌的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应加强腹、背肌力量的练习,如:仰卧起坐、元宝收腹等;2.甩鞭子和抽悬挂物体都是简单易行的辅助练习方法,练习时要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3.练习时,要注意练习场地和环境是否安全,甩鞭练习要避免伤害别人,抽悬挂物体练习时要检查脚下是否平整,避免运动损伤。

电子技术术语翻译技巧 篇5

电子技术术语翻译技巧

术语是凝结一个学科系统知识的`关键词.[1]正确翻译术语对于准确理解科技文献和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电子技术领域,通过一些电子技术术语示例,介绍了翻译电子技术术语的一些技巧.

作 者:洪忠民 HONG Zhongmin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221006 刊 名:中国科技术语 英文刊名:CHINA TERMINOLOGY 年,卷(期):2008 10(3) 分类号:H1 关键词:电子技术   术语   翻译技巧  

技术技巧 篇6

【关键词】舞蹈艺术 技术技巧 误区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91-02

舞蹈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项目来说,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一般借助具有节奏感的音乐,有时也借助于其他的道具,对于舞蹈来说,它源于社会生活,并丰富生活,跟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思想以及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和体现,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舞蹈艺术的性质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发挥作用的时候,才会清醒的明白它存在的价值,才不至于在从事这项活动的时候处于盲目跟从的状态,只有当我们明白舞蹈艺术存在的意义,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成为一个某种程度上的清醒而自觉的舞蹈家,从而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们研究了舞蹈是什么和舞蹈艺术的特性之后,紧接着必须搞清楚的就是舞蹈的功能和社会作用的问题。

在当代很多舞蹈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强调技术技巧的重要性,侧重于技术技巧的培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一个误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舞蹈的发展历史中寻找原因

对于“舞蹈侧重于技术技巧”误区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像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一样漫长的发展过程的,并不只是近几年才导致的,纵观我国舞蹈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从汉代开始舞蹈与杂技的分界就并不十分清晰。

在上古时代,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就出现了,但当时他所充当的是原始人们的思想感情传递的工具,但当时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始人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渐创造了最初的舞蹈形式,它是根据平常的劳动演化而来的,同时,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哪种劳动形式,总要涉及人的手脚的活动,手脚的拍打、踩踏在某种具有一定规律的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了规律性的节奏,伴随着石块与木头的撞击,就产生了最初的舞蹈形式。

然而当我们多留意一下汉代以后的舞蹈形式后,就不难发现,汉代出现一种称为“角抵百戏”的表现艺术,即现在所谓的“杂技”,它虽然不是武术,也不是我们所说的舞蹈,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角抵百戏”对于舞蹈与武术来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同台演出,互相吸收、相互吸取、共同发展,从而变成了现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

然而“角抵百戏”对于“舞蹈侧重于技术技巧”误区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我认为,“角抵百戏”的产生,刺激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从之前的随意发挥,随性舞蹈,变成了高难度的技巧性舞蹈,许多当时的“角抵百戏”动作,如翻滚、折腰、跳躍、倒立、翻腾等技巧性非常高的的动作都发展成了舞蹈语言。这样一来,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就进一步扩大了,舞蹈的样式也进一步丰富了,从而使当时的舞蹈艺人的专业技巧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再者就是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前身——戏曲舞蹈同样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看来,我国传统舞蹈中具有鲜明的武术与杂技的因素特征,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正如舞剑,它既是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算得上“角抵百戏”的一种,但正因为这种原因,使得舞蹈与杂技的分界十分模糊,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这种局面才有所转变。

二、从现代舞蹈的过度表现化来寻找原因

舞蹈的技术技巧可以提升舞蹈的观赏性以及舞蹈的表现效果,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达到更高的震惊效果,提高观赏性,由此来说,许多的技术技巧在舞蹈中得以广泛发展,而技巧课也成为学习舞蹈的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舞蹈事业的发展与延续全靠众多的舞蹈教育者的辛勤工作,舞蹈教育者也因为现在的艺术表演形式的高难度化,而在教学过程中,过高的要求舞蹈技术技巧的多方位发展,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这是从辩证法的观点上来看问题,一个事物的存在,既有它的优点所在之处,又有它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关键是怎样来看待这件事物。随着舞蹈技术的高难度的提升,一些舞蹈艺术的表演在我们现在看来不仅是美的享受了,它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一些惊叹、震撼,在欣赏美丽的舞蹈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全身心的轻松的去享受这个视觉盛宴带给我们的快乐,更多的是为台上的演员捏一把汗,他们的表演事实上并没有带给我们轻松的享受,这就是“舞蹈侧重于技术技巧”所产生的弊端,当我们开始更多次的向杂技中不断出新的高难度技巧借鉴的同时,已在观念上形成了一个误区,我们只单纯的重视了舞蹈的表现性,却忽视了舞蹈艺术的真正内涵,过多的只是注重舞蹈艺术的表面表演,让观众惊叹技术技巧的加强,对于情感的交流与震撼已开始慢慢的减弱,从而使得“舞蹈侧重于技术技巧”的误区越来越大。

三、技术技巧并不是舞蹈艺术

所谓的舞蹈,不只是看它是否具有较高的技巧性,而是看它是不是具有较高的感染力,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会产生愉悦欢快的情感,对于舞蹈本身来说,舞蹈艺术与舞蹈技术两者之间并不是统一的整体,两者并没有直接的牵连关系,舞蹈技术技巧并不是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当新生的婴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他们就开始手舞足蹈,当时的情景就是让人感到欢快愉悦的,这样的表现形式并不曾展现出什么样的技巧性。用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欢悦之情是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现象,这是人类的共性,不曾受到地域、阶层、民族、性别的影响,因此不管一个舞蹈中是否有技巧,我们都把它称为舞蹈,技巧只是一种表现舞蹈形式的一种手段,是舞蹈的润色工具和表现手段之一,一个舞蹈的辅助工具而已。当然,在舞蹈中或多或少的会加进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这我们也不可否认,技巧并不是舞蹈所必须的、必要的、必备的一个条件,但是,恰当的技巧会使舞蹈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参考文献

1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2 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3 彭松、于平主编.中国古代舞蹈史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

4 刘芹著.中国古代舞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立体节目摄制技术与技巧 篇7

关键词:立体节目,摄制,技术,创作

自1889英国电影创始人弗里斯·格林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立体电影短片开始, 直到今天立体节目又一次成为影视技术和商业市场的最大热点, 其间经历了数次起伏。这每一次立体技术的兴起与衰落都伴随着制作技术和创作技巧的进步与停滞, 而当今世界范围内影视播映、互联网及消费电子产品广泛的3D化也为数字立体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浪潮的机会。如何提高立体节目的制作质量, 是摆在制作人员眼前的必修课题。

当前广泛应用的立体节目是利用人眼的左右双目视差再现原理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立体影像只是一对包含图像像差的左右两个二维画面, 并未包含真实物体和场景的全部三维信息, 因此在立体影像的制作中, 不论是计算机三维制作、平面影像转立体还是立体实拍, 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创造出满足人眼生理特点, 并在审美和创作技巧上能够引人入胜的立体画幅对。

立体节目的拍摄, 就是要利用数字摄影器材和特定机械结构以及相关辅助设备, 按照立体影像的呈现需要和相关技术要求, 拍摄拾取场景的立体影像画幅对, 并按标准控制质量。在立体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 要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立体剪辑、误差校正、深度调整、色彩匹配和调整等操作, 才能最终成为高质量的立体节目。

一双目立体视觉与立体摄影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 人眼的双目视差可以带来立体空间的感受, 我们将双目瞳孔之间的距离称为瞳距, 通常用缩写IO或IOD来表示 (Interocular Distance) 。双目视线交汇在观察物之上的动作称之为会聚 (或汇聚、辐辏) , 通常用缩写CONV来表示 (Convergence) , 视线交点称之为会聚点 (Convergence Point) , 双目瞳孔与会聚点所成夹角可称为会聚角。

在立体影像的显示中, 由于左右画面是快速交替或同时在显示设备上出现的, 立体显示画面上同一被摄物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差, 称为视差 (Parallex) 。而根据同一物体在左右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视差可分为正视差 (Positive) 、负视差 (Negative) 、零视差 (Zero) 三种情况。零视差意味着与平面图像相同, 在立体视觉中该物体在“虚拟立体空间”的位置正好处于显示屏幕平面上, 而正负视差则决定着该物体的位置, 将会出现在屏幕平面的“后面”还是“前面” (如图1所示) 。

立体摄影的根本原理就是用摄影机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 模拟人的双眼视觉, 增加瞳距和会聚调整功能, 以及相关光学调整装置, 从而能够实现对场景的立体化拍摄。

相对应于人眼的瞳距, 立体摄影机双镜头光轴之间的距离应使用专用名词“基线” (Stereo Base Line) , 也可以使用光轴间距、IO、IA (Inter-Axial) 等名词表达, 而立体摄影机的会聚与人眼会聚的专用名词是相同的。

立体摄影的基线主要决定了最终出现在银幕上的虚拟立体纵深空间的总体范围, 基线扩大则使整个立体纵深扩大, 基线缩小则使纵深缩小, 当基线为零时, 左右影像相等, 不存在视差也就没有立体纵深, 此时即为平面影像了。立体摄影的基线如果设置过大, 则容易出现“小人国”现象, 即场景及人物在视觉感受上显得如同微缩模型一般细小;而如果立体摄影基线设置过小, 则又易出现“巨人国”或“卡片效应”, 场景的立体纵深感不明显, 甚至接近平面影像。

会聚则代表摄影师在拍摄时所决定的“零平面”位置, 即在该位置上的物体左右视差为零。也就是说, 在显示在观众眼前的虚拟空间中, 该物体正好位于位于银幕平面 (零视差平面) 上, 而比该物体更为靠近摄影机的物体出现在银幕与观众之间, 比该物体更远离摄影机的物体将出现在银幕内部直至无穷远。通过调整立体摄影机的会聚平面, 可以按创作需要控制场景和人物的“出屏”和“入屏”效果。

二立体摄影系统的选择

立体摄影系统的组成方案可根据摄影机数量分一体式单机和分体式双机两种主要形式, 其中双机的组合形式还可分为并排放置 (Side By Side) 和分光镜垂直放置 (Beam Splitter) 两类, 而一体机也可根据镜头和成像芯片数量分为单镜头和双镜头系统, 单芯片和双芯片系统等 (见图2) 。

当前的一体机多由双芯片成像, 且机身体积较小, 这就致使其芯片面积难以做大 (目前立体摄影一体机成像芯片尺寸一般在1/4英寸到1/2英寸之间, 小于广播级高清摄像机常用的2/3英寸) , 从而影响了图像质量。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节目制作应用来说, 分体式双机系统是无可争议的主流。

分体系统成像原理各不相同, 常见的系统解决方案有平行式、分光式等, 其中分光式通过使用半透半反分光镜, 可将左右摄像机放置在互为垂直的位置, 从而能够实现较小的基线 (见图3、图4) 。

几种立体摄影解决方案的特点可归纳为:

1. 双机平行方式

基线较大适于拍摄远景;

镜头前不加任何分光透镜, 可以保证双镜头光通量和成像质量;

结构简单, 重量轻便, 容易操作调整, 适于运动、摇臂等需要;

不存在倒像问题, 便于拍摄时监看。

2. 垂直分光方式

基线较小适于拍摄近景及特写, 无法拍摄大基线镜头;

镜头前的分光镜会降低画质, 且造成至少50%的曝光损失, 即一档光圈, 需要提高摄影机感光度, 或增加照明来补偿;

机械结构复杂, 重量大, 摄影支撑及附件要求高, 不易操作;

存在左右或上下倒像问题, 需要摄像机或监视器具有倒像功能。

3. 便携式一体机

基线固定, 较适合拍摄中近场景, 但不能用于极远或极近条件;

成像芯片普遍较小, 采样率低, 信号压缩比大, 图像质量难以提高;

双眼镜头联动控制, 变焦、跟焦、会聚等操作简便快速, 没有倒像问题, 监看功能强;

机身轻便小巧, 机动性强, 性价比高。

综上所述, 在立体摄影系统的选择中, 一定要根据立体影像创作和表现的需要、影像质量、工作效率和预算成本综合考量, 通常在较为复杂的拍摄中, 需要用到多种解决方案的产品及组合, 盲目和单一性地选择某一种产品完成所有拍摄则势必会影响创作的灵活性和质量。

三立体基线和会聚设定的原则

在立体节目的拍摄中, 基线和会聚的设定决定着最终立体效果的强弱、场景还原的真实程度以及表现主体在虚拟立体空间中的位置等重要结果, 因此如何根据需要确定基线和会聚设置非常重要, 原则可归纳如下:

对于常规距离 (120米以内) 被摄主体而言, 立体摄影基线过大 (远大于65mm) 会出现立体夸张失真, 反之则削弱立体效果, 易出现“卡片效应”。而对于远距离主体, 则须扩大基线才能获得良好立体感 (见图6) ;

当前立体节目最为常用的会聚设定是将会聚点与焦点统一, 从而可以保证视觉观感较为舒适, 但不一定符合真实空间关系;

以视差安全标准作为质量控制的前提, 可使用相关立体计算软件或专用表格计算基线, 但应该提前明确计算的依据和过程, 其结果可作为参考设置;

立体摄影参数设定最终应以人眼主观感受为标准, 在尽量保证表现主体真实感的前提下, 保证多机位立体效果的一致性, 为后期剪接打好基础。

四立体节目的技术和创作特点

相对于平面节目而言, 立体节目的摄制技术和流程相对复杂, 视觉规律有其自身特点, 作为创作者必须深入研究观众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特点, 从技术质量到创作技巧都精益求精, 才有可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立体节目。

1. 立体影像的技术特点

(1) 亮度、反差、色彩

目前的立体眼镜对显示设备的光线强度和色彩有比较严重的衰减, 甚至可以高达70%。

为弥补眼镜造成的损失, 需要在立体节目的前期场景设计、摄影照明、曝光、后期调色等各阶段进行特别的设计和控制。

(2) 摄影照明控制

如前所述, 若使用分光式立体系统, 分光镜使进入左右机的光量都至少减半, 意味着损失至少一档光圈, 需要照明量至少加倍。

为保证立体画面的大景深和高画质, 常用较小光圈摄影, 则更需要照明量大幅增加。

应保证整个摄影画面的前后景均有良好照明, 以利于形成前后连续的立体纵深, 避免大面积暗区影响立体效果。而且还需要通过对表现主体的照明和反差, 以及照明造型上的变化, 来吸引观众视线跟随创作者的意图运动。

(3) 双路画面必须保证精确同步

左右眼画面哪怕存在半帧时间差都会造成时滞感、立体错觉、容易导致头晕恶心。因此在立体拍摄前必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完全消除左右两路视频信号的时间差。

创作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使用快速横向移动镜头。在运动镜头的拍摄中应特别留意观察是否出现数字成像器件的“果冻效应”, 如果使用分光支架的话, 应特别留意左右两台摄影机的安装方向, 避免出现左右方向相反的“果冻效应”。

(4) 景深控制与运动调度

立体虚拟空间的完整性需要画面前后景提供清晰明亮的视觉线索, 即需要相对较大的景深保证双眼辨识, 从而形成立体纵深效果。

平面电影常用的景深调度应代之以摄影机位或被摄主体、道具的运动调度。

人眼对于立体信息的处理速度较慢, 因此须尽量放慢机位或主体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给大脑以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建立空间感。

2. 后期制作特点

(1) 剪辑节奏与立体效果的关系

人眼需要时间来适应镜头间会聚点的转移, 建立虚拟立体空间的感觉, 而当代影视节目的快速剪辑节奏往往与之冲突。

如果以保证剪辑节奏为前提, 则必须降低立体效果, 使立体图像的正负视差均减小, 也就是说, 更接近平面影像。

为创作出既能保证立体观感的同时剪接节奏也明快精彩的高质量节目, 创作者就必须在完美的立体效果和快速的剪切之中不断取得平衡。

(2) 立体深度调整

从最终呈现在观众眼中的需要出发, 加强或削弱已拍摄完素材的立体效果, 并可改变会聚面的位置, 适应镜头转换需要。

立体深度创建的重点应该放在前期的设计和拍摄中, 后期调整可以作用的范围比较有限, 只能起到修饰、微调的作用, 要对前期拍摄提高要求。

(3) 视觉特效 (VFX)

在立体合成摄影中, 像运动控制 (Motion Control) 、运动轨迹反求, 运动匹配和立体合成的难度都比之二维制作而言大大增加, 除常规参数外, 还须记录双机内部设置、镜头参数、立体参数 (IO、CONV等) 及机位运动坐标等数据, 场记工作细致繁琐且极其重要, 可以配合某些电子立体打板工具 (见图7) 辅助工作。

如将普通二维粒子特效合成在立体画面中, 则卡片效应非常明显, 必须分为前后多层合成, 或改为真三维制作。

由于立体影像需要成对计算, 因此计算量和数据量均至少倍增, 大大提升了后期制作时间和费用。

(4) 立体字幕、台标、记分牌

字幕、台标等二维元素的视差应如何设置正负及大小, 必须考虑与画面虚拟立体空间匹配, 强调立体视觉舒适, 必须避免字幕与前后景出现遮挡关系错乱颠倒, 成为“内嵌式”字幕。

对白字幕的空间位置一般放置在最前, 或需要观众注意的部分, 通过字幕位置引导观众的视线, 考究的字幕甚至可以成为立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图8) 。

如果字幕及其他二维画面元素数量较多且有层级关系, 可通过调整字号和视差大小分层次表现远近关系。

台标、记分牌由于位置固定, 有可能产生遮挡冲突, 因此常用极小负视差或零视差、半透明显示。

3. 立体视觉虚拟空间的创造

《上颌窦提升外科技术与技巧》 篇8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第一章上颌窦的解剖和生理机能

第二章传统影像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三章先进的三维影像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四章侧壁开窗技术常规工具的准备和临床培训

第五章侧壁开窗技术的临床步骤

第六章侧壁开窗技术并发症的避免和处理

第七章侧壁开窗技术的进阶

第八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的基本简介和材料:骨凿技术

第九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的临床程序

第十章牙槽嵴上颌窦提升术的术后护理

第十一章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先进技术

第十二章上颌窦提升术的决策树

第十三章植骨材料的选择

第十四章口腔种植体成功率和生存率概述

定价:120.0元

需购者,1、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710032

2、登陆《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网站主页,扫描杂志微信二维码,加微信好友后,可通过微信钱包支付。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技巧 篇9

一、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学生情况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是照本宣科, 照着书本将知识念给学生听, 让学生背, 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是很难记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把教材备熟、备透, 首先教师应先理解所教的内容, 再详细地讲解给学生。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 以及学生对这些知识了解的程度来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讲解本节课的内容。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才能够学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趣味性教学的作用日渐显现出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应努力挖掘信息技术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 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 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尽情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为课堂带来“全新空气”, 去除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恐惧感”和“厌倦感”。只有当学生不再害怕上理论课, 而是喜欢听老师讲解了, 学生才会很容易地记住这些理论知识。

三、讲解与操作示范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传授理论知识, 而不进行演示, 学生就很难领悟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 更不能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技能。而且,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理论知识不是用“嘴”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而是要靠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操作步骤或是显示器一层一层的界面, 逐一为学生进行讲解或是介绍, 把理论知识分小块渗透到每一个实践中, 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为用而学, 学有所用, 在用中学”。因此,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我们可以在机房里讲授理论课, 遇到计算机的构成部分理论时, 我们可以结合计算机实体为学生介绍。对于一些操作步骤的理论知识时, 我们可以边操作边讲解, 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操作中, 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

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1. 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课前可先把本节内容分成几个课题, 课上由组长上台抽选课题, 并组织本组成员通过网络或教材查找答案、讨论课题, 最后由各组选代表汇报本组课题成果。因此在理论课的讲解中, 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让小组的成员在限定时间内来理解并识记理论知识, 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最后, 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 由小组选出代表来参加比赛, 看看谁学得多学得好, 在比赛过程中, 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好书上的内容, 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精神。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以学生完成任务获取知识为目标。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的完成包括我们所要讲解的知识点, 即所有知识及技能都要在完成各个典型“任务”的过程中渗透, 因此, 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就要掌握多个知识点。在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时, 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了。

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无味的, 但是课堂教学是非常灵活的, 我们可以创造很多有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常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样, 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

一是有奖问答。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 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识记, 教师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时, 即教师提问学生时,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 就给学生以适当的奖励:或物质奖励或口头的表扬或发奖状等。学生对于小小的奖励是很在乎的, 因为这会增加他们在学生中的威望。为了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和区分学生回答的等级,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设置不同的奖项, 但是区别不要太大, 奖品也不要太贵重。

二是互相提问。将学生分成小组, 然后让小组内的成员相互提问。提问结束后, 每个学生都要对被自己提问的同学进行评价。学生在相互提问的过程很容易混乱, 教师应当组织好纪律, 并监督学生真正做到相互提问。教师可以选一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 来管理小组的成员。小组的成员不应太多, 同时学生的水平应当有所差距, 这样水平稍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内成员的提问, 逐步提高成绩。

三是知识竞赛式。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不是很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 反正考试又不考, 于是他们就不认真学习。对于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每节课理论知识的学习都作为考试来处理,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在讲解理论知识时, 教师要少讲, 多让学生去识记, 然后把要检查的任务写在纸上, 让学生来做, 再根据学生做的情况, 分出一二三等奖, 这同样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录音技术的应用及其运用技巧 篇10

1 录音技术在广播台播音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 广播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 广泛应用了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 不仅提高了录音的质量, 而且大大增加了录音方面的资源。现代录音技术从模拟录音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到了数字录音。运用数字技术以后, 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其次, 录音技术加强了节目的流通性。在数字化技术下, 可以在计算机中直接利用数字信息对声音进行记录与存储, 比传统的磁盘、磁带录音方式更先进, 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 加强了电台节目交换的速度, 有利于电台之间的交流、信息的共享。不仅如此, 录音质量的提高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最后, 录音技术能够将节目的内容保存下来, 从而使后期制作更加自由、灵活。传统的直播节目, 主持人直播结束后, 节目内容也不易保存。然而, 应用数字化录音技术之后, 后期人员不仅可以对主持人的声音、背景音乐等进行加工, 而且可以将节目保存下来, 这样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回放收听或者下载。因此,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 录音技术的应用给电台节目的发展带来了质的改变。

2 录音技术的系统设计结构

2.1 广播录音设备的架构

广播录音设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便携式采访录音设备, 包括数字录音笔、数字硬盘录音机等, 这些设备便于携带, 设置操作简单, 功能却很强大, 无论是近讲外录还是数据线内录, 格式从WAV、mp2、mp3等均可选, 并可实现音频的编辑, 已经成为了记者外出采访的利器。二是录音棚和录音间, 广播节目的生产、加工工厂, 以调音台为中心, 配备相适应的周边设备, 组成的专业录音系统, 第三是广播电台音频播出漫录系统, 顾名思义就是将发射前的音频信号和发射接收的音频信号通过慢录站的电脑1:1的录制下来, 并根据设定的时间, 储存成音频数据包保存和上传至媒资库进行共享。

2.2 拾音设备

拾音设备就是进行声音的采集, 所以对录音话筒的质量要求很高。在节目录制中, 要根据节目体现出来的风格来制作效果。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 选择的话筒也是不同的。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拾音器 (话筒) , 在语言播音中一般选择使用电容传声器和动圈传声器, 常用的传声器可选择德国纽曼U87、奥地利AKG的D300、舒尔SM58;文艺录音选择C-3000等。在一个录音棚录音时, 应该减少话筒的数量。为了防止其他声音混入录音中, 要求话筒有自动过滤的功能, 以便减少后期处理杂音的难度, 降低音效。除此之外, 拾音设备中添加了隔音板, 有效的降低了串音的几率, 使声音更加清晰。

2.3 监听设备

通常情况下, 节目在录制过程中感觉良好, 但是在监听环节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当监听设备发现问题后, 给后期的剪辑、制作提供了加工、处理的经验。监听设备主要包括监听音响、监听耳机, 以及耳机分配器等。这些设备主要是对录音的质量进行监听。在放置音响时, 要注意选择好位置, 使声音的信息更加准确。

3 录音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技巧

3.1 MD数字激光录音机

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 声音过滤的效果非常好, 在录音的前期制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效果。该技术功能强大, 而且操作简单, 便于工作人员学习与应用。相比传统的模拟技术, MD数字激光录音机的输入、输出接口更加标准, 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同时, 该设备的内部容量非常大, 可以储存更多的节目内容。最后, 数字激光机的体积很小, 占用面积少, 而且不受温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2 D8嵌入式固定录音机

该据录音设备的功能非常强大, 在广播中被广泛应用, 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款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 具有灵活多变、音效高的特点, 不但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而且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另外, 在整个系统中, 依靠独特的嵌入式进行操作, 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减小了死机等突发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 该设备可以连接在网上, 而且不会受到病毒的感染。同时, 该机器不仅可以进行录音, 而且具有播放的功能, 使用非常灵活、方便。最后, 它可以在网上进行同步直播, 不但节省了时间, 而且便于听众参与到节目当中, 在网络上进行积极的互动, 所以, 在使用的过程中, 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作用。

4 结论

当前, 在网络与电视行业的冲击下, 逐渐降低了人们对广播的关注度, 不利于广播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 广播节目要不断提高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 数字技术、新的录音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节目制作当中, 给广大的听众带来了更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 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录音技术的应用与技巧进行了探讨, 希望可以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档优秀的节目不仅要向大众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 包括主持人的独特风格外, 还应该充分融入录音方面的技巧, 通过提高音效的途径, 来满足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 本文主要对录音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录音,技术,应用,技巧

参考文献

[1]刘金放.刍议如何运用录音技术完善录音效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 :40.

[2]李晓莉.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求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0) :201.

[3]许津玮.仿真头录音技术及其在音乐录音中的应用 (1) [J].音响技术, 2013 (5) :32-34, 38.

[4]谈当前广播电视专业录音技术的发展动向[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5) :15.

[5]Coffey Nina.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专业录音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16) :64.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技巧应用 篇11

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主渠道。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在实践中,我积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分层达标作为根本目的,以组织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断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任务设计、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目标明确,有效分解教学内容

要想思考就必须先有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思维的出发点。我选择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再提出新问题的主动过程,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我把每课的教学目标当作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总目标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操作目标一般有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

二、循序渐进,努力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备课、授课、辅导至评价,很少顾及不同层面学生的智力差异,“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为使各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我尝试应用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要求等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掌握总体知识点的同时,学习方向有侧重。如对于有难度的任务,我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观察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能力密切相关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三、由点到面,注重分散重点与难点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最好能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要强求。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对任务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教师应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四、有意“留白”,巧妙渗透方法

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能力与方法的培养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教师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清来龙去脉,并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地产生学习迁移。再有,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想象和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再利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等)制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多媒体作品。

五、创设情境,强化学科横向整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尺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认知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输入一篇语文课文,对其进行排版,并自己画一幅小插图”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美术学科的内容。

六、丰富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调整个别学习任务和协作学习任务的适当比例,对于前者,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后者,则要求多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协作完成,锻炼学习与此同时合作、沟通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网络环境为完成协作性任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以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每个互助小组组内互补,组间同质可比的结构,为学生在学习中开展互相帮助和公平竞赛创造了条件。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提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新闻摄像技术及技巧的分析 篇12

一、电视新闻的摄像技术及技巧

电视新闻用来表达内容的方式是将各个图像进行连续的衔接,这就要求广大的摄像记者能够熟练地运用拍摄技术以及相关技巧,并且能够较为快速地捕捉新闻事件最本质的特点,同时能够很好地运用图像、声音去创造声音以及图像同步的新闻视频画面。这样一来才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把我们的观众带到新闻现场中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业务突出的摄像记者一定要懂得怎样很好地运用“稳、移、构图”等摄像技术以及技巧。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为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服务,而且还可以为以后的编制工作提供良好的制作空间,以便创作出更好的电视新闻节目。

(一)在拍摄时良好地掌握“稳”这个技巧

新闻摄像记者在拍摄的时候,要良好地掌握“稳”这个技巧。所谓的“稳”,通常指的是我们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在平时拍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摄像机器以及画面的平稳,即在进行“推、拉、摇、移、跟、进、退”等动作的时候,要保持机器以及画面的平稳。从开始到停机的整个过程都要保持画面的平稳。如果有画面晃动的情况出现,那么观众就可能会产生一种厌烦感,达不到节目制作的要求。

(二)在拍摄时良好地掌握“移”这个技巧

在拍摄的时候,要良好地掌握“移”这个技巧。所谓的“移”,指的就是通过移动摄像机的位置来变换镜头的角度,如果我们想很好地运用“移”这个技术,就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摄像技术的基本功。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不断变换摄像机的位置,以便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通过“移”,我们可以很好地弥补固定摄像机拍摄时的劣势,也可以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移动镜头拍摄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大场面或者较为复杂的场景,而且有助于创造恢宏的气势。

(三)在实际拍摄时掌握良好的“构图”技巧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我们要掌握良好的“构图”技巧。构图可以很好地增强电视视频画面的表现力,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电视新闻视频内容有一个更加完美的表现,也会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更加鲜明。但是,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与普通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有所不同的是,电视新闻视频画面的构图要求画面的结构相对简单,而且电视新闻视频画面不应具有多个主题,否则就会出现主题混乱的情况。

二、无剪辑拍摄意识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无剪辑拍摄,是拍摄工作中一种比较高效的拍摄方式。摄像记者如果要想具有无剪辑的拍摄意识,就需要具有良好的摄像技术与技巧。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种无剪辑拍摄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因此,我们广大的摄像记者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摄像技术以及技巧。

三、在实际拍摄时,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摄像技术

我们在实际拍摄工作的时候,应该具备良好的摄像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包括“稳”“移”“构图”等基本的拍摄技术,而且还包括摄像机构成原理以及应用技术。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在进行拍摄工作的时候我们拍摄出来的画面才能生动、有内涵。除了这一点之外,我们在进行拍摄工作的时候还要具有敏锐的新闻判断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摄像记者要能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很好地拍摄这个新闻事件。此外,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新闻编辑能力,这样一来才能够很好地掌握新闻选材的条件以及标准。

四、结语

不难看出,良好的新闻摄像技术是一个优秀的摄像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不应把摄像技术看做纯粹的一种技术,而应把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就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做好电视新闻视频的拍摄工作,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摄像技术以及技巧,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到良好的新闻画面。

参考文献

[1]陈留留.现场与过程——浅论电视新闻摄像[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12):33.

[2]王韧钢.浅谈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2-13.

[3]郑向阳,郝奇.电视摄像技巧“五字诀”[J].新闻传播,2009(2):105.

[4]张睿麟,张春梅.电视新闻摄像的技术与艺术[J].青年记者,2007(22):124.

[5]王韧钢.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探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5.

上一篇:“非遗”理念下一篇:网上申报系统